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关于枸杞灰斑病论文的总结

发布时间:

关于枸杞灰斑病论文的总结

这个时候应该根据病虫害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杀虫剂或者是杀菌剂,一定要对症下药,要注意使用药物的时间,温度比较高或者下大雨刮大风的时候尽量不要晒,要做好防范工作,一定要保证土壤肥力,要选择排水性比较好的土壤,要注意种植密度,还应该定期修剪枝叶,及时杀虫除草。

枸杞灰斑病又叫枸杞灰斑病,在枸杞生长过程中常常出现,严重影响了枸杞的产量,降低了农户们的种植效益。那么枸杞灰斑病怎么防治呢?下边我就带大家看看吧!

1、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叶片染病初生圆形至近圆形病斑,大小2~4毫米,病斑边缘褐色,中央灰白色,叶背常生有黑灰色霉状物,果实染病也产生类似的症状,造成落果。

2、传播途径:

枸杞灰斑病的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枸杞的枯枝残叶或病果遗落在土中越冬,翌年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扩大为害。

3、预防措施:

秋季落叶后及时清洁杞园,病叶和病果,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菌源。

选用枸杞良种。如宁杞1号。在无病植株采剪茎条扦插育苗。插条可用1%漂白粉水浸泡消毒10分钟,清水冲洗干净后再插植。

枸杞定植前要施足有机底肥。旺盛生长时注意及时追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并加强田间管理,适当疏剪,防止抽枝过密,增加株间通透性。

4、农药防治:

进入6月开始喷药。每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药剂可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

枸杞植株已经染病,并且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时,可选用以下药剂防治:艾菌托(70%可湿性粉)700~800倍、腈菌唑(乳油)1000~1200倍、菌立灭(噻霉酮水乳剂)800倍、抑霉泰(65%可湿性粉)700~800倍。每5~7天喷一次,连续2~3次。

枸杞生长发育过程中有很多种病虫害发生,对枸杞产量和品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本文为大家介绍了枸杞常见病虫害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1枸杞炭疽病枸杞炭疽病又称黑果病,病株率在15%~20%,严重时高达70%,属真菌性病害,是枸杞生产中的主要病害。1.1症状该病主要为害果实,也侵染嫩枝、叶、花。青果发病初期,果面出现针头大褐色小圆点,后扩大呈不规则病斑。病斑凹陷变软,变黑,气候干燥时果实干缩.病斑表面长出近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潮湿时病果表面出现橘红色孢子团。侵染嫩枝、叶尖、叶缘,出现半圆形褐色斑,田间湿度大时呈湿腐状,表面出现橘红色黏液小点.花和花蕾受侵染后变黑.不能开花结果1.2发生规律病原菌在病果及病枝上越冬.风雨是主要传播媒介。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病.病菌在田间不断发生再侵染,降雨量多、湿度大,病害蔓延迅速.发病盛期在7—8月1.3防治方法加强田问管理.结合冬季剪枝整形,除去病枝,并彻底清洁田间枯枝落叶,集中烧掉。5—6月雨季应喷一次1:1:100波尔多液,隔15d再喷一次。发病初期.用5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3~5次.两种药剂交替使用.7~10d喷一次.如遇雨及时补喷2枸杞灰斑病枸杞灰斑病属于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也侵染果实.常年发病率3O%.损失在20%~30%。2.1症状叶片上病斑圆形.中央灰白色至淡褐色.边缘色稍深.病部下陷。后期病斑变褐于枯,叶背面生淡黑色霉状物,果实发病也出现淡黑色霉状物2.2发生规律病菌在枯枝落叶和病果上越冬或以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次年借风雨传播弓I起初侵染。生长季节田间可发生多次再侵染.夏季高温高湿、多雾露天气,有利于病害发生蔓延.为害就重。2.3防治方法冬季结合剪枝,彻底清除田间枯枝、落叶、病果,集中烧掉。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钙肥,增强植株抗病力。发病前,喷施l:1:150波尔多液。预防病害发生。发病初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50%多茵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15d喷一次,连喷3~4次。3枸杞白粉病枸杞白粉病属于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常年发病率20%,也侵染幼果。3.1症状发病叶片正反两面都有白色粉状霉层.受害叶片常皱缩卷曲,后期病叶枯黄坏死,并长出小黑点,叶片提早脱落。3.2发生规律病菌在病组织及病枝梢的冬芽中越冬.次年春天开始发病,幼果期发病率高。病菌借风传播侵染发病。不断进行再侵染,气候干燥比多雨时发病严重,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发病,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发病盛期。3.3防治方法冬季清除田问病叶、枝条,烧掉,减少田间病菌。3月上旬枝条萌发前,喷一次1:1:100波尔多液。发病初期,选用25%粉锈宁8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视病情喷2—3次,10-15d喷一次。4枸杞瘿螨4.1为害特点瘿螨主要为害枸杞叶片、嫩梢、花蕾、花瓣和幼果,被害叶片上密生黄绿色近圆形隆起的病斑.严重时呈淡紫色或黑痣状虫瘿。植株生长严重受阻,造成果实产量和品质下降。4.2发生规律以成虫在树皮缝及芽鳞片内隐蔽处越冬.次年春季枸杞芽露绿时.越冬成螨开始活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转移为害并开始产卵、孵化,8月上旬至9月下旬是为害高蜂期,11月初成螨进入越冬状态4.3防治方法在成螨越冬前及越冬后成螨出现时.喷施药剂防治.降低瘿螨密度选用50%杀螨丹6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进行防治。在瘿螨外露出蛰活动期,可喷0.5波美度石硫合剂和15%杀螨威乳油2000倍液.喷2~3次。5枸杞蚜虫枸杞蚜虫是一种为害较常见的害虫之一.可造成减产20%-30%。5.1为害特点主要以成蚜和若蚜聚集在嫩叶、嫩芽及幼果上刺吸汁液,造成嫩梢呈褐色枯萎状,使新梢生长停滞,果实畸形。发生严重时,叶片覆盖油渍状分泌物.影响光合作用,使叶片早落。树势衰弱.产量和品质下降。5.2发生规律蚜虫具有世代重叠现象.以卵在枸杞枝条、腋芽及树干缝隙内越冬。次年春天,孵化前,以孤雌繁殖为害嫩芽,5月下旬至6月上旬是为害盛期。7月中下旬以后,虫1:1密度下降,为害减轻,9月又开始回升为害,并产生两性蚜为害,产卵后,以卵越冬5.3防治方法秋、冬季修剪有蚜虫的枝条,集中烧掉,以消灭越冬卵。生长季节,及时剪除徒长枝,带出田外烧掉。消灭群集于幼嫩部位的蚜虫,降低田间虫口密度。为害初期,及时喷药。可用50%灭蚜净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进行全面防治。6枸杞负泥虫枸杞负泥虫常年造成枸杞减产1O%~20%6.1为害特点主要以成虫和幼虫取食叶片.造成不规则的缺刻和孔洞,严重时全叶吃光,并在枝条上排泄粪便,严重影响枸杞的产量和品质。6.2发生规雒以成虫和幼虫在枸杞根部附近的土下越冬.次年越冬虫大量聚集在刚发出嫩芽的枸杞枝条上为害。越冬幼虫4月中下旬开始化蛹,有假死习性。卵产于枸杞叶片正面,排成“人”字型。6.3防治方法春季越冬幼虫和成虫复苏活动时。结合田问管理,浇水松土.破坏其越冬环境,消灭越冬虫源。4月中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时期,用50%辛硫磷乳油加适量水拌细土,撒施于枸杞田间,然后中耕。在幼虫和成虫为害盛期,可用20%速灭杀丁3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2500倍液喷施.视虫情,喷施3-5次,10d喷一次。7枸杞蛀果蛾枸杞蛀果蛾主要为害枸杞幼臂、花及果实。常年造成减产10%~20%。严重时可达30%以上。7.1为害特点主要以幼虫为害枸杞.造成落花、落蕾,嫩叶、嫩梢生长畸形或枯萎。果实受害时。被害果表面正常但内部被成虫蛀食易脱落,晒后变成黑色霉果,品质和产量下降。7.2发生规律该虫一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皮缝处结茧越冬。次年3月下旬、4月上旬越冬代成虫开始产卵,4月中下旬第一代幼虫蛀食枝梢顶梢、嫩叶。幼虫老熟后,在被害果蒂部或幼茎上咬一小孔化蛹,5月中下旬第一代成虫产卵,6月下旬至7月中旬第二代幼虫孵化,蛀食果实为害,8月中旬出现成虫,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第三代幼虫为害期,也是为害最严重的时期.主要为害果实和后期花蕾,10月下旬老熟幼虫越冬。7.3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冬季刮除树干皮缝中的越冬幼虫,春季剪除第一代幼虫为害的枝梢.消灭其幼虫,降低田间虫源基数。药剂防治可用%溴氰菊酯3000倍液、20%杀灭菊酯2000倍液喷洒,控制第一代.减少2-3代发生量。8枸杞斑须蝽枸杞斑须蝽主要为害枸杞嫩叶、嫩梢。造成减产15%,严重时减产30%。7.1为害特点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在枸杞嫩叶、嫩梢上吸食汁液,被害植株生长点和幼嫩组织出现水浸状斑点,造成叶片组织枯焦、坏死。7.2发生规律枸杞斑须蝽主要以成虫在田间杂草、枯枝落叶避风向阳的隐蔽处越冬。其成虫必须吸食植物花蜜营养物质,才能正常产卵繁殖。7.3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冬季清除田间残株落叶和杂草,破坏其越冬场所,减少越冬虫源基数。枸杞开花期是主要的防治适期,用20%杀灭菊酯1500倍液或%溴氰菊酯2000倍液进行全田喷洒次,可减少次年田间虫源基数。

