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陕西农业科技大学学报

发布时间:

陕西农业科技大学学报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创建于1989年,1999年起作为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系列数据库之A辑,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联合主办,并由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正式出版。通过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资源与技术的优势结合和多年的数据积累,CSCD已发展成为我国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中国的《科学引文索引》(SCI),为中国科学文献计量和引文分析研究提供了强大工具。 CSCD为年刊,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近千种,其中核心库来源期刊670种。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 SCI是美国科技信息所(ISI-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著名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世界范围最权威的科学技术文献的索引工具,能够提供科学技术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成果。SCI引文检索的体系更是独一无二,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收录或引用的数量,已被世界上许多大学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SCIE(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共收录期刊5600余种,每周新增17750条记录,记录包括论文与引文(参考文献),其引文记录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书、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利和其他各种类型的文献。Science Citation Science Expanded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的数据库,其所涵盖的学科超过100个,主要涉及以下领域:农业、生物及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学及化学;行为科学。 而SSCI、A&CI分别是其社科类和人文艺术类的数据库。 而ISTP / ISSH 分别是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和社会与人文科学会议录索引的原来的叫法,现在是: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 - Science (CPCI-S) ;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 - Social Sciences & Humanities (CPCI-SSH) 。SCI、SSCI、A&CI、ISTP、ISSH 都是Web of Science的数据库。Web of Science® 由七个数据库组成,内容包含来自数以千计的学术期刊、书籍、丛书、报告及其他出版物的信息。都是ISI Web of Knowledge 的产品。 Ei是全世界最早的工程文摘来源。Ei Compendex数据库每年新增的50万条文摘索引信息分别来自5100种工程期刊、会议文集和技术报告。Ei Compendex收录的文献涵盖了所有的工程领域,其中大约22%为会议文献,90%的文献语种是英文。Ei公司在1992年开始收录中国期刊。 Ei 数据库侧重提供应用科学和工程领域的文摘索引信息,涉及核技术、生物工程、交通运输、化学和工艺工程、照明和光学技术、农业工程和食品技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应用物理、电子和通信、控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石油、宇航、汽车工程以及这些领域的子学科。其数据来源于5100种工程类期刊、会议论文集和技术报告,含700多万条记录,每年新增约25万条记录。 无论CSCD还是SCI、ISTP...都只是收录期刊,而不发表文章,应该说是数据库。被这些数据库收录是作为评价期刊质量的一个指标。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CSCD的来源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西北地区创办最早的综合性农业科学学术期刊,创刊于1936年,其前身是《西北农业大学学报》。本刊立足国际科学发展前沿,兼顾理论探索与应用开发研究,面向社会,主要刊登农业科学、林业科学、植物保护、资源环境科学、园艺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食品科学、农田水利与建筑工程、机械与电子工程、生物技术等方面具有创新性或实用性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文献综述,以及反映最新科研成果的快报。读者对象为国内外农林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教师、研究生和农林管理干部。� 本刊主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综合性农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论文被国内外多家权威性数据库和文摘期刊固定转载和收录。1994年以来,本刊连续进入“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300名排行表”,在全国和陕西省科技期刊综合质量评比中,先后20余次获奖,其中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9年获全国优秀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陕西省高校“十佳学报”及陕西省科技期刊“十佳期刊”;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4年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2006年获“2005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和“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2007年再度入选“2006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8年获“2008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和“第二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及“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编辑部”;2009年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在促进学术交流、发展学科理论、推动科技进步等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文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名称:Journal of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曾用刊名:西北农业大学学报;西北农学院学报主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影响因子:被引频次:30531

10712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院校的代码,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学校简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NorthwestA&FUniversity)简称西农或西北农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坐落于中国农科城陕西杨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32所副部级建制重点大学之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由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16个部委和陕西省共建,是中国西北地区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也是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葡萄酒专业稳居全国第一。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及后来相继在杨陵建立的相关科教单位。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同处杨凌的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截至2022年3月,学校占地5657亩,下设研究生院和28个学院(部、所)、74个本科专业;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教职工4300多人,专职院士4人。

