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研究鞭炮爆炸的物理现象小论文

发布时间:

研究鞭炮爆炸的物理现象小论文

等体积的情况下,温度升高,压力增大,外壳承受不住高压,然后.......peng

应该是在锤子砸下的时候,鞭炮内的炸药粉相互剧烈碰撞,并摩擦,产生热量,达到燃点,产生爆炸

不会,建议用小米放在炮的导线上温度一大到即可

燃烧发光以及发出不同的光—光学现象;

爆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得鞭炮内部压强急剧增大,热学现象;

爆炸过程中的剧烈震动—发出声音,有空气作为介质,传入人耳处,声学现象。

鞭炮的反应以1硫2硝3碳的黑色火药为基础(实际质量配比是:硝酸钾占75%、硫占10%、炭占15%):2KNO3+S+3C =点燃= K2S+N2+3CO2。

蔗糖作为气体发生剂以增加响度,镁则为发光剂。试验可在一坩埚中进行。如用硬纸做成筒壳,将原料填入并用导火索(30%硝酸钾溶液浸过的纸卷)点燃,则为爆竹。将若干小爆竹用导火索连接,即为鞭炮,是现代炸弹的前身。

物理现象研究小论文

“谚”趣寻“理”——第一站

请闭上你的眼睛,想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的一些民谚俗语吧。想到没,我可想到咯!不知你是否听过“摘不到的是镜中月,捞不着的是水中花。”?这句话里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哦,找出来了没?对了,它就是我们熟悉的平面镜成像原理。如果你没听过,那我就说几个耳熟能详的吧。像“人心齐,泰山移”,想必大家都听过吧?你能找出物理的“藏处“吗?它可是力学家族的一员哦!聪明的你找到了没?它的意思是如果各个分力的方向一致,则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分力大小之和。很简单吧?这种”捉迷藏“式的学习很有趣吧?我要派个难找的出来和你“对战”咯,你准备好了吗?我的题是“破镜不能重圆”有人找到没?“是说当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时(大于几百埃),分子之间的引力很小,几乎为零。所以破镜不能重圆吗?”唉:“藏得这么隐秘还是给你找到了,好吧,我认输了。下次我一定会赢你的!”

或许,不是物理乏味,只是我们学习的方法存在误区。有时换种方式,像把物理融入谚语中来学物理效果会更好些,趣味也将会多到无穷无尽。这一站我们就先寻访到这了。要记得“捉迷藏”这个有趣的游戏哦。最后,我再给你们留一道题,题目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等你们找到它之后要记得告诉我哦!我期待着那天的到来!

特殊的感觉——第二站

这一站我们要拜访的是一名电家族的成员——电梯,不知当你们乘坐电梯时会不会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呢?想要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吗?如果想,就跟随我一起去探寻答案吧!

经过多天的努力我终于找到答案了,原来这和“超重”“失重”有关。那“超重”“失重”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是两种物理现象。地球上任何的事物都受重力的作用,如果有力使物理克服重力向上加速运动。那么就会呈现超重现象。如果物体沿着重力向下加速运动,那就会呈现失重现象。这是不是很神奇啊?电梯还只是电家族中的一员,这也就意味着还有更多的奥秘等待细心的你去探索!

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不妨多问些为什么哦,希望你们都能够有满脑子的问号,并亲自去解开这个迷哦!这站的路途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们还是按照惯例吧。快快跟上我的脚步哦,我要出题咯:“微波炉为什么会加热均匀,而且热效率高呢?”让我们开动脑筋一起去生活中寻找答案吧!期待得到你满意的回答!现在请带上你们的心和我一起探索即将到达的第三站!

蛋的世界——第三站

第三站到了!同学们,是不是很不解呢?蛋!它和物理有什么联系呢?要不先想想应该如何把蛋煮得好看呢?介绍两种煮蛋的方法及其中物理知识给你们。一,温泉蛋:蛋清的凝固温度大约是70℃左右,而蛋黄的凝固温度却只有60℃左右,所以我们在煮鸡蛋时只要将水温控制在60℃——70℃之间,便可煮出一种奇特的蛋——温泉蛋:蛋黄已凝固,而蛋清却还是晶莹剔透的液体!很漂亮哦!淌心蛋:用急火煮鸡蛋,当水沸腾后,由于蛋清在外层,首先被煮熟凝固,而由于蛋清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此时的蛋黄由于受热不充分,基本上还处于液态,如果此时就将鸡蛋取出,便就煮成了我们所说的淌心蛋了。挺有趣的吧?不凡在家试试看看效果吧。煮鸡蛋有花招,那玩鸡蛋是不是也有方式呢?也和物理有关呢?对了,有。一:转鸡蛋:将一枚生鸡蛋和一枚熟鸡蛋以同样的速度在桌面上转动,将会发现生鸡蛋很快就会停下来,而熟鸡蛋转的时间会较长一点。原因就是生鸡蛋在转动时,蛋清蛋黄由于惯性就会阻碍蛋壳的转动。二:想必不倒翁大家都很熟悉吧?知道如何制作吗?首先将生鸡蛋的一端敲一个小孔,将蛋清蛋黄慢慢甩出,凉干再在其中装入适量的沙子,滴入一些胶水以固定住沙子,在蛋壳外画上脸谱,便制成了一个不倒翁。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个不倒翁,在探索物理和人生的道路上永远不被打倒!

这次的路程就快结束了,那三个站点还记得吗?我们一起回忆一下。第一个是在谚语的王国里,第二个是在电器家园,再后来我们就去了鸡蛋的世界。很有趣吧?是否还想继续探索呢?那就加油!“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努力学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希望下个站点的导游是你哦。期待这天的到来哦!

从来没有想到离别会提前一年。根本就没有来及准备。很多时候都是这样。事情总是很突然。根本不会有时间让你准备。

我从来没有想到物理老师会走的这么快我以为是毕业后在走,如果是毕业后再走的话,我想我会平静的接受,因为那时候没有理由留下。因为毕业。而且早都准备好离别了。而现在提前了一年。

当数学老师和我们说这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当时就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泪。我不是一个忧伤的人。但是我喜欢哭泣。数学老师说,物理老师是因为身体不好,还有初三的压力。

压力太大?我不相信,因为当初她还对我们说初三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只不过是时间紧了些.我只好把数学老师说的当做一个玩笑,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可是我知道数学老师什么时候不到最后她是不会通知我们的。

而,当物理课再次到来时,站在讲台上的再也不是曾经的那个李老师的时候,心里真是说不出的感觉.所有的幻想都破灭了.只有接受事实了。我不得不承认。新来的物理老师很好,但我想,我不会特别喜欢她的,我更喜欢的是以前的物理老师,没有什么理由。

记得,有一次,他当了几天的裁判,回来后都变成了大熊猫,我们班同学都在笑,他风趣的说:我都变成卡西莫多了随后我们班同学又大笑,只见他又冒出一句:虽然容貌丑陋,但是心地善良啊!!嘿嘿!

记得,我去办公室送作业的时候,走路总是很轻,经常把物理考试吓一跳,每次物理老师都不得不感叹.还有一次,由于作业很多.我和另外一个同学去办公室送作业,走的还是很轻,物理老师对着历史老师发感叹:她们走路都轻飘飘的,嗯,还有门口的她也是嘿嘿,然后我和同学笑的走了,没有想到,那竟然是最后一次,那样的感叹了。

记得,物理老师对鲁迅等人的书籍,思想是很都研究,经常从物理题目上联想开去,侃起来了。我们都听得如痴如醉,而且都敬佩不已,从其中我们收获了除物理之外的知识.我们都经常感叹。物理老师不去当哲学家简直就是浪费人才.

记得.他说的“移植再生”“阿原定律”“老大,老2,老3……的公式。”“大自然最公平的礼尚往来”“平分秋色”……他总是把所学的知识赋予生动的名称。

记得,有一次,我们班同学都十分沉默,物理老师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总死亡,鲁迅不是说吗?你们呢?”结果我们一部分同学很大声的回答:死亡老师扶了扶眼镜说:“哎!!真搞不懂你们?!”

记得……

物理老师,你既是我们的老师又是我们的朋友,一年的时间,让我们相互了解,相互学习……

真的不想你离开,舍不得……讲台上再也听不见你的话语。以后的日子,真是不敢想象……

而又有什么办法呢?

一切都成为回忆了。

有一种鲜花,我最惊羡,惊羡于它的粲然开放;有一种清茶,我最渴望,渴望在他的醉人浓香;有一种老师,我最喜爱,喜爱有他的课堂。

不知不觉中,我已经上初二了,我心中的好老师数不胜数,在我看来,老师都是好老师,只不过,有的老师严厉一些罢了,但他们都是希望每一个孩子成为栋梁之才的,难道不是吗?

