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关于温病四大家的论文

发布时间:

关于温病四大家的论文

明清温病四大家分别是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他们的学术特点分别如下:1.明代医家吴又可编著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温病专著《瘟疫论》,其对瘟疫的病因、发展、治疗等提出了独特见解。在病因方面,他认为瘟疫并非风、寒、暑、湿等六气所感。而是自然界里独特的致病物质“杂气”所致,其中致病暴戾的的名之“戾气”,这是对温病致病因素的一大创见。在流行特点方面,提出了瘟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感染途径是由口鼻而入,在治疗方面,强调以祛邪为第一要务,并创疏利透达之法。《温疫论》在传染病的病源、病因以及免疫性、流行性的大量论述都十分科学。2.在清代众多的温病学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首推被誉为“温热大师”的叶天士。他的门人据其口授整理而成的《温热论》是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在这篇著作中,叶氏系统阐述了温病的病因、病机、感染途径、侵犯部位、传变规律和治疗大发等。他指出温邪从口鼻而入,犯于人体肺卫,在并病程传变中有顺传和逆传的不同,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施治的理论的体系,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方法,如辨舌、验齿、辨斑疹、白陪等。4.温病学家吴鞠通在叶天士学术成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编著了《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辨证,使温病学形成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辨证施治体系。叶氏的《温热论》中没有收载足够的方剂,而吴鞠通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在《温病条辨》当中,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实用方剂,象银翘散、桑菊饮、藿香正气散、清营汤、清宫汤、犀角地黄汤等等,都是后世医家极为常用的方剂。现在临床上使用的方子,《温病条辨》方占十之八九。

中国的明清两朝,与西方的文艺复兴及资产阶级革命几乎同时代,然而,却上演着截然不同的两幕:一是封建社会日趋退幕,科学文化发展缓慢;二是活力四溅,日见朝气,经济、科学、文化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明、清:中医学的综合和集大成 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成熟和渐趋停滞时期,中医学的发展也有与这个时代相近似的特征。这一时期中医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1、“温病学派”形成:温病是的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早在,《内经》中就有一些零散的记述。汉代张仲景对温病的初期证候作了特征上的描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伤寒杂病论》)。宋元时,温病开始脱离伤寒学说体系,提出了热病初期应以辛凉解表为治,突破了以往一概辛温解表的治法。明清时,大瘟疫多次流行,医家们在不断探索和经验的总结中,对温病的病因、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诊断、治疗提出不少创见。如“戾气”病因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发展规律的认识,“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的诊断方法,“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需凉血散血”的治疗原则等。正是明清时期的医家总结、革新、探索和理论上的创新发展,促使温病在理、法、方、药上自成体系,形成了较为系统而完整的温病学说,使中医学对外感热病的认识理论、诊断方法、防治措施等方面都更为系统而完善。不少领域出现了深化发展的趋势。如对生命的探讨已深入到生命的起源和原动力,有了“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重要论断;命门学说有了长足发展;医家们对于某些常见病有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出现了一批治疗虚劳、中风、吐血、郁证、痘疹的专家和专著。 清代出了一位具有革新精神的伟大医学家——王清任,他在《医林改错》中,纠正了以往医书中对人体解剖方面的错误记载,他所创制的活血逐淤方剂,至今仍有实用价值。3、药物学成就辉煌。明代李时珍著成举世闻名的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书中内容丰富、论述广泛,所载药物多达1800余种,并附有药图1000多幅,药方10000多首,是我国药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他对药物的分类,从无机到有机、从低等到高等、符合进化论的观点,是当时最先进的科学分类法;书中还有对人的生理、病理、疾病症状、卫生预防等内容的正确记述,而且还综合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包括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物理学、天文学、气象学等方面的内容,丰富了世界科学宝库,对这些学科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一时期还有赵学敏著述的《本草纲目拾遗》、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兰茂的《滇南本草》等也促进了药物学的发展。4、病案格式的建立和医案专集的出版。医案的记载,首见于《史记》。到明代,形成了记录详细、项目固定的病案格式。1522年,《韩氏易通》里提出病案内容应包括望形色、闻声音、问情状、切脉、论病原、治方术六大部分,还有具体项目31项,制定了较为详细的病案格式。1584年,吴昆在其所著《脉语》中,对病案格式又作了修改补充,规定病案内容的7大部分,内容更为详备。这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理论的发展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举措。明代起,医案专辑大量出现,1552年江瓘的《名医类案》编撰完成,这部医案专辑内容空前丰富,是对历代医家的验案及经史百家文献中所记载的重要医案的收集、总结,并进行了分类编排和评议,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清代魏之琇在《名医类案》的基础上,又写成《续名医类案》。另外,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徐大椿的《洄溪医案》等都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清隆庆二年(1568年),成立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民间医学学术团体——“一体堂宅仁医会”。十八世纪末,。清代唐大烈主编了中国最早的中医杂志——《吴医汇讲》。这在当时医学交流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明清时期,由于中外交通的发展,中外医学交流盛况空前。国外来华学习中医的或是我国把中医传到国外的人数和次数都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中医药学传到国外后,在国外继续发展,有不少人翻译著述中医药学著作,并且有些还形成了学派。如《东医宝鉴》把中医学介绍到了朝鲜。1487年日本的田代三喜来华学习中医药学,尤其崇尚李杲和朱丹溪的学说,回国后力倡李、朱学说,著有《捷术大成印可集》、《福药势剪》、《直指篇》、《医案口诀》等书,使李、朱学说在日本广为流传,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学派。

