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第十二届地球小博士论文格式

发布时间:

第十二届地球小博士论文格式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赣江,是长江的支流,也是贯穿我家乡江西的一条大河。小时候,我家住在毗邻江水的小城里。所以,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满载着父亲教我游泳的美丽回忆。现在偶尔闭上眼,脑海中也总能想起那时的蓝天、白云、在水中畅游的父亲和胆怯的我,当然,还有那像我的快乐一样清澈无边的河水…… 世事变迁,沧海桑田,过去的日子如水中的浮萍慢慢漂远。我家早从河的下游搬到了中游——南昌市最重要的重点开发区。隐约间,总听得见四处栋栋高楼拔地而起,辆辆起重机在轰鸣。是命中注定吧,我竟不知不觉地见证了这个城市,这十年,从一个军旗初升的革命老根据地,发展成一个硕果累累的现代化都市。我要为我家乡青年用辛勤和智慧,创造一个东部崛起的奇迹而热烈鼓掌。但同时,我也十分担忧——如此高速的发展,会给这里环境带来多大的负荷?童年里清澈的大河,会否奔流到西不复返?我知道,近年的发展,绝对让母亲河的额头上,添了几道深深皱褶。仅由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就可说明这一点:中广网南昌5月9日消息(实习记者魏军袁国荣)5月8号下午3时20分左右,江西新干县淦辉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缩合车间在检修过程中发生爆炸并引发火灾,燃烧物质属危化品。赣江下游有严重污染。据了解,事故发生地点毗邻赣江,大量有害物质大量有害物质(疑为“氯碱”)排入赣江,造成赣江新干县下游水体污染。虽然事发之后,有关部门已查明泄漏没给水质带来过量污染,但由此次事件,对于由于人类的涉足而威胁到母亲河的水质健康的问题,确实可见一斑。母亲河就要变黑了!人类不可否认。对于眼前这不争的事实,那么多在发展研讨会上扬言大兴土木人,此时怎么没了一点声音;那么多乐善好施的大企业家——大排污户,对这巨大的问题,怎么也没了一点关心。他们竟能眼睁睁地看着与日俱增的生活、工业废水,未经任何处理便肆意排入河中;他们可真“大度”,面对大量农业“肥水”外流,流入大江大河,他们都能 “泰然处之”。人类真的可以做到这样无情、冷漠吗?鱼儿离了水,一天也活不成;人类没了可以饮用的水,还能快活几天呢?我怀念从前单纯美好的幸福,我怀念从前碧波荡漾的河水。我知道岁月终将会把我的童年带走,但我希望那条大河能永远清澈。如果可以,我宁愿用我最珍贵的东西,来交换她永世的清澈流淌。一条大河,是我成长的地方,她在我生命里流淌。她的命运,随着岁月流逝,给我带了更多,关于人的发展与自然生息如何协调的思考。期待着终有一天,我的人类同胞们,能够有个完美的答案。

地理小博士论文格式

中国地理学会以“推进生态文明从自己身边做起”为主题,在全国中学生中开展第九届地球小博士科普知识大赛活动。以下是我整理的地理小博士论文格式,欢迎阅读。

1、引言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和东北大学学位论文格式改编,专为我校申请硕士、博士学位人员撰写打印论文时使用。本格式自发布日起实行。

2、学位论文主要部分

学位论文主要部分由前头部分、主体部分和结尾部分(只限必要时采用)组成。

前头部分

(1)封面

(2)扉页——题名页(中、英两种)

(4)声明(独创性声明)

(3)摘要(中、英两种文字)

(5)目录

(6)插图和附表清单(只限必要时)

(7)缩略字、缩写词、符号、单位表(只限必要时)

(8)名词术语注释表(只限必要时)

主体部分

(1)绪论(前言、引言、绪言)

(2)正文

(3)讨论、结论和建议

结尾部分(只限必要时采用)

(1)参考文献

(2)致谢

(3)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获奖情况及发明专利等项。

(4)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的简历

(5)可供参考的.文献题录(只限必要时采用)

(6)索引(只限必要时采用)

3、版式

纸张大小:纸的尺寸为标准A4复印纸(210mm×297mm)。

版芯(打印尺寸):160mm×247mm(不包括页眉行、页码行)。

正文字体字号:小4号宋体,全文统一。

每页30~35行,每行35~38字。

装订:双面打印印刷,沿长边装订。

页码:页码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字号与正文字体相同,页底居中,数字两侧用圆点或

一字横线修饰,如·3·或-3-。

页眉:自摘要页起加页眉,眉体可用单线或双线(二等线、文武线),页眉说明5号楷体,

左端“东北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右端“章号章题”。

封面:东北大学研究生(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标准封面(双A4)。

4、体例

标题

论文正文按章、条、款、项分级,在不同级的章、条、款、项阿拉伯数字编号之间用点“.”

(半角实心下圆点)相隔,最末级编号之后不加点。排版格式见表。

此分级编号法只分至第四级。再分可用(1)、(2);(a)、(b)等。

表 标题排版格式

正文

汉字字体字号:正文字体小4号宋体。外文、数字字号与同行汉字字号相同,字体用WORD系统中的Time New Roman体或相近字体。

插图

插图包括图解、示意图、构造图、曲线图、框图、流程图、布置图、地图、照片、图版等。

插图注明项有图号、图题、图例。图号编码用章序号。如“图“表示第2章第1图。图号与图题文字间置一字空格,置于图的正下方,图题用5号字,字体可用宋体,须全文统一。图中标注符号文字字号不大于图题的字号。

表的一般格式是数据依序竖排,内容和项目由左至右横读,通版排版。表号也用章序号编码,如:表是第2章中的第1表。表应有表题,与表号之间空1~2字,置于表的上方居中,用5号宋体,须全文统一。表中的内容和项目字号不大于图题的字号。

公式

公式包括数学、物理和化学公式。正文中引用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可以按章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式号),如:式()表示第2章第1式,公式一般单行居中排版与上下文分开,式号与公式同行居右排版。

附录

附录中的图、表、公式、参考文献等另行编排序号,与正文分开,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号,但在数码前冠以附录序码。例如:图,式()等。

计量单位

学位论文一律采用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执行。论文中命名用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标准GB3100-82,GB3101-82,GB3102/1-13-82等的规定。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以用中文名称,但统一采用一种,不要混用。

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采用顺序号编号体系。

专著格式:

序号. 编著者. 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年代,起止页码

期刊论文格式:

序号. 作者. 论文名称[J],期刊名称,年度,卷(期):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格式:

