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主题活动的生成论文

发布时间:

论文主题活动中生成活动

运用移情换位法,注重情感的体验。每个幼儿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迸发出一些充满生命灵动的想法,幼儿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使课堂焕发出幼儿生命的活力。 如《爱心树》活动中,当教师问道:“这棵大树在帮助小男孩的过程中是快乐的,可是树中却没有提到小男孩的感受,你觉得小男孩会怎么想?如果你是那个小男孩,你又会怎么做?”前两位幼儿都说小男孩会感谢大树,第三个幼儿却认为小男孩会说自己很自私。这不就是这个故事要告诉幼儿的一个道理吗?让他们懂得在索取的同时要学会感恩,学会感谢,学会知足。抓住这个机会,教师追问:“小男孩自私在哪儿呢?能详细说说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幼儿纷纷举手发言。有的幼儿说:“当男孩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天天跟大树玩,而当他长大了,每次来看大树,都向大树要自己想要的东西。”有的幼儿说:“我也觉得这个小男孩很贪心,想要得到自己好玩的东西,就摘光了大树的苹果,想要房子,就砍光大树的树枝,想要船,就砍断大树的树干,只留下树墩。到最后,再也不能从大树身上得到东西了。”甚至有的幼儿说:“从这里我知道我们不能像这个小男孩那么自私、贪心,得到别人的帮助,要感谢别人,也要去帮助别人。”这样就很自然地领悟主题思想,让幼儿从中明白了在索取的同时要学会感恩,学会感谢,学会知足,不能贪得无厌。 用幼儿自己的方法展示作品,提升情感。让幼儿自己作画来续写故事、创编故事,然后全班装订成一本。 如引导幼儿思考:假如你走进《爱心树》的故事,来到爱心树下,爱心树给你什么快乐,你也给爱心树什么快乐呢?用画笔画出心中的爱心树,并画一画、说一说自己和爱心树的故事。 在阅读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后,可以请小朋友们发挥想象,看看第二天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时候,狐狸又跟在萝丝后面,又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然后孩子们动手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还可以配上一些简单的句子,由教师帮忙记录。让幼儿拓展想象的空间,同时也感受到绘本的魅力。 在挖掘绘本自身的魅力、适当分享绘本的人文价值、思考绘本的个性风格的同时,要让儿童品尝、阅读绘本的甜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与观察力。实际组织绘本活动时,还得建构敏锐的教学机制,教师要善于抓住活动中的即时生成,才能让绘本更加自然,更加出彩。

《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园课程的整合》

【摘 要】主题教育活动打破了学科领域之间的界限,使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促进了幼儿园课程的整合。主题教育活动设计中活动目标应注重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活动内容丰富,要与幼儿的生活相联系,采取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方式,活动评价注重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主题教育活动 幼儿园课程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118-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互相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发展。”“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必须依据幼儿的特点,合理地安排内容,使活动的目标能够综合、灵活地将幼儿的需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由此可知,幼儿园课程的整合符合《纲要》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中心思想,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是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环节,也是改革的重点。

幼儿园课程整合,是将构成课程的各个要素及有内在联系的不同领域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整合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主要着眼于五大领域,以儿童发展为本,目的是激发幼儿主动学习,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主题教育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确定一个教育活动的主题,将各个领域有机结合后设计活动。活动主题内容的选择比较灵活,可由教师进行预设,也可由幼儿的兴趣生成,还可以由教师与幼儿共同选择确定。首先,教师可以提前预设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也可以在活动中与幼儿共同生成;其次,主题教育活动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都来自于幼儿的生活;最后,主题教育活动应充满趣味性,生动有趣的内容和形式才能很好地满足幼儿“玩”的天性。通过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园课程的整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主题教育活动的目标注重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是我国幼儿教育总的指导思想。传统单一科目的教学活动,旨在让幼儿掌握知识和技能,这样的教育活动只能加强幼儿单一方面的发展,忽视幼儿发展的全面性。例如:主题教育活动“中秋节”(大班)。

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

目标领域:语言。

(1)知道中秋节的日期。

(2)了解中秋节的风俗,大胆表达并乐意与同伴交流。

活动二:《八月桂花遍地开》。

目标领域:艺术、健康。

(1)学唱歌曲,理解歌词大意,唱出歌曲的欢快节奏。

(2)通过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3)轻声演唱,和大家声音保持一致。

活动三:欣赏《静夜思》。

目标领域:语言、社会。

(1)有感情地朗诵所学古诗并理解含义。

(2)幼儿间相互交流讨论,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环境的寂静以及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活动四:做月饼。

目标领域:综合。

(1)通过观看录像,幼儿了解制作月饼的工具、材料和制作方法。

(2)积极体验亲自动手做月饼的快乐,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3)与同伴协调使用工具,活动后共同清扫环境卫生。

以上主题教学活动目标涉及五大领域,活动过程中将教师预设目标和幼儿活动生成目标相结合,根据活动进程调整教学内容,对幼儿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幼儿的需要。

二 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注重丰富性,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

整合(综合化)作为教育内容的组织原则,指的是加强内容之间、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经验以及学习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帮助儿童把从各方面、各领域和先后获得的各种经验加以统整和贯通,增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和实施时,尽量整合各学科(领域)的内容,并且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才能引起幼儿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才能

使幼儿学以致用。以“中秋节”主题教学活动为例:

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

教学内容:(1)幼儿讲述有关中秋节的故事;(2)老师根据情况,鼓励幼儿将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叙述完整;(3)老师叙述《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幼儿根据叙述发挥想象画出月宫。

活动二:欣赏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

教学内容:(1)学唱《八月桂花遍地开》;(2)学跳扭秧歌,并根据节奏创编动作,自由舞蹈。

活动三:欣赏古诗《静夜思》。

教学内容:

(1)欣赏《静夜思》完整的电脑课件,观察、交流和讨论画面,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教师叙述中秋节的由来:北宋太宗年间(976~997年)确定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中秋节,又称秋节、丰收节、团圆节等。中秋节这天,月亮最大、最圆、最亮,中秋夜月亮升起时,全家人要围坐在庭院里,祭月、赏月、吃月饼、饮美酒。圆圆的月饼象征家人团团圆圆。(3)再次欣赏课件,感受古诗中寂静的环境,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4)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活动四:做月饼。

教学内容:(1)认真观看录像,了解月饼制作的过程。(2)相互交流制作月饼工具的使用方法。(3)与同伴交流自己想象的月饼的样子。(4)游戏活动,师幼共同制作月饼。(教师注意提醒幼儿少放馅,轮流使用制作月饼的材料和工具。)(5)烤制月饼,共同品尝做好的月饼,增强幼儿的成就感。

“中秋节”主题教学活动的内容涉及各领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教学内容整合时,不能简单将学科领域的知识简单拼接,形成“大拼盘”。并且选择内容时将各学科领域的知识平均分配或选择齐全也是错误的,找到一个切入点,注重幼儿的兴趣并与之生活相联系,将所选内容进行优化组合。主题系列活动可以有效地利用各领域的特色,将各个领域的内容配套结合并应用,使幼儿在学习中自然地接受,减少相关内容的重复实施,提高活动效率。

三 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注重以游戏为主,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主题教育活动可以是以教师计划为主的教育活动,也可以是以幼儿生成为主的教育活动,但无何种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都应该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幼儿是“对话”的伙伴关系。教师在幼儿的活动中承担着多种角色,是集引发者、帮助者、支持者等为一身。例如,主题教学活动“中秋节”,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活动中,老师引导、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与交流中秋节的相关内容;活动二,师生共同交流秧歌舞的动作,教师帮助幼儿创编舞蹈动作,鼓励幼儿自由跟随歌曲进行舞蹈,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正如莎士比亚所说,游戏就是小孩子们的工作,因此,游戏作为有效的教育方式,运用于幼儿参与的各项活动中。

幼儿通过教师创设的游戏环境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创造性的发挥,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游戏中教师是幼儿重要的合作伙伴,是幼儿的玩伴,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将月饼做成各种形状,解放幼儿的思维,最后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香甜美味的月饼,师幼感受着成功后的喜悦。

四 主题教育活动的评价注重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发展

活动评价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了推动活动进行,在活动反思中促进教师发展。在实施中,要从活动目标出发,总结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解决策略。特别是教师,应该对照目标和结果,反思过程、分析问题。将每一次的活动进行归纳,形成新的工作策略,并将工作经验推广应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中秋节”活动的目标之一是:了解中秋节的相关风俗习惯,乐于大胆表达并与同伴交流。可是活动结束却发现有五六个幼儿不愿意与其他幼儿交流,表现出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独自玩耍的现象。过后,教师了解到,这几个幼儿由于家长不重视,没有认真地给孩子讲解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因此,孩子对此几乎一无所知。活动之后的反思中,教师总结出应充分地进行活动准备,为目标实现提供必要的条件。

活动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幼儿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单一地判断好与坏。首先,活动评价应兼顾全面性和差异性,《纲要》中明确强调“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视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因此,在活动中教师要从只关注幼儿的智育转向关注幼儿多方面的协调发展。通过活动评价让幼儿充分地发现自我、了解自我,进而相信自我。其次,活动评价应注重质性评价。所谓“质性评价”是指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阐释对象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意义,促进理解。教师在活动中可以对幼儿的活动进行细致观察,并做观察记录,特别是对细节应针对性地进行分析与研究,结合每位幼儿的特点提出解决对策或分析意见,为幼儿的发展评价提供依据。

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使幼儿的德、智、体、美多方面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与强化,有效地推动了幼儿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幼儿能主动地进行活动并在活动中真正体会到快乐。

主题活动的生成论文

有效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促进幼儿园主题探究活动开展的论文

[摘要] 我们可爱的家乡丽水有着非常丰厚的文化底蕴,本土文化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可说处处是教材。将本土文化渗透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根据丽水特有的地方性文化资源来选择和调整活动内容、开展主题探索活动,有助于增强本土文化的吸引力,不仅能充分调动起幼儿的探索兴趣,激发孩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本人就如何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使我们的孩子深入了解和喜爱我们的家乡、从小具有本土意识作了一个调查研究。

