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怎么样

发布时间: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怎么样

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中国力学学会、湖南大学共同主办的《动力学与控制学报》于2003年创刊,编辑部设在湖南大学. 该刊为季刊,中文版,国际标准16开本

目前2011版的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中没有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这个期刊。但这个期刊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算是普通国家级期刊吧

垃圾期刊,湖南大学以外的很难投,到处挑毛病,自己学校的什么都不是也收录。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杂志好投稿,但是周期比较长。一般审稿周期都很长《电机与控制学报》大概在半年左右。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审稿人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杂志好投稿,但是周期比较长。一般审稿周期都很长《电机与控制学报》大概在半年左右。

混凝土路面板相似理论与损伤诊断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损伤诊断与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倒塌性能与综合抗灾设计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场地震作用下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钢筋混凝土平板结构抗倒塌性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混凝土结构健康监控与损伤机理研究,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现代结构拟动力地震模拟协同试验方法与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第二负责人) 冷拔低碳钢丝非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用研究,1989年,湖南省科技进步四等奖;电液伺服结构试验系统闭环数控的研究与应用1992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设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网状配筋砖墙结构性能研究,1993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冷轧带肋钢筋应用技术开发与推广,1996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1996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子结构技术及其在高层结构动力试验及分析中的应用,1996年,机械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效预应力混凝土叠合结构体系受力性能和推广研究,1997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斜拉桥小曲率半径环向预应力体系试验研究及应用,2001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张望喜,易伟建,王力力,黄亮雄,文双武,.连续梁桥拓展多跨双曲拱桥的分析与控制[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0,(1).[2]刘霞,易伟建,.钢筋混凝土平面构件的配筋优化[J].计算力学学报,2010,(1).[3]尹犟,易伟建,胡其高,.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评估新方法[J].工程力学,2010,(3).[4]尹犟,易伟建,.基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随机地震动模型研究[J].工业建筑,2010,(2).[5]孟一,易伟建,.PVDF应力传感器的设计、标定及其在混凝土冲击试验中的应用[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2).[6]易伟建,李浩,.基于贝叶斯网的结构延性需求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9,(11).[7]肖岩,易伟建,.结构实验学的发展[J].建筑结构学报,2009,(6).[8]农金龙,易伟建,黄政宇,.超微掺量水溶性高分子粉末在砂浆中的应用[J].工业建筑,2009,(10).[9]易伟建,尹犟,.基于位移及滞回耗能的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新方法[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10]谢献忠,易伟建,陈文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动力识别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9,(7).[11]农金龙,易伟建,黄政宇,彭勃,.聚合物乳液砂浆的粘结养护特性及其粘结性能[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7).[12]张海燕,易伟建,.概率地震需求分析的简化方法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9,(4).[13]张望喜,易伟建,肖岩,刘蒙,张胜军,.“5·12”汶川地震灾区典型教学楼框架与楼梯共同工作性能[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2).[14]易伟建,吕艳梅,.高强箍筋高强混凝土梁受剪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9,(4).[15]尹犟,易伟建,.考虑竖向地震效应的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J].工业建筑,2009,(5).[16]易伟建,周云,李浩,.基于贝叶斯统计推断的框架结构损伤诊断研究[J].工程力学,2009,(5).[17]农金龙,彭勃,黄政宇,易伟建,赵雷,.丁苯砂浆界面粘结及强度试验分析[J].建筑结构,2009,(4).[18]张颖,易伟建,谭平,周福霖,.大震下中间层隔震体系的随机动力可靠性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9]周云,易伟建,.基于遗传退火混合算法的弹性地基上框架结构参数识别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09,(1).[20]张海燕,易伟建,.基于位移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1).[21]易伟建,蒋蝶,.Pushover分析中抗力曲线的概率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1).[22]易伟建,周云,覃廖辉,.大底盘双塔楼高层建筑的随机振动测试及模型修正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9,(2).[23]任宜春,张杰峰,易伟建,.基于改进L-P小波的时变模态参数识别方法[J].振动与冲击,2009,(3).[24]余东,易伟建,.现浇混凝土空心板的优化设计[J].中外建筑,2008,(12).[25]易伟建,刘翔,.动力系统模型阶次的确定[J].振动与冲击,2008,(11).[26]田明革,易伟建,.施工期混凝土时间效应数值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5).[27]谢献忠,易伟建,王修勇,陈文新,.结构损伤诊断与系统时域辨识研究综述[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6).[28]黄靓,易伟建,汪优,.最优实验设计的改进随机进化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27).[29]田明革,易伟建,李云,.施工期混凝土结构逐层叠加分析法[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3).[30]田明革,易伟建,.施工期混凝土时间效应增量型数值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31]张海燕,易伟建,.强度需求谱与延性需求谱之比较[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8,(3).[32]易伟建,段素萍,.带裂缝钢筋混凝土梁的非线性振动特征识别[J].振动与冲击,2008,(3).[33]黄靓,易伟建,汪优,.岩土工程可靠度分析的改进响应面法研究[J].岩土力学,2008,(2).[34]易伟建,雷国强,.锈蚀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承载力试验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5]田明革,易伟建,.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收缩性能随龄期变化规律试验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1).[36]张海燕,易伟建,.等效成二自由度体系的规则梁式桥概率地震需求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8,(2).[37]任宜春,易伟建,.结构物理参数识别的多尺度参数卡尔曼滤波方法[J].工程力学,2008,(5).[38]尹华伟,易伟建,.模拟P波向无穷远域传播的一致边界[J].工程力学,2008,(2).[39]易伟建,李鹏,.纤维约束混凝土轴心受压方柱应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J].工业建筑,2008,(3).[40]易伟建,周云,曹冰,.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的静动力实验研究及刚度识别[J].振动与冲击,2008,(1).[41]李鹏,易伟建,.钢套管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轴心受压试验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07,(1).[42]谢献忠,易伟建,王修勇,禹见达,.基于虚拟响应信号的结构参数时域辨识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07,(6).[43]张望喜,易伟建,陈友坤,谢小安,.双参数地基推力长桩的水平位移解析解[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4).[44]张望喜,易伟建,谢小安,陈友坤,.非均匀地基上自由梁的刚体模态分析[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7,(4).[45]张望喜,易伟建,.刚性路面接缝传力杆挠度解析计算[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1).[46]李鹏,易伟建,.多水准位移能力谱抗震设计方法[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0).[47]王力力,易伟建,何庆锋,.考虑剪切变形和转动惯量影响的梁的固有频率计算[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5).[48]易伟建,何庆锋,肖岩,.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倒塌性能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7,(5).[49]张望喜,舒浩华,易伟建,肖岩,陈友坤,谢小安,.某厂化学装置爆炸对设备房结构的损坏——调查与模拟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7,(4).[50]黄靓,易伟建,汪优,.计算机试验的分步优化设计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8).[51]易伟建,孙晓东,.锈蚀钢筋疲劳后静力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7,(9).[52]易伟建,李浩,.钢筋混凝土柱的“强剪弱弯”可靠性区间分析[J].工程力学,2007,(9).[53]易伟建,段素萍,.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框架结构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7,(3).[54]任宜春,易伟建,谢献忠,.地震作用下结构时变物理参数识别[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4).[55]易伟建,蒋蝶,.一种基于滞回耗能的改进pushover分析方法[J].自然灾害学报,2007,(3).[56]赵新,易伟建,徐圣,.钢筋混凝土梁锈蚀损伤定位与识别[J].振动与冲击,2007,(8).[57]周云,易伟建,.