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眼科手术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

眼科手术管理论文

护理论文大全

眼科护理的风险及防范措施【1】

【摘要】 目的 对眼科护理当中所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探讨并总结相应的预防措施。

策略 120例参与护理工作的医护人员,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总结日常眼科护理工作所存在的护理风险, 并对解决此类风险的措施进行分析与总结。

结果 心理因素、睡眠障碍、体位不适、便秘、伤口感染以及生活能力下降等因素均是眼科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

结论 对每例眼科患者进行风险评估, 在日常护理时需做到细心、严谨工作以及体贴护理, 从而减少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 确保患者能够顺利恢复身体。

【关键词】 眼科护理;护理风险;风险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 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以及学习节奏亦逐渐加快。

而与此同时, 由于交通事故与建筑工程事故的逐渐增加, 眼科急诊患者也逐渐增加。

而由于这些患者均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患有眼科疾病, 因此患者在心理、生理等方面均处于不稳定状态, 以至于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存在一定安全与医患风险, 从而对患者的救治与医护人员的诊治工作带来一定影响。

本文就当前眼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 并总结相应的风险解决措施。

1 资料与策略

1. 1 一般资料 在本院眼科1~12月期间工作过的医护人员当中选取1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其中男4例, 女116例, 工作人员的年龄23~46岁。

1. 2 策略 通过本院编制的眼科护理工作调查问卷对所选120例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依据调查问卷中的内容将眼科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总结, 并以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 结果

心理因素、睡眠障碍、体位不适、便秘、伤口感染以及生活能力下降等因素均是眼科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

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论

3. 1 心理风险因素的预防措施 由于大多数患者对眼科疾病缺乏足够的认识以及自身对当前医院病区住院环境具有一定陌生感, 以至于患者往往会在此期间出现悲观与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 同时由于视力的骤然下降与消失, 导致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受到极大限制, 这些因素累积起来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了严重阻碍, 对患者的`预后以及康复情况具有一定影响。

而针对这些情况, 医护人员需依据患者的实际心理情况, 结合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与心理调节技巧和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 找到患者的心理症结所在, 并针对这些心理理由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来消除理由, 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1]。

3. 2 生活能力降低风险的解决措施 有些眼科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往往会出现双眼或是单眼被遮盖的情况, 视力也因此出现一定下降或是因此造成失明, 从而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造成影响, 针对此种情况, 眼科护理人员应当定期对病房进行巡视, 协助有生活自理困难的患者进行起居、进食等。

此外, 医院病房在进行布局时应当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 同时保证病床附近的救助呼叫器能够正常使用, 保持地面环境的干净与整洁, 对于走廊、厕所中的扶手需定期检查, 对于损坏的部分需及时予以修理, 确保这些辅助器具能够正常使用[2]。

3. 3 感染风险的预防策略 由于患者手术创面的存在以及术后卫生习惯不良等理由, 致使患者术后身体免疫力下降, 从而在术后极易出现创口感染等症状。

对于这些感染风险, 在手术之前, 眼科护理人员需做好卫生宣教, 同时在术后保持患者眼部患处周围的清洁性, 禁止患者用手或是其他物品接触眼部患处, 对于日常用具, 如:洗漱用品、洗脸毛巾等做好消毒清理工作, 每天安排人员做好病房通风工作, 使室内的温度与湿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同时时刻关注患者眼部患处的变化, 看有无液体渗出或是渗血等情况, 若出现此类症状需及时通知主治医师进行处理, 尽量做到早发现感染, 早治疗。

3. 4 睡眠障碍风险的预防策略 大多数眼科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以及日常生活环境的转变, 从而往往会出现睡眠紊乱症状, 进而引发睡眠障碍。

对于此类症状, 医护人员需帮助患者尽快适应病房环境, 通过交流使患者的身心得到放松, 并通过读书、看电视等策略帮助患者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从而最大限度降低睡眠障碍的发生几率。

3. 5 体位不适风险的预防措施 患者往往会因治疗性的手术反应、强迫性卧位、局部感染、眼压升高以及缝头线刺激等因素而出现体位不适的情况, 对于这一类情况, 眼科医护人员需详细了解患者引发不适的理由、程度以及性质等信息, 并针对这些信息采用合适的解决措施解决理由[3]。

3. 6 便秘风险的预防策略 大多数眼科患者会由于精神紧张、长期卧床、食物结构发生转变以及排便习惯发生转变的理由而出现便秘的情况, 对于此类患者, 医护人员需依据引发便秘的理由, 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如:多食用水果、蔬菜, 指导患者做一些床上锻炼等, 必要时可给与适量的缓泻剂帮助患者进行排便。

参考文献

[1]俞翠萍.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策略.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9):45-46.

[2]黄小华,戴香,冯翠萍.眼科护理风险的理由分析及防范措施.求医问药, 2011,9(12):336.

[3]赵娟,顾恩华,任永霞.全身麻醉眼科手术后恢复室喉罩拔出的护理.上海医学, 2010,33(8):764-765.

护理干预对脑出血病人心理护理的影响【2】

【摘 要】目的:通过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有助于减轻和消除对心理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到2012年1月收治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8例,对照组38例,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

结果:实验组进行心理治疗后,患者的心理状态,病情转归及疾病的认识以及肢体功能锻炼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有明显改善性差异(p<)。

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有效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消除对疾病的恐惧感,更好的配合治疗,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护理干预;脑出血;心理护理;影响

脑出血是指原发于脑实质内的、非创性出血。

此病常由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引起,先天性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血液病等也可并发出血,多发于有高血压病史的中老人。

其特点:突然起病,发展迅速,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失语,眼球同向偏视、歪嘴、偏瘫等突出症状[1]。

选取我院2011年1月到2012年1月收治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8例,对照组38例,进行心理治疗,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到2012年1月收治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43-65岁,平均年龄岁,对照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44-66岁,平均年龄岁。

两组之间在年龄、性别和病情上没有明显差异,p>,具有可比性。

方法 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8例,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心理治疗。

1)急性期病人生命危急,家属十分着急,应主动与家属详细解释病情,减少一切不良刺激,使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抢救与治疗。

2)恢复期病人常因生活不能自理而出现悲观、忧郁情绪,在进行功能锻炼时,往往有急于求成的心理,应正确引导病人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确保情绪稳定。

通过对实验组进行心理治疗,观察两组的心理状态及肢体恢复情况。

2 结果

本组通过治疗,试验组进行心理治疗后,患者的心理状态,病情转归及疾病的认识以及肢体功能锻炼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心理特点

绝望心理

急性期患者意识一旦恢复,发现自己肢体瘫痪或失语等症状时,会普遍出现悲观失望、焦虑、易激惹等负性情绪[2]。

恢复期起初阶段,患者偏瘫的肢体运动恢复较快,其喜悦之情不言而喻,对康复充满了希望,急切盼望失去的功能尽快恢复。

但是,当偏瘫的肢体运动恢复到一定程度,失语的患者能够说出含糊不清的言语后,恢复的速度会开始减慢甚至停止,患者往往悲观失望,重新失去信心,表现得消沉、焦虑、失望甚至绝望[3]。

角色认识冲突

眼科视光护士论文摘要是对论文的简要概括,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研究背景:介绍研究的目的、现状和意义,提出研究问题。2. 研究方法:阐述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3. 研究结果:描述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和发现,可以采用数据或实验结果加以解释。4. 结论和建议:归纳总结研究的结论,并提出针对问题的改进和未来方向的建议。摘要一般长度在200-300字左右,需要精简表达,并尽可能包括以上各个方面的内容。下面是一个可能的摘要示例:本研究旨在探索眼科视光护士在角膜接触镜配戴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因素。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观察法,调查了多家医院的眼科护理人员及角膜接触镜配戴患者。结果显示,护士在角膜接触镜配戴中起到重要的角色,其中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态度和沟通能力是影响其角色表现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护士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和综合技能水平,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眼科护理服务。

毕业论文格式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眼科护理是一项具有高风险特性的工作,在护理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任一环节出现失误都可能给眼科护理带来风险。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眼科护理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观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发现病人病情变化、心理变化、行为变化的基本方法,护士只有具备强烈的敬业精神,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并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眼科作为一个小科室,在许多护理同仁的眼中,是一个具有这些特点的不起眼和不被重视的地方。1疾病只限于眼睛,患者95%以上可以自理;2病情很轻,不会危及生命;3工作量不大,用药简单,即使打针发药发生差错,也不会造成伤残或生命危险;4一般护理部都会将需要照顾的护士或能力相对较弱的护士配备给眼科。

1 护理人员观察力的要素

高度的敬业精神 敬业是一种内在的主动精神,是发自内心对工作的热爱和高度负责,是责任的延伸和升华。所以护理人员只有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才能有深入细微的工作作风,才能洞察到病情变化。

扎实的理论基础 护理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医学护理基础和专业知识才能从细微的变化中发现病情的等值,迅速采用正确的护理措施,减轻病人疼痛甚至抢救生命。

丰富的临床经验 把护理知识用于实践的过程,也就是积累经验的过程,不仅会用视、听、触、哭等感觉得到病人病情的主观症状,而且要善于从病人的面部表情、眼神、体态以及言语行为的变化洞察病人的内心活动和躯体情况。

2 护理人员观察力的重要性

在大内科工作近20年调至眼科,刚开始也错误的认为眼科工作与大内、大外科相比要简单许多,但护理许多眼病并发其他科疾病的患者后,认为眼科病人潜在的危险非常多,需要护士不仅具备高超的静脉穿刺技术,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善于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使重症患者不会在自己岗位发生生命危险。我科于2007年至2009年3年时间,共转出并发其他疾病的患者共74例,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29例,汉族42名, *** 尔族28名, *** 2名,蒙古族2名。内科病历45例,年龄在21-84岁,平均年龄55岁。外科病历29例,年龄在8-86岁,平均年龄39岁。内科疾病中以糖尿病、心肌梗塞、高血压多见。

外科疾病以颅脑损伤多见,现将典型病历介绍如下:

病例1:患者男性,25岁,维族,以“左眼巩膜裂伤”收入我科,因酒后骑摩托车摔倒后导致左眼外伤,在当地医院做初步处理,行头颅CT无异常后送至我院急救中心,在我院再次行头颅CT仍未发现异常,平车推入我科,患者酒醉未醒,烦躁,颜面部及左眼外伤,行清创缝合,遵医嘱给予醒酒对症处理。次日,观察患者未见明显好转,大小便失禁,神志不清,烦躁不安,告知护士长,并通知主管医生,行头颅CT检查,结果回报:蛛网膜下腔出血,转至神经外科专科诊治。 病例2:患者女性,51岁,汉族,以“右眼急性视 *** 炎”收入我科,在询问病史时,患者主诉右眼视物不清,并伴有背部、腹部疼痛、腰部麻木,曾到乌市医科大就诊检查,未发现异常,未做治疗。次日晨12时,发现患者步态不稳,行走时需扶墙栏,有跌倒的危险,感到很意外,立即上前搀扶患者入病室,协助其上床休息,仔细询问,患者主诉:胸部以下麻木,感觉迟钝,右下肢较左下肢无力,感到患者可能患有神经内科疾病,立即将心中疑问汇报给护士长,并通知值班医生,请专科医生会诊及检查,查体:胸四平面以下痛温触觉减退,左下肢肌力5级,右下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张力减退,双下肢膝反射+++,双侧踝反射++,右侧Babinski+,左侧chardark征+-,考虑:多发性硬化病,建议立即转上级医院诊治。

在74例转出患者中,内科患者年龄偏大,外科患者青壮年居多,且多为酒醉驾车撞车或摔伤致颅脑损伤,病情较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3 讨论

观察病情是护理危重病人的先决条件,病人生命体征的改变,瞳孔意识的变化,精神状态的紊乱,排泄物的异常等,都能提示危重病人的状况。因此,通过护士对患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出患者是否处于危机状态。并依靠仪器的帮助来提高观察的效果,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呼叫医生,并详细询问病史,监测生命体征,使患者得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尽早痊愈。

敏锐的观察力是现代护理人员不可缺少的专业素质之一,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高度的责任感是敏锐观察力的基础,只有在临床工作中注意病情观察,通过反复学习和实践才能具备较强的观察力,使护理人员的价值真正体现出来,更重要的是达到病情治愈甚至抢救病人生命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孙慧玉.浅谈护士观察力的重要性及其构成要素.护理研究杂志, 2010,51.

