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刘军医学论文

发布时间:

刘军医学论文

[1]黄玮俊 李彩霞 拉布 周雁 黎培兴 胡彬 普布卓玛 格桑卓嘎 方积乾 王一鸣.藏族人群15号染色体中心粒区域基因的高精度连锁不平衡和单体型图谱及其与汉族人群的比较[J].科学通报,2006,51(3):283~[2]王蓓 高海莲 刘雪琴 郝元涛 冯桂兰 方积乾.WHO生存质量量表老年模块在我国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中的适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8):687~[3]凌莉 刘军 韩璐 唐广心 方积乾.广州市农村流动人口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6,32(2):1~[4]王心旺 方积乾.广东省居民健康、伤残、死亡三者间的量效关系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4):445~[5]郝元涛 方积乾 宋心远 朱淑明 吴少敏.非线性因子分析模型参数估计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06,23(2):108~[6]王心旺 方积乾.基于混合正态模型的糖尿病住院病人医疗保险设计[J].中国卫生统计,2006,23(2):118~[7]李彩霞 黎培兴 方积乾.传递不平衡的对称性检验的适用性[J].中国卫生统计,2006,23(1):16~[8]颜杰 相丽驰 方积乾.灰色预测模型及SAS实现[J].中国卫生统计,2006,23(1):75~[9]何春 方积乾.极大似然估计和拟极大似然估计模拟之比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6,23(1):114~[10]郝元涛 方积乾 Power MJ 吴少敏 朱淑明.WHO生存质量评估简表的等价性评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2):71~[11]刘清海 方积乾.医学期刊统计学误用现状、趋势与对策[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4):549~[12]赵利 刘凤斌 梁国辉 陈金泉 方积乾.中华生存质量量表的信度和效度[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8):1~[13]王心旺 方积乾.基于分类风险模型的最优奖惩系统设计及在特定疾病保险中的应用[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6,8(3):185~[14]麦劲壮 李河 方积乾 刘小清 饶栩栩.Meta分析中失安全系数的估计[J].循证医学,2006,6(5):297~[15]李彩霞 黎培兴 方积乾.家系数据紧密连锁位点的单体型频率估计[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4(3):9~[16]凌莉 刘军 韩璐 唐广心 方积乾.广州市流动人口的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6):395~[17]王心旺 杨哲 方积乾.广东省卫生行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产出效益分析[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5,33(1):9~[18]万崇华 方积乾 汤学良 张灿珍 卢玉波 孟琼 高丽.SF-36量表用于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的效果评价[J].肿瘤,2005,25(5):492~[19]李彩霞 黎培兴 关永源 方积乾.离子通道的混合密度参数估计与状态判别[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24(6):62~[20]颜杰 党容 方积乾.配对设计两组多分类频数分布的比较方法[J].中国卫生统计,2005,22(5):306~[21]颜杰 谢薇 方积乾.SPSS中随机抽样的精确实现[J].中国卫生统计,2005,22(4):255~[22]匡莉 方积乾 徐淑一.医院规模经济与成本函数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05,22(3):111~[23]金华 方积乾.多维协变量具有测量误差的结构回归模型[J].生物数学学报,2005,20(1):77~[24]刘清海 方积乾.医学论文统计学报告指南的综述与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4):448~[25]黄玮俊 李彩霞 陈素琴 孙健冬 周雁 方积乾 王一鸣.中国汉族人群15号染色体中心粒区域5个基因的高精度单倍型及单倍型域构建[J].科学通报,2004,49(7):649~[26]李彩霞 黎培兴 关永源 方积乾.单离子通道潜在信号的马氏距离判别[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3(3):111~[27]王心旺 刘淑霞 方积乾.健康期望寿命的综合评价[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4,32(4):29~[28]王心旺 杨哲 方积乾.糖尿病保险费精算模型研究[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4,32(3):7~[29]王心旺 杨哲 方积乾.广东省居民6种疾病负担研究[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4,32(2):21~[30]杜勇 李幼姬 李彩霞 郭辉 JosephCKLeung ManFLam 杨念生 黄锋先 方积乾 PatrickHMaxweⅡ 黎嘉能 王一鸣.Uteroglobin基因G38A多态性与IgA肾病相关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4,25(3):200~[31]赵利 陈金泉 梁国辉 刘凤斌 方积乾.因子分析法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研制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11):965~[32]郝元涛 孙希凤 方积乾 吴少敏 朱淑明.量表条目筛选的统计学方法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04,21(4):209~[33]何春 方积乾.多维平均处理效应极大似然估计的模拟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4,21(4):97~[34]颜杰 李彩霞 曾芳芳 方积乾.如何控制SAS结果的输出[J].中国卫生统计,2004,21(2):119~[35]张晋昕 方积乾 凌莉 陈雄飞 党容.基于预报效果的ARIMA模型筛选[J].中国卫生统计,2004,21(1):6~[36]颜杰 李彩霞 方积乾 丁守銮.完全随机设计两组t检验与秩和检验的功效比较[J].中国卫生统计,2004,21(1):10~[37]刘颜 李一明 伍友春 方积乾.深圳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8(10):41~[38]孙希凤 郝元涛 方积乾.老年人生存质量量表条目的初步筛选[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7):455~[39]李彩霞 黎培兴 关永源 方积乾.单离子通道潜在信号的阈值[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4,17(4):294~[40]刘凤斌 方积乾 王建华.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探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4,15(4):290~[41]刘颜 李一明 伍友春 方积乾.深圳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5):576~[42]赵利 刘凤斌 梁国辉 方积乾 林丽珠 陈金泉.中华生存质量量表的理论结构模型研制探讨[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6):3132~[43]金华 何春 方积乾.可交换条件下的结构回归模型[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2(3):4~[44]黎培兴 李彩霞 方积乾 关永源.单离子通道的隐马氏模型与状态的还原[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2(2):9~[45]方积乾 宇传华.第十三讲 如何处理随访资料[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37(1):63~[46]王心旺 杨哲 刘淑霞 方积乾.广东省居民健康期望寿命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3,24(3):F002~[47]王心旺 方积乾.健康-疾病负担测量与医疗保险精算方法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23(6):1~[48]凌莉 方积乾.三级医院病人就诊流向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03,23(3):11~[49]孙希凤 方积乾.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3,22(8):508~[50]陈雄飞 董晓梅 汪宁 方积乾.多因子共线性的主成分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3,20(4):212~[51]郝元涛 方积乾.证实性因子分析在量表等价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03,20(3):130~[52]张晋昕 方积乾 赵晓华 陈雄飞 凌莉.医学时间序列谱分析中的日历因素及修正方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11):690~[53]倪涛洋 黎黎 刘颜 方积乾 关永源.时间序列数据记忆性的判别方法[J].生物数学学报,2003,18(4):502~[54]何春 方积乾.可交换条件下多维结构回归模型总体平均处理效应的估计[J].生物数学学报,2003,18(3):321~[55]许宗利 方淯靖 方积乾.多元性状同胞对连锁分析方法及其在原发性高血压基因定位数据中的应用[J].生物数学学报,2003,18(2):176~[56]许宗利 方积乾.一般家系二分类性状的贝叶斯连锁分析方法[J].生物数学学报,2003,18(1):15~[57]郝元涛 方积乾.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等价性评价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3):338~[58]郝元涛 方积乾.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院统计,2003,10(4):240~[59]方积乾 王显红.骨密度测量的统计质量控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3,9(3):273~[60]许宗利 方积乾.适宜于连锁分析文献的Meta分析方法[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36(3):196~[61]刘凤斌 方积乾.医学教育与生存质量[J].现代预防医学,2002,29(2):206~[62]周旭毓 方积乾.Gibbs岳样在HBV、HCV感染与肝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中的应用[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2,23(3):165~[63]凌莉 方积乾.调整资源结构后医院的成本效益评价[J].中国卫生统计,2002,19(4):214~[64]周旭毓 方积乾.Meta分析中随机效应模型的Gibbs抽样及其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02,19(4):204~[65]方积乾 周凤琼 等.试论医院服务质量的评价与保障[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10):630~[66]凌莉 方积乾.卫生资源供给结构调整的方法学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6):351~[67]郑迎东 方积乾.含有重度缺失的多维时间序列补缺方法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118~[68]凌莉 方积乾.世界卫生资源配置模式探讨[J].卫生软科学,2002,16(2):34~[69]方积乾 柳青.我国恶性肿瘤筛查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肿瘤,2002,11(1):10~[70]凌莉 方积乾.病人就诊流向及医疗费用的变化[J].中国医院统计,2002,9(4):219~[71]宇传华 方积乾.骨质疏松症临床试验设计的统计学要点及相关问题[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2,8(2):183~[72]周旭毓 方积乾.Meta分析的常见偏倚[J].循证医学,2002,2(4):216~[73]方积乾.肿瘤筛查之我见[J].抗癌,2002,(2):32~[74]高桂明 方积乾 等.肿瘤发病人数估计的分层捕获—再捕获方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3):223~[75]金华 方积乾.因果推断中的混杂控制[J].生物数学学报,2001,16(3):362~[76]郑迎东 方积乾.空气污染与健康时间序列资料的传递函数模型的识别和建立[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1,14(4):292~[77]方积乾 郝元涛.生存质量研究的设计与实施[J].中国肿瘤,2001,10(2):69~[78]郝元涛 方积乾.生存质量研究资料的统计分析[J].中国肿瘤,2001,10(2):72~[79]凌莉 方积乾.肿瘤发病和死亡资料的时间趋势分析[J].中国肿瘤,2001,10(1):24~[80]凌莉 方积乾 等.骨密度检测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1,7(3):281~[81]许宗利 方积乾.连锁分析研究的Meta分析方法[J].生命科学研究,2001,5(4):308~[82]杨哲 方积乾.广东省卫生人力供需现状评价[J].中国卫生统计,2000,17(4):224~[83]万崇华 方积乾.纵向资料分析的衍生变量法及其在生命质量资料分析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4):255~[84]秦学军 方积乾.随机漂移亚群体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假定及在DNA指纹数据中?…[J].生物数学学报,2000,15(2):227~[85]金华 方积乾.空气污染对小学生肺功能水平的个体效应估计[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0,13(4):330~[86]万崇华 方积乾 等.FLIC量表用于肝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的对比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5):321~[87]万崇华 方积乾.WHOQOL—100量表用于药物成瘾者生命质量测定的对比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4):241~[88]方积乾 万崇华.生存质量研究概况与测定量表[J].现代康复,2000,4(8):1123~[89]郝元涛 方积乾.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介绍及其使用说明[J].现代康复,2000,4(8):1127~[90]凌莉 方积乾 刘颜 柳青 汤泽群 傅承主 杨哲 张寿生.卫生资源配置的区域分类标志值测算方法[J].中国卫生资源,2000,3(2):85~[91]杨哲 张寿生 汤泽群 傅承主 方积乾 柳青 凌莉 刘颜.广东省卫生人力供需现状评价[J].中国卫生资源,2000,3(1):13~[92]万崇华 方积乾.生存质量作为时变协变量的Cox回归分析及应用[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9,33(3):143~[93]洪明晃 方积乾.试论肿瘤“早诊方法”的流行病学与临床意义[J].中华肿瘤杂志,1999,21(1):73~[94]方积乾 张敏瑞.医学论文中常见统计错误及其纠正[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999,20(4):314~[95]万崇华 方积乾.纵向生命质量资料分析的Markov过程法及其应用[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9,20(3):162~[96]赵会仁 方积乾.细胞膜K离子通道的动力学模型的参数估计[J].锦州医学院学报,1999,20(1):27~[97]方积乾 刘向明.离子通道门控动力学研究[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999,20(1):9~[98]万崇华 方积乾.纵向资料的裂区设计方差分析法及其在吸毒者生命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1999,18(1):1~[99]林爱华 方积乾.两地孕产妇产前检查方案的成本效果比较[J].中国卫生统计,1999,16(3):157~[100]方积乾 郝元涛.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的信度与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4):203~[101]刘颜 方积乾.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信息管理[J].医学信息(云南),1999,12(8):30~[102]孙晓武 方积乾.测量误差非线性职业暴露效应模型参数估计的MCMC方法[J].数理医药学杂志,1999,12(2):110~[103]林爱华 方积乾.两地孕产妇产前检查方案的成本效果比较[J].中国医院统计,1999,6(3):148~[104]杨哲 方积乾.广东省医院床位供需现状评价[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9,(12):638~[105]洪明晃 方积乾.肿瘤的分层分析和分层治疗[J].中华肿瘤杂志,1998,20(5):373~[106]洪明晃 方积乾.应用无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进行肿瘤预后的评价:附411例鼻咽癌…[J].癌症,1998,17(2):118~[107]秦学军 方积乾.随机漂移亚群体的两种模拟结果的比较[J].生物数学学报,1998,13(3):354~[108]刘向明 方积乾.PC12细胞钾离子通道门控动力学随机建模与参数估计(Ⅰ)[J].生物数学学报,1998,13(3):372~[109]秦学军 方积乾.亚群体DNA指纹结构的模拟及参数估计[J].数理医药学杂志,1998,11(3):229~[110]万崇华 方积乾.MOS SF—36量表用于药物成瘾者生命质量测定的对比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8,7(4):260~[111]万崇华 方积乾.肝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的制定与考评[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8,7(3):170~[112]万崇华 方积乾.同一时点生命质量资料分析的TOPSIS法[J].中国医院统计,1998,5(3):134~[113]洪明晃 方积乾.无复发生存率和无转移生存率在肿瘤研究中的作用[J].中华肿瘤杂志,1997,19(3):239~[114]方积乾 柳青.医学研究生统计课程综合改革探讨[J].中国卫生统计,1997,14(6):55~[115]柳青 方积乾.鼻咽癌疾病自然史的随机模型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1997,14(4):12~[116]史明丽 方积乾.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社区人群生存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1997,14(4):28~[117]万崇华 方积乾.药物成瘾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的制定及其考评[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7,6(3):169~[118]方积乾 刘向明 刘士光 胡性本.离子通道门控动力学的随机建模[J].自然杂志,1997,(2):86~[119]傅承主 方积乾.鼻咽癌筛查资料中无发病数据的分析方法探讨[J].中国卫生统计,1996,13(6):32~[120]方积乾 廖瑞端.成对相依资料的回归方法[J].中国卫生统计,1996,13(4):1~[121]刘向明 方积乾.离子通道开放状态检测法的计算机模拟研究(Ⅰ)[J].生物数学学报,1996,11(2):60~[122]方积乾 陈和年.医学研究中logistic回归模型的正确应用(二)[J].中国卫生统计,1993,10(5):61~[123]方积乾 陈和年.医学研究中logistic回归模型的正确应用(一)[J].中国卫生统计,1993,10(4):54~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趋势,成为影响生活质量和导致人群死亡的危险因素。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高血压医学论文 范文 ,欢迎浏览。