[关键词] 本土文化主题活动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们的家乡丽水拥有得天独厚的地方性教育资源,我们试图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地生成一系列的探索性主题活动,从家乡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中科学地筛选和归纳出适合幼儿学习的资源,生成有价值的主题活动,使本土文化资源与主题探究活动有机整合,培养幼儿从小树立起本土意识。在主题探究活动中促进师生互动,促进师幼整体性和谐发展;培养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幼儿自主学习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陈鹤琴先生提出了“活教育”理论体系。他主张幼儿园课程要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引导幼儿从广阔的自然界、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学习各种实际的、活生生的知识,让幼儿在各种有益的活动中得到身心和谐的发展。

二、研究范围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莲都区机关幼儿园大一班20名幼儿,其中男女各半。

(二)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收集各种材料并进行分析。

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研究,开阔研究思路。

3、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教研经验,为研究活动积累材料。

三、过程分析

1、幼儿对本土文化了解程度的调查。

我们面向幼儿科学地设计了本土文化知识调查表,问卷从丽水的风光、历史、人文、特产等几大方面进行测查,旨在了解幼儿对家乡的了解、熟悉程度。

2、本土文化资源与幼儿园主题探究活动的整合

(1)目标上的整合。

本着主题活动与《规程》、《纲要》培养目标一致:以幼儿发展作为指导思想,着眼于幼儿品德和人格的完善,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全面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的原则,我们在制定主题探究活动以此为准绳,尽量在落实的过程中,体现出多领域的、有机的、整体的层层推进,体现目标上的整合。

(2)内容与形式的整合。

在研究中,我们提倡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方法、方式,发挥课程的整体效应;我们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我们关心幼儿对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应用而不是知识的形式。因此,我们通过主题探究活动的教育形式,结合本土文化资源,以目标的整合为基点,实现内容和形式上的整合。

3、主题的建构与开展。

主题建构的原则应是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幼儿感兴趣的、方便幼儿实际操作的。有关专家认为,成人与幼儿共同建构、共同表达、共同成长是主题探究活动的基本要素。我们在主题网络的架构与主题活动的设计上也体现了这些原则。

丽水地处浙西南边陲,拥有多种香飘万家的绿色生态名茶、脍炙人口的椪柑和香菇等生态特产。并赢得了全国第一个“中国摄影之乡”的美誉。缙云仙都黄帝祠宇,龙泉青瓷与古剑,青田石雕、云和木制品等,无不散发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幽香。丽水还有着独特的人文景观,如防洪堤、缙云仙都、莲都东西岩、南明山摩崖题记、遂昌南尖岩以及各处的漂流等等无不体现了丽水的人杰地灵。针对丽水这些有特色的本土文化资源,我们选择性地开展了如下主题活动:摄影文化(摄影节、家乡的美景、小小摄影师〈摄影作品展〉)、茶文化(茶叶、茶的文化、丽水名茶)、家乡的特产(柑橘丰收了、青田石雕、龙泉青瓷)、我爱母亲河(美丽的防洪堤、森林公园、环保小卫士)等,均历时半学年。

四、结果分析

(一)幼儿对本土文化有了较大程度的了解和熟悉

作为祖国的未来、家乡的希望,幼儿有责任了解家乡的人文资源、本土文化,让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他们年幼的`心。只有在此基础上他们才会有责任去自觉地保护它,主动地宣传它,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从而为建设家乡做贡献。在研究初期我们对幼儿开展了本土文化知识调查,问卷的通过人数和通过率如下:

在经过为期一学年的整合本土资源的主题探究活动之后,在对原有问卷进行问题的深化与补充的基础上,我们再次对幼儿进行了本土文化知识了解程度的问卷调查,通过人数和通过率如下:

从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经过一学年的整合本土资源的主题探究活动,幼儿对家乡文化的了解、熟悉程度有了明显提升。

(二)幼儿得到了爱家乡的情感体验

本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让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幼儿心中,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我们通过对幼儿的问卷及日常生活中的了解,发现幼儿对家乡的概念很模糊与淡薄,甚至有部分幼儿根本不了解家乡的概念。通过开展一系列有目标的主题探索活动,幼儿在收集资料、参加各种活动、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逐渐了解、熟悉了家乡的文化,慢慢强化了家乡的概念,并从对家乡的了解过程中自然地衍生出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并产生了一定的自豪感。如在“摄影文化”这一主题活动中,为了让幼儿充分应有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利用幼儿参加“国际摄影文化节”后高涨的兴趣,我们开展了“小小摄影师”的系列主题探究活动,并举办了幼儿摄影作品展。展出的摄影作品全部来自幼儿手中的相机,镜头均采自丽水的名胜古迹、人文景观,以及人物、花草等,虽然拍摄的角度很幼稚,拍摄的镜头不尽美观,但这些却是幼儿自己的作品,体现出幼儿对家乡的美好观感和殷殷热情。

(三)师幼互动得到充分体现

良好的师幼互动能给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行为空间,在这种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幼儿才能充分感受到学习的愉悦,才能使他们主题探索活动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教师开启的互动行为启发指导幼儿。例如在“茶文化”这一主题实施过程中,我们带幼儿参观了茶园。回来的途中有一幼儿问:“树上的茶叶是绿的,但我们家的茶叶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针对幼儿的这一问题,我们又设计了炒茶、泡茶和品茶的一系列主题活动,活动中我们通过录像和实地参观工人的炒茶工作,让幼儿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和品尝过程。通过这些师幼互动活动,幼儿对茶文化已达到一定程度的理解了。

(四)幼儿的多项能力得到了发展

在研究活动中,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大量资料,制定了一套有计划、有目的的较为完整的主题活动计划,并通过主题探究活动的形式进行教育实践。它的操作性强、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幼儿在活动中通过探索、交流、分享、合作多种形式,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通过主题探究活动,幼儿了解了家乡资源的珍贵,使他们懂得了保护资源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了解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幼儿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

五、思考与建议

本土资源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已逐步渗透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并给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极大的冲击,为现代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实践证明:利用本土资源开展主题探究活动,巩固和丰富了幼儿的知识,促进了幼儿的智力发展和良好行为品质的形成,增进了幼儿间的交往与合作,培养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起到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发现目前研究中存在一些值得思考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1、如何有选择性地运用本土文化资源。

家乡丽水的文化资源无穷无尽,在此次研究中,我们在制定主题活动时只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资源为切入点。有限的时间里,我们不可能了解无限的本土文化,所以如何选择本土文化资源为课程、为主题服务,也是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的。今后我们还将不断探索,深入挖掘家乡中可用的各种教育资源,让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这一生动的教材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2、如何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更好地开展主题活动。

在此次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在主题活动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使家长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成为主题开发、实施的一部分,能够更好地推动主题活动的开展和实施。比如在“我爱防洪堤”这一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让家长带幼儿到大自然中感受和体验家乡防洪堤的美丽,并让幼儿在保护母亲河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亲近社会、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幼儿观察力、审美力以及对周围事物的兴趣。通过教育合力,能进行教师在幼儿园所不能充分开展的补充活动,幼儿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对主题的兴趣更浓了,对主题的认识也更深刻了。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家庭教育——怎样教孩子》陈鹤琴

[3]《幼儿教育中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任华(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运用移情换位法,注重情感的体验。每个幼儿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迸发出一些充满生命灵动的想法,幼儿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使课堂焕发出幼儿生命的活力。 如《爱心树》活动中,当教师问道:“这棵大树在帮助小男孩的过程中是快乐的,可是树中却没有提到小男孩的感受,你觉得小男孩会怎么想?如果你是那个小男孩,你又会怎么做?”前两位幼儿都说小男孩会感谢大树,第三个幼儿却认为小男孩会说自己很自私。这不就是这个故事要告诉幼儿的一个道理吗?让他们懂得在索取的同时要学会感恩,学会感谢,学会知足。抓住这个机会,教师追问:“小男孩自私在哪儿呢?能详细说说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幼儿纷纷举手发言。有的幼儿说:“当男孩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天天跟大树玩,而当他长大了,每次来看大树,都向大树要自己想要的东西。”有的幼儿说:“我也觉得这个小男孩很贪心,想要得到自己好玩的东西,就摘光了大树的苹果,想要房子,就砍光大树的树枝,想要船,就砍断大树的树干,只留下树墩。到最后,再也不能从大树身上得到东西了。”甚至有的幼儿说:“从这里我知道我们不能像这个小男孩那么自私、贪心,得到别人的帮助,要感谢别人,也要去帮助别人。”这样就很自然地领悟主题思想,让幼儿从中明白了在索取的同时要学会感恩,学会感谢,学会知足,不能贪得无厌。 用幼儿自己的方法展示作品,提升情感。让幼儿自己作画来续写故事、创编故事,然后全班装订成一本。 如引导幼儿思考:假如你走进《爱心树》的故事,来到爱心树下,爱心树给你什么快乐,你也给爱心树什么快乐呢?用画笔画出心中的爱心树,并画一画、说一说自己和爱心树的故事。 在阅读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后,可以请小朋友们发挥想象,看看第二天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时候,狐狸又跟在萝丝后面,又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然后孩子们动手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还可以配上一些简单的句子,由教师帮忙记录。让幼儿拓展想象的空间,同时也感受到绘本的魅力。 在挖掘绘本自身的魅力、适当分享绘本的人文价值、思考绘本的个性风格的同时,要让儿童品尝、阅读绘本的甜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与观察力。实际组织绘本活动时,还得建构敏锐的教学机制,教师要善于抓住活动中的即时生成,才能让绘本更加自然,更加出彩。

幼儿园生成性主题活动论文

《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园课程的整合》

【摘 要】主题教育活动打破了学科领域之间的界限,使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促进了幼儿园课程的整合。主题教育活动设计中活动目标应注重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活动内容丰富,要与幼儿的生活相联系,采取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方式,活动评价注重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主题教育活动 幼儿园课程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118-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互相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发展。”“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必须依据幼儿的特点,合理地安排内容,使活动的目标能够综合、灵活地将幼儿的需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由此可知,幼儿园课程的整合符合《纲要》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中心思想,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是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环节,也是改革的重点。

