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赤壁赋议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赤壁赋议论文题目

素材挖掘:【素材清单】《赤壁赋》以文赋的形式,记叙自己夜游赤壁的情景,描写了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透露出自己思想中两个相互矛盾的侧面,探讨了宇宙人生的哲理,表现了作者对政治迫害的蔑视,对所追求理想的执著,及身处逆境却依然豁达开朗的积极的生活态度。《赤壁赋》给人一种别样的享受:清风、明月、饮酒、赋诗、高歌,再加上洞箫相和,使得全文充满了诗情画意,仿佛进入美妙的神话境界。在这样的境界中根本感受不到苏轼被贬后的苦闷不平之情,这正是《赤壁赋》的美之所在;人生在世,要学得豁达,要活得潇洒。个人恩怨,你把它看得很大,它会把你压垮;不如尽情享受“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因为苏子对待得失是这样的:“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别人得了,我不羡慕;我没得到,我不遗憾,对人生得失如此达观,才使得《赤壁赋》带给我们纯美的享受,在文中看不到不平之气,充满眼帘的只是“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写作素材】1、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2、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名字都会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坎上。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人生。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贬谪到黄州。“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苏轼站在赤壁面前,眺望如画江山,像一个关西大汉,手持铁板,大声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震灼古今的前后赤壁赋。无论是诗,还是赋,都是他历经风雨后的坦然,是他内心最真诚的告白。【素材激活】您,一人一笔,走遍天涯海角;您,壮志难酬,唯有寄托于文字。屡次遭贬,打不倒他的信念;艰难世事,造就了他的豪放诗作。他的杰作,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怀古伤今,只为报效国家;论史谈玄,方显男儿本色。您把苦难研成墨,把贬谪当做笔,挥毫出一首又一首豪放旷达的词章。是您,凝望庐山,道出了“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是你,遥望苍穹,唱出了“西北望,射天狼”的气概;是你,对饮明月,吟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公婵娟”的人间祝福。官场上的险恶风波,并没有消沉您高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苦并没有销蚀掉他那乐观向上的心。伴着涓涓细泉,聆听习习古风,故园神游中,苍银白发与皎洁月光交相辉映。一樽还酹江月,多么豪迈的举杯,淡逝了多少哀伤及生活磨难。“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给赤壁带来了完美壮烈,这是诗,更是实。您,苏轼,让世人领悟到:面对生活坎坷应乐观,面对人生浮沉应有风度。写作运用【适用话题】可用于“乐观”“豁达”“从容”“心态”“得与失”“完美与残缺”“胸怀”“选择”“直面挫折”“执著”“穷而后工”“个性与人生”“责任”等内容相关的写作话题中。【运用范例】1、赤壁之下,多少英雄往事,多少骚客留情。赤壁的美,赤壁的妙,在大文豪苏轼的笔下,以简极的笔墨跃然生辉,意境悠长,令我陶醉。景中有情苏子的人生哲理,虽有佛老思想的随遇而安、唯我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但也身处逆境而不消极颓废,豁达开朗,超然物外。在当时是难能可贵了!赋中对江山风景的热情赞美,对历史英雄的倾慕向往,对理想的追求,使我们受到感染。不愧为名作!合卷闭目,静心坐思,现代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困难与坎坷虽无穷尽,但是只要有开朗乐观的心态,辽阔旷达的胸襟,何畏之有?

蝴蝶上下飞舞,她目不转睛盯着蝴蝶,终于蝴蝶停在了一朵花上,她躬着背,手中间隔着点空隙,脚尖小心翼翼踮着,汗珠从她的脸上滴落下来,她蹑手蹑脚地走到蝴蝶旁,猛地一弯腰,双手把花朵上的蝴蝶一捧.又小心地把双手露出点缝,把头靠在手缝上看,一不小心让蝴蝶飞出了双手,她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题引纵船飘荡,他自一方东山的月升起了。微弱的曦光照在迷蒙的江面上,弥漫的雾气似要吞没这江上的万物一般的肆虐着,绕着如苇草的小船,吐着不易察觉的光圈。清风夹着秋意徐来,穿过重重阻碍,终是失去了气力,失去了掀起波澜的勇气。举起酒杯,他整个人都在酒冽中欢乐开来。没有了“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执着,也洗净了“西北望,射天狼“的狂傲。世间的铅华伴他走过了大半生,他念,他怨,他恨,他癫,最后,他痴了。儒家思想哺育了他,佛教教义抚慰了他,却是道拯救了他。他是传奇,三曲千调的千古绝唱。笑着,那是属于真正赢家的微笑。不加掩饰的,他仰头将酒一口喝光。“喝,大家都尽兴的喝”他嘱咐着客人。于是不顾小船,开始放纵饮酒。仅仅站在那里,山和月在他背后黯淡灰暗,不息的水冲散了无边的白雾,隐透出斑驳的光亮,炫丽的色彩。他是一方印记,古与今,天与地。纵船飘荡,醉于酒者伫立一方。冯虚御风,他羽化登仙磨平了棱角,唯有水逝者如斯,看穿了尘世,止有月阴晴圆缺。人,本身就逃不开悲欢离

我国宋代大文豪苏轼,才高学博,其诗词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可谓多姿多彩,思想深邃独特。所作各体诗词无所不精,从苏诗词的内容取材极其广泛,有描写山水风景的、有同情民生疾苦的、有抨击时看事体现其政治观点的、还有抒发亲情友情和人生感慨的,无论哪类题材都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对时代、对人生的理性思考。从一定意义上说苏轼的诗歌创作开拓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苏轼的哲理诗词的主要特征是形象的写景、抒情,且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优秀的哲理诗词由于反映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真谛的探索,以及对社会理想的向往,因而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哲理诗词,中国古代诗词园地中的奇葩。异彩纷呈,独树一帜,是优秀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光茫四射的明珠。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思想认识价值。哲理诗词,绒景物、形象、说理于一体,借景抒情,以情感人,喻事明理,以理服人,以其特殊的艺术魅力,揭示哲学领域中的某一命题和真理,从而达到传播知识、启迪智慧、感悟人生的目地。优秀的哲理诗词,总是艺术美和哲理美的完美结合,成为人类精神文明中的精品,洋溢着知识性、趣味性和启示性,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动的说服力。苏轼善于从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中发掘其蕴含的深刻哲理。众所周知的《题西林壁》便是最佳佐证,苏轼在庐山横看一道道山岭连绵起伏,纵看一座座山峰高耸入云,于是陷入了对生活的深层思索,道出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足以引起宋以后文人思考的极富哲理性的诗句。苏轼那“跳出来”的哲学思考,给了我们理智的启迪,它说明认识事物不能陷溺其中,而要超脱其外,从更高的立足点来观其全貌。自然现象感悟到人生哲理,对人生的感受转化为理性的反思,这是苏轼迥异于其他诗人的地方。他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写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执着地探讨人生,在古人所谓“白驹过隙”、“奄忽若飙尘”、“譬如朝露”的短暂人生中,诗人善于发现人生真碲。诗句以雪泥鸿爪为喻,说明了一个发人深思的人生哲理:由于世途坎坷,沧海桑田,变幻多故,早年的经历、思想、抱负,有如雪泥鸿爪,毕竟会深印脑中,诗中饱含了几多感慨,浓缩了人生几多艰辛,回忆起来令人感慨万千,反映出诗人处在颠沛之中的乐观精神。苏轼善于从大自然中寻求美的享受,领略人生哲理,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他写景状物虽未言理,然而理却弥漫诗中。他在《慈湖峡阻风》中写道:“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且并水乡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诗人坦言人生道路充满了“巉岩”,即使是极普通的社会生活中,也充满着复杂甚至尖锐激烈的矛盾,它告诫人们:只有认识“巉岩”,才能战胜它,而不至于面对它时手足无措,一蹶不振。苏轼的另一首诗“己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若为神。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在对待自然界的雷霆的态度上,苏轼以超然物外的姿态表现出对生活中的庞然大物的蔑视。它启示我们:所谓雷霆之威,对于一个不以个人生命、浮名为重的人是不起作用的;世界上任何可怕的东西,并不是它真正可怕,只是因为人们怕它,如果不怕它,雷霆之声亦如儿语。在一些完全是写景或抒情诗中,由于其说理深刻而具有情趣,其中的一些诗句成为全诗的警策之语。如《惠崇春江晚景》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生动地写出了一个很普通的客观真理。它告诉我们:只有经常和某种事物相接触,才能最敏锐地发现它的任何细微的变化。苏轼的《饮湖山初晴后雨》更是脍炙人口,“淡妆浓抹总相宜”,启迪人们要善于发现美、认识美,更要学会欣赏美,而且要有认识美的自觉性和全面性。苏轼以美景比美人,以议论入诗,说明生活中的美是多元化的,对美的欣赏要全面领略,不要偏颇,诗中还表现了苏轼“浅深虽所得,无入不自适”的洒脱胸襟。