一头乌黑的短发,一双又大又明亮的眼睛,笑的时候特别帅气,有时候又像一位慈祥的老爷爷一样呵护我们,关爱我们。这就是我心中的好老师——李老师。李老师是一位物理老师,他工作认证负责,上课生动幽默,特别是他的声音很好听,这可是他自己也认同的哦!

李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是初二刚开学的那一节课,他拿了一大堆东西进教室,让我们很是好奇,他先是自我介绍了一番:“啊!这学期呢!我负责教你们物理,我跟你们贾老师呢!以前合作过的,我姓李,以后你们叫我李老师,不要叫我物理老师啊!”全班七嘴八舌讨论开了,因为最后一句话许多老师都说过N遍了。接下来李老师拿起一块铁皮说:“你们看看这是什么?”“铁块”“对,这是一块铁皮,以后在物理课上呢,我们就会用到它,这可是我特意从我的自行车上拆下来的哦,拆的我累死了!”全班哄堂大笑。从那以后,我都特别希望能上物理课,我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一次。李老师为了做一次实验,还牺牲了他的手机呢!还开玩笑的对我们说:“让你们贾老是重新赔给我一只。”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也是我最喜爱,最敬爱的老师,她在黑板这片浩瀚的大海上,不停地滑动着船桨,用他的所有知识把我们喂饱。

还记得,那是刚开学的一天。

在那天下午的第二节课,我们翻开陌生的课本,准备迎接陌生的老师,给我们讲解这一陌生的课程:物理。

教我们物理的男老师姓许,他的普通话说的不是很好,所以许老师一来就表明他需要讲雷州话,还特意问我们全班同学的意见。我想,他会是一位好老师吧!

“物理学是一门十分有趣的科目。它研究声、光、热、电和力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

“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都包含了一定的科学道理。”

“物理学还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许多物理知识便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的思索而总结出来的。”

“要学好物理,一定要多动手,多做实验。”

许老师在讲台上认真讲课,我们在下面仔细听,眼睛还一眨不眨地盯着他放在讲台上的实验工具。

讲台的大课桌上,摆放着不少有趣的东西:一面酷似棒棒糖的小镜,一面光亮的凸镜,一个和课本里的图一模一样的漏斗、乒乓球,还有一瓶矿泉水。当然,除了许老师口渴时喝的水,其它新奇的东西都是他的实验工具。

许老师讲完了课本前几页的内容,便一样一样示范他带来的工具:远看时物体放大、近看时物体缩小的小镜,能把东西照的倒过来的凸镜,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乒乓球不会下落的漏斗……

“红绿灯有横有竖,谁知道在最下或最右的灯是什么颜色的灯吗?”

众同学一齐摇头。

“所以才说许多事物就是通过仔细观察,经过认真的思索而总结出来的。”

我喜欢上物理课。

你走进我们的学校,如果看到一位大个子,小眼睛,一脸“阳光灿烂”的中年男教师,那一定是我的物理老师――周老师了。

周老师的那张笑脸,酷似小朋友画笔下的太阳公公,让我们觉得好亲切!

在课堂上,周老师总是面带微笑地教我们解题,每当我们遇上难题时,他总是一边在黑板上演示解题的过程,一边口里念叨着他的那几句“名言”――“大的困难是没有的”,我们马上接下句――“小的困难是可以克服的!”“没有困难!你们看这道题不就解决了吗?”周老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月牙儿:“所以啊,面对困难我们要藐视它,才能够克服它!”说完他又发出了爽朗的笑声。我不禁惊叹,一道难题就这样在他手里解开了。

以后每当我遇到挫折时,总是学着周老师的样,口里念叨着他那句“名言”:“大的困难是没有的。。。。。。”

周老师在我们因为淘气而犯错时,所采用的也是另一种独特的方式,被同学们夸张地戏称为:“笑里藏刀。”

记得那一次,我们学磁场的时候,坐在前排的一位男同学总是顽皮地伸长了脖子去吹在讲台边上的指南针。周老师二话没说,拿起指南针,两步跨到那个同学面前,把指南针放在他的课桌上,笑眯眯地说:“你喜欢吹,那你就使劲儿吹吧!”他的那个“使劲”逗得我们大笑起来。他呢?也仍是一脸笑容。周老师一边慢步踱回讲台,一边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我小时候,最爱哭,我妈妈呢,也从不来哄我。我每次一哭,她就拿来一个很大的盆对我说:‘你哭呀,哭到眼泪把这个盆装满为止。’我想这什么时候才能装满呀!所以我马上就不哭了。”说完之后就望了望那个同学又“嘿嘿”地笑了。笑得那么天真,就像一个孩子。

和周老师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快乐的!他的快乐感染了我,所以我总能用微笑去面对生命的每一刻。

事实上,我是一个物理白痴。只是一直没承认而已。

物理课上,当老师正在唾沫横飞地解说着牛顿三大定律的时候,我趴在桌子上,将头仰到45度时,发现黑板上的粉笔灰正以每秒1CM的速度往下掉,根据公式着这个粉笔颗粒在自由落体运动后做了多少功,恩,是W=。可是当时还是不会做这道题。

每当做到物理题时,我都会从释迦牟尼祈祷到上帝耶和华,然后看着这道题,仍发现这道题还是毫无头绪,只得将牛顿在心里痛骂了一顿。之后发现眼前的练习册那白白的纸张在阳光下那么刺眼,窗外的树叶被吹得哗哗作响,在阳光的照耀下的树叶呈现出许多把斑驳的树影在练习册上跳着华尔兹。

这是一次期中考试,下午考物理。考场上,我用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再次证实一个事实,那就是:我是一个物理白痴。后来物理白痴决定认真学习物理。于是,物理白痴坐在了万恶的物理课堂里。班级的生活是快乐的,我坐在第二排,每当上物理老师的课时,物理白痴都会极其认真的听讲,极其认真的做笔记,极其认真的摆弄着左右手,只不过他找电流我看手表。所以,我崭新的物理生活还是值得歌颂的,除了卷子上那片如太阳般耀眼的红色海洋。

然而,没有一个物理老师会欣赏或注意一个物理白痴,即使那物理白痴也很想学好物理,我用语文安慰物理,然而我的语文最好也只不过85分。

期中考试的成绩出来了,桌子上厚厚一摞卷子。我用最快的速度把物理试卷压在最下面,这时,我前面的同学泪流满面地问我:“怎么办,我无力只考了90分。”在那一瞬间,我听到心里那片“哗啦哗啦”的声音,我知道,那叫“心碎了”,很痛很痛。

直到后来,我想我也许逃不开物理了。因为网上的朋友告诉我,她们也学物理的,因为她们在海关工作的时候,是需要算每个集装箱的重力,对地面的支持力,及风雨的阻力等,要保证不会砸死人也不会摔坏,这也是竞争的条件嘛。

之前,无力白纸还在嘲笑正在学习物理的男男女女们,因为物理在将来有什么用,我不能再看见前方有帅哥时,计算他的速度,以及我们之间的距离;我也不能将沙滩上金灿灿的沙子变成金灿灿的黄金;更不能幻想,在高温高压的情况下,将可爱的玻璃变成永恒的钻石。

接下来的某一天,物理白痴问无力天才说:“同学,你在做那本书?”“!#¥……%”物理天才告诉了物理白痴,但是物理白痴没听明白,然后物理白痴又问:“同学,你耳机里在放谁的歌?”“Beatles。”于是物理白痴从“甲壳虫乐队”听到了“U2”,一个月后的物理测验中,物理白痴最引以为傲的英语听力居然只有16分(满分30分)!

