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人声称说:很多人建议工科只能拿一个国基项目,先不说,这很多人到底指的是谁?我只觉得这个观点是只关注个人发展,不考虑国家利益的错误理论。一般来说,理科很难带来直接生产力,工科的蓬勃发展会让国家经济快速进步,最终会反哺给国家带来更多的科研经济投入,国家已经经历了一次唯文章论为代表的重理轻工的不合理现象。导致了目前卡脖子等一系列问题。这种提议会把工科发展推向深渊。本来现在科研院所和高校工科人员与技术就严重不足,企业也没有过大的能力去解决太多工科问题,如果再把国家资助给剥夺了,这样会导致一个工科人员的科研生涯干了不到10年就戛然而止,中国的工科发展将会被扼杀,靠理科能解决卡脖子问题吗? 我倒是建议应该增加新的面相工科和理工结合的基金,严审重点研发项目,取消这种拉帮拽的几个课题凑成一个大项目的机制,提高其实际验收质量,建立长效的评审机制,以及配套的长效连续资助机制。中国卡脖子的问题,更多的是小问题积累为大问题。现在的重点研发只能够表现出表面上大的政绩,很多产品和技术无效,浪费了太多的国家人力与物力。应该严格限制理科人员进入工科的重点研发,这么多的理科背景的人进入重点研发项目真的有效吗?
“取消重点研发项目这种拉帮拽的几个课题凑成一个大项目的机制。中国卡脖子的问题,更多的是小问题积累为大问题。现在的重点研发只能够表现出表面上大的政绩,很多产品和技术无效,浪费了太多的国家人力与物力。”同意!
同意,大佬分钱游戏。
确实
有一定道理
很多人很重视申请基金,甚至不惜造假欺诈,结题和审核草草应付。
萬事如意
当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所学与企业所需严重脱节,已经说明“基金文章帽子评价体系”的弊端。
000000
299 浏览 3 回答
342 浏览 3 回答
228 浏览 2 回答
285 浏览 3 回答
320 浏览 4 回答
338 浏览 3 回答
209 浏览 8 回答
188 浏览 4 回答
82 浏览 3 回答
226 浏览 3 回答
269 浏览 3 回答
174 浏览 3 回答
332 浏览 4 回答
312 浏览 4 回答
192 浏览 2 回答
314 浏览 9 回答
234 浏览 6 回答
332 浏览 9 回答
157 浏览 6 回答
281 浏览 6 回答
92 浏览 7 回答
292 浏览 8 回答
210 浏览 6 回答
132 浏览 3 回答
196 浏览 7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