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黄河大合唱论文文献

发布时间:

黄河大合唱论文文献

<<黄河大合唱>>用雄壮,用呐喊,用号召震撼了我,歌颂刚强不屈的华夏儿女.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因为她有着伟大的人民. 这是高昂, 这是沉厚,这是凄婉, 这是悲壮。听《黄河大合唱》的心情,是气势磅礴,是阵阵荡耳,是心境复杂的。很多人知道《黄河大合唱》。它如黄河奔流,波涛汹涌,九曲连环;如雪山崩颓,烟飘云散,一了百了。它用自己的整个生命与激情谱写了这曲感人肺腑的乐章,诗一般的语言,与激昂的旋律完美地交融在一起,那种和谐与坚定,就像是紧紧团结在一起的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是乐观无畏,是坚强伟大,是不可战胜的!《黄河大合唱》以高昂的节奏歌唱了黄河的博大雄姿,以热情奔放的旋律赞美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以热情激昂的歌词颂扬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它始终激励着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黄河大合唱》深深感染着我。要知道,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的革命先辈忧国忧民,前赴后继,不惜流血牺牲,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战歌。今天,建设祖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国崛起,是每个中国人的共同心愿,也是我们青少年一代义不容辞的责任。《黄河大合唱》是成功的,因为它表达了人民的心声,他唤醒了人民的灵魂,激起了人民的斗志!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常常这样认为:过去的老歌都不好听了,都那么土,现在是什么年代了,流行歌曲才是主流。但我想《黄河大合唱》是始终不会落伍的。因为它所表现的那种精神是无论在哪个年代都应该有的!尤其是我们这些肩负着建设祖国重任的青年人更应该具备。所以,朋友,倘若你现在正在每天浪费时间、碌碌无为,倘若你已忘记如何做一个龙的传人的话,那么就去听听《黄河大合唱》吧!相信从中你会重新找回龙的尊严。我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要牢记祖国惨痛的抗战历史,不忘国耻,热爱祖国,珍惜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从我做起,努力学习,不断进取,报效祖国, 气势磅礴,引人入胜的《黄河大合唱》,清浊之音,千古绝唱!

从创作背景,内容,表现手法,和影响力这几个方面来写。下面的内容你可以参考下,《黄河大合唱》诞生记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即张光年)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境地,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 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一直酝酿着《黄河》词作,并在年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 冼星海听后异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并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 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由邬析零指挥),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作品共有八个乐章,每章开首均有配乐朗诵。 1.《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原稿为男声合唱) 2.《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 3.《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 4.《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原稿为齐唱) 5.《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原稿是男声对唱) 6.《黄河怨》(女高音独唱,音乐会上常按修订稿加入女声三部伴唱) 7.《保卫黄河》(轮唱) 8.《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从《黄河大合唱》到“黄河”钢琴协奏曲《黄河大合唱》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六十年代后期,这部声乐作品被改编为钢琴协奏曲。 1968年10月的一天,殷承宗从中央乐团到中央音乐学院来看大字报。殷承宗有了钢琴伴唱《红灯记》之经验,便想在「钢琴革命」的步伐上再迈出新的一步。这时中央音乐学院二楼西墙上,正有陈莲女士的大字报贴出。(陈莲于1964的上书毛泽东,获毛支持,批复「信是写得好的。」之后,曾由江青接见。) 陈莲在此大字报中第一次披露江青曾对她说:「《黄河大合唱》很有气势,可以写成钢琴协奏曲。」从那次以后,殷承宗便向江青写信,拟把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改写为钢琴协奏曲,江青阅信后批复:「很好。《黄河大合唱》可以留曲不留词。」光未然的歌词,当年启发了冼星海的创作冲动与灵感,今天也同样自然而然地启迪和萌发《黄河》钢琴协奏曲创作组成员的想象力和乐思。 《黄河》创作组的成员,从1969年2月成立之后,始终在不断地变化。杜鸣心离去之后,殷承宗从中央音乐学院借调了作曲家盛礼洪先生来主持乐队配器工作。本文作者当时在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专职从事钢琴教材创作,以往和殷在探索中国钢琴作品创作方面,志向较合,这次他费了不少力气,把他借调到中央乐团做搭档。 许裴星则是刚刚分配到中央乐团工作的年轻钢琴伴奏演员,曾是殷的学生,殷留他在组内,请他协助一些事务性工作,亦部分地参加创作组的讨论。后来几个月中,青年钢琴家石叔诚也部分地加入到创作组的活动中,因为他是担任《黄河》钢琴协奏曲的B组独奏演员,了解《黄河》创作意图,可以更好理解和演奏该作品。他们二位凭年轻人的聪慧敏感,也发表了一些好的意见。不过他们并不担任任何实际创作工作。殷承宗在受命组建《黄河》创作组的过程中,又请来另一位女士刘庄。到了1969年初夏,《黄河》协奏曲完成了第一稿。试奏时,请来了李德伦、严良昆(《黄河大合唱》的权威指挥家)、杜鸣心和中央乐团交响乐队各声部长共十余人。由殷承宗担任钢琴独奏,储望华担任第二钢琴(即乐队部分)协奏。从1969年8月到12月,在完成了酝酿方案、体验生活、群众集体讨论以及对第一稿修正的认同之后,进入了整体运作的第二阶段,即创作执笔阶段。《黄河》钢琴协奏曲,由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四人负责执笔,日夜奋战。 《黄河》钢琴协奏曲的每一个音符,都可以追溯到它之前的初衷,落笔,定稿。创作室内抽屉、纸篓中数百上千张被废弃的旧稿谱纸……有集体智能的凝聚,更有创作者们的汲取、筛选及提炼的功夫。 这部作品的问世是艺术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1970年元旦,由殷承宗担任钢琴独奏,李德伦指挥中央乐团在北京首演——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审查钢琴协奏曲“黄河”,乐曲刚完,周恩来总理激动地喊道:“冼星海复活了!”中央决定“黄河”先试演几个月,以征求工农兵群众意见。 1970年5月1日,钢琴协奏曲“黄河”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正式公演。节目安排是先演钢琴伴唱“红灯记”。由于长期劳累忙于创作和演出,殷承宗在弹“红灯记”时扭伤了腰动弹不了,但他咬着牙坚持到底,弹完后被立即送往附近医院。医生为他紧急处理,打针加绷带,再赶回文化宫演出“黄河”。剧场备了一张靠背椅,以防他万一倒下去。在这种状况下完成了钢琴协奏曲“黄河”首次公演。 1971年,殷承宗随中央芭蕾舞剧团出访欧洲六国,演出舞剧“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每场演出前都加演钢琴协奏曲“黄河”。这是钢琴协奏曲“黄河”第一次在国外演出。 1973年9月,指挥大师尤金·奥曼第带了美国费城管弦乐团来华指挥演出“黄河”,由殷承宗独奏;这是钢琴协奏曲“黄河”第一次由国外乐团演出。之后,有更多的国外乐团演出钢琴协奏曲“黄河”,包括正当盛年的指挥大师阿巴多与维也纳交响乐团的来华访问演出。“黄河”钢琴协奏曲解析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 引子一开始,小号与小提琴便以磅礴的气势奏出号子似的动机,木管乐快速的半音阶上行和下行,刻画了船工们同惊涛骇浪殊死搏斗的情景,这时乐队出现了“划哟,冲上前!”的音乐语言。由钢琴急骤的琶音掀起巨浪,引出了坚定有力的船工号子,表现了船工们万众一心同狂风巨浪顽强拼搏,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随着音乐的不断发展,推出了钢琴的华彩乐段,描绘黄河激流汹涌澎湃,船工们冲过了激流险滩。这时,出现了一段悠扬抒情的旋律,仿佛艰难险阻的斗争中见到了胜利的曙光,音乐更加充满自信。最后,在钢琴有力的刮奏中,音乐再现了激烈的主题音调,全曲回到船工们与惊涛骇浪搏斗的紧张情景之中。 第二乐章《黄河颂》 深邃的大提琴奏出缓慢庄严的旋律,引出独奏钢琴的反复呈述,这是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追溯:在黄河两岸住着善良勤劳的民族,千百年来他们在这块富饶土地辛勤地劳动、生活、斗争。钢琴铿锵有力的和弦奏出了乐曲雄伟的结束部分,铜管奏出的义勇军进行曲动机,象征着觉醒的中华民族已屹立在世界东方。 第三乐章《黄河愤》 清脆的竹笛声吹出了陕北高原质朴宽阔的引子旋律,独奏钢琴模仿古筝,轻快的奏出民族风格的主题。在乐队明亮宽广的发展后,钢琴深沉压抑的和弦与铜管乐的阻塞音表现了敌寇对祖国河山的践踏,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遭受深重苦难。在苦难音调的进行,音乐中同时酝酿着反抗斗争的音乐情绪,随着音乐情绪的不断高涨,独奏钢琴激动地奏出象征民族悲愤的雄伟音调。最后乐队以辉煌的气势再现民族风格的主题音调,这是黄河滚滚的怒涛,这是中华民族满腔的悲愤。 第四乐章《保卫黄河》 引子是铜管乐奏出的号召似的战斗性旋律主题。音调中揉进的《东方红》动机象征毛主席党中央发出的战斗号召。 钢琴的华彩乐句后,出现了《保卫黄河》的旋律主题。这是一段斗志昂扬的进行曲,表现了中华民族前赴后继英勇不屈的献身精神。随着乐曲主题的不断发展,音乐展开了一幅幅抗战的壮烈画面。战马驰骋,硝烟弥漫,抗日军民英勇杀敌。音乐情绪此起彼伏,当《东方红》主题出现时整个乐曲达到最高潮。这是在讴歌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在乐曲结束前,乐曲巧妙的把《保卫黄河》、《东方红》和《国际歌》结合在一起,表现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的有机联系,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才能赢得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