[2]陈静,闽南华.临床带教体会.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475-476.

[3]陈维英.病情的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护理.基础护理学,1995,103:196

【关键词】 眼科门诊 安全护理

门诊是医院的视窗,代表着医院的形象,是接待患者完成一般医疗工作和急救处理的第一线,护士是直接参与完成这些措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竞争机制在各行各业的竞相出现,管理科学也在不断更新。因此,做好眼科门诊护理工作,规范服务意识,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确保以优质、安全、快捷、有效的服务满足患者的需要。

1 眼科门诊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门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护理效果,影响患者康复,影响医院在患者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给医院信誉造成负面的影响。

管理因素 所谓安全管理是指为保障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1]。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或护理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2]。

护理人员因素

技术因素 因为多种原因影响,目前护理人员队伍存在数量不足,流动性大,护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而眼科门诊专科性太强,专科操作较多,各种仪器的检查的也多,既要求护士掌握常用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又要有全面的理论知识,还要熟悉各种检查仪器的使用,才能给病人满意的指导和解释,否则,医患、医护之间会出现不协调的误会或者纠纷。根据有关专家统计,在医疗纠纷中,60%以上是医患沟通不良导致的[3]。

工作责任心 护士在医疗活动中,担负著患者的保护者、依赖者、倾听者等角色。而在家庭中又扮演者女儿,儿媳,妻子,母亲等角色。护理人员少,工作任务重。护士就超负荷工作。长此以往,将对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由此可引起工作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对患者带来不安全的后果或不安全的因素,这些也是构成医院不安全因素的重要原因[4]。

患者因素 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病人的权利意识,保健意识,消费意识增强,对门诊的服务要求高,如果服务不到位,容易产生矛盾[5]。由于眼科患者的特殊性,如患者视力较差,不熟悉环境导致患者跌倒:保管不严造成病人物资被盗等。

2 加强眼科门诊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的管理措施

重视安全教育 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管理者必须重视安全管理,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教育,使护理人员从被动接受安全管理的检查变成自觉维护安全,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防患于未然[6]。

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 工程中做到以礼待人,耐心地疏导,做好解释工作,合理地安排好专家、专科、简易门诊,验光等病人的就诊次序,恰到好处地请患者按序就医。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急缓酌情安排患者就诊。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及新生儿、外伤及角膜异物、青光眼患者发作期都安排优先就诊。对患者急性结膜炎红眼病和淋菌性结膜炎的做好隔离和病情报告,以确保患者的身心健康。

重视专业理论和专科操作的培训 加强护士规范培训和继续教育,积极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的各种学习,还要着重护士礼仪,文明用语,人际沟通能力的培训,特别是要掌握突发急救技能培训等。在护理工作中,只有不断的更新质量理念,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才能确保护理安全,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史自强,马永祥,胡浩波,等.医院管理学[M].上海远杂出版社,1995,238~245.

[2] 左月燃.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4,343:191~192.

[3] 赵炳华.现代护理管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4] 孙立平.军队医院管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5] 潘少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36.

[6] 陈晓梅,胥清容,杜沂岚.西南国防医药,~909.

眼科手术室管理论文

关于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与对策论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与对策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原因

规章制度不健全: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手术室管理也应跟随技术的革新而发展,然而多数医院仍然停留在过去的管理水平上,特别是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手术室的各种标本管理制度、查对制度、手术室护理记录单填写标准等没有进行完善,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手术室工作,应该及时进行更新。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应急能力和新旧知识的更新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目前,手术室护理人员没有去上级医院进修的机会。医院领导考虑培训的成本,可以聘请上级医师来院做手术,也支持本院手术医师去外院进修,但是不注重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进修学习,对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常规的护理管理足以胜任手术室工作,还有种思想就是只要主刀医师出色就可以了,忽略了护理的重要性。

另外,常年的平淡工作已经给护理人员定格于术前、术中、术后的.机械性的工作,工作没有创新,也不知道该手术护理的新进展,致使手术室护理安全意识差,新进展、新技术得不到开展[2],即使出现医疗差错也不知道是由于当前的护理不当导致的,这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悲哀。护士责任心不高:由于种种原因,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主要表现在上班不认真,沉迷于手机者较多,对待手术护理新知识、新进展不学习,还是应用陈旧的护理方法,有的虽然学习了,也是应付了事,工作不扎实。

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为护理人员得不得公正的待遇,特别是在晋升晋级等方面,请客、送礼等恶习导致了不公正,抹杀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工作中药物摆放不整齐、各种标识不清楚,接送患者不认真核对,护送患者不注意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等,导致医疗差错。手术室护理劳动强度大:由于手术室护理人员少,手术患者多,护理工作量大,护士的劳动强度大,工作压力大,往往是一台手术接一台手术,有的护士上完夜班紧接着上白班,这种工作模式,护理人员的注意力也有不集中的时候,也增加了护理风险。

二、手术室护理安全对策

加强法律意识,完善规章制度:医院领导要重视医疗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要借助卫生部提出的医疗质量管理要求,以创建甲级医院为契机,学习上级医院成功的做法,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特别是手术室管理方面,可以派员学习,组织讲座,观看护理职业风险之类的电教片,把医疗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深入人心,这样既保护了患者也保护了医护人员自己。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查对制度方面,认真核实,在接送患者、用药前后、手术名称、部位,各种器械等均应一一核对,实行双签字,保证各种无差错。医院领导要对手术室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在重视治疗的基础上,加大对护理的重视程度,另外,积极创造条件,让手术室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培训等,并要求参与培训的人员培训后至少工作3年,否则不予提供进修的机会。在晋升、晋级等方面要向一线工作人员倾斜。

抢救患者药品的查对:术中抢救患者时分秒必争,护理人员要有娴熟的技术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对各项操作及时、到位,对药物的用量、用法了如指掌,完成各项护理工作要及时做好记录,确保无遗漏,降低护理风险。手术过程中取出的病理标本应贴上标签,填写患者的姓名、床号以及标本名称和部位,与病理单一起存放在特定位置,然后由专人负责送检。如果需要取术中冰冻切片标本,应将取下的标本即刻进行装袋,贴标签、做好标记,连同病理单由专人立即送去检查。如取标本较多时,应将标本按照顺序排列好,做好标记并与医生共同核对。

为了防止输错血,应3次核对输血管上患者姓名、住院号、血型,其中在血库取血时核对1次,麻醉师与巡回护士核对1次,输血前由加血者与接受输血者核对1次。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操作和理论考试,开展业务小讲座,邀请各专科主任讲解新开展手术配合要领,学习仪器、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并且每年派2名业务骨干外出交流学习等,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减少护理差错和纠纷。

三、小结

手术室安全护理工作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及预后,因此,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高度的责任感,任何一个工作环节都应该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对于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环节应做到提前防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控制关键流程,手术全过程实施监控及安全管理,提前防范各类安全隐患,最大程度上控制各类不安全因素,防止护理风险的出现,保证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的安全、优质。

我院是综合性教学医院,手术种类多,工作量大,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手术室工作的运转、医院的声誉及患者的安危。为此,我科对加强手术室护理质量的管理进行了制度改革,制定了奖罚制度,对各项规章制度并不断给予补充和完善,使科室质控管理工作连续几年名列全院各室前矛,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我们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管理方法与体会作一报道。医学教育网 1质控管理方法 手术室管理机构的改革手术室工作与病房护理工作不同,它拥有11个手术专科,手术种类多,工作繁忙,原来护长既参加手术又要管理全科工作,难免有管不到的地方,现在分设有胸外科组、普通外科组、泌尿科组、骨科组、神经外科组、妇产科组、整形外科组、五官科组、眼科组9个专科小组,每组设组长1人,组员每年轮换,组长不换。将9个小组划分为三个管区,设三个区长,这些组长分别由主管护师或护理师担任,区长由高年资组长和主管护师担任,半年轮换一次,使组长、区长都参与科室的管理工作。也就是说我们将由护长管理改为护长、区长、组长三级管理。每月组织一次区长和科室核心组人员进行质量控制工作抽查,并对三个管区和各专业组的工作进行评比。平时护士长按质量控制标准对工作进行抽查。护长不在班时由区长负责把关。 质量控制的管理方法为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以手术为中心把好双三关。第一个三关,即术前准备关、术中配合关与术后处理关:医学教育网 (1)术前准备关,做到“八查”,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科室、手术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血型、物品 准备; (2)术中配合关,做到三严,即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肃认真工作态 度,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3)术后处理关,做到“三定”,即定物、定量、定位。 第二个三关即手术开台前三关: (1)中班人员将病人全部接进手术间后,由中班护理师按通知单和排班表逐个手术间核对一遍; (2)由巡回护士根据手术通 知单与病历核对并查对术前医嘱执行情况;医学教育网 (3)手术开台前护士长再次核对。这 三关主要是针对将病人带错手术间,开错刀所采取的措施。 工作质量评估方法质量抽查主要由护长或总务护士(或个别区长)按照护士职责和质量标准每天进行抽查,内容包括:消毒隔离、抢救物品、手术间物品定位、清洁卫生、各班职责等。抽查结果在第二天早会上讲评,并对管理得好的区长、组长及工作完成好同志在会上给予表扬、鼓励;对存在问题,在月底与个人护理评估和当月奖金挂钩。 奖罚方法管理工作好的区长,每月奖励3分,各班工作职责完成好的护士每月奖金100%,工作质量完成欠缺的护士每月奖金低于100%,年底奖励全年工作完成好的组长及组员(经费从主任基金中获得)。奖金分配方案10%为职称奖 ,90%为业绩奖,工作完成好与差在业绩奖方面体现,扣1分即奖金1%。 各班职责检查项目及扣分标准见表1~3。 表1洗手巡回护士工作质量标准 检查项目 扣分标准 扣分说明 器械用物准备齐全 1~3分 用物不全。损坏及丢失 器械清洗彻底 1分 发现器械有血迹 留送标本登记齐全 1分 一项做不够 器械敷栏清点认真 1分 一项做不够 物品按定位放置:吸引器、电烧器、凳等 1分 一项做不 够 表2准备器械护士工作质量标准 检查项目 扣分标准 扣分说明 准确准备器械性能良好 1分 一项不合格。少主要器械 影响手术 15分钟算差错 无菌物品合格率100% 1分 发现过期物品一件 无菌物品放置整齐,有序定期检查 1分 放置紊乱,没按顺序摆放 定期更换物品并记录时间 1分 一项做不够 表3清洁卫生工作质量标准 检查项目 扣分标准 扣分说明 手术室卫生每天进行三扫三拖 分 一项做不够 术毕打扫手术间卫生并拖地 分 卫生不彻底 保证无影灯、手术床、门、窗、脚踏凳 分 一处达不到 无血迹及灰尘 组织纪律性扣分标准:早退、迟到5分钟,扣分。值班者坚守岗位,无故离岗者,按情节轻重进行处理,延误病人抢救,从严从重处理,扣发1~3个月奖金。旷工1d,扣发当月奖金。 2结果 我科通过上述方法进行质控管理,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估连续3年获得了全院各室第一名,得到院部每月5%奖金浮动奖。 3体会医学教育网 要抓好科室质量管理工作,就必须进行人员制度的改革。过去不论大、小事、业务上、行政上的事,都由护长处理,整天忙于大事小事,还要亲自参加手术,一到院部检查评估、不是卫生搞不彻底,就是工作人员各班职责回答不熟练,应激能力欠佳。经科室核心组反复讨论,由单一护长管理改为护长、区长、组长三级管理,发挥高年资护理骨干管理的作用,做到既分工又合作,层层把关,技术操作、业务找区长、组长。护长平时不定期抽查各班的工作职责,多提问,使工作人员都能处于应激状态,做到有问必答,忙而不乱,从而使制度得到落实,科室管理工作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医院、护理部任何时候抽查工作,手术室环境都保持清洁整齐,护理工作 整然有序。医学教育网 各班职责与奖金挂钩,做到奖勤罚懒,奖罚分明,充分调动和发挥护士工作积极性。各班 职责没有和奖金挂钩前,工作好坏一个样,多做少做一个样,月底奖金平均分,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自从制定了奖罚制度后,与每月护理评估和奖金挂钩,各班工作职责完成好或不好,都能从奖金和护理评估中体现出来,一有任务,同志们都抢着去做。 为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严格把好手术双三关。我们鉴于其它医疗单位由于查对不严,造成带错病人开错刀严重教训。因此我们认为只要严格执行这一查对制度,是完全可以防止医疗事故发生的。

