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河南养老产业的发展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河南养老产业的发展研究论文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每年老年人口以800万的速度在增加,养老已经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其中一项大问题,而现在是市场经济,与其他行业一样,要办养老院,也要进行市场调查,进行可行性分析。养老行业专业人士普遍认为,开办养老院,仅有爱心是不够的,抱着赚钱的目的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养老服务是微利甚至是不盈利的。当然,也的确有人投资建老年公寓纯粹为回报社会,不为赚钱也不图虚名,即是如此,老年公寓开办以后,也还有个维持良性动转的问题,即如何保持其自身发展。盈亏的主要因素是入住率和服务成本,这里的服务成本是指为老人服务所必需的,有房租、防暑降温取暖费、水电煤气费、工资、办公费用、维修费、大型资产折旧费等,都要考虑在内。其计算公式为(预期入住人数╳收费)-服务成本即为盈亏,收费项目主要有床位费、生活费、取暖费三项,养老机构也可就其他服务项目收取约定的费用。养老院可行性报告模板,建议你去找 中国敬老院网,有你需要的,包括有老年公寓可行性报告文集,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2011年以来,我国政府开展了一系列养老保险政策调整,从养老保险三支柱来看,基本养老保险发展面临多重压力,企业年金快速发展而商业养老保险作为基本养老保险新的补充,未来前景广阔。

养老体制改革持续深化

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构建社会化养老体系,已成为一项十分艰巨的紧迫任务。近年来我国养老体制改革步伐一直在向前。2011年以来,我国政府开展了一系列政策调整,养老体制改革持续深化:

社保基金规模快速上涨,养老保险参保增速稳定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中央政府集中的社会保障资金,主要用于弥补今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社会保障需要。从2011年到2019年,我国社保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从万亿元增加到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截至2020年底,全国基本养老别为亿人比2019年底增加3128万人,同比增长,整体来看,2015-2020年,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速较稳定。

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增长面临多重压力

2011-2019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逐年增长,2019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增长至52063亿元。增速方面,2011-2015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增长率波动上涨,但自2016年开始出现较为明显下滑趋势,2019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增长率仅为。

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国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万亿元,同比下降。为近10年来首次负增长。

基本养老保险比重上升缓慢

从2011年到2020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当年结余占社会保险基金当年结余比重逐年上升,2011年仅占,到2016年占。自2016年来,养老保险比重上升缓慢,至2019年比重仅上升了个百分点。

基本养老基金支付压力上升

2020年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万亿元,基金支出万亿元。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万亿元。较上年下降万亿元。自2014年开始,基金当期收入中征缴收入小于待遇支出。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扩面难度大

2019年,在职职工参保人数占城镇就业人数的比例为,较上年上涨个百分点。增幅有所提升,分别比2018年上升个百分点,较2017年减少了个百分点,扩面难度仍旧较大。

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快速发展

企业年金参保人数快速上升

2019年末,全国参加职工万人,比上年增长。自2015年以来,企业年金参保人数的增长几乎陷于停滞,2016年和2017年的年增长率更低至和。

2017年底,《企业年金办法》的出台,无疑为企业年金的发展提供了助力,从2020年前三季度,参保同比增长率上升至,可见一斑。

企业年金累计结存快速增长

2012-2020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规模逐年增加。2019年,年末全国有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加职工2548万人。2020年,企业年金累计结存万亿元,相比上年增长,企业年金累计结存快速增长。

企业年金受托管理资产快速增长

根据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2008-2019年,养老保险公司的受托管理资产逐年增加。2019年,企业年金受托管理资产较2018年同期上涨达到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企业年金受托管理资产亿元,同比增长

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前景广阔

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商业养老保险机制在适应未来个性化养老需求、完善养老金积累增值机制、构建养老服务体系以及提高养老服务能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从我国人身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来看,近年来我国投保人身险的人员规模逐渐扩大。相比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在养老金体系中占比较低,如美国商业养老保险为居民提供的必要开支占比达35%以上,我国目前这一占比还不到1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在政策支持下,商业养老保险市场有望迎来井喷式发展,将对保险业特别是寿险行业形成重大利好。目前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未来发展空间较大。根据银保监会数据,截至2020年4月底,共有23家保险公司参与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19家公司出单,累计实现保费收入亿元,参保人数万人。

另一方面,当前,我国仍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增长阶段,各商业保险机构应抓住机遇,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学习借鉴国际有益经验,发挥商业保险在养老产业的先天优势,依靠自身努力,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盈利模式创新、经营模式创新,积极捕捉市场机会,发掘客户潜在的养老需求,加快商业养老保险发展。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养老保险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好写。养老保险发展现状为题的论文好写,写出最真实的想法即可。此种论文也是时代比较流行的一个论题。

您行性析:经济性:全面展示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企业带更客户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通计算机网络运单进行管理便客户货物托运情况进行查询及客户进行沟通满足客户需求技术性:管理程满足企业全程跟踪物品托运情况要求(公司及添加货物运输情况)使企业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企业运营程各项准备工作作及准确调整篇物流网站设计论文行性析报告希望帮助

