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犹太文学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犹太文学毕业论文

这个容我仔细研究研究,估计我得像写毕业论文一样对待才能写出个样子。 5天之内没答案,证明我完成不了。 谢谢。 2009年元月13日》:不好意思,完成不了。 不过我感兴趣又有时间的话,再写一下,给你发过去。我已经搜藏了。

1950年,在埃利奥特教授的指导下,基辛格完成了他的本科毕业论文,题目为《历史的真义-关于施本格勒、托因比及康德的感想》。

1.英语论文-约翰·多斯·帕索斯《曼哈顿中转站》的互文性解读 [Admin|][2010年6月22日][20]本文主要运用互文性理论来分析美国三十年代著名小说家约翰·多斯·帕索斯的小说《曼哈顿中转站》与多个互文本之间的指涉关系,揭示出互文性理论对丰富小说内涵,加深小说意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详情……]2.英语论文-异化与自我实现:伯纳德.马拉默德《杜宾的生活》的主题研究 [Admin|][2010年6月22日][12]摘要:伯纳德.马拉默德是美国二十世纪与索尔·贝娄、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菲利普。罗斯齐名的著名犹太作家之一。自二战以来马拉默德就一直活跃在美国文坛上,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当中,他共出版了七部长篇小说以及四部短篇小说集。 [详情……]3.英语论文-现代主义小说风格维度个案研究 [Admin|][2010年6月22日][16]文学翻译译什么、怎么译、以什么为翻译标准,一直以来是中外翻译界争论的焦点。过去翻译家大多倾向于译文学作品的“意”,而忽略其“形’,。当代翻译理论表明文学翻译须做到“形神兼备”,即译出原作的风格。因为风格决定了其文学水准。风格是其之所以为文学作品的根本原因。近些年外国小说翻译已经呈现出越来越重视风格的趋势,但是仍然有很多翻译作品不令人满意。 [详情……]4.英语论文-论《爱娃》中黑人女性的母爱 [Admin|][2010年6月22日][14]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是迄今为止美国文学史上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她在小说创作和文学评论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地影响着美国乃至整个世界文坛。她的小说由于其意义深远的主题和独特的艺术造诣而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并赢得了高度的评价。 [详情……]5.英语论文-安.瓦尔德曼诗歌中声音的运用 [Admin|][2010年6月22日][9]安·瓦尔德曼(1945一)是美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她的诗歌作品已达四十多部,而且她还编辑出版了许多其他作品。在诗歌生涯的初期,她主要与纽约派第二代诗人包括泰德·贝里根、罗恩·帕吉特、伯纳黛特·梅耶等诗人关系密切。同时她也受到其他流派和群体的影响。她与垮掉派诗人特别是艾伦·金斯堡一直保持着很亲密的关系。瓦尔德曼师从西藏佛教领袖及拿若葩创始人仲巴活佛和仁波切活佛。 [详情……]6.英语论文-文学弑父与黑人抗议文学传统 [Admin|][2010年6月22日][5]在二战后的美国黑人文学发展历程中,詹姆斯·鲍德温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的首部小说《向苍天呼吁》与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和拉尔夫·艾利森的《看不见的人》被并列为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黑人文学的典范。他对其前辈黑人作家理查德·赖特矛盾的态度吸引了不少评论家的关注,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而他本人也成了美国非裔文学界最受争议的作家之一。 [详情……]7.英语论文-《棕色姑娘,棕色砖房》的棕色梦 [Admin|][2010年6月22日][9]波·马歇尔(1929一)是美国黑人文学中一位出色的女作家,然而她的作品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棕色姑娘,棕色砖房》。马歇尔的大部分作品集中于刻画黑人女性的形象,然而主题却具有世界性意义。她在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中独树一帜。 [详情……]8.英语论文-《紫颜色》的体裁研究 [Admin|][2010年6月22日][1]《紫颜色》(The Color Purple)是当代著名美国黑人女作家爱丽丝·沃克于1982年出版的第三部长篇小说,该书当年就成了人们竞相争读的畅销书,翌年又赢得美国文学界两项大奖------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成功地描述了一个14岁黑人女主人公西丽如何从一个天真顺从,倍受压迫而失去个体身份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成熟,独立,自由完整的黑人女性的心路历程。《紫颜色》拓宽了黑人文学的主题和视野。可以说它是一部描写黑人女性成长力作。 [详情……]9.英语论文-从离散视浦解读《喜福会》 [Admin|][2010年6月22日][3]身份研究是华裔美国文学中一直颇受关注的主题。当去家离国的人们面对多种不同文化时,身份问题显得尤为复杂和严峻。在美国生活的华裔离散群体因其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对其处境感到迷惑不解,迫切需要寻求一种新的身份属性和归属感。华裔美籍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喜福会》真实感人,轰动了美国文坛,它使生活在美国的华人群体及其身后悠久的中国文化传统逐步凸现出来,把美国华裔文学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详情……]10.英语论文-文学翻译中的杂合现象 [Admin|][2010年6月22日][2]杂合由英语中hybrid一词翻译而来,表示不同种类的两方事物结合而产生第三方新的事物。目前,在学术界,无论是社会科学、语言学还是文学,都对杂合赋予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详情……]11.英语论文-基于流浪一追寻母题之上的《赫索格》主题阐释 [Admin|][2010年6月22日][1]作为一名自觉的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索尔·贝娄一直致力于探索如何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境问题。作为继海明威、福克纳之后的又一位美国文学大师,其创作深刻地刻画了在异化、人性缺失的现代社会中,那些满怀梦想的小人物/“反英雄”试图确立个人身份的精神诉求;其六十多年的文学创作生涯就是“对更宽泛、更灵活、更完整、更清晰的对于人类是什么、我们是谁、此生何为的全面理解”。 [详情……]12.英语论文-《甘加丁之路》中男性的呐喊 [Admin|][2010年6月22日][2]虽然美籍华裔在美国已生活了一百五十多年,但他们仍处于美国社会的边缘。主流文化的强权统治和人们对美籍华裔的偏见仍以公式化人物的形式普遍存在。作为美国亚裔文学奠基人之一的赵建秀指出写作即战斗,因此他以笔为武器,回击种族主义和那些华裔主流文化代言人的错误观念,尤其是他们对美籍华裔男子形象的歪曲。 [详情……]13.英语论文-男性人物的生态意识研究 [Admin|][2010年6月21日][20]威拉·凯瑟是20世纪上半叶在美国文坛中出现的一位杰出女作家。她主要以其内布拉斯加小说著称。《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尼亚》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两部作品。阅读她的作品,读者可以领略到优美的西部草原风光,身临其境地感受浓郁的乡土气息,体会来自欧洲各国的开拓者们顽强的创业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刚毅性格,感叹于作者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热切期盼。 [详情……]14.英语论文-威廉·福克纳《八月之光》中善与恶的抗衡 [Admin|][2010年6月21日][23]威廉·福克纳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20世纪最杰出的美国小说家之一。《八光》这部被称为其里程碑式的杰作是福克纳创作的篇幅最长的一部小说,也最著名、最有争议的作品之一。19犯年小说一经问世便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欧美文学评论家开始从各种角度解析这部作品,并取引人瞩目的成就。 [详情……]15.英语论文-《伙计》成长主题探析 [Admin|][2010年6月21日][14]伯纳德·马拉默德是美国著名的犹太裔小说家。犹太文学在美国文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而在所有的犹太作家中,马拉默德是犹太性最强的一个。其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他生前两次获全国图书奖、一次普利策文学奖。其代表作《伙计》曾获美国全国文艺院颁发的罗森塔尔奖。 [详情……]16.英语论文-舍伍德·安德森的《小镇畸人》主题研究 [Admin|][2010年6月20日][6]作为美国现代小说的开创者之一,舍伍德·安德森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享有非常特殊的地位,由于对众多大家的影响而被称为“巨人们的导师”。其代表作《小镇畸人》更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支奇葩,栩栩如生地刻画在了美国社会工业化背景下,一群渴望爱与沟通却又疏于交流,为自我所隔离的的“畸人”群体,并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主题而成为美国文学研究的热点。 [详情……]17.英语论文-解构视野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Admin|][2010年6月19日][19]菲茨杰拉德(1896-1940)作为美国爵士时代的“编年史家”和“桂冠诗人”,以他亲身经历的挫折与迷惘和对社会的冷静观察,通过《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充满浓郁现实主义气息的作品,再现了美国二十世纪爵士乐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深刻地反映了崇尚金钱的社会罪恶与美国梦想的破灭。 [详情……]18.英语论文-《布勒特.哈特最佳短篇小说》中的边疆幽默 [Admin|][2010年6月19日][4]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论部分外,正文由三章构成。论文第一章将探讨边疆幽默的三个重要元素,即牛皮故事、小术及让人忍俊不禁的形体幽默。它们为边疆幽默增添了无尽的活力和民间气息。论文第二章将研究边疆幽默的三个特色,即不和谐性、男子气和方言性。边疆人因其所处的特殊地域性,催生了诸多与传统的不和谐。 [详情……]19.英语论文-《白鲸》中悲剧英雄亚哈船长的原型解读 [Admin|][2010年6月19日][34]赫尔曼?麦尔维尔是美国浪漫主义时期最著名的作家之一。《白鲸》是他的代表作。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亚哈船长。由于亚哈船长是这部经典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且个性复杂,因此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尽管已经有很多人运用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从历史、宗教、哲学、地理、种族、资本主义的本质等方面对它进行了研究,但笔者认为原型批评是解读这个人物的绝佳视角,因为作品中存在大量原型引用和原型暗示。 [详情……]20.英语论文-华裔美国作家离散视角下的文化翻译-以三部华裔美国小说为例解析华裔作家的跨文化书写 [Admin|][2010年6月19日][11]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热点通常集中在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冲突方面,而对华裔作品本身的文化翻译属性论述不多,其中从离散视角切入的更寥寥无几。本文以三位华裔美国文学领军人物的代表作为例,通过将后殖民语境下的翻译理论与文化理论中的离散视角及叙事学理论相结合,对华裔美国作家及其作品的特质—“杂合性”进行跨学科深入探讨。 [详情……] 这里有很多,希望可以帮到你

