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学历继续教育方面研究生论文

发布时间:

学历继续教育方面研究生论文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质量探讨》论文范文由一世教育毕业论文网收集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只可观摩不可抄袭,因抄袭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质量探讨引起的版权纠纷本站概不负责,若本站对于该文的展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删除。一、继续与会计人员从业的关系会计人员作为负有特殊职责的从业人员,新《会计法》中明确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同时作为《会计法》重要配套规章之一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中指出,对会计人员资格证书实行定期年检制度;对于持证人员无故不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或不符合其他规定条件的不予通过年检;持证人员未参加或未通过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部门年检的,其持有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自证书载明的有效期限终止之日起自行失效。对于任用没有从业资格证书人员或者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未注册登记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单位,由会计从业资格管理部门依据《会计法》第42条的规定处理。以上表明,我国会计人员的从业已进入法制化阶段,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在会计从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质量直接或间接地着我国会计工作的质量。二、影响会计继续教育质量的因素衡量会计继续教育的质量,应以是否完成或达到《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中所确定的任务、原则和要求为标准。即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使其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应坚持实际、讲求时效、学以致用的原则。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个级别。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现状,若以上述标准来衡量存在诸多。 (-)集中培训问题现在我国会计人员整体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以学历情况分析,生为0.07%,本科生为1.97%,专科生为14.75%,中专生为27.20%,中专以下的为%。学历不同其接受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现在会计继续教育采取连续集中培训的方式下,可以说,在较短的时间内,采用填鸭式的教学论文,大部分会计人员难以接受超大量的培训内容,而直接影响培训质量。(二)培训内容的问题现在会计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每年均由财政部门统一制定,并运用全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系列教材,由于教材和培训对象的通用性和单一性,即培训教材不分高级、中级和初级,培训对象不分事业单位和单位等,结果造成培训内容与本职工作需求严重脱节,如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接受企业会计制度的培训,难以做到理论实际、学以致用,使部分会计人员失去兴趣,而直接影响培训质量。(三)培训组织问题现在会计继续教育的培训组织,一般都是采取高级、中级和初级合并、混合、而又集中统一培训,组织者们为节约培训成本,普遍实行大课堂教学论文,一个课堂容纳几百人,在教学论文条件不能满足的条件下,讲课教师不得不以通读教材的方式完成培训内容,整个课堂气氛死板,师生之间难以交流,造成教师读得无味,学生听得无奈,而直接影响培训质量。 (四)培训考核问题现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主要是以一份试卷完成考核内容,虽然培训单位要求课前签到,但由于各种原因使得此项考核很不严肃,情同虚设。在不分级别培训,内容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一份试卷有多少内容是学员独立完成的,有多少内容代表着培训的真实收获,值得怀疑。甚至有些会计人员不愿意参加培训学习,只在考试时抄抄写写以应付了事。所以说,单一试卷的考核方式直接影响培训质量。三、会计继续教育的层次划分分析以上问题,笔者认为提高会计继续教育培训质量的关键环节,是在培训中应全面实行层次划分,具体包括:对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和培训考核办法进行层次划分,实施从不同层面对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培训。(-)培训人员的层次划分培训人员的层次划分是指按会计人员职务和所在行业(或系统)的分层次。现在我国会计人员的职务分为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其中高级会计师为高级职务,会计师为中级职务,助理会计师为初级职务。会计专业职务是区分会计人员从事业务工作的技术等级。建议会计继续教育应严格执行《暂行规定》中三个级次的划分,并按照行业(或系统)组织培训,以便理论实际,使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通过继续教育都能有所提高,以达到会计继续教育的实际效果。此层次的划分是实行分层次教学论文的基本前提。 (二)培训的层次划分培训内容层次划分包括培训内容的横向和纵向分层次。培训内容的横向分层次是指在培训人员分层次的基础上,结合每一层次人员的基本职责,分别运用三个层次的培训教材,,《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中规定,高级会计师的基本职责是:负责草拟和解释、解答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系统或在全国施行的财务会计法规、制度、办法,组织和指导一个地区或一个部门一个系统的核算和财务工作,培训中级以上会计人才。会计师的基本职责是:负责草拟比较重要的财务会计制度、法规、办法,解释、解答财务会计法规、制度中的重要,、检查财务收支和预算执行情况,培养初级会计人才。对初级会计人员也规定了相应的基本职责。应对高级会计人员进行相关内容的全面系统培训,不仅包括新制度的全部内容,而且更重要的是新制度出台的背景及一些内容变化的和现实意义。对中级会计人员则应有选择地进行相关内容的重点培训,如八项资产准备等。而对初级会计人员应重点培训发生变化后的实务处理。

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一、会计继续教育的特点1.强制性,严要求。财政部颁发布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学习内容、学时由财政部会计司拟订,具体实施由各级财政会计管理部门批准认可的学校、单位组织开展,其运作格局是由培训单位培训,由各级财政部门发证,每个会计人员每年必须接受一定时间的继续教育,《山东省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实施办法》第十九条:持证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不得少于24小时。未参加继续教育的会议从业资格管理机构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不予以公告。2.在职性,层次性。会计继续教育,根据会计专业技术资料(职称)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级别,按文化学习、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工作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层次性和差异性来划分。3.大量性,大规模。据资料介绍我国有1200万会计人员,我们招远市就有4500多人,每年都要按照财政部和省财政厅确定的教育内容进行了一次教育,培训工作量是比较大的。4.长期性,循环性。会计继续教育是一项长期循环性工作,不但在工作上要循序渐进,循环往复,持之以恒,而且在培训师资、教材、场地、质量、制度及管理,应长计划,短安排,综合配套。5.新颖性、专业化。继续教育在西方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却是一项新工作,尚无经验可寻。要向会计知识更新为主内容的技能操作方向转化。6.开放性,实用性。会计继续教育以自学为主,培训为辅;以专门培训为主,其他学习形式为辅。既可以是读学位拿文凭,也可以为取得会计专业技术职称资格;既可以是拿会计证、会计电算证,也可以搞会计学术课题研究,还可以为考注册会计师;既可以脱产学习,也可以半工半读,长期性与短时性相结合,属于开放型学习模式。7.现代性,多形式。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模式一般有:①函授学习;②电话会议形式学习;③有线电视形式的学习;④电教录像形式学习;⑤卫星传授电视接收形式的学习;⑥计算机为主的学习;⑦网络为中心的网上教育。尤其是“以网络为中心”的网上教育是现代远程教育的标志。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由于高校会计队伍庞大,并分散在全国的大、中专院校,加上高校会计人员学识水平参差不齐,给高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加强高校会计人员队伍建设,快速提高其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造就一批能够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决策层会计工作者,仍是当前乃至今后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1.高校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强调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相协调,会计改革不断深入,会计专业性和技术性日趋复杂,对会计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一些新经济事物不断涌现,都给会计科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会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如不及时更新观念,学习新知识,就会逐渐落伍被淘汰。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会计理论研究不断深入、会计具体准则陆续颁布实施的今天,现代会计人员必须具有“四个转变”。(1)由报账型向管理型、决策性转变;(2)由事后型向事前型、事中、事后全过程转变;(3)由被动型向能动型、自主型转变;(4)由传统手工方法向现代高科技、网络化、规范化转变。适应形势,更新知识,不断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学习尤为重要,是科教兴国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继续教育是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自1997年开始,我国每年都有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出台,至今财政部已发布了为数不少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而且现在仍然有新的会计准则和制度在研究制定之中。这些新会计制度是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但如果不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及时更新会计知识,会计人员势必要落伍,会计信息技术性失真将难以避免。加强会计人员是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重要手段,第一,通过继续教育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及业务水平使其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坚持政治方向,着力提高学习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第二,通过继续教育使会计人员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一定的新技术新知识,较娴熟的业务操作能力,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创新能力,才能适应新世纪的要求。第三,通过继续教育使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忠于职守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工作严谨、廉洁奉公,团结协作,谦虚谨慎。3.继续教育是扭转我国会计队伍落后状况的现实要求。原财政部长项怀诚曾对会计指出了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合格的会计人员数量不够;二是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三是行业风气不好,做假账、造假账,违反财会制度和职业道德。只有扎实稳妥地推进会计继续教育准入制度,实现会计继续教育的全面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会计队伍素质落后的局面。因此,会计继续教育模式要从知识增长型向素质提高型转变,改以制度为本的专业培训为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协调好会计继续教育的现实性与前瞻性的关系,既要注意教育内容调整和教育模式转型过程的衔接,更要注重会计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目前县域内经济发展需要,立足于发挥会计继续教育在我县经济发展中的整合作用,更要以长远的发展眼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他县市先进的教育经验,培养会计人员向中高级会计专业和技能水平发展,才能提高会计人员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4.继续教育是深化会计教育改革,与国际会计教育接轨的时代要求。利用现代科技的远程继续教育形式,能扩大教育规模,甚至形成教育产业,减少国家投资,解决工学矛盾;实现人的智能最大化,使高科技技术手段成为学习的催化剂,是学生的自我奋斗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手段,使学习成为不断探索的动力源泉。更利于教育普遍化,如持续教育、终身教育、持续专业教育、教育深化、非传统教育、成人教育等,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以教育为基础,扩大人才培训的贡献率,实现劳动者知识化和学习终身化。三、改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建议1.严格按照规定管理和组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首先,财政部门要选择有实力、有责任心的培训机构来实施培训,并加强对培训实施的监督检查;其次,变集中培训为分散培训,可以分地点、分时间段、分批次进行培训,增强培训的效果。第三,要保证培训的时间,严格按照规定的学时进行培训;第四,严格培训期间的考勤,保证出勤率;第五,严把考试关,对于确实成绩不合格的,应重新参加培训。2.有针对性的安排教育内容,实施分层次教学。培训内容应根据会计改革的变化不断调整,并保证培训的及时性,让会计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会计改革的最新内容。对不同层次、岗位、职位的会计人员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例如:对于初级职称会计人员,应把培训重点放在对会计理论和新出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理解和掌握上,并加强日常会计方法和技巧的交流探讨;对于中级职称会计人员,应重点放在会计制度的难点分析和财务管理等内容;对于高级职称会计人员应主要放在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培养,不仅对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还要了解和掌握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等。3.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采取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在重视培训的同时,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自学积极性,通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网络、录象等形式组织学习;充分发挥会计学会或单位的组织作用,通过组织研讨会等形式,加强学习交流;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鼓励会计人员参加专、本科及研究生学历学习,提升学历层次,提高综合素质。4.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近年来,会计人员假账不断,会计信息质量低下,忽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是根源之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提升,并不是靠几天的培训所能解决,需要常抓不懈,财政部门、各单位应重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通过树立典型从正反两方面,加强教育,会计人员应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的陶冶,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养。5.加强与会计业务相关知识的培训。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经济交流的增加,计算机知识和外语知识对于会计人员越来越重要。首先,应加强计算机知识的培训,除一些常规计算机操作和知识外,应重点掌握操作系统和财务软件的安装和日常维护,有条件的应掌握一门编程语言和设计方法;其次,要有针对性的掌握一定外语知识,要重点培养一定数量的会计人员,使其掌握一门外语,并能达到一定的书面和对话交流能力;第三、要加强其他相关知识如经济、管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6.加强财政部门的检查和监督。财政部门对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继续教育活动要加强监管,对培训的内容、方法、手段、过程以及教师进行全方位审查、监督,并听取会计人员的意见,督促继续教育机构按照规定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对不符合要求的继续教育机构取消其资格。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问题一:研究生论文怎么写 你好,同学,你的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老师让你往哪个方向写? 开题报告有什么要求呢 开题报告是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开题报告选题通过顺利。 1、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即提出问题,阐述研究该课题的原因。研究背景包括理论背景和现实需要。还要综述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①人家在研究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②找出你想研究而别人还没有做的问题。③他人已做过,你认为做得不够(或有缺陷),提出完善的想法或措施。④别人已做过,你重做实验来验证。 2、目的意义 目的意义是指通过该课题研究将解决什么问题(或得到什么结论),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有什么意义。有时将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合二为一。 3、成员分工 成员分工应是指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所担负的具体职责,要人人有事干、个个担责任。组长负责协调、组织。 4、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是课题方案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时间安排等。研究内容是指可操作的东西,一般包括几个层次:⑴研究方向。⑵子课题(数目和标题)。⑶与研究方案有关的内容,即要通过什么、达到什么等等。研究方法要写明是文献研究还是实验、调查研究?若是调查研究是普调还是抽查?如果是实验研究,要注明有无对照实验和重复实验。实施计划要详细写出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地点、任务和目标、由谁负责。若外出调查,要列出调查者、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交通工具、调查工具等。如果是实验研究,要写出实验内容、实验地点、器材。实施计划越具体,则越容易操作。 5、可行性论证 可行性论证是指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即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实验器材、研究经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教师的指导能力。另外,还应提出该课题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学校和老师帮助等等。 6、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预期成果一般是论文或调查(实验)报告等形式。成果表达方式是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和多媒体等形式来表现。 问题二:硕士毕业论文怎么写? 自己动手找一下,可不要照搬啊,参考一下,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那才是自己的,嫌麻烦的话,也可以找人帮忙写,佳博论文写的论文很顺利,可以试一试。 问题三:硕士论文结论部分应该怎么写 英盛观察认为论文的结论部分,应反映论文中通过实验、观察研究并经过理论分析后得到的学术见解。结论应是该论文的最终的、总体的结论。换句话说,结论应是整篇论文的结局,而不是某一局部问题或某一分支问题的结论,也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当体现作者更深层的认识,且是从全篇论文的全部材料出发,经过推理、判断、归纳等逻辑分析过程而得到的新的学术总观念、总见解。 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该部分的写作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本文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②对前人有关的看法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证实或否定。③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未予解决的问题,以及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的关键点和方向。 结论部分的写作要求是:措词严谨,逻辑严密,文字具体,常象法律条文一样,按顺序1、2、3……列成条文,用语暂钉截铁,且只能作一种解释,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词。文字上也不应夸大,对尚不能完全肯定的内容注意留有余地 问题四:研究生论文都是怎么写的啊??好难的。。 论文格式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问题五:硕士毕业论文 绪论怎么写 小木虫 绪论对于硕士学位论文而言,并非可有可无,而是一篇成功论文的一个关键点。一般而言, 绪论应该包括一下内容: 一、选题的意义 该部分要写的内容是本文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危害或后果。也就是说作者发现了一个必得要研究解决的真问题。 写作的要求是: 1、问题要明确,不能太宽泛,没有边,比如一篇环境法的硕士论文不能上来就说环境问题如何严重等等。因为环境问题严重虽然是问题,但太大。 2、问题得是某种的矛盾,而不是一个现象。现象只是问题的表现形式,须得分析出现象背后的隐藏的矛盾。 3、问题得是法律问题,不能是其他学科或领域的问题。 4、如果可能, 论证一下这是一个真问题,而不是伪问题。 二、研究的范围 也就是说本文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解决前述问题, 不能解决什么问题,还有那些问题留待解决等。其中可能还得界定相应的概念。 三、研究的方法 大多数硕士学位论文,能够充分运用规范分析法已属不易,实证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现实的。因为研究的时间和经费都不允许作者进行实证分析。但如果能够充分占有已有的资料,也能够写出很好的论文来。 比较研究则或多或少都会用到一些。其他方法根据作者的能力选用。 四、研究的思路和进路或技术路线 本部分不是必须的, 可以根据情况来选择。 综上,问题最重要,一篇论文的成败首先取决于要研究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是否清楚? 问题六:硕士论文怎么写 您好,可以安排本科、硕士、博士等毕业论文,包修改,包通过,信誉保证,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望采纳!!! 问题七:参考文献中引用别人的硕士论文怎么写 作者. 题名[D]. 学位授予地址:学位授予单位,年份.就可以啦 问题八:硕士研究生的论文怎么写? 一、基本格式: 论文只能打印在每页纸的一面上,不得打印在正反面上。论文纸的大小尺寸为A4纸打印。侧面装订。 二、题名页: 论文题名页上打印格式基本相近,中、英文对照,中文题目页在第一页,英文题目页在第二页。一般由顶部往下三分之一页处打印论文题目,论文题目都用大写字母,下隔八行打印论文调查者姓名、所属电大,再下隔八行视实际情况打上提交日期XX年XX月XX日以及课程名称:论文项目设计 上述各项内容都应打印在论文题名页的中间部位。 三、摘要及关键词页 摘要及关键词页上打印格式同论文题名页,中、英文对照,中文题目页在上,英文题目页在下。一般根据提要的内容多少安排打印。中文题目摘要采用宋体一号,加粗,摘要正文部 无忧论文网 51lunwen/...7 分采用宋体,小四号。关键字题目部分采用宋体三号,加粗,关键字短语部分采用宋体,小四号。英文题目摘要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为一号,加粗,摘要正文部分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为小四。 四、致谢页 学员可以自选致谢页,一般不要求写中文。英文大标题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为一号,加粗,正文部分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为小四。 五、目录页 英文大标题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为一号,加粗,小标题部分统一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为三号,加粗。注意在右方注明对应的页号,中间虚线连接。 六、正文页 问题九:研究生小论文怎么写 让我根据上一年毕业的师兄的毕业论不 比较多,顺的肯定好 问题十:硕士毕业论文怎么写?硕士毕业论文的要求是什么? 一般相关硕士毕业论文的内容都可在百度上去找的。 如果你不能自己完成,你可以到高质高价论文网看一下。 可应对高难度论文创作,写作也很精细。 企鹅.

