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中国第一篇数学论文的发表

发布时间:

中国第一篇数学论文的发表

1、简介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出生于金坛金城镇,是世界著名数学家,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在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美国著名数学家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院士”。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2、华罗庚少年 华罗庚少年时候由于得到数学教师李月波及于维克的教导下,就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他为了研究数学,写了不少数学论文,18岁那年撰写第一篇数学论文《六次方程简式之研究》在上海《科学》杂志发表。民国19春,他又发表另一篇数学论文《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而引起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的高度重视。1920年8月,罗庚成任清华大学图书馆助理员。此后他工学兼顾,用6年半时间读完高中至大学的全部课程,同时学习英、法、德语言,而用这三种国语发表十几篇论文,其中5篇发表在美、德、日、印度等国权威性的杂志上。23年担任中华文化教育基金董事会乙种研究员。民国25年他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在两年间,写了18篇论文,先后发表在苏、法、德、印度等国。他彻底解决欧洲数学之王高斯提出的完整三角合估计问题,轰动了剑桥,被誉为“剑桥的光荣”。3、华罗庚中年 民国27年,罗庚学成回国,就任西南联大数学系教授,兼任中央研究院院士、资源委员会委员。31年完成巨著《堆垒素数论》,荣获一等第一名特奖,35年10月,他应爱因斯坦的邀请,赴美参加由各国数学家参加的研讨若干未决的数学问题讲学会。在美讲学期间,又开展对“矩阵几何“自型函数”、“多复变函数论”、“空间扩张”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重要成果。后担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客籍教授。37年春,他受聘为美国伊利诺大学终身教授。4、华罗庚逝世 1950年1月,华罗庚回祖国,出任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1952年7月起他负责筹建数学、基本理论数学、数学逻辑、力学、数学物理、应用数学、计算及计算机8个研究所(室),担任数学、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数理化学部副主任。他写的《多个复变数典型域上的调和和分析》荣获1957年国家科学发明一等奖。1958年,他兼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数学系主任。从1960年起,他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应用数学的研究方面。他撰著《运筹学,编著《统筹法平话》、《优选法平话》(以下简称“双法”)等通俗读物。他率领推广“双法”小分队到全国20多个省、市讲学,指导运用。1978年3月,他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中国科技协会副主席。1983年10月,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4年又被选为美国科学院120年来第一位中国籍院士、伊利诺大学荣誉理学博士。1985年4月当选取为全国政协副嘛席。6月3日,他应亚洲文化交流协会邀请,东渡日本,进行友好访问和学术交流,12日在东京大学作学术报告即将结束时,心脏病复发,终因抢救无效而逝世,享年75岁。华罗庚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国际上以华氏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不“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美国著名数学家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院士”。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华罗庚 1、简介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出生于金坛金城镇,是世界著名数学家,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在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美国著名数学家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院士”。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2、华罗庚少年 华罗庚少年时候由于得到数学教师李月波及于维克的教导下,就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他为了研究数学,写了不少数学论文,18岁那年撰写第一篇数学论文《六次方程简式之研究》在上海《科学》杂志发表。民国19春,他又发表另一篇数学论文《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而引起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的高度重视。1920年8月,罗庚成任清华大学图书馆助理员。此后他工学兼顾,用6年半时间读完高中至大学的全部课程,同时学习英、法、德语言,而用这三种国语发表十几篇论文,其中5篇发表在美、德、日、印度等国权威性的杂志上。23年担任中华文化教育基金董事会乙种研究员。民国25年他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在两年间,写了18篇论文,先后发表在苏、法、德、印度等国。他彻底解决欧洲数学之王高斯提出的完整三角合估计问题,轰动了剑桥,被誉为“剑桥的光荣”。3、华罗庚中年 民国27年,罗庚学成回国,就任西南联大数学系教授,兼任中央研究院院士、资源委员会委员。31年完成巨著《堆垒素数论》,荣获一等第一名特奖,35年10月,他应爱因斯坦的邀请,赴美参加由各国数学家参加的研讨若干未决的数学问题讲学会。在美讲学期间,又开展对“矩阵几何“自型函数”、“多复变函数论”、“空间扩张”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重要成果。后担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客籍教授。37年春,他受聘为美国伊利诺大学终身教授。4、华罗庚逝世 1950年1月,华罗庚回祖国,出任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1952年7月起他负责筹建数学、基本理论数学、数学逻辑、力学、数学物理、应用数学、计算及计算机8个研究所(室),担任数学、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数理化学部副主任。他写的《多个复变数典型域上的调和和分析》荣获1957年国家科学发明一等奖。1958年,他兼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数学系主任。从1960年起,他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应用数学的研究方面。他撰著《运筹学,编著《统筹法平话》、《优选法平话》(以下简称“双法”)等通俗读物。他率领推广“双法”小分队到全国20多个省、市讲学,指导运用。1978年3月,他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中国科技协会副主席。1983年10月,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4年又被选为美国科学院120年来第一位中国籍院士、伊利诺大学荣誉理学博士。1985年4月当选取为全国政协副嘛席。6月3日,他应亚洲文化交流协会邀请,东渡日本,进行友好访问和学术交流,12日在东京大学作学术报告即将结束时,心脏病复发,终因抢救无效而逝世,享年75岁。华罗庚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国际上以华氏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不“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美国著名数学家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院士”。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金坛县,父亲以开杂货铺为生。他幼时爱动脑筋,因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常被同伴们戏称为“罗呆子”。他进入金坛县立初中后,其数学才能被老师王维克发现,并尽心尽力予以培养。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 此后,他开始顽强自学,每天达10个小时以上。他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1928年,他不幸染上伤寒病,靠新婚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却落下左腿残疾。20岁时,他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 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三篇论文后,被破格任用为助教。1936年夏,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两年中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引起国际数学界赞赏。1938年,华罗庚访英回国,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在昆明郊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他艰难地写出名著《堆垒素数论》。1946年3月,他应邀访问苏联,回国后不顾反动当局的限制,在昆明为青年作“访苏三月记”的报告。1946年9月,华罗庚应纽约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去美国讲学,并于1948年被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不久,妻子带着三个儿子来到美国与其团聚。 1949年,华罗庚毅然放弃优裕生活携全家返回祖国。1950年3月,他到达北京,随后担任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中科院数学所所长等职。50年代,他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空气下著述颇丰,还发现和培养了王元、陈景润等数学人才。1956年,他着手筹建中科院计算数学研究所。1958年,他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数学系主任。从1960年起,华罗庚开始在工农业生产中推广统筹法和优选法,足迹遍及27个省市自治区,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经济效益。1978年3月,他被任命为中科院副院长并于翌年入党。 晚年的华罗庚不顾年老体衰,仍然奔波在建设第一线。他还多次应邀赴欧美及香港地区讲学,先后被法国南锡大学、美国伊利诺依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还于1984年以全票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85年6月12日,他在日本东京作学术报告时,因心脏病突发不幸逝世,享年74岁。