序号. 作者. 学位论文名称[D],发表地:学位授予单位,年度

从学校的“小喇叭”广播里,我了解了什么是低碳生活。我只是模糊地记得,“低碳”就是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大气污染,使空气更清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注重环保。可是生活中怎样做才算“低碳”呢?带着疑问,我上网查资料,订立“低碳”生活计划,养成“低碳”生活习惯,没想到从自我做起,想“低碳”,很容易,我们离低碳生活并不远。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电脑了。电脑打字、电脑设计,网上购物、网上查资料,随时随地我们都依赖于电脑帮忙。可是学校有了电脑,工作单位有了电脑,几乎家家都有了电脑,那可就不“低碳”了。因为电脑得用电啊,发电得烧煤啊,长时间耗电就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当你估计离开电脑超过两个小时,请关闭电脑!这样你给了地球妈妈一份关心。 生活在大自然中,这么美好的一切当中,地球妈妈慷慨的为我们提供各种无限而又有限的资源,让我们“丰衣足食”。但是,谁又知道“丰衣足食”背后的代价呢?随着人们的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把一棵棵大树砍下做成木船、一次性筷子等一切对人类有利的东西,而这些在人类的眼里总是一闪而过,但是这些对地球妈妈又是多大的打击呢?对大自然又是多大的破坏?尽管现在人们处处在宣传环保,呼吁绿色,支持低碳,但这样仍然没有阻止破坏者的脚步,一棵棵大树仍在倒下,沙漠的面积仍在扩大。所以只有我们自己要求低一点,不用一次性的东西。那么破坏者砍下的树木就会相应减少。当你在餐厅吃饭时,服务员递来一次性的东西时,请您拒绝!这样你再一次维护了地球妈妈的健康。 大家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中我们离不开水。做饭、洗碗、洗衣服都需要水。从前我总以为水是用不完的,你看,回家打开水龙头,水就哗哗流出来了,源源不断啊。后来有一次突然停水了,我家又没存水,这下没法做饭了。妈妈去超市买回矿泉水、面包和脆脆肠,“对付”了一顿。晚上也不能洗脸洗脚了,这样上床睡觉还真觉得有点别扭。那天我在电视里又看到新闻报道我国西部地区总是闹旱灾,长年无雨,地里的庄稼都要枯死了。他们的生活用水也要限制,排队去井里打水是常有的事。这下我知道水的珍贵了,爸爸告诉我“水已是稀缺资源,节约用水才是低碳生活”。所以让我们共同制定一个“节水方案”:洗完脸的水可以洗脚,洗完脚的水还可以冲厕所,让生活用水可以循环使用。给地球妈妈一丝凉爽。 记得去年夏天,天气非常热,我战我的家人“躲”在家里看电视。爸爸离开沙发,走到空调下,找了找空调遥控器,便“啪啪”地按了几下。之后又走到沙发旁坐了下来,我好奇的问爸爸:“爸爸,你刚才干什么的呀?”爸爸说:“没干什么!”我不信,便穿上鞋,走到空调下,拿起空调遥控器,看了一眼,呀,原来爸爸把空调调到了24摄氏度,我对于妈妈说:“妈妈,你快跟爸爸说叫他把空调关掉吧,如果我们把空调关掉,把电风扇打开,那能减少多少排碳量啊!” 又为地球妈妈节省了能源。 不仅如此,以下从我们平时的衣食住行来看看低碳节能生活的好处: 衣:少购不用要的衣服。一件普通的衣服从原料到成衣再到最终被遗取,都在排放二氧化碳。少购一件不用要的衣服就可以减少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另外,棉质衣服比化纤衣服排碳量少,多穿棉质衣服也非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食:多吃素。生产1千克牛肉排放千克二氧化碳,而果蔬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仅为该数值的1/9。另外本地的果蔬战水也比外地运输来的排放二氧化碳量小。此外,低碳饮食还包括适量喝酒,如果1个人1年少喝千克酒,可减排二氧化碳1千克。 住:选择小户型,不过度装修。减少1千克装修用钢材,可减排二氧化碳千克;少用立方米装修用木材,可减排二氧化碳千克。 用:节电、节水。以11瓦节能灯代替60瓦白炽灯、每天照明4小时计算,1支节能灯1年可减排二氧化碳千克;随手关灯减排二氧化碳千克。如果每台空调在26℃基础上调高1℃,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1千克。此外,少用1个塑料袋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克;只要少用10%的一次性筷子,每年就能减碳万吨;少用电梯,合理使用电视、冰箱、电脑等电器,及时切断其电源。工作时,单面纸要重复利用,能电子化办公的少用纸张。 行:少开车,选小排量车。每月少开一天,每车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如果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自行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会更少。此外,排气量为降的车每年减排二氧化碳647千克。通过及时更换空气滤清器、保持合适胎压、及时熄火等措施,每辆车每年减排二氧化碳400千克。要做到节能减排,就要从小事做止,人人动止手来,创建美好的家园。 点点滴滴,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正是这样的点点滴滴,使居民区能源浪费现象显得相当突出。检查我们的行为,司空见惯的“无意识浪费”,在家庭生活中浪费掉的宝贵能源实在太多了。习惯成自然,且有很多浪费现象是人们长期养成的习惯,又习以为常,因此在节约家庭能源方面考虑得不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改掉那些不经意的浪费“习惯”,其实很简单,只需要举手之劳。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面对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资源日益短缺的现实,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拯救地球、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不过在民间,也有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加入到低碳生活的队伍中来了。不久前一项涉及万人的网络低碳调查显示,的人有双面使用纸张的习惯,的人自备购物袋,的人能自觉地把空调温度调到26℃,的人愿意参加环保志愿者组织的环保活动。而且,不少人会记下自己的"碳足迹",并由此督促自己减碳。有的人会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减碳小妙招,而且还经常参加"旧物交换"、"绿色出行"等活动。此外,低碳房屋、低碳服饰、低碳汽车等也更多地融入到生活之中。 有人说得好:社会的主体非人,节能减排的主体也必须非人,节能减排必须从每一个来捕止。非的,要想使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妙而和谐的世界,我们不仅要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更要付诸于行动。所以,我们应该携手来,共同创造我们 的美好生活;让我们行动止来,节能减排,援救地球家园的命运,保护人类的一个继续生存的未来! 所以只有让我们一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能步行上学、上班,就不坐车;尽可能乘坐公交车出行,少开燃油汽车。从我们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选择低碳生活,做一个环保小卫士,其实很简单。请记住,随时随地尽可能减少生活和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你就是“低碳一族”。我们每个人都从小事做起,人人争当低碳环保的市民。

第十二届地理小博士论文主题

关于举办第十届地球小博士和第九届环保之星地理科普知识大赛&;&;&;&;&;&;&;&;&;&;&;&;&;&;&;&;&;&;&;&;&;及2016年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研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各有关单位:&;&;&; 为了贯彻落实《科普法》以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精神,促进全民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深刻理解与实践,提升全社会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国地理学会地球小博士地理科普大赛条例》,中国地理学会决定以构建我们的和谐世界(社会)为主题,在全国中学生中开展第十届地球小博士、在全国小学生中开展第九届环保之星地理科普知识竞赛活动;同时举办2016年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研论文评选活动。&;&;&; 一、竞赛主题:构建我们的和谐世界(社会)。&;&;&; 二、竞赛时间:2015年10月1日—2016年6月10日。&;&;&; 三、竞赛范围:全国中小学生自愿参加。&;&;&; 四、组织办法:&;&;&; 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负责大赛的组织和评审工作;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联系和组织工作。各省、市、自治区地理学会可以根据要求参与组织本省市区内中小学生以学校为单位参加;各学校也可以直接向大赛组织委员会办公室报名参赛。&;&;&; 五、奖励办法:&;&;&; 大赛设集体奖和多等级的个人奖项,其中地球小博士200人,初中、高中各100人;环保之星100人,在小学生中产生。有关地球小博士科普知识大赛具体参赛办法,详见中国地理学会地球小博士科普知识大赛条例和实施细则(附件一)。大赛指定网站为《中国地理学会地理科技大赛网》()和《中国地理学会网站》()。&;&;&; 六、关于优秀地理教研论文奖:&;&;&; 请参照《2016年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研论文奖评选活动申报、评选办法》申报参赛(附件二)。中国地理学会注册会员免收论文评审费。&;&;&; 七、联 系 人:任爱君&;&;&; 八、联系电话://&;&;&; 九、监督电话:(中国地理学会秘书处)&;&;&;&;&;&;&;&;&;&;&;&;&;&;&;&;&;&;&;&;&;&;&;&;&;&;&;&;&;&;&;&;&;&; 中国地理学会&;&;&;&;&;&;&;&;&;&;&;&;&;&;&;&;&;&;&;&;&;&;&;&;&;&;&;&;&;&;&; 2015年9月15日附件一:中国地理学会地球小博士地理科普知识大赛实施细则一、根据地球小博士地理科普知识大赛条例第九条制定本实施细则。二、目的:为了贯彻落实《科普法》的精神,具体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自觉学习科学知识的能力和运用科技成果水平,提高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认识。三、宗旨:通过大赛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大赛宣传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人均占有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基本国情,使年轻一代人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也是具体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有关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一部分。四、组织与指导:大赛设立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大赛组织委员会五、竞赛时间1、报名、答题及评选时间:每年的9月至昱年6月2、表彰时间:每年7—8月。六、参赛对象参赛对象包括有创新能力的、品学兼优的中、小学在校学生,并相应分成小学段、初中段和高中段三个组进行评比。七、竞赛内容中国地理学会地球小博士地理科普知识大赛试题将由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内容组成:客观题将由专家委员会依据学生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分别拟订三套不同的试题,试题采用选择题和判断题的形式,使用答题卡答题。主观题为参赛选手完成的创作题。要求参赛选手在完成客观题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调查、体验等方式,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优势,以调查报告、作文、书画、动漫、摄影等形式(题材不限)提交全国组委会参加评比。

竞赛主题: 防灾减灾、科学发展 突出“防灾减灾”,因为2008年是一段喜忧参半的岁月。我们成功地举办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影响、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同时,我们也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重大自然灾害,从南方的雨雪冰冻灾害,到四川汶川大地震,都对我国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为了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应对气候变化和防范自然灾害的能力.所以突出“防灾减灾”

我写的是三亚,它之所以能成为旅游大省就是他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然后分析一下就可以了,不过可能有点太直白了

我只有主观题的要求: 主观题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较为频繁的国家。各地区在不同时节可能遭受不同自然灾害的侵袭。如地震、火山、寒潮、霜冻、泥石流、台风、洪涝、冻雨、干旱、暴风雪等。人们在适应、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请以所在家乡的常见自然灾害为主题,写一篇科技调查论文。内容包含: ⑴分析家乡常见自然灾害与自然环境的联系; ⑵列举家乡遭受的自然灾害实例。 ⑶当地抵御灾害的措施和实施效果。 ⑷自己对家乡抵御自然灾害的实施建议和设想。 要求:观点鲜明,主题突出,立意准确,言之有理。字数在800-1000字左右。 (我的论文内容有从地理书上找的,还有从网上找的一些资料,拼成的。建议你也在网上仔细找找吧!)