枸杞灰斑病的发生规律:该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枸杞尾孢菌,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来年分生孢子借风雨、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使病情逐渐加重。生长季节高温多雨湿度大,土壤瘠薄,管理粗放,其他病虫害严重,植株衰弱则发病重。

症状:枸杞灰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叶上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直径2~4毫米,中央灰褐色,边缘褐色,潮湿时叶背有灰黑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果实上病斑类似叶上的。

关于枸杞灰斑病的论文

这个时候应该根据病虫害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杀虫剂或者是杀菌剂,一定要对症下药,要注意使用药物的时间,温度比较高或者下大雨刮大风的时候尽量不要晒,要做好防范工作,一定要保证土壤肥力,要选择排水性比较好的土壤,要注意种植密度,还应该定期修剪枝叶,及时杀虫除草。

叶用枸杞在种植全过程中非常容易遇到一些病害,一般有白粉病、灰斑病、炭疽病、根腐病、实蝇、蚜虫、螨虫及木虱。

一、白粉病

特性:枸杞白粉病归属于真菌性病害,关键危害叶片,长期发病率20%,发病叶片正反面都是有乳白色粉末状霉层,被害叶片常发皱打卷,中后期病叶发黄萎缩。

预防方式:冬天消除田里病叶、枝干,烧毁,降低田里病原菌。发病前期,采用标白(4%四氟醚唑水溶剂)、禾宜多宝(29%宁南.氟菌唑可湿性粉剂)、金秀彩(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化粒剂)等,视病况喷2—3次,10-15天喷一次。

二、灰斑病

特性:枸杞灰斑病归属于真菌性病害。关键危害叶片,长期发病率3O%,可导致损害在20%~30%。具体表现在叶片上病斑环形,中间灰白至浅褐色,边沿色稍深,病部凹陷。

预防方式:提升栽培技术,追施磷、钙肥,提高主茎抗病能力。进到6月逐渐喷撒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止病害产生。发病前期,喷洒宇农一号、润欢(25%吡唑醚菌酯悬)、80%多·福美·福锌,10~15d喷一次,连喷3~4次。

三、根腐病

特性:枸杞根腐病是一种普遍的土传真菌性病害,在发病的情况下,枸杞的根处会变棕褐色,头发少,在枸杞的发病前期,枸杞的叶片会小且黄瘦,比较严重时枸杞的根处烂掉萎缩,树干慢慢枯萎。一般在4-6月中、中下旬产生,7-8月拓展。

预防方式:要留意防止在种植的情况下种植得病苗木,在枸杞的田里,一旦发觉病株要立即清桩,补栽健株,还需要在病株的部位施入石灰消毒。可应用宇农金品、立复康等自喷,配搭清开业实际效果更强。

四、炭疽病

特性:枸杞炭疽病别名黑果病,枝条、叶子、叶边得病造成深褐色半圆形病斑,扩张后发黑,环境湿度大呈湿腐状,病部表层发生粘滴状橙红色小一点。

预防方式:立即消除病株、病叶、症结与野草,并一同烧毁处理,合理密植,提升肥水管理方法。可应用炭锁(30%溴菌.咪鲜胺)、鼎效(40%二氰.吡唑酯)等预防。

枸杞灰斑病又叫枸杞灰斑病,在枸杞生长过程中常常出现,严重影响了枸杞的产量,降低了农户们的种植效益。那么枸杞灰斑病怎么防治呢?下边我就带大家看看吧!

