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山楂药材的药学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山楂药材的药学研究论文

山楂的现代药理作用

山楂的现代药理作用,山楂为又名山里果、山里红,蔷薇科山楂属,落叶乔木。果可生吃或作果脯果糕,干制后可入药,是中国特有的药果兼用树种。以下分享山楂的现代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

1、降脂作用及机制研究

现代研究证明,山楂粉对不同动物的各种高脂模型均有较肯定的降脂作用,能明显的降低高胆固醇饮食的新西兰白兔和苍鼠的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研究表明,山楂中的熊果酸和金丝桃苷具有明显的降低胆固醇、调节血脂和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药效作用,这些作用对于治疗高脂血症、预防血管内皮损伤、阻止血管粥样硬化的形成都有重要的意义。

2、抗癌作用及机制研究

近年来对山楂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已多有报道,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其有效部位主要是黄酮及三萜类,具体机制有以下几点。

1)抑制糖原磷酸化酶活性

山楂酸和齐墩果酸均为山楂中存在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用MTT法测得山楂酸和齐墩果酸均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并在10~50μmol·L-1呈剂量依赖关系。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内的糖原磷酸化酶(GP)活性而实现的。GP是催化糖原降解的关键酶,肿瘤细胞的形成与增殖与细胞内糖代谢改变有关,由于肿瘤细胞对糖的需求高于正常细胞,而且主要以糖酵解为主,因此,通过抑制GP的活性,而使细胞的糖原代谢受阻,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减少,进而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产生抑制作用。

2)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山楂果总黄酮对正常细胞的生长无明显影响,但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的生物合成,从而阻止细胞的分裂繁殖。张妍等[17]研究发现一定浓度的山楂果总黄酮体外作用于人喉癌Hep-2细胞48h后,细胞内钙浓度显著升高,而DNA含量明显降低。细胞内游离的Ca2+浓度对信号传导起着重要作用,其可激活Ca2+依赖性的核酸内切酶,使DNA降解;还可通过调节某些转录因子的活性,导致基因表达的变化,诱导凋亡的发生。

3.增强免疫功能

UA对环磷酰胺(CTX)造成的免疫低下小鼠具有保护作用,与模型组相比,UA50、150、300mg·kg-1剂量组均能极显著增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P<),且能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白细胞数;其中,低、中剂量的UA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和脾指数也有显著的增加作用(P<),在高剂量虽对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和脾指数的增加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是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9]。另外,山楂黄酮类主要成分金丝桃苷(Hyp)体内剂量在50mg·kg-1时对小鼠胸腺指数及脾T、B淋巴细胞增殖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另外,Hyp体外剂量在100~μg·mL-1时能显著促进脾T、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增强T淋巴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释放NO的能力。这表明一定浓度的Hyp在体内外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制备

一种山楂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1,对山楂原料进行验收合格后,采用去杂、粉碎至20目、投罐等方式进行预处理,向预处理后的山楂原料中加入山楂10倍质量的蒸馏水,加热至100℃水提三次,每次小时,过滤,合并三次提取液。

步骤2,对提取液进行在温度为70℃、真空度为条件下浓缩50分钟,浓缩成浸膏,接着在温度为70℃、压强为30mm(300Pa)水柱条件下喷雾干燥60分钟,喷雾干燥至水分含量小于10%,粉碎至80目,包装,在105℃条件下灭菌2小时,即得。

山楂的功效作用

1、防癌、抗癌

近年研究发现,山楂中含有一种叫牡荆素的化合物,具有抗癌的作用。

亚硝胺、黄曲霉素均可诱发消化道癌症的发生或加重,而实验研究表明,山楂提取液不仅能阻断亚硝胺的合成,还可抑制黄曲霉素的致癌作用。所以,消化道癌症的高危人群应经常食用山楂,对于已经患有癌症的患者,若出现消化不良时也可用山楂、大米一起煮粥食用,这样既可助消化,又可起到辅助抗癌的作用。

2、治疗痛经、月经不调

中医认为山楂具有活血化淤的作用,是血淤型痛经患者的食疗佳品。血淤型痛经患者常表现为行经第1-2天或经前1-2天发生小腹疼痛,待经血排出流畅时,疼痛逐渐减轻或消失,且经血颜色暗,伴有血块。

患者可取完整带核鲜山楂1000克,洗净后加入适量水,文火熬煮至山楂烂熟,加入红糖250克,再熬煮10分钟,待其成为稀糊状即可。经前3-5天开始服用,每日早晚各食山楂泥30毫升,直至经后3天停止服用,此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即可见效。此法也适合月经不调、中医辨证为血淤者。

3、强心、降血脂、降血压

临床研究证实,山楂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有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山楂还能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等起到强心和预防心绞痛的作用。

此外,山楂中的总黄酮有扩张血管和持久降压的作用。因此,高血脂、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每日可取生山楂15-30克,水煎代茶成为山楂茶饮。

山楂具有养颜瘦身,女人的减肥片山楂含有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物质能阻断并减少自由基的生成,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有防衰老、抗癌的作用。

女性多吃山楂能消除体内脂肪、减少脂肪吸收的功效,对于爱美的女性可以达到美颜瘦身的效果。

山楂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有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山楂还能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等起到强心和预防心绞痛的作用。

此外,山楂中的总黄酮有扩张血管和持久降压的作用。

山楂的副作用

山楂不恰当的吃法也会导致人体产生一些副作用,如造成胃痛、结石。山楂最常见的食用方法是泡水喝,不过如果在空腹的情况下,尤其是在饥饿的情况下食用山楂,会令胃部产生涨涨的感觉,会导致胃痛。山楂中的柔软和胃酸结合容易形成结石,很难被消化,因此不能在空腹的情况下食用山楂。

山楂制成的零食也不能多吃,例如冰糖葫芦、山楂片以及山楂糕等,小朋友吃多了容易龋齿。这些甜品或零食中含有糖分太高,老年人原本吃山楂能起到强心脏降血脂的作用,但是食用这些山楂制品反而会有反效果。因此在食用山楂之前要确保自己的肚子有“料”,避免空腹食用山楂或者喝山楂水等。

山楂宜忌人群

1、适宜消化不良者、心血管疾病患者、癌症患者、肠炎患者。

2、孕妇、儿童、胃酸分泌过多者、病后体虚及患牙病者不宜食用。

山楂的吃法

1、单一食物的效果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养生的需求,更何况使身体快速排毒。多种材料的搭配是中医学上一直所崇尚的,可更有效发挥其作用。山楂茶更有利于身体排毒瘦身,它的制作材料是山楂500克、干荷叶200克、薏苡仁200克、甘草100克。

制作

将以上的几个配料研磨成粉,按照等量的份,分别放入十个小包里,每天可取其中一包作为饮品,沸水冲泡,代茶饮,茶淡为度。水尽量多些,不要为追求口感而喝太浓的茶。

常喝山楂茶的功效

饭后半小时喝山楂水,既能帮助消化,又能起到减肥的功效,切记不要空腹喝,每天泡1-2次即可。教你不运动不吃药就可以轻松瘦到90斤!!而且需要坚持每天服用,但对于胃酸过多,经常胃不适的人士不宜多喝。

菊花有很好的排毒功效,金银花有减肥养生的功效,再加上与山楂的搭配,可起排毒瘦身效果。山楂银菊茶能减肥、降脂、降压,其中山楂能化瘀消脂,久服有降低胆固醇和三酸甘油脂的作用。可准备山楂、银花、菊花各10克。

制作

在进行泡茶时,人们为方便起见,会将材料切成片状,但还是无法将材料本身完全侵泡开来,而对于山楂银菊,可将山楂拍碎,与银花、菊花共同放入杯中代茶冲饮,为一日量。

如何泡山楂

冲泡山楂时,应根据放入山楂的数量倒入一定的开水,开水温度最好在80度左右比较好。一般8-10片山楂干倒入400-500ML开水。加水太少山楂不出味,大多口感过酸,不太好喝了。

山楂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扩张血管、强心、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脏活力、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及利尿和镇静作用;防治动脉硬化,防衰老、抗癌的作用。山楂酸还有强心作用,对老年性心脏病也有益处。它能开胃消食,特别对消肉食积滞作用更好,很多助消化的药中都采用了山楂;山楂对子宫有收缩作用,在孕妇临产时有催生之效,并能促进产后子宫复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有防衰老、抗癌的作用。山楂中有平喘化痰、抑制细菌、治疗腹痛腹泻的成分。山楂的禁忌注意山楂不宜与猪肝同食,山楂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猪肝中含有铜、铁、锌等金属微量元素,二者同食,使维生素C加速氧化而被破坏,降低了营养价值,故山楂与猪肝不宜同食。山楂与含维生素C分解酶的果蔬不宜同食,黄瓜、南瓜、胡萝卜等果蔬中均含有维生素C分解酶,与山楂同食,会破坏分解山楂中的维生素C,降低营养价值,故不宜同食。山楂与海产品不宜同食,海产品中均含有的丰富的钙、铁、碳、碘等矿物质和蛋白质,而山楂中含有鞣酸,若与海产品同食,会合成鞣酸蛋白,这种物质会导致便秘,引发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所以不宜同食。山楂与维生素K3相克,维生素K3为止血药,山楂为活血药,其含有的维生素C不利于维生素K3的止血作用。处在换牙期的儿童不宜多食山楂,会损伤牙齿,对儿童牙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山楂有促进妇女子宫收缩的作用,孕妇多食山楂,会引发流产,故不宜多食。

