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药学期刊介绍模板

发布时间:

药学期刊介绍模板

中国药理学报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承办的高级学术性期刊。报道以药理学为主的生物医学创新的研究原著的英文稿优先发表。并接受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作者和读者遍及全球。本刊也报道基于作者自己工作为主的,具有国际水平的小综述。

zhōng yī yào kān wù

中医药刊物是系指有关中医药学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继续出版物,是中医药学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中医药期刊出现于近现代,据统计,截至1949年10月以前,我国的中医药期刊约有四百余种。清代唐大烈主编的《吴医汇讲》11卷,(1792~1801年),其编辑大旨是“奥词显义,统为求教,长篇短节,并曰无拘”,内容已包括有当时41位作者的94篇文稿,所叙有内、外、妇、儿各科及历代医家论述,经义诠释,随诊笔记,读书方法,药物真伪鉴定等。从编例及内容而言,《吴医汇讲》可以说是近现代中医药期刊的雏形。

中医药期刊开始较多出现是在辛亥革命(1911年) 前后。现知较早的中医药期刊有上海医学公报社蔡小香等所编的《医学报》(创刊于1904年4月),神州医药学会绍兴分会何廉臣等所编的《绍兴医药学报》(1908年6月),广州梁慎余等所编的《医学卫生报》(1908年7月),宁波徐友函等所编的《卫生杂志》(1911年),神州医药书报社余伯陶等编的《神州医药学报》(1913年5月)等。当时的中医药期刊反映了中医药学界锐意革新的思潮,在内容上则中西兼备,在研究探讨中医学术的同时,对西医学知识也多有介绍。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中医期刊编撰者有蔡小香、丁甘仁、周雪樵、王问樵、梁慎余、唐乃安、袁桂生、顾宾秋、丁福保、何廉臣、裘吉生、曹炳章、徐友函、余伯陶、包识生等。

“五四”运动前后,到抗日战争以前,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普遍开展,以及由于中医药学界联合起来反对对各届 *** 所采取的歧视、压迫、消灭中医等政策的坚决斗争,在斗争中中医药学界学术风气活跃,中医药期刊也显著增多。据统计,这一时期出版的中医药期刊在250种以上,其中在上海出版者最多,达90余种,其次则为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北京、天津等地。当时中医药期刊发行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有:上海中医学会所编的《中医杂志》(1912年12月),上海中华医药书局所编的《医界春秋》(1926年5月),杭州三三医报社所编的《三三医报》(1923年5月),广州杏林医学社所编的《杏林医学月报》(1929年1月),山西太原中医改进研究会所编的《医学杂志》(1921年6月)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东南亚各国也多办有中医药期刊,如《医药月刊》(新加坡)(1930年2月),《菲律宾医药会刊》(1930年4月)等。这一时期的中药医期刊,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类:其一是中医药学术团体机关刊物,如中央国医馆及各地分馆所编的《国医公报》;神州医药学会各分会所编的《神州医药学报》以及中医院校所编的院刊等等。

这一类期刊多为各学术团体人撰稿。论文学术水平较高,且多报告了各团体的机构、成员、沿革及动向等。其二是中医药界同人刊物。如上海中国医学月刊社所编的《中国医学月刊》(1928年10月),广州岭南医林一锷社所编《医林一锷》(1931年1月)等,这类期刊的内容广泛,思想较为活跃。其三是中医普及性刊物,如上海中医书局所编的《家庭医药杂志》(1930年1月),健康报馆所编的《学医门径月刊》(1930年5月),广州大众医刊社所编《大众医刊》(1931年4月)等,此外,当时各地报刊如上海《申报》、《新闻报》等,多编有医学卫生副刊,其中亦有特刊中医内容者。这类期刊的特点是宣传中医药卫生知识,读者面大,影响广泛。这一时期中医期刊的内容,一般都是有社论或言论栏。多反映当时中医界讨论中西医关系,如何整理中医学术,中医教育,医学道德等问题; 学说栏多连载篇幅较长的著作和讲义;药物栏介绍各种中药的研究;医讯栏报告各地医疗法令,医学团体情况;问答栏多解答读者学医、治病的各种问疑; 此外还有随诊笔记,医林文艺,杂俎等。这一时期比较活跃的编撰者有何廉臣、裘吉生、曹炳章、樵铁樵、陆渊雷、周学海、章臣鹰、张赞臣、秦伯未、范行准、祝味菊、杨 *** 、刘民叔、余无言、赵燏黄、陈邦贤、陈无咎、张山雷、吴汉仙、陆士谔、谢利恒、张锡纯、朱仁康、杨志一、张子英、杨医亚、朱振声等。

