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建筑杂志社社长曾少华

发布时间:

建筑杂志社社长曾少华

美国著名结构工程师法兹勒·康说:今天建造190层的建筑已经没有任何实际困难。要不要盖摩天楼或在城市里如何处理摩天楼,并不是工程问题,而是个社会问题。 摩天大楼为何成为社会问题?专家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高层建筑的弊端及其对城市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1、日照及阴影。摩天楼大多无遮挡,白天日照时间长,辐射热量大,不同高度和不同方位的房间室内温度各不相同,造成空调负荷变化剧烈,冷暖气的调节比较困难。装置高反射玻璃能反射掉30%的辐射长波,但把热量散发到邻近建筑和人身上,影响周围小环境。此外,摩天楼日照下的阴影很大,对阴影区内的建筑、广场和道路等都有影响,危害周围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玻璃幕墙对阳光的高反射及对周围街景的反映,形成光污染,干扰司机和行人的视觉。 2、风。风速是随着楼的高度增加而增大,处于风流场中的高层建筑,由于风速、风向和周围气流的变化,各个面都受到不同的压力,使高层建筑产生一定的运动,产生缓慢的偏移和围绕偏移位置的振动。这种振动能使主体结构开裂,围护结构遭到损坏,还使得居住者和工作者感到不适。风除对高层建筑本身产生影响以外,还对周围环境有一定影响。风碰到高层建筑,分别在它的上下左右穿过,经过上面及左右两侧的风,因气流的收缩而产生负压,随之出现涡流。还有一部分风向下带到地面,再强行分向左右两侧穿过建筑物。这种高层建筑周围的地面风流,除影响到附近的低层建筑外,还会给附近的行人造成不舒适。 3、噪声。高层建筑本身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特有噪声,如电梯、空调机组和冷却塔等工作时发出的声音。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速加大,风的呼啸声及碰到建筑上的撞击声也越大。另外还有城市环境噪声的影响,包括城市交通噪声和人们的生活噪声,尤其在市中心街道两边密集排列高层建筑的地区,噪声由于高耸摩天楼的阻挡而不易迅速消失,还常常由于高层建筑上的玻璃及铝板等金属外装饰材料对声音的大量反射形成回声,延长了噪声的干扰时间。 4、空间的压迫感。容积率过大,造成城市空间的畸形,使得城市空间狭窄压抑,看不到多少蓝天,看不到自然的东西,钢铁、混凝土、玻璃、石头,冰冷而坚硬,缺乏人情味和生命气息。这是许多人在高楼林立的夹缝中共同的感受。 5、火灾。摩天楼比其他民用建筑潜伏着更多的火灾危险性,纵横交错的各种管道,垂直的楼梯间、电梯井、衣物滑槽以及封堵不严的管道井等,火灾时易形成烟囱效应。烟气沿竖向井道上升的速度有时甚至可达每秒8米。火势沿外墙向上扩大,玻璃幕墙建筑遭受的危险更大。一旦发生火灾,扑救极其困难。消防云梯车最高仅能达到53米。水带直接供水高度只有150米。超过300米的超高层建筑,可能容纳数万人,发生事故,人员疏散困难。 美国“911”恐怖事件还血淋淋地证明:标志性的摩天楼更容易成为恐怖袭击的对象。 5 摩天大楼其实并不经济 当纽约世贸大楼轰然倒下的时候,人们在为恐怖主义分子的暴行震惊和愤怒的同时,真实感受到庞大建筑如生命一样的脆弱。1993年,世贸大楼地下停车场发生爆炸事件,经济损失达到5·5亿美元;这一次,世贸大楼成了历史深处最惨痛的记忆,大楼本身的经济损失已经无法用确切的数字来计算,更何况那么多生命和恐怖事件对世界经济所带来的震荡。 摩天大楼已被许多建筑界人士称为“高级麻烦”,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倒塌更让人深刻地认识到了这种麻烦的可怕。人们简单地认为盖了高楼就现代化了,其实只看到了这些建筑物所反映的技术进步的一面,而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这些建筑终究是要让人去居住或使用的,忽略了其经济实用的一面。 高层建筑虽有节约土地的经济性一面,但它带来的另一面是不经济的:能耗大、设施费用大、拥挤、上下困难、生活工作成本高。 高层建筑对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日益受到关注,并被概括为反自然、反生态。在许多发达国家,公众已不愿被装入由高楼大厦和高速公路组成的紧张运行的机器中,而纷纷涌向郊区享受宁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帝国大厦在经济危机中曾被称为“空国大厦”;美国一些城市近年来市中心区的摩天大楼空房率直线上升,投资商陷入困境。 一幢超过400米的摩天大楼,每天的管理维护费用就约100万元人民币,再权衡其巨大的建设投资,建筑界已有人士作出结论:超过300米,摩天大楼就失去了因节约用地换来的经济价值。中国最高的摩天大楼——上海金茂大厦,高420·5米,总投资50个亿,其中24亿元为贷款,还贷的压力十分沉重;管理经费比建造投资还要大,金茂大厦仅日常的管理维护费用每天就需100万元人民币。 建筑学家认为,建设高层建筑一般是在用地紧张地情况下采用的方案,如果当地土地资源并不十分稀缺,建高楼投资太大,从经济角度考虑并不划算。 《建筑师》杂志主编王明贤撰文指出,耗费能源的摩天大楼完全可以宣布它们下课了。摩天楼是工业社会的产物,代表20世纪建筑成就。后工业社会的建筑强调绿色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而且网络的出现已经完全改变了世界。大公司完全可能在郊区低矮的建筑里办公指挥全球,从研究趋势已经可以看出:建筑学在21世纪马上就要转向了。 6 广东的反思 改革开放以后,广东省各地特别是广州和深圳市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规划中的广州珠江新城几乎全部是由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组成。盘点广州、深圳的高楼大厦,由于高层建筑的过分密集而避难设计不足、难以有效对人群进行疏散等问题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专家们指出,广州的高层建筑密集问题尤其突出,一旦发生意外灾难,疏散人群的安全地方都没有。著名建筑专家周干峙院士曾忠告广州,广州建筑拥挤率高,伸手就可以触及对方墙壁的“握手楼”多,这不仅使居民越来越不能忍受,也不符合消防的需要。而这种不合理的布局必将影响广州向国际化城市建设迈进的速度,今天不解决掉,以后就是建得再高终究也会被拆掉。 专家们还指出,按照我国公安部消防局对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不包括高层住宅),应设置避难层,避难层的设置,自高层建筑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15层;避难层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按每平方米5人计算。而广东的很多许多高层建筑都不符合此设计要求,许多楼宇都有设置具备防火和避难作用的隔空层,但大部分的发展商都把避难层改作了办公室或会所。 一些高层建筑因场地太小、离马路太近,其总体效果不理想。这也是广东高层建筑的另一个通病。专家们认为,一些地方建筑杂乱无章的现状与规划部门的工作跟不上有很大关系。整体意识、超前意识不足,管理较为混乱,如某市中心区一栋报批时只有20多层楼房,最后建了50多层。地皮征用随意性较大,建设性破坏现象严重,加上其他因素如环境污染、交通阻塞、空气污浊、绿化不够、公共活动场所太少等等,也影响了城市的整体文化氛围对高层建筑作为标志性建筑的表现力。 在人多地少的城市,建造高层建筑仍是为城市争取发展空间的一个手段。如香港尽管有1070平方公里的面积,而可用于城市发展的只有96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域,建筑只能往高处长,但城市的居住环境却为此大打折扣。但广东的一些城市情况与香港不一样,因此专家们认为,我们并不一定要把西方国家发展城市的教训当作经验来学,更不能把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忽视环境、片面追求开发效益的倾向当作规律来认识。摩天大楼热应当降温。