用PolyMAX方法进行弹性地基板的实验模态分析[J].振动与冲击,2007,(7).[58]任宜春,易伟建,.结构物理参数的分频段加权辨识[J].工程力学,2007,(6).[59]易伟建,张冰,.近场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损伤机理[J].自然灾害学报,2007,(2).[60]李立峰,邵旭东,易伟建,张欣,.扁平钢箱梁局部稳定模型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07,(3).[61]赵锋军,李宇峙,易伟建,.桥面沥青铺装层间应力分析简化模型[J].土木工程学报,2007,(6).[62]周云,易伟建,.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框架结构的参数识别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7,(6).[63]易伟建,周云,张望喜,.弹性地基板模态试验及地基动参数识别[J].中国公路学报,2007,(2).[64]任宜春,易伟建,.非线性系统识别的小波方法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7,(3).[65]王力力,易伟建,.斜拉索的腐蚀案例与分析[J].中南公路工程,2007,(1).[66]任宜春,易伟建,谢献忠,.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识别[J].振动与冲击,2007,(2).[67]易伟建,孙晓东,.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疲劳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7,(3).[68]周云,易伟建,.带减振圈斜拉索的参数识别及损伤诊断研究[J].中外公路,2007,(1).[69]赵锋军,李宇峙,易伟建,.钢桥面铺装防水粘结层抗剪问题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7,(2).[70]易伟建,周云,.基于高阶局部模态的弹性地基上框架结构物理参数识别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1).[71]尹华伟,易伟建,.简化桩模型在土-结构相互作用分析中的应用[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2]黄立葵,余进修,孔铭,易伟建,习宇,.路面结构极限承载能力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3]易伟建,向洪,.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工作应力的测试与分析[J].工业建筑,2007,(1).[74]易伟建,李鹏,.轴心受压砌体本构关系的试验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6,(2).[75]黄靓,易伟建,汪优,.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结构可靠度分析方法[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6,(4).[76]尹华伟,易伟建,刘艳,.有限元-界面元混合模型及其应用[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77]易伟建,吴高烈,徐丽,.模态参数不确定性分析的贝叶斯方法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06,(6).[78]金波,赵跃宇,冯锐,易伟建,.横撑对斜拉拱桥稳定性的影响[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79]易伟建,吴高烈,徐丽,.基于结构高阶局部模态的损伤诊断研究[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6,(4).[80]杨天春,易伟建,鲁光银,黄华林,.预应力T梁束孔管道压浆质量的无损检测试验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06,(3).[81]谢献忠,易伟建,刘锡军,禹见达,.非线性时域识别方程的不适定性与正则化方法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6,(5).[82]赵锋军,易伟建,李宇峙,.桥面沥青铺装设计新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2006,(10).[83]周云,易伟建,.斜拉索截面信息未知时的刚度识别及索力计算[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84]刘霞,易伟建,沈蒲生,.钢筋混凝土深梁的拓扑优化模型[J].工程力学,2006,(9).[85]徐丽,易伟建,吴高烈,.混凝土框架模型结构参数的识别[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4).[86]徐丽,易伟建,.应变模态在框架结构节点损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振动、测试与诊断,2006,(2).[87]任宜春,易伟建,.钢筋混凝土梁的非线性振动识别研究[J].工程力学,2006,(8).[88]徐丽,易伟建,吴高烈,.结构局部损伤诊断的应变模态方法——分析与应用[J].自然灾害学报,2006,(3).[89]易伟建,张颖,.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弯矩增大系数[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2).[90]赵锋军,李宇峙,易伟建,邵腊庚,吴国平,.钢桥面铺装环氧防水粘结层材料与结构试验研究[J].公路,2006,(7).[91]尹华伟,易伟建,魏红卫,.横向推力单桩的动力非线性分析[J].工程力学,2006,(7).[92]徐丽,易伟建,吴高烈,.混凝土框架柱刚度变化识别的应变模态方法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6,(3).[93]张海燕,易伟建,.结构随机延性需求谱的应用研究[J].工程力学,2006,(6).[94]易伟建,何庆锋,肖岩,.工程结构试验数据库模型设计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5]易伟建,张海燕,.结构随机延性需求谱的理论研究[J].工程力学,2006,(5).[96]陈周熠,易伟建,赵国藩,林立岩,黄晓晖,.以圆钢管为钢骨的劲性高强混凝土柱的弯矩-轴力相关曲线的数值分析[J].工业建筑,2006,(4).[97]易伟建,赵新,.持续荷载作用下钢筋锈蚀对混凝土梁工作性能的影响[J].土木工程学报,2006,(1).[98]杨天春,易伟建,.瑞利波泄漏模式及其“之”字形频散研究[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5,(4).[99]谢献忠,易伟建,刘锡军,.部分输入未知条件下结构动力复合反演的分解算法[J].计算力学学报,2005,(6).[100]易伟建,杨随新.软土地基上的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2).[101]易伟建,赵新.工业厂房柱钢筋锈胀破坏模式及半电池法现场检测分析[J].工业建筑,2005,(12).[102]易伟建,李浩.基于贝叶斯网的钢筋混凝土耐久性损伤诊断专家系统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9).[103]杨天春,易伟建,何继善,吕绍林.求取道路结构型地层瑞利波频散曲线的方法[J].物探与化探,2005,(5).[104]谢献忠,易伟建.结构物理参数时域识别的子结构方法研究[J].工程力学,2005,(5).[105]陈周熠,赵国藩,易伟建,林立岩.带圆钢管劲性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试验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5).[106]任宜春,易伟建.基于小波分析的梁裂缝识别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05,(4).[107]陈周熠,赵国藩,林立岩,易伟建.钢骨为圆钢管的高强混凝土柱斜截面承载力计算[J].建筑结构,2005,(9).[108]杨天春,易伟建,何继善,吕绍林,GiovanniCascante.瑞利波泄漏模式的模拟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09]陈周熠,易伟建,赵国藩,沙镇平,林立岩.带圆钢管的劲性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的承载力及可靠度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10]李红雨,易伟建.宽扁梁楼盖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J].中外建筑,2005,(3).[111]张望喜,易伟建.纵横墙协同工作时砌体墙条形基础竖向荷载分析[J].建筑结构,2005,(7).[112]杨天春,易伟建,吴奇.瑞利波“之”字形频散的正演及实践对比[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3).[13]肖岩,胡庆,郭玉荣,易伟建,朱平生.结构拟动力远程协同试验网络平台的开发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5,(3).[114]谢献忠,易伟建.混合遗传算法在结构动力反演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力学,2005,(3).[115]杨天春,吴燕清,易伟建.瑞利波泄漏模式与“之”字形正演模拟[J].煤炭学报,2005,(2).[116]易伟建,张海燕.弹塑性反应谱的比较及其应用[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17]冼巧玲,易伟建,丁洪涛.外贴碳纤维布钢筋混凝土偏压柱强度和延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工业建筑,2005,(5).[118]杨天春,易伟建,何继善.道路结构瑞利波频散曲线的快速求解研究[J].岩土工程技术,2005,(1).[119]谢献忠,易伟建.全量补偿复合反演算法的改进及其应用[J].工程力学,2005,(1).[120]杨天春,易伟建,吕绍林.探地雷达数据文件的分割[J].物探与化探,2005,(1).[121]易伟建,易志华.刚性路面板模型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4,(12).[122]杨天春,易伟建,何继善,吕绍林.瑞利波勘探中频散曲线的正演计算[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4,(6).[123]冼巧玲,易伟建,丁洪涛.粘贴碳纤维布(CFRP)钢筋混凝土偏压柱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4,(11).[124]尹华伟,易伟建.结构地震反应Pushover位移形状向量的选取[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5).[125]谢献忠,易伟建.基于周期统计平均的结构动力复合反演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4,(3).[126]管德清,易伟建.焊接钢结构疲劳强度预测的应力场强模型研究[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27]易伟建,马文丽,刘光栋.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振型分解法[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28]易伟建,刘霞.遗传演化结构优化算法[J].工程力学,2004,(3).[129]谢献忠,易伟建.建模误差对结构损伤识别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的影响[J].振动与冲击,2004,(2).[130]赵跃宇,蒋丽忠,王连华,刘光栋,易伟建.索-梁组合结构的动力学建模理论及其内共振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4,(3).[131]钟华,易伟建,袁贤讯.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的地震层剪力[J].建筑结构,2004,(1).[132]李常青,易伟建,刘应龙.忽略填充墙刚度对框架结构的抗震安全性能的影响[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3,(6).[133]易伟建,易志华,孙晓立.非线性文克尔地基上的刚性板计算[J].中南公路工程,2003,(1).[134]颜东煌,李学文,刘光栋,易伟建.混凝土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确定的分步算法[J].中国公路学报,2003,(1).[135]易伟建,徐丽.钢筋混凝土板损伤诊断的动测法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3,(2).[136]唐昌辉,易伟建,沈蒲生,刘健行,李跃.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3,(1).[137]易伟建,刘霞.弹性地基梁损伤诊断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03,(4).[138]丁洪涛,易伟建,冼巧玲.