对山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并探讨其在心血管方面药理作用和新的进展。

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又名山里果、山里红,蔷薇科山楂属,落叶乔木,高可达6米。

在山东、陕西、山西、河南、江苏、浙江、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地均有分布。

核质硬,果肉薄,味微酸涩。果可生吃或作果脯果糕,干制后可入药,是中国特有的药果兼用树种,具有降血脂、血压、强心、抗心律不齐等作用,同时也是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的良药,对胸膈脾满、疝气、血淤、闭经等症有很好的疗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林边或灌木丛中。海拔100-1500米。

山楂适应性强,喜凉爽,湿润的环境,即耐寒又耐高温,在-36~43℃之间均能生长。喜光也能耐荫,一般分布于荒山秃岭、阳坡、半阳坡、山谷,坡度以15~25度为好。耐旱,水分过多时,枝叶容易徒长。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在土层深厚、质地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壤土生长良好。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山楂

山楂的药学研究论文

中药学是我国医学的一块瑰宝,中药学专业是中医药院校主要学科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药学大专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中药学大专毕业论文篇一:《中药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目前中药学科学学位培养模式的缺陷 本校作为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国内首批授权点,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自身发展规律出发,制订了一整套培养方案,以热爱中医药事业,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系统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结合实际工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胜任中药生产、质量评价与控制、新药研发、注册申请、流通管理、药物合理利用及社会服务等工作高层次、应用型的中药学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更加突出了专业学位的应用型特色。但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于中药学专业来说,毕竟是一个全新的事物。由于中药学专业学位在我国设置时间较短,人们对这两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差异性认识不够,造成培养过程中可能存在培养模式雷同等现象。具体而言,我国多数科学学位研究生单一导师制缺乏复合性;指导教师只负责研究生专业或研究方向,培养模式缺乏多样性;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僵化,缺乏灵活性;学术交流的范围有限,尤其缺乏国际性;研究生科研与社会需求脱节,缺乏创新性。传统模式使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的需求脱节,造成研究生走出校门之后不能迅速融进社会,缺乏竞争力。 二、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新方向 经过两年多的调研、摸索和不断 总结 ,笔者认为应建立一种适合专业学位的新型培养模式,即培养模式多样化、课程设置实用化、教学方式灵活化、指导教师双轨化、科研实践社会化、学术交流国际化的新模式。这种模式以校外实践基地为依托,营造研究生 教育 培养的创新环境,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育,促进企业和社会生产实践基地优质教学和科研资源的共享,不断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从而为打造创新型社会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1.培养模式多样化 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同于科学学位,专业学位发展目标和定位都是培养高层次的专业性、技能型人才,而非为以后高深学术研究做准备。这种强烈的实践品质必然要求学生研究与应用两者兼顾,因此传统的培养模式不能再适应新的专业学位发展要求。新的培养模式要求建立在研究与实践两者相互结合之上,学生需要参与两方面的研究并获得研究与实践的双重指导。为此,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应坚持与实践结合、从实践中学习的原则,注重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可采用“校-企合作”或“校-企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学生可在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药政部门、医院等单位进行培养。这种培养模式是研究生培养的一种有益尝试,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学位教育应在坚持“实际问题导向”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知识和基本研究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有较好理论基础的应用型研究人才,但应该更突出专业性,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从而改变单纯培养某一个专业或研究方向的单一化培养模式。 2.课程设置实用化 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以前,人们往往认为研究生教育是专业化教育阶段,课程设置过于狭窄和单一,甚至脱离生产实际。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内容要突出知识交叉性、实用性、创新性的特点。因此,课程的设置应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进行设计,而不是以掌握某门学科的知识体系为目标,从专业化课程向实用化、综合化课程转变,形成新的课程体系。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框架进行构建,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四者按照一定比例组合成有层次、相关联的课程体系,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高层次的技术与管理人才,他们应具备一定的理论,同时更应是一流的实干家,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3.教学方式灵活化 传统的教学方式灌输多、启发少,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也应该更加灵活,以能力与技术培养为核心,重视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中,学校聘请在中药研发、生产、流通、应用和监管等环节有丰富实践 经验 的专家参与教学,教学方式注重教师讲授与学生研讨有机结合,辅之专题讲座、学术研讨会等形式,重视运用案例分析和模拟训练,大胆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 教学 方法 强调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本、以职业导向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素养。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教学在学校完成,实践环节到产业相关部门实施;所选课题强调实用性、创新性及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实验课与校企联合实践基地相结合,在实践中完成,强调现场研究、团队学习,形成完善的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注重增长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限,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4.指导教师双轨化 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两类教育在导师队伍上的差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吸收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作为校外导师,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实现“产学研”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在遴选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指导教师时,强调必须具有较好的实践经验,并承担一定的科学研究课题;在校外,有一定数量的来自中药企业的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指导教师。从实际效果来看,“双导师”制更有利于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校内导师一般科研功底较强,但他们对各部门的实际问题并不十分熟悉;而校外导师对实际问题有清楚的了解与认识,因此,他们以指导实践为主。通过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发挥导师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可以大大提高研究生的专业技能。 5.科研实践社会化 实际操作中,本校规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要求必须保证不少于18个月的校外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专业实践中,充分吸纳和利用社会资源,在生产和经营企业、医院制剂室、药品检验机构等建立校外联合培养基地,改革和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由校外培养基地提供并保障实践教学的条件。研究生本人要提交实践 学习计划 ,并按期撰写实践 报告 。指导教师应在实践报告及最后的实践总结上签名。对学生科研实践的评价要由高校与实践单位双方同意,评价标准应符合行业实际,并能真实体现研究生的专业技术水平。研究生教学培养单位要对实践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实践教学质量。这种科研实践社会化的培养模式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使学校与社会和企业之间紧密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毕业后与社会、与企业迅速融合,既培养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又锻炼了研究生的适应能力,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学术交流国际化 从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来看,专业硕士培养代表着未来的发展趋势。据2010年的统计数字,英国专业学位硕士占50%以上,美国占80%以上,我国仅占20%,这个比例显然是很低的。另外,全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基本是以面向实际应用为主,我国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受教育者,必须考虑未来全球的发展方向,因此要积极投入到国际化的学术交流氛围中。中药学硕士要培养出具有较高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研究生,活跃的学术氛围必不可少,而活跃的学术氛围,离不开国际化的交流和借鉴。为此,必须采取全方位的、切实可靠的 措施 保证学术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比如邀请全球知名企业的专家作高水平的报告,导师应该利用国际学术会议的机会,在“请进来、走出去”中与国际同行交流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进入加快发展、全面提高的新的历史阶段。随着我国社会分工日趋精细,职业结构分层日趋合理,专业学位教育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也将进入崭新的时代。在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定要解放思想,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开放的眼光审视中药学领域内这一全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探索出一种新的适合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中药学大专毕业论文篇二:《循证医学中药带教学习分析》 1传统中药带教方式 目前,药库的高资历药师经长期积累,充分利用眼观、鼻闻、口尝、手感和耳听以鉴别药材,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起来,并以传统的带教方式传授给学生: 自由跟带方式 自由跟带方式是目前普遍的带教方式,主要是在保证药库日常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采取让学生自行到中药格斗中认药,引导学生在认药过程中熟悉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这种方式学习不够系统,内容不够全面。 集中讲解式 集中讲解式主要由带教老师按实习安排事先准备好实习内容,再将所有实习的学生集中起来以授课的形式讲解。这种带教方式由于需要组织较多的人员和占用一定的时间,安排讲解的次数和时间有限,学生对知识接受有限。传统的带教主要为师承方式,能够有效地继承经验,但也有效率较低、学生积极性不高、信息更新慢等不足,在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新形势下必须改革,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在有限的带教时间内取得更好的效果,是现阶段药库带教所面临的问题。 2循证医学带教方式 循证医学的 思维方式 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以客观研究结果为依据,即在个人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从日新月异的医学科学的发展中获取最新、论据强度最高的证据,以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2]。