党建杂志社社长

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读物出版社,联络部副主任

厉害。《党建》杂志创刊于1988年1月,是由邓小平同志题写刊名、中宣部主管的关于党的建设的综合性党刊。近年来《党建》杂志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刊物质量,以其权威性、指导性、可读性和亲和力,深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喜爱。

李智勇,男,汉族,1953年1月出生,江苏扬州人。1970年3月参加工作,197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生毕业,1998年结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技术经济专业,2001年7月获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江苏省南京钢铁厂工人、工会干事、宣传干事、团委副书记;中央组织部研究室干部、办公室副主任、部刊处副处长、处长,党建读物出版社副社长、总编辑,党建研究所副所长兼《党建研究》杂志社总编辑,办公厅主任,副秘书长;2001年2月任中央组织部秘书长;2005年7月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2007年8月兼任人事部副部长、党组成员。2008年3月24日兼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

福建省杂志社社长

黄如论,男,汉族,1951年9月18日出生福州连江县马鼻镇辰山村,旅菲华侨,高级工程师,闽江学院副董事长。现任世纪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兼任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侨联常委、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华商会会长、云南省人民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咨询团副主席、云南省人民政府顾问、北京银行董事局董事、中国致公党福建省委副主委、福建省政协常委、福建省慈善总会高级顾问、福建闽江学院副董事长、世界福州十邑同乡会名誉会长、《东南置业》杂志社名誉社长、北京唐风美术馆高级顾问等社会职务。2012年7月25日,再次当选中国致公党福建省委副主任委员。2015年,黄如论以31亿美元资产位列福布斯华人富豪榜第94名1。