幼儿园课程整合,是将构成课程的各个要素及有内在联系的不同领域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整合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主要着眼于五大领域,以儿童发展为本,目的是激发幼儿主动学习,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主题教育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确定一个教育活动的主题,将各个领域有机结合后设计活动。活动主题内容的选择比较灵活,可由教师进行预设,也可由幼儿的兴趣生成,还可以由教师与幼儿共同选择确定。首先,教师可以提前预设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也可以在活动中与幼儿共同生成;其次,主题教育活动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都来自于幼儿的生活;最后,主题教育活动应充满趣味性,生动有趣的内容和形式才能很好地满足幼儿“玩”的天性。通过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园课程的整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主题教育活动的目标注重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是我国幼儿教育总的指导思想。传统单一科目的教学活动,旨在让幼儿掌握知识和技能,这样的教育活动只能加强幼儿单一方面的发展,忽视幼儿发展的全面性。例如:主题教育活动“中秋节”(大班)。

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

目标领域:语言。

(1)知道中秋节的日期。

(2)了解中秋节的风俗,大胆表达并乐意与同伴交流。

活动二:《八月桂花遍地开》。

目标领域:艺术、健康。

(1)学唱歌曲,理解歌词大意,唱出歌曲的欢快节奏。

(2)通过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3)轻声演唱,和大家声音保持一致。

活动三:欣赏《静夜思》。

目标领域:语言、社会。

(1)有感情地朗诵所学古诗并理解含义。

(2)幼儿间相互交流讨论,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环境的寂静以及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活动四:做月饼。

目标领域:综合。

(1)通过观看录像,幼儿了解制作月饼的工具、材料和制作方法。

(2)积极体验亲自动手做月饼的快乐,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3)与同伴协调使用工具,活动后共同清扫环境卫生。

以上主题教学活动目标涉及五大领域,活动过程中将教师预设目标和幼儿活动生成目标相结合,根据活动进程调整教学内容,对幼儿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幼儿的需要。

二 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注重丰富性,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

整合(综合化)作为教育内容的组织原则,指的是加强内容之间、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经验以及学习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帮助儿童把从各方面、各领域和先后获得的各种经验加以统整和贯通,增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和实施时,尽量整合各学科(领域)的内容,并且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才能引起幼儿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才能

使幼儿学以致用。以“中秋节”主题教学活动为例:

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

教学内容:(1)幼儿讲述有关中秋节的故事;(2)老师根据情况,鼓励幼儿将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叙述完整;(3)老师叙述《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幼儿根据叙述发挥想象画出月宫。

活动二:欣赏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

教学内容:(1)学唱《八月桂花遍地开》;(2)学跳扭秧歌,并根据节奏创编动作,自由舞蹈。

活动三:欣赏古诗《静夜思》。

教学内容:

(1)欣赏《静夜思》完整的电脑课件,观察、交流和讨论画面,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教师叙述中秋节的由来:北宋太宗年间(976~997年)确定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中秋节,又称秋节、丰收节、团圆节等。中秋节这天,月亮最大、最圆、最亮,中秋夜月亮升起时,全家人要围坐在庭院里,祭月、赏月、吃月饼、饮美酒。圆圆的月饼象征家人团团圆圆。(3)再次欣赏课件,感受古诗中寂静的环境,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4)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活动四:做月饼。

教学内容:(1)认真观看录像,了解月饼制作的过程。(2)相互交流制作月饼工具的使用方法。(3)与同伴交流自己想象的月饼的样子。(4)游戏活动,师幼共同制作月饼。(教师注意提醒幼儿少放馅,轮流使用制作月饼的材料和工具。)(5)烤制月饼,共同品尝做好的月饼,增强幼儿的成就感。

“中秋节”主题教学活动的内容涉及各领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教学内容整合时,不能简单将学科领域的知识简单拼接,形成“大拼盘”。并且选择内容时将各学科领域的知识平均分配或选择齐全也是错误的,找到一个切入点,注重幼儿的兴趣并与之生活相联系,将所选内容进行优化组合。主题系列活动可以有效地利用各领域的特色,将各个领域的内容配套结合并应用,使幼儿在学习中自然地接受,减少相关内容的重复实施,提高活动效率。

三 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注重以游戏为主,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主题教育活动可以是以教师计划为主的教育活动,也可以是以幼儿生成为主的教育活动,但无何种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都应该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幼儿是“对话”的伙伴关系。教师在幼儿的活动中承担着多种角色,是集引发者、帮助者、支持者等为一身。例如,主题教学活动“中秋节”,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活动中,老师引导、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与交流中秋节的相关内容;活动二,师生共同交流秧歌舞的动作,教师帮助幼儿创编舞蹈动作,鼓励幼儿自由跟随歌曲进行舞蹈,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正如莎士比亚所说,游戏就是小孩子们的工作,因此,游戏作为有效的教育方式,运用于幼儿参与的各项活动中。

幼儿通过教师创设的游戏环境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创造性的发挥,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游戏中教师是幼儿重要的合作伙伴,是幼儿的玩伴,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将月饼做成各种形状,解放幼儿的思维,最后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香甜美味的月饼,师幼感受着成功后的喜悦。

四 主题教育活动的评价注重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发展

活动评价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了推动活动进行,在活动反思中促进教师发展。在实施中,要从活动目标出发,总结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解决策略。特别是教师,应该对照目标和结果,反思过程、分析问题。将每一次的活动进行归纳,形成新的工作策略,并将工作经验推广应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中秋节”活动的目标之一是:了解中秋节的相关风俗习惯,乐于大胆表达并与同伴交流。可是活动结束却发现有五六个幼儿不愿意与其他幼儿交流,表现出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独自玩耍的现象。过后,教师了解到,这几个幼儿由于家长不重视,没有认真地给孩子讲解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因此,孩子对此几乎一无所知。活动之后的反思中,教师总结出应充分地进行活动准备,为目标实现提供必要的条件。

活动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幼儿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单一地判断好与坏。首先,活动评价应兼顾全面性和差异性,《纲要》中明确强调“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视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因此,在活动中教师要从只关注幼儿的智育转向关注幼儿多方面的协调发展。通过活动评价让幼儿充分地发现自我、了解自我,进而相信自我。其次,活动评价应注重质性评价。所谓“质性评价”是指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阐释对象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意义,促进理解。教师在活动中可以对幼儿的活动进行细致观察,并做观察记录,特别是对细节应针对性地进行分析与研究,结合每位幼儿的特点提出解决对策或分析意见,为幼儿的发展评价提供依据。

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使幼儿的德、智、体、美多方面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与强化,有效地推动了幼儿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幼儿能主动地进行活动并在活动中真正体会到快乐。

有效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促进幼儿园主题探究活动开展的论文

[摘要] 我们可爱的家乡丽水有着非常丰厚的文化底蕴,本土文化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可说处处是教材。将本土文化渗透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根据丽水特有的地方性文化资源来选择和调整活动内容、开展主题探索活动,有助于增强本土文化的吸引力,不仅能充分调动起幼儿的探索兴趣,激发孩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本人就如何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使我们的孩子深入了解和喜爱我们的家乡、从小具有本土意识作了一个调查研究。

[关键词] 本土文化主题活动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们的家乡丽水拥有得天独厚的地方性教育资源,我们试图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地生成一系列的探索性主题活动,从家乡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中科学地筛选和归纳出适合幼儿学习的资源,生成有价值的主题活动,使本土文化资源与主题探究活动有机整合,培养幼儿从小树立起本土意识。在主题探究活动中促进师生互动,促进师幼整体性和谐发展;培养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幼儿自主学习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陈鹤琴先生提出了“活教育”理论体系。他主张幼儿园课程要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引导幼儿从广阔的自然界、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学习各种实际的、活生生的知识,让幼儿在各种有益的活动中得到身心和谐的发展。

二、研究范围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莲都区机关幼儿园大一班20名幼儿,其中男女各半。

(二)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收集各种材料并进行分析。

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研究,开阔研究思路。

3、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教研经验,为研究活动积累材料。

三、过程分析

1、幼儿对本土文化了解程度的调查。

我们面向幼儿科学地设计了本土文化知识调查表,问卷从丽水的风光、历史、人文、特产等几大方面进行测查,旨在了解幼儿对家乡的了解、熟悉程度。

2、本土文化资源与幼儿园主题探究活动的整合

(1)目标上的整合。

本着主题活动与《规程》、《纲要》培养目标一致:以幼儿发展作为指导思想,着眼于幼儿品德和人格的完善,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全面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的原则,我们在制定主题探究活动以此为准绳,尽量在落实的过程中,体现出多领域的、有机的、整体的层层推进,体现目标上的整合。

(2)内容与形式的整合。

在研究中,我们提倡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方法、方式,发挥课程的整体效应;我们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我们关心幼儿对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应用而不是知识的形式。因此,我们通过主题探究活动的教育形式,结合本土文化资源,以目标的整合为基点,实现内容和形式上的整合。

3、主题的建构与开展。

主题建构的原则应是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幼儿感兴趣的、方便幼儿实际操作的。有关专家认为,成人与幼儿共同建构、共同表达、共同成长是主题探究活动的基本要素。我们在主题网络的架构与主题活动的设计上也体现了这些原则。

丽水地处浙西南边陲,拥有多种香飘万家的绿色生态名茶、脍炙人口的椪柑和香菇等生态特产。并赢得了全国第一个“中国摄影之乡”的美誉。缙云仙都黄帝祠宇,龙泉青瓷与古剑,青田石雕、云和木制品等,无不散发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幽香。丽水还有着独特的人文景观,如防洪堤、缙云仙都、莲都东西岩、南明山摩崖题记、遂昌南尖岩以及各处的漂流等等无不体现了丽水的人杰地灵。针对丽水这些有特色的本土文化资源,我们选择性地开展了如下主题活动:摄影文化(摄影节、家乡的美景、小小摄影师〈摄影作品展〉)、茶文化(茶叶、茶的文化、丽水名茶)、家乡的特产(柑橘丰收了、青田石雕、龙泉青瓷)、我爱母亲河(美丽的防洪堤、森林公园、环保小卫士)等,均历时半学年。

