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吴可医学论文

发布时间:

吴可医学论文

心理护理对于妇产科的患者来说,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心理护理在妇产科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是任何药物都不能够代替的。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妇产心理护理论文范本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妇产心理护理论文范本篇1 浅谈妇产科手术护理与心理护理 【摘要】: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理在一个医院救治医疗过程中中占有大的作用,尤其是妇产科,妇产科对孕妇的护理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两个人的安危。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良好的妇产科护理是对产妇的负责,也是对一个新生命的尊重,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对妇产科护理的质量和护理的安全管理是检验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的指标。因此妇产科护理人员应当提高自身工作技能,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真正做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服务质量要求,为产妇和将要出生的天使负责,真正做到一切为了产妇,为了产妇的一切的服务标准,使每个新生儿都能顺利的看到温暖的阳光,都能健健康康的成长,真正让医院体现出一切为了患者的医疗宗旨。本文就对妇产科的护理这一问题进行简单阐述,以方便供诸位参考调阅。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分析 妇产科护理不同于对其他病人的护理,妇产科护理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要求医院的相关护理人员要具有更强的工作技能,和更为缓和大的工作态度,因为其工作对象不是单纯的一个人,而是两个鲜活的生命,因此对妇产科病人的护理要更加小心谨慎。 1. 产妇手术前的护理 从产妇进入医院办理相关入院手续起,产妇就在医院的正规护理范围了,进入医院的产妇几乎都是将要临盆的产妇,因此相关护理人员要时刻小心注意,要具有随时出现突发情况的警惕性,同时在孕妇待产期要对其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 对产妇术前的生活护理 对于待产的产妇要在进入医院后之内的待产期间做好临产的充分照顾,为新生儿的顺利产生创造良好环境,要关心体贴孕妇,保证产妇充足的休息与睡眠,让其取左侧卧位,同时在饮食上要叮嘱其使用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饮食,并保证每日水分的充足摄入,还要适当控制脂肪、水、钠的摄入,创造良好的身体环境。同时要每天对待产妇进行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及作好产前检查并记录,其休养环境要安静舒适,冷暖适宜,空气清新。必要时要帮助产妇如梳头、沐浴或床上擦浴以及皮肤卫生等。最重要的是要严格观察病情,要有高度的警惕性,如有头痛、胸闷、恶心、呕吐等,要立即通知医师紧急处理,出现产兆时要及时护送至产房。 对产妇术前的心理护理 产妇在产前的心理极不稳定,既怀有对即将作为母亲的激动之情,又具有对分娩过程的恐惧之情,因此,做好产妇的术前心理护理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相关护理人员要给予其心理暗示,使病人情绪稳定,例如:医护人员可以陪同待产病人在安静的环境中随意走走,做一些适量运动,还可以播放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让产妇聆听,或者在保障产妇充分休息的情况下聊聊天,看看书等等,从而达到使产妇消除内心恐惧,保持将要做母亲的喜悦之情。这对稳定产妇的情绪,为迎接新生儿做好良好的基础。 2. 产妇手术后的护理 对产后病人的疼痛护理 对于不同的病人,身体状况有所不同,对忍受手术后的疼痛情况也不同,病人刚做完接生手术,身体虚弱,身体素质好一点的对疼痛的忍受能力较强一点,没有多大的临床反应,但是对于身体素质稍差的病人,情况相对就不一样了,刚做完接生手术,对于手术的部位肯定有疼痛的感觉,轻者会有轻微的疼痛、浑身无力、想睡觉等临床现象,重者可能会有剧烈疼痛甚至昏厥的现象发生,因此,出了医生在手术时要有良好的手术技能之外,手术后的护理也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护理措施会极大的减轻病人的痛苦,使其一度沉浸在做母亲的喜悦之中。 理论上讲疼痛是由局部特定神经末梢刺激引起的,从机制上讲疼痛是由于伤害性刺激受损部位致使受损部位释放致痛物质,同时疼痛冲动传入神经到达脊髓、丘脑,再由传出神经传到感受器,从而引起疼痛的感觉。对于这种感官上的感觉,病人会十分敏感,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止痛方法一般是药物止痛,能够起到快速止痛的效果,对于刚做完手术的产妇而言,其身体虚弱,会对有些止痛药物产生排斥现象,要在医师的叮嘱下谨慎使用阿司匹林、止痛片等适用于中等程度疼痛的非麻醉性止痛药进行止痛,要避免使用吗啡和杜冷丁等这样适具有一定的副作用的药物。同时可以用针刺关元、合谷穴的针灸方法或者对疼痛部位进行按摩,在心理上给病人安慰,分散病人的注意力,这样也可以达到止痛的效果。 对对产后病人及婴儿的日常护理 产后病人应取平卧位,全身麻醉未清醒时使头偏向一侧,12-24小时后改为半卧位。48小时后条件允许可鼓励下床活动。术后当日禁食,次日开始进全流质饮食,排气后可进半流质,记录出入量。注意伤口渗血、渗液,阴道排出物,保持辅料的干燥。同时要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末梢循环、尿量、意识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医师。 检查新生儿脐部有无渗血,正常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并了解卡介苗的接种适应症和禁忌症。要频繁更换尿布。母婴入室即给予新生儿吸吮,指导母亲正确喂哺新生儿,做到按需哺乳,喂奶结束后用手轻拍背部利于排气,头偏向一侧,放回小床。密观察婴儿的大小便,皮肤颜色、呼吸、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通知儿科医生。 【结束语】:妇产科护理工作是一项重大的工作,不仅要求医护人员要有高质量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对产前术后病人的生活给予悉心的照顾,在心理上缓解病人压力,照顾好新生儿,这些工作伟大而神圣,做好这些工作既使一个准妈妈体验到了做为母亲的喜悦之情,又为迎接下一代生命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体现了医院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参考文献 [1] 甄丽基.防范医疗护理事故的临床实践与成效[J].现代临床护理,2004. [2] 王群.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 [3] 段玉玲.妇产科术前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8. [4] 叶慧玲.125 例妇产科正常分娩产妇围术期的心理护理[J]护理研究, 2010. [5] 王娴.妇产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措施[J].护理教育,2006. [6] 吕云秀.妇产科正常分娩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 [7] 吴运萍.妇产科患者术前心理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 2009. [8] 黄裕新.临床实习教学中医疗纠纷隐患及防范[J].西北医学教育,2005. [9] 骆秀玉.加强实习生医疗安全教育,防范医疗纠纷[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3. [10] 谢海娥.潜在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5. [11] 吴卓洁.临床实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卫生职业教育,2005. [12]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妇产心理护理论文范本篇2 高龄初产妇产前心理状态研究与护理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高龄初产妇产前的心理特征进行对症的临床护理,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和促进产后恢复。方法:选取在我院实施产前检查和分娩的高龄初产妇83例,随机性分为试验组42例和参照组41例。对参照组孕妇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孕妇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与孕妇交谈、观察她们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然后进行对应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围产期护理等护理,记录两组孕妇的妊娠合并症、产科并发症、产程、新生儿评分等。结果:试验组,通过护理消除或者缓解了高龄初产妇产前的焦虑、忧郁和生产恐惧等心理,能够以平静、放松的心态配合产前工作。结论:多数高龄初产妇存在对母婴生命安全的担忧和生产方式产生焦虑和恐惧,对其做好心理护理有利于高龄初产妇身心健康,配合生产工作,并利于产后恢复。 关键词:高龄 初产妇 护理干预 高龄初产妇是指年龄超过35岁的初产妇,属于高危妊娠产妇,在生理上要比正常产龄的孕妇担负更大生产风险,所以在心理上也会承受着更大的压力[1]。所以,既要重视高龄初产妇生理因素,又要注重其心理因素,使她们保持身心健康。我院2010年8月- 2012年 8月对住 院的83例高龄初产妇实施对症的心理护理,取得效果非常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临床资料 我院2010年8月- 2012年 8月住院的83例高龄初产妇,年龄在 36-41岁之间,平均年龄(±)岁;怀孕(38-43)周,平均为时间(±)周。受教育程度:研究生以上学历25例,大专以上46例,其他学历12例。排除所有妊娠并发症与合并症,排除精神病史和其他严重疾病。随机性将83例高龄初产妇分为试验组42例和参照组41例,实验组产妇年龄36-41岁,平均年龄 (±)岁,对照组产妇年龄37-41岁,平均 (±)岁,两组 初产妇在职业、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P>)。 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所有高龄初产妇的住院时和临产前心理状态进行综合评定[2]。对参照组孕妇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孕妇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与孕妇交谈、观察她们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然后进行对应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围产期护理等护理,对高龄初产妇主要的心理干预包括:针对孕妇产前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实施对症心理疏导;在安静且舒适的环境中让孕妇进行松弛训练,降低或缓解紧张、焦虑和恐惧情绪;动员家属共同参与,正确对待分娩,促进产妇焦虑和抑郁程度减轻[3]。并记录两组孕妇的妊娠合并症、产科并发症、产程、新生儿评分等。 统计学方法 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等级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Z检验)。P < 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心理护理后,两组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都有不同程度降低,试验组较参照组降低幅度大,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1。 试验组正常分娩率为,宫产率,新生儿Apgae评分为(±)分,试验组产妇在正常分娩率、宫产率和新生儿Apgae评分三方面的数据均优于参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2。 3 讨论 高龄初产妇会因为社会、家庭和个人等诸多方面因素,常常会出现产前心理焦虑、抑郁和恐惧等心理情绪,而且会给孕产妇、胎儿和新生儿带来危险[4]。所以及时了解高龄初产妇生产前的心理状态,进行对症产前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改善和提高分娩质量,同时也可以使母婴健康得到。 本研究中,试验组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较参照组降低幅度大,而且试验组产妇在正常分娩率、宫产率和新生儿Apgae评分三方面的数据均优于参照组。经过总结,对高龄初产妇心理护理得出以下体会:以保障母婴安全作为出发点,详细了解产妇的个人和家庭情况,灵活选用沟通技巧,有针对性地对高龄初产妇实施心理辅导,做好产前健康知识宣教,以亲切的态度和柔和的语言进行健康知识宣教;要认真仔细讲解产前检查的所有项目,并解释且让产妇认识到产前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应用配合宣传资料、宣传图片或者幻灯、录像等形式演示分娩程序和孕妇的配合工作;让孕妇轻松了解宫产中她们应该注意事项和手术前应准备的工作;还要让孕妇和家属了解分娩时和产后要使用的物品和注意事项[5];对孕妇所提出有关生产的问题,应该给予科学、准确和合理的解释,及时满足孕妇心理需求,并集合孕妇的个人情况介绍两种分娩方式的利与弊、 麻醉的方法和后果、分娩和宫产的各自特点和安全性,让高龄初产妇明白产程、手术等每个环节大致轻快,以减轻她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6];与孕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孕妇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有效的消除或者缓解高龄初产妇产前的焦虑、紧张和恐惧心理情绪,以平稳 、轻松的心理状态配合生产各个环节的工作。 综上所述,多数高龄初产妇存在对母婴生命安全的担忧和生产方式产生焦虑和恐惧,对其做好心理护理有利于高龄初产妇身心健康,有理于其配合生产工作,并利于产后恢复。 参考文献: [1]林惠碧. 针对高龄产妇的护理体会[J]. 健康必读杂志,2011,11(11):26. [2]林月法. 围产期心理干预对高龄初产妇分娩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0,21(18): 155-156. [3]刘中兰. 护理干预在高龄初产妇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0): 47-48. [4]吴命坤,马香蕊,黄丽霞,等. 高龄初产妇住院待产时的心理状态及其护理[J]. 护理研究,2012,26(5): 1183-1185. [5]苏 静. 高龄初产妇围产期的心理护理[J].现代预防医学,2012,2(12): 154-155. [6]赵金荣,李金凤,李玉芳,等. 高龄初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状态与护理[J]. 临床合理用药,2012,5(2B):18. [7]卢青.高龄初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J]. 医学信息,2010,23(3): 155. [8]傅华芳. 高龄初产妇产前心理状态分析及其干预措施的临床意义[J]. 中国健康月刊,2010,29(12):59 猜你喜欢: 1. 产妇心理护理论文 2. 妇产科护理论文范文 3. 关于产科护理论文范文大全 4. 妇产科护理论文 5. 孕产妇心理护理论文