第十届地理小博士论文题目

关于举办第十届地球小博士和第九届环保之星地理科普知识大赛&;&;&;&;&;&;&;&;&;&;&;&;&;&;&;&;&;&;&;&;&;及2016年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研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各有关单位:&;&;&; 为了贯彻落实《科普法》以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精神,促进全民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深刻理解与实践,提升全社会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国地理学会地球小博士地理科普大赛条例》,中国地理学会决定以构建我们的和谐世界(社会)为主题,在全国中学生中开展第十届地球小博士、在全国小学生中开展第九届环保之星地理科普知识竞赛活动;同时举办2016年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研论文评选活动。&;&;&; 一、竞赛主题:构建我们的和谐世界(社会)。&;&;&; 二、竞赛时间:2015年10月1日—2016年6月10日。&;&;&; 三、竞赛范围:全国中小学生自愿参加。&;&;&; 四、组织办法:&;&;&; 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负责大赛的组织和评审工作;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联系和组织工作。各省、市、自治区地理学会可以根据要求参与组织本省市区内中小学生以学校为单位参加;各学校也可以直接向大赛组织委员会办公室报名参赛。&;&;&; 五、奖励办法:&;&;&; 大赛设集体奖和多等级的个人奖项,其中地球小博士200人,初中、高中各100人;环保之星100人,在小学生中产生。有关地球小博士科普知识大赛具体参赛办法,详见中国地理学会地球小博士科普知识大赛条例和实施细则(附件一)。大赛指定网站为《中国地理学会地理科技大赛网》()和《中国地理学会网站》()。&;&;&; 六、关于优秀地理教研论文奖:&;&;&; 请参照《2016年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研论文奖评选活动申报、评选办法》申报参赛(附件二)。中国地理学会注册会员免收论文评审费。&;&;&; 七、联 系 人:任爱君&;&;&; 八、联系电话://&;&;&; 九、监督电话:(中国地理学会秘书处)&;&;&;&;&;&;&;&;&;&;&;&;&;&;&;&;&;&;&;&;&;&;&;&;&;&;&;&;&;&;&;&;&;&; 中国地理学会&;&;&;&;&;&;&;&;&;&;&;&;&;&;&;&;&;&;&;&;&;&;&;&;&;&;&;&;&;&;&; 2015年9月15日附件一:中国地理学会地球小博士地理科普知识大赛实施细则一、根据地球小博士地理科普知识大赛条例第九条制定本实施细则。二、目的:为了贯彻落实《科普法》的精神,具体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自觉学习科学知识的能力和运用科技成果水平,提高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认识。三、宗旨:通过大赛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大赛宣传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人均占有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基本国情,使年轻一代人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也是具体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有关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一部分。四、组织与指导:大赛设立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大赛组织委员会五、竞赛时间1、报名、答题及评选时间:每年的9月至昱年6月2、表彰时间:每年7—8月。六、参赛对象参赛对象包括有创新能力的、品学兼优的中、小学在校学生,并相应分成小学段、初中段和高中段三个组进行评比。七、竞赛内容中国地理学会地球小博士地理科普知识大赛试题将由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内容组成:客观题将由专家委员会依据学生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分别拟订三套不同的试题,试题采用选择题和判断题的形式,使用答题卡答题。主观题为参赛选手完成的创作题。要求参赛选手在完成客观题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调查、体验等方式,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优势,以调查报告、作文、书画、动漫、摄影等形式(题材不限)提交全国组委会参加评比。

科学小论文实际上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逻辑推理得出结论……范文:树干为什么是圆的在观察大自然的过程中我偶然发现,树干的形态都近似圆的——空圆锥状。树干为什么是圆锥状的圆锥状树干有哪些好处为了探索这些问题,我进行了更深入的观察、分析研究。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我查阅了有关资料,了解到植物的茎有支持植物体、运输水分和其他养分的作用。树木的茎主要由维管束构成。茎的支持作用主要由木质部木纤维承担,虽然木本植物的茎会逐年加粗,但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茎的木纤维数量是一定的,也就是树木茎的横截面面积一定。接着,我们围绕树干横截面面积一定,假设树干横截面长成不同形状,设计试验,探索树干呈圆锥状的原因和优点。经过实验,我们发现:(1)横截面积和长度一定时,三棱柱状物体纵向支持力最大,横向承受力最小;圆柱状物体纵向支持力不如三棱柱状物体,但横向承受力最大;(2)等质量不同形状的树干,矮个圆锥体形树干承受风力最大;(3)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影响着树木横截面的形状和树木生长的高矮。近似圆锥状的树干,重心低,加上庞大根系和大地连在一起,重心降得更低,稳度更大;(4)树干横截面呈圆形,可以减少损伤,具有更强的机械强度,能经受住风的袭击。同时,受风力的影响,树干各处的弯曲程度相似,不管风力来自哪个方向,树干承受的阻力大小相似,树干不易受到破坏。以上的实验反映了自然规律、自然界给我们启示:(1)横截面呈三角形的柱状物体,具有最大纵向支持力,其形态可用于建筑方面,例如角钢等;(2)横截面是圆形的圆状物体,具有最大的横向承受力,类似形态的建筑材料随处可见,如电视塔、电线杆等。在我的观察、试验和分析过程中,逐渐解释、揭示了树干呈圆锥状的奥秘,增长了知识,把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加以应用,既巩固了学到的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还初步学会了科学观察和分析方法。