《 高血压病人的医学护理 方法 研究 》

摘要:高血压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具有很高致残率,是心血管疾病发病、致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如何对高血压病患进行医学护理,减轻病人痛苦,降低发病机率已经成为从事护理工作人员的一大难题。本文中,笔者首先介绍护理高血压病人所存在的一些误区,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对待高血压病人的正确医学护理方法,缓解病人精神紧张,减轻高血压病人的痛苦,降低复发机率。

关键词:高血压疾病医学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 编号】1671-8801(2013)11-0388-01

高血压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慢性疾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经常会诱发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淤血和中风等病症,具有很高致残率,是心血管疾病发病、致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目前在国内,绝大多数患者对高血压病知识的了解不多或不全面,形成极大的精神压力,继而导致病情加重,难以控制住血压。而如何对高血压病患进行医学护理,缓解病人精神紧张,减轻高血压病人的痛苦,降低复发机率已经成为从事护理工作人员的一大难题。

1高血压病人的护理误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现代医学的不断创新,人们逐渐意识到不良的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的刺激以及心理疾病的影响都是诱发高血压的原因。在我国,高血压存在“三高”、“三低”,即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这种现状往往与高血压治疗中存在的一些误区有关。

药物依赖性强,不重视非药物治疗。许多高血压患者对药物存在着过强的依赖感,对非药物疗法则不够重视。然而,高血压病的防治的重点和关键,恰恰不是药物,而应该是以非药物疗法为主,进行主动防治。所谓非药物疗法,就是平时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健康作息和饮食,克服不良习惯,戒烟限酒,适当地加强体育锻炼等等。但是,太多高血压患者错误地认为服用降压药物就能达到治病的作用,以致对非药物治疗不屑一顾。很多患者吃降压药的同时,对饮酒抽烟并不加以控制。这种做法不但影响药效,而且加重患者身体负荷,会危害其身体健康。

患者用药不连续,倾向于强效降压药。许多高血压患者用药不连续,不能按时吃药,导致血压经常出现波动,吃药时血压平稳,不吃药时血压紊乱。血压的忽高忽低会造成患者身体负荷加重,身体机能受损,影响治疗的效果,导致病情的恶化。其实常年的高血压不需要马上将血压降低,应该实行平稳降压,而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降低,并不适合采用快速降压药,加重身心负担。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密切观察疗效,如果患者血压下降过快,要调整药物剂量。在血压稳定后可根据医嘱逐渐减少剂量,不得随意停药。需要强调的是,有些降压药物可能会产生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服药后要卧床2到3小时,起身无异常后,才可以下床活动。

2高血压病人的正确护理方法

科学指导高血压病患者用药。针对高血压病患者滥用药、不正确用药的问题,医护人员应该科学、正确的指导患者用药,对病人进行宣教,采取讲解、示范、发宣传材料及个别辅导等形式进行健康 教育 ,教育内容包括:血压正常值范围、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高血压的诱发因素、自我保健知识、目前高血压病防治的误区、坚持用药的意义及用药的注意事项等。

由于病人的体质不同,会对所用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所以应该降压治疗过程中,根据服用降压药物的种类,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注意保持血压平稳,切忌血压下降就马上停药,而血压出现上升才服用药物。应合理安排服药时间,注意观察血压变化,并根据需要适当调整用药。

督促高血压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为避免高血压病患者的病情出现反复,医护人员应加强督促高血压患者调整作息方式,保证有合理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同时督促改变传统饮食习惯,饮食上要注意遵循低盐、低脂、低热量、低胆固醇的原则,患者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对于吸烟饮酒的患者,应督促其戒烟限酒,减少其循环动脉压升高和血管壁脆性增高的危险,降低 其它 并发症的发病率。应指导患者平时要多吃水果、蔬菜,要戒烟戒酒,尽量不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肥胖者要制定合理的减肥计划,严格限制热量的摄入。并加强体育锻炼,采取非药物护理方法,劳逸结合,使病人尽量保持稳定、轻松的情绪以及良好的精神状态,避免出现过度紧张和疲劳的状态。

注重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当病人情绪上受到刺激时,血压则升高。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调节患者的情绪,高血压患者一般对自己的血压数值非常敏感,一旦发现自己的血压升高要吃药时,情绪易紧张,心情抑郁。病人情绪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各个环节。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 措施 ,能有效控制血压,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死亡率。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治疗是减少或延迟高血压并发症的关键。应让病人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对已出现的症状进行解释,鼓励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在护理工作中,应细致观察患者不同的心理,耐心、主动听取这些病人的倾诉,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传授减压方法,教会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指导患者建立健全的人格与正常的情绪反应,时刻保持心态平衡。定期开展关于高血压的专题讲座,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重要性认识程度,加强对各种治疗措施的依从性,使原本不重视治疗的患者,也开始接受治疗。并能自觉戒烟忌酒,控制体重,生活规律,心情愉快,心理平衡,从而达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督促患者家属,尽量让病人避免接触高血压诱发因素,减少不良刺激,保证患者有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尽量维持血压的稳定。

3结束语

尽管高血压作为一种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并且具有很高致残率的不可根治慢性疾病,但是并不意味着无药可治。医护人员在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治疗措施及常规护理的同时,应对高压患者的护理误区应有清醒的认识,对其进行良好的用药指导,帮助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用药率,规范其用药,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刘敏红.22例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中国医疗前沿-2009年8期

[2]胡燕群.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基屋医学论坛-2010年27期

[3]刘小芬,谢翠萍,卢兴优.高血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护理干预.现代医院-2008年8期

《 高血压的社区医学防治 》

【摘 要】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趋势,成为影响生活质量和导致人群死亡的危险因素。除对其加强药物治疗以外,更应该加强对高血压的积极预防,以更有效的节约经济成本,达到更好的社会效益。积极开展社区管理,转变治疗模式,培养合格有责任的社区医生,对民众宣传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工作以及生活环境,以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发病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管理;病因预防;发病预防;药物治疗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是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中风等的主要魁首,是一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趋势,且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高血压成为我40岁以上人群死亡的第一危险因素[1]。因此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发病和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

在我国,高血压普遍存在着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的“三高”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特点。我国高血压现患人数多达2亿[2], 每年新增病例300多万,但我国对高血压的控制率很低,不到10%。我国脑卒中患者有500多万人,每年因此病的死亡人数多达20万,其中76%的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多项研究表明,只有提高对高血压的积极防治,才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 高血压疾病的社区管理

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临床上主要还是以药物为主,但是多项研究表明,对于高血压的预防控制能节省更多的经济成本,而且发挥的社会效益也是任何一种降血压药物不可比拟的。过去10多年间,我国政府相关的各个机构和团体对高血压的防治做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相关的预防控制指南和规划,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社区干预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是高血压控制的重要管理手段,将非药物方式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才能有效控制高血压。

3 高血压的病因预防

即消除高血压的病因或易患因素。指对居民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以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环境,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降低危险因子,从而促进健康,提高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对高血压和相关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自我保健的教育

提供健康教育服务,开展健康讲座。把高血压的危险性告知每个居民,开展免费义诊帮助居民了解自己的血压,并将血压的测量方法教会居民,做到定时、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监测血压并做好记录。

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坚持走路作为最方便的有氧运动。晨起行走30~50min,血压可下降10mmHg[3]。

合理调整饮食

减少钠盐的摄入量,高盐饮食会引起血压升高,积极宣传低盐饮食的好处,健康成人每日食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g,每人每日盐的摄入量增加2g,则收缩压平均值增加2mmHg[4]。

适当增加钾、钙、镁摄入。补钾有利于排钠,可降低交感神经的升压反应。

我国传统的烹饪方法常使钾随之丢失,所以,应提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菠菜、香蕉、橘子等含钾较多的食物。多数研究 报告 认为,膳食中钙不足可使血压升高。补钙的方法,主要是进食动物性食品,尤其是奶制品,其次是增加豆制品和新鲜蔬菜的量。

增加优质蛋白质的食用,优质蛋白质一般指动物蛋白质(如鱼类)和豆类蛋白质。目前研究表明,蛋白质的质量和高血压脑卒中发病率高低有关。

减少膳食中的脂肪,尤其是不饱和脂肪。

戒烟限酒

大力宣传烟酒对身体的害处。尤其是吸烟,可通过损伤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产生血管痉挛等机理,导致血压增高。对吸烟的民众要教育,劝阻其尽快戒烟。酒精可导致血管对多种升压物质的敏感性增加,使血压升高,所以,我们提倡完全戒酒,至少不饮烈性酒。对有高血压危险因素的人更应戒酒。

调整心理,减少精神压力

中年人长期处于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之下,身体常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忽视身体的报警信号导致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的形成。研究表明,长期存在焦虑、紧张情绪,有睡眠障碍或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都容易患上高血压,因此教育和帮助居民,找出有针对性的心理问题,并加以疏导,提倡慢生活,保持快乐的心境,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都有利于高血压的防治。研究表明: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单纯降压治疗不调节情绪往往降压效果不佳[5]。