1、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叶片染病初生圆形至近圆形病斑,大小2~4毫米,病斑边缘褐色,中央灰白色,叶背常生有黑灰色霉状物,果实染病也产生类似的症状,造成落果。

2、传播途径:

枸杞灰斑病的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枸杞的枯枝残叶或病果遗落在土中越冬,翌年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扩大为害。

3、预防措施:

秋季落叶后及时清洁杞园,病叶和病果,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菌源。

选用枸杞良种。如宁杞1号。在无病植株采剪茎条扦插育苗。插条可用1%漂白粉水浸泡消毒10分钟,清水冲洗干净后再插植。

枸杞定植前要施足有机底肥。旺盛生长时注意及时追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并加强田间管理,适当疏剪,防止抽枝过密,增加株间通透性。

4、农药防治:

进入6月开始喷药。每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药剂可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

枸杞植株已经染病,并且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时,可选用以下药剂防治:艾菌托(70%可湿性粉)700~800倍、腈菌唑(乳油)1000~1200倍、菌立灭(噻霉酮水乳剂)800倍、抑霉泰(65%可湿性粉)700~800倍。每5~7天喷一次,连续2~3次。

应该提前去买农药,然后每隔三四天就去喷一次,多多通风晒太阳,可以防治这个病虫害了。

枸杞灰斑病的论文

在种植的时候要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在秋收之后,要及时的清理地上的残渣废叶,减少病原的来源,适当的进行施肥,增强植株的抗病力,定期喷洒药物,预防发病。

枸杞生长发育过程中有很多种病虫害发生,对枸杞产量和品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本文为大家介绍了枸杞常见病虫害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1枸杞炭疽病枸杞炭疽病又称黑果病,病株率在15%~20%,严重时高达70%,属真菌性病害,是枸杞生产中的主要病害。1.1症状该病主要为害果实,也侵染嫩枝、叶、花。青果发病初期,果面出现针头大褐色小圆点,后扩大呈不规则病斑。病斑凹陷变软,变黑,气候干燥时果实干缩.病斑表面长出近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潮湿时病果表面出现橘红色孢子团。侵染嫩枝、叶尖、叶缘,出现半圆形褐色斑,田间湿度大时呈湿腐状,表面出现橘红色黏液小点.花和花蕾受侵染后变黑.不能开花结果1.2发生规律病原菌在病果及病枝上越冬.风雨是主要传播媒介。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病.病菌在田间不断发生再侵染,降雨量多、湿度大,病害蔓延迅速.发病盛期在7—8月1.3防治方法加强田问管理.结合冬季剪枝整形,除去病枝,并彻底清洁田间枯枝落叶,集中烧掉。5—6月雨季应喷一次1:1:100波尔多液,隔15d再喷一次。发病初期.用5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3~5次.两种药剂交替使用.7~10d喷一次.如遇雨及时补喷2枸杞灰斑病枸杞灰斑病属于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也侵染果实.常年发病率3O%.损失在20%~30%。2.1症状叶片上病斑圆形.中央灰白色至淡褐色.边缘色稍深.病部下陷。后期病斑变褐于枯,叶背面生淡黑色霉状物,果实发病也出现淡黑色霉状物2.2发生规律病菌在枯枝落叶和病果上越冬或以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次年借风雨传播弓I起初侵染。生长季节田间可发生多次再侵染.夏季高温高湿、多雾露天气,有利于病害发生蔓延.为害就重。2.3防治方法冬季结合剪枝,彻底清除田间枯枝、落叶、病果,集中烧掉。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钙肥,增强植株抗病力。发病前,喷施l:1:150波尔多液。预防病害发生。发病初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50%多茵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15d喷一次,连喷3~4次。3枸杞白粉病枸杞白粉病属于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常年发病率20%,也侵染幼果。3.1症状发病叶片正反两面都有白色粉状霉层.受害叶片常皱缩卷曲,后期病叶枯黄坏死,并长出小黑点,叶片提早脱落。3.2发生规律病菌在病组织及病枝梢的冬芽中越冬.次年春天开始发病,幼果期发病率高。病菌借风传播侵染发病。不断进行再侵染,气候干燥比多雨时发病严重,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发病,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发病盛期。3.3防治方法冬季清除田问病叶、枝条,烧掉,减少田间病菌。3月上旬枝条萌发前,喷一次1:1:100波尔多液。发病初期,选用25%粉锈宁8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视病情喷2—3次,10-15d喷一次。4枸杞瘿螨4.1为害特点瘿螨主要为害枸杞叶片、嫩梢、花蕾、花瓣和幼果,被害叶片上密生黄绿色近圆形隆起的病斑.严重时呈淡紫色或黑痣状虫瘿。植株生长严重受阻,造成果实产量和品质下降。4.2发生规律以成虫在树皮缝及芽鳞片内隐蔽处越冬.次年春季枸杞芽露绿时.越冬成螨开始活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转移为害并开始产卵、孵化,8月上旬至9月下旬是为害高蜂期,11月初成螨进入越冬状态4.3防治方法在成螨越冬前及越冬后成螨出现时.喷施药剂防治.降低瘿螨密度选用50%杀螨丹6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进行防治。在瘿螨外露出蛰活动期,可喷0.5波美度石硫合剂和15%杀螨威乳油2000倍液.喷2~3次。5枸杞蚜虫枸杞蚜虫是一种为害较常见的害虫之一.可造成减产20%-30%。5.1为害特点主要以成蚜和若蚜聚集在嫩叶、嫩芽及幼果上刺吸汁液,造成嫩梢呈褐色枯萎状,使新梢生长停滞,果实畸形。发生严重时,叶片覆盖油渍状分泌物.影响光合作用,使叶片早落。树势衰弱.产量和品质下降。5.2发生规律蚜虫具有世代重叠现象.以卵在枸杞枝条、腋芽及树干缝隙内越冬。次年春天,孵化前,以孤雌繁殖为害嫩芽,5月下旬至6月上旬是为害盛期。7月中下旬以后,虫1:1密度下降,为害减轻,9月又开始回升为害,并产生两性蚜为害,产卵后,以卵越冬5.3防治方法秋、冬季修剪有蚜虫的枝条,集中烧掉,以消灭越冬卵。生长季节,及时剪除徒长枝,带出田外烧掉。消灭群集于幼嫩部位的蚜虫,降低田间虫口密度。为害初期,及时喷药。可用50%灭蚜净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进行全面防治。6枸杞负泥虫枸杞负泥虫常年造成枸杞减产1O%~20%6.1为害特点主要以成虫和幼虫取食叶片.造成不规则的缺刻和孔洞,严重时全叶吃光,并在枝条上排泄粪便,严重影响枸杞的产量和品质。6.2发生规雒以成虫和幼虫在枸杞根部附近的土下越冬.次年越冬虫大量聚集在刚发出嫩芽的枸杞枝条上为害。越冬幼虫4月中下旬开始化蛹,有假死习性。卵产于枸杞叶片正面,排成“人”字型。6.3防治方法春季越冬幼虫和成虫复苏活动时。结合田问管理,浇水松土.破坏其越冬环境,消灭越冬虫源。4月中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时期,用50%辛硫磷乳油加适量水拌细土,撒施于枸杞田间,然后中耕。在幼虫和成虫为害盛期,可用20%速灭杀丁3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2500倍液喷施.视虫情,喷施3-5次,10d喷一次。7枸杞蛀果蛾枸杞蛀果蛾主要为害枸杞幼臂、花及果实。常年造成减产10%~20%。严重时可达30%以上。7.1为害特点主要以幼虫为害枸杞.造成落花、落蕾,嫩叶、嫩梢生长畸形或枯萎。果实受害时。被害果表面正常但内部被成虫蛀食易脱落,晒后变成黑色霉果,品质和产量下降。7.2发生规律该虫一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皮缝处结茧越冬。次年3月下旬、4月上旬越冬代成虫开始产卵,4月中下旬第一代幼虫蛀食枝梢顶梢、嫩叶。幼虫老熟后,在被害果蒂部或幼茎上咬一小孔化蛹,5月中下旬第一代成虫产卵,6月下旬至7月中旬第二代幼虫孵化,蛀食果实为害,8月中旬出现成虫,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第三代幼虫为害期,也是为害最严重的时期.主要为害果实和后期花蕾,10月下旬老熟幼虫越冬。7.3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冬季刮除树干皮缝中的越冬幼虫,春季剪除第一代幼虫为害的枝梢.消灭其幼虫,降低田间虫源基数。药剂防治可用%溴氰菊酯3000倍液、20%杀灭菊酯2000倍液喷洒,控制第一代.减少2-3代发生量。8枸杞斑须蝽枸杞斑须蝽主要为害枸杞嫩叶、嫩梢。造成减产15%,严重时减产30%。7.1为害特点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在枸杞嫩叶、嫩梢上吸食汁液,被害植株生长点和幼嫩组织出现水浸状斑点,造成叶片组织枯焦、坏死。7.2发生规律枸杞斑须蝽主要以成虫在田间杂草、枯枝落叶避风向阳的隐蔽处越冬。其成虫必须吸食植物花蜜营养物质,才能正常产卵繁殖。7.3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冬季清除田间残株落叶和杂草,破坏其越冬场所,减少越冬虫源基数。枸杞开花期是主要的防治适期,用20%杀灭菊酯1500倍液或%溴氰菊酯2000倍液进行全田喷洒次,可减少次年田间虫源基数。