可以从一个作文网找

黄河大合唱 论文诞生于抗战时期的《黄河大合唱》,以其催人奋进的磅礴气势,一直鼓舞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团结奋斗,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战斗号角,半个多世纪来经久传唱。这首歌的词作者光未然是一位从抗日烽火硝烟中走出来的我国著名诗人,他的真名叫张光年。 走出老河口 张光年,1913年11月1日出生在湖北省老河口市城区(原光化县城)路家巷一个普通市民家庭,父亲是老河口城区一家钱庄的普通职员。张光年小时被送进老河口国民小学读书,在钱庄的少东家冯汉涛的影响下,学会了写旧体诗。1924年,11岁的张光年以优异成绩考入老河口商科职业学校。1925年5月,上海“五卅惨案”发生,老河口和全国一样很快掀起了反帝爱国浪潮。在这一背景下,一些老河口籍共产党员如杨软欧、左觉农等迅速回到老河口,趁势组织领导群众开展反帝爱国运动。张光年在这些早期共产党人的影响下,先后读到了肖楚女主办的《中国青年》、中共在汉口主办的《楚光日报》等进步报刊和瞿秋白的《共产主义问答》、布哈林的《共产主义ABC》等进步书刊。虽然这些书的内容当时张光年似懂非懂,但却从此开启了他追求光明、追求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闸门。1927年3月,14岁的张光年在左觉农等共产党人的引导下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4月,上海发生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紧接着,驻守在老河口的反动军阀也开始大肆屠杀共产党员。一时间,老河口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不久,老河口商科学校宣布解散,14岁的张光年失学返家。 1927年下半年,钱庄的少东家在老河口开了一家书店——“美化书店”,因张光年失学,便被安排到书店当伙计。不久,党组织又秘密与张光年取得了联系,此后张光年便以美化书店作为党组织的秘密联络地点,以卖书为掩护,为党从事传递情报等地下活动。两年后,由于表现出色,年仅16岁的张光年被转为中共正式党员。1930年夏天,美化书店这个秘密联络地点被敌人发现,张光年于是便在家乡以教员身份又教了几个月的小学。由于老河口的形势进一步恶化,1931年春,在党组织的帮助下,18岁的张光年离开老河口,沿汉江南下,来到武汉华中大学求学。 相识冼星海 在新的天地里,张光年的眼界大开。几年里,他一边求学,一边正式以“光未然”(光未燃而要燃烧之意)这个名字公开发表诗作。先后创作了一系列抗日诗篇和街头短剧。1936年5月,他创作出著名的抗日诗篇《五月的鲜花》,后经音乐家阎述诗谱曲,很快在全国传唱开来。 随着全国人民抗日热情的不断高涨,1936年6月张光年被派到上海,根据党组织的指示,他积极联络上海文艺界人士,很快组织了一个“中国文艺者战地工作团”,旨在以文艺为武器,唤起民众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当月上旬的一天,张光年率团来到上海郊区一个叫“大厂”的地方,准备与那里的“上海工学团”(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创办)会合,组织排练文艺节目。一进工学团驻地,张光年便听到里面传出排练的歌声,他循着歌声走进礼堂,原来是上海工学团正在这里排练他一个月前在武汉的新作《五月的鲜花》。张光年坐在排练大厅里,内心激动地观看着排练,只见一个青年指挥正在投入地指挥着这首歌曲的排练。当时他还并不知道,眼前的这个青年指挥就是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 排练间休时,战地工作团一个叫李雷的团员把张光年从座位上拉起来,大声向冼星海及排练现场的演员们介绍说:这位就是《五月的鲜花》的词作者,青年诗人光未然!顷刻,排练现场沸腾了起来。大家把张光年团团围起,礼堂里响起阵阵欢呼声和掌声。冼星海与张光年以前虽然未见过面,但彼此早就相互敬慕神交已久,此刻突如其来的相见,让两位青年的手迅速地紧紧握在了一起。这一年,光未然23岁,冼星海30岁。此后,二人不仅成了好朋友,而且表示了强烈的合作愿望。其时,适逢上海各界筹备高尔基逝世周年纪念活动,张光年于是创作了《高尔基纪念歌》,冼星海随之为这首诗谱了曲,这是诗人与音乐家诗与乐的第一次合作。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张光年又回到武汉进行戏剧、歌咏的创作演出活动。此间,他创作了《赞美新中国》、《拓荒歌》等诗作,并与冼星海再度进行了合作,使这些歌曲在全国又得以广泛传唱。正是在这些交往合作过程中,二人进一步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 北上“黄河口” 国共两党二次合作局面形成后,1938年初,在中共的努力下,国民政府在武汉成立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由周恩来任政治部第一副部长(陈诚任部长)。政治部下设3个厅,其中第三厅负责宣传工作,由郭沫若任厅长。4月初,三厅正式在武汉成立,成员主要为共产党人和进步的文艺界人士,张光年和冼星海也应邀来到三厅,张光年(当时化名张文光)被安排在三厅六处一科(戏剧科)担任少校科员,冼星海在六处三科负责音乐工作。 1938年夏,为把抗日的宣传工作做到前线去,政治部决定把集中在武汉的大批文艺工作者组成若干演剧队,分赴各战区。由于张光年多年来的出色表现,三厅秘书长阳翰笙写报告建议,由张光年为总领队,带演剧三队前往西北第二战区,官衔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西北战地宣传工作视察员”。报告上报到副部长周恩来处,周将“第三厅”划掉,将其提高规格为“政治部”视察员,以利于工作。 1938年9月9日,张光年带领演剧第三队的30多名青年男女队员乘火车前往西安,活动几天后于9月下旬去离延安不远的陕北洛川县演出宣传。一到洛川,便听到武汉沦陷的消息,张光年和战友们无不悲痛万分。 在一个多月的宣传演出中,张光年看到了许多动人的景象,获得了很多深刻的感受。当演剧队从陕北宜川出发,爬到一座高山顶上,一眼看见山下一泻千里的黄河时,诗人的心灵被震撼了!黄河壶口惊天动地的汹涌浪涛,激起阵阵白雾与蓝天下的云雾相交融,在红日照耀下爆发出雷鸣般的呐喊。从小看惯了汉江和长江的张光年,此刻被黄河独特的气质和勇往直前的气势强烈地撞击着,胸中不禁涌出后来创作的《黄河颂》中的头两句诗: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张光年永远记住了这一天:1938年11月1日,他们从壶口下游附近的一个渡口第一次渡过黄河!他曾经说:“这第一次渡过黄河的体验,对于我,对于演剧第三队的全体同志,都是终生难忘的。就是那次渡河和渡河后观赏壶口瀑布的感受,使我产生了创作《黄河》的冲动。” 创作“黄河”词 转眼到了1939年1月,张光年带领演剧队继续在黄河壶口一带活动。一天,演剧队进入阎锡山管辖但却是中共领导的抗日决死队二纵队的防区时,听说部队刚刚打了一个大胜仗,张光年遂带队前往战地慰问演出。在从汾西县勍香镇归来时,二纵队司令部的一名马夫牵着一匹白骏马跟来,马夫说这马很机灵,也很调皮,动不动就把骑它的人摔下马来。此时,张光年正在于部队歼灭日寇的胜利氛围中,再加上年轻气盛,便拉过白马骑了上去,随后扬鞭纵马向前飞驰而去。不料,在跑到一条山间的干河沟时,张光年被白马摔跌在一片碎石之上…… 张光年摔伤左臂昏了过去,醒来时已躺在一间大屋子里的木台上,二纵队的军医和护士正为他包扎伤口。他成了重伤员,因游击区部队的医疗条件难以为他治伤,到晋西后,二纵队发电请示延安中组部领导陈云、李富春。中组部顷即电复:将光未然送往延安治疗。 让演剧队的同志们感到特别高兴的是,延安来电不仅让张光年能去延安治伤,而且全队都能一起去延安,这是从武汉出发那天大家就向往着的啊! 诞生于抗战时期的《黄河大合唱》,以其催人奋进的磅礴气势,一直鼓舞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团结奋斗,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战斗号角,半个多世纪来经久传唱。这首歌的词作者光未然是一位从抗日烽火硝烟中走出来的我国著名诗人,他的真名叫张光年。 走出老河口 张光年,1913年11月1日出生在湖北省老河口市城区(原光化县城)路家巷一个普通市民家庭,父亲是老河口城区一家钱庄的普通职员。张光年小时被送进老河口国民小学读书,在钱庄的少东家冯汉涛的影响下,学会了写旧体诗。1924年,11岁的张光年以优异成绩考入老河口商科职业学校。1925年5月,上海“五卅惨案”发生,老河口和全国一样很快掀起了反帝爱国浪潮。在这一背景下,一些老河口籍共产党员如杨软欧、左觉农等迅速回到老河口,趁势组织领导群众开展反帝爱国运动。张光年在这些早期共产党人的影响下,先后读到了肖楚女主办的《中国青年》、中共在汉口主办的《楚光日报》等进步报刊和瞿秋白的《共产主义问答》、布哈林的《共产主义ABC》等进步书刊。虽然这些书的内容当时张光年似懂非懂,但却从此开启了他追求光明、追求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闸门。1927年3月,14岁的张光年在左觉农等共产党人的引导下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4月,上海发生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紧接着,驻守在老河口的反动军阀也开始大肆屠杀共产党员。一时间,老河口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不久,老河口商科学校宣布解散,14岁的张光年失学返家。 1927年下半年,钱庄的少东家在老河口开了一家书店——“美化书店”,因张光年失学,便被安排到书店当伙计。不久,党组织又秘密与张光年取得了联系,此后张光年便以美化书店作为党组织的秘密联络地点,以卖书为掩护,为党从事传递情报等地下活动。两年后,由于表现出色,年仅16岁的张光年被转为中共正式党员。1930年夏天,美化书店这个秘密联络地点被敌人发现,张光年于是便在家乡以教员身份又教了几个月的小学。由于老河口的形势进一步恶化,1931年春,在党组织的帮助下,18岁的张光年离开老河口,沿汉江南下,来到武汉华中大学求学。 相识冼星海 在新的天地里,张光年的眼界大开。几年里,他一边求学,一边正式以“光未然”(光未燃而要燃烧之意)这个名字公开发表诗作。先后创作了一系列抗日诗篇和街头短剧。1936年5月,他创作出著名的抗日诗篇《五月的鲜花》,后经音乐家阎述诗谱曲,很快在全国传唱开来。 随着全国人民抗日热情的不断高涨,1936年6月张光年被派到上海,根据党组织的指示,他积极联络上海文艺界人士,很快组织了一个“中国文艺者战地工作团”,旨在以文艺为武器,唤起民众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当月上旬的一天,张光年率团来到上海郊区一个叫“大厂”的地方,准备与那里的“上海工学团”(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创办)会合,组织排练文艺节目。一进工学团驻地,张光年便听到里面传出排练的歌声,他循着歌声走进礼堂,原来是上海工学团正在这里排练他一个月前在武汉的新作《五月的鲜花》。张光年坐在排练大厅里,内心激动地观看着排练,只见一个青年指挥正在投入地指挥着这首歌曲的排练。当时他还并不知道,眼前的这个青年指挥就是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 排练间休时,战地工作团一个叫李雷的团员把张光年从座位上拉起来,大声向冼星海及排练现场的演员们介绍说:这位就是《五月的鲜花》的词作者,青年诗人光未然!顷刻,排练现场沸腾了起来。大家把张光年团团围起,礼堂里响起阵阵欢呼声和掌声。冼星海与张光年以前虽然未见过面,但彼此早就相互敬慕神交已久,此刻突如其来的相见,让两位青年的手迅速地紧紧握在了一起。这一年,光未然23岁,冼星海30岁。此后,二人不仅成了好朋友,而且表示了强烈的合作愿望。其时,适逢上海各界筹备高尔基逝世周年纪念活动,张光年于是创作了《高尔基纪念歌》,冼星海随之为这首诗谱了曲,这是诗人与音乐家诗与乐的第一次合作。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张光年又回到武汉进行戏剧、歌咏的创作演出活动。此间,他创作了《赞美新中国》、《拓荒歌》等诗作,并与冼星海再度进行了合作,使这些歌曲在全国又得以广泛传唱。正是在这些交往合作过程中,二人进一步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 北上“黄河口” 国共两党二次合作局面形成后,1938年初,在中共的努力下,国民政府在武汉成立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由周恩来任政治部第一副部长(陈诚任部长)。政治部下设3个厅,其中第三厅负责宣传工作,由郭沫若任厅长。4月初,三厅正式在武汉成立,成员主要为共产党人和进步的文艺界人士,张光年和冼星海也应邀来到三厅,张光年(当时化名张文光)被安排在三厅六处一科(戏剧科)担任少校科员,冼星海在六处三科负责音乐工作。 1938年夏,为把抗日的宣传工作做到前线去,政治部决定把集中在武汉的大批文艺工作者组成若干演剧队,分赴各战区。由于张光年多年来的出色表现,三厅秘书长阳翰笙写报告建议,由张光年为总领队,带演剧三队前往西北第二战区,官衔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西北战地宣传工作视察员”。报告上报到副部长周恩来处,周将“第三厅”划掉,将其提高规格为“政治部”视察员,以利于工作。 1938年9月9日,张光年带领演剧第三队的30多名青年男女队员乘火车前往西安,活动几天后于9月下旬去离延安不远的陕北洛川县演出宣传。一到洛川,便听到武汉沦陷的消息,张光年和战友们无不悲痛万分。 在一个多月的宣传演出中,张光年看到了许多动人的景象,获得了很多深刻的感受。当演剧队从陕北宜川出发,爬到一座高山顶上,一眼看见山下一泻千里的黄河时,诗人的心灵被震撼了!黄河壶口惊天动地的汹涌浪涛,激起阵阵白雾与蓝天下的云雾相交融,在红日照耀下爆发出雷鸣般的呐喊。从小看惯了汉江和长江的张光年,此刻被黄河独特的气质和勇往直前的气势强烈地撞击着,胸中不禁涌出后来创作的《黄河颂》中的头两句诗: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张光年永远记住了这一天:1938年11月1日,他们从壶口下游附近的一个渡口第一次渡过黄河!他曾经说:“这第一次渡过黄河的体验,对于我,对于演剧第三队的全体同志,都是终生难忘的。就是那次渡河和渡河后观赏壶口瀑布的感受,使我产生了创作《黄河》的冲动。” 创作“黄河”词 转眼到了1939年1月,张光年带领演剧队继续在黄河壶口一带活动。一天,演剧队进入阎锡山管辖但却是中共领导的抗日决死队二纵队的防区时,听说部队刚刚打了一个大胜仗,张光年遂带队前往战地慰问演出。在从汾西县勍香镇归来时,二纵队司令部的一名马夫牵着一匹白骏马跟来,马夫说这马很机灵,也很调皮,动不动就把骑它的人摔下马来。此时,张光年正在于部队歼灭日寇的胜利氛围中,再加上年轻气盛,便拉过白马骑了上去,随后扬鞭纵马向前飞驰而去。不料,在跑到一条山间的干河沟时,张光年被白马摔跌在一片碎石之上…… 张光年摔伤左臂昏了过去,醒来时已躺在一间大屋子里的木台上,二纵队的军医和护士正为他包扎伤口。他成了重伤员,因游击区部队的医疗条件难以为他治伤,到晋西后,二纵队发电请示延安中组部领导陈云、李富春。中组部顷即电复:将光未然送往延安治疗。 让演剧队的同志们感到特别高兴的是,延安来电不仅让张光年能去延安治伤,而且全队都能一起去延安,这是从武汉出发那天大家就向往着的啊! 就这样,张光年躺在担架上,由全队同志和二纵队的军医护送着,从永和关再渡黄河,行程700华里,来到了圣地延安。 在延安,经医生确诊,张光年左肘关节粉碎性骨折。中央组织部根据延安和平医院的意见,决定留张光年先在延安治疗一段时间。这期间,张光年躺在和平医院的窑洞里,回想着几个月来在晋西北,在吕梁游击区为抗日军民进行宣传演出活动的情景,回忆起两次渡过黄河时听到的那惊心动魄的船夫号子,看见的那黄河两岸“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的一幕幕,于是便在心中酝酿着写一首歌颂黄河、赞美中华的长诗。 早在1938年10月,冼星海就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的安排下,带着夫人先期来到了延安,并被安排在延安鲁艺音乐系任教。当他听说张光年也来到了延安后,便立刻从延安城里赶到二十里铺的和平医院看望挚友。由于两人曾在上海、武汉有过多次合作,这次延安相见,冼星海当然不会放过再次合作的机会,于是便向张光年提出请他写一部合唱歌词的建议。冼星海的提议,为张光年汹涌着的激情找到了喷射口,使张光年长期以来酝酿着歌颂黄河母亲,保卫黄河母亲,鼓舞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的主题变得清晰起来。很快,张光年就进入了创作状态。由于臂伤难以动笔,张光年便躺在炕上口述,请演剧三队的一位负责照顾他生活的战友记录。第一天,他们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第二天完成了《黄河颂》;第三天完成《黄河之水天上来》及《黄水谣》;第四天完成《河边对口曲》及《黄河怨》;第五天完成《保卫黄河》及《怒吼吧,黄河》。仅仅5天时间,张光年就以大合唱通常要具备的八种格式组合,完成了四百多行的《黄河大合唱》全部歌词。 冼星海谱曲 1939年农历大年三十晚上,迎着大西北呼啸的寒风,张光年带着他的《黄河大合唱》歌词,从二十里铺的和平医院赶到延安城里,走进中央交际处温暖而宽大的窑洞里,出席演剧三队为中央领导和机关干部举行的除夕文艺晚会。这时的“光未然”早已因《五月的鲜花》等抗战歌曲的广泛传播而享誉延安。那天晚上,冼星海坐在窑洞靠门边的位置上,张光年坐在靠窗户的土炕上。诗人面前有一张桌子,上面那几盏油灯的火焰照亮了他手里的词稿。张光年首先大略说明了歌词的创作意图和过程,然后详细介绍了《黄河大合唱》的结构:它由体裁形式互不相同的8部分组成,依次为男声合唱、男声独唱、诗朗诵、女声齐唱、男声对唱、女声独唱、轮唱、大合唱。每首歌前冠有“说白”,是歌曲的引子,并在前后两首歌曲之间起到承前启后的衔接作用。大家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结构的歌曲,都不禁为之动容,冼星海的脸上也露出惊喜兴奋之情。 张光年的朗诵是新体诗的朗诵,400多行的诗句,25岁的诗人一气呵成,从头朗诵到尾。大家的心随着抑扬顿挫的诗句节奏而跳动,当听完最后一句“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时,全窑洞一片安静。顷刻,掌声响彻整个窑洞。掌声中,冼星海激动地站了起来,一把将词稿抓在手里动情地说:“我有把握写好它!”接着是更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1939年3月间,大生产运动告一段落,冼星海正好有了较充裕的时间,于是在他的小窑洞里,开始日以继夜地为《黄河》谱曲。他的工作毅力是惊人的,一开始创作就不愿停下,忽而斜躺在小床上抱头沉吟,忽而又直起身来奋笔直书。从3月26日到3月31日,仅仅用了6天时间,冼星海就以惊人的速度,高质量地完成了这部中国音乐史上空前的民族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全部曲子的创作。 唱响“大合唱” 4月1日,演剧队正式投入紧张的排练。合唱队一共只有30来个人,分成了四个声部,平均每天练一首,仅10天的功夫,就完成了全部排练任务。 1939年4月13日,由邬析零指挥成功进行了第一次试演之后,5月11日在延安庆祝鲁艺成立周年晚会上,《黄河大合唱》正式演出,这也是抗演三队向延安各界的告别演出。演出在延安最大的礼堂陕北公学礼堂举行,观众在千人以上。在延安的党政军各界领导人都应邀参加了晚会。那天,担任朗诵的仍是张光年,冼星海亲自指挥。合唱队全是抗演三队的成员,乐队共有十几个人,全部是鲁艺师生。 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抗演三队的演员们把军棉祆里的棉花掏出去,只穿着冼得发白的军棉衣外套,使服装看上去不再显得臃肿。大家又戴上在西安时买的翻毛皮军帽,这样的演出服在当时的延安俏得令人羡慕。张光年披着半身多长的黑斗篷,正好盖住他拄着拐杖的受伤的左臂,他激情地挥舞着右臂,大声向黄河倾诉我们民族的灾难与抗争。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当晚冼星海在他的日记里写到:“今晚的大合唱可真是中国空前的音乐晚会,里面有几首动人的歌曲,当我们演完时,毛主席都跳起来,很感动地说了几声好,我永远不忘记今晚上的情形,我是很严格地热情地去指挥歌唱队的。” 同年7月8日,周恩来在延安各界欢迎他从重庆归来的晚会上,听了《黄河大合唱》之后十分振奋,亲笔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此后,《黄河大合唱》震撼人心的歌声,不仅迅速传遍大江南北,而且也逐渐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传唱开来: 1940年,音乐家刘良模把《黄河大合唱》乐谱带到美国。1945年10月24日,在联合国成立庆祝大会上,美国黑人歌手保罗·罗伯逊用英语演唱了《黄河大合唱》中的部分曲目。 1957年,在苏联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厅用俄文演出《黄河大合唱》,中国指挥家李德伦指挥,歌唱家郭淑珍演唱《黄河怨》,严良方任艺术指导。 1964年,日本神户一个劳动者业余团体用日文演唱《黄河大合唱》,连“自从鬼子来”的歌词也忠于原作,甚至在说明书上注明:“鬼子”即日本军国主义。 1983年,加拿大多伦多玛希音乐厅由华人乐团再次演出《黄河大合唱》,许多华侨听众哭成了泪人,外国听众则惊叹中国的《黄河大合唱》胜过了天主教的弥撒。 此外新加坡、菲律宾等国也先后演出过《黄河大合唱》…… 2002年1月28日,一代诗人张光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半年后的一个清晨,在位于青海省黄河上游的一座钢索桥上,张光年的骨灰被洒到了奔流不息的黄河水中。创作出不朽长篇组诗《黄河大合唱》的诗人,终于回到了黄河母亲的怀抱。