四、结果分析

(一)幼儿对本土文化有了较大程度的了解和熟悉

作为祖国的未来、家乡的希望,幼儿有责任了解家乡的人文资源、本土文化,让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他们年幼的`心。只有在此基础上他们才会有责任去自觉地保护它,主动地宣传它,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从而为建设家乡做贡献。在研究初期我们对幼儿开展了本土文化知识调查,问卷的通过人数和通过率如下:

在经过为期一学年的整合本土资源的主题探究活动之后,在对原有问卷进行问题的深化与补充的基础上,我们再次对幼儿进行了本土文化知识了解程度的问卷调查,通过人数和通过率如下:

从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经过一学年的整合本土资源的主题探究活动,幼儿对家乡文化的了解、熟悉程度有了明显提升。

(二)幼儿得到了爱家乡的情感体验

本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让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幼儿心中,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我们通过对幼儿的问卷及日常生活中的了解,发现幼儿对家乡的概念很模糊与淡薄,甚至有部分幼儿根本不了解家乡的概念。通过开展一系列有目标的主题探索活动,幼儿在收集资料、参加各种活动、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逐渐了解、熟悉了家乡的文化,慢慢强化了家乡的概念,并从对家乡的了解过程中自然地衍生出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并产生了一定的自豪感。如在“摄影文化”这一主题活动中,为了让幼儿充分应有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利用幼儿参加“国际摄影文化节”后高涨的兴趣,我们开展了“小小摄影师”的系列主题探究活动,并举办了幼儿摄影作品展。展出的摄影作品全部来自幼儿手中的相机,镜头均采自丽水的名胜古迹、人文景观,以及人物、花草等,虽然拍摄的角度很幼稚,拍摄的镜头不尽美观,但这些却是幼儿自己的作品,体现出幼儿对家乡的美好观感和殷殷热情。

(三)师幼互动得到充分体现

良好的师幼互动能给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行为空间,在这种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幼儿才能充分感受到学习的愉悦,才能使他们主题探索活动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教师开启的互动行为启发指导幼儿。例如在“茶文化”这一主题实施过程中,我们带幼儿参观了茶园。回来的途中有一幼儿问:“树上的茶叶是绿的,但我们家的茶叶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针对幼儿的这一问题,我们又设计了炒茶、泡茶和品茶的一系列主题活动,活动中我们通过录像和实地参观工人的炒茶工作,让幼儿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和品尝过程。通过这些师幼互动活动,幼儿对茶文化已达到一定程度的理解了。

(四)幼儿的多项能力得到了发展

在研究活动中,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大量资料,制定了一套有计划、有目的的较为完整的主题活动计划,并通过主题探究活动的形式进行教育实践。它的操作性强、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幼儿在活动中通过探索、交流、分享、合作多种形式,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通过主题探究活动,幼儿了解了家乡资源的珍贵,使他们懂得了保护资源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了解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幼儿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

五、思考与建议

本土资源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已逐步渗透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并给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极大的冲击,为现代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实践证明:利用本土资源开展主题探究活动,巩固和丰富了幼儿的知识,促进了幼儿的智力发展和良好行为品质的形成,增进了幼儿间的交往与合作,培养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起到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发现目前研究中存在一些值得思考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1、如何有选择性地运用本土文化资源。

家乡丽水的文化资源无穷无尽,在此次研究中,我们在制定主题活动时只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资源为切入点。有限的时间里,我们不可能了解无限的本土文化,所以如何选择本土文化资源为课程、为主题服务,也是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的。今后我们还将不断探索,深入挖掘家乡中可用的各种教育资源,让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这一生动的教材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2、如何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更好地开展主题活动。

在此次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在主题活动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使家长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成为主题开发、实施的一部分,能够更好地推动主题活动的开展和实施。比如在“我爱防洪堤”这一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让家长带幼儿到大自然中感受和体验家乡防洪堤的美丽,并让幼儿在保护母亲河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亲近社会、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幼儿观察力、审美力以及对周围事物的兴趣。通过教育合力,能进行教师在幼儿园所不能充分开展的补充活动,幼儿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对主题的兴趣更浓了,对主题的认识也更深刻了。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家庭教育——怎样教孩子》陈鹤琴

[3]《幼儿教育中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任华(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主题教育活动成效论文

主题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应课程综合化和促进幼儿整体发展趋势而生的一种教育活动形态。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主题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思考》

【摘要】主题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应课程综合化和促进幼儿整体发展趋势而生的一种教育活动形态。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为此,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把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理念融入到主题教育活动的目标设定、内容选择、组织实施等方面中去。

【关键词】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幼儿;整体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4)03-0003-04

在幼儿园课程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下,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成为一种有效的课程与教学思路。从近百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发展历程及当下的改革趋势与实践状况来看,主题教育活动也是幼儿园教育未来变革的基本走向。幼儿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从浅层次看是为了解决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学科中心、课程与幼儿生活脱节等问题;从深层次看是尊重幼儿身心发展与学习特点的体现。幼儿的发展包括身体、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整体发展,因此,相应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不分科的。为此,研究者从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角度解析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以期为幼儿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提供理论支撑。

一、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内涵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即在幼儿园中围绕特定主题展开的教育活动,具体是指师幼围绕具有独特发展脉络或发展价值的主题开展的教育活动,它以帮助幼儿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促使幼儿发展成为身心和谐的“完整的人”为主旨。主题通常具有统整性,包含儿童要学习的关键经验,统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诸要素,将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过程与评价等整合起来,并使之随主题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它不只是教育教学活动内部的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组织协调或学习内容的重新安排。

具有内在统整性的主题活动为参与者创设了一种分科教学无法比拟的情境系统,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内在价值,关于这一点,伯恩斯坦在其教育编码与教学话语理论中就有所阐述。〔1〕通过主题形式进行学习,对于学习者知识的有意义建构、经验的丰富、情感的发展、主体人格与精神的养成是有益的。主题活动不仅是对活动内容的整体性规定,不仅指向教学系统,更指向幼儿的整体性发展,并关涉相应评价体系的完善。

二、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中的幼儿整体发展解析

幼儿教育领域中的综合课程、当前整体主义倡导的整体教学观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全人发展”理念,都可视为整体论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整体论”(holism)一词源于希腊语“holon”,其意思是“子整体”,表示每一个元素不仅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部分,它同时还是另外一个整体之一部分。John Miller指出,“holon”在希腊语中意味着“由结合的整体所构成的世界是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其各部分的总和的”。〔2〕以整体论的观点来看,世界及宇宙是一个整合的机制,在这个机制里,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密切的关系,它们是一个共同体,相互关联并演化为更高级的形式。人类也属于这样一种整合的个体。个体的每一部分,包括生理、情绪、智能、艺术性、社会性、道德及性灵等,都有同样的重要性,且每一部分的功能及领域都是互相影响、环环相扣的。

要正确认识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幼儿整体发展,关键在于要正确认识“整体”这个概念。“整体”仅仅是指关涉幼儿发展的各种教学内容的总和,抑或只是强调提供给幼儿的教学内容要面面俱到吗?如果是前者,事实上我们难以界定幼儿发展所需的教学内容究竟有几个方面;如果是后者,我们又无法罗列出面面俱到的教学内容并试图找到其中的关联,因为教学内容本身是难以穷尽的。人是活生生的机体,是相互联系的一切生命交织的现象,是一个不能断然地还原为任何一种东西的、拥有复杂多样的丰富性的整体。因此,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对幼儿完满世界的关照,包括生理、情绪、智能、艺术性、社会性、道德及性灵等的关照,并促进幼儿个体在活动中逐渐整合这些方面以达到和谐状态。

不同时代对幼儿整体发展的理解及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途径是不同的。分科教学论也是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追求的,但它采用了片段化的思维方式,用所谓的科学分析方法将整体拆解为简单、离散的部分,然后赋予每个部分以精确的意义,试图通过这种拼合的方式来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这种还原主义的假设是“整体可以分解为各个部分,整体等于部分之和”,认为只有先了解部分,才能去建构整体。

当下,我们之所以将主题教育活动视为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因为主题教育活动为学习者呈现了一幅整体的学习图景,它更加关注幼儿的整体发展。一方面,人们认识到,幼儿是作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存在着的,所以,他需要的是具有整体性的、不受学科界限限制的知识。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打破学科领域界限,根据主题核心内容,确定主题展开的基本线索,再顺着这些基本线索确定主题的具体内容,并创设相应的教育环境,组织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3〕另一方面,人们认识到,除了知识层面,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更关注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其他层面的发展。它着眼于幼儿的生活本身,认为幼儿的学习是一个关乎幼儿情感、经验、意义发展的过程。换言之,我们可以把主题教育活动视为多层面、多维度理解和把握知识,把幼儿的个人知识、经验与学习、生活整合起来以促进其有意义学习和整体性发展的活动。

三、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中践行幼儿整体发展思想的路径

(一)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主题活动目标设定的出发点

1.摒弃主题活动目标设定的唯理性思维模式

当前幼儿园教育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受唯理性思维模式的影响,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为了训练的目的,一个人的理智认识方面已经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而其他方面不是被遗忘,就是被忽视;不是被还原到一种胚胎状态,就是随它在无政府状态下发展”。〔4〕在这种唯理性教育模式的支配下,幼教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通常会过分注重幼儿的感觉、知觉、概念、判断等认知水平的发展,将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理性精神视为主要的、甚至唯一的目标。他们往往不关注幼儿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体验等方面,忽视对幼儿完满精神世界的关照。在这种价值观支配下,幼儿园教学活动会变成训练活动的代名词,幼儿获得的不是对整体世界的认识和体验,接受的是难以感受到生命意义的教育。

2.关注幼儿均衡发展的节奏

我们要关注幼儿智力、情感及道德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教育的目的绝不只是满足幼儿求知的欲望、训练其学业及工作上的技能,为其以后进入社会做准备。相反,“我们应该帮助我们的下一代成长为自由的、有创意的、有同情心的人,使之能够完全参与这个群体的生活”。〔5〕

哈佛大学费歇尔教授等人曾据此提出“成长与发展的非线性动态模式”,他们认为,“某种行为产生的不当刺激所导致的短期变化会对人的整体成长系统产生弥散性影响,使得整体发展脱离平衡状态,接受过不当的催熟刺激的领域发展水平会比较低下。成长速率过高可能会导致系统的紊乱无序,为了促使系统的稳定、平衡发展,应维持相对平衡的速率。由此可见,教育所提供的支持性影响应当是适宜有度的,各领域间的联系应当是适中的,这样才有利于学习者的整体发展”。〔6〕