陈章汉,1947年生,祖籍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文学学士,编审,当代辞赋家,书法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福建青年杂志社副社长、副总编,现任福州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兼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校长(1984年7月2日黎明大学成立) - 第一任 梁披云 著名诗人、书法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历任全国政协六、七、八届委员,澳门特区筹委会委员,推委会委员,全国侨联顾问,东方文化研究会顾问,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澳门归侨总会创会会长,澳门福建同乡会会长,澳门笔会创会会长,澳门中华诗词学会会长,澳门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名誉教授,澳门大学荣誉博士,华侨大学副董事长,厦门大学名誉教授等职。 - 第二任郑 坚 历任福建省农业厅、农林水办公室科长,福建前线广播电台副总编辑,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第一、二届副会长,台声杂志社社长,中国记协第一届理事,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至六届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 - 第三任 陈觉万 历任国立华侨大学校长、吉林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省政治学会副会长、全国科社学会理事、全国苏东学会理事、省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全国华侨历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等职。 - 副校长曾文斗 (无资料) - 第四任 杨翔翔 历任华侨大学系主任、教务处长、教务长和副校长、福建省化工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留学生同学会副会长、福建省闽台科技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全国高校工程热物理研究会理事等职。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有突出贡献的政府特殊津贴。 - 今 第五任 林松柏 历任华侨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共产党泉州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六、七次代表大会代表 、福建省化学学会理事、副秘书长、福建省化工学会理事、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常委、泉州市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泉州市泉港区政府石化产业经济发展顾问、泉州市丰泽区人民政府经济社会发展顾问等职。董事长(1987年10月12日黎明大学校董事会成立,实行侨建公办)永远名誉董事长 巴 金 文学大师、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国政协副主席,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称号。 - 第一任 梁披云 (资料同校长信息栏) - 第二任 李尚大 著名印尼闽籍企业家、侨领。曾任厦门大学及华侨大学校董事会董事、集美大学校董会副主席、世界安溪联谊会董事长、黎明大学校董会董事长等职。 - 第三任 梁灵光 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中共广东省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共广东省委原书记、广东省原省长、原国家轻工业部部长。 - 代理董事长 胡 平 中共党员、原国家商务部部长、国务院特区办主任,历任全国政协第八届、第九届常委、福建省省长、福建副省长兼省计委主任、福建省计算机和集成电路领导小组组长。 - 今 第四任 陈明金 任全国政协委员、澳门残疾人奥委会会长、澳门城市大学校董会主席、华侨大学董事、澳门同善堂值理、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第四届立法会议员、第三届澳门特区政府行政会委员、澳门特区政府颁授仁爱功绩勋章。

