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NSFC基金委改革力度颇大,几乎每年都有新的举措,令NSFC这一国内最公正公平公开的基金更加完善和先进。但是,NSFC在制定实施某些新措施时却缺乏全面的调研和考量,导致申请人成为“试错”的牺牲品。例如,2019年函评有A+选项,2020年就取消了。这里,建议撤销“连续2年申请NSFC面上项目未中标者应暂停申请1年”的规定。因为:①现行的面上项目函评,很多只有3个专家。这样,偶然性很大(遇见仇家或者熟人),难以充分体现申请书的本质。②申请人连续两年因偶然因素未中标者,大有人在。若因此而暂停1年,是对科研人科研生命的浪费。③项目申请暂停1年,申请人的科研却不能暂停。但没有基金资助,申请人科研何以继续?④面上项目的申请人很多是研究生导师(甚至博导),暂停1年,对于目前国内大量扩招下的研究生(尤其硕士生疯狂扩招)的培养质量将产生不良影响。⑤实事求是地讲,一个科研的idea,因为暂停1年而延到4年后再申请,那时候此idea在国际国内可能已经不够创新了。现在见刊的Nature、Science论文,都是基于三、四年前的构思。⑥这种拖延的节奏,也不利于我国“加快”科技创新。⑦青年基金、大佬们的项目(重点、重大、国合、区域联合、杰青)可以每年申请,为何面上项目不能每年申请?⑧其实,最初面上项目是可以连续申请的,但几年前为了减轻评审负荷,制定了这一匪夷所思的规定。⑨全球所有科研基金中,只有NSFC面上项目有此奇葩的规定(其它国家,年龄限制项目倒是有)。⑩如今,面上项目的限项已经从3降为了2,减轻了评审负荷1/3。若现在取消暂停1年的规定,则评审负荷增加1/3,评审总量刚好与之前相等。⑾NSFC的“二八定律”、“优中选优”没有错,但是不能因为评审负荷重就剥夺别人每年参加比赛的权利。北大清华,也不是只能连续报考2次。⑿拿NSFC项目需要实力(申请书质量,必要条件)+运气(偶然因素,充分条件)。撤销暂停1年的规定,是解决“充分条件”这一漏洞的不二办法。⒀杰青已经从200人扩增到300人,优青已经从400人扩增到600人。面上项目,更应该放开申请。牛人本不缺钱,草根才亟需经费资助。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根基在于千千万万的普通科研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科技领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⒁建议:NSFC项目,除了人才类,其它所有项目(包括重点、重大、国合、区域联合)合并限项2项(申请和中标)。另外,可以吸纳更多优秀的青年专家参与到面上项目函评,以减轻评审负荷。 小木作为最具影响力的民间科研论坛(没有之一),理应担负为国家科技工作建言献策的责任和义务。烦请版主转给小木总舵主,上报NSFC基金委,非常感谢!
太看得起小木版主了。
很多官方的做法都是脑子一热做出的,并没有经过科学和实践论证
为你打call,尤其是对于限期考核、非升即走的人,2停1太不友好了
难,感觉面上现在是最不受重视的,各种政策和改革都是利好带“青”字的基金
楼主所言极是,现在的面上项目想中标,除了本子质量外,打包分组的运气以及指派函评专家的数量也是极为重要的,几乎淘汰了70%的申请者,后期的会评反而相对透明,总体是尊重基于打包分组的函评结果的。但这两者目前似乎还没有改革的动向。
直接邮寄到基金委
所以楼主是不是已经连续两年没有中了?
19年的A+太坑了,我因此没中
支持楼主建议,很好,很好,很好
放开了,到时候很可能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
23年面上的资助数量比22年还少了,虽然科研经费的总投入增加,面上的投入反而少了
一个人有发science和nature的能力会因为没有面上而无法进行科研吗?取消二停一,资助率会更低,难度会更大!高层次人才申请高层次项目,一般的,就都来竞争面上!
版主今天不开心,没心情处理
1. 面子上还过得去的项目 2. 撒胡椒面给大家上职称的项目 3. 其实就是一般项目换个名字
楼主的建议很好!建议面上项目也向本科生开放,这样本科生吊打教授的场面很可能上演吧,毕竟很多学校的教授一辈子都没中过国自然面上项目!
基金并不是为了选材用的,想通这点,你就释然了
有人一句顶一万句,有人刚好相反,一万句不抵一句
算了吧,省得单位过来逼着申请
,3
3
很有道理
188 浏览 5 回答
312 浏览 6 回答
129 浏览 3 回答
341 浏览 3 回答
337 浏览 2 回答
135 浏览 3 回答
106 浏览 4 回答
224 浏览 3 回答
310 浏览 8 回答
135 浏览 6 回答
326 浏览 3 回答
291 浏览 6 回答
349 浏览 2 回答
111 浏览 5 回答
90 浏览 3 回答
358 浏览 7 回答
263 浏览 4 回答
239 浏览 3 回答
348 浏览 4 回答
205 浏览 3 回答
212 浏览 4 回答
224 浏览 4 回答
167 浏览 4 回答
134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