American literature refers to written or literary work produced in the area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Colonial America. For more specific discussions of poetry and theater, see Poetry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ater in the United its early history, America was a series of British colonies on the eastern coast of the present-day United States. Therefore, its literary tradition begins as linked to the broader tradition of English literature. However, unique America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breadth of its production usually now cause it to be considered a separate path and literatureSome of the earliest forms of American literature were pamphlets and writings extolling the benefits of the colonies to both a European and colonist audience. Captain John Smith could be considered the first American author with his works: A True Relation of ... Virginia ... (1608) and The General Historie of Virginia, New England, and the Summer Isles (1624). Other writers of this manner included Daniel Denton, Thomas Ashe, William Penn, George Percy, William Strachey, John Hammond, Daniel Coxe, Gabriel Thomas, and John religious disputes that prompted settlement in America were also topics of early writing. A journal written by John Winthrop discussed the religious foundations of the Massachusetts Bay Colony. Edward Winslow also recorded a diary of the first years after the Mayflower's arrival. Other religiously influenced writers included Increase Mather and William Bradford, author of the journal published as a History of Plymouth Plantation, 1620–47. Others like Roger Williams and Nathaniel Ward more fiercely argued state and church poetry also existed. Anne Bradstreet and Edward Taylor are especially noted. Michael Wigglesworth wrote a best-selling poem, The Day of Doom, describing the time of judgment. Nicholas Noyes was also known for his doggerel late writings described conflicts and interaction with the Indians, as seen in writings by Daniel Gookin, Alexander Whitaker, John Mason, Benjamin Church, and Mary Rowlandson. John Eliot translated the Bible into the Algonquin Edwards and George Whitefield represented the Great Awakening, a religious revival in the early 18th century that asserted strict Calvinism. Other HOLY fire Puritan and religious writers include Thomas Hooker, Thomas Shepard, Uriah Oakes, John Wise, and Samuel Willard. Less strict and serious writers included Samuel Sewall, Sarah Kemble Knight, and William revolutionary period also contained political writings, including those by colonists Samuel Adams, Josiah Quincy, John Dickinson, and Joseph Galloway, a loyalist to the crown. Two key figures were Benjamin Franklin and Thomas Paine. Franklin's Poor Richard's Almanac and The Autobiography of Benjamin Franklin are esteemed works with their wit and influence toward the formation of a budding American identity. Paine's pamphlet Common Sense and The American Crisis writings are seen as playing a key role in influencing the political tone of the the revolution itself, poems and songs such as "Yankee Doodle" and "Nathan Hale" were popular. Major satirists included John Trumbull and Francis Hopkinson. Philip Morin Freneau also wrote poems about the war's . literatureJames Fenimore Cooper portrait by John Wesley Jarvis, the post-war period, The Federalist essays by Alexander Hamilton, James Madison, and John Jay prepresented a historical discussion of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and republican values. Thomas Jefferson's United States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his influence on the Constitution, his autobiography, the Notes on the State of Virginia, and the mass of his letters have led to him being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talented early American writers. Fisher Ames, James Otis, and Patrick Henry are also valued for their political writings and first American novel is sometimes considered to be William Hill Brown's The Power of Sympathy (1789). Much of the early literature of the new nation struggled to find a uniquely American voice. European forms and styles were often transferred to new locales and critics often saw them as inferior. For example, Wieland and other novels by Charles Brockden Brown (1771-1810) are often seen as imitations of the Gothic novels then being written in American styleWith the War of 1812 and an increasing desire to produce uniquely American work, a number of key new literary figures appeared, perhaps most prominently Washington Irving, William Cullen Bryant, James Fenimore Cooper, and Edgar Allan Poe. Irving, often considered the first writer to develop a unique American style[citation needed] (although this is debated) wrote humorous works in Salmagundi and the well-known satire A History of New York, by Diedrich Knickerbocker (1809). Bryant wrote early romantic and nature-inspired poetry, which evolved away from their European origins. In 1832, Poe began writing short stories -- including "The Masque of the Red Death," "The Pit and the Pendulum," "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 and "The Murders in the Rue Morgue" -- that explore previously hidden levels of human psychology and push the boundaries of fiction toward mystery and fantasy. Cooper's Leatherstocking tales about Natty Bumppo were popular both in the new country and writers were also popular and included Seba Smith and Benjamin P. Shillaber in New England and Davy Crockett, Augustus Baldwin Longstreet, Johnson J. Hooper, Thomas Bangs Thorpe, Joseph G. Baldwin, and George Washington Harris writing about the American New England Brahmins were a group of writers connected to Harvard University and its seat i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core included James Russell Lowell,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and Oliver Wendell Holmes, 1836, 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 an ex-minister, published a startling nonfiction work called Nature, in which he claimed it was possible to dispense with organized religion and reach a lofty spiritual state by studying and responding to the natural world. His work influenced not only the writers who gathered around him, forming a movement known as Transcendentalism, but also the public, who heard him 's most gifted fellow-thinker was perhaps Henry David Thoreau (1817-1862), a resolute nonconformist. After living mostly by himself for two years in a cabin by a wooded pond, Thoreau wrote Walden, a book-length memoir that urges resistance to the meddlesome dictates of organized society. His radical writings express a deep-rooted tendency toward individualism in the American character. Other writers influenced by Transcendentalism were Bronson Alcott, Margaret Fuller, George Ripley, Orestes Brownson, and Jones Very.[1]The political conflict surrounding Abolitionism inspired the writings of William Lloyd Garrison and his paper The Liberator, along with poet John Greenleaf Whittier and Harriet Beecher Stowe in her world-famous Uncle Tom's 1837, the young Nathaniel Hawthorne (1804-1864) collected some of his stories as Twice-Told Tales, a volume rich in symbolism and occult incidents. Hawthorne went on to write full-length "romances," quasi-allegorical novels that explore such themes as guilt, pride, and emotional repression in his native New England. His masterpiece, The Scarlet Letter, is the stark drama of a woman cast out of her community for committing 's fiction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his friend Herman Melville (1819-1891), who first made a name for himself by turning material from his seafaring days into exotic novels. Inspired by Hawthorne's example, Melville went on to write novels rich in philosophical speculation. In Moby-Dick, an adventurous whaling voyage becomes the vehicle for examining such themes as obsession, the nature of evil, and human struggle against the elements. In another fine work, the short novel Billy Budd, Melville dramatizes the conflicting claims of duty and compassion on board a ship in time of war. His more profound books sold poorly, and he had been long forgotten by the time of his death. He was rediscovered in the early decades of the 20th works from Melville, Hawthorne, and Poe all comprise the Dark Romanticism subgenre of literature popular during this poetryWalt Whitman, 's two greatest 19th-century poets could hardly have been more different in temperament and style. Walt Whitman (1819-1892) was a working man, a traveler, a self-appointed nurse during the American Civil War (1861-1865), and a poetic innovator. His magnum opus was Leaves of Grass, in which he uses a free-flowing verse and lines of irregular length to depict the all-inclusiveness of American democracy. Taking that motif one step further, the poet equates the vast range of American experience with himself without being egotistical. For example, in Song of Myself, the long, central poem in Leaves of Grass, Whitman writes: "These are really the thoughts of all men in all ages and lands, they are not original with me...."Whitman was also a poet of the body -- "the body electric," as he called it. In Studies in Classic American Literature, the English novelist D. H. Lawrence wrote that Whitman "was the first to smash the old moral conception that the soul of man is something `superior' and `above' the flesh."Emily Dickinson (1830-1886), on the other hand, lived the sheltered life of a genteel unmarried woman in small-town Amherst, Massachusetts. Within its formal structure, her poetry is ingenious, witty, exquisitely wrought, and psychologically penetrating. Her work was unconventional for its day, and little of it was published during her of her poems dwell on death, often with a mischievous twist.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one begins, "He kindly stopped for me." The opening of another Dickinson poem toys with her position as a woman in a male-dominated society and an unrecognized poet: "I'm nobody! Who are you? / Are you nobody too?"American poetry arguably reached its peak in the early to mid 20th century, with such noted writers as Wallace Stevens, Sylvia Plath, Anne Sexton, Ezra Pound, T. S. Eliot,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Robert Frost, Carl Sandburg, Robinson Jeffers, Hart Crane, E. E. Cummings, John Berryman, Allen Ginsberg, Robert Lowell, Edna St. Vincent Millay, and many , Twain and JamesMark Twain, Twain (the pen name of Samuel Langhorne Clemens, 1835-1910) was the first major American writer to be born away from the East Coast -- in the border state of Missouri. His regional masterpieces were the memoir Life on the Mississippi and the novel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Twain's style -- influenced by journalism, wedded to the vernacular, direct and unadorned but also highly evocative and irreverently humorous -- changed the way Americans write their language. His characters speak like real people and sound distinctively American, using local dialects, newly invented words, and regional accents. Other writers interested in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dialect were George W. Cable, Thomas Nelson Page, Joel Chandler Harris, Mary Noailles Murfree (Charles Egbert Craddock), Sarah Orne Jewett, Mary E. Wilkins Freeman, Henry Cuyler Bunner, and William Sydney Porter (O. Henry).William Dean Howells also represented the realist tradition through his novels, including The Rise of Silas Lapham and his work as editor of the Atlantic James (1843-1916) confronted the Old World-New World dilemma by writing directly about it. Although born in New York City, he spent most of his adult years in England. Many of his novels center on Americans who live in or travel to Europe. With its intricate, highly qualified sentences and dissection of emo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nuance, James's fiction can be daunting. Among his more accessible works are the novellas Daisy Miller, about an enchanting American girl in Europe, and The Turn of the Screw, an enigmatic ghost of the centuryErnest Hemingway in World War I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American novelists were expanding fiction's social spectrum to encompass both high and low life and sometimes connected to the naturalist school of realism. In her stories and novels, Edith Wharton (1862-1937) scrutinized the upper-class, Eastern-seaboard society in which she had grown up. One of her finest books, The Age of Innocence, centers on a man who chooses to marry a conventional, socially acceptable woman rather than a fascinating outsider. At about the same time, Stephen Crane (1871-1900), best known for his Civil War novel The Red Badge of Courage, depicted the life of New York City prostitutes in Maggie: A Girl of the Streets. And in Sister Carrie, Theodore Dreiser (1871-1945) portrayed a country girl who moves to Chicago and becomes a kept woman. Hamlin Garland and Frank Norris wrote about the problems of American farmers and other social issues from a naturalist directly political writings discussed social issues and power of corporations. Some like Edward Bellamy in Looking Backward outlined other possible political and social frameworks. Upton Sinclair, most famous for his meat-packing novel The Jungle, advocated socialism. Other political writers of the period included Edwin Markham, William Vaughn Moody. Journalistic critics, including Ida M. Tarbell and Lincoln Steffens were labeled the The Muckrakers. Henry Adams' literate autobiography, The Education of Henry Adams also depicted a stinging description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and modern in style and form soon joined the new freedom in subject matter. In 1909, Gertrude Stein (1874-1946), by then an expatriate in Paris, published Three Lives, an innovative work of fiction influenced by her familiarity with cubism, jazz, and other movements in contemporary art and music. Stein labeled a group of American literary notables who lived in Paris in the 1920s and 1930s as the "Lost Generation".The poet Ezra Pound (1885-1972) was born in Idaho but spent much of his adult life in Europe. His work is complex, sometimes obscure, with multiple references to other art forms and to a vast range of literature, both Western and Eastern. He influenced many other poets, notably T. S. Eliot (1888-1965), another expatriate. Eliot wrote spare, cerebral poetry, carried by a dense structure of symbols. In "The Waste Land" he embodied a jaundiced vision of post-World War I society in fragmented, haunted images. Like Pound's, Eliot's poetry could be highly allusive, and some editions of The Waste Land come with footnotes supplied by the poet. In 1948, Eliot won the Nobel Prize in writers also expressed the disillusionment following upon the war. The stories and novels of F. Scott Fitzgerald (1896-1940) capture the restless, pleasure-hungry, defiant mood of the 1920s. Fitzgerald's characteristic theme, expressed poignantly in The Great Gatsby, is the tendency of youth's golden dreams to dissolve in failure and disappointment. Sinclair Lewis and Sherwood Anderson also wrote novels with critical depictions of American life. John Dos Passos wrote about the war and also the . trilogy which extended into the . Scott Fitzgerald, photographed by Carl van Vechten, Hemingway (1899-1961) saw violence and death first-hand as an ambulance driver in World War I, and the carnage persuaded him that abstract language was mostly empty and misleading. He cut out unnecessary words from his writing, simplified the sentence structure, and concentrated on concrete objects and actions. He adhered to a moral code that emphasized grace under pressure, and his protagonists were strong, silent men who often dealt awkwardly with women. The Sun Also Rises and A Farewell to Arms are generally considered his best novels; in 1954, he won the Nobel Prize in years before Hemingway, another American novelist had won the Nobel Prize: William Faulkner (1897-1962). Faulkner managed to encompass an enormous range of humanity in Yoknapatawpha County, a Mississippian region of his own invention. He recorded his characters' seemingly unedited ramblings in order to represent their inner states, a technique called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In fact, these passages are carefully crafted, and their seemingly chaotic structure conceals multiple layers of meaning.) He also jumbled time sequences to show how the past -- especially the slave-holding era of the Deep South -- endures in the present. Among his great works are The Sound and the Fury, Absalom, Absalom!, Go Down, Moses, and The era literature was blunt and direct in its social criticism. John Steinbeck (1902-1968) was born in Salinas, California, where he set many of his stories. His style was simple and evocative, winning him the favor of the readers but not of the critics. Steinbeck often wrote about poor, working-class people and their struggle to lead a decent and honest life; he was probably the most socially aware writer of his period. The Grapes of Wrath, considered his masterpiece, is a strong, socially-oriented novel that tells the story of the Joads, a poor family from Oklahoma and their journey to California in search of a better life. Other popular novels include Tortilla Flat, Of Mice and Men, Cannery Row, and East of Eden. He was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in 1962. Other writers sometimes considered part of the proletarian school include Nathanael West, Fielding Burke, Jack Conroy, Tom Kromer, Robert Cantwell, Albert Halper, and Edward Miller assumed a unique place in American Literature in the 1930s when his semi-autobiographical novels, written and published in Paris, were banned from the US. Although his major works, which include Tropic of Cancer (novel) and Black Spring, wouldn't be cleared for American sale and publication until 1962, their themes and stylistic innovations had already exerted a major influence on succeeding generations of American writers.

两个犹太大学生毕业论文

五级三晋制的发明者名字叫啥

又叫五级三阶制或者五级三晋制,它是一种奖金分配制度,起源于美国,由两名犹太大学生在毕业论文中提出,曾经获得过亚太直销大会银鹰奖。目前这种奖金分配模式已被我国金融保险银行业广泛的引用,但仍有不少非法分子利用于非法传销活动,其实奖金分配制度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注意最近南派传销组织者在使用此模式给受害者洗脑)

是指李·麦亭杰(Lee Mytinger)和威廉·卡森博瑞(WilliamCasselberry又叫五级三阶制或者五级三晋制,它是一种奖金分配制度,起源于美国,由两名犹太大学生在毕业论文中提出,曾经获得过亚太直销大会银鹰奖。目前这种奖金分配模式已被我国金融保险银行业广泛的引用,但仍有不少非法分子利用于非法传销活动,其实奖金分配制度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注意最近南派传销组织者在使用此模式给受害者洗脑)虽然网络上有说传销的源头是来源于两个犹太人,但我无法查清楚这两人是不是真正的犹太人,所以暂时存疑:传销的源头还是指李·麦亭杰(Lee Mytinger)和威廉·卡森博瑞(WilliamCasselberry)"五级"是奖金制度的五个级别,即E级会员、D级推广员、C级培训员、B级代理员、A级代理商。"三阶"即加入者晋升的阶段1.从E级会员升为C级培训员为第一个阶段,当你人数达到当时就晋升。级培训员升为B级代理员为第二个阶段,当你人数达到在下个月的一号晋升。级代理员升为A级代理商为第三个阶段,当你人数达到也在下个月的一号晋升。"新朋友"在交纳2900元成为会员E级后,当你达到相应的点数后就会晋升相应的级别,你个人只要发展两个人就可以了!这样一传二、二传四、四传八呈几何级数倍增的形式壮大。级别点数:E.会员70点--200点D.推广员300点--900点C.培训员1000点--6400点B.代理员6500点--39200点A.代理商≥39300点三名直属下线是B级需51600点、两名直属下线是B级需77000点。奖金分配五级三阶制里有四种奖金分配制度:直接销售奖、E:15%、D:20%、C:30%、B:42%、A:52%

传销的制度 五级三阶制"五级"是奖金制度的五个级别:即E级会员、D级推广员、C级培训员、B级代理员、A级代理商。"三阶"即加入者晋升的阶段:1.从E级会员升为C级培训员为第一个阶段,当你人数达到当时就晋升。级培训员升为B级代理员为第二个阶段,当你人数达到在下个月的一号晋升。级代理员升为A级代理商为第三个阶段,当你人数达到也在下个月的一号晋升。

中国研究犹太人论文

很简单因为犹太人说德语! 一种语言决定一个民族!

