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三次申请青基,终于中了。实话实话,本人研究方向已经算是非常小众了,应该来说遇到非同行的概率是极低的。但即便是这种情况,3年来次次有个C,即使今年中了,5个评审人中也依然有个C(3年15个评审人,12A3C)。在能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当前的国基评审很大程度看运气或者看面子(你so秀的能力有多强、涉及范围有多广)。这对不在核心团队或者行业尖端学校的青年教师有几乎不可逆的影响。所以,如果有后悔药吃的话,我想当初在选入职学校时应该毫不犹豫进大团队或者好学校(至于当初为什么没选,跟家庭、生活压力等因素有关)。
当然,该吐槽吐槽,该抱怨抱怨(总能碰到不懂装懂,胡说一通的专家),该庆幸庆幸(毕竟今年总算中了),毕竟相比于其他项目领导式拍板,国基已经是非常公平了。希望还没有中的小伙伴们,继续努力吧!再次散金1000。江湖路远、两年后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