赤壁赋论文中国知网

浅谈《前赤壁赋》中苏轼的儒释道互补思想一 文章开篇一段情景交融,既如道家仙境,亦与禅宗自然闲适的审美境界相契合。清风微拂、明月徘徊似有情,在轻纱笼罩的江面上,作者携几位好友放歌纵酒,任小舟随风飘荡。无拘无束,何等惬意。此自由境界真令人有飘飘欲仙之感,禅宗有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无门关》)此时的苏轼正是在清风明月中暂时摆脱了尘世的喧嚣,陶醉于自然,浑然忘我,飘然欲仙。人本源于自然,佛道两家都向往着自然的真淳。禅宗提倡观照自然、随顺自然、复归自然。“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祖堂集》卷三)在青山绿水中体悟禅悦。“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五灯会元》卷三) “大家颠倒舞春风,惊落杏花飞乱红”(《如净语录》卷上)这是将身心融入于自然、享受自然。道家亦追求返朴归真、天人合一的境界。庄子在《大宗师》中描写理想中的“真人”: “古之真人……翕然而往,翕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苏轼《前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而不知其所止”的笔触与意境同庄子笔下“翕然往来”的境界何其相似! 文章第一段充满了佛道之气,我们仿佛看到作者衣带飘举、乘风而行、遗世独立、陶醉于自然的形象。 二 然而,此时的苏轼并非退隐山林的世外高人,也未达到后期的 “天地境界、宇宙情怀”。 “乌台诗案”令其几乎丧命,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但 “不得签署公事”, “不得擅去安置所”,实为闲置,并要 “思过而自新”,几近于流放。写此文时,谪居黄州已有四年,此时的郁愤与苦闷之情可想而知。他游于赤壁的自由是有限的,他的超脱也是暂时的,苦中作乐、悲从中来。因此,在自然美景中,心中块垒隐然作痛。诗言志,故在文章第二段中扣舷而歌,一吐心曲:“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本段中的诗描写了苏轼对往事的回顾及此时的心情。那 “倚歌而和之”的凄凉的箫声,实际上正是苏轼的心声,故能引起他的共鸣。那么,他在哀怨什么?眷恋什么?为何哭泣?又在倾诉什么呢?让我们在苏轼的诗中寻找答案吧。 这首诗显然并非写实,而是言志。 “桂棹兮兰桨”表明自己志洁行芳; “击空明兮溯流光”表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品行。早在少年时期,苏轼就确立了儒家立身行事的准则和人生的价值取向。他“奋励有当世志”,在风云变幻的政治斗争中,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既不“唯荆是师”,也不“唯温是随”。 “砥砺名节,正色立朝,不务雷同以固禄位。”(《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五十七《叔孙通不能致二生》)因此被新旧两党排挤而屡遭打击,但他始终“不改其度”表现了屈原式的执着与节操,“虽九死其犹未悔。”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则表明苏轼 “尊主泽民”的儒家济世思想和壮志难酬的惆怅。诗中的 “美人”应是 “言己思念其君”。事实上,苏轼不仅对宋仁宗的选拔、知遇心存感恩,即使对宋神宗也念念不忘报君恩:变法之初,苏轼强烈反对,神宗并未怪罪,反而亲自召见,表示要考虑他的意见;“乌台诗案”中,神宗也驳斥了一些牵强附会的无理诬陷;被贬黄州之后,神宗多次想起用苏轼,但均被阻挠;后来又准其移居常州之请。神宗有恩于苏轼,苏轼亦铭记在心。因此在听悉神宗逝世的消息后他十分悲痛,在《与王定国书》中写道:“……而今而后,谁复出我于沟渎者。已矣,归耕没齿而已。”可见,诗中“望美人兮天一方”表现了苏轼对君王仍心存幻想,希望有朝一日君王能重新任用他,实现自己济世利民的政治抱负,同时也反映了他被贬时郁郁不得志的惆怅。 在苏轼作《前赤壁赋》的第二年所作的一首《卜算子》中亦反映其心境: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那高洁自赏,不与世俗同流的孤鸿形象正是作者本人的写照。历经磨难,他仍是“拣尽寒枝不肯栖”,也仍是感叹心中“有恨无人省”。面对残酷的现实,苏轼心中的愁思正如不绝如缕的箫声,挥之不去,缠绵无尽。这箫声能“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又怎能不引起作者的共鸣,让“苏子愀然”? 正因儒家济世思想在心中的深厚积淀,当面临严峻事实、壮志难酬时,苏轼也不能完全置之度外,故寄心志于诗中,抒发惆怅失落及企盼之情。 三 全文第三段,是吹箫者的议论、抒怀。龙晦教授在他的论文中说: “杨道士对苏东坡发的这段议论纯是道家思想……”我却不敢苟同。我认为,这一段蕴含了儒释道三种思想,下面试将其分为二个层次来逐一分析。 “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这一层次提及曹操,对于这位叱咤一时的古人,苏轼是赞赏有加的。他曾将曹操与诸葛亮这两位军事家作对比,认为诸葛亮“言兵不若曹操之多,言地不若曹操广,言战不若曹操之能。而有以一胜之者,区区一忠信也。”在《前赤壁赋》中,苏轼将曹军所向披靡、浩浩荡荡的气势和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气度写得气势如虹、酣畅淋漓。虽然赤壁一战,曹操是“困于周郎”,但在苏轼的心中,“固一世之雄也!”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也怀念周瑜,追思他年少有为、雄姿英发。事实上,词中“人道是”三字已点出,苏轼明白“此赤壁”非 “彼赤壁”,在《与范子丰书》中,也对黄州赤壁质疑,但为何在 “水波不兴”与 “惊涛拍岸”的不同环境中,均对两位古人心驰神往?实是借景抒情而已。那么,他抒发的是何种感情?再问,他为何在此时此景中忽然想起曹操?仅仅是《短歌行》中的两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与此景相似而引起联想吗?为何在“水波不兴”的宁静夜晚想起轰轰烈烈的战争场面?这不是破坏如梦如幻的意境吗?让我们看看《短歌行》抒发的是何种思绪吧。“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在赤壁抒发了人生苦短、时光易逝的感叹,充满功业未就的急迫感及求贤若渴的心情。诗中之情与苏轼此时的心情暗合。苏轼也胸怀大志,但壮志难酬;他也感叹时光易逝,但只能“举匏樽以相属”。然而借酒并不能真的消愁,苏轼希望能遇见求贤若渴的贤君,希望能成就功业,这是儒家思想在他心中涌动。因此,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赞赏、倾慕,不禁“故国神游”。然而毕竟人生苦短,难逃造化之手,故苏轼笔锋一转,宕出一句“而今安在哉?”由对千古英雄的追思转为对人生苦短的感叹。庄子认为,人生是一场大梦。禅宗亦言:“古今凡圣,如幻如梦。”(《五灯会元》卷五)看大江东去,英雄肖小均为土灰。英雄尚且如此,何况苏轼此时“早生华发”却功业未就,因此引出下文感慨:“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英雄人物亦随大江东去,何况吾辈只能混迹渔樵、浪迹江湖借酒消磨光阴,了此余生。苏轼《答李端叔书》载:“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这对于了却尘缘的禅师、道士而言,或是个理想境界,但是对于“只因未报君恩重,清梦时时到玉堂”(《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的苏轼而言是痛苦的。“寄蜉蝣于天地”一句将朝生暮死的蜉蝣与永恒的天地对比,发出人生苦短的感叹。庄子在《逍遥游》中载“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与永存的天地相比,人生亦如蜉蝣般短暂。正如《庄子·知北游》所言:“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人类悲之。”这不是人力可以挽回的。“渺沧海之一粟”则化用《庄子·秋水》中那段透彻而生动的论述,说明个人与宇宙相比是何等的渺小:“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垒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人卒九州,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谷之所生、舟车之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这段话阐明了空间的无限性与具体事物的局限性。亦如《庄子·秋水》中另一句:“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时间永恒而人生如此短暂,空间无限而个人如此渺小,与博大无尽的时空相比,怎能不“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呢?因此,心生幻想,“携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想超越时空、逍遥于宇宙之中,这不正是《庄子·齐物论》中“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于四海之外,生死无变于已,而况利害之端乎”的“至人”形象吗?置世俗于度外,达到物我、天人、主客为一,这是道家思想中的理想境界,也是千百年来许多人孜孜以求而不可实现的梦幻。“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对于人生苦短、壮志难酬、梦幻破灭的现实,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之惆怅、浩叹,苏轼也不例外。在第二层次中,他追古思今,心骛八极、神游万仞、在希冀与现实、理想与挫折的冲撞中,将何去何从?能否释怀? 四 苏轼毕竟是苏轼,他以宏博开放的胸襟,对儒释道精神兼收并蓄、灵活运用,以乐观洒脱的情怀,圆满地回答了困扰了人们千百年的问题,得到解脱。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第一句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就包含了丰富的内涵。水、月是中国古代文人常爱提及的事物,是永恒与自然的象征,引发人们对时空及宇宙人生的思索。“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江畔何人 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何待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在儒释道思想中,水与月更被赋予深刻的内涵。禅宗里的水和月象征了对宇宙人生的看法。玄觉禅师云:“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以水月形象证明“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的哲理(《永嘉证道歌》)。道家更是以为“水几于道” “上善若水”(《老子》)孔子与孟子也从水中悟出了人生哲理,《论语·子罕》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指出要“不舍昼夜”地随时代前进。故苏轼会问客人:你真的了解水和月亮的道理吗? 接着苏轼运用了庄子关于万物变与不变的哲理来辩证地阐释天地万物的演化过程。庄子认为“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气”是构成天地中一切有形之物的原始材料。事物的形体、生死不过是气之聚散变化的方式。所谓“逝者如斯,盈虚者如彼”指的是万物变化的一面。庄子认为“万物皆化”(《庄子·至乐》),“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庄子·天道》),在(《庄子·秋水》)中有一段较集中的描写:“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虚一盈,不位乎其形。年不可举,时不可止;消息盈虚,终则有始,是所以语大义之方,论万物之理也。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指出宇宙万物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未尝往也”与 “卒莫消长也”则指出万物变化的总规律是周而得复始地循环变化的。《庄子·寓言》中说:“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庄子认为,万物由无形之气凝成各种形状的有形物体,而死后又复归为气在天地间运行混合,再形成不同的形状,传承延续,首尾连续如圆环,没有终点,这是自然均平的道理。《庄子·至乐》中甚至有一段文字描述了“几”这种原始的微生物经历了千变万化变成人,而后又返归于“几”的物化历程。这种思想与禅宗的“生死之身,其若循环”一样,是循环论,有其局限性;但“万物齐一”的观点为苏轼接受。苏轼又进一步总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而物与我皆无尽也。”这一句不仅思想承袭、连句式也因袭化用了《庄子·德充符》中的文句:“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既然“万物齐一”,人的生命变化也只是万物变化的一环而已,可谓无穷尽。《庄子·知北游》谈到人的生死时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之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之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庄子还认为,人的形体与精神的关系如同薪与火的关系:“指穷于为薪 ,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大宗师》一文中也提及:“且彼有骇形而无损心,有旦宅而无情死。”即:有形骸的变化而无精神的损伤:人的精神可以变易住宅(更换形体)而不灭亡。正可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庄子·齐物论》)。的确,既然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合为一体,形体会变化而精神不灭,能代代相传,那么,又谈什么寿命长短呢?既然“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至此,苏轼解决了人生不能永恒的烦恼,确立了“气”与 “神”可永存于天地之间的坚定信念。 人生永恒而又短暂,怎样对待人生中的挫折及壮志难酬的苦闷?生命的意义何在?生活的方式应是怎样的?苏轼接着指出,应安时处顺、融入自然、物我两忘。 “且乎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庄子·德充符》云:“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隙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这段话指出,人的生死存亡、事业的穷达、德行的高下及种种遭遇都是天命运行的结果,人力不足以左右它的发生。因此不能让这些事扰乱心灵的平和,侵入人的心灵。要使内心世界和谐、宁静、通达而不失愉悦,日夜保持这种状态,不论有何遭遇都保持春和之气,即以平和心待一切。如《庄子·人间世》所言:“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解释道:“到无可奈何的时候,只当安之若命。‘安之若命’的 ‘若’字最有意义,不过是假定为命而已。”这样虽然困境并未解脱,但可以消解精神上的苦闷。“安时处顺,哀乐不能入。”(庄子·《养生主》)禅宗亦云:“大丈夫磊磊落落,当用处把定,立处皆真,顺风使帆,上下水皆可。”苏轼正得益于此。在外界环境不可改变的情况下,苏轼确是襟怀坦荡、“不以好恶内伤其身”。他在《秋阳赋》中曾写道:“日行于天,南北异宜。赫然而炎非其虐,穆然而温非其慈。且今之温者,昔人炎者也。云何以夏为盾而以冬为衰乎?吾侪小人,轻悦易喜。彼冬夏之畏爱,乃群狙之三四。自今知之,可以无感。居不墐户,出不仰笠,暑不言病,以无忘秋阳之德。”他以秋阳为喻,强调了人要乐天知命、顺其自然。 苏轼忘怀得失,转而寄情山水,他认为在世间万事万物中, “清风明月本无主”,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无穷无尽的自然宝藏。禅宗云: “一切声皆佛声,一切色皆佛色”, “风为耳之食也,色为目之食也”。孟子亦云: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嗅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那么亦尽情享受自然赋与人类的无尽宝藏吧。苏轼在《与范子丰书》中曾戏将江山风月与人工景物相比:“……问范子丰新第园地,与此孰胜?所不如者,上无两税及助役钱耳。”何等风趣不羁! 至此,苏轼已豁然解脱。他将人生的意义提高到宇宙本体的高度,与天地万物游而不傲睨现实,树立起通达的人生观。任性逍遥,随缘放旷,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可谓:“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庄子·齐物论》)无怪乎,“客喜而笑,……不知东方之既白。” 五 苏轼游赤壁,是以赤壁为依托和激发点反思人生、审视历史、参悟天地。他以人生一瞬为念,以历史无言、贤愚同灰为憾,以放浪江湖、狭促人生为恨而上下求索,但并不同白居易一般哀叹“同是天涯沦落人”,“江州司马青衫湿”。而是上溯物我之同一,率自然之情、合无为之道,尽享天地之藏、造物之化,可见其心胸何等豁达、乐观。在黄州期间苏轼形成了儒释道互补的思想及“君子如水,随物赋形”的行为准则。 一方面,儒家思想根植于苏轼内心, “兼济天下”, “有益于世”,是其一生的终极追求。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即使谪居黄州,亦言“虽废弃未敢忘为国家虑也。”(《与滕达道书》)在逆境中,他在政治上无能为力,便将精力倾注于文学和学术研究上。谪黄五年,他创作诗、词、文近500篇,书信200余封,尤其是编撰成了《易传》与《论语说》两部艺术著作。自云“不觉有益于今,必有觉于后,决不碌碌无为与草木同腐”。何等铿锵有力! 另一方面,当备受打击,生活、事业均不如意时,佛家与道家思想便成为苏轼调适心理、修身养性的支点。他与高僧道人相交往,理佛学道,并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对道家“道本无为”、 “万物齐一”和佛家 “万法平等”、 “四大皆空”等易于导向消极的思想赋予积极的意义,寻得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脱。他曾洒脱地写道:“临皋亭下不数十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嵋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临皋闲题》)1075年,苏轼任密州太守时,面对“曾杯酒之不设,揽草木以诳口。对案颦蹙,举箸噎呕”的困境,他“听然而笑曰:‘人生一世,如屈伸肘。何者为贫?何者为富?何者为美?何者为陋?……较丰约于梦寐,卒同归于一朽。吾方以杞为粮,以菊为糗。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实而冬食根,庶几乎西河、南阳之寿。’”甚至在生活困苦、“身耕妻蚕”时,还以诙谐的笔调给友人去信讲述了老妻以青蒿治牛疮的趣事,“言此发公千里一笑也。”(《与章子厚》)真是苦中作乐、怡然自得。这不能不说得益于佛道思想的影响。苏轼在谪黄其间的许多作品亦呈现潇洒空灵之气、旷达疏朗。《承天寺夜游》恬淡自然,被誉为“仙笔”。《答言上人》亦自称:“雪斋清境,发于梦想。此间但有荒山大江、修竹古木。每饮村酒醉后,曳杖放脚不知远近,亦旷然天真,与武林旧游,未见议优劣也。”其心境洒脱飘逸,风致翩翩。作于元丰五年的《定风波》更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开阔胸襟:“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好一个“也无风雨也无晴”。 更可贵的是,他学道参禅却不痴迷。他曾笑语好论禅的陈述古: “公之所谈,譬之饮食龙肉也,而仆之所学,猪肉也。猪之与龙则有间矣,然公终日说龙肉,不如仆之食猪肉,实美而真饱也。”他清醒地认识到:“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静似懒,达似放,学者或未至其所期,而先得所似,不为无害。”(《答毕仲举》)以此自诫诫人。他躬耕东坡的《东坡八首》既无陶渊明的道家气,也无王摩诘的入禅味,而是清新爽朗,别具情趣。 由此可见,苏轼参禅悟道,并非为自度度人,亦非为尊佛佞佛,而是追求实用,借佛家与道家的思维方式,祛除儒家思想中庸俗僵化的一面,对现实人生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思考。因此他欣赏陶潜,却并未消弭自我、归隐山林;他参禅理佛,却并不看破红尘、遁入空门;他追慕屈原,却不投江自沉、以死抗争。他撷取各家精华,弃其糟粕,奉儒而不迂执,好道而不厌世,参禅而不虚佞。如《雪堂记》所言,他不做专嗜佛道的“散人”,也不做囿于传统世俗观念“趑趄于利害之道”的“拘人”,而是 “君子如水,随物赋形”,构建起超越而又执著的自由人格。他那顺不骄、逆而安的人生态度与乐观洒脱、超逸旷达的襟怀为后世所景仰,堪为典范。亦当属“千古风流人物”!