黄河大合唱论文范文

作者:冼星海(1905-1945) 广东番禺人,生于贫苦渔民家庭。 代表作有:《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被称为 “人民音乐家”。作品共有八个乐章,每章开首均有配乐朗诵。 《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原稿为男音) 《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 《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原稿为三弦伴奏,后改为琵琶伴奏) 《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原稿为齐唱) 《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原稿是男声对唱) 《黄河怨》(女高音独唱,音乐会上常按修订稿加入女声三部伴唱) 《保卫黄河》(轮唱) 《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资料二:黄河仅次于长江,是中国第二大河,干流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绥远、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九个省份,成「几」字形,向东注入渤海,沿途汇集了三十多条主要支流和无数溪川,流域面积达七十五万多平方公里。中游段流经广大的黄土高原地区,许多支流夹带大量泥沙汇入,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河水呈黄色,因而得名。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占宗列渠,海拔五千四百多公尺,四周高山终年积雪。黄河源流段有星宿海,是一片无数小湖的沼泽。出星宿海后进入鄂陵湖和札陵湖到玛多,绕过积石山和西倾山,穿过龙羊峡到达青海贵德,长一千九百多公里。黄河流域是我国文化的发祥地。几十万年以前,这里就有了人类的踪迹。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遍及黄河两岸、大河上下。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黄河流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从秦汉大统一帝国的建立到北宋皇朝,黄河流域仍然是我国历代的都城,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生活在大河上下的各族人民,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卓越才能,创造了更加绚丽多彩的文化。 在从秦汉到北宋的一千多年中,黄河两岸的劳动人民,除从事生产劳动外,还筑长城,开运河,修渠道,营造宫殿、寺院、陵墓,进行了巨大的工程建设。一直到现在,黄河流域的地上地下还保存着许多古代建筑和艺术宝库。西安唐代的大雁塔,洛阳的东汉白马寺,陕西的秦始皇陵和汉唐陵墓,河南龙门石窟的石佛等等,都充分显示了古代匠师高超的技术水平,杰出的艺术成就。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在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写出了《黄河》词作,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这部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之后,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黄河大合唱》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在六十年代后期,还被改编为钢琴协奏曲。 「黄河颂」 是抗日战争时期, 著名交响乐「黄河大合唱」中一首独唱歌曲的歌辞, 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希望在抗日战争时期, 激发起人民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和誓死保卫家园的民族意识. 虽然其创作年代已与我们相去甚远, 但那奔放,豪迈,铿锵有力的诗句和强烈的情感, 至今读起来仍然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唤起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自豪感. 冼星海,生于一九○五年六月十三日(农历五月十一日),原藉广东番禺,父亲冼喜泰是一个船工,在他出世时已去世,母亲黄苏英是一个农村妇女。冼星海自少依靠祖父生活,六岁时祖父去世,随母亲到南洋,进了一所旧式学校,攻读四书五经。后转到英国人办的英文学校,攻读英文。十一岁转到华侨办的高等小学,读了两年,回到广东,进岭南大学附中,又升入大学,一直以半工读来维持生活。 一九二四年,冼星海学习结束,做过打字员、工人、夜校教员和岭南大学音乐教员。二十一岁那年到北京进北大音乐传习所学理论和小提琴,兼任北大图书馆助理员;翌年到上海国立音乐院学习,一九二九年离开国立音乐院,加入田汉所组织的南国剧社。 一九三○年,二十五岁的冼星海出国到法国巴黎,随奥伯多菲尔学习小提琴,在巴黎六年,曾进过法国国立巴黎音乐院和丹第(Vincent d''Indy)创办的音乐学校,做过饭店堂馆、修指甲和咖啡店的杂役和音乐师等。他初期的作品如《风》(三重奏),明显地受到当年他跟从过的杜卡(Paul Dukas)及丹第的影响。 冼星海一九三五年夏末回国,改变了创作方向,参加了汹涌澎湃的国防音乐运动,开始写作第一交响曲,并于百代唱片公司工作,但不久就因与公司意见不合而辞职,转入新华影片公司任《壮志凌云》、《夜半歌声》、《青年进行曲》等片的音乐指导。 一九三七年冼星海为《日出》、《大雷雨》等剧作曲配音。“八·一三”事变后,加入上海救亡演剧第二队到浙江、河南、湖北等地宣传;年底留武汉,在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与张曙等共同主持武汉抗战音乐运动。翌年十一月,第三厅工作受阻碍,奔赴延安,出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一九三七年初,创作《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牺盟大合唱》等作品。 一九四○年五月,冼星海离延安赴苏联深造音乐,一九四五年四月在病中完成最后的作品《中国狂想曲》,十月三十日病逝莫斯科,享年四十岁。冼星海在苏联的最后五年,完成不少器乐作品,包括有第一交响曲《民族解放》、第二交响曲《神圣之战》、管弦乐第一组曲《后方》、第二组曲《牧马词》、第三组曲《敕勒歌》、第四组曲《满江红》、交响乐《中国生活》、中国舞曲三首、小提琴与两架钢琴合奏曲《阿曼盖尔德》,而《中国狂想曲》则不幸成为他的“天鹅之歌”。 2.《黄河大合唱》简介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具代表性、且又最为人熟悉的作品。乐曲诞生于日战前最为惨烈的日子,那是一九三八年十一月武汉沦陷后的事,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带着抗敌演剧三队撤退,经过黄河,引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翌年一月抵达延安,酝酿已久的诗情便爆发,写成黄河诗章,在农历大除夕作了朗诵演出,当时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音乐系主任的冼星海深被光未然的朗诵感动,在一个小窑洞内,抱病连续写了六天;同年三月三十一日完成,四月十三日由邬析零指挥抗敌三队于陕北大礼堂公首演,五月十一日再由冼星海指挥鲁迅演出队演出。 今日已贵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的的著名作曲家李焕之,回忆当年在延安演出《黄河大合唱》,有这样一段很生动的描述:“在物质条件极缺乏的边区,要组成一个完备的乐队是谈不上的,当时有什么乐器都尽可能地用上,除了三、四把小提琴外,就是二胡、三弦、笛子、六弦琴和打击乐器。没有谱架,就用木板搭起当谱架。没有低音乐器,就自己动手制作。你看那乐队的右角,立着一具新的“武器”,那是用汽油铁桶改造的低音胡琴,它发出了雄浑且带有金属共鸣的声音,歌唱黄河的宏伟气概;你再看在这具新式“武器”的侧面,又是一具新型“武器”,它是一个大号的搪瓷缸子,里面摆了十几二十把吃饭用的勺子。当“黄河船夫曲”的朗诵“那么你听吧!”一完,指挥者的手臂一挥,这具新式打击乐器就发出“哗啦哗啦”之声,与管弦、锣鼓齐鸣,配合着合唱队的“咳哟,划哟!……”,烘托出万马奔腾之势。 《黄河大合唱》当年首演共分八段,但不知何故采用三弦伴奏,人声朗诵的第三段《黄河之水天上来》,却往往被略去不演。据说是因为战时难找能胜任该段朗诵的演员,便略去不演,久而久之却成为惯例。从创作技术来说,冼星海运用了西方的“康塔塔”形式和合唱和声写作技巧来创作《黄河》;从题材上来说,则将现实和人民的生活,作了艺术性的加工塑造,这使《黄河大合唱》成为一首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时代感的艺术品。九十年代的今日,跟半个世纪前《黄河》诞生的时代、生活背景虽已完全不同,但此作品对中华民族所起的精神激励却仍然存在,每次唱之听之,仍令人激动,其因在此。 或许在今日重温一下冼星海于一九四三年至四五年间,在苏联所写的“创作札记”中关于创作《黄河大合唱》的经过,对欣赏这部作品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这首大合唱在一九三九年三月二十六日写,三月三十一日完成,写于陕北抗日根据地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时际演剧第三队来延,光未然同志把黄河歌词写好后即交我去谱,写成后由第三队邬析零指挥,四月十三日第一次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演出,其后鲁艺周年纪念晚会在五月十一日和十二日举行了两次表演,均得延安各界的好评。 以后延安遇到有大的晚会,如欢迎周副主席、朱总司令、邓宝珊将军、茅盾、沈志远和蒙古代表及国民政府的调查团、慰劳队、西北摄影团等,都是以《黄河大合唱》为中心。这曲是在鲁艺一个小窑洞(鲁艺旧址)里写成的,为着第三队要离延,我就以五、六天的时间连总谱和合唱写成了。因为各地不论前线和后方都欢迎这个大合唱,所以我老早就有意思把它写成五线谱,用交响乐队伴奏合唱,比较简谱所写的更好些,但因为忙于教务和创作,一时未能执笔。但一九四一年春,我很顺利地把它完成了。这种配器法是欧美和各国都可采用,比较以前的简谱更国际化,但同时这个作品是民族形式和具有进步的技巧。 这大合唱在延安演出时曾屡次由我指挥,合唱队由一百起增加到五百,乐队二十余人,多用中国乐器。大礼堂几乎容纳不下,声音远远可以听到。 还在延安的时候,人们就告诉我,重庆和国内各报都有说及《黄河大合唱》是抗战期中新音乐的创举。当我一九四○年夏天在西安办事处时,萧三告诉我,他的老婆在莫斯科看到了英文报报导我和《黄河大合唱》;苏联名记者和摄影师卡尔门先后在“国际文学”和一九四○年莫斯科出版的“旗帜”写了一篇文章,名《在中国的一年》,其中也有关于我和《黄河大合唱》的评论。我当然不会因为这样就满足。尤其是有一天,吴玉章同志当全体鲁艺术学生教员集合时,说及我的努力和《黄河大合唱》得到国际上的嘉许,我听了之后,自问渐愧,因为我历年所想创作的作品,一方面要多产,一方面又要精练,一个《黄河大合唱》的成功在我不算什么,我还要加倍努力,把自己的精力、自己的心血贡献给伟大的中华民族。我渐愧的是自己写得还不够好,还不够民众所要求的量! 因此我又写了第一交响曲《民族解放》和其他作品,但我还要写,要到我最后的呼吸为止。我不曾忘记丹第八十三岁临死前还对我们说,他想写作,仍想完成他关于理查特·瓦格纳的文章!罗曼·罗兰七十三岁的时候仍想学习俄文,因为他发现俄国文学的宝藏。贝多芬临死时说:‘我不过写了几个音符……’我是什么东西呢?比较他们差得多了,还不更努力么?” 黄河大合唱鉴赏 创作背景: 冼星海回国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深知民众的苦痛。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他站在民族斗争的前例。他确信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解放,“为抗战发出怒吼”,他纵笔谱写歌曲。1939年他去看望病床上的青年诗人光未然,听其朗诵《黄河吟》听其讲述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遂荡其共鸣,乐思如潮。创作一星期,半月之内又完成了该作品八个乐章及伴奏音乐的全部乐谱。写就了这一时代的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 篇章特色: 管弦乐队演奏的《序曲》概括地对全曲进行了极富特点的描绘.乐队效果色彩浓郁。音乐刻画了人民的意志和力量,象征着崇高伟大的民族精神:几个主题经过发展后交织征一起,形成了序曲的高潮。 《黄河船夫曲》采用了劳动号子的体裁形式,展现了乌云满天.惊涛拍岸,船夫与暴风雨奋力拼搏的生动形象.表现了华夏子孙吃苦耐劳和一定能到达胜利彼岸的优秀品质。九曲黄河上船大粗矿的号子以领唱、合唱的形式塑造出来,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作为大合唱的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给我们展示了这一可歌可泣的史诗的第一幕。 男高音独唱《黄河颂》是一首以黄河象征祖国的热情颂歌,充满了搏大、豪放的情怀。第一部分以平稳的节奏、宽广的气息歌唱了黄河的雄姿。第二部分以热情、奔放的旋律赞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热情激昂地颂扬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配乐诗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之后,是民谣风格的抒情叙事曲《黄水谣》,朴素的音调优美而又平易动人:第一部分描写了奔流不息的黄河之水和中华儿女美好安宁的和平生活。第二部分主题深沉、痛苦,描写了日寇侵略后妻离子散天各一方的悲惨情景。音乐在低沉的情绪中结束,使人久久难忘。 《河边对口曲》如民间小曲般亲切而富于乡土气息,通过叙事般的对唱形式,手法 简练,效果甚佳,描摹了国土沦丧后日寇铁 蹄下人民的悲惨遭遇。 《黄河怨》以低沉凄惨、悲痛欲绝的音调,哭诉了一个遭受日寇蹂躏、失去丈夫孩子、留下“把血债清算”的遗愿而投入滚滚黄河怀抱的妇女的深仇大恨。齐唱、轮唱《保卫黄河》表现了游击健儿的英勇气概,是一有人民战争壮阔场面的战斗进行曲。“龙格龙格龙格龙”的衬词此起彼伏,波澜壮阔的宏伟场面和乐观主义的民族精神跃然眼前。 混声合唱《怒吼吧,黄河》是整部大合唱的终曲,也是全曲的高潮。前面出现过的几个重要基本主题得到了综合的展现,愤怒的情绪、战斗的号角、坚定的节奏、丰满的合唱以宏伟的气势使音乐达到了最高潮,作品在乐队全奏和八声部合唱气吞山河的的澎湃波涛中结束。 听后感: 听了《黄河大合唱》,我觉得每一个华夏儿女都会心潮澎湃,热血沸腾!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永远压不跨打不倒的象征。重听《黄河大合唱》,更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在困境中怒吼的力量。我不由得联想到中华民族精神。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国家,我们伟大的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民族。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不甘忍受耻辱,前赴后继,用血肉长城驱逐了侵略者,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战歌。今天,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国人的崇高理想,是爱国主义的本质所在。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社会发展时期、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在我国历史上,中华民族精神从来就是动员和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每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所应有的骨气和胆识,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那个时代的人们啊,你们是黄河,是不朽的黄河曲。 钢琴协奏曲<<黄河>>,用雄壮,用呐喊,用号召,来震撼每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来歌颂每个刚强不屈的华夏儿女.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因为她有着伟大的人民. 这是高昂。 这是沉厚。 这是凄婉。 这是悲壮。 当我听了《黄河大合唱》之后的心情,是气势磅礴,是阵阵荡耳,是心境复杂的。很多人知道冼星海,却忽略了《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光未然。他生时如黄河奔流,波涛汹涌,九曲连环;死时如雪山崩颓,烟飘云散,一了百了。他用自己的整个生命与激情谱写了这曲感人肺腑的乐章,诗一般的语言,与激昂的旋律完美地交融在一起,那种和谐与坚定,就像是紧紧团结在一起的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是乐观无畏,是坚强伟大,是不可战胜的