4 高血压的发病预防

社区管理不仅要做到大力宣传教育工作,还要加强对发病的预防。即要做到对高血压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开展对高血压的普查工作,对社区医生进行定期培训,提高治疗水平,加强社区医生的责任感。对35岁以上和高危人群建立首诊血压制度定期监测,以便早期发现患者。另外推广建立高血压门诊,固定责任医生,随访跟踪服务。定期监测血压,早期发现患者,提高人群高血压知晓率。

5 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

对已有高血压的患者,除了采取必要的非药物治疗以外,对符合用药标准的患者采用因人而异的个体化药物治疗,以到达最高疗效。严格遵循高血压的用药原则,尽量选取简便、有效、安全、价廉的抗高血压药物使血压降至正常。

高血压的常用药有多种,如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ARB、ACEI、血管扩张药等。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单独或联合用。社区医生应该加强对高血压药物的学习,做到能够熟练掌握每一种药物的使用方法以及各个药物的配伍原则,搭配用好各类降压药,使更多患者血压控制达标是当务之急[6]。在降低血压的同时,注意保护重要靶器官。

对于高血压病情危重的病号,定时检查,积极治疗挽救,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和患者的死亡。突发严重情况的在稳定生命体征的情况下尽早转诊。

6 展望

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居高不下,危害严重,全社会都应该提高警惕。上个世纪60~70年代欧美和日本等在全社会开展了社区人群慢性病如高血压的积极防治,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其中比较重要是对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模式的转变,应该大力提倡对疾病的预防,将疾病尽早扼杀在萌芽中,把高血压的治疗从临床转到社会。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开展有效的社区管理,而我国在这一点上起步比较慢,所以更要求我们加大对社区医疗的投入力度,积极培养合格的社区医生。作为医师应不断提高医学专业技术,包括学习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边缘学科。对患者而言应积极配合医师,坚持长期综合治疗。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环境。

【参考文献】

[1]HE J .GUD .WU X .et al. Major causes of death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 N Engl J Med ,2005, 353(11):1124-1134.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编辑委员会.2009 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3]曾正培,顾峰,黎明.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2,18(1):80-81.

[4]王辉华.77例青年人高血压病的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6):669-670.

[5]洪炜,寒冰,刘军.心理社会因索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影响的对照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5):318 -320.

[6]孔令娜,刘可仪,周颖清.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疗效影响的Meta 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5):1462.

有关高血压医学论文范文推荐:

1. 高血压护理论文范文

2. 大学医学论文范文

3. 护理综述性论文范文

4. 内科护理学论文范文

5. 2016年毕业生医学论文

6. 浅谈骨科护理论文范文

7. 本科医学毕业论文范本

著作及教材:1.土木工程材料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主编 20092.建筑ABC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主编 20083.建筑材料(修订)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副主编 20074.建筑功能材料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主编 20045.土木工程材料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副主编 20016.乡村建筑材料认证与管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主编 2010论文: of High Performances of Polymer Cement Concrete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2003) (SCI,EI收录)2. Sol-gel derived (Li,Mg): ZnO films with high c-axis orientation and electrical resistivity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 (表面和涂层技术) 198(2005) 274-277 (SCI收录)3. Prediction of Antifreeze Critical Strength of Infant Age Concrete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2008) (SCI,EI收录) of Heat Treatment Method on Microstructure of Tailings Glass Ceramics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2008) (SCI,EI收录) of Nucleating Agent on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aillings Glass Ceramics Prepared by One-time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2009) (SCI,EI收录) and Frost-resistance Properties of Rural Area Building Waste Hollow Bricks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2010) (SCI,EI收录) Antifreeze Critical Strength of Low-temperature Concrete Effected by Index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2011) (SCI,EI收录)8.混凝土矿质混合料致密配比设计模式分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4) (EI收录)9.低温混凝土抗冻临界强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5) (EI收录)10.焙烧制度对矿渣粉煤灰陶粒物理性能的影响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2005) (EI收录)11.外加剂对低温条件下混凝土抗冻临界强度的影响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2005) (EI 收录)12.低温条件下幼龄期混凝土等效系数的研究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2006) (EI 收录)13.低温条件下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发展及抗冻临界强度的影响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2006) (EI 收录)14.金属尾矿建筑微晶玻璃晶核剂的研究 东北大学学报 (1998) (EI收录)和Cr2O3作晶核剂对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 东北大学学报 (2000) (EI收录)科研项目:已完成的科研课题(均为主持人):1.国家小城镇新型建材应用技术政策 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利用金属尾矿制取建筑微晶玻璃的晶化行为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乡村经济型建筑材料认证体系的研究 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4.新型乡村经济建筑材料应用政策实施细则的研究与制定 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子课题5.低温条件下混凝土冻害机理与预防 国家外专局6.清洁生产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 国家外专局7.新型混凝土轻集料研究 国家外专局8.工业废渣资源化 国家外专局9.溶胶-凝胶法制备建筑微晶玻璃 国家外专局10.高密实性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国家外专局11.金属矿渣建筑微晶玻璃物化行为研究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12.利用本溪煤矸石制取新型空心砖 辽宁省科委推广项目13.工业废渣建筑微晶玻璃高性能研究 辽宁省教育厅14.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辽宁省教育厅15.低温条件下混凝土的冻害机理及防护研究 辽宁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6.金属尾矿利用重大关键技术研究 辽宁省优秀青年科研人才培养资金17.村镇生物质建材的研究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计划资助项目18.村镇建筑垃圾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 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19.村镇建筑垃圾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资助项目20.混凝土超缓凝剂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1.内螺旋消音管 辽宁省知识产权局22.村镇建筑垃圾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 沈阳市人才资源开发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3.粉煤灰制取高性能玻璃陶瓷材料 沈阳市科委24.高掺量粉煤灰复合水泥研究 沈阳市科委25.复合型彩色喷射水泥 沈阳市科委26.粉煤灰技术 沈阳市科委27.粉煤灰微晶玻璃 沈阳市建委28.沈阳市建筑材料发展规划