循证医学实践的过程,主要包括5个步骤:①把所需要的信息转化为一个可回答的问题;②查找可以回答这一问题的最佳证据;③严格评估证据真实性和推广应用性;④把严格评价的结果与临床经验、病人的生物学特点、价值观和个体情况相结合,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⑤评价执行①到④过程的效果和效率,并尽力去改善它们以便今后更好地应用。在现阶段,借助循证医学的思维方式带教可以克服传统带教中信息更新慢、学生积极性不高等不足。 在传统带教方式引入循证医学思维方式探索 在充分应用传统的带教方式基础上,尝试运用循证医学思维方法进行实习带教。在传统带教中运用循证医学的观念进行教学,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①树立循证医学观念:循证医学的教育模式与传统医学教育不同,它的核心内容是大量查找文献,这必须依托于网络信息化工具,也是现代学生所擅长和乐于接受的手段。②训练循证医学思维方式:实习学生通过传统的自由分散式学习后,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兴趣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学会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药学图书资源和互联网上的药学文献资源,根据所提的问题,制定可行的检索策略,搜索众多的数据库,收集大量的研究证据,再评价这些证据的作用,并解决实际问题。③循证医学思维方式要与传统的带教方式相结合:传统带教方式在培养中药师方面有较好的经验,引入循证医学思维方式是对传统的有效补充,其目的重在能力培养,即教会实习学生如何学习,有助于激发实习学生的内在兴趣,培养他们科学的医学观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填鸭式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旧模式,避免在脱离带教老师的监管后不知道如何继续学习,使他们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设计者和主动者,从死学转变为巧学,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求索,由获取知识转变为探究知识,从终结性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 3讨论 中医专业的临床中药学实习带教是实习学生与中药材实践亲密接触的很好机会,通过中药的实习,能通过眼观、鼻闻、口尝、手感和耳听来了解中药,传统的中药实习方式注重于日常经验的师承,但对于中药日益发展的信息不大重视,如对中药的来源、药用部位、不同炮制品种、中药的用法、用量等每年都有大量的信息在更新,如何吸收应用这些信息往往被忽略。通过循证医学思维带教,让学生围绕着一个问题进行发散式查找文献,遴选总结资料,学生的实习效果可以得到明显提高,学生对掌握知识的方法得到有效改善,学生对中药实习的兴趣大大增强,信心增加。借鉴循证医学的方法引入中药带教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带教老师在这方面的经验还不够丰富,在完善质量评价工具和技术方面,还有较大的提高空间,对国外知名临床试验评价量表和技术的系统学习,以及针对中医药临床研究的现状和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比较困难[3]。由于在收集和评价都没有统一目标,有时候找到的文献资料比较偏向于某一方面,内容较单一,在这过程中,需要加强注意干预,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在学习实践中,笔者只是引入了循证医学的方法,未能严格执行其评价程序,在系统评价和分析方法上,还有许多技术和方法需要认真的学习。如多个对照组临床试验的分析方法,倾向性评分等。虽然相于传统的粗放式带教,效果有一定的提高,但仍然需要大量的学习—实践—提高过程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带教工作。 中药学大专毕业论文篇三:《中药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来源、采制、性味、功效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各专业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本文就中药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做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中药学;教学问题;教学对策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及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各类从业人员必备的专业知识。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在中药学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1.学生缺乏学习中药学的兴趣。中药学是一门涵盖内容广泛,衔接众多课程的一门学科。学生初次接触中药学,觉得专业术语晦涩难懂,药物数量众多,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多,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感觉困难,难以入门,久而久之,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 2.教学内容繁琐,教学方法单一。中药学这门课程需要讲授中药的各种知识,与中药炮制学、方剂学等课程以及临床知识紧密联系,因此学习内容多。但在整个教学计划中,课时安排量不多,导致教师教学任务重,成天忙于应付教学,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只注重传授课本知识,采取单一的“灌注式”的教学模式。 3.学生缺乏实践。长期以来,中药学教学就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教学计划中,理论课时多,实践安排少;另外,实践条件有限,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实践学习,导致了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和实践能力之间相脱节。 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相应的提出了几点对策,以改善中药学的教学,提高中药学教学质量。 1.增强学生学习中药学的兴趣 中药学是一门涵盖内容广泛,衔接众多课程的一门学科。与《中医学基础》、《方剂学》、《中药炮制学》等均有密切联系。学生开始接触中药学时,设法引导学生对中药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初学中药学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首先要引导他们善于运用中医理论作指导,在充分理解中医理论的基础上记忆中药学的内容,这样既省时又记得牢。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讲述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对于难点和重点,应反复讲授,并且运用联想、对比、分类和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以加深记忆,使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在课堂上,适当穿插有关中药的 典故 ,民间 传说 、神话等,活跃课堂气氛,以增加学生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比如讲白头翁,传说唐代诗人杜甫困守京华之际,生活异常艰辛,往往是:“残杯不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一日早晨,杜甫喝下一碗两天前的剩粥,不久便呕吐不止,腹部剧痛难耐。但他蜗居茅屋,身无分文,根本无钱求医问药。这时,一位白发老翁刚好路过他家门前,见此情景,十分同情杜甫,询问完病情后说道:“你稍待片刻,待老夫采药来为你治疗。”过不多久,白发老翁采摘了一把长着白色柔毛的野草,将其煎汤让杜甫服下。杜甫服完之后,病痛慢慢消除了,数日后痊愈。因“自怜白头无人问,怜人乃为白头翁”,杜甫就将此草起名为“白头翁”,以表达对那位白发老翁的感激之情。白头翁虽是野草,但药用价值却很高,历代本草专著多有记述。中医认为,白头翁有清热解毒、凉血、明目、消赘的功效。学生侧耳倾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而且还记忆深刻。 2.改革教学内容 中药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中药学基本理论和中药的功效及实际应用,是中医药临床实践的基础。在中药教学中,教学内容必须参照教学大纲的目的精心地在教材中选择、增删、重新组合,着重讲解每一章节中的代表药,介绍I临床常用药。如解表药,发散风寒药,主要针对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白芷、细辛的性味、功效、应用重点讲解,其余只针对主要治疗作用简单介绍。这样即能达到,精简内容,突出重点,避免重复。并且将中药按照掌握、熟悉、了解的程度来划分,使学生明确记忆对象,有效的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以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材中有些比较浅显、易读易懂的章节,安排学生自学,如消食药、驱虫药、涌吐药、截疟药等章节内容。教师可指定阅读参考书,指出学习要点,提供学习思路,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和分析问题。逐渐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的潜能。而且在讲解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引进新知识,充实新内容,能将传统中医药与现代中药理论联系到起来,比如,贯众性味苦,微寒。有小毒。归肝、脾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主要用于虫积腹痛,吐血衄血,崩漏下血,风热感冒,温热斑疹,痄腮喉痹。现代药理研究,贯众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兴奋子宫、驱虫作用。这样可以更为全面的掌握中药的应用。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改变单一的“灌注式”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对比式教学方法。中药学章节多,药物多,不通过对比,学生很难找到重点,也难以记忆。同章节药物往往是同中有异,通过同章节药物之间的对比,可执简驭繁,事半功倍。比如消食药,这一章中所介绍的药物均有消食的作用,同中有异的是,山楂善于消肉食积滞,并能活血化瘀;神曲健脾;麦芽和谷芽消面食,且麦芽兼能回乳消胀;莱菔子降气化痰作用强;鸡内金有固精止遗,化坚消石的功效。这样通过列表对比,把相似或相反的内容作比较,学生可以一目了然,清楚记忆。 解决学习问题学习法。解决学习问题 学习方法 是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方法,通常包括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教师评估学生的成果等几个环节,其中最关键的是教师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在讲授中药时,尽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如,在日常生活中,生姜熬汤加红糖可以治疗风寒感冒轻症。在中药学中,生姜属于发散风寒药,既可温中止呕,又可清热止呕;既可用于胃寒呕吐,也可用于胃热呕吐,因为方便易得且具有良好的疗效,故被称为“呕家圣药”。因为学生对生姜非常熟悉,对自己在生活中了解的中药也非常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在介绍完生姜后,提出问题“请在教科书中找出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药物,比较其药用价值和应用价值。”这样就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让学生意识到中药的实用性。 直观教学方法。中药种类及内容繁多,且相互间性味、功效不易区别,而且语言描述比较抽象,学生感到很深奥,不易理解和记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针对教材特点采用直观教学方法,把中药标本或者中药挂图带人课堂,按照中药的形态、分类、性味、功效、应用进行启发性讲解,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内容形象、具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中药学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因此还需结合多媒体、录像等现代教学手段。例如黄连的“鸡爪连”、川乌与附子的药用关系、白术的“如意”云头等利用图片展示,会印象深刻。多媒体教学还可大大节省教学时间。将授课内容展示于屏幕,只需花少量时间进行板书讲解补充。由于授课内容图文并茂,内容直观学生容易理解教师只需精讲点拨将节约下来的时问用于教学内容的复习和深化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实践表明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是目前中药学教学方式的最佳选择。 4.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习中药学,目的是为了学生能更好的应用于实践中。因此,在教学中,可多增加实践课时,让学生多次观看中药标本,此外,安排学生到中药植物园、药房等地方实习,让学生多接触中药,让其辨认中药植物的种类、形态,并与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相联系,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之,中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是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中药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芳,高职教育中如何提高中药学课堂教学质量[J],卫生职业教育, [2]楚胜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中药学的兴趣[J],医学理论与实践, [3]姜醒,苑光军,李明杰中药学教学改革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管理杂志, [4]朴光眷,李镐,吕惠子,解决问题学习法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J],药学教育, 猜你喜欢: 1. 关于中药学毕业论文 2. 本科中药学论文范文 3. 关于中药毕业论文 4. 关于中药学毕业论文 5. 本科中药学论文范文 6. 2016中药类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中山市人民医院 卢晓慧