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文学地位,并对之后的赋、散文、诗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悠悠忽忽地离开世间,超然独立。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此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第三段写客的回答,表现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把人类社会同宇宙自然对立起来,又把个体的人同社会整体加以分割,那当然看不到全部历史舞台上威武雄壮剧的持续演出,也看不到人类虽然依赖自然但更有改造自然的能动性和创造力,这就是悲观厌世或消极出世思想的认识论根源。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上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惘。苏轼也是如此。客的回答,其实正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思想感情的一个方面。《念奴娇》词不也说“人生如梦”么?而这样的思想感情,作为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却被苏轼结合着景物地点的特征,从历史到现实,从具体到一般,用诗一般的语言表现出来,使读者一点也不感到任何枯燥的说教意味。更为重要的是苏轼同样结合着景物、地点的特征,同样用诗一般的语言,批评了客的回答,表现了苏轼当时思想感情的另一个主导方面,全文至此遂以“苏子曰”开始而进入第四段。

第四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不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作者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此情此景乃缘于李白的《襄阳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进而深化之。

因为客曾表示“羡长江之无穷”,又希望“抱明月而长终”,所以苏轼还是拾取眼前景物,从地面上的江水和天空里的月亮说起:“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这一句仿佛京剧行腔中的“导板”,将引出一节精彩的唱段,而那种疑问式的语调则又表明客其实不能从江水、月亮得出关于短暂与永恒这一哲学范畴的正确认识。关于江水,苏轼认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意思是江水不舍昼夜地滔滔流去,作为某一段江水,确乎从这里消失了,而作为整个江水,则始终长流不绝,因此可以说“未尝往也”。关于月亮,苏轼认为“盈虚者如披,而年莫消长也”,意思是月亮有时圆满,有时缺损,但它缺了之后又恢复圆,这样周而复始,终究无所增减,因此可以说“莫消长也”。列举江水、月亮说明去留、增减的辩证关系,作者再归纳到一般的认识原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就是说,变与不变,无论宇宙还是人生,都是相对的。如果从变的角度来看,岂但人生百年,顷刻即逝,就是向来认定的天长地久,其实也是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曾保持常态;而如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则宇宙万物固然无穷无尽,其实人生也一样绵延不息。因此,对人生而言,那天地宇宙万事万物,“而又何羡乎?”自然也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前人说过“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恰好切合苏轼眼前的景物,“江上之清风”有声,“山间之明月”有色,江山无尽,天地无私,风月长存,声色俱美,他正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这,又回到了“乐”字上来。_

文章写了主客对话,表达了正反两方面的观点,最后以第五段作结。第五段写客被苏轼说服了,满面春风,换却愁颜。“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这次更加欢快,不免开怀畅饮,直到“肴核既尽,杯盘狼藉”。客解决了思想问题,心情舒畅,无所忧虑,于是同苏轼“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跟文章开头的“泛舟”“月出”遥相呼应。一枕好睡醒来了,一宿晚景过去了,一次赤壁之游结束了,一篇《赤壁赋》也随之收尾了。而读者则在经历了一番江上月夜泛舟,听取了一场关于宇宙人生的对话之后,却还久久地沉浸在作者优美笔调所表现的诗一般的意境之中。

苏轼这种宇宙观和人生观只能说包含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不能认为是科学的,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而相对主义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煞事物与量的实际界限。同时,苏轼这种宇宙观和人生观固然表现了他对政治迫害的蔑视,对于所追求的理想的坚持,身处逆境依然那么豁达、开朗、乐观、自信,但也表现了他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往往包含着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从流连光景中寻求精神寄托。所以他在“而又何羡乎”一句之后,掉转笔锋写道:“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非但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反倒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受,从中得到乐趣。

这篇赋在艺术手法上有如下特点:

“情、景、理”融合。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作者抓住风和月展开描写与议论。文章分三层来表现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首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景色之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写景、抒情、说理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

“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此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意象连贯,结构严谨。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北宋大文豪苏轼写过两篇《赤壁赋》,后人称之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赤壁赋》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参考!