医学专业毕业论文

中医学不是自然科学的分支,它一直与中国古代哲学交融在一起,中医学有着自己对生命本体的认识,有着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过程。下文是中医学专业毕业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中医临床基础医学成立至今,尽管在学科建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尤其在学科性质、学科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因此,面对现状,应当有策略、有计划的积极应对在现有基础上,强化经典以弥补不足,并尽可能发挥学科原有的优势,大胆进行改革,努力推陈出新,以促进学科的迅速发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医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传统经典课程合并组建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此后,各中医院校以此为模式,纷纷进行了学科的改革,以新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来开展各项工作。尽管临床基础学科从组建开始就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教学、科研、临床等工作依然按此方式在进行着。回顾新学科成立后近8年的时间,其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步,尤其学科的整体面貌有灿然一新之感。但若从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而言,其现状不容乐观。

【关键词】中医临床医学;现状;对策

1学科现状的客观评价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至今,从学科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应该说是利弊共存、喜忧参半。对此作一客观的评价和分析,是目前学科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工作。

学科面临的困境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虽然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有利的影响,但也明显地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归纳起来说,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困境。其一,《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合并是行政划分的结果,合并之前应该进行过科学的论证。但到目前为止,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是“三家”分而行之,基本与合并之前无太大变化。因此,远远没有达到产生“合力”的效果。

其二,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校原来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专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伤寒专业实力雄厚,有的可能在金匮、温病专业方面研究水平较高。而简单地合并之后,就冲淡了三门课程的原有优势。也许初衷是以优促建,以好带动全体共同前进。但结果却是相互牵扯制约,干扰了学科的发展进程。

其三,没有新的统一的教材,教学还是保持着原貌,因而完全不能表现出“临床基础”的特色或独特之处。三门课程的合并,结果就象是“拼盘”一样,只有形式,没有贯穿整体的核心内容。

学科长处面面观

任何新生事物均有生机勃勃的一面,因此,临床基础学科以新学科的形式出现,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以理推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拓宽了专业范围。由于临床基础学科涵盖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的丰富内容,所以其研究的范围较之原有学科明显扩大,在研究的内容方面则可更为灵活。《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均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学内容,但在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方法上,又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因此,打破原有的学科框框,可以对这些交叉内容进行深人的研究,改变以往此类研究较少的现象。

其二,更新了原有的学术思维模式。以前三门课程单独而立时,在学术思维方面也大多是各不相干的。比如,虽然温病学理论的形成与《伤寒论》有密切关系,但在具体的研究思维方面,却很少联系到《伤寒论》来展开思考。再如,《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同为张仲景所作,尽管各自涉及的重点不同,但学术思想是完全一致的。然而从这一方面进行学术研究的学者却并不多见。所以,三门课程合并之后,对学术的发展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尤其对仲景学说的深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三,为该领域研究生整体能力的提高提供广阔的空间。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热病的专门学科,《伤寒论》中亦有许多有关外感热病的理论和方法,前者主要探讨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温病,后者则主要研究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二者在这一点上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所长,分而研究均不全面。在原有学科之中,研究生在选题时,理论、实验及临床研究必然会受到学科研究领域的限制,因而对其整体学术水平和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而学科合并之后,突破了这个“瓶颈”,研究生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将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导师也将从外感热病辨治的角度进行培养,从而使研究生实际诊治疾病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均得以提高。

2学科困境的原因探析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临床基础学科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出其关键环节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当前临床基础学科不良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学科性质模糊、学科定位不准、课程设置僵化。

但大多专家认为既不是基础学科,也不宜划在临床基础学科的范围内。但如此一来,就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因为学科性质的含糊不清,导致学科在发展方向上失去了明确的目标,从而影响了学科发展的速度。

学科性质模糊致使发展方向不确定

一般来说,学科性质取决于学科所涉及领域的主要特点和研究的根本内容,而其性质如何又对该学科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临床基础学科所包括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学科性质,长期以来被认为与《内经》相同,属于古典医籍范畴,因而被合称为四大经典。从其内容来看,实际包括了从基本理论到临床诊治各种疾病的方法,内容极为丰富。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有学者对学科性质的表述是:既有基础学科的特点,又有临床学科的属性。单纯从这一定义来看,应当说是抓住了原来三门学科的基本特点,并没有任何的错误。但是,由于学科在定名时已经强调是“临床基础”,这就表明,该学科应是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该学科是一门联络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说明它既不同于纯基础的生理、生化、解剖、中医基础理论等学科,又不同于内、外、妇、儿等纯粹的临床学科。而完全属于临床基础的学科大致有中药、方剂、中医诊断学等。对于临床基础学科的性质究竟如何确定,一直以来尚未有定论。

学科定位不准导致教学重心不明确

正是由于学科性质模糊带来的学科定位不准,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重心的把握难以确定。以往三门课程属经典时,主要的教学重心是放在培养学生临床处理疾病的能力方面,各教学环节均围绕这一主题加以强化,比如多讲一些名家的临证经验、穿插临床诊治的典型医案,有些课程还安排学生去医院见习等等。不少中医院校还把这三门课划入临床,有自己的专门病房,以方便学生在学习中实习。这些,都是为了提高学生临床处理疾病的整体能力而做的具体工作。现在,将临床基础学科定位为桥梁课,那么过于偏重临床就违背了“桥梁”的特点,从而造成教师教学中的困惑,最终将对教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课程设置僵化造成学科知识不系统

