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英语毕业论文的时态要求

发布时间:

英语毕业论文的时态要求

论文摘要不仅有中文的也有英文的,英文摘要的内容要求与中文摘要一样,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写作组成内容一样并不表示写作要求也完全一样,英文摘要相对于中文摘要最大的区别在于,中译英的时候容易出现篇幅够长,因此撰写英文摘要做到简洁明了,当然还有一个方面要特别注意,那就是时态问题,下文笔者就这方面来具体讲讲,大家继续往下看。 英语论文摘要有哪些文体特点 (1)正规 摘要一般以专业人员为读者对象,属于正式文体,句法结构要求严谨规范。因而摘要中的句子都很完整,没有口语体中的省略句或不完整句。用词也很规范,多用论文研究领域的标准术语,正规英语,很少用缩写词和古词。 (2)精炼 摘要要求精炼,不宜列举例证,不宜与其他研究工作作对比。语句也少有重复。在衔接方面,主要使用词汇手段。通过词汇在意义上的衔接,把全篇文章的各部分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文章结构紧凑,前后呼应。复合名词可以使文字紧凑利落,因而摘要中复合名词用的较多。 (3)具体 摘要的每个概念、论点都要具体鲜明。一般不笼统地写论文“与什么有关”,而直接写论文“说明什么”。用词方面要求准确,多用一些源自法语和拉丁语且使用范畴较窄的“大词”“长词”,尽量避免含混不清或一词多义的词语。 (4)完整 摘要本身要完整。有些读者是利用摘要杂志或索引卡片进行研究工作的,很可能得不到全篇论文,因此要注意不要引用论文某节或某张插图来代替说明。 英语论文摘要的时态选择 1、如果是描述研究的成果、得出的结论,用一般现在时。 2、如果描述具体的研究过程,则用一般过去时。 3、如果描述研究结果对未来的影响,用一般将来时。 4、如果是过去的研究成果,但是对现在得出的结论有影响,用现在完成时。 5、如果是引用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则用一般现在时。 英语论文摘要的时态问题 摘要部分是文章全部结构的集合,会用到多种语态。 在介绍背景资料时,如果是不受时间影响的普遍事实,使用现在时;如果是对某种研究趋势的概述,可以用现在完成时。 在叙述研究目的或主要研究活动时,如果采用“论文导向”,多使用现在时,比如 This paper presents...,因为论文写作的时间是现在;如果采用“研究导向”,则使用过去时,比如 This study investigated...,因为研究已经完成。 在概述主要结果时,通常用现在时。 叙述结论或建议时,可使用现在时和将来时。 最后需要特别说一下的是一般现在时的使用。 一般现在时除了描述现在发生的事情以外,还可以用来描述普遍被接受的事实和真理。 那么什么是事实和真理,这个是由你来决定的。比如下面的例子。 句1:We found that the pressure increased as the temperature rose, which indicated that temperature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rocess. 句2:We found that the pressure increases as the temperature rises, which indicates that temperature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rocess. 第一句用了过去时,是表达在过去的某个时间点,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气温升高的时候气压升高,这说明在该实验中气温在气压变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就是说这个现象是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点观察到的,在那个时间点是正确的成立的,但是不知道在其他时候如何。 第二句同样的句子,但是时态变成了现在时,表达了作者认为这种现象不仅仅局限于他的实验室,而应该是在任何条件任何情况下都成立的普遍事实,这里用现在时的这句话的语气更强,表达了对自己研究发现的自信。 英文摘要的时态和语态问题 1) 英文摘要的时态。英文摘要时态的运用也以简练为佳,常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少用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进行时态和其他复合时态基本不用。 一般现在时。用于说明研究目的、叙述研究内容、描述结果、得出结论、提出建议或讨论等。分别举例如下:This study(investigation) is (conducted, undertaken) to…The anatomy of secondary xylem(次生木质部) in stem of Davidia involucrata (珙桐) and Camptotheca acuminata (喜树) is compared. The result shows(reveals)…,It is found that…The conclusions are…The author suggests….涉及到公认事实、自然规律、永恒真理等,当然也要用一般现在时。 一般过去时。用于叙述过去某一时刻(时段)的发现、某一研究过程(实验、观察、调查、医疗等过程)。例如:The heat pulse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study the stemstaflow (树干液流) of two main deciduous broadleaved tree species in July and August,1996.需要指出的是,用一般过去时描述的发现、现象,往往是尚不能确认为自然规律、永恒真理的,而只是当时如何如何;所描述的研究过程也明显带有过去时间的痕迹。 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完成时少用,但不是不用而过去完成时可用来表示过去某一时间以前已经完成的事情,或在一个过去事情完成之前就已完成的另一过去行为。例如:Concrete has been studied for many years. Man has not yet learned to store the solar energy.? 2) 英文摘要的语态。采用何种语态,既要考虑摘要的特点,又要满足表达的需要。一篇摘要很短,尽量不要随便混用,更不要在一个句子里混用。 主动语态。因其有助于文字清晰、简洁及表达有力。The author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issue culture of poplar 比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issue culture of poplar are introduced systematically语感要强。必要时,The author systematically都可以去掉,而直接以Introduces开头。 被动语态。以前强调多用被动语态,理由是科技论文主要是说明事实经过,至于那件事是谁做的,无须一一证明。事实上,在指示性摘要中,为强调动作承受者,还是采用被动语态为好。即使在报道性摘要中,有些情况下被动者无关紧要,也必须用强调的事物做主语。例如:In this case, a greater accuracy in measuring distance might be obtained.?3) 英文摘要的人称。原来摘要的首句多用第三人称This paper…等开头例如:To describe…, To study…, To investigate…, To assess…,To determine…,The torrent classification model and the hazard zone mapping model are developed based on the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行文时好不用人称,以方便文摘刊物的编辑刊用。 英语论文摘要的写作过程,仅仅做到规范内容格式要求是不够的,选择适当的时态和语态,是使摘要符合英文语法修辞规则的前提,其中的时态问题很多人容易选错,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用现在时,什么时候改用过去时,希望看完全文之后,大家能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英语文学类的毕业论?LIAOKI

