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上除了本子质量和论文基础外,评审会不会看职称(例如歧视助理研究员、博士后)、教育背景(本科和博士学校)、所在平台(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些?
你能说这样的话,看来是被伤得很深,我很同情你,但是我实在无法赞同你的观点。 假如你是三无人员,既没有牛B师长,又不在牛B单位工作,请问你拉关系跑门路,能比那些有背景的牛人厉害吗?你非要用“关系”这个弱点去跟别人的强项比,你能比的过吗?假如国家基金面上项目对三无人员还留有一点机会,我想恐怕就是靠自己学术能力和水平取胜了,这是三无人员最能掌控的一件事情,如果不抓住这最后的一点机会,非要认死理,就是要跑关系,我想中标的可能性或许更低。还有,从今年开始,面上项目加入了相当比例的大同行评审,以前小同行之间或许还可以打听到,现在函评阶段想要找到评审专家难上加难。 此外,我告诉你一个残酷的现实,能打招呼,或者说打招呼有用的,那都是圈里的牛人,一般人打招呼根本没人理,尤其是青椒,你就是找到评审专家了,人家也未必给你A,说句不好听的,你算哪根葱?你以为你开几次会,或者和专家喝几次酒就能打入圈子?关系网的形成是靠利益交换建立的,作为青椒,我们能跟牛人有啥利益交换?送烟送酒还是送钱?
我评的时候,先选出创新性好,思路清晰,逻辑完整的本子,然后再看代表作的质量以及和课题的相关程度,最后才是职称、平台这些,但这些就是了解一下,不是重点。 我本科毕业出国,PhD导师是个放羊型老外没有国内的关系,一个月见一次提前两周约时间的那种,毕业时就6篇三区文章,回国以后也是靠自己慢慢琢磨,8年下来中了青年+2个面上,从来没有找人打听过,都是发榜才知道的。 虽然申请优青屡屡失败,但我一直觉得国基金还是相对比较公平的,自己也是靠着国自然的支持慢慢做起来的,从211高校里连办公室都没有长年占座乃至睡在图书馆的副教授,到现在四非高校的学科带头人,带领一个9位老师组成的小团队。文章来说,刚回来的时候一直低水平灌水,回国第一年为了拿文章奖励付首付发了28篇独立通讯但都是三四区的,慢慢到现在追求质量,每年只发4、5篇,保证3篇一区基础上冲1篇子刊,近期也有了一些转化成果,获得了省部级的奖项,都是在国基金的支持下才能做到的。
主要看认不认识你
我第一次申请青基中了,青基结题的当年有资格申请面上,第一次申报也中了。2年后,我又可以申请第二个面上,但是连续两次不中,根据基金委政策,我随后不得已停报了一年,之后再次申报,终于中了。这三个获批的国家基金,我从来没有找过函评专家。 关于那两次面上申报失败,我从来没觉得是因为没打招呼的缘故,相反,经过与同事讨论交流,我认识到我的申报书确实存在不足。我不是善于交际的人,而且脸皮薄,不愿意找人打招呼。但是,我愿意花功夫提升科研水平,打磨申请书,这些都是我能够掌控的事情。 不过,话说回来,每个人的做事方式差别很大,没有孰优孰劣,只要不违法违规,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去做就好,经过几年,不管成功失败,总会获得宝贵的人生经验。
看你说的,我自己就是三无,3个基金全是国家公布才自己查到的。没任何门路和消息
从我的经验来看,我不大关注你的职称和以前从哪里毕业,至于你目前的工作单位,我关注的是你的研究平台能不能不支持你的项目运行。因为我是做生命科学研究的,很依赖研究平台,所以这一点比较重要。 话说回来,即使大家会看你说的这些东西,难到你要因为这些不确定的因素放弃申请吗?如果不是,那就别想那么多,主动出击,做好自己能把控的事情,把本子质量提升上来最实际。
个人认为,三个人当中得找到2个,五个人当中最少得找到3个,才比较有把握。少相信那种 什么 三无人员通过自己努力 一个人没找到 就能中的那个鸡汤了,那是不可能的。你的本子再好、基础再好,陌生人 可以给你B,但是基本不大可能给你A,所以还是中不了。
一派胡言!等你中了,你会有另一番感悟!