1. .四川盆地位于我国的: A.大陆架上 B.第二级阶梯 C.第三级阶梯 D.第一级阶梯2.在平原地区我们用普通的锅就可以将米煮熟。但是在高山上登山运动员用普通的锅煮饭时,虽然水已经开了但却很难将米煮熟,只有改用高压锅才能将米煮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高山上的温度太低了 B.高压锅的技术含量高C.高山上的气压较高 D.高山上的气压较低3.有关我国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多种多样,高原面积广大 ? B.我国四大盆地全部分布在第二级阶梯上 ? C.我国的高原、山地多分布在东部地区 ? D.我国的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4.开展环境保护,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郊游中,我们应该做的是: A.攀折自己喜欢的花草树枝 B.自己带着饮水,不喝山里的泉水C.把包装食品的塑料袋扔到低洼的地方 D.在草地上欢乐地追逐着玩耍5.下面四幅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景观图。描述我国华北地区景观的是: A B C D6. 天山南侧的地形区是: A.准格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青藏高原 D.华北平原 7.太行山的东西两侧的地形区是: A.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D.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8.我国平原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 % % % 9.位于太行山以东,燕山以南,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的地形区是: A.东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0.城市里的温度比郊区要高,这就是所谓的“城市热岛效应”。例如,上海年平均气温要比近郊高℃,柏林要高℃,莫斯科要高℃。 “城市热岛效应”产生原因的是:A.城市中的建筑多是白色,反射太阳辐射热量的能力强。B.城市中有良好的排水设施,因而用于蒸发水量损耗的热量很少。C.城市建筑密度大,吸收太阳辐射热量的能力强。D.城市中的人口密度远远大于郊区。 11.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部。台湾岛四面环海,受海洋性季风调节,终年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树木葱笼。而在玉山山脉的主峰玉山上却山顶终年积雪,形成这种反差的原因是:A.玉山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B.气温随着地势的升高而降低(玉山海拔高3997米)C.玉山处于群山环绕之中使得暖空气不能进来D.玉山地势较高较易受到寒流的影响 12.当你坐车上山途时,有时会感到耳膜肿胀嗡嗡作响,可是下山之后,症状就会自然消除。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汽车速度太快了,是风在耳边作响。 B.乘客耳膜有病症需迅速到医院就诊。C.乘客身体瘦弱的原因。D.在上山过程中气压会逐渐变低,造成耳膜外面与里面的气压不平衡因而产生不舒服和嗡嗡作响的现象。 年3月,美国“机遇号”火星车找到火星可能有过适合生命栖居环境的依据,其依据是:A.显示生命起源与演化的化石B.大量被流星体撞击的坑穴C.曾被水浸润过的迹象D.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 14.生态旅游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它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下列不符合生态旅游要求的是:A.追求环境资源和文化完整性展示和保护B.有选择地满足游客要求,有计划的空间布局C.开发商、游客、当地社区和居民分享利益D.以享乐为基础,旅游第一,有求必应 15.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 B.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C.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防腐剂 D.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止病虫等 (1)A、C (2)B、D (3)B、C (4)C、D 16.气象要素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降水、蒸发、辐射、日照等。在收听天气预报时,我们通常最关注是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直接影响的两个要素,它们是: A.阳光和雨水 B.风和降水 C.气温和降水 D.雨水和雪 17.炎热的夏季,小明一家去海边度假。他发现中午海水比沙子的温度低;到了晚间海水的温度又比沙子的温度高。能够正确解释上述现象的原因是:A.海水的比热高于沙子,吸热慢放热也慢 B.海水的比热高于沙子,吸热快放热也快C.沙子的比热高于海水,吸热慢放热也慢 D.沙子的比热高于海水,吸热快放热也快 18.景观是地球表面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综合体,下列景观与其对应的地区搭配,正确的是A.水乡-华北平原 B.茶园-山东丘陵 C.林海雪原-大兴安岭 D.沙滩椰林-西双版纳 19.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特别是珍贵稀有的动植物资源,人们划出一定的区域加以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下列对自然保护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然保护区是物种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天然储存库B.自然保护区是设立在大自然中的天然实验室C.自然保护区是向群众进行环保宣传教育的自然博物馆和自然讲坛D.自然保护区可以为游客提供尽情享受、尽情玩乐的天然景点20.一次性消费品方便快捷,但也充当着把资源变成垃圾的“加速器”,对环境造成污染。对这类消费品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是:A.比较方便,提倡使用 B.自己不使用,也劝说别人不要使用 C.只要我不使用,别人使不使用我不管 D.无所谓 21.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下面对天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今天风和日丽 B.受南下冷空气的影响,今后几天将会有降温现象月是全年最热的月份 D.明天白天最高气温12℃,并伴有沙尘 22.渔民利用“GIS”技术寻找鱼群,快速、准确,会增加鱼的捕获量。如果过度使用这个技术,可能出现:A.捕鱼量持续增长 B.导致某些海区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逐渐枯竭C.增加渔业的生产成本D.只会促进渔业生产,加大对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渔民的生活水平 23.正确认识资源的构成有助于人们更好的安排自己的生产生活,下图是关于自然资源、水资源、能源三者关系的图示,其中能正确表达三者关系的是24.汉中市、西安市都位于陕西省内,但汉中市位于秦岭以南,西安位于秦岭以北,这使得二者在自然景观上产生了很大的差异,读图判断下列关于二者差异描述不正确的是:A.汉中市的一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上,西安的在0摄氏度以下B.汉中地区以水田作物为主,西安以旱地作物为主C.汉中植被以阔叶林为主,西安以灌丛为主D.汉中的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西安的在800毫米以下 25.手持火炬登珠穆拉玛峰山,在登顶过程中,最有可能会导致火炬熄灭的因素: A.随高度逐渐降低的温度 B.随高度逐渐增多的积雪C.随高度逐渐降低的气压 D.随高度逐渐稀薄的空气26.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将工业用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B.提倡居民使用节水龙头和节水马桶等C.将生活用水排放至海里 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园林或农用 27.由于海平面上升,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面临“灭顶之灾”,该国政府已经正式宣布全国移民到新西兰。影响该国移民的环境问题是:A.地震频繁 B.全球变暖 C.海洋污染 D.酸雨严重 28在大气圈的平流层中有一层臭氧含量较高的臭氧层,它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有害的紫外线,有效地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因臭氧层耗损会:A.农作物因太阳辐射增加而增产 B.导致皮肤癌、白内障的发病率增高C.有利于喜阳动植物的健康 D.海洋中的生物种类变多 29.地球上的水虽然很多,但大部分都是不能被人直接利用的。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能为人类生产、生活直接利用的,下列选项中能够直接被人类利用的是A.东海的海水 B.青海湖的湖水 C.南极冰川 D.城市的地下水30..一架飞机由我国上海(东八区)于11月12日17时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需飞行14小时,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时间是A.11月13日15时 B.11月13日3时 C.11月12日15时 D.11月12日3时 31.下列关于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中错误的是A.修筑水库 B.利用和淡化海水 C.废水处理再利用 D.尽量多地开发地下水 32.当地震来临时,我们要抓住一切机会逃生。下列避震措施中正确的是①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地震,应抱头、闭眼、蜷曲身体,迅速躲在课桌下②在行驶的汽车内避震,应抓牢扶手,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③在户外避震时,应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④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避震,应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用随身携带的物品挡在头上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3.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是为缓解中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问题而实施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工程,它的起点是:A.长江三峡 B.丹江口水库 C.葛洲坝水利枢纽 D.三门峡水库 年,有一个人发现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凹凸相吻合的现象,并进行实地考察。后来,它又从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等方面证明了非洲和南美洲两块大陆以前曾连在一起,提出“大陆漂移说”。这个人是A.哥白尼 B.哥伦布 C.魏格纳 D.麦哲伦 35.某地区有一片速生林,该地林木的生长周期是15年。为了既满足当地木材需求,又不破坏林业发展,你认为合理的做法是A.根据当地对木材的需求,砍伐林木B.把林地划分为15个区域,每年砍伐一个区域C.根据市场需要,需要一颗就砍伐一棵,并补种一棵D.适当采伐成熟林木,并随后种植新的树苗 36. 山羊绒是市场上价格很高的物品。山羊皮、山羊肉、山羊奶都是市场上比较走俏的商品。于是,我国不少地区开始大力发展山羊。有的农民因为养了几只山羊可能解决了温饱问题。可是,几年以后,人们发现山羊有一个习性,在吃草的时候总是连同草根一起啃出来,从而使山羊“光临”过的草地就变成了不毛之地。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我国西部地区发展山羊养殖业,尽快让农民脱贫致富B.在我国南部地区发展山羊养殖业,尽快让农民脱贫致富C.抵制高消费,尽可能不购买山羊绒制品D.各地政府严格限制山羊业发展,防止破坏生态 37.有人认为和谐社会有三个基本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第二个层次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第三个层次是A.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和谐 B.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和谐C.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和谐 D.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38.绿色消费是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环境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绿色消费观比传统消费观多的观念是:A.关心个人健康和安全 B.关心经济利益 C.关心对环境的影响 D.关心社会公平 39.台风给广大的地区带来了充足的雨水,同时也带来各种破坏。它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遭遇台风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经过狭窄的桥或高处时,伏下身爬行前进 B.在海边和河口低洼地区旅游时,应尽可能到远离海岸的坚固宾馆及台风庇护站躲避C.若在野外躲避,强台风过后立即从避风地撤离D.若台风期间不得不外出,应尽量将身体缩成一团,穿颜色鲜艳、紧身合体的衣裤 40.下图是“某城市风向频率圈”该城市计划新建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最合适的厂址应布局在城市的 A.东北方 B.西南方C.东南方 D.西北方答案:CABAB BCBCC BDBAB ACCDC ACDBB CACAC DCDDC ACACD

第四届地球小博士论文题目

家乡遭受的自然灾害实例 中国东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为地震、农业气象灾害和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地震是最严重的灾害,1975年2月4日辽宁省海城、营口地区发生的级强烈地震即为一例。地震发生在人烟稠密、工业发达地区,虽经我国地震工作部门对这次地震作了预报,当地采取了有力的防灾措施.极大地减轻了地震所造成的人身伤亡。但房屋建筑和其他工程却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失。这次地震所出现的沙土液化区,其面积就达3千平方公里.沙土液化造成河岸滑坡、桥梁破坏、排酒站倾斜以及地下管道弯曲等许多严重灾害。其中下辽河油田与农田的破坏比较突出。 中国东北地区其他自然灾害最突出的是1987年大兴安岭地区所发生的森林火灾.这次火灾所造成的过火面积为101万公顷.森林损失为70万公顷,合林木3000万立方米以上,受灾人数5.6万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达5亿元(不含林木损失)。 除上述灾害外,辽宁、吉林及黑龙江等地尚有早涝、夏季冷害、冰霜等气象灾害和恶性杂草的危害。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1)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 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对人类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包括台风、洪水、干旱、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 生产和生活的正常秩序,威胁人类和的安全。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说明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并了解对该灾害的监测和防治措施。 以洪灾为例 ①.洪灾的形成原因 强降水、冰雪融化、冰凌阻塞河道;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自然或认为原因导致的堤坝溃决;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人类不确当的经济活动等。 ②.洪灾的危害 直接损失:工业、农业的财产损失;人畜的伤亡;瘟疫和传染病的暴发等 间接损失: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城乡商业活动的停止;生活秩序混乱等 ③.洪灾的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排洪速度;开辟分洪区,降低洪水水位等。 非工程措施: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严格控制滥砍乱伐,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等。 用我的,谢谢

科学防灾减灾,让悲剧不再重演 2008,悲欣交集,无与伦比。 2008年的春节前夕的罕见雪灾入侵了中华大地。柔弱的江南禁不住刺骨的寒风,秀美的河山抵不住无情的霜冰。冰冻了杨柳的风姿,雪封了百灵的歌喉,更切断了归乡游子回家的路。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牵动了13亿中华儿女的心,一栋栋美丽的楼房,出现在人眼前的却是一堆堆坍塌的瓦砾。命运没有摧残我们的坚强,我们肩并肩,手挽手,心连心。 一切都将成为历史。现在的我们需要重视的是,如何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防灾减灾,不要再让无辜的生命牺牲。 长期以来,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基本是以单一灾种为主、分部门管理的模式,各涉灾管理部门自成系统,各自为战。由于没有常设的综合管理机构,各灾种之间缺乏统一协调,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联动,造成了许多弊端,如缺乏综合系统的法规、技术体系政策与全局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规划;缺少系统的、连续的防灾减灾思想指导,不利于部门之间协调;缺少综合性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技术系统;缺少专门为灾害救援的综合型救援专家、技术型队伍;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防灾减灾科学技术体系;信息公开和交流渠道不顺畅;资源、信息不能共享;科学决策评估支持系统与财政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等等,直接影响防灾减灾实效。 我认为在防灾减灾中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小孩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做好防灾减灾工作。这是我们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世界必须落实好的重要工作。