河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论文

在诸多有利政策支持下,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充分发挥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引擎作用。同时,产业发展呈现出重点领域发展壮大、新增长点涌现、创新能级跃升、竞争实力增强等诸多特点,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局面。但是,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内外环境,需要在产业布局优化、创新能力提升、发展环境营造、国内需求释放以及深化开放合作等方面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针对性措施,从而推动产业进一步壮大发展。 一、“十三五”以来发展形势特征 (一)产业快速发展,新动能作用强劲 1.发展规模质量齐升 “十三五”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增长新动能作用不断增强。工业方面,2015-2019年,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高于同期规上全国总体工业增加值个百分点。2019年,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高于同期规上全国工业总体个百分点。服务业方面,2015-2019年,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高于同期全国规上服务业企业总体约个百分点。2019年,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达到,高于同期规上全国服务业企业总体近3个百分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不断涌现,产业持续增长引擎带动作用明显。2019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世界500强榜单中占有29个席位,数量较2015年增加11个。据国家信息中心对上市公司数据分析显示,截至2019年底,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1634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占上市公司总体的,较2015年底提升了个百分点。其中,营收规模达到百亿元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达到151家,较2015年增加80家,占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总数的比重由2015的提升到2019年的,头部企业规模及质量持续提升同时,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益持续提升。上市公司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平均利润率达到,高于上市公司总体(非金融类)近1个百分点。2019年以来,在总体经济利润状况不佳的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利润率达到,仍处于较高水平。 2.新增长点不断涌现 一是前沿技术领域跨越发展。“十三五”以来,一些前沿领域出现爆发式发展,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产业跨界趋势愈加明显。2019年全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万亿元,位居世界前列,占GDP的比重达到,数字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较“十二五”显著增强,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伴随着人工智能政策不断落地,技术应用商业化进程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飞速发展,2019年底,全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的规模超过510亿元,人工智能的企业数量超过2600家,人工智能应用催生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地涌现。同时,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正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变革。 二是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在空天海洋、信息网络、生命科学、核技术等领域,培育发展了一批战略性产业。同时,通过大力发展新型飞行器及航行器、新一代作业平台和空天一体化观测系统,着力构建量子通信和泛在安全物联网,加快发展合成生物和再生医学技术,加速开发新一代核电装备和小型核动力系统、民用核分析与成像,积极布局完整的氢能产业链,打造形成了未来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三是平台经济发展迅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平台经济迅猛发展。例如,网络视听平台高速发展,2019年全国视频预付费会员用户预计增长至亿以上;共享经济快速发展,2019年市场交易金额达到万亿元,较2016年增长倍,共享经济参与者人数约8亿人,其中提供服务者人数约7800万人;2019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预计超过30万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近8成;一些新兴平台如猪八戒网、喜马拉雅FM、腾讯云、拼多多等交易额同比实现成倍增长。 3.竞争实力不断增强 一是重要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量、新能源 汽车 产销量、智能手机产量、海洋工程装备接单量等均位居全球第一;在新一代移动通信、核电、光伏、高铁、互联网应用、基因测序等领域也均具备世界领先的研发水平和应用能力。 二是领军型企业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地位和市场影响。2019年,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创新引领型巨头企业均入围世界500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世界500强榜单中的数量为“十二五”末的近3倍。2019年,中国独角兽企业为206家,数量同样为“十二五”末的近3倍。 三是在总体上已经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支撑。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工业行业累计出口交货值万亿元,同比增长,对我国外贸出口总额增长的贡献率就达到了。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累计出口交货值万亿元,同比增长,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 4.投资信心保持高位 社会 资金对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保持了较高投资信心,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万亿,2015-2019年投资额年均增速为,高于同期全 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个百分点。2016-2019年,共有48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A股融资上市,共募资亿元,占同期A股IPO募资总额的;同期,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获得风险资本投资额(PE/VC)近3万亿元,占风险资本总投资额的7成以上。截至2019年末,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募资总额将近760亿元,参股设立基金总规模近2000亿元,支持创业企业数量超过5000家。 (二)政策环境优化,取得发展新成效 1.产业支持政策体系愈发健全 从国家到地方层面,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支持体系得到不断完善,推动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愈发健全。一是细分领域战略规划陆续编制印发。国务院和相关部门先后出台近20个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领域密切相关的顶层政策文件,涵盖整体目标、创新环境保障和具体发展举措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大领域八大行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规划支撑。二是重点地区产业促进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全国主要省市均制定并发布了加快推动本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政策文件,同时因地制宜,颁布了若干推动本地优势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三是一批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自《“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发布以来,相关部门积极推动有关重大工程落地实施,并取得积极进展。初步统计,发展改革委、 科技 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近30个相关部门相继发布了40余项支持重点工程的政策性文件,围绕重大工程,相关部门积极实施了近20个相关(试点)工程与重点项目。 2.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突出成效 一是积极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和原国务院医改办联合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通过推行“两票制”减少药品流通环节,推动中间加价透明化,整顿药品流通秩序,防止垄断和地方保护。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了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重点行动,连续开展集中整治不正当竞争突出问题的专项执法行动,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做到突出问题严厉打击,重点问题集中治理。通过集中整治和案件查办,发现和制止带有行业性、普遍性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推动相关行业和市场的规范,有效遏制重点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高发多发势头。同时,积极做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解读、宣传、培训及配套规章修订等系列工作,2017-2019年间两次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 二是破除有碍创新的体制机制壁垒。针对当前药品医疗器械创新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通过改革临床试验管理、优化审评审批、实施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等激发医药研发活力,提高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水平,解决临床急需药品和医疗器械短缺难题。海关总署积极深化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推动通关及相关作业流程“去繁就简”,去除不必要的制度性成本,2017年,对25部涉及“放管服”改革的海关规章进行集中修订。2019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教职成[2019]6号),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技能人才紧缺领域,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以 社会 化机制遴选培训评价组织,指导开发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目前,已在工业机器人编程、特殊焊接技术、智能新能源 汽车 等15个领域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三是搭建完善的标准和规范体系。网信办、原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标准工作指南》。原质检总局加强微生物、酶、功能性蛋白质等领域基础通用标准的制修订,进一步完善生物技术标准体系。商务部推动出台《电子商务法》,完善配套《关于规范快递与电子商务数据互联共享的指导意见》等相关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对中药材种植、中药炮制加工、中药饮片生产、中成药质量提升等生产全过程中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缺失或过时等问题,研究制定了种子种苗,中药材、中药饮片等级标准以及中成药优质标准,进一步对构建中药质量标准体系进行了 探索 完善,提升了中药产品全产业链控制水平。国家标准委先后在云计算领域编制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开展了35项国家标准研制;在物联网领域,成立了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物联网分技术委员会;在大数据领域,发布了标准化白皮书,开展32项国家标准研制工作。 3.政策引导强化金融资源支持 金融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式方法及专项资金扶持政策迈出重要步伐。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若干意见的通知》,引导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软件和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独角兽企业获得优先上市通道。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分别提供不低于万亿元和8000亿元融资,与建设银行共同发起设立目标规模约300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人民银行大力发展绿色票据、双创债券、并购票据等创新型产品。原银监会支持金融机构不断拓宽抵质押担保范围。知识产权局以试点的形式加快推进专利质押融资工作。证监会积极推进科创板建设,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为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内的 科技 创新型优质企业提供绿色上市通道,截至2019年12月末,共有70家科创板企业上市,共募资亿元,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银保监会鼓励银行机构在传统表内外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与金融租赁、证券基金、行业协会、地方政府的合作交流,充分利用非银行机构资源,为企业提供财务顾问、债券承销、租赁+保理、理财投资、并购和产业基金、供应链金融等多元化金融服务,实现全产品、多渠道金融服务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同时,各地在设立专项资金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例如,四川组建成立了首期规模为3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成长型产业基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企业发展壮大。北京、重庆、深圳、广东、福建、安徽、湖南、山西、河南、黑龙江、甘肃、内蒙古、新疆、广西、宁波、厦门等地也安排专项资金渠道引导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细分领域发展。 4.包容审慎释放创新创业潜能 积极 探索 适合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监管方式。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 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提出对信息消费坚持包容审慎监管,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创新行业服务和管理方式,放宽新业态、新模式市场准入。在新能源 汽车 领域,基于共享经济理念的分时租赁等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国家能源局支持创新充电商业模式,支持发展众筹建桩,充分利用 社会 资源参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探索 特许经营模式,吸引专业充电运营商负责运行维护,推动充电基础设施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科技 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引入新能源 汽车 自助分时租赁项目,实行个人付费的市场化租赁服务方式,以更加包容、更加开放的态度鼓励新兴产业发展。金融 科技 领域,2019年以来,人民银行会同发展改革委、 科技 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 社会 保障部、卫生 健康 委, 在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10省市积极组织金融 科技 创新应用试点。此次试点没有简单套用传统风险防控手段,而是在事前制定应急与退出机制,采用风险拨备资金、保险计划等补偿措施,建立了多层次、立体化的综合风控体系,打造灵活高效的试错容错机制。 (三)创新能级跃升,打造发展新优势 1.企业创新投入不断提升 “十三五”以来,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创新投入持续提升。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平均研发支出达到亿元,较“十二五”末提升,同期研发强度达,高出上市公司总体个百分点,较“十二五”末提升个百分点。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 汽车 以及高端装备领域上市公司研发强度相对最高,2019年研发强度分别达、以及。2018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专利申请量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万件,分别比2013年增长和;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比规模以上制造业平均水平高个百分点。 图1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A股上市公司研发强度对比 图2 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各领域研发强度对比 2.创新基础设施不断夯实 有助于新兴产业创新基础能力提升的科研基础条件大为改善。例如,新建了中国散裂中子源、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科学”号海洋科考船、新型风洞等一批重大 科技 基础设施,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规范管理国家 科技 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截至2019年底,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达515个,已累计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3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17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540家。 3. 科技 中介服务不断完善 在 科技 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我国 科技 中介服务不断完善,极大促进了 科技 创新资源合理利用和成果转化。2019年,全国技术市场成交合同万项,涉及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服务等方面,成交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较2015年增长近1倍。各类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等 科技 中介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大量涌现,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共有8000家众创空间,其中纳入国家备案的众创空间已达1890家,各类 科技 孵化器、加速器超4000家,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融通合作的平台。 (四)集群加速发展,构建发展新引擎 1.国家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成效显著 为了集中优势资源推动各地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集群建设有关工作。2019年组织了第一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申报工作,从申报的129个产业集群中评选出第一批6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并研究形成“一揽子”金融支持计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具体包括重点建设项目将择优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储备库;支持产业链协同新平台、检验检测和智能园区等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在知识产权服务、重点技术研发、专项债券融资、人才奖项计划实施等方面给予支持等。 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牵引带动作用,各地纷纷加快培育建设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并取得积极成效。例如,山东省在入选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大胆推进政策和制度先行先试,着力打通体制机制梗阻,深化创新合作,共建高端开放平台,共促新技术研发,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环节下大功夫,做强做优优势产业,提升产业集聚的广度和深度,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链不断延伸。杭州市近年来不断加大生物医药产业布局力度,积极培育千亿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城市,杭州市以平台集聚、重大项目引领、创新资源驱动等举措,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实现高质量发展。 2.集群发展驱动各地收获发展新引擎 各地通过推动新兴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形成了若干带动能力突出的新兴产业新增长极。例如,北京市持续推进新能源智能 汽车 发展,积极打造国家智能网联 汽车 创新中心,初步形成完整的、领先的新能源智能 汽车 创新体系,通过全面提升新能源智能 汽车 核心竞争力,北京市打造形成了全国领先的新能源智能 汽车 优势集群,并为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来新动能。深圳市依托5G龙头企业牵引,着力突破关键技术,加快前沿应用示范场景落地,打造形成了5G产业生态和产业集群,并致力于打造5G全球标杆城市,依托5G+智能经济为引擎释放强劲发展新动能。贵州省作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近年来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大数据产业向纵深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亮点频出,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及转动能稳增长的重要支撑,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五)深化开放合作,形成发展新局面 1.构建全球创新发展网络 在二十国集团(G20)、金砖国家、APEC等多边框架下,有关部门继续倡导“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相关发展理念和主张,初步建立了合作创新的国际框架。各部门着力构建区域技术转移协作网络, 科技 部、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印发《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科技 创新合作专项规划》,并围绕 科技 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 科技 园区合作、技术转移等4项行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积极参与制定和推广国际技术标准,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成为中国 科技 、中国标准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标准(英文缩写DTMB)通过巴基斯坦数字电视援助项目和东帝汶项目逐步实现DTMB走向世界。 2.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 相关部门积极落实与发达国家政府间的新兴产业合作协议,打造一系列国际合作新平台。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中英新兴产业合作协议建立中英创新中心,推动项目联合孵化;通过举办第八届中德经济技术论坛,围绕新兴产业领域达成96项相关合作。积极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创新合作,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合作园区建设。发展改革委落实与智利签署的《关于开展信息通信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推进“中智电信合作及跨境海缆项目”;原国家海洋局组织对发展中国家 科技 援助项目“适用热带海岛的高浓缩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研究与应用”立项实施,推动与佛得角、文莱等国在海水淡化设备方面的合作交流。 3.积极引入全球要素资源 各地积极引导外商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外资企业落户中国,例如,波音公司737完工和交付中心落户浙江舟山,空客公司天津A330宽体机完工和交付中心启动建设。同时,更加重视以人才开发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引进,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广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的通知》,逐步形成高层次外籍人才申请永久居留的政策渠道,为外国留学生在华就业、创业提供更大便利。

聚焦“四化”目标,做优做强先进制造业、坚持高端引领,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深入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推动装备制造、现代食品、新型材料、电子制造、汽车制造等五大优势产业固链强链。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工程,以链长制为抓手,构建形成新能源及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10个重点产业链,4个国家级、15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建设。

很多人写作论文时,都不知道如何选题,就怕选的题目过大过宽泛,导致无法深入写作,其实拟定经济学 毕业 论文题目可从:微观经济学、社会经济学、贸易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这几个方面入手。下面我给大家带来经济学毕业论文题目参考_经济学论文题目选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社会经济学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1、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研究进展

2、探析艺术品市场与社会经济的相互影响

3、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探讨

4、清末民国时期四川烟草业与地域社会经济初论

5、基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城市管理模式探究

6、社会经济发展与电力需求关联研究综述

7、社会经济发展中审计问责的内涵与实现途径

8、统计工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9、雾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治理对策--基于无锡地区的探索

10、我国房地产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

11、“营改增”对我国社会经济及企业的意义

12、浅析我国房地产行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3、新常态下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14、电子商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演进路径--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展开

15、新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城市经营的定位转变

16、干旱区耕地景观格局碎化特征及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分析

17、关于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影响的机理和途径的探讨

18、民航安全状况与社会经济指标关联分析

19、新媒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简析

20、当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困境与策略选择

21、四川藏区社会经济发展及 财税 扶持政策

22、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财务会计目标探究

23、河南省建设用地扩展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基于STIRPAT模型

24、乌兰察布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关系研究

25、在杭高校校区的三次扩张:驱动因素及其社会经济效应

26、论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共生关系

27、社会经济发展中审计风险及其防范研究

28、社会经济管理中部门内部审计的现状与思考

29、光电网新兴产业及社会经济融合创新发展

30、浅谈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1、易地扶贫搬迁在推动社会经济效益增长中的作用

32、不丹科达格帕石膏矿的社会经济效益及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33、喜德县退耕还林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分析

34、第一次“绿色革命”的社会经济影响

35、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6、人力资本投资如何影响社会经济增长

37、合肥市土地利用结构熵时序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联分析

38、浅谈港口投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宁波市为例

39、跨境电商税收新政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40、重庆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协调度研究

41、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的关系分析

4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经济制度的主要论述及其当代价值

43、基于社会经济因素的重庆主城区机动车增长预测研究

44、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视域下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思考

45、西安地铁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46、个税递延型养老 保险 制度的政策变量测度与思考--基于上海市社会经济数据的实证测度

47、关于城市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及对地方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

48、发挥经济统计职能优化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探究

49、浅析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50、流动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优秀管理经济学论文题目

1、管理经济学教学模式研究——基于会计专业硕士(MPAcc) 教育 角度

2、“管理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法探索与研究

3、管理经济学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4、管理经济学的教改实践与 总结

5、怎样提高EMBA“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与效率——基于校企知识转移视角

6、人事管理经济学:一个述评

7、对管理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8、从管理经济学角度分析阶梯电价制定策略及其效益

9、基于管理经济学视角下的重大医疗纠纷成本控制

10、基于管理经济学视角的淘宝商城“双十一”案例分析

11、对《管理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思考

12、管理经济学对企业运作的启示

13、基于管理经济学视角的小米科技公司成长性分析

14、《管理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初探

15、企业运作中管理经济学的启示作用分析

16、基于管理经济学视角的淘宝“双十一”成功分析

17、管理者的经济学——谈《管理经济学》的定位与发展

18、中国管理实践情境与MBA《管理经济学》教学改进

19、管理经济学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20、构建适于中国应用的管理经济学新体系

21、人本管理经济学探索

22、企业运作中管理经济学的启示作用分析

23、管理经济学的学科定位及其局限性

24、基于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案例教学满意度研究——以“管理经济学”课程为例

25、浅析管理经济学与企业、市场的关系

26、管理经济学视角下创新人才培养问题

27、课程分野、定位与案例的选择——公共管理“视角”下管理经济学教学的探讨

28、管理经济学中数学模型思想的应用

29、浅析案例教学法在《管理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30、论管理经济学在监理企业工作中的应用