枸杞灰斑病:叶片染病初呈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直径2—4毫米,病斑边缘褐色,中央灰白色,背面常长出黑色霉状物。病斑周围叶色褪淡转黄,逐步发展为整片叶子衰黄。用苯咪甲环唑或者咪鲜胺锰盐或者苯甲醚菌酯或者异菌脲或者氟硅唑等药防治

枸杞灰斑病又叫枸杞灰斑病,在枸杞生长过程中常常出现,严重影响了枸杞的产量,降低了农户们的种植效益。那么枸杞灰斑病怎么防治呢?下边我就带大家看看吧!

1、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叶片染病初生圆形至近圆形病斑,大小2~4毫米,病斑边缘褐色,中央灰白色,叶背常生有黑灰色霉状物,果实染病也产生类似的症状,造成落果。

2、传播途径:

枸杞灰斑病的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枸杞的枯枝残叶或病果遗落在土中越冬,翌年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扩大为害。

3、预防措施:

秋季落叶后及时清洁杞园,病叶和病果,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菌源。

选用枸杞良种。如宁杞1号。在无病植株采剪茎条扦插育苗。插条可用1%漂白粉水浸泡消毒10分钟,清水冲洗干净后再插植。

枸杞定植前要施足有机底肥。旺盛生长时注意及时追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并加强田间管理,适当疏剪,防止抽枝过密,增加株间通透性。

4、农药防治:

进入6月开始喷药。每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药剂可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

枸杞植株已经染病,并且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时,可选用以下药剂防治:艾菌托(70%可湿性粉)700~800倍、腈菌唑(乳油)1000~1200倍、菌立灭(噻霉酮水乳剂)800倍、抑霉泰(65%可湿性粉)700~800倍。每5~7天喷一次,连续2~3次。

关于枸杞的药学论文

论文题目是一篇药学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想的药学论文题目能吸引读者浏览全文,提高 文章 的被关注度。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药学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药学论文题目(一) 1.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合成及抗炎镇痛活性的研究 2.硫杂杯芳烃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 3.奥沙普嗪的化学结构修饰研究 4.分蘖葱头中甾体皂苷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5.新型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的研究 6.锰超氧化物岐化酶模拟酶的研究进展 7.吡唑衍生物类环氧合酶-2抑制剂研究进展 8.呋喃酮衍生物类环氧合酶-2抑制剂研究进展 9.硫杂杯芳烃的研究进展 10.氯化镉对人体的毒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11.某院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12.感冒药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1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14.某院某科抗生素使用调查分析 年我国抗生素市场分析 16.某种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17.临床抗感染药物使用的调查分析 18.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19.抗病毒药物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20.临床抗生素应用调查分析 药学论文题目(二) 1. 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2. 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3. 抗癌金属配合物的研究新进展 4. 铂类抗癌药物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5. 某医院调查 报告 6. 某药厂调查报告 7. 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现状 8. 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9. 中国临床药师发展现状调查 10. 中国临床药师发展现状调查 11. 药物分析在药学各领域的应用 12. 某药检所调查报告 13. 分析仪器公司调查报告 14. 某医院药剂科参观报告 15. 中国本土制药企业新药研究开发发展的研究 16. 某药品的质量研究 方法 17. 某中药制备工艺的研究 18. 现代药品分析方法与技术的研究进展 19. 试论中药及天然产物在某领域的研究进展 20. 关于加强中药质量控制的一点探索 21. 唐松草研究的现状 药学论文题目(三) 1. 西洋参中奥克梯隆型皂苷的研究 2. 藜植物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3. 人参皂苷的研究进展。 4. 人参皂苷药理活性研究的概况。 5. 绿色化学。 6. 烯胺酮化合物简介。 7. 天然药物中无机元素的测定方法。 8. 藜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9.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 热点 和未来发展方向。 10. 甜菜树茎叶营养成分的分析研究。 11. 甜菜叶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12. 仙人掌研究概况。 13. 枸杞子的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14. 猪毛菜的研究现状。 15. 藜科植物菠菜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 16. 菠菜的研究进展。 17. 玉米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18. 葱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9. 葱属植物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20. 洋葱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猜你喜欢: 1. 药学类毕业论文题目 2. 药学毕业论文题目 3. 药学毕业论文选题 4. 药学系毕业论文题目