在撰写英文论文的材料与方法时应该使用过去时。

过去式(past tense)是英语语法的一种,表示过去某个时间里发生的动作或状态。一般过去式的动词通常用动词原形的过去式形式来表示,而动词的过去式是在动词原形的基础上变化的。动词的过去式可分为规则动词和不规则动词。

1.过去发生的而已经结束的动作需要用一般过去式来表示。

2.表示过去某个时间里发生的动作或状态。

【过去时态】表示行为、动作和状态在各种时间条件下的动词形式。

【过去时态结构】是指过去时态下的动词形式的语法构成。

动词变化规则:

一般动词直接加-ed,例如:look-looked;

以哑e结尾的动词直接加-d,例如:dance-danced;

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变y为i再加ed,例如:study-studied;

以重读闭音节结尾,末尾只有一个辅音字母,双写这个辅音字母加-ed,例如:skip-skipped;

以c结尾的动词,要变c为ck,再加-ed;

以l结尾的动词,若以非重读音节结尾,则末尾的字母双写与不双写均可。其中不双写的是美式拼写。例如:travel-travelled/traveled(美);

部分以-p结尾的动词同样遵循第6条,这类词多由“前缀+名词”构成。例如:worship-worshipped/worshiped(美)、handicap-handicapped/handicaped(美)。

注:英语26个字母中,除了a,e,i,o,u 这几个元音字母外,其他都是辅音字母。

不规则动词变化:

动词过去式与原形相同;

动词过去式以-ought或-aught结尾的单词;

动词过去式由原形结尾的-end变为-ent;

动词过去式以-elt,-eft,-ept结尾;

动词过去式与原形比较,其中一个元音字母发生改变;

动词过去式以-ew结尾;

动词过去式-ee-变为-e-。

英语研究论文用的时态

文章的结论和总结部分是研究人员对结果的简要解释,将研究成果与引言中所述的假设或研究问题直接联系起来。通常,结论和总结的撰写用过去时态和现在时态这两种。

过去时态的使用

过去时可以用来表示研究的目的,简要地描述研究方法,强调研究结果并加以解释,它也可以用来描述研究的局限性。

下面是一些例子,展示了在描述结论时过去时的用法。

现在时的用法

现在时态可以用来报告真实的发现,此外它还可以用来表达研究所支持的结论和含义。

下面是一些例子,展示了现在时在描述结论时的用法。

通常建议使用动词形式来表示可能的影响,如“is possible”、“is likely”、“appears”、“seems”和“might”。这些动词都使用现在时态,描述研究产生的结果。

一些常见的现在时结构包括“应注意(it should be noted)”、“建议(is recommended)”或“希望(it is hoped)”。

将来时的用法

在某些情况下,作者可能希望讨论这项工作的前景或后续实验,这时应该使用将来时态。比如以下例子:

总而言之,作者需要根据结论部分需要传达的信息使用恰当的时态。

问题:写科研论文时应该用过去时还是现在时? • Abstract: 描述一个现象或事实时——现在时;复述别人的结论——现在时;描述本研究的结果——过去时;描述本研究的结论——现在时 • Introduction: 描述一个现象或事实时——现在时;描述别人的工作——过去时;复述别人的结论——现在时 • Materials and methods: 过去时 • Results: 描述实验过程——过去时;描述实验现象——过去时 • Discussion: 描述本研究的结果——过去时;其余同Introduction • Conclusion: 描述本研究的结论——现在时 • 一般说来,一个段落中时态一般保持一致,不宜混用。

在撰写英文论文的材料与方法时应该使用过去时。

过去式(past tense)是英语语法的一种,表示过去某个时间里发生的动作或状态。一般过去式的动词通常用动词原形的过去式形式来表示,而动词的过去式是在动词原形的基础上变化的。动词的过去式可分为规则动词和不规则动词。

1.过去发生的而已经结束的动作需要用一般过去式来表示。

2.表示过去某个时间里发生的动作或状态。

【过去时态】表示行为、动作和状态在各种时间条件下的动词形式。

【过去时态结构】是指过去时态下的动词形式的语法构成。

动词变化规则:

一般动词直接加-ed,例如:look-looked;

以哑e结尾的动词直接加-d,例如:dance-danced;

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变y为i再加ed,例如:study-studied;

以重读闭音节结尾,末尾只有一个辅音字母,双写这个辅音字母加-ed,例如:skip-skipped;

以c结尾的动词,要变c为ck,再加-ed;

以l结尾的动词,若以非重读音节结尾,则末尾的字母双写与不双写均可。其中不双写的是美式拼写。例如:travel-travelled/traveled(美);

部分以-p结尾的动词同样遵循第6条,这类词多由“前缀+名词”构成。例如:worship-worshipped/worshiped(美)、handicap-handicapped/handicaped(美)。

注:英语26个字母中,除了a,e,i,o,u 这几个元音字母外,其他都是辅音字母。

不规则动词变化:

动词过去式与原形相同;

动词过去式以-ought或-aught结尾的单词;

动词过去式由原形结尾的-end变为-ent;

动词过去式以-elt,-eft,-ept结尾;

动词过去式与原形比较,其中一个元音字母发生改变;

动词过去式以-ew结尾;

动词过去式-ee-变为-e-。

商务英语的毕业论文要求

具体先把题目确定了在拟提纲我能给ni zuo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提纲

艰辛而又充满意义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论文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通过的,毕业论文是一种有计划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毕业论文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提纲,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论文写作目的:

毕业论文是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对学生2年半学期各门课程学习效果的检查.其主要目的是:

1、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写作能力及运用商务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检查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并将论文成绩作为学生能否毕业的主要依据之一。

3、训练学生搜集运用资料的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论文写作要求

1、以英文/汉语完成论文写作。

2、字数要求不低于3000个单词或字, 统一采用A4(210x297mm)页面复印纸单面打印.其中上边距,下面距,左边距,右边距,页眉页脚装订线。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倍行距。页眉内统一为:用5号宋体

3、论文的内容要与本专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相结合,要求论述者阅读一定量的英文和中文资料,能够对所有的资料进行合理删减、组织和编辑,掌握论文撰写的结构与布局。要求语言流畅,层次清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具有以下特性:

1) 科学性:观点正确,论据充分可靠,结构合理,能反映出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系统掌握的程度及其某一问题有较深理解很认识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商务英语的语言特色

2、“商务行话”在商务交流中的运用

3、商务谈判成功要素

4、商务交流意义初探

5、商务英语翻译技巧

6、涉外商务的沟通技巧

7、商标名称的.翻译与策略

8、商务英语信函的用语特征分析(An Analytical Term Features of English Business Correspondence )

9、商务英语谈判中的礼貌策略研究(On the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English Business Environment )

10、商务英语沟通中的文化因素(On Cultural Elements Integrated into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

11、商务英语谈判的文化差异毕业论文参考网整理收集论文

12、商务英语谈判中“赞同”与“否决”句型的巧用

13、The Features of Business English 商务英语语言特点

14、Etiquette in Business Activities 商务活动中商务礼仪

15、The Cultural Comparison in Business Activities 商务活动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16、A Study on Problems in Business Letter Writing 商务信函写作问题研究

17、Business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a Company 涉外公司商务沟通技巧

18、商号(商标、公司)名称等的翻译

19、广告英语及其翻译

20、A Study of Interpretation Skills in English-Chinese and Chinese-English 商务口译技巧

21、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tudents from Business English Major in the Talent Market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

22、中西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23、论在线翻译对英语翻译或学习的影响

24、论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25、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

26、中西文化中的色彩语比较

27、Towards a Certain Skill or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 某一翻译技巧或原则

