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骨科医学杂志编辑

发布时间:

骨科医学杂志编辑

1975年毕业于河北医学院,分别于1985年至1986年、1991年至1992年两次赴日本信州大学留学。1993年4月任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科第二住院部副主任,1993年12月至1999年3月期间,历任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河北省骨科研究所副所长、骨伤科主任。1999年3月任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河北省骨科研究所所长。2000年1月兼任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创伤急救中心主任。2006年2月任河北医科大学副校长。2013年11月,当选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是首位当选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候任主委的地方医院专家。张英泽同志从事创伤骨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30余年,率先开展了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及内固定方法,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严重骨盆骨折伴骨盆内大出血的血管介入治疗、颈椎骨折同时行前、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微创跟骨骨折的治疗均居国内先进水平。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混合型全髋关节置换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获厅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3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研制发明的“锚式加压钉”获1999年河北省首届发明奖。2002年发明的“自动生理加压内固定钢板”、2004年发明的“骶骨棒内固定瞄准器”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国家级发明专利一项、德国国家发明专利一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科研项目1项,并获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省长特别基金、国家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重点基金等。撰写发表论文110余篇,主编出版专著7部,其中主编的《临床创伤骨科学》全面、系统地概述了创伤骨科的诊断与治疗技术。《英、日、汉骨科常用词汇》为国内同类辞书的首创。培养研究生44名,其中博士生17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先后荣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佳医生、全国优秀院长、全国优秀教师及省、市、校、院级等多个荣誉称号,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同时兼任河北省骨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骨伤学会委员、中国修复与重建学会常委等职务。《中华创伤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等多家医学杂志编委。曾任河北省第七届、第八届政协委员,现任河北省第十届人大常委。

医学编辑主要是负责医学内容的策划、编辑、发布。

医学编辑的工作职责如下:

1、负责公司医学内容的不同渠道和平台的内容呈现;

2、负责医学相关内容的策划、撰写,能对内容的科学性及严谨性把关;

3、参与活动/项目的专家沟通与对接,能理解专家需求并做内容呈现;

4、对医学/医疗领域的相关热点资讯具有敏锐。

优点:比较有前景,有挑战,薪资也还行。

缺点:工作时间长,部分公司内容和计算机又很大关系,需要学习计算机知识。

试题类医学编辑工作内容

1、整理、标记护理等医学相关专业考试题库,原创编写试题解析,总结考试知识点,用于纸质图书出版、网上题库发布或视频培训课程。

2、分析考试规律,制作用于视频培训或宣传的幻灯,视个人能力承担用于教学或宣传的网络直播或现场授课及视频课程录制工作。

3、管理图书出版流程,完成版式、封面、宣传等设计方案;把控编辑、设计、排版、校对、印刷等出版环节的质量。

罗先正,骨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30年出生,1954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曾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主任、关节重建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力学中心副主任。曾任中华骨科学会第三、四、五届常委,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骨科杂志常务编委、现任友谊医院专家组成员、中国骨肿瘤骨病杂志副主编、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会顾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罗先正教授长期从事骨科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在人工关节、创伤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等诸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曾先后获得北京市、局科技成果奖九项,全国学科成就奖一项。主编《髓内钉内固定》、《人工髋关节》、《骨质疏松基础和临床》等多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主办全国性人工关节、带锁髓内钉、骨质疏松性骨折学习班及研讨会等学术会议数十余次,深获国内学术界好评。邱贵兴,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第23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北京医学会第17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华骨科杂志》主编、《JournalofOrthopaedicSurgery(APOA)》编委、中欧骨科学术交流委员会中方主席、国际脊柱畸形矫形研究组中国组主席等职。较早引入并积极推广CD、TSRH、CDH系统等脊柱固定器在临床上的运用,尤其在脊柱劁凸方面进行了长达20余年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脊柱侧凸的中国分型方法(PUMC协和分型).他所领导的课题《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系列研究及临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编、主译《骨科手术学》(第3版)、《脊柱外科新手术》、《骨质疏松基础与临床》、《高级医师案头丛书——骨科学》、《人工髋关节学》、《高等医药院校八年制规划教材——外科学》等近30部专著在国内外各种杂志发表论著348篇,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两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国家教委三等奖、卫生部二等奖等奖项,并多次获得院内医疗成果奖及科技成果奖,获授权专利5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梁国穗教授(Prof.LEUNGKwok-sui),香港中文大学矫形外科及创伤学系主任、教授,骨科培训中心主任,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骨科顾问医生、创伤骨科主任。《lnjury》、《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等国内外专业杂志编委,从事创伤骨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40年,著述颇丰,造诣极深。目前主要研究方向:骨折愈合,骨质疏松性骨折内固定及预防,骨科计算机辅助导航的应用等。居于国内创伤骨科各领域的前沿地位,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学术地位。为带锁髓内钉技术在国内和亚洲地区的推广和应用进行了长期大量的工作,培养了众多的创伤骨科人才。