研究系列继续教育论文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质量探讨》论文范文由一世教育毕业论文网收集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只可观摩不可抄袭,因抄袭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质量探讨引起的版权纠纷本站概不负责,若本站对于该文的展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删除。一、继续与会计人员从业的关系会计人员作为负有特殊职责的从业人员,新《会计法》中明确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同时作为《会计法》重要配套规章之一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中指出,对会计人员资格证书实行定期年检制度;对于持证人员无故不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或不符合其他规定条件的不予通过年检;持证人员未参加或未通过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部门年检的,其持有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自证书载明的有效期限终止之日起自行失效。对于任用没有从业资格证书人员或者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未注册登记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单位,由会计从业资格管理部门依据《会计法》第42条的规定处理。以上表明,我国会计人员的从业已进入法制化阶段,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在会计从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质量直接或间接地着我国会计工作的质量。二、影响会计继续教育质量的因素衡量会计继续教育的质量,应以是否完成或达到《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中所确定的任务、原则和要求为标准。即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使其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应坚持实际、讲求时效、学以致用的原则。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个级别。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现状,若以上述标准来衡量存在诸多。 (-)集中培训问题现在我国会计人员整体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以学历情况分析,生为0.07%,本科生为1.97%,专科生为14.75%,中专生为27.20%,中专以下的为%。学历不同其接受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现在会计继续教育采取连续集中培训的方式下,可以说,在较短的时间内,采用填鸭式的教学论文,大部分会计人员难以接受超大量的培训内容,而直接影响培训质量。(二)培训内容的问题现在会计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每年均由财政部门统一制定,并运用全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系列教材,由于教材和培训对象的通用性和单一性,即培训教材不分高级、中级和初级,培训对象不分事业单位和单位等,结果造成培训内容与本职工作需求严重脱节,如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接受企业会计制度的培训,难以做到理论实际、学以致用,使部分会计人员失去兴趣,而直接影响培训质量。(三)培训组织问题现在会计继续教育的培训组织,一般都是采取高级、中级和初级合并、混合、而又集中统一培训,组织者们为节约培训成本,普遍实行大课堂教学论文,一个课堂容纳几百人,在教学论文条件不能满足的条件下,讲课教师不得不以通读教材的方式完成培训内容,整个课堂气氛死板,师生之间难以交流,造成教师读得无味,学生听得无奈,而直接影响培训质量。 (四)培训考核问题现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主要是以一份试卷完成考核内容,虽然培训单位要求课前签到,但由于各种原因使得此项考核很不严肃,情同虚设。在不分级别培训,内容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一份试卷有多少内容是学员独立完成的,有多少内容代表着培训的真实收获,值得怀疑。甚至有些会计人员不愿意参加培训学习,只在考试时抄抄写写以应付了事。所以说,单一试卷的考核方式直接影响培训质量。三、会计继续教育的层次划分分析以上问题,笔者认为提高会计继续教育培训质量的关键环节,是在培训中应全面实行层次划分,具体包括:对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和培训考核办法进行层次划分,实施从不同层面对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培训。(-)培训人员的层次划分培训人员的层次划分是指按会计人员职务和所在行业(或系统)的分层次。现在我国会计人员的职务分为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其中高级会计师为高级职务,会计师为中级职务,助理会计师为初级职务。会计专业职务是区分会计人员从事业务工作的技术等级。建议会计继续教育应严格执行《暂行规定》中三个级次的划分,并按照行业(或系统)组织培训,以便理论实际,使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通过继续教育都能有所提高,以达到会计继续教育的实际效果。此层次的划分是实行分层次教学论文的基本前提。 (二)培训的层次划分培训内容层次划分包括培训内容的横向和纵向分层次。培训内容的横向分层次是指在培训人员分层次的基础上,结合每一层次人员的基本职责,分别运用三个层次的培训教材,,《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中规定,高级会计师的基本职责是:负责草拟和解释、解答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系统或在全国施行的财务会计法规、制度、办法,组织和指导一个地区或一个部门一个系统的核算和财务工作,培训中级以上会计人才。会计师的基本职责是:负责草拟比较重要的财务会计制度、法规、办法,解释、解答财务会计法规、制度中的重要,、检查财务收支和预算执行情况,培养初级会计人才。对初级会计人员也规定了相应的基本职责。应对高级会计人员进行相关内容的全面系统培训,不仅包括新制度的全部内容,而且更重要的是新制度出台的背景及一些内容变化的和现实意义。对中级会计人员则应有选择地进行相关内容的重点培训,如八项资产准备等。而对初级会计人员应重点培训发生变化后的实务处理。

一、建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的必要性1.实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是不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的需要我国会计队伍庞大,现有会计人员一千三百多万人,但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偏低的现象比较突出。从学历结构上看,国有单位会计人员中具备中专以上学历的人为47. 07%.其中具有本科学历的占2. 30%,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更是凤毛麟角,只占0. 07%,具有会计师资格的仅占8. 45%,至于广大农村和乡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经济组织的会计人员学历层次、业务水平则更低。2.实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不断深化我国会计改革的需要我国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其相关经济领域的改革将不断深入,如现金流量表、企业重组等新业务、新知识、新概念、新方法层出不穷,亟待会计人员学习、掌握和实施,即使是高校毕业生,也仍有必要接受持续不断的终身教育。要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把继续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最佳投入,只有不断地“充电”、“加油”,更新知识,才能不落伍。市场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越重要。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重要作用的发挥,有赖于高素质的会计工作者作保证,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同时,市场经济也对会计人员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会计人员绝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计算和报账,还必须积极地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掌握新知识、新内容,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论文(精选3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彝良县教师继续教育现状

1.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对继续教育认识不到位

对于农村教师特别是年龄偏大的教师来说,教育教学工作一贯就是按自己的理解想当然地闭门造车。对于继续教育中提到的新理念、新方法不予理会。这些新理念和方法毕竟是集大家之探究实践所得——集思广益,只有了解了再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能找到不足,知不足才能进步,也才知道有许多理念并不是都需要电子白板、需要投影仪才能用。

2.经费问题

西部地区教师普遍待遇低,尤其是农村教师。最近十几年,西部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经费几乎都是由教师自己承担。虽然近几年来我县有部分学校对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费用给予报销,但除了培训费外,还要承担数目不小的住宿费、生活费以及其他开支。由于以上原因,许多教师不愿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二改善彝良县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措施

1.提高培训教师自身素质

当前有相当数量的培训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培训教师自身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参训教师对待继续教育的态度:第一,改变以往单一的培训方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用当前比较新的教学方式、教学技巧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第二,对培训者进行专门集中培训。在承担继续教育任务的单位抽取一定的人员参加由国家高校和教育科研单位相关专家学者组织的专门培训。这些专家学者对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有较高认识,参与过课改,了解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通过他们对地方培训者进行培训,可以整体提高培训者素质,更好地为地方继续教育培训服务。第三,地方继续教育培训脱离实际,这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培训教师不了解中小学教育的原因。因此,培训教师每年必须对当前的农村中小学进行一定的调研,走入中小学课堂,及时挖掘中小学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农村中小学的具体情况来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培训中解决教师们遇到的困惑,才能真正吸引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重视继续教育。

