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交换期刊工作领导规范模型论文

发布时间:

交换期刊工作领导规范模型论文

论文中引用政策文件范文 .标题标题应简短、明确、要有概括性;让人看后能大致子解文章的确切内容、专业特点和学科的范畴,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2、摘要摘要也称内容提要,应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它反映整个论文的精华,字数在300字以内为宜。3、目次页4、引言引言是全篇论文的开场白。它主要包括选题的缘由,对本课题已有研究情况的评述,说明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采用的手段、方法,概述成果及意义。5、正文6、结论结论包括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所得结果于已有结果进行比较;以及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7、谢辞谢辞在论文结尾处,以简短的文字对课题研究与写作过程中给予直接帮助的人员(如指导老师),表示自己的谢意。8、参考文献与附录参考文献是毕业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及材料的可靠程度。论文中引用政策文件范文 第二篇一、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二、平稳性和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关系(一)平稳性检验利用VAR模型做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分析需满足序列平稳性条件,故利用ADF单位根分析检验各序列的平稳性。的单位根检验表明,财政政策变量(CZ)、货币政策变量、四大地区物价变量(SI_PR_DONG、SI_PR_DONGBEI、SI_PR_ZHONG、SI_PR_XI)、以及四大地区产出变量(SI_GR_DONG、SI_GR_DONGBEI、SI_GR_ZHONG、SI_GR_XI)取自然对数后的一阶差分值满足平稳性条件,且是一阶单整的(二)协整检验结合单位根检验和各个变量的图示,确定协整分析的常数项和时间趋势项;并利用AIC或SC最小准则确定最佳滞后阶数,对各变量进行协整分析。说明,经过对数变换后的地区人均GDP(LNGDP)、物价水平、货币和财量间只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因此初步判断货币、财政政策与产出和物价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三、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一)VAR模型估计结果对实证模型的选择,近似主题的文献较多采用VAR、SVAR、VECM等模型做实证分析。虽然这些计量模型均无法准确捕捉改革开放后30年中的区域经济结构与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的变迁4,但考虑到研究的可行性以及参照同类文献的做法有利于比较,故本文仍采用VAR模型做实证分析5。利用VAR(k)模型对货币量(M1)、财政支出(CZ)分别与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等不同区域的人均GDP及价格指数进行分析。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的不同k值采用AIC或SC最小原则确定,分别为3、1、1、1。表4货币量(M1)、财政支出(CZ)与四大区域产出及价格VAR模型估计结果注:估计结果下方的R-Squared值是单个方程的拟合优度。对货币量(M1)、财政支出(CZ)与东部人均GDP(SI_GR_DONG)、价格指数(SI_PR_DONG)四个变量之间的VAR(3)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前二个方程拟合优度稍小为,后两个方程的拟合优度均在以上,表明模型能较好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主要考虑后两个方程的估计结果。货币量(M1)、财政支出(CZ)与东北部人均GDP(SI_GR_DONGBEI)、价格指数(SI_PR_DONGBEI)四个变量之间VAR(1)模型估计结果表明,除了第四个方程拟合优度为之外,其他三个方程的拟合优度均在以下,表明模型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差。为了分析完整性,对东北、中部以及西部区域也进行脉冲响应分析。货币量(M1)、财政支出(CZ)与中部人均GDP(SI_GR_ZHONG)、价格指数(SI_PR_ZHONG)四个变量之间VAR(1)模型估计结果表明,除了第四个方程拟合优度为之外,其他三个方程的拟合优度均在以下,表明模型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差。货币量(M1)、财政支出(CZ)与西部人均GDP(SI_GR_XI)、价格指数(SI_PR_XI)四个变量之间VAR(1)模型估计结果表明,除了第四个个方程拟合优度为之外,其他三个方程的拟合优度均在以下,表明模型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差。不过,VAR模型相对不那么在意拟合度和系数的显著性问题。下面采用脉冲响应函数来描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冲击,对各区域人均GDP和加权平均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造成的动态影响(二)脉冲响应函数及累计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结果在各VAR模型中,分别考虑狭义货币供应量(M1)及中央财政支出(CZ)变动在未来10年内对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等4大区域人均GDP实际值、关于货币政策区域经济效应,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四大区域在经历货币政策冲击之后,在第一年达到最大响应值,分别为、、、。从大小来看,“东部>中部>东北部>西部”。从区域经济效应累计值来看,货币政策冲击产生后,东部、东北部、中部区域在第二年达到最大累计响应值,而西部则第一年已达到最大累计响应值,分别为、、、。按累计响应值大小来排序,也得到了“东部>中部>东北部>西部”的类似排序。可见,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地区差异性并未随时间而有大的变化。另外,中国货币政策对西部区域几乎不产生影响。这点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是吻合的。关于货币政策区域物价效应,之前的Granger因果分析表明,在1%显著水平下,M1与中国各个区域的物价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而从脉冲响应分析结果来看,四大区域均在第二年达到响应峰值,分别为、、、。按响应大小来排序,为“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虽然货币政策区域价格效应也存在地区差异性效应,但是其区域价格效应差异远远小于区域经济效应。从上述脉冲响应分析结果可见,中国货币政策主要影响东部区域的经济和物价水平,其次为东北和中部区域,对西部区域的影响比较小。有意思的是,中国财政政策区域经济效应的大小排序恰好相反,为“西部>中部>东北>东部”。并且财政政策达到响应峰值时间也属西部是最快的。不仅如此,财政政策累计效应也得到了“西部>中部>东北>东部”的同样结果。可见与货币政策类似,财政政策区域经济效应的地区差异性也未随时间而起大的变化。综合来看,上述关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区域经济效应的地区差异性结果,为我们构建合理的且相互补充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提供了许多的可能性。这一结论和格兰杰检验结果具有相互印证性6。关于货币政策的时差,在整个区域货币政策实施第一年达到效应峰值,除了西部区域之外,第二年累计效应达到峰值,第三年开始起效应变为负。财政政策效应在西部第一年、在中部第二年、在东北第三年、在东部第四年达到效应峰值。不难发现,虽然从财政政策效应的大小来看,西部区域效果最明显,但其效果保持的时间较短。这可能与中西部区域支柱产业不足、区域竞争优势较低、区域产业单一等原因有关;财政政策实施初期主要投入在基础实施建设上,因而实行初期效果较明显,但因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其后续拉动经济的作用有限,导致了其效果保持的时间较短。因此,截至目前,通过财政政策尚无法充分弥补因货币政策实施所导致的区域经济差距。有效发挥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的效力,可能需要更为有力的产业政策的配合。四、结论本文利用Granger检验、VAR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对中国1979-2010年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区域经济效应”、“区域物价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证实了中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虽然对中国货币和财政政策在区域经济效应上具有地区差异性的发现,与既有研究具有一致性。但本文的分析更强调单一政策和组合性政策效力的不同,尤其强调组合性政策对相关的产业配套政策的可能的依赖性。具体而言,货币政策区域经济效应的大小排序为“东部>中部>东北部>西部”;财政政策区域经济效应的排序恰好相反。货币政策主要影响东部区域的发展,导致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这可能由货币政策实行之后,资金及生产要素主要流入到区域竞争优势强、投资环境良好、产业收益率高的东部发达区域所致。与此不同,财政政策对中西部落后区域的影响较大,缓解区域经济结构的恶化。但是财政政策对中西部区域的效果大却短暂,无法提供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性解决方法;故而需要产业政策等相关措施的配套实施。另外,货币政策(M1)与各区域价格指数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其对区域物价效应的排序为“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但是其区域价格效应差异远远小于区域经济效应。从Granger检验看,财政政策(CZ)与区域物价指数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但脉冲分析则表明,财政政策的实行会带来整个区域的物价下降。这可能是因为财政政策主要投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建设上,会通过促进生产而导致总供给移动,最终导致了物价下降7。总之,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组合可能要比单一的财政或货币政策更为有效。应综合考虑两个政策在区域经济效应与区域物价效应上的地区差异性,从而构建合理的且相互补充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由于财政政策尚无法完全弥补因货币政策实施所导致的区域经济差距,故可能需要更为有力的产业政策的配合,以有效发挥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的调控效力。论文中引用政策文件范文 第三篇是参考文献吧?(4)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在毕业设计说明书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论文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注明引用文献的方式通常有三种,即文中注:正文中在引用的地方用括号说明文献的出处;脚注:正文中只在引用地方写一个脚注标号,在当页最下方以脚注方式按标号顺序说明文献出处;文末注:正文中在引用的地方标号(一般以出现的先后次序编号,编号以方括号括起,放在右上角,如[1],[3-5]),然后在全文末单设“参考文献”一节,按标号顺序一一说明文献出处。不同学科可能有不同要求,但都要按国标著录。科技文献一般用文末注的方式,其著录格式为:①科技书籍和专著注录格式:例如:[1] 高景德,王祥珩,李发海.交流电机及其系统的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2] Tugomir Surina, Clyde Herrick. Semiconductor Electronics. Copyright 1964 b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120~250②科技论文的注录格式:例如:[1] 李永东.异步电机电压定向矢量控制.电气传动,1991,4(1):52~56[2] Colby State Analysis of LCI fed Synchronous Motor Drive System. IEEE Trans, 1984, 21(4):6~8论文中引用政策文件范文 第四篇直接引用指逐字逐句,一字不差,一字不漏地引用。直接引用可以证明观点或文字的权威性,可以保留所引内容的原始文字,也可以强调所引内容的准确性。直接引用时,引文要尽可能简短,如果引文过长,即超过半页,要把引文放到附录部分,并在文中说明。4、短于三行的一句或者短于一句的引语应该写入正文,并且用双引号标明。正文中,括号夹注放在句末标点以内,但不得放在引文的引号以内。规范:Her idea is further confirmed that “people think her odd and that nobody loves and admires her” (Fountain, 1988, p. 33). 不规范:Her idea is further confirmed that “people think her odd and that nobody loves and admires her.” (Fountain, 1988, p. 33) Her idea is further confirmed that “people think her odd and that nobody loves and admires her (Fountain, 1988, p. 33).” 扩展资料: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3、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4、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5、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要求1、在文后的参考文献表中,各条参考文献应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排序。注意一定要按在文中出现的顺序编号。2、文后参考文献表中的中文参考文献请改为中英文对照。3、文后期刊类、会议论文集中的参考文献表中的英文期刊名称、会议论文集名请写全称。4、各类参考文献请严格按照“二、各类参考文献写法”中的标点符号写。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文格式。论文中引用政策文件范文 第五篇形势与政策论文的写作要求、流程与写作技巧 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 论文写作的要求 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 (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 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 (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 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 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论文中引用政策文件范文 第六篇摘要:文中从财政转移支付在均衡地区财力的必要性谈起,通过分析西部大开发中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指出了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尝试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关键词:西部大开发;财政转移支付;税收返还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于1999年6月,而它真正发展于2000年。西部地区在7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本文以西部大开发以来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简写为“转移支付”为研究对象,探询转移支付在西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西部大开发中转移支付的必要性(一)解决各级政府间财力纵向不平衡,是实行转移支付制度的重要原因税收和债务工具划分给xxx集中了较大部分收入。在分税制改革之初的1994年,中央财政自给能力达166%,2000年中央财政经历改革后最艰难的时期,自给比例降到127%,此后,中央财力得到了稳定增长,2004年的184%是改革以来的最高水平。与之相伴,地方财力自给水平稳定在较底的水平,始终徘徊在50%、60%的水平,2004年地方财政自给能力仅为59%。由此可见,地方财力的收不抵支现象只能依赖于中央较为充裕的财力支持。(二)解决地方政府间财力横向不均衡,是转移支付的另一个原因地区之间的财政收入依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表现出了多个层次,支出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中央的财政转移支付在地区之间的分配也存在较大区别。以2004年为例来说明。中央财政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平均补助为724元,在西部的12省市区中,广西只有621元,四川为619元,贵州恰为724元,可见西部部分地区的补助还处于较低水平。而当年上海市的人均财政补助高达2257元,浙江省也达到了773元。此外,图1还告诉我们东、中、西省市地区之间在人均财政收入和支出上存在巨大差异,地区之间东多西少的局面明显。这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初衷显然不符,财政转移补助支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目标难以实现。二、西部大开发中转移支付的现状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源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当前,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包括税收返还及原体制补助、专项转移支付和财力性转移支付三种形式。随着中央财力的不断增强,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不断增加,并且这一增加的趋势依旧十分明确。2005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达到7330亿元,相当于1994年497亿元的倍年均增长。西部大开发政策出台以来,中央逐年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的规模。依据转移支付的不同形式可以总结如下:(一)税收返还和原体制补助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数额,以1993年为基期年核定;当年中央财政从地方净上划的收入全额返还给地方;1994年以后,税收返还额在基期年基础上逐年递增,递增率按全国增值税和消费税平均增长率的1∶系数确定。2004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及原体制补助亿元,其中西部地区占20%,中部地区占23%,东部地区占57%。2005年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体制性补助也达到亿元。(二)专项补助专项转移支付是财政转移支付中能够体现国家政策意愿的一种方式,影响专项转移支付的基本因素包括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一是人员支出因素;二是经济发展因素;三是社会发展因素;四是其他政策因素。专项转移支付能够解决西部发展过程中的“瓶颈”,诸如交通、通讯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兴建问题。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具有的规模效应,一定程度上能把财政资金对西部地区的“输血”变为“造血”。2004年中央专项补助为亿元,其中东、中、西依次所占比例为14%、52%、34%。(三)财力性转移支付财力性转移支付是均衡地方财政能力的一种最为直接的方式。2005年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达到亿元,比2004年增长,其中用于中西部地区的比例高达90%以上。它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此处着重谈到两种形式:1.一般性转移支付1995年中央财政开始对财力薄弱地区实施过渡时期转移支付办法,2002年过渡时期转移支付改名为一般性转移支付。就全国而言,从1995年的21亿元增加到2004年745亿元;就西部而言,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逐年增加,从2000年的53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亿元。2.民族地区转移支付为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民族地区发展,从2000年起实施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的对象为民族省区和非民族省区的民族自治州。众所周知,西部地区很多地方本身便是民族地区的聚集地,因此,一直以来西部广大民族地区得到了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民族地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不断增加,2000年亿元,2001年33亿元,2002年39亿元,2003年55亿元,2004年达亿元。此外,还有“三奖一补”机制、取消农业税后的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等财力性转移支付形式,也在地区财力均衡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三、西部大开发中转移支付的问题财政转移支付在西部大开发的实践中已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将西部地区开发推向深入的进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由于支付方式不规范等问题的存在,当前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略显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财权与事权不匹配与财政转移支付模式单一分税制改革以来,xxx和地方政府之间事权的下移和财权的上移形成了一对矛盾,转轨时期西部地区庞大的事权和有限的财权之间的矛盾表现十分明显。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管理经济活动的职责大大增加了,直接后果就是行政费用的支出增加。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分税制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的实行几乎把地方政府的财源剥蚀殆尽。地方对中央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恰好能反映出来这种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的状况。1994-2005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占地方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从提高到。其中西部地区更是由提高到年以来依赖程度较高的省份是青海、、宁夏、甘肃、新疆,而他们恰好又都是西部的省份。此外,当前我国均衡财力主要是中央对地方政府转移支付这一种方式,略显单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均衡地方财力需要xxx付出越来越大的成本,且这一支出有着较为明显的刚性特点,这就增加了xxx的财政风险和支出压力。其实,西方发达国家在均衡地方之间财力状况方面,还存在省际政府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这种形式,某种程度上它的运行状况相当良好。(二)税收返还、原体制补助与专项补助规模过大税收返还、体制补助和结算补助是目前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内容。税收返还违背了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税收返还以1993年为基期年,制定税收返还基数的时候,实质上已经默认了东南沿海省市和中西部省市以及老少边穷地区之间财政实力的差异。因此,采用税收返还方式进行转移支付,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因历史、自然原因而形成的地区间财力差异问题和各地区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差异问题。税收返还和专项补助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中的比重变化,可通过我国1999-2004年中央补助地方的细项分类加以说明。从图2可知税收返还比例自1999年以来虽成下降之势,但最低时还保持在35%之上,仍然处于转移支付各细项分类之首。专项转移支付也始终能够处于30%之上的水平。两者之和虽说已从1999年的水平降到2004年的,可谓降幅巨大,但依旧占据转移支付中的绝对多数。而有利于地区财力均衡的财力性转移支付才处于28%的水平,还不到总量的1/3。(三)财力性转移支付有待进一步完善