(二)从有机融合的角度选择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

从有机融合的角度来看,我们在选择主题活动内容时要处理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关系。

一方面,要处理好儿童、社会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寻找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力求主题教育活动设计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另一方面,要处理好不同领域、学科间的关系,有机整合不同领域、学科的知识。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是各个知识领域和知识类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结果,而不是相互孤立的知识的堆砌。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所指出的那样: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儿童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整合体,其发展有各方面的需求,不仅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不仅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不仅有行为的,也有认知的、情感的与社会性的。所以,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单一的、局部的、孤立的发展。”〔7〕因此在选择主题教育活动内容时,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寻求不同学习领域知识间更广泛、深刻的关联,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内容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帮助幼儿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和全息观念。

所谓从有机融合的角度选择主题活动的内容,不是将分化了的部分叠加成一个“复合体”。诚如沃伦・本尼斯所言,“一个整体包括目的、观念和交流,由各个部分间的同一性综合成内部一致而有效的整体”。〔8〕主题活动的内容应该是一种有机“连续体”,是融会贯通了幼儿发展、社会需求、知识经验的具有时间与空间意义上关联性的整体。

(三)以螺旋式构建网络的方式组织与实施主题教育活动

以螺旋式构建网络的方式组织与实施主题教育活动,是指要改变线型课程实施方式,对各年龄主题活动进行统筹,如大、中、小班都有以“季节”为核心的主题活动,但各年龄班主题活动的组织要有层次性,内容要逐层拓展与深化,整个主题活动应成为螺旋式的主题网络。以“我的情绪和需要”主题活动为例,小班阶段的活动目标可以是“知道不同情绪的表达方式,知道自己有喜爱的和不喜爱的事”;中班阶段的活动目标可以是“知道如何使自己及别人快乐,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大班阶段活动目标则可进一步深化为“明白需要被爱和爱别人”。这种螺旋式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是综合的、“去边界”的。主题教育活动实施者要“站在人和儿童的本性是‘活动’的高度,把课程看成是‘一段教育进程’。课程将不仅仅是存在于‘观念状态’的可以分割的‘计划’‘预期结果’或‘经验’,而是生成于‘实践状态’的、无法分解的、整体的‘教育’活动”。〔9〕

参考文献:

〔1〕刘丽玲.论巴兹尔・伯恩斯坦的教学话语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41-142.

〔2〕安桂清.整体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11.

〔3〕郑健成.学前教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82.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3.

〔5〕RONALD E KOETZCH.学习自由的国度:另类理念学校在美国的实践〔M〕.薛晓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56.

〔6〕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82.

〔7〕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与变革的历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8〕D・A・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王灿明,朱水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91.

〔9〕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5):2-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园主题教育论文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让学生传承和弘扬英雄烈士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校20xx年5月28日组织学生开展了以“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总结如下:

多年来英雄主义有所淡化,在网络上甚至出现了大量“解构”英雄、贬低英雄,进而诋毁英雄的言论。这些情况的出现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思想的树立。更对我国的发展和崛起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危害。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推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要在意识形态上树立起牢记英雄、崇敬英雄的正确思想观念。

班会上,同学们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观看了《崇尚英雄精忠报国》宣传片,解读了英雄内涵,引发了学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和对英雄精神内涵的思考。随后,同学们又一起诵读了英雄创作的爱国诗词,通过品读诗词,走进英雄的内心深处,感受英雄的信仰、坚守与情怀。

此次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展,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浓厚氛围,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为学生将来立志报效祖国打下良好的基础。

开展“中华魂”读书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一代新人的客观要求,今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越州镇关工委结合学校德育教育,在越州镇一中、越州示范小学开展了“中华魂”(颂歌献给党)主题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为青少年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从而促进广大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一、基本情况

XX年越州镇启动“中华魂”(颂歌献给党)主题教育活动,以越州一中和越州示范小学为试点,逐步带动全镇青少年参与到活动中来,今年全年越州镇参加主题教育活动的小学生569人,中学生342人,订购小学读本20本,中学读本50本,加上区关工委赠送的,我镇共有小学读本180本,中学读本160本,基本上达到2—3人有一本读本。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我镇组建了一只读书辅导队伍,其中教师36人,“五老”人员16人,在主题班会、演讲、征文活动中积极的辅导学生们学习读本,为学生们讲故事、讲历史、讲时事,大大的开阔了青少年学生的眼界,培养了学生们良好的阅读趣味和阅读习惯。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保证主题教育活动的顺利实施,越州镇党委政府以文件的形式,制定了《XX年越州镇“中华魂”(颂歌献给党)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和《XX年越州镇“中华魂”(颂歌献给党)主题教育活动工作计划》,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党委副书记任组长,中心学校校长任副组长,镇关工委、越州一中、越州师范小学校长、相关站所负责人任成员,设立了活动办公室,对活动的各项经费实行实报实销,并把主题教育活动纳入年终考核内容,进一步保证了主题教育活动切实的落实到位,各项活动顺利开展。

(二)加强宣传发动

为了扩大主题教育活动的影响,越州镇在主题活动宣传工作中,做到两个激发,一是激发教师和五老人员辅导学生学习读本的积极性,二是激发青少年学生自学读本的积极性,结合教师和五老人员的带动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习活动达到实效,让爱国主义精神,真正的常驻学生心底。

(三)搞好启动仪式

今年是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在越州镇实施的头一年,为了给活动开好头,越州镇党委政府组织相关站所和部门在越州一中开展了“中华魂”主题教育启动仪式。镇主要领导、区关工委领导、中心学校领导、越州镇各中小学校校长都参加了启动仪式。仪式上,区、镇领导向各学校赠送了读本,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先后进行了表态发言,在庄严的国歌声中,越州镇“中华魂”(颂歌献给党)主题教育活动正式启动。

(四)结合德育教育

主题教育活动中,我镇坚持把“中华魂”主题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从而使主题活动的内容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依托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坚持“四结合”,一是坚持读书活动与课堂

教育相结合,二是坚持读书活动与养成教育相结合,三是坚持读书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四是坚持读书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多角度、全方位的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们不仅在书本上学习,还在生活中学习,在做人做事中学习,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主要成效

(一)提高了学校德育教育水平

在“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中,各学校坚持把主题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结合,进一步实现了对改进学校德育教育的积极探索。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寓教于乐的对青少年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在各种活动中,今年我镇结合建党9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以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以歌唱活动为亮点,在各中小学中开展了“唱红歌、诵经典”活动,以歌唱祖国的方式,深入陶冶了学生们的爱国情操,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做得最突出的是越州二中组织开展的“火红的青春、火红的岁月”红歌比赛,全校各年级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参加了歌唱比赛,在五月明媚的春光中唱响了青少年心中对祖国、对家乡、对先烈最诚挚的爱和赞咏。

(二)促进了青少年自身全面发展

书籍是人类的良师益友,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让人受益终身,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从青少年抓起。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就是提倡培养青少年主动学习、探索学习、合作学习、感悟学习的精神,把他们从死读书、读死书的框框中解放出来,引导他们喜欢读书、会读书、享受读书、会用书,使他们既学习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又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越州一中在读书活动中积极利用主题班会,让学校骨干教师和退休教师对学生们进行英雄故事宣讲和主题教育读本解读,帮助学生们学习历史、铭记历史、感悟历史,通过提高思想认识的高度,加深青少年心底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也培养了学生们良好的阅读趣味和健康的阅读习惯,有效促进了青少年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完善了教育网络体系建设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开展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把家庭、学校、社会三者有机的联系了起来,形成了教书育人的共同合力。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通过学生的参与,把学校、家长和社会有关部门有机的结合了起来,在学生受教育的同时,也教育了学生家长,在学生参与的同时,也带动了学校的组织和社会的参与,扩大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高了学生和家长素质的同时,加深了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同时也加大了主题教育的力度和影响力,使主题教育的涉及面更广、程度更深。

(四)加强了基层关工委自身建设

组织开展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加强了镇关工委、村社区关工委和学校关工委的联系和合作,在工作中发现了不足并解决了问题,在教育了青少年的同时,也提升了越州镇关教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思想素质。同时,还发挥了五老人员的作用,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服务的热情,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为关工委其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人员保证。在活动过程中,关工委的组织和参与也使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了解到关工委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关工委在农村青少年教育中的影响力。

四、问题及建议

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存在一定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主题活动的设计和开发不够新颖,二是宣传力度不够,活动经费有限。在明年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把主题活动作出特色、作出亮点。也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在活动过程中多给与指导和帮助。

五、工作计划

XX年的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仍然围绕越州一中、越州师范小学为试点,逐步推广到全镇各中小学,计划参与活动的学生增加687人,其中小学生增加468人,中学生增加219人。在越州一中和越州师范小学总结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各中小学开展经验交流活动,计划新增两所学校作为读书活动的重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在XX年中华魂主题教育工作中要坚持“四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二是宣传推广到位,三是人员经费到位,四是专题活动到位。力求把教育活动作出重点,作出亮点,让更多的青少年学生参与和受益。

在XX年工作中,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在各乡镇街道开展专题活动,带动基层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推进。

总而言之,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为越州镇的青少年带来了新时代的活力,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将承前启后、再接再厉,把越州镇关心下一代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为引导学生了解“劳动节”的来源,树立良好的劳动观念,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xx小学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组织开展了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总结如下:

一是增强劳动意识。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级部主任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召开教师专题会议,制定活动方案,组织各班级召开“弘扬劳动精神展示新力军风采”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劳动节”的由来,了解我国不同时代的`劳模风采,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树立劳动最光荣的信念。

二是提高劳动能力。开展“我为教室换新颜”活动,班主任带领学生清理教室卫生,学生在认真专注的忙碌中,体会到劳动带来的快乐。开展“小小劳动者,家家都整洁”活动,学生在家中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收获与感受。同时,班主任合理分工,带领学生高标准整理校园卫生、快乐清理花园花坛杂草、自觉捡拾校园垃圾,总务处及时评比表彰,以劳树德、以劳强体、以劳育美。