碳纤维布(CFRP)加固压弯构件全过程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S1).[139]唐昌辉,易伟建,沈蒲生.混凝土轴心受压柱的可靠性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140]方志,张志田,易伟建.钢筋混凝土箱梁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中几种C_0型单元的探讨[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141]张望喜,易伟建.双参数地基上厚薄板通用元与地基参数识别的挠度反分析[J].工程力学,2003,(6).[142]田明革,易伟建.混凝土结构火灾后的检测方法[J].中外建筑,2002,(1).[143]程纬,刘光栋,易伟建.平稳地震动过程功率谱拟合及收敛性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2,(2).[144]易伟建,谭勇翔.钢筋混凝土小偏心受压构件失效概率及对施工质量缺陷的敏感性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02,(5).[145]易伟建,徐丽,郭国会.连续梁桥弹性支承识别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2,(4).[146]张望喜,易伟建,陈建阳,刘丽.斜拉桥索塔大吨位环向预应力束伸长量试验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2,(3).[147]易伟建,刘霞.混凝土板的裂缝诊断[J].振动工程学报,2002,(2).[148]程纬,刘光栋,易伟建.大跨度桥梁直接考虑拟静力位移影响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J].计算力学学报,2002,(3).[149]张望喜,易伟建.砌体结构墙体抗侧中的剪切滞后问题[J].建筑结构,2002,(2).[150]仇一颗,易伟建,袁贤讯.钢筋混凝土框架柱计算长度设计方法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151]潘芹,易伟建.卡尔曼滤波在结构物理参数识别中的应用[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S1).[152]李佳,易伟建.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滞回模型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S1).[153]张望喜,易伟建,陈建阳,刘丽.斜拉桥索塔锚固区大吨位小半径环向预应力束伸长量分析与研究[J].华东公路,2002,(2).[154]郭国会,易伟建.基于频率进行简支梁损伤评估的数值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1,(2).[155]张望喜,易伟建,陈建阳,刘丽.武汉军山长江公路大桥索塔锚固区带锚块足尺节段模型试验研究[J].中南公路工程,2001,(4).[156]郭国会,易伟建.基于模态参数进行连续梁损伤诊断的数值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1,(1).[157]易伟建,刘霞.结构损伤诊断的遗传算法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5).[158]易伟建,刘霞.混凝土空心板动力损伤诊断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01,(4).[159]黄慧明,易伟建.粘贴碳纤维片材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试验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S1).[160]唐昌辉,易伟建,沈蒲生.无粘结筋对构件抗弯刚度的贡献分析与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5).[161]易伟建,刘霞.基于遗传算法的结构损伤诊断研究[J].工程力学,2001,(2).[162]袁贤讯,易伟建.钢筋混凝土框架“强柱弱梁”及轴压比限值的概率分析[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0,(3).[163]颜东煌,李学文,刘光栋,易伟建.用应力平衡法确定斜拉桥主梁的合理成桥状态[J].中国公路学报,2000,(3).[164]徐丽,易伟建.框架结构模型修正的理论与试验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S1).[165]罗小勇,易伟建,余志武.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6).[166]易伟建,刘霞.混凝土梁板类构件边界条件识别与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167]郭国会,易伟建,尹娟.南村黄河大桥空心薄壁高墩抗震分析[J].华东公路,2000,(3).[168]康光宗,易伟建.铺板楼盖开裂的原因及预防办法[J].工业建筑,2000,(5).[169]郭国会,易伟建,尹娟.南村黄河大桥空心薄壁高墩抗震分析[J].公路,2000,(7).[170]程纬,刘光栋,易伟建.平稳地震动过程具分段均布随机频率的谱拟合模型[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0,(4).[171]罗小勇,余志武,易伟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极限承载力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0,(4).[172]康光宗,易伟建.装配式楼盖接缝处开裂的原因及其对策[J].住宅科技,1999,(5).[173]郭国会,易伟建.基于神经网络的框架结构破损评估[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9,(3).[174]颜东煌,文钰,刘光栋,易伟建.斜拉桥的施工最优控制[J].国外公路,1999,(3).[175]刘玉明,易伟建.一种识别结构系统边界条件的新方法[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S1).[176]姜海波,车惠民,易伟建.模糊推理方法简化铁路混凝土梁可靠性评估[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5).[177]程纬,刘光栋,易伟建.地震动相位谱与相位差谱分布特征的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178]郭国会,傅余萍,易伟建.基于Kohonen网络的钢筋砼简支梁振型识别实验研究[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1998,(4).[179]康光宗,易伟建,刘健行.钢筋混凝土水池裂缝宽度计算与控制研究[J].特种结构,1998,(2).[180]曾亚,易伟建,沈蒲生.混凝土路面板模型的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5).[181]易伟建,郭国会.神经网络在梁的边界条件识别中的应用[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4).[182]赵明华,易伟建.圆形和环形截面挡土桩的配筋计算[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183]郭国会,易伟建.基于神经网络的结构边界条件识别和损伤诊断[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184]程纬,易伟建,刘光栋.斜拉桥柔性索线型分析及快速迭代计算方法[J].公路,1998,(6).[185]康光宗,易伟建.钢筋混凝土板剪弯区段的裂缝宽度计算与控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4).[186]宋章树,沈蒲生,易伟建.钢筋混凝土柱破损检验与评估的理论及试验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1995,(4).[187]王长新,易伟建.带刚臂梁—柱特征值分析及损伤识别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1995,(4).[188]周先雁,沈蒲生,易伟建.混凝土平面杆系结构破损评估理论及试验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1995,(4).[189]易伟建,王长新,沈蒲生.混凝土工程结构振动测试实例及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1995,(4).[190]沈蒲生,易伟建,王长新.混凝土结构破损评估的动力学方法及应用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1995,(1).[191]王长新,沈蒲生,易伟建.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1994,(6).[192]易伟建,.冷拔低碳钢丝混凝土双向板的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1988,(3).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手稿回执

发表期刊论文8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35篇。1. 高强, 郭杏林, 扬海天. 遗传算法求解粘弹性反问题.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40(6): 664-668, 2000. 2. Yang HaiTian, Gao Qiang, Guo XingLin, Wu ChengWei. A new algorithm of time stepping in the non-linear dynamic analysis. Communications in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17(9): 579-611, 2001. 3. Yang HaiTian, Gao Qiang, Guo XingLin, Wu RuiFeng. A new algorithm of time stepping in dynamic viscoelastic problems.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22(6): 650-657, 2001. 4. Yang HaiTian, Gao Qiang. A precise time stepping scheme to solve hyperbolic and parabolic heat transfer problems with radiative boundary condition. Heat and Mass Transfer, 39(7): 571-577, 2003. 5. 林家浩, 高强, 钟万勰. 分层岩层介质中平稳随机地震波传播的精细解法. 岩土力学, 24(5): 677-681, 2003. 6. 钟万勰, 林家浩, 高强. 分层介质中非平稳随机波的精细求解.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1(1): 2-8, 2003. 7. Gao Qiang, Zhong WanXie, Howson W P. A precise method for solving wave propagation problems in layered anisotropic media. Wave Motion, 40(3): 191-207, 2004. 8. Zhong WanXie, Lin JiaHao, Gao Qiang. The precise computation for wave propagation in stratified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60(1): 11-25, 2004. 9. Zhong WanXie, Wu ZhiGang, Gao Qiang, Leung A Y T, Williams F W. Modal synthesis method for norm computation of H-infinity decentralized control systems I.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25(2): 123-134, 2004. 10. Zhong WanXie, Wu ZhiGang, Gao Qiang, Leung A Y T, Williams F W. Modal synthesis method for norm computation of H-infinity decentralized control systems II.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25(2): 135-143, 2004. 11. 薛齐文, 杨海天, 高强. 一种时域精细算法求解二维双曲热传导问题.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 12(3): 225-232, 2004. 12. 吴志刚, 高强. Hamilton系统特征值问题的摄动方法及其应用. 振动工程学报, 17(1): 7-10, 2004. 13. 吴志刚, 高强. 特征值摄动法估计区间系统的最小H-Infinity范数. 力学学报, 36(6): 1-5, 2004. 14. 钟万勰, 吴志刚, 高强. 广义卡尔曼-布西滤波算法识别系统参数.