全科医学杂志编辑

学术版稿约《中国全科医学》杂志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卫生部主管的国内首家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本刊为旬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9572,CN 13-1222/R;邮发代号:80-258。本刊宗旨:研究中国全科医学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交流全科医学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主要读者为基层广大医务工作者及从事全科医学的科研、教学及社区医务人员。�1、本刊设有栏目:述评、专家论坛、全科医疗专题研讨、论著、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疗/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研究、社会热点问题研究、社会·行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调查研究、护理与康复、诊治思路、会诊与转诊、临床病例讨论、标准·方案·指南、用药指导、急诊急救、临床误诊分析与提示、全科医生技能发展、中医·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知识窗等栏目。�2、对来稿的要求�(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练,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等字数一般不超过4000字,短篇不超过2000字。�(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 动;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脚注于同页左下方。�(4)摘要:论著需附结构式中英文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中文摘要200字左右,英文摘要400个实词左右。�(5)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ATP"应标引为"三磷腺苷"。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空2个字。�(6)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7)图表: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8)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Sx;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等)。 �(9)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共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转行。�(10)参考文献: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期刊〕:作者�文题�刊名,年,卷(期):起页-迄页;〔专著〕: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专著中析出文献〕: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见:原文献责任者�原文献题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11)基金及获奖文稿:论文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本课题为××基金资助(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本刊设有科研基金项目"绿色通道",对基金项目论文优先刊用,并适当减免版面费。�(12)来稿格式:来稿要求字迹清楚,英文摘要及文献应隔行打印。特殊文种、上下角标符号、需排斜体等应予注明。本刊欢迎软盘投稿,请将打印稿和存有相应文件的软盘一同寄至编辑部。文件以纯文本格式存盘。�(13)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具备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14)根据《著作权法》,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来稿在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接到回执后5个月未收到处理意见,可另投他刊。因本刊条件有限,恕不退稿,请自留底稿。�(15)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16)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30元,稿件确认刊登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确有困难者可申请减免。稿件刊登后酌付稿酬,赠当期杂志2册。�3、本刊投稿指南�每本杂志都有其特定的办刊宗旨和读者对象,本刊定位于慢性病、老年病、常见病、流行病,院前急救以及预防、康复、保健、心理疾患,慢病监测与管理,全科医学教育,卫生服务管理。编辑部在初筛稿件时,首先看稿件是否符合本刊宗旨和主要读者对象的需要;然后再看稿件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与同类稿件相比是否有独到之处,内容是否符合本刊稿约要求等,据此来决定稿件的取舍。因此,不用的稿件不一定是劣质的,刊用的稿件应是优秀而且"对路"。所以,不属本刊范围的稿件,请勿投本刊,以免影响论文正常发表。来稿请寄:北京市南区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首都医科大学128信箱,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编辑部;邮编:100069;电话:;传真:;E-mail:zgqkyx@126�com读者版稿约《中国全科医学》杂志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主办的国内首家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9572,CN 13-1222/R;邮发代号:80-348。《中国全科医学》(医生读者版)办刊宗旨:创新办刊理念,期刊与网络有机结合;提供临床医生与专家交流互动平台;传授医生临床诊治技能;介绍医学标准与规范。办刊方向:改变医学期刊的严肃面孔,打破医学领域的沉闷气息,力求科学严谨,有趣可读、易懂实用、亲切自然。刊物特点:每期一个主题,均以病例分析为经线贯穿始终,充分体现“易懂、实用、便于收藏”的特点。1. 主要栏目专家在线(专家面对面、今日我出诊、每期一课)、指南·标准·方案·共识、临床点拨(专病、讲述、经典病例、循证、临床决策、查房记录、误诊剖析、用药指导、中医中药)、前沿与进展、争鸣、全科医学频道(慢性病管理、急救快车、康复广场、全科医生诊室)、杏林百味(医生·患者、医生与社会、职业发展、医苑杂坛)、临床工具、双语专栏、医生信箱等。2. 来稿要求(1)医学知识类文章要求具有科学性,突出实用性,淡化理论,语言通俗易懂,所介绍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便于基层医生理解、掌握和运用。医疗人文社会类文章(包括交流)要求积极向上,具有启迪性,对提升基层医生的综合素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本刊主要强调文章对基层医生的实用价值,一般不接收研究论著式稿件。(2)来稿提倡原创。如果非原创,请注明出处。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3)一般不超过2000字(最多不超过2500字)。3. 收稿形式本版长期收稿,作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邮寄方式将文章寄到本编辑部。本版部分内容将力邀相关领域专家做以专题讲解。同时跟踪报道、翻译、摘录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和信息,争取把实用性的医疗知识及时、准确、大量地传递给一线医疗工作者。4. 稿费来稿一经采用,我们将按照统一标准支付给您一定稿酬,以致谢意。5. 出版形式本刊录用的所有稿件,均以纸载体形式出版。本刊定位于提高基层医生的临床技能和知识更新。编辑部在约稿和筛选稿件时,首先看稿件是否对基层医生临床诊治有指导意义,然后再看稿件是否具有实用性,据此来决定稿件的取舍。因此,不用的稿件不一定是劣质的,刊用的稿件应优秀而且实用。本编辑部联系方式如下:《中国全科医学》(医生读者版)编辑部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右安门西街8号邮政编码:100069中国全科医学杂志分学术版和读者版,学术版对文章质量相对要高一些,偏向科研方面,读者版定位于提高基层医生的临床技能和知识更新。