31、医改与管理经济学研究分析

32、基于高职教育的管理经济学课程体系研究

33、《管理经济学》 教学 方法 探讨

34、基于管理经济学视角的小米科技公司成长性分析

35、 企业管理 中管理经济学的应用

36、边际分析法在管理经济学中的运用研究

37、学校管理经济学的性质与边界

38、人本管理经济学探索

39、企业运作中管理经济学的启示作用分析

40、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动漫品牌价值评价与管理体系研究

41、海洋综合管理的经济学基础研究--兼论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创新

42、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

43、煤矿安全事故致因因素经济学分析与风险管理方法

44、信息安全的经济学分析及管理策略研究

45、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美国高等学校教师管理制度研究

46、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研究

47、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公立医院薪酬管理研究

48、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美国社区学院教师管理制度研究

49、企业管理道德的经济学分析

50、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研究

51、行为经济学视角下企业CIO的管理行为研究

52、基于微观经济学的移动Agent资源管理分配模型

53、物业产权与管理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54、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相关经济学分析

55、基于经济学分析的企业预算管理问题研究

56、经济学角度的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与机制研究

57、新制度经济学视阈下的高等教育混合管理模式研究

58、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物业管理市场研究

59、中国城市社区经济研究

60、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应用

区域经济学论文选题

1、公路交通运输工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2、不同客运交通方式对新疆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

3、非正式约束与区域经济增长--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理论探索

4、江苏省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性研究

5、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规律及效益分析

6、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7、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的河南区域经济差异性研究

8、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

9、中国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10、新常态下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相融合的引智体系建设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11、新建本科院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绩效状况及影响因素

12、流通产业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 经验 分析

13、航空经济对区域经济溢出效应的形成机制与路径研究

14、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融合研究

15、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16、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17、浅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对策建议

18、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19、电子商务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

20、金融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失衡与区域经济增长

21、我国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的协调发展研究

22、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协调方式

23、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新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24、“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刍议

25、海峡西岸经济区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

26、信息消费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27、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28、 文化 学视域下的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29、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和对策

30、浅析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

31、金融危机视角下高校科技创新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

32、物流园区的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

33、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34、金融产业集聚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思路探究

35、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法对策

36、专业人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37、区域经济视角下的衡阳物流产业发展研究

38、基于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的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39、无锡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需求分析

40、城市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1、碳税制度设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42、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策略探讨--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

43、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特征分析

44、通信服务业在区域经济非均衡状态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45、生产要素对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46、农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研究

47、区域经济与人力资源发展的关联性研究

48、服务业、工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关系研究--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异质性视角

49、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差异分析--以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五省区为例

50、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内容及政策调控

51、日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式收敛表现

52、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征及其财税政策分析

53、民间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实证研究--以宜宾市为例

54、湖南水运与区域经济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55、浅谈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56、资源税改革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分析--以新疆地区为例

57、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机制研究

58、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59、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60、公路运输工程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作用的探讨

经济学毕业论文题目参考相关 文章 :

★ 经济学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生经济学毕业论文选题

★ 国际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最全题目

★ 经济学理论论文

★ 北大经济学毕业论文选题

★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2)

★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 经济学毕业论文

★ 经济学毕业论文(2)

河南省服务业的发展研究论文

我国最有名气的论文网 金钥匙辅导在线 去看看吧! 听说他们代做论文质量很不错!

【摘要】 本文在对物流产业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通过整理、分解和综合河南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建立了针对物流产业的投入产出表,并据此进一步对河南省物流产业的最初投入结构和最终使用结构进行了分析,明确物流产业在河南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了现阶段河南省物流产业的一些经济特征,对相关部门正确及时做出调整措施和发展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 物流产业 最初投入结构 最终使用结构 一、引言 现代物流产业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综合产业,它是对原来分散于不同经济领域和环节的相对独立的物流功能的重新整合。同时,现代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国家和地区将其视为支柱产业。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整个经济社会系统的发展。基于这样的重要性,本文在收集相关资料界定物流产业范畴的基础上,建立专门针对物流产业的河南省物流产业投入产出表,并进一步分析河南省现代物流产业的现状及特征。 二、河南省物流产业投入产出表的建立 1、物流产业的界定 按照我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我们将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划分为第一产业;将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其他建筑业等93个行业划分为第二产业;将铁路货运业、道路货运业、水上货运业、航空货运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邮政业划分为物流产业作为本文研究的研究对象;物流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的一个子产业,因此在第三产业中除物流产业之外的其他产业我们称之为其他第三产业。物流产业的界定是建立物流产业投入产出表的基础,经过这样归类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对各产业数据进行拆分和加总,以便能得出物流产业的投入产出表。 2、数据的预处理 在河南省的各类统计资料中,由于没有对铁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道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的产值按照货运和客运分别统计,而物流产业的范畴决定了我们进行研究所建立的模型以及所采用的数据都需要是货运的价值量,因此需要对上述产业的总产值进行分离。对总产值的分离是数据预处理的第一步。 考虑到产值的大小是与客货运平均价格和周转量有关,本文将根据这两方面的统计资料来进行产值分离。通过查阅中国物价年鉴、河南省统计年鉴等相关资料,可以得出在物价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客货周转量和产值之间是正向相关关系,二者之间存在正比关系,因此我们将近20年河南省投入产出表中所反映的客货运产值作为依据,来对2007年铁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道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进行产值分离。分离之后可以得到2007年河南省铁路货运业的总产值为万元,道路货运业产值为万元,水上货运业产值为万元,航空货运业产值为万元。 产值分离之后需要进行数据预处理的第二步,即对投入产出表中铁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道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的行数据和列数据进行分离。由于投入产出数据分离涉及的产业部门和经济数据众多,在现有统计资料可得性的约束下,无法明确每一个产业部门需求对客货运的消耗关系。基于此,本文假设在短期内各产业部门需求对铁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道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客货运消耗是相对稳定的,在对铁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道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进行行数据和列数据分离时按产值分离的比例划分。这样铁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道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四个产业部门可以分离成铁路客运业、水上客运业、道路客运业、航空客运业、铁路货运业、水上货运业、道路货运业、航空货运业八个产业部门,同时可以得到物流产业的相关投入产出数据,包括铁路货运业、道路货运业、水上货运业、航空货运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邮政业。 3、投入产出表的建立 在对投入产出表数据进行过预处理之后,需要对经过数据分离之后的河南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按特定的产业分类方式进行归总。按照我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以及物流产业的范畴,我们可以得到分类后各产业的投入产出数据,见表1和表2。 三、物流业的最初投入结构和最终使用结构分析 1、最初投入结构分析 一个产业部门的最初投入结构是指该产业部门各项最初投入的结构关系,反映了该产业各项最初投入占该产业最初投入总量的比重。其中最初投入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余额等,而最初投入也就是该部门的增加值,所以最初投入结构实质上反映了某一产业增加值的构成情况。根据河南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可以计算出物流产业的最初投入结构系数。图1显示了河南省物流产业的最初投入结构,图2显示了河南省物流产业中各细分产业的最初投入结构,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营业盈余来看。物流产业的营业盈余占增加值的,高于农业和其他第三产业,而低于工业;在物流产业细分的各子产业中铁路货运业、道路货运业和管道运输业的营业盈余占增加值的比重也相对较大。这说明物流产业的投入,尤其是铁路货运业、道路货运业和管道运输业的投入都比较低,包括固定资产的折旧率、劳动者的报酬等等,这点可以通过河南省人口密度大、劳动力资源密集且廉价来解释;同时由于河南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市场化程度和市场规范性的影响导致这些产业交纳的利税又相对较少,因此营业盈余在增加值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 第二,从固定资产折旧来看。与其他产业相比,物流产业固定资产折旧占其增加值的比重最大,为。这主要是由于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固定资产的投资,如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还要包括汽车、船舶、飞机等运输工具和设备的制造,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投资。在物流产业细分的各子产业中,我们发现管道运输的固定资产折旧比例最高,达到,是资金最密集的行业。 第三,从生产税净额来看。物流产业的生产税净额比例为,高于其他产业。这说明相对于河南省其他产业来说物流产业的发展状况还是不错的,但是由于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普遍偏低,所以放在全国范围内来看,河南省的物流产业发展状况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从物流产业细分的子产业来看,铁路货运业、管道运输业和仓储业的生产税净额比例都很低(低于10%),这说明这些部门的市场化程度较弱,盈利水平和技术水平都相对较低。 第四,从劳动报酬来看。物流产业的劳动者报酬占其增加值的,高于工业,但远低于农业和其他第三产业。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物流产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征,物流产业整体的工资水平等相对较低,这与河南省劳动力资源密集也有相当大的关系。从物流产业细分的子产业来看,水上货运业、航空货运业、装卸搬运及其他运输业、仓储业的劳动报酬占增加值的比重都比较高(大于50%),说明这些行业具备更加明显的劳动密集型特征。 2、最终使用结构分析 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产出会被分解为各种最终使用,包括消费、投资、出口等。我们可以通过投入产出表计算其最终使用结构系数,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楚地把握物流产业最终使用项目的比例关系。 根据河南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可以得出物流产业的最终使用结构系数。图3反映了河南省物流产业的最终使用结构,图4反映了河南省物流产业各细分产业的最终使用结构。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河南省物流产业的最终使用中,销往省外和最终消费占了绝大部分比例,分别为和,而用于出口和资本形成的比例很小。这说明河南省物流产业还处于服务国内市场的阶段,物流产业的增加值绝大部分被国内消耗掉,当然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贡献到省外市场,但是河南省物流产业还没有形成全球化服务的规模,要想转变为外向型服务业还需要更加努力。从物流产业细分的子产业来看,铁路货运业和仓储业销往省外的比重最大,而其他各子产业都是最终消费占了较大比例。 【参考文献】 [1] 王岳平:产业结构对交通运输业发展影响的定量分析[J].管理世界,2004(6). [2] Miller,Ronald E.,Karen R. polenske and Adam ,eds:Frontlers of input-output Allalysi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3] 黄福华、谷汉文: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财贸经济,2005(2). [4] 阮君、郑珍远:福建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投入产出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5). [5] 楚岩枫、刘思峰: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投入产出研究[J].企业经济,2007(12). [6] 冯云:物流业与中国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5). [7] 梁小民:经济学大辞典[M].团结出版社,1994. [8] 周新生:产业分析与产业策划:方法及应用[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9] 芮明杰:产业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10] 魏明侠、王琳、李源: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产业关联与波及效果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12). [11] 张彩凤:基于投入产出的辽宁省物流业对本省经济影响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

