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古代医学论文1500

发布时间:

古代医学论文1500

以史为鉴,试论中医学的特点 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气、阴阳、五行学说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以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及康复保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中医学的思想体系宗儒释道三教,以儒家、道家的“中和”、平衡思想为思维方法的主线;其方法论具有多维特质,注重整体和强调平衡;其思维方式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的特征,以比较、演绎、类比、以表知里、试探和反证为具体的思维方法。中医学的医学观和方法论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以“中和”思维为核心,辨证思维居主导地位,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的科学思维观。中医学理论体系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是经千百年文化积淀融合而成,不仅对现代医学,特别是未来生命科学和未来医学科学,都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古代哲学观认为,自然界是由某些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并以此分析客观事物的整体性及辩证的层次关系。中医学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作为建构自己理论体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观察、分析、认识和处理是从整体出发,注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和联系性。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在辨识和诊治疾病的思维与实践过程中所采用的基本原则,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对疾病进行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恒动观和辩证观,也是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 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机本质的概括。它不仅仅是指疾病过程中某个阶段的一组症状群,而且还反映了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邪正盛衰和病变趋势及转归,因此证比较准确地揭示了疾病本质和病理特征,使论治能够针对病原有的放矢。为临床立法、处方遣药提供可靠依据。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收集到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势,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即通过疾病外在表现认清病变本质,分析并寻求疾病病变的关键或症结所在。辨证的过程,就是辨证与论治,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因而是指导中医临床诊治的基本原则。 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是密切相关的,而辨证尤重于辨病,因为证是反映疾病的本质和属性,是认识疾病的基础。如果疾病的治疗缺乏疾病阶段性和类型性本质的准确认定,那么针对性的有效治疗,将无从谈起。当然,若仅以证候的差异去认识疾病,而不考虑疾病的整个过程或全貌,是难以界定和判断疾病所处的某一阶段的病变本质。因为“病”是“证”的综合和全过程的临床反应,“病”对“证”有制约作用,“证”的内容和转化规律均是以“病”为前提条件的。如同为肾阳虚证,泄泻肾阳虚证的主症是五更泄泻,泻后则安,可不出现水肿;水肿肾阳虚证的主症是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泄泻可不出现。由此可见,证候的主症依所属病种不同各有侧重,治疗也随病种的差异而有所区别,在温补肾阳的同时,前者佐以固涩止泻;后者兼以化气行水。这种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诊治思路,有利于提高中医临床的诊治水平。

中医“治未病”说,在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被提出来了。《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四气调神大论》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论述,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中医的这一思想,在历史上各时期的典籍中都有体现,且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医“治未病”说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康复三个方面。“未病”不仅是指机体处于尚未发生疾病时段的状态,而且包括疾病在动态变化中可能出现的趋向和未来时段可能表现出的状态,包括疾病微而未显(隐而未现)、显而未成(有轻微表现)、成而未发(有明显表现)、发而未传(有典型表现)、传而未变(有恶化表现)、变而未果(表现出愈或坏、生或死的紧急关头)的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值得提及的是,把中医的“未病”说和现代提出的“亚健康”状态等同看待,是欠全面的。现代所谓的“亚健康”状态,仅是中医“未病”中部分阶段的表现,即疾病微而未显、显而未成的时期,而不能包括中医未病说的全部。中医治“未病”从哪些环节入手呢?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有丰富的论述。尽管对治“未病”的每一个阶段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不尽相同,但如下的认识却是其最基本的和最具共性的要素: 养精调神铸就健康支柱精神状态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首要标准。中医认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的刺激是百病之源。因此,中医始终把心理调治作为防病健身、治病疗疾的第一步。医生为患者解决的不仅是身病,而且是心病,与患者心灵的拉近和沟通,是治疗身病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较之前者更为重要。从了解患者的精神因素入手,针对与病情有关的心理、情感障碍,应用开导、鼓励、暗示、转移等多种心理疗法,为患者开出可操作的精神疗法处方。在帮助患者消除精神障碍的同时,再辨证地开出药方。 合理饮食打造健康基石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之气血、津液、精血均来源于脾胃的生化。饮食合理则不病或病轻;反之,则多病或病重。因此,中医养生之要以食为本。在这方面,古人有很多有见地的论述,认为除正常养生之外,凡病更应从调理脾胃入手,先食之而后药之,即“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药物的输布、吸收、代谢同样依赖于脾胃的受纳、传化、运输功能,以使其升降斡旋,内而脏腑,外达肌肤。胃气一败,既失去健康的基础,又不能使药物直达病所,百药难为。特别是久病之人,服药太多、太杂,如不知速以护卫脾胃为救,抓紧时机扶助机体正气,治亦难见起色。故无论何疾何病,只要有饮食欠佳一条表现,必重用调理脾胃之品,先使其胃气来复,再辨证治,其效未有不如鼓应桴者。 强身健体增添健康动力“黄帝曰,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华佗的五禽戏、孙思邈的导引术和现代的各种健身方法无不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和应用。运则立,动则健,机体正气的强弱、血液循环状况的良否、新陈代谢质量的高低、抗病能力的大小、疾病治疗和恢复程度的快慢等,都是运动产物的不断积累。在既病之前,运动疗法属于防的层次,在既病之后,运动又具有治疗和康复的意义。根据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的差异,可以制定出适应各种人群的运动处方来,以适应健身和疗疾的不同需要。如调整睡眠,治疗失眠、多梦的处方,为早晨慢跑、打太极拳,睡前散步、摩擦脚心;调整呼吸和治疗肺痿的处方,是晨起深呼吸,拉长声音喊嗓子;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处方,是双手反叉腰倒步走,把大拇指按在双侧肾俞穴上,一边有节奏地走,一边左右扭转颈项等。这些做法既有利于健康者的健身,也有利于患病者身体素质的增强,又能对药物治疗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如此,则“骨正筋柔,腠理以密……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科学用药充实健康保障谈到治疗,中医有“齐毒药攻其中,樗石针艾治其外”的方针。“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虽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胜”。中医对药物毒副作用和药源性疾病的认识,是非常超前和科学的,同样是治未病思想的延伸和发展。毋庸置疑,中医“治未病”说的意义除表现在健康学之外,其社会学意义也非常重大。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训已足可引起我们的借鉴:美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1975年间,虽然在诸如心脏手术、脊髓灰质炎疫苗、冠脉搭桥等一系列新医疗技术上有很大发展,但也同时引起医疗费用的大幅度增加(由原来的120亿美元增至1185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96%),而患者的死亡率却未能明显下降(一直保持在7%~8%之间)。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美国开展了类似于中医“治未病”说内容的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基石的全民健康教育,结果很快取得了成效。因此,一些社会学和经济学家把“治未病”说称为“供得起和可持续的医学”。

具体的我也不知该怎么说,给个思路吧:大医上可医国......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中国古代医学论文1500

中医学的古代文化内涵论文

中医学是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相关的科学与学问组成的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并且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具有内在相关性、相似性、统一性和多元性的知识体系,或者说是在中国古代的生命科学领域中形成的一套完整的、独特的学科体系。中医学的特色是直接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思想唇齿相依。中国古代文化的延续是中医学延续与发展的基石。

1中国文化与中医学精神内核的一致性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传统医学,唯有中医学作为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得以延续。中医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于中医学来说是哲学。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上是独立发展的哲学类型之一,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例如,《易经》是中国古代最早涵盖天、地、人三界的深邃哲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易”有3意:①变异:指变化。哲学上讲,只有相对静止,没有绝对静止,变化是永恒的真理,任何事物无时无刻不处在变化之中,世界唯一不变的法则是变化。中医在临床上看到的是一个人的昨天、今天、明天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然后用运动变化的思维去认识人的疾病。②不易:“千古不易者谓之经。”指在绝对的变化之中,一定有不变的东西。③简易:在实现不易的过程中,一定有最简单的路径。《易经》的哲学精神是一种执简驭繁的智慧,如采用阴阳的观点看事物。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是中和,中医实乃中和之医,简称中医。“中者,不偏不倚,不过不急。”“中庸”是事物发生发展的最佳状态,也是中医在防病治病中的最高原则或最高追求。如《伤寒论》云:“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所以“以平为期”是最佳的生命状态。再者,从哲学的角度里看,《论语》讲的是社会伦理学,伦理学即哲学的“用”。读《论语》能懂得敬畏生命,故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因此,中医学在现代的发展仍需保留其哲学特质,也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和参与。

2中国古代文化内涵在中医学中的体现

顺应自然的天人关系

天人关系不但是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的对象,而且是中医学关心的理论问题。中医主张体自然之道,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最高目的即为自然之功,治病为了恢复本然的平衡状态,养生只求尽其天年常度保全自然”就成为中医治病之首务。

朴素系统论的整体观念

中医理论的本体论基础是中国古代的元气论自然观。元气论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气,“气体一而万殊”。无形而化生的元气构成中国古代“大化流行”的整体观。中医的整体观追求的是形而上的和谐完美,而排斥形而下的分解组合。

重神轻形的方法论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之一为重道轻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有“粗守形,上守神”之说,从一个侧面揭示出了中医学方法论重神轻形的特征。因此,尽管藏象说是中医学理论的基础和核心,但中医学的脏腑功能不是或主要不是从这种形态结构中分析得出的。故一些学者据此即认为中医学脏腑并没有实体概念,只是“机能的复合体”,故具有重神轻形的特点。

得意忘象的思维意境

《系辞》云:“圣人立象以尽其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言作为象的代表,象作为意的`代表,均是得意的工具。思维过程不应拘于言象,而应得象忘言,得意忘象,只有意才是思维的最高境界和最终归宿。“医者,意也”典型地反映了中医学的思维特色,即通过“象”一人体功能的外在表象来认识人体,并以象为本构建人体生理、病理模型。“象,形象也。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不难发现,得意忘象的思维过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种难于言传的体悟及直觉。古今医家多强调这种直觉体悟的“得意”工夫,只有这样方能达到中医治学之最高境界。

崇古尊经的价值取向

中医学理论和临床范式早在《内经》及《伤寒杂病论》时代即已基本确立,“理必宗《内经》,方不离仲景”成为不变的信条,几乎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范式革命,而崇古尊经的价值取向是其重要内因。例如,吴有性的“戾气说”已突破了传统六淫致病模式,包含着科学革命的胚芽但崇古尊经的价值取向只能视之为“非圣无法”“创异说以欺人”。由此而言,中医学具有浓厚的崇古尊经的价值取向。