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1): 1-7, 2004. 15. Gao Qiang, Lin JiaHao. Stationary random waves propagation in 3D viscoelastic stratified solid.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26(6): 785-796, 2005. 16. Wu ZhiGang, Gao Qiang. Eigenvalues estimation for interval Hamiltonian system in H-infinity robust filter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1(1): 84-96, 2005. 17. 吴志刚, 高强. 参数摄动H-Infinity滤波系统的最优性能指标计算. 计算力学学报, 22(2): 165-169, 2005. 18. 钟万勰, 高强. WKBJ近似保辛吗?. 计算力学学报, 22(1): 1-7, 2005. 19. Gao Qiang, Lin JiaHao, Zhong WanXie, Howson W P, Williams F W. A precise numerical method for Rayleigh waves in a stratified half spa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67(6): 771-786, 2006. 20. Gao Qiang, Lin JiaHao, Zhong WanXie, Howson W P, Williams F W. Random wave propagation in a viscoelastic layered half spa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43(21): 6453-6471, 2006. 21. Gao Qiang, Howson W P, Watson A, Lin JiaHao. Propagation of non-uniformly modulated evolutionary random waves in stratified viscoelastic solid.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24(2): 213-225, 2006. 22. Lu Feng, Gao Qiang, Lin JiaHao, Williams F W. Non-stationary random ground vibration due to loads moving along a railway track.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298(1-2): 30-42, 2006. 23. Gao Qiang, Lin JiaHao, Zhong WanXie, Williams F W. Propagation Non-stationary Random Waves in Viscoelastic Stratified Solids.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33(8): 444-453, 2006. 24. Zhang HongWu, Gao Qiang, Zhong WanXie. Variational principle and mechanical computation for energy bands of periodic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Multiscale Computational Engineering, 4(1): 3-18, 2006. 25. 钟万勰, 高强. 约束动力系统的分析结构力学积分.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4(3): 193-200, 2006. 26. 赵潇, 杨海天, 高强. 时域自适应精细算法求解对流热传导问题. 计算物理, 23(4): 451-456, 2006. 27. 钟万勰, 高强. 时间-空间混和有限元.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5(1): 1-7, 2007. 28. 高强, 钟万勰, 林家浩. 分层介质中Love波的扩展W-W算法. 固体力学学报, 28(2): 132-136, 2007. 29. 隋永枫, 高强, 钟万勰. 线性哈密顿系统的本征摄动法. 应用力学学报, 24(1): 1-5, 2007. 30. Wu ZhiGang, Gao Qiang. Eigenvalue problems of linear Hamiltonian systems arising from H-infinity filtering.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304(3-5): 450-465, 2007. 31. Gao Qiang, Lin JiaHao, Zhong WanXie, Howson W P, Williams F W. Propagation of partially coherent non-stationary random waves in viscoelastic layered half-space.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8(4): 305-320, 2008. 32. Gao Qiang, Lin JiaHao, Zhong WanXie, Howson W P, Williams F W. Isotropic layered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excited by stationary random wav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46(3-4): 455-463, 2009. 33. 高强, 钟万勰. Hamilton系统的保辛-守恒积分算法.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7(3): 193-199, 2009. 34. 高强, 谭述君, 张洪武, 钟万勰. 基于对偶变量变分原理和两端动量独立变量的保辛方法.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7(2): 97-103, 2009. 35. Peng HaiJun, Gao Qiang(通讯作者), Wu ZhiGang, Zhong WanXie. Symplectic multi-level method for solving nonlinear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31(10): 1251-1260, 2010. 36. 高强, 谭述君, 张洪武, 林家浩, 钟万勰. 基于对偶变量变分原理和两端位移独立变量的保辛方法. 计算力学学报, 27(5): 745-751, 2010. 37. 高强, 彭海军, 吴志刚, 钟万勰. 非线性动力学系统最优控制问题的保辛求解方法.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8(1): 1-7, 2010. 38. 高强, 钟万勰. 有限元、变分原理与辛数学的推广.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8(4): 289-296, 2010. 39. 谭述君, 高强, 钟万勰. Duhamel项的精细积分方法在非线性微分方程数值求解中的应用. 计算力学学报, 27(5): 752-758, 2010. 40. 彭海军, 高强. 线性非齐次常微分方程两端边值问题精细积分法.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50(4): 475-480, 2010. 41. 姚伟岸, 杨海天, 高强. 平面粘弹性问题的辛求解方法. 计算力学学报, 27(1): 14-20, 2010. 42. 彭海军, 高强(通讯作者), 吴志刚, 钟万勰. 非线性轨迹优化问题的保辛自适应求解方法. 应用力学学报, 27(4): 732-739, 2010. 43. 彭海军, 高强(通讯作者), 张洪武, 吴志刚, 钟万勰. 输入受限LQ控制的参变量变分原理和算法. 力学学报, 43(3): 488-495, 2011. 44. Peng Hai Jun, Gao Qiang(通讯作者), Wu ZhiGang, Zhong WanXie. Symplectic adaptive algorithm for solving nonlinear two-point boundary value problems in astrodynamics. Celestial Mechanics and Dynamical Astronomy, 110(4): 319-342, 2011. 45. Zhang HongWu, Zhang Liang, Gao Qiang. An efficient computational method for mechanical analysis of bimodular structures based on parametric variational principle. Computers and Structures, 89(23-24): 2352-2360, 2011. 46. 高强, 张腾, 钟万勰. 一维离散结构能带结构与表面态的辛分析方法. 固体力学学报, 32(4): 372-381, 2011. 47. 高强, 吴锋, 张洪武, 林家浩, 钟万勰. 大规模动力系统改进的快速精细积分方法. 计算力学学报, 28(4): 493-498, 2011. 48. 彭海军, 高强(通讯作者), 吴志刚, 钟万勰. 求解最优控制问题的混合变量变分方法及其航天控制应用. 自动化学报, 37(10): 1248-1255, 2011. 49. 高强, 姚伟岸, 吴锋, 张洪武, 林家浩, 钟万勰. 周期结构动力响应的高效数值方法. 力学学报, 43(6): 1181-1185, 2011. 50. Zhao Xiao, Yang HaiTian, Gao Qiang. A Temporally-Piecewise Adaptive Algorithm to Solve Transient Convection-Diffusion Heat Transfer Problems. 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and Sciences, 74(2): 139-159, 2011. 51. Gao Qiang, Wu Feng, Zhang HongWu, Zhong WanXie, Howson W P, Williams F W. Exact solutions for dynamic response of a periodic spring and mass structure.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331(5): 1183-1190, 2012. 52. Gao Qiang, Tan ShuJun, Zhang HongWu, Zhong WanXie. Symplectic algorithm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least action and generating func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89(4): 438-508, 2012. 53. Gao Qiang, Wu Feng, Zhang HongWu, Zhong WanXie, Howson W P, Williams F W. A Fast Precise Integration Method for Structural Dynamic Problems.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43(1): 1-13, 2012. 54. Peng HaiJun, Gao Qiang(通讯作者), Wu ZhiGang, Zhong WanXie. Symplectic Algorithms for Solving Two-Point Boundary Value Problems. AIAA Journal of Guidance, Control, and Dynamics, 35(2): 653-659, 2012. 55. Zhang Jian, Gao Qiang(通讯作者), Tan ShuJun, Zhong WanXie. A precise integration method for solving coupled vehicle-track dynamics with nonlinear wheel-rail contact.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331(21): 4763-4773, 2012. 56. Zhang HongWu, Zhang Liang, Gao Qiang. Numerical method for dynamic analysis of two-dimensional bimodular structures. AIAA Journal, 50(9): 1933-1942, 2012. 57. 张洪武, 张亮, 高强. 拉压模量不同材料的参变量变分原理和有限元方法. 工程力学, 29(8): 22-27, 2012. 58. 高强, 钟万勰. 非完整约束动力系统的离散积分方法.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10(3): 193-196, 2012. 59. 隋永枫, 高强, 钟万勰. 陀螺系统时间有限元方法. 振动与冲击, 31(13): 95-98, 2012. 