分类: 医疗健康 解析: 枸杞 枸杞子为茄科植物枸杞之成熟果实,它在祖国的传统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药用价值备受历代医家的推崇。《本草纲目》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坚精骨,去疲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寿。” 枸杞子有滋补肝肾,明目,益面色,长肌肉,坚筋骨之功效。久服有延年益寿,延缓衰老之效果。“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等。 □ 枸杞子的现代分析: 现代分析表明,枸杞子所含之营成分非常丰富,每百克枸杞果中含粗蛋白克,粗脂肪克,碳水化合物克,类胡萝卜素96毫克,硫胺素毫克,核黄素毫克,抗坏血酸毫克,甜菜碱毫克,还含有丰富的钾、钠、钙、镁、铁、铜、锰、锌等元素,以及22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 □ 枸杞与煲汤、泡酒、泡茶: 用枸杞煲汤、泡酒、泡茶是我国民间的一贯传统,确能起到一定的保健功效,但经科学家长期研究表明,枸杞中的一些功能营养成分如枸杞多糖、拘把类胡萝卜素等均难溶于汤、水、酒中,不能被人体充分吸收。 □ 枸杞汁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加工枸杞汁最精炼的总结,枸杞汁采用优质宁夏枸杞,选料极其严格。加工过程中去除了枸杞子的皮和籽粒后,运用高新生物工程技术,充分保留了枸杞子的主要功能成分及营养要素,并使上述易溶或难溶的有益成分均匀分散于整个饮料中,从而使之更便于直接吸收或发挥其功能作用。这与大豆蛋白质不易消化吸收,而加工成为豆腐后提高了蛋白质的利用率道理是相似的。 □ 枸杞多糖功能因子具有十分重要的、多方面的保健功能作用: (1)免疫调节作用 枸杞多糖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有非常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能显着地增强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迟发型变态反应、升高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小鼠腹腔巨噬鸡红细胞功能、小鼠碳廓清能力、以及显著增强抗体生成的能力等。 (2)降血糖作用 枸杞多糖对实验性糖尿病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有效率达100%;且对正常小鼠血糖无影响。 (3)降血脂作用 枸杞多糖对实验性高脂血大鼠的血脂有明显影响,可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含量、而对高密度脂蛋白有升高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构把多糖有明显的调节血脂作用。 (4)延缓衰老作用 果蝇生存试验表明,枸杞多糖可明显延长雌性及雄性果蝇的平均寿命及最高寿命。并有显著升高小鼠红细胞SOD作用和明显降低MDA的作用。另外还有动物及临床实验结果表明拘把多糖能明显增强去胸腺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对小鼠性功能也有一定的恢复作用。 (5)抗疲劳作用 构把多糖能提高实验小鼠的肌糖原、肝糖原储备。增加乳糖脱氨 的总活力、加速血尿素的清除和降低运动后的血乳酸水平,能明显延长小鼠游泳时间。所以,拘把多糖能增强机体体力、迅速消除运动后的疲劳。 (6)其它作用 通过对天麻、人参、银杏、枸杞提取物的试验表明:枸杞提取物能显著延长动物缺氧条件下及辐射条件下的存活时间。 □ 枸杞子研究现状介绍 (由公司所属天然活性成分化学与保健功能研究室提供) 近年来,枸杞子作为药食兼用的名贵资源已为国内外学者所瞩目,特别是国内的许多学者在枸杞的研究领域中如枸杞子的化学成分、结构以及功能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用现代医学理论和仪器方法研究了枸杞子的化学成分及功能因子,这些研究资料表明枸杞子不仅营养丰富而且确实具有多方面的保健功能作用。用分离得到的纯品(纯级分)构把多糖(LBP-1,2,3,4)进行的功能学评价实验进一步表明:枸杞多糖确实是枸杞子具有许多药理作用的重要的功能因子之一。 关于枸杞子的近代研究结果扼要叙述如下: 1.枸杞子的现代分析: 分析表明枸杞子含有丰富的枸杞多糖、脂肪、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牛磺酸、甜菜碱、维生素 B1、B2、E、C,特别是类胡萝卜素含量很高。此外,还含有大量的矿物元素,如钾、钠、钙、镁、铁、铜、锰、锌、硒等。鲜枸杞果的营养活性成分分析数据见表1。 表1、鲜枸杞果的成分分析 成分 单位 数据 成分 单位 数据 蛋白质 G/100g K Mg/kg 脂肪 G/100g Na Mg/kg 粗纤维 G/100g Ca Mg/kg 总酸 G/100g Mg Mg/kg 碳水化合物 G/100g Fe Mg/kg 牛磺酸 G/100g Cu Mg/kg 甜菜碱 G/100g Mn Mg/kg 维生素B1 Mg/kg Zn Mg/kg 维生素B2 Mg/kg Se Mg/kg 维生素C Mg/kg 198 类胡萝卜素 Mg/kg 960 维生素E Mg/kg 枸杞子仁中粗脂肪含量,粗蛋白质 。 粗枸杞子油中含亚油酸 ,β-胡萝卜素,维生素 E ,硒 , SOD 92 NU/ml. 2.枸杞多糖的理化特性 本研究室通过DEAE-cellulose和Sephadex gel柱色谱以及氯化钠作洗脱剂从枸杞粗多糖中分离得到针形晶体LBP-I、LBP-IIL BP-III和 LBP-IV等四个级分,并采用色谱、光谱技术、氨基酸分析仪等对这四个级分的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枸杞多糖是由多 或蛋白质和酸性杂多糖构成。LBPII、LBP-III、LBP-IV的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酸性杂多糖是由 *** 糖、鼠李糖、木糖、半乳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醛酸等构成。LBP-II、LBP-Ill和LBP-IV的等电点分别为、和。分子量均超过2万,均溶于水、难溶于酒 精。枸杞多糖的总含量大约占枸杞子重量的。 3.枸杞和枸杞多糖的生物活性功能评价 功能因子LBP-X级分对糖尿病家兔降血糖的效果 本研究室研究结果:从上述方法得到的四个级分中,选取枸杞多糖级分LBP-X对实验性四氧嘧啶糖尿病兔进行降血糖实验(开放型单向质反应序贯实验);同时,将枸杞多糖LBP-X与粗品枸杞多糖及枸杞的降血糖效果作比较。实验表明,枸杞多糖 LBP-X级分对实验性四氧嘧啶糖尿病兔有名显的降血糖作用,降血糖有效率达100%(假场性率为1%),糖耐量的线明显下移。经配对序贯试验比较,枸杞多糖LBP-X级分的降糖效果优于粗品枸杞多糖,也优于枸杞原汁。三者对正常小鼠血糖无影响。 枸杞及功能因子LBPs对降低家兔血脂的影响 本研究室研究结果:将枸杞子、枸杞多糖及纯品构把多糖LBP-X对实验性家兔高脂血症进行降血脂的比较试验(开放型单向质反应序贯试验),实验表明,枸杞及其多糖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家兔的血脂有明显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作用,有效率达100%。 粗品枸杞多糖LBPs及纯品枸杞多糖 LBP-X的抗疲劳作用:本研究室研究结果:粗品枸杞多糖与纯品枸杞多糖不同剂量给予小鼠比较它们抗疲劳效果。结果表明枸杞多糖粗品能显着地增加小鼠肌糖原、肝糖原储备量,提高运动前及游泳后乳酸脱氨 活力,降低小鼠激烈运动后血尿素增量,并加快其清除速率。纯品低剂量组以5-20mg/抗疲劳效果优于粗品。LBP-XI10mg/剂量组最佳。纯品高剂量组与粗品效果无差异。枸杞多糖是具有抗疲劳作用的因子。 延缓衰老 文献研究报道:通过动物试验表明,构把多糖能明显增强去胸腺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对小鼠性功能也有一定的恢复作用。试验还表明枸杞多糖为主的组方能恢复衰老模型小鼠T和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功能,提高衰老模型小鼠肝总SOD的活性及血清总SOD和Cu/Zn SOD活性,抑制衰老模型肝组织过氧化脂质的形成,减少心、肝组织的脂褐素沉积。 耐缺氧作用 本研究室研究结果:通过枸杞、银杏、天麻及人参提取物的耐缺氧实验表明,枸杞提取物的效果最好,其低、中剂量组对小白鼠在密闭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存活时间分别延长了61-67%。 调节机体免疫活性 本实验室研究结果:通过枸杞多糖纯级分LBO-X对小鼠免疫器官重量、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小鼠体液免疫功能试验表明,5-10mg/的域值范围内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有显著的免疫增强和调节作用。 枸杞多糖可以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HL-6O细胞凋亡。 枸杞多糖延缓衰老的临床试验 文献资料报道:有关资料表明以中老年“虚症”病例试验服用枸杞多糖,结果表明,对于易疲劳、睡眠不好、食欲不振、头晕头昏、视为模糊及易感冒等症状有明显改善。长期服用无不良反应,继续有疗效。服药后淋巴细胞转化和E-花环两项、T-细胞免疫活性指标明显增强。且血胆固醇、甘油三脂均有下降。 长期服用构把多糖的病例除改善了老化症状外,头发脱落减少、面色红润、视力增强、步履雄?⒙霾┝鞒;褂胁±怨δ芤驳玫礁纳啤? 以上事实说明构把多糖有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清除机体自由基、维护肾气旺盛,从而达到健康长寿之目的。 枸杞子油富含丰富的亚油酸、亚麻酸、油酸、维生素E、胡萝卜素等生物活性物质.枸杞子油富含丰富的亚油酸、亚麻酸、油酸、维生素E、胡萝卜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降低血管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增强视力,防止青光眼,具有明显的增白、滋润、护肤、减少色素等作用 □ 枸杞汁 枸杞汁诉组方中含有多种天然的亲水性成分如杂多糖、多元醇、维生素C等,这些成分能保待肠道中的大量水分,使肠道得到滋润、不致使大使困枯燥引起便秘,所以能起到轻泻作用,而且枸杞子中的类胡萝卜素对于视力也是极有益的,因此,枸杞汁能久饮不上火。 □ 枸杞汁 构把汁虽然甜酸可口,但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是绝对安全的。因为加工枸杞汁时,完全不加蔗糖,是用木糖醇作甜味剂,这种甜味剂是国家权威部门对糖尿病食品唯一指定的营养添加剂,对糖尿病人安全无害。木糖醇其热量仅为 焦耳/ml,也不用担心会使人发胖,所以可以放心饮用。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长期的实践,共同创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史。中国药学史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药学系大专毕业论文优秀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议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对策