2.培训形式多样化

第一,校本培训模式。以教师任教学校为基地,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探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主要学习内容。它注重在探讨中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总结实践经验。第二,专家引领教育方式。让有一定造诣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教师一起参与到继续教育中去,通过专家们的示范以及在专家提供的新的理论指导下,使教师整体素质得以提高。第三,集中培训模式。这种模式是当前采用最多的一种模式。教师利用假期到指定的学校接受一段时间的继续教育,通过集中培训,完成培训科目,最后通过考试而达到目的。第四,送教下乡模式。由相关部门利用周末或寒暑假让一些经过培训的高校教师,定期到农村地区的乡镇上对教师进行短期的教育培训,使当地教师便捷地完成继续教育培训。第五,远程培训模式。利用网络教育的便利性,制定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建立一个学习培训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课程资源的共享。远程教育培训对课堂的生成、构建、发展、探索,对新的教育理念的认识、探求,都将是一次革命性的学习方式。

3.增强培训实效性的改进方案

第一,改进培训内容,贴近一线教师教育教学实际。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以典型教学案例为载体,创设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紧密结合学校教育教学一线实际,开展主题鲜明的技能培训,这样便于促进培训成果在教学实践中的转化。第二,转变培训方式,提升教师参训实效。针对教师学习特点,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通过现场诊断和案例教学解决实际问题,采取跟岗培训和情境体验改进教学行为,利用行动研究和反思实践提升教育经验,确保培训实效。第三,强化培训自主性,激发教师参训动力。尝试建立教师自主选学机制,为教师创造自主选择培训内容、时间、途径和机构的机会,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建立试行培训学分认证制度,学时学分合理转化。将培训学分作为教师履职考核的必备条件,激发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促进培训成果在教学实践中的转化。

4.转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观念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师们的知识、观念必须更新。无论是老教师或是新教师都必须通过继续学习来达到教育思想的改变,树立新的教育观念。通过继续教育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化。

5.政府应加大继续教育经费

政府应转变继续教育观念,加大投入,对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提供一定的交通、生活补助,减轻农村教师的经济负担。

总之,彝良县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取决于培训教师素质的提高,角色的转变,既是培训者,又是教研员,是新理念、新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指导者。还取决于广大教师观念的转变,上级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希望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到继续教育中来,让农村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添上靓丽的一笔。

摘要 :将积极心理学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相结合,能促进中小学教师反思师生关系,并激发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情感,这也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客观要求。文章探析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可行性,指出积极心理学能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提供新思路,并探析积极心理学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应用路径。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师发展

一、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及其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E.Seligman)于1998年提出的一种全新心理学理念。此前,心理学主要的用途是治疗患者的心理创伤,以医生治疗患者的方式处理心理问题,这种传统心理学也叫消极心理学。不同于消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主要致力于研究和挖掘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要求心理学家用欣赏的眼光挖掘人的潜能,研究人类的积极人格,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强调人的价值。

二、积极心理学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相结合的意义

一是积极心理学丰富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继续教育是提升中小学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方法,对完善中小学教师教育体系、促进中小学教师发展至关重要。传统的继续教育通常包括职业道德培训、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等,但随着社会发展,各研究领域之间互相交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适当借鉴其他学科领域的发展理论,以拓宽自身改革的道路。积极心理学在吸纳传统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实证的方法探索、发现、验证和预测人类走向幸福和完善的路径丰富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增加了传统继续教育缺乏的教育理念、思想观念,拓宽了原有的改革路径,促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应用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可行性

一是积极心理学理念符合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目标。保持积极向上态度的人,更容易在逆境中保持好心态,战胜逆境,取得成功。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情感、积极品质的培养和积极社会组织系统的营造,展示了一种积极教育的理念。

四、积极心理学应用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路径

(一)丰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教育部门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视度和关注度越来越高。继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是我国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次教育观念的大变革,为所有教育工作者提供终身教育、终身培训观念,通过不断教育培训补充和更新知识[6],补充知识漏洞。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吸纳了众多心理学理论研究成果,为许多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些优秀研究成果也能为中小学继续教育所用,为中小学继续教育改革提供新思路,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增添新内容,弥补原有教育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步表现出的不足,使继续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愈趋完善。除了旨在弥补教师的知识缺陷、更新教师知识结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还应当关注教师的全面发展。但是,现实的教师继续教育往往摆脱不了传统教育的束缚,忽视了教师个体的全面发展,这恰恰是积极心理学能弥补的部分。积极心理学强调挖掘人的潜能,致力于培养积极的人格,这对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个人全面发展大有裨益。可见,积极心理学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中小学继续教育在促进教师个人全面发展的知识方面的缺陷,使继续教育内容更加完善。

(二)调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对象

现行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活动具有比较明显的计划管理色彩,从中小学、县(区)、市、省到国家级的中小学教师培训通常是“强制的荣誉和福利”,因此中小学教师自身并没有“是否同意或愿意”参与继续教育的表达权和选择权,这种“强制”的继续教育会促使受教育对象通过“软抵抗”的形式,表达对现行继续教育活动的不满,即在继续教育活动中表现为“出工不出力”[7]。“软抵抗”表示中小学教师在继续教育组织(管理)者面前常常表达“同意学或者愿意学”,但在继续教育的实际活动中“身在曹营心在汉”。换言之,形式上接受培训,实质上在培训课堂“随身携带”其他任务。在接受继续教育后,部分中小学教师并没有将在培训中获得的教育知识运用于实际教育工作,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此外,参加培训的教师可能来自不同的专业,具有不同的水平,有着不同的参与目的,希望从培训中学习的知识并不同,但是继续教育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是有限的,对不同教师不可能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教学内容也无法关照到所有参与课程培训的老师。积极心理学认为,当自主、能力、关系三种人的先天需要得到满足时,最有可能激发人的内在动机。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应用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在继续教育培训中培训者可以加大情感方面的投入,给予教师一些空间去发挥,使他们更具主动性和能动性,这样对培训的效果大有裨益,可以提高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也能更好地服务于不同教师的个性需求,增强继续教育效果。

(三)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

按照我国现行管理体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本是由各区县的教师进修学校或者是教育培训单位负责。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安排与计划,通过教师进修学校,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不可否认,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活动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水平,加强了他们的业务能力,为我国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贡献了积极的力量。但是,由于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监督与考核,有时行政主体缺位,有时管理职能交叉重合,甚至有些教育培训规定存在漏洞,导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效率低下,难以充分激发中小学教师的主体精神。总之,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机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积极心理学旨在促进人类持续探索自身的积极力量,使人自发追求幸福。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主要通过组织中小学教师参与继续教育活动,不断完善中小学教师的总体教学能力,促使中小学教师更好地扮演提供高水平教育质量的辛勤园丁的角色。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积极心理学都包含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将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组织系统理论应用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活动中,有助于解决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过程中效率低、教师主体性弱等问题,有益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活动的开展。积极心理学中组织系统理论的应用,可以增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活力,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前景更加光明。积极心理学中的组织系统理论还能够改善整个社会环境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态度与看法,使整个社会形成支持中小学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良好氛围,从而帮助中小学教师克服对接受继续教育的抗拒心理,促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

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意义

继续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自身学习或参加有组织的`培训,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知识、拓展创造能力和补充专业技术水平。对中小学教师来说,继续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其学历层次,更重要的是可以及时更新陈旧的知识和理念,从而扩大视野和完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新要求。

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功利性明显,态度不积极。

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从实质上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不愿意参加继续教育,即使自愿参加,其目的都很明确:要么为了拿文凭,要么为了评职称加分。而没有认识到继续教育是自身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实际能力。因此,即便是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个别教师也是流于走形式,其实效不尽人意。

2.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教学方式、课程设置单一、培训师资不强。

目培训种类繁多但不系统,内容陈旧不能反映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培训方式上,基本上是单一的讲授式,枯燥无味的照本宣科,学员只能在下边被动接受,根本谈不上参与课堂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如果是教育学院组织的培训,教学效果相对来说会好的多,因为其自身具备较强的师资队伍。而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往往没有专职教师,临时找一些领导或者几个有名气的教师讲课,讲的内容往往是大而全的东西,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完全不能满足教师对自己学科新的教育理论接受和现代教育技术掌握。

3.中小学教师工作量大,时间难以保障。

中小学教师很难抽出专门时间来学习,工学矛盾突出。很多学校无法安排教师外出参加继续教育,一旦教师出去学习没有相应的教师代课。而很多继续教育的时间都安排在工作时间,很多教师只能调课,回来后加班加点,甚至挤占星期天给学生补课。如此,继续教育不仅不能实现初衷,反而给教师增添了负担。即便是有些培训安排在星期天或者假期,部分老师会因为占用了其休息时间而不愿意参加。

4.培训经费由教师本人承担,增加了教师的经济负担。

如今大多数中小学校无力承担继续教育经费,中小学教师外出学习与培训的费用主要是本人自己承担。尤其是偏远、薄弱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工资本来就很低,培训费用完全由个人承担无疑增加了教师的经济负担。还有一些地方的教育培训层次不高但名目繁多,培训的费用较高,如果所需费用绝大部分由自己承担,就大大影响了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三、对继续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1.为教师继续教育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

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施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目前很多国家对教师在职进修都有专门的法律规定,然而在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没有关于培训时间和经费保障的规定。不过很多专家学者已经明确建议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师在职进修制度,国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迫在眉睫。

2.适当放开教育专业硕士的招生。

可以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新方法,是一条提高中小学教师学历与素质的重要途径。教育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不同,其培养过程以课程为主,并且较之学术型硕士,其更侧重于实践。同时,教师到大学学习,不仅可以学习到最前沿的理论和最新的教育理念,还可以亲身体验大学校园浓厚的学习与学术氛围,可以近距离接触到名师大家,这种耳濡目染的学习,必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若能参加教育专业硕士的学习,教师的素质和科研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提升,同时,学历层次的上升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信心及社会地位,从而间接积极地影响到其教学的心态,提升教学水平。然而,遗憾的是,从目前的规定来看,教育专业硕士仅在在职中学教师中招生,小学教师尚未成为其,因此,笔者建议,可以适当放开教育专业硕士的招生,使中小学教师均具备参加学习的资格。

3.教育行政部门提升服务意识,带头转变观念。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意识,根据当地教育发展的情况和教师的实际要求,开办高水平高质量的继续教育培训,客观考虑培训的场地和时间,选择距离较近的培训场所,避免占用教师上课的时间,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减轻教师的负担。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对教育理论学习的认识,把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当做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并积极为教师提供教育培训的机会和条件,这样才能把继续教育切实办成为广大教师服务的途径。

4.开展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校本培训,可以弥补当前培训的盲目性和片面性,提升教师培训的针对性。积极利用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师开发适合自身的校本培训资源,弘扬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特色,不断丰富继续教育的方式。同时鼓励教师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学术研究,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不断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

中小学继续教育再研究论文

继续 教育 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主要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造力和专业技术水平。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教师继续教育 总结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师继续教育总结1

回顾_继续教育工作,我园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构建起了继续教育实施工作平台:1、新理念引领:园里组建继续教育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具体实施。2、岗位演练:以岗位为阵地,实践演练。3、观摩研讨:以班组为单位,进行观摩研讨,在 反思 中自我提高。我园具体做法是:

一、强化领导,力抓建设。

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是一项旨在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以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工程,它要求每个教师都积极投身其中,通过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专业水准,从而使教育教学能力得以全面的提升。我校领导充分认识到责任重,因此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完善的领导组织。

园里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园继教骨干为成员的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教导主任负责继续教育工作的具体组织与管理。

2、明确的责任分工。

业务园长负责宣传启动,提出园所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总体思路,并自始至终指导,督促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根据园里制定的实施教师继续教育“五年规划”的要求,制定有关 工作计划 和 实施方案 。

二、注重规范,落实管理。

规范的管理,是我园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保证。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一边实施教师的培训,一边不断规范管理。使得园所的继续教育工作得以正常有序地进行。归纳起来,我园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做到了两个到位:

1、工作职责到位。园里根据继续教育工作的要求和学前部指导意见,设岗定责,使我园的继续教育工作有成效。

2、过程管理到位。我园按计划进行学习,对教师们培训的时间,学时、学习情况做好了记录。

3、效果评估到位。园考核领导小组阶段性地对教师进行学习效果的考核、评估,并与教师的评优、晋级挂钩。

三、讲求实效,抓实培训。

我园的教师师德教育,新理念,教师心理健康,新技术以及幼儿音乐活动的创编等培训工作,力求实干,讲求实效,培训要求做到让教师真正有所收获。

1、抓师德教育,激励教师 爱岗敬业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德是师之本,教师的 言行举止 潜移默化影响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我园抓师德教育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铸造“师魂”。师魂是教师的政治灵魂,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是既教书又育人。因此我园始终把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为重点,给所有的老师创造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二是培养“师德”。我们组织教师学习《新时期师德修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签订《师德书》并通过学习身边先进个人的 事迹 让教师身临其境,感悟体会。用身边活生生的典型对全体教师进行师德教育。