医为仁术的伦理追求

“医者,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医门法律》),“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所谓正己,就是要加强自我修养,具备仁爱之心。其次,为医者还需具备精湛的医术。孙思邈将中医传统医德概括“大医精诚”,深刻地揭示了医为仁术的伦理追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

3小结

总之,中医学有着十分丰富的古代文化内涵,不仅具有顺应自然的天人关系观念与朴素系统论的整体观念,更有在方法论上亦具有重神轻形、在价值取向与伦理追求上具有“崇古尊经”和“医为仁术”、在思维意境上具有得意忘象的特点。因此,必须从中国古代文化内涵上深人理解,方能不断地推动中医学健康向前发展。

中医经典《内经》十分明确论述了人体中存在两个循环系统,一个是血液(血脉)循环系统,这是大家都熟悉的。另一个就是卫气循环系统,是我们不熟悉的,后者主要是位于皮肤之中的一套复杂的环路系统。这是我们花了二十年时间才基本研究清楚的系统。这两个系统称经络系统,区分这两个系统都于经络研究非常重要,揭示卫气循环系统的本质对人命和健康非常重要。后者将为健康多提供一套保护措施,为疾病多提供一套治疗手段。下面分三节分别论述这两大系统的区分和意义。第一节 经络的两大类型经络是运行气血的,气血者,气与血。是营血循环和卫气循环,这些在《内经》里写得明明白白。经络当然就包括这样两大类型--血管性经络和非血管性经络。如果区分不出经络的两大类型,那么所谓的经络研究只能是雾里看花或纸上谈兵,因为瞄准的目标只是假想敌或幻影。当一只枪口同时瞄准两个目标开火的时候,结果不言而喻:走火!中医里的气血循环系统是双循环系统,一个是血循环系统,一个是气循环系统。连李约瑟这样外行都早就看出来了,内行的中国人却还蒙在鼓里,遗憾!一、经络定义最先在马王堆《帛书》里只有脉字,在《灵枢·经脉篇》中继十二经脉之后出现了十五络脉,络脉是经脉的细小分支,后世都以经络代替经脉和络脉。这一概念的演化过程为:脉--经脉、络脉--经络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到,本来指的就是脉,包括大小粗细长短不同的脉,而现在使用的经络二字已完全看不出与脉的关系,在研究经络的实质时自然掩盖了“脉”这一最重要的基本内涵,把研究工作引入了歧途。用“脉”字很容易使人想到人体中的脉首先是脉管、血脉、血管,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应该这么想,因为“脉”字所表达的意义在人体及动物中都是显而易见的血管,尽管“脉”里所包含的可能不只是血管,但它首先是血脉,古人不可能不顾显而易见的血脉,再用“脉”字去命名其它的类似脉样的东西。二、脉的概念的建立古人脉的概念应建立于三个基本事实,一是肉眼看见像脉样形状的东西,二是感觉到像血在脉中流动样的东西,三是用手触摸到脉样体征。体内形状像脉样的东西除血脉外,还有淋巴管和神经,但淋巴管中不是红色的血液,而是乳白色的淋巴液,加上淋巴管比血管小得多,故不应包括在内;神经虽呈长条形,但是实心的,里面无法运行水液样的物质,故肉眼可见的神经不应包括在内;人体体表的静脉,是最容易看到的血脉,必然包括在内;胸腹腔中肺、心、肾、肝、肠系膜等处的血管也很容易看见,也必然包括在内。在感觉上像水流或血流的东西,很容易想到的是在经络敏感人身上感觉到的循经感传、在气功中感觉到的内气运行和在一些病人身上出现的异样感觉窜行,这些现象肯定不是血液在血脉中的流动。在体征方面像脉的东西,首先是体表下的流动感和搏动感,动脉的搏动在手腕寸口、肘内、腋下、喉旁、下腹、窝、足踝等处都可以明显扪及;其次是条索样感觉,这在寸口桡动脉、后臂肱动脉等处可以隐约感觉到。根据这些基于古典认识论的分析可以得出关于脉的两方面内容:1. 血行路径属于脉 全身体表和体内肉眼可见的所有动静脉血管,包括充盈时可见、空虚时不可见的某些体表静脉。2. 气行路径属于脉 循经感传途径、内气运行途径、异样感觉走行途径属于非血脉。古人是否认识到这两种类型的脉呢?长沙马王堆《帛书》中的脉,近于三维立体走行,主要属于较大的体内血脉。《黄帝内经》中的脉,在《灵枢·经脉篇》中近于平面模式循行路线,在《灵枢·邪客篇》中描述了肺手太阴之脉和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的立体走行,与血管走行完全吻合;在机能上于《灵枢》的营卫生会篇、营气篇、卫气行篇等将脉中运行的东西区分为营气和卫气,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气和卫气都作周期性的运行,营气严格沿经脉运行,卫气也沿经脉循行,但不甚具体,说明《内经》著者已经认识到脉的两个不同方面,对于行血之脉认识得比较清楚,对于行气之脉则缺乏系统的理解,实际上前者比后者容易观察和总结,也是理所当然的。对于行血之脉,即血脉、血管,在解剖上很容易定位定性。对于行气之脉,即卫气运行途径,也当是前面所述感觉上像血流或水流样的气行途径,应当位于哪里呢?首先,卫气的运行仍是循经走行,因此应该在《内经》所述的经脉线路上;其次,卫气乃水谷悍气,剽疾滑利。卫行脉外,卫气应走行于经脉线下的血管之外;第三,卫气者,卫外之气也,行于机体的外面而不是内里,因此卫气的主要运行途径是机体最外面的皮肤中。这样以来,经络的概念顺理成章地演化成了两个部分,一是经脉线下面的血液运行途径,即血管;一是经脉线上的皮肤中途径,运行卫气,其中卫气还可走行于分肉之间。经络是两种途径的总和,有的地方只有血行途径,有的地方只有气行途径,有的地方两者皆有。接下来的问题就是:1. 血管是经络的组成部分,有经络样的功能吗?比如除运行血液外还可接受针刺、传递信息。血管通过血管壁的交感传入和交感反射功能,实现接受和传布信息的作用,血管在这方面的作用并没有引起现代医学生物学科学工作者的足够重视,而古人较多地采用了刺激血管的方法来调节机体的植物神经机能,是值得我们大力研究的新课题,并不意味着经络就是血管便无事可作了。2. 皮肤中有气行的客观途径吗?这种途径与经络的功能有关吗?比如接受针刺、传递信息等,详见“经络实质”专栏。其实回过头来再理解经络的问题,会变得非常简单明朗,经络的作用是行气血的,这已是常识性概念,气血者,气与血,《内经》中多次强调气和血是各行其道的,经络必然是两类,一类是行气的,另一类是行血的,行血的是血脉无疑,行气的还不太清楚。经络所行之气是卫气,卫气是行于外的,一是血脉之外,一是身体之外,皮肤必然是其最重要的途径,《内经》中卫气的运行首先就是在皮肤中。从经络的起源考查,一是感觉上的气行途径,即感觉传导途径,如刺激产生的感传和气功态下激发的内气运行;一是看见的血行途径,就是体内和体表的血管。三、血管性经络的证据1. 除大隐静脉外的全部的体表静脉都是络脉,十五别络的别出之处皆有相应的体表静脉支;刺血络和刺脉出血都是指刺浅表静脉出血。所有的较明显的体表静脉皆包括在络脉之中(《灵枢·经脉篇》)。2. 手太阴肺脉和手心主心包络之脉的三维走行与其下的动脉完全一致(《灵枢·邪客篇》)。3. 三经独动皆指其下动脉搏动(《灵枢·动输篇》)。4. 冲脉为血之海,是指胸腹到足的腹主动脉、股动脉、胫后动脉、足底动脉和足背动脉。5. 足阳明胃经从头到足全程都有动脉相伴或以动脉为其走行的标志,如大迎动脉、耳前动脉、人迎动脉、脐旁动脉、气街动脉等。6. 足少阳胆经在头部的众多分支里,其下皆有动脉分支,各支在耳下的注入处正是颈动脉的分支处。7. 大禁二十五之穴位于腋下动脉天府下五寸,肱动脉最浅表处,刺破必大出血而死或重伤,是故禁刺。8. 五输穴井荥输经合的意义按照顺行逆数之理,代表动脉的大小和分合。所出为井者,指趾端血管最小之末梢;所溜为荥者,流经手指足趾上时血管细小,血流慢而弱;所注为输者,手掌足掌血管末端分支注入较大的血管,进入深处,通过腕、踝关节,这是经脉的第一次汇合;所行为经者,血管在小腿和前臂部的经脉通行,经过一段较长的路程;所入为合者,前臂血管在肘关节处合并为深处的肱动脉,小腿动脉在膝关节处合并为深处的股动脉,这是经脉的第二次汇合(《灵枢·九针十二原篇》)。9. 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都经过腹下气街动脉处,其深处是从腹主动脉分出的髂外动脉,这是下肢经脉的第三次汇合。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从盆腔后上行,很像该处的髂内动脉。10. 许多经脉都经过锁骨上窝,显得特别“拥挤”,与该处的血管类似,非常密集,《内经》中没以进入体内的具体解剖指征,很可能就是进入锁骨上窝处的血管。11. 肺系、心系指的是进出心肺的大血管。12. 肠系膜动静脉、肾门动静脉、肝门动静脉是经脉进出的重要依据。作为血管的经脉,在腕踝关节进行了第一次汇合,在肘膝关节处进行了第二次汇合,在下腹部盆腔,还可能在胸上部锁骨上窝进行了第三次汇合,位于胸腹腔内脊柱前的大动脉和大静脉是所有经脉的公共通道。由此可见,作为血管的经脉,主要遵循血管的走行,在四肢远端与《灵枢·经脉篇》所述基本一致,四肢近端第二次汇合后只有部分一致,在胸腹内完全是公共通道??主动脉和静脉,缺乏独立的路径。过去我们在理解血管与经络的关系时,注重于血管内流动的血液,而忽略了血管壁的经络样作用。因此,靠针刺血管的微量出血来调节机体功能变得不可思议,从而有意将经络与血管分割开来。而更大的误区在于将血管途径与后世所绘的经脉图进行对比,而这些经脉图与《内经》的文字描述存在多方面的差异,我们是严格按照《内经》的描述绘制经脉图和对比的。血管壁主要受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支配,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交感节前纤维来源于延髓缩血管中枢和脊髓侧角交感神经元,支配血管的交感神经在到达血管之前,进行了大量的组合、交叉,交感神经的兴奋效应往往是全身性的和整体性的,来源于局部的刺激常常引起广泛的效应,因此针刺体表的血管或深部的血管,通过交感传入纤维传到脊髓的侧角及延髓,产生交感反射的范围比刺激范围大得多,有时甚至是全身性的,交感神经的活动必然能起到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作用。当然,这只是建立于目前所知的关于交感反射知识上的针刺作用机制,实际上血管本身的感受和反射功能要复多,比如,血管壁上除肾上腺素能末梢外,还有胆碱能末梢,后者如何起作用还不太清楚。总之,在确立了血管是经络的概念后,需要对血管的感受和反射调节机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四、非血管性经络--皮肤经脉途径皮肤中存在经络吗?因浮而浅者皆络脉,因此,皮肤存在大量的络脉,即体表静脉。在区别开血管之后的经脉主要应位于皮肤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 皮肤中必然存在经脉 在经脉循行的许多部位,只有皮肤和骨骼,经脉只能走行于皮肤中,如头皮部的督脉、足太阳经、足少阳经及头前的足阳明经,胸前正中的任脉,胫骨内侧面的足厥阴经,手指和足趾上的经脉等等。2. 卫气循经走行于皮肤中 卫气从手三阳经和足三阳经而下,自阴经返回。《灵枢.邪客篇》指出卫气“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卫气从卫外的角度来说,应当是走行于皮肤中;卫气的病理反应如腠理开汗出、毫毛竖立等也是皮肤的反应。卫气还可行于分肉之间,应当是与分肉间血管伴行。卫气的功能方面有温分肉的作用,分肉主要是指肌肉,因此卫气还与肌肉有关系,也即非血管的经络与肌肉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但绝不是主流。3. 各经气血多少都可从皮肤区分出来,视其皮部纹理之粗细颜色可知各经的气血多少(《灵枢·骨度篇》)。4. 循经感传只能位于皮肤中 用电针刺激井穴主要作用于局部皮肤;用火柴头压迫穴位的刺激也主要是作用于皮肤;产生的感传按受试者所述有的在深部,有的在浅表,有的在皮肤与皮下组织器官之间,皮肤有瘢痕者可从侧面或下面绕过瘢痕。这些现象除说明循经感传走行于皮肤之中外,还走行于深部,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深部的肌肉、肌间结缔组织和内脏器官不具有产生像感传那样感觉的功能。人体内部器官的感觉主要是疼痛感,没有人感觉到自己的胃肠在运动、肌肉在收缩、心脏在跳动、肺在扩张,且内部疼痛感的定位也是通过对应的体表皮肤来实现的。用毛笔刷皮肤很容易产生感传样的感觉,但在肌肉里找不到什么办法可模拟出感传样的感觉。总之,循经感传的感觉只能来源于皮肤中,至于位置的深浅是由于感觉不是产生于表皮上的外部刺激,而是真皮中的内部刺激,其性质不明确,定位不清楚,因此,感觉是多种多样的,线路是模糊的。5. 针刺必然刺激皮肤 在大鼠和家兔足三里穴处所作的大量针刺镇痛实验表明,只有给皮肤足够的刺激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有时在临床工作中注重对皮肤进行刺激,针刺效应比通常的刺法好得多。6. 可见经络现象位于皮肤中 循经皮肤病当然是位于皮肤中,而且是在表皮和真皮中。经络敏感者伴随感传的循经出汗现象、循经充血贫血出血现象、循经皮疹现象等都表明循经感传的过程中在皮肤里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病理阳性反应。