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都啥时候了,还信这个
收到了!
怎么天天都有这样的帖子,建议版主定时看看删除。
打招呼这件事有个很大漏洞,来年按惯例会参加会评的专家,函评阶段太多人送人情!这个事,基金委不可能没有感觉。
有些优青几乎没什么拿的出手的成果,全靠大佬力挺,还成为了会评专家,又是搞重点,又是搞重研发。近千万的经费,什么像样的成果都没有。我们的窦校长履新基金委主任,希望能大刀阔斧的改革,会评专家接受纪律审查,看看有几个乱来。
先评内容,再评基础成果,分开打分,给研究内容打完分后,才能看后面的,才能继续打分,不就匿名了。
等等看就行了,肯定还是换汤不换药
国自科学习博后面上的评议方式不就好了嘛,申请人信息对评审人匿名。自己就没这个决心
申请书匿名,给出代表作排名和中科院分区及引用次数。提交评审结果后可查阅代表作具体标题和申请人个人信息。
这很难真正匿名吧?不都是要写自己的论文发表情况吗?一查不就知道了?项目申请和论文发表不同,项目申请不仅要看你申请书怎么样,还要看你过去的研究情况,否则光吹牛不就可以了,谁知道你能不能完成?
哎,总有人年年是会评专家
好
231 浏览 3 回答
214 浏览 3 回答
153 浏览 8 回答
211 浏览 5 回答
332 浏览 5 回答
191 浏览 4 回答
252 浏览 6 回答
210 浏览 4 回答
197 浏览 3 回答
293 浏览 9 回答
130 浏览 4 回答
233 浏览 4 回答
189 浏览 5 回答
254 浏览 6 回答
306 浏览 2 回答
281 浏览 6 回答
168 浏览 4 回答
334 浏览 6 回答
150 浏览 6 回答
317 浏览 9 回答
220 浏览 5 回答
312 浏览 4 回答
164 浏览 5 回答
158 浏览 3 回答
136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