三是弘扬劳动精神。各班级观看时代劳模事迹,学习劳模精神。开展“拍下最美瞬间,致敬劳动者”活动,学生将劳动者最美瞬间用相机记录下来,用纸笔表述自己的感受,并制作成精美的画报,用实际行动致敬最美劳动者。

4月15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颁布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4月13日,在第三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xx县xx镇xx小学组织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活动中,学校安办主任利用晨会带领全体师生学习“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每年的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是第三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学校安办主任从交通安全、校园安全、食品安全和人身安全四个方面对全体师生进行解说,倡议全体师生提高安全意识;学校LED屏滚动播放“齐抓共管构筑牢固的国家安全人民防线!”“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从我做起!”等宣传标语,全力为第三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营造良好氛围。

xx小学大队部要求,各班开展一次安全教育主题队会,就《国家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反间谍法》等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对学生进行普法知识宣传;学校还将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隐患排查、安全演练等,时刻绷紧安全之弦,始终坚持把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感恩节前夕,20xx年11月20—22日,xx中学组织开展了感恩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教育,多层面、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感恩主题班会上,各班围绕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集体和感恩祖国主题,通过讲故事、诗歌朗诵、演讲、唱歌等形式,表达出自己对学校、父母、老师和同学的感恩情怀,让每个同学在内心深处都得到一次洗礼。

有的班级向同学们介绍感恩节的由来,学生在感动中充分体会感恩节的相关知识,受益匪浅。有的班级班主任组织学生一起观看感恩视频,视频中感人故事将学生情绪引向高潮,不少同学留下感动的泪水。学生纷纷表示,今后不但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还要勤奋学习、热爱学校、回报社会。

学校还通过播放电子显示屏、国旗下的讲话,激发学生感恩的激情与立志成才的决心。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校团委、政教处负责人表示,今后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努力做到心存感激,涌泉相报,这样对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以及实施素质教育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根据xx教育局《关于印发〈开展第十六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通教安〔XX〕2号)文件、启东市启教基22号文件精神,为贯彻落实“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为主题的中小学安全日教育活动,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紧紧围绕安全日安全教育这一主线,在师生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安全活动深入到老师和学生及家长的心中,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意识和素质。

开学初,我校根据学校实际认真建立学校安全教育长效机制。特别要制订好学校安全方面的各项应急预案,出现状况时能及时应对,并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

1、3月28日下午第三节课退后,在全校开展一次疏散演练。演练活动周密部署,做到有计划、有预案、有评估、有总结,通过演练使学生熟悉疏散路线,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技能,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主动遵守各项安全行为规范,优化疏散线路,提高疏散时效提高学生应对各种灾害的能力和素质。

2、开展一次专项安全教育。在3月28日当天,通过国旗下讲话、各班开展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一次专项安全教育活动。针对学生道路交通安全进行教育,比如安全行走、安全骑车、安全乘车的交通安全教育,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行为。同时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使学生深刻认识火灾的危害,懂得防止火灾的基本措施和扑灭火灾的基本方法,掌握消防知识和逃生能力,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目标要求。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心理咨询室),并正常开展活动。要紧紧围绕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心理上、情感上面临的困惑和问题,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学校的心理咨询室要全天候开放,设立24小时,及时对学生、学生家长进行疏导,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常识和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让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让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长。

4、布置一份安全隐患排查作业。3月28日,要求全体班主任利用双休日,给学生布置一份安全隐患排查方面的作业,组织学生开展“学校安全隐患我发现,家庭安全隐患我排查”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安全工作与自身息息相关,把安全意识融入到学生思想行动中、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各中小学校要对学生提出的安全隐患结果进行认真核查并及时加以整改。

5、学校严格执行省“五严”规定,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厚爱后进生,善于与学生、学生家长沟通,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提升家庭教育理念,正确引导家庭教育,发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使学校教育在校外得到有效的延续和发展,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准备在4月初召开全体家长会议,把安全教育工作举措和理念灌输于学生家长,以此来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安全防范和教育。

3月30日是第21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为“我安全、我健康、我快乐”。为开展好主题教育活动,按照教育局安全办的要求,我们实验小学具体贯彻落实了以下工作:

一、成立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举行全校安全教育日教育

学校成立了安全教育日活动的组织领导,(组长:王xx副组长:陈xx成员:仲xx)领导小组成立后认真安排部署了本次安全教育日活动,明确职责分工,制订活动方案,利用周一全校学生集会,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安全教育日活动取得实效。

二、围绕安全主题教育,组织开展五项活动

1、举行国旗下讲话,悬挂宣传横幅(xx市xx实验小学安全教育日主题教育活动)由安全办主任仲兆仓同志对全校学生从多方面(预防楼梯拥挤踩踏、交通安全、饮食卫生、春季传染病防控)进行安全教育,使广大师生在教育活动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2、按照工作要求举办了全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3、开展了个年级组各班级的安全隐患排查。

4、组织开展了“我安全、我健康、我快乐”主题演讲活动。

5、组织并举行了安全疏散演练,演练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演练活动安全、有效。

三、收看安全教育节目

为创新安全教育形式,学校安全办布置各班级于3月31日通知离校生家长在家与孩子共同观看湖南卫视18:00—18:30《新闻大求真》安全主题教育视频,收到很好的效果。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根据校综治办[20xx]14号文件要求,为了切实贯彻落实《XX省减灾委员会关于做好20xx 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及《XX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周”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知识教育,增强师生防范意识和能力,院领导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学院活动计划,积极、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动员全校师生共同参与防灾减灾活动,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提供安全保障。现就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健全机构、明确职责,保证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顺利实施。

院领导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日”宣传周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牢固树立从维护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的意识,坚持“以生为本”原则,成立了由邓伟民院长任组长“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制定了院“防灾减灾周活动计划”,并及时组织全体师生认真学习,领会其精神,确保了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了。

二、积极宣传,营造氛围。

结合学院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学院宣传栏、条幅以及班级主题班会活动、教工例会等方式,积极地向学院师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在学校围墙外张贴宣传标语,在学院醒目处张挂宣传横幅;了解道路交通、游泳溺水、饮食卫生和防雷击等事故的发生根源与预防;向学生介绍地震知识及防震要领,各班开展以“防灾减灾从我做起”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学校收集整理印发防灾减灾宣传材料,要求每个班级充分利用这些资料,认真开好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防震、防火、防雷电、交通事故、溺水等安全教育,让组织学生进行“如何应对火灾”的交流与讨论,大力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克服麻痹思想,让师生牢固树立将安全牢记在心中的思想意识。总之,学院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地进行“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教育活动,使安全教育真正达到了“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目的。

三、活动形式多样,将安全教育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学院坚持安全知识教育和实践体会活动相结合的原则,科学的开展“四个一”活动。采取了组织了一场以“消防知识安全” 讲座为主题的专家讲座,举行了一次“安全自救”主题班会活动课,开展了一次一次防溺水专题教育、一次紧急消防自救演练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全院范围内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懂自救”的范围,强化了学生的安全自救意识,提高自救能力。

1、一次“安全自救”主题班会

为了进一步深化防灾减灾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生自救意识和能力,我院各班学生开展了以“掌握应急避险知识,提高自救能力”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各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班级主题班会及宣传班报等,使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了提高自救能力,珍爱生命,建设“平安校园”的重要性。

2、一次“消防知识安全”为主题的专家讲座

5月16日下午3:00我院请校保卫处消防办为我院学生做“消防知识安全”讲座,学院二百多学生在演奏厅聆听专家的教诲,接受消防等安全自救知识教育。

3、一次防溺水专题教育

随着炎日夏日的到来,防溺水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院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措施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预防能力。如:在5月12日的班级主题班会活动时间,提醒学生远离江河等。

4.一次紧急消防自救演练

16日下午,在消防知识讲座结束后,保卫处消防办的老师带领我院师生开展了消防演练活动,师生们分组实地体验了如何正确使用消防器材灭火等消防知识。通过此次消防知识讲座和消防演练,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了一次防火灭火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安全自护自救能力,让参与的师生们深刻认识到“安全用火,幸福你我”。

总的来说,我院今年的 “防灾减灾宣传周”的各项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效果也非常良好。今后,学院还将不间断的开展各种安全教育活动,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全校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自救互救、疏散救援的能力,真正把学院的安全工作抓实、抓好,为创建和谐、平安校园而不懈努力。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主题教育活动总结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在第xx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为弘扬新时代尊师风尚,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xx学校多措并举,开展形式新颖、丰富多彩的教师节主题教育活动。

一是积极宣传,营造氛围。东武学校通过升旗仪式、电子显示屏、红领巾广播、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学生们讲述教师节的由来,聆听了关于尊师重教的小故事,学习了对于教师的十大美称——老师、先生、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慈母、春蚕、蜡烛、孺子牛、春雨、人梯等。还对如何做到尊师重教相互发起了倡议,如作业认真工整,主动向老师问好,课堂保持安静、尊敬师长的劳动成果等。

二是表彰先进,拜师结对。为鼓励先进、树立典型,学校组织评选、表彰了一批各级优秀教师,让身边的教师典型带动感召更多的教师见贤思齐。同时,学校借教师节这一契机,举行新学期“青蓝工程拜师会”,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提高,争做师德高尚、师艺精湛的教育工作者,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三是廉洁从教,弘扬师德。东武学校向师生们发出廉洁从教,做最美教师,自觉抵制请客送礼、有偿家教等庸俗风气,共度绿色佳节的倡议。在升旗仪式上,东武学校全体教师庄严宣誓,不忘教育初心,树立教育情怀,把誓言作为承诺去践行。并组织全体教师签署《师德师风承诺书》,对师德师风作出郑重承诺,进一步强化了广大教师依法向从教,规范从教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

四是文艺汇演,师生联欢。东武学校举行教师节文艺汇演,用歌曲、舞蹈、情景剧、诗朗诵等文艺形式庆祝教师节的到来,师生们乐享其中、共同分享节日的喜悦。不仅培养了孩子们感恩教师的情感和美德,还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使命感和幸福感。