《赤壁赋》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yǎo)窕(tiǎo)之章。少(shǎo)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yú)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fú)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ǎng)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céng)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shì)。”

客喜而笑,洗盏(zhǎn)更酌(zhuó)。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翻译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诗经》中《月出》这一篇章。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移动。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我的情思)浩荡,就如同凭空乘风,却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飘飘然好像脱离了人世,升入仙境。

这时候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有吹洞箫的客人,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听了落泪。

苏轼的容色忧愁凄怆,(他)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苍翠。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代枭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我们)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我们)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没有穷尽。(我想)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我)知道这些不可能屡次得到,只得将憾恨寄托在这秋风中的箫音罢了。”

苏轼说:“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但是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如果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享用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时候。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于是同伴高兴的笑了,清洗杯盏重新斟酒。菜肴和果品都被吃完,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垫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

《赤壁赋》注释

[1]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一(《四部丛刊》本),这篇散文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在此之前苏轼因乌台诗案(元丰二年)被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3]。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并不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址,当地人因音近亦称之为赤壁,苏轼知道这一点,将错就错,借景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2]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岁在壬戌。

[3]既望:既,过了;望,农历十五日。“既望”指农历十六日。

[4]徐:舒缓地。

[5]兴:起,作。

[6]属:通“嘱(zhǔ),致意,此处引申为“劝酒”的意思。

[7]少焉:一会儿。

[8]白露:白茫茫的水汽。横江:笼罩江面。横,横贯。

[9]冯虚御风:(像长出羽翼一样)驾风凌空飞行。冯:通"凭",乘。虚:太空。御:驾御(驭)。

[10]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我的心思飘得很远很远。渺渺,悠远的样子。化用目眇眇兮愁予——《湘夫人》怀,心中的情思。

[11]美人:此为苏轼借鉴的屈原的文体。用美人代指君主。古诗文多以指自己所怀念向往的人。

[12]倚歌而和(hè)之:合着节拍应和。倚:随,循和:应和。

[13]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是哀怨,像是思慕,像是啜泣,像是倾诉。怨:哀怨。慕:眷恋。

[14]余音:尾声。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15]缕:细丝。

[16]舞幽壑之潜蛟:幽壑:这里指深渊。此句意谓:使深谷的蛟龙感动得起舞。

[17]泣孤舟之嫠(lí离)妇: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嫠:孤居的妇女,在这里指寡妇。

[18]愀(qiǎo巧)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19]正襟危坐:整理衣襟,严肃地端坐着危坐:端坐。

[20]何为其然也:曲调为什么会这么悲凉呢?

[2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所引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

[22]缪:通"缭"盘绕。

[23]郁乎苍苍:树木茂密,一片苍绿繁茂的样子。郁:茂盛的样子。

[24]舳舻(zhúlú逐卢):战船前后相接。这里指战船。

[25]酾(shī)酒:斟酒。

[26]横槊(shuò):横执长矛。

[27]侣鱼虾而友麋鹿: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友。侣:以。。。为伴侣,这里是名词的意动用法。麋(mí):鹿的一种。

[28]扁(piān)舟:小舟。

[29]寄:寓托。

[30]蜉(fú)蝣:一种昆虫,夏秋之交生于水边,生命短暂,仅数小时。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暂。

[31]渺沧海之一粟:渺:小。沧海:大海。此句比喻人类在天地之间极为渺小。

[32]须臾(yú):一会儿,时间极短。

[33]长终:至于永远。

[34]骤:数次。

[35]托遗响于悲风:余音,指箫声。悲风:秋风。

[36]逝者如斯: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往。斯:此,指水。

[37]盈虚者如彼:指月亮的圆缺。

[38]卒:最终。消长:增减。长:增长

[39]共食:共享。苏轼手中《赤壁赋》作“共食”,明代以后多“共适”,义同

[40]更酌:再次饮酒。

[41]肴核既尽:荤菜和果品。既:已经。

[42]枕藉:相互枕着垫着。

[43]既白: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

《赤壁赋》赏析

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就好像在太空中乘风飞行,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飞升入仙境一样。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本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第3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我辈!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那么什么为我们所有呢?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此情此景乃缘于李白的《襄阳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进而深化之。

第5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清代古文家方苞评论这篇文章说:“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苏轼通过各种艺术手法表现自己坦荡的胸襟,他只有忘怀得失,胸襟坦荡,才能撰写出“文境邈不可攀”的《赤壁赋》来。

(1)“情、景、理”融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3)形象优美,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连用的六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音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写得具体可感,效果极佳。

说坡公乐观、豁达,是因为他在历尽仕途坎坷之后还是那么天趣洋溢,超然无累,在苦难中他张显出生命的活力。正如《衣冠伟人—感悟苏东坡》 一文中所说:“灾难舛途没有愚钝他对生命的灵慧的感悟,艰难困苦不曾消磨他对生活的敏锐的洞察。相反,历经种种之后,他更懂得收藏和珍惜一点一滴的快乐,活出了一派天真、一派精彩。”“如果他只是天仙,可能还真的让人敬而远之,可他是天仙,却偏偏又化作了人,化作了苏轼苏东坡。”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贬到谵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他写了许多的诗,说了许多的话,作了许多的事,都可以体现他的旷达,这就不是我一时可以说清的了。你可以常来吧里转转啊,会慢慢了解他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综观坡公一生,确实是“一蓑烟雨任平生”啊!全部文章已由邮箱发送(共18篇,包括科学文献,中国知网下载的全面材料及相关论文),请查收

苏轼赤壁赋毕业论文

前赤壁中,“客”的颓废其实正是苏轼自身内心痛苦的写照,宦海沉浮,所以对时世有沧桑感慨,心绪颓废,但随后的回答又表现出寄情自然,豁达开朗的积极心态在几度遭贬后,苏轼确实有颓废消极情绪,但旷达的心胸又让他走出低迷状态,积极面对人生,可见苏轼“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积极旷达的人生态度。苏轼不得不从佛老思想中寻求寄托,黄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对古人的怀念,于是触景生情地倾吐了自己对前辈英雄的钦慕,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总之,苏轼当时的心境极其复杂:消极隐退与积极进取,疾世忿懑与逍遥山水的双重情绪,在与世无争的思想背后,却流露出对世道不平的满腔愤怒,不甘妥协的积极进取精神,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作者的感情经历了三次变化:“乐——悲——乐”,作者的思想也经历了一个由平静到苦闷,再由苦闷而得到解脱的发展过程。而围绕作者感情的三次变化,全篇的行文也随之巧妙展开。“文以载道”,作者如果要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为读者所清晰的领悟,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文学表达形式。苏轼这篇文中的哲思也正是通过他对赋的新的利用而传达开来的。对于了解作者当时深受压抑的心境提供了帮助。苏轼不得不从佛老思想中寻求寄托,黄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对古人的怀念,于是触景生情地倾吐了自己对前辈英雄的钦慕,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总之,苏轼当时的心境极其复杂:消极隐退与积极进取,疾世忿懑与逍遥山水的双重情绪,在与世无争的思想背后,却流露出对世道不平的满腔愤怒,不甘妥协的积极进取精神,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

我国宋代大文豪苏轼,才高学博,其诗词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可谓多姿多彩,思想深邃独特。所作各体诗词无所不精,从苏诗词的内容取材极其广泛,有描写山水风景的、有同情民生疾苦的、有抨击时看事体现其政治观点的、还有抒发亲情友情和人生感慨的,无论哪类题材都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对时代、对人生的理性思考。从一定意义上说苏轼的诗歌创作开拓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苏轼的哲理诗词的主要特征是形象的写景、抒情,且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优秀的哲理诗词由于反映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真谛的探索,以及对社会理想的向往,因而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哲理诗词,中国古代诗词园地中的奇葩。异彩纷呈,独树一帜,是优秀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光茫四射的明珠。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思想认识价值。哲理诗词,绒景物、形象、说理于一体,借景抒情,以情感人,喻事明理,以理服人,以其特殊的艺术魅力,揭示哲学领域中的某一命题和真理,从而达到传播知识、启迪智慧、感悟人生的目地。优秀的哲理诗词,总是艺术美和哲理美的完美结合,成为人类精神文明中的精品,洋溢着知识性、趣味性和启示性,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动的说服力。 苏轼善于从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中发掘其蕴含的深刻哲理。众所周知的《题西林壁》便是最佳佐证,苏轼在庐山横看一道道山岭连绵起伏,纵看一座座山峰高耸入云,于是陷入了对生活的深层思索,道出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足以引起宋以后文人思考的极富哲理性的诗句。苏轼那“跳出来”的哲学思考,给了我们理智的启迪,它说明认识事物不能陷溺其中,而要超脱其外,从更高的立足点来观其全貌。 自然现象感悟到人生哲理,对人生的感受转化为理性的反思,这是苏轼迥异于其他诗人的地方。他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写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执着地探讨人生,在古人所谓“白驹过隙”、“奄忽若飙尘”、“譬如朝露”的短暂人生中,诗人善于发现人生真碲。诗句以雪泥鸿爪为喻,说明了一个发人深思的人生哲理:由于世途坎坷,沧海桑田,变幻多故,早年的经历、思想、抱负,有如雪泥鸿爪,毕竟会深印脑中,诗中饱含了几多感慨,浓缩了人生几多艰辛,回忆起来令人感慨万千,反映出诗人处在颠沛之中的乐观精神。 苏轼善于从大自然中寻求美的享受,领略人生哲理,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他写景状物虽未言理,然而理却弥漫诗中。他在《慈湖峡阻风》中写道:“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且并水乡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诗人坦言人生道路充满了“巉岩”,即使是极普通的社会生活中,也充满着复杂甚至尖锐激烈的矛盾,它告诫人们:只有认识“巉岩”,才能战胜它,而不至于面对它时手足无措,一蹶不振。苏轼的另一首诗“己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若为神。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在对待自然界的雷霆的态度上,苏轼以超然物外的姿态表现出对生活中的庞然大物的蔑视。它启示我们:所谓雷霆之威,对于一个不以个人生命、浮名为重的人是不起作用的;世界上任何可怕的东西,并不是它真正可怕,只是因为人们怕它,如果不怕它,雷霆之声亦如儿语。 在一些完全是写景或抒情诗中,由于其说理深刻而具有情趣,其中的一些诗句成为全诗的警策之语。如《惠崇春江晚景》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生动地写出了一个很普通的客观真理。它告诉我们:只有经常和某种事物相接触,才能最敏锐地发现它的任何细微的变化。苏轼的《饮湖山初晴后雨》更是脍炙人口,“淡妆浓抹总相宜”,启迪人们要善于发现美、认识美,更要学会欣赏美,而且要有认识美的自觉性和全面性。苏轼以美景比美人,以议论入诗,说明生活中的美是多元化的,对美的欣赏要全面领略,不要偏颇,诗中还表现了苏轼“浅深虽所得,无入不自适”的洒脱胸襟。望采纳.......