中华医学杂志社社长

主 任:田景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顾问、中国保健科技学会顾问、中国药膳研究会名誉会长 ;副主任:王敏清:国家卫生部保健局原局长杨保华:国家卫生部原办公厅主任委 员: (按姓氏笔画排列,不分先后)马彦彦: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妇产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委员于秀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于国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医务处主任、主治医师王建璋:中国企业家健商促进活动组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王伟刚:中日友好医院国际医疗部主任医师王亚平:北京军区总医院肾脏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北京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总后专家库成员王玉雯:北京妇产医院中医专家王振国:中国医学基金会肿瘤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席王洪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副教授王立祥:北京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王 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王耀献: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医疗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协会肾病分会副会长王国干: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王莒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皮肤科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王 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王笑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王振常:同仁医院医学影像中心主任、放射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王宁利:北京同仁医院院长助理、眼科中心常务副主任、眼科临床部主任、眼科首席专家、教授马东丽: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委员马长生: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房颤诊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尹 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医务处处长、副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付 鑫:国家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原司长龙 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妇科主任、主任医师母义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教授、博导田 文: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杂志外文版审稿田金州: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叶树勇: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理事、中日企业家健康工程医务总监叶京英: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咽喉科主任、睡眠呼吸监测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仝小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院长、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史 斌:首都医科大学教授、附属复兴医院内科主任兼任血液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左萍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室研究员、教授、博导、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药审评专家纪小龙:北京武警总医院纳米医学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树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耳鼻喉科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刘炜宏:中国针灸杂志社社长刘焰刚: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推拿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刘正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行政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刘惠亮:北京武警总医院心脏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刘惠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肾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刘红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主任、主任医师刘 博: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副研究员刘晓惠:北京安贞医院科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刘 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吕仁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糖尿病肾病研究室主任、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博士生导师吕 莉:北京武警总医院营养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吕树铮: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保健局老年心血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向红丁:卫生部糖尿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乔晋琳:海军总医院康复理疗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常委、副秘书长许润三:国家名老中医、教授,中日友好医院妇科特需门诊专家许建阳:北京武警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理疗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许 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妇科主任、主任医师许 媛:北京同仁医院外科主任医师、教授米树华:北京安贞医院特需医疗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朱凤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治疗中心副主任医师朱新华: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解放军总医院干休所门诊部主任朱思泉: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白内障科副主任、副教授、硕士导师庄晓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伍沪生: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风湿免疫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叶永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科主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委员、国家中医管理局项目评审专家。华 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兼心律失常诊治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阮祥燕:北京市妇产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妇幼保健研究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经络学组成员何连德:解放军总医院原内科主任医师、中国企业家健康工程专家组高级顾问何萃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副主任、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妇产科教授、硕士生导师李佩文: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彩娟: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李 宁:北京佑安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李连达: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基础研究室主任、国家新药及保健食品审评委员李明旭:中华血液净化管理学会委员、海军总医院副主任医师李淑媛:著名营养专家、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学会主任李天庆: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医疗发展部主任、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李瑞芬:北京军区总医院著名营养专家、中国烹饪协会营养学家、教授李伟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学会毛发病学组委员李 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泌尿科副主任、副教授李雅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普内科、消化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李建军: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疗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李 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特色医疗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志霞:北京同仁医院肿瘤外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李田昌: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心内科副主任李 彬: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研究员、教授、眼科中心医务办公室副主任李冬梅: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吴玉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肿瘤科主任、北京抗癌协会理事吴东海: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副主编、中日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吴永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吴海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血压诊治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吴 晓: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吴明营: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谷涌泉: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血管外科学组秘书谷雪虹:北京积水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沈珠军: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内科杂志》特约审稿人苏有明:北京军区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中国医师整形与美容分会委员、全军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汪家瑞:北京宣武医院名誉院长、心血管科主任、教授肖利华:北京武警总医院眼眶病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杜雪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何悦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影像学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何建国: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病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祁 哲: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陈光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陈彤云: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原主任陈仁吉:北大口腔医院博士、副主任医师陈意麟: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北京宣武医院原副院长、消化科主任陈 虹:武警总医院肝移植研究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陈 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陈 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党委书记、消化中心主任、主任医师陈 方:北京安贞医院医务处处长、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陈韵岱:北京安贞医院科研处处长、心内科副主任、副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心脏病学系办公室主任林英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病研究所副主任医师厐 鹤: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杨德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华医学杂志审稿人、老年肿瘤学会执行委员杨中苏: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血脂研究室主任、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博士杨晋翔: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西医结合协会副会长杨 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杨跃进: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杨金奎: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生导师杨博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导。余振球: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家委员会总干事张星华:北京空军指挥学院医院内科主任、首长保健室主任张莉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张 京:海军总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张洪春: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张燕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肛肠科主任、综合外科主任、大外科副主任张志忠: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会员、北京市友谊医院主任医师张山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张 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超声影像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张进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副院长、泌尿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张 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主任、心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张 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科副教授、医学博士张胜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张舒心: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青光眼专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张 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临床部副主任、眼底病专科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张 罗: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张建中:北京同仁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张兆光:北京安贞医院院长、心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教授、硕士生导师张声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医师张新超:卫生部北京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卫生部急诊医学教育合作项目培训基地教育委员。张健群: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张英川:北京安贞医院心电生理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邹留河:北京同仁眼科中心角膜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范景利:总后卫生部防疫大队队长、北京市预防医学会副会长金 玫:北京中医医院业务副院长、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罗成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美国结直肠外科学会会员罗 毅: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小儿心脏科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林中鹏:中国人民大学华人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孟昭锐:全国高科技健康产业工作委员会主任孟 旭: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常委柳志红:阜外医院心内科肺血管病诊治中心副主任、心内科五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郑 刚:解放军401医院内二科副主任、博士郑迎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门诊副主任郑 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庞秀琴: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眼外伤科副主任、硕士生导师苑惠清: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周登峰:人民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医疗管理局教授周文泉: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新药审评专家、国家中药品种保护评审委员会委员周跃华:北京同仁医院屈光专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周 兵: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教授周玉杰:北京安贞医院干部保健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侯曼岑:北京天坛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侯生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主任、主任医师、副院长胡卫国:原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所医疗处处长、教授、世界针灸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施玉英: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白内障学组成员、北京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委员、北京同仁医院白内障科主任施学斌:北京安贞医院营养科主任、著名营养专家。俞红霞: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祝总骧:北京炎黄经络研究中心教授姜 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ICU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席修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骆成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副教授夏恩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妇产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赵战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专业建设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医学博士赵守琴: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贺丽霞: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急诊抢救科主任医师高学敏: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监局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保护品种审评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高金声: 中国医院文化杂志社总编、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医院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高彦彬: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肾病内分泌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高江平: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高秀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干部保健科副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顾晓明:北京武警总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承雄: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唐 炘: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徐志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主任徐 浩: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心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海 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后、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主任钱文燕: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钱 杰: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博士。翁维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新药审评专家、博导。袁申元:北京同仁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北京市糖尿病防治办公室主任。袁晋青: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副主任医师、博士袁贤奇: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诸国本: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秦学文: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浦介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副主任、病理及生理实验中心主任、博导。党爱国: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黄永昌: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卫生部科教司原司长郭维琴: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卫生部药物保健品种委员会委员康治国:北京广安门医院肛肠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屠德华: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卫生部结核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陶 海:武警总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黄 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黄方炯: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黄 雯:北京同仁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黄志刚: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曹 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主任、医学博士康 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康连鸣:卫生部心血管药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药理中心医学硕士梅 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程少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程海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葛文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消化科主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评审专家韩 锐: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原副所长、教授博导、国家保健食品专家、中国抗癌协会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韩仪敏: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韩德民: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北京同仁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鲁卫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内科主任、教授、博导鲁 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童腊梅:海军总医院妇产科、圣爱男科医院妇科主任彭晓燕: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傅汉菁: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褚小玲: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蒋雄京: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惠汝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雷仲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骨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医学会骨伤分会理事赖爱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妇产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导师、教授谭慧琼: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副教授、主任医师谭明生: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骨科脊柱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国脊髓损伤学会委员霍 凤:北京市宣武区中医医院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樊中州:北京圣育中医院院长、副主任医师、世界中医男科学会常务理事樊代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主任委员樊朝美:卫生部心血管药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药理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熊必俊: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老教授协会老年学与老龄产业研究会主任魏文斌: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副主任、眼科中心临床部副主任、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应用基础部主任、副教授病病人的护理与康复、社区常见传染病的护理、社区紧急救护、社区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柴枝楠:中国中西医急救北京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急救分会委员、中日友好医院急诊部主任、世界急危重症杂志主编、中日友好医院急诊部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常翠青: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养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运动营养食品分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张国虹: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护士指导员、全国健康护理管理中心主任郎子平:社区健康教育首席专家娄 伟:社区康复保健专家陈风纪:专家服务中心主任花宝金: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副所长唐启盛: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院长

