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老师,当了国基终评的评委。 国基一共评几次呢?每一次评审的专家都选不一样的吗?是不是参与终评的评委就是最厉害的那种呢? 然后如果导师有国家重大基金,然后他的博士研究方向是他的重大基金的子课题,对博士有什么好处呢?对博士之后评青基有帮助吗?
两次,函评的专家水平正常吧,会评专家基本是领域内大佬中的大佬。
函评是不是初评的专家呀?会评就是终评的专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形成寡头垄断,项目评价结果受人情影响干扰极大,大牌教授及其弟子极易获得基金支持,其他人则异常困难,二八效应显著,评审公平性、资金使用效率没有保障。建议将累计影响因子(第一/通讯作者且第一单位)÷经费(国家级、省部级、市级基金资助总额)作为一项参考指标,避免经费过度流向学术寡头。搞毕业制度,一生仅限拿2个面上,鼓励往上走,让面上真正成为面上。学新西兰搞摇号,严格限项,节约评审资源、避免人情干扰,扩大资助面,力保公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88 浏览 5 回答
126 浏览 7 回答
119 浏览 5 回答
236 浏览 5 回答
93 浏览 7 回答
329 浏览 7 回答
208 浏览 6 回答
161 浏览 6 回答
263 浏览 3 回答
196 浏览 2 回答
85 浏览 3 回答
350 浏览 4 回答
270 浏览 6 回答
191 浏览 4 回答
156 浏览 6 回答
255 浏览 4 回答
314 浏览 6 回答
221 浏览 4 回答
194 浏览 4 回答
184 浏览 6 回答
306 浏览 5 回答
330 浏览 9 回答
237 浏览 5 回答
196 浏览 5 回答
289 浏览 6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