60. Gao Qiang, Yao WeiAn, Wu Feng, Zhang HongWu, Lin JiaHao, Zhong WanXie, Howson W P, Williams F W. An Efficient Algorithm for Computing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One-dimensional Periodic Structures and Periodic Structures with Defects.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52(3): 525-534, 2013. 61. Gao Qiang, Tan ShuJun, Zhong WanXie, Zhang HongWu. Improved precise integration method for differential Riccati equation.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34(1): 1-14, 2013. 62. Peng HaiJun, Gao Qiang(通讯作者), Wu ZhiGang, Zhong WanXie. Efficient Sparse Approach for Solving Receding-Horizon Control Problems. AIAA Journal of Guidance, Control, and Dynamics, 36(6): 1864-1872, 2013. 63. Wu Feng, Gao Qiang(通讯作者), Zhong WanXie. A fast precise integration method for hyperbolic heat conduction problems.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34(1): 1-14, 2013. 64. Peng HaiJun, Gao Qiang, Wu ZhiGang. Optimal Guidance based on Receding Horizon Control for Low-Thrust Transfer to Libration Point Orbits.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51(11): 2093-2111, 2013. 65. Zhang Liang, Gao Qiang, Zhang HongWu. An efficient algorithm for mechanical analysis of bimodular truss and tensegrity struct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 70(0): 57-68, 2013. 66. 高强, 张洪武, 张亮, 钟万勰. 拉压刚度不同桁架的动力参变量变分原理和保辛算法. 振动与冲击, 32(4): 179-184, 2013. 67. 朱宝, 高强, 钟万勰. 三维时间-空间混和有限元. 计算力学学报, 30(3): 331-335, 2013. 68. 高强, 彭海军, 张洪武, 钟万勰. 基于哈密顿动力系统新变分原理的保辛算法之一:变分原理和算法构造. 计算力学学报, 30(4): 461-467, 2013. 69. 高强, 彭海军, 张洪武, 钟万勰. 基于哈密顿动力系统新变分原理的保辛算法之二:算法保辛性质证明. 计算力学学报, 30(4): 468-472, 2013. 70. 高强, 彭海军, 张洪武, 钟万勰. 基于哈密顿动力系统新变分原理的保辛算法之三:数值算例. 计算力学学报, 30(4): 473-478, 2013. 71. 钟万勰, 高强. 传递辛矩阵群收敛于辛Lie群. 应用数学和力学, 34(6): 547-551, 2013. 72. 吴锋, 高强, 钟万勰. 有限长周期结构的密集特征值. 应用数学和力学, 34(11): 1119-1129, 2013. 73. 吴锋, 徐小明, 高强(通讯作者), 钟万勰. 基于辛理论的铁木辛柯梁波散射分析. 应用数学和力学, 34(12): 1225-1235, 2013. 74. Peng HaiJun, Gao Qiang(通讯作者), Wu ZhiGang, Zhong WanXie. Fas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for Large-Scale Dynamics Systems. Shock and Vibration, 2014(ID 508954): 1-13, 2014. 75. Wu Feng, Gao Qiang(通讯作者), Xu XiaoMing, Zhong WanXie. Expectation-based approach for one-dimensional randomly disordered phononic crystals. Physics Letters A, online. 76. Yu Bo, Yao WeiAn, Gao XiaoWei, Gao Qiang. A combined approach of RIBEM and precise time integration algorithm for solving transient heat conduction problems. Numerical Heat Transfer Part B, 65: 155-173, 2014. 77. Yu Bo, Yao WeiAn, Gao Qiang(通讯作者). A precise integration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for solving transient heat conduction problems with variable thermal conductivity. Numerical Heat Transfer Part B, 45: 472-493, 2014. 78. 彭海军, 高强, 吴志刚. 最优轨迹规划方法及其平动点航天器编队均衡耗能重构应用. 计算力学学报, 31(1): 18-24, 2014. 79. 毛翎, 姚伟岸, 高强, 钟万勰. 空间各向异性弹性问题的八节点理性单元. 计算力学学报, 31(1): 31-36, 2014. 80. Zhang Liang, Gao Qiang, Zhang HongWu. Large displacement analysis of 2-D bimodular structures based on co-rotational approach and parametric variational princip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接受. 81. Peng HaiJun, Gao Qiang(通讯作者), Zhang HongWu, Wu ZhiGang, Zhong WanXie. Parametric Variational Solution of LQ Optimal Control Problems with Control Inequality Constraints.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接受. 82. 毛翎, 姚伟岸, 高强, 钟万勰. 空间各向异性弹性问题的二十节点理性单元. 应用数学和力学, 接受.

混凝土路面板相似理论与损伤诊断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损伤诊断与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倒塌性能与综合抗灾设计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场地震作用下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钢筋混凝土平板结构抗倒塌性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混凝土结构健康监控与损伤机理研究,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现代结构拟动力地震模拟协同试验方法与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第二负责人) 冷拔低碳钢丝非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用研究,1989年,湖南省科技进步四等奖;电液伺服结构试验系统闭环数控的研究与应用1992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设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网状配筋砖墙结构性能研究,1993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冷轧带肋钢筋应用技术开发与推广,1996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1996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子结构技术及其在高层结构动力试验及分析中的应用,1996年,机械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效预应力混凝土叠合结构体系受力性能和推广研究,1997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斜拉桥小曲率半径环向预应力体系试验研究及应用,2001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张望喜,易伟建,王力力,黄亮雄,文双武,.连续梁桥拓展多跨双曲拱桥的分析与控制[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0,(1).[2]刘霞,易伟建,.钢筋混凝土平面构件的配筋优化[J].计算力学学报,2010,(1).[3]尹犟,易伟建,胡其高,.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评估新方法[J].工程力学,2010,(3).[4]尹犟,易伟建,.基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随机地震动模型研究[J].工业建筑,2010,(2).[5]孟一,易伟建,.PVDF应力传感器的设计、标定及其在混凝土冲击试验中的应用[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2).[6]易伟建,李浩,.基于贝叶斯网的结构延性需求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9,(11).[7]肖岩,易伟建,.结构实验学的发展[J].建筑结构学报,2009,(6).[8]农金龙,易伟建,黄政宇,.超微掺量水溶性高分子粉末在砂浆中的应用[J].工业建筑,2009,(10).[9]易伟建,尹犟,.基于位移及滞回耗能的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新方法[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10]谢献忠,易伟建,陈文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动力识别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9,(7).[11]农金龙,易伟建,黄政宇,彭勃,.聚合物乳液砂浆的粘结养护特性及其粘结性能[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7).[12]张海燕,易伟建,.概率地震需求分析的简化方法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9,(4).[13]张望喜,易伟建,肖岩,刘蒙,张胜军,.“5·12”汶川地震灾区典型教学楼框架与楼梯共同工作性能[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2).[14]易伟建,吕艳梅,.高强箍筋高强混凝土梁受剪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9,(4).[15]尹犟,易伟建,.考虑竖向地震效应的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J].工业建筑,2009,(5).[16]易伟建,周云,李浩,.基于贝叶斯统计推断的框架结构损伤诊断研究[J].工程力学,2009,(5).[17]农金龙,彭勃,黄政宇,易伟建,赵雷,.丁苯砂浆界面粘结及强度试验分析[J].建筑结构,2009,(4).[18]张颖,易伟建,谭平,周福霖,.大震下中间层隔震体系的随机动力可靠性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9]周云,易伟建,.基于遗传退火混合算法的弹性地基上框架结构参数识别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09,(1).[20]张海燕,易伟建,.基于位移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1).[21]易伟建,蒋蝶,.Pushover分析中抗力曲线的概率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1).[22]易伟建,周云,覃廖辉,.大底盘双塔楼高层建筑的随机振动测试及模型修正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9,(2).[23]任宜春,张杰峰,易伟建,.基于改进L-P小波的时变模态参数识别方法[J].振动与冲击,2009,(3).[24]余东,易伟建,.现浇混凝土空心板的优化设计[J].中外建筑,2008,(12).[25]易伟建,刘翔,.动力系统模型阶次的确定[J].振动与冲击,2008,(11).[26]田明革,易伟建,.施工期混凝土时间效应数值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5).