德系犹太人群体:有病基因造就高智商 德系犹太人在人类族群中一般比较聪明,根源在于其有病基因,而导致这一结果的过程是自然选择 他们被称为德系犹太人(或者说中北欧犹太人),生活在德国、波兰、原苏联境内。 他们总被认为是一个具有高智商的民族,革命导师马克思,科学巨擘爱因斯坦,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音乐巨匠门德尔松……这些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似乎是最好的代表。 但是,科学家们一直无法找到人类某些族群的平均智商要高于其他族群的确凿原因,高智商的德系犹太人——这种观点仍然被认为是一种假设理论。 2005年6月初,美国《纽约时报》、英国《经济学人》两大媒体先后报道了同一则新闻,独立科学家格雷戈里·科克伦(Gregory Cochran)与犹他大学的亨利·哈彭丁(Henry Harpending)、贾森·哈迪(Jason Hardy)大胆指出,德系犹太人在人类族群中比较聪明,根源在于其有病基因,而导致这一结果的过程是自然选择。 进化的压力 有人认为,智商高是高度重视教育等社会行为的结果,也有人认为,智力和身高、体重乃至性格等性状一样,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而遗传疾病则被看作是生育使然。 对于智力与遗传疾病,人们通常认为没有什么内在联系。但是,格雷戈里·科克伦等研究人员却不这么认为,他们怀疑高智商与疾病有密切关系,因为智商普遍得分比平均值(100分)高出12-15分的德系犹太人,比其他族群更容易患上多种遗传疾病。 资料显示,几种遗传病通常多发于犹太人的种群。 这四种导致细胞发生神经鞘磷脂化学变化的疾病都是由突变引起的,这些修补DNA所引起的疾病群为:Tay-Sachs(I型GM2神经节苷脂病的婴儿型,旧称家族性黑蒙痴呆,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最常见于犹太人,导致进行性智力和运动功能衰退), Niemann-Pick(尼曼·匹克病,是由于酸性鞘磷脂酶缺乏所致的溶酶体贮积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智力低下、骨骼及神经系统发育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力),Gaucher(又称葡糖脑苷脂沉积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进行性智力和运动衰退,严重时危及生命)与 mucolipidosis type IV(IV型黏脂质症,造成身体、智力发育迟缓)。 格雷戈里·科克伦们通过研究这些遗传病模式,得出一个论点:当人们很匆忙,又有很强的选择倾向时,就将得到很多有副作用的基因,而不同寻常的历史机遇导致德系犹太人受到了独特的进化压力,刚好符合这个模式,因为他们只能在种群内通婚,使得选择成为可能,而且他们还有一个非常急迫的对更高智力的需要。 进化就按照这个方向使每种可能的变异被选择出来了,如果同时从父母双亲那里取得了突变基因就可能产生纯合体(如果刚好拿了父亲一条含突变基因染色体,母亲这条如果不是突变,就表现出正常,但是叫杂合体),从而获得有害的副作用。 对于德系犹太人而言,他们与同一城市的其他族群人,虽然接触到同样的病源微生物。但是,他们从欧洲主人那里获得了独特的生存环境,这正是自然选择性效应产生作用的所在。 从公元800年,历史上最早出现有案可查的德系犹太人开始,一直到公元1700年,德系犹太人的职业受到极大的限制,他们不得从事劳力劳作,只能运用高智商,开动脑筋,进行一些高智商的职业,比如当时被人看不起的或不准基督教徒涉足的银行、经商等工作。 在法国,公元1100年,犹太人所从事的主要是放债,公元1394,他们被驱逐出法国。15世纪,他们流散到德国的部分地区,向东迁徙,最先受雇于波兰的统治者,成为给贵族上重税的商人,他们从农民那里抽税,试图从广征税中获得自己的赢利。同时,这些生活在欧洲的犹太人,大多只能与本族男女通婚。 科克伦博士认为,虽然现在很难证明这种重视智力因素中世纪就已存在,但是,这种重视在当代这类职业中是千真万确的。有多种研究表明,智力因素与职业收入存在高度的相关性。 高智商与遗传疾病 至于为什么疾病的突变会影响到智力,犹他大学研究人员的证据是,就德系犹太人而言,他们当中最常见的十几种疾病基因可以归结于两类:要么参与神经细胞中鞘脂类特殊脂肪的储存,要么参与DNA的修复。前者会引发神经性疾病,如鞘脂类失调症(指神经代谢的一些疾病),而后者会导致癌症。 格雷戈里·科克伦博士是犹他小组论文的第一作者,这位改道研究生物学的物理学家,当他听到医生告诉患有某种特殊的德系犹太人疾病的病人,“这种病的好处是会使你聪明”时,他感到非常有兴趣。 他说,某些基因如果以单份出现可以提高智力,一旦以双份出现就会引起疾病(生物学中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作祟)。而高智商、同族群通婚的自然选择下的犹太人,拥有单份致病基因几率要大得多,会出现比较有限的,但仍然加强了的凸起生长,促进大脑细胞的生长和互相连接,从而促进族群的智力提升。 研究人员在描述他们观察到的德系犹太人遗传变异的结果时指出这样的事实:占美国人口3%的德系犹太人赢得了27%的诺贝尔奖和超过一半的国际象棋冠军。他们认为,这种不寻常的记录可能与德系犹太人和北欧一般人的智商差异有关,平均智商超过140的人凤毛麟角,在北欧居民中是4‰,而在德系犹太人中却是23‰。 犹他大学研究人员的假说不同于其他假想,他们给出了可测验性的预言:即那些携带着一个鞘脂类或其他德系犹太人遗传病变异基因的人智商比平均水平高! 研究人员已经鉴别出两个可以接受的结果——由德系犹太人群体遗传的疾病模式,与人群的综合智力成绩。但要把这两个连接在一起,必须经过学术领域的激烈争议,包括IQ是不是一个真实的可以代表智力的指标,以及智力可以遗传的范围。犹太人为什么聪明犹太人很聪明,爱因斯坦及马克思均为显例。此外还有哲学家斯宾诺莎、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盖尔曼等人,这个名单一张纸也写不完。如果说特例不能用作证明,请看统计数字:只占美国人口3%的犹太人获得了27%的诺贝尔奖,国际象棋冠军中犹太人过半,犹太人的智商(IQ)比一般平均值100高出12~15。犹太人为什么聪明?这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中萦回。最近有人提出了一种可能的解释,剑桥大学出版社发行的《生物社会科学杂志》(Journal of Biosocial Science)即将发表柯曲兰(Gregory Cochran)、哈本丁(Henry Harpending)、哈代(Jason Hardy)三位作者一篇引起争议的论文,他们认为:犹太人的聪明起源于一种导致神经疾病的遗传基因及生存竞争。现根据《纽约时报》科学记者韦特(NicolasWade)及《经济学人·科学技术栏》的报道,作一简要介绍以飨读者。公元一世纪时,犹太人举行起义反抗罗马帝国统治,起义失败后,犹太难民四散奔逃,那些定居于欧洲的被称为“亚实基拿系”(Ashkenazi)犹太人。中世纪时,欧洲犹太人受到歧视而被禁止务农,转而从事商业及金融业,论文作者认为从事这些行业者用脑较多,使得犹太人的智力得到发展。此话有理!商人精明,而犹太商人的精明是出了名的,我曾屡次亲见。论文作者进一步指出:经商致富的犹太人生活比较优裕,出生的子女多,在生存竞争上占了优势,使得他们的智力基因得到扩展。当然,这同样适用于中世纪欧洲的非犹太族裔,但他们的上层人士尚武、热中封爵而鄙视经商,使得犹太族裔之智力精英脱颖而出。但问题是:智力基因果真存在吗?论文作者对此肯定,并指出这种智力基因就是那引起“黑蒙性白痴”(Tay Sachs)等四种遗传性神经疾病的同一基因。这个大胆假说至少引起两个问题:一,遗传疾病如何跟智力搭界?二,患有遗传疾病者怎么会有生存竞争优势?论文作者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这种由变异而来的遗传疾病基因能影响细胞对鞘脂(Sphingolipid)的管理,鞘脂是构成脑神经细胞外鞘的一种化学物质,它能促进脑神经细胞的生长,并使其分支增加,更重要的是它能增加脑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结,从而影响智力的发展。论文作者进一步指出:从双亲一方遗传得到单份这种基因的犹太人,大脑中神经细胞的联结比常人多,智力较发达;从双亲两方遗传得到双份基因者,大脑中神经细胞的联结过多,就发神经病了。这倒是符合一种说法:“天才与疯子之间只有一线之隔。”论文作者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是:这个变异基因有两面性,一方面会产生神经疾病;另一方面会增强智力,具有这种基因的犹太人之生存竞争优势来源于后者。这叫做因祸得福,老子早就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论文作者认为上述论据是有先例的:西部非洲人遭受一种称为镰状细胞贫血症的疾病,患者红血球中含有遗传基因导致的特殊血红蛋白(Heamoglobin)。镰状细胞贫血症患者从双亲两方遗传得到双份这种基因,从双亲一方遗传得到单份基因者不仅没有镰状细胞贫血症症状,并且具有先天抗疟疾性。疟疾是非洲西部的主要杀手,所以带有单份基因者具有生存竞争优势。科学假说是需要证明的,论文作者提出了一种验证方法:对带有单份神经疾病遗传基因者作智力测验,其智商应比常人高5%。论文作者之一柯曲兰惯于向传统挑战,过去他曾提出过一些颇具争议性的假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次的大胆假说引起了一片批评声。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基因学家黎许(Neil Risch)不同意他们的假说,他指出:犹太人的这种遗传性神经疾病都是在1100年前同时发生的,因此均源起于同一原因,这很难用生存竞争解释。论文作者同意黎许关于此疾病同时发生和同一起源的意见,但不同意他的结论,他们仍然认为是生存竞争在起作用。康乃尔大学群体基因学家克拉克(Andrew Clark)批评说:“作者在解释遗传性方面犯了典型错误。”他认为将与鞘脂有关的基因与智力相联系是“走得太远了”。批评得最尖锐的是哈佛大学认知学家品克(Steven Pinker),他说:“这篇论文政治上不正确,这样说并非言过其实。”指的是此论文主张不同族裔之间有遗传的智力差异,这非同小可!当年希特勒极力鼓吹大日尔曼主义,根据所谓的“优生学”断定德国人是“优秀人种”,并灭绝人性地大肆屠杀犹太人。但品克接着说:“当然这是一篇相当有份量的论文,不是很容易驳倒的。”我也有点担心:如果三位作者的假说被证实的话,犹太人的聪明确实是与生俱来。有些自卑者可能会感到:“我笨也是与生俱来”,对自己的智力悲观失望。其实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还是中国古语说得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天禀再聪明,如不用也是枉然;天禀再愚笨,如锲而不舍、孜孜以求,苍天是不会辜负苦心人的。犹太人不也是从世世代代的苦难中历练出来的吗?再说,犹太人和我们中国人一样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这也是人才辈出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能完全归之于与生俱来。

这是由民族的性格和做人的态度决定的

张淑清 ,女,1969年10月出生。2007年在南京大学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2006-2007年和2010年两次赴以色列作学术交流活动,现为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开设的课程:世界中古史、犹太史(本科)、犹太教研究、欧美犹太人史(研究生)。出版的著作:《中世纪西欧的犹太妇女》 人民出版社 2009年。出版的译著:《古代以色列妇女和早期犹太文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年。 1、“中世纪西欧犹太社团及其历史作用探析”,《世界历史》2006年第6期;2、“国外关于古代、中世纪犹太妇女地位问题研究述评”,《世界历史》2008年第5期;3、“论中世纪西欧犹太妇女的教育地位”,《世界民族》2007年第6期;4、“从离婚权的演变透视中世纪欧洲犹太妇女的婚姻地位”,《史学集刊》2008年第2期;5、“中世纪西欧犹太寡妇地位初探”,《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5期;6、“论中世纪西欧犹太妇女在犹太会堂中的地位和作用”,《妇女研究论丛》2007年第3期;7、“论中世纪西欧犹太社团的司法自治”,《学海》2006年第1期;8、“论中世纪西欧犹太妇女在经济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1期,此文被人大复印《世界史》2008年第5期全文转载;9、“犹太妇女与三大诫命”,《犹太研究》2008年第6辑;10、“试论古代犹太妇女的婚姻地位”,《齐鲁学刊》2008年第5期;11、“犹太教的利未婚”,《世界宗教文化》,2008年第1期;12、“对犹太婚约的历史考察,《历史教学》2008年第2期;13、“犹太妇女与中世纪欧洲的借贷业”,《北方论丛》2008年第2期;14、“讲授纳粹屠犹的历史“亚德瓦谢姆的方法论原则”(译文),《新史学》第八辑《纳粹屠犹——历史与记忆》,大象出版社 2008年,第218-223页;15、“根深蒂固偏见的大暴露”(译文),《犹太人告白世界—— 塑造犹太民族性格的22篇演讲辞》,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年,第47-50页。 1、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犹太妇女史”(在研),项目编号:11BSS010;2、 主持国家民委2009年度课题“巴以冲突背后的民族主义问题研究”(已结题),项目编号:GM-2009-52;3、 主持鲁东大学校基金课题“中世纪欧洲犹太妇女地位研究”(已结题);4、 主持鲁东大学校基金课题“犹太教改革及其变迁”(已结题)。 1、 主讲的《社会保障学》被评为鲁东大学优质课程;2、 主讲的《世界古代史》获得鲁东大学双语教学课程立项。 1、论文“国外关于古代、中世纪犹太妇女地位问题研究述评”于2010年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9年获得烟台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专著《中世纪西欧的犹太妇女》于2010年获得烟台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论文“论中世纪西欧犹太妇女的教育地位”2008年获得烟台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4、2008年获得鲁东大学三级教学观摩大赛二等奖。5、2003年获得烟台师范学院“两课教学”授课竞赛一等奖;6、论文“对犹太人隔都的历史考察”于2003年获得烟台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7、2003年获得烟台师范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8、2001年获得烟台师范学院“优秀教师”称号。