问题一:杂志主页是什么意思 首先说明一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并没有对期刊的行政级别进行划分,一般都是各大院校对学术论文发表的期刊根据主管主办单位进行级别的分类。 由国家部级单位主管或主办的期刊为国家一级期刊;由国家学会或协会等主管或主办的期刊为国家二级期刊。 以上两类刊统称为国家级期刊。 例如: 《中华医学杂志》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该刊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医药卫生类领军刊、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核心期刊、该刊英文版更是SCI,期刊的质量毋庸置疑,但是该刊若按级别划分则为国家二级期刊(由此可见期刊的级别与期刊的质量没有关系)。 省级期刊与国家级期刊的分类一样:省厅主管或主办为省一级期刊;省协会或学会等主管或主办为省二级期刊,这两类期刊统称省级期刊。 如有其他问题请继续追问。 问题二:《读者》杂志的官方网站是什么? 读者没有官方网站,以前有,现在关闭了 《意林》yilin/ 《青年文摘》qnwz/index 问题三:《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的主页是什么? 网站地址:watergasheat/ 不是很好找的吗? 如果你真的写得很实用或有创新,那不中也难 审稿期在建筑类核心期刊排行榜上排第八,见 问题四:cell杂志官网是什么? cell/ 问题五:Sci期刊主页里FEB代表什么意思 SCI 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其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创刊于1961年,它是根据现代情报学家加菲尔德(Engene Garfield) 1953年提出的引文思想而创立的。时至今日加菲尔德仍是SCI主编之一。SCI是由 ISI(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nc.)美国科学情报所出版。现为双月刊。ISI除了出版SCI外,还有联机型据 SCISEARCH。ISTP(Index to Scientific &Technical Proceeding)也由其出版。 SCI是一部国际性的检索刊物,包括有: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农业、技术和行为科学等,主要侧重基础科学。所选用的刊物来源于94个类、40多个国家、5O多种文字,这些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加拿大等,也收录一定数量的中国刊物。 SCI选择期刊比较科学,它运用引文数据分析和同行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考虑了期刊的学术价值,在选用的 3400余种期刊里包含了国际上较为重要的期刊。它所择取的80万条论文,可以说是集各学科之精萃。因而,它成为国际公认的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准的代表性工具。并将其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的多寡,看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及其科技实力指标一。SCI检索系统历来成为世界学术界密切注视的中心,争相角逐的焦点,世界公认的文献统计源。 然而SCI就其本身而言,最重要的功能是帮助科技人员获取最需要的文献信息。这也是编辑该部索引的主要意图。 SCI最大的优点是引文功能,在这里读者能很快地了解到某一作者的某篇论文是否被他人引用过,通过引文次数可以了解某一学科的发展过程。另外,使用SCI还可以了解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信息,如:有没有关于某一课题的评论看某一理论有没有被证实,某方面的工作有没有被扩展,某一方法有没有被改善,某一提法是否成立,某一概念是否具有创新性等等。因此SCI也具有反映科技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功能。 SCI的这些优点对科技工作者查阅最新文献、跟踪国际学术前沿、科研立项以及在具体的课题研究时及时了解国际动态都有很大帮助。 SCI选取论文情况 SCI论文润色选取期刊、论文标准较其他刊物严格,已成为公认事实。SCI每年收录我国科技论文不等,究其原因相当复杂,有语言、政治、经济、科技发展规律本身的原因,也有其严格执行选刊和论文选取标准的原因。SCI每年都要充实和调整使用刊物种数。 经有关部门调查指出,SCI选刊依据主要有三方面:编辑质量、引文指标和专家评审,其中引文指标最为客观。经统计1995年 SCI收录我国6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即期刊论文被引用的比率)都不足,平均不足0.2 3,而同年SCI收录的3 4 0 0多种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约为1左右,其中影响因子最高者达到48.9,可见我国期刊的引文指标距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之大,这恐怕是影响我国期刊入选 SCI的重要原因之一。 面对现实如何提高投稿入选率,我们觉得应从两方面引起注意:一、力争向国外投稿。SCI选刊情况虽在不断变化,但它仍有自己的核心圈刊物。据1996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发表的年度研究报告显示,1996年SCI收录我国论文期刊种数虽减少,但排位却由15升至14名。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我国论文进入SCISEARCH的期刊数量增多了。从进入SCI核心圈的8200篇论文看,有 91%是发表在国外期刊上,只有9%发表在国内期刊上。据专家分析,几年内国内......>> 问题六:Nature 和Science 杂志的官方网站是什么?免费的吗? nature/nchina/index sciencemag/资料应该有免费有收费的,如果你具体查的话,还是找找你的大学倒是比较好。 问题七:花火杂志的官网是什么? s-merry/花火所属的魅丽文化 问题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网址是什么? 中国国家地理新官网: dili360 中国国家地理老官网: g 《中国国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识》,是一本关于地理的杂志月刊,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主办。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外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是中国大陆较为出名的一本有关地理的杂志。 现任杂志社社长为李栓科(1997年至今)总编辑为单之蔷。 问题九:socool杂志官网是什么 vgame/index/ 问题十:请问cell press包含多少种期刊,主页中的trends journal是什么意思 20分 Cell Press 的期刊是生物医学方面最为权威的学术期刊。通过Cell Press 网站或ScienceDirect,您可以服务其出版的14种期刊网络版,迅速地获得最新的科研成果。15种期刊名称及简介如下(可以通过主页的滚动图片菜单查看,或者cell press 简介): Cell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Biophysical Journal Cell Host & Microbe Cell Metaboli *** Cell Reports Cell Stem Cell Molecular Cell Neuron Immunity Current Biology Structure Developmental Cell Cancer Cell Chemistry & Biology 期刊简介如下: Cell 三十年来,Cell 始终关注生物学方面最前沿的第一手学术资料,在出版业中树立起行业典范。