以上只是作者研究之外的证据,事实上,我们的研究集中皮肤的针刺信号的经络传递通路上,获得一系列可靠的证据,最终在皮肤中显示出交感物质分布线、针刺立毛线和皮肤新生毛线环路等。十八世纪,英.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被喻为自然科学,特别是实验科学历史上的重大成就而标载史册。然而中国人早在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明明的的地写着:血液是循环的(参见经络的两大类型)!这一成就早在哈维之前就传到了欧洲,现在仍然可以查到相关的文献记载。《灵枢×经脉篇》曰: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内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据《内经》之意,经脉之所以看不见并不是因为太小或本来无形才看不见,而是因为经脉伏行于分肉之间。络脉可以看见,经脉比络脉更粗大,自然应该比络脉更容易看见,只是因为位置较深,须解剖方能看见(《灵枢.经水篇》: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可以看见的络脉是什么?根据《内经》大量关于络脉颜色、隆起或下陷的外形变化、所处位置及变异、刺络脉出血等描述,络脉就是血管无疑,经脉自然也就是血管了。可以看见的唯一经脉――足太阴内踝部就是经过此处的粗大血管――大隐静脉。十五络脉包容全身比较明显的表浅静脉,唯独没有大隐静脉,因为它已作为经脉了。这并不是说经络都是血管,但血管必然是其中一部分,另有非血管的经脉――主要位于皮肤中的卫气运行途径。如果经络是血管或包括血管,那么经络的周期性循行或气血的周期性循行就是血液循环或包括血液循环。在西方,公元二世纪时,盖伦提出动脉和静脉如潮水涨落,心脏的作用是把产生的热量送到全身。这一谬论在西方统治达一千五百年之久,直到十七世纪哈维发现血液循环,也因此血液循环的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英.李约瑟(Joseph Needham)著《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第六卷)中肯定了经络循行是血液循环,是中国人首先发现了血液循环。随后美.罗伯特著《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China,Land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中再次明确了中国人在这方面的绝对领先地位。我们通过对《内经》有关针灸经络内容的全部归纳分析后,在《古典经络学与现代经络学》中明确了经络包括血管性经络和非血管经络两大部分。不幸的是,现在仍然有不少研究者执迷不悟,断章取义,按经脉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的描述,坚持经络不是血管,要到深部的血管走行处寻找不是血管的经络,或要到肌肉间的结缔组织中甚至肌肉中去寻找所谓的非血管的经络。也有的研究者,干脆把经络都当作血管,自然就会面对诸如循经感传、穴位特征、针刺效应等无法克服的困难。难能可贵的是,罗伯特已经非常明确地把气血循环称为双流体循环概念或双循环理论。总之,区分不出哪是血管性经络,哪是非血管经络,经络研究岂能登堂入室。中医血循环理论的论证一、血液循环学说到底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生理学(Physiology)一词源于古西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十六世纪才用来表示生理这门学科,现代生理学的创立源于十七世纪维廉.哈维(William Harvey),这是人们一贯的看法。之所以认为哈维是现代生理学的奠基人,是因为他用实验的方法创立了血液循环理论。之所以创立血液循环理论重要,是因为在哈维之前,西方人一直接受的是盖伦(Gallen)在公元二世纪建立的错误学说。这个学说认为动脉和静脉如同涨潮的一起一落,而心脏的作用是把其产生的热量或元气输送到全身,与之相应的,大脑就成为一个散热的器官,这个学说在西方统治了一千五百年之久。真的是哈维首先提出血液循环的理论吗?中国的古代文明中,最富成就的就是医学,现在称之为中国传统医学或中医学,其经典著作为《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分为《灵枢》和《素问》两部。事实上,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明确认识到血液是循环的,血脉可分为动脉和静脉,血液由动脉而出,由静脉回到心脏,动脉和静脉在肢端、头部、内脏等进行交换,血液的作用是把从胃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运送到肌肉和内脏等处。作者在《古典经络学与现代经络学》一书,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归类、对比、讨论和实验研究,把经络区分为血管性经络和非血管性经络,分别命名为经络脉和经络带,下面粗略介绍有关血管性经脉的一些基本概念。二、中医学中关于心、血和脉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在比《黄帝内经》还早的长沙马王堆《帛书》中没有经络的概念,全部称为“脉”,如“臂太阴脉”、“足阳明脉”等。《灵枢.经脉篇》开始介绍十二经脉时也只用了“脉”字,如“肺手太阴之脉”、“胃足阳明之脉”等,介绍完十二条主要的脉以后,为了与细小的脉进行区别,把主要的纵行粗大的脉叫做“经脉”,数目较多、细小的脉叫做“络脉”,此外,还把比络脉更小的脉称为“孙脉”。所谓经络本来是指各种长短粗细的脉,是粗的经脉和细的络脉的合称,当我们只取“经”和“络”两个形容词来表示这一概念时,再也不可能从“经络”的字面意义上看出与脉的关系,由此成为研究中的一大障碍。《灵枢.经脉篇》“经脉者受血而营之。……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这段经文首先表达了古人认识人体的基本出发点--度量、触摸、解剖观察,有力地表明中医学建立于对人体的客观观察上。观察和实验是现代科学的基本方法,中医学使用的是科学的观察法。《黄帝内经》中详细记述了对正常中等身材人体的骨骼长度,骨髓腔大小,脉管长度,内脏器官的大小、重量和容量,每日呼吸和脉搏次数,呼吸与脉搏比例(1: 6)等解剖和生理参数,作者由此提出了“古典解剖生理学”的概念。同时,这段经文也明确指出,经脉是接受血液而营行的,且脉有大小不同,血有清浊之别。大小应指血管的长短粗细,清浊很可能是指动静脉的颜色差异。血是什么?《灵枢.决气篇》“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是说腹腔中的胃肠道消化食物,吸收其精华,变成红色,即是血液。血与心有什么关系?《素问.五藏生成篇》“诸血皆属于心”,即全身所有的血都归属于心,受心脏的控制。脉与心有什么关系?《灵枢.本藏篇》“肝应胆,…心应脉。”心与脉的关系,就如同肝与胆的关系,可见脉是与心相连的血管。血与脉有什么关系?《灵枢.邪客篇》“营气者,泌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 表明食物的精华部份进入血管中,变成血,亦即血在脉中运行。《灵枢.邪客篇》“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是说地上有十二条大河,相应地人也有十二条经脉,把人体的经脉或血管比喻为河水的流动。由此不难说明,心、脉、血三者的关系就是现代医学心脏、血管、血液的关系,这是古典生理学与现代生理学重要接合点,有力表明所谓的千古之谜--经络--经脉和络脉--脉必然包括血管。《灵枢.经脉篇》中“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内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意即粗大的纵行血管--经脉,走行在深部的组织间隙里,但有一个例外--足太阴脉走行浅表,在内踝上可以看见,其实就是这里的大隐静脉--体表最大的浅表静脉。其它浮在体表、经常可以看见的血脉是络脉--细小的血管,即体表静脉。《灵枢.营卫会生篇》曰:“营在脉中,……,营周不休,……,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灵枢.营气篇》曰:“营气之道,……,常营无已,终而复始。”即指营气在脉中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地运行。有了以上的概念,我们就可以认为,经脉的走行路线即是血管的的解剖结构,经脉的循环运行就是血液循环。这就是两千多前的中国血液循环理论,以解剖和观察为依据所得到的基本正确的血液循环理论。三、中医学对动脉和静脉的描述“动脉”的概念在《内经》中有明确的叙述,《灵枢.动输篇》“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特别指出了“手太阴脉”、“足阳明脉”和“足少阴脉为何持续搏动,即挠动脉的腕后搏动、颈动脉的气管旁搏动和胫后动脉的踝内搏动。内经》指出踝后的搏动是冲脉经过该处的搏动,并非足少阴脉的搏动,因为足少阴中流动的是向心的静脉血。从经脉的流动方向和交接部位可以判断出哪些是动脉?哪些是静脉?手三阳经从胸走手,并且在其经过的腋下、肘内、腕后有搏动,因此当属动脉。《灵枢.邪客篇》特别指出了手三阴经的三维走向,其三维走向与上肢从指端经腕、肘关节到腋下的上肢动脉走行的途径相当吻合。仅此一点就足以令人惊叹当时学者的解剖水平所达到了何等地步,文字的描述又是何等干练准确,可现在很少有研究者注意这一篇的内容。手三阳经通常认为是从手走头,这当然不是血行途径了,但《灵枢.经脉篇》中明确指出手三阳经是从手到胸内,上到头的只是其分支(从胸中到头部的支脉)。经脉在上肢外侧走行,与其浅表的大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等)极其相似,因此,手三阳经应是静脉。足三阴经从足走胸,于腹股沟处进入内部,当是静脉。其中的足太阴经过内踝之上,这可以看见的经脉显然就是经过内踝的大隐静脉。足三阳经从头走脚,与血管明显不符,但仔细考察可见,所谓“从头到足”只是一个一般性的概括。《内经》明确指出足阳明胃经先是从胸上行,再下行到足;足少阳胆经从腋下行,并不是在头部。而且胃经的全线:面部、颈部、胸部、腹外侧部、小腿前部、足背部都有动脉的搏动,并以此来判定胃经的路径和作用。冲脉为血之海,从头到足,实指体内的最大的动脉--主动脉和下肢大动脉。总之,十二经脉,再加上冲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内经》常用“营气”或“营血”的原因正如《内经》所述,虽然知道骨髓具有造血样功能,但不知道血液何以变成红色(“莫知其妙”),故常以血液的营养功能来表达血液的概念,避免了可能造成的错误。四、作为皮肤信息传递通路的脉或经络概念经络的另一个内涵是卫气运行途径,《内经》明确说明营卫各行一道。所谓卫气,与现在人们体会到的气功中的内气运行、循经感传中的感觉传导很相似。作者已有大量的事实提示,高等哺乳动物的皮肤中存在一种信号传递通路,后者是以儿茶酚胺类物质的释放和作用为核心的连锁传递机制。《内经》中描述的经脉循行途径比起血液循环来,更类似于一种皮肤中的信号传递(卫气主要走行于皮肤中)。实际上,这正是《内经》著者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卫气的运行可以在病人身上或气功状态下感觉到,但找不到形态上的证据。血液循环虽然感觉不到,却可以解剖到或从体表触摸到或肉眼看到(“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这给《内经》著者带来很大的麻烦,导致他们将两者混淆起来,把感觉到的线状运动和看到管道结构联系起来,但又力图区别开去。因此,有的篇章分别叙述营卫的区别和运行途径,有的地方以“气血”二字概而论之。当我们区分开营卫的不同作用和不同途径后,就真切看到古人杰出的生命科学成就和重大的现实意义--皮肤信号传递通路没有被现代科学工作者所关注。综上所述,在人体生命科学领域内,中国古人有不可动摇的优势地位,他们以扑素的自然科学方法,获得了许多重要的认识,作者以“古典解剖生理学”的概念进行了概括和归纳,这应该成为中国解剖生理学工作者的常识,并有理由为之骄傲和自豪。随着《黄帝内经》中一些未被现代科学所认识的生命现象的深入研究和再确认,定能在世界上重塑其历史地位和现代意义。作为一名中国生理学者,应该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最后,值得指出的是,英.李约瑟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早已经把经络视为血管系统,并明确指出,是中国人首先发现血液循环。后来由美. 撰写的《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大陆》中,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判断,并以“谁最先发现血液循环”为题专门论述。