校史沿革

合并前

西北农业大学

前身是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创建于1934年。1932年秋,“筹建建设西北专门教育委员会”成立,于右任等人为筹备委员;同年十二月,该委员会改名为“建设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筹备委员会”,于右任、张继、戴季陶3人被共推为常务委员,朱家骅、杨虎城、邵力子、辛树帜等十五人为筹备委员,学校筹备工作开始。

1933年3月,筹备委员会共推于右任先生为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校长。1934年4月20日,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7层教学大楼奠基,这标志着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高等农业学府成立。1936年7月,筹委会结束工作,辛树帜被任命为校长。

1938年7月,奉教育部令,与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河南大学农学院畜牧系合并,成立国立西北农学院。194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国立西北农学院解放后更名为西北农学院。1949年5月20日,王震将军率部解放武功,学校又回归人民的怀抱。1985年经原农牧渔业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北农业大学。1999年9月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林学院

前身是原西北农学院森林系,成立于1934年。1979年从西北农学院分出,成立西北林学院;由林业部与陕西省双重领导,以林业部为主。1999年9月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1954年决定筹建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所址选定为陕西武功。1955年定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先后更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生物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1995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1998年被中国科学院确定为首批启动的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之一。1999年9月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

1940年西北农学院与中央水工实验所(后称中央水利实验处)合办武功水工实验室。1952年扩建为西北水工实验所。之后,先后更名为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1999年9月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省农业科学院

前身是西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52年由西北军政委员会农林部筹建成立。1954年隶属农业部。1958年改由中国农科院、陕西省农林厅双重领导,更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分院。1973年划归陕西省农牧厅领导,更名为陕西省农林科学院。1983年定名为陕西省农业科学院。1999年9月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省林业研究所

前身系陕西省林业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属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分院的一个专业研究所。1980年从陕西省农林科学院分出,成立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归省林业厅领导。1998年更名为陕西省林业科学院。1999年9月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

前身系中国科学院1965年组建的综合性植物学专业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1970年7月下放陕西省管理。1982年更名为西北植物研究所。1991年实行陕西省与中国科学院双重领导体制,更名为"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1999年9月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合并后

1999年9月11日,由共处陕西杨凌的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个教学、科研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年8月,教育部批准学校试办研究生院。

2004年6月,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序列。

200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序列。

2007年6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学校建立研究生院,校长孙其信教授兼任研究生院院长。9月,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

2009年,教育部和农业部共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年,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共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年9月,首批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

2017年9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2020年5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综合素质教育学院成立。

2020年7月,入选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名单。

2021年5月15日,成为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联盟理事会员单位。

2021年9月3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首个学生学业发展指导中心在葡萄酒学院成立。

2022年2月,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3月,入选“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强基计划)。

2022年4月,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设立的“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基地”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揭牌。

2022年5月16日上午,陕西省孔子学院联盟成立大会在西安外国语大学举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七所院校组成联盟首批理事成员单位。

院系专业

截至2020年3月,学校下设26个学院(系、所、部),71个本科专业。

2022年2月,学校新增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智慧水利专业、智慧林业专业。

重点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农学。

国家重点学科:植物病理学、土壤学、农业水土工程、临床兽医学、果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截至2019年5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省级精品课程50门。

国家级特色专业:农学、植物保护、园艺、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林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农业水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农林经济管理。

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农学、植物保护、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林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林经济管理。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基地(2020年度):1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3月,学校拥有教职工4535人,其中专任教师2236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19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10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11人;国家人才项目专家3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4人;陕西省人才计划入选者42人,学校“特聘教授”12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团队23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3月,学校拥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专业博士授权类别,12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

截至2019年5月,学校拥有1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7个国家重点学科和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博士后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作物学、园艺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农林经济管理、农业工程、生物学、畜牧学、兽医学、林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草学。

教学成果

2014-2015年,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

科研机构

截至2019年5月,学校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72个教育部、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国家发改委或陕西省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重点实验室: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实验室:旱区作物高效用水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杨凌农业生物技术育种中心、国家杨凌农业综合试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陕西秦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安塞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陕西长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科研成果