您好,管理方面额论文可以安排,需要多少字,查重多少,什么时候要稿件,还需要发表吗?

学术规范,不仅是指建立各种形式的规则,而且还涉及到学术内容的实质性规则,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学术规范学术论文,仅供参考!

学术规范的法学思考

[摘要]大学内部学术失范的根源在于学术权力的滥用,具体体现为学术权力的程序合法性欠缺、学术权力的公共性缺失、学术权力的责任机制缺位。文章立足法学视角,以大学中的学术权力为基点,探析学术失范的权力因素,并为学术权力的规范化行使提供制度设计,即学术权力应遵循程序正义原则,恪守学术性特质以及健全学术权力的监督机制。

[关键词]学术权力 学术规范 学术责任

[作者简介]夏民(1967- ),男,江苏镇江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读博士,江苏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法理学、教育法学。(江苏 南京 210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完善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法治思考”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9SJD82000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6-0187-02

大学中的学术失范现象已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对其性质、原因及其解决路径的分析并不完全相同,但却颇有见地。本文试图从法学的视角,以大学中的学术权力为基点,探析学术失范的权力因素,并为学术权力的规范化行使提供制度设计。

一、学术权威与学术失范

大学是知识之府,大学的基本职能可以概括为传授知识、创造知识和运用知识。在大学,个体之间拥有的知识并不等同,某位学者在其专业领域内学术造诣深、学术水平高、学术影响大,成为其他学者心目中受尊敬、受崇拜的人物,就会被称为学术权威。学术权威的影响力既非出自于行政组织中的地位,也非沿袭传统的家族权力,而是以学术人员自身的学术修养、学术成就、学术魅力等因素为基础的个人威信和威望。通常没有保障其作用发挥的制度机制,也没有明确的法定影响对象。学术权威一旦与校长、院长、处长等大学中的行政地位相结合,就会使其影响力明显增强,既出于个人的权威,又源于组织的因素。

学术权威是大学名望的象征。世界范围内大学的声誉与排名,往往取决于其具有的享誉海内外的学术权威的质量与数量。恰如20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校长梅贻齐先生所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学术权威作为大学中学术和学科的带头人,对大学的发展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学术权威能立足学科发展的前沿,洞察学科发展的脉络,引领学科发展的走向,推陈学科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学术权威作为大学中左右学术权力的重要因素,在众多学术人员汇集的学术组织中,能平衡学术人员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促进学术组织内部形成合理的梯级人员结构,保持学术组织的和谐稳定。因此,大学应该善待学术权威。但学术权威本身特殊的地位容易引发封闭、偏执和保守的倾向,甚至出现学术权威挤占学术资源、垄断学术话语体系、限制学术研究空间等不良现象。对此,北京大学张维迎教授曾明确提出批评:“科学创新最大的障碍往往来自于某些具有影响力的权威学者,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术话语权,同时有自己成熟的研究框架,所以有时会无法接受新的思想,后者可能被看作是对他们学术地位和权威的挑战。”事实上,作为传统学术圣地的大学,目前在学术研究计划、经费申请、研究行为、研究评审和研究报告等学术活动过程中,出现了诸多背离学术界公认的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现象,尽管不能完全归责于学术权威,但与学术权威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关。

二、学术失范的权力因素

1.大学学术权力的程序合法性欠缺。这里提及的学术权力程序合法性主要指从权力产生的基础和行使方式来看,学术权力是否遵循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大学内部相关的自治性规范文件所规定基本要求。从这个角度来审视我国大学的学术权力,其合法性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学术权力来源的角度看,学术组织成员组成欠缺合法性。大学中的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学术组织行使着教授治学的职能,决定着教师职称的评定、学生学位的授予、教学科研成果奖项的推荐等重要学术事项。但学术组织成员的组成不是由教师或教师代表选举产生,而是由大学中的党政部门指定产生。这样产生的学术组织很难真正代表教师群体的意愿,学术组织权力来源的合法性受到置疑。二是从学术权力行使的角度分析,学术权力未能遵循透明、公平、回避等程序要求。由于学术组织的成员指定产生,缺乏选举所要求的准入与更换机制,人员更迭比较缓慢,学术组织成为遍布“熟人”的机构,彼此之间容易形成利益链,进行利益的勾兑与交换,透明、公平、回避等程序要求则往往成为摆设。以学术管理中的项目遴选为例,实际观察到的现象是,有许多环节的匿名评审与回避原则被规避,评审专家对于自己工作单位的申报者、或与自身关系密切的申报者并没有做到回避原则,直接导致了徇私舞弊现象的出现。

2.大学学术权力公共性的弱化。社会学意义上的“公共性”包含了权利与义务的均等性原则,即“特定文化传统中成员所共享某种利益,并继而一同承担对应义务的性质”。学术权力植根于学术,而“学术乃天下之公器”。所以,就应然的意义而言,学术权力是学术共同体的公共权力,应当公平地赋予学术共同体中的每位成员,以体现权力的公共性和公正性,彰显学术自由和平等的理念。遗憾的是,这种理论逻辑并没有转化为实践行为。在学术权力的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学术权力的主体通常是某个社会体制中的成员,其日常行为主要与该体制发生联系,所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维护自我利益的行为倾向,继而或潜在或明确地将这种行为趋向带到学术事务管理与资源分配中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学术权力本身所具有的公共性。这方面显著的例证是西方大学讲座制度的变迁。讲座教授制度曾为近代大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教授权力的膨胀,该制度消极的一面,如垄断研究资源、压制新生力量等不断浮现。到19世纪末,西方大学讲座制已变得僵化,讲座制的教授为了自己的部门利益,对其研究领域内新兴专业采取打压措施,不允许其成立新的研究所或开设独立的讲座,严重阻碍了新兴学科的发展。为了捍卫学术权力的“公共性”,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的讲座制逐步瓦解,转向系科制。 3.学术权力的责任机制缺位。权力与责任是不可分割的,既然学术组织及其成员被授予一定的权力,就应当对相应的权力行使的结果负责。责任机制缺位学术权力,必然导致权力行使的无序与无度。美国著名的学者、斯坦福大学前校长唐纳德・肯尼迪就曾对现代大学学术权力缺乏监督机制、责任机制有着深刻的认知,他在《学术责任》一书中提到:“回顾历史是非常值得深思的。一方面,即使科学家们对某些学术不端行为有着清楚的认识,但他们宁愿保持缄默,也不将此类行为公之于众。另一方面,某些专门委员会或小组在调查具体事件时行为也比较浮夸草率,在制度执行中也没有遵循严格的程序。”在肯尼迪看来,学术失范问题的处理机制所表现出来的软弱和无奈,根源在于责任机制的缺位。学术权力的责任机制缺位,大学内部弥漫着对学术权力的信任危机,这种信任危机使得大学中最重要的学术组织――学术委员会,被戏称为“学术居委会”。“大学内部的学术委员会应该捍卫学术研究的尊严,但在当下高校权力框架下,学术委员会经常出现失语的现象,无法具备应有的严肃性、权威性,发挥其效力,更像是‘学术居委会’。”