28、Translation of English Idioms 习语的翻译

29、Cultural Factors and Limitations of Translation 文化因素与翻译局限性

30、Translation of Complex Sentences 复杂句的翻译

商务英语语用失误及其文化解读 摘要:商务英语写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技能。一些作者写作时往往参照汉语商务文化及语用规则进 行思维表达,造成不同程度的语用失误,影响国际商务活动的正常开展。本文从中英文化视角对部分商 务英语语用失误作对比分析,认为商务英语信函写作教学不能与商务文化脱节,既要教会学生掌握英语 表达技能,还要教会他们掌握商务英语的文化内涵及其语用规则,才能使学生胜任跨文化商务英语沟通 工作。 关键词:商务写作;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 一般人认为,只要掌握好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和基 本写作技巧,就能够完全胜任涉外商务工作。其实事 情并非如此简单。如果作者不了解英汉商务文化的语 境差异及其语用规则,信函写作有可能出现各种意想 不到的语用失误,影响商务活动的正常开展。但是, 由于商务英语语用失误十分微妙,不像语法或语义失 误那样容易识别,所以一般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 视。因此,英语函电写作教学重语言能力训练(可 能是无意识地),轻商务英语文化意识和语用能力培 养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以往人们对商务英语写作失误 的研究一般停留在语言形式和写作方法的层面上,到 目前为止还很少见到从文化层面探讨商务英语写作语用 失误现象的文章。笔者认为,只有从文化层面而不是 单纯从语言形式平面对这些语用失误现象进行剖析, 才能透过表层的语言现象了解作者语用失误的心理文化 取向及其思维轨迹。这对提高商务英语写作教学质 量,增强学生的商务英语文化意识和语用能力将有一 定的帮助。 一、商务语用失误与文化心理差异 谈到英语语用失误,有必要涉及语用学 (Prag m atics)这一重要的语言学分支。它是20世纪 70至80年代由西方学者们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 的新学科,是研究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下如何正确地理 解和运用语言的一门学问。 以往人们只是关注语言的形式或功能,即重视语 言的语法和语义功能的研究。[1]但是使用语言不只是讲 究遣词造句的正误问题,更重要的是语言使用是否合 适、得体。本文中的语用失误是指交际者使用的语言 不合适、不得体,带有明显的汉语言文化思维特征和 语用特征。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而文化与哲学更是 紧密相连。两者都给民族的思维模式、语言行为以及 其深刻的影响。探讨商务英语语用失误现象,不可不涉及与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传统语言哲学观和 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属性。 从语言哲学视角看,中国语言哲学观是治世的, 旨在通过治世达到“天人合一、言行合一”。[2]道家 和儒家思想主张人应“……不言而善应”、“慎言、 戒言”等。西方哲学和语言观是创世的,其文化偏 爱语言行为,相信其创造力。以个体本位为取向的西 方文化认为语言是延伸自我、改造他人的工具,所以 西方人惯于表现自己,说话直截了当,愿意表达内心 世界,反映了西方人以自我为本位的行为价值观。而 以群体价值观为取向的中国人往往性格内敛,说话委 婉含蓄,不轻易表露内心世界,很少与人对立,反 映了中国人的中庸处世之道。显然,人的语言行为特 征除了有先天秉赋因素外,传统文化对人的处世态度 和语言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从语言文化属性看,中国文化属于人文文化, 西方文化属于科学文化。中国文化重综合、轻分 析,重意会、轻言传。科学文化重物质、轻人伦、 重分析、轻综合,重概念、忌笼统,价值取向以 功利为本位。[3]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 主要差别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中国人重直觉与具象,西方人重理性与 逻辑,在语言上表现为汉语词汇的形象性和英语词汇 的功能性。第二,中国人重整体,西方人重个体, 这表现在汉语词汇意义一般比较笼统,英语词义一般 比较具体。汉语表意比较模糊,英语表意比较准确。 第三,汉语重意念,英语重形式,这主要表现在汉 语句子衔接靠语义逻辑,而英语则重视句子形式上的 衔接。英汉心理文化的差异对语言的影响无所不在, 给跨文化交际造成了不少障碍。 二、商务英语语用失误的心理文化剖析 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其语言有着鲜明的行业性特点和独特的语 体风格。英汉两种语言根植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其差 异不仅表现在思维表达方式上,而且表现在受隐性文 化制约的语用交际规则上。学习者在尚未意识到这种 文化差异的存在或没有掌握其特定文化语境下的语用规 则的情况下,很可能不自觉地参照汉语文化语境和语 用规则进行写作思维和表达,结果会犯各种难以察觉 的语用失误。文化因素造成的英语表达汉化现象是多 层次性的。它们可以出现在商务英语表达的各个层 面,包括词汇层、句子层、段落乃至篇章层。笔者 择其一二,略加分析。 1.人称使用不当 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无所不在。在英汉语中,即 使是很普通的人称指示代词,使用规则也不尽相 同。[4]统计资料表明,汉语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 代词比英语多,而英语第三人称的使用频率比汉语要 高。这反映出英汉民族微妙的心理文化差异。中国人 的交际和关注对象更多集中在“我”和“你”之间, 谈论第三者则相对少一些。这反映了一种文化规约下 的语言行为特征。在英语商务文化中,无论是商务信 函写作,还是商务洽谈,人称的选择一般要遵循礼貌 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英语人称使用的语用原 则是:在表达正面、积极的态度、看法或愿望时, 一般使用第一人称。但在涉及要求、允诺时,为了 表明自己重视对方,从对方的观点或利益出发,一般 使用第二人称Y OU。但是,过多地使用第一人称, 会产生忽视对方Y OU的消极作用,反而使言语失去感 染力,难以得到对方热烈的回应。可能是受汉语人称 语用规则影响,中国作者在英语写作中,人称选择多 倾向于使用第一人称。试比较: reetogiveyou5%discountifyouincreaseyour order to 15,000 pieces. 如果你们能将订货量增加到15000件,我们同意给你 们5%的折扣。 ouw illg et5%discountifyouincreaseyour order to 15000pieces. 如果你们能将订货量增加到15000件,可以得到5% 的折扣。 例句1a主语为第一人称,突出和强调写信人的立 场和态度,表达不够委婉。相比之下,例句1b采用 第二人称,突显对方的地位和利益,给人以体谅和尊 重的感受。西方一些教科书甚至认为好的作者一定要 采用“你式写法”。另一方面,使用第二人称也要 看具体的语境,如果不看具体的场合或对象,滥用第 二人称,同样会产生负面效果。比如: ouw illbepleased tolearnthatyourapplicationforcredit h asbeenapproved. 