我写的《DEA方法在新疆9所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理效率评价中的应用》,当时也不会弄,还是学长给的雅文网,十分专业的说骨科术中外来器械污染监测及冷凝水对其污染影响的研究手术病人皮肤预处理对皮肤消毒效果的影响岗位管理对护士核心能力与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临床护理人员职业性腰背部疼痛原因调查分析综合性大型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与身心健康研究YC医疗美容医院服务质量管理研究与对策局部加温对预防静脉留置针血栓形成的影响高等院校本科护理专业办学特色研究外科护理学教学方法现存问题及优化教学研究宁波地区护士职业认知现状及职业倦怠度调查护理法律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对心理咨询需求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长沙市护士职业倦怠与护士工作环境的相关性研究成年男性全麻手术患者留置导尿舒适护理的干预性研究——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与盐酸利多卡因在临床的联合使用硬式内镜器械清洗方法改进与效果评价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教师人文关怀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运用三焦理论辨治癃闭的临床研究某三级教学医院临床护理人员锐器伤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颅脑创伤护理能力与胜任特征研究中医临床护理信息数据元标准体系构建——中医临床护理信息数据元目录及值域代码编制临床护士病情观察能力评价指标的初步研究

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手术室护理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从护生对手术室教学的评价谈存在问题及对策2、加强手术室带教老师培训的探讨3、洁净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效果测评4、实施企业化管理降低手术室经济成本的效果评价5、手术室护理管理新举措6、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与法律意识的关系7、手术室护士在职教育有效形式探讨8、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的实效9、手术室应用干罐持物钳的效果观察10、手术室应用静电吸附型空气消毒机的效果观察11、塑料自封袋在手术室病理检查标本存放中的应用12、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之我见13、提高眼科医院手术室护士素质之我见14、微波炉加热盐水在手术室的应用15、新形势下手术室护理管理者面对的挑战与对策16、应用五常法进行手术室无菌物品间管理17、质量查房与个案查房相结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18、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19、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对策20、手术室护理记录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眼科日间手术管理论文

网上找些眼科类的论文参考参考呗,,(眼科学)这样子的书~~

眼科视光护士论文摘要是对论文的简要概括,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研究背景:介绍研究的目的、现状和意义,提出研究问题。2. 研究方法:阐述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3. 研究结果:描述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和发现,可以采用数据或实验结果加以解释。4. 结论和建议:归纳总结研究的结论,并提出针对问题的改进和未来方向的建议。摘要一般长度在200-300字左右,需要精简表达,并尽可能包括以上各个方面的内容。下面是一个可能的摘要示例:本研究旨在探索眼科视光护士在角膜接触镜配戴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因素。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观察法,调查了多家医院的眼科护理人员及角膜接触镜配戴患者。结果显示,护士在角膜接触镜配戴中起到重要的角色,其中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态度和沟通能力是影响其角色表现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护士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和综合技能水平,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眼科护理服务。

毕业论文格式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眼科护理是一项具有高风险特性的工作,在护理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任一环节出现失误都可能给眼科护理带来风险。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眼科护理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观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发现病人病情变化、心理变化、行为变化的基本方法,护士只有具备强烈的敬业精神,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并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眼科作为一个小科室,在许多护理同仁的眼中,是一个具有这些特点的不起眼和不被重视的地方。1疾病只限于眼睛,患者95%以上可以自理;2病情很轻,不会危及生命;3工作量不大,用药简单,即使打针发药发生差错,也不会造成伤残或生命危险;4一般护理部都会将需要照顾的护士或能力相对较弱的护士配备给眼科。

1 护理人员观察力的要素

高度的敬业精神 敬业是一种内在的主动精神,是发自内心对工作的热爱和高度负责,是责任的延伸和升华。所以护理人员只有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才能有深入细微的工作作风,才能洞察到病情变化。

扎实的理论基础 护理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医学护理基础和专业知识才能从细微的变化中发现病情的等值,迅速采用正确的护理措施,减轻病人疼痛甚至抢救生命。

丰富的临床经验 把护理知识用于实践的过程,也就是积累经验的过程,不仅会用视、听、触、哭等感觉得到病人病情的主观症状,而且要善于从病人的面部表情、眼神、体态以及言语行为的变化洞察病人的内心活动和躯体情况。

2 护理人员观察力的重要性

在大内科工作近20年调至眼科,刚开始也错误的认为眼科工作与大内、大外科相比要简单许多,但护理许多眼病并发其他科疾病的患者后,认为眼科病人潜在的危险非常多,需要护士不仅具备高超的静脉穿刺技术,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善于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使重症患者不会在自己岗位发生生命危险。我科于2007年至2009年3年时间,共转出并发其他疾病的患者共74例,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29例,汉族42名, *** 尔族28名, *** 2名,蒙古族2名。内科病历45例,年龄在21-84岁,平均年龄55岁。外科病历29例,年龄在8-86岁,平均年龄39岁。内科疾病中以糖尿病、心肌梗塞、高血压多见。

外科疾病以颅脑损伤多见,现将典型病历介绍如下:

病例1:患者男性,25岁,维族,以“左眼巩膜裂伤”收入我科,因酒后骑摩托车摔倒后导致左眼外伤,在当地医院做初步处理,行头颅CT无异常后送至我院急救中心,在我院再次行头颅CT仍未发现异常,平车推入我科,患者酒醉未醒,烦躁,颜面部及左眼外伤,行清创缝合,遵医嘱给予醒酒对症处理。次日,观察患者未见明显好转,大小便失禁,神志不清,烦躁不安,告知护士长,并通知主管医生,行头颅CT检查,结果回报:蛛网膜下腔出血,转至神经外科专科诊治。 病例2:患者女性,51岁,汉族,以“右眼急性视 *** 炎”收入我科,在询问病史时,患者主诉右眼视物不清,并伴有背部、腹部疼痛、腰部麻木,曾到乌市医科大就诊检查,未发现异常,未做治疗。次日晨12时,发现患者步态不稳,行走时需扶墙栏,有跌倒的危险,感到很意外,立即上前搀扶患者入病室,协助其上床休息,仔细询问,患者主诉:胸部以下麻木,感觉迟钝,右下肢较左下肢无力,感到患者可能患有神经内科疾病,立即将心中疑问汇报给护士长,并通知值班医生,请专科医生会诊及检查,查体:胸四平面以下痛温触觉减退,左下肢肌力5级,右下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张力减退,双下肢膝反射+++,双侧踝反射++,右侧Babinski+,左侧chardark征+-,考虑:多发性硬化病,建议立即转上级医院诊治。

在74例转出患者中,内科患者年龄偏大,外科患者青壮年居多,且多为酒醉驾车撞车或摔伤致颅脑损伤,病情较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3 讨论

观察病情是护理危重病人的先决条件,病人生命体征的改变,瞳孔意识的变化,精神状态的紊乱,排泄物的异常等,都能提示危重病人的状况。因此,通过护士对患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出患者是否处于危机状态。并依靠仪器的帮助来提高观察的效果,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呼叫医生,并详细询问病史,监测生命体征,使患者得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尽早痊愈。

敏锐的观察力是现代护理人员不可缺少的专业素质之一,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高度的责任感是敏锐观察力的基础,只有在临床工作中注意病情观察,通过反复学习和实践才能具备较强的观察力,使护理人员的价值真正体现出来,更重要的是达到病情治愈甚至抢救病人生命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孙慧玉.浅谈护士观察力的重要性及其构成要素.护理研究杂志, 2010,51.

[2]陈静,闽南华.临床带教体会.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475-476.

[3]陈维英.病情的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护理.基础护理学,1995,103:196

【关键词】 眼科门诊 安全护理

门诊是医院的视窗,代表着医院的形象,是接待患者完成一般医疗工作和急救处理的第一线,护士是直接参与完成这些措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竞争机制在各行各业的竞相出现,管理科学也在不断更新。因此,做好眼科门诊护理工作,规范服务意识,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确保以优质、安全、快捷、有效的服务满足患者的需要。

1 眼科门诊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门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护理效果,影响患者康复,影响医院在患者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给医院信誉造成负面的影响。

管理因素 所谓安全管理是指为保障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1]。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或护理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2]。

护理人员因素

技术因素 因为多种原因影响,目前护理人员队伍存在数量不足,流动性大,护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而眼科门诊专科性太强,专科操作较多,各种仪器的检查的也多,既要求护士掌握常用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又要有全面的理论知识,还要熟悉各种检查仪器的使用,才能给病人满意的指导和解释,否则,医患、医护之间会出现不协调的误会或者纠纷。根据有关专家统计,在医疗纠纷中,60%以上是医患沟通不良导致的[3]。

工作责任心 护士在医疗活动中,担负著患者的保护者、依赖者、倾听者等角色。而在家庭中又扮演者女儿,儿媳,妻子,母亲等角色。护理人员少,工作任务重。护士就超负荷工作。长此以往,将对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由此可引起工作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对患者带来不安全的后果或不安全的因素,这些也是构成医院不安全因素的重要原因[4]。

患者因素 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病人的权利意识,保健意识,消费意识增强,对门诊的服务要求高,如果服务不到位,容易产生矛盾[5]。由于眼科患者的特殊性,如患者视力较差,不熟悉环境导致患者跌倒:保管不严造成病人物资被盗等。

2 加强眼科门诊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的管理措施

重视安全教育 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管理者必须重视安全管理,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教育,使护理人员从被动接受安全管理的检查变成自觉维护安全,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防患于未然[6]。

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 工程中做到以礼待人,耐心地疏导,做好解释工作,合理地安排好专家、专科、简易门诊,验光等病人的就诊次序,恰到好处地请患者按序就医。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急缓酌情安排患者就诊。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及新生儿、外伤及角膜异物、青光眼患者发作期都安排优先就诊。对患者急性结膜炎红眼病和淋菌性结膜炎的做好隔离和病情报告,以确保患者的身心健康。

重视专业理论和专科操作的培训 加强护士规范培训和继续教育,积极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的各种学习,还要着重护士礼仪,文明用语,人际沟通能力的培训,特别是要掌握突发急救技能培训等。在护理工作中,只有不断的更新质量理念,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才能确保护理安全,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史自强,马永祥,胡浩波,等.医院管理学[M].上海远杂出版社,1995,238~245.

[2] 左月燃.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4,343:191~192.

[3] 赵炳华.现代护理管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4] 孙立平.军队医院管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5] 潘少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36.

[6] 陈晓梅,胥清容,杜沂岚.西南国防医药,~909.