任何学科的存在,均应具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这样一个重要条件。临床基础学科所涵盖的三门课程,虽均可包括在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之中,但具体而言又各自具有一定的特点。比如,《伤寒论》主要是探讨六经辨证,并以这一理论体系贯穿始终;温病学则主要探讨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并将其作为外感温热性疾病临床诊治的基本纲要。因此,彼此之间在理论体系方面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况且,形成临床基础学科这一新学科之后,在学术发展方面,未能将这些各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加以梳理而使其融会贯通为一体。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并未出现新的改变,目前的现状是仍然保持以前的课程原貌,给人以“穿新鞋、走老路”的感觉。按逻辑推论,伴随新学科成立的应当是相应的较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在课程设置上也应有相应的变化,但目前学科在这一点上明显滞后,这也是学科不能很好发展的重要原因。

研究范围太广致使力量分散无特色

事物的发展都是一分为二的,临床基础学科研究范围的扩大,尽管给学者们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但研究范围太广太杂,也必然带来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研究力量分散(学科人员本身就不多),并会因此而造成研究内容在深人程度上受到影响,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科在研究内容上缺乏特色。而一个学科没有自己的研究特色,在整个中医学研究领域中就会逐渐地失去竞争力和应有的地位。

经典著作淡化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由于三门经典课程合并形成临床基础,对原有的经典著作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因此学生在掌握中医基础知识方面出现明显的不扎实现象,换而言之,就是中医的基本功受到明显影响。在中医学之中,许多非常重要的理论均来自于经典著作。其实,《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包括的原著内容,还只是中医典籍中的一部分,但也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如果连这些都不强调要牢固掌握,那么,中医的精华要如何来保留和传授给学生呢?当然,教学质量的问题还涉及到后期的临床实习等复杂环节,但在校期间对经典著作淡化而产生的不利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3学科工作的应对策略

面对当前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现状,我们应当采取怎样的策略和措施呢?鉴于近期内学科的构建不可能有较大变动,必须在现有的条件下扬长避短、积极努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科的发展。

大胆尝试,推陈出新

为了促进学科学术体系的发展,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的编写方面必须大胆进行尝试。近年来,不少专家和学者对此已经做了许多探讨,比如,有专家提出可以将三门课程以及其他学科中有关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内容提取出来编成辨证理论的教材、将《伤寒论》和温病学有关外感病的内容编写成《外感热病学》、或直接将三门课压缩编成《中医临床基础》等等,有些院校已经开始做了初步的工作川。这些设想和构思均有积极意义,但有的肯定存在缺陷或问题,可以组织专家有针对性地进行深人论证和研讨,在取得一定共识之后,委托某一院校牵头编写,先在小范围内试用,成功后再普及。希望能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改革的过程中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并由此促进中医学理论和中医教育事业的进步。

摆脱束缚,发挥优势

临床基础学科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组合在一起,但学科的发展不应受到所谓“临床基础”一个学科的束缚。各校可根据自己原来三门课程的不同优势选择其侧重点,可以《伤寒论》为重点,也可以金匮或温病学为重点。总之,尽可能发挥原有的优势,抛弃门户之见。三门课程之间可以互相支持,凡是有利于其优势保持和扩大的工作,均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努力进行。比如,在研究内容方面,可以根据以前的优势项目制定几个主要的研究方向继续深人研究,并合理的将学科人员分组结合,按照个自的长处配合工作。一旦目标明确,人员分工妥当,各项工作就会有序地进行,而学科也应当会因此而不断发展。

保持特色,强化经典

多年来的中医教育实践证明,经典著作中的许多辨治理论是中医学的精华所在,切不可轻易地将其丢弃。《伤寒论》、《金匮要略》均为古典医籍,堪称是中医理论发展的根基之一;温病学虽然是现代教材,但其内容却来源于古代温病学家的原著,如《温热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湿热病篇》等,均是温病名家的经典之作,)其中包涵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和非常重要的辨治思路。因此,对于这些经典原著的内容,应予以保留,并作为深人研究中医理论的必要课程。加强原著的学习,不仅对提高学生处理疾病的实际水平很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并能够使其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医的特色。

适应现状,弥补不足

首先,应当逐渐的适应目前的现状,尽管大家对该学科有诸多的`不同看法和意见,但为了将其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必须停止争论,将目光转向如何弥补其不足方面。比如,不要过多地纠缠其学科是否为桥梁课,可以按照以往的习惯仍将其定位在偏重临床,保持原有的特色和临床技能培养的重点。这样可以避免因教学重心不明确可能导致的学生学完三门课程后什么都不扎实的缺点。其次,为了改变学科合并后人员减少而产生的不利状况,除了要求全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尤其是拓宽知识面之外,还可以考虑尝试让青年教师学习教授二门课的做法。既可以逐渐培养一专多能的师资力量,还能为将来的学术理论的整合奠定人才基础。同时,鼓励大家多做《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之间的交叉研究,力争从中找到一些较好的契合点,甚至提出新的观点、创立新的理论。

综上所述,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现状有喜有忧。面对现状,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积极的态度,有策略、计划的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医世家.中医基础理论

[2]中国中医基础医学199812

心力衰竭,是各种原因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心肌损害及收缩力减弱所致的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的一种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是世界性日趋严重的危害健康的主要问题。中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渊源已久。在治疗上也已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我院近2年完成的中西医结合市级课题《中药益心汤对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作用的临床研究》结果再次证实利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运用中医中药治疗该病对于降低再住院率、病死率,及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心力衰竭属于中医的“心水”、“心悸”、“喘证”、“水肿”等范畴。《内经》记载:“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脉痹不已,复感外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上气而喘”,“心胀”和“心痹”就其临床表现而言可归于心力衰竭。张仲景发展了《内经》水气为病的思想,提出了“心水”病名。《金匮要略》:“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描述出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中医学“心衰”病名首见于唐代孙思邀《备急千金要方》。详述见于宋代《圣济总录·心脏门》:“心衰则健忘,不足则胸腹胁下与腰背引痛。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此处“心衰”虽非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现,但与心力衰竭是有一定联系的。

2、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心力衰竭则是各种病因导致这一功能受损而发生的病证。心衰的病因主要为心脏自病或他脏之病影响及心,造成气血阴阳诸虚,或六淫外邪犯心,从而损伤心脏。

心气虚衰为发病基础

心的主要功能是推动血液在全身经脉中运行以濡养周身,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心气”上,即心气是推动血液在血脉中运行的动力来源。心气充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才能保证心血的搏出,使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正如《仁斋直指方》所谓:“人以气为主,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窍壤判……血脉流行者亦气也……盛则盈,衰则虚”。可见,若心气虚衰,推动血液运行无力,就会出现周身失养,进一步使心功能下降。《内经》称“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圣济总录》:“虚劳惊悸者,心气不足,心下有停水也”,则明确指出了心气虚为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邓铁涛[1]认为:“五脏皆致心衰,非独心也”。肺、脾、肝、肾的功能失调都可影响到心,而发生心衰。心力衰竭的主要病位在心,又常常与肺、脾、肾等脏相互影响。

正虚为本,瘀血为标

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始则多因心气虚弱、气不运血、心阴亏耗,表现为气阴两虚、心血不畅,进而气虚阳衰或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两虚,心脉瘀滞”,成为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基础。尤以心阳(气)亏虚,心脏鼓动减弱,营运无力为其病理变化的主要方面。心气不足贯穿心力衰竭始终,是心力衰竭恶化的重要因素。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曰:“元气既虚,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为瘀”。心血瘀阻则出现心悸,胸闷胸痛,面色瘀黯,唇甲青紫,舌有瘀点或瘀斑等。

水气泛溢为最终结果

《素问·逆调论篇》说:“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水气之客也”。其认为除血脉不通外,心力衰竭还与水气内停有关。又如《三因方·水肿》称:“短气,不得卧,为心水”。心气虚损衰竭,无力推动血行,血流迟滞,瘀而成水。由此可以推论出:心气虚导致血瘀,血瘀又进而引起水停,从而引发了咳喘、水肿、心悸等一系列证候。

关于心衰病机虽有较多论述,但认识是有一致之处的,即心衰的正虚与标实是相互交织共同存在的。其中,阳气虚衰,水饮与血瘀内停是贯穿于心力衰竭病程中最基本的病理机制。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可以概括为:心气虚→血瘀→水停→心虚加重,与现代医学心力衰竭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心功能不全→神经内分泌激活→心室重构→心功能不全加重)虽分属不同的理论体系,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3、中医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辨证治疗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中医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最重要的就是辨证论治,心力衰竭的辨证分型主要是依据病因病理的变化进行,由于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机制为本虚标实,所以现代大多医家都以虚实为纲,病变累及脏腑为目,结合临床实践辨证分型。