姨太太写毕业论文

、《雷雨》中的主要人物分析――周朴园与蘩漪的形象与性格 在《雷雨》中,上场的人物共有八位:周朴园、蘩漪、侍萍、周萍、四凤、周冲、鲁大海、鲁贵。其中,前三位都曾被人看作是这部作品的主角,也是应该重点了解的三个人物形象。 周朴园是一位既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专制思想的新兴资本家形象。他的性格特征,主要是通过他与侍萍、蘩漪两位女性形象以及他与鲁大海等人物的关系表现出来的。周朴园与侍萍的关系以及感情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以前一般认为,周朴园从一开始就只是封建家庭的纨裤子弟,他与侍萍的关系充分暴露了他虚伪的本质,他的行为也就是“始乱终弃”的典型,先诱侍萍,后又为了与门当户对的小姐结婚而抛弃了她,只是当他知道侍萍投河自杀后才为了自己的良心而产生了忏悔之情。但现在一般认为,周朴园在年轻的时候也是受新思想影响的年轻人,也曾有过想挣脱封建家庭的束缚,要追求自由恋爱和婚姻的理想,因此,他对侍萍的爱是有过真情实感的,只是同《家》中的觉新等许多封建家庭的子弟一样,性格中也有懦弱的一面,不能与自己出身的阶级彻底决裂,最终又回到封建的阵营之中,背叛了侍萍,也背叛了自己的理想。因此,他对侍萍的思念也不能就说是一种虚伪的表现。而当侍萍出现在他面前时的翻脸,也正是他不敢面对现实,也不想改变自己现状的懦弱的表现。作家通过周朴园与侍萍的关系,主要考察了他的历史,而通过他与蘩漪的关系,则集中展示了他在现实中作为一个封建专制家长的表现。而他与鲁大海,以及与鲁贵等人的关系,又从不同的侧面补充了他作为一个资本家的本质特点。 蘩漪与周朴园一样,也是一位新旧结合的人物,按剧中的提示,她是一位“受过一点新式教育的旧式女人”,这对于认识这个人物的所作所为十分重要。正因为如此,她才既渴望自由的爱情,又无力摆脱家庭的牢笼,甘愿受周朴园的凌辱。蘩漪虽然是周朴园明媒正娶的妻子,但只是他的第三任妻子(第一任是侍萍,第二任是赶走侍萍后娶的名门小姐),两人只有夫妻之份,并没有夫妻之情,周朴园当着周萍、周冲两个儿子的面*她喝药的细节就是明证。在这样一个新旧渗半的女性身上,作家有意识地强调了“原始的野性”,而点燃这一野性的火种,就是五四时期所有年轻人都向往和渴望的“爱情”。我们也可以看到,蘩漪之所以像几乎所有的大宅院中的姨太太一样阴差阳错地爱上了丈夫前妻生的大少爷,并不是因为她天生的**,而是环境所迫,在她平时接触的人中,无人可爱。而她从来就没打算走出家庭(在这一点,她实际上并不如娜拉勇敢),也与她是一个“旧式女人”有关,她不愿也不敢走出家庭,一方面是因为她没有自立的能力(这与社会有关,娜拉的教训是很好的前车之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不愿放弃养尊处优的太太生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在蘩漪身上,作家并没有像五四时期的许多作品一样,要体现“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主题”,她与周萍的相爱,并不是为了反封建,也不是为了追求个性解放,除了满足自己的情欲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了对自己丈夫不尊重自己的一种报复。而在她的思想深处,有许多沉重的无法消除的封建思想意识,如她很看重“名分”,即使是与周萍相爱也有一种想摆脱摆不脱的“犯罪感”,对周冲与四凤的相爱,也觉得门不当户不对,自己已经是封建婚姻的牺牲品,但仍然用封建婚姻的标准去要求(实际上也就是残害)下一代。蘩漪的种种表现可以清楚地表明,这个人物并不是曹禺理想中的人物,但作家却对她充满感情,特别是对她的身上表现来的“蛮性”的原始力量加以礼赞,则显然与作家自己的人生经历和阅历有关。他从小受到的家庭压制和由此形成的软弱性格,在蘩漪身上,都找到了可以寄托的载体。人总是越缺乏什么,越是希望得到什么。怎么样?期待着选中最佳答案吧!谢谢!鲁侍萍:这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她善良正直,备受欺辱和压迫,但又始终保持了自己的刚毅顽强。她尝劲了人间的辛酸。年轻时在周家当女佣,被周朴园引诱,生了两个儿子。第二个儿子刚升下三天,周朴园就逼她抱着奄奄一息的婴儿投河自尽。被人就起后,一直挣扎在社会最底层,她“什么事都做:讨饭 缝衣服 当老妈子 在学校里伺候人”。为了孩子,她嫁过两次人,“但遇人都很不如意”。三十年前的悲惨遭遇 痛苦经历把她磨练得坚强勇敢,对残酷的显示有清醒认识,充满了痛恨。

《拿来主义》 发表于1934年6月4日,作者鲁迅,这也是高中语文课本中重要的课文,我们一定要了解其分段及个段落的大意。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拿来主义段落划分,供大家阅读!拿来主义段落划分 全文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着重揭露“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及其鼓吹者的媚外行径,与一味“送去”针锋相对,提出“拿来”。 第二部分(第3~5段)着重揭露送去者与“送来”者的奴才主子关系,辨明“抛来”与“抛给”的不同,提出“拿来主义”。 第三部分(第6~7段)着重揭露“送来者”的真面目,划清“拿来”与“送来”的界限,提出“拿来主义”的要旨(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四部分(第8~10段)批判对待 文化 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指出“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应是“占有”“挑选”和创造,最后得出结论。 内容分析:作者在第一部分着重批判“送去”;第二部分深入批判“送去”,着重批判“送去”和“送来”者的奴才主子关系;第三部分着重批判“送来”。 这三个部分以破为主,批判逐层深入。其中第三部分列举“送来”的货色与第一部分列举“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相呼应, 文章 从“送去”“送来”两个角度证明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也便于读者对“送去”“送来”加以比较。 文章的前三个部分破中有立。第一部分提出“拿来”,第二部分提出“拿来主义”,第三部分阐述“拿来主义”的要旨,完整地提出了论点。 文章的第四部分,以立为主,立中有破,对“拿来主义”作了正面的分析,对论点用比喻进行正面的、直接的、具体的阐述。 拿来主义段落划分 其它 方法 (1)、分为两部分: 第一段(§1-4):破“送去主义”。 第二段(§5-10):立“拿来主义”。 (2)、分为三部分: 第一段(§1-5):提出问题,主张“拿来主义”。 第二段(§6-9):分析问题,阐明什么是“拿来主义”。 第三段(§10):解决问题, 总结 “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原文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 说说 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六月四日。 拿来主义注释 (1)本篇最初发表于1934年6月7日《中华日报·动向》,署名霍冲。 (2)“闭关主义”指清政府奉行的闭关自守政策。 (3)指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英,法,俄,日,美,德,意等国家相继签定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4)泛指文学艺术。 (5)指当时国民政府在巴黎举办的中国古典艺术展览。 (6)指当时国民政府在西欧各国举办的中国绘画展览。 (7) “象征主义”1934年5月28日《大晚报》报道:“苏俄艺术界向分写实与象征两派,现写实主义已渐没落,而象征主义则经朝野一致提倡,引成欣欣向荣之概。自彼邦艺术家见中国之书画作品深合象征派后,即忆及中国戏剧亦必采取象征主义。因拟……邀中国戏曲名家梅兰芳等前往奏艺。”鲁迅曾在《花边文学·谁在没落》一文中批评《大晚报》的这种歪曲报道。 (8)社会交往中应当有来有往。 (9)礼节。 (10)大方,气量宽宏。 (11)尼采(Friedrich W. Nietzsche,1844-1900)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和“超人”哲学的鼓吹者。这里所述尼采的话,见于他的《札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序言》。 (12)一九三三年六月四日,国民党政府和美国在华盛顿签订五千万美元的“棉麦借款”,购买美国的小麦、面粉和棉花。这里指的可能是这一类事。 (13)指体面。 (14)指实际事例。 (15)适合现时或表现现时;时髦。 (16)同“阴德”,指在人世间所做的而在阴间可以记功的好事。 (17)这里是讽刺作乐富家翁的女婿而炫耀于人的邵洵美等人。(此乃鲁迅先生听信谣言所致,在邵洵美女儿接受采访还原事情真相时有文道:“鲁迅先生所指的‘富家翁的女婿’,当然是指爸爸娶了妈妈—————盛宣怀的孙女盛佩玉。实际上,这样的评语,对爸爸来说是很不公平的。”邵绡红说,“首先,邵氏家族在上海也是一个大家。我的太爷爷(即邵洵美的爷爷)邵友濂官至一品,曾任湖南巡抚、台湾巡抚。爸爸从小被过继给大伯邵颐,而邵颐的夫人李氏是李鸿章视为己出的侄女,当年以中堂大人的千金之名嫁到邵家,从谱系上讲,李鸿章也是爸爸的外祖父。其次,很多人不了解的是,爸爸和妈妈是姑表亲。爸爸的生母是盛宣怀的四女儿,爸爸不仅是盛宣怀的孙女婿,其实更是他的亲外孙。” 邵洵美在所谓历史问题被关押时托狱友贾植芳出狱后载文澄清,贾植芳在文中引用邵洵美原话道:“还有一个事,就是鲁迅先生听信谣言,说我有钱,我的文章都不是我写的,像清朝花钱买官一样‘捐班’,是我雇人写的。我的文章虽然写得不好,但不是叫人代写的,是我自己写的。”) (18)指懦弱无能、害怕借鉴、拒绝继承的逃避主义者。 (19)指文化中有用的精华部分。 (20)指文化中有益又有害的一类事物。 (21)指文化中有害的槽粕部分。后文的”烟灯“”姨太太“意同。 (22)指一个国家固有文化中的精华。 猜你喜欢: 1. 《拿来主义》优秀教案设计 2. 公文培训心得3篇 3. 现当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4. 高二语文拿来主义课后练习题 5. 拿来主义优质课教案设计