在1937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期间,新出版的期刊大约有六十余种。除上海及江浙等沿海各省外,各地新刊的中医期刊增多。如重庆出版有《国医月刊》(1939年4月),成都出版有《国医改进月刊》(1941年3月),桂林出版有《复兴医药杂志》(1941年4月),西安出版有《平民医学周报》(1943年6月)等。由于时局动乱,此时中医药期刊一般刊行年代不长。较有影响的是北京出版的《国医砥柱》。

收录情况药学教育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大型检索数据库全文收录。办刊宗旨旨在探讨各层次药学教育规律,研究药学教育理论,发表药学教育改革成果,结合实际介绍药学教育的先进经验。刊物力求突出思想性、学术性、实用性,在药学教育改革中起到宣传、引导、咨询、借鉴、交流作用。主要栏目设有教育研究、学科与课程建设、素质教育、教学园地、实践训练、现代教育技术、教师队伍、学生管理、调研与评估、中等教育、成人教育、国外教育、药学史、药学人物、资料信息等近20个栏目,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有较大的信息容量。

中药学期刊介绍模板

1 基础研究: 以疾病动物模型为实验对象的基础药物治疗学研究; 用药方案设计的基础研究,以及评价; 药物联用、以及药物与其他治疗手段联用的基础研究; 基础药物代谢,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药物治疗学的机理探索(包括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整体水平研究); 新药临床前研究结果,老药的临床前再评价;2 临床研究: 以人体或人体构件(如细胞等)为实验对象的临床药理学研究; 用药方案设计的临床研究,以及评价; 药物联用、以及药物与其他治疗手段联用的临床研究; 临床药物代谢,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具有应用价值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新药临床验证结果,老药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再评价; 临床药物治疗学的机理探索(包括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整体水平研究); 药物量效关系研究,临床药物治疗学经验总结;3 设计与统计: 创新性设计与统计方法; 新方法介绍,以及评价; 工具软件使用和应用;4 综合与讲座: 临床药理学研究进展; 药物治疗学研究进展;5 栏目设置:研究原著,设计与统计,综述与讲座,学术动态等。 1 投稿与处理 投稿。欢迎通过E-mail投稿。 来稿请附单位介绍信,保 证未一稿两投,并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编辑部收到稿件后立即编号,并寄回执。作者以后对稿件的查询均需提供编号。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审稿周期一般为1个月,刊登周期一般为3个月。1月后无任何消息请查询。 题目 不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或符号,药名一般不用代号,不用商品名。 作者、单位和注脚 作者姓名居题目下方,单位写在姓名下方,写至具体科室,注明城市和邮政编码。稿件首页的脚注处,注明通讯作者,并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简介,包括性别, 学历,职称,学衔(如院士,博导,硕导,或其他学术头衔),研究方向,联系电话,传真,E-mail。脚注还包括本研究的基金资助项目名称与编号。 摘要、关键词 中文摘要为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可适当增加,关键词(4~8个);英文摘要中所有作者姓名均用汉语拼音列出,但如有外文作者,则用其本国语名。本刊采用 结构式摘要,即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书写(讲座与综述可不按此结构书写)。非公知公认的符号或术语第1次出现时应写全称。关键词宜选自《MeSH 词表》和《中医中药主题词表》,主要的自由词和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英文摘要,包括作者姓名、单位,应与中文 摘要一一对应。 引言 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 材料和方法 清楚地描述观察或实验对象(病人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组)的选择情况,实验方法、所用仪器(注明制造厂商、产地)及步骤,以便他人重复验证。列出建立方法 的文献。对已发表但尚未为人们所熟悉的方法,要提供简要的描述和文献;对新的或有实质性改进的方法要详细介绍并对其限度加以评价。准确说明药物和化学品的 使用方法,包括商品名称、剂量以及给药途径。 结果 按照逻辑顺序在正文、表格和图中表述所得结果。