专法治疗

杨积武[9]创制的强心宁煎剂涵盖了现代医学治疗本病所倡导的强心、利尿、扩血管及抑制心室重构的治疗大法。方由人参、黄芪、附子、丹参、泽泻、五加皮、川芎、甘草组成。以达益气温阳,强心利尿,行气活血化瘀,安神宁心之功。吴时达[10]等认为心衰的中晚期经中医辨证多为阳虚水泛,采用温阳健心灵口服液以温阳益气、利水活血,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李庆海[11]认为本病虚以气阴两虚为主,而心肾阳虚则多见于疾病的末期;实以水饮瘀血为主,治以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为基本治则,创验方参麦宁心合剂。方由人参、麦冬、五味子、葶苈子、云苓、玉竹、车前子、桑白皮、当归、丹参、枳实、生龙骨、生牡蛎组成。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功。益气养阴则气血充足,鼓动有力,活血利水则瘀散水行,郁热自消,心安神畅。我们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心衰为本虚标实之证,心脏阳气不足(虚衰)为本,水停瘀血为标。因此,治疗需标本兼治,在补虚的基础上兼以利水消肿、活血化瘀。治宜温阳益气,活瘀化饮为基础。自拟益心汤:黄芪、白术、茯苓、桂枝、炙甘草、泽泻、泽兰、枳壳、车前子、当归、桃仁、南葶苈子、党参、临床观察其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及血浆脑钠肽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实验研究

王振涛等[12]采用左冠脉结扎术致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模型,观察了相同种类活血益气药的不同剂量配伍对心衰大鼠心脏系数及功能的影响,发现活血益气药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衰模型大鼠心脏系数及功能,且方剂配伍中多量活血药的应用均能较明显改善心衰大鼠的组织学指标心脏系数。同时从心脏组织形态学角度证明了活血药和益气药均有逆转心室重构作用。赵英强等[13]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复制大鼠心衰模型,用原位凋亡检测方法及电镜观察强心剂组及对照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无心肌细胞凋亡,模型组凋亡明显,强心冲剂能明显改善凋亡,其作用与卡托普利相当。沈雁等[14]研究发现,温心胶囊能明显提高心力衰竭心肌被抑制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mRNA表达水平,加强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阻止胶原降解及基质改建,调控细胞外基质代谢,提高衰竭心脏的射血功能。王洪良等[15]研究认为心复康口服液能通过改善慢性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心肌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1(ANT1)、心肌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2(ANT2)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改善能量代谢,治疗心力衰竭后的心肌损伤。

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在各方面均有较大的进展,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临床应用。众多医家对于心衰的认识虽各有一家之言,但总的来看其认识大同小异,基本上倾向于本虚标实,气阴两虚,水瘀互阻。在增强疗效、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避免不良反应等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葛鸿庆,赵梁,郝李敏.邓铁涛教授从脾论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之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36(4):9-10.

[2]霍根红.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理实质[J].河南中医,2009,29(2):114-117.

[3]周亚男,张军平.慢性心力衰竭大气下陷说及从气、血、水论治[J].新中医,2009,41(4):7-8.

[4]连林芳.辨证分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例析[J1.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8(4):301-302.

[5]杨培君,杨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概要[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25(1):2.

[6]李立志.陈可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经验[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2):136-138.

[7]王胜林.董耀荣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1):1633-1634.

[8]韩伟锋.邱保国论治心力衰竭经验撷要[J].四川中医,2006,24(10):2-4.

[9]许抗抗,杨积武,杨积武教授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病经验[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84-86.

[10]吴时达,吴桐,吴昌碧.温阳健心灵口服液治疗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1,8(2):88-91.

[11]范立华,李庆海.李庆海教授治疗慢性心衰经验[J].光明中医,2009,24(5):819-820.

[12]王振涛,王硕仁,赵明镜等.活血和益气方药对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左心室重构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5):376-378.

[13]赵英强,孙兰军,李慧臻等.强心冲剂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2):1762-1763.

[14]沈雁,曹洪欣.温心胶囊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mRNA表达的干预效应[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3):85-87.

[15]王洪良,曾雪滨,王艳飞等.心复康口服液对慢性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腺苷酸转位酶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1,18(1):18-20.

吴可医学论文广西

1984年,获理学博士学位; 1989年任中科院理论物理所副研究员, 1992年任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2001年任首师大数学系研究员。 吴可长期从事数学物理专业与理论物理方向的研究,从事过非线性方程的延拓结构理论、Kaluza- Klein 理论、量子场论的大范围性质、弦理论、共形场论、二维诱导引力等方面研究,是所在研究方向上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发表论文14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有量子群的几何理论、离散群上的规范理论和与量子场论有关的物理及数学问题以及经典可积系统的几何理论和计算方法在理论物理中应用。他的研究成果曾于198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并于1988年获得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于1988年、1997年和2001年三次获得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于1987年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研究现代数学物理,完成学术论文一百四十余篇。其中主要成果有: 1.用拓扑和几何的方法,揭示了量子规范理论中的反常和低能有效作用量等的大范围性质, 此项研究以“量子场论中大范围性质研究”为题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及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2. 研究了共形场论,弦理论,二维诱导引力,及其中出现的无限维李代数的对称性,其中成果先后两次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3. 讨论了一系列可积模型的量子对称性,求解了一类Yang-Baxter方程,部分成果以“量子对称性和量子群”为题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研究的内容是: 1. 差分代数及其在各种离散模型中的运用,如离散变分原理,格点规范理论,离散可积系统研究; 2.量子场论方法和代数数论中的有关问题。

投资风险与投资组合理论及其应用,金融工程理论与方法在公司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主讲课程:金融工程学、证券投资分析、投资经济学等课程主要论文:1.投资布局模式运作分析2.沪市 域分析及基于 域的投资组合策略3.用于规避通胀风险的商品指数合约定价及其应用4.基于 域的虚拟无差异曲线模型的最优化方法5.浅谈金融工程复制与创新技术6.谈证券卖空机制市场创新基础7.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8.谈公司股利分配行为与代理成本控制9.我国建立封闭式基金转型机制研究10.论我国经济通货膨胀萌动实质及调控对策科研项目:1.股权分置改革与后股权分置改革市场发展研究2.中国证券市场波动相关因素实证分析

吴又可温病学说论文

吴门医派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苏州温病学派的兴起密切相关。在温病学说形成之前,一般医家都遵从张仲景的《伤寒论》六经传变的论证方法,进行辨证论治。吴中地区地处东南卑湿之地,是瘟疫、温病的屡发地区,因为温病的病因、发病、传变过程和治疗原则不同于伤寒,故运用治伤寒的方法来治疗瘟疫、温病疗效不佳。因而以吴有性、叶天士、薛生白、缪遵义等一批吴中名医,在大量的临床实践基础上,创立戾气学说与温病学说,叶天士的《温热论》揭示了不同于《伤寒论》的卫、气、营、血辨证纲领。温病学派重视基础理论,善于吸取众长,敢于发明创新,处方用药注重实效,具有轻、清、灵、巧的特色。从此,温病学说从病因病机到辨证施治有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对祖国医学的发展具有十分巨大的影响。并于相当长的时期内,在抗感染治疗学方面居世界科技领先的地位。

中医学专业毕业论文

中医学不是自然科学的分支,它一直与中国古代哲学交融在一起,中医学有着自己对生命本体的认识,有着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过程。下文是中医学专业毕业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中医临床基础医学成立至今,尽管在学科建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尤其在学科性质、学科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因此,面对现状,应当有策略、有计划的积极应对在现有基础上,强化经典以弥补不足,并尽可能发挥学科原有的优势,大胆进行改革,努力推陈出新,以促进学科的迅速发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医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传统经典课程合并组建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此后,各中医院校以此为模式,纷纷进行了学科的改革,以新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来开展各项工作。尽管临床基础学科从组建开始就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教学、科研、临床等工作依然按此方式在进行着。回顾新学科成立后近8年的时间,其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步,尤其学科的整体面貌有灿然一新之感。但若从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而言,其现状不容乐观。

【关键词】中医临床医学;现状;对策

1学科现状的客观评价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至今,从学科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应该说是利弊共存、喜忧参半。对此作一客观的评价和分析,是目前学科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工作。

学科面临的困境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虽然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有利的影响,但也明显地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归纳起来说,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困境。其一,《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合并是行政划分的结果,合并之前应该进行过科学的论证。但到目前为止,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是“三家”分而行之,基本与合并之前无太大变化。因此,远远没有达到产生“合力”的效果。

其二,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校原来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专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伤寒专业实力雄厚,有的可能在金匮、温病专业方面研究水平较高。而简单地合并之后,就冲淡了三门课程的原有优势。也许初衷是以优促建,以好带动全体共同前进。但结果却是相互牵扯制约,干扰了学科的发展进程。

其三,没有新的统一的教材,教学还是保持着原貌,因而完全不能表现出“临床基础”的特色或独特之处。三门课程的合并,结果就象是“拼盘”一样,只有形式,没有贯穿整体的核心内容。

学科长处面面观

任何新生事物均有生机勃勃的一面,因此,临床基础学科以新学科的形式出现,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以理推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拓宽了专业范围。由于临床基础学科涵盖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的丰富内容,所以其研究的范围较之原有学科明显扩大,在研究的内容方面则可更为灵活。《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均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学内容,但在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方法上,又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因此,打破原有的学科框框,可以对这些交叉内容进行深人的研究,改变以往此类研究较少的现象。