有朋友跟我抱怨有人找他打招呼,他说:如果本子确实不差,他会考虑给B;如果确实好,他会给A;没打招呼的,只要写得好,他一定给A,因为他实在不忍心对那些用功的人下死手,将心比心。看来,评审专家还是有节操的。
这位兄台,我倒希望我说得是一派胡言! 但是从身边中的样本来看,都是找到人的。 你看看资助率就知道了。 现在MS资助率大约是15%多一点,大约10%给的是大佬和大佬团队的弟子,剩下90%去分5%的蛋糕,18个普通老师,中一个。
我觉得,能显示你能很好完成项目的东西,都会看的。如果你不具备这些客观条件,那么在申请书里应该用简练明确醒目的语言消除评审人的疑虑,让他们信服你的能力能够完成项目,比如通过与著名机构和或人物合作,得是实实在在的合作,最好给出证据(比如同意合作信,长期合作计划,合作发表过论文......),你自己的基础和申请书写作都要与项目直接相关,对于我们这样没有背景和经历的人,只能拼学术能力了,下功夫阅读和写作,如果真的写得完美,不光是科学内容完美,申请书语言也完美,读来是一种享受,那么应该能申请到,因为大部分评审人是公正的。
我感觉发几篇领域顶刊最重要,其次多和小同行交流
看导师头衔?院士,帽子?
也不是,你说的那种情况确实有,但是学术界还是有公心在,碰到真正好的本子,别人会认可你的。本子的创新性很重要,一定多找大佬帮忙提意见,真正懂行的人几句话就能指出你的问题,不要抱残守缺觉得老子天下第一,其实很可能是踩到了坑里而不自知
面上项目还看个毛线导师
自古都是 成王败寇,你成功了,你说的都是对的。但是我也想反驳你几句: (1)周边中的,全是找到人的;闷头搞科研的,基本一个都没有。 (2)找到人的确不一定就能资助,但是可以极大提高命中率。比如你本子写的不错,在a和b中间徘徊,找到2-3个人,基本就中了;如果不找人,基本就是中不了。 (3)ms本子 评审并不需要大牛,普通老师都可以评审。就是:我评你、你评我,本来就存在利益交换。不是什么优青、杰青评审,非得有啥人才称号。
本子质量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你说的其他方面,肯定会看,但不是决定性的。
比如是专职科研人员(助理研究员),本科双非,工作单位双非,这些影响大吗?
嗯,你说得对,那你为啥还要申请呢?别申请了,反正也中不了!自己不努力,就找客观原因,这样的人,能中才怪呢!
大课题可能赢面大,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这样,还是老实写课题做研究吧!尽人事听天命
我们有4个同事,都是没有青基,直接上的面上。有2个同事,后来读的博士,毕业都超过35岁了,直接申请面上,中级,都上了。不过一个是2010年(毕业后第一次申请就上了),一个是2020年(毕业后申请了好多年)。 现在越来越卷,不过有好文章,还是有优势的。
本人三无,无平台,小学校,不认识任何人,周围中的大部分是认识人中的,去年五个函评,三个建议资助,本子还不够优秀是确实,但不给的就说我论文水平不行基础不行,本子和基础都好是硬道理,至于认识人吗,当然最好啦
又偷偷的看了一遍本子,觉得各方面写的还可以,是不是幻觉啊?
估计会看导师
主要还是看东西
好的,谢谢解答!
276 浏览 3 回答
297 浏览 4 回答
353 浏览 4 回答
165 浏览 5 回答
141 浏览 5 回答
85 浏览 8 回答
138 浏览 3 回答
205 浏览 5 回答
191 浏览 5 回答
318 浏览 2 回答
331 浏览 4 回答
123 浏览 3 回答
324 浏览 4 回答
306 浏览 5 回答
164 浏览 3 回答
330 浏览 3 回答
110 浏览 3 回答
296 浏览 3 回答
130 浏览 5 回答
276 浏览 6 回答
97 浏览 4 回答
285 浏览 5 回答
124 浏览 7 回答
146 浏览 1 回答
349 浏览 7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