议论文论点提出的五种形式:1.题目本身就是论点 《俭以养德》2.在文章的开头提出论点 《谈骨气》3.在文章的中间提出论点 《想和做》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结合起来4.在文章的结尾提出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从文章中归纳出论点 《从三道万》【附:给我自己准备的!】中考 议论文 专题复习讲义一、复习目标1.使学生明确考试要求。2.掌握议论文的相关知识。3.能运用议论文的重要知识点来指导阅读,解决议论文阅读中的相关问题。4能够较顺利地完成议论文阅读。二、重点把握议论文教学中的一些常见的考查要点三、难点运用议论文的重要知识点来解决议论文阅读中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四、复习思路和内容1.交待考试要求并作简要说明。2.明确议论文的文体知识:(1)议论文的概念; (2)议论文三要素; (3)议论文的论证方式;(4)议论文的种类; (5)议论文的结构; (6)议论方法; (7)议论文的语言特征。3.进行完整的议论文语段综合训练。五、复学过程1.按照漳州市课程改革试验区初中毕业考试说明中提出的考试要求,向学生交待现代文阅读的九点要求。2.明确议论文的文体知识。(1) 议论文的概念: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议论文是以理服人。(2)议论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①论点:就是作者在文中加以阐述和证明的主张和看法,是文章的灵魂。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 议论文的论点和分论点如何找中心论点呢?A.看文章的标题。议论文的标题有论点型和论题型两种类型,此法适用于论点型议论文,如《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B.在正文中找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句子,此法适用于论题型的记叙文。议论文的中心论区一般在开头部分,如《谈骨气》。开篇就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便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有的中心论点在结尾,如《纪念白求恩》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自私自利的精神” ,是结论,也是论点;还有少数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在文中,如《想和做》一文先针对生活中常遇到的现象“空想”和“死做”提出论题,进而提出中心论点“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议论文论点出现的五种形式:1.题目本身就是论点 《俭以养德》2.在文章的开头提出论点 《谈骨气》3.在文章的中间提出论点 《想和做》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结合起来4.在文章的结尾提出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从文章中归纳出论点 《从三道万》② 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正确的理由和依据。任何论点,只有被充分的根据作证明后,才会有说明力;没有根据的论点,既使正确,即使深刻,也不能说服人。所以作者在表明自己观点态度的同时,,也必须提出充足有力的根据,比如赞成什么,为什么赞成,认为某个现象不好,根据是什么,这样才能做到有根有据,以理服人。---------议论文论据的两种形式:摆事实 讲道理议论文的论据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A.事实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字等。如《谈骨气》中文天祥宁死不投降、齐人饿者不食嗟来之食、闻一多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拍案而起,就是三件事实。作为事实论据的材料必须真实、确凿、并且有代表性,所选的事例和观点要统一,否则就失去了事实论据的说服力,影响了议论效果。B.道理论据:包括被实践检验的真理、古今中外名家的论述、格言、谚语以及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原理、概念、定律、公式等。明确道理论据要注意:描述性的话,即便是领袖和名人说的也不能算作道理论据。如《俭以养德》中所用的鲁迅和高尔基的话都是描述性的话,鲁迅的话展示了他节俭的生活作风;高尔基的话展示了列宁节俭的生活作风,二者都是事实论据。③论证: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论证是联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议论文的论证过程按其中心论点的出现部分可分为两类:A.演绎论证:即中心论点出现在开头,先摆论点,后摆论据,也即议论文常用的思维过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谈骨气》就是这种论证过程。演绎论证是把论点放在开头,开门见山,先声夺人,使所论证的观点主张更突出,旗帜更鲜明,使论据的选择有理可依,紧紧围绕中心。B.归纳论证:即是摆事实,再得出结论。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先提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的问题,然后阐述了中国古代文化背景、儒家教育理论、中国教育现状、科学发展进程、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等。其间列举了反面事例,如王阳明的观点、自己在美国长大学物理的事例;也举了正面事例,如对竹子的正确研究方法等事例,最后自然而然地归纳出本文的论点:我们应该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学,还是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种论证过程,以真实可靠的道理和事实开路,水到渠成,得出论点,使人不可辩驳。(3)议论文的论证方式: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以下两种:①立论:直接提出并阐明论点的论证方式叫立论。用这种方式写作的议论文被称为“立论文。” 《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就是一篇立论文。②驳论:通过反驳对立的论点来阐明自己的论点的议论方式叫驳论。这类议论文常称为“驳论文” 。阅读“驳论文”,首先要弄清文章反驳的观点,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针对当时有些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信心的悲观论调进行批驳。其次,弄清反驳的方法,一般有三种方法: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由于议论文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有机构成的,因此驳倒了论据或论证,也就否定了论点,与直接反驳论点具有同样的效果。一篇驳论文可以把几种反驳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以加强反驳力量和说服力。A.反驳论点:即对对方的论点进行批驳,指出它是荒谬的、虚伪的,这是驳论中最常用的方法,又分为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直接反驳即直接指出对方的荒谬。这种方法有的是引用确凿的不可辩驳的事实,有的是从理论上进行透彻的解剖和分析。间接反驳又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对一些对方的论点进行合乎逻辑的引申,使敌论点露出马脚,以此驳倒对方,即归缪法。另一种是证明与对方相对立的论点是正确的,那么相反也就证实了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即反证法。B.反驳论据:即揭示对方论据错误,以达到驳倒对方论点的目的。因为论点是由论据来支撑的,驳到了论据,就使论点站不住脚。C.反驳论证:即揭露对方在议论过程中的逻辑错误,如大前提、小前提与结论的矛盾,对方各论点之间的矛盾,论点与论据之间的矛盾等。在议论中,虽然有立论、驳论两种议论方式,但并不是完全分割开来的,因为破的目的也是为了立,所以在运用时,立论和驳论常常是相互联系,交替使用的。(4)议论文的种类:议论文的范围很广,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政论文:即针对当时政治问题发表看法,提出见解的议论文。如《中国人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②评论:即评述某一事件、社会现象、思想倾向、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的议论文。如《纪念白求恩》。③杂文:即直接反映社会事实的文学性论文。它具有短小、活泼、锋利、隽永的特点,是一种战斗性很强的文体。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④感想:即读后感、观后感、杂感等。是人们阅读小品、观赏影视戏曲或体验某一生活经历后,在某一方面有了感触,得到的起示,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发表的议论。(5)、议论文的结构: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引论----本论----结论。“引论”又叫“绪论”,是提出问题的部分。好的引论应当简明新颖。“本论”又称“正论” ,是分析问题,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好的本论应做到紧承引论,纵横展开,有理有据,严密紧凑。就本论部分的论证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并列式:展开的各层次关系是平等的,没有主次、没有强弱,或是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并列表述,或是围绕一个论据,从不同角度、层次论证同一观点。②对照式:把两种观点加以对比,通过二者对比,突出论证其中一方面的正确性,往往一方面用墨较多,作为论证重点,而另一方面用墨较少,只作陪衬。③层进式:文章各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深入。可以是由表及里,从现象入手,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指明性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④总分式:文章各层次之间有总说和分说的关系,论点在各层次之间的分论点中体现,而各层次的分论点由总论统领,可以先总后分,也可以先分后总。“结论”是解决问题的部分,通常被放在文章的最后,与引论相呼应。好的“引论”能深化论点,照应开头。(6)论证方法:①论证方式与论证方法的区别:论证方式是就议论文总体而言,即一篇议论文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要阐明自己的见解和方法,是以正面论述为主,还是以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言行为主,也就是说,议论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立论和驳论。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间的逻辑纽带。它和论证方式的基本区别在于:论证方式是指一篇议论文所采用的论证的基本形式,论证方法是指在论证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②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下面细谈四种在议论文写作时常用也比较好用的论证方法。一、例证法例证法也叫事例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它是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事实强于雄辩”,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要用好例证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事例要典型、确凿、有影响力。一般来讲,应优先考虑著名的人物或事例,慎用校园、家庭、市井街头的琐碎事例。2、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过于详细。举例是为了证明观点,不是为了弄清事实,切忌本末倒置。3、事例切忌单一狭隘,要丰富广阔,要点面结合,古今中外相映成辉。同类事例掌握多时可考虑采用句式排比列举。4、事例列举之后要简短分析,不能将例证法变成事例整理,忌有例无证。5、勤于积累,精于筛选。“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多读书报,摘记、剪贴是主要手段。积累多了,自然能融会贯通、左右逢源。二、引证法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引证法在考场或平时练笔写作中的使用频率仅次于例证法。由于引证法引用的是世人公认的思考结晶,能够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所以具有巨大的说服力。怎么用好引证法呢?1、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针对性要强。每句名言都产生于特定的背景,都应用于特定的交际目的,即使谈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少名言可供选取。要仔细分析每个道理论据的特有功能,将它引用到最恰当的语言环境之中。例如:强调立志的重要性,要选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强调志向高洁远大,要选用“燕雀怎知鸿鹄之志”,某同学沉湎于上网,要选用“玩物丧志”,某同学不能只持之以恒、一暴十寒,要选用“有为之人立长志,无为之人常立志。”2、要简洁,不宜过多。议论是在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在介绍他人的见解。引用他人的话,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加信服自己的话,自己的话应是议论的主体,应是全文最醒目的部分。过多的引文,很容易将自己的分析淹没。3、要注意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区别。直接引用务求文字、甚至标点均准确无误;间接引用只须述其大意,但要注意人称的转换。三、喻证法喻证法是用设喻来论证论点的方法。在议论文中,设喻可以使论点更易懂、更风趣、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喻证法能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运用喻证法必须注意以下三点:1、以小见大,就近取譬。要精选生活中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做为设喻的喻体。喻体如果不是读者常见熟知的,就达不到喻证的目的。2、喻体不求形似,求神似。做为喻证的喻体与做为比喻的喻体不同。比喻的喻体是为了强调特征,描绘事物,侧重形似,以形比形;而喻证的喻体是为了阐发观点,以正视听,力求神似,以义取形。一定要对自己所要论争的对象和用来设喻的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细致入微的体味与揣摩。3、精剖喻体,丝丝入扣。《拿来主义》中鲁迅先生的喻证法运用得是很经典的。他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用“孱头”、“混蛋”、“废物”来批判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观点和态度;用“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来比喻文化遗产的几个组成部分;用“占有”、“挑选”、“创新”来说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三个步骤。十分贴切,浑然一体,令人信服并不由得拍案叫绝。四、比较法比较法也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分对比与类比两种。1、类比法所谓类比,就是借助某个或某几个类似的故事、实例或写作者安排的情境,进行由此及彼的推理。用于类比的事物大致有这么几种:古今中外的史实、神话传说、寓言、写作者自己创设的情境等。运用类比要注意所选取的“类体”要同类,不能相对或相反;在类比之后要剖析,要善于揭示,一语破的,一刀见血。2、对比法所谓对比,就是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和论据加以剖析对照,达到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运用对比要注意所选取的“对体”的正与误、是与非、新与旧的区别要非常明显,要有突出的互相对立的关系;必须要对所要论述的对象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可以是人对人、物对物,也可以是纵向比较或横向对照。当然,以上所概括的这几种论证方法,仅仅使用其中的一种,有时论述也会过于单薄。为强化说服力,许多议论文兼用多种论证方法。不过,使用多种论证方法一定要注意突出其中的一种,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毕业论文还是自己写写吧,我给你找了一些资料,可以参考:内容提要张爱玲藉疾病叙事手法所创造的那些病残丑怪的文学意象具有超越疾病本身的文化隐喻意义,她以此为策略来达到批判都市金钱主义文化乃至现代文明的目的,提醒人们注意和警惕社会的现代化所可能带来的人性灾难。一张爱玲笔下的“都市”是一个令人窒息、绝望的疯狂世界,弥漫着一种末日来临的死亡气息。面对流动不定、真幻无常的都市文化所产生的无法把握的焦虑感、无可附着的孤独感、无能为力的绝望感往往使她笔下的人物心理失衡,由此衍生出种种心理、生理病象。正如其弟张子静先生所言:“我姐姐的小说人物,不是心理有病就是身体有病。有的甚至心理、身体都病了。”①纵观张爱玲的都市小说,焦虑、压抑是造成她笔下人物心理、生理病变的主要原因。长期的焦虑、压抑所造成的精神紧张往往使人物心理失序甚至扭曲变态,这种失序、变态的病态心理有时通过人物下意识的反常举止表现出来。《白玫瑰与红玫瑰》中备受青春期情欲压抑的佟振保具有典型的“恋物癖”,如他到王士洪夫妇的浴室里去洗澡,看到浴室里强烈的灯光下满地滚的娇蕊的乱头发,心里异常烦恼,以至于洗完澡,竟蹲下地去,“把瓷砖上的乱头发一团团拣了起来,集成一嘟噜……他把它塞到裤袋里去,他的手停留在口袋里,只觉得浑身燥热”②。而被他从身体到感情双重冷落的妻子烟鹂则“自恋”到每天在浴室里坐几个钟头,低头欣赏自己的肚皮、肚脐;《心经》里许小寒在得知父亲将要和段绫卿同居时,变态的“恋父情结”竟使她有失身份有违人伦地哭叫到:“你看不起我,因为我爱你!你哪里还有点人心哪——你是个禽兽!”并“扑到他身上去,打他,用指甲抓他。”③心理的扭曲、变态有时还以疯狂、歇斯底里的方式爆发出来,并转化为对他人的攻击、伤害行为。《金锁记》中以小家碧玉身份入主豪门的曹七巧,情欲匮乏的畸形婚姻、人格遭受贬压的不良人际加速了她不平衡的心理病态,惟恐别人觊觎自己财产的焦虑则将她引向疯狂,最终她以“一个疯子的审慎与机智”将健康的儿媳活活逼死;《连环套》里二度跟人的霓喜,在丈夫即将谢世、情人背叛、夫家大老婆率本家欲将其赤条条赶出家门之际,无可着落的焦虑,竟使她歇斯底里地将花瓶砸向卧病在床的丈夫,导致其断气身亡,接着更继之以疯狂的捶尸行为:“趴在他床前,嚎啕大哭,捏紧了拳头使劲地捶床,腕上挂的钥匙打到肉里去,出了血,捶红了床单,还是捶。”④《小艾》中失宠的焦虑竟使忆妃用穿着皮鞋的脚狠命地踢小艾的肚子,导致其当场流产;《茉莉香片》里精神抑郁的聂传庆在求爱不遂时竟歇斯底里地向言丹朱施暴:抬腿朝滚在地上的她一阵狂踢;《沉香屑第一炉香》里年轻时为了金钱独排众议嫁老年富豪做偏房的梁太太,当她同时获得金钱和自由时,却“已经老了;她永远不能填满她心里的饥荒。她需要爱——许多人的爱。”⑤为了满足自己无耻的性欲望,她甚至不惜以亲侄女为诱饵去捕获风流倜傥的男性,对性的放纵使她蜕变为一个令人不齿的“母蜘蛛”;《沉香屑第二炉香》里长期承受着精神强奸的痛苦的靡丽笙姐妹,对性的无知与恐惧不仅使她们自己神经兮兮而且将她们的丈夫逼向了死路。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张爱玲的都市小说中,除过先天残疾的姜二爷、玉喜少爷,大多数人物的身体病变都不是单纯器质性病变的结果,而是心理病变的结果,也就是说他们心理上的病态最终通过身体上的病变或畸变呈现出来。《创世纪》中的紫薇在公公死后,面对丈夫的年少荒唐,孩子的年幼无知,大厦将倾前途莫测的焦虑使她得了一场肺病;《金锁记》《怨女》中精神抑郁的芝寿、玉喜少奶奶死于肺痨;《花凋》中得了普通感冒的川嫦在渴望赶快康复的焦虑中竟将美丽健康的青春之躯销成了令人厌恶的“冷而白的大白蜘蛛”,最后死于骨痨;《年青的时候》中那个美丽的、抑郁的白俄少女沁西亚死于伤寒;《十八春》中害怕被风流无形丈夫抛弃的焦虑使曼璐憔悴成一具“红粉骷髅”;《多少恨》中一直被遗弃在乡下的夏太太是肺病第三期;《殷宝滟送花楼会》中郁郁不得志的罗潜之是肺病患者;《白玫瑰与红玫瑰》中长期抑郁的烟鹂得了便秘症;《小艾》中失宠的忆妃得了脱发症;《等》中丈夫讨了小老婆的奚太太在等待丈夫回来的日子中竟焦虑得“头发脱得不成样子”;《连环套》中的窦尧芳因气一病不起;《相见欢》中被婆婆当做丫鬟支使的旬太太得了气胀病;《等》里等待按摩的童太太说“我这病都是气出来的”;《花凋》里美丽绝望的郑夫人得的是胃气疼;《琉璃瓦》中的的姚先生因气得了肝病;《创世纪》中的全少奶奶则“像个焦忧的小母鸡”,未老先衰。苏珊•桑塔格认为:“疾病是通过身体说出来的话,是一种用来戏剧性地表达内心情状的语言:是一种自我表达。”⑥张爱玲都市小说中那些林林总总的心理、身体病象就是她笔下的人物藉病态、丑怪的身体戏剧性地表达了都市人生中无处不在的欲望压抑、都市生活中无时不在的生存焦虑对都市个体生命的摧残和扭曲。二人们习惯援引各种疾病作为隐喻,来谴责那些具有压抑性的风俗和空想,压抑性的力量被想象成某一种环境或使人丧失活力(结核病),或使人丧失灵性和冲动(癌症)。⑦张爱玲就是如此。对都市生活的爱悦与爱恋使她没有草率地将整个都市空间视作否定性的因素大加贬斥,从而盲目地高举反都市化的旗帜,武断地开出拯救都市生灵的济世良方。对都市人生精细的观察、对都市人性冷峻的审视、对都市众生深刻的悲悯使张爱玲更着意于对都市病象的病原性探踪。她审视都市病象时那种典型的科学的临床态度,其实质是以操作疾病的隐喻意义的策略来达到其批判都市金钱主义人生观乃至现代文明的目的。在张爱玲的都市小说中,对金钱、欲望疯狂追求的都市人生观是导致都市人物精神压抑、焦虑从而引起心理、生理病变的直接原因,金钱以它无所不在的巨大魔力强有力地宰制着都市人生。现代都市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本质上来说它不能不是用金钱构筑的物质文明的天堂。金钱作为物质交换的符码以商品流通的方式渗进了都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是都市繁荣昌盛的必要条件也是寻常都市生活得以进行的必要保障,它不仅是衡量都市人生穷通的标尺也是维持都市人生存续的底线。都市生活与金钱这种天然的交融共存关系使“从人异化出来的人的劳动和存在的本质”的金钱“却统治了人,人却向它膜拜”⑧。在对金钱的顶礼膜拜中人被异化为物的一部分,人的尊严、自主性丧失殆尽。纵观张爱玲笔下的病态人物我们发现其中绝大部分是没有独立谋生能力的女性人物,经济上的不自给使她们只能以婚居、同居、姘居、胡乱居的方式依附于男性金钱持有者。有很多学者从女性主义视觉研究张爱玲的都市小说,注意到了其中大量的宗法父权对女性的压抑及两性间赤裸裸的性政治关系,但他们似乎忽视了这样一个重要的事实,即男性对女性的压抑与操控是通过手中拥有、掌握的金钱进行的,这种金钱对于女性命运的宰制最常见于金钱婚姻的缔结。正是婚姻背后承诺的金钱保证使健康的七巧被卖与豪门残障,使梁太太自愿嫁与年逾耳顺的香港富豪,使家庭式微的川嫦无奈地将做女结婚员视为自己唯一的职业。这种以压抑女性欲望为代价的金钱婚姻最终将女性异化为男性的欲指符号——玻璃匣子里鲜艳而凄怆的“蝴蝶标本”,而女性自身则萎缩为悒郁而绝望的“屏风绣鸟”:“悒郁的紫色缎子屏风上,织金云朵里的一只白鸟。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霉了,给虫蛀了,死也还死在屏风上。”⑨其次,金钱对女性命运的宰制还常见于女性以姿色承欢于男性的同居、姘居关系,这种男女关系的非正式、临时性使女性常处于因姿色衰退或同行相竞而导致的失宠的焦虑中。《小艾》中忆妃在得知席五老爷要娶一个红舞女回家时,失宠的焦虑竟然使她“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把头发全掉光了”;金钱对女性命运的宰制最触目的就是将女性完全变成性商品,即“在将女性商品化的种种形式中,最典型、最肮脏的就是女性肉体的纯粹交易,就是娼妓的出现,就是公开的卖淫”⑩。这种赤裸裸的性、色交易严重地摧残了女性的身体。《十八春》中曼璐中学毕业后为了养活家庭做了舞女,多次打胎的后遗症不仅使她不能生育而且浑身是病,整个人不断消瘦,年纪轻轻死于肠痨。金钱不但宰制了都市人生而且也操控了都市人际。在张爱玲的都市小说中,男女之间没有爱情、家庭里面没有亲情、人与人之间没有友情,人被孤零零地遗弃在爱的荒原中。《金锁记》中,曹七巧为了按捺自己对姜季泽的爱,常常“迸得全身的筋骨与牙根都酸楚了”,好不容易熬到夫死家散敢爱时,她却痛心地发现所爱的人竟披着爱的外衣来谋她卖掉自己的一生所得的活命钱,这一发现使绝望到极点的七巧精神崩溃,对人间充满了敌意与怀疑。张爱玲不仅将男女之间的爱还原得明明白白而且将血肉至亲间的爱还原得明明白白。曼璐为了挽救自己岌岌可危的婚姻,竟然协助丈夫强奸、囚禁、残害自己的亲妹妹;七巧为了省掉一笔嫁妆竟然千方百计阻挠女儿结婚;《花凋》中母亲怕被丈夫发现自己有私房钱存着,竟不给女儿买救命的药,父亲虽然为女儿的病过不了明年春天而泪流满面,可一涉及到钱就变了一副面孔:“明儿她死了,我们还过日子不过?——不算对不起她了——做老子的一个姨太太都养活不起,她吃苹果!”{11}冰冷的无爱的人际加速了川嫦的死亡。连至爱血亲间都如此薄情寡义,互不关联的人与人之间更是没情没义、利害对立。忆妃害怕被丈夫强奸怀孕的婢女万一生下男孩危及自己的专宠位置,竟然对她痛下辣手,狠命地朝着对方的肚子踢去,不但导致其当场流产而且落下终身不育的顽疾——子宫炎。张爱玲无情地撕去了男女之间、至爱亲朋之间“情深义重”、“温情脉脉”的面纱,将它还原为赤裸裸的金钱利益关系。金钱对都市人生的宰制对都市人际的操控最终导致了都市人性的崩塌。正像张爱玲感叹地:“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衢,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就可惜我们只顾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的橱窗里找寻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12}承受着情欲压抑、生存焦虑的孤独个体,被金钱牵引着绝望地在自己的欲海里挣扎沉浮,为了得到一点爱的残羹冷炙为了抓住一线生的幽冥微光,竟任由最阴暗、最卑琐的人性肆意张扬。七巧之摧残儿媳、梁太太之牺牲亲侄女、曼璐之迫害亲妹妹、霓喜之捶尸亲夫、靡丽笙姐妹之谋害丈夫,这些连同川嫦母女绝望苍白的蜘蛛意象、潆珠母女焦虑的母鸡和小丑形象,七巧的疯狂枯瘦和曼璐的红粉骷髅等丑怪身体铭刻一起,组成了张爱玲都市小说中人的比“动物”还令人恐怖的生命真相。人性的丧失使拥挤、喧闹的都市坍塌成满地断瓦残垣的废墟,被抛弃在精神荒原上的个体绝望地听任“硕大无朋的自身和这腐烂而美丽的世界,两个尸首背对背拴在一起,你坠着我,我坠着你”,一起坠入无光的所在。毋庸置疑,都市社会的出现与发展,以及它所承载的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现代文明无不体现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性和现代性。然而历史的进步也必然伴随着难以避免的缺失和代价,都市同时也是生存竞争最激烈的场所。即使为了维持最微末的生存,都市人们也必须千方百计各施手段各呈谋略地去攫取金钱,对金钱疯狂的追逐、处心积虑的占有不但使个人饱受情欲压抑的苦楚、生存焦虑的困扰,也毒化了都市里的人际关系,使人与人之间缺乏起码的温情与理解,人伦间缺乏起码的亲情与关爱、男女间缺乏起码的真情与爱意,人际关系的沙漠化直接恶化了都市的精神生态,带来了都市精神家园的坍塌,而都市精神家园的废墟化则更进一步将孤独的都市个体推离健康的人性。于是伴随着现代都市社会的发展酿成了一系列文明与人性的悖论。都市所提供的高度发达、丰富的物质文明,并没有使都市生命形式更趋健康、优美,相反,却进一步将都市个体推向病态、丑怪的生存困境。从这个意义上说,也许蒙受近代文明恩惠最深的是都市,受害最深的也是都市。本质上,张爱玲是位比较典型的都市人,她天生就是一个文明襁褓里长大的彻头彻尾的现代人。只有她能够满怀喜悦与爱意地享受都市的浮世风华,也只有她能在都市的浮世风华下发现都市人委琐、难堪甚至凄凉悲怆的生存处境,洞见都市人自私冷酷、丑恶残忍的人性真相,这就使她对中国未来的新文化走向有一种本能的警觉与理性的反思。从这种意义上说,她藉疾病叙事手法所创造的那些病残丑怪的文学意象具有超越疾病本身的文化隐喻意义,提醒人们注意和警惕社会的现代化所可能带来的人性灾难。三在文化标识上,“公寓文化”和“书斋文化”可以作为这两种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文学景观的特定称谓。前者的代表是张爱玲,后者的代表是钱钟书。他们以自身的透彻和怨怼,与30年代的“酒吧文化”和“客厅文化”共同构筑了一幅现代都市生活的立体情景。具体来说,就现代都市生活的狂欢化景观而言,从穆时英式的“快感”到张爱玲式的哀怨之感,从茅盾式的摹拟到钱钟书式的戏谑,所表现的正是现代都市生活和都市文化从初生到成熟(甚至衰变)的展延。在张爱玲和钱钟书那里,狂欢化不仅是一种普遍的都市生活情景更是一种个体化的叙事策略。作为叙事策略的狂欢化在张爱玲和钱钟书身上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表达形式。对张爱玲而言,狂欢既是一种生活体悟也是一种个体品格。她主要围绕“商品拜物教”的都市文化本质展开话题,充满体验意味地表达自我的迷失和困顿。钱钟书则是作为一个涵泳于现代都市生活和都市文化的现代知识分子而使自己具有了真正的“狂欢化的思想”。在批判和观照的视野里,通过与古代“梅尼普讽刺体”相接近的极具个性特征的叙事,使得人们能够把那些有关现代都市生活和都市文化的“最后的问题,从抽象的哲学领域通过狂欢式的世界感受,转移到形象和事件的具体感性的领域中去;而这些形象和事件如同在狂欢中一样,是发展流动的,多样而又鲜明的。”如同巴赫金所说:“狂欢式的世界感受,让人们能‘给哲学穿上艺妓的五光十色的衣服。’”张爱玲的小说从“公寓文化”这一现代都市生活最普遍、最内在的视角,揭示的正是现代都市生活的自在狂欢化品格。在其小说中我们看到,这种“狂欢式的世界感受”不仅是其主人公的,也是作者自己的,因而不由自主地内化为一种叙事方式。由于小说的全部内容都来自作者极具深度的生活体验,作者的感受也应和着自己带有一定哲理意蕴的“狂欢式的思想”,这就是对现代都市文化和都市生活的本质的体悟。“公寓文化”不同于“酒吧文化”,在于它没有那样强烈而鲜明的外在声色之感;它也不同于“客厅文化”,在于它没有那般堂皇且充满了都市新锐的进取精神。对叙事者来说,它多采用纵深视角而不是平面视角。仿佛要竭力透过人物在繁嚣生活中的表象和假面,从更内在、更丰富的家庭生活和情感世界中揭示其精神狂欢化的内在品格。于是,我们看到,张爱玲在范柳原、白流苏的爱情关系中展现出现代都市人士逢场作戏的情爱生态,但却通过一场遭遇战争的特殊境遇使这出本无法成为现实的爱情游戏获得了“终成眷属”的完满结局。在叙事策略 上这恰是一种“反讽”,即通过某种非常规的事变(譬如战争)把人们抛出在本来的都市生活节律之外,人们才得以重新获得一种返璞归真的情与爱。在作者的体验和领悟(亦即表现)中,“狂欢式的世界感受”更使其思维的触角深入到对现代都市生活和都市文化的本质——“商品拜物教”品格的深度体认中。《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欢既在于她作为麻油店老板的女儿在初嫁进姜家时遭受的歧视,也在于她以一个商人后裔的精明强干取得了对这个没落大家庭财产的最后支配权。作者借助于对这一过程的活灵活现的描绘展示了一幅现代都市生活的自在狂欢化情景:当金钱的作用在透视者(或体验者)眼中成为一付“黄金的枷锁”时,这场普天同庆的“狂欢”对狂欢者来说也就恰似临近了它的顶点——在对金钱或利益的追逐中,死亡是最大的狂欢也是最后的狂欢。无论对个人还是对人类来说,狂欢的本质是悲剧而非喜剧(商品拜物教作为科学拜物教的反面,代表着最大的社会非理性。当非理性的东西成为最大的理性,人就消失在虚无中)。作者简介:陈理慧,文学硕士,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① 季季、关鸿:《永远的张爱玲》,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38页。②④⑤ 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2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32页,第207页,第31页。③⑨{11} 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1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91页,第148页,第149页。⑥⑦ [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41页,第68页。⑧⑩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出版,1956年版,第448页,第408页。{12} 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4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63页。原载: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2008年07期作者:陈理慧