具体的我也不知该怎么说,给个思路吧:大医上可医国......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古代医学论文

以史为鉴,试论中医学的特点 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气、阴阳、五行学说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以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及康复保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中医学的思想体系宗儒释道三教,以儒家、道家的“中和”、平衡思想为思维方法的主线;其方法论具有多维特质,注重整体和强调平衡;其思维方式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的特征,以比较、演绎、类比、以表知里、试探和反证为具体的思维方法。中医学的医学观和方法论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以“中和”思维为核心,辨证思维居主导地位,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的科学思维观。中医学理论体系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是经千百年文化积淀融合而成,不仅对现代医学,特别是未来生命科学和未来医学科学,都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古代哲学观认为,自然界是由某些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并以此分析客观事物的整体性及辩证的层次关系。中医学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作为建构自己理论体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观察、分析、认识和处理是从整体出发,注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和联系性。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在辨识和诊治疾病的思维与实践过程中所采用的基本原则,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对疾病进行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恒动观和辩证观,也是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 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机本质的概括。它不仅仅是指疾病过程中某个阶段的一组症状群,而且还反映了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邪正盛衰和病变趋势及转归,因此证比较准确地揭示了疾病本质和病理特征,使论治能够针对病原有的放矢。为临床立法、处方遣药提供可靠依据。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收集到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势,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即通过疾病外在表现认清病变本质,分析并寻求疾病病变的关键或症结所在。辨证的过程,就是辨证与论治,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因而是指导中医临床诊治的基本原则。 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是密切相关的,而辨证尤重于辨病,因为证是反映疾病的本质和属性,是认识疾病的基础。如果疾病的治疗缺乏疾病阶段性和类型性本质的准确认定,那么针对性的有效治疗,将无从谈起。当然,若仅以证候的差异去认识疾病,而不考虑疾病的整个过程或全貌,是难以界定和判断疾病所处的某一阶段的病变本质。因为“病”是“证”的综合和全过程的临床反应,“病”对“证”有制约作用,“证”的内容和转化规律均是以“病”为前提条件的。如同为肾阳虚证,泄泻肾阳虚证的主症是五更泄泻,泻后则安,可不出现水肿;水肿肾阳虚证的主症是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泄泻可不出现。由此可见,证候的主症依所属病种不同各有侧重,治疗也随病种的差异而有所区别,在温补肾阳的同时,前者佐以固涩止泻;后者兼以化气行水。这种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诊治思路,有利于提高中医临床的诊治水平。

黄帝内经是中华民族一部伟大的医学著作,其中主要介绍的是医学知识,而医学又是天人相应的关系,又讲到自然界与人体各种相应的关系。

具体的我也不知该怎么说,给个思路吧:大医上可医国......

《黄帝内经》一书系古代医学论文汇编而成,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书,各9卷、81篇,合有18卷,162篇。两部书在内容上各有侧重,《素问》多论“医道”,偏于哲学思想与医学理论的网发,重在精气、阴阳、五行、天人相应、藏象、诊断、病证及治则治法的论述;《灵枢》则多讲“医术”,侧重于医学技术的传授,重在精气神、形体官窍的关系、经络的走向、输穴的分布、刺法灸法的论述。其篇目顺序与内容的关系,《新校正》引用的全元起本内在规律不甚清晰。现存《素问》经过唐代王冰的重新编次,与梁代全元起本所记载的篇目顺序有较大的差异,其篇目结构有较强的内在规律,反映了整理者王冰对医学理论体系结构的认识。《灵枢》的现存卷次和篇目顺序经南宋史崧整理、编次,其古书原貌已难以窥探,其篇次之间的学术系统亦不甚明晰。另外,《素问》中凡篇名冠以“论”者,多采用两汉时习惯的问答形式,通过黄帝与诸位臣子之间的问答,对医学问题进行讨论;而无“论”者,则多直接论述有关内容,非问答形式。《灵枢》无此特点。黄帝与诸臣子的问答对象不同,内容也各有区别,黄帝与岐伯问答部分,占《素问》中的59篇,《灵枢》中的50篇,是问答的主体,主要讨论基本医学理论问题,包括养生、阴阳、五行、藏象、治则、诊法、病因病机、针道、刺法等;与鬼臾区的问答,仅在《素问》七篇大论中有1篇,主要论述运气学说的内容;与伯高的问答,在《灵枢》中有7篇,内容涉及脏腑生理,如胃肠的结构与功能、卫气的循行、骨度的分寸等;与少师的问对5篇,以阴阳学说为理论核心;与少俞的问答,在《灵枢》中有4篇,突出论述五味的作用;与雷公的问对,《素问》中7篇,《灵枢》中4篇,主要论述病因病机、医德医风、经络、诊法等。余为没有对话依托人的黄帝曰文,或岐伯曰文。

论古代医学论文

以史为鉴,试论中医学的特点 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气、阴阳、五行学说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以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及康复保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中医学的思想体系宗儒释道三教,以儒家、道家的“中和”、平衡思想为思维方法的主线;其方法论具有多维特质,注重整体和强调平衡;其思维方式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的特征,以比较、演绎、类比、以表知里、试探和反证为具体的思维方法。中医学的医学观和方法论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以“中和”思维为核心,辨证思维居主导地位,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的科学思维观。中医学理论体系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是经千百年文化积淀融合而成,不仅对现代医学,特别是未来生命科学和未来医学科学,都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古代哲学观认为,自然界是由某些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并以此分析客观事物的整体性及辩证的层次关系。中医学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作为建构自己理论体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观察、分析、认识和处理是从整体出发,注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和联系性。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在辨识和诊治疾病的思维与实践过程中所采用的基本原则,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对疾病进行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恒动观和辩证观,也是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 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机本质的概括。它不仅仅是指疾病过程中某个阶段的一组症状群,而且还反映了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邪正盛衰和病变趋势及转归,因此证比较准确地揭示了疾病本质和病理特征,使论治能够针对病原有的放矢。为临床立法、处方遣药提供可靠依据。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收集到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势,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即通过疾病外在表现认清病变本质,分析并寻求疾病病变的关键或症结所在。辨证的过程,就是辨证与论治,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因而是指导中医临床诊治的基本原则。 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是密切相关的,而辨证尤重于辨病,因为证是反映疾病的本质和属性,是认识疾病的基础。如果疾病的治疗缺乏疾病阶段性和类型性本质的准确认定,那么针对性的有效治疗,将无从谈起。当然,若仅以证候的差异去认识疾病,而不考虑疾病的整个过程或全貌,是难以界定和判断疾病所处的某一阶段的病变本质。因为“病”是“证”的综合和全过程的临床反应,“病”对“证”有制约作用,“证”的内容和转化规律均是以“病”为前提条件的。如同为肾阳虚证,泄泻肾阳虚证的主症是五更泄泻,泻后则安,可不出现水肿;水肿肾阳虚证的主症是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泄泻可不出现。由此可见,证候的主症依所属病种不同各有侧重,治疗也随病种的差异而有所区别,在温补肾阳的同时,前者佐以固涩止泻;后者兼以化气行水。这种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诊治思路,有利于提高中医临床的诊治水平。