在曾经的沧海桑田里,没有物理老师知道曾有个物理白痴那么努力地学习物理,最终却一无所获;在曾经地日月星辰中,没有物理天才知道有个物理白痴作了几本厚厚的考纲,却不曾有结果;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里,物理不知道曾经有个物理白痴愿意放下她那高贵的尊严向她求饶。

然而,物理还是要考的,而物理白痴依然是那个对物理一窍不通的物理白痴。

1.两类力做功的特点:重力(电场力)做功只与初、末位置有关,与运动的路径无关;如滑动摩擦力做功与运动的路径有关,且当力的大小保持不变时做功等于力的大小与路程的乘积。2.摩擦力做功的特点:在静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只有机械能的相互转移,静摩擦力起着传递机械能的作用,而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相互摩擦的系统内,一对静摩擦力所做功的和总是为零。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有两个方面:一是相互摩擦的物体之间机械能的转移,二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转化为内能的量值等于滑动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一对滑动摩擦力所做功的和为负值,其绝对值等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3.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判断:从做功来判断:分析物体或物体系受力情况(包括内力和外力),明确各力做功的情况,若对物体或系统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没有其他力做功,则机械能守恒。从能量转化来判断:若物体或物体系中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而无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则物体或物体系机械能守恒。如绳子突然绷紧、物体间碰撞贴合等现象时,机械能不守恒。4.功能关系各个力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变化量的负值;弹簧弹力做功等于弹性势能变化量的负值;除了重力和弹簧弹力以外其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例】如图所示,跨过同一高度处的定滑轮的细线连接着质量相同的物体A和B,A套在光滑水平杆上,定滑轮离水平杆的高度h=,开始时让连着A的细线与水平杆的夹角θ1=37°,由静止释放B,当细线与水平杆的夹角θ2=53°时,A的速度为多大?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A所获得的最大速度为多大?(设B不会碰到水平杆,sin37°=,sin53°=,取g=10m/s2)【解析】对A、B两物体组成的系统,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设绳与水平杆夹角θ2=53°时,A的速度为υA,B的速度为υB,此过程中B下降的高度为h1,则有:mgh1=■mv2A+■mv2B,其中h1=■-■,A、B两物体沿绳方向速度相等即:υAcosθ1=υB代入数据,解以上关系式得:υA=沿着杆滑到左侧滑轮正下方的过程,绳子拉力对A做正功,A做加速运动,此后绳子拉力对A做负功,A做减速运动。故当θ3=90°时,A的速度最大,设为υAm,此时B下降到最低点,B的速度为零,此过程中B下降的高度为h2,则有:mgh2=■mυ2Am,其中h2=■-h代入数据解得:υAm=。

1、写一写你对一个物理现象的观察,或过程、或提问、猜想、假设,可以没有结论,也可以有结论,要依据你的生活经验或已有的知识写。要用心观察,用脑思考。力的、光的、声的等等都可以。2、描述你对一个问题的思考。3、写一写你上过的一节物理课。4、写一写你听说过的与物理有关的事物,可以以对话形式写。

放鞭炮论文范文

燃放烟花出意外,全家老小不自在!烟花爆竹燃放很美,但是带来的污染也很大,安全系数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才能保障我们的人生安全。下面是我带给大家的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征文 作文 ,欢迎阅读!

春节 到,真热闹,穿新衣,戴新帽。家家户户放鞭炮”。这是描写过新年的一首老诗。2021年的春节即将来临。市政府发出通告:“越城区二环以内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看到这个标题时我心中曾经产生过疑问:为什么不能燃放烟花爆竹呢?烟花升到空中,五颜六色的样子多漂亮啊。爆竹声声也可以增添节日欢乐的气氛。通过学习,我明白了烟花爆竹燃放后可以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和火灾隐患。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可以影响绍兴的生态环境,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火灾会使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遭受损失。

然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执行情况并不令人乐观,半夜里,爆竹响声阵阵,小区里结婚,酒店里孩子办满月酒,都要燃放烟花爆竹来庆贺。

政府发出的禁令,我们需要严格遵守。但禁令屡屡被当作耳边风,却无人受到惩罚,这样一来,就会有更多的人效仿,管理就会难上加难。因此,对于有禁不止者,政府应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人必须从自我做起,自觉遵守政府禁令。我们必须意识到,燃放烟花爆竹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

作为一名小学生,不仅要带头遵守政府禁令,还要向家长、邻居和周围居民作好宣传工作,让我们在清新、和谐的环境里过一个祥和的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到了,大街小巷鞭炮齐鸣,热闹非凡;夜晚绚丽多姿的烟花如五彩缤纷的蝴蝶在夜空飞舞,照亮大地,蔚为壮观。王安石笔下的爆竹烟花多美好呀!它们送走了旧的一岁,迎来了新的一年,给节日增添了欢庆的气氛,让人感觉“年味”真浓!。

换个角度看,承载着人们美好愿望的爆竹烟花似乎并没有那么美好。这个春节它们带给我们家的麻烦还真不小。 除夕 夜里,那无休无止的“噼里啪啦”鞭炮声,吓坏了小姨家才十个月大的小虎弟弟。大年初一,他就发起了高烧。大人们更是为了他来回奔波,身心疲惫。到了迎财神的那一天,接近疯狂的鞭炮声更是让人无法入睡。

爆竹烟花不仅给我们家带来了不便,它们还制造了更大的麻烦。春节期间它们成了引发火灾的罪魁祸首和制造污染的“环境杀手”。

据新闻报道,沈阳一幢五星级酒店因为燃放烟花被烧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从除夕夜里到春节早上,短短八个小时,我们国家因为烟花爆竹引发了将近六千起火灾,损失极其惨重。火灾让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瞬间如鲜花般凋零,在这样一个喜庆的日子这是何等的人间悲剧。

为什么我说爆竹烟花是“环境杀手”?请你往外面瞧一瞧:马路上、小区里到处都是燃放过的爆竹烟花,如此多的垃圾需要环卫工人们多么辛劳才能清理干净呀;再请抬头看看:节日的天空烟雾缭绕更像是硝烟弥漫的战场;打开窗户闻一闻,一阵阵刺鼻的硫磺味道扑面而来,这肯定对身体没一丁点好处。节日前南京的空气指标已经达到了优秀,可是这爆竹烟花一放,南京的空气质量像坐上了过山车,一下子跌到了重度污染。我们南京一直在实施“蓝天工程”,这样下去蓝天岂不是离我们越来越远。

提倡环保的人都认为应该禁放爆竹烟花。但更多的人会觉得这样“年味”就不足了。所以我想为了满足大部分人的愿望,如果能限量供应爆竹烟花,规定燃放时间地点就好了。每个人少放一点,世界肯定会更美好一点!

望着灰沉沉的天空,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发明一种无烟无安全隐患的爆竹烟花。坚决要让寄托人们美好祝福的爆竹烟花不再恼人!

年过了,现在媒体上比较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一个话题就是禁放,首先声明我的观点 ,我是支持禁放的。

原来我们国家对于燃放烟花爆竹是不管的,后来就是由于燃放烟花爆竹致使伤亡事故逐年呈几何倍数上升,所以我们政府才出台禁放令,不过后来考虑到习俗,政府为了考虑到人性化 开始由禁放改为限放。不过现在看来,这次改回来的决定真的不好。

今年我除夕夜没有到外面去,但是从打开的窗户我还是感觉到今年爆竹的威力,单说那刺耳的噪音和刺鼻的火药味就让人有点受不了,当然安全问题更是让人在喜庆的年夜里有一份不和谐。回想起来真的让人痛心!

现在不是讲究低碳吗 ,要是禁放烟花爆竹,那我们这一年能够减少多少碳排放呀,对吧!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作文五:春节期间不燃放烟花爆竹

早上起来,窗外都是灰蒙蒙的一片。太阳被挡在云层后面,清晨的美好景色都被罪魁祸首———雾霾破坏了。宁波城区都笼罩在这片灰色中。

雾霾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出行被迫减少;出门要戴口罩,医院里,患呼吸道感染的人明显增多;同学接二连三地请假,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宁波处于“四面霾伏,咳不容缓”的状态。

临近春节,又是一个烟花爆竹燃放的高潮,燃放烟花,会不会增大雾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呢?所以,本周的班队课,我们班的同学进行了“雾霾天,春节期间要不要燃放烟花爆竹的讨论”。

“当然要放烟花爆竹了!不然怎么会有春节的年味呢?”一名同学首先发话道。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的人认为要放烟花,还有的人认为可以适当地燃放。但是多数同学认为,放烟花爆竹,弊大于利。除了容易造成火灾,还会严重污染空气,使我们原本不容乐观的空气环境“雪上加霜”。难道为了图一时的热闹,而使爆表吗?我们可以用其他的途径和方式,愉快地度过新春佳节。

最后大家达成了共识:今年春节,不放烟花,我们要做保护环境的守护者!我们有责任为治理雾霾奉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早上起来,窗外都是灰蒙蒙的一片。太阳被挡在云层后面,清晨的美好景色都被罪魁祸首———雾霾破坏了。宁波城区都笼罩在这片灰色中。

雾霾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出行被迫减少;出门要戴口罩,医院里,患呼吸道感染的人明显增多;同学接二连三地请假,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宁波处于“四面霾伏,咳不容缓”的状态。

临近春节,又是一个烟花爆竹燃放的高潮,燃放烟花,会不会增大雾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呢?所以,本周的班队课,我们班的同学进行了“雾霾天,春节期间要不要燃放烟花爆竹的讨论”。