姨太太的毕业论文

张爱玲的女性观与其人生体验,思想文化品格有着密切的关系,她的女性观就是拒绝简单的男性与女性,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拒绝对女性的神化和丑化,她以自己的作品,去掉了人生的浮华,在凡俗的生活中揭示出女性最基本的,最平实的生存本相,为我们重新思考女性的命运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在张爱玲的许多小说中,深刻关注了受压抑女性的女奴意识对婚恋的影响。女人当初之所以被征服,成为父系社会的奴隶,是因为体力比不上男人。但男子的体力也比不上豺狼虎豹,何以不为禽兽所屈服呢?种婚恋观根源在于张爱玲内心,然而当时的整个时代也有着不可遏制的关系。张爱玲的小说主要以新旧文化交替的三四十年代的殖民地上海为主要社会背景,虽然当时资本主义商业文化已冲击到人们的生活,新文化运动使许多女性意识到对个性的解放,但古老封建道德系统虽然在一定范围内勉维持着,她们仍无法自拔地陷入在对传统旧家庭的眷恋中。在几千年的以男性为主的社会中,中国女性普遍沦为男人的工具和附属物,在经济和精神上都已失去了独立性,经济是导致女性的人生悲剧的外在原因,但内在原因则是中国女性根深蒂固的“奴性心理”。在这种物化的婚恋关系中,女性显然处于被动,这使她们根本无法把握自己人生幸福的轨迹,只能听任命运的摆布。在婚恋问题上她们受着封建意识的奴役,生生世世为男性附庸的奴性心理使她们生活在习惯了的挣脱不开的心狱里,自觉自愿屈居于男性的脚下。原来悲弱的女性历史,其中有一半是她们甘愿为奴的。无论是社会地位低下霓喜,还是歌舞升平的顾曼璐,无论是出身大家的白流苏,还是家开麻油店的曹七巧,这些女性全被代代相传的封建意识扼制着了喉管,屈从于、甚至是期盼着男性世界的控制,从未想过做一个独立自主的人,这就注定了她们在婚恋中的女奴地位。张爱玲出生在上海一个没落的大家庭中,父亲是满清遗少,继承了遗少的全部荒淫、残暴、专制等特征。她的母亲则是一位流过洋的新派女性,爱好音乐、文学。这一新一旧组成的畸形家庭,无爱可言但却拥有无尽的争斗与倾轧。父母离婚后,张爱玲在父亲处受尽折磨。无爱的父母,无爱的家,在童年的张爱玲的心灵上投下了永难忘记的阴影,促使她敏感而又早熟。童年的母爱缺席,少年的父母离异,青年的远赴香港求学,中年的婚姻变故,晚年的客死他乡,特殊的经历,使她更多地着眼于乱世中的家庭婚姻生活,着眼于世俗人生,而淡化国家、民族、阶级等意识,以冷静、犀利的眼光去审视这个纷繁的俗世,并站在女性的角度去剖析女性在这纷繁俗世中的辛酸与无奈。在这辛酸与无奈的背后,张爱玲看到了女性在漫长的男权社会中,已经逐渐形成的物质上对男性的依赖和无法改变的强烈的虚荣心。这种心理痼疾正是女性难以逃脱悲剧命运的根源。在张爱玲始终把婚姻问题放在各种社会和经济关系中去考察,她们笔下的爱情与婚姻大多数是经济问题,生存问题;婚姻不是作为纯粹的爱情结果而存在,而是作为经济需要而存在。在现代社会中,有钱是人能长期自立并追寻尽可能多的自由的基础。张爱玲的母亲留学法国后,姨太太的百般刁难让张爱玲更相信钱的重要性。继而她笔下的女性大多为金钱物质所困,不惜以爱情、婚姻作抵。她关于女人的看法:“以美好的身体取悦于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也是极普通的妇女职业,为了谋生而结婚的女人完全可以归在这一项下”。《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如此,《金锁记》里曹七巧亦如此。这不得不让我们想到张爱玲不幸的两次婚姻。如果说与胡兰成的结合是一种女人对男人单纯的爱,那么和赖雅再婚就似乎带着某种利益色彩。而这一切的经历都为张爱玲笔下女性的性格和命运悲剧埋下了伏笔。没有温情,只有婚姻。为此,《连环套》中的霓喜一生都在为一纸婚书苦苦挣扎;《半生缘》顾曼路对了生存也只有嫁给一个小瘪三;《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与范柳原在婚姻的城池大战中,终于以攻破范柳原的婚恋之战而告捷;《金锁记》中的曹七巧用她一生的青春换来了一把黄金枷锁。这些女性群体在经济上对男性的过度依赖,注定她们要被囚禁在婚姻的经济锁链中。在张爱玲笔下的婚姻爱情总充满磨难,有着或多或少的缺憾,所以作品中遍布着不完美甚至谈不上真诚的恋爱和婚姻,爱情反而是有利可图的实现婚姻的终极目标。在《连环套》里霓喜和不同的男人调情,生活,却始终没有结果。《半生缘》中有真挚动人的爱情描写,但不过是一场梦,经不起现实的轻轻撕扯便会破裂。《倾城之恋》中,香港的沦陷成就了白流苏的婚姻,但并没有成就她的爱情。小说结尾写道:“胡琴咿咿哑哑拉着,在万盏灯火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故事——不问也罢!”读罢掩卷,有几分哀艳,几分惆怅,几分宿命,几分悲凉袭上心头。《金锁记》中七巧对儿女的婚事百般阻挠,使曾对婚姻爱情充满希望的儿女走向和她同样的婚恋悲剧。变态的灵魂,情爱的虚假,无爱的婚姻,生命的琐碎,人性的扭曲在其作品中随处可见,写尽了人间百态、人世沧桑。张爱玲对人性的弱点,人生的苦难及婚恋的不完美进行了高度的解剖,笔下不同的婚姻状态却产生了的相似结果,婚姻是金钱交易,是女人对男人的依附,反映出“五·四”思想解放在女性思想解放上的不彻底性。张爱玲笔下古老的女人,她们好像已经存活了几个世纪,或者她们并未真正活过。她们的不幸不仅在于社会的眼中,而是按着传统观念为他们选择一种门当户对的理想的归宿,更在于他们的全部教养和所有努力都是为了一个男人预设准备。无论被什么样的男人选择,他们的命运又只能是“奴”只是“性”,是男人的情欲或者自己情欲的奴隶。纵观张爱玲的作品,她凭借女性敏锐的观察力,精确细致地写出了生活中平平凡凡人物的婚恋关系,虽然缺少浪漫的爱情,但现实的表现给人们带来了极大心灵的撞击,好像不小心被别人窥视到阴暗的心灵,张爱玲凭着冷静无奈笔调,深刻解剖了人性的弱点,人生的苦难及婚恋的不完美性。