刘剑伟军事医学论文

初中科学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索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丰富科学知识基础,奠定探索科学观念,提升观察力。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初一科学小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初一科学小论文范文篇1 浅谈初中科学实验优化 摘 要:对于初中科学这样具有实践性的课程,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在教学实践中,因学校条件和学生素质的限制,很多实验无法按照“预期计划”进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从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对实验进行改进,从而达到增强实验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目的。在本文中笔者讲述了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改进来提高初中实验教学。 关键字:科学实验;优化 一、引语 布鲁纳曾经说过:“一个人要想使现有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他必须亲自从事‘发现的行动’。”初中科学正是以学生观察、分析、实验、发现为基础的一门学科,而实验作为一项集观察、分析、创新等为一体的活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之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实验教学,尤其是优化学生实验教学,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教学优化操作实施 1.巧妙指导预习实验,提高课堂准备性 所谓实验预习就是做好实验的前提,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准备性。通过预习,学生可充分理解和熟悉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仪器的使用及实验注意事项,明确实验目的,能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从而极大提高实验课堂的质量与效率。因此,实验前我们应指导学生预习,每做一个实验前,我都明确提出以下几点:(1)本实验的原理是什么;(2)要达到什么目的;(3)实验分几个步骤;(4)操作过程有哪些具体要求和注意点。同时教师需要提醒学生理清实验步骤,因为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预习时可以提示学生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起来作为步骤,能收到较好的实验效果。 如: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这一课中,关于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研究实验。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预习来找出不同的原理,应该使用怎么样的反应装置,收集氧气该用什么方法,这是根据什么性质。还可以将实验室制氧气的步骤可归纳为:查、装、定、点、收、离、熄(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这样,学生在做实验时思路就非常清晰,有条不紊,使实验取得更好的效果。 2.合理改进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创造性 实验教学能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结合科学实验的特点,让学生从多角度、各方面去观察、思考,从而提出多种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现行的教材中的有些演示实验,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一些缺点,但是经过我们的合理的改进后,就会大大提高演示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3节“大气的压强”这一课中,有一个这样的活动:在玻璃杯里盛满水,在杯口覆盖一张硬纸片。先用左手托住纸片,将杯子倒转过来。当左手拿开后,水是否会流出来?为什么?这个实验的本意是要告诉我们,大气压强把纸给托住了。但是很多学生认为纸片是被水给黏住了,教师为了验证水是被大气压托住而不是被水黏住,往往会把里面的水倒掉,再把纸片扣上去做一次,很不巧的是,由于纸片很轻巧,很容易在这次实验中被水黏住了。虽然教师会给予解释,但学生往往不是很信服。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师生之间通过讨论想到了玻璃钟罩和抽气机。具体的做法是:把杯子的底部穿过一根线,用蜡做好密封,然后装满水,放上纸片,然后倒扣过来,在绳子的另一端系上吸盘,吸盘倒吸在玻璃钟罩的顶部。纸片没有掉下来。然后用抽气机给玻璃钟罩抽气,随着里面气压的降低,纸片就会掉了下来。这样就可以充分的证明纸片是被大气压托住的,而不是被水黏住的。 3.充分利用趣味实验,激发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教学的进展将大大提高。而实验课上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教师时刻想到要引导学生的兴趣,挖掘教材中的实验趣味因素,不难设计出巧妙的趣味实验。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趣味实验,有利于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2节“水的组成”这一课中,有一个水的电解实验。在一般情况下,这是一个演示实验,由老师用水电解器做给学生看,然后再告诉学生哪个是氧气,哪个是氢气,以及区分它们的方法。实际上对于这个实验,我们只要稍微加以改进是可以把它做成趣味实验的,而且还能做成学生实验,让学生分组来完成。改进的实验用到这些器材:干电池四节、输液软管一条、大头针两枚、开关一个、培养皿一个、水、导线若干,依次连接在一起。闭合开关后,输液管中的水就会开始电解,产生氧气和氢气,将输液管另一端放在装有水的培养皿中,就会看到大量的气泡产生,这样就可以解释水电解生产了气体。同时,如果把燃着的火柴放在气泡上方的话,还会产生爆鸣声,这就是氢气不纯燃烧的现象。这样的实验,充满了趣味性,同时又可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4.适当拓展课外实验,提高学生实践性 美国教育家杜威就曾提出这样的观点:“‘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习’,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由于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那就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展。”科学中的概念、原理都比较抽象枯燥。但是,如果我们能启发学生把理论知识升华,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将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这一课中,有这样一个问题:“蜡烛燃烧完后,什么都没有了,难道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如果教师仅仅从口头上分析一下质量守恒的原因,学生肯定是不感兴趣也是不深刻的。我就根据这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蜡烛燃烧后真的什么都没有了吗?然后从生活的经验出发,让学生说说是否观察到蜡烛燃烧有没有什么现象,会不会蕴含着哪些科学原理,最后布置学生设计一个课外小实验,把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收集起来,并设计实验判断产物,根据产物推断蜡烛由哪些元素组成的。通过这一课外实验,使学生理解了如何用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蜡烛燃烧现象,体会到学习的内容与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还比如说,在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1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这一课中,有一个植物的向性实验。由于实验的时间较长,我们是没有办法在课堂上完成的。学到这里时,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课外实验,让学生来做,来研究玉米的生长情况。当然,为了取材的方便,我们是可以把它换成黄豆来做的。让学生从实践中观察根是向地生长、茎是背地生长;同时,我们还可以对这个实验做下扩展,让学生研究下种子萌发的条件,做到一举两得。 三、结语 优化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使学生像科学家发现真理一样,通过动手和动脑去获取知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因此,我们教师要不断研究实验课的教法和学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实验课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场所。学生在实验活动中启动了思维,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而教师则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国家科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朱清时.科学第3册课本[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6). 3.朱清时.科学第4册课本[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11). 4.郑康春.谈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优化[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8). 初一科学小论文范文篇2 浅论初中科学概念教学策略 [摘要] 科学概念教学对于科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科学概念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符合科学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策略,影响教学质量。本文以文献研究成果为基础,依据概念转变学习理论提出了提高科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操作策略:(1)探测前概念,制造认知冲突;(2)“架桥”前概念,切合科学概念;(3)加强实验创新,推动概念转变。 [关键词] 前概念 概念转变 科学概念 教学策略 一、问题的由来 科学概念是自然界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不仅包括一般的科学事实和概念,还包括科学的观念和对科学的看法。科学概念是科学思维的基本单位,学生掌握科学概念是发展科学能力的必要前提。科学概念教学是形成学生科学概念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教学的基本环节,提高科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目前,科学概念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受教学评价体制、落后教学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喜欢以自身概念体系为标准,运用机械训练的策略,导致学生概念学习水平停留在陈述性知识层面,对概念缺乏实质的理解,无法实际应用。 2.科学教材中许多概念和规律是以探究的方式呈现的,也有单独设立的探究活动。但有些教师不了解学生科学概念形成的心理机制,缺乏多样化的教学策略,科学概念探究只注重结论而不是有意义的探究过程,缺乏对科学概念本质内涵的揭示,学生无法真正建构概念。 以上第2个问题的解决对于教学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着重探讨如何运用教学策略提高基本探究的科学概念教学有效性。 二、概念转变学习理论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科学概念学习之前学生已形成许多日常概念,称为前概念,有些前概念近似科学概念,而有些却是“错误概念”或“相异概念”,与科学概念不相容。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概念转变学习理论认为科学学习就是学生原有概念的改变、发展和重建过程,是学生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过程;强调学生对科学新概念同化、顺应式“自我建构”,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元认知等因素在概念学习中的作用。基于这种观点,科学概念教学要以前概念为前提,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组织形式,以科学探究为基本方式,以促进概念转变为根本目的。 三、促进科学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科学概念教学是一场发生在有限时间、空间里的师生互动,有效组织承载概念内涵的活动,帮助学生从活动中整理获取重要信息,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等都要依赖教学策略合理运用。下文以文献查阅为基础、结合案例分析的形式,探讨提高科学概念教学过程有效性的教学策略,这些教学策略都基于“概念学习就是概念转变”这一观点。 (一)探测前概念,引发认知冲突 前概念泛指学生原有经验基础上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因人而异植根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具有隐憋性、长期性、稳定性、缺乏概括性、牢固性等特点,师生都不易察觉。概念转变的起点是前概念,教师要借助一些方法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借机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提升探究动机,进入意义建构概念的状态。 策略分析: 1.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原有经验匹配的熟悉情景来“唤醒”前概念,再设置挑战性问题,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动机; 2.借助概念图、概念层、关健概念、连接、层级、连接词关系来探测学生的前概念,暴露学生学习相关前概念; 3.利用学生不同背景差异这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引导加强协商对话的小组合作,让学生不同的观点自由碰撞,自行暴露“错误概念”并意识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与现有情景存在冲突,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动机,进入有意义的学习状态。 概念图是探测前概念和评价概念转化的知识管理工具,适用于概念层级联系比较明显的知识章节。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课前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二)“架桥”前概念,切合科学概念 布朗和克莱门特提出并验证了“架桥”策略在概念转变教学的应用问题。“架桥”策略是通过生活事例与目标概念之间做出明确类比建立类比关系。初中学生思维抽象逻辑思给尚未发展完善,具体的形象成分在思维过程中仍起着重要作用,难以直接理解许多抽象科学概念。抽象的科学概念需要通过“架桥”类比策略帮助学生建立前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关系,促成概念理解。“架桥”策略符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观点,能有效得促成概念的转变。 策略分析: 1.学生对于抽象科学概念缺乏感性认识,教师直接介入教学,学生的兴趣与注意程度难以保证,需要一些熟悉情境来激活学生的有用经验,提取与科学概念学习相关的前概念。 2.学生难以由当前情境建构科学概念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事例进行类比铺垫激活学生形成相似前概念情景,促进情景迁移,理解科学概念。 3.选择的事例与科学概念的内部逻辑关系必须一致,否则会让学生思维陷入混乱。 (三)加强实验创新,推动概念转变 新概念的可理解性、合理性、有效性是实现概念转变的条件。在科学教材中,许多概念和规律是以探究的方式呈现的,但不一定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能力水平,利用现有实验设备、器材,组织安排实验探究的顺序,精巧设计成本低、趣味浓、创意新的“差异性实验”,有违学生“常识”的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注重掌握科学方法、发展科学能力的同时体验科学概念的合理性、有效性,从根本上动摇并推翻学生错误的前概念,为科学概念的建构奠定坚实基础。 策略分析: 1.在开展探究之前,教师利用相关事例,暴露学生前概念的同时,又造成学生原有经验和实验结果相违背的认知冲突,增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明确了探究的定向目标。 2.学生感受到进行了“有意义”的自主探究,同时自主讨论、汇报、分析、比较得出的结论所建立的密度概念合情合理,更为有效; 3.实验创新不是要求追求科学家探究的精度,而主要是指实验组织出现的排序,还有尽量充分地利用生活的实验素材,会让学生觉得科学就在身边。 本文对于科学概念教学策略的探讨局限于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更加有效地促进概念转变需要结合概念教学前的准备策略和教学后的评价策略进行系统思考,我们期待更多相关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胡卫平,刘建伟.概念转变模型: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发展与修正[J].学科教育,2004,(6):34. [2]袁维新.科学概念的建构性教学模式与策略探析[J].教育科学,2007,23(1):25. [3]和学新.教学策略的涵义、结构及其类型[J].教学与管理,2005,(2):5-7. [4]李高峰,刘恩山.前科学概念的研究进展[N].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7 (46). [5]唐小俊.促进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08,(6) :12. [6]袁维新.西方科学教学中概念转变学习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4,(3):35. 猜你喜欢: 1. 初中科技小论文范文 2. 初一科学论文范文 3. 初一科学论文800字范文 4. 初中科学教育小论文 5. 初中科学论文格式范文

刘建伟,性别男,职务为党委书记,职称为教授。1985年和1988年于山东大学电子系获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8年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获工学博士。研究方向包括:无线通信、密码学、信息论、信道编码调制和通信网络安全保密技术。已完成和承担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8项、省部级课题3项,其它课题多项,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4部,其中专著《通信网的安全——理论与技术》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网络安全——技术与实践》、《网络安全实验教程》、《网络安全概论》均入选“十一五”规划国家级教材。获山东省计算机应用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社会兼职: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863计划专家;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系列教材编委;中国海洋大学兼职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中国密码学会理事;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

急诊医学杂志刘军

在我们的常识中,椰子汁是与血浆是八杆子打不着的关系,但是你知道吗,如果椰子壳没有破裂,椰子里面的椰子水通常是无菌的,并且其成分与血浆非常相似,据说在极端紧急的情况下,椰子水可以替代血浆,注入人体血管。

据报道,1942年古巴哈瓦那的医生普拉德拉( Pradera)曾将过滤后的椰子水注射进12名儿童的血管,速率为每24小时1~2升,报告称,儿童并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1954年,艾斯曼( Eisman)、洛萨诺( Lozano)和海格( Hager)三位医生,他们分别在泰国、美国和洪都拉斯给共计157名病人进行了椰子水静脉注射,其中大部分人位于洪都拉所,共136人。

在157位病人中,有11人(约占7%)对椰子水产生发烧、瘙痒、头痛和手部刺麻等反应,还有一些病人(数目不详)注射了椰子水的静脉感觉到了疼痛。研究者认为这可能跟椰子水中的钾含量高有关。

椰子水中钠的含量大约为血浆的四十分之一,而钾的含量比血浆高10~15倍。此外,椰子水中还含有较高的钙和镁,对那些肾功能衰竭和严重烧伤的病人来说,这是绝对不适合的。还有,椰子水的酸性远超过血浆。所以椰子水与血浆并不一样,不能用椰子水代替血浆。

极端情况下,椰子汁可用于静脉输液?这不是谣言这事儿真的

科研成果医院坚持科教兴院,取得丰硕成果。自2000年来,已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每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等科研项目二百余项,现主持在研的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人才与重点项目、863项目等。实验室和诊疗基地医院设有卫生部临床药理研究基地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13个专业)、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扶植学科,24个卫生部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第一分院正式挂牌成立,10个浙江大学医学研究所和同时拥有人体和动物PET的医学PET中心,承办中华系列杂志之一《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医院重视医疗质量管理,院内附设浙江省各类医学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中心:浙江省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浙江省临床麻醉质量控制中心浙江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浙江省烧伤救治技术指导中心浙江省药物滥用监测中心浙江省临床营养指导中心浙江省病历管理质量控制中心浙江省骨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浙江省高压氧医疗量控制中心浙江省超声技术指导中心浙江省神经外科技术指导中心

是有科学依据的,根据这篇2000年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美国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上的论文,名为《The intravenous use of coconut water》,这篇文章就详细记录索罗门群岛上因为医疗缺乏,在特定的环境下为当地病患静脉注射椰子汁的成功案例。

那问题来,椰子汁这个我们就经常喝,可以给患者输液?相信很多人都没有听过吧,其实刚刚开始我也不相信的,但是美国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发表了,这可是权威的医学杂志,所以真实性是不可以否定的。但是为什么椰子汁可以做到?

原因一,不知道你有没有观察过医院输液过程,是不是觉得跟喝椰子汁是同款的,都是要插一根管子,然后慢慢把液体顺着管子流出来,所以输椰子汁的作用类似于输液,医疗条件差的医生就用来医治一些危重病人。毕竟死马当活马医,也好过直接放弃。

原因二是因为平时喝的椰子水跟人体的血浆相似,在二战的时候,战争的残酷,医疗条件的缺乏,血浆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战地医生只能想办法给战士补充营养,不解决,分分钟钟死的更加多人,所以战地医生想到用椰子汁替代血浆救治伤员,没有想到既然给人体接受了,也保住了救治了更多的伤员。

原因三是椰子汁可以当做生理盐水,因为椰子汁能够有效地补充人体的营养成分,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所以在战争年代,医疗水平低下情况,都会选择椰子汁来救治伤员,比如柬埔寨就称椰子汁为“吊海水”,就是因为椰子汁可以补充人体缺少的营业成分,所以才给椰子汁取了这个名字。

椰子汁能给患者输液这个方法就一直流传到现在,尤其是在很多在野外救护,遇到失血过多或者是重大疾病情况,都会用椰子汁来替代静脉注射液。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刘军