截至2019年5月,合校以来,学校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42项,其中主持完成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6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79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最高成就奖1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421件;审定动植物新品种547个。发表SCI、EI、SSCI论文21627篇,其中2018年第一署名单位SCI、EI、SSCI论文2814篇。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9年5月,学校图书馆馆藏印刷本图书万册,电子图书万册。截至2016年底,图书馆馆藏纸质资源总量达到万册,其中中外文图书共万册,中外文期刊合订本万册,学位论文万册,资料等万册。可使用的数据库总量为144个(其中馆购数据库140个,自建数据库4个)。在订购的140个不同类型数据库中,中外文图书数据库为8个,中外文期刊数据库42个,多媒体数据库38个,文摘索引数据库11个,学位论文4个,综合性搜索平台13个。

学术期刊

截至2019年5月,学校有各类期刊20种,其中高校学报类期刊3种,学术(研究)类期刊12种,技术类期刊5种。按照主办单位划分,学校主办期刊17种,水保所主办期刊3种,分别是《水土保持学报》、《水土保持通报》、《水土保持研究》;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划分,教育部主管的期刊16种,陕西省林业厅主管的期刊1种,中国科学院主管的期刊3种。

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北植物学报》《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昆虫分类学报》《麦类作物学报》《西北林学院学报》《西北农业学报》《陕西农业科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北方蚕业》《陕西林业科技》《家畜生态学报》《动物医学进展》《畜牧兽医杂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36年正式创刊,曾用刊名《西北农学院学报》、《西北农业大学学报》。是全国综合性农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农林类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被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CAB Abstract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JSTC)、俄罗斯文摘杂志(P*AJ)、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等中国国内外多家权威数据军和文摘期刊固定转载和收录。主要设有农业科学、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植物保护、资源环境科学、林业科学、生命科学、园艺科学、食品科学等栏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2001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的学术刊物。2014年12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设有“三农”问题研究、经济与管理学研究、旅游业发展研究、哲学、政治、法学、社会学、语言文学研究、西部大开发研究,历史学、中外文化研究等栏目。是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7-2018)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2017年版)》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

合作交流

2021年12月30日,全国乡村振兴高校联盟在中国农业大学国际会议中心成立,经42所成员高校共同推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担任副理事长单位。

所获荣誉

2017年9月,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2021年12月9日,葡萄酒现代产业学院入选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公示名单。

2022年2月,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2022年3月,入选陕西省2021年度“双百工程”先进单位拟表彰名单。