政治上的失意.人生无常,生命的短暂.从苏轼的《前赤壁赋》可看出他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本文在语言风格方面,不像韩愈那样拗折奇警,也不像欧阳修那样平易流转,更重视通过捕捉意象,通过音声色彩的组合,来传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时常点缀着富于表现力的新颖词汇,句式则是骈散文交杂,长短错落.《前赤壁赋》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写出人在浩渺宇宙间茫然不知所之的感受,而“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又以极精炼的文笔,写出冬日秋江上枯寒荒疏的印象.《前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1082年壬戌,苏轼作《前赤壁赋》.他在黄州作的诗中,曾经痛苦地描写过此时的忧郁苦闷的心情.“我谪黄岗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①.《前赤壁赋》正是作于苏轼政治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困苦,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在他的赤壁词中,即有过明显表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现实中的我却只能“早生华发”,“一樽还酹江月”地慨叹“人生如梦”.在这种沉重的精神压力之下,东坡内心有着深刻的感发,他开始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感慨世事的纷忧与虚无,但如果仅是“入乎其内”地感叹人类的沧桑,这就不能产生我们今天对他的文采及人品的钦佩.东坡之所以成为“白首忘机”的“东坡老”②,更有他善于“出乎其外”的“自我解脱”的另一面(这一面至关重要).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打击,问题是面对打击的态度.在残酷的政治斗争面前,苏东坡既想超脱又不能超脱.他在《书<前赤壁赋>后中说:“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傅尧偷的字)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这段跋语,对于了解作者当时深受压抑的心境提供了帮助.苏轼不得不从佛老思想中寻求寄托,黄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对古人的怀念,于是触景生情地倾吐了自己对前辈英雄的钦慕,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总之,苏轼当时的心境极其复杂:消极隐退与积极进取,疾世忿懑与逍遥山水的双重情绪,在与世无争的思想背后,却流露出对世道不平的满腔愤怒,不甘妥协的积极进取精神,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有人曾认为《前赤壁赋》把黄州赤壁当作孙曹交兵之处是苏轼“用事疏舛”,这并不十分准确.苏轼所游之赤壁并非历史上发生大战的真正的赤壁;而苏轼文章之重心也不在周瑜破曹之壮举,他无非是借事写文,抒发他的心怀以求解脱罢了.综观全文,作者的感情经历了三次变化:“乐——悲——乐”,作者的思想也经历了一个由平静到苦闷,再由苦闷而得到解脱的发展过程.而围绕作者感情的三次变化,全篇的行文也随之巧妙.“文以载道”,作者如果要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为读者所清晰的领悟,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文学表达形式.苏轼这篇文中的哲思也正是通过他对赋的新的利用而传达开来的.《前赤壁赋》是篇辞赋,辞赋时常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与主张,《前赤壁赋》很显然是运用了这种传统的格式.辞赋讲究排比对偶,《前赤壁赋》中也有不少排比对偶的句子,所以它具有辞赋的基本特征.但苏轼的这篇赋却不像汉魏以来的赋一样词藻华丽,仅止于铺陈事物,而少有哲理的渗入其中.这篇之所以长诵不衰,更有它突破辞赋旧格的新成就,我们今天可以称它为散文诗.诗人运用行云流水般的笔调抒写自己心中的感情波澜,使文辞更富的血肉,感情也更加真挚,情感与文字的密合无间.我们不得不佩服苏轼驾驭文字能力的潇洒不凡.总结而言,这篇赋在文学上有两大贡献:第一,充分显示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质.这篇赋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就景而言,有明月,有江水,有秋风;就情而言,有悲伤,有欢乐.时而泛舟秋江,扣舷而歌;时而遗世独立,羽化登仙;时而愀然发问,畅谈哲理.景色的转换,情感的跳跃很频繁,但却不杂乱,而是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作为线索贯穿始终.苏轼在文章中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哲理,这个论点尽管来源于老庄的相对主义哲学观,具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但却同时具备了辩证法的因素,这是作者所要集中表达的思想,是文章的“神”之所在.神聚而形散,随着主观感受的辗转生发,散文的文字起伏跌宕,意趣横生.文章寓情于景,借景明理,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为后世散文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第二,对“赋”体的巧妙利用与革新.《前赤壁赋》是散文与韵文的巧妙结合,是诗与文的统一.文章是赋体,但却不拘泥于古赋,它的语句有长有短,散骈结合,文辞生动,情韵潇洒,不啻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文中游览的场景不断的更换,诗人的情感也不断地变换,而文气却始终一贯如注,既有骈赋对偶工整之美,又有情景交融的诗境之美,还有挥洒自如的散文之美和生动形象的说理之美.在这样的一篇散文诗中,我们不仅可领略文学之美,还可以体悟哲学之理趣,无疑是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的融合.