“当然要放烟花爆竹了!不然怎么会有春节的年味呢?”一名同学首先发话道。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的人认为要放烟花,还有的人认为可以适当地燃放。但是多数同学认为,放烟花爆竹,弊大于利。除了容易造成火灾,还会严重污染空气,使我们原本不容乐观的空气环境“雪上加霜”。难道为了图一时的热闹,而使爆表吗?我们可以用其他的途径和方式,愉快地度过新春佳节。

最后大家达成了共识:今年春节,不放烟花,我们要做保护环境的守护者!我们有责任为治理雾霾奉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农历春节了,小孩、大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喜气中,但是一种与现实文明社会格格不入但是又在每个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风俗习惯却也随着节日的临近而逾演逾烈——燃放烟花爆竹。烟花爆竹燃放起来虽然美丽、漂亮,但人们却不知道,烟花爆竹让我们的新鲜空气受到严重的污染,经常会看到天空灰蒙蒙的,特别是近几年来,“雾霾”这个词出现在我们耳朵中的频次越来越频繁。 今年,金华市人民政府出台了《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20__年市区禁限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通告中规定:市区二环以内(东至二环东路、西至二环西路、南至二环南路、北至二环北路),除20__年2月__日(农历十二月三十)、2月__日(农历正月十五)允许适当燃放部分品种的烟花爆竹。确实,也可以从我们身边的许多事情看得出,今年金华市政府对禁放烟花爆竹下了多么大的决心。如比:爸爸说他们单位所在党支部,所有党员都签了《党员带头不燃放烟花爆竹的 承诺书 》、张贴在家门口的《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告知书》、年前年后在街上来回巡讲的宣传车以及年后在临街店门上张贴的《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宣传单》。

随着方方面面宣传的深入,作为小学生的我也逐步认识到了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不禁为自己以前的做法而到脸红,除夕夜在爷爷家,爸爸给我买了几种小型烟花,我说:“不放”,爸爸说:“今天是除夕夜,又是在二环以外,可以放呀!”我说:“除夕夜我也不放”。后来

才知道,爸爸是故意考考我的,但为了哄我开心,他自己把烟花放了,并说:“下不为例、下不为例”!

尽管我们都在努力,但是半夜我还是被所谓的“开门炮”吵醒了(所谓的“开门炮”就是乡下在新年钟声敲响时,家家户户都开门拜天地,放鞭炮以迎接新的一年,祝愿新的一年顺顺利利、合家幸福的意思)。并一直持续到天亮,听着不绝于耳的鞭炮,我还是没有战胜瞌睡虫,慢慢进入了梦乡。

梦中,我梦见了过年的时候,人们再也不放烟花爆竹了,原来卖烟花爆竹的商店都改成了鲜花店,环卫工人再也不要为满大街的烟花爆竹的残余垃圾而累得满头大汗了。抬头,我看见了蓝蓝的天、洁白的云;张嘴,我呼吸着从未有过的清新的空气。

让我们全社会动员起来,杜绝燃放烟花爆竹,尽我们每个人一份责任!让原来那新鲜的空气再回到我们的身边!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征文范文作文相关 文章 :

★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征文范文作文

★ 不燃放烟花爆竹作文满分模板

★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倡议书精选三篇

★ 优秀的坚决不放鞭炮倡议书精选作文五篇

★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倡议书

★ 2021春节放鞭炮作文范文

★ 放鞭炮精选优秀作文5篇

★ 关于放鞭炮的作文合集5篇

题目:放鞭炮的利弊 过年了,人们都喜欢放鞭炮,仿佛放鞭炮才具有年味。春节燃放鞭炮图的是吉利、喜庆和热闹。人们希望那声声炮竹不仅能辞旧迎新,还希望能崩崩“晦气”,驱驱“邪气”。从古至今,燃放鞭炮已成为一种文化,但放鞭炮容易失火,造成人伤亡。因此许多城市禁止放鞭炮,但人们还是忍不住偷偷地放。燃放鞭炮的好处:1.春节应该非常喜庆,用鞭炮的“噼里啪啦”的声音但表再合适不过了。春节放鞭炮可以烘托出过年的气氛,也是对新的一年的祝愿,而且是中国的传统。2.放鞭炮是孩子们的爱好,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胆量,还可以让他们开心,充满自信,孩子们已经吧放鞭炮当作了过年的象征了。3.有的鞭炮放出来非常漂亮,比如说“开心果”、“奥运火炬”、烟花等一些鞭炮放出来很漂亮,仿佛给节日穿上了一件新衣服。4.给商家但来了利润,不仅制造鞭炮的厂家赚了钱,卖鞭炮的商家也赚了很多钱。燃放鞭炮的坏处:1.放鞭炮容易造成伤亡事故。每年都有因放鞭炮炸手、伤脸等事故发生。2.放鞭炮的火星溅到易燃的物体上,容易造成火灾,给人们带来不必要的损失。3.放鞭炮时,爆炸的声音太响,给人们制造噪音。4.放鞭炮产生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气,造成环境污染。5.浪费严重。买鞭炮要花一定的钱,虽然人们乐意花,但也造成一些浪费,而且容易造成一些攀比心理,认为放得越多,日子过得越红火。6.影响休息。特别是大年三十的晚上十二点,大多数人都放接年鞭,那“噼里啪啦”的声音吵得人难以入睡,一大早又被鞭炮声吵醒。燃放鞭炮有利也有弊,我们必须正确对待。我们小孩子是特别喜欢放的,过年给我们的印象无外乎是鞭炮和压岁钱,但必须注意安全隐患,保证既玩得开心,又玩得安全,过一个健康、安全、快乐、热闹的春节。┏ (^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爆炸与冲击投稿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出版的学术期刊有:《爆炸与冲击》、《高压物理学报》、《含能材料》、《强激光与粒子束》、《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没有地基,建成大楼成功率高吗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旗下共有5种主办期刊,如下: 1《高压物理学报》创刊于1987年9月,是我国高压物理领域唯一的专业性刊物2《含能材料》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于1993年创刊。3《爆炸与冲击》:报道爆炸力学学科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反映学术前沿进展及水平,促进学术交流,创造本学科领域青年人才良好的成长环境,推进爆炸理论和应用、抗爆与爆炸安全技术的发展。4《强激光与粒子束》(High Power Laser and Particle Beams)是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四川核学会1989年2月创办的国内外公开出版的科技期刊,2003年改为月刊,2008年增加了中国核学会为主办单位。5《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为电子信息类综合性期刊,其前身为《信息与电子工程》,是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主管,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主办、四川省电子学会协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2003年创刊