自古以来,人类便饱受瘟疫之害,而最惨烈的莫过于欧洲中世纪的“黑死病”和导致玛雅文明突然消失的“天花”;当然,华夏也是深受其害,但是相对于医疗水平落后的欧洲和美洲,华夏古代的医学水平那可是相当高的,对如何预防及治疗瘟疫,有一套相对成熟得多的方法;在清朝时期,还出现了以防治瘟疫见长的四位名医,号称“温病四大家”,现在来看看这四人分别是谁吧。

一位:叶天士

叶天士本名叶桂,字天士,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是清朝康熙至乾隆年间的明医;他出生于中医世家,父亲叶阳生乃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儒医,受父亲的熏陶,叶桂在很小的时候便已经有了很深的造诣;在父亲去世后,为了维持生计,叶桂不得不四处行医,但这也为叶桂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行医经验。

而且叶桂勤奋好学,只要比自己高明的医生,他都愿意行弟子礼拜之为师;一听到某位医生有专长,就欣然而往,必待学成后始归。从十二岁到十八岁,他先后拜过师的名医就有十七人,无怪后人称其“师门深广”。叶桂本来就“神悟绝人”、聪明绝世,加之这样求知如渴、广采众长,且能融会贯通,因此自然在术上突飞猛进,不到三十岁就医名远播。

《温热论》开宗明义一句话“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指明温邪的传入是从口鼻而来,首先出现肺经症状,如不及时外解,则可顺传阳明或逆传包,与伤寒之邪按六经传变完全不同。而且还提出“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的从浅至深的认识原则,拟定了“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疗大法。

二位:薛雪

薛雪字生白,号一瓢,又号槐云道人、磨剑道人、牧牛老朽;虽然薛雪比叶桂年轻十余岁,但成名及早,在当时是与叶桂齐名的医学大家;他早年游于名儒叶燮之门,诗文俱佳,又工书画,善拳技。后因母患湿热之病,乃肆力于医学,技艺日精,尤长于温热病。

所谓“文无第二,武无一”,其实这道理通用于各行各业,叶桂和薛雪是同时期的名医,而且都极为擅长治疗瘟疫,所以这二人难免就有了摩擦,不过两人的交锋更像是“君子之争”,后来因薛雪治好了叶桂母亲的病,两人成了至交好友,经常一同探讨医理。

薛雪一生《湿热条辨》一书,湿热病是外感热病中的—大类型,是由于既感受湿邪,又感受暑热之邪,则成湿温。也有由于湿邪久留伏而化热,成为湿热之邪交织,而为湿温者。薛雪对湿热病的研究,突出了湿邪与热邪相合为病的特点,抓住了湿热二邪轻重不同的要害,并结合脏腑、三焦、表里等辨证方法,使之融为一体,解决了湿热病的证型辨析,有利于临床应用。

在治疗上,虽然有温化、清泻、清热祛湿诸大法,同时又有补阳、益气、养阴、生津诸法的配伍,然其用药时时注意到清热不碍湿,祛湿不助热,扶正不碍祛邪,祛邪当注意扶正等方面。治疗不拘泥于固定成方,体现了湿热病治疗的特点,成为后世治疗湿热病的规矩,影响极其深远。

三位:吴瑭

吴瑭字鞠通,所以又叫吴鞠通,是清朝乾隆至道光时期的名医;原本,出生书香门第的吴瑭,不出意外应该是踏上科举官场一途,但在吴瑭十九岁时发生了一件大事,他的父亲因病去世,这给了吴瑭很大的触动,于是产生了学医的强烈愿望;而让吴瑭踏上医途的是他侄子的去世。

吴瑭天资卓绝,仅仅用了数年的时间,便探索出了一些规律和医治方法,并在之后的岁月里积累了丰富的行医经验,成为世人敬仰的名医;之后在北京检核《四库全书》时,得见其中收载吴又可的《温疫论》,深感其论述宏阔有力,发前人之所未发,极有创见,又合于实情,便仔细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而且他对叶天士更是推崇,但认为叶氏的理论“多南方证,立论甚简,但有医案散见于杂证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于是他在继承了叶天士理论的基础上参古博今,结合临证经验,撰写了《温病条辨》5卷,对温热病学说做了进一步的发挥他认为温病有9种,吴又可所说的温疫是其中最具传染性的一种,除此之外,另外还有其他八种温病,可以从季节及疾病表现上加以区分,这是对于温病很完整的一种分类方法。