三、学术权力的规范行使

1.学术权力要遵循程序正义的原则。程序正义是现代法治的基本理念,程序正义理念下的法律制度,坚信实体正义是无懈可击的,并且只是程序正义结果的衍生物或副产品。程序正义维护的是程序规则的权威,程序公平体现的是任何人没有超越程序规则的特权。学术权力要遵循程序正义的原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学术组织成员的产生要体现民主原则,即要将学术组织成员选拔的时间、地点、规则和条件公开,选举产生,防止组织或个人指派,杜绝暗箱操作,以消解权力相对人对学术组织权力正当性的质疑。学术权力运作要遵循严格的回避制度,回避制度旨在消除权力运行过程中利益关联人造成的不利影响,依此原则,在学术权力行使过程中,与权力相对人有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学术组织成员应自行或强行退出,以公正权力行使的公正性。保障权力相对人的相应权利,现代行政管理理论认为,管理对象不是单纯的行为客体,也不是简单的受动者,为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需要程序的双向互动,将管理对象纳入权力行使过程中,使其通晓权力行使的状况。完善相对人申诉及对话制度,对话渠道的畅通是保障相对人权利的重要因素。当作出对相对人不利的学术决议时,应及时告知其该决定的理由,听取其意见并告知其享有的法定权利救济渠道。

2.学术权力要恪守学术性特质。学术权力恪守学术性特质的根本要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权力行使的主体只能是学者,而不能是行政官员。学术权力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是基于学者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能力,而不是源于行政职务和职级。二是学术权力作用的范围只能是学术事务,而不能是对其有重大利益诱惑的非学术事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是大学权力的两种不同取向,两者在取得方式、性质、地位、作用范围、外部监督机制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不可混同。三是学术权力作用的目的是保障学术自由。保障学术自由既要完善保护学术自由的外在制度,建立保障学术自由的法律规范,反对滥用行政手段干预学术自由,又要培育以学术自由精神为核心的内在制度,彰显学术独立精神,提升学术道德水准,严惩学术失范行为,营造宽容学术氛围。

3.健全学术权力的责任机制。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已认识到学术责任的重要性,曾就加强学风建设问题提出了“八个提倡、八个反对”,其中有“提倡学术批评、学术责任,反对一团和气、恶语伤人”的提法。实际上,将大学学术权力放置于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不难发现,大学自身所具备的历史责任感,大学不能再简单地以学术自由为借口逃避责任。“既然现代大学在科学创新和学术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我们认为,责任感是大学固有的内涵,大学不应回避该问题,它应该对实验开发中的研究成果承担一切责任。”健全的权力责任机制是大学存续、持久并担负起社会责任的重要保证。为了将学术权力的责任机制落到实处,建立学术纠纷解决机制不可或缺。要审视现行的司法解决机制,法官长于案件事实认定和诉讼程序的掌控,但对于超越自己专业知识之外的学术判断则束手无策。因此,司法介入学术纠纷的法律困境是显而易见的。对此,完善学术纠纷解决机制的有效途径在于设立学术纠纷仲裁制度。“仲裁制度源于公民之间的私法领域,并最终延伸至与权力相关的公法领域,它同时具备公法与私法的双重特点。这一特质与学术纠纷兼具公私特征是耦合的,也是仲裁制度得以介入学术纠纷领域的情感基础。”学术纠纷仲裁制度通过设立仲裁委员会及仲裁庭来裁决纠纷。仲裁委员会在具体裁决案件时,由争议当事双方从仲裁委员会设立的专家库里选择仲裁员组成仲裁庭,仲裁庭根据案件事实,在公开、回避、自愿、充分辩论的基础上,依照法律规定和科学原理作出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的公正裁决。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学术自由、“官本位”及学术规范[J].读书,2004(1).

[2]陈韶峰.试论学术评审中的委员会决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3(5).

[3]李明伍.公共性的一般类型及其若干传统模型[J].社会学研究,1997(4).

[4](美)唐纳德・肯尼迪.学术责任[M].阎凤桥,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5]魏英杰.患有软骨病的“学术居委会”[N],中国青年报,2005-12-26.

[6]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7]李昌祖.高校学术纠纷的司法有限介入[J].教育评论,2008(4).

学术规范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关于学风问题和学术规范的讨论并未对“学风”、“学术规范”等概念进行准确定义。学术研究一旦失范,可能会导致学术腐败。如果对学术腐败现象的危害性没有清醒认识,便会对学术自身发展产生难以逆转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学风 学术规范 学术

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关于学风问题和学术规范的讨论,被誉为是“九十年代中国的一大学案”。①以社会科学界、人文科学界为主,包括自然科学界在内诸多学科的学者广泛参与,对学术研究中的学风问题和学术规范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有关学术规范的讨论

最早对学风问题、学术规范讨论进行梳理的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玉圣先生。1998年《中国书评》复刊号发表了杨玉圣《九十年代中国的一大学案――学术规范讨论备忘录》一文,第一次提出学术规范讨论是“九十年代中国的一大学案”。也正是这篇《备忘录》,基于当时种种学术失范现象的描述,对什么是学术规范化,要不要规范化和如何规范化等问题,比较全面地总结了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同意见。2000年9月,《学术界》杂志第5期发表了井建斌的《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九十年代学界新的关注热点》一文,该文在《备忘录》的基础上,“补充了1999~2000年学术规范讨论的材料和作者通过采访所获得的一些材料”。②2002年2月28日,杨玉圣主办的“学术批评网”发表了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胡杨的《建树学术规范反对学术腐败――〈自然辩证法通讯〉“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讨论综述》一文,该文对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进行了现象总结,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树学术规范、打击学术腐败的具体措施,并对《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开展的持续一年多的大讨论中提出的许多深层次问题作出了进一步的思考。2002年4月16日,“学术批评网”发表了周祥森《新旧中西的冲突――大变革时期的学术规范讨论及其启示》一文。与前面三篇文章客观地介绍各方观点、描述学术失范现象,并加以适当点评所不同的是,周祥森对学术规范讨论究竟肇始于何时、学术规范讨论的深层背景究竟是什么、如何界定学术规范等有关学术规范讨论的实质性、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和分析,并明确提出:“这场历时十余年并仍在发展着的学术大讨论,是新旧中西冲突和大变革时期学术范式转换的必然产物,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诸学科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事件,也是中国学人关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诸学科本土化、国际化努力的有益探索”。③笔者认为,这篇文章对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学术界关于学风问题和学术规范讨论分析较为透彻、考证较为确凿、总结较为全面。与此同时,一些比较有影响的学术期刊杂志社或编辑部还与国内一些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组织召开了关于学风问题、学术规范的研讨会,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整体建设的宏观角度来研讨学风和学术规范问题,从而推动了学风建设和学术规范讨论的不断深入。

然而,遗憾的是,就在学风问题和学术规范的讨论在整个学术界虽未形成统一认识但却普遍得以开展的同时,由于学风不正、违反学术规范所导致的学术腐败事件却在近年内屡被批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学术规范”相关概念及其解读

学风。就个体而言,学风是学习者主观的精神因素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的内在和外在的综合表现。它既反映了学习者学习素养的高低、学习意志的强弱和学习志向的远近,又反映了学习者在选择研究方法、构建思维模式中的某种倾向,还在某种程度上直接预示着学习者学习探究活动的成败。就某个正常的学术领域或某个正常的学术共同体而言,学风是沟通交流的桥梁、团结协作的纽带和不懈追求的精神动力。从事教育活动和学术研究的大学教师,应有身正为范的崇高师德、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的研究精神、明确合理的治学方法,否则不仅做不好学问、做不好学者、做不好教师,还要误人子弟。因此,学风问题对于大学教师来说,是涉及科学精神、治学态度、教书育人,事关教育成败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因此,必须大力加强高校学风建设。

学术规范。邓正来认为:“所谓规范化问题,不仅是指建立各种形式的规则,而且还涉及到学术内容的实质性规则,比如如何建立学术评价机制,如何建构学术研究范式,如何营造中国社会科学的知识增长传统,等等”。④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陆学艺研究员和景天魁研究员对社会学研究的规范化提出了他们的观点。他们认为,社会学规范化的学术建设应当包括科研和管理两个方面。在科研方面,规范化的学术建设涉及到:操作层面,要有研究者基本认同的研究方法;知识层面,要有基本的、大致为学者所接受的理论和概念系统;道德层面,研究者应当具有自律精神。在科研管理方面,课题论证要符合严格的程序和规范的格式,发表论文要有正规的审稿制度,成果评价要有科学标准等等。⑤在众多的讨论文章中,以上这两种观点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学术规范涉及的具体范围,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笔者认为,学术规范的界定既应当包括理念和价值的层面,也应当包括程序和操作的层面。因此,所谓学术规范,可以认为是学术共同体在一定时期形成的、并为学术共同体中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可的学术价值观念和学术行为模式,具体包括学术道德规范、学术研究规范、学术管理规范、学术评审规范和学术批评规范五个方面。这样的界定避免了对学术规范琐碎的现象性描述,将学术规范具体化在不同的学术研究阶段,同时便于对学术失范现象加以明确的分类。

学术腐败。学术研究中不遵守规范,产生“失范”行为,并超越了某种界限,就可能发生质的变化,即可能进一步堕落为当前学术界和高等教育界重点揭露和批判的“学术腐败”。笔者认为,所谓学术腐败,是指违反了学术共同体在一定时期形成,并为绝大多数教科研人员认可的学术道德准则、学术价值观念和学术研究规范,采取一切不正当手段获得荣誉和利益的学术堕落行为。从根本上来说,导致当前高校学术腐败行为日益为社会所严重关注的原因,是由于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场所、是探究学问的地方,大学教师学风不正引发的学术失范现象甚至学术腐败行为不仅有可能使我们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落空,学术研究丧失最宝贵的原创性,还有可能击穿社会的道德底线、导致全社会的道德“雪崩”。这种灾难性的后果或许不会马上得以表现,但却并非没有可能。

学术为何需要规范

学术腐败尤其是高校学术腐败不仅亵渎了学术尊严,玷污了学界圣洁,腐蚀了大学教师队伍,违背了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阻碍了学术发展创新和人才健康成长,更严重的是影响到科教兴国战略的贯彻落实和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

对学术发展的严重妨碍。学术活动作为知识的传承、研习、探索和应用活动,需要对于客观真理的热诚追求和忠实服膺。学术的发展,离不开那种奠立在客观性、诚实性和无私利性基础之上的高尚的学术道德,离不开追求原创性的强烈的创新动机。政治求公、经济求利、学术求真。学术共同体是一个以“求真”作为自己主导价值的共同体,其运作秩序主要是靠学者所特有的精神气质来维持。

对于社会进步的阻碍。在每一时代,站在探求知识和真理前沿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大学教师的精神气质,总是起着引领时代思想的作用。特别是近代,自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开始,中国的人文思想开始具有了它的现代形态。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以民主、科学和马克思主义为标志的无产阶级新文化把中国的人文思想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形成了具有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人文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转型期发轫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也与中国人文知识分子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由于此,知识分子才得以被称为社会的精英和时代的精神脊梁。如果这些人腐败堕落,将严重阻碍社会的整体发展。

潜移默化而又极其顽固的渗透性、蔓延性和扩散性。有人曾对中国的职业声望进行过调查,选择了当时(1998年)社会上最有代表性的14种职业,对国内7所有代表性的城市居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城市的被调查人均将科学家和大学教授排在职业声望排行榜的第一、二位。⑥这充分说明整个社会对知识界尤其是高等教育界的信任和期望。如果连为人师表的大学教师也难以抵御社会腐败的侵袭,那么,何以通过教育去教化社会?要避免或拯救学术腐败所可能或已经导致的学术发展危机、社会精神危机和人的发展危机,必须旗帜鲜明地提出抵制和反对学术腐败的任务,无论这是未雨绸缪也好,还是亡羊补牢也罢。(作者分别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副教授)

注释

①杨玉圣:“九十年代中国的一大学案――学术规范讨论备忘录”,《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②③周祥森:“新旧中西的冲突――大变革时期的学术规范讨论及其启示”,http://www.省略,2002年4月16日。

④邓正来:“社会科学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社会科学辑刊》出版座谈纪要”,《东方》,1995年第2期。