眼科手术器械管理护理论文

眼科护理是一项具有高风险特性的工作,在护理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任一环节出现失误都可能给眼科护理带来风险。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眼科护理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观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发现病人病情变化、心理变化、行为变化的基本方法,护士只有具备强烈的敬业精神,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并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眼科作为一个小科室,在许多护理同仁的眼中,是一个具有这些特点的不起眼和不被重视的地方。1疾病只限于眼睛,患者95%以上可以自理;2病情很轻,不会危及生命;3工作量不大,用药简单,即使打针发药发生差错,也不会造成伤残或生命危险;4一般护理部都会将需要照顾的护士或能力相对较弱的护士配备给眼科。

1 护理人员观察力的要素

高度的敬业精神 敬业是一种内在的主动精神,是发自内心对工作的热爱和高度负责,是责任的延伸和升华。所以护理人员只有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才能有深入细微的工作作风,才能洞察到病情变化。

扎实的理论基础 护理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医学护理基础和专业知识才能从细微的变化中发现病情的等值,迅速采用正确的护理措施,减轻病人疼痛甚至抢救生命。

丰富的临床经验 把护理知识用于实践的过程,也就是积累经验的过程,不仅会用视、听、触、哭等感觉得到病人病情的主观症状,而且要善于从病人的面部表情、眼神、体态以及言语行为的变化洞察病人的内心活动和躯体情况。

2 护理人员观察力的重要性

在大内科工作近20年调至眼科,刚开始也错误的认为眼科工作与大内、大外科相比要简单许多,但护理许多眼病并发其他科疾病的患者后,认为眼科病人潜在的危险非常多,需要护士不仅具备高超的静脉穿刺技术,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善于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使重症患者不会在自己岗位发生生命危险。我科于2007年至2009年3年时间,共转出并发其他疾病的患者共74例,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29例,汉族42名, *** 尔族28名, *** 2名,蒙古族2名。内科病历45例,年龄在21-84岁,平均年龄55岁。外科病历29例,年龄在8-86岁,平均年龄39岁。内科疾病中以糖尿病、心肌梗塞、高血压多见。

外科疾病以颅脑损伤多见,现将典型病历介绍如下:

病例1:患者男性,25岁,维族,以“左眼巩膜裂伤”收入我科,因酒后骑摩托车摔倒后导致左眼外伤,在当地医院做初步处理,行头颅CT无异常后送至我院急救中心,在我院再次行头颅CT仍未发现异常,平车推入我科,患者酒醉未醒,烦躁,颜面部及左眼外伤,行清创缝合,遵医嘱给予醒酒对症处理。次日,观察患者未见明显好转,大小便失禁,神志不清,烦躁不安,告知护士长,并通知主管医生,行头颅CT检查,结果回报:蛛网膜下腔出血,转至神经外科专科诊治。 病例2:患者女性,51岁,汉族,以“右眼急性视 *** 炎”收入我科,在询问病史时,患者主诉右眼视物不清,并伴有背部、腹部疼痛、腰部麻木,曾到乌市医科大就诊检查,未发现异常,未做治疗。次日晨12时,发现患者步态不稳,行走时需扶墙栏,有跌倒的危险,感到很意外,立即上前搀扶患者入病室,协助其上床休息,仔细询问,患者主诉:胸部以下麻木,感觉迟钝,右下肢较左下肢无力,感到患者可能患有神经内科疾病,立即将心中疑问汇报给护士长,并通知值班医生,请专科医生会诊及检查,查体:胸四平面以下痛温触觉减退,左下肢肌力5级,右下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张力减退,双下肢膝反射+++,双侧踝反射++,右侧Babinski+,左侧chardark征+-,考虑:多发性硬化病,建议立即转上级医院诊治。

在74例转出患者中,内科患者年龄偏大,外科患者青壮年居多,且多为酒醉驾车撞车或摔伤致颅脑损伤,病情较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3 讨论

观察病情是护理危重病人的先决条件,病人生命体征的改变,瞳孔意识的变化,精神状态的紊乱,排泄物的异常等,都能提示危重病人的状况。因此,通过护士对患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出患者是否处于危机状态。并依靠仪器的帮助来提高观察的效果,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呼叫医生,并详细询问病史,监测生命体征,使患者得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尽早痊愈。

敏锐的观察力是现代护理人员不可缺少的专业素质之一,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高度的责任感是敏锐观察力的基础,只有在临床工作中注意病情观察,通过反复学习和实践才能具备较强的观察力,使护理人员的价值真正体现出来,更重要的是达到病情治愈甚至抢救病人生命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孙慧玉.浅谈护士观察力的重要性及其构成要素.护理研究杂志, 2010,51.

[2]陈静,闽南华.临床带教体会.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475-476.

[3]陈维英.病情的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护理.基础护理学,1995,103:196

【关键词】 眼科门诊 安全护理

门诊是医院的视窗,代表着医院的形象,是接待患者完成一般医疗工作和急救处理的第一线,护士是直接参与完成这些措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竞争机制在各行各业的竞相出现,管理科学也在不断更新。因此,做好眼科门诊护理工作,规范服务意识,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确保以优质、安全、快捷、有效的服务满足患者的需要。

1 眼科门诊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门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护理效果,影响患者康复,影响医院在患者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给医院信誉造成负面的影响。

管理因素 所谓安全管理是指为保障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1]。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或护理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2]。

护理人员因素

技术因素 因为多种原因影响,目前护理人员队伍存在数量不足,流动性大,护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而眼科门诊专科性太强,专科操作较多,各种仪器的检查的也多,既要求护士掌握常用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又要有全面的理论知识,还要熟悉各种检查仪器的使用,才能给病人满意的指导和解释,否则,医患、医护之间会出现不协调的误会或者纠纷。根据有关专家统计,在医疗纠纷中,60%以上是医患沟通不良导致的[3]。

工作责任心 护士在医疗活动中,担负著患者的保护者、依赖者、倾听者等角色。而在家庭中又扮演者女儿,儿媳,妻子,母亲等角色。护理人员少,工作任务重。护士就超负荷工作。长此以往,将对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由此可引起工作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对患者带来不安全的后果或不安全的因素,这些也是构成医院不安全因素的重要原因[4]。

患者因素 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病人的权利意识,保健意识,消费意识增强,对门诊的服务要求高,如果服务不到位,容易产生矛盾[5]。由于眼科患者的特殊性,如患者视力较差,不熟悉环境导致患者跌倒:保管不严造成病人物资被盗等。

2 加强眼科门诊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的管理措施

重视安全教育 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管理者必须重视安全管理,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教育,使护理人员从被动接受安全管理的检查变成自觉维护安全,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防患于未然[6]。

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 工程中做到以礼待人,耐心地疏导,做好解释工作,合理地安排好专家、专科、简易门诊,验光等病人的就诊次序,恰到好处地请患者按序就医。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急缓酌情安排患者就诊。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及新生儿、外伤及角膜异物、青光眼患者发作期都安排优先就诊。对患者急性结膜炎红眼病和淋菌性结膜炎的做好隔离和病情报告,以确保患者的身心健康。

重视专业理论和专科操作的培训 加强护士规范培训和继续教育,积极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的各种学习,还要着重护士礼仪,文明用语,人际沟通能力的培训,特别是要掌握突发急救技能培训等。在护理工作中,只有不断的更新质量理念,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才能确保护理安全,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史自强,马永祥,胡浩波,等.医院管理学[M].上海远杂出版社,1995,238~245.

[2] 左月燃.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4,343:191~192.

[3] 赵炳华.现代护理管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4] 孙立平.军队医院管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5] 潘少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36.

[6] 陈晓梅,胥清容,杜沂岚.西南国防医药,~909.

1、医疗器械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由于受技术条件、认知水平和工艺等限制,加之上市前的研究、验证不足,将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同时,由于器械在应用过程中的性能退化、故障损坏、操作不当或错误使用等,进一步增加了器械应用的临床风险,并可能导致器械相关医疗事故的发生。为了减少这一风险,国家应该加强医疗器械上市前的准入管理和上市后的监督,医院应该加强器械的临床准入管理以及操作人员和医学工程保障人员的准入管理,并将医疗器械应用纳入医疗质量管理,构建涵盖医疗器械采购、临床使用和医学工程保障等各相关部门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确保医患安全,促进医院综合效益的提高。——曹德森,吴昊:医疗器械临床应用质量管理,《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年(8)22、现代科技的发展将临床医学推向了崭新的高科技时代,高科技渗入到病理学研究、临床诊 断、介入治疗、内植物材料及功能、器官移植直至最新技术DNA基因 疗法各个领域,医院的发展需要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技术和一流的现代化设备器械,所以,医院临床的发展 与提高都与设备管理部门密切相关。设备管理部门必须了解全院现有设备的运转状况,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分析,如设备的购买期、折旧情况、运转状态、维修、保养时刻表及维修费用等,做到心中有数。设备管理部门必须要深入临床各科室、各部门,仔细调研临床发展动态及需求。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新技术、新设备、新器械、新耗材的信息,收及主要设备的功能及性能,包括诊断设备、治疗 设备、检查设备及医疗辅助设备等设备的技术含量与先进程度及主要技术指标。——曹安之,蒋红兵,舒慧宇,刘枫,沈暑秋: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与供应商及现代化医院发展的关系,《医疗装备》,2004(06)3、高风险医疗器械是植入人体或用于支持、维持生命或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的医疗器械产品,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病人的生命安危。——郑福友,金敏:高风险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管理现状与对策,《中国药事》,2006(1)4、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和通用要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rresponding General Aspects for Medical Devices),简称ISO/TC210。该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设在AAMI(美国医疗器械促进协会)内。——陈宇红: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和通用要求标准化组织简介,《中国医疗器械信息》1997(6)5、我国医疗器械工业在近乎于零的基础上,经过30余年的奋发努力,现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科研开发、工业生产和质量管理体系,医疗器械工业已成为我国高科技、高技术领域颇具发展前景的生力军。——潘广成:医疗器械市场展望,《中国医疗器械信息》,1997(2)6、医工科历经20多年的发展,其职能从当初的设备器材的采购、维修,发展到现代医用设备的信息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经济管理及标准规范化管理;医疗仪器设备预防检测与维修;现代化医院医用设施系统建设规划与管理,理工医结合开发研制新颖实用的智能医学仪器设备,深化与拓展了学科发展的内涵。临床医工科学科建设指导思想已经形成:即“以医疗器械保障为基础,以设备安全质量管理为中心,以学术科研为导向。促进学科全面发展。”——种银保,唐超:现代医疗器械管理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中国医学装备》2005(11)7、根据调查,医疗机构在医疗器械的采购、储存、使用等方面存在问题较多。例如: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有些医疗机构没有相应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机构或者不配备质量管理人员,对使用医疗器械的技术人员培训不够;对供货企业的合法资质审查把关不严;储存养护上,相应规范不明确或者可操作性不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制度、重大安全事故的报告与应急处置机制不健全等。——郭仓田,完善医疗器械使用环节的监管,《实用新医学》2007(12)8、从医疗器械企业的特点出发,以遵循法律法规的内容,提升企业经营业绩为指导,从优先教育决策层、零缺陷管理、推行“5S”活动、GMP规范等方面,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高琳琳:医疗器械企业如何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2)9、生物学评价是医疗器械质量/风险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对生物学风险分析与评估的过程.首先,它的结论是在对先前临床应用、器械的临床评价、生物学实验检测等数据分析与评估的基础上,对收益与风险进行权衡取舍的结果。——庄菲,丁彪:在医疗器械风险管理体系中的生物学评价,《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7(4)10、医疗器械清洗是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疗器械灭菌前过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清洗是否彻底关系到医疗护理管理安全。医疗器械的清洗是否达到洁净要求,达到洁净程度的依据是什么,如何判断医疗器...——王素珍,王欣,陈文,苗新霞,申丽萍:医疗器械清洗洁净度监测与清洗质量管理,《中国消毒学杂志》,2008(3)

以质量求发展,以患者为中心,是医院遵循的原则和坚守的服务模式。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医院护理医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医院护理中会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医疗意外,而这些意外都是缺少制度性护理管理导致的,则需要相应的护理制度管理。医院护理管理措施是根据相关常规护理以及特殊护理知识制定的护理管理制度,其有着事实依据和科学性,能避免一些常见的医疗意外,同时也提高了医学护理的质量和水平。本文就医院管理措施的实施与有效性研究进行阐述,旨在为医院护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资料,提升医院护理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医院护理管理制度;有效性

医院护理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需严格对待的管理,这不仅关系到管理的依据性以及管理的正确性,还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护理人员实施措施的积极性和正确性。近年来医院护理管理不断发展更新,增添了许多新的管理措施,起到了更优的护理效果,但是对护理人员的数量以及护理人员的技术要求更多更高。所以在有限的护理人员情况下,提高护理管理的有效性是很有必要的。

1医院护理管理制度的基本要点

医院护理管理制度有很多条,每条护理制度都有其针对性。其核心护理制度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条:

抢救管理制度

主要针对抢救药物、人员等的护理管理制度,管理目的是提高医院抢救人员抢救水平以及应对紧急抢救时的处理水平;不仅仅是体现在抢救的流利过程和抢救设备药物准备,更重要是体现在抢救的精准及时,效果明显。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这是一个总的护理管理制度,主要是由各级领导对每月或每季度的护理质量进行抽查,然后制定相关提升护理管理质量的方案,由各级科室实施方案。

分级护理制度

一般分为特级、I、II、III级护理,相应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程度进行护理。特级护理为危重、严重病情、大手术等患者护理;I级护理:病重、病危、昏迷、瘫痪、癌症等患者的护理;II级护理:体弱、病重但急症消失、普通术后患者的护理;III级护理:急症病、慢性病、病情较轻或恢复期患者的护理。病情程度由轻到重,护理则会由简单到密切护理,而且对并发症、护理药物、护理人员、护理环境等都要求不同。

查对制度

护理查对制度一般是遵守“三查七对,一注意”,主要是避免出现操作的错误或者操作器材的缺失,同时也查对病人所有护理过程的信息。其他查对制度也可分为医嘱查对、用药治疗查对、手术室查对,主要是校对相关信息,防止信息出错、用药治疗出错,保证治疗措施和用药方案正确。

护理交接班制度

护理交接班制度不仅仅包括夜班、白班和行政班等的交接,还有交接班时把值班任务以及相关入院病人情况汇报,然后转交给接班人员。无论是护士交接班还是医生交接班,都必须交代清楚工作内容以及使用药物器材清点情况,强调注意事项以及特殊情况。

执行医嘱制度

医嘱一般分为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是由医生在给出患者治疗方案后制定的一些护理、治疗方案及用药情况等,需要护士和医生一起执行。一般急救情况下,医生可以给予口头医嘱,保证急救的顺利。护士执行医嘱需按照医生的治疗方式,征求医生的意见,尤其是特殊情况。

病区管理制度

一般病区是由护士专门巡视监视的,每天都会有医生护士查房,询问病情处理急症等然后给出医嘱。病区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感染、病菌传染的预防措施,要求护士和医生做好自我保护以及保护病人。

2医院护理管理措施的实施

医院护理管理的实施,能够推动医院护理的发展。

保障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医学技术和设备的发展,要求医护人员的整体质量逐渐提升,医院在护理管理方面对招收岗位人数的数量在不断增多的同时对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学习知识的阶段,不仅要学好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好临床应用。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得,护士的护理时间与护理次数能够直接影响病人医源性感染、压疮等的发生率,医源性泌尿系统感染和医院性呼吸系统感染是比较常见的医源性感染,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正确护理,能够直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所以提高医院的整体治疗效果,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保障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十分必要的[1]。目前我国护理人员的数量短缺,早在上世纪50年代很多西方国家就开始采用等级制度与护理措施相协调的方式来解决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如今我国社会的医疗水平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对护理人员采用的奖罚制度、培训制度、管理制度等多项措施,在很多情况下解决了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我国医院对护理人员的主要实行竞争原则,加强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质量[2]。

加强护士安全配置

护士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到医院护理管理措施实施的有效性,加强护士安全的配置,提升医院文化的整体建设质量。有心理学家指出,相对于物质利益,人们更看重精神方面的激励。护士在医院的工作目标除了工资之外,更看重护士在医院的地位,很多医院专门为护士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如免费的体检、护士培训、庆祝护士节等政策,提高护士在医院的地位,同时也能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护理人员的安全配置问题是医院应该加强的方面[3],护理人员要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并经常性的参加专家讲座或护理人员培训课程,能够使护士的队伍不断壮大,同时使医院的护理管理持续不断地发展[4]。

注重后勤

系统发展医院护理管理中后勤系统的完善是很重要的,护理人员工作量的繁重程度、医院的管理工作等与后勤系统的建立密切相关。临床资料显示,三级医院采取的完善后勤保障和药物管理制度明显的多于一二级医院,据分析,三级医院采取的注重后勤系统发展的措施能够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减少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同时也避免了药物的浪费。

3医院护理

管理实施的有效性以及其不足之处和改进方案医院护理管理措施的实施能够促进医院的整体质量。医院护理管理措施涉及到医院的各方面,普通的医院护理措施如急救、消毒、药品和临床管理等是很常见的一些护理措施,医院往往对一些比较特殊的护理工作以及医疗档案的护理管理容易被忽视。

普通护理

管理不足之处及改进急救护理管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急救设备的完善是保障患者生命的前提,有些医院会出现急救设备没有及时检查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急救药品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对于急救药品不全、药品过期或者药品摆设不合理的现象要避免,急救人员是急救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如果急救人员经验不足、应变能力差、素质低会直接造成患者生命危险。医院护理管理要加强急救护理管理,严格检查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定期对急救人员进行考核,提高急救护理管理的质量。临床护理人员在对患者护理的过程中要避免态度恶劣、粗心大意、要时刻保持细心地态度,说话温柔,对患者耐心,减少医疗纠纷的产生。对于医院的无菌操作护理管理,要严格按照规定实施各项操作,防止出现操作不当引起患者感染。

特殊部门的护理

管理不足之处及改进手术过程是在严格的程序控制下进行的,各项无菌操作必须严格进行,但是在手术操作中有些方面容易被忽视,如消毒面积不足、操作流程不正确、污染器械的摆放不标准等,很容易造成患者感染。供应室的各项操作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规定,有些医院由于人员不足、水平有限等原因进行不合规定的操作,造成无菌物品清洁不合理[5]。有些科室出现卫生不干净,操作不合理等现象,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于特殊部门所出现的不足之处,医院护理管理要加强度相关方面的措施,减少不合理的现象出现,促进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医疗档案护理管理的不足之处与改进医疗档案虽然是医疗机构的重要管理机构之一,但由于其与临床工作有区别,很容易被医院护理管理部门忽视,对于医院护理管理所出现的不足之处,要及时改善,加强相关方面的护理管理措施,保障医院护理管理措施实施的整体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4结语

医院护理管理措施的实施是护理措施中的重点也是护理进行中的枢纽,虽然目前医院护理管理还有不足之处,但其在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康复效果有着不错的效果。而且护理管理措施可以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来完成大量的护理工作,在促进护理人员积极性和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方面也有着不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台北荣民总医院护理信息化管理及借鉴[J].护理学报,2014(9):12-14.

[2]日本大分大学附属医院护理管理见闻及借鉴[J].护理学报,2010(1):16-18.

[3]新加坡中央医院护理管理模式的介绍[J].现代临床护理,2014(9):82-83.

[4]能级对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手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8):63-68.

[5]分层次管理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20):60-61.

摘要:护士能级管理保证了基础护理工作的实施,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在以往的护理模式中,不论学历、资历和能力,都承担相同的责任和义务,未能实现护士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制约了护士专业能力的发展和提高[18]。

关键词:基层医院护理;管理思路

2010年我国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1]。可见“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永恒的主题,是护理管理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质量[2]。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不仅依赖于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和有效的质量监控手段,更取决于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技术质量。因此,护士才是护理质量的主要控制者[3]。而在新疆地区,二级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学历存在本科、大专、中专等多种层次,且以中专学历为主体,高学历护理人才数量明显不足[4],严重影响了基层医院的护理质量。因此,了解基层医院护理人员能级管理现状,构建一套系统完善、操作性强的护理人员能级管理模式是目前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1护理人员能级管理介绍

能级对应,即按工作职能编制人员,使护理人员的资历、级别等与之相适应。在注重年资、学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即综合素质,达到各级岗位与其职能的对应[5]。能级对应原则指将不同能力的人员放在不同的职位上,给予相应的权利和责任,实行能力与职位的对应与适应[1]。近年来,护理人员流动率即流失率较高,低年资护士在临床一线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护理质量难以保证。因此,护理质量管理品质提升的持续改进一直是护理管理者的聚焦中心[6]。根据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状况,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和趋势———护士能级管理模式[7]。能级管理,是通过对人才的分级、职责设定、分层次使用等措施对人力资源管理实施的改革,从而激活人才潜能、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8,9]。临床护理岗位选择合适的人去承担所规定的各项任务,做到人员的资历、能力、素质与所承担的工作职务相适应,才能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10]。护士是患者身心健康的维护者,护士素质对护理工作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一名护士,不仅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高尚的医德,还应该具备优秀的心理品质[11]。

2护理人员能级管理现状及难点

国内护理人员能级管理现状

国内许多研究也对护理人员的等级划分进行过探讨,如周咏梅[12]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450名护理人员进行能级对应相关情况的调查,确立了一套针对三甲综合性医院护士能级理论体系。万蓬[13]等研究得出大型综合医院护士等级框架、各级护士准入标准即具体赋权工作内容。据文献报道,根据临床护士的知识、态度、技能等方面给予相应的能级岗位,不仅能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各级护士的最大效能,对稳定基础护理质量、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也起到积极推动作用[14]。此外,温宿县人民医院于2011年11月开始尝试对14个临床科室160名护士按专业技术水平、能力、学历、职称、工作经验实施分级分类管理,通过三年的临床实践与探讨,护理服务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逐渐提升,护士离职率大大降低,但由于地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护理人员在学历、知识层次、对职业的认同感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实际困难。

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院护理人员能级管理现状

人力资源配置不到位

我国卫生部规定医护之比为1:2,床护之比为1:,而实际情况相差胜远。我院编制床位400张,而实际开放床位500张,40~50个病人的科室仅有10~12个护士,每名责任护士要负责8~10名病人。有限数量的护士每日需要完成大量的治疗性工作,剩余时间只能对危重患者进行重点巡视,对一般患者仅仅完成常规治疗和护理,要想把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宣教做到位,存在很大的难度。

教育层次偏低,基础理论薄弱

目前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二级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的学历水平起点偏低,主要以中专层次教育为主,后续大专学历约占50%~60%,从而导致护士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同时由于护理人员基础理论知识薄弱,知识面较窄,缺乏多学科知识,大部分护士工作较为被动甚至机械,仅限于执行医嘱,做常规操作,不出差错事故,服务态度热情周到即可。对护理基础知识及专科知识掌握较为肤浅,缺乏勤奋好学的积极性,求知欲不强,不能学以致用。

人员职称与实际能力不相适应

因我区为少数民族地区,住院患者90%为维吾尔族,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我院在招聘护理人员时均按照民、汉各占50%的比例。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民族护士的理解能力有一定差异,工作能力与职称、工作年限不相适应,加之又可以生育二胎,造成家庭负担较重,精力往往不足。

科室管理者有畏难情绪

护理管理者对能级管理的内涵认识不足,缺乏创新意识,积极性不高,对护理部制定的护士能级划分使用管理实施方案和护理能级管理绩效分配方案没有认真组织学习、讨论而处于应付状态,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认为这项改革难度太大,基层医院存在人员不足,民族地区护士综合素质较低,条件有限而难以开展或担心作为试点后工作繁琐且成效不显著。

3护理人员能级管理展望及建议

加大人员招聘的力度,实施动态调配

合理的护理人员配置是开展护士分层次使用的基础[15]。首先对全院各科室护理人员的学历、职称、年龄、工作年限及民汉比例做一个现状调查,再根据医院目前的发展需求及各科室工作量等以确定招聘的人数、学历层次十分必要。建议相关部门应在保障护理人力的基础上根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要求从年龄、学历、职称、民族方面优化新疆护理人力资源结构,加大护理人力资源开发力度[16]。一是通过积极参加各大院校招聘会与网上招聘相结合。同时按程序积极向卫生行政部门反应护理队伍严重缺编的问题,引起政府的重视。二是医院护理部应根据各科护理工作量、危重病人数量、病人的护理需要,进行人力资源的动态管理,随时进行调配,使现有的护士发挥最大作用。三是不断完善后勤保障体系,把护士从非专业的事务中解放出来,节约护理人力资源,增加护士直接护理病人的时数,提高护理质量。