五是丰富载体,感念师恩。在教师节,东武学校倡导学生们开展“六个一”活动:对老师说一句祝福的话,给老师来一次爱的祝福;给老师一个大大的温暖的拥抱,把一切的感恩和祝福都承载这个拥抱之中;亲手做一张贺卡送给老师,里面请写上祝福语;向老师表达一次决心,你决心改掉的坏习惯,你决心想要达到的新目标;为老师画一幅最美的肖像画,并附上一句最想对老师说的话,或者以漫画集的形式,讲述与老师之间的小故事;给老师写一封信,记录你和老师之间最纯真最美好的时刻,表达对教师辛勤教导的感激之情和感恩祝福之意。

为加强学校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师生环保意识,xx初中以“世界环境日”为契机,组织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师生绿色生活意识,养成绿色生活行为习惯。 一是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学校通过生物、地理等课程开展环保教育渗透性教学,利用校园网络、宣传栏、黑板报、主题班会大力宣传环保生态知识,让师生了解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及相关内容,号召广大师生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自觉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二是营造良好的环保氛围。学校在校园内外悬挂环境保护口号,充分利用致家长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建议家长少开一天车、少抽一根烟等,共同关注环保,共同保护环境,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三是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举办有关环保方面的演讲、书画、摄影、征文、环保小卫士评选等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绿化美化校园活动,清理校园卫生死角。倡导学生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开始,从节约一粒米、一张纸做起,积极践行低碳生活理念,争当环保小卫士。

为进一步增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我校于3月26日上午举行了“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升旗仪式。活动总结如下:

升旗仪式上,八年级12班方、田两位同学做了题为《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养》的发言。在发言中,从交通安全、食物安全、火灾火险、溺水、体育运动损伤甚至包括同学们的玩闹嬉戏中的意外事件等,向全体同学发出了要树立安全意识、关注课间安全、居安思危莫忘交通法规、严格规范操作的倡议。

八年级12班班主任老师为全体师生带来了《安全伴我行》的精彩演讲。贾老师较为全面的介绍了课间安全、运动安全、用电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爱护消防设施、加强行为自控能力等方面的内容,他在讲话中要求同学们要时刻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并告诉大家“隐患就是事故”,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对校园和全体师生不利的隐患。

校园安全与每个师生密切相关,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学校制订了详细的活动方案,通过主题升旗仪式进行积极动员,通过级部点评、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平台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通过邀请校外辅导员做安全知识讲座,增强同学们对安全的重视,通过“学校安全隐患我发现’活动,动员每个班级、每名同学都参与到安全隐患的查找中来,即消除了同学们身边的安全隐患,又让同学们学习到了身边的各种安全措施,培养了同学们观察问题的能力。

安全教育日活动是该校三月份系列安全教育主题活动的一部分。此次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保障全校师生安全健康、快乐成长。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珍爱生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认真开展了以“珍爱生命,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总结如下:

1、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形式宣传“珍爱生命,从我做起”的主题教育思想,提高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

2、将生命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各门学科是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要在这些学科中增强生命教育意识,充分挖掘生命教育资源,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

3、将珍爱生命教育活动与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本身就包含有生命教育内容,要通过有关方面的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督促学生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

4、积极开展了学生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教育。

5、举办专题教育活动。各班进行专题讲座,加强学生生命教育,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教给学生安全知识、自我防范、自我保护的常识,提高学生生命健康意识,依法保护自己,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6、开展了主题班会、团队教育、社会实践等活动。根据学校统一部署,有计划地开展了以“珍爱生命,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各种实践活动,加强对广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成长历程,激发学生对生命成长的自豪感,培养积极的生命价值观。

7、全面建立家校共管的育人机制。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沟通形式,加强家校联合,形成教育合力。要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要求家长在关注子女学习和生活的同时,更要关注未成年人的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要善于发现子女非正常行为并及时与学校沟通,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采取措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通过这次主题教育活动,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价值,帮助学生掌握了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调适心理的方法,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学生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为了深入开展好“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鼓励少年儿童围绕“向国旗敬礼”,自主表达纯真的情感和真实的心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我校在9月27日-10月10日之间以庆祝新中国成立xx周年为契机,以“爱国主义、家国情怀”为主题,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现将活动小结如下:

一、全校开展了一次以“喜迎国庆”为主题的少先队队会

一~六年级各中队利用9月30日(周五)下午的班队课举行“喜迎国庆”主题队会活动,中队辅导员们采用唱国歌、了解祖国的历史、讲故事、看视频等形式,充分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升华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

二、分年级段开展主题活动

1、一、二年级和大队委中开展“我和国旗合影”。

鼓励一、二年级的儿童和队员,在家长的帮助下用摄影的形式表达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每个中队挑选比较优秀的作品,上交学校大队部。上交的摄影作品,结构合理,主题鲜明,构思巧妙,充分展现了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真情实感。

2、三、四年级开展“我爱我的'祖国”自制明信片活动。

三、四年级各中队以自制明信片形式开展活动。每个中队上交的作品主题鲜明,制作精美,图文结合,书写工整,充分表达了队员们对祖国母亲生日的祝福。

3、五年级开展“我向国旗敬个礼”主题手抄报活动。

五年级各中队以主题手抄报形式开展活动。上交作品主题鲜明,布局合理,图文结合,制作精美,充分展示了队员们心中对祖国母亲的美好祝愿。

4、六年级开展“祖国富强我骄傲”征文活动。

本次征文六年级各中队在先队内交流,再推荐上交的形式开展。大队部收到的主题征文,主题明确,小作者能自主表达纯真的情感和真实的心声,从祖国的历史、祖国的发展以及对祖国美好未来的设想等方面来写作,表达了对祖国发展强大的赞美,同时也为自己是一名新时代的队员而骄傲,呼吁少先队员们发奋图强,为了祖国的美好未来而努力读书!

总之,通过本次“向国旗敬礼”活动,我校各个年龄段的少年儿童都能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美好祝愿,同时,也以更高的目标要求自己努力向上,“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成为新时代的接班人。

恰逢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与我国第32个教师节的到来,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在全校青年学生中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福总临床学院以“品味传统,感念师恩”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庆祝中秋节和教师节主题教育活动。

一、指尖福总,点滴祝福手手相传

为将主题教育活动更好地在同学们中广泛传开,福总临床学院积极动员组织同学用影像将中秋节亲人团聚、同学朋友相聚的幸福团圆时刻记录下来,特别开设#指尖福总话团圆#微博话题,参与此话题共有9条微博,阅读量达到2117。学院团总支微博还转发了同学们的讨论:

“20xx级福总第三组,又名“爱的三重奏”,在这个特别日子相聚在一起,很happy有木有?很有爱有没有?一切都暗示好的开始,希望三组全体成员能够一起把“爱的三重奏”用心用爱用情永远弹奏下去。”同学们的微博表达了对新集体的满满的希望与祝福。

二、爱在福总,快乐中秋你我相伴

今年中秋节适逢20xx级同学刚下临床到新环境学习,为增进新班级同学的情谊,让外地不方便回家的同学感受节日气氛,20xx级同学精心准备以“爱在福总”为主题的中秋节联欢晚会。晚会包括《爱的初体验》、《爱的甄嬛传》、《爱的三重奏》等多个节目,同学们通过唱歌、短剧、舞蹈等多种形式来表达对福总临床学院这个大家庭的感情。晚会中还特别准备:爱的猜猜猜、爱的传传传和爱的丰收等三个游戏,通过游戏来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学院还在中秋来临之际,购买了一批月饼分发给同学们。同时,为增进20xx级与20xx级同学的情谊,加大两个年级的互动,20xx级同学特别下宿舍给正在临床岗位上奋斗的学长学姐送月饼表达中秋祝福。

三、感恩福总,句句真情感念师恩

为表达同学们对老师的敬意,福总临床学院围绕“老师,您好”开展了一系列的团日活动。在教师节当天以课程班为单位,累计在课前或课间集体向老师表达节日问候2次,为老师送热水5杯。课后,还组织同学通过QQ、短信、微博等方式向老师表达感恩,同时学院还开设#指尖福总念师恩#话题,鼓励同学们向老师们送祝福,累计祝福60余条。

同时,同学们还以上课教室为平台,精心布置电脑桌面,将最美的祝福和感激化为行动献给可爱的老师们。学院还积极准备教师节节目,将在9月25日参与到育才苑各学校共同筹划的教师节晚会。

在全国消防日到来之际,为了向全体师生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有效预防和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积极构建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20xx年11月8日下午3时,xx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一次意义深远的消防演练及安全知识教育活动。本次活动受到了xx消防大队夏庄中队的大力支持,敬爱的消防官兵走进校园,跟师生们一起共同体验了一次消防演练活动,并现场给同学们具体讲解了消防安全知识。

为保证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制定了详尽的演练预案,具体规定了各班学生安全撤离的路线和程序。活动一开始,首先在全体教师的指挥下,400余名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预定方案迅速、有序地全部安全转移到了篮球场。接着由消防官兵为全体师生奉献了一场消防安全知识讲座,现场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并演示了液压扩剪钳以及电锯等消防器械的使用。全体师生认真聆听,仔细观察,接受了一次意义深远的消防教育。

通过此次消防安全教育活动的举行,xx镇中心小学全体师生不仅了解了消防安全知识,还提高了师生的消防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切实为构建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强化资助工作育人成效,我院落实学工部《关于开展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的通知》积极开展以“诚实守信”为主题、以“立德树人”为主线的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于5月上旬积极组织发动学生,制定详细计划,成功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内容充实的诚信主题教育活动。

本次教育活动包括信用助学贷款签字宣誓仪式、座谈会、主题班会等一系列活动,学院还组织学生观看了诚信感恩主题相关的视频,提高学生自强不息、守信做人、心怀感恩、勇担责任的意识。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诚信感恩教育活动,使同学们对诚信与感恩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本次诚信教育系列活动历时半个月,参与人数多,覆盖面广,活动效果显著。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增强了学生的诚信和感恩意识,真正做到资助诚信教育宣传到年级、到班级、到宿舍,进头脑,入人心。系列教育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使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接受了诚信教育,还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和提高能力平台,也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校园稳定与和谐。