新增国贸方面的论文题目1 环境管制与绿色贸易保护2 国际贸易摩擦的成因及解决机制分析3 中国对外贸易转型问题4 论中国出口加工区发展对外贸的影响5 世界贸易组织的失灵分析6 绿色贸易下的对外贸易的宏观对策7 国际投资与贸易中的环境壁垒问题8 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的选择和构建9 国民待遇原则与我国外资政策调整10 产业内贸易对提高我国外贸竞争力的作用11 中国外贸依存度的分析与思考12 改善我国贸易条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13 论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14 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15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16 中国现代物流的发展与国际贸易17 我国外贸出口品牌战略的实施与研究18 出口退税的经济分析19 影响中国贸易条件诸因素的实证分析20 外贸合同条款与风险规避21 国际贸易中的市场风险及防范22 社会责任标准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23 海外投资与出口贸易的相互关系24 论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国内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25 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现状、困境及对策分析26 国际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27 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形式及对策28 国发展国际贸易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29 WTO(关税)对**(市/县)的经济影响分析 30 中国进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31 中国服装出口与绿色贸易壁垒 32 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究 33 影响国际服务贸易的宏观因素 34 新增长理论的国际贸易发展观及其启示 35 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中的贸易与环境问题 36 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发展与对策研究 37 我国服务贸易承诺表中的市场准入与国民待遇研究 38 网络贸易组织的创新与发展 39 融合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理论:以国际分工为基础 40 全球化时代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兼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思路 41 内部贸易在跨国公司资本运营中的作用及其负面影响 42 贸易自由化趋势下的农产品贸易保护 43 贸易条件恶化论的发展及意义 44 论中美关于贸易不平衡规模的争议 45 论WTO框架内贸易保护体系之重建 46 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 47 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对策 48 从贸易引力模型看中国双边贸易安排 49 从贸易结构看中国与印度经济间的竞争关系 50 从国际贸易成因探索历程看竞争优势论 -----------------------------------------------国贸经济、市场营销论文题目 1. 河南省对外直接投资的思路与对策研究2. 食品安全问题研究3. 劳务经济发展研究4. 经济全球化对河南经济的影响与对策5. 区域经济一体化化对河南经济的影响与对策6. 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研究7. 河南省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8.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河南省外贸问题研究9. 试论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与重点10. 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11. 外资并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河南经济发展的影响12. 走出去战略对河南外经贸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3. 世贸规则下保护和促进河南省产业发展问题研究14. 河南省大力发展加工贸易问题研究15. 自主创新及自主品牌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16. 浅谈外贸客户的信用风险预防17. 我国某行业的反倾销的现状与对策18. 加工贸易对河南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实证分析19. 贸易保护与经济全球化关系探讨20. 贸易全球化对焦作外贸的影响与对策21. 河南老字号企业崛起探讨22. 解析中国营售业态市场结构23.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24. 某连锁企业营销战略研究25. 某百货商场经营运作管理探讨26. 国内手机零售业盈利模式研究27. 企业差异化竞争战略分析及其在百货商场业态中的应用28. 专营店与综合商场经营办法比较研究29. 我国网络零售障碍分析及对策探讨30. 大型零售企业自有品牌发展研究31. 体验营销在现代百货商场中的发展研究32. 外资零售业态入驻对焦作市零售业格局影响的研究33、企业营销活动中的标准化问题探讨34、中国外贸依存度研究35、中国入世和我国国营企业适应性研究36、正在崛起的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格局调整37、外资银行进入及其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研究38、人民币自由兑换条件研究39、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际比较40、WTO的金融服务协定与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41、我国外贸出口品牌战略的实施与研究42、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的影响分析43、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项目中的环境保护问题44、后配额时代的中国纺织品贸易45、我国的服务贸易分析46、对我国现行外贸政策的反思与重新定位47、贸易自由化超势下的农产品贸易保护48、中国加工贸易发展战略研究49、审视纺织品贸易摩擦50、如何看待中国是世界ZT问题51、反补贴调查对中国贸易影响52、WTO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及其发展对策53、国民待遇原则与我国外贸政策的调整54、APEC框架下的区域合作55、开放服务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56、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究57、网络营销的信用建设58、博客营销59、品牌营销策略60、浅谈个性化营销61、市场营销在建构和谐社会中的作用62、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63、实施绿色营销的有效途径64、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65、知识经济下的市场营销新走势66、电视节目的生命周期分析67、内部营销与企业文化68、市场导向与竞争优势69、关于关系营销与建立顾客忠诚70、知识营销及其管理71、网络营销条件下的顾客忠诚72、市场营销管理中原始信息的收集73、营销学的回顾与中国营销学的展望74、前景诱人的老年旅游市场(老龄化社会下的市场营销新走向)75、强调推销员在市场营销中的主体地位76、推销员基本素质研究77、价格战“利”“弊”之我见78、浅谈价格策略79、营销文化初探80、浅谈推销技巧81、营销组合策略研究82、市场细分的因素影响83、如何认识市场定位的作用84、定制营销——21世纪的营销手段85、浅谈××行业市场营销的现状和对策86、实施绿色营销的难点与对策分析87、焦作市中小企业提升市场营销能力的战略选择88、浅谈推销技巧89、论推销中的沟通技巧90、××企业品牌营销策略研究91、论现代企业(商场)的内部营销管理92、××公司营销案例研究93、论××企业分销渠道建设94、浅谈××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营销创新95、浅谈××超市的定价策略96、浅析直接营销在现代企业销售中的应用97、我国银行业(××)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98、浅析广告与企业营销环境的关系99、论××企业产品差异化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00、××企业典型营销渠道策略分析101、论××省(或市、县)零售业发展的现状和推进对策102、浅析商场经营中的量化管理103、浅析导购员的有效管理104、中间商品牌的价值分析105、中小企业的供应链管理106、中小企业的营销培训问题探讨107、公关活动在商场经营中的运用108、谈我国业务员管理中的弊端109、中西方谈判人员的谈判风格比较分析110、市场定位理论的应用分析111、代理商应用中的利弊分析112、中国零售业应对外资零售业的策略113、××企业(公司)的渠道开发与设计分析114、××企业(公司)的产品组合策略115、××产品的市场推广策略116、超市营业员的待客艺术118、市场营销观念发展趋势分析119、经纪商的利用空间分析120、业务档案的价值分析121、我国中小企业网络营销适应性分析122、浅析协同时代的营销观念123、零售商培育自有品牌的营销策略124、营销思想与营销实践的互动125、浅析新型促销手段的营销策略126、××企业的差异化营销策略127、××企业的集中化营销策略128、我国网络广告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29、网络营销中的广告策略研究130、销售主管如何培养营销团队131、从4C和4P及4R理论谈中国的营销变革132、××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33、如何应对产品销售过程中的岐视问题13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问题及对策135、如何解决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136、浅谈农村商品市场的现状及如何发展137、论述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完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138、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的出口应对策略139、浅谈焦作市的商业格局及发展趋势140、浅析如何进行理财141、××企业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142、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失地问题研究143、××企业外汇风险管理分析144、两税并轨对内资企业的影响145、我国股市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分析146、我国企业如何应对贸易顺差不断加大背景下的策略分析147、我国外资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48、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对我国农村金融的影响149、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50、房地产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151、如何看待我国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152、我国如何从贸易大国转向贸易强国153、我国对外贸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54、如何应对非贸易壁垒155、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156、××企业在市场开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57、品牌多元化策略158、农村超市发展过程中的策略研究159、外汇储备剧增对我国经济的影响160、加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161、关于关系营销与建立顾客忠诚162、浅议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163、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64、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的发展165、关于营销从传统向网络过渡的思考166、浅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及对策167、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分析168、论企业的诚信营销169、论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途径170、中小企业营销创新的研究171、中国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的营销转变问题172、校园经济中零售商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173、企业中员工满意度提升策略174、ISO9000认证与企业管理体系的有效性175、广告伦理问题研究176、绩效管理的难点及对策研究177、新世纪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178、农村城市化发展道路选择179、WTO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市场分析180、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181、观光农业的发展对策182、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183、顾客忠诚度探讨184、员工忠诚度探讨185、浅谈绿色营销186、现代营销新发展---------网络营销187、我国服务企业的差异化营销188、现代营销中的服务理念189、营销观念的变化及其对策分析190、浅谈网络营销的产生及其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191、关于关系营销与建立顾客忠诚192、关于营销行为中的职业道德193、中国公共关系的现状及展望 194、浅谈品牌延伸战略 195、强调推销员在市场营销中的主体地位 196、.我国不同职业和收人群体的消费心理现状研究197、谈谈产品寿命周期与营销策略的关系198、入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199、中国纺织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研究 200、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分析 201、中国现代物流的发展与国际贸易202、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透析203、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思考 204、我国加工贸易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5、电子商务为我国外贸企业带来的商机与挑战 206、我国外贸出口品牌战略的实施与研究207、国际贸易创新与中国外经贸的发展208、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探析209、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出口 210、中国与东盟贸易互补和贸易竞争分析 211、浙江省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212、浅析电子商务的兴起对国际贸易的影响213、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新特点 214、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215、WTO服务贸易倾销问题研究 216、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战略研究 217、跨国收购与兼并的利弊分析 218、试述跨国公司发展现状及趋势 219、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220、探析国际营销中的文化风险221、营销活动中的定价技巧222、服务营销对企业的影响223、服务营销中的品牌问题探析224、谈绿色营销225、中国纺织品行业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226、河南省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研究227、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形势分析228、中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问题研究229、河南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230、中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研究231、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232、 河南省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233、现代推销的实证分析234、云南特色经济发展研究235、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金融危机236、绿色营销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237、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238、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239、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240、河南省扶沟县经济发展研究241、论西部的经济发展与农村建设242、网络经济的现状与发展研究243、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研究244、论企业品牌经营245、房地产价格策略研究246、论民营企业管理247、论中小企业管理248、论西藏旅游营销249、人力资源培训与企业发展的关系研究250、民营企业网络营销策略研究251、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研究252、×××企业的×××问题研究253、××农村××市场的研究 254、浅析焦作怀山药销售市场存在的问题255、网络营销的精髓-诚信营销256、窜货的原因、危害257、品牌价值与顾客忠诚258、顾客流失的诊断与对策259、重视顾客异议,促进促销成功260、忠诚营销与顾客关系261、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262、营销传播的管理问题分析263、浅论推销技巧264、浅议市场营销管理观念的演变265、策略营销组织再造266、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道德建设267、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营销策略研究268、中小企业开发农村市场的策略269、论营销管理和关系营销270、家族企业竞争力问题研究 271、论市场营销中的非价格竞争策略 272、市场营销发展新趋势探索 273、完善市场秩序的政策研究274、现代营销中的服务理念 275、市场营销策略与战略的研究276、诚信营销与企业发展277、成功的塑造忠诚顾客278、基于品牌经营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279、浅析物流与市场营销关系的协调280、网络经济下的企业投资创新。281、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及我国对策。282、网络贸易组织的创新与发展。283、信息时代企业营销管理的创新。284、我国企业品牌管理的现状分析。285、浅议中国垄断行业的市场开放问题。286、加入WTO后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变化的现状和趋势。287、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前景。288、企业内部客户服务与人力资源经营管理289、中国农业入世的优势比较。290、开拓和发展农村市场的几点思考。291、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思考。292、契约的不完全性对“农户+公司”农业产业化组织效率影响的经济学分析。293、对农业产业化中弱化农民风险问题的研究。294、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投资选择与发展战略研究。295、加入WTO与农村市场化研究。296、我国粮食价格的发展趋势及成因分析。297、网络营销与“注意力经济”探讨。298、“展会经济”探讨。299、浅论2010上海世博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300、论焦作云台山的发展模式及前景展望。301、浅析我国企业信息化。302、“企业家才能”的经济学分析。303、“大张●惠利佳”发展模式分析。304、企业智能综合决策支持系统的方案设计。305、浅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306、企业危机管理。307、对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反思。308、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309、如何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310、养老保险与中国证券市场311、中小企业的改革及增效举措312、论技术创新促进外贸发展及其对我省的启示313、河南省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分析314、河南省服务业发展的研究315、对信用证风险的防范措施探讨316、“假日经济”现象透视317、家电产业遭遇反倾销的困境和对策318、网络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319、贸易区位与区域经济发展320、我国服装出口的优势与问题321、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相互关系研究322、我省农业利用外资问题探讨323、如何进一步完善我省的投资环境324、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的现状问题和对策325、浅谈国际物流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与素质培养326、对最大诚信原则及现代信用的思考327、入世对中国零售业的影响及对策328、入世与我国酒店业的发展问题研究329、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创名牌的重要性探讨330、准配额时代的中国纺织品、服装行业331、绿色壁垒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随着服务业的国际化发展,对外直接投资转向服务业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服务业对外投资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随着中国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将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进入该领域。跨国公司投资服务业,对东道国服务业的发展既有积极影响即外溢效应,也有消极影响即内敛效应。本文主要探讨服务业跨国投资对我国的双重影响,分析利弊,提出对策,并为即将全面开放的服务业市场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服务业;外溢效应;内敛效应