从产业特征看韩国电影振兴韩国电影振兴现象产生的社会背景经济领域,韩国接受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自60年代以后,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金大中政府采取一系列务实性对策,不仅迅速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经济发展还出现了新的局面。韩国成功地从一个农业国进入现代化国家,创造了所谓“汉江奇迹”。现代化是和都市化、工业化、教育的普及、职业分工的专业化、通信的发达等经济发展现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和特定的社会政治变革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个过程中,韩国城市的发展显著,都市化率从1950年的,发展到1995年的。政治领域,80年代韩国进入政治解冻期,1980年的光州事件和1986年的民主运动(注:以大学生为核心发起的两次民众民主运动,抗议军人专制政权,曾得到韩国社会各界响应,但最终被军政府血腥镇压。前者亦称光州民众斗争,后者亦称六月抗争。)使韩国独裁政府恶名昭著。1988年通过国民投票实现了向民主政权的过渡;1993年文人政府上台;接着1998年出现了堪称韩国政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在野党交接政府”(注:1997年12月18日金大中在总统竞选中获胜,标志了韩国建国起第一次“政权交替”,在野党第一次成为执政党,少数党第一次战胜多数党。)的政治发展进程。笔者认为,造成这种民族特质的原因有多种:一、有史以来,韩国即为单一民族国家,没有像中国、美国等民族大融合的历史;他们认为自己的血脉最纯洁,最干净,在韩国最常见的标语是“身土不二”(注:“身土不二”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笔者根据所阅资料整理出以下两层意义:其一,它是热爱本民族的象征,对生养自己的土地抱有依恋与敬畏的复杂情感。体现在微观的经济领域上,韩国出产的商品上多印有“身土不二”,尤其是农副产品一律如此,其意类同于中国的“提倡国货”。其二,它从人与土地(自然)的关系应和谐共处而延伸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精神,与我国的“天人合一”有相通之处。“身土不二”不仅是韩国传统,还是自70年代起由政府发起的“新生活运动”的具体内容,包含有城市民族化、乡村现代化的意味。);二、20世纪屈辱的被侵占、被分裂的历史,使现代韩国人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民族自尊心;三、地理生存环境——如金大中所说,韩国为美、日、中、俄四大列强所包围,本身又是山多地少、资源匮乏的小国(注:李立绪:《韩国启示录——韩国经济危机实录》,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年,第385—386页。);四、经济领域内的“汉江奇迹”所赋予的自信心;五、韩国儒教传统影响(注:中国儒教传统中,有以道德之有无来作“华夷”之辨的言论,韩国儒教继承了这种说法,甚至在某些历史阶段,把受西洋沾染的中国也视为夷。)。了解这种民族特质或者说民族文化心理现象,对于解释某些韩国电影现象是非常必要的。这种民族文化特质不是始自90年代的电影振兴现象,而是一以贯之于包括韩国电影在内的韩国民族文化当中。“从20世纪中叶以后的情况就可以看出:在朝鲜战争的危机中生存问题成为绝对的问题,从60年代到70年代,国家成为支配性的生产主体,以‘民族文化’为中心形成了‘国家主义意识形态’。相应地,韩国的现代化就意味着‘独裁下的开发’,接下来就出现了到70年代与80年代为止仍旧是‘政治问题’独占主导性言论的现象。换言之,60年代以后,文化主要是在‘理念上’被消费,而没有确保其大众性这种状况。忠武路(注:忠武路是汉城市中心的一个地名,上世纪20年代韩国电影开始以来,主要电影制片公司和主要电影院都集中于此,既是韩国电影的摇篮,在90年代中期之前也是韩国电影制作方的代名词。)是自20年代以来韩国电影制片公司的主要集中地。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们以中小资本对抗好莱坞电影,勉强维持生产。电影资金的两大来源,一是地方发行人的预付款,二是录像版税。80年代末期的“电影自由化”政策打破了20家电影公司垄断本土电影的局面,一时间有一百家电影公司成立,活泼多姿,自由竞争,但规模既小,秩序全无,根本无力回天。韩国的电影文化也深受好莱坞电影模式影响。忠武路电影街制片模式下的商业片,多运用好莱坞的叙事策略,来服膺儒家思想,一方面取悦观众,一方面不触犯严格的电影审查制度。类型基本是通俗情节剧、古装历史剧、B级动作片和软性色情片。2.大企业涉足电影业财阀体制是韩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特色,现代、大宇等等大企业在韩国政府的支持下,对韩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政府同样支持它们对文化事业的扩张。90年代初期每年都有一部绝无仅有的高票房电影,1991年是李明世执导的《我的爱,我的新娘》,1992年是金义锡执导的《结婚的故事》,1993年是创造了100万观众人次的《西篇记》。这三个由新导演创造出的票房神话,赋予了大企业信心。他们相信只要方式得当,投资电影一定可以盈利。韩国大财团纷纷投资电影业。他们首先买断版权,继而染指影院的运营、制作、流通、配送等相关环节,参与步骤比较有序。如三星、大宇、鲜京都从录像带的营销开始,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大部分主要国外电影公司的录像带版权,在制作领域,他们则首先以购买韩国电影的录像带版权的方式来参与。大企业为迎接多媒体时代而忙于兴建新剧场或租赁已有剧场。三星、大宇、鲜京和壁山等大企业在大城市里买入主要电影院,或是建立新的复合电影院,来形成连锁的放映系统。以1997年为例,刚刚成立电影事业公司的现代集团就租赁了汉城名宝剧场的5个电影馆。有的大企业则通过与国外的电影公司联手来进军电影业。第一制糖公司向美国的梦工场投资三亿美元,得到其出品影片的亚洲地区版权;并和香港的嘉禾电影公司合作,在韩国设立了JACOM电影制作公司。大企业的介入对于只有好的创意却没有足够资金的新导演和独立制片人来说,无疑相当于雪中送炭。以前忠武路制片体系中“论资排辈、熬年头”的惯例被打破,那些从电影学校毕业或者留学归来的新导演,获得了一显身手的机会,怀才不遇的副导演、商业广告的导演们也有了意想不到的机会。李光熏由此导演了《封大夫》——1995年票房最高的国产影片;李民勇导演了《炎热的下午》——一部风格独特的女性主义影片。1994-1996年间,大企业在电影业的投资蓬勃发展,完全激活了电影市场(也为日后的不稳定埋下隐患)。电影制作体系迅速分化,出现了四种不同的电影制作体系:原有忠武路制片方式,独立制片人制,大企业直接制作方式以及独立电影。不少年轻的导演和制作人脱离了忠武路制作系统,建立了以导演为中心的独立制片人制度,如朴光洙制片、企划时代、张宇锡制片等公司。大企业都喜欢票房价值高的电影,注重迎合年轻一代观众的兴趣,对这样的电影不仅投入资金,并且要造成良好的土壤,使制作以创意为主的新电影的独立制片人能够扎下根来。他们既制作出了相对高投资的商业电影,也促使独立制作方式的低成本电影向商业领域迈进。这三年间电影面貌为之一新,既有大制作、高票房的动作喜剧片《两个警察》(Ⅰ、Ⅱ姜禹石)、浪漫喜剧片《封大夫》(李光勋)、以特技制作闻名的《银杏木床》(姜齐奎)、科幻片《木槿花开》,也有票房评论双丰收的低成本之作《时间长久持续》(金应寿)、《猪掉进井里的那一天》(洪尚秀)、《鳄鱼》(金基德)、《恐怖分子》(金永斌)、《千年的爱》,也有艺术电影如《黑土地白百姓》(裴庸均)、《花瓣》(张善宇),女性电影如《像犀牛角一样一个人走》(吴丙哲)、《炎热的下午》(李民勇)、《妈妈有了男朋友》(金东斌)。大企业的进入,最重要的后果是,直接促成了韩国制片人制度的形成。3.风险投资进入电影业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大企业自身难保,对电影的投入迅速减少,很多大企业纷纷退出电影业。只有三星是个例外,在1998年投资了6部影片,获得相当大的成功。金融危机后,财阀集团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下降,政府积极扶植中小企业。尤其是在风险投资中小企业的政策引导下,中小企业逐步开始取代财阀集团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以高科技密集为特征的风险投资中小企业给韩国以往比较臃肿与僵化的产业结构注入新的活力1997年11月,通商事业部宣布电影业及相关产业属于风险投资产业。这意味着电影融资比较容易,并且可以享受减免税等优惠待遇。风险投资公司迅速占据了大企业撤资后的空缺。他们带来全新的投资概念,同时引导独立制作公司制作题材更集中的片子,并加强营销概念,电影市场日趋专业化。日信创投是忠武路上最知名的投资公司。它不仅作投资还充当投资管理者的角色。它的收益分配比例相当优惠:5∶5,而一般大企业都是6∶4。仅在1996年到1998年间,他们投资的电影就有《银杏木床》《上网》《哈利路亚》《八月圣诞节》《安静的家庭》《驱魔录》。电影政策及电影文化对电影的影响1.电影政策电影审查制度韩国电影审查制度形成于20年代日占期。八九十年代严格的审查制度严重阻碍了电影的健康发展。1996年10月4日,法庭宣布电影公映伦理委员会的审查违反宪法。这结束了70多年的电影审查制度,同时提出了新的迫切问题:建立等级分类制度。1998年,围绕新的电影法(1994年制定的《电影振兴法》),年轻一代和保守派的分歧越来越大,问题焦点在于等级外电影专用馆和电影振兴委员会的设立。对于韩国电影来说,目前的等级分类制度毕竟提供了更宽广的题材空间和表现空间。《两个警察》系列揭露警察的违法勾当,《美丽青年全太一》批判70年代的军事独裁体制,《花瓣》揭示了80年代群众遭到镇压的“光州事件”。1999年有两部影片《黄头发》和《谎言》(张先禹),因暴露镜头被禁,引起广泛争议。但是影片经修改勉强通过审查后,却在市场上获得巨大成功。电影放映限额制度朴正熙的军政府在1966年开始施行限额放映制度,本意是过滤掉西方的某些影响,但在以后的数年中,它却成了保护民族电影的一张安全网——政府立法规定每家电影院每年至少放映146天(具体天数后有变化)的本国电影,这就是所谓“电影季节制度”(Screen Quarter System),本文译为“电影放映限额制度”。90年代中期以后,韩国国内几度出现主张缩小甚至取消电影放映限额制度的论调。1998年12月2日,韩国外交通商部提议,参照与美国的双边投资协议,从2002年起将106天的限额降至92天。电影界担心,如果这项提议获通过,好莱坞洪水猛兽般的商业大片将逐渐淹没本土电影。由此爆发了一场知名导演、明星发起的电影界大规模游行示威。1999年6月电影界又两次举行示威活动。韩国政府被迫让步,暂定在本土电影占有市场40%的份额之前,维持限额制度。尽管限额放映制度一定程度上损害韩国电影业的利益——韩国的电影放映量从1993年的640部降至1997年的502部,生产量从1993年的63部降至1997年的59部。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性极强、国家民族特性浓厚的特殊文化产品,电影应独立于自由贸易协定之外,似乎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已达成一种共识。经济政策调控为振兴民族电影,韩国政府在90年代至少三度启动政策调控。90年代初期为鼓励大财团进入电影界制定了减免税收的电影振兴政策。1997年后实行抵押版权融资制,比如1998年,国有的电影振兴公司为10部电影作抵押版权融资,共提供30亿元韩币。这10部电影其中就有林权泽参加戛纳电影节的《春香传》。第三种举措同样重要,即是在1997年将电影业列入风险投资行业。2.电影文化的普及前文已简要提到,90年代上半期大众文化及其他娱乐媒介对电影的双重影响。流行音乐、电视剧等大众流行文化日益繁盛,观众普遍的文化素质提高,明星制初步建立等等,对电影呼唤与支持的一面毕竟大于抢夺电影观众的一面。从1995开始,韩国电影文化迎来充满活力的时期。借纪念电影诞生100周年的机会,进入90年代后一直在上升的热情终于爆发出来。1995年3月大钟奖电影节上放映了7部国外艺术电影。同年11月,电影制作公司“白头大杆”设立艺术电影专业馆,放映了前苏联电影《牺牲》、伊朗电影《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橄榄树下的情人》等国际一流的艺术电影。仅仅《牺牲》一片,在一个月内就吸引了两万名以上的观众。电影发行商开始注意“艺术电影”商业化的可能。这一年,王家卫的《东邪西毒》等三部影片在韩国上映,每部电影的观众人次都达到十万以上。同时期开始,电影史上的经典影片通过有线电视进入了千家万户。借助于这些积极的市场引导与开发,以前只熟悉好莱坞和香港商业片的观众,对电影的印象和理解开始改变。大众媒体开始积极报道电影新闻和介绍电影知识。就在这一年,电影月刊《KINO》和电影周刊《CINE21》创刊,他们把韩国和国际电影界的最新消息以一种雅俗共赏的方式介绍给韩国民众。《KINO》目前已经成为韩国最权威的电影杂志。90年代中期以后在韩国掀起的电影热演变成一种电影文化热,韩国各大学相继开设了四十多个与电影相关的专业。大学里的电影讲座挤满了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韩国国立综合艺术学院设立了电影学校,购买了完备的电影制作设备。电影节在短时期内韩国还举办了釜山和富川两个大型的电影节以及数十个小型电影节。其中釜山电影节至今已举办6届,成为亚洲最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釜山国际电影节创始于1996年,由釜山艺术学校、中央大学二校的电影系提议,在釜山电影界和釜山市政府的支持下获成。1996年10月的第一届釜山国际电影节就达到万观众人次的良好效果。(注:金东虎(韩):《亚洲电影发展的后盾——记釜山国际电影节》,(韩)《高丽亚那》杂志2000年春季号,中文版,第24页。)在诸多亚洲国家的电影节中,釜山电影节与众不同的战略值得重视。第一是它最初就定位于“非竞赛性电影节”,避开了与其他电影节(如国际一流电影节和同时间的东京国际电影节)之间不必要的竞争,而专注于作为亚洲电影展台和展映国际最优秀电影的作用。第二是它推出的两项特别计划。“新浪潮电影”及其扶持制度:选择亚洲新导演的第一二部作品展映,把它们推向国际舞台,并为保障这些影片在韩国境内的发行放映,给予发行商3万美元的资助;釜山振兴计划(PPP计划,开始于1998年第三届釜山电影节):为有电影制作计划的亚洲导演和世界级的发行公司、制片人、赞助商创造合作机会,促成合作投资或共同制作或对影片后期制作提供赞助。香港的陈果、台湾的林正盛、日本的筱崎诚、中国大陆的贾樟柯、张元、王小帅等导演都从PPP计划中获益。釜山电影节对亚洲电影新人的成长,作出了切实的贡献。釜山电影节不仅为韩国电影和亚洲艺术电影提供了制作机会、拓展了电影市场,还和众多的国际电影节达至沟通,使韩国电影大批进军国际展台。仅1999年就有80部韩国电影计150次在73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其中包括戛纳电影节和柏林电影节。此外,釜山电影节本身产生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为釜山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釜山市政府选择影视业为战略产业,组建釜山电影委员会,推动了釜山文献电影馆、数家多功能影院的相继建成,陆续筹建影视信息城、主题公园、动画片中心,并对与釜山相关的电影行政和财政的支持。(注:金东虎(韩):《亚洲电影发展的后盾——记釜山国际电影节》,(韩)《高丽亚那》杂志2000年春季号,中文版,第29页。)其中包括以釜山为影片背景的《朋友》。总体来说,电影节最根本的作用在于它成为韩国大众文化生活中的一个“事件”。与报刊、电视、流行音乐等大众传媒一起,它们构筑了韩国电影振兴现象得以发生、发展的意识形态背景。3.纪录片与短片的繁盛短片和纪录片的发展,是90年代韩国电影界一个异乎寻常的重要现象。截至1999年,韩国年产短故事片300多部,并通过国内外各种电影节上映。纪录片80年代韩国曾出现一批源自大学校园的电影团体,他们标榜“独立”和“进步”,既反对官方和商业电影,也反对实验电影和作者电影,而是试图与进步的文化团体、工人阶级联合起来,拍摄纪录片,并以录像带的流通来代替商业电影发行。政治动荡的80年代末,他们在政治活跃团体、进步工会、学生会等群众团体的支持下,制作出了一批反映韩国社会矛盾的影片。“电影制作所”(1987年成立)和“劳动者制作团”(1989年成立)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地下电影团体。前者拍摄的《理想国》(16mm,110分钟),第一次以剧情片方式处理光州事件;1990年的《罢工前夕》(16mm,100分钟)则是以忠实刻画工人运动为内容的剧情片,成为独立电影的里程碑。因政府禁映,该片通过校园和工会礼堂自办放映,而警方甚至出动直升机投掷催泪弹来驱散观众。“劳动者制作团”则是进步纪录片的突破,他们制作了十数集每集1小时的《新闻电影》,专注于韩国工人运动的最新话题。事实上,这些电影团体建立了校园、工厂放映和录像带流通的独立发行渠道。如果说80年代的独立影片内容上着眼于工人运动,政治导向上具有强烈的反政府性,价值取向偏于集体价值、共同空间优先个人、日常空间。那么自90年代开始的独立电影则远为多元和复杂,尝试着以多种方式去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在纪录片方面,边英珠的《嗫嚅三重奏》(1994-1999)用二战期间沦为日军慰安妇的妇女证词来揭露性暴力和军国主义问题;李庆顺的《蒲公英》(1999)表现一位父亲在民主化斗争中痛失爱子的悲伤和勇气;洪亨淑的《本名宣言》(1998)描写一位旅日韩侨的流浪经历;朴基福的《别管我们》(1999)则以离家出走的少年和家庭暴力为素材,描写体制和反体制势力都漠然无视的社会边缘阶层。这些纪录片普遍不再以旁白或采访来引导观众,而代之以客观纪录的方式来试图还原生活本身。导演金东元自80年代末一直追踪城市开发区拆迁户的居住权问题,已拍出《上溪洞奥林匹克》(1988)、《杏堂洞的人们》(1995)和《另一个世界》(1999)三部曲。《另一个世界》拍摄了拆迁户争取到开发区居住权之后的生活,关心的焦点从特权化的意识形态转向日常生活的政治学,其关注的核心问题乃是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认识与沟通。笔者认为,不了解这些信息,就不可能充分认识韩国电影振兴现象,不可能细致读解韩国的类型片,如作者化的黑帮片《绿鱼》、《搏动》。短片短片的繁荣是90年代另一个重要的电影现象。80年代的年均产量不超过50部,而90年代却达到300部以上(注:南仁英(韩):《差别美学,日常生活的政治学——评90年代韩国电影短片和纪录片》,(韩)《高丽亚那》杂志2000年春季号,中文版,第30—35页。),其中大部分出自电影专业学生和业余电影爱好者。90年代初由三星公司出资举办的汉城短片电影节,既是短片的盛会,也是商业电影公司挖掘新人的地方。(2002年4月三星出资在北京举办了DV短片电影节。)90年代后期,韩国短片电影节增多,主要有独立电影论坛、独立短片电影节、釜山亚洲短片电影节等,很多韩国短片还参展戛纳等大量国际短片电影节,获得了较好的成绩。韩国90年代的纪录片和短片具有三个层面的重要意义:1.为主流电影业提供新的电影人才和活化电影氛围,一定程度上直接催生了韩国电影振兴现象并刺激其发展;2.在题材和表现领域上有效弥补了商业影片不敢涉足的领域,与主流商业片互为补充,并成为新的电影美学的催化剂;3.使电影产业和社会文化、艺术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关系,平衡着电影作为产业、艺术和意识形态的三重功效,是韩国电影能够健康发展的深层原因之一。制片人的时代——韩国电影产业格局特点1.制片人制度的确立难以确切统计目前韩国有多少家电影制作公司,1997年至今,每年的五六十部电影分别是由30家左右的电影制作公司制作出来的。很多导演成名后即成立自己的制片公司,并常以姓名来命名公司。可以确定的是,进入90年代后的韩国电影,制片人控制着从管理资金、策划到制作的全过程,这一制作系统已经完备。这十年可以说是制片人的时代,成功的大部分电影如果说是“制作人的电影”也毫不夸张。此处所说的制片人,主要指前述90年代后兴起的独立制片人。首先,制片人的融资渠道多种多样。他们通过向发行公司销售地方发行权,或者销售录像带版权来获得投资,90年代以后则主动向大企业或风险资金拉投资,向政府的电影振兴公司做抵押版权融资。近两三年甚至出现通过互联网募集社会资金的情况,如后来在票房上大获成功的《犯规王》,在互联网上公开募集1亿元韩币,每位影迷都可以从自己的账号上投资5万元韩币,极大地活跃了制片机制,推动了参与意识和消费互动。其次,制片人以经济利益为导向,注重商业类型片的生产(包括策划、制作、控制)和宣传营销,并将主体受众瞄向年轻观众。他们极为重视影片的前期策划和精密控制,以迎合或引导市场。80年代的重要导演裴昌浩和李长镐在90年代上半期拍出的艺术电影在商业上完全失利,使独立制片人认为必须把握观众迅速变化着的消费趣味。各独立制片公司负责策划和营销的部门日益专业化。1995年的《301,302》、《炎热的午后》、《低声》等几部女性影片把高学历的年轻女性作为目标观众,获得较好的收益。然而1995、1996年间,曾被寄予厚望的大部分的低预算影片终归失败,因为观众并不理会什么“低成本”和“新导演”之类的说法。于是制片人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分析市场趋势、把握观众趣味和严密监控制作过程中去。1998年开始兴起的伤感类型的爱情文艺片热和恐怖片热,正迎合了经济低潮期的观众,大获成功。如《信》、《女校怪谈》。为确保商业利益,制片人不得不效仿市场上已经成功的影片,而这种“效仿”、“跟风”,实际上即是类型的重复、成规化和深入、革新的过程。“跟风”使得韩国国产电影的市场占有率提高,类型模式生成,同时,电影受众的年龄层相对向低龄化发展,因为他们相对容易趋附和引导。除了像《西篇记》、《生死谍变》和《共同警备区》依靠媒体的成功宣传,在全国获得巨大反响的影片外,其它能使中年以上的观众也能来到剧场观看的电影几乎没有。这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兼有。韩国制片人制度的第三个标志是,大片的出现和制作费的普遍提高。经济利益决定了大财团和风险投资、独立制片公司喜欢票房价值高的电影,如同好莱坞的“重磅炸弹”策略,制片公司和发行公司为了吸引更多观众的眼球,影片投资不得不与日俱增。为了保证票房,或者说为了拥有更多的票房安全感,商业片中普遍起用明星,无疑也增加了制片费用。 韩国国产电影制作费变化表(1995—2000)(注:根据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网站英文资料 ,笔者翻译、绘制。)年度 819992000平均制作费用(千美元) 769 1000115414621654 韩国电影发行网的扩大使韩国电影也可以成为“大片”——大投资的电影在数十个、上百个影院同时上映,在短时期内迅速获取高额票房收入。而原来大片的概念是只属于好莱坞电影和少数香港动作片的。然而韩国电影业的资金与人才毕竟有限,一家公司要制作10部影片,其中两三部能引起关注是正常状态,但在韩国电影制作系统内部,事实上往往把所有的力量倾力于其中一两部影片的成败,剩余的作品则干脆被视为没有价值的产物。一两部高票房的电影可以成就一个公司(制片人)和一个导演,而一两部影片受挫则拖垮一个公司和埋没一个导演,也是屡见不鲜的事。许多80年代重要的电影导演现在没有机会拍片,不能不说是韩国电影业的一个损失,也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大片和高票房策略还助长了观众和媒体对韩国本土电影的盲目热爱,韩国电影振兴现象的“过热”病值得警惕。此外,制片人中心制下的演员明星制或者称明星效应,在韩国电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好莱坞、香港相比,韩国明星的类型化情况不明显,这是一个重要的产业特征。朴中勋是韩国最为杰出的喜剧演员代表,创造了90年代上半期最为成功的商业片(《我的爱,我的新娘》、《两个警察》等),但他也出演《冷酷无情》这样的动作片。影院联合集成统一院线,并和发行公司达成更为密切的关系,使韩国放映系统趋于规范。影院的普遍改造和多厅影院的出现,满足了观众的多样化需求。在经历了90年代初期的影院萧条后,90年代后期,韩国的银幕数量开始不断增多。 韩国90年代银幕数量变化表(注:根据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网站英文资料,笔者翻译。)年份银幕数量观众人次(百万)1991 韩国电影振兴现象是在政治民主化、经济发达、大众文化普及的社会背景下,由资金来源变化、电影政策宽松、电影文化普及和新型电影人才出现所带来的电影繁荣现象。其主要标志是制片人制度的形成和商业类型片的繁荣。90年代后期韩国电影的成功,首先证实了电影的经济原则:电影是在资方、观众、制片方、发行方、院线——而且主要是观众和制片方——之间不断交流、协调的结果。制片人作生产的主要控制者,将商业利益置于首要地位,将类型片作为主要生产品种,在成规化生产的同时不断提高工艺水准和拓展类型品种,以满足和引导观众新的消费需求,同时不断提高生产费用并采用大片战略以获取更高利润。