山楂为传统的药食同源中药,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产于东北、吉林、山东、河南等地。山楂性味酸、甘、微温,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之效,主治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胸痹心痛。

常见中成药 大山楂丸、保和冲剂、小儿消食咀嚼片、消食健脾片 等都含有山楂。中医认为“焦香可健脾和胃”,将山楂炒焦变为焦山楂,在山楂炒焦过程产生的焦香气味中,含有2-甲基丁醛、3-甲基丁醛、5-羟甲基糠醛、糠醛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健脾作用,因此焦山楂具有更强的消食导滞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楂具有以下明显的药理活性作用:

1、山楂对心血管的作用

山楂具有调整血管活性、增强心肌收缩的作用,还能够降压、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临床上山楂对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脑梗死、动脉硬化等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

2、山楂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山楂能缓解胃肠异常蠕动,促进消化酶的分泌,其中山楂黄酮类有保证肝脏及其细胞药理活性,可用于肝病的防治。

3、山楂对糖尿病的防治作用

山楂能纠正糖尿病患者脂代谢异常,也能降低脂质代谢物过氧化的作用,减少肝脏中脂质代谢物的堆积,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山楂口味酸甜,尤其适合小孩食用。适合做一些食物用来平时保健食用,山楂可以做成如下食用法:

1、 山楂粥

鲜山楂60g,大米100g,白砂糖适量。水煎山楂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砂糖每日1剂。可健脾胃,消食积;适用于食积停滞,肉积不消,腹痛,腹泻等症。

2、 麦芽山楂饮

生麦芽15g,生谷芽15g,山楂15g,陈皮9g。加适量水煎30分钟,取汤代茶饮用。能助消化、消解食滞,用于食积和消化不良。

3、 萝卜陈皮汤

白萝卜60g,生麦芽10g,陈皮9g,山楂10g。加适量水煎30分钟,取汤400毫升,代茶饮用。具有健脾开胃,增强食欲,用于胃肠积食、消化不良。

4、 山楂饼

山楂(去核,炒至外焦里黄)120g,淮山粉120g,炒鸡内金30g,陈皮30g,锅巴300g,莲子60g,大枣肉100g,再加糯米粉、米粉、白糖适量,蒸糕或烙成薄饼,空腹服用,连食一周。适用于脾虚胃弱的消化不良者。

5、 山楂糕

鲜山楂适量,白糖适量。山楂洗净去核,加入搅拌机,加少量清水,打匀,倒入锅中,小火加热至粘稠,倒入模具中,冷却即可。

6、 冰糖葫芦

鲜山楂适量,冰糖适量。山楂洗净串于竹签上备用。冰糖加少量水烧开融化,小火熬至糖汁滴入凉水中变硬脆,山楂串均匀裹上糖汁,冷却即可。

7、 山楂酱

鲜山楂适量,冰糖适量。鲜山楂去核去蒂备用,冰糖加适量水小火加热融化,加入山楂,小火煮至山楂软烂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山楂虽然为药食同源类中药,但也并不适合所有人群吃,以下几类人群不适合食用山楂:

1、胃病患者

虽然山楂有消食消积的作用,但是本身有胃病的人是不适合吃山楂的,山楂酸味重,对胃黏膜有伤害,而且其能刺激胃酸分泌,如果肠胃不好还经常食用山楂,那么会引发呕吐以及消化不良的现象。

2、孕妇和经期女性

山楂有活血和收缩子宫的功效,所以孕妇不能吃山楂。另外山楂也不适合经期的女性食用,如果经期女性经常食用山楂,会导致出现月经不调的症状。

3、牙疼患者

山楂酸味很重,可与柠檬相提并论,所以不适合牙疼的人,不然会加重病情的。

参考文献:

[1]陈士林,林余霖.中药饮片标准图鉴[S].2013,7:47-48.

[2]王云,万军,孙静莹等.焦山楂焦香气味消食导滞的作用机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35(5):73.

[3]封若雨,朱新宇,张苗苗.近五年山楂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25(5):715-717.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中山市人民医院 刘锐锋

【药盾公益】 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公众号:PSM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山楂药学研究论文

山楂的现代药理作用

山楂的现代药理作用,山楂为又名山里果、山里红,蔷薇科山楂属,落叶乔木。果可生吃或作果脯果糕,干制后可入药,是中国特有的药果兼用树种。以下分享山楂的现代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

1、降脂作用及机制研究

现代研究证明,山楂粉对不同动物的各种高脂模型均有较肯定的降脂作用,能明显的降低高胆固醇饮食的新西兰白兔和苍鼠的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研究表明,山楂中的熊果酸和金丝桃苷具有明显的降低胆固醇、调节血脂和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药效作用,这些作用对于治疗高脂血症、预防血管内皮损伤、阻止血管粥样硬化的形成都有重要的意义。

2、抗癌作用及机制研究

近年来对山楂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已多有报道,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其有效部位主要是黄酮及三萜类,具体机制有以下几点。

1)抑制糖原磷酸化酶活性

山楂酸和齐墩果酸均为山楂中存在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用MTT法测得山楂酸和齐墩果酸均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并在10~50μmol·L-1呈剂量依赖关系。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内的糖原磷酸化酶(GP)活性而实现的。GP是催化糖原降解的关键酶,肿瘤细胞的形成与增殖与细胞内糖代谢改变有关,由于肿瘤细胞对糖的需求高于正常细胞,而且主要以糖酵解为主,因此,通过抑制GP的活性,而使细胞的糖原代谢受阻,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减少,进而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产生抑制作用。

2)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山楂果总黄酮对正常细胞的生长无明显影响,但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的生物合成,从而阻止细胞的分裂繁殖。张妍等[17]研究发现一定浓度的山楂果总黄酮体外作用于人喉癌Hep-2细胞48h后,细胞内钙浓度显著升高,而DNA含量明显降低。细胞内游离的Ca2+浓度对信号传导起着重要作用,其可激活Ca2+依赖性的核酸内切酶,使DNA降解;还可通过调节某些转录因子的活性,导致基因表达的变化,诱导凋亡的发生。

3.增强免疫功能

UA对环磷酰胺(CTX)造成的免疫低下小鼠具有保护作用,与模型组相比,UA50、150、300mg·kg-1剂量组均能极显著增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P<),且能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白细胞数;其中,低、中剂量的UA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和脾指数也有显著的增加作用(P<),在高剂量虽对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和脾指数的增加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是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9]。另外,山楂黄酮类主要成分金丝桃苷(Hyp)体内剂量在50mg·kg-1时对小鼠胸腺指数及脾T、B淋巴细胞增殖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另外,Hyp体外剂量在100~μg·mL-1时能显著促进脾T、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增强T淋巴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释放NO的能力。这表明一定浓度的Hyp在体内外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制备

一种山楂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1,对山楂原料进行验收合格后,采用去杂、粉碎至20目、投罐等方式进行预处理,向预处理后的山楂原料中加入山楂10倍质量的蒸馏水,加热至100℃水提三次,每次小时,过滤,合并三次提取液。

步骤2,对提取液进行在温度为70℃、真空度为条件下浓缩50分钟,浓缩成浸膏,接着在温度为70℃、压强为30mm(300Pa)水柱条件下喷雾干燥60分钟,喷雾干燥至水分含量小于10%,粉碎至80目,包装,在105℃条件下灭菌2小时,即得。

山楂的功效作用

1、防癌、抗癌

近年研究发现,山楂中含有一种叫牡荆素的化合物,具有抗癌的作用。

亚硝胺、黄曲霉素均可诱发消化道癌症的发生或加重,而实验研究表明,山楂提取液不仅能阻断亚硝胺的合成,还可抑制黄曲霉素的致癌作用。所以,消化道癌症的高危人群应经常食用山楂,对于已经患有癌症的患者,若出现消化不良时也可用山楂、大米一起煮粥食用,这样既可助消化,又可起到辅助抗癌的作用。

2、治疗痛经、月经不调

中医认为山楂具有活血化淤的作用,是血淤型痛经患者的食疗佳品。血淤型痛经患者常表现为行经第1-2天或经前1-2天发生小腹疼痛,待经血排出流畅时,疼痛逐渐减轻或消失,且经血颜色暗,伴有血块。

患者可取完整带核鲜山楂1000克,洗净后加入适量水,文火熬煮至山楂烂熟,加入红糖250克,再熬煮10分钟,待其成为稀糊状即可。经前3-5天开始服用,每日早晚各食山楂泥30毫升,直至经后3天停止服用,此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即可见效。此法也适合月经不调、中医辨证为血淤者。

3、强心、降血脂、降血压

临床研究证实,山楂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有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山楂还能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等起到强心和预防心绞痛的作用。

此外,山楂中的总黄酮有扩张血管和持久降压的作用。因此,高血脂、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每日可取生山楂15-30克,水煎代茶成为山楂茶饮。

山楂具有养颜瘦身,女人的减肥片山楂含有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物质能阻断并减少自由基的生成,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有防衰老、抗癌的作用。

女性多吃山楂能消除体内脂肪、减少脂肪吸收的功效,对于爱美的女性可以达到美颜瘦身的效果。

山楂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有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山楂还能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等起到强心和预防心绞痛的作用。

此外,山楂中的总黄酮有扩张血管和持久降压的作用。

山楂的副作用

山楂不恰当的吃法也会导致人体产生一些副作用,如造成胃痛、结石。山楂最常见的食用方法是泡水喝,不过如果在空腹的情况下,尤其是在饥饿的情况下食用山楂,会令胃部产生涨涨的感觉,会导致胃痛。山楂中的柔软和胃酸结合容易形成结石,很难被消化,因此不能在空腹的情况下食用山楂。

山楂制成的零食也不能多吃,例如冰糖葫芦、山楂片以及山楂糕等,小朋友吃多了容易龋齿。这些甜品或零食中含有糖分太高,老年人原本吃山楂能起到强心脏降血脂的作用,但是食用这些山楂制品反而会有反效果。因此在食用山楂之前要确保自己的肚子有“料”,避免空腹食用山楂或者喝山楂水等。

山楂宜忌人群

1、适宜消化不良者、心血管疾病患者、癌症患者、肠炎患者。

2、孕妇、儿童、胃酸分泌过多者、病后体虚及患牙病者不宜食用。

山楂的吃法

1、单一食物的效果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养生的需求,更何况使身体快速排毒。多种材料的搭配是中医学上一直所崇尚的,可更有效发挥其作用。山楂茶更有利于身体排毒瘦身,它的制作材料是山楂500克、干荷叶200克、薏苡仁200克、甘草100克。

制作

将以上的几个配料研磨成粉,按照等量的份,分别放入十个小包里,每天可取其中一包作为饮品,沸水冲泡,代茶饮,茶淡为度。水尽量多些,不要为追求口感而喝太浓的茶。

常喝山楂茶的功效

饭后半小时喝山楂水,既能帮助消化,又能起到减肥的功效,切记不要空腹喝,每天泡1-2次即可。教你不运动不吃药就可以轻松瘦到90斤!!而且需要坚持每天服用,但对于胃酸过多,经常胃不适的人士不宜多喝。