非常难,它是2011年医学综合类影响因子第三名,是北大中文核心和科技核心双核心。在全科医学领域仅有的几本双核心。不过你可以试试,对于项目资助和社区基线调查分析等文章相对好发表,临床专业性文章比较难发表,呵呵!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是中文核心。《中国全科医学》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算是国家级核心期刊了。在广大专家、作者及读者朋友们的长期支持下,《中国全科医学》杂志再次入编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即第9版)之“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创刊于1998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主办的中国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期刊。

据2019年7月《中国全科医学》官网显示,《中国全科医学》编委会有编委126人,青年编委57人,国际编委10人,学术顾问1人。

收录情况

《中国全科医学》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CA化学文摘(美)(2014)、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8)、荷兰《医学文摘库/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

EMBiology数据库(EMBiology)、EMCare数据库(EMCare)、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Scopus数据库等收录。

要看你的论文质量了,不是太差的话修改一下还是能发的,而且现在是半月刊,一年有24期,你可以找下爱爱医论坛教育版的版主紫色丁香,她是编辑,可以联系她帮你看下文章

医学杂志编辑陈科

丛书主编简介:丛玉隆,男,1947年5月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解放军总医院医技部临床检验科主任兼全军医学检验指控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1994年以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检验学会主任委员、中华检验医学杂志总编辑等职。