从未有其它刊物能如Cell 一般长期为用户带来大批高质量的学术文章。文章质量高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门类榜首 Immunity 全面介绍免疫学方面的相关知识。出版学术论文和评论,超越狭义上的免疫学概念,将外延扩展至与其相关,或与有机体免疫系统相互影响的所有系统中。 Cancer Cell 致力于将新型的科研成果应用于基础和临床癌症群体,促进两者间的沟通交流。在癌症研究领域,Cancer Cell已成为出版前沿学术论文的权威刊物。 Structure 作为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原创研究、深入探讨或结构调研信息方面的权威论坛,Structure总能提供最丰富的资料,让读者及时掌握其研究领域的最新资讯。 Current Biology 涵盖整个生物学的相关知识,紧扣主题,以独特的视角将权威的学术论文与深入分析结合起来。跨学科分析、快速敏锐的评论,Current Biology 无疑是寻求出版、阅读生物学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之人士的首选。 Neuron 关注分子、细胞和发展神经生理学方面的学术成果,同时Neuron 也致力于系统研究(包括视觉、听觉、运行和边缘系统)、神经成像、学习、记忆、行为和附加认知学习等方面的科技动态。 Developmental Cell 全面介绍细胞生物学和发展生物学领域的相关知识。主要出版各种评论资料及核心研究成果。 Molecular Cell 创建于1997 年,作为Cell配套刊物的Molecular Cell在分子分析学领域独占鳌头。其研究主题涵盖从基础结构到人类病理基础等诸多方面。 Chemistry & Biology 创建时即以连系化学合成学和生物调研学为已任,现已成为本方面最具影响力的刊物。致力于出版最为优秀的学术成果,尤其适用于从事蛋白质阶段前沿研究的研究者。 trends journal也是其旗下的网络期刊,影响因子也大都在10左右,这是Cell Press从2007年开始出版的Trends (趋势)期刊。 如有疑问请追问,解决问题还望采纳。...>>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设有办公室、总编室、出版发行部、财务室、各刊编辑部,以及北京华康广告公司等部门。本部直接编辑出版22种期刊,同时对中华医学会主办,委托省市医学会或医学院校、科研院所编辑出版的104种期刊进行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充分发挥中华医学会专家云集、人才荟萃、信息畅通、联系广泛的整体优势,汇集国内外优秀的医药卫生专家,组成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编辑委员会和审稿专家队伍。在长达120余年的办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医学期刊编辑出版管理体系和制度,并培养、建立了自己的编辑队伍。依靠这些高层次的医学专家和高水准的编辑队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始终走在传播最新医学知识、交流最新科研成果、引导学术发展方向、推动医学科技进步的前沿,被公认为中国医学界最有学术权威性的杂志系列。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不仅是国内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源,也是中国医学界面向世界的一个窗口。126种期刊发行至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国外近千种医学期刊建立了长期交换关系。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还与全球最大的医学专业出版集团荷兰威科集团合作,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英文资源推向国际,将中国优秀的医学专业研究成果介绍到世界。同时,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也积极促进国内外的双向学术交流。创刊于1887年的《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多年来一直被国际著名检索机构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并以开放获取形式(OA)实现全文上网,在国际医学学术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百年薪火传承,世纪中华风范。”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经过百余年发展壮大,已形成学科分类合理、种类齐全的系列学术期刊群,被公认为国内学术水平最高、编辑出版质量最好、最具学术权威性的医学期刊群体,被业内人士亲切地称为“中华牌”杂志,并被上级主管部门誉为“中国科技期刊的一面旗帜”。在历届国家期刊奖的评选中,中华系列杂志均榜上有名,在 “精品期刊”评选和“双效期刊”评选中,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有多种入围。在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选中,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再获殊荣。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全体员工始终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锐意进取。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党支部多次荣获“卫生部机关党委先进党支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微机排版中心和《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辑部多次荣获共青团中央、卫生部授予的“青年文明号”称号。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连续多年荣获全国妇联“巾帼文明岗”称号。随着我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大幕的全面拉开,作为中国科技期刊的领军团队,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积极推进体制改革,打响了攻坚战的第一枪。2009年6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成立“《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这一永载史册的事件,标志着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新纪元的开始。我们将继续恪守办刊的准则,把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不仅办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完美结合的“双效”期刊,而且要成为读者和作者都喜爱的“双爱”期刊。真正实现我们新世纪的目标:传承百年经典、铸就精品中华期刊群,再现世纪华章、打造医学信息新航母。社长兼总编辑 游苏宁