2、抓园本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我园结合科研课题的研究,把科研成果纳入园本课程,还采取“走出去、学进来”把兄弟园所好的 经验 和 教学 方法 ,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更新,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3、骨干引领。首先,建立骨干教师梯队,分期、分级进行岗位培训。其次,建立了“一帮一、老带青”教学帮扶 对子 ,在观摩、实践、反思中自我提高。

4、立足岗位实践演练。园里通过每半年一次的岗位练兵活动,让教师将所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把新技术与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并以班组为单位进行演练后的研讨、反思、交流、再演练。在以“学习-反思实践创新”为模式的培训过程中,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四、不足之处:根据“十一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评估验收要求,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继续教育工作任务之重,在落实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培训内容不够具体,外出学习机会较少。

总之,我园继续教育工作在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齐心协力与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园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以一如既往地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促进园所课程的改革,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学前教育的持续发展。

教师继续教育总结2

十天的时间很快就要结束了,我选择的是刘冬萍老师的工作室,我主要浏览了以下几个版块:教育之窗、教学资源、成果展示、 教育叙事 、 读书心得 、专家视野。

一、对于这次 英语阅读 与写作专项研修,我觉得我感触颇深的有以下几方面:

1.刘冬萍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我把刘老师上传至网页上的内容几乎看了一遍,并有选择性的下载并存档了一部分。这是她平时工作中积累的结晶,也是我以后可以不断借鉴的美文。

2.版面的设计相当美观,而且很合理。这足以反映出刘老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是很强的,我也要学做一位能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技术充分整合的新型教师。

3.在__网教师论坛,我看到了很多老师不同的见解,也学到了很多。

二、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努力加强以下几方面:

1.要不断加强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教师除了其人格魅力能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为人处事外,能给学生最直接、最有用的东西就是知识了。英语里有句 谚语 “liveandlearn”,没错,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技巧和技能,才能教给学生全面、系统、有用的知识。新形势下的新课程改革的确对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对我们而言,在教学海洋里,自身的学习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2.注重课堂角色的转变。

在研修过程中,我清楚地意识到教师角色的转变对课堂效果乃至教学效果的影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仅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也限制了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能的提高。只有让学生限度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实际出发,加以合理的引导,教与学才能互长,达到良性循环。虽然由于诸多客观因素如大班教学、学生水平不一等这一点在具 体操 作中存在很大的难度和挑战,但是这是我们必须努力的目标

3.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和方法。

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材料学习以及本学科的专题学习,我的理论基础更扎实了,与此同时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有理论基础作为指导是不够的,我们要更多地做的是把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纸上谈兵不可能打出漂亮的胜仗,而我们所做的那么多教学思考和研究如果不转化为具体的实践,也只能是停留在表面,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改革。所以,今后我一定会努力把在这段时间里学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际中,争取提高课堂效率,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增强师生情感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善于表达积极情感,多给学生动口的机会,多给予热情鼓励,引导他们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教师一个默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份由衷的赞许,都会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和可敬。这些都促进学生积极的上进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加他们学习的勇气和信心。达到以情促知、以情促教的目的。

教师继续教育总结3

20__年,根据教育体育局师训中心的部署和安排,我校本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做好校本培训工作,以教育教研活动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和青年教师培训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现将我校20__年教师继续教育培训 工作总结 汇报如下:

一、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管理和领导,保证教师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长陈永兵为组长,以副校长孔建平为副组长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教务处安排部署,各组分工落实。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并加以落实执行,积极鼓励教师外出参加区市县级组织开展的各类培训活动,接受和了解新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

二、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打造一支德艺双全的教师队伍。

在20__年教师校本培训工作中,我校根据自身情况,以新课程改革为主题,要求教师立足本职岗位,把师德建设作为重点,由各教研组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 法》等法规和文件,教导处组织教师参加区市县教育局组织的新课改培训学习。在校内积极举办骨干教师示范观摩课、青年教师研讨课,并由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会后评析、交流,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加强教师自身建设,以老带新,以新促老,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愿望。

我校通过开展教学示范课、教学研讨会、教研组集体备课等多种形式让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进行传、帮、带,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从而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建立教师学习制度,加强教学研究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行政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政治学习,提高教师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我校决定由教研组长每周主持召开一次教学研究工作会议,政治学习会议由政教处主持,每两周召开一次。学校积极鼓励教师从事教研活动,制定了一系列奖励办法,并支持教师参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各种教学竞赛和教学交流活动。通过此项工作,我们既培训了老师的业务能力,又有利于教师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

五、教务处进一步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的组织、安排、督导、检查、考核、总结、归档工作。

20__年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将努力使教师转变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现代教育思想,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创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具体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积极实施新课程培训工作。在严格要求教师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工作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邀请专家开办新课程改革的讲座,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和指导,使他们进一步领会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指导思想,了解相关课改 措施 和实施步骤,切实做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充分发挥教研组的核心作用。学校将继续以教研组为中心,有计划有目的开展各种教研活动。每学期初,教研组需制订学期工作计划,学期末要做好教学情况总结。每学期要定出一两个教研课题,组织教师试验,并进行专题研讨。教研组要督促和组织教师互相听课学习,认真填写听课记录,做好公开课的评析和总结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培训的考核和管理工作。学校成立了由校长陈永兵担任组长的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抓,教导处和教研组具体落实,各部门协助配合的局面。重视培训安排,强调培训实效,加强培训管理,从而使校本培训的工作顺利、扎实有效地进行。

(四)、积极完成县教育局下达的各项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任务。

总之,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工作,我们坚信,随着校本培训的深入开展,教师职称评定的广泛宣传,教师们的认识会逐步提高,主动参与意识会逐步加强,教研活动也将会更加广泛、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使我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的业务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教师继续教育总结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大计和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教师队伍的结构从年龄、知识水平和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教师整体水平偏低。以前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多停留在全员通识培训和教研组教研形式上,教师队伍整体提高不明显。因此,我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确立以校为本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体系,创造性地开展卓有成效的教师继续教育活动,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学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教师队伍优先优质发展战略,以“国培计划”为引领,以“省培计划”、市级培训和县级培训为抓手,以提升教师德育能力、创新精神、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以校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我校“十二五”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目标要求。

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围绕“强化能力,提升素质,决战课堂,提高质量”的单体目标,以提高中小学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为主要内容,努力适应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配置均衡、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三、提高认识,强化过程管理,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高。

1、校领导班子认真学习统一思想,提高对学校发展必须教师队伍整体建设优先发展的认识,针对学校教师队伍的年龄构成、知识构成和教学能力素质的构成特点,从学校实际出发建立起以校长亲自抓,由教导处具体实施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继教专干,坚持“专人负责、分工明确、分层培训、分类推进、高效务实”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原则,确立形成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网络”,制定和完善了各项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

2、学校在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的同时,更加注重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科学、规范、实效的过程管理,把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作为学校发展的大计来抓。每学期,校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活动,根据不同层次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需求,设立不同的内容,采取专题系列培训、竞赛、自学辅导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活动,使教师的业务学习常学常新,与时俱进,适应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教师的需求。严格检查,注重过程管理,建立教师继续教育个人档案,详细记载了每学期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活动的资料,包括课后反思、论文、学习体会、教学点滴及研究的原始资料等并及时将培训情况和经费投入等登记入《十二五继教学时登记表》。

3、调查反馈,整体规划。随着时间的发展,总会有新思想,新知识的不断出现,为此,在实施计划过程中,对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查继续教育内容,从长远的角度确定教师的发展方向,尊重教师的个性,每个人都制定自身发展计划,确定活动内容,与时俱进,走自身特色发展的道路。

四、积极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建立师德教育专项培训长效机制。开展以理论培训、思想教育、经验交流、制度管理等方式,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切入点,认真贯彻实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全面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广泛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宣传,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利用升旗仪式、政治学习介绍)、经验交流、未成年人教育法规、师德教育文件等培训。真正把师德教育落实在培养教师事业荣誉感、岗位责任感、生活幸福感和对学生充满爱心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四新”教育的培训。“四新”教育,即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的培训,以实施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有计划地组织实施教师新课程培训,提高其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开展新课程标准研究、新教材研究,新教材教学设计与典型案例分析,强调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通识性培训和自学教育理论专著,树立与素质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增强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意识、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新理念更是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一切活动之中,使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3、加强教育教学的培训。在本年度中,我校继教培训抓住“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为契机,加强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能力的大练兵。

4、课堂教学技能培训。第一学期教导处对教师的备课、说课、听课、评课、辅导学生、批改作业等环节开展培训,主要通过教学评优、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经验交流、课后反思等形式,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培训,并对教师进行了教学基本功的培训,各项培训主活动贯穿于学校的教研活动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切实提高了教师教学业务水平。

5、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开展中小学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育教学评价、教育科学研究的培训,通过校本研训的方式,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和相关学科的新知识武装教师,使他们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拓展专业知识,提高教研能力。并能紧密结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撰写教学经验总结及学科论文,探讨继续教育和小学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方法。

6、青年教师培训。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学一线的中坚力量,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学校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加强了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带动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青年教师丁怡梦、颜莉等在各项活动中脱颖而出,得到了领导老师的一致好评。

当然在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如教师听课记录还不够规范,有少数教师积极性还不够高等现象,但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继续努力。

教师继续教育总结5

学习期间,在与实际相结合,不断的实践,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现将一些学习体会做个小结。

一、通过对继续教育的学习,我首先是更新了两个重要的观念:其一,对小学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 同义词 ,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其二,我们这些综合科从现在的教育角度上讲不是一门主科,但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科。教师对此的定位非常迷惑。但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

二、教育无小事。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开掘出散发着新鲜芳香、体现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能力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

三、就人格而言,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学段,师生之间都应该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识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对学生还要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它们。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除了需要不断客观的看待“过去的我”,我们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热情,一份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的神圣信仰与追求!

经过这一段的学习,给我的感受是很深刻的,中国历来是一个重教化的礼仪之邦,是一个非常强调师道尊严的国家,而中国的教育几经盛衰走至今日面向21世纪,中国的基础教育最紧迫的任务是走向素质教育,这是一次教育思想的历史性深刻变革,是一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历史性深刻变革,面对当今中国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作为一名现代教师该何去何从?应如何定位一名普通教育者的价值,通过继续教育学习让我更加明白:一个现代教师如果仅仅是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教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对学生做到教会做人、教会求知、教会办事、教会健体、教会审美、教会创造,要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知、情、意、行和谐统一,而要达此种教育目的,首先就必须从改变教育者开始,一个现代教师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完善自我,我自完善,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教师,而这其中最关键的我认为有两点:一是高尚的人格力量,一是自己广博的学识。

万事德为先,尤以师为重,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其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动机因素是一切行为的屐性因素,这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来说也不例外,教师要干好教师工作,首先要有强烈而持久的动机,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师德的实质就是教育事业的“业”字,师德体现的就是对教育事业及其社会地位的认同、情感和行动,很难设想一个对教育工作毫无兴趣的人,一个见到学生就心烦的人,不会努力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因此不断增强自己的教育事业心,强化自身的职业责任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环节。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是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教师的人格作为师德的有形表现,高尚而富有魅力的教师人格就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见教师人格的力量,学生从教师言谈举止中发展其性格,从教师的品行中形成其品德,从教师的威望中完善其人格的全部含义。

教师继续教育总结通用 范文 5篇相关 文章 :

★ 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个人总结范文

★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总结范文

★ 2020年优秀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 高中教师继续教育个人总结5篇精选

★ 2020教师继续教育研修个人心得5篇大全

★ 通用的教师个人年度成长总结范文五篇

★ 2022教师年度考核工作总结通用10篇

★ 2022教师年度工作个人总结通用10篇

★ 小学语文研修教师总结(通用5篇)

