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看看大家评职称的条件。
我们是不看基金,不看文章,看和投票领导的关系。我面上基金,副高5年评不上,果断离职,出来直接中职评正高上了。单位风气不正,再努力也白费。
国基相对公平,正因为相对公平,才能在浮躁的社会下成为学术基础水平的试金石。青年基金都拿不下来的教师,确实不适合再走学术之路…….
说得对,也看学校,不过我也认可,一个大学老师都发不出一篇好点的论文,我认为上课水平也就那样。虽然现在说不能唯论文。但我是头四年青年就是中不了,结果第五年中了面上,才开始学术之路,感觉是痛苦多一点。但如果看淡点,要求少一点,生活还是蛮快乐的。
一棍子打翻很多人啊,我就见过很多青基没拿到,反而能拿面上的
在我们这里评职称时,教授委员会的投票就可以决定让省基上,让国基下。领导答复说原则上必须有国基,但是可以不按原则来评。遇到这种单位领导,你都没处说理去。。。。
唯基金和唯论文本质上还不是一样?甚至更恶劣,高水平论文是国际评审,其实比国内评审的基金更公平,更说明个人学术水平!现在光谈破除唯论文,其实最该破除的是唯项目,唯国基!只是可能破除项目导向,会动一些大佬的蛋糕,所以他们是不会支持的罢了。
因为青年基金改革,2018年以前还可以带团队,所以以前写得中等水平,挂上大佬的名字也可以沾光。毕竟身边有活生生的例子,拿到了青年基金后面做得很一般。2019年以后,青年基金只看个人,但是如果是大佬的学生也比三无人员强。2020年以后,感觉神仙打架,很难很难。2020年第一次写自己的本子,1周写完,有幸上会,会评未过;站在人生的分叉路口,有点迷茫,也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适合做这行;毕竟年龄摆在这,大龄女博士后;2021年,忙里偷闲花了3天把去年的改了一下,没管了,不抱希望的时候,今年居然中了。毕竟作为三无人员,本人打探不到任何消息,也没有人脉啥可以依靠。为什么时间少,因为平时经常被自己老板欺负;我闲的时候他也闲,我忙的时候他不信;每次需要忙活自己事的时候,总是把乱七八糟的事丢给我;别人给他提前一个月的事,一个月前不说,截止还有3-7天的时候来找我。
你错了,就是因为 基金 比 纯数SCI数量 更合理,才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 另外,正如被点赞最多的那个帖子所言:只要在自己领域中科研水平还可以的青椒3年内基本都拿到国家自科青年基金了,如果一直以来青年基金都拿不下来的教师,确实不适合再走学术之路……. 其实早点转行也是对自己好
我们学校文件副高是市厅级。其它更高级别课题只是锦上添花。不少人还是没有市厅级评上的,靠教改课题评的。我本人15年之前拿省基3项,17年拿国基,19年评的副高
在国外,如果青年老师拿不到一个高质量有分量的基金项目,那肯定要实验室关门和走人的。国外就两个出口:终身教职或走人
这话说的,现在哪个高校不要求国基,不适合难道让人辞职吗?
有也不定能上。我3个国基面上,5篇SCI一区,当然还有其它项目+专利+专著等等,评正高第一轮投票就刷了!!
我们学校没有明确国基,就要求必须有国家级项目
有些学校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不能用来评副高/正高职称,但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是可以用来评副高/正高职称的
这个太赞成了!!!评职称同理,一直说不要唯论文论,但是对于我们这些非临床的岗位,不看这些实打实的科研水平,难道比拼谁更有关系和人脉?
必须 面上才能评正高,而且面上只是其中一个条件。
评副高需要国家自然基金,讲师不需要
哈哈 让我想起一个表情图: 你这话好tm伤人
省级算。但是实际上没有国家级的根本评不上
说实话,在木。哪怕不说话只看,都可以学到很多
青基没拿到的是多数人好不好。
大部分都要国基吧
地级市普通三甲医院,博士三年拿不到国青转杂工,自己走人
不一定,按各个省市职改办的规定。但是这只是门槛,你可以申请职称,能不能评上就要看你和其他同组的人PK了,高校的教师系列职称不单纯看科研的项目,还要看科研论文、科研奖励、教学奖励、教学项目等东西。可能有人一个国家基金就评上教授,也有人两个国家基金评不上,因为可能其他成果不行,也可能他所在的组其他人太强。。。
项目上: 国家基金。省级课题
我约10年前评职称时国基很少,而我却有一个面上
看来我们学校差不多呀,我是头几年都是小项目在重复,17年拿了省重点攻关,同年又拿了面上。。。但是从此以后就没有机会中青年基金了。工作头四年特别难,死活不中。
青基拿不下来的人很多,也有发一区、二区论文的,发几篇EI的也可以拿青基,不能以青基判断是否适合做科研。有老板帮衬是青基能否拿到的重要因素。
除非是牛人,否则不可能
我们单位也是,什么鬼职称评审文件,都是没用的,学术水平再高,不会搞事也不行。高校风气不正。 一个青年老师有顶刊,有青基,被人家青基都没有的人弄下来。
很多地方的门槛低,但有比例限制,要看竞争对手的实力,水涨船高。
胡说八道,基金的目的在于资助科研,一切都是为了服务科研,请不要本末倒置!
说得好,会写本子的人不一定会做科研,会做科研的不一定会写本子。基金就是一个忽悠的人的本子,有多少基金结题成果是有应用价值的,具备科研价值的?
不要忽悠年轻人了,都副高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我们当地一所单位的人事处职称规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算科研项目
上海几所市属高校,拿个省部级项目加三四篇文章就能评上
学校不要求,学院要求。这几年越来越水涨船高的感觉
基金也要看关系的呀,大兄弟,尤其是面上!唯有你发的科研成果才更公平,更有说服力,而且是发表在国外高质量期刊上的成果!呵呵呵呵
要求有国基才能评职称的高校,才是真是值得人才努力奋斗的地方,最怕标准低得吓人,能否晋升高级职称全凭领导的意愿。
我们学校评教授不需要国家基金。反正我们学院的老师4个国自然面上基金评了5年评不上教授
国家级项目里最容易的应该就是国基了吧
健康委的还真的只能算省部级,只有科技部,基金委,发改委,gf项目才算,大多数单位都这么认
对啊,我们这也有青基没拿上,科研做的好好的人
不是哦,某个小学校
省级算,但上的基本都有国基
有一个JKW的项目,也算国家级,结果评职称的时候翻脸不认人,说必须有国基,呵呵
要看评什么职称吧,我们学校评正高必须要有结题的国基金,其它层次没要求,小学校跟外地的985/211比不了。。。。
因为你优秀得大大超过那些专家,让他们很不爽,所以你被pass
还有是有高校吧。有时候有的方向的确没有那么好中基金,不好水SCI呀。
239 浏览 5 回答
318 浏览 4 回答
198 浏览 7 回答
250 浏览 8 回答
260 浏览 4 回答
260 浏览 11 回答
149 浏览 5 回答
296 浏览 3 回答
120 浏览 3 回答
261 浏览 5 回答
315 浏览 3 回答
92 浏览 4 回答
113 浏览 6 回答
322 浏览 5 回答
355 浏览 4 回答
235 浏览 5 回答
247 浏览 3 回答
334 浏览 5 回答
286 浏览 5 回答
129 浏览 3 回答
246 浏览 6 回答
124 浏览 4 回答
296 浏览 5 回答
270 浏览 7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