国内的话力学杂志有《力学进展》、《力学与实践》等。给lz一些国际的期刊。国际知名的力学期刊 刊名 原文名 创刊年 附注《应用数学和力学》(中国) (AppliedMa hematics and Mechanics) 1980《应用数学和力学》编辑委员会 《热应力杂志》(美) Journal of Thermal Stresses 1978 美国 Hemispheres Publishing Co. 《国际非线性力学杂志》(英)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Mechanics 1966 英国 Pergamon Press Ltd.《国际固体与结构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1965 英国Pergamon Press Ltd.《国际多相流杂志》(英)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phase Flow 1973 英国Pergamon Press Ltd.《地震工程与结构动力学》 (英) Earthquake Engineering Structural Dynamics 1972 英国John Wiley Sons Ltd.《国际热与热流杂志》(英)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FluidFlow 1979 英国 Mechanical Engineering Publi-CationsLtd.《国际地震工程与土壤动力学杂志》(英)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Soil Dynamics1981 英国 CML Publications《工程断裂力学》(英)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1968 英国 Pergamon Press Ltd.《国际压力容器与管道杂 志》(英)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ureVessels Piping 1973 英国Applied Science Publishers Ltd. 《国际工程数值方法杂志》 (英)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in Engineering 1969 英国John Wiley Sons Ltd.《工程材料与结构的疲劳》 (英) Fatigue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1978 英国Pergamon Press Ltd《国际疲劳杂志》(英)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 1979 英国 IP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国际岩石力学与采矿学及地 质力学文摘》(英)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MiningScienc Geomechanics ABSTRACTS 1964 英国Pergamon Press Ltd.《水利》(法) La Houille Blanche 1902 法国《理论与应用力学杂志》(法) Journal de Mecanique Theorique et Appliquee(Le) 1962 法国Centrale des revues DunodGauthier-Villars《工程师文献》(联邦德国) Ingenieur-Archiv 1929 联邦德国 Springer-Verlag《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 (奥地利) Rock Mechanics Rock Engineering1929 奥地利 Springer-Verlag 《固体力学文献》(荷兰) Solid Mechanics Archives 1976 荷兰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应用力学和工程技术中的计算机方法》(荷兰)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1972 荷兰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风工程和工业空气动力学杂志》(荷兰)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1975 荷兰Elsevier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原名为Journal of Industrial Aerodynamics,1980年改为 现名)《国际断裂杂志》(荷兰)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acture 1965 荷兰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水利学研究杂志》(荷兰) Journal of Hydraulic Research 1963 荷兰International Assiciation for Hydraulic Research《非牛顿流体力学杂志》 (荷兰) Journal of Non-Newtonian Flluid Mechanics 1975 荷兰Elsevier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波动》(荷兰) Wave Motion 1979 荷兰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 《土木工程学报》(中国)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1954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Society《力学学报》(中国) Acta Me-chanica Subuca 1957 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学报》编辑委员会(The Editorial Board of ACTAMECHANIC A SINICA,the Chinese Society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力学译丛》(中国) 1964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分所《力学进展》(中国) 1982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应用力学》(中国) 1982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分所《固体力学学报》(中国)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1980 《固体力学》学报编辑委员会员《应用数学和力学》(中国)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1980 《应用数学和力学》编辑委员会《建筑结构学报》(中国) 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 1980 中国建筑学会《上海力学》(中国) 1980 《上海力学》编辑部 《爆炸与冲击》(中国) 1981 《爆炸与冲击》编辑部 《振动与冲击》(中国) 1982 《振动与冲击》编辑委员会《空气动力学学报》(中国) Acta Aerodynamica Sinica 1983 《空气动力学学报》编辑委员会《数学物理学报》(中国) 1981 《数学物理学报》编辑委员会《实验应力分析学会会报》 (美) Proceedings of the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StressAnalysis 1943 美国实验应力分析学会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Stress Analysis) 《实验力学》(美) Experimental Mechanics 1961 美国实验应力分析学会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Stress Analysis) 《结构力学杂志》(美) Journal of Structural Mechanics 1972 美国Marcel Dekker Ine.《流变学杂志》(美) Journal of Rheology 1957 美国John Wiley Sons Inc. Publishers. 《液压与气体力学》 (美) Hydraulics Pneumatics; Magazine of Fluid Powerand Control Systems 1948 美国Penton/IPC 《流体物理学》(美) Physics of Fluids 1958 美国物理学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 《流体力学年评》(美) Annual Review of Fluid Mechanics 1969 美国Annual Review Inc.《应用力学杂志》(美) Journal of AppliedMechanics 1935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 (American Society ofMechanical Engineers)《实验应力分析学会年度春 季会议录》(美) Proceedingsof the SESA Annual Spring Meeting 美国实验应力分析学会(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Stress Analysis)《聚合物科学杂志》(美)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1946 美国John Wiley Sons Inc Publishers《生物工程学杂志》(美) Journal of BiomechanicalEngineering 1977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 (American Society ofMechanical Engineers)《复合材料杂志》(美) Journal of Composite Materials 1967 美国 Technomic Publishing Company Inc.《流体工程学杂志》(美) Journal of FluidsEngineering 1973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 (American Society ofMechanical Engineers)《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报--工程力学组杂志》(美)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Engineers- Journal of the Engineer Mechanics Division 1873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自动车工程师学会汇刊》 (美) SAE Transactions 1906 自动车工程师学会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船舶研究杂志》(美) Journal of ShipResearch 1893 造船与轮机工程师协会 (Society of NavalArchitects Marine Engineers)《美国航空与航天学会志》 (美) AIAA Journal 1930 美国航空与航天学会 (American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Astronautics)《苏联流体力学研究》(美) Fluid Mechanics-Soviet Research 1972 美国 Scripta Publishing Co. 《流体动力学》(美) Fluid Dynamics 1966 美国 Plenum Publishing Co.《伦敦皇家学会会报,A辑: 数学及物理科学》(英)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A:Mathematical Physical Sciences 1854 英国皇家学会(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伦敦皇家学会哲学汇刊,A 辑数学与物理科学》(英)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Society of London,SeriesA:Mathematical PhysicalSciences 1854 英国皇家学会(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1887年(第178卷)起分A,B两辑出版《力学研究通讯》(英) Mechanics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1974 英国Pergamon Press Ltd《生物流变学》(英) Biorheology 1963 英国 Pergamon Press Ltd.《生物力学杂志》(英) Journal of Biomechanics 1968 英国 Pergamon Press Ltd.《材料科学杂志》(英)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1966 英国 Chapman and Hall Ltd.《应变》(英) Strain 1964 英国应变测量学会 (British Society for Strain Measurement)《工程设计应变分析杂志》 (英) Journal of Strain Analysis for EngineeringDesign 1965 英国 Mechanical EngineeringPublications Ltd.《力学研究》(英) Research Mechanica 1980 英国Applied Science Publishers《计算机与结构》(英) Computers Structures 1971 英国 《计算机与流体》(英) Computers Fluid 1971 英国 Pergamon Press Ltd. 《水力气体机械动力》(英) Hydraulic Pneumatic Mechanical Power 1955 英国Trade Technical Press Ltd. Ltd. 《飞机工程》(英) Aircraft Engineering 1929 英国 Bunhill Publications Ltd.《航空季刊》(英) Aeronautical Quarterly 1949 英国皇家学会(Royal Aeronautical Society)《航空杂志》(英) Aeronautical Journal 1897 英国皇家学会(Royal Aeronautical Society)《星际航行学报》(英) ActaAstronautica 1955 英国1974年改为现名,1955~1973年刊名为Astronautica Acta,Pergamon Press Ltc.《应用数学与力学杂志》(英)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Mechanics1958 英国1974年改为现名,1955~ 1973年刊名为Astronautica Acta,Pergamon Press Ltd《理性力学与分析文 献》(联邦德国) Archive for Rational Mechanics and Analysis 1957 联邦德国 springer-Verlag 《流变学学报》(联邦德国) Rheologica Acta 1958 联邦德国 Dr. Dietrich Steinkopff Verlag 《流体力学实验》(联邦德国) Experiments in Fluid 1983 联邦德国springer-Verlag 《油压力学与气体力学》 (联邦德国) Olhydraulik und Pneumatik 1957 联邦德国 Krausskopf Verlagsgruppe 《数学生物学杂志》(联邦德国)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Biology 1974 联邦德国 springer-Verlag《热力学与流体力学》 (联邦德国) Warme-und Stoffubertragung 1968 联邦德国 springer-Verlag 《法国流变学小组手册》 《通报》(法) Cahiers et Bulletin du Groupe Franais de rheologie 1965 法国《法国科学院会议周报,A-B辑:数理科学》(法) Comptes Rendus Hebdomadaires des Seances deL’Academie des Sciences, Series A et B:”Sciences Mathematiques,SciencesPhysiques” 1835 法国 Centrale des Revues Dunod Gauthier-Villars《应用力学纪事》(法) Journal de Mecanique Appliquee 1977 法国Centrale des Revues Dunod Gauthier-Villars 《力学》(意) Mechanica 1966 意大利 Pitagora Editrice《力学学报》(奥地利) Acta Mechanica 1965 奥地利 Springer-Verlag 《弹性体杂志》(荷) Journal of Elasticity 1971 荷兰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天体力学》(荷) Celestial Mechanics 1969 荷兰 Publishing Co.《工程数学杂志》(荷)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1966 荷兰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材料力学》(荷) Mechanics of Materials 1981 荷兰 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 《澳大利亚地质力学杂志》 (澳) The Australian Geomechanics Journal 1971 澳大利亚《加拿大航空与空间杂志》 (加) Canadian Aeronautics SpaceJournal 1955 加拿大,1962年改为现名,1955~1961年刊名为:Canadian Aeronautics Journal.《核工程与设计》(瑞士) Nu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1965 瑞士Elsevier Sequoia . 《应用数学与力学杂志》 (民主德国) ZAMM-Zeitschrift fur Angewandt Mathematikund Mechanik 1921 民主德国 Akademic-Verlag 《理论与应用力学》(波兰) Mechanika Teoretyczna i Stosowana 1964 波兰 PWN 《工程汇刊》(波兰) Rozprawy Inzynierskie 1953 波兰 PWN 《力学文献集》(波兰) Archives of Mechanics 1849 波兰 PWN 《罗马尼亚技术科学杂志, 应用力学辑》(罗) Revue Roumaine des sciencesTechniques,Serie Mecanique Appliquee1956 罗马尼亚科学出版社《应用力学研究》(罗) Studii si Cerctari de Mecanica Applicata 1942 罗马尼亚科学出版社《日本应用力学全国会议 录》(日) Proceedings of the Japan National Congress of Applied Mechanics 1953 日本中央科学社 《材料》(日)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Materials Science 1952 日本材料学会《日本机械学会论文集》(日) Transactions of the Jap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 1935 日本机械学会 《土木协会论文报告集》(日) Proceedings of the Jap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1944 日本土木工学会《日本造船协会志》(日) Bulletin of the society of Naval Archiects of Japan 1915 日本造船协会《流体工程学》(日) 流体工学 1965 日本产业开发社(原名:学, 1965~)《日本材料强度学会志》 日本材料强度学会志 1967 日本材料强度学会《力学研究所报告》(日) 力学研究所报告 1967 日本力学研究所《日本流变学会志》(日) 日本一学会志 1973 日本流变学会《应用数学与力学》(苏联) 1936 苏联《苏联科学院通报:固体力 学》(苏) 1966 苏联,美国出版有英译本《磁流体力学》(苏) 1965 苏联,美国出版有英译本《燃烧与爆炸物理学》(苏) 1965 苏联《应用力学与物理学杂志》 (苏) 1960 苏联,美国出版有英译本《应用力学》(苏) 1955 苏联《复合材料力学》(苏) 1965 苏联《建筑力学与建筑物计算》 (苏) 1959 苏联《莫斯科大学力学通报》(美) Moscow University Mechanics Bulletin 1969 美国 Allerton Press Inc (译自俄文) 《得克萨斯大学巴尔科研究 中心年报》(美) Annual Repoet-Balcones Research Center, Texas at Austin 美国《剑桥哲学会数学汇刊》(英) Re Mathematical Proceedings of the CambridgePhilosophical Society 1977 英国Cambridge ,1977年改为现名,1843~1976 年名为Proceedings of Cambridge Philosophical Society;Mathematical Physical Sciences 《力学与应用数学季刊》(英) Quarterly Journal of Mechan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1948 英国 《流体力学杂志》(英)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1956 英国 Cambridge 《应用力学研究所报告》(日) Reports of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pplied Mathematics 1952 日本九州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 《东京大学航天研究所报告》 ISAS (Institute of Space Aeronautical Science,Univ. Tokyo) 日本东京大学航天研究所 《布加勒斯特乔治乌德治工 学院通报:力学辑》(罗) Buletinul Institutului Politehnic“Gheorghe Gheorghiu-Dij” 1949 罗马尼亚《列宁格勒大学通报:数学, 力学和天文学类》(苏) 1946 苏联《莫斯科大学通报:数学力学类》(苏) 1946 苏联《国外科技资料馆藏目录━ 数学,力学》(中国)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力学文摘━流体力学部分》 (中国) 1958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 分所翻译,苏联科学院科学情报 研究所文摘编辑委员会编辑《力学文摘━一般力学部分》 (中国) 1958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 分所翻译,苏联科学院科学情 报研究所文摘编辑委员会编辑《力学文摘━弹性力学部分》 (中国) 1958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 分所翻译,苏联科学院科学情 报研究所文摘编辑委员会编辑《数学文摘》(美) Mathematical Reviewswith Index toMathematicalReviews 1940 美国数学会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冲击与振动研究辑要》(美) Shock and Vibration Digest 1969 美国冲击与振动情报中心《流变学通报》(美) Rheology Bulletin 1937 美国物理学会 American Institute ofPhysics《应用力学文摘》(美) Applied Mechanics Reviews 1948 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地震工程文摘杂志》(美) Abstracts Journal i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1968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 校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Univ. of California,Berkeley,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工程索引》(美) Engineering Index (Annual) 1884 美国 Engineering Index Inc.《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汇 刊》(美)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Engineering 1852 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ing《科学引文索引》 (美) Science Citation Index 1961 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土木工程水利文摘》(英) Civil Engineering HydraulicsAbstracts 1968 英国流体力学研究协会 British Hydromechanics Research Association《流变学文摘》(英) Rheology Abstracts 1940 英国 Pergamon Press《固体-液体流文摘》(英) Solid-Liquid FlowAbstracts 1973 英国流体力学研究协会 British HydromechanicsResearch Association《工业空气动力学文摘》(英)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Abstracts 1970 英国流体力学研究协会 British Hydromechanics《流体动力学文摘》(英) Fluid Power Abstracts 1965 英国流体力学研究协会 Hydromechanics Research Association《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文 摘》(英) ICE Abstracts 1972 英国流体力学研究协会,1974 年改为现名(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 《法国全国科学研究中心 文摘通报,第130辑:数学, 物理,光学,声学,力学, 热学》(法) Bulletin Signaletique du 130 hysique Mathematique, Optique, Acoustique, Mecanique, Chaleur 1961 法国全国科学研究中心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机 械工学编》(日) Currdnt Bibliography on Science Technology 1975 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 (日本科学技术情报)《文摘杂志:力学(综合本) 》(苏) 1953 苏联全苏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力学与实践》(中国) 1979 《力学与实践》编辑委员会 《美国物理学杂志》(美)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1933 美国物理学会 American Institute