★ 2021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5篇

教师继续教育课程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在终身思想的影响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教育改革的推动下,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同时,新课程对教师继续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在课程体系、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实施方式等方面暴露出许多问题和不足。文章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推进教师专业化、提高教师创造力、培养教师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论文关键词: 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研究 一、研究背景 新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为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教师继续教育必须在培训理念、培训模式、培训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 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素质能否适应要求。因为对学校来说,新课程将引发一场教育的重组活动,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者、教师、学生)。教师是变化的核心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作用和身份的转变是变化的重心。因此,当务之急是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教师尽快走进新课程。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同时,新课程对教师继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继续教育到底应该传递给学员什么样的知识和信息?这是在新形势下进行教师继续教育首要解决的问题。 无论从课程内容还是从课程理念来看,原有的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尚需重新构建,继续教育课程的再研究与改革已迫在眉睫。课程改革历来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部分,重新合理地研究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使之更好地体现在新的时期的定位与含义,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因此,选取课程研究作为教师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破口是既合目的又合规律的。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体系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学历教育的课程体系,其与全日制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课程差别不是太大,一般采取脱产学习、函授、面授等形式学习;二是非学历教育,以提高教师职业、教学水平为目标的培训课程体系,在培训途径上可以有分层次的短期培训、专题讲座、实地观摩与学习、广播等远程教育。 自1977年以来,教育部门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狠抓了教材教法过关培训、专业合格考试和学历系统进修等师资培训工作。截至2000年,我国初中专任教师3248608人,学历合格率为%。这为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奠定了基础,创造了前提。 但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整个世界正在向知识时代迈进,对人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知识爆炸、信息爆炸使得个人即使穷尽一生的精力也无完各种各样的知识,知识更新速度在加快。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已在全世界成为共识。这时人类大脑的主要任务不再是记忆,而是寻找联系,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育的主要任务不再是为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而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充分发掘人的潜能,使其得到充分发展。 原来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教师的学识与才能已不能适应现代变化的需要,因此,必须对此进行变革。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不科学 目前,不少培训机构在规划设计继续教育课程和教学内容时出现了两种极端:一是因为强调先进性和科学性,就套用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学历教育的模式,即各门课程样样齐全。继续教育是非学历教育,学员们不可能有充裕的、连续性的时间来完成学业。其带来的后果是学员往往望“本”兴叹,努力者浅尝辄止,怠惰者束之高阁。而且,这么多的课程使学员失去自我思考、探究实践的时间。显然,这样的课程体系是不科学的,是徒有形式的。二是因为强调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偏离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搞零打碎敲、忽视知识更新和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破坏了培训的阶段性、连续性,使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前后脱节,不成体系。 大量的短期业余教师继续教育,使得教师身心疲惫,过分统一集中的培训,也阻碍了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很多地区都是利用教师的双休日与节假日进行培训,但由于教师平时的教学工作量就比较大,因此,占用教师休息日引起了大多数教师的抱怨。另外,教师参加培训多数是由于外部的政策压力,而教师能否参加培训要听从于任职学校的安排。因而被培训的教师在培训时间、培训形式、培训内容等的选择上就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加上培训中教师的绝对权威,又使得整个教师继续教育过程缺少的气氛,从而抑制了教师的`学习主动性。2,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理念落后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包括教师自己)对教师的看法存在三个误区:一是错误地认为学历与能力等同,教师学历越高,能力越强。结果造成许多教师拼命追求高学历,一旦学历到手便认为可以休息了,不需要有系统地提高进修了。二是错误地认为教学经验与教学水平会同步增长,以为教学时间越长,经验越丰富,教学水平就越高。这种认识导致了教师间凭年龄论资排辈现象,青年教师难以“后来者居上”。三是错误地认为只要不怕吃苦,肯卖力就可以当个好老师怛j。这些认识上的误区也造成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上的偏失。 在这些错误的认识中,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唯学历教育至上,由追随学历合格到追逐高学历。不仅是教师本人追求高学历,而且教育主管部门为了自己的所谓“政绩”也是急功近利,热衷于师资队伍学历合格比例和高学历的教师数量。结果学历文凭被当作进修的目的去追求,造成了教师教育目的“异化”。 3.教师继续课程结构不合理 由于受到落后课程观念的制约,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结构是很不合理的。在学历教育中,课程结构基本上与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结构相差无几。尽管强调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实践性和性,但由于教学组织起来比较繁杂和困难,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很容易流于形式,达不到应发挥的作用。另外,学科专业课程比例过大,这与高等师范院校课程存在的结构比例失调的问题是一致的,占总学时70%的课程是学科专业课程,选修课比例低。从课程的学习要求看,是必修课一统天下,选修课开设得较少,整个课程体系缺乏灵活性。 而在非学历培训中,课程内容存在单一化、简单化、规范化、固定化的模式,缺乏系统性的培训课程,只是局限于“缺什么补什么”。这种课程设置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由于我国教师进修院校发展较短,学校各方面基础较为薄弱,因而造成显性课程刚性十足而忽视了课程理论中重要的隐性课程因素。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创造研究型的学习氛围是相当重要的,特别是在较长期的教育培训中,的熏陶与教化是很重要的一环,但这却很少引起专家、学者的注意。 4.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实施方式单一 这里所说的课程实施方式是指具体授课的方式方法。我国现有的教师培训,往往在倡导先进、科学的教育思想的同时,却采用了与这些观念不符甚至是相悖的培训方式。比如,培训的目的本来是要提倡和鼓励学员积极参与的教育观念,但对教师的培训却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不给受训教师提供参与的机会;提倡和鼓励学生主动创造的教育观念,但对教师的培训却仍然沿袭传统课堂中“教师讲学员听”的模式,教师在培训中只是模仿培训者提供的教学技巧,而没有自己的主动创造。 5.课程设置中缺乏教育教学案例课程 案例教学已是当今世界上风行的一种有效的职业培训课程,特别是一些大公司、大企业,案例教学已经成为他们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教育领域来讲,案例教学同样非常重要。教师每天要面对个性差异极大的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比其他领域更为丰富的个案事例,这些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各种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中吸取经验、、提高,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我国虽然有一些教师继续教育机构在教学中穿插了一部分实际案例,但总体上还很薄弱,很多人尚未认识到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即使现有一部分案例,也没能进行细化精琢,典型性、示范性都不强。 三、对策 目前,我国各地区的在职教师培训大部分还是侧重于或学历补课,重在专业学科领域内的理论传授,缺乏实践性教学技能的训练。在课程设置上未能打破学科界限,依然拘泥于学科范围内,并不利于教师素质的真正提高。课程改革围绕着“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个性的发展”的理念,打破过去以高度统一为特征的、充满确定性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很有创意地设计了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结构,如要求学校创造条件设置丰富多彩、课程标准弹性化的选修课程;将综合实践活动列入必修课程,以期通过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并培养其责任感。新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丰富性和教材的多样性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环境,同时也要求教师增强应变能力Hj。鉴于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进修培训机构要以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培训为主要任务,确保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笔者认为,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调整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从推进教师的专业化进程着眼,增加教育课程 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内容是:要有规定的学术水平和学历要求;有特殊的能力特征和职业特征、人格特征要求;有相应的制度保证,如教师培养制度、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等。教师继续教育应当为推进教师的专业化进程服务,培训院校应增加教育课程,让学员了解和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教育发展的需要,树立教育改革的责任意识,将系统的现代教育理论、思想转化为个人的教育理念、专业精神。 2.从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创造力着眼,增加创造性课程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是课程的设计者,他们应该创造性地诠释课程,参与制定课程。因此,培训院校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应重视培训学员的创造力,引导学员参与课程过程,树立以人为本、以学员为主体的新培训观。要组建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研究专家组,专家们应在进行新旧教材的对比、掌握好新教材特点的基础上,精心进行创造性教学内容的设计。培训院校在开发和构建创造性课程体系时,应注意五个问题,即变知识教育为学力教育,促使教师进行创造性学习,对教师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重视对教师进行创造教育,对教师进行科学的创新思维的教育。处理好五个关系,即与综合教育的关系,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关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同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3.从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着眼,增加方法论或教育技术课程 以往的教师继续教育只注重理论知识,忽略对方法和策略的培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继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解决新课程实践中的问题,坚持面向实际,把理论指导实践与实践丰富理论辩证统一起来,使教师的理性认识和思想观念变得更加充实和丰满,富有活力,并产生效用;同时,也为教师的智慧成长和才能发展增添营养。因此,培训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向实践转化的中间环节,加强关于理论知识如何应用于教学实践的培训,以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这就需要增加方法论或教育技术课程,如教学设计方法、案例分析技术、运用信息技术和评价技术等课程。尤其应重视教学设计方法课程,它主要包括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等。 4.从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着眼,增加科研课程 “教师即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素质不仅包括知识经验和教育教学技能,还包括科学研究和探索的能力,只有研究型的教师才能胜任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任。教师继续教育中增加科研课程,要重视八个方面的问题:(1)组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帮助学员破除教育科研的神秘感,树立全新的科研意识,促使他们由教书匠向专业的教育家转变。(2)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使学员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激发他们的探索、创新的欲望。(3)普及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指导学员深入进行教学改革实验,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使学员掌握研究方法,收集和分析资料,研究,整理与归纳信息,得出科学的结论;使学员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明确问题的能力、提出假设的能力、验证假设的能力和成果表述的能力等。(4)指导学员选择科研课题。如帮助学员从教育实际需要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中选定课题,从教育部门或教育科研部门的课题规划、课题指南中确定课题。(5)指导学员结合日常教学工作开展科研,促进教研相长。(6)帮助学员形成指导他人进行研究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要求中小学教师自身具有研究能力,而且要求他们能够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活动。(7)组织开展中学教师间的教育科研合作,全面提高全体中学教师的科研素质。(8)对学员已经开展的科研课题作出科学的评估,能在和评估中发现问题,以便对教师的科研方向、科研方法和目标进行一些指导和修正,使他们的教育科研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针对性和不断开展的持续性。 总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适应新世纪需求的一项创新性系统工程,通过对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与实践的研究,希望能够对培训者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继续教育培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使教师在接受继续教育培训后,转变教育观念,变换教师角色,增进教育教学技能。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论文(精选3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彝良县教师继续教育现状

1.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对继续教育认识不到位

对于农村教师特别是年龄偏大的教师来说,教育教学工作一贯就是按自己的理解想当然地闭门造车。对于继续教育中提到的新理念、新方法不予理会。这些新理念和方法毕竟是集大家之探究实践所得——集思广益,只有了解了再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能找到不足,知不足才能进步,也才知道有许多理念并不是都需要电子白板、需要投影仪才能用。

2.经费问题

西部地区教师普遍待遇低,尤其是农村教师。最近十几年,西部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经费几乎都是由教师自己承担。虽然近几年来我县有部分学校对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费用给予报销,但除了培训费外,还要承担数目不小的住宿费、生活费以及其他开支。由于以上原因,许多教师不愿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二改善彝良县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措施

1.提高培训教师自身素质

当前有相当数量的培训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培训教师自身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参训教师对待继续教育的态度:第一,改变以往单一的培训方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用当前比较新的教学方式、教学技巧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第二,对培训者进行专门集中培训。在承担继续教育任务的单位抽取一定的人员参加由国家高校和教育科研单位相关专家学者组织的专门培训。这些专家学者对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有较高认识,参与过课改,了解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通过他们对地方培训者进行培训,可以整体提高培训者素质,更好地为地方继续教育培训服务。第三,地方继续教育培训脱离实际,这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培训教师不了解中小学教育的原因。因此,培训教师每年必须对当前的农村中小学进行一定的调研,走入中小学课堂,及时挖掘中小学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农村中小学的具体情况来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培训中解决教师们遇到的困惑,才能真正吸引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重视继续教育。

2.培训形式多样化

第一,校本培训模式。以教师任教学校为基地,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探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主要学习内容。它注重在探讨中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总结实践经验。第二,专家引领教育方式。让有一定造诣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教师一起参与到继续教育中去,通过专家们的示范以及在专家提供的新的理论指导下,使教师整体素质得以提高。第三,集中培训模式。这种模式是当前采用最多的一种模式。教师利用假期到指定的学校接受一段时间的继续教育,通过集中培训,完成培训科目,最后通过考试而达到目的。第四,送教下乡模式。由相关部门利用周末或寒暑假让一些经过培训的高校教师,定期到农村地区的乡镇上对教师进行短期的教育培训,使当地教师便捷地完成继续教育培训。第五,远程培训模式。利用网络教育的便利性,制定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建立一个学习培训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课程资源的共享。远程教育培训对课堂的生成、构建、发展、探索,对新的教育理念的认识、探求,都将是一次革命性的学习方式。

3.增强培训实效性的改进方案

第一,改进培训内容,贴近一线教师教育教学实际。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以典型教学案例为载体,创设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紧密结合学校教育教学一线实际,开展主题鲜明的技能培训,这样便于促进培训成果在教学实践中的转化。第二,转变培训方式,提升教师参训实效。针对教师学习特点,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通过现场诊断和案例教学解决实际问题,采取跟岗培训和情境体验改进教学行为,利用行动研究和反思实践提升教育经验,确保培训实效。第三,强化培训自主性,激发教师参训动力。尝试建立教师自主选学机制,为教师创造自主选择培训内容、时间、途径和机构的机会,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建立试行培训学分认证制度,学时学分合理转化。将培训学分作为教师履职考核的必备条件,激发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促进培训成果在教学实践中的转化。