一、服务业跨国投资的双重影响

(一)正面影响:外溢效应

外溢效应,是指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或发展能力发生无意识影响的间接作用。这种外溢效应既可表现为正面的,也可表现为负面的。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正面的外溢效应。外商直接投资的外溢效应主要表现为除资本和劳动力之外的其他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从而使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实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的贡献主要可分为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三个方面。

1.产业结构效应。产业结构变动主要是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情况。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一国经济发展的过程是工业和服务业取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的过程。第一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越小,说明产业结构变换的速度越迅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越高。关于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效应,以日本学者赤松要的“雁行模式”最为著名。赤松要认为,一国某产业的发展大致经历进口、当地生产、开拓出口、出口增长等几个发展阶段。某产业随着进口的不断增加,先后出现国内生产和出口,其图形如飞行的雁群。“雁行模式”表明,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效应来源于有效地利用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外国直接投资所带来的“一揽子”资源,尤其是技术和管理技能,不仅有助于中国建立新产业,而且还能使传统产业升级,使内向型产业向出口导向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演进。

随着加入WTO,我国大多数第三产业部门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的调整,第一产业的投资比重已经逐年下降,而第二产业制造业的比重日益提高,这与前几年跨国投资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密切相关。作为投资新 热点 的第三产业服务业尽管增长率不明显,但是服务业投资已经成为全球投资的趋势,因此,第三产业投资占GDP的比重会日益提高,从而带动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由制造业大国转向服务业大国。

2.技术外溢效应。技术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包括生产技术和 方法 ,也包括管理技术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等方面。因此,这里主要用人力资本和R&D资本来衡量技术进步。根据内生增长理论的分析,技术进步主要来源于人力资本和R&D资本的生产。因此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也应通过人力资本和R&D资本两个 渠道 来实现。对人力资本的影响主要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分支机构培训当地雇员。而受过培训的雇员的“跳槽”是技术扩散的主要途径。外国直接投资R&D资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跨国公司国外分支机构在中国进行的研发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技术扩散效应;二是跨国公司参与中国市场竞争而产生的竞争效应。从长期来看,当外国公司与当地公司在同一个市场上相互竞争时,当地公司为了在竞争中不处于劣势,必然会增加研发经费,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服务业FDI带来了先进技术、知识与技能,包括诸如设备和工艺流程的硬技术以及管理、营销等软技术。但是,服务业中包含的技术组合不同于制造业,FDI并非是服务业获得硬技术的主要途径,而软技术却是转让知识和技术的主要形式。例如,在银行、 保险 和饭店等行业,投资方会对其子公司进行一系列的技能与知识培训。

3.制度变迁效应。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制度变迁,中国经济制度的变迁主要表现在产权制度的变迁、市场化程度提高、分配格局变化和对外开放程度四个方面。一国经济增长是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中实现的,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作用是中国对外开放的行为之一,其本身就是一种制度变迁。此外,外国直接投资主要来源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为了吸引更多投资,必须改善市场环境,从而促使中国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增长要素,一国通过制度变迁会促进经济增长及发展,从而产生制度绩效。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产生的制度绩效,主要是指它通过影响中国决定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的某些因素,来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二)负面影响:内敛效应

1.大部分服务业FDI旨在市场开拓,寻求非交易性活动,并有可能以对外支付的形式进行利润汇出,所以,不仅可能对增加外汇收入无任何作用,反而可能对国际收支造成负面影响。许多跨国公司通过利润转移方式来进行逃税,从而严重干扰了东道国的市场秩序。20世纪90年代后期,跨国企业逃税一年高达3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近年中国财政收入的二十分之一。六成以上的外企存在非正常亏损,虚亏实盈。目前中国40多万家外资企业,年亏损金额逾1200亿元,但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外企通过各种避税手段转移利润,造成账面上大面积亏损。

2.东道国相关行业受到很大冲击。在东道国原有的高度保护下,诸如银行、电信、旅游等行业,其国内市场是非完全竞争的,甚至是垄断的,因而适应市场的能力和提高竞争优势的自身能力有限。随着外资在这些行业的进入,东道国国内原有企业从资金、 经验 、技能和创新方面都受到巨大挑战。跨国公司往往凭借其资金雄厚的优势大规模收购当地同行业企业甚至龙头企业及其原有品牌,从而在当地形成技术、品牌、市场和产业垄断。这种情况在我国的许多行业都存在,有些还十分突出,不仅严重压抑了民族产业的发展,而且在形成品牌市场垄断后还会侵害消费者权益,对我国的经济和产业安全都构成严峻挑战。

3.外资服务机构将与东道国本地企业更加激烈地争夺人力资源,其工作条件与薪酬状况可能导致大批优秀人才流向外资企业,这样对本地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困难。以金融业为例,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大量中资银行的骨干跳槽或被高薪聘请去外资银行,这对于发展不够完善的中资银行来说带来的风险和压力是双份的。

4.服务业FDl可能带来三方面的风险。如果东道国政府管理控制不善,缺乏有效的 规章制度 ,有可能在体制方面带来严重的本国经济动荡;如果在管理公用事业和私有化时缺乏有力控制,有可能导致私人垄断;此外,因为各国在社会 文化 背景上差异极大,外资在这些领域的运作容易造成冲突和伤害。

二、我国服务业的对策

中国在2000年到2002年间服务业FDI的平均流入量为亿美元,2002年存量为亿美元;服务业占2002年FDI总流入的,占总存量的;我国将履行入世承诺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因此在吸引更多的服务业FDI上有很大潜力,并且,我国服务业的“走出去”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这种“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进程中,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前提下,我们应该科学地分析环境,建立和强化自己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服务业FDI所产生的正向效应,同时提高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水平和能力。

1.进一步提升国内服务业产业结构,提高承接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能力。

根据产业投资的一般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投资主体的等量资本投资在与母国产业发展结构水平相同或较高地区比投资在产业结构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可能获得更高的收益。就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而言,由于国际服务业的结构朝着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因而只有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国家(地区)才能为国际直接投资提供更高的收益,也才能吸引更多的国际直接投资。鉴于中国目前服务业结构水平较为低下,餐饮、商业零售、交通运输等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传统服务业仍然占据主体地位,现代服务业如电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比重偏低的状况,无论就中国今后自身产业结构调整而言,还是就吸引更多的国际直接投资而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不断优化服务业结构,提高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都是十分必要的。提升国内服务业产业结构,提高承接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能力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优先发展信息服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支持国民经济高效运行的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咨询、法律服务、科技服务等中介服务行业,积极发展旅游、文化、体育等需求潜力大的行业。这些都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只有充分发展这些行业,才能形成高水平、结构合理的现代服务业结构体系。

二是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服务业国际产业转移。一般而言,国际产业转移有项目外包、业务离岸化、外商直接投资三个层面,具体形式包括新设投资、收购兼并、风险投资等。服务业国际产业转移也不例外。我们应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支持中国企业承接国际项目外包,有关部门要为国内企业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咨询服务,引导其积极参与国际项目外包市场,承接外包项目,与外国服务企业进行有效合作;允许并鼓励境外投资者通过并购等方式对中国进行投资,培育有利于吸纳并购投资的制度环境,为服务业跨国公司参与企业的改组、改造创造有利条件。

2.尽可能地利用FDI的外溢效应,努力减少内敛效应。

外溢效应是否容易实现取决于东道国公司从事投资和学习吸收外国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和动机。外资不仅带来了丰富的资金、技术、知识,通过外资在中国的运作和培训,可以学习到先进的专业技能、营销理念以及科学的管理经验。其间接效应有二,一是服务于我国的制造业发展,二是为我国的服务业发展树立典范。中资企业可以尝试加入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参加到它们的产业链和本土化进程中,获得提高自主研发与创新的能力。

建立健全国内的机构和机制,监控外资在中国的发展,减少内敛效应。联合国贸发会议认为,发展中国家有必要对服务业吸收外资持谨慎态度。因为在一些垄断性的行业(如电信服务)或公用、基础设施中,如果缺乏有效监控,容易发生市场权力滥用的问题,导致私人垄断。此外,跨国公司利用转移价格,也会对国内经济造成损害。在人力资源上,我国政府应该加大 教育 投资,提升人才的总体水平,同时改革户籍和人才管理制度,减少人才流动的成本,不仅为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提供人力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与中资企业争夺优秀人才的优势,保证中资企业充足的人力资本、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能力。

3.提高国内服务消费水平,解除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后顾之忧。

投资所生产的产品能否实现市场出清是影响投资的最终限制性因素。理论上,只有所有产品都能销售出去,实现市场出清,投资才能顺利实现再生产。服务业的投资也不例外。目前中国人均收入水平还不高,城市化进程较慢,城乡差距过大,客观上限制了服务业发展的需求空间;另一方面,由于过去对服务业和服务消费认识上存在某些偏见,把服务业作为非物质生产而忽视其高附加值的特点,把工业化简单等同于工业发展而忽视服务业对产业竞争力提高的支撑作用,过分强调服务业的消费性而忽视其产业性,造成对服务业发展长期重视不够,服务消费在低水平徘徊。国内一些服务业得不到发展,外资引不进来,与缺乏市场需求不无关系。因此,培养居民服务业消费能力,提高国内服务业消费水平,也就成为解除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后顾之忧、吸引更多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姜志美.当代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新趋势与我国的对策[J].经济纵横,2006,(9)

[2]赵书华,宋征.服务业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J].国际贸易探索,2006,(1)

[3]Daniels, lndustries in the world World Economy,BlaekwelI oxford USA,1993

[4]Zhang,Kevin H.(1999).“How does FDI interact with economic growth in a large developing country?The case of China”.Economic Systems,23(4).291-303

一、服务业投资壁垒的界定

按照《与贸易有关的投资 措施 协定》(TRIMS)的规定,投资壁垒是指为了促使外国投资者达到某种业绩标准而采取的措施,包括投资准入壁垒、投资经营壁垒和投资退出壁垒。TRIMS所指的投资壁垒仅限于扭曲国际货物贸易的投资措施。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把外国直接投资(FDI)壁垒分为市场准入限制、所有权和管理限制以及运营限制三大类。因此,一般来说,投资壁垒主要是东道国政府设置的、对外国企业在本国的投资行为有障碍作用的政策措施,也就是说,凡是直接或间接地使外资企业增加生产或销售成本的政策措施,都有可能被外国服务厂商认为属于投资壁垒。

迄今为止,对于服务业投资壁垒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国际多边协定对其进行明确界定,但是在许多国际和区域性贸易协定中所规定的投资措施实际上就是服务贸易中的投资壁垒。本文主要针对中国服务业中政策性投资壁垒的演变过程讲行分析。