积极向上,周瑜比较。

解析前赤壁赋主题的论文

浅谈《前赤壁赋》中苏轼的儒释道互补思想一 文章开篇一段情景交融,既如道家仙境,亦与禅宗自然闲适的审美境界相契合。清风微拂、明月徘徊似有情,在轻纱笼罩的江面上,作者携几位好友放歌纵酒,任小舟随风飘荡。无拘无束,何等惬意。此自由境界真令人有飘飘欲仙之感,禅宗有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无门关》)此时的苏轼正是在清风明月中暂时摆脱了尘世的喧嚣,陶醉于自然,浑然忘我,飘然欲仙。人本源于自然,佛道两家都向往着自然的真淳。禅宗提倡观照自然、随顺自然、复归自然。“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祖堂集》卷三)在青山绿水中体悟禅悦。“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五灯会元》卷三) “大家颠倒舞春风,惊落杏花飞乱红”(《如净语录》卷上)这是将身心融入于自然、享受自然。道家亦追求返朴归真、天人合一的境界。庄子在《大宗师》中描写理想中的“真人”: “古之真人……翕然而往,翕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苏轼《前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而不知其所止”的笔触与意境同庄子笔下“翕然往来”的境界何其相似! 文章第一段充满了佛道之气,我们仿佛看到作者衣带飘举、乘风而行、遗世独立、陶醉于自然的形象。 二 然而,此时的苏轼并非退隐山林的世外高人,也未达到后期的 “天地境界、宇宙情怀”。 “乌台诗案”令其几乎丧命,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但 “不得签署公事”, “不得擅去安置所”,实为闲置,并要 “思过而自新”,几近于流放。写此文时,谪居黄州已有四年,此时的郁愤与苦闷之情可想而知。他游于赤壁的自由是有限的,他的超脱也是暂时的,苦中作乐、悲从中来。因此,在自然美景中,心中块垒隐然作痛。诗言志,故在文章第二段中扣舷而歌,一吐心曲:“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本段中的诗描写了苏轼对往事的回顾及此时的心情。那 “倚歌而和之”的凄凉的箫声,实际上正是苏轼的心声,故能引起他的共鸣。那么,他在哀怨什么?眷恋什么?为何哭泣?又在倾诉什么呢?让我们在苏轼的诗中寻找答案吧。 这首诗显然并非写实,而是言志。 “桂棹兮兰桨”表明自己志洁行芳; “击空明兮溯流光”表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品行。早在少年时期,苏轼就确立了儒家立身行事的准则和人生的价值取向。他“奋励有当世志”,在风云变幻的政治斗争中,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既不“唯荆是师”,也不“唯温是随”。 “砥砺名节,正色立朝,不务雷同以固禄位。”(《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五十七《叔孙通不能致二生》)因此被新旧两党排挤而屡遭打击,但他始终“不改其度”表现了屈原式的执着与节操,“虽九死其犹未悔。”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则表明苏轼 “尊主泽民”的儒家济世思想和壮志难酬的惆怅。诗中的 “美人”应是 “言己思念其君”。事实上,苏轼不仅对宋仁宗的选拔、知遇心存感恩,即使对宋神宗也念念不忘报君恩:变法之初,苏轼强烈反对,神宗并未怪罪,反而亲自召见,表示要考虑他的意见;“乌台诗案”中,神宗也驳斥了一些牵强附会的无理诬陷;被贬黄州之后,神宗多次想起用苏轼,但均被阻挠;后来又准其移居常州之请。神宗有恩于苏轼,苏轼亦铭记在心。因此在听悉神宗逝世的消息后他十分悲痛,在《与王定国书》中写道:“……而今而后,谁复出我于沟渎者。已矣,归耕没齿而已。”可见,诗中“望美人兮天一方”表现了苏轼对君王仍心存幻想,希望有朝一日君王能重新任用他,实现自己济世利民的政治抱负,同时也反映了他被贬时郁郁不得志的惆怅。 在苏轼作《前赤壁赋》的第二年所作的一首《卜算子》中亦反映其心境: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那高洁自赏,不与世俗同流的孤鸿形象正是作者本人的写照。历经磨难,他仍是“拣尽寒枝不肯栖”,也仍是感叹心中“有恨无人省”。面对残酷的现实,苏轼心中的愁思正如不绝如缕的箫声,挥之不去,缠绵无尽。这箫声能“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又怎能不引起作者的共鸣,让“苏子愀然”? 正因儒家济世思想在心中的深厚积淀,当面临严峻事实、壮志难酬时,苏轼也不能完全置之度外,故寄心志于诗中,抒发惆怅失落及企盼之情。 三 全文第三段,是吹箫者的议论、抒怀。龙晦教授在他的论文中说: “杨道士对苏东坡发的这段议论纯是道家思想……”我却不敢苟同。我认为,这一段蕴含了儒释道三种思想,下面试将其分为二个层次来逐一分析。 “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这一层次提及曹操,对于这位叱咤一时的古人,苏轼是赞赏有加的。他曾将曹操与诸葛亮这两位军事家作对比,认为诸葛亮“言兵不若曹操之多,言地不若曹操广,言战不若曹操之能。而有以一胜之者,区区一忠信也。”在《前赤壁赋》中,苏轼将曹军所向披靡、浩浩荡荡的气势和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气度写得气势如虹、酣畅淋漓。虽然赤壁一战,曹操是“困于周郎”,但在苏轼的心中,“固一世之雄也!”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也怀念周瑜,追思他年少有为、雄姿英发。事实上,词中“人道是”三字已点出,苏轼明白“此赤壁”非 “彼赤壁”,在《与范子丰书》中,也对黄州赤壁质疑,但为何在 “水波不兴”与 “惊涛拍岸”的不同环境中,均对两位古人心驰神往?实是借景抒情而已。那么,他抒发的是何种感情?再问,他为何在此时此景中忽然想起曹操?仅仅是《短歌行》中的两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与此景相似而引起联想吗?为何在“水波不兴”的宁静夜晚想起轰轰烈烈的战争场面?这不是破坏如梦如幻的意境吗?让我们看看《短歌行》抒发的是何种思绪吧。“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在赤壁抒发了人生苦短、时光易逝的感叹,充满功业未就的急迫感及求贤若渴的心情。诗中之情与苏轼此时的心情暗合。苏轼也胸怀大志,但壮志难酬;他也感叹时光易逝,但只能“举匏樽以相属”。然而借酒并不能真的消愁,苏轼希望能遇见求贤若渴的贤君,希望能成就功业,这是儒家思想在他心中涌动。因此,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赞赏、倾慕,不禁“故国神游”。然而毕竟人生苦短,难逃造化之手,故苏轼笔锋一转,宕出一句“而今安在哉?”由对千古英雄的追思转为对人生苦短的感叹。庄子认为,人生是一场大梦。禅宗亦言:“古今凡圣,如幻如梦。”(《五灯会元》卷五)看大江东去,英雄肖小均为土灰。英雄尚且如此,何况苏轼此时“早生华发”却功业未就,因此引出下文感慨:“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英雄人物亦随大江东去,何况吾辈只能混迹渔樵、浪迹江湖借酒消磨光阴,了此余生。苏轼《答李端叔书》载:“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这对于了却尘缘的禅师、道士而言,或是个理想境界,但是对于“只因未报君恩重,清梦时时到玉堂”(《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的苏轼而言是痛苦的。“寄蜉蝣于天地”一句将朝生暮死的蜉蝣与永恒的天地对比,发出人生苦短的感叹。庄子在《逍遥游》中载“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与永存的天地相比,人生亦如蜉蝣般短暂。正如《庄子·知北游》所言:“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人类悲之。”这不是人力可以挽回的。“渺沧海之一粟”则化用《庄子·秋水》中那段透彻而生动的论述,说明个人与宇宙相比是何等的渺小:“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垒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人卒九州,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谷之所生、舟车之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这段话阐明了空间的无限性与具体事物的局限性。亦如《庄子·秋水》中另一句:“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时间永恒而人生如此短暂,空间无限而个人如此渺小,与博大无尽的时空相比,怎能不“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呢?因此,心生幻想,“携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想超越时空、逍遥于宇宙之中,这不正是《庄子·齐物论》中“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于四海之外,生死无变于已,而况利害之端乎”的“至人”形象吗?置世俗于度外,达到物我、天人、主客为一,这是道家思想中的理想境界,也是千百年来许多人孜孜以求而不可实现的梦幻。“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对于人生苦短、壮志难酬、梦幻破灭的现实,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之惆怅、浩叹,苏轼也不例外。在第二层次中,他追古思今,心骛八极、神游万仞、在希冀与现实、理想与挫折的冲撞中,将何去何从?能否释怀? 四 苏轼毕竟是苏轼,他以宏博开放的胸襟,对儒释道精神兼收并蓄、灵活运用,以乐观洒脱的情怀,圆满地回答了困扰了人们千百年的问题,得到解脱。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第一句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就包含了丰富的内涵。水、月是中国古代文人常爱提及的事物,是永恒与自然的象征,引发人们对时空及宇宙人生的思索。“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江畔何人 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何待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在儒释道思想中,水与月更被赋予深刻的内涵。禅宗里的水和月象征了对宇宙人生的看法。玄觉禅师云:“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以水月形象证明“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的哲理(《永嘉证道歌》)。道家更是以为“水几于道” “上善若水”(《老子》)孔子与孟子也从水中悟出了人生哲理,《论语·子罕》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指出要“不舍昼夜”地随时代前进。故苏轼会问客人:你真的了解水和月亮的道理吗? 接着苏轼运用了庄子关于万物变与不变的哲理来辩证地阐释天地万物的演化过程。庄子认为“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气”是构成天地中一切有形之物的原始材料。事物的形体、生死不过是气之聚散变化的方式。所谓“逝者如斯,盈虚者如彼”指的是万物变化的一面。庄子认为“万物皆化”(《庄子·至乐》),“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庄子·天道》),在(《庄子·秋水》)中有一段较集中的描写:“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虚一盈,不位乎其形。年不可举,时不可止;消息盈虚,终则有始,是所以语大义之方,论万物之理也。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指出宇宙万物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未尝往也”与 “卒莫消长也”则指出万物变化的总规律是周而得复始地循环变化的。《庄子·寓言》中说:“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庄子认为,万物由无形之气凝成各种形状的有形物体,而死后又复归为气在天地间运行混合,再形成不同的形状,传承延续,首尾连续如圆环,没有终点,这是自然均平的道理。《庄子·至乐》中甚至有一段文字描述了“几”这种原始的微生物经历了千变万化变成人,而后又返归于“几”的物化历程。这种思想与禅宗的“生死之身,其若循环”一样,是循环论,有其局限性;但“万物齐一”的观点为苏轼接受。苏轼又进一步总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而物与我皆无尽也。”这一句不仅思想承袭、连句式也因袭化用了《庄子·德充符》中的文句:“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既然“万物齐一”,人的生命变化也只是万物变化的一环而已,可谓无穷尽。《庄子·知北游》谈到人的生死时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之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之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庄子还认为,人的形体与精神的关系如同薪与火的关系:“指穷于为薪 ,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大宗师》一文中也提及:“且彼有骇形而无损心,有旦宅而无情死。”即:有形骸的变化而无精神的损伤:人的精神可以变易住宅(更换形体)而不灭亡。正可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庄子·齐物论》)。的确,既然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合为一体,形体会变化而精神不灭,能代代相传,那么,又谈什么寿命长短呢?既然“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至此,苏轼解决了人生不能永恒的烦恼,确立了“气”与 “神”可永存于天地之间的坚定信念。 人生永恒而又短暂,怎样对待人生中的挫折及壮志难酬的苦闷?生命的意义何在?生活的方式应是怎样的?苏轼接着指出,应安时处顺、融入自然、物我两忘。 “且乎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庄子·德充符》云:“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隙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这段话指出,人的生死存亡、事业的穷达、德行的高下及种种遭遇都是天命运行的结果,人力不足以左右它的发生。因此不能让这些事扰乱心灵的平和,侵入人的心灵。要使内心世界和谐、宁静、通达而不失愉悦,日夜保持这种状态,不论有何遭遇都保持春和之气,即以平和心待一切。如《庄子·人间世》所言:“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解释道:“到无可奈何的时候,只当安之若命。‘安之若命’的 ‘若’字最有意义,不过是假定为命而已。”这样虽然困境并未解脱,但可以消解精神上的苦闷。“安时处顺,哀乐不能入。”(庄子·《养生主》)禅宗亦云:“大丈夫磊磊落落,当用处把定,立处皆真,顺风使帆,上下水皆可。”苏轼正得益于此。在外界环境不可改变的情况下,苏轼确是襟怀坦荡、“不以好恶内伤其身”。他在《秋阳赋》中曾写道:“日行于天,南北异宜。赫然而炎非其虐,穆然而温非其慈。且今之温者,昔人炎者也。云何以夏为盾而以冬为衰乎?吾侪小人,轻悦易喜。彼冬夏之畏爱,乃群狙之三四。自今知之,可以无感。居不墐户,出不仰笠,暑不言病,以无忘秋阳之德。”他以秋阳为喻,强调了人要乐天知命、顺其自然。 苏轼忘怀得失,转而寄情山水,他认为在世间万事万物中, “清风明月本无主”,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无穷无尽的自然宝藏。禅宗云: “一切声皆佛声,一切色皆佛色”, “风为耳之食也,色为目之食也”。孟子亦云: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嗅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那么亦尽情享受自然赋与人类的无尽宝藏吧。苏轼在《与范子丰书》中曾戏将江山风月与人工景物相比:“……问范子丰新第园地,与此孰胜?所不如者,上无两税及助役钱耳。”何等风趣不羁! 至此,苏轼已豁然解脱。他将人生的意义提高到宇宙本体的高度,与天地万物游而不傲睨现实,树立起通达的人生观。任性逍遥,随缘放旷,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可谓:“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庄子·齐物论》)无怪乎,“客喜而笑,……不知东方之既白。” 五 苏轼游赤壁,是以赤壁为依托和激发点反思人生、审视历史、参悟天地。他以人生一瞬为念,以历史无言、贤愚同灰为憾,以放浪江湖、狭促人生为恨而上下求索,但并不同白居易一般哀叹“同是天涯沦落人”,“江州司马青衫湿”。而是上溯物我之同一,率自然之情、合无为之道,尽享天地之藏、造物之化,可见其心胸何等豁达、乐观。在黄州期间苏轼形成了儒释道互补的思想及“君子如水,随物赋形”的行为准则。 一方面,儒家思想根植于苏轼内心, “兼济天下”, “有益于世”,是其一生的终极追求。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即使谪居黄州,亦言“虽废弃未敢忘为国家虑也。”(《与滕达道书》)在逆境中,他在政治上无能为力,便将精力倾注于文学和学术研究上。谪黄五年,他创作诗、词、文近500篇,书信200余封,尤其是编撰成了《易传》与《论语说》两部艺术著作。自云“不觉有益于今,必有觉于后,决不碌碌无为与草木同腐”。何等铿锵有力! 另一方面,当备受打击,生活、事业均不如意时,佛家与道家思想便成为苏轼调适心理、修身养性的支点。他与高僧道人相交往,理佛学道,并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对道家“道本无为”、 “万物齐一”和佛家 “万法平等”、 “四大皆空”等易于导向消极的思想赋予积极的意义,寻得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脱。他曾洒脱地写道:“临皋亭下不数十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嵋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临皋闲题》)1075年,苏轼任密州太守时,面对“曾杯酒之不设,揽草木以诳口。对案颦蹙,举箸噎呕”的困境,他“听然而笑曰:‘人生一世,如屈伸肘。何者为贫?何者为富?何者为美?何者为陋?……较丰约于梦寐,卒同归于一朽。吾方以杞为粮,以菊为糗。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实而冬食根,庶几乎西河、南阳之寿。’”甚至在生活困苦、“身耕妻蚕”时,还以诙谐的笔调给友人去信讲述了老妻以青蒿治牛疮的趣事,“言此发公千里一笑也。”(《与章子厚》)真是苦中作乐、怡然自得。这不能不说得益于佛道思想的影响。苏轼在谪黄其间的许多作品亦呈现潇洒空灵之气、旷达疏朗。《承天寺夜游》恬淡自然,被誉为“仙笔”。《答言上人》亦自称:“雪斋清境,发于梦想。此间但有荒山大江、修竹古木。每饮村酒醉后,曳杖放脚不知远近,亦旷然天真,与武林旧游,未见议优劣也。”其心境洒脱飘逸,风致翩翩。作于元丰五年的《定风波》更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开阔胸襟:“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好一个“也无风雨也无晴”。 更可贵的是,他学道参禅却不痴迷。他曾笑语好论禅的陈述古: “公之所谈,譬之饮食龙肉也,而仆之所学,猪肉也。猪之与龙则有间矣,然公终日说龙肉,不如仆之食猪肉,实美而真饱也。”他清醒地认识到:“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静似懒,达似放,学者或未至其所期,而先得所似,不为无害。”(《答毕仲举》)以此自诫诫人。他躬耕东坡的《东坡八首》既无陶渊明的道家气,也无王摩诘的入禅味,而是清新爽朗,别具情趣。 由此可见,苏轼参禅悟道,并非为自度度人,亦非为尊佛佞佛,而是追求实用,借佛家与道家的思维方式,祛除儒家思想中庸俗僵化的一面,对现实人生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思考。因此他欣赏陶潜,却并未消弭自我、归隐山林;他参禅理佛,却并不看破红尘、遁入空门;他追慕屈原,却不投江自沉、以死抗争。他撷取各家精华,弃其糟粕,奉儒而不迂执,好道而不厌世,参禅而不虚佞。如《雪堂记》所言,他不做专嗜佛道的“散人”,也不做囿于传统世俗观念“趑趄于利害之道”的“拘人”,而是 “君子如水,随物赋形”,构建起超越而又执著的自由人格。他那顺不骄、逆而安的人生态度与乐观洒脱、超逸旷达的襟怀为后世所景仰,堪为典范。亦当属“千古风流人物”!