你会很乐于知道你方的信用贷款的申请业已批准。 'm p leased totellyouth atyourapplicationfor credith as beenapproved. 我很高兴通知你,你方信用贷款的申请已经批准。 例句2a对于以英语为母语者来说,会觉得写信人 口气傲慢,有居高临下、妄自尊大之嫌,容易使对方产生“你真走运,是我们的公司核准了你的申请” 的消极心理。例句2b使用第一人称,则能传递另一 种积极的涵义:“我们很高兴你成为我们的客户。” 使对方觉得写信方待人礼貌客气,感情诚挚淳朴。 2.修饰语使用不当 如上文提到的,中国人一般重直觉与具象,而 西方人则重理性与逻辑,所以汉语词义一般比较笼统 宽泛,英语词义则相对明确具体。比如,汉语形容 词和副词使用不像英语那样严格,常常会出现语义重 复或缺乏逻辑性。这与中国人表达重“意合”轻“形 合”有直接关系。英美人使用形容词和副词则非常讲 究简洁性和逻辑性,这反映出西方人语言表达重“形 合”、讲逻辑的特点。比如,在中国人写的商务英 语信函中,常常能看到汉语思维表达方式影响下的冗 余现象。 portsofforeignautom obileshavedeclined sh arplythis year. 今年国外进口汽车数量急剧下降。 portsofautom obileshavedeclined sharplyth isyear. 今年进口汽车数量急剧下降。 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例3a似乎没有什么问 题,[5]但以英语为母语者认为,“进口车”的逻辑涵 义一定是“从国外进口”,无需使用foreig n(外国 的)一词。此外,冗余现象还可能受汉文化“中庸” 哲学思想的影响,强调音韵平衡的美感,忽视词语生 成的语义逻辑和简约性。比如汉语表达讲求对仗修 辞,大量使用四字词组等。中式英语多见诸于国人的 笔下,如serious d isaster(严重的灾害),final com pletion(终于完成)等。从英文语义逻辑上讲, 灾害本身就是严重的,不然就不称其为灾害,如果需 要描述灾难的程度可以用big、g reat、m ajor等修饰 语。“com p letion(完成)”一定是最后的,不需 要使用final一词。此外,中国人对情感表达的语气 程度也不太讲究,这可能与汉文化“礼多人不怪”的 语言行为规则有一定的关系。[6]但英美人对语气词的使 用会十分小心。在商务信函中,使用像v e r y、 highly、extrem ely、greatly等表达程度的语气词必须 非常审慎,使用不当会给人以夸大其辞、言不由衷的 感觉。请看下例: 'llbequitepleased todevelop businessrelationsw ith you onth ebasisofequalityand mutualbenefits. 我们很高兴和你们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发展业务关系。 e'llbepleased to develop businessrelationsw ith you on th ebasisofequality and m utualbenefits. 我们(很)高兴和贵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业 务关系。 例句4a使用了程度副词quite,目的是向对方表 达建立业务关系的迫切心情,但对外国人而言,其 客观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建立业务关系只是一种愿 望,能否成功还不得而知,没有必要如此“相当高 兴”,它让人感到有些夸张或“做秀”的意味。4b 中没有quite修饰语,但汉语译文不得不补入“很” 字,省去了“很”字,读起来不那么顺畅自然。 “很”字在句中显然没有实际意义,只起调谐音节 的作用,但这种功能词对中国人学习英语可能会产 生一些负面作用,容易把这种表达习惯或文化心理 倾向带入英文表达中去。 3.语态使用不当 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还表现在语态使用方面。[3]27 中国文化具有天人合一的观念,因此中国人在表达思 想时十分注意主题意识,常用人称代词作主语,多用 主动语态和无主句,而在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却十 分广泛。根据一些语言学家的统计,在英语理工科类 教科书的全部限定动词中,被动语态至少占了1/3。当 然,商务英语与科技英语属于不同的文体。商务信函 一般使用主动语态,故人们称主动语态为商务语态 (voice ofbusiness)。但是在涉及负面的消息、存在 的问题或关涉到对方的责任、过失时,为了避免语言 过于直接,英语信函多用被动语态,所以被动语态又 被称为商务得体语态(voice oftact)。 在相同语境中,汉语一般使用主动语态,语气 调节主要借助其他功能词语来实现。在拟写商务信函 时,中国作者由于没有意识到英语被动语态在特定语 境中的文化内涵和语用意义,在潜在的汉语心理文化 意识的作用下,一般倾向于使用英语主动句式。请看 下例: ouprom ised todeliverth egoodswith inaw eek,and you haveputustoconsiderableinconveniencethrough thelong delay. 你方承诺一周内交货,可是由于长时间的拖延,你 们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eg oodsw ereprom ised tobedelivered with inaw eek, and weh avebeenputtoconsiderableinconveniencethrough thelong delay. 商品约定在一星期内交货,如此长时间的拖延给我们 带来极大的不便。例5中,A句都使用了主动语态,直接表达对生 意伙伴的责备和不满,显得不够委婉得体,而B句使 用了被动语态,把信息的焦点集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之 上,刻意隐去责任方,给对方一点面子。这是商务 文化沟通的一种语用策略。给对方面子的目的是为了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得到对方的支持与合作。 4.语气使用不当 英汉语言的差异还表现句子的语气上。从语法层 面看,英语有直陈语气和虚拟语气,并借用动词的虚 拟形式来表达。汉语属于分析性语言,虚拟意义主要 通过“如果/要是.......就”等关联词语来体现。汉语 的虚拟表现形式远不及英语虚拟表现形式多,这使得 中国人掌握英语虚拟概念和及其语用规则不那么容易。 英语的虚拟语气有两大功能:一是表达假设命题,二 是使表达委婉客气。语气能反映出写信人的个性和文 风。它也可以传递善意,巩固双方的业务关系。同 样,语气不当可以使一份原本令人心情愉悦的信函变 得让人不胜腻烦,甚至愤怒。比如,中国作者对英 语虚拟语气的语用意义不够了解,在本应该使用英语 虚拟语气的语境中,却倾向使用直陈语气。见下例: 'tacceptyourinvitation. 我不能接受你的要求。 ish Icould acceptyourinvitation. 我希望能接受你的邀请。 例句6是写信人拒绝对方的邀请。A句为直陈式 语气,采用直陈语气否定句式,拒绝方式显得笨拙无 礼,令人反感;B句为虚拟语气,采用肯定式拒绝 方式,语气委婉礼貌,不会产生任何消极影响。当 然,使用虚拟语气也要视不同的场合、对象而定。比 如以买主的身份向对方索取价目表就不必用“Would youbesokind astodousafavorbysending usthepricelist ofour latestproducts?”买方索取价目表是卖方求之不 得的好事,如此客套反而显得过于谦卑。 5.句子关系衔接不当 英汉民族的思维表达方式的差异还表现在句际关 系平面上。句际关系属于语言学语义功能研究范畴, 也属于语篇分析的范畴。英语篇章结构特征突出,句 子在形式上具备粘联性(coh esion),在语义上具备 连贯性(coherence),而汉语则重句子语义逻辑的衔 接和连贯性,不太重视形式上的显性(overtness)衔 接。