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审人都知道, 国内现在非一作非通讯的论文很多都是挂名的。。。
双一流的学生有的确是能干,但是双非学校的研究生尤其是硕士研究生大都以混文凭为主,导师要帮学生毕业,替学生写文章,是学生绑架老师。
可能还存在一种认识,都在申请面上项目了,全部是一作,是不是压榨学生的成果呢,难啊,不同评审专家有不同的看法。
基金评审专家又不傻,一般不认可并列一作作者和并列通讯作者的
在院士和杰青组的小老板不一样得挂这些大佬,不照样拿基金
现在通讯作者都在互相挂名,之前一篇文章两个人可以用(一作和通讯),现在一篇文章好几个人可以用,并列通讯都可以用。到现在都搞不清楚,共同一作和共同通讯是什么东东。反正大家产量上来了,可以堂而皇之的拿来申请资源。
看年龄,年龄小大概率是助理教授还在搞文章。年龄大大概率是压榨
最好5篇一作且通信。不含多个第一作者或通信的。
你把因果关系搞错了,他们拿基金并不是主要因为这个,他们拿基金主要因为关系
现在非一作非通讯的论文很多都是挂名的, 现在一作通讯的论文很多都是挂名的
这么说吧,就算共一,通讯是挂名的,你能凑够5篇,也比那些用了非一作非通讯的强。
领导通讯不都是挂名吗?职称晋升都有效,不挂得罪领导给你穿小鞋,哈哈
其实合作的话就有共同第一或者通讯,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
111
领导挂通讯作者也是稀松平常
104 浏览 3 回答
251 浏览 3 回答
114 浏览 6 回答
230 浏览 9 回答
341 浏览 3 回答
93 浏览 6 回答
355 浏览 2 回答
246 浏览 9 回答
177 浏览 3 回答
107 浏览 6 回答
142 浏览 3 回答
82 浏览 3 回答
298 浏览 5 回答
354 浏览 3 回答
157 浏览 3 回答
356 浏览 6 回答
189 浏览 9 回答
262 浏览 8 回答
232 浏览 4 回答
216 浏览 6 回答
216 浏览 3 回答
164 浏览 5 回答
321 浏览 3 回答
85 浏览 8 回答
261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