因为他是“数学家”啊

华罗庚同志生平介绍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民主同盟卓越领导人、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主席团委员及学部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华罗庚同志,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于一九八五年六月十二日晚在日本东京不幸逝世,终年七十四岁。华罗庚同志的逝世是我们党和人民在科学技术事业上的一个重大损失。全国人民为失去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而万分悲痛。 华罗庚同志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城市贫民的家庭。一九二四年他从金坛县立中学初中毕业,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因家庭贫困,一年后离开了学校,在父亲经营的小杂货铺当学徒。在此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数学。一九二九年,他在金坛中学任庶务会计,开始在上海《科学》杂志发表论文。他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受到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的重视。经熊教授推荐,他一九三一年到清华大学工作。他只用了八年的时间,从管理员、助教、讲师进而到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深造,一九三八年受聘任昆明西南联大教授。在极为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他白天教学,晚上在菜油灯下孜孜不倦地从事研究工作,写下了名著《堆垒素论》。但在国民党统治下,这一名著无法出版,只好送到国外出版,直到解放以后才以中文版在我国正式发行。一九四六年秋,迫于白色恐怖,他出走美国,先后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伊利诺大学终身教授。195O年,华罗庚同志响应祖国召唤,毅然从美国回到北京,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学部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会长等职。他 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特别是数学研究事业之中。 华罗庚同志是当代自学成才的科学巨匠,是萤声中外的数学家。他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他的著名学术论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数函数论》,由于应用了前人没有用过的方法,在数学领域内做了开拓性的工作,于一九五七年荣获我国科学一等奖。他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布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王(元)方法”。华罗庚同志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二百篇学术论文,十部专著,其中八部为国外翻译出版,有些已列入本世纪数学经典著作之列。他还写了十余部科普作品。由于他在科学研究上的卓越成就,先后被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法国南锡大学、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荣誉博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他的名字已载人国际著名科学家的史册。华罗庚同志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十亿中国人民的骄傲。 华罗庚同志也是我国最早把数学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从五十年代末期开始,他就走出书斋和课堂,来到广阔的工农业生产实践之中。他把数学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于国民经济领域,筛选出了以改进生产工艺和提高质量为内容的“优选法”和处理生产组织与管理问题为内容的“统筹法”(简称“双法”),并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写出了《优选法乎话及其补充》和《统筹法平话及补充》两本科普读物。二十多年来,华罗庚同志为推广“双法”,足迹遍及全国二十六个省、市、自治区。他组织和领导了广大工人、农民、战士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推广“双法”,使“双法”得到大面积普及和推广,以至运用到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研究,不仅为节约能源,增加产量,降低消耗,缩短工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培养了一支为国民经济服务的科技队伍。毛泽东同志对华罗庚同志在科学上的这一创新曾给予高度评价,一九六四年和一九六五年两次写信给华罗庚同志,”祝贺和勉励他“壮志凌云,可喜可贺”,“奋发有为,不为个人而为人民服务。”十年动乱期间,当华罗庚同志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时,周恩来同志以大无畏的精神挺身而出,保护华罗庚同志,支持他继续从事“双法”的研究和推广工作。胡耀邦同志一九八二年给华罗庚同志写信,充分肯定他把数学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号召“更多的同志投身到新技术、新工艺攻关的行列中去,从而把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共同建造中国的“通天塔”。 华罗庚同志是一位经历过新旧两个不同时代,从爱国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战士的我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早年,他曾参加中国共�%F