书中创立了“三焦辨证”的学说,这是继叶天士发展了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方法之后,在中医理论和辨证方法上的又一创举。叶氏的《温热论》中没有收载足够的方剂,而吴鞠通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在《温病条辨》当中,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实用方剂,象银翘散、桑菊饮、藿香正气散、清营汤、清宫汤、犀角地黄汤等等,都是后世医家极为常用的方剂。现在临床上使用的方子,《温病条辨》方占十之八九。

四位:王士雄

王士雄字孟英,号梦隐,又号潜斋,别号半痴山人,是清朝嘉庆至同治时期的名医;没有任何意外,这王士雄也是出自中医世家,他的曾祖、祖父和父亲都是名医;但是在王士雄14岁时,父重病不起,临终前曾嘱咐他:“人生天地之间,必期有用于世,汝识斯言,吾无憾矣”。

父亲死后,他遵家训钻研医学,但终因家境贫困,厨无宿舂,无法度日。为了生计,于是去婺州孝顺街佐理盐务。他白天工作,谋食养家,晚上“披览医书,焚膏继晷,乐此不疲”。虽身处逆境,但决不因此而影响学业,反而激起了发愤图强的精神,学医之志愈坚。

王士雄生活在西学东渐的时代,他对当时传入之西方医学持开明态度,不抱门户之见,有分析地吸取,并据理批评了中医界有些人尊经崇古、拒绝接受西说的守旧思想,反映了他善于吸取新知的治学精神。更值得指出的是,王士雄十分重视临床,注意从实践中求得真知。他平时诊务繁忙,广泛接触病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作为“温病四大家”,王士雄在瘟疫一道上的成就当然也是十分突出的,他一生勤于著述,给后人留下了大量富有学术价值的医学文献,其中《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温热经纬》 、《随息居饮食谱》 、《归砚录》、《潜斋医话》和《王氏医案》是他的主要著作。

其实中国古代对于瘟疫的研究从未暂停过,在最初的《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防治瘟疫的记载,到之后又有张仲景等名医不断发展,直至清朝时期,对于瘟疫的防治已近大成,拥有了比较完善的预防和治疗体系,而且中医与西医不同的是,中医想的是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温病四大家论文

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

1、叶桂

叶桂(公元1666年~公元1745年),字天士,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叶桂是清代著名医学家,四大温病学家之一。

祖籍安徽歙县,其高祖叶封山从安徽歙县蓝田村迁居苏州,居上津桥畔,故叶桂晚年又号上津老人。

2、薛雪

薛雪(1681~1770)字生白,号一瓢,又号槐云道人、磨剑道人、牧牛老朽。江苏吴县人,与叶桂同时而齐名。早年游于名儒叶燮之门,诗文俱佳,又工书画,善拳技。

后因母患湿热之病,乃肆力于医学,技艺日精。薛雪一生为人,豪迈而复淡泊,年九十岁卒。故也知薛雪并非专一业医者,但他于湿热证治特称高手,所著《湿热条辨》即成传世之作,于温病学贡献甚大。

3、吴瑭

吴瑭(1758—1836)字鞠通,江苏淮阴人。十九岁其父亲患病,四处求医,医治无效,终于卧病不起而死去。这深深地触动了吴瑭,他为自己不懂医术,眼看病魔夺取父亲的生命,感到非常难过,于是产生了学医的强烈愿望。

经过数年的努力,他终于探索出一些规律和医治方法,并于1798年著成《温病条辨》一书,他的这部书,是祖国治疗温热病较有系统的一部温病学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

他还著有《吴鞠通医案》等著作,他的著作对叶桂的温病著作作了丰富和提高,使温病学更加完整和系统化,他成为清代著名的温病医学家之一。

4、王士雄

王士雄(1808~1868年?),字孟英,号梦隐(一作梦影),又号潜斋,别号半痴山人,睡乡散人、随息居隐士、海昌野云氏(又作野云氏),祖籍浙江海宁盐官,迁居钱塘(杭州)。

中医温病学家。其毕生致力于中医临床和理论研究,对温病学说的发展作出了承前启后的贡献,尤其对霍乱的辨证和治疗有独到的见解。重视环境卫生,对预防疫病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其子王聚奎曾在太医院任御医。

扩展资料:

温病四大家著作介绍:

1、《温热论》

《温热论》为温病通论著作,由清代叶桂(天士)口述,其弟子顾景文执笔著录,全文十分简短,仅四千余字。为温病学说的奠基性著作。

叶氏在此书中提出了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体系,并论述了卫气营血相应的治法。此外,叶氏对通过观察舌象、皮肤斑疹及验齿来诊断温病的病情及判断预后方面也有独到的论述。