黄河大合唱 论文诞生于抗战时期的《黄河大合唱》,以其催人奋进的磅礴气势,一直鼓舞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团结奋斗,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战斗号角,半个多世纪来经久传唱。这首歌的词作者光未然是一位从抗日烽火硝烟中走出来的我国著名诗人,他的真名叫张光年。 走出老河口 张光年,1913年11月1日出生在湖北省老河口市城区(原光化县城)路家巷一个普通市民家庭,父亲是老河口城区一家钱庄的普通职员。张光年小时被送进老河口国民小学读书,在钱庄的少东家冯汉涛的影响下,学会了写旧体诗。1924年,11岁的张光年以优异成绩考入老河口商科职业学校。1925年5月,上海“五卅惨案”发生,老河口和全国一样很快掀起了反帝爱国浪潮。在这一背景下,一些老河口籍共产党员如杨软欧、左觉农等迅速回到老河口,趁势组织领导群众开展反帝爱国运动。张光年在这些早期共产党人的影响下,先后读到了肖楚女主办的《中国青年》、中共在汉口主办的《楚光日报》等进步报刊和瞿秋白的《共产主义问答》、布哈林的《共产主义ABC》等进步书刊。虽然这些书的内容当时张光年似懂非懂,但却从此开启了他追求光明、追求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闸门。1927年3月,14岁的张光年在左觉农等共产党人的引导下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4月,上海发生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紧接着,驻守在老河口的反动军阀也开始大肆屠杀共产党员。一时间,老河口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不久,老河口商科学校宣布解散,14岁的张光年失学返家。 1927年下半年,钱庄的少东家在老河口开了一家书店——“美化书店”,因张光年失学,便被安排到书店当伙计。不久,党组织又秘密与张光年取得了联系,此后张光年便以美化书店作为党组织的秘密联络地点,以卖书为掩护,为党从事传递情报等地下活动。两年后,由于表现出色,年仅16岁的张光年被转为中共正式党员。1930年夏天,美化书店这个秘密联络地点被敌人发现,张光年于是便在家乡以教员身份又教了几个月的小学。由于老河口的形势进一步恶化,1931年春,在党组织的帮助下,18岁的张光年离开老河口,沿汉江南下,来到武汉华中大学求学。 相识冼星海 在新的天地里,张光年的眼界大开。几年里,他一边求学,一边正式以“光未然”(光未燃而要燃烧之意)这个名字公开发表诗作。先后创作了一系列抗日诗篇和街头短剧。1936年5月,他创作出著名的抗日诗篇《五月的鲜花》,后经音乐家阎述诗谱曲,很快在全国传唱开来。 随着全国人民抗日热情的不断高涨,1936年6月张光年被派到上海,根据党组织的指示,他积极联络上海文艺界人士,很快组织了一个“中国文艺者战地工作团”,旨在以文艺为武器,唤起民众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当月上旬的一天,张光年率团来到上海郊区一个叫“大厂”的地方,准备与那里的“上海工学团”(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创办)会合,组织排练文艺节目。一进工学团驻地,张光年便听到里面传出排练的歌声,他循着歌声走进礼堂,原来是上海工学团正在这里排练他一个月前在武汉的新作《五月的鲜花》。张光年坐在排练大厅里,内心激动地观看着排练,只见一个青年指挥正在投入地指挥着这首歌曲的排练。当时他还并不知道,眼前的这个青年指挥就是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 排练间休时,战地工作团一个叫李雷的团员把张光年从座位上拉起来,大声向冼星海及排练现场的演员们介绍说:这位就是《五月的鲜花》的词作者,青年诗人光未然!顷刻,排练现场沸腾了起来。大家把张光年团团围起,礼堂里响起阵阵欢呼声和掌声。冼星海与张光年以前虽然未见过面,但彼此早就相互敬慕神交已久,此刻突如其来的相见,让两位青年的手迅速地紧紧握在了一起。这一年,光未然23岁,冼星海30岁。此后,二人不仅成了好朋友,而且表示了强烈的合作愿望。其时,适逢上海各界筹备高尔基逝世周年纪念活动,张光年于是创作了《高尔基纪念歌》,冼星海随之为这首诗谱了曲,这是诗人与音乐家诗与乐的第一次合作。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张光年又回到武汉进行戏剧、歌咏的创作演出活动。此间,他创作了《赞美新中国》、《拓荒歌》等诗作,并与冼星海再度进行了合作,使这些歌曲在全国又得以广泛传唱。正是在这些交往合作过程中,二人进一步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 北上“黄河口” 国共两党二次合作局面形成后,1938年初,在中共的努力下,国民政府在武汉成立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由周恩来任政治部第一副部长(陈诚任部长)。政治部下设3个厅,其中第三厅负责宣传工作,由郭沫若任厅长。4月初,三厅正式在武汉成立,成员主要为共产党人和进步的文艺界人士,张光年和冼星海也应邀来到三厅,张光年(当时化名张文光)被安排在三厅六处一科(戏剧科)担任少校科员,冼星海在六处三科负责音乐工作。 1938年夏,为把抗日的宣传工作做到前线去,政治部决定把集中在武汉的大批文艺工作者组成若干演剧队,分赴各战区。由于张光年多年来的出色表现,三厅秘书长阳翰笙写报告建议,由张光年为总领队,带演剧三队前往西北第二战区,官衔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西北战地宣传工作视察员”。报告上报到副部长周恩来处,周将“第三厅”划掉,将其提高规格为“政治部”视察员,以利于工作。 1938年9月9日,张光年带领演剧第三队的30多名青年男女队员乘火车前往西安,活动几天后于9月下旬去离延安不远的陕北洛川县演出宣传。一到洛川,便听到武汉沦陷的消息,张光年和战友们无不悲痛万分。 在一个多月的宣传演出中,张光年看到了许多动人的景象,获得了很多深刻的感受。当演剧队从陕北宜川出发,爬到一座高山顶上,一眼看见山下一泻千里的黄河时,诗人的心灵被震撼了!黄河壶口惊天动地的汹涌浪涛,激起阵阵白雾与蓝天下的云雾相交融,在红日照耀下爆发出雷鸣般的呐喊。从小看惯了汉江和长江的张光年,此刻被黄河独特的气质和勇往直前的气势强烈地撞击着,胸中不禁涌出后来创作的《黄河颂》中的头两句诗: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张光年永远记住了这一天:1938年11月1日,他们从壶口下游附近的一个渡口第一次渡过黄河!他曾经说:“这第一次渡过黄河的体验,对于我,对于演剧第三队的全体同志,都是终生难忘的。就是那次渡河和渡河后观赏壶口瀑布的感受,使我产生了创作《黄河》的冲动。” 创作“黄河”词 转眼到了1939年1月,张光年带领演剧队继续在黄河壶口一带活动。一天,演剧队进入阎锡山管辖但却是中共领导的抗日决死队二纵队的防区时,听说部队刚刚打了一个大胜仗,张光年遂带队前往战地慰问演出。在从汾西县勍香镇归来时,二纵队司令部的一名马夫牵着一匹白骏马跟来,马夫说这马很机灵,也很调皮,动不动就把骑它的人摔下马来。此时,张光年正在于部队歼灭日寇的胜利氛围中,再加上年轻气盛,便拉过白马骑了上去,随后扬鞭纵马向前飞驰而去。不料,在跑到一条山间的干河沟时,张光年被白马摔跌在一片碎石之上…… 张光年摔伤左臂昏了过去,醒来时已躺在一间大屋子里的木台上,二纵队的军医和护士正为他包扎伤口。他成了重伤员,因游击区部队的医疗条件难以为他治伤,到晋西后,二纵队发电请示延安中组部领导陈云、李富春。中组部顷即电复:将光未然送往延安治疗。 让演剧队的同志们感到特别高兴的是,延安来电不仅让张光年能去延安治伤,而且全队都能一起去延安,这是从武汉出发那天大家就向往着的啊! 诞生于抗战时期的《黄河大合唱》,以其催人奋进的磅礴气势,一直鼓舞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团结奋斗,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战斗号角,半个多世纪来经久传唱。这首歌的词作者光未然是一位从抗日烽火硝烟中走出来的我国著名诗人,他的真名叫张光年。 走出老河口 张光年,1913年11月1日出生在湖北省老河口市城区(原光化县城)路家巷一个普通市民家庭,父亲是老河口城区一家钱庄的普通职员。张光年小时被送进老河口国民小学读书,在钱庄的少东家冯汉涛的影响下,学会了写旧体诗。1924年,11岁的张光年以优异成绩考入老河口商科职业学校。1925年5月,上海“五卅惨案”发生,老河口和全国一样很快掀起了反帝爱国浪潮。在这一背景下,一些老河口籍共产党员如杨软欧、左觉农等迅速回到老河口,趁势组织领导群众开展反帝爱国运动。张光年在这些早期共产党人的影响下,先后读到了肖楚女主办的《中国青年》、中共在汉口主办的《楚光日报》等进步报刊和瞿秋白的《共产主义问答》、布哈林的《共产主义ABC》等进步书刊。虽然这些书的内容当时张光年似懂非懂,但却从此开启了他追求光明、追求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闸门。1927年3月,14岁的张光年在左觉农等共产党人的引导下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4月,上海发生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紧接着,驻守在老河口的反动军阀也开始大肆屠杀共产党员。一时间,老河口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不久,老河口商科学校宣布解散,14岁的张光年失学返家。 1927年下半年,钱庄的少东家在老河口开了一家书店——“美化书店”,因张光年失学,便被安排到书店当伙计。不久,党组织又秘密与张光年取得了联系,此后张光年便以美化书店作为党组织的秘密联络地点,以卖书为掩护,为党从事传递情报等地下活动。两年后,由于表现出色,年仅16岁的张光年被转为中共正式党员。1930年夏天,美化书店这个秘密联络地点被敌人发现,张光年于是便在家乡以教员身份又教了几个月的小学。由于老河口的形势进一步恶化,1931年春,在党组织的帮助下,18岁的张光年离开老河口,沿汉江南下,来到武汉华中大学求学。 相识冼星海 在新的天地里,张光年的眼界大开。几年里,他一边求学,一边正式以“光未然”(光未燃而要燃烧之意)这个名字公开发表诗作。先后创作了一系列抗日诗篇和街头短剧。1936年5月,他创作出著名的抗日诗篇《五月的鲜花》,后经音乐家阎述诗谱曲,很快在全国传唱开来。 随着全国人民抗日热情的不断高涨,1936年6月张光年被派到上海,根据党组织的指示,他积极联络上海文艺界人士,很快组织了一个“中国文艺者战地工作团”,旨在以文艺为武器,唤起民众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当月上旬的一天,张光年率团来到上海郊区一个叫“大厂”的地方,准备与那里的“上海工学团”(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创办)会合,组织排练文艺节目。一进工学团驻地,张光年便听到里面传出排练的歌声,他循着歌声走进礼堂,原来是上海工学团正在这里排练他一个月前在武汉的新作《五月的鲜花》。张光年坐在排练大厅里,内心激动地观看着排练,只见一个青年指挥正在投入地指挥着这首歌曲的排练。当时他还并不知道,眼前的这个青年指挥就是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 排练间休时,战地工作团一个叫李雷的团员把张光年从座位上拉起来,大声向冼星海及排练现场的演员们介绍说:这位就是《五月的鲜花》的词作者,青年诗人光未然!顷刻,排练现场沸腾了起来。大家把张光年团团围起,礼堂里响起阵阵欢呼声和掌声。冼星海与张光年以前虽然未见过面,但彼此早就相互敬慕神交已久,此刻突如其来的相见,让两位青年的手迅速地紧紧握在了一起。这一年,光未然23岁,冼星海30岁。此后,二人不仅成了好朋友,而且表示了强烈的合作愿望。其时,适逢上海各界筹备高尔基逝世周年纪念活动,张光年于是创作了《高尔基纪念歌》,冼星海随之为这首诗谱了曲,这是诗人与音乐家诗与乐的第一次合作。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张光年又回到武汉进行戏剧、歌咏的创作演出活动。此间,他创作了《赞美新中国》、《拓荒歌》等诗作,并与冼星海再度进行了合作,使这些歌曲在全国又得以广泛传唱。正是在这些交往合作过程中,二人进一步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 北上“黄河口” 国共两党二次合作局面形成后,1938年初,在中共的努力下,国民政府在武汉成立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由周恩来任政治部第一副部长(陈诚任部长)。政治部下设3个厅,其中第三厅负责宣传工作,由郭沫若任厅长。4月初,三厅正式在武汉成立,成员主要为共产党人和进步的文艺界人士,张光年和冼星海也应邀来到三厅,张光年(当时化名张文光)被安排在三厅六处一科(戏剧科)担任少校科员,冼星海在六处三科负责音乐工作。 1938年夏,为把抗日的宣传工作做到前线去,政治部决定把集中在武汉的大批文艺工作者组成若干演剧队,分赴各战区。由于张光年多年来的出色表现,三厅秘书长阳翰笙写报告建议,由张光年为总领队,带演剧三队前往西北第二战区,官衔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西北战地宣传工作视察员”。报告上报到副部长周恩来处,周将“第三厅”划掉,将其提高规格为“政治部”视察员,以利于工作。 1938年9月9日,张光年带领演剧第三队的30多名青年男女队员乘火车前往西安,活动几天后于9月下旬去离延安不远的陕北洛川县演出宣传。一到洛川,便听到武汉沦陷的消息,张光年和战友们无不悲痛万分。 在一个多月的宣传演出中,张光年看到了许多动人的景象,获得了很多深刻的感受。当演剧队从陕北宜川出发,爬到一座高山顶上,一眼看见山下一泻千里的黄河时,诗人的心灵被震撼了!黄河壶口惊天动地的汹涌浪涛,激起阵阵白雾与蓝天下的云雾相交融,在红日照耀下爆发出雷鸣般的呐喊。从小看惯了汉江和长江的张光年,此刻被黄河独特的气质和勇往直前的气势强烈地撞击着,胸中不禁涌出后来创作的《黄河颂》中的头两句诗: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张光年永远记住了这一天:1938年11月1日,他们从壶口下游附近的一个渡口第一次渡过黄河!他曾经说:“这第一次渡过黄河的体验,对于我,对于演剧第三队的全体同志,都是终生难忘的。就是那次渡河和渡河后观赏壶口瀑布的感受,使我产生了创作《黄河》的冲动。” 创作“黄河”词 转眼到了1939年1月,张光年带领演剧队继续在黄河壶口一带活动。一天,演剧队进入阎锡山管辖但却是中共领导的抗日决死队二纵队的防区时,听说部队刚刚打了一个大胜仗,张光年遂带队前往战地慰问演出。在从汾西县勍香镇归来时,二纵队司令部的一名马夫牵着一匹白骏马跟来,马夫说这马很机灵,也很调皮,动不动就把骑它的人摔下马来。此时,张光年正在于部队歼灭日寇的胜利氛围中,再加上年轻气盛,便拉过白马骑了上去,随后扬鞭纵马向前飞驰而去。不料,在跑到一条山间的干河沟时,张光年被白马摔跌在一片碎石之上…… 张光年摔伤左臂昏了过去,醒来时已躺在一间大屋子里的木台上,二纵队的军医和护士正为他包扎伤口。他成了重伤员,因游击区部队的医疗条件难以为他治伤,到晋西后,二纵队发电请示延安中组部领导陈云、李富春。中组部顷即电复:将光未然送往延安治疗。 让演剧队的同志们感到特别高兴的是,延安来电不仅让张光年能去延安治伤,而且全队都能一起去延安,这是从武汉出发那天大家就向往着的啊! 就这样,张光年躺在担架上,由全队同志和二纵队的军医护送着,从永和关再渡黄河,行程700华里,来到了圣地延安。 在延安,经医生确诊,张光年左肘关节粉碎性骨折。中央组织部根据延安和平医院的意见,决定留张光年先在延安治疗一段时间。这期间,张光年躺在和平医院的窑洞里,回想着几个月来在晋西北,在吕梁游击区为抗日军民进行宣传演出活动的情景,回忆起两次渡过黄河时听到的那惊心动魄的船夫号子,看见的那黄河两岸“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的一幕幕,于是便在心中酝酿着写一首歌颂黄河、赞美中华的长诗。 早在1938年10月,冼星海就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的安排下,带着夫人先期来到了延安,并被安排在延安鲁艺音乐系任教。当他听说张光年也来到了延安后,便立刻从延安城里赶到二十里铺的和平医院看望挚友。由于两人曾在上海、武汉有过多次合作,这次延安相见,冼星海当然不会放过再次合作的机会,于是便向张光年提出请他写一部合唱歌词的建议。冼星海的提议,为张光年汹涌着的激情找到了喷射口,使张光年长期以来酝酿着歌颂黄河母亲,保卫黄河母亲,鼓舞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的主题变得清晰起来。很快,张光年就进入了创作状态。由于臂伤难以动笔,张光年便躺在炕上口述,请演剧三队的一位负责照顾他生活的战友记录。第一天,他们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第二天完成了《黄河颂》;第三天完成《黄河之水天上来》及《黄水谣》;第四天完成《河边对口曲》及《黄河怨》;第五天完成《保卫黄河》及《怒吼吧,黄河》。仅仅5天时间,张光年就以大合唱通常要具备的八种格式组合,完成了四百多行的《黄河大合唱》全部歌词。 冼星海谱曲 1939年农历大年三十晚上,迎着大西北呼啸的寒风,张光年带着他的《黄河大合唱》歌词,从二十里铺的和平医院赶到延安城里,走进中央交际处温暖而宽大的窑洞里,出席演剧三队为中央领导和机关干部举行的除夕文艺晚会。这时的“光未然”早已因《五月的鲜花》等抗战歌曲的广泛传播而享誉延安。那天晚上,冼星海坐在窑洞靠门边的位置上,张光年坐在靠窗户的土炕上。诗人面前有一张桌子,上面那几盏油灯的火焰照亮了他手里的词稿。张光年首先大略说明了歌词的创作意图和过程,然后详细介绍了《黄河大合唱》的结构:它由体裁形式互不相同的8部分组成,依次为男声合唱、男声独唱、诗朗诵、女声齐唱、男声对唱、女声独唱、轮唱、大合唱。每首歌前冠有“说白”,是歌曲的引子,并在前后两首歌曲之间起到承前启后的衔接作用。大家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结构的歌曲,都不禁为之动容,冼星海的脸上也露出惊喜兴奋之情。 张光年的朗诵是新体诗的朗诵,400多行的诗句,25岁的诗人一气呵成,从头朗诵到尾。大家的心随着抑扬顿挫的诗句节奏而跳动,当听完最后一句“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时,全窑洞一片安静。顷刻,掌声响彻整个窑洞。掌声中,冼星海激动地站了起来,一把将词稿抓在手里动情地说:“我有把握写好它!”接着是更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1939年3月间,大生产运动告一段落,冼星海正好有了较充裕的时间,于是在他的小窑洞里,开始日以继夜地为《黄河》谱曲。他的工作毅力是惊人的,一开始创作就不愿停下,忽而斜躺在小床上抱头沉吟,忽而又直起身来奋笔直书。从3月26日到3月31日,仅仅用了6天时间,冼星海就以惊人的速度,高质量地完成了这部中国音乐史上空前的民族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全部曲子的创作。 唱响“大合唱” 4月1日,演剧队正式投入紧张的排练。合唱队一共只有30来个人,分成了四个声部,平均每天练一首,仅10天的功夫,就完成了全部排练任务。 1939年4月13日,由邬析零指挥成功进行了第一次试演之后,5月11日在延安庆祝鲁艺成立周年晚会上,《黄河大合唱》正式演出,这也是抗演三队向延安各界的告别演出。演出在延安最大的礼堂陕北公学礼堂举行,观众在千人以上。在延安的党政军各界领导人都应邀参加了晚会。那天,担任朗诵的仍是张光年,冼星海亲自指挥。合唱队全是抗演三队的成员,乐队共有十几个人,全部是鲁艺师生。 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抗演三队的演员们把军棉祆里的棉花掏出去,只穿着冼得发白的军棉衣外套,使服装看上去不再显得臃肿。大家又戴上在西安时买的翻毛皮军帽,这样的演出服在当时的延安俏得令人羡慕。张光年披着半身多长的黑斗篷,正好盖住他拄着拐杖的受伤的左臂,他激情地挥舞着右臂,大声向黄河倾诉我们民族的灾难与抗争。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当晚冼星海在他的日记里写到:“今晚的大合唱可真是中国空前的音乐晚会,里面有几首动人的歌曲,当我们演完时,毛主席都跳起来,很感动地说了几声好,我永远不忘记今晚上的情形,我是很严格地热情地去指挥歌唱队的。” 同年7月8日,周恩来在延安各界欢迎他从重庆归来的晚会上,听了《黄河大合唱》之后十分振奋,亲笔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此后,《黄河大合唱》震撼人心的歌声,不仅迅速传遍大江南北,而且也逐渐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传唱开来: 1940年,音乐家刘良模把《黄河大合唱》乐谱带到美国。1945年10月24日,在联合国成立庆祝大会上,美国黑人歌手保罗·罗伯逊用英语演唱了《黄河大合唱》中的部分曲目。 1957年,在苏联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厅用俄文演出《黄河大合唱》,中国指挥家李德伦指挥,歌唱家郭淑珍演唱《黄河怨》,严良方任艺术指导。 1964年,日本神户一个劳动者业余团体用日文演唱《黄河大合唱》,连“自从鬼子来”的歌词也忠于原作,甚至在说明书上注明:“鬼子”即日本军国主义。 1983年,加拿大多伦多玛希音乐厅由华人乐团再次演出《黄河大合唱》,许多华侨听众哭成了泪人,外国听众则惊叹中国的《黄河大合唱》胜过了天主教的弥撒。 此外新加坡、菲律宾等国也先后演出过《黄河大合唱》…… 2002年1月28日,一代诗人张光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半年后的一个清晨,在位于青海省黄河上游的一座钢索桥上,张光年的骨灰被洒到了奔流不息的黄河水中。创作出不朽长篇组诗《黄河大合唱》的诗人,终于回到了黄河母亲的怀抱。

<<黄河大合唱>>用雄壮,用呐喊,用号召震撼了我,歌颂刚强不屈的华夏儿女.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因为她有着伟大的人民. 这是高昂, 这是沉厚,这是凄婉, 这是悲壮。听《黄河大合唱》的心情,是气势磅礴,是阵阵荡耳,是心境复杂的。很多人知道《黄河大合唱》。它如黄河奔流,波涛汹涌,九曲连环;如雪山崩颓,烟飘云散,一了百了。它用自己的整个生命与激情谱写了这曲感人肺腑的乐章,诗一般的语言,与激昂的旋律完美地交融在一起,那种和谐与坚定,就像是紧紧团结在一起的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是乐观无畏,是坚强伟大,是不可战胜的!《黄河大合唱》以高昂的节奏歌唱了黄河的博大雄姿,以热情奔放的旋律赞美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以热情激昂的歌词颂扬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它始终激励着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黄河大合唱》深深感染着我。要知道,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的革命先辈忧国忧民,前赴后继,不惜流血牺牲,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战歌。今天,建设祖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国崛起,是每个中国人的共同心愿,也是我们青少年一代义不容辞的责任。《黄河大合唱》是成功的,因为它表达了人民的心声,他唤醒了人民的灵魂,激起了人民的斗志!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常常这样认为:过去的老歌都不好听了,都那么土,现在是什么年代了,流行歌曲才是主流。但我想《黄河大合唱》是始终不会落伍的。因为它所表现的那种精神是无论在哪个年代都应该有的!尤其是我们这些肩负着建设祖国重任的青年人更应该具备。所以,朋友,倘若你现在正在每天浪费时间、碌碌无为,倘若你已忘记如何做一个龙的传人的话,那么就去听听《黄河大合唱》吧!相信从中你会重新找回龙的尊严。我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要牢记祖国惨痛的抗战历史,不忘国耻,热爱祖国,珍惜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从我做起,努力学习,不断进取,报效祖国, 气势磅礴,引人入胜的《黄河大合唱》,清浊之音,千古绝唱!