中医经典《内经》十分明确论述了人体中存在两个循环系统,一个是血液(血脉)循环系统,这是大家都熟悉的。另一个就是卫气循环系统,是我们不熟悉的,后者主要是位于皮肤之中的一套复杂的环路系统。这是我们花了二十年时间才基本研究清楚的系统。这两个系统称经络系统,区分这两个系统都于经络研究非常重要,揭示卫气循环系统的本质对人命和健康非常重要。后者将为健康多提供一套保护措施,为疾病多提供一套治疗手段。下面分三节分别论述这两大系统的区分和意义。第一节 经络的两大类型经络是运行气血的,气血者,气与血。是营血循环和卫气循环,这些在《内经》里写得明明白白。经络当然就包括这样两大类型--血管性经络和非血管性经络。如果区分不出经络的两大类型,那么所谓的经络研究只能是雾里看花或纸上谈兵,因为瞄准的目标只是假想敌或幻影。当一只枪口同时瞄准两个目标开火的时候,结果不言而喻:走火!中医里的气血循环系统是双循环系统,一个是血循环系统,一个是气循环系统。连李约瑟这样外行都早就看出来了,内行的中国人却还蒙在鼓里,遗憾!一、经络定义最先在马王堆《帛书》里只有脉字,在《灵枢·经脉篇》中继十二经脉之后出现了十五络脉,络脉是经脉的细小分支,后世都以经络代替经脉和络脉。这一概念的演化过程为:脉--经脉、络脉--经络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到,本来指的就是脉,包括大小粗细长短不同的脉,而现在使用的经络二字已完全看不出与脉的关系,在研究经络的实质时自然掩盖了“脉”这一最重要的基本内涵,把研究工作引入了歧途。用“脉”字很容易使人想到人体中的脉首先是脉管、血脉、血管,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应该这么想,因为“脉”字所表达的意义在人体及动物中都是显而易见的血管,尽管“脉”里所包含的可能不只是血管,但它首先是血脉,古人不可能不顾显而易见的血脉,再用“脉”字去命名其它的类似脉样的东西。二、脉的概念的建立古人脉的概念应建立于三个基本事实,一是肉眼看见像脉样形状的东西,二是感觉到像血在脉中流动样的东西,三是用手触摸到脉样体征。体内形状像脉样的东西除血脉外,还有淋巴管和神经,但淋巴管中不是红色的血液,而是乳白色的淋巴液,加上淋巴管比血管小得多,故不应包括在内;神经虽呈长条形,但是实心的,里面无法运行水液样的物质,故肉眼可见的神经不应包括在内;人体体表的静脉,是最容易看到的血脉,必然包括在内;胸腹腔中肺、心、肾、肝、肠系膜等处的血管也很容易看见,也必然包括在内。在感觉上像水流或血流的东西,很容易想到的是在经络敏感人身上感觉到的循经感传、在气功中感觉到的内气运行和在一些病人身上出现的异样感觉窜行,这些现象肯定不是血液在血脉中的流动。在体征方面像脉的东西,首先是体表下的流动感和搏动感,动脉的搏动在手腕寸口、肘内、腋下、喉旁、下腹、窝、足踝等处都可以明显扪及;其次是条索样感觉,这在寸口桡动脉、后臂肱动脉等处可以隐约感觉到。根据这些基于古典认识论的分析可以得出关于脉的两方面内容:1. 血行路径属于脉 全身体表和体内肉眼可见的所有动静脉血管,包括充盈时可见、空虚时不可见的某些体表静脉。2. 气行路径属于脉 循经感传途径、内气运行途径、异样感觉走行途径属于非血脉。古人是否认识到这两种类型的脉呢?长沙马王堆《帛书》中的脉,近于三维立体走行,主要属于较大的体内血脉。《黄帝内经》中的脉,在《灵枢·经脉篇》中近于平面模式循行路线,在《灵枢·邪客篇》中描述了肺手太阴之脉和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的立体走行,与血管走行完全吻合;在机能上于《灵枢》的营卫生会篇、营气篇、卫气行篇等将脉中运行的东西区分为营气和卫气,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气和卫气都作周期性的运行,营气严格沿经脉运行,卫气也沿经脉循行,但不甚具体,说明《内经》著者已经认识到脉的两个不同方面,对于行血之脉认识得比较清楚,对于行气之脉则缺乏系统的理解,实际上前者比后者容易观察和总结,也是理所当然的。对于行血之脉,即血脉、血管,在解剖上很容易定位定性。对于行气之脉,即卫气运行途径,也当是前面所述感觉上像血流或水流样的气行途径,应当位于哪里呢?首先,卫气的运行仍是循经走行,因此应该在《内经》所述的经脉线路上;其次,卫气乃水谷悍气,剽疾滑利。卫行脉外,卫气应走行于经脉线下的血管之外;第三,卫气者,卫外之气也,行于机体的外面而不是内里,因此卫气的主要运行途径是机体最外面的皮肤中。这样以来,经络的概念顺理成章地演化成了两个部分,一是经脉线下面的血液运行途径,即血管;一是经脉线上的皮肤中途径,运行卫气,其中卫气还可走行于分肉之间。经络是两种途径的总和,有的地方只有血行途径,有的地方只有气行途径,有的地方两者皆有。接下来的问题就是:1. 血管是经络的组成部分,有经络样的功能吗?比如除运行血液外还可接受针刺、传递信息。血管通过血管壁的交感传入和交感反射功能,实现接受和传布信息的作用,血管在这方面的作用并没有引起现代医学生物学科学工作者的足够重视,而古人较多地采用了刺激血管的方法来调节机体的植物神经机能,是值得我们大力研究的新课题,并不意味着经络就是血管便无事可作了。2. 皮肤中有气行的客观途径吗?这种途径与经络的功能有关吗?比如接受针刺、传递信息等,详见“经络实质”专栏。其实回过头来再理解经络的问题,会变得非常简单明朗,经络的作用是行气血的,这已是常识性概念,气血者,气与血,《内经》中多次强调气和血是各行其道的,经络必然是两类,一类是行气的,另一类是行血的,行血的是血脉无疑,行气的还不太清楚。经络所行之气是卫气,卫气是行于外的,一是血脉之外,一是身体之外,皮肤必然是其最重要的途径,《内经》中卫气的运行首先就是在皮肤中。从经络的起源考查,一是感觉上的气行途径,即感觉传导途径,如刺激产生的感传和气功态下激发的内气运行;一是看见的血行途径,就是体内和体表的血管。三、血管性经络的证据1. 除大隐静脉外的全部的体表静脉都是络脉,十五别络的别出之处皆有相应的体表静脉支;刺血络和刺脉出血都是指刺浅表静脉出血。所有的较明显的体表静脉皆包括在络脉之中(《灵枢·经脉篇》)。2. 手太阴肺脉和手心主心包络之脉的三维走行与其下的动脉完全一致(《灵枢·邪客篇》)。3. 三经独动皆指其下动脉搏动(《灵枢·动输篇》)。4. 冲脉为血之海,是指胸腹到足的腹主动脉、股动脉、胫后动脉、足底动脉和足背动脉。5. 足阳明胃经从头到足全程都有动脉相伴或以动脉为其走行的标志,如大迎动脉、耳前动脉、人迎动脉、脐旁动脉、气街动脉等。6. 足少阳胆经在头部的众多分支里,其下皆有动脉分支,各支在耳下的注入处正是颈动脉的分支处。7. 大禁二十五之穴位于腋下动脉天府下五寸,肱动脉最浅表处,刺破必大出血而死或重伤,是故禁刺。8. 五输穴井荥输经合的意义按照顺行逆数之理,代表动脉的大小和分合。所出为井者,指趾端血管最小之末梢;所溜为荥者,流经手指足趾上时血管细小,血流慢而弱;所注为输者,手掌足掌血管末端分支注入较大的血管,进入深处,通过腕、踝关节,这是经脉的第一次汇合;所行为经者,血管在小腿和前臂部的经脉通行,经过一段较长的路程;所入为合者,前臂血管在肘关节处合并为深处的肱动脉,小腿动脉在膝关节处合并为深处的股动脉,这是经脉的第二次汇合(《灵枢·九针十二原篇》)。9. 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都经过腹下气街动脉处,其深处是从腹主动脉分出的髂外动脉,这是下肢经脉的第三次汇合。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从盆腔后上行,很像该处的髂内动脉。10. 许多经脉都经过锁骨上窝,显得特别“拥挤”,与该处的血管类似,非常密集,《内经》中没以进入体内的具体解剖指征,很可能就是进入锁骨上窝处的血管。11. 肺系、心系指的是进出心肺的大血管。12. 肠系膜动静脉、肾门动静脉、肝门动静脉是经脉进出的重要依据。作为血管的经脉,在腕踝关节进行了第一次汇合,在肘膝关节处进行了第二次汇合,在下腹部盆腔,还可能在胸上部锁骨上窝进行了第三次汇合,位于胸腹腔内脊柱前的大动脉和大静脉是所有经脉的公共通道。由此可见,作为血管的经脉,主要遵循血管的走行,在四肢远端与《灵枢·经脉篇》所述基本一致,四肢近端第二次汇合后只有部分一致,在胸腹内完全是公共通道??主动脉和静脉,缺乏独立的路径。过去我们在理解血管与经络的关系时,注重于血管内流动的血液,而忽略了血管壁的经络样作用。因此,靠针刺血管的微量出血来调节机体功能变得不可思议,从而有意将经络与血管分割开来。而更大的误区在于将血管途径与后世所绘的经脉图进行对比,而这些经脉图与《内经》的文字描述存在多方面的差异,我们是严格按照《内经》的描述绘制经脉图和对比的。血管壁主要受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支配,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交感节前纤维来源于延髓缩血管中枢和脊髓侧角交感神经元,支配血管的交感神经在到达血管之前,进行了大量的组合、交叉,交感神经的兴奋效应往往是全身性的和整体性的,来源于局部的刺激常常引起广泛的效应,因此针刺体表的血管或深部的血管,通过交感传入纤维传到脊髓的侧角及延髓,产生交感反射的范围比刺激范围大得多,有时甚至是全身性的,交感神经的活动必然能起到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作用。当然,这只是建立于目前所知的关于交感反射知识上的针刺作用机制,实际上血管本身的感受和反射功能要复多,比如,血管壁上除肾上腺素能末梢外,还有胆碱能末梢,后者如何起作用还不太清楚。总之,在确立了血管是经络的概念后,需要对血管的感受和反射调节机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四、非血管性经络--皮肤经脉途径皮肤中存在经络吗?因浮而浅者皆络脉,因此,皮肤存在大量的络脉,即体表静脉。在区别开血管之后的经脉主要应位于皮肤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 皮肤中必然存在经脉 在经脉循行的许多部位,只有皮肤和骨骼,经脉只能走行于皮肤中,如头皮部的督脉、足太阳经、足少阳经及头前的足阳明经,胸前正中的任脉,胫骨内侧面的足厥阴经,手指和足趾上的经脉等等。2. 卫气循经走行于皮肤中 卫气从手三阳经和足三阳经而下,自阴经返回。《灵枢.邪客篇》指出卫气“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卫气从卫外的角度来说,应当是走行于皮肤中;卫气的病理反应如腠理开汗出、毫毛竖立等也是皮肤的反应。卫气还可行于分肉之间,应当是与分肉间血管伴行。卫气的功能方面有温分肉的作用,分肉主要是指肌肉,因此卫气还与肌肉有关系,也即非血管的经络与肌肉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但绝不是主流。3. 各经气血多少都可从皮肤区分出来,视其皮部纹理之粗细颜色可知各经的气血多少(《灵枢·骨度篇》)。4. 循经感传只能位于皮肤中 用电针刺激井穴主要作用于局部皮肤;用火柴头压迫穴位的刺激也主要是作用于皮肤;产生的感传按受试者所述有的在深部,有的在浅表,有的在皮肤与皮下组织器官之间,皮肤有瘢痕者可从侧面或下面绕过瘢痕。这些现象除说明循经感传走行于皮肤之中外,还走行于深部,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深部的肌肉、肌间结缔组织和内脏器官不具有产生像感传那样感觉的功能。人体内部器官的感觉主要是疼痛感,没有人感觉到自己的胃肠在运动、肌肉在收缩、心脏在跳动、肺在扩张,且内部疼痛感的定位也是通过对应的体表皮肤来实现的。用毛笔刷皮肤很容易产生感传样的感觉,但在肌肉里找不到什么办法可模拟出感传样的感觉。总之,循经感传的感觉只能来源于皮肤中,至于位置的深浅是由于感觉不是产生于表皮上的外部刺激,而是真皮中的内部刺激,其性质不明确,定位不清楚,因此,感觉是多种多样的,线路是模糊的。5. 针刺必然刺激皮肤 在大鼠和家兔足三里穴处所作的大量针刺镇痛实验表明,只有给皮肤足够的刺激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有时在临床工作中注重对皮肤进行刺激,针刺效应比通常的刺法好得多。6. 可见经络现象位于皮肤中 循经皮肤病当然是位于皮肤中,而且是在表皮和真皮中。经络敏感者伴随感传的循经出汗现象、循经充血贫血出血现象、循经皮疹现象等都表明循经感传的过程中在皮肤里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病理阳性反应。以上只是作者研究之外的证据,事实上,我们的研究集中皮肤的针刺信号的经络传递通路上,获得一系列可靠的证据,最终在皮肤中显示出交感物质分布线、针刺立毛线和皮肤新生毛线环路等。十八世纪,英.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被喻为自然科学,特别是实验科学历史上的重大成就而标载史册。