2022年4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果树病害病原生物学及综合防控科研团队荣获第20届“陕西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是由陕西科技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制浆造纸、皮革、材料、食品、化工、生物工程、机械、包装、计算机、信息科学、电气、电子、环保工程、工业设计领域的科研论文以及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最新应用性研究成果论文。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之一,2001年被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选定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欢迎校内外科技工作者踊跃投稿。为吸引高质量稿件,做好学报编排的规范化工作,提高刊物质量,根据国家标准和《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细则》,特提出如下投稿需知,请作者投稿时参考。?1.来稿应具有创新性、学术性,论点要明确,论据要可靠,图表要规范,数据要准确,文 字 表述要精练。文稿限中、英文两种文种,每篇勿超过6000字(英文为大体相当版面),要求用计算机间行打印或用16开方格纸书写,有条件的作者可以通过E-mail投稿。?2.来稿不得一稿两投。文稿自收到之日起,编辑部一般在3个月内发出是否录用的通知,不予采用的稿件将退还作者。?3.来稿的内容要齐全、完整,文章的撰写项目及顺序一般为: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其地址,邮编,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英文标题,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作者单位的英文译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在文稿首页地脚处写明第一作 者简介(包括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及论文属何项目、基金资助来源等)。?4.论文题名应确切、简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要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原则要求 ,并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符、代号等,也不能将原形词和缩略词同时列出,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英文题名应与中 文题名含义一致。?5.论文摘要应包括研究目的、主要方法、结果、结论诸要素,字数一般为200~300字,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格。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同样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不用第一人称作主语,以重要的事实开头而不以辅助从句开头 。6.关键词选词应能准确反映论文主题、研究角度与特点,并尽可能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数量为3~8个,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7.论文层次序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码,一级标题形如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如 ,…,,…排序,三级标题形如,…,,…排序。各层次标题的序号均左顶格编排,末位数码后不加标点,空一格后书写标题内容。?8.插图要清晰、易懂、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图最大不得超过140mm×200mm, 应随文出现,顺序 编号,并写明图题。图中文字、符号、纵横坐标中的标值、标值线应齐全并写清,标值线均应居于坐标轴内侧,标目应使用标准的物理量和单位符号。坐标图中标目应分别置于纵、横坐标轴的外侧并居中。若插图为照片,其灰度必须清晰。?9.表格应设计合理,排列紧凑,须为三线表,顺序编号,并写明表题。表中的参数应写 明名称,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列全数据,小数点前的0不能省略,测试项目不应有空白,未测的要加-,结果为0时要加0,相同项目不能用同上字样。表的内容不能与图和文字内容重复。?10.正文中应使用国家规范的简化汉字,各种数学表达式、化学方程式及结构式书写要正确无误。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应遵循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且不允许修饰(如加缩写点、下标、复数形式等)。计量和计数前的数字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并应正确表示参数与偏差的范围 。对外文字母和文种、正斜体和大小写、上下角标、张量和矢量及易混淆的字母应书写清楚,必要时用铅笔作出标注。?11.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按文献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并依次列出(内部资料、产品说明书等非正式出版物一律不引用),其著录格式为:(1) 期刊:作者姓名.文章名〔J〕. 期刊名,出版年份,卷(期):起止页码;(2) 书籍:作者姓名.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 ,出版年.起止页码;(3) 论文集;作者姓名.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 止页码;(4) 学位论文:作者姓名.论文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5) 专利文献:专利申请者.专利名称〔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12.编辑部对来稿有权做技术性和文字性的修改。稿件一经刊出,即按规定赠送当期学报。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扩大作者学术交流的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 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申明。

中文核心期刊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目前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从影响力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较权威的一种,是除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以外学术影响力最权威的一种。按照惯例,北大核心期刊每四年由北大图书馆评定一次,并出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要览》一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大核心目录2020年版被降级的刊物以及新晋期刊。一、北大核心目录(2020版)被降级刊物1、现代情报2、电气传动3、现代电子技术4、美术大观5、肉类研究6、煤矿机械7、新型建筑材料8、混凝土与水泥制品9、材料保护10、艺术工作(作者提供)水力发电(作者提供)11、食品工业12、教学与管理13、印染助剂二、北大核心目录(2020版)被升级刊物目录1、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西北人口3、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5、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6、中学生物教学7、语言战略研究8、北京舞蹈学院学报9、中国无机分析化学10、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陕西科技大学学报12、广西科学13、中国医院14、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15、疾病监测16、磁共振成像17、生物安全学报18、广东海洋大学学报19、洁净煤技术20、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1、社会保障研究22、化学工业与工程23、现代防御技术24、现代纺织技术25、无线电工程26、医学与哲学27、工具技术28、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9、江苏农业科学30、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31、资源开发与市场32、森林工程33、中外葡萄与葡萄酒34、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35、地质力学学报36、工程爆破37、中国抗生素杂志38、重庆高教研究39、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0、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41、天涯42、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3、农业经济与管理44、海洋测绘45、海洋地质前沿46、中学地理教学参考47、煤炭技术48、铸造技术49、上海城市规划38、重庆高教研究39、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0、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41、天涯42、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3、农业经济与管理44、海洋测绘45、海洋地质前沿46、中学地理教学参考47、煤炭技术48、铸造技术49、上海城市规划