教你一个办法,从不同的文章里节选合成一篇论文,你以为你的老师真看哪?!

一、性格特点:鲁侍萍,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善良、正直,备受欺辱和压迫。三十年的悲惨遭遇、痛苦已经使她尝尽了人间的酸辛,也把她磨炼得坚强勇敢,对冷酷的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充满了仇恨,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刚毅、顽强。二、作品简介:雷雨由剧作家曹禺创作,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雷雨》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作者出于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以一种悲悯的情怀来俯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通过两个在伦理血缘上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家庭,剖析了社会和历史的深重罪孽。三、创作背景:曹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青少年时代就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酝酿、构思,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作者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又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序)《雷雨》中的鲁大海,就有曹禺在保定结识的一位有思想、有智慧的年轻工人的影子。当时,挪威著名作家易卜生许多揭露社会黑暗、追求人性解放、妇女解放的优秀话剧,已传入中国。易卜生的思想,对曹禺影响很大。他在清华大学的毕业论文,就是用英文写的《论易卜生》,此外,莎士比亚、古希腊的话剧也对曹禺有深刻的影响。四、作者简介: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字小石,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著有《雷雨经典时刻《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著名作品,他一生共写过8部剧本。曹禺祖籍湖北潜江。清宣统二年八月二十一日(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在清华读书时有"小宝贝儿"的绰号。"曹禺"是他在1926年发表小说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姓氏"万"的繁体字的"草"字头谐音"曹")。曹禺是"文明戏的观众,爱美剧的业余演员,左翼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剧作家"(孙庆升:《曹禺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这句话,大致概括了曹禺的戏剧人生。曹禺的妻子李玉茹是著名京剧旦角演员。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