然而中国人早在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明明的的地写着:血液是循环的(参见经络的两大类型)!这一成就早在哈维之前就传到了欧洲,现在仍然可以查到相关的文献记载。《灵枢×经脉篇》曰: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内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据《内经》之意,经脉之所以看不见并不是因为太小或本来无形才看不见,而是因为经脉伏行于分肉之间。络脉可以看见,经脉比络脉更粗大,自然应该比络脉更容易看见,只是因为位置较深,须解剖方能看见(《灵枢.经水篇》: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可以看见的络脉是什么?根据《内经》大量关于络脉颜色、隆起或下陷的外形变化、所处位置及变异、刺络脉出血等描述,络脉就是血管无疑,经脉自然也就是血管了。可以看见的唯一经脉――足太阴内踝部就是经过此处的粗大血管――大隐静脉。十五络脉包容全身比较明显的表浅静脉,唯独没有大隐静脉,因为它已作为经脉了。这并不是说经络都是血管,但血管必然是其中一部分,另有非血管的经脉――主要位于皮肤中的卫气运行途径。如果经络是血管或包括血管,那么经络的周期性循行或气血的周期性循行就是血液循环或包括血液循环。在西方,公元二世纪时,盖伦提出动脉和静脉如潮水涨落,心脏的作用是把产生的热量送到全身。这一谬论在西方统治达一千五百年之久,直到十七世纪哈维发现血液循环,也因此血液循环的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英.李约瑟(Joseph Needham)著《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第六卷)中肯定了经络循行是血液循环,是中国人首先发现了血液循环。随后美.罗伯特著《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China,Land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中再次明确了中国人在这方面的绝对领先地位。我们通过对《内经》有关针灸经络内容的全部归纳分析后,在《古典经络学与现代经络学》中明确了经络包括血管性经络和非血管经络两大部分。不幸的是,现在仍然有不少研究者执迷不悟,断章取义,按经脉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的描述,坚持经络不是血管,要到深部的血管走行处寻找不是血管的经络,或要到肌肉间的结缔组织中甚至肌肉中去寻找所谓的非血管的经络。也有的研究者,干脆把经络都当作血管,自然就会面对诸如循经感传、穴位特征、针刺效应等无法克服的困难。难能可贵的是,罗伯特已经非常明确地把气血循环称为双流体循环概念或双循环理论。总之,区分不出哪是血管性经络,哪是非血管经络,经络研究岂能登堂入室。中医血循环理论的论证一、血液循环学说到底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生理学(Physiology)一词源于古西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十六世纪才用来表示生理这门学科,现代生理学的创立源于十七世纪维廉.哈维(William Harvey),这是人们一贯的看法。之所以认为哈维是现代生理学的奠基人,是因为他用实验的方法创立了血液循环理论。之所以创立血液循环理论重要,是因为在哈维之前,西方人一直接受的是盖伦(Gallen)在公元二世纪建立的错误学说。这个学说认为动脉和静脉如同涨潮的一起一落,而心脏的作用是把其产生的热量或元气输送到全身,与之相应的,大脑就成为一个散热的器官,这个学说在西方统治了一千五百年之久。真的是哈维首先提出血液循环的理论吗?中国的古代文明中,最富成就的就是医学,现在称之为中国传统医学或中医学,其经典著作为《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分为《灵枢》和《素问》两部。事实上,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明确认识到血液是循环的,血脉可分为动脉和静脉,血液由动脉而出,由静脉回到心脏,动脉和静脉在肢端、头部、内脏等进行交换,血液的作用是把从胃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运送到肌肉和内脏等处。作者在《古典经络学与现代经络学》一书,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归类、对比、讨论和实验研究,把经络区分为血管性经络和非血管性经络,分别命名为经络脉和经络带,下面粗略介绍有关血管性经脉的一些基本概念。二、中医学中关于心、血和脉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在比《黄帝内经》还早的长沙马王堆《帛书》中没有经络的概念,全部称为“脉”,如“臂太阴脉”、“足阳明脉”等。《灵枢.经脉篇》开始介绍十二经脉时也只用了“脉”字,如“肺手太阴之脉”、“胃足阳明之脉”等,介绍完十二条主要的脉以后,为了与细小的脉进行区别,把主要的纵行粗大的脉叫做“经脉”,数目较多、细小的脉叫做“络脉”,此外,还把比络脉更小的脉称为“孙脉”。所谓经络本来是指各种长短粗细的脉,是粗的经脉和细的络脉的合称,当我们只取“经”和“络”两个形容词来表示这一概念时,再也不可能从“经络”的字面意义上看出与脉的关系,由此成为研究中的一大障碍。《灵枢.经脉篇》“经脉者受血而营之。……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这段经文首先表达了古人认识人体的基本出发点--度量、触摸、解剖观察,有力地表明中医学建立于对人体的客观观察上。观察和实验是现代科学的基本方法,中医学使用的是科学的观察法。《黄帝内经》中详细记述了对正常中等身材人体的骨骼长度,骨髓腔大小,脉管长度,内脏器官的大小、重量和容量,每日呼吸和脉搏次数,呼吸与脉搏比例(1: 6)等解剖和生理参数,作者由此提出了“古典解剖生理学”的概念。同时,这段经文也明确指出,经脉是接受血液而营行的,且脉有大小不同,血有清浊之别。大小应指血管的长短粗细,清浊很可能是指动静脉的颜色差异。血是什么?《灵枢.决气篇》“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是说腹腔中的胃肠道消化食物,吸收其精华,变成红色,即是血液。血与心有什么关系?《素问.五藏生成篇》“诸血皆属于心”,即全身所有的血都归属于心,受心脏的控制。脉与心有什么关系?《灵枢.本藏篇》“肝应胆,…心应脉。”心与脉的关系,就如同肝与胆的关系,可见脉是与心相连的血管。血与脉有什么关系?《灵枢.邪客篇》“营气者,泌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 表明食物的精华部份进入血管中,变成血,亦即血在脉中运行。《灵枢.邪客篇》“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是说地上有十二条大河,相应地人也有十二条经脉,把人体的经脉或血管比喻为河水的流动。由此不难说明,心、脉、血三者的关系就是现代医学心脏、血管、血液的关系,这是古典生理学与现代生理学重要接合点,有力表明所谓的千古之谜--经络--经脉和络脉--脉必然包括血管。《灵枢.经脉篇》中“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内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意即粗大的纵行血管--经脉,走行在深部的组织间隙里,但有一个例外--足太阴脉走行浅表,在内踝上可以看见,其实就是这里的大隐静脉--体表最大的浅表静脉。其它浮在体表、经常可以看见的血脉是络脉--细小的血管,即体表静脉。《灵枢.营卫会生篇》曰:“营在脉中,……,营周不休,……,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灵枢.营气篇》曰:“营气之道,……,常营无已,终而复始。”即指营气在脉中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地运行。有了以上的概念,我们就可以认为,经脉的走行路线即是血管的的解剖结构,经脉的循环运行就是血液循环。这就是两千多前的中国血液循环理论,以解剖和观察为依据所得到的基本正确的血液循环理论。三、中医学对动脉和静脉的描述“动脉”的概念在《内经》中有明确的叙述,《灵枢.动输篇》“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特别指出了“手太阴脉”、“足阳明脉”和“足少阴脉为何持续搏动,即挠动脉的腕后搏动、颈动脉的气管旁搏动和胫后动脉的踝内搏动。内经》指出踝后的搏动是冲脉经过该处的搏动,并非足少阴脉的搏动,因为足少阴中流动的是向心的静脉血。从经脉的流动方向和交接部位可以判断出哪些是动脉?哪些是静脉?手三阳经从胸走手,并且在其经过的腋下、肘内、腕后有搏动,因此当属动脉。《灵枢.邪客篇》特别指出了手三阴经的三维走向,其三维走向与上肢从指端经腕、肘关节到腋下的上肢动脉走行的途径相当吻合。仅此一点就足以令人惊叹当时学者的解剖水平所达到了何等地步,文字的描述又是何等干练准确,可现在很少有研究者注意这一篇的内容。手三阳经通常认为是从手走头,这当然不是血行途径了,但《灵枢.经脉篇》中明确指出手三阳经是从手到胸内,上到头的只是其分支(从胸中到头部的支脉)。经脉在上肢外侧走行,与其浅表的大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等)极其相似,因此,手三阳经应是静脉。足三阴经从足走胸,于腹股沟处进入内部,当是静脉。其中的足太阴经过内踝之上,这可以看见的经脉显然就是经过内踝的大隐静脉。足三阳经从头走脚,与血管明显不符,但仔细考察可见,所谓“从头到足”只是一个一般性的概括。《内经》明确指出足阳明胃经先是从胸上行,再下行到足;足少阳胆经从腋下行,并不是在头部。而且胃经的全线:面部、颈部、胸部、腹外侧部、小腿前部、足背部都有动脉的搏动,并以此来判定胃经的路径和作用。冲脉为血之海,从头到足,实指体内的最大的动脉--主动脉和下肢大动脉。总之,十二经脉,再加上冲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内经》常用“营气”或“营血”的原因正如《内经》所述,虽然知道骨髓具有造血样功能,但不知道血液何以变成红色(“莫知其妙”),故常以血液的营养功能来表达血液的概念,避免了可能造成的错误。四、作为皮肤信息传递通路的脉或经络概念经络的另一个内涵是卫气运行途径,《内经》明确说明营卫各行一道。所谓卫气,与现在人们体会到的气功中的内气运行、循经感传中的感觉传导很相似。作者已有大量的事实提示,高等哺乳动物的皮肤中存在一种信号传递通路,后者是以儿茶酚胺类物质的释放和作用为核心的连锁传递机制。《内经》中描述的经脉循行途径比起血液循环来,更类似于一种皮肤中的信号传递(卫气主要走行于皮肤中)。实际上,这正是《内经》著者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卫气的运行可以在病人身上或气功状态下感觉到,但找不到形态上的证据。血液循环虽然感觉不到,却可以解剖到或从体表触摸到或肉眼看到(“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这给《内经》著者带来很大的麻烦,导致他们将两者混淆起来,把感觉到的线状运动和看到管道结构联系起来,但又力图区别开去。因此,有的篇章分别叙述营卫的区别和运行途径,有的地方以“气血”二字概而论之。当我们区分开营卫的不同作用和不同途径后,就真切看到古人杰出的生命科学成就和重大的现实意义--皮肤信号传递通路没有被现代科学工作者所关注。综上所述,在人体生命科学领域内,中国古人有不可动摇的优势地位,他们以扑素的自然科学方法,获得了许多重要的认识,作者以“古典解剖生理学”的概念进行了概括和归纳,这应该成为中国解剖生理学工作者的常识,并有理由为之骄傲和自豪。随着《黄帝内经》中一些未被现代科学所认识的生命现象的深入研究和再确认,定能在世界上重塑其历史地位和现代意义。作为一名中国生理学者,应该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最后,值得指出的是,英.李约瑟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早已经把经络视为血管系统,并明确指出,是中国人首先发现血液循环。后来由美. 撰写的《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大陆》中,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判断,并以“谁最先发现血液循环”为题专门论述。