2、《湿热条辨》

《湿热条辨》,温病著作。一卷。清·薛雪撰,撰年不详。此书专论湿热病证,共35条。每条均有薛氏自注。

重点辨析湿热受病的原委,各种临床表现及治疗,指出湿热多由阳明、太阴两经表里相传。以其分析透彻辨证精微,故其立论明确治法得体,每为后世所宗。

嗣后章虚谷曾加注释。王孟英根据本书内容曾予补订,并另加按语,辑入《温热经纬》卷四,名为《湿热病篇》。现存石印本等。

3、《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清代吴瑭(鞠通)著(1798年),为温病通论著作。该书在清代众多温病学家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完全独立于伤寒的温病学说体系,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为温病创新理论之一。

在温邪易耗伤阴液思想的指导下,吴鞠通倡养阴保液之法,并拟订了层次分明的温病治法方药体系,故《温病条辨》被称为清代温病学说标志性著作。

4、《温热经纬》

《温热经纬》为温病通论类著作,五卷,清代王士雄(孟英)纂于咸丰二年(1852年)。本书“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故以“经纬”名书。

书中选取《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关热病的论述,以及叶天士、陈平伯、薛生白、余师愚等清代诸家温病条文,分卷分条辑录,并采用后世诸家的见解,参以王氏按语逐条注释析义。后人谓《温热经纬》为温病学之集大成者,并以之为学习温病学的入门之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病四大家

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清代对温病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贡献的医家是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后人称之为温病四大家。

清代温病学家很多,在温病学派形成过程中,影响较大的有叶桂、吴瑭、王士雄、薛生白。

一、叶桂,字天士,著有《温热论》,他的主要贡献是为温病学派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与辨证基础。他首先提出的“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观点,概括了温病的发病途经与转变,成为外感温病的纲领。

他根据温病的发展过程,将其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在诊断上创造性地发展了察舌、验齿、辨别斑疹的方法。

二、吴瑭,字鞠通,著有《温病条辨》。他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论述温病的证治,并根据叶天士经验,提出了清络、清营、育阴等各种治法,使温病学更趋于系统和完整。

三、王士雄,字孟英,著有《温病经纬》。他以《内经》《伤寒论》等有关温病的条文为经,以叶天士、薛生白诸家之说为纬。

除引证历代医家见解,阐明温病的病源、症状、诊断及治疗的原则外,他还结合临证经验,将温病分为新感和伏邪两大类,进行辨证施治,对温病学说作了发挥和总结。

四、薛生白,字雪,著有《温热条辨》。他的书论火湿合化,客于募原,对湿温病的证治分析甚为详尽,为后学所重视。

扩展资料:

温病学派是吴门最具地方特色和科技优势的一大流派,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吴门医派主流。明清时期达鼎盛阶段,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居世界科技领先的地位。

温病学派是中国明代末年以后,在南方逐渐兴起的,以研究外感温热病为中心的一个学术派别。明清之际,温疫流行猖獗,尤以江浙一带为著,且该地区气候溽暑,热病盛行,客观上促使江浙诸医家对温热病进行研究,并由此逐渐形成一个学派。

继明末清初吴有性著《瘟疫论》(1642)阐发疫病流行之特点、治疗之法当与《伤寒论》有所不同后,江浙地区又相继出现了一些相关的新理论与治疗方法。其共同特点是认为“温热病及瘟疫非伤寒”,故后人称其为“温病学派”,叶天士(1667—1746)乃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后又有在学术上毫无门派之见的吴鞠通(1758—1836),在全面研究上迄《素问》、张仲景,下至吴有性、叶天士的相关学说后,把温病传变与脏腑病机联系起来,提出将温病分为上焦(肺与心)、中焦(胃与脾)、下焦(肝与肾)三个阶段,即所谓“三焦辨证”的理论体系。

温病学说是历代人民和医家同传染病斗争的经验总结,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保障我国劳动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很大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病学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病四大家

清代温病四大家有: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指导意见:1,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2,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3,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4,王孟英著《温热经纬》

清代对温病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贡献的医家是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后人称之为温病四大家。

叶桂(叶天士):著《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在温病学的基础上,起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温病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薛雪(薛生白):著《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他不仅继承了张仲景伤寒理论,融贯历代医家学说,而且以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作为基础,对温病学说作出重要贡献。

吴瑭(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吴瑭在温病学上做的贡献使温病学说获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王土雄(王孟英):著《温热经纬》。

拓展资料:

温病包括的病种很多,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

按发病季节分:发生于春季的温病称春温、风温,发生于夏季的温病称暑温、湿温,发生于秋季的温病称秋燥,发生于冬季的温病称冬温等。

按初起发病类型分:可分为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两类。

① 新感温病。感邪后立即发病,初起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如风温、暑温、湿温、秋燥等。

② 伏邪温病。感邪后不立即发病,邪伏体内,过时而发,或由新感引动而发。初起病发于里,以里热见证为主。如春温、伏暑。

按传染性和流行性分: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大流行特征的一类温病称温疫;流行性小或不引起流行的称温病。

温病包括范围很广,一般外感疾病中除风寒性质以外的急性热病,都属于温病的范围。例如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温毒等。温病属常见病,其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大多起病急骤、传变较快,且多数具有程度不等的传染性、流行性。温病的治疗,应以清热存阴为基本原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温病四大家