[27]谢献忠,易伟建,王修勇,陈文新,.结构损伤诊断与系统时域辨识研究综述[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6).[28]黄靓,易伟建,汪优,.最优实验设计的改进随机进化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27).[29]田明革,易伟建,李云,.施工期混凝土结构逐层叠加分析法[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3).[30]田明革,易伟建,.施工期混凝土时间效应增量型数值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31]张海燕,易伟建,.强度需求谱与延性需求谱之比较[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8,(3).[32]易伟建,段素萍,.带裂缝钢筋混凝土梁的非线性振动特征识别[J].振动与冲击,2008,(3).[33]黄靓,易伟建,汪优,.岩土工程可靠度分析的改进响应面法研究[J].岩土力学,2008,(2).[34]易伟建,雷国强,.锈蚀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承载力试验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5]田明革,易伟建,.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收缩性能随龄期变化规律试验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1).[36]张海燕,易伟建,.等效成二自由度体系的规则梁式桥概率地震需求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8,(2).[37]任宜春,易伟建,.结构物理参数识别的多尺度参数卡尔曼滤波方法[J].工程力学,2008,(5).[38]尹华伟,易伟建,.模拟P波向无穷远域传播的一致边界[J].工程力学,2008,(2).[39]易伟建,李鹏,.纤维约束混凝土轴心受压方柱应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J].工业建筑,2008,(3).[40]易伟建,周云,曹冰,.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的静动力实验研究及刚度识别[J].振动与冲击,2008,(1).[41]李鹏,易伟建,.钢套管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轴心受压试验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07,(1).[42]谢献忠,易伟建,王修勇,禹见达,.基于虚拟响应信号的结构参数时域辨识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07,(6).[43]张望喜,易伟建,陈友坤,谢小安,.双参数地基推力长桩的水平位移解析解[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4).[44]张望喜,易伟建,谢小安,陈友坤,.非均匀地基上自由梁的刚体模态分析[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7,(4).[45]张望喜,易伟建,.刚性路面接缝传力杆挠度解析计算[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1).[46]李鹏,易伟建,.多水准位移能力谱抗震设计方法[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0).[47]王力力,易伟建,何庆锋,.考虑剪切变形和转动惯量影响的梁的固有频率计算[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5).[48]易伟建,何庆锋,肖岩,.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倒塌性能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7,(5).[49]张望喜,舒浩华,易伟建,肖岩,陈友坤,谢小安,.某厂化学装置爆炸对设备房结构的损坏——调查与模拟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7,(4).[50]黄靓,易伟建,汪优,.计算机试验的分步优化设计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8).[51]易伟建,孙晓东,.锈蚀钢筋疲劳后静力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7,(9).[52]易伟建,李浩,.钢筋混凝土柱的“强剪弱弯”可靠性区间分析[J].工程力学,2007,(9).[53]易伟建,段素萍,.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框架结构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7,(3).[54]任宜春,易伟建,谢献忠,.地震作用下结构时变物理参数识别[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4).[55]易伟建,蒋蝶,.一种基于滞回耗能的改进pushover分析方法[J].自然灾害学报,2007,(3).[56]赵新,易伟建,徐圣,.钢筋混凝土梁锈蚀损伤定位与识别[J].振动与冲击,2007,(8).[57]周云,易伟建,.用PolyMAX方法进行弹性地基板的实验模态分析[J].振动与冲击,2007,(7).[58]任宜春,易伟建,.结构物理参数的分频段加权辨识[J].工程力学,2007,(6).[59]易伟建,张冰,.近场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损伤机理[J].自然灾害学报,2007,(2).[60]李立峰,邵旭东,易伟建,张欣,.扁平钢箱梁局部稳定模型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07,(3).[61]赵锋军,李宇峙,易伟建,.桥面沥青铺装层间应力分析简化模型[J].土木工程学报,2007,(6).[62]周云,易伟建,.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框架结构的参数识别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7,(6).[63]易伟建,周云,张望喜,.弹性地基板模态试验及地基动参数识别[J].中国公路学报,2007,(2).[64]任宜春,易伟建,.非线性系统识别的小波方法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7,(3).[65]王力力,易伟建,.斜拉索的腐蚀案例与分析[J].中南公路工程,2007,(1).[66]任宜春,易伟建,谢献忠,.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识别[J].振动与冲击,2007,(2).[67]易伟建,孙晓东,.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疲劳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7,(3).[68]周云,易伟建,.带减振圈斜拉索的参数识别及损伤诊断研究[J].中外公路,2007,(1).[69]赵锋军,李宇峙,易伟建,.钢桥面铺装防水粘结层抗剪问题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7,(2).[70]易伟建,周云,.基于高阶局部模态的弹性地基上框架结构物理参数识别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1).[71]尹华伟,易伟建,.简化桩模型在土-结构相互作用分析中的应用[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2]黄立葵,余进修,孔铭,易伟建,习宇,.路面结构极限承载能力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3]易伟建,向洪,.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工作应力的测试与分析[J].工业建筑,2007,(1).[74]易伟建,李鹏,.轴心受压砌体本构关系的试验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6,(2).[75]黄靓,易伟建,汪优,.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结构可靠度分析方法[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6,(4).[76]尹华伟,易伟建,刘艳,.有限元-界面元混合模型及其应用[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77]易伟建,吴高烈,徐丽,.模态参数不确定性分析的贝叶斯方法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06,(6).[78]金波,赵跃宇,冯锐,易伟建,.横撑对斜拉拱桥稳定性的影响[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79]易伟建,吴高烈,徐丽,.基于结构高阶局部模态的损伤诊断研究[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6,(4).[80]杨天春,易伟建,鲁光银,黄华林,.预应力T梁束孔管道压浆质量的无损检测试验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06,(3).[81]谢献忠,易伟建,刘锡军,禹见达,.非线性时域识别方程的不适定性与正则化方法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6,(5).[82]赵锋军,易伟建,李宇峙,.桥面沥青铺装设计新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2006,(10).[83]周云,易伟建,.斜拉索截面信息未知时的刚度识别及索力计算[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84]刘霞,易伟建,沈蒲生,.钢筋混凝土深梁的拓扑优化模型[J].工程力学,2006,(9).[85]徐丽,易伟建,吴高烈,.混凝土框架模型结构参数的识别[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4).[86]徐丽,易伟建,.应变模态在框架结构节点损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振动、测试与诊断,2006,(2).[87]任宜春,易伟建,.钢筋混凝土梁的非线性振动识别研究[J].工程力学,2006,(8).[88]徐丽,易伟建,吴高烈,.结构局部损伤诊断的应变模态方法——分析与应用[J].自然灾害学报,2006,(3).[89]易伟建,张颖,.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弯矩增大系数[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2).[90]赵锋军,李宇峙,易伟建,邵腊庚,吴国平,.钢桥面铺装环氧防水粘结层材料与结构试验研究[J].公路,2006,(7).[91]尹华伟,易伟建,魏红卫,.横向推力单桩的动力非线性分析[J].工程力学,2006,(7).[92]徐丽,易伟建,吴高烈,.混凝土框架柱刚度变化识别的应变模态方法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6,(3).[93]张海燕,易伟建,.结构随机延性需求谱的应用研究[J].工程力学,2006,(6).[94]易伟建,何庆锋,肖岩,.工程结构试验数据库模型设计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5]易伟建,张海燕,.结构随机延性需求谱的理论研究[J].工程力学,2006,(5).[96]陈周熠,易伟建,赵国藩,林立岩,黄晓晖,.以圆钢管为钢骨的劲性高强混凝土柱的弯矩-轴力相关曲线的数值分析[J].工业建筑,2006,(4).[97]易伟建,赵新,.持续荷载作用下钢筋锈蚀对混凝土梁工作性能的影响[J].土木工程学报,2006,(1).[98]杨天春,易伟建,.瑞利波泄漏模式及其“之”字形频散研究[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5,(4).[99]谢献忠,易伟建,刘锡军,.部分输入未知条件下结构动力复合反演的分解算法[J].计算力学学报,2005,(6).[100]易伟建,杨随新.软土地基上的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2).[101]易伟建,赵新.工业厂房柱钢筋锈胀破坏模式及半电池法现场检测分析[J].工业建筑,2005,(12).[102]易伟建,李浩.基于贝叶斯网的钢筋混凝土耐久性损伤诊断专家系统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9).[103]杨天春,易伟建,何继善,吕绍林.求取道路结构型地层瑞利波频散曲线的方法[J].物探与化探,2005,(5).[104]谢献忠,易伟建.结构物理参数时域识别的子结构方法研究[J].工程力学,2005,(5).[105]陈周熠,赵国藩,易伟建,林立岩.带圆钢管劲性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试验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5).[106]任宜春,易伟建.