关于举办第十届地球小博士和第九届环保之星地理科普知识大赛&;&;&;&;&;&;&;&;&;&;&;&;&;&;&;&;&;&;&;&;&;及2016年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研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各有关单位:&;&;&; 为了贯彻落实《科普法》以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精神,促进全民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深刻理解与实践,提升全社会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国地理学会地球小博士地理科普大赛条例》,中国地理学会决定以构建我们的和谐世界(社会)为主题,在全国中学生中开展第十届地球小博士、在全国小学生中开展第九届环保之星地理科普知识竞赛活动;同时举办2016年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研论文评选活动。&;&;&; 一、竞赛主题:构建我们的和谐世界(社会)。&;&;&; 二、竞赛时间:2015年10月1日—2016年6月10日。&;&;&; 三、竞赛范围:全国中小学生自愿参加。&;&;&; 四、组织办法:&;&;&; 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负责大赛的组织和评审工作;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联系和组织工作。各省、市、自治区地理学会可以根据要求参与组织本省市区内中小学生以学校为单位参加;各学校也可以直接向大赛组织委员会办公室报名参赛。&;&;&; 五、奖励办法:&;&;&; 大赛设集体奖和多等级的个人奖项,其中地球小博士200人,初中、高中各100人;环保之星100人,在小学生中产生。有关地球小博士科普知识大赛具体参赛办法,详见中国地理学会地球小博士科普知识大赛条例和实施细则(附件一)。大赛指定网站为《中国地理学会地理科技大赛网》()和《中国地理学会网站》()。&;&;&; 六、关于优秀地理教研论文奖:&;&;&; 请参照《2016年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研论文奖评选活动申报、评选办法》申报参赛(附件二)。中国地理学会注册会员免收论文评审费。&;&;&; 七、联 系 人:任爱君&;&;&; 八、联系电话://&;&;&; 九、监督电话:(中国地理学会秘书处)&;&;&;&;&;&;&;&;&;&;&;&;&;&;&;&;&;&;&;&;&;&;&;&;&;&;&;&;&;&;&;&;&;&; 中国地理学会&;&;&;&;&;&;&;&;&;&;&;&;&;&;&;&;&;&;&;&;&;&;&;&;&;&;&;&;&;&;&; 2015年9月15日附件一:中国地理学会地球小博士地理科普知识大赛实施细则一、根据地球小博士地理科普知识大赛条例第九条制定本实施细则。二、目的:为了贯彻落实《科普法》的精神,具体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自觉学习科学知识的能力和运用科技成果水平,提高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认识。三、宗旨:通过大赛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大赛宣传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人均占有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基本国情,使年轻一代人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也是具体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有关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一部分。四、组织与指导:大赛设立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大赛组织委员会五、竞赛时间1、报名、答题及评选时间:每年的9月至昱年6月2、表彰时间:每年7—8月。六、参赛对象参赛对象包括有创新能力的、品学兼优的中、小学在校学生,并相应分成小学段、初中段和高中段三个组进行评比。七、竞赛内容中国地理学会地球小博士地理科普知识大赛试题将由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内容组成:客观题将由专家委员会依据学生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分别拟订三套不同的试题,试题采用选择题和判断题的形式,使用答题卡答题。主观题为参赛选手完成的创作题。要求参赛选手在完成客观题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调查、体验等方式,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优势,以调查报告、作文、书画、动漫、摄影等形式(题材不限)提交全国组委会参加评比。

第二届地球不需要浓妆地球,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越来越美丽了,蓝宝石般的肤色使她成为太阳系中最美丽的一颗行星。她不停地转动着,她身边的一切也在不停地转变。又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身边出现了一群化妆师——人类。起初,人类只是在地球的身上零星地点缀些房屋,理理地球那多年无人打理的毛发,让地球看上去更加美丽,更加精神。化妆师们认为这样给地球打扮,不妥,地球还是那个老样子,并未达到让人耳目一新的效果。于是,他们开始对地球进行大规模的整容行动。首先,化妆师们整治的对象还是地球那“郁郁葱葱”的毛发。他们认为头发过多会影响视觉效果,再者地球的毛发是很好的建筑材料,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一箭双雕的办法,那就是给地球理一个碎发,越碎越好,有可理出一个碎得不能再碎的发型——“三毛”。若是一不小心将那三根毛弄掉的话,就可能变成“濯濯童山”了。所以说,化妆师们也不知道地球是否有可能被他们理成光头。他们接受记者采访时却说:“我们的目的是让她的发型变得前卫,怎么会给她理光头呢?”为了获取大量的木材,为了让地球的发型更加前卫,他们立马破土动工。殊不知,按他们的计划发展下去,地球变成一个大光头将成为必然。于是,他们请来了很多的伐木工人和搬运工,将伐好的树木全都搬往他们已经规划好的地方进行建房大行动。当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时,地球确实变得越来越美丽,发型也变得越来越前卫了,化妆师们也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伟大。他们认为他们大胆的设计是成功的。于是他们让伐木工人进行掠夺性的开发,让建筑师们疯狂地建房。本来生活得悠闲自在的地球不再觉得自己活得轻松。机器们没日没夜的吼叫让地球感到心烦意乱,建筑时飞扬的尘土让地球喘不过气来。于是,地球开始悲伤,开始流泪,泪水淹没了很多的城市。但化妆师们不理会这些,他们只是一个劲地干他们的。他们不但要给地球理头发,做衣服,还要给她“涂脂抹粉”。本来碧蓝剔透的脸蛋,被他们的脂粉一弄,变得浑浊粗糙起来。不仅如此,他们还给她抹上一层厚厚的油彩。地球并没有因为他们的打扮变得更加美丽,相反,还失去了以前的清醇。她再也忍受不了了,她开始发怒,她呼啸,她流泪。当化妆师们被地球的泪水冲到老远时,他们才明白她们给地球的妆太浓了,浓得让地球快要停止呼吸。他们意识到他们不是在装扮地球,而是在折磨地球,并且他们并未使地球因他们的存在而焕发出更迷人的色彩。于是,他们开始给地球卸装,好在他们的醒悟还算太迟,卸了妆的地球又充满了朝气,洋溢着一脸的轻松。豪华落尽见真淳,地球又像以前一样悠闲自在地转动着第三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之论文写作辅导建议安徽界首一中 刘金老师大赛论文写作题目: 灾害是大自然的一种现象,几乎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自身在不断地同大自然协调与抗争中得到发展。自然灾害可以破坏人们已有的家园,但它阻挡不了我们建设更加美好的明天。 科学发展注重的是经济、社会、人文、自然间的协调发展,主张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以牺牲生态、资源、环境为代价,坚持的是可持续发展。其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就其内容而言,减灾当属重要内容,因为减灾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保障人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请以“防灾、减灾,提升自我防护和生存能力”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鲜明,立意准确,言之有理。字数在600-800之间。 (注:也可以调查报告、作文、书画、动漫、摄影等形式提交作品)大赛辅导之写作建议: 一、写作思路: 可主要围绕灾前防灾和灾后重建两个大的方面展开思考与论述,要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主题,即要科学防灾和重建。 参考思路:第一步,**灾害(如地震、雪灾、洪涝、干旱、台风等)之成因与危害分析;第二步,加强灾前应急预案(包括灾前准确检测预警、灾中科学调度部署、灾后及时修复与合理安置)建设的重要性;第三步,就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防灾与重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既可从宏观层面,如国家或政府在大的决策层面需……;也可从微观角度提出自己的建议,如对灾后交通、电力、通讯、农业或灾后卫生防疫与心理修复等具体方面应……;还可就这两个方面兼有论述)。最后,略作总结。 二、写作要求: 1、字数在600-800之间。2、要观点鲜明,思路明确,论证有力,内容充实,数据可靠,文字精炼,切忌罗列啰嗦。3、字迹清晰,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4、初稿请用方格纸撰写,以便修改指导(各班辅导由本班地理老师负责)。 三、参考范围: 围绕2008年1月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月12日汶川地震,重点内容是对灾害的深层次分析和今后减灾防灾的建议。具体征文范围为: (一)灾害天气过程及气候背景分析,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 (二)灾害后对输电线路、变电设备进行抢险、加固、恢复重建方面的经验与做法,灾害后输电线路、变电设备的荷载周期、设计标准的思考,灾害后输电线路、变电设备破坏的应急机制的探讨,在输电线路、变电设备运行中采用防冰、除冰和融冰技术的探讨。 (三)灾害中的应急通信需求分析,卫星遥感与卫星导航在应急减灾中的应用,移动卫星系统及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卫星通信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四)灾害条件下铁路应急指挥和运输组织、保证铁路设备正常运行应急对策和措施,极端气候条件下铁路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应急救援及应急预防措施。 (五)公路交通灾害损失及评价,应急预案制定、实施及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公路交通防灾抗灾能力的措施建议。 (六)灾害对航空运输的影响与应对措施,通用航空与防灾、减灾、救灾。 (七)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与灾害有关的土木工程技术存在问题,解决的对策建议。 (八)灾害对我国农业减灾工作的启示,农业科技在抵御灾害中的作用,农业应对灾害的措施与对策。 (九)灾害对我国林业和生态建设造成的巨大损失及评价,灾后林业与生态恢复重建。 (十)水产经济动物低温保苗促繁及养殖模式优化,水产经济动物低温性疾病防治。 (十一)灾害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动态的影响及应急防控措施。 (十二)自然与社会——08 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反思。 (十三)雨雪冰冻与融化、地震引发崩塌、滑坡或泥石流的成因分析;雨雪冰冻融化、地震引发崩塌、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治。 (十四)汶川地震与防震减灾。 (十五)抗震救灾过程中心理援助的方式与方法;如何组织开展震后受灾群众的中长期心理重建工作。 (十六)建筑抗震标准和设防;建筑设计与施工;震后设施抢修与维护;灾后重建规划与设计。 (十七)地震灾害后的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应急防控措施及对策建议;地震灾害对我国畜禽养殖业造成的损失及评价,灾区恢复畜牧生产的对策建议;灾害情况下的畜禽资源保护。 (十八)地震衍生灾害(水土流失、滑坡、崩塌、泥石流)的预报机制研究;地震衍生灾害监测网络建设及运行机制;如何完善以县为主导的地震衍生灾害群策群防管理及预警体系;如何建立以县政府为主导的减灾防灾高效决策体系。 (十九)灾后心理危机干预。 (二十)灾害对卫生防疫工作的挑战及其应对措施,如何做好灾后传染病防控、食品卫生、饮水卫生、环境卫生、消毒等工作,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 四、论题参考: 如:1.我为汶川灾后重建进一言 2.由汶川地震看我国救援产业的发展方向 3.大灾之后加强幸存者心理修复至关重要 4.科学防灾之我见 5.科学防范**灾害之我见 6.地震来了,怎么办? 7.让灾区人民具备防灾减灾意识尤为重要 ……………………