物理现象科技小论文

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加强实验教学,不仅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还可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初中物理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它们都是很好的素材,只要教师做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心人,对它们合理的加以应用,一定会在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为了搞好实验教学,应着重抓以下三点: 一、使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初中物理教材中,许多重要的定律、概念、公式都是通过实验推理出来的,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如光的反射定律、二力平衡条件、欧姆定律等。学生由于亲身经历和学识限制,对书本内容不可能一听就懂,并且会怀疑其客观性。而实验就起了帮助他们发现规律,掌握规律,理解获取知识的桥梁作用。所以,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做好一切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切忌不做实验或少做实验而讲实验。因为单纯的讲实验,便贬低了定律、概念的客观真实性,学生也难于理解和接受。 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必须把准确无误的物理现象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每个学生看清楚,使学生确信定律、概念的客观性。所以教师必须是一个坚定的唯物论者,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学生分组实验中,要以得出的数据来验证或推导出定律、公式,绝对不允许涂改实验数据,使之与物理定律、公式相符。而应协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重做实验,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为止。只有这样,才可使学生逐渐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培养学生识别和应用实验仪器的能力 学生识别和应用实验仪器的能力不仅是学生正确完成物理实验的保证,也是以后在工作和学习中必需的最基本的能力,如生活中各种测量工具的使用无不需要这方面的知识。 开始几次学生分组实验,实验仪器都是学生首次接触,如刻度尺、天平、电压表等,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识别仪器的规格和性能,察看铭牌或说明书。弄清:(1)测量范围;(2)最小刻度;(3)零点及其调节方法;(4)使用方法。只有掌握以上四点,才能保证实验精确的完成和仪器、人身的安全。 三、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高低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生活中小到照明电路的安装,各种物体质量的测量,大到交通运输和生产劳动都需要这方面的能力。所以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作为素质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物理实验本身就是一个操作过程。学生分组实验,每个人都有操作机会;在演示实验中,可让部分学生配合教师一起完成实验,条件许可时,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课外小实验更是学生操作的天地,如在学习量筒、弹簧秤、天平等知识后,可布置小实验自制天平、量筒、橡皮测力计等,学生的积极性一定会很高,效果一定会更好。总之,应尽量多给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这对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初中物理在整个初中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 理性思维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抽象 逻辑思维 能力。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1000字物理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初中1000字物理论文篇1 摘要: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物理学存在于物理学家的身边;物理学也存在于同学们身边;在学习中,同学们要树立科学意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经历观察、思考、实践、创新等活动,逐步掌握科学的 学习 方法 ,训练科学的 思维方式 ,不久你就会拥有科学家的头脑,为自己今后惊叹不已的发展,为今后美好的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科学思维方式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哲学,到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直至现代物理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都是物理学家科学素质、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维的有形体现。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例如,光是找找汽车中的光学知识就有以下几点: 1.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镜 利用凸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和成正立、缩小、虚像的特点,使看到的实物小,观察范围更大,而保证行车安全。 2.汽车头灯里的反射镜是一个凹镜 它是利用凹镜能把放在其焦点上的光源发出的光反射成为平行光射出的性质做成的。 3.汽车头灯总要装有横竖条纹的玻璃灯罩 汽车头灯由灯泡、反射镜和灯前玻璃罩组成。根据透镜和棱镜的知识,汽车头灯玻璃罩相当于一个透镜和棱镜的组合体。在夜晚行车时,司机不仅要看清前方路面的情况,还要还要看清路边持人、路标、岔路口等。透镜和棱镜对光线有折射作用,所以灯罩通过折射,根据实际需要将光分散到需要的方向上,使光均匀柔和地照亮汽车前进的道路和路边的景物,同时这种散光灯罩还能使一部分光微向上折射,以便照明路标和里程碑,从而确保行车安全。 4.轿车上装有茶色玻璃后,行人很难看清车中人的面孔 茶色玻璃能反射一部分光,还会吸收一部分光,这样透进车内的光线较弱。要看清乘客的面孔,必须要从面孔反射足够强的光透射到玻璃外面。由于车内光线较弱,没有足够的光透射出来,所以很难看清乘客的面孔。 5.除大型客车外,绝大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 当汽车的前窗玻璃倾斜时,车内乘客经玻璃反射成的像在国的前上方,而路上的行人是不可能出现在上方的空中的,这样就将车内乘客的像与路上行人分离开来,司机就不会出现错觉。大型客车较大,前窗离地面要比小汽车高得多,即使前窗竖直装,像是与窗同高的,而路上的行人不可能出现在这个高度,所以司机也不会将乘客在窗外的像与路上的行人相混淆。 再如下面一个例子: 五香茶鸡蛋是人们爱吃的,尤其是趁热吃味道更美。细心的人会发现,鸡蛋刚从滚开的卤汁里取出来的时候,如果你急于剥壳吃蛋,就难免连壳带“肉”一起剥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诀窍,就是把刚出锅的鸡蛋先放在凉水中浸一会,然后再剥,蛋壳就容易剥下来。 一般的物质(少数几种例外),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可是,不同的物质受热或冷却的时候,伸缩的速度和幅度各不相同。一般说来,密度小的物质,要比密度大的物质容易发生伸缩,伸缩的幅度也大,传热快的物质,要比传热慢的物质容易伸缩。鸡蛋是硬的蛋壳和软的蛋白、蛋黄组成的,它们的伸缩情况是不一样的。在温度变化不大,或变化比较缓慢均匀的情况下,还显不出什么;一旦温度剧烈变化,蛋壳和蛋白的伸缩步调就不一致了。把煮得滚烫的鸡蛋立即浸入冷水里,蛋壳温度降低,很快收缩,而蛋白仍然是原来的温度,还没有收缩,这时就有一小部分蛋白被蛋壳压挤到蛋的空头处。随后蛋白又因为温度降低而逐渐收缩,而这时蛋壳的收缩已经很缓慢了,这样就使蛋白与蛋壳脱离开来,因此,剥起来就不会连壳带“肉”一起下来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对我们很有用处。凡需要经受较大温度变化的东西,如果它们是用两种不同材料合在一起做的,那么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它们的热膨胀性质,两者越接近越好。工程师在设计房屋和桥梁时,都广泛采用钢筋混凝土,就是因为钢材和混凝土的膨胀程度几乎完全一样,尽管春夏秋冬的温度不同,也不会产生有害的作用力,所以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十分坚固。 另外,有些电器元件却是用两种热膨胀性质差别很大的金属制成的。例如,铜片的热膨胀比铁片大,把铜片和铁片钉在一起的双金属片,在同样情况下受热,就会因膨胀程度不同而发生弯曲。利用这一性质制成了许多自动控制装置和仪表。日光灯的“启动器”里就有小巧的双金属片,它随着温度的变化,能够自动屈伸,起到自动开启日光灯的作用。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物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 总结 和抽象。 谈到物理学,有些同学觉得很难;谈到物理探究,有同学觉得深不可测;谈到物理学家,有同学更是感到他们都不是凡人。诚然,成为物理学家的人的确屈指可数,但只要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从生活走向物理,你就会发现:其实,物理就在身边。正如马克思说的:“科学就是实验的科学,科学就在于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物理不但是我们的一门学科,更重要的,它还是一门科学。 物理学存在于物理学家的身边。勤于观察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做礼拜时,悬挂在教堂半空中的铜吊灯的摆动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后来反复观察,反复研究,发明了摆的等时性;勇于实践的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为认清“天神发怒”的本质,在一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日子,冒着生命危险,利用司空见惯的风筝将“上帝之火”请下凡,由此发明了避雷针;敢于创新的英国科学家亨利 阿察尔去邮局办事。当时身旁有位外地人拿出一大版新邮票,准备裁下一枚贴在信封上,苦于没有小刀。找阿察尔借,阿察尔也没有。这位外地人灵机一动,取下西服领带上的别针,在邮票的四周整整齐齐地刺了一圈小孔,然后,很利落地撕下邮票。外地人走了,却给阿察尔留下了一串深深的思考,并由此发明了邮票打孔机,有齿纹的邮票也随之诞生了;古希腊阿基米德发现阿基米德原理;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研究身边的琐事并有大成就的物理学家的事例不胜枚举。 物理学也存在于同学们身边。学了测量的初步知识,同学们纷纷做起了软尺。有位同学别出心裁,用透明胶把制好的牛皮纸软尺包扎好,这样更牢固。然后,用大大卷泡泡糖的包装盒作为软尺的外壳,在盒的中心利用铁丝做一摇柄中心轴,软尺的末端固定在轴上,这样一个可以收拾并反复使用的卷尺诞生了。同时,这位同学受软尺自作的启示,用实验解决了一道习题:用软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若把软尺拉长些,测量值是偏大还是偏小?他做了这样一个模拟实验: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标上刻度,然后用透明胶粘贴,再扯下来,便做成了 “软尺”,用“软尺”不仅找到了上题的答案,而且还清楚地看到分度值变大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学了电学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对蚯蚓能承受的最大电压进行了探究:当给它加上的电压时,蚯蚓迅速分泌粘液,且奋力挣扎,从瓶内跳出瓶外。当给它加上3V的电压时,蚯蚓被电为两截;有同学在测量 “、”的小灯泡的功率,并研究其发光情况时,不满足于给灯泡加上的电压,而是用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小灯泡做破坏性实验,不断加大灯泡两端的电压,直至电压高达9V、灯泡灯丝烧断,才停止探究;有同学在学习蒸发的知识时,不厌其烦地座在桌旁观察相同的两滴水(其中一滴水滩开),进行聚精会神地观察,然后进行分析、对比,得出影响蒸发的因素;……同学们捕捉身边的琐事进行探究的事例屡见不鲜。 