中国发表的第一篇科学论文

从1964年开始,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技术,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

从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绿色革命”的大潮中,涌现出一位攻下“杂交水稻”难题的科技新星,这就是被外国人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依据他的一生经历,杂交水稻的研究贯穿他的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如果从进入大学就立志从事作物研究算起就有63年,如果从“1960年袁隆平受到天然杂交稻株启示”算起就有53年,无论如何,其致力于水稻的关注和研究绝对超过半个世纪。

1960年7月,袁隆平教授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他利用该株水稻试种,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1964年7月5日,他在试验稻田中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1966年2月28日,发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刊登在中国科学院主编的《科学通报》,开启了水稻雄性不育的研究。1971年11月23日,其助手李必湖、冯克珊在海南试验田发现一株难得的野生稻雄性不育株。此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成立杂交稻研究协作组,由袁隆平挂帅。1972年,杂交稻被列为中国重点科研项目。1973年,在“不育系”、“保持系”的基础上,利用长江流域、华南、东南亚、非洲、美洲、欧洲等地的千多个品种,进行测交筛选,找到了百余具有恢复能力的水稻。1974年,他成功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1975年,又获大面积制种成功,为次年大面积推广作好了种子准备,使该项研究成果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1975年冬,中国国务院作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年三代地进行繁殖制种,以最快的速度推广。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到1988年全国杂交稻面积1.94亿亩,占水稻面积的39.6%。1987年,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的发展战略”,即三系法为主的器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1987年7月16日,袁隆平学生李必湖、邓华风,在安江农校籼稻三系育种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历经两年三代异地繁殖和观察,该材料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了100%,但是未被证实。并且育性转换明显和同步。这一新成果,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开拓了新局面。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功,普遍比同熟期的三系杂交稻每亩增产5%-10%1995年12月16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袁隆平任主任。1997年,袁隆平再次发起研究超级杂交稻。2000年,超级杂交稻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700公斤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超级杂交稻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800公斤的第二期目标。除了增产外,袁隆平表示新型的超级杂交稻将更重视水稻营养,其研究团队已经致力于试验新品种中增加维生素A、蛋白质、淀粉及其他营养含量,以期减少贫血和视觉疾患。历时44年他终于研究出了超级杂交稻。当然,他的成功离不开之前他在植物学,农学等方面的研究

陈霖是改革开放后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第一篇科学论文的中国学者。他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独创性地提出“大范围首先”的拓扑性质知觉理论,向主流的“局部首先”理论发出了挑战。30多年来,在与持有不同学术观点学者的争论与交流中,陈霖用令人信服的实验不断完善和论证这一理论,使之被越来越多的同行所接受。他提出的拓扑性质知觉理论成为了中国学者对认知科学领域重大基础问题的原创性贡献。1982年在《科学》杂志上就视知觉过程从哪里开始的根本问题,原创性地提出了“拓扑性质初期知觉”的理论,向半个世纪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初期特征分析理论和视觉计算理论提出了挑战。随后20多年的时间里,在与国际上持不同学术观点的学者的争论与交流中,他以令人信服的系列科学实验不断地完善和论证着这一假说,使之成为被越来越多的国际同行所接受的学说,进而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理论。他的成果也被《科学》(2003)、《美国科学院院报》(2003,2007)等著名学术刊物多次刊登。2005年,国际知觉杂志《Visual Cognition》以专辑的形式刊载了陈霖的成果并配发了大量国际著名学者的肯定性评论的文章。