方积乾教授,1939年7月6日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镇海。1961年获复旦大学数学学士学位,1982年至1985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师从蒋庆琅教授,研究生命现象的随机过程模型,获生物统计学博士。1985年在北京医科大学由讲师直接提升为教授。1991年至今,中山医科大学(现为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主任、博士导师。国际生物统计学会中国组负责人;中国卫生统计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卫生统计学会会长。曾在英国肯特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讲学,1993以来,任香港中文大学兼职教授。二、主要著述曾主编国家规划教材《数理统计方法》和《高等数学》,主编第一本医学计算机中文专著《电子计算机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主编的医学研究生教材《医学统计学与电脑实验》被列为教育部推荐教材,主编的《现代医学统计学》受华夏英才基金资助,并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InternationalSciencePress(2003)分别以中英文出版,主编的全国统编教材《卫生统计学(第五版)》于2003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三、主要成果序贯判别分析方法和多状态生存分析的成果曾获北京市和卫生部科技进步奖。曾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生命现象的随机模型》和《离子通道门控动力学研究》、博士点基金课题《多状态模型的Bootstrap研究》和《生存质量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国家“七五”攻关课题《适应于肿瘤预防研究的生物统计学理论与技术》(卫生部科技进步奖)、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细胞膜单离子通道的门控动力系统研究》和《空气污染对健康损害的研究》以及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课题《中国人生存质量的测定与应用》(国家统计局科研成果二等奖)等。现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复杂性状基因定位数据连锁分析方法的研究》。四、已发表论文[1]黄玮俊李彩霞拉布周雁黎培兴胡彬普布卓玛格桑卓嘎方积乾王一鸣.藏族人群15号染色体中心粒区域基因的高精度连锁不平衡和单体型图谱及其与汉族人群的比较[J].科学通报,2006,51(3):283~[2]王蓓高海莲刘雪琴郝元涛冯桂兰方积乾.WHO生存质量量表老年模块在我国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中的适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8):687~[3]凌莉刘军韩璐唐广心方积乾.广州市农村流动人口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6,32(2):1~[4]王心旺方积乾.广东省居民健康、伤残、死亡三者间的量效关系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4):445~[5]郝元涛方积乾宋心远朱淑明吴少敏.非线性因子分析模型参数估计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06,23(2):108~[6]王心旺方积乾.基于混合正态模型的糖尿病住院病人医疗保险设计[J].中国卫生统计,2006,23(2):118~[7]李彩霞黎培兴方积乾.传递不平衡的对称性检验的适用性[J].中国卫生统计,2006,23(1):16~[8]颜杰相丽驰方积乾.灰色预测模型及SAS实现[J].中国卫生统计,2006,23(1):75~[9]何春方积乾.极大似然估计和拟极大似然估计模拟之比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6,23(1):114~[10]郝元涛方积乾PowerMJ吴少敏朱淑明.WHO生存质量评估简表的等价性评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2):71~[11]刘清海方积乾.医学期刊统计学误用现状、趋势与对策[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4):549~[12]赵利刘凤斌梁国辉陈金泉方积乾.中华生存质量量表的信度和效度[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8):1~[13]王心旺方积乾.基于分类风险模型的最优奖惩系统设计及在特定疾病保险中的应用[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6,8(3):185~[14]麦劲壮李河方积乾刘小清饶栩栩.Meta分析中失安全系数的估计[J].循证医学,2006,6(5):297~[15]李彩霞黎培兴方积乾.家系数据紧密连锁位点的单体型频率估计[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4(3):9~[16]凌莉刘军韩璐唐广心方积乾.广州市流动人口的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6):395~[17]王心旺杨哲方积乾.广东省卫生行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产出效益分析[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5,33(1):9~[18]万崇华方积乾汤学良张灿珍卢玉波孟琼高丽.SF-36量表用于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的效果评价[J].肿瘤,2005,25(5):492~[19]李彩霞黎培兴关永源方积乾.离子通道的混合密度参数估计与状态判别[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24(6):62~[20]颜杰党容方积乾.配对设计两组多分类频数分布的比较方法[J].中国卫生统计,2005,22(5):306~[21]颜杰谢薇方积乾.SPSS中随机抽样的精确实现[J].中国卫生统计,2005,22(4):255~[22]匡莉方积乾徐淑一.医院规模经济与成本函数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05,22(3):111~[23]金华方积乾.多维协变量具有测量误差的结构回归模型[J].生物数学学报,2005,20(1):77~[24]刘清海方积乾.医学论文统计学报告指南的综述与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4):448~[25]黄玮俊李彩霞陈素琴孙健冬周雁方积乾王一鸣.中国汉族人群15号染色体中心粒区域5个基因的高精度单倍型及单倍型域构建[J].科学通报,2004,49(7):649~[26]李彩霞黎培兴关永源方积乾.单离子通道潜在信号的马氏距离判别[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3(3):111~[27]王心旺刘淑霞方积乾.健康期望寿命的综合评价[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4,32(4):29~[28]王心旺杨哲方积乾.糖尿病保险费精算模型研究[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4,32(3):7~[29]王心旺杨哲方积乾.广东省居民6种疾病负担研究[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4,32(2):21~[30]杜勇李幼姬李彩霞郭辉JosephCKLeungManFLam杨念生黄锋先方积乾PatrickHMaxweⅡ黎嘉能王一鸣.Uteroglobin基因G38A多态性与IgA肾病相关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4,25(3):200~[31]赵利陈金泉梁国辉刘凤斌方积乾.因子分析法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研制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11):965~[32]郝元涛孙希凤方积乾吴少敏朱淑明.量表条目筛选的统计学方法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04,21(4):209~[33]何春方积乾.多维平均处理效应极大似然估计的模拟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4,21(4):97~[34]颜杰李彩霞曾芳芳方积乾.如何控制SAS结果的输出[J].中国卫生统计,2004,21(2):119~[35]张晋昕方积乾凌莉陈雄飞党容.基于预报效果的ARIMA模型筛选[J].中国卫生统计,2004,21(1):6~[36]颜杰李彩霞方积乾丁守銮.完全随机设计两组t检验与秩和检验的功效比较[J].中国卫生统计,2004,21(1):10~[37]刘颜李一明伍友春方积乾.深圳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8(10):41~[38]孙希凤郝元涛方积乾.老年人生存质量量表条目的初步筛选[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7):455~[39]李彩霞黎培兴关永源方积乾.单离子通道潜在信号的阈值[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4,17(4):294~[40]刘凤斌方积乾王建华.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探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4,15(4):290~[41]刘颜李一明伍友春方积乾.深圳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5):576~[42]赵利刘凤斌梁国辉方积乾林丽珠陈金泉.中华生存质量量表的理论结构模型研制探讨[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6):3132~[43]金华何春方积乾.可交换条件下的结构回归模型[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2(3):4~[44]黎培兴李彩霞方积乾关永源.单离子通道的隐马氏模型与状态的还原[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2(2):9~[45]方积乾宇传华.第十三讲如何处理随访资料[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37(1):63~[46]王心旺杨哲刘淑霞方积乾.广东省居民健康期望寿命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3,24(3):F002~[47]王心旺方积乾.健康-疾病负担测量与医疗保险精算方法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23(6):1~[48]凌莉方积乾.三级医院病人就诊流向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03,23(3):11~[49]孙希凤方积乾.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3,22(8):508~[50]陈雄飞董晓梅汪宁方积乾.多因子共线性的主成分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3,20(4):212~[51]郝元涛方积乾.证实性因子分析在量表等价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03,20(3):130~[52]张晋昕方积乾赵晓华陈雄飞凌莉.医学时间序列谱分析中的日历因素及修正方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11):690~[53]倪涛洋黎黎刘颜方积乾关永源.时间序列数据记忆性的判别方法[J].生物数学学报,2003,18(4):502~[54]何春方积乾.可交换条件下多维结构回归模型总体平均处理效应的估计[J].生物数学学报,2003,18(3):321~[55]许宗利方淯靖方积乾.多元性状同胞对连锁分析方法及其在原发性高血压基因定位数据中的应用[J].生物数学学报,2003,18(2):176~[56]许宗利方积乾.一般家系二分类性状的贝叶斯连锁分析方法[J].生物数学学报,2003,18(1):15~[57]郝元涛方积乾.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等价性评价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3):338~[58]郝元涛方积乾.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院统计,2003,10(4):240~[59]方积乾王显红.骨密度测量的统计质量控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3,9(3):273~[60]许宗利方积乾.适宜于连锁分析文献的Meta分析方法[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36(3):196~[61]刘凤斌方积乾.医学教育与生存质量[J].现代预防医学,2002,29(2):206~[62]周旭毓方积乾.Gibbs岳样在HBV、HCV感染与肝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中的应用[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2,23(3):165~[63]凌莉方积乾.调整资源结构后医院的成本效益评价[J].中国卫生统计,2002,19(4):214~[64]周旭毓方积乾.Meta分析中随机效应模型的Gibbs抽样及其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02,19(4):204~[65]方积乾周凤琼等.试论医院服务质量的评价与保障[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10):630~[66]凌莉方积乾.卫生资源供给结构调整的方法学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6):351~[67]郑迎东方积乾.含有重度缺失的多维时间序列补缺方法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118~[68]凌莉方积乾.世界卫生资源配置模式探讨[J].卫生软科学,2002,16(2):34~[69]方积乾柳青.我国恶性肿瘤筛查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肿瘤,2002,11(1):10~[70]凌莉方积乾.病人就诊流向及医疗费用的变化[J].中国医院统计,2002,9(4):219~[71]宇传华方积乾.骨质疏松症临床试验设计的统计学要点及相关问题[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2,8(2):183~[72]周旭毓方积乾.Meta分析的常见偏倚[J].循证医学,2002,2(4):216~[73]方积乾.肿瘤筛查之我见[J].抗癌,2002,(2):32~[74]高桂明方积乾等.肿瘤发病人数估计的分层捕获—再捕获方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3):223~[75]金华方积乾.因果推断中的混杂控制[J].生物数学学报,2001,16(3):362~[76]郑迎东方积乾.空气污染与健康时间序列资料的传递函数模型的识别和建立[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1,14(4):292~[77]方积乾郝元涛.生存质量研究的设计与实施[J].中国肿瘤,2001,10(2):69~[78]郝元涛方积乾.生存质量研究资料的统计分析[J].中国肿瘤,2001,10(2):72~[79]凌莉方积乾.肿瘤发病和死亡资料的时间趋势分析[J].中国肿瘤,2001,10(1):24~[80]凌莉方积乾等.骨密度检测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1,7(3):281~[81]许宗利方积乾.连锁分析研究的Meta分析方法[J].生命科学研究,2001,5(4):308~[82]杨哲方积乾.广东省卫生人力供需现状评价[J].中国卫生统计,2000,17(4):224~[83]万崇华方积乾.纵向资料分析的衍生变量法及其在生命质量资料分析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4):255~[84]秦学军方积乾.随机漂移亚群体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假定及在DNA指纹数据中?…[J].生物数学学报,2000,15(2):227~[85]金华方积乾.空气污染对小学生肺功能水平的个体效应估计[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0,13(4):330~[86]万崇华方积乾等.FLIC量表用于肝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的对比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5):321~[87]万崇华方积乾.WHOQOL—100量表用于药物成瘾者生命质量测定的对比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4):241~[88]方积乾万崇华.生存质量研究概况与测定量表[J].现代康复,2000,4(8):1123~[89]郝元涛方积乾.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介绍及其使用说明[J].现代康复,2000,4(8):1127~[90]凌莉方积乾刘颜柳青汤泽群傅承主杨哲张寿生.卫生资源配置的区域分类标志值测算方法[J].中国卫生资源,2000,3(2):85~[91]杨哲张寿生汤泽群傅承主方积乾柳青凌莉刘颜.广东省卫生人力供需现状评价[J].中国卫生资源,2000,3(1):13~[92]万崇华方积乾.生存质量作为时变协变量的Cox回归分析及应用[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9,33(3):143~[93]洪明晃方积乾.试论肿瘤“早诊方法”的流行病学与临床意义[J].中华肿瘤杂志,1999,21(1):73~[94]方积乾张敏瑞.近期医学论文中常见统计错误及其纠正[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999,20(4):314~[95]万崇华方积乾.纵向生命质量资料分析的Markov过程法及其应用[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9,20(3):162~[96]赵会仁方积乾.细胞膜K离子通道的动力学模型的参数估计[J].锦州医学院学报,1999,20(1):27~[97]方积乾刘向明.离子通道门控动力学研究[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999,20(1):9~[98]万崇华方积乾.纵向资料的裂区设计方差分析法及其在吸毒者生命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1999,18(1):1~[99]林爱华方积乾.两地孕产妇产前检查方案的成本效果比较[J].中国卫生统计,1999,16(3):157~[100]方积乾郝元涛.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的信度与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4):203~[101]刘颜方积乾.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信息管理[J].医学信息(云南),1999,12(8):30~[102]孙晓武方积乾.测量误差非线性职业暴露效应模型参数估计的MCMC方法[J].数理医药学杂志,1999,12(2):110~[103]林爱华方积乾.两地孕产妇产前检查方案的成本效果比较[J].中国医院统计,1999,6(3):148~[104]杨哲方积乾.广东省医院床位供需现状评价[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9,(12):638~[105]洪明晃方积乾.肿瘤的分层分析和分层治疗[J].中华肿瘤杂志,1998,20(5):373~[106]洪明晃方积乾.应用无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进行肿瘤预后的评价:附411例鼻咽癌…[J].癌症,1998,17(2):118~[107]秦学军方积乾.随机漂移亚群体的两种模拟结果的比较[J].生物数学学报,1998,13(3):354~[108]刘向明方积乾.PC12细胞钾离子通道门控动力学随机建模与参数估计(Ⅰ)[J].生物数学学报,1998,13(3):372~[109]秦学军方积乾.亚群体DNA指纹结构的模拟及参数估计[J].数理医药学杂志,1998,11(3):229~[110]万崇华方积乾.MOSSF—36量表用于药物成瘾者生命质量测定的对比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8,7(4):260~[111]万崇华方积乾.肝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的制定与考评[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8,7(3):170~[112]万崇华方积乾.同一时点生命质量资料分析的TOPSIS法[J].中国医院统计,1998,5(3):134~[113]洪明晃方积乾.无复发生存率和无转移生存率在肿瘤研究中的作用[J].中华肿瘤杂志,1997,19(3):239~[114]方积乾柳青.医学研究生统计课程综合改革探讨[J].中国卫生统计,1997,14(6):55~[115]柳青方积乾.鼻咽癌疾病自然史的随机模型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1997,14(4):12~[116]史明丽方积乾.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社区人群生存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1997,14(4):28~[117]万崇华方积乾.药物成瘾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的制定及其考评[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7,6(3):169~[118]方积乾刘向明刘士光胡性本.离子通道门控动力学的随机建模[J].自然杂志,1997,(2):86~[119]傅承主方积乾.鼻咽癌筛查资料中无发病数据的分析方法探讨[J].中国卫生统计,1996,13(6):32~[120]方积乾廖瑞端.成对相依资料的回归方法[J].中国卫生统计,1996,13(4):1~[121]刘向明方积乾.离子通道开放状态检测法的计算机模拟研究(Ⅰ)[J].生物数学学报,1996,11(2):60~[122]方积乾陈和年.医学研究中logistic回归模型的正确应用(二)[J].中国卫生统计,1993,10(5):61~[123]方积乾陈和年.医学研究中logistic回归模型的正确应用(一)[J].中国卫生统计,1993,10(4):54~