身边的事物是取之不尽的,对与现实生活联系很紧密的物理学科来说,更是时时会用到的,用身边的事例去解释和总结物理规律,学生听起来熟悉,接受起来也就容易了。只要时时留意,经常总结,就会不断发现有利于物理教学的事物,丰富我们的课堂,活跃教学气氛,简化概念和规律。新课标告诉我们“义务 教育 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今天,人类所有的令人惊叹不已的科学技术成就,如克隆羊、因特网、核电站、航空技术等,无不是建立在早年的科学家们对身边琐事进行观察并研究的基础上的。在学习中,同学们要树立科学意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经历观察、思考、实践、创新等活动,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不久你就会拥有科学家的头脑,为自己今后惊叹不已的发展,为今后美好的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初中1000字物理论文篇2 浮力的应用 孔明灯 “孔明灯”,是以蜀汉刘备军中,足智多谋的军师诸葛亮(孔明)命名的,算起来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於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於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另一种说法则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最早的孔明灯的作法是:用很细的竹篾做成灯笼架,四周和顶上都用薄纸糊严,只在底部留个圆口。在灯笼下面挂上松脂,点燃松脂后,灯笼就会升上空中。由于灯笼里有火光,古代战争中,曾经把它作为夜间军事行动的信号,如同现代所用的信号弹一样。 清朝年间,汉民族不满清政府的统治,纷纷起来开展“反清复明”斗争。为成义举,把放“孔明灯”作为统一行动的指挥信号。 过去,汉人们把“孔明灯”作通信联络使用,而后来人们把放“孔明灯”作为一种民间娱乐,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徵丰收成功,幸福年年。 孔明灯的结构可分为主体与支架2部份,主体大都以竹篦编成,次用棉纸或纸糊成灯罩,底部的支架则以竹削成的篦组成。孔明灯可大可小,可圆形也可长方形。一般的孔明灯是用竹片架成圆桶形,外面以薄白纸密密包围而开口朝下。欲点灯升空时,在底部的支架中间绑上一块沾有煤油或花生油的粗布或金纸,放飞前将油点燃,灯内的火燃烧一阵后产生热空气,孔明灯便膨胀,放手后,整个灯会冉冉飞升空,如果天气不错,底部的煤油烧完后孔明灯会自动下降。 孔明灯的原理与热气球的原理相同,皆是利用热空气之浮力使球体升空。然而为何热空气会飘浮呢?我们可用阿基米德原理来解释它:当物体与空气同体积,而重量(密度)比空气小时就可飞起,此与水之浮力的道理是相同的。将球内之空气加热,球内之一部份空气会因空气受热膨胀而从球体流出,使内部空气密度比外部空气小,因此充满热空气之球体就会飞起来。 生活中有很多的物理现象,许多简单的现象可以用所学知识去解答。 现象一:飞快的火车有一个安全距离,当我们在公路上步行时,不宜靠中太近,除了害怕离线的车会撞到之外。还有一个意料之外的原因,对此本文将作出解答。 现象二:取两片很薄的纸,将他们贴近,用力的吹,我们并不能将纸吹开,反而出现被“吹拢”的情况。 现象三:,对于相同流量的水而言,口径大的水龙头,水的流速很慢,但是对于口径小的水龙头,可以明显的看到流速加快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总结来看,空气和水都是流体,在两者之间有着一定的共同点,都遵循流体的基本性质,在流体的学习中有两个很重要的方程叫:伯努利方程和连续性方程。用它们就可以很简单的解释上面三个现象。首先,伯努里方程的基本表达式为:P+1/2pv+pgh=恒量。P指流体周围的压强大小,p指流体本身的密度,v指流体的速度。在上述但现象中,可把水和空气近似的看作理想流体,且它们作常流动。在以上前两种情况中,都可以将pgh看作是不变的,所以我们很容易的就得到P+1/2pv=恒量。容易得出压强和速度成反相关。下面将对三个现象作出具体的解释。 解释现象一:其中提到一个意外的原因就是很有可能身边的空气将我们“推”向汽车而发生意外。为什么这么说?当车飞快的从我们身边开过的时候,对周围的空气造成了影响:使它们的速度加快,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据上面的推倒易知:速度过快造成周围空气的压强减小,在汽车周围形成一个压强差,在车周围的事物就容易被“压”到车下。这是相当危险的,所以步行要尽量的靠边走。 解释现象二:当两片薄纸靠近,我们将它们看成和外面的空气分开,当我们吹气时,使得两纸间少量的空气流速加大,压强减小,外围的空气使得纸片贴在一起。 解释现象三:同流量即体积相同,所以易知SV=S V。这就是理想流体的连续性方程。它表示理想流体作定常流动时,流体的速率与流管截面积的乘积是一个恒量。由此可知,当我们将口径边小时,必然导致流速加快。根据个原理在科技上也有很大的运用,比如切割水枪,对于一样的出水量,这种水枪的口径很微小,使得出水的速度极快,所含动能极大, 在生产上有很大的运用。 最后,要介绍一个很实用的方法:取水。在家中,看到大人用一根管子插到水里,用嘴在管口吸气,水就会自己流出来,我也试过,但没有成功,现在我目标了原因:必须保证吸气的一端低于出水的一端,为什么呢?这是利用了大气压的原理。当吸气后管子里成为真空,水就被外界大气压压倒了出水端。 物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可以借着生活来学习物理,再利用物理来服务生活。 初中1000字物理论文篇3 试谈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与方法 初中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物理教学中,仅靠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案不能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提问的有效性正是初中物理教师需要思考与下功夫的地方。 一、初中物理课堂提问应当新颖、有趣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自控能力非常的差,而且“玩”心非常的重,因此物理老师可有效利用学生的这种心态,将有趣的内容与物理教学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学生们能够在玩中学。老师在课堂提问内容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所提出的问题趣味性,以此来有效调动学生们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营造一个从生疑到解疑的问题情节,从而使他们能够在愉快、富有挑战和激情的课堂环境中学习,亲身体会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 二、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具有层次性、梯度性 对于初中生而言,由于他们所储备的知识、思维认识能力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应对具有层次性,由简入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具体而言,物理老师在设计课堂提问问题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分问题的难易度,并且根据问题针对性地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地照顾到每一个层次的学生。 三、提问设计要突出重、难点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许多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教学方案的设计与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而忽略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在物理教学中,好的提问设计会帮助教师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教学的重难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无形中学习与掌握教学内容。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注重问题的设计,着重突出教学重、难点,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四、深入钻研教材,问题设计要从教材实际出发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资源,提问一个问题之前,教师一定要明确: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估计学生的答案会出现那些情况,每种情况的问题在哪里。否则乱问一通,看起来好像课堂气氛很活跃,但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没什么作用,还有可能问的学生晕头转向,给教学设下障碍。因此,教师必须注意对教材的研究,理解教材的基本结构,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做得透彻掌握,融会贯通,这样所提问题才会有目的性。教师所提问题的切入点应选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以及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过渡处和容易产生疑难的地方。提问中应避免所提问题的随意性、盲目性和主观性,尽可能不使用“对不对”“是不是”进行提问。 五、提问要有目的性 一节物理课堂中的提问,不但要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而且还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如在学生学习热学的时候,很容易把“温度”和“热量”这两个概念混淆。这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温度不能传递而热量可以传递?”学生通过回答这个问题,搞清了温度和热量的区别,热量则是内能的多少,是能量,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而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标志”当然是不能传递的,而“热量”则可以传递。显然,教师提问的目的很明确,目的不在于问题答案的本身,在于通过这一问题,引发学生准确地区分物理概念的内涵。 六、提问要有启发性 教师的提问应建立在激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思维、拓展学生 想象力 的基础之上,必须具有启发性,决不能是填空式问答或判断式发问,坚决废除“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教学内容本身的联系和矛盾,恰当地采用探究式 教学方法 ,适时提出适合学生知识水平且具有开发性的问题。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七、联系现实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所设计的提问问题应当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最好能够保持与时俱进,即与当前最新的事物或者事件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比如,近年来国内航空航天事业发展非常得快,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很多的问题可围绕着这一主题全面展开,从而使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选材与我们的生活更加地贴近,设计的问题也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此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总之,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对应的方法达到有效提问的目的,才能充分发挥有效提问的教学功效,促进学生物理思维的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唐飞.浅谈初中物理作业的有效设计[J].读与写,2016,(05). [2]黄光军.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4). 猜你喜欢: 1. 初中物理论文题目 2. 关于初中物理论文范文 3. 初中物理论文范文 4. 初中物理学习心得分享 5. 初中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