其二,更新了原有的学术思维模式。以前三门课程单独而立时,在学术思维方面也大多是各不相干的。比如,虽然温病学理论的形成与《伤寒论》有密切关系,但在具体的研究思维方面,却很少联系到《伤寒论》来展开思考。再如,《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同为张仲景所作,尽管各自涉及的重点不同,但学术思想是完全一致的。然而从这一方面进行学术研究的学者却并不多见。所以,三门课程合并之后,对学术的发展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尤其对仲景学说的深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三,为该领域研究生整体能力的提高提供广阔的空间。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热病的专门学科,《伤寒论》中亦有许多有关外感热病的理论和方法,前者主要探讨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温病,后者则主要研究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二者在这一点上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所长,分而研究均不全面。在原有学科之中,研究生在选题时,理论、实验及临床研究必然会受到学科研究领域的限制,因而对其整体学术水平和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而学科合并之后,突破了这个“瓶颈”,研究生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将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导师也将从外感热病辨治的角度进行培养,从而使研究生实际诊治疾病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均得以提高。

2学科困境的原因探析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临床基础学科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出其关键环节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当前临床基础学科不良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学科性质模糊、学科定位不准、课程设置僵化。

但大多专家认为既不是基础学科,也不宜划在临床基础学科的范围内。但如此一来,就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因为学科性质的含糊不清,导致学科在发展方向上失去了明确的目标,从而影响了学科发展的速度。

学科性质模糊致使发展方向不确定

一般来说,学科性质取决于学科所涉及领域的主要特点和研究的根本内容,而其性质如何又对该学科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临床基础学科所包括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学科性质,长期以来被认为与《内经》相同,属于古典医籍范畴,因而被合称为四大经典。从其内容来看,实际包括了从基本理论到临床诊治各种疾病的方法,内容极为丰富。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有学者对学科性质的表述是:既有基础学科的特点,又有临床学科的属性。单纯从这一定义来看,应当说是抓住了原来三门学科的基本特点,并没有任何的错误。但是,由于学科在定名时已经强调是“临床基础”,这就表明,该学科应是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该学科是一门联络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说明它既不同于纯基础的生理、生化、解剖、中医基础理论等学科,又不同于内、外、妇、儿等纯粹的临床学科。而完全属于临床基础的学科大致有中药、方剂、中医诊断学等。对于临床基础学科的性质究竟如何确定,一直以来尚未有定论。

学科定位不准导致教学重心不明确

正是由于学科性质模糊带来的学科定位不准,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重心的把握难以确定。以往三门课程属经典时,主要的教学重心是放在培养学生临床处理疾病的能力方面,各教学环节均围绕这一主题加以强化,比如多讲一些名家的临证经验、穿插临床诊治的典型医案,有些课程还安排学生去医院见习等等。不少中医院校还把这三门课划入临床,有自己的专门病房,以方便学生在学习中实习。这些,都是为了提高学生临床处理疾病的整体能力而做的具体工作。现在,将临床基础学科定位为桥梁课,那么过于偏重临床就违背了“桥梁”的特点,从而造成教师教学中的困惑,最终将对教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课程设置僵化造成学科知识不系统

任何学科的存在,均应具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这样一个重要条件。临床基础学科所涵盖的三门课程,虽均可包括在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之中,但具体而言又各自具有一定的特点。比如,《伤寒论》主要是探讨六经辨证,并以这一理论体系贯穿始终;温病学则主要探讨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并将其作为外感温热性疾病临床诊治的基本纲要。因此,彼此之间在理论体系方面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况且,形成临床基础学科这一新学科之后,在学术发展方面,未能将这些各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加以梳理而使其融会贯通为一体。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并未出现新的改变,目前的现状是仍然保持以前的课程原貌,给人以“穿新鞋、走老路”的感觉。按逻辑推论,伴随新学科成立的应当是相应的较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在课程设置上也应有相应的变化,但目前学科在这一点上明显滞后,这也是学科不能很好发展的重要原因。

研究范围太广致使力量分散无特色

事物的发展都是一分为二的,临床基础学科研究范围的扩大,尽管给学者们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但研究范围太广太杂,也必然带来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研究力量分散(学科人员本身就不多),并会因此而造成研究内容在深人程度上受到影响,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科在研究内容上缺乏特色。而一个学科没有自己的研究特色,在整个中医学研究领域中就会逐渐地失去竞争力和应有的地位。

经典著作淡化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由于三门经典课程合并形成临床基础,对原有的经典著作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因此学生在掌握中医基础知识方面出现明显的不扎实现象,换而言之,就是中医的基本功受到明显影响。在中医学之中,许多非常重要的理论均来自于经典著作。其实,《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包括的原著内容,还只是中医典籍中的一部分,但也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如果连这些都不强调要牢固掌握,那么,中医的精华要如何来保留和传授给学生呢?当然,教学质量的问题还涉及到后期的临床实习等复杂环节,但在校期间对经典著作淡化而产生的不利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3学科工作的应对策略

面对当前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现状,我们应当采取怎样的策略和措施呢?鉴于近期内学科的构建不可能有较大变动,必须在现有的条件下扬长避短、积极努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科的发展。

大胆尝试,推陈出新

为了促进学科学术体系的发展,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的编写方面必须大胆进行尝试。近年来,不少专家和学者对此已经做了许多探讨,比如,有专家提出可以将三门课程以及其他学科中有关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内容提取出来编成辨证理论的教材、将《伤寒论》和温病学有关外感病的内容编写成《外感热病学》、或直接将三门课压缩编成《中医临床基础》等等,有些院校已经开始做了初步的工作川。这些设想和构思均有积极意义,但有的肯定存在缺陷或问题,可以组织专家有针对性地进行深人论证和研讨,在取得一定共识之后,委托某一院校牵头编写,先在小范围内试用,成功后再普及。希望能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改革的过程中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并由此促进中医学理论和中医教育事业的进步。

摆脱束缚,发挥优势

临床基础学科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组合在一起,但学科的发展不应受到所谓“临床基础”一个学科的束缚。各校可根据自己原来三门课程的不同优势选择其侧重点,可以《伤寒论》为重点,也可以金匮或温病学为重点。总之,尽可能发挥原有的优势,抛弃门户之见。三门课程之间可以互相支持,凡是有利于其优势保持和扩大的工作,均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努力进行。比如,在研究内容方面,可以根据以前的优势项目制定几个主要的研究方向继续深人研究,并合理的将学科人员分组结合,按照个自的长处配合工作。一旦目标明确,人员分工妥当,各项工作就会有序地进行,而学科也应当会因此而不断发展。

保持特色,强化经典

多年来的中医教育实践证明,经典著作中的许多辨治理论是中医学的精华所在,切不可轻易地将其丢弃。《伤寒论》、《金匮要略》均为古典医籍,堪称是中医理论发展的根基之一;温病学虽然是现代教材,但其内容却来源于古代温病学家的原著,如《温热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湿热病篇》等,均是温病名家的经典之作,)其中包涵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和非常重要的辨治思路。因此,对于这些经典原著的内容,应予以保留,并作为深人研究中医理论的必要课程。加强原著的学习,不仅对提高学生处理疾病的实际水平很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并能够使其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医的特色。

适应现状,弥补不足

首先,应当逐渐的适应目前的现状,尽管大家对该学科有诸多的`不同看法和意见,但为了将其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必须停止争论,将目光转向如何弥补其不足方面。比如,不要过多地纠缠其学科是否为桥梁课,可以按照以往的习惯仍将其定位在偏重临床,保持原有的特色和临床技能培养的重点。这样可以避免因教学重心不明确可能导致的学生学完三门课程后什么都不扎实的缺点。其次,为了改变学科合并后人员减少而产生的不利状况,除了要求全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尤其是拓宽知识面之外,还可以考虑尝试让青年教师学习教授二门课的做法。既可以逐渐培养一专多能的师资力量,还能为将来的学术理论的整合奠定人才基础。同时,鼓励大家多做《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之间的交叉研究,力争从中找到一些较好的契合点,甚至提出新的观点、创立新的理论。

综上所述,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现状有喜有忧。面对现状,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积极的态度,有策略、计划的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医世家.中医基础理论

[2]中国中医基础医学199812

心力衰竭,是各种原因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心肌损害及收缩力减弱所致的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的一种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是世界性日趋严重的危害健康的主要问题。中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渊源已久。在治疗上也已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我院近2年完成的中西医结合市级课题《中药益心汤对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作用的临床研究》结果再次证实利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运用中医中药治疗该病对于降低再住院率、病死率,及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心力衰竭属于中医的“心水”、“心悸”、“喘证”、“水肿”等范畴。《内经》记载:“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脉痹不已,复感外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上气而喘”,“心胀”和“心痹”就其临床表现而言可归于心力衰竭。张仲景发展了《内经》水气为病的思想,提出了“心水”病名。《金匮要略》:“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描述出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中医学“心衰”病名首见于唐代孙思邀《备急千金要方》。详述见于宋代《圣济总录·心脏门》:“心衰则健忘,不足则胸腹胁下与腰背引痛。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此处“心衰”虽非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现,但与心力衰竭是有一定联系的。