汉语句段以板块结构为主,流散铺排,以话题 为意念主轴,以神驾形,因而缺乏形式约束。英语 是以(动词的)形态为主轴组织句段,结构严谨, 环环相扣。汉语句子语义连接如同中国行云流水般的 写意画,而英语句子衔接则宛如西洋派精雕细刻,细 微分毫的写实画。请看下例: representative,Alan Powers,called on me in late told me that you were offering a special price of$177 on the Plymouth Deluxe ordered received your showed amount due$2280----a difference of$156. 贵公司业务代表艾伦·鲍尔斯在四月末拜访了我。他 告诉我普利茂斯豪华型电炉每台特价177美元。我订购了12 台。我收到了你们的发盘,金额为2280美元,中间多了156 美元。 your representative,Alan Powers,called on me in late April,he told me that you were offering a special price of$177 on the Plymouth Deluxe stove. I ordered twelve,but the invoice(that)I received showed the amount due as$2280---a difference of$156. 贵公司业务代表艾伦·鲍尔斯在四月末来访时,告诉 我普利茂斯豪华型电炉每台可以给我177美元特价,所以我 订购了12台,然而我所收到的发货单上总价是2280美元,中 间多出156美元。 例句7a共有5个句子,以并列句为主,包含一 个复句。大多数句子之间缺少语法逻辑连接词,结构 松散,呈汉语流水句式特征,句子间的语义逻辑连接 主要靠事情发生的先后时间顺序关系来体现。7b共有3 个句子,以复句为主,一个简单句。句子表层结构 衔接紧凑,底层语义逻辑连贯紧密,句子结构有鲜明 的层次性和主从句式特点,反映出英语重“形合”的 句式特征。 6.篇章结构安排不当 英汉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两个民族在文章布局谋 篇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上。西方学者认为中国人的思维 模式呈螺旋形,而英美人的思维模式呈直线形。这种 差别并非空穴来风,言过其实。[7]语篇是按一定的思 维模式(th oug h tpattern)组织起来的。思维模式的 差异必然会反映在语篇的结构上。汉语强调文贵曲 折,不开门见山,而英语文章开头便点明段落主旨, 再围绕主题展开叙述。英语段落写作一般要有主题句 (topic sentence),辅助句(supporting sentence)或 结尾句(concluding sentence),并要求句子间在语 言形式上具备衔接性(coh esion),在语义上具备连 贯性(coherence),[8]表层的衔接构成了语篇的有形网络,底层的语义连贯构成了篇章的无形网络,整个语 篇结构严谨,形神交融,浑然一体。汉语则以话题 为意念主轴,以短句为主要句式,以动词为句核,流 散铺排,形散而神聚,这种“流散型”的句式特点 与英语“聚集型”句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英美人对汉语文本模式的英语文章或商务谈判的 表达方式往往感到费解或不适应,甚至会产生中国人 说话拐弯抹角、不坦诚直率的误解。请看下例: 8 a.商务信函1 , Recentlym anyofm ycustom ersh avebeenasking m eabout bookson eyarealw aysasking m eto help th em,butIdon't know nothing aboutthisnew inkth is taped booksm aybeasplendid item form 'd likenotonlyto know which booksareavailableontape,butalsowanttoinquiretape- playbackequipmentthateith eryoucarryorknow about. Ifyoucould send m ealiteratureconcerning th isproduct,I'llbe grateful. Cordiallyyours, 亲爱的布莱克先生: 最近我有很多客户向我打听有关有声读物的事。他们 要求得到我的帮助,我不知如何是好。我对这种新产品一 无所知。我想这种有声读物在我店里可能有很好的销路。 不单是有声读物,而且我还想了解你是否备有或了解相关 的播放设备。 如果您能寄给我一份产品说明书,我会十分感激。 衷心问候! 8b.商务信函2 , Pleasesend m einform ation aboutbookson tapeasw ell asinform ationyouh aveonplaybackequipm ent. Th ankyou. Very trulyyours, 亲爱的布莱克先生: 请寄给我贵公司的有声读物及相关播放设备的资料。 谢谢你。 真诚问候! 把上面两份信函稍加比较,我们不难看出,第 一封信出自中国作者之手。文章开头没有直接提出 索取资料的要求,而是先陈述原因,为最后提出要 求作铺垫,最后才点明主题。这种思维和表达方式 反映了中国人含蓄委婉的语言行为特征。 在笔者看来,中国人说话并非不会开门见山, 而是遵循着一种潜在的心理文化规约下的语言行为规 范,即求别人帮助会给人添麻烦,不好意思直说, 寻找一些促使自己求人帮忙的客观原因可能向对方传 递这样的信息:我不是有意给您添麻烦,而是客观 情况使我迫不得已来求你。 第二封信的语篇特征和信息分布则迥然不同, 作者一开头就直接向对方提出索取资料的要求,语 言简洁明快,既没有陈述索取资料的原因,也没有 丝毫给贵方增添麻烦的歉意。这种思维方式和语言 行为的明显差异与英美人以个体本位为取向的文化价 值观的判断是完全吻合的。 值得一提的是,语用分析一般都局限在句子层 面,带有汉文化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的商务英语信 函是不是一种语用失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是汉 化式的商务英语信函源于汉语心理文化和思维表达方 式影响的结论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三、结语 商务英语信函写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它不是 汉语商务文化语境下的思维表达方式在英语语言符号 上简单转换。学习者要熟练掌握商务英语交际技 能,不仅要掌握其复杂的语言表达形式,更要了解 其深层的文化内涵,谙熟商务交际语用规则,这样 才能避免表达中不出或少出现语用失误。[8]美国外语 教学专家W inston Brem beck说:“采用只教语言不 教文化的教学法只能培养出语言流利的大傻瓜”。 当然文化差异障碍并非完全不可逾越。如果商务英 语写作教学把表达能力和商务文化语用能力培养有机 地结合起来,那么学生的跨文化商务英语沟通能力 就能达到准确得体、运用自如的程度。 (责任编辑:宋晓辉责任校对:彭海河)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 育出版社,1997:2-6. [2]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 出版公司,2003:11-24. [3]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1999:18-39. [4]赵世开.英汉对比语法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2001:17-20. [5]Pinkham Joan,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8-56.