临床药学是以病人为对象,研究有效、合理和安全使用药物的一门学科,是现代药学和临床相结合的产物,这一学科把过去传统的医院药学服务重点从药物转向患者,这是目前和未来医院药学工作发展的重点和研究方向,目前临床药学已经进入到实质性的发展阶段,临床药学工作从抵触到认可,从强行到自觉,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具体工作实践

1.查房与临床药学工作的结合

药师要定科室查房与巡回查房相结合,并指定用药方案,及时解决用药问题,可以安排指定的药师选择相对固定的科室,如普通外科、呼吸内科、心胸外科等,每周定期到其他科室进行巡回查房。设计药师查房记录单,记录单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病程的介绍、查房意见、基本用药情况。药师查房之后,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提出临床用药建议,重点是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出合理化建议[1]。药师查房记录单要一式两份,一份在病历中,另一份则有药师自己保管,并要求主治医师将药师的意见写在病程记录中,同意则执行,不同意则写明理由。临床药师通过查房,增加了与临床医生接触的机会,并逐步熟悉了有关科室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同时可以将新的药物知识,配伍禁忌等及时传递给医护人员,充分发挥医药互补的优势。通过药师的不断女里,最大限度的减少药源性疾病,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2.加强科室用药监督

临床药师要加强对临床用药的监督,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目前我国的各级医院均存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我院在应用抗生素也存在诸多不规范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临床药师要每月抽查一定比例(30%)的出院病历[2],按照事先设计的表格逐一进行登记,统计全院和各个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治疗性抗菌药物送检率以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情况,并对每个医生的抗生素用药情况以书面形式进行反馈,对科室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反馈到各个科室,也可以对运行病历进行抽查,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以书面形式进行公示。

3.对门诊用药情况的监督

临床药师可以定期抽查门诊处方,提出合理化用药建议,每月抽查一定比例的门诊处方和麻醉处方,按照事先制定的表格进行登记,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诊断、用药情况,每次将查出的书写不规范或者用药不合理的处方以书面的形式反馈给医生,并将检查结果上报给医务科,按规定进行处罚[3],并通过各种形式进行通报和公示,书写不规范主要表现在缺项、书写潦草、无临床诊断或者不规范、未使用药品通用名、没有剂型或者规格,中英文混写等,抗生素用药不规范主要包括剂量不准确、诊断与用药不符合、配伍禁忌、重复用药等,通过坚持检查,我院的门诊处方质量明显提高。

4.做好用药咨询工作

院内设置药用咨询室,并挂有明显的标志,并向患者和医护人员公布咨询电话,每天安排中级职称以上的药师轮流值班咨询,并配备专业书籍,认真填写咨询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疾病的名称、联系方式、咨询内容、解答情况等。通过用药咨询,药师与患者和医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提高了门诊用药的依从性,解答了患者的用药过程中存在的疑虑,及时纠正了一些患者不正确的用药方法,配合了临床医生的工作。

5.尝试性建立病历

针对长期用药的患者建立病历,基本思路是对于目标患者建立档案,主要包括患者的基本用药情况、主要疾病的病史和用药情况,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等,同时对患者病情的变化,相关重要检查,建议用药的治疗计划,和病史小结,用药记录要包括用药开始的时间,实际用药情况、停止用药的时间,疗效评价等,及时补充患者新的用药信息,用药病历的用药信息要及时进行更新,档案要留在临床药学室并进行长期保存,条件允许可以建立电子病历。