菊花有很好的排毒功效,金银花有减肥养生的功效,再加上与山楂的搭配,可起排毒瘦身效果。山楂银菊茶能减肥、降脂、降压,其中山楂能化瘀消脂,久服有降低胆固醇和三酸甘油脂的作用。可准备山楂、银花、菊花各10克。

制作

在进行泡茶时,人们为方便起见,会将材料切成片状,但还是无法将材料本身完全侵泡开来,而对于山楂银菊,可将山楂拍碎,与银花、菊花共同放入杯中代茶冲饮,为一日量。

如何泡山楂

冲泡山楂时,应根据放入山楂的数量倒入一定的开水,开水温度最好在80度左右比较好。一般8-10片山楂干倒入400-500ML开水。加水太少山楂不出味,大多口感过酸,不太好喝了。

山楂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扩张血管、强心、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脏活力、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及利尿和镇静作用;防治动脉硬化,防衰老、抗癌的作用。山楂酸还有强心作用,对老年性心脏病也有益处。它能开胃消食,特别对消肉食积滞作用更好,很多助消化的药中都采用了山楂;山楂对子宫有收缩作用,在孕妇临产时有催生之效,并能促进产后子宫复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有防衰老、抗癌的作用。山楂中有平喘化痰、抑制细菌、治疗腹痛腹泻的成分。山楂的禁忌注意山楂不宜与猪肝同食,山楂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猪肝中含有铜、铁、锌等金属微量元素,二者同食,使维生素C加速氧化而被破坏,降低了营养价值,故山楂与猪肝不宜同食。山楂与含维生素C分解酶的果蔬不宜同食,黄瓜、南瓜、胡萝卜等果蔬中均含有维生素C分解酶,与山楂同食,会破坏分解山楂中的维生素C,降低营养价值,故不宜同食。山楂与海产品不宜同食,海产品中均含有的丰富的钙、铁、碳、碘等矿物质和蛋白质,而山楂中含有鞣酸,若与海产品同食,会合成鞣酸蛋白,这种物质会导致便秘,引发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所以不宜同食。山楂与维生素K3相克,维生素K3为止血药,山楂为活血药,其含有的维生素C不利于维生素K3的止血作用。处在换牙期的儿童不宜多食山楂,会损伤牙齿,对儿童牙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山楂有促进妇女子宫收缩的作用,孕妇多食山楂,会引发流产,故不宜多食。

中药学毕业论文山楂

山楂是我们日常中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吃山楂的好处比较多。山楂怎么吃?山楂的药用功效是什么?其实,山楂最为人熟知的一个功效就是可以开胃消食,可以刺激人们的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山楂还有很多的药用功效,对人们有很高的食疗价值和治病作用,并且可以做成一些药用方剂,我们来分析一下。

山楂的中药作用

山楂是药用价值非常高的中药材,通常是一种山楂片,山楂主要是由山楂和茶叶冲泡而成,山楂中的山楂成分含多种维生素、山楂酸、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等,还含有黄酮类、类脂、糖类、蛋白质、脂肪和钙、磷、铁等矿物质,皆是对人体有益。自古以来,山楂茶就成为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的良药,山楂茶的功效与作用变现为以下几点:

1、老人吃山楂有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的作用,山楂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脏活力、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及利尿和镇静作用。山楂酸还有强心作用,对老年性心脏病也有益处。吃山楂还能开胃消食,特别对消肉食积滞作用更好,很多助消化的药中都采用了山楂。

2、女性吃山楂有有活血化淤的功效,有助于解除局部淤血状态,对跌打损伤有辅助疗效。山楂对子宫有收缩作用,在孕妇临产时有催生之效,并能促进产后子宫复原。山楂所含的黄酮类和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物质能阻断并减少自由基的生成,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有防衰老、抗癌的作用。山楂中有平喘化痰、抑制细菌、治疗腹痛腹泻的成分。

山楂的药用方剂介绍

腮腺炎:山楂治疗腮腺炎,效果非常好,除内服药外,取山楂粉与凡士林调成15%软膏外涂,纱布包敷,每日两次,至肿胀消退,疼痛消失。

带状疱疹:山楂治疗带状疱疹,是常见的中药材,取山楂粉与凡士林调成20%软膏涂于患处,纱布包敷,每日两次,至疱疹干涸消退,痛感消失。

毛囊炎:山楂用来治疗毛囊炎的好处也是非常大的,取山楂片30克,加水煎至150毫升。待凉贮瓶中,用棉签蘸药液涂擦患处,每日数次,至痒痛消失,皮疹消退。

冻疮:人们在冬季的时候有冻疮,可以吃山楂治疗。取山楂片60克,水煎至500毫升。待温度适宜时,每日3次,频洗患处,每次20分钟,每3日一剂。

溃疡:山楂还能治疗溃疡,作用比较强。取山楂粉与凡士林调成20%软膏,高压消毒后,清洁疮面,涂于患处,纱布覆盖,每日一次,至皮肤溃疡面愈合。

上面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吃山楂的一些中药作用,山楂是我们常吃的水果,也是一种药材。山楂可以帮助人们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吃山楂还可以帮助人们保护心血管,并且对产妇产后子宫复原有很多的好处,如果我们平常有腮腺炎、带状疱疹、毛囊炎、冻疮、溃疡等病症,也可以用山楂治疗。

【关键词】 中药学专业 课程体系建设 随着我国医药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加入WTO后,我国的中药行业也加快了现代化、综合化、国际化的步伐。中药领域新学科、新行业不断涌现,社会迫切需要一批新型中药人才,以推动中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时代。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专业设置不断拓宽,各学科之间不断交叉、渗透和融合,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中药学课程体系。中药学人才供求将趋于饱和,人才竞争将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这就对中药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而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就是课程体系建设。因此,构建新型的中药学人才知识结构,深入开展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讨实现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充分体现高等农林院校中药学专业的特色[1]。积极推进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一步优化专业学科结构,加强实验室建设与实习基地建设,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带动专业教学改革,促进专业学科发展,加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以师资队伍建设带动课程改革与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中药学专业技术人才是我们进行改革探索的主要目的。下面介绍对本校中药学专业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体会。 1 推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近年来,我们对本校中药学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以下改革:改革实验课程体系与实验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改革实验教学管理模式与机制;建立系统的传授知识与探索研究相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2]。以教师为主导,培养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积极开展并推行“启发式”“问题式”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其他辅助教学内容,强调对学生分析问题、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如通过让学生查阅、翻译外文资料、撰写读书报告、参与老师科研、设计实验方案、申请并直接参与创新课题研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科研创新能力。运用多媒体、实物或投影等教学手段,强化教学的直观性,提高教学效果。 实践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我们特别注重实验课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并不断增加实验课学时比例,修改设计新的实验课程体系,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从而强化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 课程设置与改进 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体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取决于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可行,它关系到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结构的科学理解和准确把握,直接影响到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3]。我院中药学专业的原课程设置结构不够合理,一些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学时较少,一些必要的选修课没有开设。课程开设较杂乱,尤其是实验学时偏少,导致有些实验课质量不能保证,学生操作能力较弱,达不到预期的实践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水平,也不利于学生知识面及视野的开拓。因此在全校范围内实行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同时,我们对中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改与补充。课程体系调整主要包括: (1) 近年来,随着中药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产生了一些新学科。我们结合本校特色优化专业基础课程,强化专业特色,增加新兴中药学科。如中药市场营销学,中药新产品开发学,中药质量检测,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新药研究与设计,制剂设备与机械,这些新兴学科近几年来发展很快,也最能体现现代中药学的特色,我们将其作为专业选修课进行开设。(2)删除一些与中药学关系不大的课程,将一些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课时有所增加,如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药理学等课程。其中这些课程的理论和实验学时几乎达到1∶1,保证了实验教学质量。 (3)扩大选修课范围。