正文中无需重复图表中的全部数据,也不得只注“结果见表(或图)”,还需用文字强调或概括其重要发现。 讨论 前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本研究结果与其他有关研究的联系与比较; 本研究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但不必重述已在引言和结果部分详述过的数据或其他内容。 参考文献 仅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最新文献,一般近5年来的文献占2/3以上。研究原著所引文献一般不少于5篇,依文中首次出现顺序编号,并在引用处用角码注明。[期刊格式]作者. 题名. 刊名,年;卷:起页-止页。止页码与起页码位数相同的数字可省略。例如:谢海棠,黄晓晖,孙瑞元. 国外常用药代动力学软件介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1;6:289-923位及3位以内作者全部写出;3位以上,只写前3位,后面加“等”,西文用“et al” 。 正在印刷的文章应标明“印刷中”。[专著格式]作者. 书名. 版本. 出版地:出版者,年:起页-止页。止页码与起页码位数相同的数字可省略。例如:孙瑞元. 定量药理学[M]. 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57-60[编 著中章节作者的引用格式]章节作者. 题目. 见(In):主编者,主编. 书名. 版本.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例如:郑青山,孙瑞元. 药物联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见:金正均,王永铭,苏定冯,主编. 药理学进展. 第1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单位与代号 来稿须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名称和代号。如m, kg, mg, h, d, min, s, iv, ip, po, ig, sc, ia, icv, IU,♂,♀, mol?L-1,a(年,岁)等,每天不用每d,第4天不可用d4,第4天到第6天不可用d4-6,可用第4~6天。本刊规定的代号有:wk(周),mon(月),wet wt(wwt,湿重)、dry wt(dw,干重)。药物采用最新版药典名或化学名。 人体内生化指标尽量按法定计量单位,如血中总蛋白、脂蛋白、 总脂用g?L-1,葡萄糖、钾、尿素、CO2结合力用mol?L-1等。表示物质在人体内的含量,尽可能统一用L(升)作分母,一般不用l,ml,dl 以及mm作分母。克分子浓度、克当量浓度改为物质的量浓度mol?L-1。具有单位的数值范围,要求前后数字单位相同:如~ ml不必写成 ml~ ml;25±1℃不必一定写成25℃±1℃。一系列数值的计量单位相同时,可在最末一个数值后标明单位,如5,10,15,20,25 molL-1。在一个组合单位内不得用一条以上的斜线,如mg/kg/d应改为mgkg-1d-1。 层次 文内标题层次不宜过多,有标题才有序号,写法如下:1 △△△△(章的标题,顶格,占一行) △△△△(条的标题,顶格,占一行)

《中医学报》(原《河南中医学院学报》)于1985年创刊,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与河南中医学院联合主办,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定位于科技期刊学术类。探讨中医药学基本理论,报道中医药科学实验、临床研究成果、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进展以及各相关学科学术成果,促进学术交流。

学术堂为大家推荐几本中医类的核心期刊,供大家参考:1、《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刊物简介:主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级别:本刊为科技核心(2018自然科学), 中文核心(2017年版), RCCSE(A+)(2017-2018), CSCD核心(2019-2020)2、《中华中医药杂志》刊物简介:是中国科协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学术进展的中医药学科杂志.级别:科技核心(2018自然科学), 中文核心(2017年版), RCCSE(A)(2017-2018), CSCD扩展(2019-2020), 梯队期刊(2019)3、《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级别:科技核心(2018自然科学), 中文核心(2017年版), RCCSE(A-)(2017-2018), CSCD核心(2019-2020)刊物简介:全面报道中药新药、中医药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并为医药卫生行政部门以及中药新药研究、生产、应用单位提供信息和交流园地,是中药研究、中药临床药理学科进行国内外学术成果交流的重要窗口.