强化护理队伍的教育,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完善教育体系,培养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的需要。建立从中等到高等的护理教育体系,并逐步普及高等护理教育,增大本科生、研究生比例,提高护理科研水平和专业水准,适应护士能级制的需要[15]。护理部要加大护理人员的在职培训力度,建立护士分层培训、考核的长效机制,设定培训目标。将护士分为普通岗、专科岗、管理岗,然后再根据每个人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知识结构等再细分成辅助岗、一级岗、二级岗和责任组长。同时建立规范化的临床实训基地,并配备完善的护理技能操作模具,对各层级护理人员有针对的实施分层培训,提高了各层级护士的能力,使许多年轻有为的护理人才脱颖而出,各级护士在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推动了护理工作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医院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了人才梯队建设。

建立合理的绩效分配、考核机制,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

绩效考核管理原则,绩效考核在科学构建“按岗位取酬,按工作量取酬,按服务质量取酬”的分配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临床护士各层级岗位职责和量化考核标准[17]。为此,护理部制定下发了护士能级划分使用管理实施方案和护理能级管理绩效分配方案,根据护理岗位的工作质量、工作数量、劳动强度、风险责任、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综合进行综合考核,实现了按岗取酬、多劳多酬的绩效分配制度,打破了长期以来“按资排辈”的现象。并将考核结果与晋升职称、评优评先等相结合。改变原有的功能制排班模式,各病区根据病人数量分成1~2个责任小组,每组设组长1名,组员3~5名,从病人入院、治疗、护理至出院均由责任护士管理,对病人实行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扁平化护理。中夜班及责任班做到:民、汉合理搭配、高年资与低年资相结合,上级护士指导下级护士的层级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三级护士的榜样作用。

统一思想,提高护理管理者认知

护理管理者在护士分层培训、使用和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层级管理能否取得实效,护士长的作用举足轻重。护理部牵头组织全院护理管理者、护士反复学习相关文件,解读实施方案,并召开护士长例会查找存在的难点及工作的重点,宣传学习同级医院该项工作开展的成效。统一思想,提高全院护理人员对层级管理的认识,对提出的疑问给予耐心解释,使她们树立信心,克服为难情绪。

4小结

护士能级管理保证了基础护理工作的实施,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在以往的护理模式中,不论学历、资历和能力,都承担相同的责任和义务,未能实现护士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制约了护士专业能力的发展和提高[18]。能级管理激发了护士的潜能,提高了护士的职业满意度。实现了个人能力、价值与个人利益的有机结合,改变了护士职业发展空间有限、个人价值提升无益的现状[19]。自从我院实行护士的分层级管理后,各层级护士职能得到明显提升,护士在操作中更谨慎,更规范,责任心更强,实现了护理人员之间的优势互补,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护士长的管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使护理工作的内涵质量也有了大幅度提高。护理能级管理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各级护理人员各尽其责,达到了用人所长、才尽其用的管理效能[20],从而为基层医院护理人才的培养与使用提供科学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杨雪莹,许翠萍,葛洪霞,等.无陪护模式病房护理人员能级划分现状与展望[J].护理学杂志,2011,26(18):92-94.

[2]李怀怀,许会荣.加强护理质量控制,持续质量改进[J].家庭护士,2008,6(2B):452.

[3]周艳琼.应用护理质量控制手段管理护士在职培训[J].护理研究,2008,22(10C):2803-2804.

[4]热比姑•热合曼.新疆地区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少数民族护理人力资源现状研究[D].新疆:新疆医科大学,2010.

[5]叶文琴,朱建英.现代医院护理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7-38.

[6]王慧芬,贾琦.护士能级管理的实践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A):55-56.

[7]张洪君,骆金铠.分级管理模式下主管护士能力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5):60-61.

[8]张缀琴,吴丽萍.以岗位职责分级的护理能级管理模式实施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1,10(3):249-253.

[9]赵亦舒,刘晓丹,赵静,等.基于优质护理服务背景的护理能级管理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6B):1665-1666.

眼科日间手术管理论文摘要

【目的】 调查某医院日间手术的开展对于手术科室病人住院情况和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以探讨日间手术在提高病床使用率,降低病人费用,以及提高病人满意度等方面的作用。Objective: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the operations in the daytime of XX Hospital on circumstances of the use of beds and medical expenses in the surgery department,so as to discuss the impact of day surgery in improving the occupancy rate, reducing patient costs and improving patient satisfaction,etc..【方法】 方法:选择开展日间手术后手术病人753例为研究组,以往同期非日间手术同病种病人1364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种模式下病人的术前待床日、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的变化差异。Methods:Choose 753 patients who have had an operation in the daytime as a team to be investigated,and choose other 1364 patients who have had an operation but were not in the daytime as a team for the difference of the days that the patients stayed in bed before operations,the average days in hospital and the charge under the two models.【结果】 日间手术模式下手术科室平均住院日明显下降(P〈)。相同病种日间手术模式术前待床日、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较非日间模式显著下降。Result:The average days that patients who stayed in hospital of the daytime mode descend days that the patients who stayed in bed before operations,the average days in hospital and the charge of the daytime mode dropped clearly in comparison with the non-daytime mode, provided that they have had the same illness.【结论】 日间手术能使病床获得更充分的利用,使单位床位手术例数提高,不仅对于提高手术科室的床位使用率和周转率有重要作用,对于充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有重要意义,而且可明显降低病人住院费用的支出,减少病人的药费支出,提升了病人满意度和医院的形象。Conclusion:The daytime mode can make full use of bed,and increase the number of operations per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beds and the turnover rate in surgical departments which has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e full use of limited health resources,but also reduce the patients' cost of expenditure obviously,reduce the patients' medication expenditures, improve their satisfaction and the image of the hospital.关键词: 日间手术 开展 调查 分析 Key words:operation in the daytime,carry on,investigation,analyze

门诊护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一段忙碌又充实的大学生活要即将结束,大家马上就要开始最难熬的毕业设计阶段,在做毕业设计前指导老师都会要求先写开题报告,那么问题来了,开题报告应该怎么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门诊护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文题目 :舒适护理模式在门诊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1、选题意义和背景

1 研究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对门诊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情况、围手术期血压和心率情况、术后晕厥发生情况及术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门诊手术患者舒适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的意义。

与整体护理的目的相一致。

舒适护理模式与整体护理模式相比较,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尽可能地降低患者不愉快的程度,保持最愉快的身心状态,从而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整体护理模式更加强调理论化,而舒适护理模式更实际、更直观、可操作性更强、更加个性化,如果将舒适护理模式与整体护理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整体护理内容将更加丰富地拓展,护理专业的发展方向将更明确,患者将更加受益。

舒适护理改变了护理理念。

传统的护理理念对患者的舒适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已经无法满足患者在舒适方面的需求。舒适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考虑细致周到,全面的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护理服务,以患者满意为工作重点,它要求护理人员从工作标准、工作流程的制定到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实施,都要以患者舒适为首要的操作原则。有研究显示,将舒适护理的理念进一步应用于临床,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在围手术期患者身上进行护理干预,保证了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的顺利实施,为患者术后康复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满意度。

舒适护理能多角度满足患者的需求。

舒适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从细微之处着眼,及时寻求舒适问题的方法,并加以解决,以满足患者的舒适需求。门诊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模式,能够使患者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安全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术后康复;将术后患者处于平卧位、实施放松疗法等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恶心呕吐和疼痛感。

3、论文综述/研究基础

1 国外研究进展。

南丁格尔曾强调病房的环境应清洁适宜,她的此种观点成为早期舒适护理萌芽;有关舒适护理的报道出现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 Kolcaba在 1995 年提出舒适护理的定义,认为舒适护理是对护理艺术追求的体现,护理人员要将患者的舒适感受与基础护理及其研究充分地结合。舒适护理模式的应运而生,使护理领域开始有目的地将此模式进行应用和推广。

临终舒适研究。

某些医疗机构十分重视舒适护理,他们向癌症、临终患者提供舒适护理服务,并设置舒适护理病房(Comfort care uint),目的是对他们进行临终舒适关怀,如使用麻醉剂和镇痛药物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呼吸困难,使临终患者处于较高的生活质量,不再痛苦而终;据夏威夷法律规定,患者有权选择临终时是否被复苏,患者可以在舒适的环境中安详的离世;大量患者和医生认为,患者在最后的日子里接受侵入性治疗,肯定会产生痛苦、恐惧心理,患者对临终舒适应具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医生也应协助授权。研究显示,现如今护理人员角色服务范围进一步得到拓展,不光要为临终患者做好舒适护理,还需帮助他们抉择临终方式。

舒适调整护理研究。

舒适护理的对象是所有有护理需求的患者。舒适护理模式的实施可提高患者在接受护理时的依从性,使患者主动参与到医疗护理活动中来。Kirchhoff指出舒适护理重点应该为能否够对患者提供恰到好处且合适的照护,希望将安慰疗法和治疗护理充分的融合,并调整至最佳状态,使患者处于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教育和支持都非常重要;Janice研究显示,对住院患者而言,为其创造舒适的环境是重要的护理工作,将患者置于明暗度、气味、声音、温湿度等适宜的感觉刺激的环境中,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而缺乏适当的刺激却容易引起患者厌倦及压抑,如向婴幼儿提供喜欢的玩具、活动的音乐盒等都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帮助。

有研究指出,舒适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舒适水平,又可以使患者主动参与其中,而一旦减少舒适护理容易引起患者身心失调。无论疾病治愈与否,护理人员均应积极向患者提供恰当的舒适护理措施,以缓解其焦虑、疼痛等不适症状。

2 国内研究进展。

以研究具体的舒适护理措施为主。

目前,虽然有关各种疾病的舒适护理报道较多,但是舒适护理是否可以作为一种护理模式,将其确立下来尚有待商榷,国内尚无关于住院患者舒适护理系统性研究的报道,关于舒适护理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处于初级阶段。罗珊、马凤婵针对患者的特点,将舒适护理模式运用于肾移植术后的患者中,将患者的主观意愿确立为护理人员为其实施护理工作的中心环节,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给予患者连续细致的护理,减轻了患者的不适及心理压力,增强了患者的舒适感,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至 ,使患者能够在身心、社会及精神等方面都感到满意,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李琳进行的关于呕吐患者的舒适护理研究,对其实施松弛疗法,让患者平卧,并调高病室内的温度至 17℃~18℃,略低于普通病室温度,综合应用各种舒适护理措施,可有效减轻患者因呕吐带来的痛苦感受。

3. 建立舒适护理病房。

目前,某些疗养性质的医疗机构也非常关注舒适性服务的建设,对舒适性护理服务理念进行界定,对舒适性护理服务文化进行营造,对舒适性护理服务具体措施进行规范,建立了特需病房的基础上的舒适护理病房,以便向患者提供更好的舒适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各项舒适需求。疗养性质的舒适护理服务与现在的医学模式转变相适应,充分展现了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创造出了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氛围,赢得了广大疗养人员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舒适护理已经有效地应用于广大的临床护理工作,而且呈现出范围逐渐扩大的趋势,但多数研究和应用均集中在对问题的质性描述方面,多集中于陈述关于通过舒适护理在各领域的具体实践,使患者处于最佳的舒适状态,意义显着,而设计缜密的量性研究研究很少,主观判断较多,过于形式化,无法为广大医务人员提供具有临床实践意义的循证医学依据;另外,目前对舒适护理的研究对象的选择多局限于患者身上,而护理人员作为与患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医疗护理服务的提供者,她们的舒适程度也将直接影响到医院舒适护理的开展,现阶段对护理人员自身进行的舒适研究的相关报道较少。总之,关于舒适护理服务还存在较多的空白,需要后续研究加以完善。

4、论文提纲

第 1 章 绪论

护理模式的定义及发展

舒适护理模式概述

护理与舒适

舒适护理的概念

舒适护理的内涵

舒适护理的分类

舒适护理模式的特点

舒适护理模式的可行性

影响实施舒适护理的各种因素

舒适护理模式的研究进展

国外研究进展

国内研究进展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研究的意义

第 2 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患者来源

纳入标准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分组方式

研究工具与评价指标

干预措施

手术前舒适护理干预

手术中舒适护理干预

手术后舒适护理干预

第 3 章 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方式情况比较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前焦虑状况比较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水平状况比较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血压与基础血压差值情况比较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心率状况比较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心率与基础心率差值情况比较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晕厥的发生情况比较