中药学是我国医学的一块瑰宝,中药学专业是中医药院校主要学科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药学大专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中药学大专毕业论文篇一:《中药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目前中药学科学学位培养模式的缺陷 本校作为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国内首批授权点,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自身发展规律出发,制订了一整套培养方案,以热爱中医药事业,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系统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结合实际工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胜任中药生产、质量评价与控制、新药研发、注册申请、流通管理、药物合理利用及社会服务等工作高层次、应用型的中药学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更加突出了专业学位的应用型特色。但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于中药学专业来说,毕竟是一个全新的事物。由于中药学专业学位在我国设置时间较短,人们对这两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差异性认识不够,造成培养过程中可能存在培养模式雷同等现象。具体而言,我国多数科学学位研究生单一导师制缺乏复合性;指导教师只负责研究生专业或研究方向,培养模式缺乏多样性;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僵化,缺乏灵活性;学术交流的范围有限,尤其缺乏国际性;研究生科研与社会需求脱节,缺乏创新性。传统模式使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的需求脱节,造成研究生走出校门之后不能迅速融进社会,缺乏竞争力。 二、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新方向 经过两年多的调研、摸索和不断 总结 ,笔者认为应建立一种适合专业学位的新型培养模式,即培养模式多样化、课程设置实用化、教学方式灵活化、指导教师双轨化、科研实践社会化、学术交流国际化的新模式。这种模式以校外实践基地为依托,营造研究生 教育 培养的创新环境,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育,促进企业和社会生产实践基地优质教学和科研资源的共享,不断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从而为打造创新型社会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1.培养模式多样化 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同于科学学位,专业学位发展目标和定位都是培养高层次的专业性、技能型人才,而非为以后高深学术研究做准备。这种强烈的实践品质必然要求学生研究与应用两者兼顾,因此传统的培养模式不能再适应新的专业学位发展要求。新的培养模式要求建立在研究与实践两者相互结合之上,学生需要参与两方面的研究并获得研究与实践的双重指导。为此,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应坚持与实践结合、从实践中学习的原则,注重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可采用“校-企合作”或“校-企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学生可在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药政部门、医院等单位进行培养。这种培养模式是研究生培养的一种有益尝试,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学位教育应在坚持“实际问题导向”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知识和基本研究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有较好理论基础的应用型研究人才,但应该更突出专业性,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从而改变单纯培养某一个专业或研究方向的单一化培养模式。 2.课程设置实用化 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以前,人们往往认为研究生教育是专业化教育阶段,课程设置过于狭窄和单一,甚至脱离生产实际。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内容要突出知识交叉性、实用性、创新性的特点。因此,课程的设置应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进行设计,而不是以掌握某门学科的知识体系为目标,从专业化课程向实用化、综合化课程转变,形成新的课程体系。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框架进行构建,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四者按照一定比例组合成有层次、相关联的课程体系,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高层次的技术与管理人才,他们应具备一定的理论,同时更应是一流的实干家,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3.教学方式灵活化 传统的教学方式灌输多、启发少,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也应该更加灵活,以能力与技术培养为核心,重视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中,学校聘请在中药研发、生产、流通、应用和监管等环节有丰富实践 经验 的专家参与教学,教学方式注重教师讲授与学生研讨有机结合,辅之专题讲座、学术研讨会等形式,重视运用案例分析和模拟训练,大胆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 教学 方法 强调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本、以职业导向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素养。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教学在学校完成,实践环节到产业相关部门实施;所选课题强调实用性、创新性及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实验课与校企联合实践基地相结合,在实践中完成,强调现场研究、团队学习,形成完善的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注重增长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限,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4.指导教师双轨化 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两类教育在导师队伍上的差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吸收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作为校外导师,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实现“产学研”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在遴选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指导教师时,强调必须具有较好的实践经验,并承担一定的科学研究课题;在校外,有一定数量的来自中药企业的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指导教师。从实际效果来看,“双导师”制更有利于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校内导师一般科研功底较强,但他们对各部门的实际问题并不十分熟悉;而校外导师对实际问题有清楚的了解与认识,因此,他们以指导实践为主。通过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发挥导师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可以大大提高研究生的专业技能。 5.科研实践社会化 实际操作中,本校规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要求必须保证不少于18个月的校外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专业实践中,充分吸纳和利用社会资源,在生产和经营企业、医院制剂室、药品检验机构等建立校外联合培养基地,改革和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由校外培养基地提供并保障实践教学的条件。研究生本人要提交实践 学习计划 ,并按期撰写实践 报告 。指导教师应在实践报告及最后的实践总结上签名。对学生科研实践的评价要由高校与实践单位双方同意,评价标准应符合行业实际,并能真实体现研究生的专业技术水平。研究生教学培养单位要对实践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实践教学质量。这种科研实践社会化的培养模式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使学校与社会和企业之间紧密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毕业后与社会、与企业迅速融合,既培养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又锻炼了研究生的适应能力,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学术交流国际化 从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来看,专业硕士培养代表着未来的发展趋势。据2010年的统计数字,英国专业学位硕士占50%以上,美国占80%以上,我国仅占20%,这个比例显然是很低的。另外,全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基本是以面向实际应用为主,我国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受教育者,必须考虑未来全球的发展方向,因此要积极投入到国际化的学术交流氛围中。中药学硕士要培养出具有较高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研究生,活跃的学术氛围必不可少,而活跃的学术氛围,离不开国际化的交流和借鉴。为此,必须采取全方位的、切实可靠的 措施 保证学术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比如邀请全球知名企业的专家作高水平的报告,导师应该利用国际学术会议的机会,在“请进来、走出去”中与国际同行交流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进入加快发展、全面提高的新的历史阶段。随着我国社会分工日趋精细,职业结构分层日趋合理,专业学位教育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也将进入崭新的时代。在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定要解放思想,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开放的眼光审视中药学领域内这一全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探索出一种新的适合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中药学大专毕业论文篇二:《循证医学中药带教学习分析》 1传统中药带教方式 目前,药库的高资历药师经长期积累,充分利用眼观、鼻闻、口尝、手感和耳听以鉴别药材,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起来,并以传统的带教方式传授给学生: 自由跟带方式 自由跟带方式是目前普遍的带教方式,主要是在保证药库日常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采取让学生自行到中药格斗中认药,引导学生在认药过程中熟悉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这种方式学习不够系统,内容不够全面。 集中讲解式 集中讲解式主要由带教老师按实习安排事先准备好实习内容,再将所有实习的学生集中起来以授课的形式讲解。这种带教方式由于需要组织较多的人员和占用一定的时间,安排讲解的次数和时间有限,学生对知识接受有限。传统的带教主要为师承方式,能够有效地继承经验,但也有效率较低、学生积极性不高、信息更新慢等不足,在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新形势下必须改革,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在有限的带教时间内取得更好的效果,是现阶段药库带教所面临的问题。 2循证医学带教方式 循证医学的 思维方式 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以客观研究结果为依据,即在个人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从日新月异的医学科学的发展中获取最新、论据强度最高的证据,以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2]。循证医学实践的过程,主要包括5个步骤:①把所需要的信息转化为一个可回答的问题;②查找可以回答这一问题的最佳证据;③严格评估证据真实性和推广应用性;④把严格评价的结果与临床经验、病人的生物学特点、价值观和个体情况相结合,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⑤评价执行①到④过程的效果和效率,并尽力去改善它们以便今后更好地应用。在现阶段,借助循证医学的思维方式带教可以克服传统带教中信息更新慢、学生积极性不高等不足。 在传统带教方式引入循证医学思维方式探索 在充分应用传统的带教方式基础上,尝试运用循证医学思维方法进行实习带教。在传统带教中运用循证医学的观念进行教学,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①树立循证医学观念:循证医学的教育模式与传统医学教育不同,它的核心内容是大量查找文献,这必须依托于网络信息化工具,也是现代学生所擅长和乐于接受的手段。②训练循证医学思维方式:实习学生通过传统的自由分散式学习后,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兴趣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学会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药学图书资源和互联网上的药学文献资源,根据所提的问题,制定可行的检索策略,搜索众多的数据库,收集大量的研究证据,再评价这些证据的作用,并解决实际问题。③循证医学思维方式要与传统的带教方式相结合:传统带教方式在培养中药师方面有较好的经验,引入循证医学思维方式是对传统的有效补充,其目的重在能力培养,即教会实习学生如何学习,有助于激发实习学生的内在兴趣,培养他们科学的医学观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填鸭式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旧模式,避免在脱离带教老师的监管后不知道如何继续学习,使他们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设计者和主动者,从死学转变为巧学,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求索,由获取知识转变为探究知识,从终结性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 3讨论 中医专业的临床中药学实习带教是实习学生与中药材实践亲密接触的很好机会,通过中药的实习,能通过眼观、鼻闻、口尝、手感和耳听来了解中药,传统的中药实习方式注重于日常经验的师承,但对于中药日益发展的信息不大重视,如对中药的来源、药用部位、不同炮制品种、中药的用法、用量等每年都有大量的信息在更新,如何吸收应用这些信息往往被忽略。通过循证医学思维带教,让学生围绕着一个问题进行发散式查找文献,遴选总结资料,学生的实习效果可以得到明显提高,学生对掌握知识的方法得到有效改善,学生对中药实习的兴趣大大增强,信心增加。借鉴循证医学的方法引入中药带教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带教老师在这方面的经验还不够丰富,在完善质量评价工具和技术方面,还有较大的提高空间,对国外知名临床试验评价量表和技术的系统学习,以及针对中医药临床研究的现状和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比较困难[3]。由于在收集和评价都没有统一目标,有时候找到的文献资料比较偏向于某一方面,内容较单一,在这过程中,需要加强注意干预,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在学习实践中,笔者只是引入了循证医学的方法,未能严格执行其评价程序,在系统评价和分析方法上,还有许多技术和方法需要认真的学习。如多个对照组临床试验的分析方法,倾向性评分等。虽然相于传统的粗放式带教,效果有一定的提高,但仍然需要大量的学习—实践—提高过程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带教工作。 中药学大专毕业论文篇三:《中药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来源、采制、性味、功效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各专业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本文就中药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做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中药学;教学问题;教学对策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及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各类从业人员必备的专业知识。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在中药学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1.学生缺乏学习中药学的兴趣。中药学是一门涵盖内容广泛,衔接众多课程的一门学科。学生初次接触中药学,觉得专业术语晦涩难懂,药物数量众多,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多,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感觉困难,难以入门,久而久之,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 2.教学内容繁琐,教学方法单一。中药学这门课程需要讲授中药的各种知识,与中药炮制学、方剂学等课程以及临床知识紧密联系,因此学习内容多。但在整个教学计划中,课时安排量不多,导致教师教学任务重,成天忙于应付教学,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只注重传授课本知识,采取单一的“灌注式”的教学模式。 3.学生缺乏实践。长期以来,中药学教学就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教学计划中,理论课时多,实践安排少;另外,实践条件有限,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实践学习,导致了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和实践能力之间相脱节。 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相应的提出了几点对策,以改善中药学的教学,提高中药学教学质量。 1.增强学生学习中药学的兴趣 中药学是一门涵盖内容广泛,衔接众多课程的一门学科。与《中医学基础》、《方剂学》、《中药炮制学》等均有密切联系。学生开始接触中药学时,设法引导学生对中药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初学中药学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首先要引导他们善于运用中医理论作指导,在充分理解中医理论的基础上记忆中药学的内容,这样既省时又记得牢。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讲述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对于难点和重点,应反复讲授,并且运用联想、对比、分类和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以加深记忆,使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在课堂上,适当穿插有关中药的 典故 ,民间 传说 、神话等,活跃课堂气氛,以增加学生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比如讲白头翁,传说唐代诗人杜甫困守京华之际,生活异常艰辛,往往是:“残杯不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一日早晨,杜甫喝下一碗两天前的剩粥,不久便呕吐不止,腹部剧痛难耐。但他蜗居茅屋,身无分文,根本无钱求医问药。这时,一位白发老翁刚好路过他家门前,见此情景,十分同情杜甫,询问完病情后说道:“你稍待片刻,待老夫采药来为你治疗。”过不多久,白发老翁采摘了一把长着白色柔毛的野草,将其煎汤让杜甫服下。杜甫服完之后,病痛慢慢消除了,数日后痊愈。因“自怜白头无人问,怜人乃为白头翁”,杜甫就将此草起名为“白头翁”,以表达对那位白发老翁的感激之情。白头翁虽是野草,但药用价值却很高,历代本草专著多有记述。中医认为,白头翁有清热解毒、凉血、明目、消赘的功效。学生侧耳倾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而且还记忆深刻。 2.改革教学内容 中药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中药学基本理论和中药的功效及实际应用,是中医药临床实践的基础。在中药教学中,教学内容必须参照教学大纲的目的精心地在教材中选择、增删、重新组合,着重讲解每一章节中的代表药,介绍I临床常用药。如解表药,发散风寒药,主要针对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白芷、细辛的性味、功效、应用重点讲解,其余只针对主要治疗作用简单介绍。这样即能达到,精简内容,突出重点,避免重复。并且将中药按照掌握、熟悉、了解的程度来划分,使学生明确记忆对象,有效的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以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材中有些比较浅显、易读易懂的章节,安排学生自学,如消食药、驱虫药、涌吐药、截疟药等章节内容。教师可指定阅读参考书,指出学习要点,提供学习思路,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和分析问题。逐渐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的潜能。而且在讲解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引进新知识,充实新内容,能将传统中医药与现代中药理论联系到起来,比如,贯众性味苦,微寒。有小毒。归肝、脾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主要用于虫积腹痛,吐血衄血,崩漏下血,风热感冒,温热斑疹,痄腮喉痹。现代药理研究,贯众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兴奋子宫、驱虫作用。这样可以更为全面的掌握中药的应用。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改变单一的“灌注式”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对比式教学方法。中药学章节多,药物多,不通过对比,学生很难找到重点,也难以记忆。同章节药物往往是同中有异,通过同章节药物之间的对比,可执简驭繁,事半功倍。比如消食药,这一章中所介绍的药物均有消食的作用,同中有异的是,山楂善于消肉食积滞,并能活血化瘀;神曲健脾;麦芽和谷芽消面食,且麦芽兼能回乳消胀;莱菔子降气化痰作用强;鸡内金有固精止遗,化坚消石的功效。这样通过列表对比,把相似或相反的内容作比较,学生可以一目了然,清楚记忆。 解决学习问题学习法。解决学习问题 学习方法 是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方法,通常包括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教师评估学生的成果等几个环节,其中最关键的是教师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在讲授中药时,尽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如,在日常生活中,生姜熬汤加红糖可以治疗风寒感冒轻症。在中药学中,生姜属于发散风寒药,既可温中止呕,又可清热止呕;既可用于胃寒呕吐,也可用于胃热呕吐,因为方便易得且具有良好的疗效,故被称为“呕家圣药”。因为学生对生姜非常熟悉,对自己在生活中了解的中药也非常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在介绍完生姜后,提出问题“请在教科书中找出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药物,比较其药用价值和应用价值。”这样就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让学生意识到中药的实用性。 直观教学方法。中药种类及内容繁多,且相互间性味、功效不易区别,而且语言描述比较抽象,学生感到很深奥,不易理解和记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针对教材特点采用直观教学方法,把中药标本或者中药挂图带人课堂,按照中药的形态、分类、性味、功效、应用进行启发性讲解,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内容形象、具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中药学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因此还需结合多媒体、录像等现代教学手段。例如黄连的“鸡爪连”、川乌与附子的药用关系、白术的“如意”云头等利用图片展示,会印象深刻。多媒体教学还可大大节省教学时间。将授课内容展示于屏幕,只需花少量时间进行板书讲解补充。由于授课内容图文并茂,内容直观学生容易理解教师只需精讲点拨将节约下来的时问用于教学内容的复习和深化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实践表明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是目前中药学教学方式的最佳选择。 4.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习中药学,目的是为了学生能更好的应用于实践中。因此,在教学中,可多增加实践课时,让学生多次观看中药标本,此外,安排学生到中药植物园、药房等地方实习,让学生多接触中药,让其辨认中药植物的种类、形态,并与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相联系,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之,中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是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中药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芳,高职教育中如何提高中药学课堂教学质量[J],卫生职业教育, [2]楚胜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中药学的兴趣[J],医学理论与实践, [3]姜醒,苑光军,李明杰中药学教学改革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管理杂志, [4]朴光眷,李镐,吕惠子,解决问题学习法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J],药学教育, 猜你喜欢: 1. 关于中药学毕业论文 2. 本科中药学论文范文 3. 关于中药毕业论文 4. 关于中药学毕业论文 5. 本科中药学论文范文 6. 2016中药类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当归药材的药学研究论文