任龙喜,教授,1959年出生于河北。1984年于华北煤炭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留校在附属医院骨科工作。1993~1997年在日本山形大学攻读医学博士学位。1997年回国,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担任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教研室副主任、骨科主任、骨科硕士研究生导师,1998年破格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1999年12月创建《唐山市脊柱脊髓伤病防治研究中心》。2001年以人才引进调入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担任骨科主任、河北医科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2年8月赴日本大阪丸茂仁病院学习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技术,同年11月将PLDD技术应用于临床。2002年12月创建“北京市朝阳区老年脊柱一关节外科临床研究中心”,同年主办了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第一届全国颈椎病诊断治疗新进展高级讲习班”。2005年10月创建“日中医学交流中心中国PLDD培训基地”,同年并连续4年主办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全国PLDD微创技术高级讲习班”。现担任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微创脊柱外科学组委员、北京光学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激光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国残疾人康复学会脊髓损伤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外科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创伤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微创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脊柱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编委、《中华中西医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委、《微创医学杂志》编委、《中国保健杂志》副总编辑。先后承担国家教委、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关于脊柱一关节方面多项科研项目,其中有4项是关于PLDD治疗颈腰椎病的基础与临床的研究。几年来,获国家专利三项,著书五部(主编三部、副主编二部),在国际及国家级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有关PLDD文章15篇。曾先后获得省部级、市级、区级科技进步奖4项。培养骨科硕士研究生9名。2005年获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200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闫小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会员。担任《中华临床杂志》、《中华实用医学杂志》和《军医进修学院学报》编委,《中华中医医杂志》常务编委《解放军医学杂志》等期刊杂志特药审稿人。从事呼吸内科医疗、保健、科研和教学工作20余年,专业技术全面,对急性肺损伤临床及基础研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心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发表了论文70余篇,作为副主编出版专著1部,参与撰写专著5部,获三等奖一项,济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 1956年5月出生,1980年7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老年病、呼吸科主任、硕士生导师。专业特长:从事中医内科30年,临床重视中医辩证与西医病相结合,治疗与调养相结合,治法不拘一格,讲究实效,突出中医特色。擅治病种: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咳嗽变异型哮喘、老年人哮喘、肺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纤维化、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医学杂志编辑编制

报考医学编辑岗位描述负责医学项目的执行,包括但不限于:1. 根据主题或关键词进行中英文医学文献检索2. 对所制作的幻灯片或资料进行医学文献检查与整理3. 幻灯片制作支持,包括翻译、美化与整理。报考医学编辑职位要求1. 热爱并愿意投身于医学编辑的工作2. 具有医学或药学相关专业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3. 工作态度认真、积极、负责,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 熟练掌握中英文医学文献数据(Pubmed,万方等)检索技能5. 良好的中英文文献阅读能力6. 电脑操作熟练,尤其是Powerpoint的制作。 报考医学编辑,要符合1、 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生物及医学类专业背景;2、 具备一定的采编能力,热爱写作,有自媒体运营经验者优先;3、 熟练掌握各类办公软件;4、 具备优秀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5、 目标导向、内驱力强、富有责任心,对公益事业有热情。