都是核心期刊 一样一样的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影响因子

说明:以下信息由 山东期刊采编中心 提供。发表论文欢迎百度搜索我们。————————————————————陕西科技大学学报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期刊)。陕西科技大学学报不属于08版核心期刊。期刊不是分得那么细。(SCI、EI、ISTP、SSCI、A&CI),只是5个不同的检索系统而已。就好像,知网收录期刊和万方收录期刊一样的区别。很多杂志在五个系统中都存在。这些系统解释如下:CSCD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全称为: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这个统计系统在各高校里往往按核心期刊对待。08版核心期刊,通常是说,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该核心期刊目录由北大图书馆发布。也称作北大核心。该核心系统4年一评。已经有等5个版本了。下一版本应该是在2012年公布。SCI,也叫科学引文索引,全称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于1961年创办的引文数据库。EI,也叫工程引文索引,全称The Engineering Index。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ISTP,也叫科技会议录索引,全称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辑出版。SCI,EI,ISTP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其中SCI更加受到重视。如果刊物被这3个检索系统收录,那说明刊物在国家上具有重要的地位。SSCI,也叫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全称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也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该系统收录期刊同样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A&CI,是说的A&HCI吧?A&HCI,也叫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全称为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收录期刊主要为艺术与人文科学领域重要的期刊。另外:一类大学的学报不一定都是核心的。这个是要评的。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创建于1989年,1999年起作为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系列数据库之A辑,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联合主办,并由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正式出版。通过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资源与技术的优势结合和多年的数据积累,CSCD已发展成为我国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中国的《科学引文索引》(SCI),为中国科学文献计量和引文分析研究提供了强大工具。 CSCD为年刊,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近千种,其中核心库来源期刊670种。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 SCI是美国科技信息所(ISI-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著名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世界范围最权威的科学技术文献的索引工具,能够提供科学技术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成果。SCI引文检索的体系更是独一无二,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收录或引用的数量,已被世界上许多大学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SCIE(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共收录期刊5600余种,每周新增17750条记录,记录包括论文与引文(参考文献),其引文记录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书、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利和其他各种类型的文献。Science Citation Science Expanded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的数据库,其所涵盖的学科超过100个,主要涉及以下领域:农业、生物及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学及化学;行为科学。 而SSCI、A&CI分别是其社科类和人文艺术类的数据库。 而ISTP / ISSH 分别是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和社会与人文科学会议录索引的原来的叫法,现在是: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 - Science (CPCI-S) ;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 - Social Sciences & Humanities (CPCI-SSH) 。SCI、SSCI、A&CI、ISTP、ISSH 都是Web of Science的数据库。Web of Science® 由七个数据库组成,内容包含来自数以千计的学术期刊、书籍、丛书、报告及其他出版物的信息。都是ISI Web of Knowledge 的产品。 Ei是全世界最早的工程文摘来源。Ei Compendex数据库每年新增的50万条文摘索引信息分别来自5100种工程期刊、会议文集和技术报告。Ei Compendex收录的文献涵盖了所有的工程领域,其中大约22%为会议文献,90%的文献语种是英文。Ei公司在1992年开始收录中国期刊。 Ei 数据库侧重提供应用科学和工程领域的文摘索引信息,涉及核技术、生物工程、交通运输、化学和工艺工程、照明和光学技术、农业工程和食品技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应用物理、电子和通信、控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石油、宇航、汽车工程以及这些领域的子学科。其数据来源于5100种工程类期刊、会议论文集和技术报告,含700多万条记录,每年新增约25万条记录。 无论CSCD还是SCI、ISTP...都只是收录期刊,而不发表文章,应该说是数据库。被这些数据库收录是作为评价期刊质量的一个指标。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CSCD的来源刊。

都是核心期刊 一样一样的

CSCD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在很多学校等同于CSSCI,可以说是自然科学类的CSSCI。

陕西科技大学学位论文

应该不是吧, 还有便携式凸轮机构分度精度测量仪的研制 - 陕西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便携式凸轮机构分度精度测量仪的研制

