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期刊找不到审稿人

发布时间:

期刊找不到审稿人

找不到第二个审稿人可以找总编,让他帮你安排人审稿。

每个审稿人的侧重点都不同,是要要尽量满足所有审稿人的意见的,两个审稿人都完全满意才能发表。除非你认为审稿人意见不正确,那你可以在回复中驳斥他的观点,不过需要给出论据,如果相持不下,也可以找编辑裁决。

简介

在审读方法上,按具体情况做些准备工作(如查阅挡案阅读必要的参考书查考有无同类书籍或译本等),还查对出版社与著译者双方原来同意的写作提纲,并重点地查对作者所引用的材料和论据。此外,同样要重视审核书稿的序、跋一类附件和附录部分。防止审读时被原稿拘束,以致过于注重原稿的某些细小问题。

对一部书稿的评价如有不同看法,原则上应服从终审意见和决定。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书稿,可以通过一定的会议形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某些内容专门或比较特殊的书稿也可以约请社外专家或有关单位审稿。对外审意见,特别是涉及原稿的处理办法,一般仍需由责任编辑提出意见,总编辑作出最后决定。

三个审稿人,有一个找不到,还是可以审稿,因为两个人已经超过半数了。

可能你内容比较冷门,所以找审稿人比较困难。这种情况下只能有更大的耐心等待了。

论文投稿找不到期刊

了解自己所投稿的期刊或者是发表了自己论文的杂志被哪(几)个期刊数据库所收录。可以了解常使用的有哪些。2/3在期刊数据库当中检索到你所投稿的期刊。然后看一下收录到了第几期。页面也都有相应的刊期检索功能。如果超过了自己文章安排的刊期,即可选择好刊期浏览。如果还没有到自己文章的刊期,则说明还没有被收录。

为啥以前这个期刊是知网收录,到我发表却检索不到自己的文章呢?

可能就是由于出版周期,上网周期的原因,就是时间还没到,说简单点就是还在排队上传中,你所发表的那本刊物的刊期还在上传之前的几期,一般正常情况是出版后1-3个月文章在知网可检索。那么你也不必要担心,大不了多待一段时间罢了。

也有可能你发表刊物进行过停刊或者改版或者上网进行过变更,只是你没有了解清楚而已。

所以,在发表论文选择刊物前,首先你需要确定你自己需要发表的论文这本刊物是不是被知网收录,有没有进行过改版,这本刊物近期几个月的文章有没有被知网收录。

出刊时间大概是啥时候,大概啥时候你可以收到刊物,你的学术论文又大概啥时候可以在知网检索?这些看起来都是小问题,实则大有学问在里头,这些消息了解清楚,摸清来龙去脉能为你省好多事情,这也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吧。这样也自己评职称的时候,职称评审的风险也可以降到最低,也很难影响到你的职称评定。

提醒老师:请不要打无准备之仗,发表论文选择期刊也是如此。如果你有更多有换学术期刊方面的问题请在给我私信留言(⊙o⊙)哦。

这个没有关系的,您发表的论文期刊不可能就是一本了。也就是说,你可以找其他人再找一找。把别人的拿来复制一下也是可以的。或者是再重新买一本这样的期刊。

发表论文的期刊如果丢了的话,这个影响也不大,因为现在我们的正规期刊在网上都有它的网络版的,你可以打印下来或者是让论文认证的时候在网上搜索就可以了。

期刊找不到卷号

期刊的卷号和期号可以在期刊论文的文章首页或期刊封面上看到,也可通过网络查看。

卷号是刊物以时间分类的一种是刊物从创刊年度开始按年度顺序逐年累加的编年号,刊以内容分种,以时间分卷和期。卷是在期之上的一个时间分类,期为1个年度中依时间顺序发行的期数的编号。

例如:2080年创刊的《刊物》,2090年12月为第120卷第12期。这就代表 《刊物》是月刊,故12月出来的是第十二期,而这个“120”就是卷号,2080年全部《刊物》为第一卷,2090年的全部12期《刊物》,依序就为第120卷不少期刊在第几期之上有第几卷标志。