希望这些能够帮到你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 作词:光未然;作曲:冼星海 (朗诵词) 朋友! 你到过黄河吗? 你渡过黄河吗? 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 拼着性命 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 如果你已经忘掉的话, 那么你听吧! (歌词)咳哟!划哟…… 乌云啊,遮满天! 波涛啊,高如山! 冷风啊,扑上脸! 浪花啊,打进船! 咳哟!划哟…… 伙伴啊,睁开眼! 舵手啊,把住腕! 当心啊,别偷懒! 拼命啊,莫胆寒! 咳!划哟!咳!划哟! 咳!划哟!咳!划哟! 不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 不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 行船好比上火线, 团结一心冲上前! 咳!划哟!咳!划哟! 咳!划哟!咳!划哟! 咳哟!划哟-… 划哟!冲上前!划哟!冲上前! 划哟!冲上前!划哟!冲上前! 咳哟!咳哟! 哈哈哈哈…… 我们看见了河岸, 我们登上了河岸, 心啊安一安, 气啊喘一喘. 回头来, 再和那黄河怒涛 决一死战!决一死战! 决一死战! 决一死战! 咳!划哟……

黄河大合唱音乐论文范文

黄河大合唱 论文诞生于抗战时期的《黄河大合唱》,以其催人奋进的磅礴气势,一直鼓舞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团结奋斗,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战斗号角,半个多世纪来经久传唱。这首歌的词作者光未然是一位从抗日烽火硝烟中走出来的我国著名诗人,他的真名叫张光年。 走出老河口 张光年,1913年11月1日出生在湖北省老河口市城区(原光化县城)路家巷一个普通市民家庭,父亲是老河口城区一家钱庄的普通职员。张光年小时被送进老河口国民小学读书,在钱庄的少东家冯汉涛的影响下,学会了写旧体诗。1924年,11岁的张光年以优异成绩考入老河口商科职业学校。1925年5月,上海“五卅惨案”发生,老河口和全国一样很快掀起了反帝爱国浪潮。在这一背景下,一些老河口籍共产党员如杨软欧、左觉农等迅速回到老河口,趁势组织领导群众开展反帝爱国运动。张光年在这些早期共产党人的影响下,先后读到了肖楚女主办的《中国青年》、中共在汉口主办的《楚光日报》等进步报刊和瞿秋白的《共产主义问答》、布哈林的《共产主义ABC》等进步书刊。虽然这些书的内容当时张光年似懂非懂,但却从此开启了他追求光明、追求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闸门。1927年3月,14岁的张光年在左觉农等共产党人的引导下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4月,上海发生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紧接着,驻守在老河口的反动军阀也开始大肆屠杀共产党员。一时间,老河口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不久,老河口商科学校宣布解散,14岁的张光年失学返家。 1927年下半年,钱庄的少东家在老河口开了一家书店——“美化书店”,因张光年失学,便被安排到书店当伙计。不久,党组织又秘密与张光年取得了联系,此后张光年便以美化书店作为党组织的秘密联络地点,以卖书为掩护,为党从事传递情报等地下活动。两年后,由于表现出色,年仅16岁的张光年被转为中共正式党员。1930年夏天,美化书店这个秘密联络地点被敌人发现,张光年于是便在家乡以教员身份又教了几个月的小学。由于老河口的形势进一步恶化,1931年春,在党组织的帮助下,18岁的张光年离开老河口,沿汉江南下,来到武汉华中大学求学。 相识冼星海 在新的天地里,张光年的眼界大开。几年里,他一边求学,一边正式以“光未然”(光未燃而要燃烧之意)这个名字公开发表诗作。先后创作了一系列抗日诗篇和街头短剧。1936年5月,他创作出著名的抗日诗篇《五月的鲜花》,后经音乐家阎述诗谱曲,很快在全国传唱开来。 随着全国人民抗日热情的不断高涨,1936年6月张光年被派到上海,根据党组织的指示,他积极联络上海文艺界人士,很快组织了一个“中国文艺者战地工作团”,旨在以文艺为武器,唤起民众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当月上旬的一天,张光年率团来到上海郊区一个叫“大厂”的地方,准备与那里的“上海工学团”(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创办)会合,组织排练文艺节目。一进工学团驻地,张光年便听到里面传出排练的歌声,他循着歌声走进礼堂,原来是上海工学团正在这里排练他一个月前在武汉的新作《五月的鲜花》。张光年坐在排练大厅里,内心激动地观看着排练,只见一个青年指挥正在投入地指挥着这首歌曲的排练。当时他还并不知道,眼前的这个青年指挥就是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 排练间休时,战地工作团一个叫李雷的团员把张光年从座位上拉起来,大声向冼星海及排练现场的演员们介绍说:这位就是《五月的鲜花》的词作者,青年诗人光未然!顷刻,排练现场沸腾了起来。大家把张光年团团围起,礼堂里响起阵阵欢呼声和掌声。冼星海与张光年以前虽然未见过面,但彼此早就相互敬慕神交已久,此刻突如其来的相见,让两位青年的手迅速地紧紧握在了一起。这一年,光未然23岁,冼星海30岁。此后,二人不仅成了好朋友,而且表示了强烈的合作愿望。其时,适逢上海各界筹备高尔基逝世周年纪念活动,张光年于是创作了《高尔基纪念歌》,冼星海随之为这首诗谱了曲,这是诗人与音乐家诗与乐的第一次合作。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张光年又回到武汉进行戏剧、歌咏的创作演出活动。此间,他创作了《赞美新中国》、《拓荒歌》等诗作,并与冼星海再度进行了合作,使这些歌曲在全国又得以广泛传唱。正是在这些交往合作过程中,二人进一步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 北上“黄河口” 国共两党二次合作局面形成后,1938年初,在中共的努力下,国民政府在武汉成立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由周恩来任政治部第一副部长(陈诚任部长)。政治部下设3个厅,其中第三厅负责宣传工作,由郭沫若任厅长。4月初,三厅正式在武汉成立,成员主要为共产党人和进步的文艺界人士,张光年和冼星海也应邀来到三厅,张光年(当时化名张文光)被安排在三厅六处一科(戏剧科)担任少校科员,冼星海在六处三科负责音乐工作。 1938年夏,为把抗日的宣传工作做到前线去,政治部决定把集中在武汉的大批文艺工作者组成若干演剧队,分赴各战区。由于张光年多年来的出色表现,三厅秘书长阳翰笙写报告建议,由张光年为总领队,带演剧三队前往西北第二战区,官衔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西北战地宣传工作视察员”。报告上报到副部长周恩来处,周将“第三厅”划掉,将其提高规格为“政治部”视察员,以利于工作。 1938年9月9日,张光年带领演剧第三队的30多名青年男女队员乘火车前往西安,活动几天后于9月下旬去离延安不远的陕北洛川县演出宣传。一到洛川,便听到武汉沦陷的消息,张光年和战友们无不悲痛万分。 在一个多月的宣传演出中,张光年看到了许多动人的景象,获得了很多深刻的感受。当演剧队从陕北宜川出发,爬到一座高山顶上,一眼看见山下一泻千里的黄河时,诗人的心灵被震撼了!黄河壶口惊天动地的汹涌浪涛,激起阵阵白雾与蓝天下的云雾相交融,在红日照耀下爆发出雷鸣般的呐喊。从小看惯了汉江和长江的张光年,此刻被黄河独特的气质和勇往直前的气势强烈地撞击着,胸中不禁涌出后来创作的《黄河颂》中的头两句诗: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张光年永远记住了这一天:1938年11月1日,他们从壶口下游附近的一个渡口第一次渡过黄河!他曾经说:“这第一次渡过黄河的体验,对于我,对于演剧第三队的全体同志,都是终生难忘的。就是那次渡河和渡河后观赏壶口瀑布的感受,使我产生了创作《黄河》的冲动。” 创作“黄河”词 转眼到了1939年1月,张光年带领演剧队继续在黄河壶口一带活动。一天,演剧队进入阎锡山管辖但却是中共领导的抗日决死队二纵队的防区时,听说部队刚刚打了一个大胜仗,张光年遂带队前往战地慰问演出。在从汾西县勍香镇归来时,二纵队司令部的一名马夫牵着一匹白骏马跟来,马夫说这马很机灵,也很调皮,动不动就把骑它的人摔下马来。此时,张光年正在于部队歼灭日寇的胜利氛围中,再加上年轻气盛,便拉过白马骑了上去,随后扬鞭纵马向前飞驰而去。不料,在跑到一条山间的干河沟时,张光年被白马摔跌在一片碎石之上…… 张光年摔伤左臂昏了过去,醒来时已躺在一间大屋子里的木台上,二纵队的军医和护士正为他包扎伤口。他成了重伤员,因游击区部队的医疗条件难以为他治伤,到晋西后,二纵队发电请示延安中组部领导陈云、李富春。中组部顷即电复:将光未然送往延安治疗。 让演剧队的同志们感到特别高兴的是,延安来电不仅让张光年能去延安治伤,而且全队都能一起去延安,这是从武汉出发那天大家就向往着的啊! 诞生于抗战时期的《黄河大合唱》,以其催人奋进的磅礴气势,一直鼓舞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团结奋斗,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战斗号角,半个多世纪来经久传唱。这首歌的词作者光未然是一位从抗日烽火硝烟中走出来的我国著名诗人,他的真名叫张光年。 走出老河口 张光年,1913年11月1日出生在湖北省老河口市城区(原光化县城)路家巷一个普通市民家庭,父亲是老河口城区一家钱庄的普通职员。张光年小时被送进老河口国民小学读书,在钱庄的少东家冯汉涛的影响下,学会了写旧体诗。1924年,11岁的张光年以优异成绩考入老河口商科职业学校。1925年5月,上海“五卅惨案”发生,老河口和全国一样很快掀起了反帝爱国浪潮。在这一背景下,一些老河口籍共产党员如杨软欧、左觉农等迅速回到老河口,趁势组织领导群众开展反帝爱国运动。张光年在这些早期共产党人的影响下,先后读到了肖楚女主办的《中国青年》、中共在汉口主办的《楚光日报》等进步报刊和瞿秋白的《共产主义问答》、布哈林的《共产主义ABC》等进步书刊。虽然这些书的内容当时张光年似懂非懂,但却从此开启了他追求光明、追求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闸门。1927年3月,14岁的张光年在左觉农等共产党人的引导下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4月,上海发生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紧接着,驻守在老河口的反动军阀也开始大肆屠杀共产党员。一时间,老河口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不久,老河口商科学校宣布解散,14岁的张光年失学返家。 1927年下半年,钱庄的少东家在老河口开了一家书店——“美化书店”,因张光年失学,便被安排到书店当伙计。不久,党组织又秘密与张光年取得了联系,此后张光年便以美化书店作为党组织的秘密联络地点,以卖书为掩护,为党从事传递情报等地下活动。两年后,由于表现出色,年仅16岁的张光年被转为中共正式党员。1930年夏天,美化书店这个秘密联络地点被敌人发现,张光年于是便在家乡以教员身份又教了几个月的小学。由于老河口的形势进一步恶化,1931年春,在党组织的帮助下,18岁的张光年离开老河口,沿汉江南下,来到武汉华中大学求学。 相识冼星海 在新的天地里,张光年的眼界大开。几年里,他一边求学,一边正式以“光未然”(光未燃而要燃烧之意)这个名字公开发表诗作。先后创作了一系列抗日诗篇和街头短剧。1936年5月,他创作出著名的抗日诗篇《五月的鲜花》,后经音乐家阎述诗谱曲,很快在全国传唱开来。 随着全国人民抗日热情的不断高涨,1936年6月张光年被派到上海,根据党组织的指示,他积极联络上海文艺界人士,很快组织了一个“中国文艺者战地工作团”,旨在以文艺为武器,唤起民众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当月上旬的一天,张光年率团来到上海郊区一个叫“大厂”的地方,准备与那里的“上海工学团”(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创办)会合,组织排练文艺节目。一进工学团驻地,张光年便听到里面传出排练的歌声,他循着歌声走进礼堂,原来是上海工学团正在这里排练他一个月前在武汉的新作《五月的鲜花》。张光年坐在排练大厅里,内心激动地观看着排练,只见一个青年指挥正在投入地指挥着这首歌曲的排练。当时他还并不知道,眼前的这个青年指挥就是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 排练间休时,战地工作团一个叫李雷的团员把张光年从座位上拉起来,大声向冼星海及排练现场的演员们介绍说:这位就是《五月的鲜花》的词作者,青年诗人光未然!顷刻,排练现场沸腾了起来。大家把张光年团团围起,礼堂里响起阵阵欢呼声和掌声。冼星海与张光年以前虽然未见过面,但彼此早就相互敬慕神交已久,此刻突如其来的相见,让两位青年的手迅速地紧紧握在了一起。这一年,光未然23岁,冼星海30岁。此后,二人不仅成了好朋友,而且表示了强烈的合作愿望。其时,适逢上海各界筹备高尔基逝世周年纪念活动,张光年于是创作了《高尔基纪念歌》,冼星海随之为这首诗谱了曲,这是诗人与音乐家诗与乐的第一次合作。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张光年又回到武汉进行戏剧、歌咏的创作演出活动。此间,他创作了《赞美新中国》、《拓荒歌》等诗作,并与冼星海再度进行了合作,使这些歌曲在全国又得以广泛传唱。正是在这些交往合作过程中,二人进一步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 北上“黄河口” 国共两党二次合作局面形成后,1938年初,在中共的努力下,国民政府在武汉成立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由周恩来任政治部第一副部长(陈诚任部长)。政治部下设3个厅,其中第三厅负责宣传工作,由郭沫若任厅长。4月初,三厅正式在武汉成立,成员主要为共产党人和进步的文艺界人士,张光年和冼星海也应邀来到三厅,张光年(当时化名张文光)被安排在三厅六处一科(戏剧科)担任少校科员,冼星海在六处三科负责音乐工作。 1938年夏,为把抗日的宣传工作做到前线去,政治部决定把集中在武汉的大批文艺工作者组成若干演剧队,分赴各战区。由于张光年多年来的出色表现,三厅秘书长阳翰笙写报告建议,由张光年为总领队,带演剧三队前往西北第二战区,官衔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西北战地宣传工作视察员”。报告上报到副部长周恩来处,周将“第三厅”划掉,将其提高规格为“政治部”视察员,以利于工作。 1938年9月9日,张光年带领演剧第三队的30多名青年男女队员乘火车前往西安,活动几天后于9月下旬去离延安不远的陕北洛川县演出宣传。一到洛川,便听到武汉沦陷的消息,张光年和战友们无不悲痛万分。 在一个多月的宣传演出中,张光年看到了许多动人的景象,获得了很多深刻的感受。当演剧队从陕北宜川出发,爬到一座高山顶上,一眼看见山下一泻千里的黄河时,诗人的心灵被震撼了!黄河壶口惊天动地的汹涌浪涛,激起阵阵白雾与蓝天下的云雾相交融,在红日照耀下爆发出雷鸣般的呐喊。从小看惯了汉江和长江的张光年,此刻被黄河独特的气质和勇往直前的气势强烈地撞击着,胸中不禁涌出后来创作的《黄河颂》中的头两句诗: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张光年永远记住了这一天:1938年11月1日,他们从壶口下游附近的一个渡口第一次渡过黄河!他曾经说:“这第一次渡过黄河的体验,对于我,对于演剧第三队的全体同志,都是终生难忘的。就是那次渡河和渡河后观赏壶口瀑布的感受,使我产生了创作《黄河》的冲动。” 创作“黄河”词 转眼到了1939年1月,张光年带领演剧队继续在黄河壶口一带活动。一天,演剧队进入阎锡山管辖但却是中共领导的抗日决死队二纵队的防区时,听说部队刚刚打了一个大胜仗,张光年遂带队前往战地慰问演出。在从汾西县勍香镇归来时,二纵队司令部的一名马夫牵着一匹白骏马跟来,马夫说这马很机灵,也很调皮,动不动就把骑它的人摔下马来。此时,张光年正在于部队歼灭日寇的胜利氛围中,再加上年轻气盛,便拉过白马骑了上去,随后扬鞭纵马向前飞驰而去。不料,在跑到一条山间的干河沟时,张光年被白马摔跌在一片碎石之上…… 张光年摔伤左臂昏了过去,醒来时已躺在一间大屋子里的木台上,二纵队的军医和护士正为他包扎伤口。他成了重伤员,因游击区部队的医疗条件难以为他治伤,到晋西后,二纵队发电请示延安中组部领导陈云、李富春。中组部顷即电复:将光未然送往延安治疗。 让演剧队的同志们感到特别高兴的是,延安来电不仅让张光年能去延安治伤,而且全队都能一起去延安,这是从武汉出发那天大家就向往着的啊! 就这样,张光年躺在担架上,由全队同志和二纵队的军医护送着,从永和关再渡黄河,行程700华里,来到了圣地延安。 在延安,经医生确诊,张光年左肘关节粉碎性骨折。中央组织部根据延安和平医院的意见,决定留张光年先在延安治疗一段时间。这期间,张光年躺在和平医院的窑洞里,回想着几个月来在晋西北,在吕梁游击区为抗日军民进行宣传演出活动的情景,回忆起两次渡过黄河时听到的那惊心动魄的船夫号子,看见的那黄河两岸“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的一幕幕,于是便在心中酝酿着写一首歌颂黄河、赞美中华的长诗。 早在1938年10月,冼星海就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的安排下,带着夫人先期来到了延安,并被安排在延安鲁艺音乐系任教。当他听说张光年也来到了延安后,便立刻从延安城里赶到二十里铺的和平医院看望挚友。由于两人曾在上海、武汉有过多次合作,这次延安相见,冼星海当然不会放过再次合作的机会,于是便向张光年提出请他写一部合唱歌词的建议。冼星海的提议,为张光年汹涌着的激情找到了喷射口,使张光年长期以来酝酿着歌颂黄河母亲,保卫黄河母亲,鼓舞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的主题变得清晰起来。很快,张光年就进入了创作状态。由于臂伤难以动笔,张光年便躺在炕上口述,请演剧三队的一位负责照顾他生活的战友记录。第一天,他们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第二天完成了《黄河颂》;第三天完成《黄河之水天上来》及《黄水谣》;第四天完成《河边对口曲》及《黄河怨》;第五天完成《保卫黄河》及《怒吼吧,黄河》。仅仅5天时间,张光年就以大合唱通常要具备的八种格式组合,完成了四百多行的《黄河大合唱》全部歌词。 冼星海谱曲 1939年农历大年三十晚上,迎着大西北呼啸的寒风,张光年带着他的《黄河大合唱》歌词,从二十里铺的和平医院赶到延安城里,走进中央交际处温暖而宽大的窑洞里,出席演剧三队为中央领导和机关干部举行的除夕文艺晚会。这时的“光未然”早已因《五月的鲜花》等抗战歌曲的广泛传播而享誉延安。那天晚上,冼星海坐在窑洞靠门边的位置上,张光年坐在靠窗户的土炕上。诗人面前有一张桌子,上面那几盏油灯的火焰照亮了他手里的词稿。张光年首先大略说明了歌词的创作意图和过程,然后详细介绍了《黄河大合唱》的结构:它由体裁形式互不相同的8部分组成,依次为男声合唱、男声独唱、诗朗诵、女声齐唱、男声对唱、女声独唱、轮唱、大合唱。每首歌前冠有“说白”,是歌曲的引子,并在前后两首歌曲之间起到承前启后的衔接作用。大家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结构的歌曲,都不禁为之动容,冼星海的脸上也露出惊喜兴奋之情。 张光年的朗诵是新体诗的朗诵,400多行的诗句,25岁的诗人一气呵成,从头朗诵到尾。大家的心随着抑扬顿挫的诗句节奏而跳动,当听完最后一句“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时,全窑洞一片安静。顷刻,掌声响彻整个窑洞。掌声中,冼星海激动地站了起来,一把将词稿抓在手里动情地说:“我有把握写好它!”接着是更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1939年3月间,大生产运动告一段落,冼星海正好有了较充裕的时间,于是在他的小窑洞里,开始日以继夜地为《黄河》谱曲。他的工作毅力是惊人的,一开始创作就不愿停下,忽而斜躺在小床上抱头沉吟,忽而又直起身来奋笔直书。从3月26日到3月31日,仅仅用了6天时间,冼星海就以惊人的速度,高质量地完成了这部中国音乐史上空前的民族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全部曲子的创作。 唱响“大合唱” 4月1日,演剧队正式投入紧张的排练。合唱队一共只有30来个人,分成了四个声部,平均每天练一首,仅10天的功夫,就完成了全部排练任务。 1939年4月13日,由邬析零指挥成功进行了第一次试演之后,5月11日在延安庆祝鲁艺成立周年晚会上,《黄河大合唱》正式演出,这也是抗演三队向延安各界的告别演出。演出在延安最大的礼堂陕北公学礼堂举行,观众在千人以上。在延安的党政军各界领导人都应邀参加了晚会。那天,担任朗诵的仍是张光年,冼星海亲自指挥。合唱队全是抗演三队的成员,乐队共有十几个人,全部是鲁艺师生。 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抗演三队的演员们把军棉祆里的棉花掏出去,只穿着冼得发白的军棉衣外套,使服装看上去不再显得臃肿。大家又戴上在西安时买的翻毛皮军帽,这样的演出服在当时的延安俏得令人羡慕。张光年披着半身多长的黑斗篷,正好盖住他拄着拐杖的受伤的左臂,他激情地挥舞着右臂,大声向黄河倾诉我们民族的灾难与抗争。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当晚冼星海在他的日记里写到:“今晚的大合唱可真是中国空前的音乐晚会,里面有几首动人的歌曲,当我们演完时,毛主席都跳起来,很感动地说了几声好,我永远不忘记今晚上的情形,我是很严格地热情地去指挥歌唱队的。” 同年7月8日,周恩来在延安各界欢迎他从重庆归来的晚会上,听了《黄河大合唱》之后十分振奋,亲笔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此后,《黄河大合唱》震撼人心的歌声,不仅迅速传遍大江南北,而且也逐渐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传唱开来: 1940年,音乐家刘良模把《黄河大合唱》乐谱带到美国。1945年10月24日,在联合国成立庆祝大会上,美国黑人歌手保罗·罗伯逊用英语演唱了《黄河大合唱》中的部分曲目。 1957年,在苏联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厅用俄文演出《黄河大合唱》,中国指挥家李德伦指挥,歌唱家郭淑珍演唱《黄河怨》,严良方任艺术指导。 1964年,日本神户一个劳动者业余团体用日文演唱《黄河大合唱》,连“自从鬼子来”的歌词也忠于原作,甚至在说明书上注明:“鬼子”即日本军国主义。 1983年,加拿大多伦多玛希音乐厅由华人乐团再次演出《黄河大合唱》,许多华侨听众哭成了泪人,外国听众则惊叹中国的《黄河大合唱》胜过了天主教的弥撒。 此外新加坡、菲律宾等国也先后演出过《黄河大合唱》…… 2002年1月28日,一代诗人张光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半年后的一个清晨,在位于青海省黄河上游的一座钢索桥上,张光年的骨灰被洒到了奔流不息的黄河水中。创作出不朽长篇组诗《黄河大合唱》的诗人,终于回到了黄河母亲的怀抱。