第二十五届学术论文

1 E.N.da C.Andrade and Y.S.Chiong(江仁寿).On the determinationof viscosity by the oscillation of a vessel enclosing a tluid.Proc.Roy.Soc.,1936,48:247—260.2 Y.S.Chiong.Viscosity of liquid sodium and potassium.Proc.Roy.Soc.,1936,A157:264—277.3 江仁寿.金属液体的表面张力.西北大学学报,1957(1):99—105.4 江仁寿.金属液体的熔点滞性与熔点张力的关系.西北大学学报,1957(2):57—58.5 江仁寿.金属液体的熔点表面张力与熔点关系.西北大学学报,1957(2):53—55.6 江仁寿.液体滞性测定方法的研究.西北大学第二十五届校庆学术论文集,物理分册.1986.7 江仁寿.耗散结构研究大有前途.第一届全国非平衡态统计物理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1980

高敏奥运冠军、跳水女皇介绍姓名:高敏性别:女身高:1米63体重:52公斤出生日期:1970-9-7出生地:四川自贡运动项目:跳水启蒙教练: 杨强最喜欢的歌曲: 太多最喜欢的食物: 炒菜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中央7套,5套,北京6套最难忘的事: 1992 巴塞罗那奥运会领奖最高兴的事: 和朋友们一起吃饭最害怕的事: 在很多人面前讲话高兴的时候: 笑伤心的时候: 哭儿时最喜欢的娱乐方式: 游泳现在最喜欢的娱乐方式: 看电视最喜欢别人如何评价自己: 你没变最喜欢的运动:羽毛球最喜欢的运动员: 以前的我最喜欢别人如何评价自己:你没变自我评价: 快乐拉着我的手运动经历和荣誉:自幼爱在水里玩,四岁便学会游泳,九岁时入四川自贡市少年业余体校进行体操训练,后在体校游泳池里被跳水教练相中,从此开始跳水训练。1980年入四川省跳水队。1983年参加第四届世界分龄游泳锦标赛,夺得所在年龄组跳水两项冠军;同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85年入选国家集训队。1986年在第五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上,15岁的她以分夺得跳板跳水冠军,成为世界锦标赛历史上的最高分,并与队友合作夺得女子团体冠军。同年还在原民主德国国际跳水赛、加拿大杯国际跳水赛中力挫群雄,荣登冠军宝座。1987年在第五届跳水世界杯赛中,再夺跳板跳水金牌。1988年在第二十四届奥运会上,以分的绝对优势获得跳板跳水金牌,实现了“三连冠”,并成为我国第一位奥运会跳板跳水金牌获得者。同年还先后新西兰、澳大利亚的国际跳水邀请赛和在加拿大举行的国际跳水比赛中,均夺得女子跳板跳水冠军。1989年在第六届世界杯跳水赛上,获得女子一米跳板和三米跳板两项冠军,并是获得女子团体冠军和混合团体冠军的中国队的成员。1990年在澳大利亚国际跳水赛上获一米跳板和三米跳板两项冠军;同年在中国国际跳水赛上获三米跳板冠军;同年在济南四国跳水对抗赛上获三米跳板冠军;同年在美国举行的第二届友好运动会跳水比赛中,获一米跳板和三米跳板两枚金牌,同年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亚运会跳水比赛中,夺得一米跳板和三米跳板两枚金牌,并与队友一起获女子团体金牌。1992年在第二十五届奥运会上,蝉联女子跳板跳水冠军。特点是体型优美,动作轻盈,稳定性好,压水花入水技术尤为突出。她是世界上唯一突破600分大关的女子跳水运动员,她的技术难度和稳定性已远远超过任何对手,是当之无愧的跳板跳水女皇。1987年、1988年、1989年连续三年被美国《游泳世界》杂志评为年度世界最佳跳水运动员。1983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86年获国际运动健将称号。1989年四次获得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86年、1987年、1988年被评为全国跳水十名最佳运动员之一。1988年、1989年、1990年被评为全国十名最佳运动员之一。1989年被评为建国四十年来杰出运动员之一。1988年、1990年全国妇联授予她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88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2年退役,1994年赴美国学习体育管理,后到加拿大开办了一家跳水俱乐部,自任教练。2005年5月,高敏因为丈夫工作需要,拖儿带口地跟着回到了北京。2.史学教授高敏高 敏 1927年7月生,湖南桃江县人。中共党员。曾任郑州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并主持全面工作、《史学月刊》副主编及郑州市社科联副主席等职。从1984年起任郑州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导师至今。兼任中国史学会多届理事,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多届常务理事等职。1949年考入湖南大学历史本科研习历史科学,后转入武汉大学历史系本科学习,1958年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与隋唐史的教学与研究,侧重经济史、兵制史、官制史、农战史与简牍学的研究。著有《云梦秦简初探》及《增订本》、《秦汉史论集》、《秦汉魏晋南北朝土地制度研究》、《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探讨》、《中国古代史导读》(合作)、《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及《简牍研究入门》、《秦汉史探讨》、《〈三国志〉精言妙语》等书,主编了多卷本《中国通史·秦汉》卷、《奸臣传》、《隐士传》、《诸葛亮的故事》等,先后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六十余篇。其论著先后获得国家级奖两次,国家教委全国高校文科优秀科研成果奖两次,省级一等奖六次和二等奖四次。1986年被河南省教委评为研究生优秀指导教师、1989年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90年获河南省首批优秀专家称号、被中央人事部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入编《中国当代名人录》、《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大辞典》、《中国当代教育家大辞典》等。