期刊卷号和期号通常可以在期刊论文的文章首页或期刊封面上找到,但也有些期刊只有期号而没有卷号,是以其出版年作为卷号。

而现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还可以通过登录中国知网查看期刊的卷号和期号。方法也很简单,只要进入中国知网的网站,在主页点击学术期刊,然后选择想了解的一个期刊内容,点击进入后即可在左上角看到它的卷号和期号。

卷号是不一定有的,但也可以通过看创刊年算出来。 每一家期刊,一年中会发行很多本,且发行周期不同,有的是半个月一本,有的是一个月一本,有的是两个月一本,我们根据出刊周期分别称为:半月刊、月刊、双月刊。

这么多期刊,为方便区分每一本,期号也不是都有的,有些网络文献就不会有期号,至于导出,如果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了。 卷号:以年为单位的,从期刊创刊年起始为第1卷 。

期刊卷号又称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是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的分类码,其作用在于对文章按其内容进行归类,文献统计、分类志评价、确定文献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等。

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码。文献识别码:A英文文章的文献识别码用“Document code”识别,很多杂志在第几期上面都有第几卷的标识。期刊按内容分种类,按时间分卷和号。卷是期以上的时间分类。在此,“期”是1年度中按时间序列发行的期数的编号。“卷”是从创刊年度开始按年度顺序积累的编年号。

问题一:急求,杂志的卷号在封面哪里看? 骑马订期刊或厚度小于5 mm的平订期刊,应在封底上方距刊脊边缘不大于15 mm处排边缘名称,厂容为刊名、卷号、期号和出版年月。 问题二:用知网怎么查找期刊的卷号? 您好,这个卷号 一般是只有医学类的期刊才有的。经济或者科技类的一般没有卷号。查询的时候,是找到这篇文章点击进去就能看到。 问题三:期刊卷号是什么,应该如何查询,它的计算方式是什么 下面的就是期刊号了 问题四:杂志的卷号是什么? 卷,按年数,一年年累加。 期,为同年内,注意是同一年内发表的次数,依此排序。 2080年创刊,至2090,那么2080为第一卷,2081为第二卷,依此累加,2090为11卷。 如果是单月刊,那么每年都是1-12期。也就是说,2080第一卷有第三期,2090年同样也有第三期,但是卷却不同,是11卷。 问题五:期刊的卷号和期号有什么区别? 一般的期刊是具有卷号和期号的。但也有些期刊只有期号而没有卷号,是以其出版年作为卷号。在引用时不写卷号,只标注期号即可。如:(11):3-6 问题六:期刊的卷号怎么看??要生成参考文献!!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utation 期刊名称 219 卷号 2013 出版年份 8121C8144 论文起止页码 问题七:期刊卷号的举例 如1981年创刊的《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年12月为第二十四卷第六期,是什么意思呢?答:《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是 双月刊,故12月出来的是第六期;而这个“二十四”就是卷号,1981年全部《中山大学学报论丛》为第一卷,2004年的全部6期《中山大学学报论丛》,依序就为第二十四卷。 问题八:期刊卷号的具体内容 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问题九:期刊卷号期号什么意思 一般的期刊是具有卷号和期号的。但也有些期刊只有期号而没有卷号,是以其出版年作为卷号。在引用时不写卷号,只标注期号即可。如:(11):3-6 问题十:文章编号中怎么看卷号? 这里面没有卷号 1006-2610是ISSN号, 2010是发表年, 01是期数, 0076是当期的畅章顺序号, 06是这一篇文章的总页数。

知网上期刊能找到查论文找不到

因为知网有些期刊是未被收录的,知网主要是通过与期刊界、出版界及各内容提供商达成合作,提供论文信息,所以有些未被收录的期刊中的内容在知网上可能会出现搜不到的情况。

中国知网已发展成为集期刊、杂志、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参考书、年鉴、专利、标准、汉学、海外文献资源为一体的国际领先在线出版平台。

如果你在网上找不到想要查询的论文,你可以使用其他的论文查询平台,比如维普、万方、龙源等论文检索网站,这些平台可能含有你想要查询的论文。

扩展资料:

中国知网论文数据:

中国知网提供中国知网资源数据库、外语数据库、工业数据库、农业数据库、医疗卫生数据库、经济数据库和教育数据库。

其中,综合数据库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

每个数据库提供初级检索、高级检索和专业检索三种检索功能。最常用的是高级搜索功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知网

为什么知网上查不到自己的论文:

因为自己的文章在知网发表后需要审核通过才能查看到,如果审核不通过则不能在知网中查找到。用户可以前往知网首页上方的个人机构馆,在个人数字图书馆中可以查看已经发表的文章,点击学术搜索,在学术搜索中输入文章标题,点击检索后即可查询到文章发表状态,如已提示发表成功,用户即可在知网中查询到自己发表的文章。

为什么知网搜索不到结果?

1、网络连接是否正常?能否用不同的浏览器打开其他网站?

2、假设网络连接正常,请确认知网入口,是从学校图书馆链接还是门户网站进入?

3、能否正常打开知网页面,看到检索框以及其他页面内容?

因为抄袭的内容达到一定的阀值才会被标红,换句话说,虽然你抄袭了论文,但是由于没有达到一定的阀值,所以没有被判定为重复。。因为也许你确实抄袭了一篇文章,但是中国知网没有收录这篇文章,所以也就没有办法查出来。虽然中国知网拥有目前国内最大中文论文资源。但是没有一个论文查重的对比库,可以收录所有的论文。知网查重的初稿检测,由于缺少大学生论文联合对比库和学术论文连和对比库。所以检测不到往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所以如果借鉴了学长学姐的论文,那么知网查重的分解系统是没有办法查出来的。

研究过于冷门论文找不到审稿

与期刊主题不符合

投稿前,先看期刊接收论文的范围、类型。

比如有些杂志社已经明确注明不接受 Case report,你把Case report投到人家杂志,当然妥妥地拒稿啊。比如,有些杂志社明明是个肝病学的杂志,你把大脑的研究发给人家算咋回事啊?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在投稿前,拜托您先读读杂志的说明吧!收到与期刊主题不符合的论文,人家就是秒拒啊!

摘要不够吸引人

当接收到论文的时候,编辑第一眼看的是「目前该领域研究到哪里了,你的论文对这个领域的贡献在哪里」。当你没有清晰地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的时候,你的论文很可能就被Pass 了。

你想想,编辑每天收到多少投稿,尤其是影响因子稍高的杂志,哪有时间认真去找你的文章的亮点在哪里呢?

如果你的文章没有让编辑眼前一亮,或者「哇,这个研究看起来很有趣」,那么,你的论文可能就命运多舛了。

所以,笔者建议每位作者投稿之前都要认真书写摘要,准确、清晰地表达出你论文的核心内容,摘要的书写详见我们的往期文章:毕业论文摘要怎么写?

论文的贡献不够大

有些论文写得挺好,也挺有意思的。但是论文对这个领域的贡献却没有非常直白地表现出来。

比如有些同学在写论文的时候会常写:「这个领域的研究非常少,所以我们要做这个研究」,「我的这个研究和别人的都不一样,所以我要做这个研究」。

这样的写法只写了自己论文的创新性,而没有表明自己的创新性为什么在这个领域这么重要。而这个研究创新点的重要性,反而是编辑很看重的点。

笔者也相信每篇论文都有它的重要性。如果你不知道,你老板肯定知道,所以,请把它清晰直观地亮出来,好吗?

X 国的首次研究

如果一篇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是它是某个特定国家的首次此类研究,那么它本身就不可能使其他国家的读者感兴趣。

一些国际的期刊,很可能会因为这个原因拒稿。

当然,不是说你非要进行跨国的研究,只是说有些文化可能只局限于一个国家,不能推广到其他国家。

比如,你研究打麻将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因为麻将其实挺中国的,外国的读者可能觉得跟他们关系不大(只是打个比方哈,笔者已经很努力地在想例子了),因此国际期刊可能会拒稿。

如果你的论文确实聚焦于一个国家中特别相关的主题,那么将其与国际发展联系起来就很重要。否则,此类论文最好放在纯国家期刊上。

所以,在确定研究主题前,最好想清楚该主题是否适合国际类期刊。如果该研究已经结束,最好找出文章的其他创新点,否则,只有某个特定国家的首次此类研究这个创新点,很难发表在国际的期刊上。