表达他当时他在政治上的失意,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以及他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

政治上的失意.人生无常,生命的短暂.从苏轼的《前赤壁赋》可看出他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本文在语言风格方面,不像韩愈那样拗折奇警,也不像欧阳修那样平易流转,更重视通过捕捉意象,通过音声色彩的组合,来传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时常点缀着富于表现力的新颖词汇,句式则是骈散文交杂,长短错落.《前赤壁赋》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写出人在浩渺宇宙间茫然不知所之的感受,而“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又以极精炼的文笔,写出冬日秋江上枯寒荒疏的印象.《前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1082年壬戌,苏轼作《前赤壁赋》.他在黄州作的诗中,曾经痛苦地描写过此时的忧郁苦闷的心情.“我谪黄岗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①.《前赤壁赋》正是作于苏轼政治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困苦,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在他的赤壁词中,即有过明显表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现实中的我却只能“早生华发”,“一樽还酹江月”地慨叹“人生如梦”.在这种沉重的精神压力之下,东坡内心有着深刻的感发,他开始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感慨世事的纷忧与虚无,但如果仅是“入乎其内”地感叹人类的沧桑,这就不能产生我们今天对他的文采及人品的钦佩.东坡之所以成为“白首忘机”的“东坡老”②,更有他善于“出乎其外”的“自我解脱”的另一面(这一面至关重要).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打击,问题是面对打击的态度.在残酷的政治斗争面前,苏东坡既想超脱又不能超脱.他在《书<前赤壁赋>后中说:“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傅尧偷的字)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这段跋语,对于了解作者当时深受压抑的心境提供了帮助.苏轼不得不从佛老思想中寻求寄托,黄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对古人的怀念,于是触景生情地倾吐了自己对前辈英雄的钦慕,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总之,苏轼当时的心境极其复杂:消极隐退与积极进取,疾世忿懑与逍遥山水的双重情绪,在与世无争的思想背后,却流露出对世道不平的满腔愤怒,不甘妥协的积极进取精神,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有人曾认为《前赤壁赋》把黄州赤壁当作孙曹交兵之处是苏轼“用事疏舛”,这并不十分准确.苏轼所游之赤壁并非历史上发生大战的真正的赤壁;而苏轼文章之重心也不在周瑜破曹之壮举,他无非是借事写文,抒发他的心怀以求解脱罢了.综观全文,作者的感情经历了三次变化:“乐——悲——乐”,作者的思想也经历了一个由平静到苦闷,再由苦闷而得到解脱的发展过程.而围绕作者感情的三次变化,全篇的行文也随之巧妙.“文以载道”,作者如果要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为读者所清晰的领悟,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文学表达形式.苏轼这篇文中的哲思也正是通过他对赋的新的利用而传达开来的.《前赤壁赋》是篇辞赋,辞赋时常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与主张,《前赤壁赋》很显然是运用了这种传统的格式.辞赋讲究排比对偶,《前赤壁赋》中也有不少排比对偶的句子,所以它具有辞赋的基本特征.但苏轼的这篇赋却不像汉魏以来的赋一样词藻华丽,仅止于铺陈事物,而少有哲理的渗入其中.这篇之所以长诵不衰,更有它突破辞赋旧格的新成就,我们今天可以称它为散文诗.诗人运用行云流水般的笔调抒写自己心中的感情波澜,使文辞更富的血肉,感情也更加真挚,情感与文字的密合无间.我们不得不佩服苏轼驾驭文字能力的潇洒不凡.总结而言,这篇赋在文学上有两大贡献:第一,充分显示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质.这篇赋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就景而言,有明月,有江水,有秋风;就情而言,有悲伤,有欢乐.时而泛舟秋江,扣舷而歌;时而遗世独立,羽化登仙;时而愀然发问,畅谈哲理.景色的转换,情感的跳跃很频繁,但却不杂乱,而是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作为线索贯穿始终.苏轼在文章中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哲理,这个论点尽管来源于老庄的相对主义哲学观,具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但却同时具备了辩证法的因素,这是作者所要集中表达的思想,是文章的“神”之所在.神聚而形散,随着主观感受的辗转生发,散文的文字起伏跌宕,意趣横生.文章寓情于景,借景明理,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为后世散文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第二,对“赋”体的巧妙利用与革新.《前赤壁赋》是散文与韵文的巧妙结合,是诗与文的统一.文章是赋体,但却不拘泥于古赋,它的语句有长有短,散骈结合,文辞生动,情韵潇洒,不啻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文中游览的场景不断的更换,诗人的情感也不断地变换,而文气却始终一贯如注,既有骈赋对偶工整之美,又有情景交融的诗境之美,还有挥洒自如的散文之美和生动形象的说理之美.在这样的一篇散文诗中,我们不仅可领略文学之美,还可以体悟哲学之理趣,无疑是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的融合.