中国人发表的第一篇论文

当前,每年种杂交稻才2亿亩,常规稻种了2.45亿亩,杂交稻种植面积低于常规稻。杂交稻面积占我国耕地总面积20.23亿亩的百分之十。杂交稻每年增产了二、三百亿斤稻谷,这占我国粮食总产一万二千多亿斤的零头还不够的。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将近9O%不是种的杂交稻,而是常规稻、小麦和玉米。正是这三项在解决吃饭问题上,作用远远大于杂交水稻。

袁隆平确实在杂交水稻方面作出重大的贡献,但不同时期有不同生产水平和科技水平。如现在的杂交水稻品种过用在上个世记六、七十年代也还是二、三百公斤;过去的一些好品种现在用也能达到四、五百公斤。是因栽培、肥料、农药科技共同进步的结晶,是广大农技推广战线上技术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国家在农业科技方面要树立一面旗帜,那就是袁隆平!你的三个数字是众多科技人员集体创造的,请别忘了县及县以下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默然无名的老农技推广者啊!

《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后来在1919年又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

1922年秋天,诗人徐志摩从英国剑桥留学归国,石破天惊地发表了一篇——『徐志摩离婚通告』,文名尚未远播的他立即以此头号新闻震动了中国,造成了近代史上头一宗西式离婚事件,挑战了百年前中国的封建婚姻制度。 徐志摩当时曾写下这样一段文字:“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寻求灵魂伴侣”这样一个想望,引领徐志摩在匆匆的三十六载人生里历经了三段感情,交错于三个不同典型女子的生命之间,他们共同创造了诗人徐志摩,也同样因他而改变了各自的命运 。后人引用”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温瑞安的武侠小说中写为“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后来,优客李玲在红颜四大名捕中又写作“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