基于小波分析的梁裂缝识别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05,(4).[107]陈周熠,赵国藩,林立岩,易伟建.钢骨为圆钢管的高强混凝土柱斜截面承载力计算[J].建筑结构,2005,(9).[108]杨天春,易伟建,何继善,吕绍林,GiovanniCascante.瑞利波泄漏模式的模拟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09]陈周熠,易伟建,赵国藩,沙镇平,林立岩.带圆钢管的劲性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的承载力及可靠度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10]李红雨,易伟建.宽扁梁楼盖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J].中外建筑,2005,(3).[111]张望喜,易伟建.纵横墙协同工作时砌体墙条形基础竖向荷载分析[J].建筑结构,2005,(7).[112]杨天春,易伟建,吴奇.瑞利波“之”字形频散的正演及实践对比[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3).[13]肖岩,胡庆,郭玉荣,易伟建,朱平生.结构拟动力远程协同试验网络平台的开发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5,(3).[114]谢献忠,易伟建.混合遗传算法在结构动力反演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力学,2005,(3).[115]杨天春,吴燕清,易伟建.瑞利波泄漏模式与“之”字形正演模拟[J].煤炭学报,2005,(2).[116]易伟建,张海燕.弹塑性反应谱的比较及其应用[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17]冼巧玲,易伟建,丁洪涛.外贴碳纤维布钢筋混凝土偏压柱强度和延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工业建筑,2005,(5).[118]杨天春,易伟建,何继善.道路结构瑞利波频散曲线的快速求解研究[J].岩土工程技术,2005,(1).[119]谢献忠,易伟建.全量补偿复合反演算法的改进及其应用[J].工程力学,2005,(1).[120]杨天春,易伟建,吕绍林.探地雷达数据文件的分割[J].物探与化探,2005,(1).[121]易伟建,易志华.刚性路面板模型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4,(12).[122]杨天春,易伟建,何继善,吕绍林.瑞利波勘探中频散曲线的正演计算[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4,(6).[123]冼巧玲,易伟建,丁洪涛.粘贴碳纤维布(CFRP)钢筋混凝土偏压柱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4,(11).[124]尹华伟,易伟建.结构地震反应Pushover位移形状向量的选取[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5).[125]谢献忠,易伟建.基于周期统计平均的结构动力复合反演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4,(3).[126]管德清,易伟建.焊接钢结构疲劳强度预测的应力场强模型研究[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27]易伟建,马文丽,刘光栋.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振型分解法[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28]易伟建,刘霞.遗传演化结构优化算法[J].工程力学,2004,(3).[129]谢献忠,易伟建.建模误差对结构损伤识别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的影响[J].振动与冲击,2004,(2).[130]赵跃宇,蒋丽忠,王连华,刘光栋,易伟建.索-梁组合结构的动力学建模理论及其内共振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4,(3).[131]钟华,易伟建,袁贤讯.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的地震层剪力[J].建筑结构,2004,(1).[132]李常青,易伟建,刘应龙.忽略填充墙刚度对框架结构的抗震安全性能的影响[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3,(6).[133]易伟建,易志华,孙晓立.非线性文克尔地基上的刚性板计算[J].中南公路工程,2003,(1).[134]颜东煌,李学文,刘光栋,易伟建.混凝土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确定的分步算法[J].中国公路学报,2003,(1).[135]易伟建,徐丽.钢筋混凝土板损伤诊断的动测法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3,(2).[136]唐昌辉,易伟建,沈蒲生,刘健行,李跃.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3,(1).[137]易伟建,刘霞.弹性地基梁损伤诊断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03,(4).[138]丁洪涛,易伟建,冼巧玲.碳纤维布(CFRP)加固压弯构件全过程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S1).[139]唐昌辉,易伟建,沈蒲生.混凝土轴心受压柱的可靠性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140]方志,张志田,易伟建.钢筋混凝土箱梁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中几种C_0型单元的探讨[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141]张望喜,易伟建.双参数地基上厚薄板通用元与地基参数识别的挠度反分析[J].工程力学,2003,(6).[142]田明革,易伟建.混凝土结构火灾后的检测方法[J].中外建筑,2002,(1).[143]程纬,刘光栋,易伟建.平稳地震动过程功率谱拟合及收敛性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2,(2).[144]易伟建,谭勇翔.钢筋混凝土小偏心受压构件失效概率及对施工质量缺陷的敏感性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02,(5).[145]易伟建,徐丽,郭国会.连续梁桥弹性支承识别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2,(4).[146]张望喜,易伟建,陈建阳,刘丽.斜拉桥索塔大吨位环向预应力束伸长量试验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2,(3).[147]易伟建,刘霞.混凝土板的裂缝诊断[J].振动工程学报,2002,(2).[148]程纬,刘光栋,易伟建.大跨度桥梁直接考虑拟静力位移影响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J].计算力学学报,2002,(3).[149]张望喜,易伟建.砌体结构墙体抗侧中的剪切滞后问题[J].建筑结构,2002,(2).[150]仇一颗,易伟建,袁贤讯.钢筋混凝土框架柱计算长度设计方法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151]潘芹,易伟建.卡尔曼滤波在结构物理参数识别中的应用[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S1).[152]李佳,易伟建.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滞回模型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S1).[153]张望喜,易伟建,陈建阳,刘丽.斜拉桥索塔锚固区大吨位小半径环向预应力束伸长量分析与研究[J].华东公路,2002,(2).[154]郭国会,易伟建.基于频率进行简支梁损伤评估的数值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1,(2).[155]张望喜,易伟建,陈建阳,刘丽.武汉军山长江公路大桥索塔锚固区带锚块足尺节段模型试验研究[J].中南公路工程,2001,(4).[156]郭国会,易伟建.基于模态参数进行连续梁损伤诊断的数值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1,(1).[157]易伟建,刘霞.结构损伤诊断的遗传算法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5).[158]易伟建,刘霞.混凝土空心板动力损伤诊断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01,(4).[159]黄慧明,易伟建.粘贴碳纤维片材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试验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S1).[160]唐昌辉,易伟建,沈蒲生.无粘结筋对构件抗弯刚度的贡献分析与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5).[161]易伟建,刘霞.基于遗传算法的结构损伤诊断研究[J].工程力学,2001,(2).[162]袁贤讯,易伟建.钢筋混凝土框架“强柱弱梁”及轴压比限值的概率分析[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0,(3).[163]颜东煌,李学文,刘光栋,易伟建.用应力平衡法确定斜拉桥主梁的合理成桥状态[J].中国公路学报,2000,(3).[164]徐丽,易伟建.框架结构模型修正的理论与试验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S1).[165]罗小勇,易伟建,余志武.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6).[166]易伟建,刘霞.混凝土梁板类构件边界条件识别与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167]郭国会,易伟建,尹娟.南村黄河大桥空心薄壁高墩抗震分析[J].华东公路,2000,(3).[168]康光宗,易伟建.铺板楼盖开裂的原因及预防办法[J].工业建筑,2000,(5).[169]郭国会,易伟建,尹娟.南村黄河大桥空心薄壁高墩抗震分析[J].公路,2000,(7).[170]程纬,刘光栋,易伟建.平稳地震动过程具分段均布随机频率的谱拟合模型[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0,(4).[171]罗小勇,余志武,易伟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极限承载力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0,(4).[172]康光宗,易伟建.装配式楼盖接缝处开裂的原因及其对策[J].住宅科技,1999,(5).[173]郭国会,易伟建.基于神经网络的框架结构破损评估[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9,(3).[174]颜东煌,文钰,刘光栋,易伟建.斜拉桥的施工最优控制[J].国外公路,1999,(3).[175]刘玉明,易伟建.一种识别结构系统边界条件的新方法[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S1).[176]姜海波,车惠民,易伟建.模糊推理方法简化铁路混凝土梁可靠性评估[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5).[177]程纬,刘光栋,易伟建.地震动相位谱与相位差谱分布特征的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178]郭国会,傅余萍,易伟建.基于Kohonen网络的钢筋砼简支梁振型识别实验研究[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1998,(4).[179]康光宗,易伟建,刘健行.钢筋混凝土水池裂缝宽度计算与控制研究[J].特种结构,1998,(2).[180]曾亚,易伟建,沈蒲生.混凝土路面板模型的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5).[181]易伟建,郭国会.神经网络在梁的边界条件识别中的应用[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4).[182]赵明华,易伟建.圆形和环形截面挡土桩的配筋计算[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183]郭国会,易伟建.基于神经网络的结构边界条件识别和损伤诊断[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184]程纬,易伟建,刘光栋.斜拉桥柔性索线型分析及快速迭代计算方法[J].公路,1998,(6).[185]康光宗,易伟建.钢筋混凝土板剪弯区段的裂缝宽度计算与控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4).[186]宋章树,沈蒲生,易伟建.钢筋混凝土柱破损检验与评估的理论及试验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1995,(4).