《黄河大合唱》是我国近代合唱音乐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也是我国近代大型音乐作品的典范之作。《黄河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3月,由光未然作词,洗星海作曲。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即张光年)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境地,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一直酝酿着《黄河》词作,并在年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 冼星海听后异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并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 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由邬析零指挥),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作品用感情饱满的笔墨,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作品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一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 信念。人民音乐家洗星海以他不可遏制的创作热情,仅仅用了6天时间,就完成厂这部巨作的初稿。同年5月,《黄河大合唱》在延安演出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毛主席都跳了起来,很感动地说了几声‘好’。”(洗里海日记)《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全曲包括序曲和8个乐章,并由配乐诗朗诵和乐队演奏将各乐平连成一个整体。各个乐章从内容到音乐形象又具打相对的独立性,乐章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品以抗日和爱国两个主题为中心。从深厚的情感和感人的艺术形象上一步步展开,直至宏伟的终曲,激荡的感情浪潮发展到了最高点。管弦乐队演奏的《序曲》概括地对全曲进行了极富特点的描绘.乐队效果色彩浓郁。音乐刻画了人民的意志和力量,象征着崇高伟大的民族精神:几个主题经过发展后交织征一起,形成了序曲的高潮。《黄河船夫曲》采用了劳动号子的体裁形式,展现了乌云满天.惊涛拍岸,船夫与暴风雨奋力拼搏的生动形象.表现了华夏子孙吃苦耐劳和一定能到达胜利彼岸的优秀品质。九曲黄河上船大粗矿的号子以领唱、合唱的形式塑造出来,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作为大合唱的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给我们展示了这一可歌可泣的史诗的第一幕。男高音独唱《黄河颂》是一首以黄河象征祖国的热情颂歌,充满了搏大、豪放的情怀。第一部分以平稳的节奏、宽广的气息歌唱了黄河的雄姿。第二部分以热情、奔放的旋律赞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热情激昂地颂扬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配乐诗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之后,是民谣风格的抒情叙事曲《黄水谣》,朴素的音调优美而又平易动人:第一部分描写了奔流不息的黄河之水和中华儿女美好安宁的和平生活。第二部分主题深沉、痛苦,描写了日寇侵略后妻离子散天各一方的悲惨情景。音乐在低沉的情绪中结束,使人久久难忘。《河边对口曲》如民间小曲般亲切而富于乡土气息,通过叙事般的对唱形式,手法简练,效果甚佳,描摹了国土沦丧后日寇铁蹄下人民的悲惨遭遇。《黄河怨》以低沉凄惨、悲痛欲绝的音调,哭诉了一个遭受日寇蹂躏、失去丈夫孩子、留下“把血债清算”的遗愿而投入滚滚黄河怀抱的妇女的深仇大恨。齐唱、轮唱《保卫黄河》表现了游击健儿的英勇气概,是一有人民战争壮阔场面的战斗进行曲。“龙格龙格龙格龙”的衬词此起彼伏,波澜壮阔的宏伟场面和乐观主义的民族精神跃然眼前。混声合唱《怒吼吧,黄河》是整部大合唱的终曲,也是全曲的高潮。前面出现过的几个重要基本主题得到了综合的展现,愤怒的情绪、战斗的号角、坚定的节奏、丰满的合唱以宏伟的气势使音乐达到了最高潮,作品在乐队全奏和八声部合唱气吞山河的的澎湃波涛中结束。

我非常高兴看到以上有感而发的 如此使人欣慰的 作为华人都应有的爱国热情!! 我是天津音乐学院的一名学生。今年正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整整60周年的纪念。我院又一次排练《黄河大合唱》!作为一个学生,作为一个以传统文化的传播为己任的音乐人,我十分激动地盼望到了我们再一次正式拿出这部伟大的作品,并得到天津市委支持,由香港女高音歌唱家费明仪女士的“明仪”合唱团邀请与香港同胞一同,于2005年6月在北京中山音乐堂演出这部交响合唱史诗! 作为一个20多岁的青年,苦难的、被列强灭绝人性地欺侮的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我们现在的生活的幸福,使得我中的大部分人认为身边的环境本就如这样,不知父母的辛苦,不觉得自己生在福中!就更别说对解放新中国 建设我们美好家园的先烈的怀念! 他们不惜牺牲自己,为的不是后人的感恩和纪念!为的就是我们现在生活在幸福里! 可我们中的很多人不愿受一点苦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经常埋怨人家不好,埋怨社会! 要知道,现在的整个中国,不论是社会经济,还是人民生活水平,是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在幸福的环境里,不珍惜,不勤奋,浮躁的名利观,小事斤斤计较,该严格要求质量时反而马马虎虎,自己合适就好,这种态度如果蔓延扩大,我们的前景会不乐观!被人欺负,要想想为什么被欺负!自己是无懈可击的,外人不就不敢来了!!怨天尤人的人一定没什么用!! 外国有高精尖,我们也有啊!说人家好 忘了自己的好,还跟本就不去努力奋进的人,可恨! 我的心和血液里流淌着音乐,时时在为之兴奋激动!伟大的诗人和作曲家在那个年代写出如此宏大而又细腻的伟大作品感染着我们!!让更多更多人感受到这牵动亿万万华人血脉的民族精神和热情,为更好的而生活奋斗,是我们的责任!虽不曾见过黄河壮,书中常看到黄河涌。虽不曾听过黄河凶,歌中常出现黄河滚。今天,我听了闻名一过的《黄河大合唱1》,虽然我并不喜欢高音唱法,但我却被它吸引住了。那里边的歌词振奋人心,“咳哟,划哟……”管它乌云波涛,冷风还是浪花,把住舵咱们划吧!那一声声:咳!划哟!咳!划哟!响彻天谷,没错,划船好比上火线,只有团结,才能往上冲!划啊!冲啊!当看见河岸,登上河岸,然而,风浪还没有平息,我们还得和黄河比拼!这不正如一个班级吗?一个班,个顾个,谁也不顾集体,你说这样一盘散沙,有何作用?风一吹,随风都飘走了,留下的纯属侥幸。只有携起手来,筑成一堆沙堡,那么哪怕风吹雨淋,电闪雷鸣,我们都是坚韧不催的。有句话叫:“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我个人认为,在进的时候,还得靠着别人的扶持,一个人的一生中,不可能只是一个在活。说回来,假如我们班有32个人,每人一份32份,你学你的,他学他的,那么有困难时谁也不回来推你一把!那时就是后悔也来不及了!因此,我认为,团结是一个班最基本的一个性质,没有团结,也就没有一个真正的班级,有的只是听了《黄河大合唱》,我觉得每一个华夏儿女都会心潮澎湃,热血沸腾!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永远压不跨打不倒的象征。重听《黄河大合唱》,更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在困境中怒吼的力量。我不由得联想到中华民族精神。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国家,我们伟大的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民族。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不甘忍受耻辱,前赴后继,用血肉长城驱逐了侵略者,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战歌。今天,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国人的崇高理想,是爱国主义的本质所在。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社会发展时期、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在我国历史上,中华民族精神从来就是动员和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每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所应有的骨气和胆识,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那个时代的人们啊,你们是黄河,是不朽的黄河曲。 钢琴协奏曲<<黄河>>,用雄壮,用呐喊,用号召,来震撼每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来歌颂每个刚强不屈的华夏儿女.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因为她有着伟大的人民.