6.药品不良反应

各个临床科室要要有指定的药品不良反应检测员,发现临床用药的不良反应是应该及时通知临床药学室,药学人员进行登记、上报,临床药学人员要认真咨询、观察患者的用药情况,要善于发现药品的不良反应。定期退出临床药讯,内容涉及查房和抽查中发现的问题,交流经验、新药知识和收集到的药学知识,并发到各个临床医技科室供翻阅参考,并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医护人员积极捐稿,努力让临床药讯成为医院药师和临床医生交流沟通的平台。

二、总结

临床药师是在临床药学工作中要努力工作,从点到面,由浅入深,帮助临床解决了医学实际问题,为患者提供了一定的药学服务,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由开始医生和患者的陌生、抵触、怀疑到逐渐认可、信任和接受,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是优于人员有限、知识不系统等方面的原因,临床药学工作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有些工作没有实质性进展,但是广大药师的共同努力,得到了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认可,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浅谈生态文明与中医药学的关系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1]。

中医药学从我国古代有文字出现的时候就有记载,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医学理论,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创造了神奇的医疗效果。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类型的医疗体系,但现在大多数已经消失,被现代西方医学所取代,中医药学作为少有的独立医疗体系能与现代医学并存,并且发挥着西医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与其以人体生理平衡为基础,不断继承前人成果,并充分吸收各个时代先进科学技术和知识,逐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密切相关。中医药学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态文明建设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中国生态文明的进步[2]。

把人体健康与生态平衡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实践中寻找联系,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早在春秋时代,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还把疾病的发生归诸鬼神祟蛊,中国的医学家就已经认识到人体的病患与饮食起居、喜怒哀乐有关,后来又有医生用自然界的阴、阳、风、雨、晦、明“六气”失和来解释病因,这曾是当时世界医学史上最先进的病因观。在这种病因观的影响下,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能对人体产生作用,从中寻找良药祛除病源也就成了当时医药学家的主要工作。

生物群落和其生存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称为生态系统,正常的生态系统中,系统各部分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上相互之间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称为生态平衡。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与食物链中的其它生物一样,充当着消费者的角色,一旦人类的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甚至出现人类的灭绝。中医药学的实践就是把人体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如果人体内部各种生理活动正常进行,健康状况良好,就处于平衡状态,当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起作用导致正常生理活动被破坏,开始的平衡被打破,疾病就随之而来,各种治疗药物和方法都是为了弥补这种平衡。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了藏象、经络等生命活动现象,六淫、七情等致病因素,以及病态过程中互相抗衡的“正”、“邪”两种力量的存在,穴位是调整功能的枢纽;内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致病精神因素,即内在因素;外因:风、寒、暑、湿、燥、火六大类,包括细菌病毒是致病的外来因素。气血是全身的动力,还有内外因等等,这些都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整体的功能因素。

《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两部经典医书正是在前人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向理性认识过渡的产物。在中医思路与方法的指导下,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收集到的有意义的症、脉、舌象等信息确定患者的“证”,再通过对“证”的辨证施治,确立不同的个性化治疗方法,这与当今许多西医学家提出的个性化治疗非常一致。作为中医学理论的核心内容,“阴阳”、“五行”等概念,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辨证论治、治法治则等一整套独特的治疗概念、理论体系都无一不体现出中医学注重人体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中医用药的方剂中讲究君臣佐使,每一个方子都有不同的配伍原则,其内在也是体现出生态平衡的意义,每一种药物都有其治疗作用和副作用,针对疾病的主要药物为君药,为了辅助君药达到更好的效果的药物称为臣药,配合君臣药治疗兼证,或抑制君臣药的毒性,或起反佐作用的药物称为佐药,指引导诸药直达病变部位,或调和诸药的药物称为使药。君臣佐使四类药物的相互影响,给人使用后就能帮助人体尽快恢复生理平衡,疾病自然消失。

西医采用了很多化学药物,生产工艺中有很多污染问题,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与化学药物不同,中医药的原料都是自然界可再生资源,并且以植物为主,这与人类的饮食习惯一致,也符合现在比较热门的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环保的理念。现在很多人在饮食中都注意食用适合自身保健作用的有药性的食品,比如鱼腥草、马齿苋、山药、枸杞等药物经常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这对于我们提高全民素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很有益处。对于很多新出现的疾病,西医很难在短时间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中医药学在中国防治非典和现在肆虐全球的H1N1型流感的应用极大的作用,对于突发的疫情,中医药学工作者及时提供了相应的处方,避免了很多易感人群感染疾病的机会,给疫苗的研发机构争取了时间。

生态文明主要是以和谐、可持续发展为发展经济的目标,医药学作为社会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至关重要。中医药学发展到今天,为了让世界人民共享中医药文化带给人类的健康,我们逐渐探索出了一条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一方面,在中医药学理论和西方医学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地从传统中药中选择具有良好临床效果的中药对其成分进行系统研究,寻找植物中真正起作用的成分,运用先进的监测分析方法对其活性和质量进行监测和监控,开发出更多的源于可再生资源的新药;另一方面,将中医药学理论中的精华与西方医学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根据病人的自身特点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最大程度上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医疗上的花费,相应的提高了经济效益。

灰斑病论文

应试教育你们骂考试,现在不需要考试要你自己查查资料写写论文,你们又不好好写!

(2001年以来,*通讯作者)学术论文:1、 刘亚光,李海英,杨庆凯. 大豆品种的抗病性与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关系的研究.大豆科学,2002,(21)3:195~1982、 李海英,刘亚光,杨庆凯. 大豆灰斑病侵染过程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1,(32)3:235~238李海英,刘亚光,杨庆凯. 大豆叶片结构与灰斑病抗性的研究.Ⅱ.大豆叶片组织结构与灰斑病抗性的研究.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2,24(2):20~233、 李海英,刘亚光,杨庆凯. 大豆叶片结构与灰斑病抗性的研究. Ⅲ.大豆品种感染灰斑病前后可溶性糖含量的比较研究.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2,24(3):50~514、 刘亚光,李海英,杨庆凯. 大豆品种的抗病性与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关系的研究.大豆科学,2002,21(3):195~1983_2325、 刘亚光 , 徐刚, 杨庆凯.大豆叶片内几丁质酶活性的变化与大豆抗灰斑病关系的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34(2):119-1236、 刘亚光,赵长山,宋捷,陶波. 加入WTO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对策. 中外高等农业教育研究与实践,2003,1:13~167、 刘亚光1 李海英2 杨庆凯3. 大豆灰斑病菌毒素的分离与提取. 菌物系统,2003,22(4):620~6278、 刘亚光1 , 李海英2, 杨庆凯3. 乙烯利对大豆叶片内几种抗性生化物质的诱导作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36(8):1014~10169、 刘亚光,李柏树,赵滨,哈尔滨市田间阔叶杂草生物学特性及群落调查,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35(1):1~5。10、刘亚光,高淑梅,李柏树,哈尔滨市田间禾本科杂草生物学特性及群落结构的调查,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35(3):381~38511、ZHANG Yan-ju,LIU Ya-guang, DIAO Zhou, et al .Study on Graft-induced Resistance to Cucumber Mosaic Virus in Pepper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2004,11(2):113-11712、刘亚光。《农药学》的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探讨。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2:86-8713、刘亚光,杨谦. 长残留除草剂广灭灵生物测定方法的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36(4):463-46614、闫春秀 赵长山 刘亚光*.微生物降解长残效除草剂的研究进展.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36(5):650~654(通讯作者)15、刘亚光,李丽清,马景生,杨庆凯. 感染大豆灰斑病菌后不同抗性的大豆品种叶绿素动态含量变化的研究. 大豆科学,2001,20(1):49~5316.Ya Guang Liu 。Preliminary Studies on Chlorimuron Degrdation in Soil by Effective Microogranisms。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2006,13(1):22-26t:17、徐兆飞1,刘亚光2※. 灰斑病菌对大豆总多酚和总黄酮的诱导研究.大豆科学,2006,25(3):234-238(通讯作者)