幼儿园主题活动预设与生成论文

解读新纲要《纲要》说法:《纲要》明确提出教师应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一、创设背景瑞吉欧认为:“环境生成课程,课程主题来源于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作用。”幼儿园环境已不再局限于幼儿园内,它还包括幼儿园外的一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幼儿处于这么大的环境中,必然会对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产生兴趣和关注,这时教师应从与儿童的交谈中,及时捕捉儿童的兴趣和关注点,从中提炼课程的主题。(中班)开学初,“三八妇女节”“植树节”等几个节日引发了孩子们的话题:爱心。围绕爱心,我预设了主题活动“爱心总动员”。我剪了一张漂亮的女孩图片贴在了墙上。照片上的她在如何创设主题墙想什么呢,是在想妈妈吗?于是,我把一张全家照贴到了墙上。孩子们激动了,一个个争着告诉我“妈妈爱我,我爱妈妈”的事例,要我记录下来,还觉得光把照片贴在墙上不好看,主动要求装饰镜框。有了镜框,照片贴上去果然漂亮。孩子们在照片展示区看呀,说呀,充分感受到了妈妈对自己的爱。在植树节活动中,每个孩子认领一盆花,在栽的过程中,孩子们了解了爱有好多种,这个主题也在活动中应运而生。

一、主题墙在教育发展的长河中,幼儿园的主题墙饰作为促进幼儿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一直是幼儿园生活的重要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讲,墙饰创设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有效手段。但是,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特别是班级主题墙饰环境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问题一:存在着教师动手动脑多、幼儿动手动脑少,墙面环境创设在内容上过多重视作品的精致、漂亮、完整。也就是教师策划、设计的现象普遍。问题二:幼儿园的惯例要求教师开学初布置好环境,进行环境评比,因此定造成教师设想计划多、幼儿设想计划少,纯粹追求环境布置的结果。问题三:由于开学初花了大气力精心布置的环境,因此舍不得更换,常常存在着墙饰整个学期无变化。既固定的多、变化的少等问题。好在上述的几种问题渐渐意识到了。但不得不承认,的环境创设大都还是从教师的设想和愿望出发的,基本上没有考虑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因而环境失去了应有的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那么如何发挥幼儿园班级主题墙面布的真正价值。结合新课程和课改理念,谈谈自己的认识,主题墙不单要有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最主要是要体现主题活动的教育价值。主题墙面环境在内容上不应再像以前过多重视作品的精致、漂亮、完整,而应以幼儿的参与为主。它可以是主题活动中幼儿收集的材料或操作的作品,也可以是浓缩了整个主题活动的教育内容。还可以以版块的形式呈现出来。

有效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促进幼儿园主题探究活动开展的论文

[摘要] 我们可爱的家乡丽水有着非常丰厚的文化底蕴,本土文化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可说处处是教材。将本土文化渗透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根据丽水特有的地方性文化资源来选择和调整活动内容、开展主题探索活动,有助于增强本土文化的吸引力,不仅能充分调动起幼儿的探索兴趣,激发孩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本人就如何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使我们的孩子深入了解和喜爱我们的家乡、从小具有本土意识作了一个调查研究。

[关键词] 本土文化主题活动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们的家乡丽水拥有得天独厚的地方性教育资源,我们试图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地生成一系列的探索性主题活动,从家乡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中科学地筛选和归纳出适合幼儿学习的资源,生成有价值的主题活动,使本土文化资源与主题探究活动有机整合,培养幼儿从小树立起本土意识。在主题探究活动中促进师生互动,促进师幼整体性和谐发展;培养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幼儿自主学习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陈鹤琴先生提出了“活教育”理论体系。他主张幼儿园课程要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引导幼儿从广阔的自然界、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学习各种实际的、活生生的知识,让幼儿在各种有益的活动中得到身心和谐的发展。

二、研究范围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莲都区机关幼儿园大一班20名幼儿,其中男女各半。

(二)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收集各种材料并进行分析。

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研究,开阔研究思路。

3、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教研经验,为研究活动积累材料。

三、过程分析

1、幼儿对本土文化了解程度的调查。

我们面向幼儿科学地设计了本土文化知识调查表,问卷从丽水的风光、历史、人文、特产等几大方面进行测查,旨在了解幼儿对家乡的了解、熟悉程度。

2、本土文化资源与幼儿园主题探究活动的整合

(1)目标上的整合。

本着主题活动与《规程》、《纲要》培养目标一致:以幼儿发展作为指导思想,着眼于幼儿品德和人格的完善,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全面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的原则,我们在制定主题探究活动以此为准绳,尽量在落实的过程中,体现出多领域的、有机的、整体的层层推进,体现目标上的整合。

(2)内容与形式的整合。

在研究中,我们提倡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方法、方式,发挥课程的整体效应;我们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我们关心幼儿对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应用而不是知识的形式。因此,我们通过主题探究活动的教育形式,结合本土文化资源,以目标的整合为基点,实现内容和形式上的整合。

3、主题的建构与开展。

主题建构的原则应是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幼儿感兴趣的、方便幼儿实际操作的。有关专家认为,成人与幼儿共同建构、共同表达、共同成长是主题探究活动的基本要素。我们在主题网络的架构与主题活动的设计上也体现了这些原则。

丽水地处浙西南边陲,拥有多种香飘万家的绿色生态名茶、脍炙人口的椪柑和香菇等生态特产。并赢得了全国第一个“中国摄影之乡”的美誉。缙云仙都黄帝祠宇,龙泉青瓷与古剑,青田石雕、云和木制品等,无不散发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幽香。丽水还有着独特的人文景观,如防洪堤、缙云仙都、莲都东西岩、南明山摩崖题记、遂昌南尖岩以及各处的漂流等等无不体现了丽水的人杰地灵。针对丽水这些有特色的本土文化资源,我们选择性地开展了如下主题活动:摄影文化(摄影节、家乡的美景、小小摄影师〈摄影作品展〉)、茶文化(茶叶、茶的文化、丽水名茶)、家乡的特产(柑橘丰收了、青田石雕、龙泉青瓷)、我爱母亲河(美丽的防洪堤、森林公园、环保小卫士)等,均历时半学年。

四、结果分析

(一)幼儿对本土文化有了较大程度的了解和熟悉

作为祖国的未来、家乡的希望,幼儿有责任了解家乡的人文资源、本土文化,让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他们年幼的`心。只有在此基础上他们才会有责任去自觉地保护它,主动地宣传它,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从而为建设家乡做贡献。在研究初期我们对幼儿开展了本土文化知识调查,问卷的通过人数和通过率如下:

在经过为期一学年的整合本土资源的主题探究活动之后,在对原有问卷进行问题的深化与补充的基础上,我们再次对幼儿进行了本土文化知识了解程度的问卷调查,通过人数和通过率如下:

从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经过一学年的整合本土资源的主题探究活动,幼儿对家乡文化的了解、熟悉程度有了明显提升。

(二)幼儿得到了爱家乡的情感体验

本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让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幼儿心中,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我们通过对幼儿的问卷及日常生活中的了解,发现幼儿对家乡的概念很模糊与淡薄,甚至有部分幼儿根本不了解家乡的概念。通过开展一系列有目标的主题探索活动,幼儿在收集资料、参加各种活动、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逐渐了解、熟悉了家乡的文化,慢慢强化了家乡的概念,并从对家乡的了解过程中自然地衍生出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并产生了一定的自豪感。如在“摄影文化”这一主题活动中,为了让幼儿充分应有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利用幼儿参加“国际摄影文化节”后高涨的兴趣,我们开展了“小小摄影师”的系列主题探究活动,并举办了幼儿摄影作品展。展出的摄影作品全部来自幼儿手中的相机,镜头均采自丽水的名胜古迹、人文景观,以及人物、花草等,虽然拍摄的角度很幼稚,拍摄的镜头不尽美观,但这些却是幼儿自己的作品,体现出幼儿对家乡的美好观感和殷殷热情。

(三)师幼互动得到充分体现

良好的师幼互动能给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行为空间,在这种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幼儿才能充分感受到学习的愉悦,才能使他们主题探索活动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教师开启的互动行为启发指导幼儿。例如在“茶文化”这一主题实施过程中,我们带幼儿参观了茶园。回来的途中有一幼儿问:“树上的茶叶是绿的,但我们家的茶叶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针对幼儿的这一问题,我们又设计了炒茶、泡茶和品茶的一系列主题活动,活动中我们通过录像和实地参观工人的炒茶工作,让幼儿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和品尝过程。通过这些师幼互动活动,幼儿对茶文化已达到一定程度的理解了。

(四)幼儿的多项能力得到了发展

在研究活动中,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大量资料,制定了一套有计划、有目的的较为完整的主题活动计划,并通过主题探究活动的形式进行教育实践。它的操作性强、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幼儿在活动中通过探索、交流、分享、合作多种形式,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通过主题探究活动,幼儿了解了家乡资源的珍贵,使他们懂得了保护资源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了解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幼儿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

五、思考与建议

本土资源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已逐步渗透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并给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极大的冲击,为现代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实践证明:利用本土资源开展主题探究活动,巩固和丰富了幼儿的知识,促进了幼儿的智力发展和良好行为品质的形成,增进了幼儿间的交往与合作,培养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起到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发现目前研究中存在一些值得思考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1、如何有选择性地运用本土文化资源。

家乡丽水的文化资源无穷无尽,在此次研究中,我们在制定主题活动时只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资源为切入点。有限的时间里,我们不可能了解无限的本土文化,所以如何选择本土文化资源为课程、为主题服务,也是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的。今后我们还将不断探索,深入挖掘家乡中可用的各种教育资源,让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这一生动的教材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2、如何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更好地开展主题活动。

在此次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在主题活动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使家长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成为主题开发、实施的一部分,能够更好地推动主题活动的开展和实施。比如在“我爱防洪堤”这一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让家长带幼儿到大自然中感受和体验家乡防洪堤的美丽,并让幼儿在保护母亲河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亲近社会、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幼儿观察力、审美力以及对周围事物的兴趣。通过教育合力,能进行教师在幼儿园所不能充分开展的补充活动,幼儿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对主题的兴趣更浓了,对主题的认识也更深刻了。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家庭教育——怎样教孩子》陈鹤琴

[3]《幼儿教育中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任华(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