中国海洋大学 金融学专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 申请流程第一,考生需要报读在职课程研修班学习并参加课程学习,修学分。第二,修满学分获得结业证书。第三,参加五月份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第四,提交科研成果论文参加学位论文答辩。第五,获得硕士学位。未通过申硕考试的的次年可继续报考,共四次机会。【一、关于入学】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满三年(以每年报考同等学力考试时间为准前推三年)即可报名入学。【二、关于学分】本专业共分为十个研究方向: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理论与政策、投融资管理与资本市场、金融市场与金融工程、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监管、 社会保障,保险市场与政策和保险精算。(一)学位课:公共必修课:自然辩证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英语专业必修课:中级宏观经济学,当代金融理论,中级微观经济学等(二)选修课:公司金融,国际金融理论 宏观经济分析 金融营销理论与实践等完成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规定的课程学习,修满要求的学分,成绩合格,一般进修约2年时间。【三、关于考试】每年3月份报名,5月份考试,考试内容为英语和经济学综合两门课程。1、英语考试的难度在大学英语四级到六级之间的水平;2、经济学综合考试内容包括:(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3)财政学(公共经济学)(4)西方经济学 (5)国际经济学(6)金融学原理【四、关于论文答辩】同等学力申硕论文答辩最多有两次机会,申请论文答辩的考生,一定要在通过申硕考试一年之内,完成论文创作,并按时参加论文答辩。●同等学力申硕答辩通过者,将被授予硕士学位证书;●如果考生没有通过论文答辩,此次申请无效;●如果考生没有通过同等学力申硕论文答辩,但是答辩委员会要求修改论文,半年后可以重新申请一次论文答辩。如果仍没有通过论文答辩,则此次申请无效。

纪录片论文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纪录片论文的参考文献有哪些,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纪录片论文参考文献一:

[1]李三强.动画纪录片--一种值得关注的纪录片类型[J].中国电视,2009(07).

[2]聂欣如.动画可以成为纪录片吗?[J].中国电视,2010(02).

[3][美]比尔?尼可尔斯.纪录片导论[M].陈犀禾,刘宇清,郑洁,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4]朱思晔.当代法国喜剧电影中的'法式幽默[J].世界电影.2012(6):188.

[5]张同道.《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4月.

[6]谢勤亮.《影像如何记忆--年鉴学派视野下的中国纪录片》[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4月.

纪录片论文参考文献二:

[1]石裕东,邢起龙.微文化内涵初探[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6):77-79.

[2]焦道利.微纪录片的叙事美学--以《故宫100》为例[J].中国电视,2015(1):82-85.

[3]李汶羲.短篇幅纪录片之美--以《故宫100》为例[J].新闻世界,2013(2):100-102.

[4]刘烨.微纪录片的特征与叙事策略--以《故宫100》为例[J].新闻世界,2013(7):273-274.

[5]宁一中.从“经典”到“后经典”: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解读之一[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3(1):70-78,90.

纪录片论文参考文献三:

[1]李莉.纪录片中的动画现象研究[D].苏州大学,2013.

[2]姜浩.纪录片中的动画与动画纪录片[J].中国电视,2014,01:86-90.

[3]臧飞.后现代语境下动画纪录片的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2.

[4]201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1-03-31.

[5]清史研究--清光绪帝砒霜中毒类型及日期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万彬彬.科学纪录片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7]钟里满.清史研究--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重大学术问题研究专项课题成果: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李思蓓.《电视人文纪录片的怀旧趣味》[J].《浙江传媒学报》,2012年2月.

参考文献格式

(1)期刊文章(文献类型标识:j)[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任选)。

(2)专著(文献类型标识:m)[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文献类型标识:c)中析出的文献(文献类型标识:a)[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论文集主要责任者(任选)。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文献类型标识:d)[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5)国际、国家标准(文献类型标识:s)[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发布年。

(6)专利(文献类型标识:p)[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名称[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7)电子文献[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

(8)未定义类型的文献(文献类型标识:z)[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论文学分

60算呀般毕业论文评审师打根据数档给优秀良等及格及格般师数打60关

如果你是09、10级的,以下情况你不能高兴的毕业:1、无毕业证、无学位证:未拿到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数(必修课未到60分,选修课没修够等)2、有毕业证、无学位证:英语四级未通过(含最后的校内四级)、必修课补考未达75分的科目学分综合达25学分3、未拿到毕业证学位证的同学可在毕业后两年内补修未通过的科目,合格后可拿证,两年内依然不合格,那就再也拿不到了告诉你个不是秘密的秘密,如果你实在拿不到学位证,那么就考研,即使考上一个比科大差的学校,毕业证、学位证全拿……

只要你清考过了,四级在355以上就OK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