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的评审意见,我一直都看,包括我学生的本子,无论中与不中,我都会把意见要过来非常仔细地看,琢磨里面透露的信息。
基金总体原则是优中选优,所以所有的评审肯定都是抱着挑刺的态度开始看每一份本子,包括我自己评审时也是这样。所以自己在哪些地方给了别人挑刺的理由?是否还能有改进的空间和余地是我每次都要认真读别人评审意见的初衷。几乎每次我自己觉得有缺憾的地方也都能被有些评委评论到,每次也都能或多或少有所收获。不排除有我觉得没有价值的内容,这些就无关紧要了。不少评审还是做到了给出的负面意见是有所依据的,有时候哪怕这个依据不一定靠谱。
总体来说,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是可以完全靠个人努力拿到的项目,关键在于不能有明显的硬伤与短板,再加上一点运气就能上。每个人对本子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喜好,不是某位大佬鉴定了本子不错就真的不错。把本子写得让我觉得“稀烂”的大佬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