物理小论文生活中有很多的物理现象,许多简单的现象可以用所学知识去解答。现象一:飞快的火车有一个安全距离,当我们在公路上步行时,不宜靠中太近,除了害怕离线的车会撞到之外。还有一个意料之外的原因,对此本文将作出解答。现象二:取两片很薄的纸,将他们贴近,用力的吹,我们并不能将纸吹开,反而出现被“吹拢”的情况。现象三:,对于相同流量的水而言,口径大的水龙头,水的流速很慢,但是对于口径小的水龙头,可以明显的看到流速加快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总结来看,空气和水都是流体,在两者之间有着一定的共同点,都遵循流体的基本性质,在流体的学习中有两个很重要的方程叫:伯努利方程和连续性方程。用它们就可以很简单的解释上面三个现象。首先,伯努里方程的基本表达式为:P+1/2pv+pgh=恒量。P指流体周围的压强大小,p指流体本身的密度,v指流体的速度。在上述但现象中,可把水和空气近似的看作理想流体,且它们作常流动。在以上前两种情况中,都可以将pgh看作是不变的,所以我们很容易的就得到P+1/2pv=恒量。容易得出压强和速度成反相关。下面将对三个现象作出具体的解释。解释现象一:其中提到一个意外的原因就是很有可能身边的空气将我们“推”向汽车而发生意外。为什么这么说?当车飞快的从我们身边开过的时候,对周围的空气造成了影响:使它们的速度加快,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据上面的推倒易知:速度过快造成周围空气的压强减小,在汽车周围形成一个压强差,在车周围的事物就容易被“压”到车下。这是相当危险的,所以步行要尽量的靠边走。解释现象二:当两片薄纸靠近,我们将它们看成和外面的空气分开,当我们吹气时,使得两纸间少量的空气流速加大,压强减小,外围的空气使得纸片贴在一起。解释现象三:同流量即体积相同,所以易知SV=S V。这就是理想流体的连续性方程。它表示理想流体作定常流动时,流体的速率与流管截面积的乘积是一个恒量。由此可知,当我们将口径边小时,必然导致流速加快。根据个原理在科技上也有很大的运用,比如切割水枪,对于一样的出水量,这种水枪的口径很微小,使得出水的速度极快,所含动能极大,在生产上有很大的运用。最后,要介绍一个很实用的方法:取水。在家中,看到大人用一根管子插到水里,用嘴在管口吸气,水就会自己流出来,我也试过,但没有成功,现在我目标了原因:必须保证吸气的一端低于出水的一端,为什么呢?这是利用了大气压的原理。当吸气后管子里成为真空,水就被外界大气压压倒了出水端。物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可以借着生活来学习物理,再利用物理来服务生活。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