4.转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观念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师们的知识、观念必须更新。无论是老教师或是新教师都必须通过继续学习来达到教育思想的改变,树立新的教育观念。通过继续教育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化。

5.政府应加大继续教育经费

政府应转变继续教育观念,加大投入,对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提供一定的交通、生活补助,减轻农村教师的经济负担。

总之,彝良县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取决于培训教师素质的提高,角色的转变,既是培训者,又是教研员,是新理念、新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指导者。还取决于广大教师观念的转变,上级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希望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到继续教育中来,让农村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添上靓丽的一笔。

摘要 :将积极心理学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相结合,能促进中小学教师反思师生关系,并激发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情感,这也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客观要求。文章探析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可行性,指出积极心理学能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提供新思路,并探析积极心理学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应用路径。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师发展

一、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及其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E.Seligman)于1998年提出的一种全新心理学理念。此前,心理学主要的用途是治疗患者的心理创伤,以医生治疗患者的方式处理心理问题,这种传统心理学也叫消极心理学。不同于消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主要致力于研究和挖掘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要求心理学家用欣赏的眼光挖掘人的潜能,研究人类的积极人格,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强调人的价值。

二、积极心理学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相结合的意义

一是积极心理学丰富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继续教育是提升中小学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方法,对完善中小学教师教育体系、促进中小学教师发展至关重要。传统的继续教育通常包括职业道德培训、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等,但随着社会发展,各研究领域之间互相交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适当借鉴其他学科领域的发展理论,以拓宽自身改革的道路。积极心理学在吸纳传统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实证的方法探索、发现、验证和预测人类走向幸福和完善的路径丰富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增加了传统继续教育缺乏的教育理念、思想观念,拓宽了原有的改革路径,促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应用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可行性

一是积极心理学理念符合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目标。保持积极向上态度的人,更容易在逆境中保持好心态,战胜逆境,取得成功。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情感、积极品质的培养和积极社会组织系统的营造,展示了一种积极教育的理念。

四、积极心理学应用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路径

(一)丰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教育部门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视度和关注度越来越高。继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是我国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次教育观念的大变革,为所有教育工作者提供终身教育、终身培训观念,通过不断教育培训补充和更新知识[6],补充知识漏洞。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吸纳了众多心理学理论研究成果,为许多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些优秀研究成果也能为中小学继续教育所用,为中小学继续教育改革提供新思路,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增添新内容,弥补原有教育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步表现出的不足,使继续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愈趋完善。除了旨在弥补教师的知识缺陷、更新教师知识结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还应当关注教师的全面发展。但是,现实的教师继续教育往往摆脱不了传统教育的束缚,忽视了教师个体的全面发展,这恰恰是积极心理学能弥补的部分。积极心理学强调挖掘人的潜能,致力于培养积极的人格,这对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个人全面发展大有裨益。可见,积极心理学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中小学继续教育在促进教师个人全面发展的知识方面的缺陷,使继续教育内容更加完善。

(二)调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对象

现行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活动具有比较明显的计划管理色彩,从中小学、县(区)、市、省到国家级的中小学教师培训通常是“强制的荣誉和福利”,因此中小学教师自身并没有“是否同意或愿意”参与继续教育的表达权和选择权,这种“强制”的继续教育会促使受教育对象通过“软抵抗”的形式,表达对现行继续教育活动的不满,即在继续教育活动中表现为“出工不出力”[7]。“软抵抗”表示中小学教师在继续教育组织(管理)者面前常常表达“同意学或者愿意学”,但在继续教育的实际活动中“身在曹营心在汉”。换言之,形式上接受培训,实质上在培训课堂“随身携带”其他任务。在接受继续教育后,部分中小学教师并没有将在培训中获得的教育知识运用于实际教育工作,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此外,参加培训的教师可能来自不同的专业,具有不同的水平,有着不同的参与目的,希望从培训中学习的知识并不同,但是继续教育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是有限的,对不同教师不可能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教学内容也无法关照到所有参与课程培训的老师。积极心理学认为,当自主、能力、关系三种人的先天需要得到满足时,最有可能激发人的内在动机。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应用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在继续教育培训中培训者可以加大情感方面的投入,给予教师一些空间去发挥,使他们更具主动性和能动性,这样对培训的效果大有裨益,可以提高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也能更好地服务于不同教师的个性需求,增强继续教育效果。

(三)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

按照我国现行管理体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本是由各区县的教师进修学校或者是教育培训单位负责。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安排与计划,通过教师进修学校,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不可否认,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活动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水平,加强了他们的业务能力,为我国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贡献了积极的力量。但是,由于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监督与考核,有时行政主体缺位,有时管理职能交叉重合,甚至有些教育培训规定存在漏洞,导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效率低下,难以充分激发中小学教师的主体精神。总之,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机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积极心理学旨在促进人类持续探索自身的积极力量,使人自发追求幸福。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主要通过组织中小学教师参与继续教育活动,不断完善中小学教师的总体教学能力,促使中小学教师更好地扮演提供高水平教育质量的辛勤园丁的角色。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积极心理学都包含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将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组织系统理论应用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活动中,有助于解决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过程中效率低、教师主体性弱等问题,有益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活动的开展。积极心理学中组织系统理论的应用,可以增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活力,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前景更加光明。积极心理学中的组织系统理论还能够改善整个社会环境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态度与看法,使整个社会形成支持中小学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良好氛围,从而帮助中小学教师克服对接受继续教育的抗拒心理,促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

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意义

继续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自身学习或参加有组织的`培训,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知识、拓展创造能力和补充专业技术水平。对中小学教师来说,继续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其学历层次,更重要的是可以及时更新陈旧的知识和理念,从而扩大视野和完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新要求。

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功利性明显,态度不积极。

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从实质上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不愿意参加继续教育,即使自愿参加,其目的都很明确:要么为了拿文凭,要么为了评职称加分。而没有认识到继续教育是自身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实际能力。因此,即便是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个别教师也是流于走形式,其实效不尽人意。

2.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教学方式、课程设置单一、培训师资不强。

目培训种类繁多但不系统,内容陈旧不能反映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培训方式上,基本上是单一的讲授式,枯燥无味的照本宣科,学员只能在下边被动接受,根本谈不上参与课堂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如果是教育学院组织的培训,教学效果相对来说会好的多,因为其自身具备较强的师资队伍。而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往往没有专职教师,临时找一些领导或者几个有名气的教师讲课,讲的内容往往是大而全的东西,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完全不能满足教师对自己学科新的教育理论接受和现代教育技术掌握。

3.中小学教师工作量大,时间难以保障。

中小学教师很难抽出专门时间来学习,工学矛盾突出。很多学校无法安排教师外出参加继续教育,一旦教师出去学习没有相应的教师代课。而很多继续教育的时间都安排在工作时间,很多教师只能调课,回来后加班加点,甚至挤占星期天给学生补课。如此,继续教育不仅不能实现初衷,反而给教师增添了负担。即便是有些培训安排在星期天或者假期,部分老师会因为占用了其休息时间而不愿意参加。

4.培训经费由教师本人承担,增加了教师的经济负担。

如今大多数中小学校无力承担继续教育经费,中小学教师外出学习与培训的费用主要是本人自己承担。尤其是偏远、薄弱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工资本来就很低,培训费用完全由个人承担无疑增加了教师的经济负担。还有一些地方的教育培训层次不高但名目繁多,培训的费用较高,如果所需费用绝大部分由自己承担,就大大影响了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三、对继续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1.为教师继续教育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

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施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目前很多国家对教师在职进修都有专门的法律规定,然而在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没有关于培训时间和经费保障的规定。不过很多专家学者已经明确建议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师在职进修制度,国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迫在眉睫。

2.适当放开教育专业硕士的招生。

可以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新方法,是一条提高中小学教师学历与素质的重要途径。教育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不同,其培养过程以课程为主,并且较之学术型硕士,其更侧重于实践。同时,教师到大学学习,不仅可以学习到最前沿的理论和最新的教育理念,还可以亲身体验大学校园浓厚的学习与学术氛围,可以近距离接触到名师大家,这种耳濡目染的学习,必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若能参加教育专业硕士的学习,教师的素质和科研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提升,同时,学历层次的上升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信心及社会地位,从而间接积极地影响到其教学的心态,提升教学水平。然而,遗憾的是,从目前的规定来看,教育专业硕士仅在在职中学教师中招生,小学教师尚未成为其,因此,笔者建议,可以适当放开教育专业硕士的招生,使中小学教师均具备参加学习的资格。

3.教育行政部门提升服务意识,带头转变观念。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意识,根据当地教育发展的情况和教师的实际要求,开办高水平高质量的继续教育培训,客观考虑培训的场地和时间,选择距离较近的培训场所,避免占用教师上课的时间,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减轻教师的负担。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对教育理论学习的认识,把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当做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并积极为教师提供教育培训的机会和条件,这样才能把继续教育切实办成为广大教师服务的途径。

4.开展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校本培训,可以弥补当前培训的盲目性和片面性,提升教师培训的针对性。积极利用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师开发适合自身的校本培训资源,弘扬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特色,不断丰富继续教育的方式。同时鼓励教师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学术研究,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不断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

继续教育研究论文好发吗

好过。郑大继续教育论文好过,首先要熟悉自己的论文,老师会根据所写的论文提2-3个问题,让其来回答,建议论文写的时候范围要小一些,不要写面太大的论文。论文基本都能通过,自考不容易,在最后一关老师不会过多为难,只是评分等级不同,按照论文要求去做,多用点心、细致一些都没问题。

按照七八十年前 发表一篇大致需要3个月时间,有时比这个时间还要长。我记得2000年最后一篇发表时刚好是三个月,现在的就不怎样清楚了您认为呢?

会计毕业论文需要认真对待,只要很下功夫,不会太难。会计毕业论文,要想好现题目,围绕题目开展大量社会调查,搜集有关资料,在老师指导下,回顾已学知识,草拟出有论点、论据、论证的带着明确意见的草稿。在此基础上,反复思考,认真交流,多次修改,方可形成最终稿。

继续教育杂志创刊于1987年,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国内继续教育领域发行广泛、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中文教育类核心期刊。主管单位:总装备部司令部军训局主办单位: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刊号: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9720 ,国内统一刊号CN11-3315/G4发表论文一般需要3个月左右,稿件要经过编辑一审,主任二审,主编三审,最终能否通过得看稿件质量。编辑每月处理稿件量非常大,大约每天有100多篇,所以文字一般不要超过5200字。电话传真:010─66366870/71/74/68电子信箱:北京市6304信箱《继续教育》编辑部 邮政编码:102206

关于继续教育研究的论文

美术继续教育论文

每个儿童都具有发明性,具有共同的潜能和天分。儿童对各式各样的形与色有着稠密的爱好,他们老是忘我地投入。开展儿童在美术活动中的艺术表现力与发明力的首要办法,是为儿童提供丰厚多样的资料和满足的时刻,鼓舞他们把想到的和感触到的,自在、轻松、开心地进行表现出来。

论文关键字:儿童美术继续教育思维,发明性,潜能

奥地利的美术继续教育家弗兰兹·西泽克被誉为儿童绘画之父,弗兰兹·西泽克开辟了当代儿童美术继续教育的新领域,在美术继续教育史上成为榜首个“发现了儿童绘画”并给儿童绘画以崇高地位的人。西泽克的儿童美术继续教育主张与实践推进了当时欧美各国美术继续教育的底子变革与开展。

弗兰兹·西泽克说得好:“我祈求学校成为好像百花怒放的神国花园。教师要用心做一个飞翔于学生身上看不见的'精灵与之往来,致力于常常勉励儿童,而绝不能够操控或强行他们。

涂涂改抹是每个儿童都喜爱和经历过的做法,生活中他们常常是不由自主地寻找一切能够涂画的工具和资料,在墙上、地上进行涂鸦。

为何儿童有如此强烈的内涵表现需要呢?他们终究是为了啥而画?这个问题很长时刻一向困惑着大家。许多美术继续教育研究理论以为,绘画是儿童不教自为的一种天然做法,儿童绘画的实质是其爱好的天然展示,爱好是儿童绘画的内涵动力。可是,许多年来大家关于儿童画不屑一顾,以为那只不过是孩子们随意而开心的涂改算了,谈不上啥“艺术”。在上世纪末以前人类开展的漫长岁月里,大家并没有把儿童的绘画作为一种艺术来看待,那时的大家还不曾以特别的眼光关注过儿童,因此更谈不上对儿童艺术的开展和关注。

随着儿童绘画艺术的被发现,儿童画的艺术价值也被承认了,无论是儿童漫无目的的信手涂鸦,还是被成人视之为极具"艺术性"的佳作。孩子们天天都在饶有趣味地进行发明,儿童艺术的教育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年代,那么,怎么看待和处理当前儿童的美术继续教育呢?美术继续教育关于儿童开展的重要意义安在?