一看这标题就是要写音乐鉴赏的。。。。。。。嘿嘿

黄河大合唱赏析论文素材

1、《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全曲包括序曲和八个乐章,并由配乐诗朗诵和乐队演奏将各乐章连成一个整体。各个乐章从内容到音乐形象又具打相对的独立性,乐章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品以抗日和爱国两个主题为中心。从深厚的情感和感人的艺术形象上一步步展开,直至宏伟的终曲,激荡的感情浪潮发展到了最高点。 2、管弦乐队演奏的《序曲》概括地对全曲进行了极富特点的描绘.乐队效果色彩浓郁。音乐刻画了人民的意志和力量,象征着崇高伟大的民族精神:几个主题经过发展后交织征一起,形成了序曲的高潮。 3、整个作品虽然没有像歌剧那样,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但它却有一个严密的戏剧性构思,给人一种强烈的矛盾冲突。这个矛盾冲突就在于开始时的人与自然的冲突,是船夫与险滩、急浪的搏斗,后半部分是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冲突。但二者是相呼应的,即通过人与大自然的搏斗,表现出中国人民的英勇顽强,进而为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民族矛盾得以解决作了铺垫。整个作品就在于展示这个矛盾(《黄水谣》)、激化这个矛盾(《黄河怨》)、解决这个矛盾(《保卫黄河》)。这种矛盾的展示、激化、解决正是其戏剧性所在。 4、《黄河大合唱》作为一部“大合唱”。所谓“大合唱”就是“康塔塔”(cantata),是欧洲巴罗克时期重要的声乐体裁。“康塔塔”虽然不具有歌剧那么完整的故事情节,但戏剧性还是存在的。《黄河大合唱》作为一部中国的“康塔塔”,也具有这种戏剧性。《黄河大合唱》一共八个乐章,每一章节,都是通过朗诵和乐队为背景串联起来。虽然每个乐章在从表现形式、艺术形象、思想内容都各有侧重或有所不同,但是整个作品贯穿着一个主题思想,这就是“抗日救亡”,同时也歌颂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

《黄河大合唱》听后感中心摘要:听《黄河大合唱》,它所表现的那种精神是无论在哪个年代都应该有的!尤其是我们这些肩负着建设祖国重任的青年人更应该具备。听《黄河大合唱》,用它来荡涤灵魂、摧醒良知,为民族而奋斗!关键字:黄河大合唱 民族 精神 奋斗《黄河大合唱》,真堪称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千古绝唱。她的深沉、悲壮、激昂、宏伟、雄浑,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的完美结合,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是从我们民族的灵魂中迸发出的心声,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音乐高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们永远感谢冼星海,他是我们民族的戏骄傲。黄河大合唱是我们民族的音乐丰碑,毛主席为冼星海所作的评价恰如其份,作为民族英雄,毛主席最能理解黄河大合唱的真正意义和内涵。听黄河大合唱,我的心灵受到洗礼,心灵感受到强烈的震撼。这样的作品真是太好听了。现在的衮衮诸公,尸位素餐者有之,醉生梦死者有之,你们何时奉献人民,有否感到愧对先贤?难道我们民族真永远逃脱不了在苦难中奋起重生,在安逸中堕落沉沦的轮回宿命吗?同胞兄弟们,真到了必须常常用黄河大合唱来荡涤灵魂、摧醒良知,为民族而奋斗。听《黄河大合唱》,我觉得每一个华夏儿女都会心潮澎湃,热血沸腾!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永远压不跨打不倒的象征。听《黄河大合唱》,更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在困境中怒吼的力量。我不由得联想到中华民族精神。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国家,我们伟大的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民族。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不甘忍受耻辱,前赴后继,用血肉长城驱逐了侵略者,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战歌。今天,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国人的崇高理想,是爱国主义的本质所在。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社会发展时期、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在我国历史上,中华民族精神从来就是动员和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每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所应有的骨气和胆识,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那个时代的人们啊是黄河,是不朽的黄河曲。

黄河大合唱歌词(有lrc格式歌词下载)歌手名:张真专辑名:真爱精选全记录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张真---风在吼 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岗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呈英豪端起了长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Music......风在吼 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岗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呈英豪端起了长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风在吼 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岗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呈英豪Music......[04:

可以从一个作文网找

合唱论文文献

歌剧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

摘要: 歌剧一直以来在声乐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二者相辅相成。而如何引用歌剧以提升声乐教学质量一直都是教学的热点问题。本文阐述了歌剧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声乐教学中的三种措施,以促进声乐教学质量提升。

关键词: 歌剧;声乐教学;作用;措施

将歌剧引入到声乐教学中能够让学生体验到多元的歌唱形式,并且有助于学生感受艺术文化,进而完善声乐知识结构。而如何充分利用歌剧提升声乐教学质量成为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歌剧在声乐教学中作用

(一)、歌剧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为重要的因素。在声乐教学中,如果学生对其毫无兴趣,那么就无法很好掌握声乐演唱技巧,也无法自我提升。因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声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终身任务。而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所选择的作品有关。歌剧现如今被教师作为教学的最佳选择。歌剧有国外歌剧和中国歌剧,它们都有着风格各异的特性,正好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另外,将歌剧融入到声乐教学课堂中,也使教学内容和方式更加多样化,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在教授声乐知识时,可先选择一些相对简单,较为流传的歌剧作品,如《茶花女》、《我亲爱的》等,这些作品有着鲜明的音乐形象,旋律优美,乐句简单朗朗上口,这些作品在训练学生气息控制和对整体音乐内涵的把握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增强学生对学习声乐的自信,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歌剧为唱功训练提供平台。在声乐教学中,重唱和合唱都是教学的重点,相对独唱而言,它们在音准、节奏等方面要求更为严格。重、合唱是歌剧的一个特色。歌剧要求不仅要唱出重唱的基本特点,而且还要唱出主人公个性特征,必须产生共鸣,必须和谐。因此,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在教授学生重唱时,除了教重唱的基本技巧,还要教学生多元化的演唱风格,培养学生的艺术文化修养和团队协作意识,为构建一个完整的声乐知识结构奠定良好基础。合唱是由多人共同演唱同一声部,要求他们在音准、节奏等方面要能够协调起来,而重唱则是由不同人来完成演唱,在最高声部、中间声部和低声部方面要求更加严格,要求其要有扎实的音乐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将比较困难的中间声部和低声部完美演绎出来。在具体的声乐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需要在无数次的失败中磨练。经过艰苦的学习,学生的唱功定有很大提高。

(三)、歌剧为培养文化素养提供平台。歌剧就是采用演唱和表演相结合的方式演绎故事内容,既包括音乐、表演、舞蹈方面的知识,又包含文学知识。从大多的歌剧剧本中可以看出,其很多素材都是源自文学作品。如歌剧《卡门》,其源自法国作家梅里美的《嘉尔曼》;歌剧《茶花女》,其源自法国小说家的著名小说《茶花女》;中国歌剧里程碑《白毛女》源自于民间传说;歌剧《江姐》源自于长篇小说《红岩》等等。这些歌剧作品对于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起着很大作用。歌剧作曲家将个人情感与故事情节融于一体,使歌剧充满戏剧性色彩。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其相关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对其创作背景、文化以及那个年代的音乐进行探讨,这样才能让学生所运用的唱歌技巧具有时代特色,准确表达歌剧的思想内涵,传达歌剧的美好意境。由此可见,学生在演唱时,不仅能够更完美地演绎歌剧,提高学生演唱技能,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

(四)、歌剧为演唱与钢琴伴奏更加和谐提供平台。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是成功演绎一部声乐作品的关键。当学生在演唱某部音乐作品时,除了要把握好声音自身因素外,还必须与钢琴伴奏配合得当。由此可见,教师在教授学生如何演唱的同时,还需让学生认识钢琴伴奏的重要性,教授学生在演唱时要仔细倾听钢琴伴奏,在力度、速度、呼吸等方面与伴奏要达到高度默契。在歌剧中,演唱者与钢琴伴奏协调默契度非常重要,二者不可分割,二者共同合作达到一种完美的艺术境界。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如何与钢琴伴奏协调时,选用歌剧作为教学案例,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非常有效。在声乐教学中,有乐感的演唱是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生演唱得是否成功,不仅与学生自身因素有关,而且还与其是否能够与伴奏相互协调有着很大关系。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歌剧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钢琴伴奏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

(五)、歌剧为实践提供平台。歌剧对声乐教学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歌剧是一个多人共同演出的音乐作品,它需要有戏剧性的故事情节,每场故事都需要主人公把握住度;歌剧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就是音乐,歌剧中的音乐需要指挥与乐器的配合。因此,歌剧演员不仅需要很好地把握住故事情节,而且需要其在此基础上,配合音乐元素,将其完美的演绎出来。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必须了解这一特点,将歌剧适当地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演绎能力。

二、歌剧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指导学生熟记歌词与旋律。在声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歌剧作为案例进行教学,主要是教授歌剧中咏叹调的演唱部分。歌词与旋律是演唱一部作品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指导学生熟记歌词与旋律,为演唱好作品奠定良好基础。教师在指导学生熟记歌词时主要采取读、念、唱的教学方法。“读”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使其能够感受歌词的美感,练习语感,进而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念”以曲的结构来将歌词念出来,感受每小段的意思,体验人物思想感情的波动与转变;“唱”伴着曲子进行演唱,将词与曲结合起来,进一步熟悉歌词,完全演绎作品的情感。而在指导学生如何熟记旋律时,教师让学生采用默记法和哼唱法相结合的方法。也就是说,学生一边在心里读谱一边嘴上哼唱,二者相互配合记忆旋律。歌剧都具故事情节,因此,在歌词方面其都朗朗上口,而且其旋律优美,很好记,学生采用读、念、唱的方法、默记法和哼唱法相结合的方法完全可以熟记下来,为演唱做好基础铺垫。

(二)、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角色。歌剧人物众多,故事情节具有深层的内涵,只有正确理解歌剧的内涵,才能完美演绎。如果分析不到位,没有准确理解歌剧内涵,学生即使有很好的嗓音和娴熟的技巧,也会因演唱没有感情、平淡而失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分析人物角色,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1)分析曲目的“情、词、曲”。“情”作家通过曲目表达的情感;“词”对歌词进行分析,词的意思、词的发音等进行仔细研究“;曲”对曲目的结构和框架进行分析。(2)整体分析。从歌剧的整体出发,对歌剧的创作背景、人物关系、故事情节进行研究,以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演绎人物形象。如在歌剧《卡门》中,怎么表现出卡门的温柔、妩媚、热情、直率,又怎么表现出卡门的傲慢、放荡,在卡门人物刻画上,怎么通过声音和肢体语言将这完全相反的两方面交织在一起,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分析。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分析歌剧中的人物角色,使学生在演唱时能够很好地展现出人物的情感,让歌声更具魅力,让表演更加真实,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三)、指导学生呼吸和音色问题。在歌剧中,人物较多,无论是在地位上还是在情感上都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矛盾冲突不可避免。此时在演唱时要有感情波动,需要饱满的气息,需要大的呼吸流量。另外,歌剧的舞台和场所空间较大,此时需要演唱者要有足够的大的音量,这样才能与伴奏相抗衡,并且在此基础上,要求演唱者音色要明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呼吸时采用快速音阶的方法来进行,指导学生如何提高呼吸量时采用大跳的音程练习方法,指导学生音色时采用级进的八度以内的音阶或半音练习以及跳音的练习方法。如在歌剧《卡门》斗牛士出场时要求卡门女友的有效音域都要超过两个八度,音色要凸显出来,此时教师就选择快速音阶和跳音的练习方法来对学生进行训练,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三、结语

在声乐教学中,无论是西方歌剧还是中国歌剧都将作为教学重点,它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一个很好因素。歌剧对声乐演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培养学生实际演唱能力的一个关键要素。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引用歌剧来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法很多,如指导学生熟记歌词与旋律、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角色、指导学生呼吸和音色问题等,皆已产生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义玲,姜山.谈普契尼歌剧作品与声乐教学研究[J].科技信息.2010(11)

[2]陈晓.乌克兰沃茨霍夫斯卡娅教授的声乐教学特征探析[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04)

[3]曲凯.普契尼的歌剧之路[J].艺术教育.2009(02)

[4]智艳.歌剧表演艺术视野与民族声乐教学———“第二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大赛”引发的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04)

[5]王春萌.谈民族歌剧的演唱———以歌剧《红珊瑚》选曲《海风阵阵愁煞人》为例[J].音乐创作.2012(04)

[6]孙玉柱.试论女高音在民族歌剧演唱中如何用声音塑造人物形象[J].作家.2009(16)

[7]易靖平,张亚丽.论西洋歌剧中重唱的艺术特征[J].黄河之声.2011(01)

黄河大合唱的艺术特色的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报名提纲包括:(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3)大致的进度安排;(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6)经费概算;(7)预期研究结果;(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同行评议,着重是从选题的依据、意义和技术可行性上做出判断。即从科学技术本身为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1 总述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2 提纲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3 参考文献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4 要求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开 题 报 告学 生:一、 选题意义1、 理论意义2、 现实意义二、 论文综述1、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3、 国内研究的综述4、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三、 论文提纲前言、一、1、2、3、··· ···二、1、2、3、··· ···三、1、2、3、结论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五、预期的结果六、进度安排