:1、 liu Yaguang,He Fuli and Yan Chunxiu. Study on Induction of Total Polyphenol and Total Flavonoid in Soybean by Cercospora sojina Hara,Biological Control and Bio-technology,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生物防治与生物技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国防科工委备案,黑龙江省科技出版社出版),2003年:189-1972、 刘亚光,INDUCTION OF SEVERAL BIOCHEMICAL SUBSTANCE IN SOYBEAN BY CHEMICAL FACTORS,2003届国际植物保护大会3、 刘亚光,赵华. 玉米田土壤处理除草剂药效及安全性评价。杂草科学与环境及粮食安全(第七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论文集,张朝贤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年9月:4、 阎春秀,姬光福,刘亚光。阿特拉津生物测定方法的研究. 杂草科学与环境及粮食安全,2004年9月(通讯作者):5、 张宇,刘亚光。苜蓿田除草剂的筛选. 杂草科学与环境及粮食安全,2004年9月(通讯作者):6、 庞福德,刘亚光。EM菌对土壤中阔草清残留降解的研究.杂草科学与环境及粮食安全,2004年9月(通讯作者):著作:1、 刘亚光著.大豆灰斑病菌毒素的致病机理,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2、 刘亚光副主编.农药营销学,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3、 刘亚光副主编. 杂草科学与环境及粮食安全,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4、 刘亚光主编.农药生物测定技术(校内教材),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5、 刘亚光主编.农药生物测定技术实验指导(校内教材),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

(一)学术成就概述在科研方面,主要从事大豆遗传育种工作。曾主持河北省博士基金项目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河北省公关项目1项,莱阳农学院博士基金项目1项,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获河北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黑龙江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近两年的大豆遗传育种研究工作为主要是大豆品种资源的收集和研究,并且进行了大豆遗传育种的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工作。在《中国农学通报》、《华北农学报》、《大豆科学》、《中国农业科学》、《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二)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项目名称 起止时间 项目来源 项目编号 经费总额 主持/参加 位次)1. 河北省大豆品种资源的评价与综合利用的研究 1999-2002 河北省博士基金项目 5万元 主持2. 菜用大豆品种资源的筛选与创新利用 2000-2003 河北省攻关项目9万元 主持3. 大豆品种RAPD分子标记分析 2001-2004河北省自然基金项目 4万元 主持4. 山东省大豆品种资源的研究 2003~2005 青岛农业大学 6万元 主持5. 超级旱地小麦品种选育及其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 2003-2005省农业良种工程重大课题 30万元 参加 第七位6. 超级小麦育种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2004-2006省农业良种工程重大课题 30万元 参加 第十位7. 高产优质抗逆超级小麦新品种培育 2005-2008省农业良种工程重大课题 万元 参加 第九位8. 利用胞内脱水保护性物质预测种子超干贮藏的最适含水量 ~国家自然基金 3090012122万元 参加 第二位(三)获奖科技成果1.大豆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 第二位 河北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三等 河北省科技厅 20032. 大豆抗灰斑病机理的研究与应用 第六位 黑龙江省政府三等奖 黑龙江省政府2002(四)科研论文(代表本人学术水平的论文,20篇左右,包括外文)(论文名称 刊物名称 作者位次出版时间 期号 起止页码)1、 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高油大豆产量品质及微环境生态因子的影响 生态学报 第六位2008/ 05 2160-21682、 山东省不同年代栽培大豆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中国农学通报 通讯作者2008 /01 74-773、 近红外光谱法与国标法测定大豆蛋白质和脂肪的比较山东农业科学 通讯作者 2007/01 109-1104、 氮磷肥对两种品质类型大豆脂肪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大豆科学 通讯作者2007/05 736-7395、 大豆感染灰斑病菌后叶片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华北农学报 第一作者 2006/05 91-956、 大豆与灰斑病菌互作中大豆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变化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第一作者2006/04 465-4697、 大豆遗传资源农艺性状的鉴定和筛选中国农学通报 第四位2004/05 115-1178、 预选菜用大豆主要生化物质积累特性初步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第三位2004/03 262-2679、 大豆种子DNA的提取方法 大豆科学 通讯作者 2003/02 151-15310、 河北省大豆种质资源同工酶及RAPD标记多样性研究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第三位 2003/02 15-2011、 大豆感染灰斑病菌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第一位 2003/02 64-6812、 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a sojina Hara)及其对寄主作用的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 第五位2003/02 116-12013、 转基因作物商品化生产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展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第三位 2002/S114、 大豆感染灰斑病菌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大豆科学第一位2002/03 172-17515、 大豆种质资源的分类鉴定研究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第二位 2002/01 33-3716、 硼与小麦不同器官中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关系 土壤肥料第三位2002/01 44-4517、 菜用大豆的研究进展 河北农业科学 第三位 2001/0318、 不同产区大豆品种在保定生态条件下农艺特性评价及性状相关性的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第三位 2000/02 33-3619、 大豆感染灰斑病菌后自由基含量的变化 大豆科学第一位 2000/01 21-2520、 20 国内外大豆品种在保定生态条件下生态反应大豆科学/04 3/421、 水杨酸钠-次氯酸钠比色法测定食品中总凯氏氮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第三位 1999/01 85-8822、 大豆灰班病菌单生理小种鉴别寄主体系的建立 大豆科学 第一位1998/01 39-4323、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其活性与大豆灰斑病抗性的关系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第四位 1998/01 83-8524、 大豆抗灰斑病菌多个生理小种资源的筛选 大豆科学第一位 1997/01 38-41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