2015年 38 期 简述全方位护理对骨外科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春华 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对产妇产后48h内乳汁量影响的临床护理研究 黎秋勤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足创面修复护理中的应用 葛为萍 心理干预对肺栓塞患者康复探讨 李巍 绝经后妇女阴道修补及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护理体会 秦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 黄艳娥,HUANG Yan-e 8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护理对比观察 张鑫 探讨个性化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预防压疮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黄坚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王芝丹 优质护理干预在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分析 王月梅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 李维 护理干预促进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李平 股骨颈骨折患者运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韩启红,何英 探讨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杨广华,周丹,杨柳 外伤性肋骨骨折的护理体会 李晓芳 肾脏穿刺活检术后出血疗效观察及护理 于艳,周夺 细节护理在门诊儿童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黄春平,黄继玲 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古再丽努尔·艾萨,再依努尔·卡的尔 妇科手术并发输尿管损伤30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吴丽萍 1例马耳他布鲁杆菌感染患者的护理 王鑫会 循证护理在预防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陈春红 青光眼阀植入治疗1例难治性青光眼的护理体会 朱宗霞 全胃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 肖珍 母婴同室新生儿低血糖早期护理干预 汪丽娟 保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杨艳 浅谈皮肤科患者药浴过程中的责任制护理 王莹 中医辨证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干预产后发热76例 程梦笑,董莉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护理体会 王维维 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张安伟 探讨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白梅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在产程中的护理与健康教育 翟芬 1例脑出血患者合并肠梗阻的护理体会 程秀凤,CHENG Xiu-feng 8例胃癌化疗后Ⅲ度以上骨髓抑制患者的护理体会 赵彩霞,钱火红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护理观察 张蕾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徐文琴 乳腺包块切除患者的个性化护理研究 汪丽丽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 巫晓梅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三级防护措施 鲍磊,蒋玉娣,许凤燕 浅析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及康复训练效果观察 冯志平 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对策研究 文博淑 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并发症的临床护理 程汝艳 强脉冲激光治疗雀斑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杨竞 探究护理干预在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曾颖玉 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习惯调查与护理干预 赵琪婷,ZHAO Qi-ting 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阿依古丽·哈布哈提 综合护理干预在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应用及效果 丁惠芬,白芸 小儿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检查的护理干预 赵虹,孙学进 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聂丹 护理干预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影响研究 陈甜甜,王芳 乳腺癌患者化疗应用PICC导管围管期的护理干预 杨洁,周蓉 如何使用舒适护理有效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 张玉梅 1例家族性肠息肉患者的护理 吴晓春,熊子春,喻陈松 1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曾真 护理管理预防医院感染效果评价 殷世荣,吴爱玲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及总结 李秋萍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10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张鑫,庞旭峰 老年糖尿病的护理 郑云会,付琪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季艳容,耿金萍 理疗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文岚 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王营 1例精神分裂症合并严重烧伤患者的护理 杨颖 心脏外科术后疼痛护理体会 赵楠楠,王平 经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体会 王瑞娟 儿科门诊输液的细节护理及效果观察 蔡明春 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的护理研究 曾化清 穴位推拿按摩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护理研究 詹淑琴,周祝英 腹腔镜直肠癌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 余奎 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 向春芳 气胸急诊处理的感染预防与护理 陈海珠,雷婷,张丽莉 肝胆外科手术200例引流管护理 徐翠,谢嗣红,张静,汤宏芝 心理干预在留置胃管中的应用和体会 朱艳娟 动静脉畸形脑出血经股动脉造影及栓塞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朱茜 舒适护理在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邓育香,蔡立红,王素华 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下治疗的心理护理体会 公悦,邱露 产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问题探讨 吴饶兰 老年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营养风险评估及综合护理 杨阳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行中药湿敷的护理干预 杨玉凤 优质护理干预在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赵飞 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 王梅珍 42例半月板损伤经关节镜治疗的个性化护理 李莹,王晶,高丽 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内镜室中应用的效果 朱卫平 腹腔镜内镜联合同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护理 潘玲 42例胸痹患者睡眠障碍的中医护理干预 马荣慧 整体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尿潴留的临床应用 秦蕾 综合性护理干预配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 谢春莲 骨科下肢手术深静脉血栓的分级别预防及护理 姚荣慧 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 邹吉华,ZOU Ji-hua 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杨晓艳 浅谈颈椎病围手术期的护理 余波 扁桃腺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廖莉萍,王苏姣 护理干预对31例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岳英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措施 杨丽 责任制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董文 37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配合 许秋菊 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护理效果研究 徐闽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措施探究 谢丽丹,吕春华 整体护理干预在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熊璐 分析全方位护理对骨外科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任根秀 细节管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毛慧玲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研究 储佳 临床护理干预在乳腺纤维瘤手术中的运用及价值评述 冯艳丽 乳腺肿瘤微创旋切术的护理 杨建元 有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徐之霞 循证护理对甲亢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杨艳,王华 产前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过程的影响 宦美云,包理丽,凌静 浅谈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 余彦玲,曹蕾 人本位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卢英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 王秀红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体会 周世会 重症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对策研究 贾化侠 小儿护理中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效果分析 杨艳华 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 高丽 急性心肌梗死在急诊护理中的护理方法与效果观察 柯贞莉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吴春梅 中医辨证施护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患者贫血现状的效果观察 袁梦亚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急救与护理 张玫,靳晓萍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 吴芳 不同阶段预见性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急性压疮的影响 黄艳军 护理干预对恢复期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作用分析 张学娟 高通量透析器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 王小丽 肿胀麻醉吸脂术联合小切口手术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的观察护理 康文雯,袁琰琴,赵丽,王利莎,梁莹 精神病科上呼吸道感染流行因素分析与护理 吴胜霞,宋维亚,张霞 甲亢患者术后心理干预对愈后的影响 张小红,周凤芹,江裕娟 浅谈慢性肝病并发糖尿病临床特点 郑一清 观察双重血浆置换联合激素治疗在重症狼疮性肾炎治疗中的作用 邱瑜 耳穴贴压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刘晓艳,LIU Xiao-yan 固定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状况和龈沟液中炎症因子表达研究 袁敏,杨芳,邬庆菊 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 高淼 抗感染以外因素在肺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陈玺,魏春林 硝苯地平与硫酸镁治疗早产的临床效果比较 孙梅 产后康复治疗技术对产后形体恢复作用的探讨 李雪妮 浅析病例分型管理在护理绩效考核中的应用 张宇震 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分析 胡雍 产后康复按摩在分娩后组织物宫腔残留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李娟 局部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回顾性研究 张体军 髓内钉与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比较研究 刘强 难治性心力衰竭的床旁单纯超滤联合血液透析治疗 古丽尼沙·吾不力卡斯木,木合塔尔·麦合苏木,麦麦提热夏提·沙吾提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高血压相关性分析 李志红 小儿肺炎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的可行性分析 杨旭 头孢哌酮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郝久云,HAO Jiu-yun 我院半年TCT结果回顾性分析 陈四梅 建立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观察 赵美芳 CT灌注成像在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观察 孔凡利 盐酸氨溴索雾化给药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包艳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李生海 眼科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蔡颖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62例临床体会 张丽丽 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56例临床观察 李莉 MDCT增强及多方位重组在基层医院诊断肺栓塞的临床应用 龙安林,曾波 老年患者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 郑敏 50例妇产科急性大出血临床治疗及分析 江静,张绍敏 急性中重度氩气中毒患者血浆D2聚体、肌钙蛋白I检测的临床意义 才立云,于秀娟,孙翠清,付国宝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手术后不同辅助化疗方法的应用效果对比 张洪军 袁红霞教授临床应用柴胡类方验案举隅 赵强,陈明德,红霞 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对产褥期产妇产后康复的效果观察 谭敏 55例急性脑血管患者院前急救的讨论 闫维 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易磊 分析医学影像设备维修 魏中华 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施行健康教育的意义探究 刘长玉 重视宫颈癌的早期症状与高危人群的筛查 王春红,杜娟,王永霞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钠尿肽与六分钟步行试验关系探讨 王喜梅,布娅,余承云,WANG Xi-mei,BU Ya,YU Cheng-yun 肛垫上黏膜套扎术与传统痔核结扎术治疗Ⅲ期痔病脱垂的比较 夏勇 复发性口腔溃疡与个人生活习性相关性研究 陈丽 产后康复干预措施对产后康复的影响研究 曾玲 产后康复女性的抑郁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邹蓉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先兆早产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贾自毅 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的产后并发症对比观察 方晓红 冠心病患者伴焦虑抑郁的原因分析及中西医护理干预措施 王会杰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分析与临床护理 李国会 氢氧化钙制剂在牙体牙髓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张大云 创伤性膈肌破裂22例临床诊治体会 刘成涛,赵文霞 四物汤加味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分析 丁少娟,陈桂权 门诊猝死患者急救与护理经验总结 姜凌,娄桂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80例疗效观察 徐绍君 急诊手术室护士专职夜班岗位的设置与管理 潘晓婷,代娓 促进我国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和学校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 江平安 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致皮肤损害的救治与调查分析 张涛 浅谈多巴胺在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 赵文霞,刘成涛 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关键措施 吴梦洁 缩宫催乳汤联合产后康复治疗仪促进产后康复的效果观察 孙艳梨 产后康复对于产后感染的防治效果分析 明益玲 唤醒麻醉的认知训练在神经外科功能区手术中的运用 施斌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静脉曲张溃疡100例临床回顾性分析 高向峰 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的服务模式与价值分析 丁景莉 医院自制中药宫血合剂治疗上环后经期延长(瘀热型)的临床观察 