文章本身缺陷

(1)研究设计有问题

比如缺少对照组,样本量太小,对样本的选择性太强……等等。

研究设计的问题,会使得作者无法得出可靠结论。

(2)预实验的投稿

预实验是正式试验的基础。预实验过后,通常会改进实验设计,加大样本量使得研究更具有可信性。直接把预实验结果投稿给期刊通常会被拒稿,因为预实验只能给正式试验提供相关的方向和参考,而不能算作科学严谨的研究。

文章本身的缺陷有时候确实非常难以解决。所以,笔者建议大家在研究设计阶段多和导师讨论,多和师兄师姐交流,多看看文献的方法设计,做到心中有数,方法科学严谨,尽可能地防止研究方法出问题。

文章格式问题

一般来说,杂志社不会因为文章格式问题拒稿,顶多是让你修改。

然而,如果你有其他的一些问题,又刚好文章格式出现了问题,比如参考文献格式不对,文章的字体、行距、行号等不对,缺少一些必要的声明等等。杂志社可能会认为你很不认真,本来还可以给点机会的,现在可能就直接给你拒稿了。

所以,请大家在投稿前好好阅读下杂志社的投稿说明,把格式调整好。

过了前面这么多关,终于可以进入同行评议了。然而,同行评议比编辑审核还要严格,来看看同行评议常见的拒稿理由吧。

语言问题

很多研究者的研究创新性很好,论文的结果也很好,但是英语水平真不敢恭维。很多审稿人对于英语水平还蛮看重的。

笔者的一个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说,他审稿的时候,一旦发现有 3 个以上的语法错误,就不看了,直接打回去,英文改好了再来。

因此,对于非英语为母语国家的人,在投稿前最好找英语好的同学或者同事润色下,必要的时候可以找下润色公司润色。

论文写作问题

论文里面出现太多的术语,并且缺乏对术语的解释,让审稿人看得云里雾里的。

笔者导师之前审过一个论文,说里面的缩略词都没有标注出来,看得太艰难了,本来还想让人家改改的,后来看不下去了,还是直接拒稿了。

还有些投稿者的论文整体行文没有逻辑,文章内容很散而且表述很不清晰。

对于研究背景的描述不够清楚,对先前研究的局限性也没有明确地说明,更不会让读者产生一种「哇,这个研究很有意义」、「哇,这个研究很新颖」的感觉。这样的论文就算之前编辑送审了,在同行评议的时候仍然会被拒稿。

所以,建议大家在投稿前梳理文章脉络,写完后让导师、实验室的同学帮忙看一看,看文章行文是否容易理解,逻辑是否清晰等。

研究细节不清晰

论文的研究必须包含必要的细节,以便读者可以重复该实验,以及使读者信服。如果缺少一些研究的细节,杂志社更可能会选择拒稿,而不是要求作者修改。

所以,笔者建议大家在书写方法部分的时候,尽可能涵盖重要研究细节,尤其是新技术,更需要详细地描述。同时,写完方法部分后,可以和类似的文献相比较,看看是否有重要信息的遗漏。

结论过于夸大

作者都希望自己的研究对于领域来说有重大意义。但是,夸大结论可能会被拒稿。

比如你发现肥胖和癌症有一定的相关性,你在下结论的时候不能说「肥胖导致了癌症」,这种明显夸大结论的行为在编辑和审稿人看来是非常不可取的,很可能导致直接拒稿。

所以,笔者建议大家在论文中下结论的时候,做到恰如其分,严谨准确。

好了,以上就是资深杂志社编辑总结的六大送审前拒稿理由和四大送审后拒稿理由,希望同学们引以为戒,不要踩这些坑。

最后,祝小伙伴们都能顺顺利利发文章,遇到 Kind 的审稿人,轻松过稿,Paper多多。

可能你内容比较冷门,所以找审稿人比较困难。这种情况下只能有更大的耐心等待了。

案例有的、。

写的不够完整,写的没有实际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