二、中国服务业投资的开放过程

(一)严格限制准入:1979~1987年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外开放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开放模式,因此实行国际上先工业后服务业的开放路径。该阶段是中国利用外资的起步阶段,初步建立了管理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框架,创造了基本的投资环境,制定并颁布了管理FDI的法律法规,形成初步的FDI政策框架,实行区域性的FDI优势政策,对FDI准人的行业进行严格限制等。在此期间,允许准入的行业主要在制造业部门,服务业总体的投资壁垒非常高,但在旅游、房地产和餐饮服务业部门对外资的限制相对较松。1987年底,原国家计委颁发了《指导吸收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把外商投资项目分为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四类,其中对外资准人领域做了较大的限制,服务业的对外开放还没有提上议程,禁止性和限制性投资壁垒都很高。

(二)跟随性发展:1988~1995年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中国的投资环境逐步规范改善,但对外开放的部门依然集中在第二产业,对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没有明显的放松,投资壁垒依然较高。大多数服务部门,特别是生产者服务部门还没有对外资企业开放。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下列行业禁止设立外资企业:(1)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2)国内商业、对外贸易、保险;(3)邮电通信;(4)中国政府规定禁止设立外资企业的其他行业。第五条规定,下列行业限制设立外资企业:(1)公用事业;(2)交通运输;(3)房地产;(4)信托投资;(5)租赁。可以看出,禁止性和限制性部门主要集中在服务业。虽然对外资企业所作的出口规定及其对出口比率的限制作了根本性变更,从过去的70%下降到40%,但是由于服务业的投资壁垒很高,这些规定对服务业利用外资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激励作用。

1992~1995年是中国外商直接投资自由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但该阶段主要是放松第二产业的投资壁垒。对服务业而言,一方面由于重工业、轻服务业的思想存在,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还没有受到重视;另一方面,由于认为金融、电信、交通运输等服务业属于自然垄断部门,不适宜对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开放,因此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1995年,中国重新发布了《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同时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项目具体化,除此之外,皆为允许对外开放的领域。《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成为指导外资进入的重要法律文件。

(三)逐步降低:1996-2001年

1995年底到2001年11月15日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关键阶段。随着中美双边关系的发展和高层互访,中国政府代表团权限增大,关键时刻政治决断,1999年和美国达成双边协议,清除了中国人世的主要障碍。之后,中国又和欧盟就中国人世达成一揽子协议。这些谈判的障碍主要体现在:农产品关税减让和服务贸易开放领域和开放程度。在此期间,中国颁布了一批新的涉外法律法规,其中一些就是专门针对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例如,2001年8月14日,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发布《外商投资租赁公司审批管理暂行办法》,允许投资性公司为国内企业提供相关技术培训。但要求只能采用合资或合作形式,设立外商投资租赁公司,应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租赁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促进中国租赁业的发展,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0年6月23日,卫生部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联合发布了《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对在中国中、西部地区或老、少、边、穷地区设立合资医院的条件适当放宽。此外,相关部门还发布了《中外合资对外贸易公司试点暂行办法》、《外商投资商业企业试点办法》、《外商投资铁路货物运输业审批与管理暂行办法》、《外商独资船务公司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等。通过公布这些规定,允许外国投资者以合营方式从事铁路货物运输;扩大了投资者在中国从事医疗机构、租赁、船务公司等行业可以拥有的股权和管理经营权。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在1997年再次修改,使得对外资开放的行业和部门大幅度增加,许多新的领域逐步开始向外商开放。例如,在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矿产开发等行业,许多国家视为涉及本国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领域,中国将其列入了鼓励类的外商投资行业。最引人注目的是对银行、保险、外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零售商业等服务行业有限度的开放,此举走在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前列。完全禁止外国投资的行业已经比较有限,其中服务业主要是新闻业和广播影视业。

在该阶段,中国也开始认识到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出于人世谈判中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压力,开始放松对服务业的管制,降低对服务业利用外资的限制。

(四)严格遵守入世承诺:2002~2006年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在人世法律中,中国对服务贸易作了相当大的承诺,其中绝大部分是针对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按照人世承诺,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在商业、外贸、运输、医疗、教育、金融、保险、电信等各类中介服务等服务贸易领域进一步放宽对外商投资的限制,使外商在更广阔的层面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发挥作用。同时,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或修改了《外商投资电信 企业管理 规定》、《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等,加强对服务业开放的管理。

为适应加入WTO的需要,

2002年3月11日又重新修订了《指导外商投资方向的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在投资准入方面进一步开放。主要变动如下:一是将鼓励类目录由186条增加到262条,而限制类目录则由112条减少到75条,大幅度放宽了行业准入限制,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将原先禁止外商投资的电信、燃气、热力、供排水等城市管网建设首次列为对外开放领域。二是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开放度,如外资银行、保险、证券、基金、金融、商业、外贸、运输、旅游、法律服务、会计审计、音像制品、外商商业特许经营、直销经营等行业,均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在开放的地域、数量、经营范围、股比要求上做出了更为宽松的规定,使得服务贸易成为新的外国直接投资热点。与此相适应,在外商投资服务贸易领域的法律体系构建方面,有关建筑、会计服务、教育、商业、物流、医疗、教育、民航等行业的市场准人规定及相关法律规范正在制定中。2004年,国务院根据发展需求,对《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进行第五次修订,进一步缩小服务业限制和禁止的范围。

(五)全面降低:2007年至今

2006底人世过渡期结束,中国全面履行了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承诺。随后,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也于2007年12月1日起生效。在服务业领域,新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在全面落实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同时,积极稳妥扩大开放,增加承接服务外包、现代物流等鼓励类内容;减少限制类和禁止类条目,将原限制外商投资的货物租赁、货运代理、外贸公司等调整为允许类条目,将原禁止外商投资的期货公司、电网建设和经营列为对外开放领域;对金融业外资投资限制尺度有所放宽,鼓励类包括银行、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货币经纪公司;保险公司(寿险公司外资比例不超过50%);证券公司(限于从事A股承销、B股和H股以及政府和公司债券的承销和交易,外资比例不超过1/3);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外资比例不超过49%)以及保险经纪公司和期货公司(中方控股)。但对部分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性和敏感性行业,对外资开放较为谨慎。

新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标志着中国服务业进入对外资企业全面开放阶段,投资壁垒进一步降低。但是,为了抑制房地产泡沫,新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房地产业列人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以规范对房地产市场的管理。

三、政策启示

从中国服务业投资壁垒的演进过程来看,中国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是渐进发展的。投资壁垒的设置既与中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相关和国家产业政策相关,也与国际压力(如人世谈判)相关。目前,中国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依然存在较多限制。随着人世过渡期的结束,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自由化将面临进一步的压力与挑战。在全球服务业外商投资自由化的背景下,政府有两个策略选择:对外逐步降低投资壁垒和对内促进服务业竞争。

(一)对外降低投资壁垒

在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降低服务业投资壁垒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不能回避的问题,但是鉴于降低投资壁垒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以及部分服务部门在国家政治、经济与文化安全中的重要地位,东道国不会盲目降低投资壁垒。迫于国际压力,开放是必然的,但不是一蹴而就。由于不同的服务部门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因此在设置投资壁垒时对不同的服务部门应该选择不同的投资壁垒。对于发展较成熟的服务业部门,可以选择较低的投资壁垒;而对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的部门,可以选择较高的投资壁垒。对于不涉及国家安全的服务部门,可以选择较低的投资壁垒;而对于涉及国家安全的服务部门,则可以选择较高的投资壁垒。并且,对同一个服务部门,可以时间作为自由化的控制手段,在不同的时间选择不同的投资壁垒。在该部门竞争力比较弱的时候,选择较高的投资壁垒;当该部门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时,就可以选择较低的投资壁垒。可见,中国可以通过投资壁垒的灵活控制,有步骤、有计划地对外资开放本国的服务业市场。在每一阶段,都要选择最具有竞争力的部门首先开放,对于那些不具备开放条件的部门,要创造以后能够开放的条件。

(二)对内促进服务业竞争

中国服务业垄断程度高,市场竞争严重不足。中国在对外开放的同时,要打破国内服务业的部门垄断,降低市场准入壁垒,依靠国内服务行业自身竞争促进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水平。虽然促进服务业国内竞争会使本国服务生产企业的生存压力加大,但本国的服务消费者或使用者(比如服务作为商品或其他服务生产中间投入时)将因为服务价格的下降而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鼓励竞争将有利于本国服务业发展,同时抑制外资企业在本国市场上的扩张。因此,东道国政府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促进除涉及国家利益不宜对外开放外的其他服务部门进行充分竞争,并把促进竞争当作推动本国服务业发展的长期战略。

浅谈服务业对外投资论文相关 文章 :