杨清良 早孕期胎儿规范化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评述 许丽娟 研究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及防控策略 程艳萍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动态血压特点与心功能受损的关系 刘志坚,王平,刘鹃锋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40例临床效果分析 肖秋连 针灸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 邓丽霞 阿斯美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对慢性咳嗽症状的临床观察 熊政利 探讨会阴评估在阴道分娩中的临床指导意义 王丽君,徐蕾,张亚妹,WANG Li-jun,XU Lei,ZHANG Ya-mei 球形肺炎的临床影像学表现 木沙江 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古再丽努尔·艾萨,再依努尔·卡的尔 医院卫生管理人性化发展研究 崔颖,王辉 小儿慢性咳嗽诊治 任书平 卡络磺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西丁钠配伍的稳定性 戎芳 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何秀萍,孙庆 联合用药及产后康复治疗仪治疗子宫复旧不全的临床分析 刘菁菁 止咳散加减联合孟鲁斯特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临床观察 张素霞 口腔修复中预成纤维桩的应用研究 吴淑梅 公共卫生疾病防控的有效途径探析 徐卫平 产后康复干预措施对产后康复的促进作用研究 谭洪梅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研究进展分析 赵岚峰 糖尿病性白内障不同手术时期的效果比较 赵娜 血清EB病毒定量测定在鼻咽癌放疗后监测复发中的应用研究 吴华飞 PDCA管理理念在抢救车管理中的应用 陈艳梅,王玉花 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黄凤 先心病的产前筛查与超声诊断技术在其中的应用 王迎莲,陈明,赵欣,魏晓东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综合护理疗效观察 黄玲 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精神病患者病耻感的关系研究 张雪梅,杨斌,张艳,ZHANG Xue-mei,YANG Bin,ZHANG Yan 鞍山市2014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分析报告 芦贺,高丽娜 乳腺肿瘤术后护理运用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探讨 安鑫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法测定乙肝表面抗原的对比研究 刘葵 输血前检查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艾滋抗体、梅毒的临床意义 童山苏 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方法的探讨 王燕敏,WANG Yan-min 布拉氏酵母菌预防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杨希 94例肺癌手术治疗的麻醉效果观察 王晓东,周业建 新生儿窒息的80例临床分析 田蓉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黛力新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王新德 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 唐月玲 探究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 何林 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王志勇 紫草油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新生儿红臀的效果观察 曾新华,欧阳燕,赖慧虹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 刘春贵 中西结合治疗痤疮30例疗效观察 王涛 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潘信明 白三烯拮抗剂联合吸入舒利迭治疗老年哮喘疗效观察 杨志力 二黄苦参洗剂坐浴治疗痔疮疗效观察 孔祥洲 氨酚曲马多治疗骨科急性疼痛的疗效观察 刘氜,杨娟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评价方法比较探究 詹发亮,杨琳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危险因素临床探讨 陈银朝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观察 叶展 布洛芬混悬液联合退烧贴治疗小儿发热的效果分析 易小刚 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颈息肉的临床效果 李梅香 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创伤性闭合性气胸56例观察 冯武国 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型对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影响 邓雪辉 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黄菁,周欣,王丽波 膀胱肿瘤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微创治疗分析 韩晓森 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 陈宗妹,俞静 利用医院药讯推进临床药师工作的实践和体会 高旭 构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医院校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模式 陶静,曲崇正 巴林特小组在国内护理领域的应用 袁小红,陈芬荣,杨姮 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身体康复的影响 卞杨 护理干预改善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症状的应用 杨姮,小红,傅周杉,黄洁,蓝小绚 3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的临床应用 廖静,罗雁雁,余建明 实习日记在PDCA临床实习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程愔,田庆超 归档病历质量缺陷分析及对策 韩润芳,AN Run-fang 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例报告 陈晓君,仇艳艳,汤培,陈微,吴小宝 PDCA循环在急诊科急救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李文燕,LI Wen-yan 植入式肝动脉药盒两种固定方法的对比研究 谈丽萍,顾迪,杨婷 腹腔镜切除术与开腹切除术用于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王建军 浅谈常见的妇科炎症及治疗方法 周维 元胡止痛片治疗痛经的60例疗效观察 沈澍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姚懿洵 思维导图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叶萌洁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科急救时应用效果研究 彭秀珠 浅谈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 徐学广 对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诊治方法的研究 于晨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安全防护的研究 施燕燕,张永霞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对比观察 涂建生,栾波,王积辉,骆苏红,阿发武 浅析中药配方颗粒的优越性 李芹,LI Qin 影响注射用头孢拉定/精氨酸含量测定准确性的因素探讨 田野 胰岛素泵持续强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探讨 邵芝娟 体育活动对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干预 孙庆,何修萍 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宋林霖 20例造口黏膜分离的护理体会 唐文岩 床边责任制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 廖文明 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两种方法的对比性研究 秦梅 腹腔镜下胆囊管结石处理技巧(附33例) 汪大海,施小梅 围手术期亲情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石桂梅 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徐丽华 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陈婷 炎痛消洗散的制备工艺及术后临床应用 宋荣,孙彦胜 26例原发性脑膜瘤的诊治体会 王秋生 骨转移瘤放射和CT诊断敏感性分析 邹德华 中药药熨在脑梗塞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卢琼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胡萍,刘绍模,王星程 中药外洗治疗分子靶向药物所致皮疹疗效观察 王琼秀,王文静 健康教育路径在产褥期社区访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张玉华 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治疗重症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潘益礼 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观察 陈海燕,田晨光 护理安全管理对妇科围手术期的作用 李婵 绩效评价在临床优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杨团秀 围术期高血压患者的麻醉管理 周业建,张会东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张勇,ZHANG Yong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指导作用 王翠琴,王颖,张玲 护士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王素英 加味六君子汤治疗高血脂症40例 陆文娟 合理选题--提高医务工作者科研能力的关键 李洁琼,孙琳,申阿东 慢性肝病患者睡眠护理干预方法探讨 陆如波 机械性眼外伤临床特征及眼外伤评分分析 王晓红,王晓珺,孟激英 枸橼酸芬太尼与丙泊芬联合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效果分析 于青 导管法咽鼓管吹张联合吉诺通胶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分析 张燚,汪志 盆炎方联合热敷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黄秋 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知识知晓与高危行为状况调查 陈鑫,华燕,江月华 B超引导下肝脏穿刺术的临床应用 张小龙 2014年我院门诊用药咨询情况分析 邹万芹 双侧卵巢Krukenberg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李丹 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 刘丽华 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现状分析 杨春丽 中医情志护理在耳鼻喉科的应用 邹庆,彭正禄,晋云花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刘艳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研究 卢卉 法医鉴定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的临床分析 陈瑞,舒琦舵 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保证和改进措施研究 何婉宁 急性牙髓炎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胡学兰 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 李静,周芳芳 试论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时临床医师在处方上重新签字认可的必要性 宋培兴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产科治疗效果观察 贺红玲 MRI动态增强扫描对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肖廷智,刘军委,罗青毅,吴辉,冉强 知柏地黄汤加减方治疗阴虚热盛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刘仁旺 前交叉韧带损伤急性期保留残端重建临床研究 刘胜元,曾国华,谢泰安,石鹏,何居璘,黄建民 缓控释制剂研究概况 陶凤英 精神科开放式病房管理心得体会 郭淑英 临床症状指数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诊断价值 何元清,何子彬,张晗,何丽,赵娟,周骥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48例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对比分析 张金纯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支气管扩张伴感染38例临床分析 陈建平,张瑞青,祖军,陈建军,王海丽,刘颖,张屯 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对乳腺良性肿块的治疗价值分析 李求明 吸入布地奈德氧雾化联合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观察 薛素娟 对比研究不同根管消毒药物的临床应用疗效 赵丽青 探讨盆腔炎治疗中盐酸左氧氟沙星的应用价值 李媛 关注农村青少年生殖健康 谈恒节 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的临床诊断作用分析 秦浩民 嘉定镇失独老人现状分析及健康管理模式的探讨 汪晓刚,WANG Xiao-gang 应用MSCT及MRI诊断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高艳山 人文关怀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芦鑫 口腔根管治疗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何志宏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郭志娟 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中医个体化健康指导 商烨 腰-硬联合麻醉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应用效果研究 钟浩生 浅谈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对策 冯丽,杨百仞,FENG Li,YANG Bai-ren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张宗英 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 赵国新 120例培菲康治疗儿科消化疾病临床疗效研究 赵燕 关节镜和MRI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对照研究 赵卫忠 分析腹腔镜手术在基层医院急性阑尾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郑成群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 赵芳 气管插管固定器在急诊洗胃中固定洗胃管的临床应用 赵丽梅 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取奥美拉唑+西沙必利治疗的效果浅谈 章优幽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张瑾蕾,张晨曦 横切口术式与麦氏切口术式对于阑尾炎手术的疗效对比 李保平 腔镜手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干预对策 张竹清,杨晓婷,蔡晓玲,尹洪莉 3D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的配合及体会 胡晚君 锁定钛板固定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复杂的跟骨骨折 廖春雨 PICC与留置针在宫颈癌患者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比较 黄玉洁 脑出血合并高血压患者联合治疗方法 黄广苏 2013年湖南省衡阳市鼠疫应急监测效果评价 任琼,朱玲,陈秋生 “治未病”对孕产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体重影响的初探 宋家欣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的疗效分析 郑晓明 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分析 王刚,秦伟 氨溴索氧气雾化吸入辅助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疗效观察 熊选政,符代炎,靖颖霞 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对牙体牙髓患者疗效的影响 雷晓丽,买克 小儿支原体感染相关性过敏性紫癜64例分析 杨培,聂秀清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玛依拉·马合木提 表面麻醉下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治疗体会 于洪进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产后抑郁的临床效果观察 穆博羽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临床效果分析 李宏 数字化放射摄影技术的分析 蒋世恒 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调查 阿克拜尔·苏来曼,吕金 消化内科就诊患者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效果观察 李春宇 巨大儿270例临床分析 王红蕾 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张伟 胫骨近端及截骨面解剖学的相关研究 袁代柱,周玉坤,秦海泉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及护理心得 姚绪华,YAO Xu-hua 床旁临时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王红华,WANG Hong-hua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趋势,成为影响生活质量和导致人群死亡的危险因素。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高血压医学论文 范文 ,欢迎浏览。