⑤陆学艺,景天魁:“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

⑥夏学銮:《转型期的中国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2页。

领导期刊

《领导科学》杂志是面向全国各级各类领导干部和广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人事、宣传理论工作者,高等院校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部队排以上干部的一份领导工作专业刊物。 由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是综合反映领导科学理论与领导工作实践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9年,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领导科学》杂志由半月刊改为旬刊,其中《领导科学》主要突出学术性和理论性,以进一步促进对领导科学学科理论与领导工作实践问题的研究,为我国领导体制改革和领导工作创新提供丰富的学术理论支持。辟有理论前沿、学科专论、领导方法、领导艺术、领导决策、领导素养、市县领导、乡村领导等栏目。《领导科学》自1985年创刊以来,致力于积极探索领导活动规律,深度关注和探析领导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反映领导实践的新发展、新突破、新经验,为提升领导成效、培养现代领导人才、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河南省二十佳期刊和一级期刊,被读者赞誉为“学科旗帜、领导智囊、成功阶梯”。强调应用性与指导性是《领导科学》杂志的鲜明特色。杂志自创刊以来,深受全国各级领导者和广大读者的好评,也得到了中央高层领导的肯定和鼓励。李瑞环同志曾称赞:“河南的《领导科学》办得好。”2002年6月1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姜春云同志在河南调研期间,专门视察了领导科学杂志社,并充分肯定了《领导科学》杂志为促进我国领导工作科学化和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所作的积极贡献。他说:“《领导科学》我了解,办得很好,很成功,很有特色,很受欢迎。”许多读者切身感受到,研读《领导科学》使人明智,订阅《领导科学》是一种聪明。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社科双效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全国首届优秀社科期刊奖河南省优秀期刊河南省“二十佳”期刊河南省一级期刊等荣誉称号连续三次被确定为中国政治类核心期刊中国发行畅销报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4)中文核心期刊(2012)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1.来稿要求观点正确、文字精炼。正文字数一般不超过8000字。2.来稿请附200字以内的中文摘要(文章论点、论据、结论等)、3~5个关键词、英文文题等。3.来稿请在首页页脚附上基金项目名称、项目号和作者简介。4.文中一、二、三级标题分别按一、(一)、1编码。5.参考文献择其要者在文末列出。引用的文献采用[1]、[2]……统一顺序编码,上标置引文后。参考文献按出版物的不同,列出以下内容:期刊:作者(列前三名,中间用“,”隔开).文题名[J].期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专著: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页码.文集:作者.文题名[A].书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页码。来稿请写明作者真实姓名、性别、出生年、籍贯、单位、职务、职称、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等。6.来稿文责自负。抄袭稿勿投。发现抄袭者,本刊有权作相应处理。7.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若两个月内未接到录用通知,作者可另作他投。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企管领导力领域很不错的期刊。哪怕是博士研究生,能发这样的期刊也是可以上经管学院的首页的,以后去高校面试更是牛的一匹!哈哈,小哥。祝你成功!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网络 领导季刊; [例句]The study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the journal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该研究发表在在线杂志《领导者季刊》上。

《领导科学》杂志由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是综合反映我国领导科学理论与领导工作实践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9年,经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批准,《领导科学》杂志由半月刊改为旬刊,其中《领导科学》(理论版)主要突出学术性和理论性,以进一步促进对领导科学学科理论与领导工作实践问题的研究,为我国领导体制改革和领导工作创新提供丰富的学术理论支持。为此,我们特向广大从事领导科学、管理科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专家学者约稿,并对来稿提出如下要求:《领导科学》(理论版)主要刊登综合反映我国领导科学、管理科学及相关学科理论和领导工作实践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栏目有:学科建设、理论前沿、领导决策、用人之道、中外管理、治政史鉴、领导素养、领导作风、领导艺术、领导体制、思想政治工作、行政领导、党建研究、经济经纬、社科百家、他山之石等。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提供稿件,来稿请注明“投理论版”。2、论文题目要准确、精炼,不要过长;切忌太空、太大。3、论文应立论客观、论据翔实、论证严密,层次清晰,所研究的问题有一定的前沿性或创新性。4、来稿请注明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和学位,并附详细的联系方式(电话和E-mail)和通信地址、邮编。5、来稿以4000-8000字为宜(稿件如果是属于省部级以上课题的阶段性成果或部分内容时,请在文后注明)。稿件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三个月无回信可自行处理。6、凡在本刊发表的文章获奖或被其他报刊等转载、摘登的,请通过电子邮件及时告知本刊编辑部,以便于我们统计相关信息。敬请广大作者朋友积极配合! 期刊名字《领导科学》主管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2606国内统一刊号:CN 41-1024/C 这个发期刊很好发的,要发文章-,看-WO-腾-讯-号

领导作风类型研究论文

领导权变论:西方领导理论的主流 自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西方组织行为学家、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对领导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经历了几十年的演进,已经由一般的领导形态学(Morphology of leadership )、 领导生态学(Ecology of leadership )发展为领导动态学(Dynamics ofleadership)研究,导致了领导权变理论的诞生与发展,成为当今西方领导理论的主流。因此,回顾领导权变理论的产生历史,科学地评介这种领导理论,对于我国的领导科学的发展不无积极意义。 从权变理论的产生到现在只有20多年的时间,但是它的影响已经波及到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许多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60年代初,人们逐渐地认识到,要找到一个适合于任何组织、任何性质工作和任务、任何对象的固定的领导性格特质、领导类型和领导行为方式,都是不现实的,明白了组织管理应根据组织所处的内部和外部条件随机应变。普遍认为领导过程是领导者、被领导者及其环境因素的方程式,即领导的有效性=f(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 领导的效率与领导者所处的具体情境和环境有关,不能用固定的模式进行管理。 权变理论(Contingency theory)或情境理论(Situation theory)的基本观点认为,不存在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佳管理理论和方法,组织管理应根据组织所处的内部和外部条件随机应变。权变理论把内部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看成是自变量,把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和管理技术看成是因变量,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管理者应根据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来确定一种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权变理论的产生,起源于系统理论的发展,系统理论强调从整体出发而不是从局部出发去研究事物。Tovistock 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将系统论用于管理过程,提出了“社会——技术系统”理论,指出所谓社会技术系统是指一个企业是由各种子系统构成的完整系统。其中包括目标价值系统、组织结构系统、心理社会系统和管理系统等等。在企业中,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具有系统的开放性。组织中的个人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因素必须同技术——环境因素相适应,才能达到最佳的组织绩效。因此,权变理论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把组织绩效看成是这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领导权变理论是继领导者行为研究之后发展起来的领导学理论。这一理论的出现,标志着现代西方领导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本世纪以来,西方领导学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领导者特质研究阶段,其研究之重点在于认定领导者的素质或特性,从而了解究竟何种人才适合充任领导者,如Birs早期研究发现用于区别领导人和非领导人的79种特质等;其次为领导者行为研究阶段,其研究旨趣在于描述领导者行为或领导方式,即了解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做好,如的领导作风理论,与Morton的“管理方格图”等;再次是领导的权变理论研究阶段,其研究目的在于探究领导方式与团体组织效能之关系。权变理论在其出现后即以它特有的魅力而使以往的领导理论黯然失色。 首先,权变理论统合了领导现象的复杂性。领导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一种领导现象的出现,不仅是领导者本人的行为结果,而且还有赖于周围的领导环境。领导者特质研究和领导者行为研究皆以领导者为出发点,而以领导者个人之内在素质或行为来探究领导现象,程度不同地忽略了与领导现象相关的领导环境的重要作用,忽略了被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的作用。领导是一种动态的群体过程或社会关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交互影响是领导过程之本质。在领导过程中,领导者是发生影响作用的主体,被领导者是被影响的客体。没有被影响的客体,发生影响作用的主体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若忽略对被领导者的研究,便难于了解领导现象之全貌,因而有偏颇之嫌。权变领导理论研究把领导者个人特质、行为者行为及领导环境相互联系起来,从而创造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领导理论体系。 其次,权变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它为人们提供了一套有效的领导方法。领导者特质研究重点在于分析领导者应具备的各种特质,以此作为选拔领导者的依据,而没有涉猎领导方法之领域。领导者行为研究虽已涉足领导方法领域,但其研究旨趣是企图从众多的成功领导者的行为中概括出一套理论的、固定不变的和放之四海皆适用的领导方式。而权变领导理论则以领导者个人特质、领导者行为及领导环境交互影响来解释领导现象,否认有任何固定不变、普遍适用的领导方式的存在,认为任何领导方式在与环境作适当搭配下,均可能成为最有效能的领导方式,因此它没有提出有关最佳领导方式之主张,而代之以领导方式与情境搭配之模式。 第三,权变领导理论更切合实际领导工作者的需要,由于领导本身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加之研究者的观点和研究方法的不同,不论是领导者特质研究还是领导者行为之研究,所得研究结果都矛盾丛生,使实际领导工作者有无所适从之叹。由于权变领导理论以统合之方式和权变之观点解释了领导现象的复杂性,吸收了前人的有益研究成果,从而为人们提供了研究领导现象的新途径和提高领导效能的新方法,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领导理论与领导实际的距离,满足了实际领导工作者对领导理论的需要。 最早对权变理论作出理论性评价的人是心理学家费德勒( )。 他于1962 年提出了一个“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Contingency model of leadership effeveness)”,即费德勒模式。这个模式把领导人的特质研究与领导行为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将其与情境分类联系起来研究领导的效果。他通过15年调查之后,提出:有效的领导行为,依赖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相互影响的方式及情境给予领导者的控制和影响程度的一致性。 费德勒认为,领导者的行为及其所要追求的目标具有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存在,是由领导者之间在基本需求方面的差异决定的。因此,应当而且必须以此种需求结构来界定领导方式。这是费德勒权变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所以,费德勒将领导方式(领导型态)归纳为两类,即“员工导向型”领导方式和“工作导向型”领导方式。前一领导方式以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其主要需要,而以完成任务之需要为辅。后一领导方式则以完成任务为其主要需求,而以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之需求为辅。在这里,费德勒将领导方式认定为领导者的一种人格特定,这种人格特质是一种具有持久性且不易改变之特征。费德勒还设计出一种LPC 量表,用以鉴别不同的领导方式,并认为无论何种领导方式均有利弊,十全十美的领导方式是不存在的。 费德勒不仅对领导方式作了分类,而且还对领导效能作了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地探讨了如何使各种领导方式充分发挥其功能的问题。费德勒认为,一个领导者,无论他采取何种领导方式,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最大的领导效能,要想取得理想的领导效能,必须使一定的领导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领导情势相配合。 领导情势亦称“团体——任务”情境,是指发生领导行为所处的人际环境。它包括领导者与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任务结构和职位权力三个要素。领导者与成员的关系是指团体成员对其领导者的情感,它包括尊重、友谊、信任、合作、接纳、支持以及忠诚程度。任务结构是指团体目标与任务的界定是否充分明确而妥当,它包括目标对成员来说是否清晰,成果的可测度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具有正确性及完成任务的途径或手段之多寡等。职位权力则指领导者现居职位所具有的权力之多寡或能使部属服从指挥的程度。换句话说,也就是领导者现居职位能对部属施展多大影响力,包括领导者的地位、权威与责罚、升贬、任黜、加薪、指派等能力。在领导情势的三个因素中,领导者与成员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因素。在费德勒看来,一个领导者要想取得理论的领导效能,必须通过一定的领导方式来对领导情势实施有效的控制,而领导者对领导情势程度又决定于领导者使领导情势三因素相互配合的状况。根据这三个因素不同的配合情形,可以看出领导对情势的控制程度有多高。因此,费德勒模式的最大优点于在它吸收了过去有关领导行为的研究成果,分清了不同领导方式能够发挥领导效能的情境。 继费德勒的权变论之后,70年代初,一种新型的领导权变理论颇受重视,这就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豪斯( )的通路——目标理论(Path goal theories)。该理论把伊万斯( )的研究加以延伸,又把期望理论与俄亥俄大学的领导行为二因素理论(关心人和抓组织)结合起来。该理论的基本前提是:某些领导行为之所以有效,乃是因为在该情境之中,这种行为有助于下属人员达成和工作有关的目标。豪斯等人认为:领导是一种激励部下的过程。领导方式只有适用于不同的部下和环境时,才是有效的。该理论的核心是要求领导者用抓组织、关心生产的办法帮助职工扫清达到目标的通路,用体贴精神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帮助职工通向自己预定的目标。因此,豪斯提出了四种领导方式:指令型的、支持型的、参与型的、成就型的。而这四种领导方式必须根据部下的不同情况分别选择,选择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即部下的人格特性和环境因素。人格特性包括能力、需求等。环境因素包括任务的性质、组织的权力系统和工作群体等。 与费德勒理论不同,通路——目标理论认为这四种领导方式可由同一领导者在不同情况下使用,这就比费德勒的二维领导模式更进了一步。但通路——目标理论关于高效率的领导行为的预言,并未完全得到一致性结果。这可能是由于领导行为的测定方式以及工作结构的测量尺度不完善所致。因此和其它权变理论一样,“通路——目标”论也是了解有效领导行为的主要方向之一,但是必须更进一步研究,以提高本理论的有效性。 1973年,佛鲁姆()和耶顿()又提出了领导——参与模式(Leader—participation model)。 这种模式主要是研究决策中的领导行为。模式指出:领导在进行决策时,会有各种选择的可能性,有效的领导应根据不同的情境让成员不同程度地参与决策。佛鲁姆认为有五种领导方式应有不同情境中灵活选择。而佛鲁姆这个模型是规范性的——它以决策树的形式提出了一系列应遵循的连续的规则,来确定在不同的情境中选择参与决策的方式和程序。 费德勒和耶顿的权变理论也把领导情境划分为八种情况,但划分的标准不同。费德勒是根据上下级关系、任务结构、职位权力来划分的,而费德勒是根据决策树所揭示的方案来选择担任经营决策任务的经理们的兴趣。费德勒模式将领导人的行为特点看成是固定不变,要通过调整领导者所处的环境以适应其特点,而领导——参与模式则认为领导行为应根据环境的需要而变化。 80年代以来, Heller 和Wilpert (1984 )进一步提出Heller —Wilpert权变模型,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进行了大规模的跨文化国际比较研究。这一模型在理论上探讨了决策行为、资源利用、工作满意和管理的功效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分析了各种权变量对决策行为及其结果的影响,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权力连续体(Influence——Continum)”的概念。 他们认为领导决策过程中参与的程度事实上反映了下级在决策过程中能够施加的影响及权力的大小。这种影响和权力可以在一个连续体的一端,一级对于决策制度没有任何影响和权力,另一端下级则拥有充分的权力和全面的影响。 对传统的权变模型公式:Y=f(x),Heller和Wilpert提出了异议与批评。他们指出,组织活动是极其复杂的,我们很难确定哪个变量是“因”,哪个是“果”。例如,如果参与的决策方式与组织绩效相关,我们很难说是参与导致了较高的组织绩效,还是与之相反的结果。因此,他们在研究中采用“核心变量”和“周围变量”的术语,而不能规定“自变量”和“因变量”。而所谓的“核心变量”是指研究者在研究中所关注的行为,“周围变量”则是那些对核心变量发生影响的变量。周围变量包含许多内容,Heller(1976)在研究中规定了五层次,它们构成了心理学上有意义的变量子系统。这种变量的划分,的确比费德勒、豪斯等模式进了一大步,并且,Heller和Wilpert(1981 )进一步提出,在具体研究中至少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权变模式:等值模型、层次模型、缓冲器模型,这三种权变模型,对于他们研究总体模型的建立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当然,Hellert和Wilpert的权变理论仍只是一种理论假设,而未见到实证性研究的验证。这种权变思想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还值得深入研究。 总之,领导的权变理论是当代西方领导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把领导行为与情境因素结合起来考察领导方式,主张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最佳的领导方式的思想,是颇受人们重视的。因此,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对权变理论的各种学说,要本着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的思想,以促进我国领导科学的发展。