温病四大家论文1000字

清代对温病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贡献的医家是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后人称之为温病四大家。

1、叶桂(1667~1746):字天士,号香岩,江苏吴县人。祖父叶时是当地的名医,父叶朝采也精通医术,叶桂幼时就跟随家人学医。他孜孜好学,闻有医术高明者,即前往拜师求教,十年中先后从师17人。

他善于吸收其他医家的理论与经验,擅长治疗时疫与痧痘,著作有《温热论》等。在温病学的基础上,起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温病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薛雪(1681~1770):字生白,号一瓢,江苏长洲(吴县)人。青年时练过武术,擅于诗画,擅长治湿热病,撰有《湿热条辨》一卷。

在我国医学史上,对湿热病专篇进行论说,薛雪是第一人。他在《湿热条辨》中对发病机理、症候演变、审证要点及有关疾病的鉴别等均作出了较全面和深刻的阐述。

他不仅继承了张仲景伤寒理论,融贯历代医家学说,而且以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作为基础,对温病学说作出重要贡献。

3、吴瑭(约1785~1836):字鞠通,江苏淮阴人。19岁因父病逝而立志学医。受到吴又可《瘟疫论》和叶桂的启发,所以继承叶天士对温病的研究,于四十岁写成《温病条辨》。

他首先提出九种温病,创立三焦辨证,总结温病治疗原则,有效方剂及危险阶段的药物使用,医界仍有将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辩证结合运用的主张。吴瑭在温病学上做的贡献使温病学说获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4、王士雄(1808~1868):字孟英,晚字梦隐,号半痴山人,浙江钱塘人。著有《霍乱论》《温热经纬》等。其中《温热经纬》一书中将温病分为新感和伏气两大类,并就其病源、症候及诊治等进行阐述,既是温病学论述的汇编又是温病诊治参考书,流传颇广。

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清代对温病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贡献的医家是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后人称之为温病四大家。

清代温病学家很多,在温病学派形成过程中,影响较大的有叶桂、吴瑭、王士雄、薛生白。

一、叶桂,字天士,著有《温热论》,他的主要贡献是为温病学派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与辨证基础。他首先提出的“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观点,概括了温病的发病途经与转变,成为外感温病的纲领。

他根据温病的发展过程,将其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在诊断上创造性地发展了察舌、验齿、辨别斑疹的方法。

二、吴瑭,字鞠通,著有《温病条辨》。他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论述温病的证治,并根据叶天士经验,提出了清络、清营、育阴等各种治法,使温病学更趋于系统和完整。

三、王士雄,字孟英,著有《温病经纬》。他以《内经》《伤寒论》等有关温病的条文为经,以叶天士、薛生白诸家之说为纬。

除引证历代医家见解,阐明温病的病源、症状、诊断及治疗的原则外,他还结合临证经验,将温病分为新感和伏邪两大类,进行辨证施治,对温病学说作了发挥和总结。

四、薛生白,字雪,著有《温热条辨》。他的书论火湿合化,客于募原,对湿温病的证治分析甚为详尽,为后学所重视。

扩展资料:

温病学派是吴门最具地方特色和科技优势的一大流派,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吴门医派主流。明清时期达鼎盛阶段,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居世界科技领先的地位。

温病学派是中国明代末年以后,在南方逐渐兴起的,以研究外感温热病为中心的一个学术派别。明清之际,温疫流行猖獗,尤以江浙一带为著,且该地区气候溽暑,热病盛行,客观上促使江浙诸医家对温热病进行研究,并由此逐渐形成一个学派。

继明末清初吴有性著《瘟疫论》(1642)阐发疫病流行之特点、治疗之法当与《伤寒论》有所不同后,江浙地区又相继出现了一些相关的新理论与治疗方法。其共同特点是认为“温热病及瘟疫非伤寒”,故后人称其为“温病学派”,叶天士(1667—1746)乃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后又有在学术上毫无门派之见的吴鞠通(1758—1836),在全面研究上迄《素问》、张仲景,下至吴有性、叶天士的相关学说后,把温病传变与脏腑病机联系起来,提出将温病分为上焦(肺与心)、中焦(胃与脾)、下焦(肝与肾)三个阶段,即所谓“三焦辨证”的理论体系。

温病学说是历代人民和医家同传染病斗争的经验总结,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保障我国劳动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很大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病学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病四大家

温病四大医家学术论文

温病一词,最早出于《素问》,以后的《伤寒论》、《难经》、《诸病源候论》、《备急干金要方》等皆有记载。明代多次爆发大瘟疫。吴又可通过深入细致的临床体察,明确指出温疫并非伤寒,而创立一套辨证论治的方法,成为辨治外感温热病的新学术流派。清代中期以后,温病学派日趋壮大。叶天士、薛雪、吴鞠通、王孟英等成为该时期的代表人物,并称温病四大家。