《 高血压病人的医学护理 方法 研究 》

摘要:高血压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具有很高致残率,是心血管疾病发病、致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如何对高血压病患进行医学护理,减轻病人痛苦,降低发病机率已经成为从事护理工作人员的一大难题。本文中,笔者首先介绍护理高血压病人所存在的一些误区,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对待高血压病人的正确医学护理方法,缓解病人精神紧张,减轻高血压病人的痛苦,降低复发机率。

关键词:高血压疾病医学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 编号】1671-8801(2013)11-0388-01

高血压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慢性疾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经常会诱发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淤血和中风等病症,具有很高致残率,是心血管疾病发病、致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目前在国内,绝大多数患者对高血压病知识的了解不多或不全面,形成极大的精神压力,继而导致病情加重,难以控制住血压。而如何对高血压病患进行医学护理,缓解病人精神紧张,减轻高血压病人的痛苦,降低复发机率已经成为从事护理工作人员的一大难题。

1高血压病人的护理误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现代医学的不断创新,人们逐渐意识到不良的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的刺激以及心理疾病的影响都是诱发高血压的原因。在我国,高血压存在“三高”、“三低”,即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这种现状往往与高血压治疗中存在的一些误区有关。

药物依赖性强,不重视非药物治疗。许多高血压患者对药物存在着过强的依赖感,对非药物疗法则不够重视。然而,高血压病的防治的重点和关键,恰恰不是药物,而应该是以非药物疗法为主,进行主动防治。所谓非药物疗法,就是平时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健康作息和饮食,克服不良习惯,戒烟限酒,适当地加强体育锻炼等等。但是,太多高血压患者错误地认为服用降压药物就能达到治病的作用,以致对非药物治疗不屑一顾。很多患者吃降压药的同时,对饮酒抽烟并不加以控制。这种做法不但影响药效,而且加重患者身体负荷,会危害其身体健康。

患者用药不连续,倾向于强效降压药。许多高血压患者用药不连续,不能按时吃药,导致血压经常出现波动,吃药时血压平稳,不吃药时血压紊乱。血压的忽高忽低会造成患者身体负荷加重,身体机能受损,影响治疗的效果,导致病情的恶化。其实常年的高血压不需要马上将血压降低,应该实行平稳降压,而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降低,并不适合采用快速降压药,加重身心负担。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密切观察疗效,如果患者血压下降过快,要调整药物剂量。在血压稳定后可根据医嘱逐渐减少剂量,不得随意停药。需要强调的是,有些降压药物可能会产生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服药后要卧床2到3小时,起身无异常后,才可以下床活动。

2高血压病人的正确护理方法

科学指导高血压病患者用药。针对高血压病患者滥用药、不正确用药的问题,医护人员应该科学、正确的指导患者用药,对病人进行宣教,采取讲解、示范、发宣传材料及个别辅导等形式进行健康 教育 ,教育内容包括:血压正常值范围、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高血压的诱发因素、自我保健知识、目前高血压病防治的误区、坚持用药的意义及用药的注意事项等。

由于病人的体质不同,会对所用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所以应该降压治疗过程中,根据服用降压药物的种类,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注意保持血压平稳,切忌血压下降就马上停药,而血压出现上升才服用药物。应合理安排服药时间,注意观察血压变化,并根据需要适当调整用药。

督促高血压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为避免高血压病患者的病情出现反复,医护人员应加强督促高血压患者调整作息方式,保证有合理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同时督促改变传统饮食习惯,饮食上要注意遵循低盐、低脂、低热量、低胆固醇的原则,患者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对于吸烟饮酒的患者,应督促其戒烟限酒,减少其循环动脉压升高和血管壁脆性增高的危险,降低 其它 并发症的发病率。应指导患者平时要多吃水果、蔬菜,要戒烟戒酒,尽量不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肥胖者要制定合理的减肥计划,严格限制热量的摄入。并加强体育锻炼,采取非药物护理方法,劳逸结合,使病人尽量保持稳定、轻松的情绪以及良好的精神状态,避免出现过度紧张和疲劳的状态。

注重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当病人情绪上受到刺激时,血压则升高。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调节患者的情绪,高血压患者一般对自己的血压数值非常敏感,一旦发现自己的血压升高要吃药时,情绪易紧张,心情抑郁。病人情绪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各个环节。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 措施 ,能有效控制血压,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死亡率。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治疗是减少或延迟高血压并发症的关键。应让病人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对已出现的症状进行解释,鼓励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在护理工作中,应细致观察患者不同的心理,耐心、主动听取这些病人的倾诉,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传授减压方法,教会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指导患者建立健全的人格与正常的情绪反应,时刻保持心态平衡。定期开展关于高血压的专题讲座,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重要性认识程度,加强对各种治疗措施的依从性,使原本不重视治疗的患者,也开始接受治疗。并能自觉戒烟忌酒,控制体重,生活规律,心情愉快,心理平衡,从而达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督促患者家属,尽量让病人避免接触高血压诱发因素,减少不良刺激,保证患者有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尽量维持血压的稳定。

3结束语

尽管高血压作为一种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并且具有很高致残率的不可根治慢性疾病,但是并不意味着无药可治。医护人员在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治疗措施及常规护理的同时,应对高压患者的护理误区应有清醒的认识,对其进行良好的用药指导,帮助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用药率,规范其用药,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刘敏红.22例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中国医疗前沿-2009年8期

[2]胡燕群.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基屋医学论坛-2010年27期

[3]刘小芬,谢翠萍,卢兴优.高血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护理干预.现代医院-2008年8期

《 高血压的社区医学防治 》

【摘 要】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趋势,成为影响生活质量和导致人群死亡的危险因素。除对其加强药物治疗以外,更应该加强对高血压的积极预防,以更有效的节约经济成本,达到更好的社会效益。积极开展社区管理,转变治疗模式,培养合格有责任的社区医生,对民众宣传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工作以及生活环境,以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发病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管理;病因预防;发病预防;药物治疗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是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中风等的主要魁首,是一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趋势,且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高血压成为我40岁以上人群死亡的第一危险因素[1]。因此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发病和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

在我国,高血压普遍存在着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的“三高”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特点。我国高血压现患人数多达2亿[2], 每年新增病例300多万,但我国对高血压的控制率很低,不到10%。我国脑卒中患者有500多万人,每年因此病的死亡人数多达20万,其中76%的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多项研究表明,只有提高对高血压的积极防治,才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 高血压疾病的社区管理

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临床上主要还是以药物为主,但是多项研究表明,对于高血压的预防控制能节省更多的经济成本,而且发挥的社会效益也是任何一种降血压药物不可比拟的。过去10多年间,我国政府相关的各个机构和团体对高血压的防治做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相关的预防控制指南和规划,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社区干预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是高血压控制的重要管理手段,将非药物方式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才能有效控制高血压。

3 高血压的病因预防

即消除高血压的病因或易患因素。指对居民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以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环境,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降低危险因子,从而促进健康,提高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对高血压和相关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自我保健的教育

提供健康教育服务,开展健康讲座。把高血压的危险性告知每个居民,开展免费义诊帮助居民了解自己的血压,并将血压的测量方法教会居民,做到定时、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监测血压并做好记录。

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坚持走路作为最方便的有氧运动。晨起行走30~50min,血压可下降10mmHg[3]。

合理调整饮食

减少钠盐的摄入量,高盐饮食会引起血压升高,积极宣传低盐饮食的好处,健康成人每日食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g,每人每日盐的摄入量增加2g,则收缩压平均值增加2mmHg[4]。

适当增加钾、钙、镁摄入。补钾有利于排钠,可降低交感神经的升压反应。

我国传统的烹饪方法常使钾随之丢失,所以,应提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菠菜、香蕉、橘子等含钾较多的食物。多数研究 报告 认为,膳食中钙不足可使血压升高。补钙的方法,主要是进食动物性食品,尤其是奶制品,其次是增加豆制品和新鲜蔬菜的量。

增加优质蛋白质的食用,优质蛋白质一般指动物蛋白质(如鱼类)和豆类蛋白质。目前研究表明,蛋白质的质量和高血压脑卒中发病率高低有关。

减少膳食中的脂肪,尤其是不饱和脂肪。

戒烟限酒

大力宣传烟酒对身体的害处。尤其是吸烟,可通过损伤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产生血管痉挛等机理,导致血压增高。对吸烟的民众要教育,劝阻其尽快戒烟。酒精可导致血管对多种升压物质的敏感性增加,使血压升高,所以,我们提倡完全戒酒,至少不饮烈性酒。对有高血压危险因素的人更应戒酒。

调整心理,减少精神压力

中年人长期处于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之下,身体常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忽视身体的报警信号导致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的形成。研究表明,长期存在焦虑、紧张情绪,有睡眠障碍或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都容易患上高血压,因此教育和帮助居民,找出有针对性的心理问题,并加以疏导,提倡慢生活,保持快乐的心境,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都有利于高血压的防治。研究表明: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单纯降压治疗不调节情绪往往降压效果不佳[5]。

4 高血压的发病预防

社区管理不仅要做到大力宣传教育工作,还要加强对发病的预防。即要做到对高血压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开展对高血压的普查工作,对社区医生进行定期培训,提高治疗水平,加强社区医生的责任感。对35岁以上和高危人群建立首诊血压制度定期监测,以便早期发现患者。另外推广建立高血压门诊,固定责任医生,随访跟踪服务。定期监测血压,早期发现患者,提高人群高血压知晓率。

5 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

对已有高血压的患者,除了采取必要的非药物治疗以外,对符合用药标准的患者采用因人而异的个体化药物治疗,以到达最高疗效。严格遵循高血压的用药原则,尽量选取简便、有效、安全、价廉的抗高血压药物使血压降至正常。

高血压的常用药有多种,如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ARB、ACEI、血管扩张药等。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单独或联合用。社区医生应该加强对高血压药物的学习,做到能够熟练掌握每一种药物的使用方法以及各个药物的配伍原则,搭配用好各类降压药,使更多患者血压控制达标是当务之急[6]。在降低血压的同时,注意保护重要靶器官。

对于高血压病情危重的病号,定时检查,积极治疗挽救,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和患者的死亡。突发严重情况的在稳定生命体征的情况下尽早转诊。

6 展望

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居高不下,危害严重,全社会都应该提高警惕。上个世纪60~70年代欧美和日本等在全社会开展了社区人群慢性病如高血压的积极防治,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其中比较重要是对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模式的转变,应该大力提倡对疾病的预防,将疾病尽早扼杀在萌芽中,把高血压的治疗从临床转到社会。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开展有效的社区管理,而我国在这一点上起步比较慢,所以更要求我们加大对社区医疗的投入力度,积极培养合格的社区医生。作为医师应不断提高医学专业技术,包括学习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边缘学科。对患者而言应积极配合医师,坚持长期综合治疗。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环境。

【参考文献】

[1]HE J .GUD .WU X .et al. Major causes of death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 N Engl J Med ,2005, 353(11):1124-1134.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编辑委员会.2009 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3]曾正培,顾峰,黎明.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2,18(1):80-81.

[4]王辉华.77例青年人高血压病的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6):669-670.

[5]洪炜,寒冰,刘军.心理社会因索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影响的对照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5):318 -320.

[6]孔令娜,刘可仪,周颖清.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疗效影响的Meta 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5):1462.

有关高血压医学论文范文推荐:

1. 高血压护理论文范文

2. 大学医学论文范文

3. 护理综述性论文范文

4. 内科护理学论文范文

5. 2016年毕业生医学论文

6. 浅谈骨科护理论文范文

7. 本科医学毕业论文范本

山西医学期刊社刘建军

公益贡献:随着公司的不断壮大,刘建军更是将公益事业作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护眼天使进校园爱心捐助活动》多次举行,捐赠的产品价值已达500万元,并经常组织员工到福利院义务劳动和服务。他和他的团队在用热情和爱将世界变得更加美好!Ø 2011年11月,中华医学促进会联合视易加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中国·北京首届近弱视最新成果推广分析论坛》,探讨视力难题,捐赠护眼产品,宣传爱眼护眼知识。Ø 2011年12月,《第二届近弱视论坛暨中华无近视防控援助工程》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Ø 2012年1月,中华医学促进会授予视易加《儿童弱视救治项目实施基地》。Ø 2012年6月,正值全国第17个爱眼日,《护眼天使进校园》大型爱心捐赠主题公益活动在全国100多家视易加门店同时举行。中央电视台CCTV-4《中国新闻》栏目对此次公益活动做了重点报道。Ø 2012年6—7月,视易加先后被多家主流媒体重点报道,全社会掀起了一场大力学习和弘扬视易加爱心义举的浪潮!Ø 2012年,视易加先后被授予《中国视力保健行业诚信品牌》、《中国视力保健行业消费者满意品牌》、《中国妇女儿童喜爱品牌》、《中国视光行业最具竞争力品牌》、《中国视光行业投资者最满意品牌》。Ø 2012年8月24日,北京健千年视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被正式批复成立。从此,视易加将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继续自己的公益之路。Ø 2012年10月,由于刘建军和他的企业长期对公益事业的巨大投入和贡献,视易加光荣入驻央视网企业频道黄金展位,成为第一家上榜央视的视力保健企业。Ø 2012年11月4日,刘建军被央视网特邀录制企业频道《高端访谈》节目。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