楼上的 太现实了 一看就知道是从网上复制的. 这个问题,应该自己用心去想的,而不是去抄.

领导行为理论:交换型和变革型领导行为一、 问题的提出领导理论是研究领导有效性的理论,是管理学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影响领导有效性的因素以及如何提高领导的有效性是领导理论研究的核心。领导理论的研究成果可分为三个方面,即领导特性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由于领导特性理论忽视下属的需要、没有指明各种特性之间的相对重要性、缺乏对因与果的区分、忽视了情境因素,导致它在解释领导行为方面的不成功。领导行为理论集中研究领导的工作作风采口行为对领导有效性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包括:K.Lewin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R.Likert的四种管理方式理论、领导四分图理论、管理方格理论、领导连续统一体理论等等,这些理论主要是从对人的关』动和对生产的关心两个维度,以及上级的控制和下属参与的角度对领导行为进行分类,这些理论在确定领导行为类型与群体工作绩效之间的一致性关系上取得了有限的成功,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对影响成功与失败的情境因素的考虑。领导行为与领导的有效性之间的关系显然依赖于任务结构、领导成员关系、领导权威、下属的主导性需求等情境因素,领导权变理论弥补了这一缺陷,提出领导的有效性依赖于情境因素,并且情境因素可以被分离出来,它的研究成果包括菲德勒权变模型、情境领导理论、路径目标理论和领导者参与模型。但由于实践者很难确定领导成员关系、任务结构等权变变量,领导权变理论相对于实践者显得过于复杂和困难,使它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978年,Burns在对政治型领导人进行定性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领导过程应包含交易型和变革型两种领导行为,这一分类为领导行为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1985年,Bass正式提出了交换型领导行为理论和变革型领导行为理论,它比以往理论采取更为实际的观点,是以一个“走在大街上的”普通人的眼光看待领导行为,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二、 基本假设、理论框架与主要特征1.交换型领导行为理论在一些有关领导行为的研究中,领导行为常被理解为一种交易或成本一收益交换的过程。交换型 领导行为理论的基本假设就是:领导一下属间的关系是以两者一系列的交换和隐含的契约为基础。该领导行为以奖赏的了大领导十属,当下属完成特定的任务后,便给予承诺的奖赏,整个过程就像一项交易。其主要特征为:(1)领导者通过明确角色和任务要求,指导和激励下属向着既定的目标活动,领导者向员工阐述绩效的标准,意味着领导者希望从员工那里得到什么,如满足了领导的要求,员工也将得到相应的回报;(2)以组织管理的权威性和合法性为基础,完全依赖组织的奖惩来影响员工的绩效;(3)强调工作标准、任务的分派以及任务导:向目标,倾向于重视任务的完成和员工的遵从。根据Burns理论,交换型领导行为建立在一个交换过程的基础上,主要包括权变与非权变性两种奖励行为和权变与非权变性两种惩罚行为,实施不同的奖励和惩罚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所谓权变性奖惩是指根据下属的绩效进行奖励和惩罚;非权变性奖惩是指领导进行奖罚时不依据下属的绩效。Bass则将交换型领导行为分为权变奖励领导行为 (Contingent reward leadership)和例外管理(management by exception)领导行为两种,并随着领导者活动水平以及员工与领导相互作用性质的不何而不同。所谓权变奖励领导行为是指领导和下属间的一种主动、积极的交换,领导认可员工完成了预期的任务,员工也得到了奖励;例外管理领导行为则指领导借助于关注员工的失误、延期决策、差错发生前避免介入等,与下属进行交换,并按领导者介入时间的不同分为主动的和被动的两种类型。主动型的例外管理领导者,~般在问题发生前,持续监督员工的工作,以防止问题的发生。同时一旦发生问题,立即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当然也积极搜寻有可能发生的问题或与预期目标偏离的问题。领导者在员工开始工作时,就向员工说明具体的标准,并以此标准监督差误;被动型的例外管理领导者,则往往在问题已经发生或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时,以批评和责备的方式介入。~般情形下,领导者一直等到任务完成时才对问题进行确认,并以此提醒员工,也往往在错误发生后才说明自己的标准。当员工所处的工作以及环境已不能为员工提供激励、指导和带来满意感时,这种领导行为才具有效率。20世纪80年代以前创立的领导行为理论和权变理论都是以交换型领导行为为基础。交换型领导行为理论已得到了广泛的验证,如路径一目标理论、领导一成员交换关系理论。这些理论都强调环境因素对领导行为产生缓冲效应的重要性,也注意到了领导一下属这对关系,并认为应运用综合性指标对其进行测量,以便能预测领导行为对个体的作用。2.变革型领导行为理论 变革型领导行为是一种领导向员工灌输思想和道德价值观,并激励员工的过程。在这过程中,领导除了引导下属完成各项工作外,常以领导者的个人勉力,通过对下属的激励、刺激下属的思想、对他们的关怀会变革员工的工作态度、信念和价值观,使他们为了组织的利益而超越自身利益,从而更加投入于工作中。该领导方式可以使下属产生更大的归属感,满足下属高层次的需求,获得高的生产率和低的离职率。变革型领导行为的前提是领导者必须明确组织的发展前景和目标,下属必须接受领导的可信性。其主要特征为:(l)超越了交换的诱因,通过对员工的开发、智力激励、鼓励员工为群体的目标、任务以及发展前景超越自我的利益,实现预期的绩效目标;(2)集中关注较为长期的目标,强调以发展的眼光,鼓励员工发挥创新能力,并改变和调整整个组织系统,为实现预期目标创造良好的氛围;(3)引导员工不仅为了他人的发展,也为了自身的发展承担更多的责任。变革型领导行为拓宽了领导行为的研究范围。虽然对变革型领导行为的研究相对较晚,但已有许多研究注意到了该理论的结构效度。根据Burns理论,它由个人魅力、智力激励以及个人化考虑三个因素构成。 Bass& Avolio(1994)则提出变革型领导行为应包含以下四个维度:(l)理想影响力(idealized influence)。指能使员工产生崇拜、尊重和信任的一些行为,包括领导者承担风险、考虑个人之外员工的需求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2)鼓励性激励(inspirational motivation)。指向员工提供富有意义和挑战性工作的行为,包含明确描述预期目标,而且该目标受到整个组织目标的约束,同时通过积极乐观的态度唤起团队精神;(3)智力激励(intellectual stimulation)。指领导者启发员工发表新见解和从新的角度或视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鼓励员工采用崭新的方式完成任务;(4)个人化考虑(individuallized consideration)。指领导者仔细倾听并关注员工的需求。我们在以往的一项关于中西方企业领导行为研究中曾提出六种变革型领导行为,包括提供远见卓识、智力激励、寄予厚望、树立榜样、促进合作和提供个人支持。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促进合作(促进员工合作,使他们为共同目标而工作的程度)、提供个人支持(领导关心下属个人感受和需求的程度)和树立榜样(领导树立与之力求推广的价值观相一致的行为榜样)与中国文化特征和传统中国领导哲学相一致;有远见、寄予厚望和智力激励三种领导行为则在中国文化中不是很受重视。由此可见,变革型领导行为是一种动态性的结构,具有多维性,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工作环境下,它的维度具有权变性,并且有一点可以肯定,变革型领导行为着重突出了领导者对组织手四个人的变革效应。区分交换型和变革型领导行为,并不意味着两者是不相关的。Burns认为这两种领导行为是同一连续体的两个极端,而Bass认为它们是两个分开的维度,一个领导者既有变革型的一面,同时又具有交换型的一面,变革型领导行为以交换型领导行为为基础,但反向则不然。变革型领导行为可以说是交换型领导行为的一种特例,可以同时与一些目标和目的的实现相联系,这两者模式的不同主要表现在领导激励下属的过程中和目标设置的类型上。在竞争较为激烈的今天,研究变革型领导行为尤为必要,正如Bass在《领导行为手册》一书中写到:遗憾的是许多经验性的研究都关注于交换型领导行为的研究,其实这方面真正的原动力和撼动者是变革型的领导行为。变革型领导行为理论拓宽了正受系统检验的领导特质理论的范围,超越了交易理论的边界。三、 两种领导行为对员工的影响1.交换型领导行为对员工的影响变革型和交换型领导行为将对下属产生不同的影响。通常认为,以权变奖励为基础的交换型领导行为可使下属达到双方协商的绩效水平,只要领导和下属发现这种交换是互利的,那么这种关系就将持续下去,员工也将达到预期的目标绩效。许多研究结果显示,以权变奖励为基础的交换型领导行为对下属的绩效和满意感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在某种情境中,这种作用可能是负面的,其主要原因是:(l)如果管理者与下属的交易并没有充分达成一致,那么权变奖励的领导行为是低效率的,在这样的组织背景下,员工很有可能从本质上要求较少的权变奖励的领导行为,如正在发生变革的环境下,权变性的领导行为是不适当的禾则氏效率的;(2)当固定组织的奖励系统时,领导与员工的交易对生产率的作用是逆向的。如果员工意识到权变奖励的领导行为是领导控制员工行为的一种企图,而不是奖励,企图限制他们的行动自由,那么员工的动机水平就会下降;(3)在测量时与权变奖励的量表项目有关。以往的研究有关权变奖励量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员工认知为基础的一些项目,二是对奖金的预期和分配方面的阐述,而有的研究所设计的量表只包括了基础的交易性项目,这将会导致结论的不一致性。 有证据显示,例外管理与工作绩效相关,但这种相关性比工作绩效与权变性奖励间的关系要复杂得多。有许多研究结果显示,领导者的权变性惩罚与员工工作绩效间的关系是混合型的,即有的研究显示两者为正相关,有的显示为负相关,而有的显示不相关。主动或被动的例外管理对工作绩效产生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如果领导者在标准设置和采取必要的行动之前被动地等待问题的发生,在事后批评员工,没有说明采取哪一种行为可以避免受到惩罚,那么这样的领导行为将对员工的绩效产生负面的影响,这种领导行为代表了被动型的例外管理。很难想象,没有对绩效进行监督,也不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的领导者是一个有效率的领导者。但是,合理的权变性惩罚代表了领导行为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如果领导的批评被认为是公平的,领导者阐明了绩效标准,用一种可以使员工接受的方式对低绩效状况进行改进,从而避免产生消极的后果,那么这种权变性惩罚(代表了较为积极的例外管理方式)会增强员工的绩效,帮助下属辨明角色,很可能对下属的满意感和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从上述分析我们知道,领导行为的有效性具有权变性,较多地依赖于工作的情境以及领导与员工的关系,但较多依赖于例外管理的领导者则会获得较低的工作绩效。2.变革型领导行为对员工的影响有充分的证据显示,变革型领导行为的每一个因素,包括领导扭力、智力激励和个人化考虑与工作绩效有紧密的联系,并能预测员工的工作绩效。事实上,变革型领导行为鼓励下属完成较为困难的目标,从全新和多种不同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同时促进了员工的自我发展。作为领导影响力的一个结果,员工出于对领导的承诺,从发自内心的工作动机出发,根据自身的发展水平以及目标实现和任务完成的潜在意义,会加倍努力工作,最终导致其超额完成预期的绩效。也就是说,变革型领导行为通过引导下属超越自我利益,向下属灌输共同的组织价值观,可以帮助下属达到最大的绩效水平。变革型领导行为对员工的组织承诺感、组织公民行为有较为直接的影响。从因果关系的角度去看,这些指标可预测员工的工作绩效。Koh等人的研究发现,学校领导的变革型领导行为对学生的成绩得分并无直接的作用,但它通过影响教师的组织承诺感,间接作用于学生的成绩。由此可以推断,变革型领导行为与绩效之间可能存在某种缓冲变量或中介变量。Podsakoff(1990)的研究结果显示,下属对领导的信任度作为中介变量,可以较好地解释领导魅力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而变革型领导行为对下属的角色和任务分配知觉有直接的影响,这些知觉随后影响到下属对领导者的效能知觉,变革型领导者的效能知觉依赖于在整个组织目标的完成过程中领导者的沟通能力以及员工的角色知觉、任务明晰度和沟通开放性。3.变革型领导行为的权变适用性情境因素将缓冲变革型和交换型领导行为对绩效的影响。存在变革倾向和风险承受趋势的组织中,容易接受变革型领导者;相反,受传统的习惯、规章和法令所约束的组织中,常把对现状存有疑虑、完成任务时常寻求改进方法的领导者看作是缺乏稳定性,变革型领导者不适合干具有结构稳定和连贯性的组织。因此,革新、风险承担和开放性较高的组织与结构稳定、秩序井然的组织相比,前者对变革型的领导者更具有吸引力。有研究显示,革新支持对于智力、个人化考虑的领导行为和工作绩效间的相关性具有缓冲效应,而魅力型领导行为与绩效间的关系,并不受革新支持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l)具有较高领导魅力的领导者通常希望拥有内化领导者价值观和目标的员工,并诱导下属超越即时的环境,完成领导所布置的任务,达到预期的目标。准力型领导者不受生产率高低标准的影响,能使下属达到高任务绩效、高任务调整及对领导和群体的高适应性;(2)与较为规范和稳定的环境相比,在较为混乱和不稳定的环境中,魅力型领导者对员工的绩效影响更大。四、 领导行为研究的发展趋势交换型和变革型领导行为理论从提出到现在已有20多年,但对它的研究却经久不衰。我们以为,交换型和变革型领导行为将来的研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进一步修订变革型领导行为量表过去的十几年虽有许多有关变革型领导行为的研究,其中以Bass和Avolio所做的工作最具有代表性,他们提出了变革型领导行为的综合理论构架,并开发了相应的测量工具,但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应以相应的理论为基础加以修改和提炼,重点把握变革型领导行为几个相互区别的维度。2.进一步注重变革型领导行为发挥作用的整个过程 以往的研究显示,变革型领导行为影响下属的角色知觉和任务明晰度,随后影响下属对领导的效能知觉,这说明变革型领导行为的效能具有权变性,因为这取决于有关整个组织目标和目的方面领导与下属是否能有效沟通,这种权变性的知觉应引起进一步关注。3.探索变革型领导行为的多理论框架层次以往的研究已在这方面作了初步的研究工作,但是变革型领导行为不仅会影响到个体、群体层次上的结果性变量,而且也会影响到组织层次上的结果性变量,所以应该运用多层次的理论分析框架,这将为更好地理解变革性领导行为的权变性打下良好的基础。4.进一步研究变革型领导行为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领导的有效性依赖于情境因素,变革型领导行为是否对工作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也依赖于中介变量或缓冲变量。到目前为止,匕经确认且经常采用的中介或缓冲变量有:工作的结构化程度、领导~成员关系质量、领导者额职位权力、下属的角色清晰度、群体规范、信息的可获取性、下属对领导决策的认可度、下属的工作士气等,是否存在其他的中介变量或缓冲变量,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总之,对交易型和变革型领导行为的研究,特别是变革型领导行为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内对此研究非常不足,需要弥补这一空缺。