商务英语论文提纲格式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商务英语论文提纲格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论文写作目的:

毕业论文是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对学生2年半学期各门课程学习效果的检查.其主要目的是:

1、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写作能力及运用商务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检查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并将论文成绩作为学生能否毕业的主要依据之一。

3、训练学生搜集运用资料的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论文写作要求 :

1、以英文/汉语完成论文写作。

2、字数要求不低于3000个单词或字,统一采用A4(210x297mm)页面复印纸单面打印.其中上边距,下面距,左边距,右边距,页眉页脚装订线.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倍行距.页眉内统一为:用5号宋体。

商务英语论文题目

商务英语谈判书面文本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真实的听力材料在中国高职院校英语课堂的使用研究

ESP理论对商务汉语的启示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英汉会计术语误译

合作原则在传递积极和消极信息英语商务信函中的应用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英语商务合同中长句的翻译

英语商务信函中模糊语的顺应性分析

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2009MT专业硕士案例分析及实践报告

从人际功能视角分析英文索赔信函中的情态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研究

从跨文化视角论商务口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其策略

基于任务的合作学习模式在职院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韩礼德情态语系统培训与商务英语写作成绩的归因调查

交互式教学法对不同性格类型英语学习者阅读焦虑影响的研究

商务英语索赔信函的人际意义研究

合作学习模式在商务汉语教学中的尝试

商务英语论文

一、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

1.商务英语词汇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由于商务英语涉及到各个领域,又具有不同的语言环境,使商务英语翻译需要对专业词汇进行精准的运用,在翻译工作中涉及到大量的商务英语专用词汇、具有商务英语含义的普通词汇和商务新词缩略词等。商务英语的专业词汇量较大,且都带有词义比较专一的特点。例如:free on board (离岸价格),shipment tracking(货物跟踪) 等,这就要求翻译人员要掌握大量的专业词汇和民族、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历史习俗等方面的文化差异,要掌握和了解平时较熟悉的词语在特定商务活动中的特定含义,尽量减少在商务英语翻译工作中出现的错误。例如:代表流行的、通俗的、受欢迎的含义的popular一词,在商务英语的语言环境下,就应该翻译成“畅销”一词更为适合。

2.商务英语语句简洁得体

在国际商务贸易交流活动中是非常讲究时间和效率的,双方的合作交流活动在注重商务礼仪的前提下,商务英语翻译必须要做到简洁得体、能够熟练准确地表达人们要表达的内容,准确无误地接收到对方表达的正确意思,并简洁地用语言和文字表述出来。为了较为准确地、简洁地表述所要陈述的内容,在国际商务贸易交流活动中经常使用被动语态和祈使句、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等。

3.商务英语术语意义具体完整

由于世界各国存在语言、民族、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历史习俗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在国际贸易的商务交流活动中,要求商务英语翻译要能够准确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专业术语,最大限度地保证商务活动翻译内容的准确性,要结合不同地区的民族、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历史习俗等方面的文化差异,要把专业术语的意义表述得具体完整,使听者能够准确无误地接受到对方所表述的完整意思,确保商务活动公平、快捷、有序的开展。

二、商务英语翻译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受文化差异影响导致语用精确性较差

由于受各国文化差异的影响,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语言表达习惯和词汇体系都是不同的,汉语和英语在语言表达习惯和词汇体系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国际贸易的商务活动中,双方交流人员在邀请、称呼、问候等环节的语言交流都存在差异。例如,当你成功地帮助了一个人或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对方向你表示感谢时,中国人经常回答“不用谢”或“不客气”,但在西方的英语中却使用“you are welcome”来回答。中国作为古老的文明国家,人们受古代传统的文化影响较深,在语言交流时,经常表现出谦虚、委婉,经常使用一些模糊性词语来表达要说的意思,这就造成了在国际贸易的商务活动中由于语用精确性较差,直接影响到我们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

2.词汇的翻译缺乏准确性

由于受东西方文化较大差异的.影响,一些英语在翻译成汉语时很难表达出英语的完整含义,而一些汉语在翻译成英语时也出现了很难表达出汉语的完整意思,造成了词汇在翻译时缺乏准确性的这一现实问题。例如,英语“desk copy”一词,原始的完整的意思是“向作者赠送样书,表示感谢”,而翻译成中文后,就直译成“赠书”,没能完全表达出该词汇的完整意思。在国际贸易的商务英语翻译中,还经常会遇到中英文都有的单词,但由于历史文化的不同,词语在表达意思上却存在较大的差别,给翻译工作造成较大的困难。例如,“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它代表着权力、力量和吉祥,古代皇帝被称之为“真龙天子”,中华民族被称之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把“龙”译成英语就是“dragon”,而“dragon”在英语中表示恐怖的妖怪和怪物,是贬义词。

3.句式的翻译经常出现偏差和错位

中华民族是东方文化的代表,东方文化非常注重形象思维,而西方国家则比较注重抽象思维,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直接造成了英语句式翻译会经常出现偏差和错位。英语句式的逻辑性较强,重视句式的完整性,使用的人称非常少,在客观事物的描述上非常重视,这就使我们在商务英语翻译时会经常看到大量的被动句式。汉语语句的特点是信息表达的完整性,讲究悟性和意会,对语法的应用较少。由于英语和汉语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在商务英语翻译时,句式的翻译经常会出现偏差和错位,大大增加了商务英语翻译的难度。

三、商务英语翻译的有效对策

1.注重培养商务英语翻译跨文化翻译的意识

由于世界各国存在语言、民族、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历史习俗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有些我们了解掌握,有些我们并不了解,这就造成了由于跨文化因素的影响,使我们要表达的意思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下翻译出来的结果却完全不同,造成了相互的矛盾,使商业活动无法正常地开展,制约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因此,只有正确了解和充分掌握交际双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才能把要表达的意思完整地翻译出来。只有注重培养商务英语翻译跨文化翻译的意识,才能较好地解决商务英语翻译中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问题,实现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有效地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健康、快速发展,最终实现我国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2.加强商务英语翻译的规范和一致性