1. 中国服务贸易论文

2. 浅谈国际经济贸易毕业论文

3. 国际服务贸易论文

4. 试论厦门市现代服务业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路论文

5. 浅谈中国贸易政策论文

大黄鱼养殖产业发展研究论文

大黄鱼的成鱼养殖,目前有网箱、围网与土池等多种养殖模式,均取得明显效果与较好的经济效益,这里介绍大黄鱼的网箱成鱼养殖。大黄鱼养成阶段的网箱设置与鱼种培育阶段的要求基本相同,只是网箱的规格与网目大小随着鱼种的长大而改变。养成网箱的深度,一般在米~米间,网眼大小在20毫米~60毫米间。为避免鱼体擦伤,网衣材料选择质地较软的结节网片为好。鱼种放养1.鱼种的选择放养的鱼种应选择体型匀称、体质健壮、体表鳞片完整、无病无伤的。同一网箱中放养的鱼种规格,要求整齐一致。计划当年达到400克以上规格的网箱,放养的鱼种规格要在100克左右。2.鱼种的运输鱼种的运输方法有活水船、活水车、鱼篓、水箱、塑料袋充氧等多种方法。而作为生产性的批量长途运输,以活水船运输为佳。运输鱼种一般在水温降到18℃~16℃时的秋末,或水温上升至13℃以上时的春季进行为好。发病期间或饱食后的鱼种不得启运。活水船运输要选择暖和且风小的天气进行。运输时间超过24小时以上的活水船运输参考密度为500尾/立方米(规格75克),即40千克/立方米左右。以其他水体运输的密度,要比活水船运输密度小得多。3.鱼种的放养流急海区的网箱,鱼种放养应选择在小潮水期间。鱼种运达网箱区后,可结合捞鱼装桶与倒进网箱的时间间隙,用高浓度的抗菌素和加入适量福尔马林的淡水溶液对鱼种进行浸泡消毒。使用封闭式水体运送鱼种的,在入箱时,要避免水温等条件的突变。可以采用在运送水体中加入网箱区海水的办法进行短暂的过渡处理。鱼种的放养密度根据网箱内水流畅通情况及鱼种的规格来决定。参考密度为75克大小的为25尾/立方米左右,收获前的密度为12尾/立方米~14尾/立方米,即6千克/立方米~7千克/立方米。饲料投喂1.饲料的种类与加工大黄鱼养成阶段的饲料一般以冰冻鲐鱼参鱼为主,辅以粉状配合饲料,经加工后投喂。加工方法:一是用刀或切肉机将鲐鱼参鱼切成适口的鱼肉块。该方法加工方便,在水中不易溃散,缺点是不便于添加添加剂,营养较单一;二是把冰冻鱼绞成肉糜,并拌成粘性强的团状饲料,用手挤压成大小不同的块状物,投入网箱中。该方法可以混入部分粉状配合饲料,或其他鱼、贝肉等饲料,也便于添加维生素等,营养全面。大黄鱼为肉食性鱼类,对蛋白质需求较高。据初步试验,养成阶段的人工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以在45%左右为宜,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应控制在5%左右。冰冻鲐鱼参在解冻过程中很容易氧化,颜色变深、肉质松软,质量明显下降。为此,在加工前,宜以机械办法,把冻鱼敲散,然后用海水稍加浸泡,让饲料鱼表面解冻即可,沥干水即可进行加工。用这种办法加工的鱼糜颜色较浅、鲜度较好。鲐鱼参鱼不宜用长时间浸泡或阳光热量来解冻。高温期,全部用粉状配合饲料或浮水性膨化饲料喂鱼效果也不错,粉状配合饲料与浮水性膨化饲料交替使用效果更好。使用浮水性膨化饲料时,应先把饲料在1∶的淡水中浸泡20分钟~30分钟,使饲料完全吸水后投喂。全人工配合饲料由于在饲养过程头尾大量冰冻杂鱼,造成了大量的饵料污染,并随之带来大黄鱼病害频繁的问题,2012年借鉴大口黑鲈的研究成果,上海海洋大学和上海农好饲料有限公司试制出大黄鱼全价配合饲料,并在宁德进行了生产性养殖试验得出:配合饲料能完全替代冰杂鱼;同时经配合饲料养殖的产品与用冰杂鱼养殖的产品相比较具有色泽与风味上的明显优势,可与当地采用大网箱养殖(半野生)的产品相媲美。配合饲料饲养大黄鱼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由于饵料污染而带来的大黄鱼病害频繁的问题,对大黄鱼产业发展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2.投喂技术大黄鱼养成期间一般每天早上与傍晚各投喂1次;越冬期间(水温10℃~15℃)一般每天投喂1次;阴雨天气时,可隔天1次。当天的投喂量主要根据前一天的摄食情况,以及当天的天气、水色、潮流变化、养殖鱼有无移箱等情况来决定。湿性饲料日投饵率在高温季节(水温29℃以上)约为存塘鱼重的5%,高的达6%~8%,越冬期间在1%以内。大黄鱼养成阶段,经加工的冰鲜饲料的饲料系数略高于5。在投喂前及投喂中,要尽量避免人员的来回走动,否则将影响大黄鱼的摄食。管理操作大黄鱼网箱养成阶段的管理操作,基本上同鱼种培育阶段。但应强调,养成阶段生长最快的是在高温期间,这时也是网箱上最容易附生植物附着物的季节。要经常换洗网箱,一般每隔30天左右换洗1次。结合换洗网箱,对网箱中的养殖鱼进行挑出大与小规格的、留下中等规格的选别工作,并进行抗菌素、淡水溶液等浸泡消毒。为保持大黄鱼商品鱼的金黄天然体色,在养成后期,网箱上最好加盖遮阴布幕。在水流不畅、水质肥沃的连片网箱养殖区,要坚持每天早、中、晚三次检查鱼的动态,尤其是闷热天气,特别注意凌晨的巡视工作,防止缺氧死鱼。病害的防治一、病害症状部分鱼体表有白点,并扩展成白斑块,有的鱼体整个尾鳍溃烂,眼睛变白,似白内障症状,严重者,眼球红肿充血突出或脱落,体表肌肉溃疡,头部磨损呈蜂窝状裸露,充血发炎,病鱼焦躁不安,不断狂游,或磨擦网衣使鳞片脱落,造成继发性感染,食欲减退,有的呆滞于水面,体力衰弱,游动迟缓,陆续死亡。二、病原诊断及特征刮取病鱼白斑部位的鳞片、鳞条及粘液,用解剖镜(5×10)观察,发现有不断蠕动的虫体,呈椭圆形,背腹扁平,前端两侧各具一吸盘,后端有一固着器,有3对中央大钩、8对边缘小钩,口在前吸盘之后,不断吞食,下接咽及2条树枝状肠,在口的前方两侧有2对眼点,外观虫体为半透明状,其形态特征酷似本尼登虫,同时,还将病鱼放在桶中用淡水进行浸浴观察,浸浴2分钟~3分钟,发现有大量虫体从病鱼体表脱落,变白,故确诊为本尼登虫所致。本尼登虫,属于多钩亚纲,分室目,分室科。虫体呈椭圆形,背腹扁平,长度一般为毫米~毫米,最长者可达毫米,宽度一般为毫米~毫米。身体前部稍突出,前端两侧各有1个前吸盘。身体后端有1个卵圆形的后吸盘,后吸盘比前吸盘大得多,其边缘及其内面的缘膜边缘有8对小缺口,有边缘小钩7对,中央有2对锚钩和1对附属片。口在前吸盘的后缘,口下为咽喉。从咽向后有2对黑色眼点。生殖系统有2个精巢,一般位于身体中央,在咽下有前列腺储囊和交配器;卵巢1个,卵黄腺布满体内,卵黄之前有卵黄储囊。三、防治措施1.用淡水加入20ppm痢特灵浸浴病鱼5分钟~10分钟,并在浸浴过程中充气,观察鱼的承受情况,若发现鱼有翻倒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捞出放入网箱进行恢复。此法可有效杀死本尼登虫,但难以杀死虫卵,为了巩固疗效,用药后隔5天~7天,还需再进行一次药浴,避免大水体中的本尼登虫再度寄生。此法用来防治大黄鱼本尼登虫病,安全可靠,但操作麻烦,鱼体易损伤。2.用编织布加工成网箱套,治疗鱼病时将其套在养鱼网箱外,进行消毒、治疗,加入 300ppm~400ppm福尔马林+20ppm痢特灵,浸浴病鱼20分钟~30分钟。或等平潮时,不用编织袋,只需提起网箱,水深米~1米,用上述剂量两种药物配合泼洒,保持药浴浓度20分钟~30分钟,在浸浴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鱼体有无异常现象。此法优点是可不必搬动鱼体,应激反应小。3.用“长效菌毒清粉剂”(三氯异氰尿酸)加海水充分稀释溶解后均匀泼洒。用药时间选择在清晨或傍晚,鱼群上浮时使用,最好能选择在平潮时间施药,因平潮时水流缓慢,药效保持时间长,流失慢。每口网箱(米×米)用药克~克,早晚各泼洒一次,病轻者一天可只泼洒1次,连续用药5天~7天,用药时可不必提起网箱。此法最为简便,治疗效果较好,但此药为强氯剂,剂量要掌握妥当,泼洒时要注意均匀。四、预防措施1.适时换网高温期一般5天~10天换网一次,及时消除粘附在网衣上的本尼登虫卵,从而降低水中幼虫密度。2.药物挂袋在本尼登虫鱼病流行季节(6月~10月)之前,可用药物在网箱四角形成一个消毒区,每口网箱挂“长效菌毒清”片剂(三氯异氰尿酸)5片~6 片,挂袋深度50厘米~60厘米,可清除水体中的本尼登虫及其它致病菌、病原体,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作用,达到预防目的。内脏白点病治疗方案症状表现为:患病初期病鱼体表无明显症状,仅反应迟钝,食欲下降,继而离群上浮水面,独游或静止于网箱底部,体质较弱者不久即死亡,体表几乎看不出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加重,部分鱼体表出现了白色或淡黄色斑点。体表有损伤并溃疡,出血发红,尾鳍和下巴也有出血、发红,随后死亡量逐渐增多,解剖观察,病鱼内脏有明显的病变并伴有腹水、肝、脾、肾等内脏稍有肿大,而且布满大量形状不规则近似球形的白色或淡黄色结节,以脾脏最为明显,这些白点是由菌落外包一层纤维组织形成的,肾脏白点很多时呈贫血状态,脾脏白点很多时肿胀且带暗红色,将白色结节内含物作涂片,镜检,发现大量短或细长状菌体,为杀鱼巴斯德氏菌和诺卡氏菌。对于以上症状的治疗方案,经过下白石本斗坑和青山渔排上大批量鱼用药后实践证明,以下三个方案疗效独特。方案一:每公斤鲜料拌:氟星4g+强力霉素4g+肝速宁5g+水产专用多维B6g,连用3餐,一般用于150g以上的鱼。方案二:每公斤鲜料拌:金品嘉菌敌一号8g+氨苄西林3g+肝速宁5g+水产专用VC5g,连用2-3餐,该方案适用于各种规格的鱼。方案三:每公斤鲜料拌:金品喘痢嘉5g+肝速宁5g+水产专用VC6g,连用2-3餐,该方案对150g以下的鱼效果非常明显。一般用药一餐后死亡量就下降1/3至1/2。