当归适合人群: 1. 适宜月经不调者、闭经痛经者、气血不足者、头痛头晕者、便秘者。 2. 热盛出血者禁服,湿盛中满及大便溏泄者、孕妇慎服。 当归食疗作用: 当归味甘、辛、微苦,性温;归肝、心、脾经;香郁行散,可升可降; 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 主治血虚、血瘀诸症;眩晕头痛,心悸肢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结聚,虚寒腹痛,痿痹,赤痢后重,肠燥便难,跌打肿痛,痈疽疮疡。 当归做法指导: 1. 主要以辅疗形式添加到粥,汤中。 2. 一般生用,为加强活血则酒炒用。又通常补血宜当归身,破血宜当归尾,止血宜当归炭,酒制可增活力之力;和血(补血活血)用全当归。 3. 心肝血虚而见面色萎黄、唇爪无华、头晕目眩、心悸肢麻者,可与熟地、白芍、川芎配伍 ,则补血之力更强。 4. 月经不调,属肝郁气滞,经来先后无定期者,可与柴胡、白芍、白术等同用。 5. 年老体弱、产后以及久病血虚肠燥便秘者,可与火麻仁、枳壳、生地等配伍;祝你好运

当归能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可应用于血虚诸证。血虚血瘀,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性腹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疡,风寒痹痛。血虚肠燥便秘。湿盛中满、大便泄泻者忌服。现代研究的药理作用:当归发挥油能对抗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或组织胺对子宫的兴奋作用。当归水或醇溶性非挥发性物质对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使子宫收缩加强,大量或多次给药时,甚至可出现强直性收缩,醇溶性物质作用比水溶性物质作用强。