医学期刊介绍模板

医学期刊是以医学和与医学相关学科为内容的情报载体,按卷与期和(或)年与期的顺序编号,意欲长期印行下去的连续出版物。国内公开发行的医学期刊是由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国家直属机构、一级协会、地方性医学组织,医学院校、医院科研单位等承办的主要以刊载医学学术论文为主的连续出版物。

实用医学杂志以临床实用为基础,着重报道具有创新性和临床转化前瞻的基础研究论文、临床创新科研论文及医学最新研究成果、医学新技术、新动态等。旨在加强国内外医学学术的传播,给广大医务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为推动学术进步服务。 ● 第2、3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F5000收录期刊● 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2008、2011年版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广东省第二、三、四届优秀科技期刊● 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收录期刊● Google学术统计指标之100种中文热门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国家科技部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现刊目次数据库*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F5000 *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药学期刊介绍模板图片

1 基础研究: 以疾病动物模型为实验对象的基础药物治疗学研究; 用药方案设计的基础研究,以及评价; 药物联用、以及药物与其他治疗手段联用的基础研究; 基础药物代谢,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药物治疗学的机理探索(包括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整体水平研究); 新药临床前研究结果,老药的临床前再评价;2 临床研究: 以人体或人体构件(如细胞等)为实验对象的临床药理学研究; 用药方案设计的临床研究,以及评价; 药物联用、以及药物与其他治疗手段联用的临床研究; 临床药物代谢,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具有应用价值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新药临床验证结果,老药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再评价; 临床药物治疗学的机理探索(包括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整体水平研究); 药物量效关系研究,临床药物治疗学经验总结;3 设计与统计: 创新性设计与统计方法; 新方法介绍,以及评价; 工具软件使用和应用;4 综合与讲座: 临床药理学研究进展; 药物治疗学研究进展;5 栏目设置:研究原著,设计与统计,综述与讲座,学术动态等。 1 投稿与处理 投稿。欢迎通过E-mail投稿。 来稿请附单位介绍信,保 证未一稿两投,并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编辑部收到稿件后立即编号,并寄回执。作者以后对稿件的查询均需提供编号。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审稿周期一般为1个月,刊登周期一般为3个月。1月后无任何消息请查询。 题目 不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或符号,药名一般不用代号,不用商品名。 作者、单位和注脚 作者姓名居题目下方,单位写在姓名下方,写至具体科室,注明城市和邮政编码。稿件首页的脚注处,注明通讯作者,并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简介,包括性别, 学历,职称,学衔(如院士,博导,硕导,或其他学术头衔),研究方向,联系电话,传真,E-mail。脚注还包括本研究的基金资助项目名称与编号。 摘要、关键词 中文摘要为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可适当增加,关键词(4~8个);英文摘要中所有作者姓名均用汉语拼音列出,但如有外文作者,则用其本国语名。本刊采用 结构式摘要,即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书写(讲座与综述可不按此结构书写)。非公知公认的符号或术语第1次出现时应写全称。关键词宜选自《MeSH 词表》和《中医中药主题词表》,主要的自由词和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英文摘要,包括作者姓名、单位,应与中文 摘要一一对应。 引言 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 材料和方法 清楚地描述观察或实验对象(病人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组)的选择情况,实验方法、所用仪器(注明制造厂商、产地)及步骤,以便他人重复验证。列出建立方法 的文献。对已发表但尚未为人们所熟悉的方法,要提供简要的描述和文献;对新的或有实质性改进的方法要详细介绍并对其限度加以评价。准确说明药物和化学品的 使用方法,包括商品名称、剂量以及给药途径。 结果 按照逻辑顺序在正文、表格和图中表述所得结果。正文中无需重复图表中的全部数据,也不得只注“结果见表(或图)”,还需用文字强调或概括其重要发现。 讨论 前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本研究结果与其他有关研究的联系与比较; 本研究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但不必重述已在引言和结果部分详述过的数据或其他内容。 参考文献 仅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最新文献,一般近5年来的文献占2/3以上。研究原著所引文献一般不少于5篇,依文中首次出现顺序编号,并在引用处用角码注明。[期刊格式]作者. 题名. 刊名,年;卷:起页-止页。止页码与起页码位数相同的数字可省略。例如:谢海棠,黄晓晖,孙瑞元. 国外常用药代动力学软件介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1;6:289-923位及3位以内作者全部写出;3位以上,只写前3位,后面加“等”,西文用“et al” 。 正在印刷的文章应标明“印刷中”。[专著格式]作者. 书名. 版本. 出版地:出版者,年:起页-止页。止页码与起页码位数相同的数字可省略。例如:孙瑞元. 定量药理学[M]. 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57-60[编 著中章节作者的引用格式]章节作者. 题目. 见(In):主编者,主编. 书名. 版本.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例如:郑青山,孙瑞元. 药物联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见:金正均,王永铭,苏定冯,主编. 药理学进展. 第1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单位与代号 来稿须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名称和代号。如m, kg, mg, h, d, min, s, iv, ip, po, ig, sc, ia, icv, IU,♂,♀, mol?L-1,a(年,岁)等,每天不用每d,第4天不可用d4,第4天到第6天不可用d4-6,可用第4~6天。本刊规定的代号有:wk(周),mon(月),wet wt(wwt,湿重)、dry wt(dw,干重)。药物采用最新版药典名或化学名。 人体内生化指标尽量按法定计量单位,如血中总蛋白、脂蛋白、 总脂用g?L-1,葡萄糖、钾、尿素、CO2结合力用mol?L-1等。表示物质在人体内的含量,尽可能统一用L(升)作分母,一般不用l,ml,dl 以及mm作分母。克分子浓度、克当量浓度改为物质的量浓度mol?L-1。具有单位的数值范围,要求前后数字单位相同:如~ ml不必写成 ml~ ml;25±1℃不必一定写成25℃±1℃。一系列数值的计量单位相同时,可在最末一个数值后标明单位,如5,10,15,20,25 molL-1。在一个组合单位内不得用一条以上的斜线,如mg/kg/d应改为mgkg-1d-1。 层次 文内标题层次不宜过多,有标题才有序号,写法如下:1 △△△△(章的标题,顶格,占一行) △△△△(条的标题,顶格,占一行)