问题一:黄花鱼能养殖么? 养殖技术 大黄鱼曾是我国重要经济鱼之一,为中国特有的地方性种类,广泛分布于北起黄海南部,经东海、台湾海峡,南至南海雷洲半岛以东。该鱼属暖温性集群泅游鱼类,常栖息于水深60米以内的近海中下层。大黄鱼生殖季节有春、秋两季,生殖期时,鱼群分批从外海越冬区向近海作生殖洄游。产卵后幼鱼在近海长大,分散索饵。随着水温下降,部分鱼群游向60米等深线暖水处越冬。作为名贵经济鱼类,大黄鱼长期来深受消费者青睐。但因过度捕捞,资源破坏严重。 经过多年研究,1990年开始批量育苗,商品鱼养殖从1992年开始不断扩大规模,产量逐年增加。养殖省份从福建开始,并向浙江、广东,海南等省辐射。养殖方式从网箱养殖向池塘养殖拓展。放养的鱼种规格要求整齐一致。计划当年达到400克以上商品规格的,放养的鱼种规格要在100克左右。养成阶段的饵料一般以冰冻上层鱼为主,并辅以粉状配合饵料。上层鱼用刀切成适口的鱼肉块,加工方便,不易散失,或把鱼绞成肉糜,拌成枯性强的团状饵料,用手挤压成大小不同的块状物来投喂。鱼肉糜较鱼块具较多优点:可混入部分粉状配合饵料或其他饵料,也可添加必要的维生素及药物,营养全面。 养成期间一般每天早、晚各投饵一次。同真鲷、妒鱼等相比,大黄鱼具有摄食缓慢且量少等特点。因此投饵要慢。高温期间生长最快。为保持商品鱼金黄色的天然体色。养殖后期需在网箱上加盖遮阴物控制光线。最佳生长水温22~26℃。盐度~,溶氧5毫升/升以上,。 问题二:野生黄花鱼与养殖的黄花鱼有什么区别 1、背鳍。野生黄花鱼背鳍锯齿,颜色呈透明或微黄;养殖黄花鱼背面粗糙,颜色呈灰白色。 2、体宽。野生黄花鱼体形较小,养殖黄花鱼体形较大。 3,躯干。野生黄花鱼躯干薄而瘦,养殖黄花鱼厚而肥. 4、内脏。野生黄花鱼内脏干净,养殖黄花鱼有污物。 5、鱼唇。野生黄花鱼鱼唇发黄牙垢多而坚固,养殖黄花鱼少易脱落。 6、口感。野生黄花鱼食用时感到黏性很强,养殖黄花鱼黏性很差,炖时最明显。 问题三:养黄鱼可以在南方养殖吗 可以!不过该鱼种高温期间生长最快。为保持商品鱼金黄色的天然体色。养殖后期需在网箱上加盖遮阴物控制光线。最佳生长水温22~26℃。盐度%~%,溶氧5毫升/升以上。 问题四:我们吃的小黄花鱼是养殖的吗 现在市场上卖的鱼啊,肉啊,都是养殖出来的,打捞的越来越少了, 问题五:买黄鱼如何辨别野生和养殖 有关业内人士表示买黄鱼要学会仔细辨别,一般休渔期野生黄鱼比较少,人工养殖黄鱼与野生大黄鱼在外形和口感上相差很大。从外观上看野生大黄鱼体色更黄、鱼嘴更红艳、鱼体更修长苗条、肚小,因为生存环境的关系,野生黄鱼的嘴巴、眼圈会显得大一些,鳞片粗大,肉质排列也相对比较紧密,吃起来有嚼头,口味鲜美。而人工养殖大黄鱼由于生活在网箱里比较悠闲,缺少锻炼,体形较肥,鱼肚较鼓胀,肤色暗黄或灰白,鱼唇颜色淡。另外,野生大黄鱼的鳍一般干净而完整,鳍形较长,而且从海里捕捞上来时,由于气压减低引起鱼鳔爆破而毙命,不大有痛苦挣扎过程。身上的鱼鳞、鱼鳍不会留下充血的痕迹。那些鳍看上去有点红、有点破损,鳍形较短;鱼身上有红点、伤痕的,可以肯定是养殖的。因为人工养殖大黄鱼一般被关在网箱里养,在狭小的空间里游动时容易撞伤。目前有些深海养殖大黄鱼和野生的大黄鱼外表有些相似,但吃起来肉质有点松软,口味不如野生的纯正。野生黄鱼也有大黄鱼和小黄鱼之分,他们之间并不仅仅以个头大小来区别,一般来说大黄鱼能长到50多公分,小黄鱼只能长到20多公分,也有顾客把个头小的大黄鱼当做小黄鱼,其实两者的主要区别在尾巴、鳞片和上下颌,小黄鱼尾短粗,鳞片大,大黄鱼尾细长,鳞片略小。大黄鱼的下颌稍微有点突出,而小黄鱼的上、下颌基本相平。 问题六:小黄鱼怎么区别是野生的还是养殖的? 1.其实要辨别是否染色黄花鱼并不复杂:真黄花鱼肚子上的黄色是自然的淡黄色,腹、鳍部颜色较深,不会掉色;而染上去的颜色很容易掉色,鱼化冻后更加明显。 2.黄鱼和黄花鱼外表相似,最大的区别就是黄花鱼有明显的黄色,而黄鱼则是蓝灰色。 专家解释:不法商户“偷梁换柱” 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海产鱼类专家告诉记者,根据记者的描述,可以判断该市场出售的不是黄花鱼,而是“黄姑鱼”。该专家说,黄花鱼(即大黄鱼)在我国海域的产量非常小,目前已经没有大鱼群,所以价格较贵,不可能在10元以下。所以市场上常有不法商户用黄姑鱼等染上日落黄或柠檬黄等人工颜料,冒充黄花鱼出售。辨别它们很容易:真黄花鱼肚子上的黄色是自然的淡黄色,腹、鳍部颜色较深,不会掉色;而染上去的颜料很容易掉色,鱼化冻后更加明显。 麻烦采纳,谢谢! 问题七:大黄鱼的人工养殖 大黄鱼的成鱼养殖,目前有网箱、围网与土池等多种养殖模式,均取得明显效果与较好的经济效益,这里介绍大黄鱼的网箱成鱼养殖。大黄鱼养成阶段的网箱设置与鱼种培育阶段的要求基本相同,只是网箱的规格与网目大小随着鱼种的长大而改变。养成网箱的深度,一般在米~米间,网眼大小在20毫米~60毫米间。为避免鱼体擦伤,网衣材料选择质地较软的结节网片为好。鱼种放养1.鱼种的选择放养的鱼种应选择体型匀称、体质健壮、体表鳞片完整、无病无伤的。同一网箱中放养的鱼种规格,要求整齐一致。计划当年达到400克以上规格的网箱,放养的鱼种规格要在100克左右。2.鱼种的运输鱼种的运输方法有活水船、活水车、鱼篓、水箱、塑料袋充氧等多种方法。而作为生产性的批量长途运输,以活水船运输为佳。运输鱼种一般在水温降到18℃~16℃时的秋末,或水温上升至13℃以上时的春季进行为好。发病期间或饱食后的鱼种不得启运。活水船运输要选择暖和且风小的天气进行。运输时间超过24小时以上的活水船运输参考密度为500尾/立方米(规格75克),即40千克/立方米左右。以其他水体运输的密度,要比活水船运输密度小得多。3.鱼种的放养流急海区的网箱,鱼种放养应选择在小潮水期间。鱼种运达网箱区后,可结合捞鱼装桶与倒进网箱的时间间隙,用高浓度的抗菌素和加入适量福尔马林的淡水溶液对鱼种进行浸泡消毒。使用封闭式水体运送鱼种的,在入箱时,要避免水温等条件的突变。可以采用在运送水体中加入网箱区海水的办法进行短暂的过渡处理。鱼种的放养密度根据网箱内水流畅通情况及鱼种的规格来决定。参考密度为75克大小的为25尾/立方米左右,收获前的密度为12尾/立方米~14尾/立方米,即6千克/立方米~7千克/立方米。饲料投喂1.饲料的种类与加工大黄鱼养成阶段的饲料一般以冰冻鲐鱼参鱼为主,辅以粉状配合饲料,经加工后投喂。加工方法:一是用刀或切肉机将鲐鱼参鱼切成适口的鱼肉块。该方法加工方便,在水中不易溃散,缺点是不便于添加添加剂,营养较单一;二是把冰冻鱼绞成肉糜,并拌成粘性强的团状饲料,用手挤压成大小不同的块状物,投入网箱中。该方法可以混入部分粉状配合饲料,或其他鱼、贝肉等饲料,也便于添加维生素等,营养全面。大黄鱼为肉食性鱼类,对蛋白质需求较高。据初步试验,养成阶段的人工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以在45%左右为宜,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应控制在5%左右。冰冻鲐鱼参在解冻过程中很容易氧化,颜色变深、肉质松软,质量明显下降。为此,在加工前,宜以机械办法,把冻鱼敲散,然后用海水稍加浸泡,让饲料鱼表面解冻即可,沥干水即可进行加工。用这种办法加工的鱼糜颜色较浅、鲜度较好。鲐鱼参鱼不宜用长时间浸泡或阳光热量来解冻。高温期,全部用粉状配合饲料或浮水性膨化饲料喂鱼效果也不错,粉状配合饲料与浮水性膨化饲料交替使用效果更好。使用浮水性膨化饲料时,应先把饲料在1∶的淡水中浸泡20分钟~30分钟,使饲料完全吸水后投喂。全人工配合饲料由于在饲养过程头尾大量冰冻杂鱼,造成了大量的饵料污染,并随之带来大黄鱼病害频繁的问题,2012年借鉴大口黑鲈的研究成果,上海海洋大学和上海农好饲料有限公司试制出大黄鱼全价配合饲料,并在宁德进行了生产性养殖试验得出:配合饲料能完全替代冰杂鱼;同时经配合饲料养殖的产品与用冰杂鱼养殖的产品相比较具有色泽与风味上的明显优势,可与当地采用大网箱养殖(半野生)的产品相媲美。配合饲料饲养大黄鱼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由于饵料污染而带来的大黄鱼病害频繁的问题,对大黄鱼产业发展将会起到巨大的......>> 问题八:养殖大黄花鱼1条1斤鱼现在价格 大黄花鱼 北京市通州八里桥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元/公斤 大黄花鱼 呼和浩特市东瓦窑批发市场 元/公斤 大黄花鱼 内蒙古包头市友谊蔬菜批发市场 元/公斤 大黄花鱼 大连双兴批发市场 元/公斤 大黄花鱼 安徽合肥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 元/公斤 问题九:谁知道,黄花鱼能养殖么? 养殖技术 大黄鱼曾是我国重要经济鱼之一,为中国特有的地方性种类,广泛分布于北起黄海南部,经东海、台湾海峡,南至南海雷洲半岛以东。该鱼属暖温性集群泅游鱼类,常栖息于水深60米以内的近海中下层。大黄鱼生殖季节有春、秋两季,生殖期时,鱼群分批从外海越冬区向近海作生殖洄游。产卵后幼鱼在近海长大,分散索饵。随着水温下降,部分鱼群游向60米等深线暖水处越冬。作为名贵经济鱼类,大黄鱼长期来深受消费者青睐。但因过度捕捞,资源破坏严重。 经过多年研究,1990年开始批量育苗,商品鱼养殖从1992年开始不断扩大规模,产量逐年增加。养殖省份从福建开始,并向浙江、广东,海南等省辐射。养殖方式从网箱养殖向池塘养殖拓展。放养的鱼种规格要求整齐一致。计划当年达到400克以上商品规格的,放养的鱼种规格要在100克左右。养成阶段的饵料一般以冰冻上层鱼为主,并辅以粉状配合饵料。上层鱼用刀切成适口的鱼肉块,加工方便,不易散失,或把鱼绞成肉糜,拌成枯性强的团状饵料,用手挤压成大小不同的块状物来投喂。鱼肉糜较鱼块具较多优点:可混入部分粉状配合饵料或其他饵料,也可添加必要的维生素及药物,营养全面。 养成期间一般每天早、晚各投饵一次。同真鲷、妒鱼等相比,大黄鱼具有摄食缓慢且量少等特点。因此投饵要慢。高温期间生长最快。为保持商品鱼金黄色的天然体色。养殖后期需在网箱上加盖遮阴物控制光线。最佳生长水温22~26℃。盐度~,溶氧5毫升/升以上,。老尹家海参为您提供解答

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研究论文

最大的优势就是价格便宜,国内自产自销,成本要比进口咖啡低一些。而且云南种植咖啡还在不断发展和探索,因此未来可期。

云南地区海拔高,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与国内其他地方相比,云南地区具有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

需要精加工来保证咖啡豆的质量,也要通过和当地相关部门的合作以及云南农业厅的合作,才能打开云南咖啡的销路。

据云南相关政府报道,要提升云南咖啡的精品率并对云南咖啡进行精深加工,以此保证云南咖啡的咖啡豆精品。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与云南省的相关部门联合表示要大力的推动云南省咖啡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以此来推动云南咖啡的畅销之路。

就像云南省所推出的要提升咖啡豆的质量其目的就是提高云南咖啡的品牌质量,从此以往的让云南咖啡的优势展开。并依次来看,这种举措也可以让咖啡的生产链延长。咖啡的生产链延长就防止了云南咖啡在现在咖啡行业发展迅速的行业竞争中被淘汰,生产的咖啡豆的高质量也可以大幅度的提高云南咖啡豆的价格,打造高质量的咖啡形象。同时也可以把咖啡豆一系列的附加产品加以制作并提高其中的价值,以另一种形式打开云南咖啡的销路。

当云南咖啡有了高质量的咖啡豆被人所称赞时,咖啡豆所可以派发的高质量的附加产品,也相应存在的同时就可以提升云南咖啡的品牌素养。云南咖啡有了独属于自己的品牌素养,就相当于一个品牌,有了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打造出不同于其他咖啡豆的特别。在此之时就可以加大云南咖啡的品牌营销力度,以各种形式开始推广云南咖啡这一咖啡豆,广泛的进行明星宣传以及品牌代理等业务活动,扩大云南咖啡的知名度。

云南咖啡在具有自己的品牌形象以及品牌素养和高质量的咖啡豆的时候,就可以确定自己的市场定位以及目标市场的选择,然后对咖啡进行相应的营销。与此同时就打开了云南咖啡的一条销售之路,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段加强云南咖啡的影响力,让那些喜爱喝咖啡的人发现云南咖啡与其他咖啡之间的区别,以高质量的咖啡豆文明于各家各户。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