1.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 对离体子宫的作用富华等于1954年报道了甘肃岷县当时含有兴奋和抑制子宫平滑肌的两种成分,具有双向性作用。抑制成分主要为挥发油,兴奋成分为水溶性或醇溶性而乙醚不溶性的非挥发性物质。同年吴葆杰等亦报道,当归对离体子宫与在体子宫作用不同,煎剂或乙醇浸膏对离体子宫抑制作用占优势(对在体子宫,则主要呈兴奋作用)。次年皮西萍的实验表明,酒浸膏及水浸膏于首次用药呈抑制,冲洗恢复后再给药则呈兴奋作用。进一步地研究表明当归挥发油对兔、豚鼠、小鼠、大鼠、狗等动物未孕、早孕、晚孕、产后的离体子宫均有直接抑制作用,使节律性收缩逐渐变小至消失,呈弛缓状态。并对抗垂体后叶素、组胺、肾上腺素及乙酰胆碱等引起的子宫收缩。当归流浸膏主要为兴奋,大剂量有时呈抑制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巨噬细胞,滴于玻片上。在37℃保温30分钟,然后固定染色,镜检,计算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另有研究表明,当归注射液对体外免疫溶血无抑制作用。当归能显著增加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标记I血浆蛋白或刚果红的廓清率,增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徐理纳等报道给小鼠静脉注射当归16g/kg或阿魏酸钠00-200mg/kg均能显著地促进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对刚果红的廓清率。给小鼠ig阿魏酸钠或SC给能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能力。Sc给当归20g/kg也有增强作用。张蕴芬等亦报道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能显著增加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对刚果红的廓清率及促进小鼠腹腔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1990年马世平等研究了当归补血汤及其组成药物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归补血汤以及组成药物当归、黄芪均能提高小鼠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CIC)花环率。若动物给予强的松龙,其免疫功能受损的同时ig当归补血汤及当归、黄芪,则受试动物低下的免疫功能得以明显改善。也有实验表明,po当归或当归补血汤煎剂,对玫瑰花形成细胞数无明显影响,但可提高血清抗体效价。1986年张培棪报道,当归中性油总酸有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促进淋巴细胞转化作用(P<);当归多糖有明显促进E一花环形成率和酯酶染色阳性率作用(P<);总酸有促进特异抗体IgG产生作用(P<)。故认为总酸既有提高机体免疫作用,又有促进体液免疫作用。另据李明峰等报道,当归多糖能显著提高小鼠对牛血清蛋白诱导迟发性超敏(DH)的反应性。王亚平等给正常小鼠sc当归多糖,见脾脏重量和脾长明显增加,组织切片观察见脾小体结构不清,幼稚细胞增多,核分裂活跃。朱启等报道,注射当归多糖使脾白髓截面、T和B淋巴细胞区有所缩小;脾小体生发中心反应减弱,树突细胞增多,淋巴母细胞减少,脾红髓有核红细胞核固缩,数量减少,粒细胞增多;脾血窦扩张。当归多糖使小鼠胸腺重量降低,皮质变薄和萎缩。当归多糖亦能提高小鼠对刚果红的廓清率,对皮质激素所致的抑制作用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5.保肝作用 6.抗肿瘤作用 7.抗辐射操作作用 8.镇痛作用 9.抗炎作用 .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响 取小鼠,随机分组,每9只。末次给药l小时后,按文献法(),尾伊文思蓝5ml/kg,立即醋酸10ml/kg,30分钟后处死小鼠,剪开腹腔,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收集冲洗液,并调整终体积至10ml,离心,取上清液,用721分光光度计于610nm处测吸收度。结果,当归10g/kg能显著抑制腹腔毛细血通透性增高。 .对致炎剂所致大鼠足垫肿胀的影响 取大鼠,随机分组,每组7足。末次给药1小时后,参照文献(徐叔云等,药理实验方法学),于大鼠有后足垫分别sc1%角叉菜胶、甲醛、新鲜鸡蛋清各,用千分尺于致炎后每1小时测量1次(甲醛组于每天给药后2小时测1次,共5次,以致炎前后足垫厚度之差表示肿胀度。结果,当归对3种致炎剂的足垫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去肾上腺大鼠角叉菜胶足垫肿胀的影响 大鼠肾上腺切除按常规法进行,乙醚麻醉,于背部第十二肋下作横切口,摘除双侧肾上腺,手术后im青霉素250mg/kg抗感染,用1%NaCl代替自来水喂饲。第2天,大鼠随机分组,同时给药。末次给药后1小时,于右后足垫sc1%角叉菜胶致炎,同前法测定足垫肿胀度。结果;当归对去肾上腺大鼠仍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对组胺引起的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响 取大鼠,随机分组,每组7只。末次给药1小时后,大鼠背部剃毛,沿背部中线两侧皮内注射磷酸组织胺,立即尾伊文思蓝溶液10ml/kg,20分钟后剥离蓝斑皮肤,测定蓝斑染料渗出量。结果,当归对组织胺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无显著影响。 .对大鼠炎性组织中PGE2含量的影响 取大鼠,随机分组,每组7只。末次给药后小时,于右后足垫scl%角叉菜胶,致炎后3小时处死大鼠,将炎性足垫在踝关节上处剪下,称重,剥皮,加5ml生理盐水浸泡1小时,取出足抓,离心,取上清液(戴岳等,中国中药杂志,1989;14(7):47),用751分光光度计在278nm处测吸收度值。以每克炎症组织相当的吸收度值表示PGE2的含量。结果,当归显著降低料性组织中PGE2的含量。结果,当归显著降低炎性组织中PGE2的含量。 .对大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的影响 取雌性SD大鼠,随机分组,每组9只。乙醚麻醉下,于两侧前肢腋窝下各埋植20±lmg重的消毒棉球1个。手术当天给药,连续给药7天,第8天放血处死大鼠,剥离肉芽组织。阳性对照im氢化可的松。将肉芽组织80℃烘3小时后称重,并同时取各鼠胸腺和肾上腺称重。结果,当归8g/kg组对棉球肉芽组织增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胸腺和肾上腺重量无显著影响。 .对豚鼠血清补体溶血活性的影响 取豚鼠,随机分组,每组7只。末次给药后l小时,心脏无菌采血,制备血清,按改良Mayer氏半量法(临床生化检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测血清补体经典途径的溶血活性。计算半数溶血值(ACH50)。将上述待测血清,按文献(张载福等,安徽医学院学报,1985)测血清补体旁路溶血活性。计算半数溶血值(ACH50)。结果,当归对补体旁路溶血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不影响补体经典途径的溶血活性。 上述研究提示,当归的抗炎作用机理主要涉及:1.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2.抑制PGE2的合成或释放。此外,降低豚鼠补体旁路的溶血活性,也可能是其抗炎机制之一。 10.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当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早有报道。日本学者报道日本太和当归(An-gelicaacutilobaKitagalia)挥发油有镇静、催眠、镇痛、麻醉等作用。 .藁本内酯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 以吐温一80配成乳状液备用。每次将1只小鼠放入活动盒内,用YSD-4型药理生理实验多用仪纪录给药前10分钟以及给药后10-20分钟的小鼠活动次数,并与已知药安定及苯丙胺对比,结果表明:1%藁本内酯98mg/kg可使小鼠自发活动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相差非常显著小鼠活动明显减少时,还观察到小鼠极度安静,但未睡眠,对轻微刺激仍有反应。此现象与安定相似。当归还含有琥珀酸和阿魏酸,据报道琥珀酸有镇静作用而阿魏酸钠虽能减少小鼠活动次数,但与对照组相比,相差不显著。 .藁本内酯对氯胺酮兴奋作用的影响 动物及实验方法同上。记录给药前后0-10分钟,10-20分钟小鼠活动次数。结果表明:氯胺酮40mg/kg使小鼠出现躁动不安,无休止地在活动盒内蹒跚爬动,活动次数较给药前显著增加。同时并用藁本内酯98mg/kg、196mg/kg均能显著减轻氯胺酮引起的上述反应,其效力与剂量呈正相关。而均未出现睡眠、麻醉等加重氯胺酮的中枢抑制作用。 .藁本内酯对电刺激诱发小鼠激怒反应的作用 小鼠雌雄各半,同性别两只为一对,用上述多用仪与导电铜网相连,连续刺激,1秒输出脉冲1次,刺激持续时间1/8秒,输出交流电压伏。记录给药前、后10分钟,1对小鼠出现激怒反应(小鼠竖立、两前肢离地,对恃、互相撕咬)的时间。结果:给予3%藁本内酯294mg/kg后10分钟,可使电刺激诱发小鼠激怒反应时间明显延长,与对照组比较相差非常显著,其作用与氯丙嗪相似。 .藁本内酯与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 在环境温度保持25-28℃时,藁本内酯98mg/kg、196mg/kg可显著缩短小鼠应用戊巴比妥钠35mg/kg的入睡时间(以翻正反射消失作为入睡指标)及显著延长睡眠作用的维持时间(以翻正反恢复并爬动两步为转醒指示)。 .藁本内酯对小鼠体温的影响 在室温26-27℃下,预先测量肛温,每次3分钟,选体温在℃之间的动物。然后测量给药前、后10分钟、20分钟小鼠体温的变化。结果:给予睾本内酯98mg/kg,196mg/kg后10分钟、20分钟均使小鼠体温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相差非常显著。 综上所述,藁本内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的抑制作用,并有与安定剂相似作用,而本身无明显催眠作用,仅起到加强催眠药的作用。因此,初步认为当归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可能藁本内酯是出现药理活性的主要成分,其作用很可能涉及大脑边缘系统,但其作用机制究竟为何,有待进一步研究。 11.抗菌作用 当归对体外痢疾、伤寒、副伤寒、大肠杆菌、白喉杆菌、霍乱弧菌及a、B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抗菌作用。Po本品可减少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外用能加速兔耳创面愈合,使局部充血、白细胞和纤维浸润,新生上皮再生,对局部组织有止血和加强末梢循环作用。说明当归有抗菌、消炎作用。临床可用于化脓性上颌窦炎、急性肾炎、骼静脉炎、硬皮病及牛皮癣等病症。当归热水提取物对慢性风湿性病实验动物模型在其佐剂关节炎急性发作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12.其它作用 .平喘作用 中医认为,当归主治咳逆上气。现已证明,当归成分正丁烯夫内酯和藁本内酯对气管平滑肌具有松弛作用;并能对抗组胺-乙酰胆碱引起的支气管哮喘。 .对兔肾热缺血有保护作用 当归能改善兔肾热缺血60分钟后肾小球过滤功能及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减轻肾损害,促进肾小管病变的恢复,对肾脏有一定保护作用。 .对物质代谢的作用 目前用对流免疫电泳法、同位素示踪及电镜等先进技术证明,当归能使体外培养的肝细胞蛋 白质合成增加,并对DNA、RNA的合成有促进作用。临床证实,当归可使患者麝香草酚浊度降低。当归膳食饲养小鼠,肝组织内源性呼吸加强,氧化谷氨酸的能力显著提高。对四氯化碳所致肝损害有保护作用,且能防止肝糖元降低。实验和临床均证明,当归对高脂血症有降血脂作用,其作用同安妥明等药物相似。对动物和人离体细胞内2、3-二磷酸生成有促进作用,降低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促进带氧血红蛋白在组织中释放氧,从而增加了红细胞运输氧的功能。 .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当归对脑缺氧、缺血后再灌注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物增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所含的阿魏酸有直接减少H2O2含量,并与膜磷脂酰乙醇胺结合,通过直接消除自由基,抑制氧化反应和自由基反应等拮抗自由基对组织的损害。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