很多医学生毕业后会离开临床,选择其它行业。医学生转行可以从事哪些职业呢?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一、不离开医院、医学院1.医院、医学院办公室路线:专职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工作部、教务处、医务处、院感办公室、医保办公室、科研处、宣传部、人事处、规培办公室甚至财务处、党支部、档案室、图书馆、后勤处。2.专职教师:专门的生理、生化、病理、病生、组胚、细胞生物学等等的医学院老师,平时除了教学还承担一些科研任务。3.专职搞基础、搞科研:在医院的中心实验室、XX重点实验室或者医学院的基础医学院做PI做实验做科研搞基金发文章。或者干脆跳到综合大学的生科院搞教学搞科研发文章。二、离开医院、医学院,但不离开医疗领域1.医学类门户网站: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很多,收入虽然没有外企高,但性价比还可以。2.医学杂志编辑。4.医药公司:做代表、市场部、医学部、研发部、培训部、注册部、药物安全部什么的。5.医疗检验公司:做医院检验科做不了或者不想做的项目,做做蛋白、测测序、搞搞生信、分析分析数据,当然也分销售、市场、研发、技术支持。 6.体检中心。7.医学翻译、医学同传;10.心理咨询师:考证很简单,去国外读个相关的硕士、博士学位也很好。三、离开医疗领域,但不离开生命科学领域1.生物门户网站、科普网站他。2.外包公司:代做实验、代分析数据、代编数据、代写代投文章、卖现成的文章。3.生物试剂公司:可以做销售、市场、研发、技术支持。4.生物仪器公司:卖测序仪啊、PCR仪啊、分光光度计啊、显微镜啊、流式细胞仪啊啥的。可以做销售、市场、研发、技术支持。四、彻底离开生命科学领域1.快销行业:快销是个很包容的领域 。2.投行/咨询公司:他们需要医疗背景的人才,需要专业的视角。3.保险公司:医疗理赔需要专业人才。4.律师:专打医疗官司搞医闹简直杠杠的。5.培训行业:比如医学教育网这种从事医考培训的公司。6.猎头公司、HR:挖掘生物医药背景的人才还是需要生物背景的人才去挥铲子的。7.银行:取决于你的背景。8.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一秒钟从奴隶变上帝,感觉棒棒哒!五、自由职业/个体户1.家庭主妇、全职妈妈、少奶奶。2.餐饮:开奶茶店、咖啡店、大排档、餐馆。3.艺术文化:作家、诗人、网络写手、艺术创作者、歌手。4.接手家族企业。看了上面的文章发现医学生离开临床岗位能从事的职业依然很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的职业,祝大家求职成功!祝愿大家都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家庭美满、生活幸福!

报考医学编辑岗位描述负责医学项目的执行,包括但不限于:1. 根据主题或关键词进行中英文医学文献检索2. 对所制作的幻灯片或资料进行医学文献检查与整理3. 幻灯片制作支持,包括翻译、美化与整理。报考医学编辑职位要求1. 热爱并愿意投身于医学编辑的工作2. 具有医学或药学相关专业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3. 工作态度认真、积极、负责,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 熟练掌握中英文医学文献数据(Pubmed,万方等)检索技能5. 良好的中英文文献阅读能力6. 电脑操作熟练,尤其是Powerpoint的制作。报考医学编辑,要符合1、 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生物及医学类专业背景;2、 具备一定的采编能力,热爱写作,有自媒体运营经验者优先;3、 熟练掌握各类办公软件;4、 具备优秀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5、 目标导向、内驱力强、富有责任心,对公益事业有热情。

1、学校老师。大家对考教资的热衷度还是蛮高的,相信大家在读大学的时候就会发现每年都有很多同班同学去考教资的,俗话说教资在手天下我有,教师的寒暑假真的让人眼红!但是教师想要待遇高一点,需要考到编制,教师的编制还是蛮难考的。

2、校医。进学校不一定非得当老师,当医生不一定非得进医院,校医也是个安逸又稳定的工作。不上夜班,法定节假日,带薪寒暑假,不过建议考编制校医。

3、进入销售行业。可以继续留在医疗圈内做销售,比如医药代表,也可以跨行业做销售,去卖车卖保险,但是由于是跨行就业,做销售可能只能从基层做起,不能像专业对口的毕业研究生一样就业就是个小领导。销售无门槛,但销售不太适合作为一个长期从事的工作。一些大型公司的工作压力也会比较大。

4、考公考事业编,毕竟宇宙的尽头是编制,公务员还是铁饭碗,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部分事业单位的岗位是没有编制的。

5、成为健康管理师。考取健康管理师证书后可以到医疗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公司、营养资讯公司、养老院等单位从事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并且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其中健康管理师就是扶持的重点行业之一,发展前景和待遇都不会太差。

6、成为药师。国内执业药师缺口大,中国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将在2025年全面落实,对药师的需求会增加。此外执业药师证是全国认可的证书,可抵扣个税、可评职称,就业有保障,含金量高。可以到药房、医药公司、零售药店上班,工资与绩效挂钩。