1. 王东坡,1957,中梁山含煤地层的沉积相及旋回结构的初步划分,地质知识,6期,15-20。2. 王东坡, 陶维屏,1964,对松花江群淡水湖成沉积岩相划分的研究,地质学报,44卷3期, 247-260。3. 王东坡等,1976,中国吉林陨石雨—物质成分和组构的初步研究,地质学报,54卷2期, 176-190。4. Wang Dongpo et al. 1976, AShower of Stone Meteorites in Kirin Province, China--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mineral composition, structure and texture of the meteorites (第二十五届国际地质学大会文章)5. 王东坡等,1977,吉林球粒陨石矿物研究,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4期。6. 王东坡, 1979, 沉积岩石学研究近况,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3期,87-92。7. 王东坡, 1979,岩相古地理工作方法,福建地质,1期,15-41。8. 王东坡 尚 浚 刘鸿光,1981,吉林洮南球粒陨石的矿物学初步研,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期,1-7。9. 王东坡 尚 浚 刘鸿光 颜 琳,1982, 邕宁陨铁,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期,.王东坡 尚 浚 蔡维智 李生彩 刘招君, 1982,福建马坑式铁矿沉积形成作用古地理及古构造特征,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3期,43-58。11.王东坡 尚 浚 蔡维智 李生彩 刘招君,1982,福建马坑式铁矿形成机理的探讨”,长春地质学院 科学究研论文集 庆祝建院三十周年专集,(I),198-200。12.王东坡 尚 浚 刘鸿光,1982,吉林省洮南、双阳、吉林球粒陨石的研究, 长春地质学院科研论文集,Ⅲ。13.王东坡 王德勤 陈宗团, 1983, 沉积重力构造,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期,.王东坡 刘鸿光,1984, 吉林球粒陨石矿物学,刊于<吉林陨石雨论文集>, 科学出版社,100-108。15.王东坡 尚 浚 刘鸿光,1984,洮南球粒陨石的矿物学研究,地球化学,1期,.王东坡 刘招君 王德勤, 1984,闽西南石碳纪海相浊积岩的沉积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3期,26-34。17.何起祥 刘招君 王东坡 胡振国 刘万洙, 1984,湖相浊积岩主要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沉积学报,2卷,4期,33-46。18.何起祥 王东坡 刘招君 胡振国 刘万洙, 1985,论古裂谷沉积作用,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3期,39-48。19.何起祥 王东坡 刘招君 刘万洙 胡振国 杨 顺 薛康成 彭国清 王德典 林 俭,1985,攀西裂谷晚三叠世丙南组沉积相及古地理刊于张运湘主编<中国攀西裂谷论文集>(Ⅰ),地质出版社,258-274。20.王东坡 刘万洙 何起祥 刘招君 周永胜 胡振国 薛康成 彭国清 杨 顺 林 俭王德典 杨 波, 1985,攀西地区三滩上三叠统岩相及古地理浅析, 刊于张运 湘主编<中国攀西裂谷论文集>(Ⅰ),地质出版社,275-289。21.刘招君 王东坡 何起祥 胡振国 刘万洙 薛康成 彭国清 杨 顺 王德典 林 俭,1985,攀西地区三滩上三叠统湖相浊积岩的沉积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刊于张运湘主编<中国攀西裂谷论文集>(Ⅰ),地质出版社,290-306。 Dongpo, Liu Zhaojun, Liu Wenzhu , Zhou Yangshen, et al. 1985,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Panxi Rift Zone, <深部过程与大陆裂谷>国际学术会议宣读。23.王东坡 陈宗团 汪碧华, 1985,湘江株洲江段重金属污染底泥搬运特征及其冲淤规律的研究,长春地质学院科研报告年鉴,77-87。24.王东坡 刘招君 刘万洙等,1986,攀西裂谷沉积建造特征,长春地质学院科研报告年鉴,1-52。 Dongpo & He Qixiang,1986,Sedimentary Features and Ore Formation of Continental Rift, In: Anonymous, 1986, Sediments Domnunder, 12th International Sediment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Bur. ., Geol. And Geophys., Canberra, Australia, .王东坡 刘 立, 1986, 沉积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世界地质,1期 ,1-6。27.王东坡, 1986, 我国球粒陨石的宇宙化学特征, 世界地质, 4期,1-5。28.王东坡 陈宗团 汪碧华, 1987,湘江株洲至洞庭湖口江段现代沉积速率研究,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 期,29-34。29.王东坡 何起祥, 1987,大陆裂谷沉积特征与成矿性,世界地质<构造地质专辑>,205-221。 Yongshen & Wang Dongpo, 1988, An Early-Middle Jurassic Sedimentary System of Sublacustrine Turbidite Fan-Subaqueous Channel in Panxi Area, China, In: IS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edimentology related to Mineral Deposits, Abstracts,Beijing, China, 380-381. Zhoujun, Liu Wanzhu, Wang Dongpo & He Qixiang, 1988,Panxi Abandoned Rift Zone Sedimentation and Lacustrine Turbidites, In: IS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edimentology related to Mineral Depoits, Abstracts, Beijing, China,165. Dongpo & Pual Karl Link,1989, Depositional Setting of Siaian Strata, Dalian Peninsula, Liaoning Province, China,In: 28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stracts,Washington, . USA, , 3-321.33.王东坡 刘 立, 1990,国外沉积盆地研究的新进展,<当代地质科学技术进展>,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19-123。 Dongpo, 1991, Sedimentary Features of Panxi Rift Basin, Global Geological Record of Lake Basins, .王东坡 刘 立, 1991,古气候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当代地质科学技术 进展>,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86-192。36.杜小弟 王璞君 王东坡, 1991,松辽盆地泉头组河流相沉积特征及古河流再造”, 岩相古地理,3卷,15-21。37.刘招君 王东坡 刘 立 王璞君 杜小弟 刘万洙 杨 光, 1992,松辽盆地白垩纪 沉积特征,地质学报,66卷,4期, 327-338。 Dongpo Liu Zhaojun Liu Wanzhu Zhou Yongsheng et al. 1992, Sedimenta-tion Characteristic of Panxi Palaeo rift, Ed. By Xu Zhongxin et al., Tongji University .王东坡 刘 立 杜小弟, 1992,松辽陆相盆地的层序地层学研究,长春地质学院 40周年校庆论文集,229-237。40.刘招君 王东坡 刘万洙 王璞君 刘 立 杜小弟 杨 光,1992, 松辽盆地中生代古地理演化”长春地质学院40周年校庆论文集,251-257。41.刘立 王东坡, 1992,松辽盆地中生代地层中侵蚀不整合的类型与成因,长春地质学院40周年校庆论文集,258-264。42.王璞君 王东坡, 1992,松辽盆地白垩纪黑色页岩沉积与湖泊缺氧事件,长春 地质学院40周年校庆论文集,265-268。43.高福红王东坡,1992,松辽盆地白垩纪生物灭亡和全球海平面升降,长春地质 学院40周年校庆论文集,280-283。44王璞君 杜小弟 王东坡, 1992,松辽盆地白垩系测井-沉积相类型与特征,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2卷,2期,169-172。45.周永胜 王东坡 杨丙中 孙春岩 郭少斌, 1993,伊舒地堑的构造-沉积演化及其 聚油条件, 岩相古地理,13卷,5期,1-15。46.王璞君 杜小弟 王东坡, 1993, 盆地演化的计算机模拟:回顾、应用、展望,岩 相古地理,13卷,4期,56-62。 Zhaojun, Wang Dongpo et al.,1993,Sedimentary Characteri stics of the Cretaceous in the Songliao Basin,Acta Geologica Cinica,, .张立平 王东坡, 1994,松辽盆地白垩纪古气候特征及其演化机制, 岩相古地 理,14卷,1期,11-16。49.王东坡 刘立, 1994,大陆裂谷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 岩相古地理,14卷,3,1-9。 Dongpo, Liu Li & Li Jie, 1994,Research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 ina Continental Rift Basi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eology, Environments and Natural History. Abstracts,.王东坡,1994,大陆构造沉积学--代前言,世界地质,13卷,3期。52.薛林福刘 立 王东坡, 1994,大陆伸展和引张盆地形成模式及其沉积特征,世界地质,13卷, 3期,1-10。53.匡立春 王东坡, 1994,弧后盆地的形成机理及沉积特征,世界地质,13卷,3期,15-20。54.张立平 王东坡, 1994,克拉通盆地形成机制及沉积特征,世界地质,13卷,3期,26-31。55.刘 立 王东坡, 1994,板内应力在盆地分析中的应用, 世界地质,13卷,3期,51-55。56.王璞君 刘万洙 王东坡,1994,沉积盆地热史研究方法世界地质,13卷,3期,114-119。57.杜小弟 刘万洙 王东坡,1994,碳氧同位素与海平面变化,世界地质,13卷,3期,120-123。58.王璞君 周 燕 王东坡, 1994,白垩纪非海相沉积层序同位素年龄的直接测定研究, 世界地质, 13卷,3期,124-130。59.李 红 王东坡 高福红 杨瑞英 李盛华, 1994,吉林省中、新生代黑色页岩(油页岩)中某些金属元素富集特征,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3期,291-297。60.周永胜 王东坡 匡立春 张维亮 韩 军, 1995, 伊舒地堑下第三系的横向充填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6卷,1期,55-62。61.王璞君 王东坡, 1995,岩屑总化学成分的统计学方法在白垩纪松辽盆地分析中的应用,岩相古地理,15卷,2期,114-121。62.王璞君 杜小弟 王东坡,1995,松辽盆地白垩纪湖侵沉积层序与湖海沟通事件的地球化学记录, 岩相古地理,15卷,4期,14-20。63.刘万洙 杜小弟 王璞君 匡立春 王东坡, 1995,论露头剖面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以柯坪县印干村志留系剖面为例, 岩相古地理,15卷,5期,29-32。65.王璞君 杜小弟 王 骏 王东坡, 1995,松辽盆地白垩纪年代地层研究及地层时代划分,地质学报,69卷, 4期,372-381。66.王璞君 任廷广 王东坡, 1995,松辽盆地白垩系泉头组蒸发岩的成因及其古环境意义研究,沉积学报, 13卷 增刊,53-62。67.