黄河大合唱 论文诞生于抗战时期的《黄河大合唱》,以其催人奋进的磅礴气势,一直鼓舞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团结奋斗,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战斗号角,半个多世纪来经久传唱。这首歌的词作者光未然是一位从抗日烽火硝烟中走出来的我国著名诗人,他的真名叫张光年。 走出老河口 张光年,1913年11月1日出生在湖北省老河口市城区(原光化县城)路家巷一个普通市民家庭,父亲是老河口城区一家钱庄的普通职员。张光年小时被送进老河口国民小学读书,在钱庄的少东家冯汉涛的影响下,学会了写旧体诗。1924年,11岁的张光年以优异成绩考入老河口商科职业学校。1925年5月,上海“五卅惨案”发生,老河口和全国一样很快掀起了反帝爱国浪潮。在这一背景下,一些老河口籍共产党员如杨软欧、左觉农等迅速回到老河口,趁势组织领导群众开展反帝爱国运动。张光年在这些早期共产党人的影响下,先后读到了肖楚女主办的《中国青年》、中共在汉口主办的《楚光日报》等进步报刊和瞿秋白的《共产主义问答》、布哈林的《共产主义ABC》等进步书刊。虽然这些书的内容当时张光年似懂非懂,但却从此开启了他追求光明、追求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闸门。1927年3月,14岁的张光年在左觉农等共产党人的引导下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4月,上海发生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紧接着,驻守在老河口的反动军阀也开始大肆屠杀共产党员。一时间,老河口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不久,老河口商科学校宣布解散,14岁的张光年失学返家。 1927年下半年,钱庄的少东家在老河口开了一家书店——“美化书店”,因张光年失学,便被安排到书店当伙计。不久,党组织又秘密与张光年取得了联系,此后张光年便以美化书店作为党组织的秘密联络地点,以卖书为掩护,为党从事传递情报等地下活动。两年后,由于表现出色,年仅16岁的张光年被转为中共正式党员。1930年夏天,美化书店这个秘密联络地点被敌人发现,张光年于是便在家乡以教员身份又教了几个月的小学。由于老河口的形势进一步恶化,1931年春,在党组织的帮助下,18岁的张光年离开老河口,沿汉江南下,来到武汉华中大学求学。 相识冼星海 在新的天地里,张光年的眼界大开。几年里,他一边求学,一边正式以“光未然”(光未燃而要燃烧之意)这个名字公开发表诗作。先后创作了一系列抗日诗篇和街头短剧。1936年5月,他创作出著名的抗日诗篇《五月的鲜花》,后经音乐家阎述诗谱曲,很快在全国传唱开来。 随着全国人民抗日热情的不断高涨,1936年6月张光年被派到上海,根据党组织的指示,他积极联络上海文艺界人士,很快组织了一个“中国文艺者战地工作团”,旨在以文艺为武器,唤起民众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当月上旬的一天,张光年率团来到上海郊区一个叫“大厂”的地方,准备与那里的“上海工学团”(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创办)会合,组织排练文艺节目。一进工学团驻地,张光年便听到里面传出排练的歌声,他循着歌声走进礼堂,原来是上海工学团正在这里排练他一个月前在武汉的新作《五月的鲜花》。张光年坐在排练大厅里,内心激动地观看着排练,只见一个青年指挥正在投入地指挥着这首歌曲的排练。当时他还并不知道,眼前的这个青年指挥就是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 排练间休时,战地工作团一个叫李雷的团员把张光年从座位上拉起来,大声向冼星海及排练现场的演员们介绍说:这位就是《五月的鲜花》的词作者,青年诗人光未然!顷刻,排练现场沸腾了起来。大家把张光年团团围起,礼堂里响起阵阵欢呼声和掌声。冼星海与张光年以前虽然未见过面,但彼此早就相互敬慕神交已久,此刻突如其来的相见,让两位青年的手迅速地紧紧握在了一起。这一年,光未然23岁,冼星海30岁。此后,二人不仅成了好朋友,而且表示了强烈的合作愿望。其时,适逢上海各界筹备高尔基逝世周年纪念活动,张光年于是创作了《高尔基纪念歌》,冼星海随之为这首诗谱了曲,这是诗人与音乐家诗与乐的第一次合作。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张光年又回到武汉进行戏剧、歌咏的创作演出活动。此间,他创作了《赞美新中国》、《拓荒歌》等诗作,并与冼星海再度进行了合作,使这些歌曲在全国又得以广泛传唱。正是在这些交往合作过程中,二人进一步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 北上“黄河口” 国共两党二次合作局面形成后,1938年初,在中共的努力下,国民政府在武汉成立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由周恩来任政治部第一副部长(陈诚任部长)。政治部下设3个厅,其中第三厅负责宣传工作,由郭沫若任厅长。4月初,三厅正式在武汉成立,成员主要为共产党人和进步的文艺界人士,张光年和冼星海也应邀来到三厅,张光年(当时化名张文光)被安排在三厅六处一科(戏剧科)担任少校科员,冼星海在六处三科负责音乐工作。 1938年夏,为把抗日的宣传工作做到前线去,政治部决定把集中在武汉的大批文艺工作者组成若干演剧队,分赴各战区。由于张光年多年来的出色表现,三厅秘书长阳翰笙写报告建议,由张光年为总领队,带演剧三队前往西北第二战区,官衔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西北战地宣传工作视察员”。报告上报到副部长周恩来处,周将“第三厅”划掉,将其提高规格为“政治部”视察员,以利于工作。 1938年9月9日,张光年带领演剧第三队的30多名青年男女队员乘火车前往西安,活动几天后于9月下旬去离延安不远的陕北洛川县演出宣传。一到洛川,便听到武汉沦陷的消息,张光年和战友们无不悲痛万分。 在一个多月的宣传演出中,张光年看到了许多动人的景象,获得了很多深刻的感受。当演剧队从陕北宜川出发,爬到一座高山顶上,一眼看见山下一泻千里的黄河时,诗人的心灵被震撼了!黄河壶口惊天动地的汹涌浪涛,激起阵阵白雾与蓝天下的云雾相交融,在红日照耀下爆发出雷鸣般的呐喊。从小看惯了汉江和长江的张光年,此刻被黄河独特的气质和勇往直前的气势强烈地撞击着,胸中不禁涌出后来创作的《黄河颂》中的头两句诗: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张光年永远记住了这一天:1938年11月1日,他们从壶口下游附近的一个渡口第一次渡过黄河!他曾经说:“这第一次渡过黄河的体验,对于我,对于演剧第三队的全体同志,都是终生难忘的。就是那次渡河和渡河后观赏壶口瀑布的感受,使我产生了创作《黄河》的冲动。” 创作“黄河”词 转眼到了1939年1月,张光年带领演剧队继续在黄河壶口一带活动。一天,演剧队进入阎锡山管辖但却是中共领导的抗日决死队二纵队的防区时,听说部队刚刚打了一个大胜仗,张光年遂带队前往战地慰问演出。在从汾西县勍香镇归来时,二纵队司令部的一名马夫牵着一匹白骏马跟来,马夫说这马很机灵,也很调皮,动不动就把骑它的人摔下马来。此时,张光年正在于部队歼灭日寇的胜利氛围中,再加上年轻气盛,便拉过白马骑了上去,随后扬鞭纵马向前飞驰而去。不料,在跑到一条山间的干河沟时,张光年被白马摔跌在一片碎石之上…… 张光年摔伤左臂昏了过去,醒来时已躺在一间大屋子里的木台上,二纵队的军医和护士正为他包扎伤口。他成了重伤员,因游击区部队的医疗条件难以为他治伤,到晋西后,二纵队发电请示延安中组部领导陈云、李富春。中组部顷即电复:将光未然送往延安治疗。 让演剧队的同志们感到特别高兴的是,延安来电不仅让张光年能去延安治伤,而且全队都能一起去延安,这是从武汉出发那天大家就向往着的啊! 诞生于抗战时期的《黄河大合唱》,以其催人奋进的磅礴气势,一直鼓舞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团结奋斗,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战斗号角,半个多世纪来经久传唱。这首歌的词作者光未然是一位从抗日烽火硝烟中走出来的我国著名诗人,他的真名叫张光年。 走出老河口 张光年,1913年11月1日出生在湖北省老河口市城区(原光化县城)路家巷一个普通市民家庭,父亲是老河口城区一家钱庄的普通职员。张光年小时被送进老河口国民小学读书,在钱庄的少东家冯汉涛的影响下,学会了写旧体诗。1924年,11岁的张光年以优异成绩考入老河口商科职业学校。1925年5月,上海“五卅惨案”发生,老河口和全国一样很快掀起了反帝爱国浪潮。在这一背景下,一些老河口籍共产党员如杨软欧、左觉农等迅速回到老河口,趁势组织领导群众开展反帝爱国运动。张光年在这些早期共产党人的影响下,先后读到了肖楚女主办的《中国青年》、中共在汉口主办的《楚光日报》等进步报刊和瞿秋白的《共产主义问答》、布哈林的《共产主义ABC》等进步书刊。虽然这些书的内容当时张光年似懂非懂,但却从此开启了他追求光明、追求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闸门。1927年3月,14岁的张光年在左觉农等共产党人的引导下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4月,上海发生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紧接着,驻守在老河口的反动军阀也开始大肆屠杀共产党员。一时间,老河口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不久,老河口商科学校宣布解散,14岁的张光年失学返家。 1927年下半年,钱庄的少东家在老河口开了一家书店——“美化书店”,因张光年失学,便被安排到书店当伙计。不久,党组织又秘密与张光年取得了联系,此后张光年便以美化书店作为党组织的秘密联络地点,以卖书为掩护,为党从事传递情报等地下活动。两年后,由于表现出色,年仅16岁的张光年被转为中共正式党员。1930年夏天,美化书店这个秘密联络地点被敌人发现,张光年于是便在家乡以教员身份又教了几个月的小学。由于老河口的形势进一步恶化,1931年春,在党组织的帮助下,18岁的张光年离开老河口,沿汉江南下,来到武汉华中大学求学。 相识冼星海 在新的天地里,张光年的眼界大开。几年里,他一边求学,一边正式以“光未然”(光未燃而要燃烧之意)这个名字公开发表诗作。先后创作了一系列抗日诗篇和街头短剧。1936年5月,他创作出著名的抗日诗篇《五月的鲜花》,后经音乐家阎述诗谱曲,很快在全国传唱开来。 随着全国人民抗日热情的不断高涨,1936年6月张光年被派到上海,根据党组织的指示,他积极联络上海文艺界人士,很快组织了一个“中国文艺者战地工作团”,旨在以文艺为武器,唤起民众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当月上旬的一天,张光年率团来到上海郊区一个叫“大厂”的地方,准备与那里的“上海工学团”(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创办)会合,组织排练文艺节目。一进工学团驻地,张光年便听到里面传出排练的歌声,他循着歌声走进礼堂,原来是上海工学团正在这里排练他一个月前在武汉的新作《五月的鲜花》。张光年坐在排练大厅里,内心激动地观看着排练,只见一个青年指挥正在投入地指挥着这首歌曲的排练。当时他还并不知道,眼前的这个青年指挥就是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 排练间休时,战地工作团一个叫李雷的团员把张光年从座位上拉起来,大声向冼星海及排练现场的演员们介绍说:这位就是《五月的鲜花》的词作者,青年诗人光未然!顷刻,排练现场沸腾了起来。大家把张光年团团围起,礼堂里响起阵阵欢呼声和掌声。冼星海与张光年以前虽然未见过面,但彼此早就相互敬慕神交已久,此刻突如其来的相见,让两位青年的手迅速地紧紧握在了一起。这一年,光未然23岁,冼星海30岁。此后,二人不仅成了好朋友,而且表示了强烈的合作愿望。其时,适逢上海各界筹备高尔基逝世周年纪念活动,张光年于是创作了《高尔基纪念歌》,冼星海随之为这首诗谱了曲,这是诗人与音乐家诗与乐的第一次合作。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张光年又回到武汉进行戏剧、歌咏的创作演出活动。此间,他创作了《赞美新中国》、《拓荒歌》等诗作,并与冼星海再度进行了合作,使这些歌曲在全国又得以广泛传唱。正是在这些交往合作过程中,二人进一步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 北上“黄河口” 国共两党二次合作局面形成后,1938年初,在中共的努力下,国民政府在武汉成立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由周恩来任政治部第一副部长(陈诚任部长)。政治部下设3个厅,其中第三厅负责宣传工作,由郭沫若任厅长。4月初,三厅正式在武汉成立,成员主要为共产党人和进步的文艺界人士,张光年和冼星海也应邀来到三厅,张光年(当时化名张文光)被安排在三厅六处一科(戏剧科)担任少校科员,冼星海在六处三科负责音乐工作。 1938年夏,为把抗日的宣传工作做到前线去,政治部决定把集中在武汉的大批文艺工作者组成若干演剧队,分赴各战区。由于张光年多年来的出色表现,三厅秘书长阳翰笙写报告建议,由张光年为总领队,带演剧三队前往西北第二战区,官衔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西北战地宣传工作视察员”。报告上报到副部长周恩来处,周将“第三厅”划掉,将其提高规格为“政治部”视察员,以利于工作。 1938年9月9日,张光年带领演剧第三队的30多名青年男女队员乘火车前往西安,活动几天后于9月下旬去离延安不远的陕北洛川县演出宣传。一到洛川,便听到武汉沦陷的消息,张光年和战友们无不悲痛万分。 在一个多月的宣传演出中,张光年看到了许多动人的景象,获得了很多深刻的感受。当演剧队从陕北宜川出发,爬到一座高山顶上,一眼看见山下一泻千里的黄河时,诗人的心灵被震撼了!黄河壶口惊天动地的汹涌浪涛,激起阵阵白雾与蓝天下的云雾相交融,在红日照耀下爆发出雷鸣般的呐喊。从小看惯了汉江和长江的张光年,此刻被黄河独特的气质和勇往直前的气势强烈地撞击着,胸中不禁涌出后来创作的《黄河颂》中的头两句诗: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张光年永远记住了这一天:1938年11月1日,他们从壶口下游附近的一个渡口第一次渡过黄河!他曾经说:“这第一次渡过黄河的体验,对于我,对于演剧第三队的全体同志,都是终生难忘的。就是那次渡河和渡河后观赏壶口瀑布的感受,使我产生了创作《黄河》的冲动。” 创作“黄河”词 转眼到了1939年1月,张光年带领演剧队继续在黄河壶口一带活动。一天,演剧队进入阎锡山管辖但却是中共领导的抗日决死队二纵队的防区时,听说部队刚刚打了一个大胜仗,张光年遂带队前往战地慰问演出。在从汾西县勍香镇归来时,二纵队司令部的一名马夫牵着一匹白骏马跟来,马夫说这马很机灵,也很调皮,动不动就把骑它的人摔下马来。此时,张光年正在于部队歼灭日寇的胜利氛围中,再加上年轻气盛,便拉过白马骑了上去,随后扬鞭纵马向前飞驰而去。不料,在跑到一条山间的干河沟时,张光年被白马摔跌在一片碎石之上…… 张光年摔伤左臂昏了过去,醒来时已躺在一间大屋子里的木台上,二纵队的军医和护士正为他包扎伤口。他成了重伤员,因游击区部队的医疗条件难以为他治伤,到晋西后,二纵队发电请示延安中组部领导陈云、李富春。中组部顷即电复:将光未然送往延安治疗。 让演剧队的同志们感到特别高兴的是,延安来电不仅让张光年能去延安治伤,而且全队都能一起去延安,这是从武汉出发那天大家就向往着的啊! 就这样,张光年躺在担架上,由全队同志和二纵队的军医护送着,从永和关再渡黄河,行程700华里,来到了圣地延安。 在延安,经医生确诊,张光年左肘关节粉碎性骨折。中央组织部根据延安和平医院的意见,决定留张光年先在延安治疗一段时间。这期间,张光年躺在和平医院的窑洞里,回想着几个月来在晋西北,在吕梁游击区为抗日军民进行宣传演出活动的情景,回忆起两次渡过黄河时听到的那惊心动魄的船夫号子,看见的那黄河两岸“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的一幕幕,于是便在心中酝酿着写一首歌颂黄河、赞美中华的长诗。 早在1938年10月,冼星海就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的安排下,带着夫人先期来到了延安,并被安排在延安鲁艺音乐系任教。当他听说张光年也来到了延安后,便立刻从延安城里赶到二十里铺的和平医院看望挚友。由于两人曾在上海、武汉有过多次合作,这次延安相见,冼星海当然不会放过再次合作的机会,于是便向张光年提出请他写一部合唱歌词的建议。冼星海的提议,为张光年汹涌着的激情找到了喷射口,使张光年长期以来酝酿着歌颂黄河母亲,保卫黄河母亲,鼓舞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的主题变得清晰起来。很快,张光年就进入了创作状态。由于臂伤难以动笔,张光年便躺在炕上口述,请演剧三队的一位负责照顾他生活的战友记录。第一天,他们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第二天完成了《黄河颂》;第三天完成《黄河之水天上来》及《黄水谣》;第四天完成《河边对口曲》及《黄河怨》;第五天完成《保卫黄河》及《怒吼吧,黄河》。仅仅5天时间,张光年就以大合唱通常要具备的八种格式组合,完成了四百多行的《黄河大合唱》全部歌词。 冼星海谱曲 1939年农历大年三十晚上,迎着大西北呼啸的寒风,张光年带着他的《黄河大合唱》歌词,从二十里铺的和平医院赶到延安城里,走进中央交际处温暖而宽大的窑洞里,出席演剧三队为中央领导和机关干部举行的除夕文艺晚会。这时的“光未然”早已因《五月的鲜花》等抗战歌曲的广泛传播而享誉延安。那天晚上,冼星海坐在窑洞靠门边的位置上,张光年坐在靠窗户的土炕上。诗人面前有一张桌子,上面那几盏油灯的火焰照亮了他手里的词稿。张光年首先大略说明了歌词的创作意图和过程,然后详细介绍了《黄河大合唱》的结构:它由体裁形式互不相同的8部分组成,依次为男声合唱、男声独唱、诗朗诵、女声齐唱、男声对唱、女声独唱、轮唱、大合唱。每首歌前冠有“说白”,是歌曲的引子,并在前后两首歌曲之间起到承前启后的衔接作用。大家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结构的歌曲,都不禁为之动容,冼星海的脸上也露出惊喜兴奋之情。 张光年的朗诵是新体诗的朗诵,400多行的诗句,25岁的诗人一气呵成,从头朗诵到尾。大家的心随着抑扬顿挫的诗句节奏而跳动,当听完最后一句“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时,全窑洞一片安静。顷刻,掌声响彻整个窑洞。掌声中,冼星海激动地站了起来,一把将词稿抓在手里动情地说:“我有把握写好它!”接着是更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1939年3月间,大生产运动告一段落,冼星海正好有了较充裕的时间,于是在他的小窑洞里,开始日以继夜地为《黄河》谱曲。他的工作毅力是惊人的,一开始创作就不愿停下,忽而斜躺在小床上抱头沉吟,忽而又直起身来奋笔直书。从3月26日到3月31日,仅仅用了6天时间,冼星海就以惊人的速度,高质量地完成了这部中国音乐史上空前的民族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全部曲子的创作。 唱响“大合唱” 4月1日,演剧队正式投入紧张的排练。合唱队一共只有30来个人,分成了四个声部,平均每天练一首,仅10天的功夫,就完成了全部排练任务。 1939年4月13日,由邬析零指挥成功进行了第一次试演之后,5月11日在延安庆祝鲁艺成立周年晚会上,《黄河大合唱》正式演出,这也是抗演三队向延安各界的告别演出。演出在延安最大的礼堂陕北公学礼堂举行,观众在千人以上。在延安的党政军各界领导人都应邀参加了晚会。那天,担任朗诵的仍是张光年,冼星海亲自指挥。合唱队全是抗演三队的成员,乐队共有十几个人,全部是鲁艺师生。 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抗演三队的演员们把军棉祆里的棉花掏出去,只穿着冼得发白的军棉衣外套,使服装看上去不再显得臃肿。大家又戴上在西安时买的翻毛皮军帽,这样的演出服在当时的延安俏得令人羡慕。张光年披着半身多长的黑斗篷,正好盖住他拄着拐杖的受伤的左臂,他激情地挥舞着右臂,大声向黄河倾诉我们民族的灾难与抗争。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当晚冼星海在他的日记里写到:“今晚的大合唱可真是中国空前的音乐晚会,里面有几首动人的歌曲,当我们演完时,毛主席都跳起来,很感动地说了几声好,我永远不忘记今晚上的情形,我是很严格地热情地去指挥歌唱队的。” 同年7月8日,周恩来在延安各界欢迎他从重庆归来的晚会上,听了《黄河大合唱》之后十分振奋,亲笔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此后,《黄河大合唱》震撼人心的歌声,不仅迅速传遍大江南北,而且也逐渐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传唱开来: 1940年,音乐家刘良模把《黄河大合唱》乐谱带到美国。1945年10月24日,在联合国成立庆祝大会上,美国黑人歌手保罗·罗伯逊用英语演唱了《黄河大合唱》中的部分曲目。 1957年,在苏联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厅用俄文演出《黄河大合唱》,中国指挥家李德伦指挥,歌唱家郭淑珍演唱《黄河怨》,严良方任艺术指导。 1964年,日本神户一个劳动者业余团体用日文演唱《黄河大合唱》,连“自从鬼子来”的歌词也忠于原作,甚至在说明书上注明:“鬼子”即日本军国主义。 1983年,加拿大多伦多玛希音乐厅由华人乐团再次演出《黄河大合唱》,许多华侨听众哭成了泪人,外国听众则惊叹中国的《黄河大合唱》胜过了天主教的弥撒。 此外新加坡、菲律宾等国也先后演出过《黄河大合唱》…… 2002年1月28日,一代诗人张光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半年后的一个清晨,在位于青海省黄河上游的一座钢索桥上,张光年的骨灰被洒到了奔流不息的黄河水中。创作出不朽长篇组诗《黄河大合唱》的诗人,终于回到了黄河母亲的怀抱。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