怎么使用绘画艺术这一手段来进行人生教育,发挥每个儿童的能力和发明热情,知道本身价值,引导儿童去发现美,并形成对这个世界至情至理的美感,形成完善而健康的人格,使身心得到和谐全部的开展,正是咱们当今儿童美术继续教育的首要课题。通过长期的调查和研究,我以为儿童美术继续教育应着眼于以下几方面的开展:

榜首,让学生走出被动,尊敬学生个性。

中国美术教师假如上一节教画苹果的课会自个先在黑板上做示范让他同学们照着画,学生往往能一次画出最像的苹果。而美国教师会发给每个同学一个苹果让咱们调查,然后再画,充沛练习同学们的调查力。

这就表现了不一样的中外教育理念,假如教师过于强大的灌输教育思维,只会导致学生机械的重复,教师应当做的是尊敬学生的独创性,每个人的学习方式应当与每个人的指纹一样共同,教育的关键工作是发现每个孩子的学习模式并去适应它。

第二,要从研究儿童的心理下手,培育儿童的美感和审美情趣。

儿童对美的事物的感触带有直觉性,虽然还很天真、肤浅,但已有了初步的审美知道。他们对外界事物尚处在简略的辩别和认知阶段,他们喜爱色彩鲜艳、形象夸大的事物。因此咱们可使用周围现实生活中一切夸姣的事物感动儿童的心灵。

第三,要循序渐进,提供充沛表现的机会,发掘儿童的发明潜能,培育艺术发明力。

每个儿童都具有发明的潜能和天分。孩子们喜爱搓弄着泥巴,趴在地上涂画。对各式各样的形与色有着稠密爱好。开展儿童在美术活动中的艺术表现力和发明力的首要办法,是为儿童提供满足的时刻和丰厚多样的资料,鼓舞他们把想到的和感触到的,自在、轻松、开心地进行表现,在这一天然而然的进程中使儿童的发明性逐步丰厚。切忌用成人的模式去教训、要求儿童。

美术继续教育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咱们要正确掌握和使用这一手段。美术继续教育面临的任务是:教会儿童学会生活,热爱生活,珍惜具有一切夸姣的事物,知道自个的能力,开心地进行发明、表现、表现本身价值,健康充实地成长,成为将来真实的主人。

教师继续教育课程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在终身思想的影响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教育改革的推动下,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同时,新课程对教师继续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在课程体系、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实施方式等方面暴露出许多问题和不足。文章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推进教师专业化、提高教师创造力、培养教师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论文关键词: 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研究 一、研究背景 新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为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教师继续教育必须在培训理念、培训模式、培训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 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素质能否适应要求。因为对学校来说,新课程将引发一场教育的重组活动,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者、教师、学生)。教师是变化的核心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作用和身份的转变是变化的重心。因此,当务之急是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教师尽快走进新课程。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同时,新课程对教师继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继续教育到底应该传递给学员什么样的知识和信息?这是在新形势下进行教师继续教育首要解决的问题。 无论从课程内容还是从课程理念来看,原有的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尚需重新构建,继续教育课程的再研究与改革已迫在眉睫。课程改革历来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部分,重新合理地研究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使之更好地体现在新的时期的定位与含义,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因此,选取课程研究作为教师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破口是既合目的又合规律的。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体系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学历教育的课程体系,其与全日制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课程差别不是太大,一般采取脱产学习、函授、面授等形式学习;二是非学历教育,以提高教师职业、教学水平为目标的培训课程体系,在培训途径上可以有分层次的短期培训、专题讲座、实地观摩与学习、广播等远程教育。 自1977年以来,教育部门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狠抓了教材教法过关培训、专业合格考试和学历系统进修等师资培训工作。截至2000年,我国初中专任教师3248608人,学历合格率为%。这为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奠定了基础,创造了前提。 但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整个世界正在向知识时代迈进,对人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知识爆炸、信息爆炸使得个人即使穷尽一生的精力也无完各种各样的知识,知识更新速度在加快。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已在全世界成为共识。这时人类大脑的主要任务不再是记忆,而是寻找联系,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育的主要任务不再是为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而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充分发掘人的潜能,使其得到充分发展。 原来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教师的学识与才能已不能适应现代变化的需要,因此,必须对此进行变革。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不科学 目前,不少培训机构在规划设计继续教育课程和教学内容时出现了两种极端:一是因为强调先进性和科学性,就套用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学历教育的模式,即各门课程样样齐全。继续教育是非学历教育,学员们不可能有充裕的、连续性的时间来完成学业。其带来的后果是学员往往望“本”兴叹,努力者浅尝辄止,怠惰者束之高阁。而且,这么多的课程使学员失去自我思考、探究实践的时间。显然,这样的课程体系是不科学的,是徒有形式的。二是因为强调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偏离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搞零打碎敲、忽视知识更新和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破坏了培训的阶段性、连续性,使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前后脱节,不成体系。 大量的短期业余教师继续教育,使得教师身心疲惫,过分统一集中的培训,也阻碍了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很多地区都是利用教师的双休日与节假日进行培训,但由于教师平时的教学工作量就比较大,因此,占用教师休息日引起了大多数教师的抱怨。另外,教师参加培训多数是由于外部的政策压力,而教师能否参加培训要听从于任职学校的安排。因而被培训的教师在培训时间、培训形式、培训内容等的选择上就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加上培训中教师的绝对权威,又使得整个教师继续教育过程缺少的气氛,从而抑制了教师的`学习主动性。2,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理念落后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包括教师自己)对教师的看法存在三个误区:一是错误地认为学历与能力等同,教师学历越高,能力越强。结果造成许多教师拼命追求高学历,一旦学历到手便认为可以休息了,不需要有系统地提高进修了。二是错误地认为教学经验与教学水平会同步增长,以为教学时间越长,经验越丰富,教学水平就越高。这种认识导致了教师间凭年龄论资排辈现象,青年教师难以“后来者居上”。三是错误地认为只要不怕吃苦,肯卖力就可以当个好老师怛j。这些认识上的误区也造成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上的偏失。 在这些错误的认识中,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唯学历教育至上,由追随学历合格到追逐高学历。不仅是教师本人追求高学历,而且教育主管部门为了自己的所谓“政绩”也是急功近利,热衷于师资队伍学历合格比例和高学历的教师数量。结果学历文凭被当作进修的目的去追求,造成了教师教育目的“异化”。 3.教师继续课程结构不合理 由于受到落后课程观念的制约,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结构是很不合理的。在学历教育中,课程结构基本上与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结构相差无几。尽管强调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实践性和性,但由于教学组织起来比较繁杂和困难,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很容易流于形式,达不到应发挥的作用。另外,学科专业课程比例过大,这与高等师范院校课程存在的结构比例失调的问题是一致的,占总学时70%的课程是学科专业课程,选修课比例低。从课程的学习要求看,是必修课一统天下,选修课开设得较少,整个课程体系缺乏灵活性。 而在非学历培训中,课程内容存在单一化、简单化、规范化、固定化的模式,缺乏系统性的培训课程,只是局限于“缺什么补什么”。这种课程设置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由于我国教师进修院校发展较短,学校各方面基础较为薄弱,因而造成显性课程刚性十足而忽视了课程理论中重要的隐性课程因素。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创造研究型的学习氛围是相当重要的,特别是在较长期的教育培训中,的熏陶与教化是很重要的一环,但这却很少引起专家、学者的注意。 4.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实施方式单一 这里所说的课程实施方式是指具体授课的方式方法。我国现有的教师培训,往往在倡导先进、科学的教育思想的同时,却采用了与这些观念不符甚至是相悖的培训方式。比如,培训的目的本来是要提倡和鼓励学员积极参与的教育观念,但对教师的培训却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不给受训教师提供参与的机会;提倡和鼓励学生主动创造的教育观念,但对教师的培训却仍然沿袭传统课堂中“教师讲学员听”的模式,教师在培训中只是模仿培训者提供的教学技巧,而没有自己的主动创造。 5.课程设置中缺乏教育教学案例课程 案例教学已是当今世界上风行的一种有效的职业培训课程,特别是一些大公司、大企业,案例教学已经成为他们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教育领域来讲,案例教学同样非常重要。教师每天要面对个性差异极大的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比其他领域更为丰富的个案事例,这些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各种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中吸取经验、、提高,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我国虽然有一些教师继续教育机构在教学中穿插了一部分实际案例,但总体上还很薄弱,很多人尚未认识到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即使现有一部分案例,也没能进行细化精琢,典型性、示范性都不强。 三、对策 目前,我国各地区的在职教师培训大部分还是侧重于或学历补课,重在专业学科领域内的理论传授,缺乏实践性教学技能的训练。在课程设置上未能打破学科界限,依然拘泥于学科范围内,并不利于教师素质的真正提高。课程改革围绕着“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个性的发展”的理念,打破过去以高度统一为特征的、充满确定性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很有创意地设计了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结构,如要求学校创造条件设置丰富多彩、课程标准弹性化的选修课程;将综合实践活动列入必修课程,以期通过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并培养其责任感。新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丰富性和教材的多样性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环境,同时也要求教师增强应变能力Hj。鉴于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进修培训机构要以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培训为主要任务,确保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笔者认为,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调整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从推进教师的专业化进程着眼,增加教育课程 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内容是:要有规定的学术水平和学历要求;有特殊的能力特征和职业特征、人格特征要求;有相应的制度保证,如教师培养制度、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等。教师继续教育应当为推进教师的专业化进程服务,培训院校应增加教育课程,让学员了解和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教育发展的需要,树立教育改革的责任意识,将系统的现代教育理论、思想转化为个人的教育理念、专业精神。 2.从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创造力着眼,增加创造性课程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是课程的设计者,他们应该创造性地诠释课程,参与制定课程。因此,培训院校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应重视培训学员的创造力,引导学员参与课程过程,树立以人为本、以学员为主体的新培训观。要组建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研究专家组,专家们应在进行新旧教材的对比、掌握好新教材特点的基础上,精心进行创造性教学内容的设计。培训院校在开发和构建创造性课程体系时,应注意五个问题,即变知识教育为学力教育,促使教师进行创造性学习,对教师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重视对教师进行创造教育,对教师进行科学的创新思维的教育。处理好五个关系,即与综合教育的关系,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关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同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3.从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着眼,增加方法论或教育技术课程 以往的教师继续教育只注重理论知识,忽略对方法和策略的培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继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解决新课程实践中的问题,坚持面向实际,把理论指导实践与实践丰富理论辩证统一起来,使教师的理性认识和思想观念变得更加充实和丰满,富有活力,并产生效用;同时,也为教师的智慧成长和才能发展增添营养。因此,培训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向实践转化的中间环节,加强关于理论知识如何应用于教学实践的培训,以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这就需要增加方法论或教育技术课程,如教学设计方法、案例分析技术、运用信息技术和评价技术等课程。尤其应重视教学设计方法课程,它主要包括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等。 4.从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着眼,增加科研课程 “教师即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素质不仅包括知识经验和教育教学技能,还包括科学研究和探索的能力,只有研究型的教师才能胜任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任。教师继续教育中增加科研课程,要重视八个方面的问题:(1)组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帮助学员破除教育科研的神秘感,树立全新的科研意识,促使他们由教书匠向专业的教育家转变。(2)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使学员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激发他们的探索、创新的欲望。(3)普及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指导学员深入进行教学改革实验,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使学员掌握研究方法,收集和分析资料,研究,整理与归纳信息,得出科学的结论;使学员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明确问题的能力、提出假设的能力、验证假设的能力和成果表述的能力等。(4)指导学员选择科研课题。如帮助学员从教育实际需要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中选定课题,从教育部门或教育科研部门的课题规划、课题指南中确定课题。(5)指导学员结合日常教学工作开展科研,促进教研相长。(6)帮助学员形成指导他人进行研究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要求中小学教师自身具有研究能力,而且要求他们能够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活动。(7)组织开展中学教师间的教育科研合作,全面提高全体中学教师的科研素质。(8)对学员已经开展的科研课题作出科学的评估,能在和评估中发现问题,以便对教师的科研方向、科研方法和目标进行一些指导和修正,使他们的教育科研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针对性和不断开展的持续性。 总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适应新世纪需求的一项创新性系统工程,通过对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与实践的研究,希望能够对培训者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继续教育培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使教师在接受继续教育培训后,转变教育观念,变换教师角色,增进教育教学技能。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论文(精选3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彝良县教师继续教育现状