陈悦,男,汉族,1965年出生。1989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获医学学士学位,同年进入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实验室从事病原微生物研究工作,后任实验室副主任。1998-2001年在WTO西太区传染病研究所任高级访问学者。2005年任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主任、教授,复旦大学上海公共卫生学院、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院微生物学教授,《检验医学》杂志社社长、主编,《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杂志编委,《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委,《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特邀编委,卫生部卫生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委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检验学会理事、上海市医学会医学检验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卫生检验专委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医院协会理事、上海市微生物学会理事、上海市免疫学会理事、上海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上海市医学会输血分会委员、上海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

福建建筑杂志社

主要栏目:工程经济、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管理、工程环保、工程设备、工程材料、工程定额、工程信息、行业导向、工程项目、科技前沿、现代城市、建委巡礼、监理之窗、建材天地、房地产揽胜、名企风采、精英专访、政策与法规、综述与论坛、节能与环保、试验研究、标准与检测、建筑与装修、新型建材、生产技术、工程应用、施工技术、机械与设备、经营与管理、工作研究、山水城市、结构设计优化、工程管理、风险控制、工程监理、投资与财务、施工技术、西部开发。尤其欢迎城市规划、开发区建设、小城镇建设、土木工程、建筑设计、公路桥梁、房地产开发、水利电力、项目管理、造价估价、建筑材料、装修装饰及线路管道等方面文章。