[187]王长新,易伟建.带刚臂梁—柱特征值分析及损伤识别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1995,(4).[188]周先雁,沈蒲生,易伟建.混凝土平面杆系结构破损评估理论及试验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1995,(4).[189]易伟建,王长新,沈蒲生.混凝土工程结构振动测试实例及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1995,(4).[190]沈蒲生,易伟建,王长新.混凝土结构破损评估的动力学方法及应用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1995,(1).[191]王长新,沈蒲生,易伟建.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1994,(6).[192]易伟建,.冷拔低碳钢丝混凝土双向板的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1988,(3).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是cscd期刊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杂志好投稿,但是周期比较长。一般审稿周期都很长《电机与控制学报》大概在半年左右。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其中,核心库期刊:669种(以*号为标记); 扩展库期刊:378种。CSCD已被中国科学院院士主席团指定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推选人查询库,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列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申请项目、基金资助项目后期绩效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等指定查询库。 A *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 Applied B:A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 Acta Mathematica Series 癌变.畸变.突变 * Acta Mathematicae Applicatae Sinica * 癌症 * Acta Mechanica Sinica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安徽农业科学 * Algebra Colloquium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B * Biomed Environl Sci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半导体光电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半导体技术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半导体学报 北京医学 爆破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爆破器材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爆炸与冲击 表面技术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 冰川冻土 *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兵工学报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 病毒学报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 波谱学杂志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玻璃钢/复合材料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C * Cell Research 蚕业科学 * Chem Res Chin Univ 草地学报 Chin Ann Math B 草业科学 * Chin Geograph Sci * 草业学报 * Chin J Aeronaut 测绘科学 * Chin J Astronomy Astrophysics * 测绘学报 * Chin J Cancer Res 测井技术 * Chin J Chem Eng 测控技术 * Chin J Lasers B 茶叶科学 * Chin J Mech Eng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hin J Nuclear Physics 长江科学院院报 * Chin J Oceanol Limnol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Chin J Polym Sci 肠外与肠内营养 * Chin Phys * 沉积学报 * Chin Phys Lett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 Commun Theor Phys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 材料保护 城市规划汇刊 * 材料导报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 材料工程 * 传感技术学报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传感器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艺 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 * 材料热处理学报 磁性材料及器件 * 材料研究学报 * 催化学报 D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地质找矿论丛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大豆科学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 第四纪研究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 大气科学 * 电波科学学报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电池 弹道学报 电镀与环保 弹箭与制导学报 电镀与涂饰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电工电能新技术 低温工程 * 电工技术学报 * 低温物理学报 * 电化学 * 低温与超导 电机与控制学报 * 地层学杂志 电力电子技术 * 地理科学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 地理科学进展 * 电力系统自动化 * 地理学报 电路与系统学报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电气传动 * 地理研究 * 电网技术 * 地球化学 * 电源技术 * 地球科学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 地球科学进展 * 电子技术应用 * 地球物理学报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 地球物理学进展 电子器件 地球信息科学 * 电子显微学报 * 地球学报 * 电子学报 * 地学前缘 * 电子与信息学报 * 地震 电子元件与材料 * 地震地质 *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地震学报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地震研究 *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地质地球化学 *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地质科技情报 *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地质科学 * 动力工程 地质力学学报 * 动物分类学报 * 地质论评 * 动物学报 地质通报 * 动物学研究 * 地质学报 * 动物学杂志 * 地质与勘探 锻压技术 E* Entomologia SinicaF * 发光学报 分子植物育种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 粉末冶金技术 * 纺织学报 * 福建林学院学报 飞行力学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非金属矿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分析测试学报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分析化学 * 辐射防护 * 分析科学学报 *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分析试验室 *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分析仪器 * 复旦学报.医学版 * 分子催化 *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分子科学学报 * 复合材料学报 G*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功能高分子学报 * 干旱区地理 古地理学报 * 干旱区研究 * 古脊椎动物学报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古生物学报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固体火箭技术 *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 固体力学学报 * 钢铁 * 管理工程学报 * 钢铁研究学报 * 管理科学学报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管理评论 * 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 * 管理世界 高电压技术 灌溉排水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 光电工程 * 高分子通报 * 光电子.激光 * 高分子学报 光电子技术 * 高技术通讯 光谱实验室 *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高校地质学报 * 光散射学报 *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光通信技术 *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光通信研究 高血压杂志 光学技术* 高压物理学报 * 光学精密工程 * 高原气象 * 光学学报 * 给水排水 * 光子学报 工程勘察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 工程热物理学报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工程设计学报 *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 工程数学学报 * 广西植物 工程塑料应用 广州化学 工程图学学报 * 硅酸盐通报 工业工程 * 硅酸盐学报 工业工程与管理 贵金属 工业建筑 贵州农业科学 工业水处理 桂林工学院学报 工业微生物 *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果树学报 * 功能材料 * 过程工程学报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录用周期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杂志好投稿,但是周期比较长。一般审稿周期都很长《电机与控制学报》大概在半年左右。

1、版权、学术规范投稿作者须同时转让文稿版权(含各种介质、媒体的版权)给编辑部,并把<版权转让协议与学术规范承诺>函寄来。投稿作者必须遵守学术规范和准则,包括勿一稿多投和杜绝抄袭、剽窃等,保证做到编辑部有关版权转让协议与学术规范承诺中的规定。2、版面费凡是向本刊投稿者,不须交纳论文审理费。凡在本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者须交纳版面费。稿件刊登后不发给稿酬。3、投稿要求来稿要求观点明确,数据可靠,言简意明,重点突出。作者必须在网站投doc或pdf格式的电子稿,图与文字编好页码、图号后合成一个文件上传,不接收纸质稿件。凡不符合〈投稿须知〉要求的文稿,本部恕不受理。4、联系请在稿末要注明作者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职称与职务、E-mail、电话号码(最好是手机号码)及详细通讯地址和邮政编码。

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中国力学学会、湖南大学共同主办的《动力学与控制学报》于2003年创刊,编辑部设在湖南大学. 该刊为季刊,中文版,国际标准16开本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