有,可详谈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中国古代,受到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的深刻影响。对于事物的观察分析方法,多以“取类比象”的整体性观察方法,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因此,中医学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一是辨证论治。整体观念 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医学的古代文化内涵论文

中医学是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相关的科学与学问组成的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并且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具有内在相关性、相似性、统一性和多元性的知识体系,或者说是在中国古代的生命科学领域中形成的一套完整的、独特的学科体系。中医学的特色是直接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思想唇齿相依。中国古代文化的延续是中医学延续与发展的基石。

1中国文化与中医学精神内核的一致性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传统医学,唯有中医学作为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得以延续。中医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于中医学来说是哲学。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上是独立发展的哲学类型之一,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例如,《易经》是中国古代最早涵盖天、地、人三界的深邃哲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易”有3意:①变异:指变化。哲学上讲,只有相对静止,没有绝对静止,变化是永恒的真理,任何事物无时无刻不处在变化之中,世界唯一不变的法则是变化。中医在临床上看到的是一个人的昨天、今天、明天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然后用运动变化的思维去认识人的疾病。②不易:“千古不易者谓之经。”指在绝对的变化之中,一定有不变的东西。③简易:在实现不易的过程中,一定有最简单的路径。《易经》的哲学精神是一种执简驭繁的智慧,如采用阴阳的观点看事物。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是中和,中医实乃中和之医,简称中医。“中者,不偏不倚,不过不急。”“中庸”是事物发生发展的最佳状态,也是中医在防病治病中的最高原则或最高追求。如《伤寒论》云:“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所以“以平为期”是最佳的生命状态。再者,从哲学的角度里看,《论语》讲的是社会伦理学,伦理学即哲学的“用”。读《论语》能懂得敬畏生命,故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因此,中医学在现代的发展仍需保留其哲学特质,也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和参与。

2中国古代文化内涵在中医学中的体现

顺应自然的天人关系

天人关系不但是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的对象,而且是中医学关心的理论问题。中医主张体自然之道,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最高目的即为自然之功,治病为了恢复本然的平衡状态,养生只求尽其天年常度保全自然”就成为中医治病之首务。

朴素系统论的整体观念

中医理论的本体论基础是中国古代的元气论自然观。元气论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气,“气体一而万殊”。无形而化生的元气构成中国古代“大化流行”的整体观。中医的整体观追求的是形而上的和谐完美,而排斥形而下的分解组合。

重神轻形的方法论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之一为重道轻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有“粗守形,上守神”之说,从一个侧面揭示出了中医学方法论重神轻形的特征。因此,尽管藏象说是中医学理论的基础和核心,但中医学的脏腑功能不是或主要不是从这种形态结构中分析得出的。故一些学者据此即认为中医学脏腑并没有实体概念,只是“机能的复合体”,故具有重神轻形的特点。

得意忘象的思维意境

《系辞》云:“圣人立象以尽其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言作为象的代表,象作为意的`代表,均是得意的工具。思维过程不应拘于言象,而应得象忘言,得意忘象,只有意才是思维的最高境界和最终归宿。“医者,意也”典型地反映了中医学的思维特色,即通过“象”一人体功能的外在表象来认识人体,并以象为本构建人体生理、病理模型。“象,形象也。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不难发现,得意忘象的思维过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种难于言传的体悟及直觉。古今医家多强调这种直觉体悟的“得意”工夫,只有这样方能达到中医治学之最高境界。

崇古尊经的价值取向

中医学理论和临床范式早在《内经》及《伤寒杂病论》时代即已基本确立,“理必宗《内经》,方不离仲景”成为不变的信条,几乎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范式革命,而崇古尊经的价值取向是其重要内因。例如,吴有性的“戾气说”已突破了传统六淫致病模式,包含着科学革命的胚芽但崇古尊经的价值取向只能视之为“非圣无法”“创异说以欺人”。由此而言,中医学具有浓厚的崇古尊经的价值取向。

医为仁术的伦理追求

“医者,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医门法律》),“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所谓正己,就是要加强自我修养,具备仁爱之心。其次,为医者还需具备精湛的医术。孙思邈将中医传统医德概括“大医精诚”,深刻地揭示了医为仁术的伦理追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

3小结

总之,中医学有着十分丰富的古代文化内涵,不仅具有顺应自然的天人关系观念与朴素系统论的整体观念,更有在方法论上亦具有重神轻形、在价值取向与伦理追求上具有“崇古尊经”和“医为仁术”、在思维意境上具有得意忘象的特点。因此,必须从中国古代文化内涵上深人理解,方能不断地推动中医学健康向前发展。

古代的医学论文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医学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中医医学心理学

【摘要】中医医学心理学源于《内经》,是祖国医学的一部分。医生运用于临床,并进行系统的整理、提高。本文就其理论基础、基本疗法结合案例进行简述。

【关键词】中医医学心理学;理论基础;基本疗法;案例

1 中医医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形神合一论中医医学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生理,建立形神合一论。在狭义来讲,形为身体,神为心理,形神合一。

心主神明论用藏象学说阐述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假说。将人身之神依附于藏象之心,故心为“君主之官”。 [1]

心神感知论《内经》阐明感知活动的中枢心神通过经络与感觉器官联络,如心神能感知针灸的“针感”。[1]

五脏情志论

五志分脏论《内经》阐述五志分属特定脏腑。不同脏腑精气的盛衰导致不同心理活动的改变,五志的太过不及均可使脏腑受损。

七情致病论《内经》以气机紊乱阐述“喜、怒、忧、思、悲、恐、惊”情志致病,有指导意义。[2] [3]七情生于脏腑,出于心神,当其强度超过生理调节范围时可致病。[4]

人格体质的分型《内经》把人格、体质结合:①按阴阳属性,分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5型阴阳五态人。②按五行属性,分25型阴阳二十五人。[5]

阴阳睡梦论《内经》从形神合一论出发,以脏腑功能的阴阳五行属性来释梦。 [1]

2 中医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疗法及案例

情志相胜心理疗法《内经》始创此法,反映了中国的民族心理,丹溪、子和于此贡献犹大。[6] [7]子和提出“悲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等,丹溪提出“怒以忧胜之以恐解之;喜以恐胜之以怒解之”等以情胜情的治疗模式。[8] [9]