叶天士(1667—1746),名桂,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晚号上津老人,江苏吴县人,清代杰出的医学家,是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叶天士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他的祖父、父亲都精通医术,尤其精通儿科。从12岁叶天士就开始跟随父亲学医,14岁时,他父亲辞世,于是拜他父亲的门人朱某为师,学习医术。十年的时间里,叶天士拜了17位老师,因为他懂得融会贯通。所以他的进步突飞猛进,开始以儿科为主,后因师从多人,从而扩展至各科。

叶天士是清代众多温病学家的代表,被誉为“温热大师”,他创立的温病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纲领,为温病学说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在治疗杂病方面成绩也很突出,他提出的许多新见地和治法方药,在今天的临床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由他口授、学生顾景文记录整理的《温热论》是为温病学奠定学科基础的重要著作。

在《温热论》一书中,叶天士首先阐述了温病的致病因素、感邪途径、邪犯部位、传变趋势和治疗方法,他明确提出了导致温病的主要原因是感受了温邪,突破了历代医家“伏寒化温”的认识,从而真正摆脱了热病皆伤寒的束缚,这就从根本上把温病和伤寒区分开来。叶天士把感受温邪的途径概括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他又提出“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和“辨舌验齿”等温病独特的诊断方法,从而形成了较完整的温病学理论诊治体系。

叶天士毕生医案很多,有《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叶氏医案存真》、《未刻本叶氏医案》。但都不是他亲笔著述,大都由他的门人整理而成。另外,还有一些著名的医案和著述托名于叶天士,可考的有《景岳全书发挥》、《叶氏医衡》、《医效秘传》、《本事方释义》、《女科症治》等等。

薛雪(166-1750),字生白,号一瓢、槐云道人、磨剑道人、牧牛老朽,江苏吴县人,与叶天士是同乡且与之齐名,但是二人常相互抨击,所以薛雪称自己的住所为“扫叶山庄”,称自己为“扫叶山人”。

薛雪自幼好学,很有才气,后来因为母亲多病,从而潜心研究医学,他一生的著作很多,有《医经原旨》、《湿热条辨》、《扫叶庄医案》、《温疟论》及《日讲杂记》等,他对温病中的湿热病症很有研究。在著作中专门对湿热病证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讨论,特别是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从而进一步充实、完善了温病学的内容。

湿热病是外感热病中的一大类型,薛雪总结说:“夫热为天之气,湿为地之气。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

薛雪突出湿邪与热邪相合为病的特点对湿热病进行研究,抓住了湿热二邪轻重不同的要害,并结合脏腑、三焦、表里等辨证方法,使之融为一体。解决了湿热病的证型辨析,有利于临床应用。在治疗上他不拘泥于固定成方,体现了湿热病治疗的特点,成为后世治疗湿热病的规矩,影响极其深远。

吴鞠通(1758—1836),名塘,字配珩,江苏淮阴人,清代著名医学家,是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吴鞠通从小苦读诗书,想得个功名,所以走了科举之路,但在他19岁时,父亲生病辞世,他觉得父亲病了自己却不能医治是一件遗憾的事,他甚至觉得没有颜面立于天地之间,于是他购买了方书,刻苦研读医书。在读书过程中他受到仲景“外逐荣辱,内忘身命”之言论的启发,于是放弃了科举之路,专攻医学。

吴鞠通为医谨慎,虽然攻读了十年医书,也颇有心得,但仍不轻易为病人治病,直到1793年,京城流行瘟疫,不计其数的人死在庸医手中,在朋友们的劝说下,吴鞠通才开始诊治病人,他救活了几十个危重病人,从而他的名声开始大振。

晋唐以来,医家对伤寒的研究较为详尽,但在温病方面的研究却很少,对方剂的应用又很局限。并且重温补,以致温疫流行,而作为医生,有的束手无策,有的误治害人,导致不计其数的无辜者死亡。看到此种情况,吴鞠通又悉心研究花了六年的时间撰成了论述温病的专著——《温病条辨》。此书融会贯通各家学说,提出了“三焦辨证,理论和四时温病的范围禾口种类,为温病病种的划分确立了理论依据,形球了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核心的温病辨证论治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标志着温病学已经趋向成熟,从此也形成了一门新的独立学科。吴鞠通在对于温热性疾病的治疗上拓展了经方应用,研制了很多新的方剂,完善了温病治法。

王孟英(1808—1868),名士雄,自号半痴山人,晚号梦隐,又号潜斋,清代著名医学家,祖籍是浙江海宁,曾祖时迁居钱塘(今浙江杭州)。王孟英出身在一个世代行医白勺家庭,撰写《重庆堂医学随笔》一书的就是他的曾祖父王学权,他的祖父、父亲皆行医,但都不及其曾祖父有名。王孟英家境贫困,14岁时父亲辞世,为了生存,20岁时王孟英至婺州(今金华)佐理盐业,闲暇的时候就钻研医籍。他生活的年代适逢战乱,疫疠流行,他的亲人死于霍乱,所以王孟英决心专研温热病。经过多年的实践,他对温热有了独到的见识。他撰写了我国温病学重要著述之一——《温热经纬》。王孟英著述及评注参订他人的作品也很多。比较著名的有:《温热经纬》、《随息居重订霍乱论》等十几部。