2、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心力衰竭则是各种病因导致这一功能受损而发生的病证。心衰的病因主要为心脏自病或他脏之病影响及心,造成气血阴阳诸虚,或六淫外邪犯心,从而损伤心脏。

心气虚衰为发病基础

心的主要功能是推动血液在全身经脉中运行以濡养周身,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心气”上,即心气是推动血液在血脉中运行的动力来源。心气充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才能保证心血的搏出,使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正如《仁斋直指方》所谓:“人以气为主,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窍壤判……血脉流行者亦气也……盛则盈,衰则虚”。可见,若心气虚衰,推动血液运行无力,就会出现周身失养,进一步使心功能下降。《内经》称“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圣济总录》:“虚劳惊悸者,心气不足,心下有停水也”,则明确指出了心气虚为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邓铁涛[1]认为:“五脏皆致心衰,非独心也”。肺、脾、肝、肾的功能失调都可影响到心,而发生心衰。心力衰竭的主要病位在心,又常常与肺、脾、肾等脏相互影响。

正虚为本,瘀血为标

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始则多因心气虚弱、气不运血、心阴亏耗,表现为气阴两虚、心血不畅,进而气虚阳衰或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两虚,心脉瘀滞”,成为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基础。尤以心阳(气)亏虚,心脏鼓动减弱,营运无力为其病理变化的主要方面。心气不足贯穿心力衰竭始终,是心力衰竭恶化的重要因素。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曰:“元气既虚,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为瘀”。心血瘀阻则出现心悸,胸闷胸痛,面色瘀黯,唇甲青紫,舌有瘀点或瘀斑等。

水气泛溢为最终结果

《素问·逆调论篇》说:“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水气之客也”。其认为除血脉不通外,心力衰竭还与水气内停有关。又如《三因方·水肿》称:“短气,不得卧,为心水”。心气虚损衰竭,无力推动血行,血流迟滞,瘀而成水。由此可以推论出:心气虚导致血瘀,血瘀又进而引起水停,从而引发了咳喘、水肿、心悸等一系列证候。

关于心衰病机虽有较多论述,但认识是有一致之处的,即心衰的正虚与标实是相互交织共同存在的。其中,阳气虚衰,水饮与血瘀内停是贯穿于心力衰竭病程中最基本的病理机制。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可以概括为:心气虚→血瘀→水停→心虚加重,与现代医学心力衰竭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心功能不全→神经内分泌激活→心室重构→心功能不全加重)虽分属不同的理论体系,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3、中医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辨证治疗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中医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最重要的就是辨证论治,心力衰竭的辨证分型主要是依据病因病理的变化进行,由于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机制为本虚标实,所以现代大多医家都以虚实为纲,病变累及脏腑为目,结合临床实践辨证分型。

专法治疗

杨积武[9]创制的强心宁煎剂涵盖了现代医学治疗本病所倡导的强心、利尿、扩血管及抑制心室重构的治疗大法。方由人参、黄芪、附子、丹参、泽泻、五加皮、川芎、甘草组成。以达益气温阳,强心利尿,行气活血化瘀,安神宁心之功。吴时达[10]等认为心衰的中晚期经中医辨证多为阳虚水泛,采用温阳健心灵口服液以温阳益气、利水活血,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李庆海[11]认为本病虚以气阴两虚为主,而心肾阳虚则多见于疾病的末期;实以水饮瘀血为主,治以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为基本治则,创验方参麦宁心合剂。方由人参、麦冬、五味子、葶苈子、云苓、玉竹、车前子、桑白皮、当归、丹参、枳实、生龙骨、生牡蛎组成。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功。益气养阴则气血充足,鼓动有力,活血利水则瘀散水行,郁热自消,心安神畅。我们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心衰为本虚标实之证,心脏阳气不足(虚衰)为本,水停瘀血为标。因此,治疗需标本兼治,在补虚的基础上兼以利水消肿、活血化瘀。治宜温阳益气,活瘀化饮为基础。自拟益心汤:黄芪、白术、茯苓、桂枝、炙甘草、泽泻、泽兰、枳壳、车前子、当归、桃仁、南葶苈子、党参、临床观察其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及血浆脑钠肽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实验研究

王振涛等[12]采用左冠脉结扎术致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模型,观察了相同种类活血益气药的不同剂量配伍对心衰大鼠心脏系数及功能的影响,发现活血益气药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衰模型大鼠心脏系数及功能,且方剂配伍中多量活血药的应用均能较明显改善心衰大鼠的组织学指标心脏系数。同时从心脏组织形态学角度证明了活血药和益气药均有逆转心室重构作用。赵英强等[13]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复制大鼠心衰模型,用原位凋亡检测方法及电镜观察强心剂组及对照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无心肌细胞凋亡,模型组凋亡明显,强心冲剂能明显改善凋亡,其作用与卡托普利相当。沈雁等[14]研究发现,温心胶囊能明显提高心力衰竭心肌被抑制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mRNA表达水平,加强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阻止胶原降解及基质改建,调控细胞外基质代谢,提高衰竭心脏的射血功能。王洪良等[15]研究认为心复康口服液能通过改善慢性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心肌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1(ANT1)、心肌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2(ANT2)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改善能量代谢,治疗心力衰竭后的心肌损伤。

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在各方面均有较大的进展,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临床应用。众多医家对于心衰的认识虽各有一家之言,但总的来看其认识大同小异,基本上倾向于本虚标实,气阴两虚,水瘀互阻。在增强疗效、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避免不良反应等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葛鸿庆,赵梁,郝李敏.邓铁涛教授从脾论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之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36(4):9-10.

[2]霍根红.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理实质[J].河南中医,2009,29(2):114-117.

[3]周亚男,张军平.慢性心力衰竭大气下陷说及从气、血、水论治[J].新中医,2009,41(4):7-8.

[4]连林芳.辨证分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例析[J1.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8(4):301-302.

[5]杨培君,杨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概要[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25(1):2.

[6]李立志.陈可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经验[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2):136-138.

[7]王胜林.董耀荣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1):1633-1634.

[8]韩伟锋.邱保国论治心力衰竭经验撷要[J].四川中医,2006,24(10):2-4.

[9]许抗抗,杨积武,杨积武教授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病经验[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84-86.

[10]吴时达,吴桐,吴昌碧.温阳健心灵口服液治疗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1,8(2):88-91.

[11]范立华,李庆海.李庆海教授治疗慢性心衰经验[J].光明中医,2009,24(5):819-820.

[12]王振涛,王硕仁,赵明镜等.活血和益气方药对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左心室重构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5):376-378.

[13]赵英强,孙兰军,李慧臻等.强心冲剂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2):1762-1763.

[14]沈雁,曹洪欣.温心胶囊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mRNA表达的干预效应[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3):85-87.

[15]王洪良,曾雪滨,王艳飞等.心复康口服液对慢性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腺苷酸转位酶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1,18(1):18-20.

吴又可的 《温疫论》揭开了中医治疗外感热病的新篇章,他的温疫学说对其后的戴天章、杨栗山等医家均有重要影响,戴天章等人对吴又可学术思想进一步阐释,从而奠定了温疫学派的学术根基。

《温疫论》是中医温病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著作,是中医理论原创思维与临证实用新法的杰出体现。分上下两卷,明代吴又可撰于崇祯十五年壬午(1642年)。吴又可在《温疫论》中创立了“戾气”病因学说,强调温疫与伤寒完全不同,明确指出“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创立了表里九传辨证论治思维模式,创制了达原饮等治疗温疫的有效方剂。对后世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据《吴江县志》记载,在《温疫论》成书的1642年前后,吴县连年发生疫病流行,一巷百余家,无一家幸免;一门数十口,无一口幸存。吴又可在《温疫论》原序中说“崇祯辛巳,疫气流行,感者多,于五六月益甚,或合门传染。其于始发之时,每见时师误以正伤寒法治之,未有不殆者……医者彷徨无措,病者日近危笃。病愈急,投医愈乱。不死于病,乃死于医;不死于医,乃死于古册之遗忘也。”他在这样的环境中,深感当时医学的不足,发出“守古法则不合今病,舍今病而别搜古书,斯投剂不效……千载以来,何生民之不幸如此”的感叹,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静心穷理,格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抵之处,与夫传变之体”,著成《温疫论》,提出必须从病因到治疗对温病与伤寒作明确区分。

吴医学论文

[1]吴以岭,高怀林,贾振华.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辨治经验[A].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届国际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汇编[C].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6.[2]吴以岭,魏聪,贾振华,朱昭明. 从络病学说论治糖尿病肾病的理论探讨及相关实验研究[A]. 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络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2)——第二届国际络病学大会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2006:4.[3]吴以岭,魏聪,贾振华,袁国强. 脉络学说的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A]. 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第九届国际络病学大会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2013:5.[4]吴以岭. 络病理论体系构建及其学科价值[A]. 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10)[C].中华中医药学会:,2014:6.[5]吴以岭. “脉络—血管系统”相关性探讨[A]. 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10)[C].中华中医药学会:,2014:5.[6]吴以岭. 络病理论指导血管病变治疗研究[A]. 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10)[C].中华中医药学会:,2014:6.[7]吴以岭,贾振华,魏聪. 缺血区微血管保护——脑梗死治疗的新靶点[A]. 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10)[C].中华中医药学会:,2014:5.[8]吴以岭. 络病理论构建及其指导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治疗研究[A].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第九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2006:8.[9]吴以岭. 糖尿病性心脏病中医诊疗方案[A].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第九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2006:11.[10]吴以岭,张会欣,王宏涛,贾振华. 津力达口服液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降糖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A].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第九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2006:5.[11]吴以岭. 络病理论体系构建及其学科价值[A]. .中医药优秀论文选(下)[C].:,2009:7.[12]吴以岭. 脉络学说及其临床价值[A]. 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西省中医药学会.首届江西省科协学术年会江西省中医药学术发展论坛论文集[C].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0:4.