程日辉 杜旭东 王东坡, 1995,地震层析:盆地动力学研究的有效手段,世界地质,14卷,2期,52-58。68.王璞君 孙利炜 常 平 王东坡,1995,生物(细菌)对微量金属元素吸收固定作用的模拟实验及其机理探讨,世界地质,14卷,2期,59-62。69.薛林福 许 敏 王东坡, 1995,“混沌和分形在沉积盆地模拟应用研究中的进展”,当代地质科学技术进展,198-204。70.王璞君 王东坡 常 平 李 红, 1996, 油页岩中生物及有机质与金属元素富集的关系及机理探讨,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6卷,1期,47-53。71.刘万洙 刘招君 王东坡,1996, 松辽盆地白垩系岩石组合与粒度分布 特征,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6卷,2期,131-137。72.王璞君 王东坡 杜小弟, 1996, 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黑色页岩的形成环境及海水侵入的底流模式, 岩相古地理,16卷,1期, 34-43。73.王东坡 刘 立 ,“白垩纪红层冰筏沉积的古气候及古地理意义”,岩相古地理, 16卷,4期,6-11。74.王 骏 王东坡 .乌沙科夫 邵林海,1996,“沉积盆地学说的发展及主要的含油气盆地分类”,世界地质,15卷,2期,75-80。75.刘 立 王东坡, 1996, “湖相油页岩的沉积环境及其层序地层学意义”,石油实验地质,18卷,3期,311-316。 Dongpo, Liu li, Xue linfu, Wang jun and Liu Wanzhu, 1996, “GeodynamicMechanism of Sedimentary Basin Formation and Basin Classification”, - Papers to 30th IGC,Ed. By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China Ocean Press,.77.王东坡 周 青, 1996, “天然矿物填料在复合材料中的地位”, 中国玻璃钢工业协会通讯,5 期(总71期),10-12。78.王东坡 张立平 刘 立 计桂霞 高福红 , 1996,“ 松辽盆地白垩纪冰筏沉积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6卷,4期,382-387。79.薛林福 许 敏 杜旭东 王东坡,1996,“下辽河盆地及其外围中新生代区域构造演化”,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6卷,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专集,64-68。80.刘 立 王东坡,1996,“陆相地层的层序,层序特征与模式”,岩相古地理,16卷,5期,47-53。81.王 骏 王东坡 C.A.乌沙科夫 邵林海,1996,“沉积盆地学说发展及主要的 含油气盆地分类”,世界地质,15卷,2期,75-80。82.王璞君 刘昭君 王东坡,1996,“嫩江组黑色页岩-白云质结核-生物灰岩互层层序成因与海水侵入的片流模式”,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7卷,4期,380-390。83.Wang Dongpo, Liu Li & Li Jie, 1996, “Research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 in a Continental Rift Basin (As Exemplified From The Songliao Basin,China),ТИХООКЕАНСКЕЯ ГЕОЛОГЕЯ, .王 骏 王东坡 刘 立 邵林海,1997,裂谷盆地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及其含油性”,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7卷,1期,51-57。85.薛林福 王东坡 刘 立 徐 敏, 1997, “层形态的概念及地质意义”,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7卷,2期,121-125。86.李 捷 王海云 周书欣 王东坡,1997,“东北含油气盆地J3-K储层类型及其特征”,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7卷,2期,156-160。87.王东坡 薛林福 徐 敏 刘 立, 1997,“下辽河盆地外围深部构造特征及中生代构造演化模式”,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7卷,4期,369-374。88.王东坡 薛林福 刘 立 徐 敏 杨 光 王 骏,1997, “中国东北中生代盆地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机制”,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7卷,增刊II,1-7。89.刘 立 王东坡 薛林福 杨 光 王德英 邵林海等,1997,“奈曼-林西地区白垩 纪盆山演化的地球动力学机制”,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7卷,增刊II,8-12。90.薛林福 刘 立 邵林海 王东坡,1997,“伸展盆地的构造和充填模 拟”,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7卷,增刊II,13-20。91.程日辉 王东坡 刘昭君 薛林福 廖兴明,1997,“松南及南部邻区晚中生代盆地动力学类型与深部作用”,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7卷,增刊II,27-32。92.邵林海 王东坡 薛林福 刘 立,1997,“开鲁盆地奈曼凹陷沉降史分析”,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7卷,增刊II,33-37。93.许 敏 薛林福 王东坡,1997,“通化中生代盆地的火山事件及其对沉积作用的影响,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7卷,增刊II,38-42。94.单玄龙 王东坡 曲永宝 王树民,1997,“金岭寺-羊山盆地的火山岩及盆地演化”,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7卷,增刊II,43-48。95.王德英 王东坡 刘 立,1997,“奈曼凹陷构造沉积层序的基本特征”,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7卷,增刊II,74-80。96.王 骏 王东坡 张 悦,1997,“东北亚大陆边缘裂谷盆地系的成因及其含油气远景”,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7卷,增刊II,81-91。97.李 捷 王海云 王东坡,1997,“东北晚中生代断陷盆地演化与油气”,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7卷,增刊II,92-95。98.杨 光 王东坡,1997,“辽西辽北地区中生代盆地形成地球动力学机制对含油气远景的影响”,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7卷,增刊II,96-102。99.周永胜 利特克 王东坡 王璞君,1997,“松辽盆地西部英台湖泊扇三角洲层序中的有机质成熟度参数”,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7卷,增刊II,103-109。100.许 敏 薛林福 王东坡,1997,“辽西地区中生代火山-沉积盆地群特征及成因机制”,世界地质,16卷,2期,34-38。101.许 敏 薛林福 王东坡 韩永吉,1997,“通化中生代盆地火山—沉积序列及盆地演化”,吉林地质,16卷,3期,31-35。102.Wang Dongpo, Liu Li, LI Jie,1997, Research of Sequence Stratiguaphy in aContinental Rift Basin (As Exemplified from the Songliao Basin, China), Pac. Ocean, , . 王 骏 王东坡,1998,“沉积盆地的地球动力学演化分类”,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8卷,1期,50-52。104. 王东坡 刘立 薛林福 杨光 许敏 王骏 王德勤,1998,“沉积盆地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机制及其分类”,岩相古地理,18卷,3期,7-13。105.王东坡 薛林福 刘立 杨光 许敏 王德勤,1998,“沉积盆地的地球动力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卷,3期,181-185。106.王骏 王东坡 张悦,1998,“东北亚深部构造演化及其含油气盆地形成模式研究”,地质构造学(西安工程学院),8卷,1期,7-15。107.王东坡 薛林福 王德勤 刘 立 杨 光 徐 敏,1998,岩石圈组构对沉积盆地的制约,长春科技大学学报,盆地地球动力学专集,1-9。108.刘 立 王东坡 薛林福 徐 敏,1998,松辽盆地地层深部层圈结构与盆地演 化,长春科技大学学报,盆地地球动力学专集,10-14。109.杨 光 王东坡 刘 立 薛林福,1998,辽河坳陷外围中生代盆地油气聚集规 律,长春科技大学学报,盆地地球动力学专集,15-20。110.单玄龙 王东坡 王洪艳,1998,火山作用与沉积作用-以辽河油田中新生代盆地为例,长春科技大学学报,盆地地球动力学专集,35-40。111.薛林福 王东坡 刘 立 杨 光 徐赵荣 邵林海 王德英,1998,松南-辽北地区推覆构造的发现和意义,长春科技大学学报,盆地地球动力学专集,41-45。112.李艳春 朱又红 王东坡 杨光,1998,三江盆地绥滨坳陷的形成机理和石油地质特征,长春科技大学学报,盆地地球动力学专集,186-191。113.杨庆杰 刘立 王东坡,1998,大气水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长春科技大学学报,盆地地球动力学专集,202-207。114.杜旭东 王东坡 李红 朱建伟,1998,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储盖层综合评价及油气远景预测,长春科技大学学报,盆地地球动力学专集,212-216。115.徐 敏 薛林福 王东坡,1998,岩石圈流变性与沉积盆地-以辽西-辽北松辽盆地区为例,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8卷,4期,406-410116. 李艳春 王东坡 杨光 邵林海,1998,应用GIS技术进行油气资源评价的探讨,世界地质,17卷,3期,49-53117. 张 帆 迟元林 王孔伟 王东坡,1999, 东北地区中新生代盆地形成的动力学-地幔柱及其调整作用,世界地质,(待刊)。118.王东坡 徐 敏 薛林福 刘 立 王德勤,1999,沉积盆地地球动力学系统的研究-以辽西-辽北-松辽盆地南部为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卷,4期,273-278。119. 程日辉 王东坡 廖兴明,1999,松南及南部邻区壳幔结构与中,新生代盆地形成,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4卷,4期,7-9。120.刘立 王东坡 薛林福 胡春艳,1999,李思田等主编:盆地动力学-基本思路与若干研究方法,59-63,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21. Wang Dongpo, Xue Linfu, Xu Min and Wang Dechin, 1999,The Study of Geodynamics System of Sedimentary Basin at North Liaoning, and South Songliao Basin, J. of Geoscientific Research in Northeast Asia, Vol,2, No,2, 134-145122. Xue Linfu, Wang Dongpo, Wang Qinjun, Mei Qitai and Wu Junhai, 1999, A Qnantitative Analysis System for Continental Extensional Basin, J. of Geoscientific Research in Northeast Asia, Vol,2, No,2,235-240121.王东坡 曾效箴 薛林福 李桐林 刘 立 陈义贤 廖兴明 孟卫工 李真济,2000,海洋阵列大地电磁测深法在辽东湾滩海深部地质构造研究中应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卷,4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