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连续报了国自然,省自然,教育部,全部都没有中,真不知道后面该怎么办才好,唉
楼主应该是在高校吧? 我在研究所,仅一年无新增项目经费,就被某位yan姓“负责人”各种穿小鞋,排挤出团队 每次例会必指名道姓骂:x博士团队短板,累赘,别人挣钱养着你不惭愧吗? 现在换了团队了,空气都清新了
2020年34第一次申请省青年没中(1篇一区sci), 21年35岁换了本子申请国青没中(1篇sci,上会了投票未过半), 22年部分修改申请国自然面上没中(2一区+1二区,没上会),22年中一个省面上, 23年申请国自然地区中了(2一区+2二区),省重点没中。 现在最遗憾的是21年的青基,如果我早点发几篇文章没准就中了
人家好心给你分享经验,你4篇一区还没中的优越感在哪里哦,现在很多有顶刊的都不能保证一定能中,虚心接受经验,好好打好基础打磨本子才是最重要的。
哈哈,我连续五年都这样,还不一样过
做好一辈子都不中的心理准备,说不定反倒容易中。
我今年是5篇代表作,4篇一区的哦
祝贺你,哪有天天 都能拿基金的,谁还没有个高潮低估啊,团队PI不仗义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形成寡头垄断,项目评价结果受人情影响干扰极大,大牌教授及其弟子极易获得基金支持,其他人则异常困难,二八效应显著,评审公平性、资金使用效率没有保障。建议将累计影响因子(第一/通讯作者且第一单位)÷经费(国家级、省部级、市级基金资助总额)作为一项参考指标,避免经费过度流向学术寡头。搞毕业制度,一生仅限拿2个面上,鼓励往上走,让面上真正成为面上。学新西兰搞摇号,严格限项,节约评审资源、避免人情干扰,扩大资助面,力保公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厚积而薄发,每年发一两篇文章,总会中的
前辈可真的不敢当,我就一个普通科研小兵,在小木看大神们的帖子给自己加油鼓气坚持下来的。 有了项目就开始想怎么做实验怎么发文章怎么结题怎么写下一个本子。感觉科研之路就没有一天轻松的,着急也没用
我四篇中科院1区,青基没中
不中才是正常的,一次就中,那还了得。准备好一辈子不中才是正常心理
我连市级项目都没搞上 哈啊哈或
回去送外卖
教育部是什么项目?
继续努力
向前辈学习
147 浏览 4 回答
311 浏览 5 回答
114 浏览 5 回答
103 浏览 4 回答
145 浏览 5 回答
92 浏览 5 回答
250 浏览 8 回答
168 浏览 6 回答
263 浏览 5 回答
134 浏览 4 回答
91 浏览 2 回答
178 浏览 8 回答
208 浏览 8 回答
324 浏览 3 回答
247 浏览 6 回答
229 浏览 4 回答
209 浏览 4 回答
83 浏览 3 回答
167 浏览 7 回答
223 浏览 4 回答
309 浏览 6 回答
220 浏览 6 回答
106 浏览 3 回答
149 浏览 3 回答
360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