第 4 章 讨论

舒适护理模式对患者手术前焦虑水平状况的影响

舒适护理模式对患者围手术期血压与心率的影响

舒适护理模式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的影响

舒适护理模式对患者术后晕厥的影响

影响舒适护理模式的因素

促进舒适护理模式开展的有效手段

第 5 章 结论与展望

5、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将 2012 年 6 月~2013 年 12 月在解放军第 208 医院接受门诊手术的 100 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单号为干预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各 50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式具有可比性(P>)。对干预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模式。

术前用 Beck 焦虑量表对患者进行术前焦虑测验和评估;使用多功能监护仪测量患者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血压和心率;观察患者术后发生晕厥的情况并记录;手术后护理人员向患者发放问卷调查表,以获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采用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定量资料采用 t 检验或秩和检验,定性资料两组间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以P< 为有统计学意义。

6、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和推广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一方面,舒适护理强调护理人员要加强相关内容的研究,并将所得成果回馈给患者,使患者受益,但现行的护理管理体制、护理人力资源、护理人员受教育程度、先进的护理产品准入等问题,均制约着护理人员做相关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舒适护理计划的实施,要求患者、家庭成员与护理人员一起共同努力,以便满足患者及其整个家庭的身心、社会、精神等多方面的需求。总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舒适护理模式,要求医院从方方面面,从硬件到软件,从医疗设施的投入到使用的护理措施等均能够使患者的舒适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7、预期的结果

1. 干预组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干预前,与对照组在血压、心率及焦虑得分无显着性差异(P>),具有可比性。

2. 干预组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干预后,患者术前焦虑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3. 干预组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干预后,与对照组患者术中血压和心率差异具有显着性,血压值均低于对照组(P<);干预组患者术中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4. 干预组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干预后,与对照组患者术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经统计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5. 干预组运用舒适护理模式,术后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存在差异(P<)。

6.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晕厥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 P>)。

8、论文写作进度安排(略)

9、参考文献

[1]白继荣。基础护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80-81.

[2]陈蓓敏,陈清。护理模式的实施现状与分析[J].护理研究。2007,21(4):1039-1041.

[3]陈霞。医学模式的发展对护理模式发展的影响[J].医学信息,2007,20(1):66-67.

[5]萧丰富。萧氏舒适护理模式[M].台湾:华杏出版社,1998:5.

[6]张宏。舒适护理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1,2(16):15-16.

[7]初秋英,古娜依。浅谈舒适护理[J].新疆中医药,2005,23(4):53-54.

[8]周艳,刘晓丹,李勤,等。舒适护理的人文底蕴[J].护理研究,2008,22(12):3105-3106.

[9]谢玉兰。舒适护理在化疗病房的实施体会[J].护理与康复,2005,8(20):1721-1722.

[10]魏天星。临床实施舒适护理的探讨[J].上海护理,2005,5(1):62-63.

[11]唐永云,乔昌秀,李丽。萧氏舒适护理模式[J].全科护理,2009,7(4):992-993.

[12]廖红辉。拓展舒适护理研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J].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5(7):40-41.

[16]龚梅,王玥珏,徐悦。新生儿舒适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7,21(1B):95-96.

[17]苏冬梅,胡晓英,杨琼等。护理管理在创建舒适护理模式中的作用[J].护理管理,2004,19(15):36-37.

[15]周锦云,张晓娜,李婧岩。早产儿胃食管反流的诊断及体位疗法[J].铁道医学,2000,28(6):377.

[19]岳晓香,吕慧君。神经外科舒适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2005,26(4):75.

[20]康华之。疗养舒适护理管理初探[J].护理管理杂志,2003,9(3):40-42.

摘要 :[目的]观察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在眼科门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0例眼科门诊病人按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顾问式全程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对护士护理技术、健康指导、心理护理、热情服务、形象感觉、服务态度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观察组护理意外事件、信息核查不到位、护理投诉、护患纠纷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结论]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眼科门诊病人护理质量,减少门诊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

关键词 :眼科门诊;护理质量;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doi:/- 文章编号:1674-4748(2016)14-1485-02

眼科门诊病人由于发病突然,大多数病人可出现全身性病理症状,病人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加之病人及其家属对疾病治疗期望值过高,因此容易导致护患关系紧张[1]。研究表明,对眼科门诊病人应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眼科门诊护理风险[2]。顾问式护理服务是以顾客的形式帮助病人解决相关咨询问题的一种护理服务模式。通过对病人实施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病人与护士间的沟通能力,确保病人能获得最佳的护理方法,提高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3]。本研究将探讨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在眼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旨在为眼科门诊临床护理提供指导。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2011年6月—2013年6月选取我院眼科门诊病人200例,其中男110例,女90例;年龄岁±岁;疾病种类:干眼症2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8例,沙眼52例,青光眼72例。将2011年6月—2012年5月治疗的100例病人设为对照组,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治疗的100例病人设为观察组,两组病人均为同一组医生、护士负责治疗与护理。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文化、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具有可比性。

方法

干预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对病人行视力、眼压、血糖、血压等常规性检查,对病人行眼部护理、预防感染、用药指导、病情观察等。观察组实施顾问式全程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建立护理顾问团队顾问团成员主要由眼科门诊资深护士、眼科门诊护士长、眼科住院部专科护士组成,护士学历均为大专以上,眼科工作经历在3年以上,具备眼科专科操作技能,如裂隙灯的应用、眼压的观察及测量,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及奉献精神。

门诊服务病人首次就诊时由眼科中心护士热情接待,向病人介绍医院相关专家优势及擅长内容,根据病人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专家就诊。当病人在候诊区时由专科护士与病人进行交流,了解病人心理需求,向病人介绍疾病、健康饮食等相关情况。对病人不良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向病人提供眼科疾病宣传资料,指导病人进行早期疾病筛查。病人就诊后对其进行相关检查、用药知识、入院流程等方面指导。心理护理初诊病人对自身疾病缺乏了解,在候诊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容易引起医患矛盾。因此护理人员应针对病人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细致的回答。护士应帮助病人参与诊疗,对就诊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减轻病人心理不适感。输液护理穿刺时护理顾问在旁应采取安慰性语言消除病人对穿刺的恐惧感。输液过程中对病人加强巡视,密切留意病人输液过程中是否出现不适感,对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人应立刻停止输液。

输液后护理由护理顾问向病人询问护理需求,尽可能满足病人个人需求,同时嘱病人输液结束后留在门诊观察20min后方能离开。

评价指标:

①护理满意度:由病人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门诊护士应用顾问式全程护理前后门诊护理技术、健康指导、心理护理、热情服务、形象感觉、服务态度6个项目进行调查,每个项目满分10分,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②对两组护理意外事件、信息核查不到位、护理投诉、护患纠纷等情况进行比较。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以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眼睛作为人体视力器官,当病人视力受损或出现障碍时,对病人身心容易造成较大的打击,病人容易产生负性情绪,从而导致护患关系紧张,容易引起护患纠纷[4]。传统的护理模式只能解除疾病对病人造成的影响,并不能改善心理、精神等方面对病人造成的心理影响,使病人对护士的需求与实际需求产生心理差距,从而引发护患纠纷[5-6]。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贯穿在病人整个康复及医疗护理过程中,其核心是尊重病人生命价值,并为病人营造高层次的人文关怀及服务理念,充分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7-8]。同时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作为新型的护理服务模式,获得眼科门诊病人及其家属的支持及配合,提高了眼科门诊护理服务质量及病人满意度,从而提高了医院及社会经济效益,有利于专科护士的培养及发展[9]。本院为了验证顾问式全程护理的效果,以眼科门诊作为试点,经过1年多的实践表明,顾问式全程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使门诊护理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及严谨化。本研究中观察组病人对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工作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与医生配合度、与病人沟通能力等方面评价均高于对照组,表明顾问式全程护理能提高护士工作责任心及工作技能,将被动的护理工作变得主动,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1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眼科门诊护理意外事件、信息核查不到位、护理投诉、护患纠纷差错发生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表明顾问式全程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工作差错发生,从而促进门诊护理工作的开展。此外,为提高顾问式全程护理工作质量,在实施前应对护士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护士对顾问式全程护理理念的了解,使顾问式全程护理能更好地开展及实施,提高护理效果。综上所述,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眼科门诊病人护理质量,有利于降低门诊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尽管顾问式全程护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眼科门诊的护理质量,但由于实践时间尚短,工作中仍呈现一定的不足,对于如何更好地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在日后护理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及规范。

参考文献:

[1]王菊珍,谢秋菊.眼科门诊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的实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1):91-92.

[2]林丽萍,黄玩英,吴素虹,等.眼科门诊治疗室精细化管理的成效[J].现代医院,2012,12(9):81-83.

[3]孙伍花,胡玉龙.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在青光眼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28):2644-2645.

[4]林丽萍,黄思建,吴素虹,等.眼科门诊优质护理模式探讨[J].现代医院,2013,13(1):107-109.

[5]杨君.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17(6):826-828.

[6]凡荣欢,肖建华,郭琼玲,等.优质护理服务管理在眼科门诊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3):109-110.

[7]王岩,李俊莲.护理风险管理在眼科门诊就诊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089-2090.

[8]张静女.眼科门诊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16):156-157.

[9]曲峰.眼科门诊健康教育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231-232.

[10]杨赛,李素云,习辉,等.创新病房设置顾问护士提供全程服务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5,30(6):49-51.