苏轼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文学家,他的诗词,他的散文,他的书法。他是一位大家。而我现在要谈的是苏轼的经典散文——《前赤壁赋》。这是篇赋,写的是人生,写的是哲学,写的东西包罗万象。在作赋的这个背景,他正是被贬时期,极其抑郁。东坡的不少散文,并不着意写景,而是以阐明哲理,发表议论为主。借题发挥,借景立论的独特风貌贯串于字里行间。《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新型游记的一篇代表作。而正是这种风格,让《前赤壁赋》大放光彩。《前赤壁赋》先写景,后面用对话的方式,阐述人生哲学。:“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影影绰绰表现出苏轼不为重用的叹息。望美人兮天一方。不正是在叹息不被圣上重用么?所以,苏子愀然,发出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样的感慨。是啊,人生在世,只不过几十年,而天长地久,岂不让人无限无奈?然而,苏子用客的回答来表明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我在想,这是多么阔达的心胸,是啊,原本,我们能立于世间便是一种福气,物与我皆无尽也,有什么值得去欣羡的呢?苏轼仕途不顺,风雨飘零,可是他精通儒佛道,懂得各种理学,便如此寄情活下来。这种胸襟正是我们现在依旧需要的。从这篇赋中,也明白生命又极其的短暂。生老病死是人生的一个过程。我们有幸、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演绎着不同的人生。然而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青春就更加的宝贵了。趁着有限的青春去学无穷的知识,这样才无悔自己。我虽然敬佩屈原的忠心与烈节,却不敢苟同其“自投汨罗”的态度;我虽欣赏太白的豪放与飘逸,却不愿赞美其放纵无度的行乐与狂饮。而东坡居士却做到了两方面的结合,真君子,真人也!懂得生活的人把一天当一生珍惜,虚度光阴的人把一生当一天挥霍。《前赤壁赋》中无不彰显着人生哲学,是我们此生收益的理学。

关于苏轼赤壁赋的论文参考文献

政治上的失意.人生无常,生命的短暂.从苏轼的《前赤壁赋》可看出他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本文在语言风格方面,不像韩愈那样拗折奇警,也不像欧阳修那样平易流转,更重视通过捕捉意象,通过音声色彩的组合,来传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时常点缀着富于表现力的新颖词汇,句式则是骈散文交杂,长短错落.《前赤壁赋》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写出人在浩渺宇宙间茫然不知所之的感受,而“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又以极精炼的文笔,写出冬日秋江上枯寒荒疏的印象.《前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1082年壬戌,苏轼作《前赤壁赋》.他在黄州作的诗中,曾经痛苦地描写过此时的忧郁苦闷的心情.“我谪黄岗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①.《前赤壁赋》正是作于苏轼政治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困苦,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在他的赤壁词中,即有过明显表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现实中的我却只能“早生华发”,“一樽还酹江月”地慨叹“人生如梦”.在这种沉重的精神压力之下,东坡内心有着深刻的感发,他开始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感慨世事的纷忧与虚无,但如果仅是“入乎其内”地感叹人类的沧桑,这就不能产生我们今天对他的文采及人品的钦佩.东坡之所以成为“白首忘机”的“东坡老”②,更有他善于“出乎其外”的“自我解脱”的另一面(这一面至关重要).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打击,问题是面对打击的态度.在残酷的政治斗争面前,苏东坡既想超脱又不能超脱.他在《书<前赤壁赋>后中说:“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傅尧偷的字)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这段跋语,对于了解作者当时深受压抑的心境提供了帮助.苏轼不得不从佛老思想中寻求寄托,黄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对古人的怀念,于是触景生情地倾吐了自己对前辈英雄的钦慕,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总之,苏轼当时的心境极其复杂:消极隐退与积极进取,疾世忿懑与逍遥山水的双重情绪,在与世无争的思想背后,却流露出对世道不平的满腔愤怒,不甘妥协的积极进取精神,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有人曾认为《前赤壁赋》把黄州赤壁当作孙曹交兵之处是苏轼“用事疏舛”,这并不十分准确.苏轼所游之赤壁并非历史上发生大战的真正的赤壁;而苏轼文章之重心也不在周瑜破曹之壮举,他无非是借事写文,抒发他的心怀以求解脱罢了.综观全文,作者的感情经历了三次变化:“乐——悲——乐”,作者的思想也经历了一个由平静到苦闷,再由苦闷而得到解脱的发展过程.而围绕作者感情的三次变化,全篇的行文也随之巧妙.“文以载道”,作者如果要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为读者所清晰的领悟,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文学表达形式.苏轼这篇文中的哲思也正是通过他对赋的新的利用而传达开来的.《前赤壁赋》是篇辞赋,辞赋时常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与主张,《前赤壁赋》很显然是运用了这种传统的格式.辞赋讲究排比对偶,《前赤壁赋》中也有不少排比对偶的句子,所以它具有辞赋的基本特征.但苏轼的这篇赋却不像汉魏以来的赋一样词藻华丽,仅止于铺陈事物,而少有哲理的渗入其中.这篇之所以长诵不衰,更有它突破辞赋旧格的新成就,我们今天可以称它为散文诗.诗人运用行云流水般的笔调抒写自己心中的感情波澜,使文辞更富的血肉,感情也更加真挚,情感与文字的密合无间.我们不得不佩服苏轼驾驭文字能力的潇洒不凡.总结而言,这篇赋在文学上有两大贡献:第一,充分显示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质.这篇赋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就景而言,有明月,有江水,有秋风;就情而言,有悲伤,有欢乐.时而泛舟秋江,扣舷而歌;时而遗世独立,羽化登仙;时而愀然发问,畅谈哲理.景色的转换,情感的跳跃很频繁,但却不杂乱,而是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作为线索贯穿始终.苏轼在文章中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哲理,这个论点尽管来源于老庄的相对主义哲学观,具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但却同时具备了辩证法的因素,这是作者所要集中表达的思想,是文章的“神”之所在.神聚而形散,随着主观感受的辗转生发,散文的文字起伏跌宕,意趣横生.文章寓情于景,借景明理,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为后世散文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第二,对“赋”体的巧妙利用与革新.《前赤壁赋》是散文与韵文的巧妙结合,是诗与文的统一.文章是赋体,但却不拘泥于古赋,它的语句有长有短,散骈结合,文辞生动,情韵潇洒,不啻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文中游览的场景不断的更换,诗人的情感也不断地变换,而文气却始终一贯如注,既有骈赋对偶工整之美,又有情景交融的诗境之美,还有挥洒自如的散文之美和生动形象的说理之美.在这样的一篇散文诗中,我们不仅可领略文学之美,还可以体悟哲学之理趣,无疑是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的融合.

苏轼的文章如波澜迭出,变化无穷,无论什么样的题材,在他的笔下都表达得新鲜贴切而又明白晓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赤壁赋》用古代散文的笔调写赋,叙事,写景,抒情,说理浑然一体,想象丰富,哲理深邃,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

我国宋代大文豪苏轼,才高学博,其诗词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可谓多姿多彩,思想深邃独特。所作各体诗词无所不精,从苏诗词的内容取材极其广泛,有描写山水风景的、有同情民生疾苦的、有抨击时看事体现其政治观点的、还有抒发亲情友情和人生感慨的,无论哪类题材都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对时代、对人生的理性思考。从一定意义上说苏轼的诗歌创作开拓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苏轼的哲理诗词的主要特征是形象的写景、抒情,且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优秀的哲理诗词由于反映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真谛的探索,以及对社会理想的向往,因而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哲理诗词,中国古代诗词园地中的奇葩。异彩纷呈,独树一帜,是优秀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光茫四射的明珠。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思想认识价值。哲理诗词,绒景物、形象、说理于一体,借景抒情,以情感人,喻事明理,以理服人,以其特殊的艺术魅力,揭示哲学领域中的某一命题和真理,从而达到传播知识、启迪智慧、感悟人生的目地。优秀的哲理诗词,总是艺术美和哲理美的完美结合,成为人类精神文明中的精品,洋溢着知识性、趣味性和启示性,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动的说服力。苏轼善于从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中发掘其蕴含的深刻哲理。众所周知的《题西林壁》便是最佳佐证,苏轼在庐山横看一道道山岭连绵起伏,纵看一座座山峰高耸入云,于是陷入了对生活的深层思索,道出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足以引起宋以后文人思考的极富哲理性的诗句。苏轼那“跳出来”的哲学思考,给了我们理智的启迪,它说明认识事物不能陷溺其中,而要超脱其外,从更高的立足点来观其全貌。自然现象感悟到人生哲理,对人生的感受转化为理性的反思,这是苏轼迥异于其他诗人的地方。他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写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执着地探讨人生,在古人所谓“白驹过隙”、“奄忽若飙尘”、“譬如朝露”的短暂人生中,诗人善于发现人生真碲。诗句以雪泥鸿爪为喻,说明了一个发人深思的人生哲理:由于世途坎坷,沧海桑田,变幻多故,早年的经历、思想、抱负,有如雪泥鸿爪,毕竟会深印脑中,诗中饱含了几多感慨,浓缩了人生几多艰辛,回忆起来令人感慨万千,反映出诗人处在颠沛之中的乐观精神。苏轼善于从大自然中寻求美的享受,领略人生哲理,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他写景状物虽未言理,然而理却弥漫诗中。他在《慈湖峡阻风》中写道:“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且并水乡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诗人坦言人生道路充满了“巉岩”,即使是极普通的社会生活中,也充满着复杂甚至尖锐激烈的矛盾,它告诫人们:只有认识“巉岩”,才能战胜它,而不至于面对它时手足无措,一蹶不振。苏轼的另一首诗“己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若为神。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在对待自然界的雷霆的态度上,苏轼以超然物外的姿态表现出对生活中的庞然大物的蔑视。它启示我们:所谓雷霆之威,对于一个不以个人生命、浮名为重的人是不起作用的;世界上任何可怕的东西,并不是它真正可怕,只是因为人们怕它,如果不怕它,雷霆之声亦如儿语。在一些完全是写景或抒情诗中,由于其说理深刻而具有情趣,其中的一些诗句成为全诗的警策之语。如《惠崇春江晚景》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生动地写出了一个很普通的客观真理。它告诉我们:只有经常和某种事物相接触,才能最敏锐地发现它的任何细微的变化。苏轼的《饮湖山初晴后雨》更是脍炙人口,“淡妆浓抹总相宜”,启迪人们要善于发现美、认识美,更要学会欣赏美,而且要有认识美的自觉性和全面性。苏轼以美景比美人,以议论入诗,说明生活中的美是多元化的,对美的欣赏要全面领略,不要偏颇,诗中还表现了苏轼“浅深虽所得,无入不自适”的洒脱胸襟。

1、论文格式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论文格式的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论文格式的内容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论文格式的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5、论文格式的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问题-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d.结论。6、论文格式的参考文献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