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目前国内科研现状,针对自然科学基金函评提一点个人的小建议,主要目的是争取尽量公平的效果。一是尽量增加每个申请书的函评专家数目,可以从目前的5位扩充到7位,甚至9位,这样可以尽量加大打听消息的难度;二是计算分数时,可以掐头去尾,去掉一个最高分与一个最低分,这样就尽量剔除了团伙关系户的友情分以及竞争对手或有过节双方的恶意打低分的影响。个人的一点浅见,跟大家分享一下,权做抛砖引玉。
突然想起来,有个会评专家说,他有一次会评有个AAC,两个A的专家不太懂,打C的那个人说的整个本子有根本性的原则性的理论错误,他们看了确实是打C的人对了,就给毖掉了,但是掐头去尾这种情况就完犊子了,会让他过了
没法照顾到绝对公平,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还是想办法把自己的科研做好就行
掐头去尾,可行,楼下那个什么匿名评审完全不可行
哪有那么多人力来评审呢?
体操跳水裁判可以,评审也可以
所以也很难说,有时候真理在少数人手里。当然匿名评审技术上根本不可能
应该大同行评审,专家7个,最高分和最低分。
要不怎么叫权威单位呢。权威包括几层意思,一是研究的水平高,一是行业地位高,一是人多且牛,还有就是朋友多。所以这个结论几乎是必然的,而且对他们来说是良性循环,对其他小同行来说就是恶性循环了。
扩充专家库,很多青椒都可以吸收进来做评委呀。电脑系统分发一下,并且不需要增加其他资源
这是个例。
216 浏览 2 回答
98 浏览 4 回答
93 浏览 3 回答
92 浏览 2 回答
149 浏览 3 回答
335 浏览 3 回答
87 浏览 2 回答
342 浏览 4 回答
107 浏览 2 回答
185 浏览 5 回答
102 浏览 5 回答
100 浏览 4 回答
349 浏览 2 回答
285 浏览 4 回答
250 浏览 2 回答
319 浏览 3 回答
253 浏览 3 回答
286 浏览 2 回答
126 浏览 2 回答
117 浏览 3 回答
136 浏览 3 回答
352 浏览 6 回答
159 浏览 6 回答
189 浏览 7 回答
182 浏览 2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