廊坊师范学院期刊部领导

廊坊师范学院 廊坊师范学院地处被誉为“京津走廊上一颗璀璨明珠”的廊坊市。其前身是1946年建立的“安次县立简易师范学校”,1951年改由天津地区专员公署管理,1956年经天津地区教育局批准,成立“河北廊坊师范学校”。1957年和1960年先后将宁河县师范学校和武清县幼儿师范学校并入,1964年更名为廊坊师范专科学校。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郭沫若先生,为学校亲笔题写了校名。2000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廊坊师范专科学校、廊坊市教育学院、廊坊师范学校合并,升格为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定名廊坊师范学院,隶属河北省教育厅管理。2005年,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并入廊坊师范学院。2004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资格评审。学院举办本科教育8年,现面向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学院培养的10万余名毕业生已成为地方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六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秉承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已经成为河北省省属高校中教师教育具有优势、办学综合实力较强、享有一定社会声誉的本科院校。 学院现有校园面积902亩,校舍总建筑面积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平方米。有各类实验室(实验中心)148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270万元;全院印刷版图书总计115万册,其中图书馆馆藏印刷版图书108.2406万册,各类电子图书65万册(件)。具有较完备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在教学、科研、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271名,其中专任教师694名,教授83名,占11.96%,博士 、硕士299名,占,兼职硕士生导师1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名、省管优秀专家1名,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8名。 学院设有14个二级学院、2个中心和图书馆等教学教辅机构,开设30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专科学生11118人,继续教育学历学生1033人,留学生6人。 学院现有研究所5个,重点建设专业7个,实验教学中心3个,院级精品课程19门。近5年,学院教师共承担各级各类教学研究课题161项。在近两届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4项。 近5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45项,其中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76项。 出版各种著作、教材74部。发表学术论文累计1664 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860篇,被SCI、EI、ISTP收录40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收录14篇。学院办有《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语文教学之友》、《河北理科教学研究》等三种公开发行的刊物。其中《语文教学之友》为河北省社科类十佳期刊。 学院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广泛开展以“坚定信心、围绕中心、凝聚人心”为宗旨的党建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以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为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升本建院以来,全体师生员工团结拼搏,求索奋进,各项事业发展态势良好,各方面工作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2002年被河北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2003年被中宣部、中央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2006年被河北省委组织部、河北省教育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06年被中央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文化部授予“全国先进文化社区”荣誉称号。2007年被河北省统战部命名为“河北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基地”。 专业设置: 1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新闻学(非师范) 2 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非师范) 3 社会发展学院:法学(非师范);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 4 外国语学院:英语;日语(非师范) 5 管理学院:财务管理(非师范);人力资源管理(非师范) 6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非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7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非师范);电气工程与自动化(非师范);教育技术学 8 美术学院:雕塑(非师范);美术学;艺术设计(非师范) 9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应用化学(非师范);材料化学(非师范) 10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社会体育(非师范) 11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生物技术(非师范) 12音乐学院:音乐学(声乐;器乐;舞蹈);音乐表演(声乐;器乐;舞蹈) 13 教育学院:教育学;心理学 14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非师范)至于专业:物业管理专业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物业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将更加规范化、市场化,国外物业管理企业的将大举进入,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这对我国物业管理企业无疑是一种挑战,而物业管理的优劣关键在于物业管理服务的品质,服务品质的提升在于企业是否拥有先进的管理体制和优秀的人才,谁拥有了人才,谁就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的福利分房制度逐渐被取消,每一个家庭在解决住房问题上也被推向了市场,通过买房来解决居住问题。房地产开发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与此同时,物业管理服务业也正逐步走向千家万户,逐步成为一个新的行业。据统计,安徽省已有各类物业管理公司16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2万及2万以上平方米的550多个住宅小区中,就有150多个小区初步实行了物业管理。但安徽省物业管理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物业管理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城市相比,安徽省的物业管理尚处在起步阶段,物业管理覆盖面积仅达到27%,物业管理年产值仅有4000万元,90%以上的物业管理企业处于亏损或持平状态。物业管理企业效益低下,入不敷出的现象十分严重。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安徽省物业管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我省开设物业管理专业,加强物业管理专业培训,无疑是提高当前我省我业管理从业人员素质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物业管理专业培训,作为直接提高经营管理者能力水平和员工技能,为企业提供新的工作思路、知识、信息、技能,增长员工才干和敬业、创新精神的根本途径和极好方式,是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建立良好企业形象的手段。企业的员工素质如何,将直接决定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位置。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本专业主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本专业采取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通过三年的业余学习,掌握从事物业管理职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相当的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具有承担物业管理岗位工作的技能。具体来说,本专业适合下列岗位群: 1、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工作; 2、饭店、商厦、写字楼物业经营管理工作; 3、企事业单位的物业管理服务工作; 4、社区规划与物业管理服务工作; 5、房地产开发与营销的具体服务工作。 在身体素质方面,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的工作。 二、修业年限与毕业 三年制专科(三年业余学习),实行完全学分制。最低毕业学分为76学分,其中必修课52学分,实践环节14学分,选修或限选课不低于10学分。申请毕业证书学生的全部课程考核成 绩及获得的相应学分在首门注册课程获得学分后8年内有效。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 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可获得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专科学历毕业证书。 三、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 物业管理专业是根据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物业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为实现岗位从业能力而设置的。专业和专业课程的设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和实用性,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化专业技能训练。 1、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分必修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均要求遵照生电大教学计划执行。统设必修课程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省开课程,由中央电大和省电大提供服务;课程的教材、教学管理及考试工作由省电大负责。 2、各门课程均安排形成性考核,由中央电大和省电大共同组织。形成性考核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无形成性考核成绩者,不得参加该课程结业考试。每门课程的平时作业的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是:写作课程为15-20%,其他课程不超过20%,具体比例关系由省电大在执行过程中具体安排。 3、有实验、课程见习、课程实习等实践环节的课程,必须按要求组织学生完成,凡未完成课程实践环节或课程实践环节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4、集中实践环节由专业见习、综合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作业四部分构成。其中,专业见习安排2周,综合实训安排4周,毕业实习安排3周,毕业作业安排5周,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见习,主要是结合物业管理专业涉及的内容,安排学生到物业管理公司见习,了解物业管理的基本流程,增加感性认识。综合实训,主要是结合所学专业,安排学生到物业管理公司进行有关岗位的上岗综合实训,增强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毕业实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毕业前,选择一定的实习题目,到物业管理公司具体从事某一方面的管理服务工作,进一步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作业主要是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央电大将为学生的毕业作业提供选题范围。毕业作业安排5周,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可以多样化,选题要符合教学要求。集中实践环节由省电大根据中央电大制定的教学大纲组织实施。集中实践环节不得免修。本专业应结合毕业作业安排一次社会调查(3周),使学生能联系社会实际,提高工作能力。 四、教学模式与教学媒体 采用多种现代远程教学技术手段,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文字教材、音像教材、IP课件、CAI课件等为主要教学媒体,文字教材为基本依据。通过面授辅导、函授辅导、网络教学、BBS、电子信箱、VBI、电话和双向视频系统、电视直播 教学等多种形式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五、课程说明 (一)必修课 1.邓小平理论概论 本课程学分为2分,课内学时36,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电大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刻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精神 实质,掌握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和 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增强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 性;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立志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时代的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邓小平哲学思想与党的思 想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党在现阶段的大政方针、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贡 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中 国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与对外开放战略、社会主义必须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政治体制改 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一国两制”构想与国家统一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在于党。 