单独运用 如怒伤肝,悲胜怒:张氏治疗因怒而厥的燕姬,使她因灸法损毁面板而悲,而排解郁怒。如喜伤心,恐胜喜:范进过喜而呈癫状,岳父突然打耳光,他因恐而清醒。

综合运用以情胜情疗法要灵活运用。[10]一种情志 *** 可调一种或数种情志致病;一种或数种情志可调一种情志致病。[11]某女思夫纳呆,丹溪综合“以怒胜思,以喜解思”让其父使女怒,又诈以其夫将归使女喜,女思得解。

言语疏导法用语言对患者劝说开导的精神治疗方法。在能保护患者隐私的环境,使其畅言,顺其意疏导,改善其负面情绪。

惊者平之法《内经》:“惊者平之”。张从正:“惟习可以治惊,夫惊以其忽然而遇之也,使习见习闻不惊”。[12]卫新妻每闻有响则惊倒不知人。戴人用以木击几等方法发出声音,使之耳闻目睹,渐次为常,惊止病愈。

顺情从欲法欲愈其疾,当先治心。室女倾心于某男,初其父不许,由此郁闷而患瘰疬。其父遂许。婚后三月,其症大减,再稍加调治即愈。[13]

移精变气法《素问・移精变气论篇》讲述运用精神疗法转移精神,梳理气机。杨贲亨诊患内障的贵人,用诡言令其凝神于足以降火,愈目疾。

导引运气法让患者安神静志,摒弃不良情绪的干扰,梳理紊乱的气机,恢复平衡的心理疗法。卢不远治疗沈某的恐死症指导其禅宗参究法导引运气法,百日病愈。

传统音乐疗法《内经》以五音对应五脏的模式,用相应的五音组合,调理忧愁、思虑、悲哀等异常情志及心身疾病。

祝由疗法“祝说病由”以“移精变气”,而“邪不伤正,精神复强而内守”; “祝其病所由来以告于神”,而“病由是可愈”。[14]祝由疗法蕴藏合理的科学核心,借助患者的信仰,掌握和改变患者的心理,达到治病的目的。[15]

针药疗法《内经》强调心神,重视针药疗法,如选用针灸肝经原穴太冲或服用逍遥丸治疗肝气郁结的患者等被广泛地运用。

3 问题与展望

中国古代医学心理学存在发展连贯性,蕴含丰富的心理治疗思想,然其内容支离破碎,系统性不强。我等应结合现代医学心理学研究,形成本土化的心理治疗体系。

参考文献

[1] 闵范忠,何清平.新编中医医学心理学[M].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105-110,117-124

[2] 周莲菊.《黄帝内经》中的中医医学心理学理论探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3-4

[3] 郭 倩,杨 洁,陈 刚,黄海健.朱丹溪的中医医学心理学思想探析[J].中 医 药 学 刊,2005,3. 233:462-463

[4] 闵范忠.论情志致病的条件及机能[J].广西中医药,1987,101:20

[5] 郜 峦.《内经》中的医学心理学思想内涵简析[J].中医药学刊, 2003,9. 219:1496-1498

[6] 曾智.中国古代情志相胜心理疗法之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10. 315:12-15

[7] 王金道,刘勇,郭念峰.临床疾病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60,61,69.

[8] 胡永年.略论以情胜情疗法[J].湖北中医杂志,

[9] 李益生.以情胜情疗法探赜[J].山东中医杂志

[10] 燕山高,朱文锋,闵范忠,等主编.中医医学心理学荟萃.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1988;303-312

[11] 李兆健.古代情志相胜医案中的心理治疗方法初探[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

[12] 陈 莉,刘静宇.张子和心理疗法初探[J].中医研究, 2003, 10. 165:16-17

[13] 李志庸,张景岳医学全书,1 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206 、1305

[14] 祁巨集.“祝由”探释[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6,6. 203:7-8

[15] 林韶冰,李秀华,李秀云.移精祝由疗法浅识[J]. 江苏中医药,

>>>下页带来更多的

中国传统医学,经历两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一整套的思想理论,它是伟大民族几千年的科学积累。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特别是近一百年里被一些人们极不客观的歪曲过或是片面地介绍。有些学者,由于对中国传统医学的起源发展缺乏了解和研究,存在着偏见,对中国传统医学缺乏客观的正确的评价,致使近期有少数人对中国传统医学有不恰当的评论。本人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有机会对中医文献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学习,中医学不仅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医学理论,还蕴藏着许多科学技术的发明,为人类健康生存作出了巨大贡献。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1 古代的免疫思想和免疫技术中国传统医学预防疾病和免疫思想的产生有着悠久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巨著《内经》明确强调:“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病已成而后药之,不亦晚乎”“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著名医学家扁鹊(秦越人)诊视齐桓侯未病之病后,很有感叹地说:“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早从事,则疾可已,身可后也”。以上反映出公元前四五世纪,在中国医学界,知识分子阶层,围绕着疾病、祸患能否预防等,曾展开过十分热烈的讨论。通过这些讨论,建立了这样一个共同的认识,凡是能预防治疗疾病在未发生之前,才是一位高明的医生。 2 中国古代麻醉与外科手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自然科学技术较为落后,中国古代麻醉术与外科手术未能取得应有的发展。由于研究者甚少和某些偏见的影响,中国传统医学在这个领域的成就几乎在学界无闻。麻醉的发展与外科手术之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著名的外科学家华佗强调:如果疾病发结于内,非针灸和药物所能治愈,就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前先令病人酒服麻沸散进行麻醉,等到如酒醉而丧失痛觉时,即可进行腹腔物切除,或肠胃切除吻合术等。由此可见,公元3世纪,享有盛名的中国外科专家―华佗,已成功地使用了全身麻醉剂。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拉瓦尔在论述华佗时指出:“一些阿拉伯权威提及吸入性麻醉术,这可能是从中国人那里演变出来的”。 3 关节损伤之整复和手术中国传统医学的骨伤科学也有较悠久的历史,远在两千多年前,医事制度和医学分科已有专门分治折伤的医师。历代卫生制度中,都有骨伤科的设立。关于关节脱臼的手法整复——下颌关节脱臼整复法,中国药王——孙思邈,在他的著作中改进了葛洪的整复手法,强调:“以一人捉头,医者两拇指入口按下颌齿上,向下牵颐。然后以渐推之,令复之”这段手法的描述,其基本要领完全符合生理解剖要求。其整复法已与现代医学方法步骤完全一致。

中医学的古代文化内涵论文

中医学是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相关的科学与学问组成的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并且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具有内在相关性、相似性、统一性和多元性的知识体系,或者说是在中国古代的生命科学领域中形成的一套完整的、独特的学科体系。中医学的特色是直接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思想唇齿相依。中国古代文化的延续是中医学延续与发展的基石。

1中国文化与中医学精神内核的一致性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传统医学,唯有中医学作为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得以延续。中医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于中医学来说是哲学。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上是独立发展的哲学类型之一,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例如,《易经》是中国古代最早涵盖天、地、人三界的深邃哲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易”有3意:①变异:指变化。哲学上讲,只有相对静止,没有绝对静止,变化是永恒的真理,任何事物无时无刻不处在变化之中,世界唯一不变的法则是变化。中医在临床上看到的是一个人的昨天、今天、明天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然后用运动变化的思维去认识人的疾病。②不易:“千古不易者谓之经。”指在绝对的变化之中,一定有不变的东西。③简易:在实现不易的过程中,一定有最简单的路径。《易经》的哲学精神是一种执简驭繁的智慧,如采用阴阳的观点看事物。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是中和,中医实乃中和之医,简称中医。“中者,不偏不倚,不过不急。”“中庸”是事物发生发展的最佳状态,也是中医在防病治病中的最高原则或最高追求。如《伤寒论》云:“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所以“以平为期”是最佳的生命状态。再者,从哲学的角度里看,《论语》讲的是社会伦理学,伦理学即哲学的“用”。读《论语》能懂得敬畏生命,故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因此,中医学在现代的发展仍需保留其哲学特质,也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和参与。

2中国古代文化内涵在中医学中的体现

顺应自然的天人关系

天人关系不但是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的对象,而且是中医学关心的理论问题。中医主张体自然之道,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最高目的即为自然之功,治病为了恢复本然的平衡状态,养生只求尽其天年常度保全自然”就成为中医治病之首务。

朴素系统论的整体观念

中医理论的本体论基础是中国古代的元气论自然观。元气论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气,“气体一而万殊”。无形而化生的元气构成中国古代“大化流行”的整体观。中医的整体观追求的是形而上的和谐完美,而排斥形而下的分解组合。

重神轻形的方法论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之一为重道轻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有“粗守形,上守神”之说,从一个侧面揭示出了中医学方法论重神轻形的特征。因此,尽管藏象说是中医学理论的基础和核心,但中医学的脏腑功能不是或主要不是从这种形态结构中分析得出的。故一些学者据此即认为中医学脏腑并没有实体概念,只是“机能的复合体”,故具有重神轻形的特点。

得意忘象的思维意境

《系辞》云:“圣人立象以尽其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言作为象的代表,象作为意的`代表,均是得意的工具。思维过程不应拘于言象,而应得象忘言,得意忘象,只有意才是思维的最高境界和最终归宿。“医者,意也”典型地反映了中医学的思维特色,即通过“象”一人体功能的外在表象来认识人体,并以象为本构建人体生理、病理模型。“象,形象也。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不难发现,得意忘象的思维过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种难于言传的体悟及直觉。古今医家多强调这种直觉体悟的“得意”工夫,只有这样方能达到中医治学之最高境界。

崇古尊经的价值取向

中医学理论和临床范式早在《内经》及《伤寒杂病论》时代即已基本确立,“理必宗《内经》,方不离仲景”成为不变的信条,几乎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范式革命,而崇古尊经的价值取向是其重要内因。例如,吴有性的“戾气说”已突破了传统六淫致病模式,包含着科学革命的胚芽但崇古尊经的价值取向只能视之为“非圣无法”“创异说以欺人”。由此而言,中医学具有浓厚的崇古尊经的价值取向。

医为仁术的伦理追求

“医者,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医门法律》),“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所谓正己,就是要加强自我修养,具备仁爱之心。其次,为医者还需具备精湛的医术。孙思邈将中医传统医德概括“大医精诚”,深刻地揭示了医为仁术的伦理追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

3小结

总之,中医学有着十分丰富的古代文化内涵,不仅具有顺应自然的天人关系观念与朴素系统论的整体观念,更有在方法论上亦具有重神轻形、在价值取向与伦理追求上具有“崇古尊经”和“医为仁术”、在思维意境上具有得意忘象的特点。因此,必须从中国古代文化内涵上深人理解,方能不断地推动中医学健康向前发展。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