医学学士论文

临床医学主要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致力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临床医学学士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 摘要】 医学后期教育是指医学生4年级进行临床课程学习和实习的阶段,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的过程,是由医学生到医生的过渡,随着社会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日趋多元化,职业道德素质已成为医疗机构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之一,在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尤其是在高校医学教育的后期应始终做到医德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培养具有良好医德的学生,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

【关键词】 医学生 医德教育 医学后期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预防为主,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原则是我国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提高医疗行业社会风尚的关键一环。而临床实习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业务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医学事业的状况和发展。因而在见习、实习阶段就注重培养他们高尚、严谨的医德医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本文就临床医学生后期学习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内涵、途径和方法进行论述。

一、对医学高等学校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

为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学校教育中既要注重对学生的技能培训,又要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医学模式已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就要求医学生将自身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提高到新的高度。此外,在医学教育上,临床医学生的后期教育主要以临床见习和实习为主,这就要求学生,要尽快适应新的人文科学与医学交叉的开放式医学教育体系,成为以人为本,基础、临床、预防医学知识贯通的全面型综合人才。因此,医学生后期学习的职业道德教育必须立足于脱离单纯的生物医学的思维模式,培养观察社会待人接物的人文素质,提高对患者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分析能力,学会从患者的社会背景及心理变化出发,对疾病进行全方位的诊断分析。

2.高等教育的需要

在医学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明确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医学高级人才作为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广义的讲,高校(包括高职)阶段,是人一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不仅是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西方的文化产品大量涌入,学生很容易感受到各类意识形态,广泛接触世界多元文化。各种文化之间的混合与碰撞将加剧学生成长过程中选择与确立价值观的困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道德教育也必须不断深化和拓展。[1]另一方面,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许多家长把培养子女成才片面地理解为掌握文化知识,而对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则不闻不问,这一切都要求高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特别是职业道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能够缓解医患矛盾

目前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部分医生的服务理念与思维方式仍停留在“以医为尊”、“重病轻人”等水平上,服务言行就表现出不愿向患者多解释,交往中对患者不够尊重,缺乏人文交流与情感交流。而现代医学要求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要有高超的技术,还要有社会良知、社会责任感。对患者多一份关爱、理解、策略和技巧,是自己素质完善的展示,也是建立协调融洽的新型医患关系的基石。因此,从实习阶段就开始注重培养医学生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对端正行业作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起到积极作用。

二、医学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

我国传统的医古文在医德教育方面从4个方面对医德教育内涵进行了总结:①对健康和生命的终极关爱;②去功利的人生价值观;③不拘成规、勇于探索的精神品格;④审慎严谨、时时自省的行医作风。[2]现阶段,我国虽然对于医德没有具体的固定模式要求,但按照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总体要求;结合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和医学类职业要求以及医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在总结多年医德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探讨医德教育应具有的内涵。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用“三义”教育统领学生医德教育: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贯穿医德教育的全过程,并置于指导地位,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

其次,通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基本掌握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正确看待世界、看待社会和人生。并具有敬业精神,能较深刻地理解医学的人文内涵,确立正确的医学价值观,提高其对医学社会价值、道德价值的判断能力以及医学行为抉择能力。

第三,进行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使医学生形成热爱人、尊重人、相信人、平等待人等品质,遵守社会公德,正直坦率、助人为乐,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医患、医护、同事间的关系。

第四,医学人文精神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学医的目的是对人的爱和关怀。使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病人、讲求公正、追求和谐、力行善美,具有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操守。[3]

原卫生部部长高强在“2006年全国医院管理年工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对医疗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专业技术水平,更要注重思想、道德、作风教育和法律、纪律培训……使年轻医务人员既掌握扎实的医疗技术,又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在和谐社会中,实现医者尽其能、患者医其患,医患共相依、雨水一家亲,是我们努力奋斗的基本目标”。

三、医学生后期教育中医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提高医学生自身素质,培养人文品质。

提高医学生自身素质,加强人文修养,引入“精神助产”法,将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观念,外化为道德行为医学在具有显著的自然科学属性的同时,还具有显著的人文科学性质,[4]社会呼唤人文精神,提倡以人为本,珍视和关注生命。对医生来说,人文关怀是其最基本的服务态度。医学生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是由后天修养的程度决定的。少数学生沉醉于当代社会的斑斓色彩之中,疏忽了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他们或者尚未完全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或者社会公德的自我培养留下了缺陷。“精神助产”的要义在于:真理以潜在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内心,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传授现成的知识,而在于通过交谈和讨论,消除错误和模糊的认识,唤醒学生的意识,从而发现真理,[5]使学生做到知行统一。所以作为未来社会的人道主义者,在校期间必须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不断培养自己的“尊重生命、崇尚正义、爱岗敬业、心胸宽广”等人文品质。只有这样,患者在就诊时才不会感到治疗仪器的冰冷和自己的孤独无助。

2.提高带教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完善榜样示范作用。

由于当今医学生价值观念冲突加剧,价值取向多元化,传统的“高”、“大”、“全”式的榜样示范法效果弱化,甚至引起一些学生反感,[6]学生都具有向师性和模仿性的特点,教师的态度、立场观点、言行举止成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教育因素。因此,临床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带教过程中率先垂范,做到为人正派,光明磊落,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临床上对每个患者都要做到认真、体贴、和蔼;对患者一视同仁,对尊者不卑,对贫者不傲,不以职业之便拉关系、办私事,严于律己,洁身自爱。作为一名临床医学教师,治好患者和教育好学生是同样艰巨而重要的,但后者对社会的影响更深远。如果我们培养出一个良医,则可能造福一方;如果我们培养出一个庸医或贪医,则可能祸害一方。

3.加强学校、临床医院的合作

学校方面。在学生进入临床之前,学校应帮助他们树立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观和医德观,增强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为他们的临床医德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程学习中可以通过入学教育、思想品德修养课、法律基础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法制与纪律教育,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法制观。通过医学伦理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医德原则、规范、范畴的教育,阐明医德与医术关系。同时通过“早期接触临床”,在参观医院、见习、卫生调查等活动中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地接触社会、医院和服务对象,接受医德熏陶和感染,逐步懂得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要医术精湛,还要有高尚的医德情操。

医院方面。医院作为医学生后期教学的执行者和管理者,对他们医德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中进行医德教育,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开展床边教学,结合患者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总结自身医疗服务中的经验教训;组织学生共同讨论分析违反医德规范、丧失医疗道德造成的事故和案例,从而促使学生在比较思考中定位,自觉提高医德修养,养成良好的医德行为和习惯,最终促使学生把外在的医德原则、规范转化为内在的医德信念和品质,牢牢确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价值取向。在具体工作中,首先要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医德育人环境,要健全医德教育的规章制度,严格管理、奖惩结合,保证医德教育的顺利进行。

总之,临床实习生后期教学的医德培养教育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应该结合卫生行业的特点,采用“立体、多面教育与集体影响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进行专业技能实习的同时,狠抓医德医风教育,培养医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意识,坚守医学人文信仰,成为“懿德善能”、“德艺双馨”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朱 静.论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J].职教论坛,2004(26)

2 季春元、邹 丽.医古文中的医德教育内涵[J].卫生职业教育,2007(12):28~29

3 吴海峰、张明勇.对医学生医德教育几个问题的分析与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013~1014

4 李凤英.融医德教育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4):106、108

5 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6 董晓星、陈家麟.论榜样示范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9):58

吴文医学论文

陈源出于妫姓。 相传舜当天子前,帝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让他们住在妫瑞,即妫水弯曲的地方。 周武王灭商以后,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找到帝舜的后裔妫满。 武王把大女儿元姬嫁给妫满,封他为陈(今河南淮阳市)侯,让他奉守帝舜的宗祀。 妫满死号谥号陈胡公,陈氏就是他的后代。 陈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 陈胜,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人。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他与吴广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刘村集)发动900名戌卒起义。 起义军迅速发展到数万人,并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