安培发表的第一篇数学论文

电磁感应定律 电生磁 磁生电

安德烈 - 玛丽·安培,安培(1775-1836年) 安培是法国物理学家。 1775年1月22日在法国??里昂附近Bolimiyou亚历克斯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 安培强大的数学天才的童年记忆。深层次思考卢梭(1712-1778)的教育,他的父亲决定让安培自学,经常带他到图书馆阅读。安培教科学的历史,“百科全书”的著作。·他最着迷的数学,13岁发表了第一篇数学论文讨论了螺旋。1799安培在里昂的一所中学教数学的。离开里昂1802年2月安培的布尔格学院教物理和化学四月份,他出版了赌博的数学理论的阐述,显示了优异的数学基础,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后来拿破仑的法国公立学校办公室候选人过程中创建的。1808安培警法国帝国大学,1809年在巴黎大学的数学教授。1814年,他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824年 - 他被任命为法兰西学院实验物理学教授,他是在1827年,的成员,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英国伦敦,他是在柏林,斯德哥尔摩科学院。 安培在物理学的主要贡献是一个重要的发现,电磁学的基本原理,如安培定律,安培屯和分子流。 7月21日,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的法国物理学界长期信奉的信条库仑电,磁,是由法国物理学家阿拉戈(1786年至1853年),安迅速作出反应,表示这一重大发现极大的震撼,没有关系。本月底八月在瑞士,阿拉戈听到奥斯特成功的消息,并立即返回到法国,9月11日,至报告在法国科学院的科学奥斯特的实验细节的人工神经网络镗演讲,第二天重复奥斯特的实验,报道法国科学院2001年9月18日科学的第一篇论文的针转动各方服从的关系,电流方向的右手定则,在这组被命名为安培给你。科学院研究报告九月25安培的,作为当前的两个平行的载流导线的方向相同的第二纸张互相吸引,在相反的方向上的两个高平行载流导线的电流互相排斥。 10月9日公布的第三纸张上的各种载流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小的曲线形状。后来,安培做了很多的实验,和高度数学技能的使用总结了法律的力量的电流元之间,两个电流元的大小,间距来描述两电流元之间的互动关系,并相对的方向。后来它被称为法律的安培定律。 12月4日AMPS科学院结果的报告。安培并不满足于这些实验研究的结果。在1821年1月,他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设,每个分子的圆目前的形式十个小磁铁,这是形成的磁特性的对象。该放大器还比较静力学和动力学的名称,第一个研究电动的理论称为“电动力学”,发表在'1822电动力学观察汇编“,发表于1827年螟电动力学理论。”此外,安培还发现,在线圈中的电流的流动 类似的磁性与磁铁表现,创造了第一个电磁发明的检测和量的基础上,建设电动毫升只是穿着训练。 安培的研究领域,如哲学,化学,甚至还涉及植物分类学研究的复杂问题。专用放大器,在这方面的大象循环的科学问题的思考。有人说,有一次,安培,慢慢地走到他任教的学校,行走和思考 - 屯门的问题。塞纳河当他拿起一块鹅卵石在自己的口袋里。一段时间后,从他的口袋里,并把它入河中。屏蔽了学校,他走进教室,用来挖掘怀表看时间的卵石。原来,怀表扔进塞纳河(Seine River)。另一个时间:安培走在大街上,走了。上来的公式电的问题,是担心是不奇怪的地方操作。突然,他看到在前面的黑板\开展的粉笔,在上面的运算。变成了“黑板”是在一个下跌一举车厢后部储物空间。走周围的马车,他也跟着走,走,写作,运输和越南 - 的速度越快,他跑了过来,一心一意完成他的停下来推导,直到他荆条赶上马车,安培这种疾病的行动呢?街上行人笑得前仰后合。 作为一所大学的主管出境检查1836安培,不幸染上急性肺炎的方式,医治无效,于6月10日去世,61岁在马赛。后人为了纪念安培的电流强度的单位,他的名字命名的,简称为“安全”。 安培的当前的国际单位,称为作为安全性,为A的符号,被定义为:1米2无限大平行直导线的距离,通过一个恒定的电流相等时,各导线上的力作用在真空下2×10-7N,每个导体上的电流是1安培。 卞培电流毫安,微安,和其他单位。 1 A = 1000毫安 一个毫安= 1000微安 电池mAH的(毫安小时)的共同??的单位,例如,这颗电池500MAH代表可以提供500毫安×1小时= 1800库仑电子,它是提供一种功耗500毫安电器使用1小时的充电。 补充 的安培(安德烈·玛丽·Ampè1775?1836年),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和化学也做出了贡献。 1775年1月22日,出生于里昂,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年轻的时候,他们的数学才能。他读,他的父亲认为卢梭对教育的概念,提供了大量的书籍,使其自主学习的路径,吸收营养,,卢梭有关植物学的著作燃起了他对科学的热情。 科技成果 1。安培的电磁相互作用研究1820年至1827年的主要成就。 ①发现安培规则 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实验引起安培注信奉的信条库仑电,磁的关系很长一段时间了很大的冲击,他专注于我们的能源,两周后的针旋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和右手定则的报告后,这组被命名为安培规则。 (2)发现,目前相互作用规律 然后,他提出的电流方向相同的两个平行的载流导体,吸引对方,电流方向相反的两个平行的载流导体是互斥的。两个线圈之间的吸引和排斥进行了讨论。 ③发明的检流计 安培还发现,电流流动的线圈中的磁场和磁体表现,创建了一个第一电磁发明以检测和测量的电流,在此基础上的检流计。 ④提出的分子电流假说 这种观点是基于磁性的移动所产生的电荷解释地磁和磁性物质的原因。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放大器构成磁铁分子内的环电流 - 分子电流的存在。 ,每个磁分子由于分子电流的存在下的两个磁极相当于两侧成一个小磁铁。常的情况下磁铁MOLECULE当前方向杂乱无章,它们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没有显着的外部磁场。的外部磁场时,分子取向的电流基本上是相同的作用的分子间相邻的当前偏移量,而表面部分还没有偏移,它们的效果显示宏观磁。