2.管理学基础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的 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确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为其进一步学习专业理论课打好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知识、思想;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预测决策 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计划工作的方法与原理;组织工作的原理与方法;领导与控制的基本理 论与方法。 3.计算机应用基础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学生 熟练使用计算机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及其运用,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安全常识等计算机基本知识;信息处理概述,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方式,汉字输入方法等计算机信 息处理技术;DOS操作系统基本使用方法;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使用方法;计算机网络基本 概念和INTERNET入网方法。此外设有WPS文字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WORD文字处理系 统、EXCEL电子报表系统两部分选择教学内容,供各地电大根据本地实际选用。 4.物业信息管理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其中实验、课程见习、课程实习54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学会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平台进行物业信息管理。 课程的主要内容;物业管理信息系统概述;物业管理系统的理论基础;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远程通信与网络基础;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分析;物业管理信息系统 的设计;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实例等。 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 5.物业管理财税基础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物业管理 企业财务管理、税收和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概述;物业管理会计基础;物业管理的资金 筹措;物业管理企业的资产管理;物业管理企业的成本和费用管理;物业管理营业收入和利润分配;物业管理财务报告及分析;物业管理财务预算;物业管理税费;物业管理保险。 6.物业管理实务 本课程7学分,课内学时126,开设两学期。其中,首学期为理论课,学时72,次学期为实践课(课程实习),学时为54。 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物业管理的基 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运作,初步能用物业管理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物业管理的产生和发展;物业管理的任务和基本环节;物业管理企 业的组织;物业管理团体和管理规约;物业管理的招标与投标;前期物业管理服务;物业综合管理服务;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物业管理经费与财务管理;物业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物业管理小区的社区文化;物业管理现代化。 7.物业管理法规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物业管理 涉及的法律知识,增强依法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物业管理法律制度概述;物业管理法律关系;物业管理法律规范; 物业权属的法律制度;物业相邻关系的法律制度;物业交易的法律制度;物业管理合同的法 律制度;业主自治管理的法律制度;物业管理法律责任;物业管理纠纷、诉讼与仲裁。 8.房地产营销管理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房地产营销的基本知识、营销策略和基本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物业营销管理的范畴;物业营销环境的分析;物业购置者的行为分析;物业产品的营销策略;物业产品的市场细分及定位策略;物业产品的价格营销策略;物 业销售渠道策略;物业产品促销组合策略;物业服务营销;物业营销的计划与控制。 9.物业设备设施管理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其中课程见习和课程实习36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业设备设施的 基础知识,能正确理解设备设施使用、维护、保养的基本要求,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物业设备设施的物理学基础;给水设施;消防设施;排水设施;供暖与 燃气供应设施;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配电系统及用电设备;小区智能化系统;物业设备管理的制度与任务。 10.房屋构造与维护管理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其中,课程见习、课程实习36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房屋构造,掌握阅读房屋工程图和房屋维修管理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房屋构造的数学和力学基础;画法几何基础;房屋建筑的类型;基 础与地下室;房屋骨架中墙、柱、梁、板的构造;房屋中门窗、地面、装饰和水电安装的构 造;变形缝和抗震构造;建筑防火构造;制图的基本知识;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给水 排水工程图;物业接管与查勘;房屋修缮计划管理;维修市场和维修工程承发包;维修施工 管理;施工的成本管理;房屋维修与养护技术。 (二)选修课 1.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限选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办公室管理的基本工 作程序和要求,掌握常用应用文的写作理论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在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 中实际应用各种文体文章的写作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办公室管理的主要事务、工作程序和要求;现代办公室管理工作 的特点、要求和技能;公务文书(包括公文、事务文书);学术文体(包括学术文体、其他 科研应用文及传志);生活、学习应用文体(包括书信、读书笔记);社会活动应用文体( 包括演讲稿、应试作文);其他应用文体(包括新闻、财经、法律文书)的写作。本课程重 视写作实践训练(包括作文、讨论和讲评)。 2.行政管理学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108,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行政管理学的主 要理论规范和一般研究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行政管理学概述;行政环境;行政管理的内容和基本手段;行政组 织的理论、结构和设置原则;人事行政的分类制度和我国的公务员制度;行政机关管理的主要内容和行政机关管理的现代化;行政领导的职位、职权与职责;行政决策体制、原则与过 程;行政指挥与控制、行政协调和沟通;行政公共关系的功能、原则、实施和建构;行政责任的确定;行政道德的内容和建设;行政监督的体系和机制;行政信息与行政管理、行政信息系统和信息处理;我国的行政改革。 先修课程:管理学基础 3.人力资源管理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 知识、基本原理,学会用人力资源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使学生树立合理利 用人力资源的思想。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人力资源的发展历史、人力资源的含义、目标与职能、人力资源的 原理、环境、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发展;人力资源的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雇员的录用与 配置;员工培训与发展;员工绩效考评;员工报酬与福利;劳资关系和员工关系管理;员工 工作安全与健康;人力资源的成本核算、价值及计量。 先修课程:管理学基础 4.公共关系学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原 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技巧。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公共关系的定义、特征和意义;公共关系学的理论基础;公共关系 的基本职能;公共关系主体的含义,主体形象的作用,主体形象的塑造、维护和发展;公共关系对象的含义,公众特征,确定公共关系公众的步骤,处理公关公众关系的原则;公共关系手段的基本概念,公共关系传播的功能,公共关系传播活动;公共关系的指导思想;公共关系的实施过程;公共关系活动的前期准备;公关专题活动、公关广告、制造新闻、公关助销、公关危机处理等公共关系实施形式;公关礼仪、沟通技巧、公关文书等公共关系实施技巧;公共关系机构;公共关系人员。 5.社区服务与管理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社区服务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社区概述;社区行政管理;社区规划管理;社区建设管理;社区环境卫生管理;社区文化管理;社区人口管理;社区安全管理;社区服务管理。 6.小区规划管理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业规划的基本知识、小区规划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小区规划的基本知识;居住区规划的内容;居住区规划设计;住宅 建筑规划;公共建筑规划;居住区道路规划;居住区园林绿地规划;室外场地和环境小品规 划;小区规划管理的内容;建筑物外立面的维护管理;室外环境的维护管理。 7.管理心理学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和组织行为的规律、激励理论和激励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管理心理学的发展;个体心理特征与管理,个体心理过程与管理,需要与管理,激励与管理,态度挫折及其管理;群体与群体心理,群体的规范、压力、内聚力和决策,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群体的沟通与冲突,组织心理与管理 的基本问题,组织理论的发展,组织的变革与发展,领导心理与管理的基本问题,领导行为分析与有效权变的理论。 8.物业管理案例分析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围绕物业公司与业主委员会、居委会的关系;物业公司的经营管理 、经营机制、经营策略;物业管理招投标;物业公司的品牌建设;物业管理与房地产开发、 营销;物业管理收费;物业管理纠纷;物业管理的过失责任;物业管理养护以及物业管理的 环境建设,智能化住宅等问题,介绍较为典型的案例,并做一定的分析。 9.合同管理 本课程2学分,课内学时36,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合同的基本知识,为从事物业管理实践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经济合同的概念和作用;经济合同的条款;合同的建立与终止;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租赁合同,委托合同等物业管理合同的签定和管理;物业管理合同的执行和纠纷处理。 10.物业估价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业估价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物业估价的产权理论、市场理论、价格理论和区位理论等物业估价 的基本理论;物业估价的基本原则;物业估价比较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等物业估价的三大基本方法,物业估价的常用方法(假设开发法);物业估价的程序;地价评估;住宅房地产估 价;商业房地产估价;工业房地产估价;其他房地产估价。 11.商务物业管理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商务物业管理的类型、管理模式和管理内容,掌握各种商务物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商务物业管理的类型、管理模式、管理内容、物业管理企业的选择与评价;物业租赁;写字楼概述,写字楼管理的要求与内容,写字楼的基本管理,写字楼的 服务与营销管理,写字楼的管理模式与组织架构;零售商业物业概述,购物中心及其管理, 零售商业物业的管理;批发概述,批发商业的物业形态与特点,批发商业物业管理;酒店概 述,酒店物业经营管理的模式,酒店经营管理合同;会所概述,住区会所的经营策略,住区会所的宣传策略,住区会所的价格策略,住区会所会员制促销;会展业的发展与会展物业的 类型,会议展览中心物业管理的内容;商业物业设备管理;商业物业安全保卫与消防管理。

教育学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比例的,硕士博士占,有三名教授是河北师范大学兼职研究生导师,现已基本上形成了一支整体素质高、年龄结构合理、职称比例科学、学历层次高、知识结构前沿、学术追踪及时的教师队伍。教育学院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先进的教育观念为先导,紧紧把握教学工作这个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下大力气抓师资队伍和学科专业建设,树立教学的中心位置,通过强化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建设了《教育学》和《心理健康教育》两门精品课程,教师教育团队被列为河北省级教师教育团队。实验室800元以上仪器价值150万余元,配备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实验室、琴房、形体房、实训室等教育教学资源,资料室藏书4500余册,期刊杂志54种。现有廊坊市第四中学、广阳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等9个实习基地,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你们的专业我不是太了解,我是其他学院毕业的。但是还没有拿到通知书我很能理解,我的通知书是在快开学了才拿上的。如果你早拿了,那就不是这学校发的了。