商务英语翻译大多数涉及到的都是一些文书和专业性较强的文件等,这就需要句式、语用、词汇等的忠实完整和简洁得体,必须确保翻译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翻译者在翻译时必须遵循忠实于原文、行文规范一致、语体相当和灵活转化等原则。加强商务英语翻译的规范和一致性,可以使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忠实于原文,准确地将原文的意思用译文语言简洁地表述出来,并符合商务文书的语言规范和行文规范,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原文的意思。

3.有效提升专业术语的驾驭能力

商务英语翻译的专业性强,与普通英语翻译有着较大的区别。商务英语翻译在熟练掌握常用词的基础上,必须还要熟练掌握自己涉及到的相关领域的数量可观的专业词汇,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涉及的领域较广。为了准确地翻译各种文件,翻译者必须还要掌握相关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等。商务英语翻译还要熟练掌握和运用商务英语翻译的技巧和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等,避免出现专业术语普通化,失去了专业术语要表达的真实含义。因此,要想提高商务英语的翻译质量,翻译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了解和掌握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差异和民族风俗等,增强跨文化意识,才能增加翻译的准确性,才能有效提升专业术语的驾驭能力。

4.重视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元素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发展已经是我国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随着我国和世界各国经济交往的增多,商务英语方面的外来词汇也越来越多,我国的词语推广到世界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重视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元素,可以有效地使中西文化进行很好的交流和融合。例如,我国知名品牌天津“狗不理”包子,在走向世界时选用了“Go Believe”作为英文商标,成功地在全世界进行了推广,“Go Believe”在发音上不仅和“狗不理”高度契合,并且使西方国家的民众可以产生值得信赖的感觉。又如,世界著名的服装品牌“Gold lion”打入我国市场时,巧妙地采用了译音的手法,抓住了中国人追求奢华和图吉利的心理,将其直译为“金狮”,译音成“金利来”,成功地占领了中国市场,受到广大中国消费者的喜爱。

参考文献:

[1]张志华.跨文化视角下商务英语翻译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8):146-147.

[2]刘洪武.浅谈商务英语词汇的特点及其翻译[J].中国商界,2010(10):272.

[3]周念.商务英语翻译中错译的主要原因探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111-113.

[4]芦文辉.商务英语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吕梁学院学报,2016(3):31-33.

[5]刘春环.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J].文教资料,2006(6):134-135.

毕业论文摘要英文用什么时态

既然是摘要,那就是对已近发生的事做概括,所以主体最通常的时态是一般过去时. 一般现在时 也不是不可以,只是用与这种情况很容易犯错,导致时态混乱,很少有人这样用.

论文摘要英文翻译时态,英文摘要时态的运用也以简练为佳,常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少用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进行时态和其他复合时态基本不用。

一般现在时。

用于说明研究目的、叙述研究内容、描述结果、得出结论、提出建议或讨论等。

分别举例如下:This study(investigation) is (conducted, undertaken) to…The anatomy of secondary xylem(次生木质部) in stem of Davidia involucrata (珙桐) and Camptotheca acuminata (喜树) is compared. The result shows(reveals)…,It is found that…The conclusions are…The author suggests….涉及到公认事实、自然规律、永恒真理等,当然也要用一般现在时。

一般过去时。

用于叙述过去某一时刻(时段)的发现、某一研究过程(实验、观察、调查、医疗等过程)。

例如:The heat pulse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study the stemstaflow (树干液流) of two main deciduous broadleaved tree species in July and August,1996.需要指出的'是,用一般过去时描述的发现、现象,往往是尚不能确认为自然规律、永恒真理的,而只是当时如何如何;所描述的研究过程也明显带有过去时间的痕迹。

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

完成时少用,但不是不用而过去完成时可用来表示过去某一时间以前已经完成的事情,或在一个过去事情完成之前就已完成的另一过去行为。

例如:Concrete has been studied for many years. Man has not yet learned to store the solar energy.?

英语论文参考文献时态

一般现在时。因为论文基本上都是TruthStatement.若是有关采访类的,是过去式。

一般现在时就好了,想一些带有议论性的文字,都可以用一般现在时来表示

我的英语在班很好我认为是一般过去时

在撰写英文论文的材料与方法时应该使用过去时。

过去式(past tense)是英语语法的一种,表示过去某个时间里发生的动作或状态。一般过去式的动词通常用动词原形的过去式形式来表示,而动词的过去式是在动词原形的基础上变化的。动词的过去式可分为规则动词和不规则动词。

1.过去发生的而已经结束的动作需要用一般过去式来表示。

2.表示过去某个时间里发生的动作或状态。

【过去时态】表示行为、动作和状态在各种时间条件下的动词形式。

【过去时态结构】是指过去时态下的动词形式的语法构成。

动词变化规则:

一般动词直接加-ed,例如:look-looked;

以哑e结尾的动词直接加-d,例如:dance-danced;

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变y为i再加ed,例如:study-studied;

以重读闭音节结尾,末尾只有一个辅音字母,双写这个辅音字母加-ed,例如:skip-skipped;

以c结尾的动词,要变c为ck,再加-ed;

以l结尾的动词,若以非重读音节结尾,则末尾的字母双写与不双写均可。其中不双写的是美式拼写。例如:travel-travelled/traveled(美);

部分以-p结尾的动词同样遵循第6条,这类词多由“前缀+名词”构成。例如:worship-worshipped/worshiped(美)、handicap-handicapped/handicaped(美)。

注:英语26个字母中,除了a,e,i,o,u 这几个元音字母外,其他都是辅音字母。

不规则动词变化:

动词过去式与原形相同;

动词过去式以-ought或-aught结尾的单词;

动词过去式由原形结尾的-end变为-ent;

动词过去式以-elt,-eft,-ept结尾;

动词过去式与原形比较,其中一个元音字母发生改变;

动词过去式以-ew结尾;

动词过去式-ee-变为-e-。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