不能被证实的分子电流假说安培物质的结构所知甚少的情况下,具有相当的投机成分,分子和分子组成的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今天,已经学会了在原子的电子绕核运动,安培分子电流假说有真正的内容,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基础,为了解材料的磁。 ⑤总结了电流元之间的法律的作用 - 安培定律 安培做的4个复杂的实验,关于当前交互,和高度数学技能的使用总结了电流元之间的法律的力量,描述两个电流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当前元素的大小,间距,和相对的方向之间的关系。后来,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法律的安培定律。安培移动的理论研究被称为“电动力学”,1827安培研究电磁现象综合电动力学现象的数学理论,在他的书。它是电磁学史上的经典。为了纪念他的杰出贡献,电磁,电流单位“安培”,命名后,他的姓。 在数学和化学,他也有不少贡献。他已经研究了概率论和积分偏微分方程;?大卫,他是几乎在同一时间了解元素氯和碘,出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法律证明的体积和压力在一个恒定的温度之间的关系,但也试图找到每个元素和该命令的分类之间的关系。 3。 “电气牛顿” 安培集成的“电动力学现象的数学理论,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本书的历史中的经典电磁学论文”带来了最辉煌的科学成就之一安培的“电气牛顿,麦克斯韦称赞安培的工作。 后来说的第一人测得的电子技术,自动转动的磁针测量电流安培或发展,提高检流计。 放大器在他的生活中,只有很短的一段时间从事体力工作,但他却能够成为一个独特的,透彻的分析,讨论了带电导体的磁效应,所以我们称他为星辰电动力学,他是当之无愧的的。 受访者:花软筋散 - 见习魔法师二级3-30 19:17 安培(约一) (安德烈 - 玛丽·安培,1775?1836) 安培,法国物理学家。 1775年1月22日,出生于里昂,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教育思想,按照卢梭的看法,他的父亲鼓励他自学成才的道路。 12岁时,自学了微分运算和各种数学书,展示了一个高层次的数学天赋。为了能够读取欧拉,伯努利拉丁原来的里昂库然后,他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掌握了拉丁语。 14岁的研究狄德罗和宰赫兰的贝尔编译的“百科全书”。没有去任何一所学校,他依靠自学,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因为他的父亲被杀害在1793年(18岁)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为了养活他的家庭教师。卢梭关于植物学,读一本书,重新燃起了他对科学的热情。 1802年,在布尔让 - 布雷斯中央学校任物理和化学教授在1808年,被任命为新的大学共同举办的董事的东西,此后一直担任这一职位。 1814年,他被选为数学系,大学帝国学院的一员。 1819年,主持了巴黎大学的哲学讲座。在1824年,他被任命为法兰西学院实验物理学教授,1836年6月10日在马赛死了。 他在很宽的范围内,他的职业生涯中数学的兴趣,他研究了概率论和偏微分方程,数学论文,他是一个游戏的机会已经吸引了达朗贝尔。后来的化学研究,他只用了三年后比阿伏加德罗常数出口阿伏伽德罗定律。由于他高超的数学技巧,他成为了先驱分子物理学所用的数学分析。他的研究兴趣还包括植物学,光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科学,分类。他写的AA自然分类分析表明,“人类的知识”(1834年至1843年),涉及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著作。 他的主要的科学工作在电磁。 1820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新闻阿拉戈回到巴黎,他做了一个快速的反应,在超过1个月,3篇论文报告实验结果:类似磁铁的功率螺旋钢管,两个平行的长直导线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把他的实验证明,地球的磁场,像一个小的针状定向电磁阀。一系列的实验结果,给他一个线索:磁铁磁性闭合的电流产生的。起初,他认为有一个大的磁铁环电流,以后提醒朋友们菲涅尔(圆形当前宏观引起的磁铁发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他尝试引用牛顿力学,电磁学问题。他认为,电磁和粒子对应于当前元素的,最根本的问题是要确定当前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出于这个原因,自1820年10月,他潜心研究的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期间他精湛的实验技术。基于四个典型的实验,他终于获得了两个电流元之间的作用力公式。他自己的理论称为“电动力学主要作品安培电磁电动力学现象的数学理论,它是电磁学的重要经典之一。 此外,他还提出,再加上可以提高在电磁软铁芯磁性。 1820年,他首次提出利用电磁现象通过电报信号。 命名了他的姓氏安培的电流强度单位,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之一。 科学家安培(简介之二) 的安培(安德烈·玛丽·Ampè1775?1836年),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和化学也做出了贡献。 1775年1月22日,出生于里昂,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年轻的时候,他们的数学才能。他读,他的父亲认为卢梭对教育的概念,提供了大量的书籍,使其自主学习的路径,吸收营养,,卢梭有关植物学的著作燃起了他对科学的热情。 科学成就: 1。安培的电磁相互作用研究1820年至1827年的主要成就。 ①发现安培规则 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实验引起安培注信奉的信条库仑电,磁的关系很长一段时间了很大的冲击,他专注于我们的能源,两周后的针旋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和右手定则的报告后,这组被命名为安培规则。 (2)发现,目前相互作用规律 然后,他提出的电流方向相同的两个平行的载流导体,吸引对方,电流方向相反的两个平行的载流导体是互斥的。两个线圈之间的吸引和排斥进行了讨论。 ③发明的检流计 安培还发现,电流流动的线圈中的磁场和磁体表现,创建了一个第一电磁发明以检测和测量的电流,在此基础上的检流计。 ④提出的分子电流假说 这种观点是基于磁性的移动所产生的电荷解释地磁和磁性物质的原因。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放大器构成磁铁分子内的环电流 - 分子电流的存在。 ,每个磁分子由于分子电流的存在下的两个磁极相当于两侧成一个小磁铁。常的情况下磁铁MOLECULE当前方向杂乱无章,它们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没有显着的外部磁场。的外部磁场时,分子取向的电流基本上是相同的作用的分子间相邻的当前偏移量,而表面部分还没有偏移,它们的效果显示宏观磁。不能被证实的分子电流假说安培物质的结构所知甚少的情况下,具有相当的投机成分,分子和分子组成的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今天,已经学会了在原子的电子绕核运动,安培分子电流假说有真正的内容,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基础,为了解材料的磁。 ⑤总结了电流元之间的法律的作用 - 安培定律 安培做的4个复杂的实验,关于当前交互,和高度数学技能的使用总结了电流元之间的法律的力量,描述两个电流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当前元素的大小,间距,和相对的方向之间的关系。后来,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法律的安培定律。安培移动的理论研究被称为“电动力学”,1827安培研究电磁现象综合电动力学现象的数学理论,在他的书。它是电磁学史上的经典。为了纪念他的杰出贡献,电磁,电流单位“安培”,命名后,他的姓。 2。数学和化学的贡献。 的放大器已经研究了概率论和积分偏微分方程;?大卫,他是几乎在同一时间了解元素氯和碘,出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法律证明的体积和压力在一个恒定的温度之间的关系,但也试图找到每个元素和该命令的分类之间的关系。 3。 “电气牛顿” 安培集成的“电动力学现象的数学理论,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本书的历史中的经典电磁学论文”带来了最辉煌的科学成就之一安培的“电气牛顿,麦克斯韦称赞安培的工作。 后来说的第一人测得的电子技术,自动转动的磁针测量电流安培或发展,提高检流计。 放大器在他的生活中,只有很短的一段时间从事体力工作,但他却能够成为一个独特的,透彻的分析,讨论了带电导体的磁效应,所以我们称他为星辰电动力学,他是当之无愧的的。 安培(关于后) 的安培(安德烈 - 玛丽·安培,1775?1836)法国物理学家。 1775年1月22日,出生于里昂,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教育思想,按照卢梭的看法,他的父亲鼓励他自学成才的道路。 12岁时,自学了微分运算和各种数学书,展示了一个高层次的数学天赋。为了能够读取欧拉,伯努利拉丁原来的里昂库然后,他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掌握了拉丁语。 14岁的研究狄德罗和宰赫兰的贝尔编译的“百科全书”。没有去任何一所学校,他依靠自学,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因为他的父亲被杀害在1793年(18岁)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为了养活他的家庭教师。卢梭关于植物学,读一本书,重新燃起了他对科学的热情。 1802年,在布尔让 - 布雷斯中央学校任物理和化学教授,被任命为在1808年的新大学联合举办的董事的东西,此后一直担任这一职位。 1814年,他被选为数学系,大学帝国学院的一员。 1819年,主持了巴黎大学的哲学讲座。在1824年,他被任命为法兰西学院实验物理学教授,1836年6月10日在马赛死了。 他在很宽的范围内,他的职业生涯中数学的兴趣,他研究了概率论和偏微分方程,他的文章的数学游戏的机会已经吸引了达朗贝尔的论文。后来的化学研究,他只用了三年后比阿伏加德罗常数出口阿伏伽德罗定律。由于他高超的数学技巧,他成为了先驱分子物理学所用的数学分析。他的研究兴趣还包括植物学,光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科学,分类。他写的AA自然分类分析表明,“人类的知识”(1834年至1843年),涉及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著作。 他的主要的科学工作在电磁。 1820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新闻阿拉戈回到巴黎,他做了一个快速响应,超过1个月,论文报告实验结果:电磁两条平行的长直载流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类似的磁铁,转他的实验证明,地球的磁场,像一个小的针状定向电磁阀。一系列的实验结果,给他一个线索:磁铁磁性闭合的电流产生的。起初,他认为有一个大的磁铁环电流,以后提醒朋友们菲涅尔(圆形当前宏观引起的磁铁发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他尝试引用牛顿力学,电磁学问题。他认为,电磁和粒子对应于当前元素的,最根本的问题是要确定当前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出于这个原因,自1820年10月,他潜心研究的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期间他精湛的实验技术。基于四个典型的实验,他终于获得了两个电流元之间的作用力公式。他自己的理论称为“电动力学主要作品安培电磁电动力学现象的数学理论,它是电磁学的重要经典之一。 此外,他还提出,再加上可以提高在电磁软铁芯磁性。 1820年,他首次提出利用电磁现象通过电报信号。 命名了他的姓氏安培的电流强度单位,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之一。 我在寻找一个3,你可以看到闪亮的保证是正规网站上下!