这个说不完的,有很多,主要看你要求。

2012年12月26日,由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与清华大学图书馆共同研制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国际引证报告(2012版)》暨“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发布会上,《中国药学》英文版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中国药学杂志。

据2018年5月19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药学杂志》共出版文献23665篇、总被下载2930812次、总被引118557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

据2018年5月19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药学杂志》共载文4932篇、被引量58111、下载量295042,2015年影响因子为。

收录情况:

《中国药学杂志》被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CA)、荷兰《医学文摘》(EM)、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JSTCh)、《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系列文献》(RSC)、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等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

同时被中国国内知名的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刊源、《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收录、《中国生物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

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源期刊。

药学期刊杂志介绍模板

中国药理学报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承办的高级学术性期刊。报道以药理学为主的生物医学创新的研究原著的英文稿优先发表。并接受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作者和读者遍及全球。本刊也报道基于作者自己工作为主的,具有国际水平的小综述。

zhōng yī yào kān wù

中医药刊物是系指有关中医药学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继续出版物,是中医药学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中医药期刊出现于近现代,据统计,截至1949年10月以前,我国的中医药期刊约有四百余种。清代唐大烈主编的《吴医汇讲》11卷,(1792~1801年),其编辑大旨是“奥词显义,统为求教,长篇短节,并曰无拘”,内容已包括有当时41位作者的94篇文稿,所叙有内、外、妇、儿各科及历代医家论述,经义诠释,随诊笔记,读书方法,药物真伪鉴定等。从编例及内容而言,《吴医汇讲》可以说是近现代中医药期刊的雏形。

中医药期刊开始较多出现是在辛亥革命(1911年) 前后。现知较早的中医药期刊有上海医学公报社蔡小香等所编的《医学报》(创刊于1904年4月),神州医药学会绍兴分会何廉臣等所编的《绍兴医药学报》(1908年6月),广州梁慎余等所编的《医学卫生报》(1908年7月),宁波徐友函等所编的《卫生杂志》(1911年),神州医药书报社余伯陶等编的《神州医药学报》(1913年5月)等。当时的中医药期刊反映了中医药学界锐意革新的思潮,在内容上则中西兼备,在研究探讨中医学术的同时,对西医学知识也多有介绍。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中医期刊编撰者有蔡小香、丁甘仁、周雪樵、王问樵、梁慎余、唐乃安、袁桂生、顾宾秋、丁福保、何廉臣、裘吉生、曹炳章、徐友函、余伯陶、包识生等。

