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发信|转寄 我都接到了好几个电话 这些评院士的人 真的是没有任何底线 发动徒子徒孙 各种海底捞
有人说,中国的院士是一种病态的存在
现在哪种评审,哪种人才帽子不都是在找关系吗?有多少站在台面上的风光人物不是通过这些手段才风光的吗?
各个单位开始公关送钱,院士制度和职称制度一样罪恶
今年院士评审是50个专家国内评审,国内评审专家接到评审材料的都签署了国家保密协议,如果透露消息,国家永远禁止申请各种基金;如果这一轮过了,再过通过的名单的材料50份送到国外评审;如果再通过了,最后上会院士讨论,2天内给出结果。
任何的评审不都是打招呼吗?项目、人才、职称、论文发表等等 不打招呼,评审专家为认为你高傲,看不起人家
各种人才项目也一样
据说 1500-2500 价格
院士不光是学术头衔,还是地位的象征,有着很大的权利和政治影响力。对单位的发展影响也是很大的,各方利益博弈,发动各种资源打招呼就不奇怪了
院士评选,各位手段都比较老练 科技界的污渍
想法很简单,你不找关系,别人找了你就吃亏,所以大家都在海底捞
哎,要懂得规则~加油~
那你举报啊,发出来让大家看看是哪个呀
还有国外同行评审呢?找50个国外同行吗?那不还得翻译成英文啊?没听说谁交英文材料了啊
见了黄灯就冲锋,远视就是远方的诗
会送给在国内比较久的外国专家评审,比如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或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这些人。有些候选人早就已经在跟这些外籍院士勾搭了。
弄虚作假不好
冲锋
罪恶肮脏
145 浏览 5 回答
308 浏览 5 回答
225 浏览 6 回答
169 浏览 3 回答
129 浏览 5 回答
274 浏览 4 回答
83 浏览 4 回答
143 浏览 6 回答
197 浏览 3 回答
351 浏览 4 回答
196 浏览 5 回答
206 浏览 2 回答
85 浏览 2 回答
266 浏览 8 回答
223 浏览 4 回答
110 浏览 3 回答
237 浏览 5 回答
241 浏览 5 回答
353 浏览 5 回答
81 浏览 3 回答
163 浏览 8 回答
245 浏览 4 回答
325 浏览 4 回答
192 浏览 5 回答
267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