1.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对继续教育认识不到位

对于农村教师特别是年龄偏大的教师来说,教育教学工作一贯就是按自己的理解想当然地闭门造车。对于继续教育中提到的新理念、新方法不予理会。这些新理念和方法毕竟是集大家之探究实践所得——集思广益,只有了解了再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能找到不足,知不足才能进步,也才知道有许多理念并不是都需要电子白板、需要投影仪才能用。

2.经费问题

西部地区教师普遍待遇低,尤其是农村教师。最近十几年,西部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经费几乎都是由教师自己承担。虽然近几年来我县有部分学校对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费用给予报销,但除了培训费外,还要承担数目不小的住宿费、生活费以及其他开支。由于以上原因,许多教师不愿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二改善彝良县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措施

1.提高培训教师自身素质

当前有相当数量的培训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培训教师自身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参训教师对待继续教育的态度:第一,改变以往单一的培训方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用当前比较新的教学方式、教学技巧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第二,对培训者进行专门集中培训。在承担继续教育任务的单位抽取一定的人员参加由国家高校和教育科研单位相关专家学者组织的专门培训。这些专家学者对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有较高认识,参与过课改,了解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通过他们对地方培训者进行培训,可以整体提高培训者素质,更好地为地方继续教育培训服务。第三,地方继续教育培训脱离实际,这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培训教师不了解中小学教育的原因。因此,培训教师每年必须对当前的农村中小学进行一定的调研,走入中小学课堂,及时挖掘中小学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农村中小学的具体情况来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培训中解决教师们遇到的困惑,才能真正吸引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重视继续教育。

2.培训形式多样化

第一,校本培训模式。以教师任教学校为基地,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探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主要学习内容。它注重在探讨中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总结实践经验。第二,专家引领教育方式。让有一定造诣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教师一起参与到继续教育中去,通过专家们的示范以及在专家提供的新的理论指导下,使教师整体素质得以提高。第三,集中培训模式。这种模式是当前采用最多的一种模式。教师利用假期到指定的学校接受一段时间的继续教育,通过集中培训,完成培训科目,最后通过考试而达到目的。第四,送教下乡模式。由相关部门利用周末或寒暑假让一些经过培训的高校教师,定期到农村地区的乡镇上对教师进行短期的教育培训,使当地教师便捷地完成继续教育培训。第五,远程培训模式。利用网络教育的便利性,制定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建立一个学习培训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课程资源的共享。远程教育培训对课堂的生成、构建、发展、探索,对新的教育理念的认识、探求,都将是一次革命性的学习方式。

3.增强培训实效性的改进方案

第一,改进培训内容,贴近一线教师教育教学实际。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以典型教学案例为载体,创设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紧密结合学校教育教学一线实际,开展主题鲜明的技能培训,这样便于促进培训成果在教学实践中的转化。第二,转变培训方式,提升教师参训实效。针对教师学习特点,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通过现场诊断和案例教学解决实际问题,采取跟岗培训和情境体验改进教学行为,利用行动研究和反思实践提升教育经验,确保培训实效。第三,强化培训自主性,激发教师参训动力。尝试建立教师自主选学机制,为教师创造自主选择培训内容、时间、途径和机构的机会,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建立试行培训学分认证制度,学时学分合理转化。将培训学分作为教师履职考核的必备条件,激发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促进培训成果在教学实践中的转化。

4.转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观念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师们的知识、观念必须更新。无论是老教师或是新教师都必须通过继续学习来达到教育思想的改变,树立新的教育观念。通过继续教育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化。

5.政府应加大继续教育经费

政府应转变继续教育观念,加大投入,对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提供一定的交通、生活补助,减轻农村教师的经济负担。

总之,彝良县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取决于培训教师素质的提高,角色的转变,既是培训者,又是教研员,是新理念、新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指导者。还取决于广大教师观念的转变,上级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希望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到继续教育中来,让农村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添上靓丽的一笔。

摘要 :将积极心理学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相结合,能促进中小学教师反思师生关系,并激发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情感,这也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客观要求。文章探析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可行性,指出积极心理学能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提供新思路,并探析积极心理学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应用路径。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师发展

一、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及其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E.Seligman)于1998年提出的一种全新心理学理念。此前,心理学主要的用途是治疗患者的心理创伤,以医生治疗患者的方式处理心理问题,这种传统心理学也叫消极心理学。不同于消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主要致力于研究和挖掘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要求心理学家用欣赏的眼光挖掘人的潜能,研究人类的积极人格,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强调人的价值。

二、积极心理学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相结合的意义

一是积极心理学丰富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继续教育是提升中小学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方法,对完善中小学教师教育体系、促进中小学教师发展至关重要。传统的继续教育通常包括职业道德培训、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等,但随着社会发展,各研究领域之间互相交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适当借鉴其他学科领域的发展理论,以拓宽自身改革的道路。积极心理学在吸纳传统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实证的方法探索、发现、验证和预测人类走向幸福和完善的路径丰富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增加了传统继续教育缺乏的教育理念、思想观念,拓宽了原有的改革路径,促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应用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可行性

一是积极心理学理念符合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目标。保持积极向上态度的人,更容易在逆境中保持好心态,战胜逆境,取得成功。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情感、积极品质的培养和积极社会组织系统的营造,展示了一种积极教育的理念。

四、积极心理学应用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路径

(一)丰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教育部门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视度和关注度越来越高。继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是我国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次教育观念的大变革,为所有教育工作者提供终身教育、终身培训观念,通过不断教育培训补充和更新知识[6],补充知识漏洞。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吸纳了众多心理学理论研究成果,为许多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些优秀研究成果也能为中小学继续教育所用,为中小学继续教育改革提供新思路,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增添新内容,弥补原有教育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步表现出的不足,使继续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愈趋完善。除了旨在弥补教师的知识缺陷、更新教师知识结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还应当关注教师的全面发展。但是,现实的教师继续教育往往摆脱不了传统教育的束缚,忽视了教师个体的全面发展,这恰恰是积极心理学能弥补的部分。积极心理学强调挖掘人的潜能,致力于培养积极的人格,这对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个人全面发展大有裨益。可见,积极心理学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中小学继续教育在促进教师个人全面发展的知识方面的缺陷,使继续教育内容更加完善。

(二)调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对象

现行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活动具有比较明显的计划管理色彩,从中小学、县(区)、市、省到国家级的中小学教师培训通常是“强制的荣誉和福利”,因此中小学教师自身并没有“是否同意或愿意”参与继续教育的表达权和选择权,这种“强制”的继续教育会促使受教育对象通过“软抵抗”的形式,表达对现行继续教育活动的不满,即在继续教育活动中表现为“出工不出力”[7]。“软抵抗”表示中小学教师在继续教育组织(管理)者面前常常表达“同意学或者愿意学”,但在继续教育的实际活动中“身在曹营心在汉”。换言之,形式上接受培训,实质上在培训课堂“随身携带”其他任务。在接受继续教育后,部分中小学教师并没有将在培训中获得的教育知识运用于实际教育工作,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此外,参加培训的教师可能来自不同的专业,具有不同的水平,有着不同的参与目的,希望从培训中学习的知识并不同,但是继续教育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是有限的,对不同教师不可能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教学内容也无法关照到所有参与课程培训的老师。积极心理学认为,当自主、能力、关系三种人的先天需要得到满足时,最有可能激发人的内在动机。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应用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在继续教育培训中培训者可以加大情感方面的投入,给予教师一些空间去发挥,使他们更具主动性和能动性,这样对培训的效果大有裨益,可以提高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也能更好地服务于不同教师的个性需求,增强继续教育效果。

(三)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

按照我国现行管理体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本是由各区县的教师进修学校或者是教育培训单位负责。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安排与计划,通过教师进修学校,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不可否认,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活动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水平,加强了他们的业务能力,为我国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贡献了积极的力量。但是,由于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监督与考核,有时行政主体缺位,有时管理职能交叉重合,甚至有些教育培训规定存在漏洞,导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效率低下,难以充分激发中小学教师的主体精神。总之,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机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积极心理学旨在促进人类持续探索自身的积极力量,使人自发追求幸福。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主要通过组织中小学教师参与继续教育活动,不断完善中小学教师的总体教学能力,促使中小学教师更好地扮演提供高水平教育质量的辛勤园丁的角色。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积极心理学都包含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将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组织系统理论应用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活动中,有助于解决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过程中效率低、教师主体性弱等问题,有益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活动的开展。积极心理学中组织系统理论的应用,可以增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活力,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前景更加光明。积极心理学中的组织系统理论还能够改善整个社会环境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态度与看法,使整个社会形成支持中小学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良好氛围,从而帮助中小学教师克服对接受继续教育的抗拒心理,促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

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意义

继续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自身学习或参加有组织的`培训,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知识、拓展创造能力和补充专业技术水平。对中小学教师来说,继续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其学历层次,更重要的是可以及时更新陈旧的知识和理念,从而扩大视野和完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新要求。

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功利性明显,态度不积极。

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从实质上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不愿意参加继续教育,即使自愿参加,其目的都很明确:要么为了拿文凭,要么为了评职称加分。而没有认识到继续教育是自身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实际能力。因此,即便是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个别教师也是流于走形式,其实效不尽人意。

2.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教学方式、课程设置单一、培训师资不强。

目培训种类繁多但不系统,内容陈旧不能反映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培训方式上,基本上是单一的讲授式,枯燥无味的照本宣科,学员只能在下边被动接受,根本谈不上参与课堂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如果是教育学院组织的培训,教学效果相对来说会好的多,因为其自身具备较强的师资队伍。而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往往没有专职教师,临时找一些领导或者几个有名气的教师讲课,讲的内容往往是大而全的东西,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完全不能满足教师对自己学科新的教育理论接受和现代教育技术掌握。

3.中小学教师工作量大,时间难以保障。

中小学教师很难抽出专门时间来学习,工学矛盾突出。很多学校无法安排教师外出参加继续教育,一旦教师出去学习没有相应的教师代课。而很多继续教育的时间都安排在工作时间,很多教师只能调课,回来后加班加点,甚至挤占星期天给学生补课。如此,继续教育不仅不能实现初衷,反而给教师增添了负担。即便是有些培训安排在星期天或者假期,部分老师会因为占用了其休息时间而不愿意参加。

4.培训经费由教师本人承担,增加了教师的经济负担。

如今大多数中小学校无力承担继续教育经费,中小学教师外出学习与培训的费用主要是本人自己承担。尤其是偏远、薄弱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工资本来就很低,培训费用完全由个人承担无疑增加了教师的经济负担。还有一些地方的教育培训层次不高但名目繁多,培训的费用较高,如果所需费用绝大部分由自己承担,就大大影响了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三、对继续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1.为教师继续教育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

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施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目前很多国家对教师在职进修都有专门的法律规定,然而在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没有关于培训时间和经费保障的规定。不过很多专家学者已经明确建议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师在职进修制度,国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迫在眉睫。

2.适当放开教育专业硕士的招生。

可以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新方法,是一条提高中小学教师学历与素质的重要途径。教育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不同,其培养过程以课程为主,并且较之学术型硕士,其更侧重于实践。同时,教师到大学学习,不仅可以学习到最前沿的理论和最新的教育理念,还可以亲身体验大学校园浓厚的学习与学术氛围,可以近距离接触到名师大家,这种耳濡目染的学习,必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若能参加教育专业硕士的学习,教师的素质和科研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提升,同时,学历层次的上升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信心及社会地位,从而间接积极地影响到其教学的心态,提升教学水平。然而,遗憾的是,从目前的规定来看,教育专业硕士仅在在职中学教师中招生,小学教师尚未成为其,因此,笔者建议,可以适当放开教育专业硕士的招生,使中小学教师均具备参加学习的资格。

3.教育行政部门提升服务意识,带头转变观念。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意识,根据当地教育发展的情况和教师的实际要求,开办高水平高质量的继续教育培训,客观考虑培训的场地和时间,选择距离较近的培训场所,避免占用教师上课的时间,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减轻教师的负担。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对教育理论学习的认识,把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当做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并积极为教师提供教育培训的机会和条件,这样才能把继续教育切实办成为广大教师服务的途径。

4.开展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校本培训,可以弥补当前培训的盲目性和片面性,提升教师培训的针对性。积极利用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师开发适合自身的校本培训资源,弘扬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特色,不断丰富继续教育的方式。同时鼓励教师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学术研究,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不断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