7、医学编辑。应该算是运营岗位,需要一定的文字功底,但是不用上夜班啊!写稿跟天天上夜班比起来,轻松多了吧。

8、医疗器械跟台。需要较强的临床操作技能,工作相对轻松,收入较高,有发展前景,要求本科学历和英语四六级。

9、营养师。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考取营养师的证书打下良好的基础,近年来人们也愈发注重健康饮食。

10、医药代表。工资体现业绩,只要努力就有收获,但是这个职业只适合外向、善于交际的人干。

11、药政事务专员。药政事务专员是医药行业中的一种职业,主要负责药品的注册、备案、审批、监管等工作。这个职业需要有一定的法律、政策、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需要有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

以上只是典小宝给出的一点建议,路是自己走的,未来怎么样把握在自己手中。

执业药师复习有瓶颈,考试宝典来帮你~点击获取你的专属复习资料:。

在编医学杂志编辑

医学编辑这个名字太笼统了。我的经历,我以前在一个培训机构,里面的所谓的医学编辑其实就是做图书发货对接。我的同事以前在医药公司做医学编辑,主要工作是对医学类杂志期刊进行校对,排版这一类。最靠谱的方法还是问招聘者,问的细一点。

如果你是一个专业领域的医学编辑和记者,日常打理医学公众号,以下做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1)学习本领域的头部大号,医学领域目前可以看丁香园、医学界。从新榜或者清博指数可以查询到排名前50名的医学健康类媒体,建议全部关注。不必看他们所有的文章,每天浏览所有文章的标题,对你感兴趣的点击去看详细内容。 (2)对你所专攻的领域,摸清几大热点问题,重要专家KOL的主要成就,这对于人物访谈很有帮助。 (3)每个疾病都包括几个方面,根据具体内容准备一些医学图片,放在微信后台,需要上传图片时不用每次需要每次现去找。 (4)专家采访的方法,事先了解该专家的学术背景,尤其是当前正在研究的课题,有针对性地设计采访问题。采访之前尽量和专家取得联系,进行初次沟通。采访之后第一时间整理出稿件给专家确认。 (5)平时可以多看一些人物访谈类的视频,观察主持人是如何向专家提问的,如何对专家的话作出反馈,大致有哪些串场词等等。 (6)领域内新出来的指南、共识文件,尽量详细阅读查看,对于医学重要问题知道进展到哪一步了。 (7)定期查看专业学术期刊,如世界顶级医学期刊NEJM,Lancet,BMJ,JAMA,知道当今最牛的医学研究都在研究哪些问题。 (8)不是和医学直接相关的领域也尽量涉及,如NATURE、SCIENCE,学习研究的设计思路,有助于启发思维。 (9)提高文字功底,对于医学编辑和记者来说非常重要。唯一的办法就是阅读,大量的读。

报考医学编辑岗位描述负责医学项目的执行,包括但不限于:1. 根据主题或关键词进行中英文医学文献检索2. 对所制作的幻灯片或资料进行医学文献检查与整理3. 幻灯片制作支持,包括翻译、美化与整理。报考医学编辑职位要求1. 热爱并愿意投身于医学编辑的工作2. 具有医学或药学相关专业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3. 工作态度认真、积极、负责,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 熟练掌握中英文医学文献数据(Pubmed,万方等)检索技能5. 良好的中英文文献阅读能力6. 电脑操作熟练,尤其是Powerpoint的制作。 报考医学编辑,要符合1、 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生物及医学类专业背景;2、 具备一定的采编能力,热爱写作,有自媒体运营经验者优先;3、 熟练掌握各类办公软件;4、 具备优秀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5、 目标导向、内驱力强、富有责任心,对公益事业有热情。

按照2018年报考目录的地区临床医学类专业是可以报名的。 1、取得药学、中药学或相关专业中专学历,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满七年。 2、取得药学、中药学或相关专业大专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