姓吴 起名字四个字 女孩 吴尔伊娜,吴尔妍贝。 姓吴的四个字女孩名字大全 吴文静 从唐诗中选取文静二字(宿客论文静闲灯落烬重《全唐诗》〖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查看解释与典故(3) 女生 姓吴 要4个字的名字有没有含义好,也好听的 30分 吴我如夜 四个字的吴姓女孩名字叫什么好 吴文恩瑜 吴文培书 吴文琬涵 吴文筱茹 吴文涵凤 吴文希涵 吴文淇儿 吴文梦屹 吴文我彤 吴文晓华 吴文海璐 吴文词琳 吴文雯雅 吴文婉语 吴文兰洋吴文文婷 吴文美依 吴文天琪 吴文梓怡 吴文楚轩 吴文立怡 吴文紫丽 吴文景懋 吴文依淇 吴文文妮 吴文子婷 吴文沁婷 吴文文萱 吴文雅鹏 吴文茜怡 吴文碧鑫 吴文梓楠 吴文姝霖 吴文诗倩 吴文书琪 吴文韶倩 吴文芯钰 吴文潋杰 吴文维涵 姓吴女孩起个四字名字 吴楚雨涵 姓吴的女孩名字四个字带草子头的好听的有那些 吴菡思睿 吴菡曦文 吴菡梓昕 吴菡语钰 吴菡滢琪 吴菡语桃 吴菡心妃 吴菡雨哲 吴菡琦欣 吴菡浩静 吴菡颢静 吴菡昕滢 吴菡志斐 吴菡佾蕊 吴菡欣然 吴菡雨莉 吴菡绮希 吴菡水媛 吴菡韵然 吴菡奕玲 吴菡绮昀 吴菡妃云 吴菡芋屹 吴菡一曦 吴菡珈辰 吴菡馨姝 吴菡筱嫣 吴菡瑞妍 吴菡小涵 吴菡奕锨 吴菡静珍 吴菡雅泽 吴菡际倩 吴菡凝诺 吴菡怡瑶 吴菡紫纬 吴菡华凡 吴菡紫怡

截止2013年,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有专任教师297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10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135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名。 秦小云女,汉族,基础医学部人体解剖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为首届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现任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长期从事人体解剖学教学科研以及教学管理和研究工作,担任广西解剖学会副理事长、广西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全国医学高职高专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并担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委、“广西医学” 编委和“华夏医学”编委。先后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2项;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二等奖2项;广西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著作类)1项,广西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论文类)1项。主持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广西卫生厅和教育厅科研课题各2项;广西高等教育新世纪教改工程立项课题4项,广西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A类课题1项;主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科技部课题1项。 冯丽华,女,教授。1983年7月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医疗系系临床专业,研究生学历。现任广西科技大学(筹)教务处副处长、柳石校区教务办公室主任。从事医院管理、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工作28年,具有丰富的临床、教学管理经验和科研能力。兼任全国卫生职业教育内科学(内科护理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电教协会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广西医学职业教育研究会内科学(内科护理学)教研会会长、卫生部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命(审)题专家、卫生部人才中心全国卫生人才评价专家、柳州市教师资格审查专家委员会委员。主持5项卫生厅、教育厅的教改科研课题,参与13项;主持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门;获自治区级教改成果2项,全国电教协会教学课件一等奖1项、教育厅教学课件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撰写临床、教改、科研论文38篇;主编全国医学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2部及校级教改教材1部,参编(副主编)规划教材2部。荣获“广西高等学校先进教学管理工作者”(2010年)、“广西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2006、2007、2009、2011年)、“广西高等学校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广西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柳州市优秀共产党员”(2011、2012年)、“柳州市2010-2012年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柳州市“五一巾帼标兵”(2005年)、柳州市“1+1”民族职业教育之星“优秀导师”(2010年)“柳州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04、2006年)等称号。 吴文其,男,教授,临床医学系主任。1985年毕业于遵义医学院医疗系,获得学士学位,在我校及附属医院长期从事皮肤科临床和教学工作,是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带头人,皮肤性病学学科带头人。我校自治区级精品课程《临床基本技能》负责人; 2009年带领临床实训中心获得自治区级示范性实训基地,2011年带领临床医学专业获得自治区高校急需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和2011年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专业建设项目。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8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6篇;主持省厅级科研课题三项,已经全部结题。现参与省厅级课题研究6项,担任多本教材主编或副主编。2011年评为校级教学名师。 唐荣兰,女,1975年高中毕业,同年下乡插队劳动,1977年恢复高考考入广西医学院77级医疗系,1983年1月毕业分配来校工作至今。1990年晋升讲师,1996年晋升高级讲师,同年确认副教授,2005年晋升教授。1996年到北京医科大学进修半年,2004年到北京大学医学部合作课题研究一年,并受聘为北大医学部研究生副导师。现任医学院影像口腔检验系主任,检验专业学科带头人。任教以来承担了护理专业、临床专业、预防专业、检验专业的《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检验》、《医免疫学检验》、《医学遗传学基础》、《临床免疫学》等学科教学。先后主持了城市空气细菌污染情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电子游戏室的卫生学调查、瓜子细菌污染状况分析、市售调味食品细菌污染状况调查研究、柳州市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柳州市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病毒(HEV)部分核苷酸序列分析、柳州市血清学标志阴性急性肝炎的戊型肝炎病毒核酸(HEV RNA)检测及序列分析,文章均发表于《中国公共卫生》、《环境与健康杂志》等国家级杂志;主持的区卫生厅立项课题1项已经结题, 现正主持广西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撰写科研论文参加国际会议二次,国家级会议四次。《从当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改的思考》等多篇论文在国内公开杂志发表或参加国家级学术会议交流。多次荣获校级优秀教学工作者和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等称号。 黎卫文,男,1992年7月湖南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医学学士学位;2004年11月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班毕业,2003年获副教授职称。2006年任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兼计算机教研室主任。1994年至今,一直从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1999年起同时从事数字校园建设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推广的实践研究。多年来,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全面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全校率先实行课程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作业管理、课程考试、成绩管理、评教评学、档案管理、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引入新技术,加强和提升实验室建设和管理。2005以来,组织编印校级教材3套,主编并组织教师参编计算机基础规划教材3套共6本。重视教学改革、骨干培养和梯队建设,成效显著,2007年以来,我校学生参加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逐年上升,曾多次名列全区高职高专院校的前列。积极开展教育技术的应用培训和推广工作,先后主讲全校的教育技术培训18期,协助和指导校级网络课程建设32门。2003年至今,先后获自治区级、校级、全国一级学会等先进(优秀)个人荣誉奖共13项,获教学软件、教学课件等奖励证书共21项,社会兼职4项。主持厅级课题3项、参与4项,主持校级课题2项、参与4项。 杨燕初,男,分别毕业于广西柳州卫生学校、同济医科大学,2001年参加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班继续教育学习。1975年参加专业技术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病理学教学及临床活检工作;1991年起任病理教研室主任,现任基础医学部副主任兼病理教研室主任。学校学术委员会成员、教学督导组成员;柳州市医学会病理学组副主任;柳州市医疗事故鉴定病理学专家。从事病理教学与临床病理活检三十余年,较为扎实地掌握了病理学理论知识和娴熟的病理诊断技能。连续五年年均授课约250学时。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以教书育人为已任,认真备课,悉心指导,潜心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将“德为医之本”,以仁爱之心治病救人的道德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言传身教,注重培养学生“会学知识”的能力;紧跟形势发展,改变“重理论”的教学模式,多方面(临床活检、尸体剖验等)收集、整理、制作了实体教学标本,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本着对工作高度认真负责的精神,在临床病理活检工作中,主持完成学校附院的临床活检工作和柳州市医疗纠纷剖验鉴定工作,为临床治疗和柳州市卫生行政管理、司法部门解决医患纠纷提供了极具参考作用的依据,工作业绩得到柳州市医疗卫生行业的认同。曾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论文9篇,其中核心期刊6篇(第一作者3篇),主编或参编教材5本。运用病理学科前沿知识进行多项科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对甲状腺肿瘤的研究,其课题《甲状腺乳头状癌相关调控基因的表达与临床研究》,该课题经专家鉴定获得“国内领先水平”结论。 叶琳,女,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毕业于广西中医学院医疗专业,参加广西中医学院研究生班学习。从事中医临床及教学工作34年。具有教师资格和临床执业医师“双师”证书。中华医学会中医内科分会会员、柳州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国家级“卫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师”、“卫生行业职业技术鉴定考评员”。先后参加编写了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五年一贯制护理学专业《中医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全国卫生院校高职高专教学改革实验教材中西医结合专业用《中医诊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医护理学》和《中医护理学要点提示与习题》(人民军医出版社),均已公开出版。并注重收集、整理临床资料,在省级以上和核心刊物上发表医学论文10余篇。主持并参与广西高等教育教改课题和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科技立项项目5项。 蓝琼丽,女,心理学教授。现任广西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柳石校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副主行,学校心理健康学术带头人,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培训教师,广西心理学会、广西社会心理学会理事。1990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第,1990年曾到北京医科大学进修医学心理学和心理咨询与治疗,承担学校《医学心理学》、《护理心理学》、《康复心理学》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教学,具有丰富的心理学教学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主持省厅级科研课题4项、发表论文30多篇,主编心理学教材4部。科研成果曾获得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和柳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历史上陈姓的来源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