论文提要怎么写 论文提要是对文章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用于检索; 一般包括:研究的目的与重要性、内容、解决的问题、获得的主要成果及其意义; 小摘要(200-300字)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大摘要(600字左右) 突出研究成果和创新点的描述 关键词 4-6个反映文章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词组 第一个为本文主要工作或内容,或二级学科 第二个为本文主要成果名称或若干成果类别名称 第三个为本文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名称,综述或评论性文章应为"综述"或"评论" 第四个为本文采用的研究对象的事或物质名称 避免使用分析、特性等普通词组 关键词例举 例1 氖原子束计算全息编码成像模拟研究 关键词 纳米技术 计算全息 原子光学 激光冷却 例2 激光瞄准大轴半径测量方法研究 关键词 大轴径 CCD 激光光斑 直径测量。 什么是论文的摘要、关键词 毕业论文摘要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1.摘要的作用 摘要也就是内容提要,是论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论文摘要是一篇具有独立性的短文,有其特别的地方.它是建立在对论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之上,用简单、明确、易懂、精辟的语言对全文内容加以概括,留主干去枝叶,提取论文的主要信息.作者的观点、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成果、独到的见解,这些都应该在摘要中体现出来.好的摘要便于索引与查找,易于收录到大型资料库中并为他人提供信息.因此摘要在资料交流方面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书写摘要的基本规范和原则 (1)论文摘要分为中文摘要和外文(一般为英文)摘要.摘要在篇幅方面的限定,不同的学校和机构有不同的要求,通常中文摘要不超过300字,英文摘要不超过250个实词,中英文摘要应一致.毕业论文摘要可适当增加篇幅. (2)多向指导教师请教,并根据提供的意见及时修改,以期达到更高水平. (3)摘要是完整的短文,具有独立性,可以单独使用.即使不看论文全文的内容,仍然可以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新观点和想法、课题所要实现的目的、采取的方法、研究的结果与结论. (4)叙述完整,突出逻辑性,短文结构要合理. (5)要求文字简明扼要,不容赘言,提取重要内容,不含前言、背景等细节部分,去掉旧结论、原始数据,不加评论和注释.采用直接表述的方法,删除不必要的文学修饰.摘要中不应包括作者将来的计划以及与此课题无关的内容,做到用最少的文字提供最大的信息量. (6)摘要中不使用特殊字符,也不使用图表和化学结构式,以及由特殊字符组成的数学表达式,不列举例证. 3.摘要的四要素 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称为摘要的四要素. (1)目的:指出研究的范围、目的、重要性、任务和前提条件,不是主题的简单重复. (2)方法:简述课题的工作流程,研究了哪些主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都做了哪些工作,包括对象、原理、条件、程序、手段等. (3)结果:陈述研究之后重要的新发现、新成果及价值,包括通过调研、实验、观察取得的数据和结果,并剖析其不理想的局限部分. (4)结论:通过对这个课题的研究所得出的重要结论,包括从中取得证实的正确观点,进行分析研究,比较预测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价值. 4.撰写步骤 摘要作为一种特殊的陈述性短文,书写的步骤也与普通类型的文章有所不同.摘要的写作时间通常在论文的完成之后,但也可以采用提早写的方式,然后再边写论文边修改摘要.首先,从摘要的四要素出发,通读论文全文,仔细将文中的重要内容一一列出,特别是每段的主题句和论文结尾的归纳总结,保留梗概与精华部分,提取用于编写摘要的关键信息.然后,看这些信息能否完全、准确的回答摘要的四要素所涉及的问题,并要求语句精炼.若不足以回答这些问题,则重新阅读论文,摘录相应的内容进行补充.最后,将这些零散信息,组成符合语法规则和逻辑规则的完整句子,再进一步组成通畅的短文,通读此短文,反复修改,达到摘要的要求. 5.关于英文摘要 (1)英文摘要的写作方法要依据公认的写作规范. (2)尽量使用简单句,避免句型单调,表达要求准确完整. (3)正确使用冠词. (4)使用标准英语书写,避免使用口语,应使用易于理解的常用词,不用生僻词汇. (5)作者所做工作用过去时,结论用现在时. (6)多使用主动语态. 6.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报告、论文中选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目的单词术语.每篇报告、论文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以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方.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为了国际交流,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 关键词是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是一种新型检索词汇,多用于计算机网络检索. 关键词分为中文关键词和与之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分别置于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之下.为便于他人的检索,不能使用过于宽泛的词语.选择关键词既可以从论文的各级标题入手,也可以从论文本身的内容选取,将选出的关键词按照所涉及领域的范围从大到小顺序列出.。 本科毕业论文摘要怎么写 摘要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撰写论文的摘要,是为了把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以最简练的文字予以介绍,协助读者对该工作的目的、设计及研究结果较快地得出概括性的理解。 目前科技期刊的论文摘要一般要求按结构式摘要的格式书写,即明确写出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结构式论文摘要具有固定格式,其撰写格式与科研设计思维方法相一致,有助于作者理清思路,准确表达,甚至可促使作者在实验设计开始时就明确各项内容,使各部分更趋严密、合理,以得出正确结论,便于转载和传播。因此,摘要写得好坏直接影响读者对论文的理解,影响论文被利用的程度,论文作者必须重视摘要的写作。不同期刊对论文摘要的写法有不同的要求,《中国烟草学报》采用的是结构式摘要。 现针对本刊部分来稿在摘要撰写中存在的问题,对结构式摘要的书写方法和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论文摘要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摘要过于简单,信息量不足,不能反映出论文的主要内容; 摘要不精炼,条理不清,结构混乱; 摘要内容表达不确切,摘要中出现对论文内容的主观见解、解释或评论; 未按国家标准要求书写,如句子中出现“本文"、“作者"等第一人称做主语;……。 2 摘要的结构目的:应简要说明研究的背景和目的,一般用1~2句话简要概括,不宜太过冗长。目的部分的文字最好不是对文题中已有信息的简单重复。 方法:应简述研究的材料(对象)、方法、设计方案、资料的收集处理和统计学分析方法等。 结果:应简要列出主要的结果,描述结果要尽量用具体数据,不要过于笼统。 尽可能不用“高于"、“低于"、“大于"、“小于"等笼统表达方法,应用具体数字说明是多高或多低,并注明统计学分析结果。 结论:应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结果,得出客观适当的结论,并指出研究的价值和今后有待探讨的问题。 3 书写摘要注意事项撰写论文摘要应注意的问题:① 客观如实地反映所做的研究或工作,不加作者的主观见解、解释或评论;② 着重反映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③ 排除在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的内容;④ 不要用第一人称如“本文"、“我们"、“作者"等作为主语,而应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 “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式;⑤ 采用规范化名词术语(包括地名、机构名和人名);⑥ 缩略语、略称、代号,除非本专业读者能清楚理解,否则首次出现时不论中、英文均应给出全称;⑦ 应采用国家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⑧ 注意正确使用简化字和标点符号;⑨ 一般不用引文(除非论文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发表的著作);⑩ 一般不分段落。 论文摘要的字数要得当,书写论文摘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读者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有关研究的主要信息。 字数少了难以说明问题,字数多了又无必要,故论文摘要的字数应该适当。一般而言,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300字,英文摘要可适当长一些,因为英文摘要主要是给非汉语国家和地区读者看的,他们大多没有能力阅读中文全文。 英文摘要内容可较中文摘要稍详细一些,字数一般不超过400个英文单词。中英文摘要各项内容要基本相同。 《论文摘要怎么写例子》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 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读者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论文摘要虽然要反映以上内容,但文字必须十分简炼,内容亦需充分概括,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数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 例如,对于6000字的一篇论文,其摘要一般不超出300字。论文摘要不要列举例证,不讲研究过程,不用图表,不给化学结构式,也不要作自我评价。 [示例]论文题目:天体对地球重力加速度的影响论文摘要:地球重力加速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物理量,随着对重力加速度测量精度要求的日益提高,必须考虑天体对地球重力加速度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天体(包含日、月及太阳系行星)对地球重力加速度影响的基本概念,推导了影响的计算公式,并经过误差分析,证明此公式的相对误差小于1*10-9,完全可满足现代精密重力加速度测量的要求。 撰写论文摘要的常见毛病,一是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二是内容不浓缩、不概括,文字篇幅过长。[示例]论文题目:集成电路热模拟模型和算法论文提要:众所周知,半导体器件的各种特性参数都是温度的灵敏函数学[诸如ls(T),B(T),C1(T),Cp(T)……]。 集成电路将大量元件集成在一块苡片上,电路工作时,元件功耗将产生热量,沿晶片向四周扩散。但是由于半导体片及基座材料具有热阻,因此芯片上各点温度不可能相同。 特别对于功率集成电路,大功率元件区域将有较高温度所以在芯片上存在着不均匀的温度分布。但是为了简化计算,一般在分析集成电路性能时,常常忽略这种温度差别,假定所有元件者处于同一温度下。 例如通用的电路模拟程序--SPICE就是这样处理的。显然这一假定对集成电路带来计算误差。 对于功率集成电路误差将更大。因此,如何计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温度分布,如何计算元件温度不同时的电路特性,以及如何考虑芯片上热、电相互作用,这就是本文的目的。 本文介绍集成电路的热模拟模型,并将热路问题模拟成电路问题,然后用电路模拟程序求解芯片温度分由。这样做可以利用成熟的电路分析程序,使计算的速度和精度大为提高。 作者根据这一模型和算法,编制了一个YM-LiN-3的FORTRAN程序,它可以确定芯片温度分布,也可发计算元件处于不同温度时的电路特性,该程序在微机IBM-PC上通过,得到满意结果。上述论文提要字数近600,显然过长,只要认真加以修改(例如:第一段可删掉,第二段只保留其中的最后几句话,加上第三段),便可以二三百个字编写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范例:一、 职称论文摘要范例【题目】字图书馆建设的问题与策略【摘要】当代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方向是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的存在形式,它的研究与建设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图书馆在未来信息时代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针对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客观趋势,从我国数字图书馆面临的问题出发,分析并探讨了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应解决的主要战略问题与策略。 【题目】依法进行拆迁 建设和谐城市【摘要】依法进行拆迁,建设和谐城市是 *** 部门开展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研究依法拆迁的意义,探讨各种拆迁矛盾的成因,找出解决各方面利益纠纷的办法,从完善法律法规、争取人民利益的角度出发,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二、 毕业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摘要范例【论文题目】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对策与城市交通改善研究【中文摘要】本论文通过分析机动车尾气污染产生的原因,论述了采取多种防治对策以旨在减少机动车的尾气污染排放,同时对城市交通改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本文首先论述了我国由于机动车尾气排放造成的城市大气污染的严重形势。论述了机动车尾气污染的产生原因。 通过总结国内外机动车污染控制的发展历程、经验及教训,作者从两方面重点论述了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途径。其一是从机动车本身入手,在机动车生产、检验、维护保养以及采用新技术等方面对机动车加以改造,力争从尾气排放污染源加以控制;其次,作者根据我国交通的具体状况,详细分析了城市交通改善与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关系,根据翔实的数据:说明了在我国交通拥堵是造成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 在科学交通管理的原则指导下,作者详细论述了科学交通管理的卞要措施,特别分析了对路口的交通控制策略的仿真优化过程,通过仿真结果表明,对路口的交通控制策略的优化将对尾气排放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可以显著地减少污染排放总量。因此作者认为,科学交通管理是控制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排放的根本出路。 【外文摘要】The study starts 'with the discussion of the serious air pollution situation in the major cities in China which is caused by the vehicle emission. By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and experience of the pollution control domestically and abroad, the author emphasized the two 。 内容摘要格式 摘要(Abstract)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其它用处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论文摘要虽然要反映以上内容,但文字必须十分简炼,内容亦需充分概括,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数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例如,对于6000字的一篇论文,其摘要一般不超出300字。 论文摘要不要列举例证,不讲研究过程,不用图表,不给化学结构式,也不要作自我评价。撰写论文摘要的常见毛病,一是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二是内容不浓缩、不概括,文字篇幅过长。 本科毕业论文摘要怎么写?? 摘要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撰写论文的摘要,是为了把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以最简练的文字予以介绍,协助读者对该工作的目的、设计及研究结果较快地得出概括性的理解。目前科技期刊的论文摘要一般要求按结构式摘要的格式书写,即明确写出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结构式论文摘要具有固定格式,其撰写格式与科研设计思维方法相一致,有助于作者理清思路,准确表达,甚至可促使作者在实验设计开始时就明确各项内容,使各部分更趋严密、合理,以得出正确结论,便于转载和传播。因此,摘要写得好坏直接影响读者对论文的理解,影响论文被利用的程度,论文作者必须重视摘要的写作。不同期刊对论文摘要的写法有不同的要求,《中国烟草学报》采用的是结构式摘要。现针对本刊部分来稿在摘要撰写中存在的问题,对结构式摘要的书写方法和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论文摘要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摘要过于简单,信息量不足,不能反映出论文的主要内容; 摘要不精炼,条理不清,结构混乱; 摘要内容表达不确切,摘要中出现对论文内容的主观见解、解释或评论; 未按国家标准要求书写,如句子中出现“本文"、“作者"等第一人称做主语;……。 2 摘要的结构目的:应简要说明研究的背景和目的,一般用1~2句话简要概括,不宜太过冗长。目的部分的文字最好不是对文题中已有信息的简单重复。 方法:应简述研究的材料(对象)、方法、设计方案、资料的收集处理和统计学分析方法等。 结果:应简要列出主要的结果,描述结果要尽量用具体数据,不要过于笼统。尽可能不用“高于"、“低于"、“大于"、“小于"等笼统表达方法,应用具体数字说明是多高或多低,并注明统计学分析结果。 结论:应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结果,得出客观适当的结论,并指出研究的价值和今后有待探讨的问题。 3 书写摘要注意事项撰写论文摘要应注意的问题:① 客观如实地反映所做的研究或工作,不加作者的主观见解、解释或评论;② 着重反映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③ 排除在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的内容;④ 不要用第一人称如“本文"、“我们"、“作者"等作为主语,而应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 “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式;⑤ 采用规范化名词术语(包括地名、机构名和人名);⑥ 缩略语、略称、代号,除非本专业读者能清楚理解,否则首次出现时不论中、英文均应给出全称;⑦ 应采用国家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⑧ 注意正确使用简化字和标点符号;⑨ 一般不用引文(除非论文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发表的著作);⑩ 一般不分段落。 论文摘要的字数要得当,书写论文摘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读者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有关研究的主要信息。字数少了难以说明问题,字数多了又无必要,故论文摘要的字数应该适当。一般而言,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300字,英文摘要可适当长一些,因为英文摘要主要是给非汉语国家和地区读者看的,他们大多没有能力阅读中文全文。英文摘要内容可较中文摘要稍详细一些,字数一般不超过400个英文单词。中英文摘要各项内容要基本相同。 麻烦采纳,谢谢!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