“五四”运动前后,到抗日战争以前,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普遍开展,以及由于中医药学界联合起来反对对各届 *** 所采取的歧视、压迫、消灭中医等政策的坚决斗争,在斗争中中医药学界学术风气活跃,中医药期刊也显著增多。据统计,这一时期出版的中医药期刊在250种以上,其中在上海出版者最多,达90余种,其次则为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北京、天津等地。当时中医药期刊发行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有:上海中医学会所编的《中医杂志》(1912年12月),上海中华医药书局所编的《医界春秋》(1926年5月),杭州三三医报社所编的《三三医报》(1923年5月),广州杏林医学社所编的《杏林医学月报》(1929年1月),山西太原中医改进研究会所编的《医学杂志》(1921年6月)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东南亚各国也多办有中医药期刊,如《医药月刊》(新加坡)(1930年2月),《菲律宾医药会刊》(1930年4月)等。这一时期的中药医期刊,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类:其一是中医药学术团体机关刊物,如中央国医馆及各地分馆所编的《国医公报》;神州医药学会各分会所编的《神州医药学报》以及中医院校所编的院刊等等。

这一类期刊多为各学术团体人撰稿。论文学术水平较高,且多报告了各团体的机构、成员、沿革及动向等。其二是中医药界同人刊物。如上海中国医学月刊社所编的《中国医学月刊》(1928年10月),广州岭南医林一锷社所编《医林一锷》(1931年1月)等,这类期刊的内容广泛,思想较为活跃。其三是中医普及性刊物,如上海中医书局所编的《家庭医药杂志》(1930年1月),健康报馆所编的《学医门径月刊》(1930年5月),广州大众医刊社所编《大众医刊》(1931年4月)等,此外,当时各地报刊如上海《申报》、《新闻报》等,多编有医学卫生副刊,其中亦有特刊中医内容者。这类期刊的特点是宣传中医药卫生知识,读者面大,影响广泛。这一时期中医期刊的内容,一般都是有社论或言论栏。多反映当时中医界讨论中西医关系,如何整理中医学术,中医教育,医学道德等问题; 学说栏多连载篇幅较长的著作和讲义;药物栏介绍各种中药的研究;医讯栏报告各地医疗法令,医学团体情况;问答栏多解答读者学医、治病的各种问疑; 此外还有随诊笔记,医林文艺,杂俎等。这一时期比较活跃的编撰者有何廉臣、裘吉生、曹炳章、樵铁樵、陆渊雷、周学海、章臣鹰、张赞臣、秦伯未、范行准、祝味菊、杨 *** 、刘民叔、余无言、赵燏黄、陈邦贤、陈无咎、张山雷、吴汉仙、陆士谔、谢利恒、张锡纯、朱仁康、杨志一、张子英、杨医亚、朱振声等。

在1937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期间,新出版的期刊大约有六十余种。除上海及江浙等沿海各省外,各地新刊的中医期刊增多。如重庆出版有《国医月刊》(1939年4月),成都出版有《国医改进月刊》(1941年3月),桂林出版有《复兴医药杂志》(1941年4月),西安出版有《平民医学周报》(1943年6月)等。由于时局动乱,此时中医药期刊一般刊行年代不长。较有影响的是北京出版的《国医砥柱》。

收录情况药学教育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大型检索数据库全文收录。办刊宗旨旨在探讨各层次药学教育规律,研究药学教育理论,发表药学教育改革成果,结合实际介绍药学教育的先进经验。刊物力求突出思想性、学术性、实用性,在药学教育改革中起到宣传、引导、咨询、借鉴、交流作用。主要栏目设有教育研究、学科与课程建设、素质教育、教学园地、实践训练、现代教育技术、教师队伍、学生管理、调研与评估、中等教育、成人教育、国外教育、药学史、药学人物、资料信息等近20个栏目,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有较大的信息容量。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