《温热经纬》是一本收罗广泛、内容全面的温病文献汇编,在解释书名的含义时王孟英这样说:“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意思是说《温热经纬》这本书以《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中有关热性病证的论述为“经”,以后世叶天士、陈平伯、薛雪、余师愚等医家的温病论著内容为“纬”,故称《温热经纬》。

综上所述,叶天士、薛雪、吴鞠通和王孟英为温病学从《伤寒论》学术体系中独立出来,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一个新的学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学科的建立标志着中医治疗急性外感热病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丰富了热性病的诊治理论和手段,进一步提高了临床治疗温热病的效果。

温病四大家分别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梦英。

①叶天士是被称为温热大师。其代表作为《温热论》。是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叶天贡献在于系统阐明了温病的病因,病机,感邪途径,邪犯部位,传变规律和治疗大法。一听是提出温邪上受,首先饭费逆传心包指明了新感温病的病因是温邪。感受途径是从口鼻而入,首先部位在手太阴肺,其传变有顺传于逆传两种形式。因为温病与伤寒性质不同,顾奇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叶天士创立了卫气营血学说。用以阐明温病病机变化及其辩证论治规律。他根据病程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卫气营血各阶段的治疗大法。叶天士还丰富和发展了温病诊断方法。如辨舌,验齿,辨斑疹,辨白㾦。此外,林镇指南一案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临床验案。

②薛生白立湿热为专论,其代表作为《湿热病篇》对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辩证证论治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阐述了湿热的发展规律,形成了湿热的三焦分治体系。

③吴鞠通在前人学术成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编著了系统论述四时温病的专注《温病条辨》,无居通倡导3焦辩证,以三焦为纲,病名为墓。对40温病进行辨证论治,整理总结了套温病的治疗大法和方剂,使温病学的辩证论治内容更为完善。

④王梦英编撰的《温热经纬》对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温病学理论和论治作了较为全面的整理,《温热经纬》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辩为纬。汇聚了上自《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下至叶天士,薛生白,陈平伯等历代医家著作。并参和自己的实践认识及温病学理论之大成,促进了温病学的进一步发展与成熟。

清代温病四大家有: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指导意见: 1,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2,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3,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4,王孟英著《温热经纬》

关于金元四大家的医学论文

刘完素的火热说、张从正的攻邪说、李东垣的脾胃说和朱震亨的养阴说。

1、刘完素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在治疗上多运用寒凉药物,固此称之为寒凉派。

2、张从正认为治病应着重驱邪,“邪去而正安。”在治疗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

3、李杲认为“人以胃气为本”,在治疗上长于温补脾胃,因而称之为“补土派”。

4、朱震亨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善用“滋阴降火”的治则,世称“养阴派”。

时代背景

宋金元时期是中医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称为“新学肇兴”。这一时期由于长期的战乱,人民生活贫苦,疾病流行,奠定了产生金元四大家的社会基础。

由于实践的丰富,不少医家深入研究古代的医学经典,结合各自的临床经验,自成一说,来解释前人的理论,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金元四大家的学说标志着中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而且对后来的中医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格致余论》

《格致余论》,元·朱震亨撰。

《格致余论》是朱震亨医学论文集,全书1卷,共收医论42篇,涉及内容相当广泛,篇次排列没有规律,颇有随笔杂记之韵味,若不拘原书篇序而按所论内容分类,则大致有:论苏生者,有“饮食 *** 箴”、“养老论”等;论生理病理者,有“受胎论”、“阳有余阴不足论”等,论诊断者,有“涩脉论”、“治病先观形色然后察脉问证论”等;论治则者,有“治病必求其本论”、“大病不守禁忌论”等;论具体病证者,有“痛风论”、“疟论”等;论具体方药者,有“脾约丸论”、“石膏论”等。另外,还有其他杂论数篇。

在人体生理方面,朱震亨重视阴血,认为 *** 难成而易亏,提出著名的“阳有余阴不足论”;在病因病机方面,朱震亨重视湿热,相火,特撰“相火论”,指出正常相火虽为人身动气,但若因物欲妄动,则可成为贼邪;在治疗上,朱震亨注重滋阴、养血、清热,互对滥用温补和盲目攻邪。

《格致余论》撰写于1347年,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医话专著。

朱震亨是浙江金华(今金华义乌)人,因世居丹溪,故人称丹溪翁或朱震亨。朱震亨为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他自幼研读理学,因母病,三十岁时开始攻读医经。后从当时名医罗知梯学医,学术上受刘完素、李杲等影响。由于他刻苦研究,数年之间医名闻于四方。朱震亨一生著述甚多,如有《局方发挥》、《证因脉治》、《格致余论》、《丹溪心法》等。

⑴ 论养生:

有“饮食 *** 箴”、“养老论”、“慈幼论”、“醇酒宜冷饮论”、“茹淡论”、“房中补益论”等;

⑵ 论生理病理:

有“受胎论”、“阳有余阴不足论”、“夏月伏阴在内论”、“相火论”等;

⑶ 论诊断:

有“涩脉论”、“治病先观形色然后察脉问证论”、“人迎气口论”、“脉大必病进论”、“左大顺男右大顺女论”、“虚病痰病有似邪祟论”等;

⑷ 论治则者:

有“治病必求其本论”、“大病不守禁忌论”、“病邪虽实胃气伤者勿使攻击论”、“春宣论”、“张子和攻击注论”等;

⑸ 论具体病证:

有“痛风论”、“疟论”、“鼓胀论”、“疝气论”、“呃逆论”、“痘疹陈氏方论”、“胎自堕论”、“难产论”、“难产胞损淋沥论”、“胎妇转胞病论”、“乳硬论”、“经水或紫或黑论”,

另外,还有其他杂论数篇。

金元时代,《局方》盛行,世人多以成方应病,不重辨证治疗。《格致余论》实为补偏救弊之作。书中所论,重视患者个体差异,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篇篇体现出辨证论治精神。

在人体生理方面,朱氏重视阴血,认为 *** 难成而易亏,提出著名的 “ 阳有余阴不足论 ” ;

在病因病机方面,朱氏重视湿热、相火,特撰 “ 相火论 ” ,指出正常相火虽为人身动气,但若因物欲妄动,则可成为贼邪;

在治疗上,朱氏注重滋阴、养血、清热,反对滥用温补和盲目攻邪。

《格致余论》最后说:“阴易乏,阳易亢,攻击宜详审,正气须保护,以《局方》为戒哉!”这一结束语,正突出了本书主旨。

《局方发挥》

《局方发挥》 1卷,元·朱震亨撰。

《局方》是宋代官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简称。该书作为官方药局的制剂手册影响很大,以致 “官府守之以为法,医门传之以为业,病者持之以立命,世人习之以成俗。” 《局方发挥》

朱氏认为《局方》盛行,流弊很大,《局方发挥》实则是他对《局方》存在的偏颇进行贬斥和评价的著作。

《局方发挥》不分篇卷,一气呵成,没有明显层次。开始先发议论,然后以设问形式提出质疑,继之予以解答,如此答问31次,涉及内容相当繁杂,对伤寒及内科、妇科杂病都有论述,生理、病因、病机、辨证、方药均有所及。

其中心思想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强调辨证论治,一是反对滥用温燥,这是朱氏的重要学术特点。

朱氏认为,患者的年龄、体质、病程久暂、标本先后、发病时令、所处方域等因素各不相同,因此即使同患一种疾病,也应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处以不同方药。如果不经辨证,即以前人已效之方,应今人无限之病,则无异于刻舟求剑,按图索骥,难以获效。而《局方》载有许多通治某病方剂,如“润体丸”等36方,都说“治诸风”、“治一切风”;“安息香丸”、“丁香丸”等方都说“治一切气”等等,朱氏对这种“一方通治”的记述大加驳斥,认为不合经意,不能去病。

金元四大家或称金元四家,是指中国古代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学流派。即刘完素的火热说、张从正的攻邪说、李东垣的脾胃说和朱震亨的养阴说。

刘完素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在治疗上多运用寒凉药物,固此称之为寒凉派。

张从正认为治病应着重驱邪,“邪去而正安。”在治疗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

李杲认为“人以胃气为本”,在治疗上长于温补脾胃,因而称之为“补土派”。

朱震亨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善用“滋阴降火”的治则,世称“养阴派”。

四大家简介

刘完素

刘氏认为“法之与术,悉出《内经》之玄机”,创造性地发挥了《内经》病机十九条的理论,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倡“六气皆从火化”说,治疗多用寒凉药,世称“寒凉派”。他提出“降心火,益肾水”为主的治疗火热病的一套方法,给后世温病学派以很大启示。

张从正

张从正(约公元1156-1228年),字子和,号戴人。也是-位具有革新思想的医家,其代表作是《儒门事亲》(其中前三卷为张氏亲撰),张氏私淑刘河间,善用攻法,认为“治病应着重驱邪,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发展和丰富了应用“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

他还十分重视社会环境,精神因素等致病作用,成功地应用“心理疗法”来治疗各种疾病,对心理疗法有重大贡献。张氏师古而不泥古,提出“勿滞仲景纸上语”的观点,非常具有革新思想。

李杲

首创内伤学说理论,代表作是《脾胃论》。他采取了一套以“调理脾胃”,“升举清阳”为主的治疗方法,世称“补土派”。所创的不少著名方剂,如升阳益胃汤、补中益气汤(丸)、调中益气汤等等为后世广泛应用。其著作多由其徒罗谦甫整理。

朱震亨

他充分研究了《内经》以来,各家学说关于“相火”的见解,创造性地阐明了“相火”有常有变的规律,提出了著名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临症治疗上提倡滋阴降火之法。世称“滋阴派”。同时强调节制食欲、“色欲”的重要性。提出“百病皆因痰作祟”的观点。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