有“建筑”两个字的,80多本 刊名/刊号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建筑学研究前沿》(英文)) 10-1024/TU 安徽建筑 34-1124/TU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 34-1142/TU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1-3032/TU 城市建筑 23-1528/TU 低温建筑技术 23-1170/TU 福建建筑 35-1120/TU 高等建筑教育 50-1025/G4 工业建筑 11-2068/TU 广东土木与建筑 44-1386/TU 广州建筑 44-1229/TU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3-1252/TU 华中建筑 42-1228/TU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2-1288/TU 建筑 11-1405/TU 建筑•建材•装饰 23-1473/TU 建筑安全 51-1390/TU 建筑材料学报 31-1764/TU 建筑创作 11-3161/TU 建筑电气 51-1297/TU 建筑钢结构进展 31-1893/TU 建筑工人 11-2252/TU 建筑机械 11-1956/TU 建筑机械化 11-1919/TU 建筑技术 11-2253/TU 建筑技术开发 11-2178/TU 建筑技艺 11-5792/TU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44-1644/TU 建筑节能 21-1540/TU 建筑结构 11-2833/TU 建筑结构学报 11-1931/TU 建筑经济 11-1326/F 建筑科学 11-1962/TU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61-1442/TU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11-4646/TU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42-1439/TV 建筑设计管理 21-1311/TU 建筑师 11-5142/TU 建筑施工 31-1334/TU 建筑细部 21-1488/TU 建筑学报 11-1930/TU 建筑遗产 10-1071/TU 建筑与文化 11-5058/Z 建筑与预算 21-1286/TU 建筑知识 11-1243/TU 江苏建筑 32-1195/TU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2-1830/Z 绿色建筑 31-2040/TU 南方建筑 44-1263/TU 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11-3732/TU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37-1449/TU 山西建筑 14-1279/TU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1-1521/C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1-1578/TU 时代建筑 31-1359/TU 世界建筑 11-1847/TU 世界建筑导报 44-1236/TU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61-1404/TV 四川建筑 51-1133/TU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51-1142/TU 铁道建筑 11-2027/U 铁道建筑技术 11-3368/TU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11-5823/TU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50-1198/TU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61-1330/C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科版) 61-1295/TU 现代建筑电气 31-2037/TM 新建筑 42-1155/TU 新型建筑材料 33-1078/TU 云南建筑 53-1065/TU 浙江建筑 33-1102/TU 智能建筑 11-4991/TU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11-5589/TU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11-4835/TU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年鉴 11-3115/TU 中国建筑防水 32-1462/TU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11-4723/TU 中国建筑业年鉴 11-4680/Z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11-4803/Z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11-4851/T 中外建筑 43-1255/TU 重庆建筑 50-1150/U

福建建筑工程网隶属于福建建设信息网,主要以承担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事务性、技术性、服务性工作和面向社会提供信息和咨询等服务的平台。以下是中达咨询为建筑人士整理相关建筑工程网的相关资料,内容如下:福建建筑工程网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基本流程:1、由住建部许可的资质,企业向省住建厅提出申请,为方便企业,需核对原件的,原件交企业工商注册地市、县(市)建设主管部门核对,省住建厅12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后报住建部。2、由省住建厅委托设区市住建部门(含平潭综合实验区)许可的资质,企业向工商注册地设区市住建部门提出申请,提交申请材料和原件供核对。其中,省属企业[指省国资委管理的总公司(或集团公司、控股公司)及其下属一层级的独立法人企业,省直部门和省高校直属企业]申请已委托设区市住建部门许可的资质,向省住建厅提出申请,由省住建厅审批。3、设区市审批时限12个工作日。4、企业可对审查意见中提出的问题作出陈述说明,陈述时间不计入审批时限。5、资质证书变更:(1)一级资质证书变更,经省住建厅审核后报住建部办理;(2)二级、三级、四级、暂定资质证书变更,报负责许可的住建部门办理;(3)企业非资质证书内容变更,报工商注册所在地市、县主管部门办理。福建建筑工程网地址:福州市北大路242号福建建筑工程网 E-mail:福建建筑工程网传真:福建建筑工程网邮编:350001更多关于建筑信息工程网的相关资料敬请关注中达咨询站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