工作后帮领导写毕业论文

(4)用较新的理论、较新的方法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取得一定的效果。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和数据等。 (5)用相关学科的理论较好地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本学科中的问题。 (6)用新发现的材料(数据、事实、史实、观察所得等)来证明已证明过的观点。 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要求对前人已有的结论不盲从,而要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敢于否定那些陈旧过时的结论,这不仅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还必须具有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任何创新都不是凭空而来的,总是以前人的成果为基础。因此,我们要认真地学习、研究和吸收前人的成果。但是这种学习不是不加分析地生吞活剥,而是既要继承,又要批判和发展。 三、论据要翔实,论证要严密 (一)论据要翔实 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仅有一个好的主题和观点是不够的,它还必须要有充分、翔实的论据材料作为支持。旁征博引、多方佐证,是毕业论文有别于一般性议论文的明显特点。一般性议论文,作者要证明一个观点,有时只需对一两个论据进行分析就可以了,而毕业论文则必须以大量的论据材料作为自己观点形成的基础和确立的支柱。作者每确立一个观点,必须考虑:用什么材料做主证,什么材料做旁证;对自己的观点是否会有不同的意见或反面意见,对他人持有的异议应如何进行阐释或反驳。毕业论文要求作者所提出的观点、见解切切实实是属于自己的,而要使自己的观点能够得到别人的承认,就必须有大量的、充分的、有说服力的理由来证实自己观点的正确。 毕业论文的论据要充分,还须运用得当。一篇论文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全部研究工作所得,古今中外的事实事例、精辟的论述、所有的实践数据、观察结果、调查成果等全部引用进来,而是要取其必要者,舍弃可有可无者。论据为论点服务,材料的简单堆积不仅不能证明论点,强有力地阐述论点,反而给人以一种文章拖咨、杂乱无章、不得要领的感觉。因而在已收集的大量材料中如何选择必要的论据显得十分重要。一般来说,要注意论据的新颖性、典型性、代表性,更重要的是考虑其能否有力地阐述观点。 毕业论文中引用的材料和数据,必须正确可靠,经得起推敲和验证,即论据的正确性。具体要求是,所引用的材料必须经过反复证实。第一手材料要公正,要反复核实,要去掉个人的好恶和想当然的推想,保留其客观的真实。第二手材料要究根问底,查明原始出处,并深领其意,而不得断章取义。引用别人的材料是为自己的论证服务,而不得作为篇章的点缀。在引用他人材料时,需要下一番筛选、鉴别的功夫,做到准确无误。写作毕业论文,应尽量多引用自己的实践数据、调查结果等作为佐证。如果文章论证的内容,是作者自己亲身实践所得出的结果,那么文章的价值就会增加许多倍。当然,对于掌握知识有限、实践机会较少的大学生来讲,在初次进行科学研究中难免重复别人的劳动,在毕业论文中较多地引用别人的实践结果、数据等,在所难免。但如果全篇文章的内容均是间接得来的东西的组合,很少有自己亲自动手得到的东西,那也就完全失去了写作毕业论文的意义。

不就是论文吗,LD让你写,你找我帮你写好了,两天就给你写一份优秀的。毕业论文,泛指专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学士学位毕业论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等,即需要在学业完成前写作并提交的论文,是教学或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写毕业论文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毕业论文应反映出作者能够准确地掌握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论文题目的范围不宜过宽,一般选择本学科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

主动承认错误,接受惩罚。大学毕业最后的一关就是毕业论文。为减少压力,一些学生选择走捷径——论文代写。“代写论文,说白了就是有需求就有市场。而且,需求长期存在。”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法治战略所所长助理韩玉亭指出,目前对于买卖论文行为的惩戒举措总体还是偏松的。在法律法规和国家管理层面,对买卖论文的社会中介组织、网站和个人,均只有概括性的规定,由主管单位处理。

秘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全美秘书协会《章程》对秘书人员的要求是:要像心理学家一样善于洞察别人的心灵,要像外交家一样善于处理各种交际关系……社会对秘书人员有一种期望:善于处事、谦虚友好等。作为秘书人员,对自己应有较高的期望。社会心理学认为,对自己期望高的人,相应地在某一领域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也越大。 处理人际关系是一门学问。“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一个秘书如果很善于交际,见面就熟,使人很容易接近,也容易被人信赖,那么办事的成功率就比较高。 秘书人际关系的处理应该具备的那些能力呢?1、理解和领会的能力:就是要听得快,听得准,记得牢。只有清楚领会他人的意图才能理解他人的立场,从而和谐融洽人际关系。2、学会说话:这是一门学问,是关系人际关系成败的基础。它要求语言要有感染力、说服力、风度、礼貌等等。3、应变能力:秘书接触的人际关系多样化,办公室各色人员之间难免有时会出现不和谐的因子,这就要求秘书人员能原则不便,灵活处置这些不和谐使之和谐。4、学习能力:则是向别人学习,同别人友好,相互谅解和支持,在互帮互学中进步。7、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工作时应该保持高昂的情绪状态,绝不把消极负面的情绪带进办公室,带进工作中。 秘书人际关系处理应遵循的原则。1、平等。人际交往中,平等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人际交往中着重的是人格平等,即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自尊心、感情、不涉及他人的隐私权。2、诚信。在秘书工作中诚信有着重要的价值。它实际上是单位或个人的无形资产,诚信是单位或个人忠诚的外在表现,它反映了单位或个人行为的规律性和稳定性。秘书人员在人际交往中“诚而有信”,就能发挥出自身能力,得到他人或组织的支持、鼓励,更好的表现自身价值。3、宽容。宽容指心胸宽广、忍耐力强、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际交往中要求秘书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关心人,理解人,大事清楚,小事糊涂,原则要坚持,方法要灵活,以德报怨,得理让人。4、知人知言。社会中每个人得气质、性格皆不同,交往得动机,所抱的目的也不同,秘书人员在开展人际交往时,对交往对象应该有较深刻的了解与把握,掌握主动。应知“知其可以言而不言,为失人;知其不可言而与之言,为失言”。5、礼仪。礼仪是礼节和仪式,它是道德的一种外在表现方式,在人际关系调节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微笑是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使生疏变为亲密,使隔阂化为融洽,使不顺心变为开心。6、慎独。秘书人员在八小时内外都要遵章守纪,坚持道德品格操守,防止误入歧途。老子言:“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怎么样“慎独”?一是要慎“浮躁”,淡漠明志,宁静致远,戒骄戒躁,惯于自省;二是要慎“交友”,牢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避免在社会圈里栽跟头;三是要慎“私欲”,私欲膨胀,利欲熏心,就难免不出问题。秘书人员应远离一切腐朽的、低级趣味的东西。 秘书同领导、同事、下级的关系 秘书人际关系的具体内容就是和别人相处,这也是人际关系理论最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秘书工作的人际关系主要分为:秘书与领导的关系、秘书与同事的关系、秘书与下级的关系。 秘书与领导的关系 秘书与领导的交际是最为复杂最为微妙得一种。不仅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服务与被服务的工作关系,同时也交织着人与人之间在思想、知识、情感等方面的交往关系。 作为一个现代秘书,在尊重领导的前提下,不应该惟命是从,而要做领导的帮手,帮助领导出谋划策,帮助领导来做一些决定,防止领导发生一些错误。给上司提意见只是本职工作中的一小部分,尽力完善、改进、迈向新台阶才是最终目的。要让上司接纳你的观点,应在尊重的氛围内,有礼有节,有分寸地磨合。不过,在提出质疑和意见前,一定要拿出详细的,足以说服对方的资料计划。从而创造一个与上司比较合作化的环境,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在与多位领导相处时,一定要以事业为重,从工作出发,尽力维护领导班子的团结与威信,不论是在思想感情上,还是行为活动上都不能产生倾斜度;不能表现出靠近谁,疏远谁,听从谁,不听从谁的行为;不能当甲领导的面吹捧乙领导,当乙领导面吹捧丙领导;当领导之间产生分歧时,更不能主动地、单向地瞎掰扯、乱搅和,或者冷眼旁观,只能被动地双面劝慰、弥合、消除,本着工作的支持,关系上的爱护,感情上的友谊去做。要始终与多位领导保持经得起考验的革命同志式的纯洁、真诚的友谊。 秘书与同事的关系 秘书在办公室与同事之间相处是办公室人际关系的重要部分,应该遵守两个基本原则:真诚和人际相互作用。真诚是人际交往的最基本的要求,所有的人际交往的手段、技巧都应该是建立在真诚交往的基础之上的。 秘书人员在办公室与同事相处应切忌以下几点:忌讳拉小圈子,互相散播小道消息;忌讳情绪不佳,牢骚满腹;忌讳趋炎附势,攀龙附凤;忌讳逢人诉苦,没完没了;忌讳故作姿态,举止特异。 在避免以上的忌讳之后,秘书人员要和同事关系融洽还得做到以下十个方面。1、以诚待人:以自身礼貌与魅力,以关心他人的态度打入人群。2、信守承诺:说到做到,做事卖力,讲求效率。3、全神贯注: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组织。4、勤加浇灌:把时间投资在培养人际关系上,在无求于人时,用电话、卡片、传真、电子邮件等与他人保持联络,孕育出彼此的信任与支持。5、尊重对方:别把人只视作工作上该联络的对象。6、赞美他人:不吝于给予赞美和鼓励,表达对他人的欣赏。7、时时感恩:别忘了在他人的赞美和善意的批评之后说声谢谢!8、承担责任:勇于为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不找接口推脱。9、绝不居功更不抢功。10、不忘幽默:保持对生活的感性与幽默,享受建立人际网路的过程! 秘书与下级的关系 由于秘书工作的特性,使得秘书成为了领导最亲近的人,经常会代表领导去发布一些命令,指挥下面的员工去办理一些事情。在这个时候,秘书如果跟下级员工的人际关系处理得不好的话会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了工作的效率和工作的质量。所以秘书人员应与下级平等交往,承认大家是共同协作的关系,在工作方面只有职位上的差异,给人平易近人的亲切感,博得大家的好感与支持。对下级所犯的错误应该用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同时,为了工作的效率性,准确性,秘书在处理同下级的关系的时候还应该关心他们工作以外的东西,比如家庭状况、性格爱好、日常生活等等,在他们中间树立良好的形象。 秘书人际关系的方法技巧 美国成人教育家戴·卡耐基在调查了无数的明星、巨商、军政要员之后认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85%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事技巧。因此,我们应该主动地、积极地同他人交往,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入手:1、寻找共同语言。交往双方有共同的话题,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体验和共同的情感,就意味着交往有走向成功的可能,寻找这样的共同点就成为交往的关键。由于任何一个人都是多元性的集合体,从文化、民族、地域、知识、能力、职业、年龄、个人经历、思想观点等,总能找到共同语言的基点,以利交往的进行。“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就是这个道理。这就要求我们秘书人员在平常的工作中要细心留意,把握住他人特性,以便更好的寻求共同的话题。2、向对方有限度地敞开自己。以诚相待是人际交往中的基本的道德准则。交往中,一方要吸引另一方,只有在一定范围内敞开胸怀,言明所求,唤起理解和同情,取得信任,交往才会成功。虚假遮掩,或表现出极强的自我保护性,对别人过于防范,都难于使交往成功。在一定条件下,应该采取“欲取之,则先予之”的方法,合理地实施交往策略技巧,实现交往目的。对我们秘书人员而言,要把握住一个尺度,那就是能言则言,不能言绝对不言。3、善解人意,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功的交往者总是善于听取对方的言论,善于理解对方的意见和意图,总是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考虑对方的需要、利益、兴趣、爱好和方便,减少给对方带来的麻烦。在交往中尽管为此而付出了代价,但给组织或个人带来的利益将是稳定的、长期的。4、学会倾听。耐心地听别人讲话,尊重讲话人的情感和态度,既表示了你的涵养,又体现了你对他的关心。任何人都需要倾听对象,当人们在生气、悲伤、愤怒、忧愁或兴奋、激动时,都希望有人来和自己交往,希望有人细听他们诉说衷肠。秘书人员在和来访者交谈时,要认真听取来访者的诉说,热情接待,并根据情况及时作出理解。5、真诚的赞赏。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并据以确认自己的重要性,因此,内心都非常渴望他人的赞赏。赞美对方的行为,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秘书人员在交往中,不要吝啬赞美,只要这种赞美是真诚的、健康的、发自内心的。无私的、适当的赞美,既可以给对方带来快乐赢得对方的好感,又能得到对方真诚的理解和热情的支持与帮助,有利于做好本职工作。6、沉着应付。人际交往中,时时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这需要秘书人员具有应变能力,去应付突来的一切。因为交际活动绝对不依其中一方设计的“程序”走,要在变化中去重新调整、重新组织,去适应变化了的情况,缓和气氛,扭转形势,化解矛盾,变被动为主动。要学会巧妙地避开所谈论的话题,模糊地对答,灵活地变通,避实就虚,运用幽默等处理意料之外的情况。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