电磁感应定律 用磁铁发电

安德烈-马里·安培(法语:André-Marie Ampère,FRS,1775年1月20日-1836年6月10日)是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经典电磁学的创始人之一。为了纪念他的贡献,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安培”以他的姓氏命名。

安德烈-马里·安培

童年安德烈-马里·安培于1775年出生,正逢启蒙时代的高潮。父亲让-雅克·安培(Jean-Jacques Ampère)是一名富商,母亲名叫贞·安东妮·德叙蒂耶勒斯-萨尔塞·安培(Jeanne Antoinette Desutières-Sarcey Ampère)。安培在法国里昂附近的家族宅第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他的父亲十分推崇卢梭的思想。因此,安培早期接受的教育以卢梭的著作《爱弥尔:论教育》为基础。卢梭认为,男孩不应接受传统的学校教育,而应当“直接从自然中获得教育”。让-雅克将这一理论付诸实践,他让安培在藏书丰富的自家图书馆里自学。安培在此期间学习了包括蒲丰的《论自然史的研究方法》、《自然通史》以及狄德罗和达朗贝尔的《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在内的书籍[3]。安培也学习了拉丁语,以及欧拉和伯努利的著作。

早年安培从12岁开始,利用他所能获取的资源来学习高等数学,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经完成了数学和科学的学习[4]。13岁时,安培递交了自己的第一篇数学论文,但论文未获发表。同时,安培还阅读了大量史书、游记、诗歌、哲学和科学著作。安培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教徒。受此影响,安培在获得科学启蒙的同时也成了一名天主教徒。法国大革命亦对安培的幼年时期产生一定影响。安培的父亲应召进入新成立的革命政府担任公职,在里昂附近的一个小镇担任法官。1792年雅各宾派控制革命政府后,他的父亲由于抵制新的政治浪潮,于1793年11月24日被送上断头台。

1796年,安培与朱莉·卡伦相遇,两人随后于1799年结婚。结婚后的第二年,安培的儿子出生。安培用自己父亲的名字为儿子取名为让-雅克·安培。1802年,布尔格中央理工大学任命安培为物理和化学教授,他离开住在里昂的家人,前去赴任。1803年,仍在任教的安培撰写了一篇题为《游戏中的数学理论》的论文,并提交到巴黎科学院,最终获得发表。此后安培得以与家庭团聚。但1803年7月,他的妻子因疾病去世。

教学生涯

《关于科学和哲学的随笔》——安德烈-马里·安培

妻子去世后,安培搬往巴黎。1804年他开始在新成立的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担任教育工作。虽然他没有正规教师资格,该学院仍于1809年任命安培为数学教授,直至1828年。1819年及1820年,安培分别在巴黎大学教授哲学及天文学。1824年他获选在法兰西公学院教授著名的实验物理学。1814年,安培还受邀加入改革国家科学院属下的帝国学院数学家课程。同年,安培还进行了气体分子组成的研究,独立地提出了现今命名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物理量。

安培在参与学院选举的数年间,进行多个领域的科学研究。他编写的专文涉及数学、哲学、化学与天文学,成为了当时领先的科学家。安培称:在十八年里,自己经历了人生中的三个高潮:首次领圣餐、阅读安托万·莱昂纳德·托马斯的《笛卡尔的欧洲》以及攻占巴士底狱。在她妻子去世那日,他写下诗篇的两节句子,亦是祷文:“主啊,怜悯之上帝,让我与你在地上允许我所爱的人在天堂团聚吧。”

圣文森特保罗协会的创始人之一的弗雷德里克·奥扎纳姆年轻时曾在安培家中住过一段时间。他在此期间通过安培接触到新天主教运动的领导者,例如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亨利·拉科代尔和查尔斯·蒙塔朗贝尔。

在电磁学中的贡献1820年九月,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于是,安培开始着手建立描述电磁关系的物理理论与数学方程。为了进行定量研究,安培设计了一个检流计,可通过指针的偏转检测电流的方向并测量电流的大小。1822年,安培发表了一篇论文,对实验现象进行定量总结,发现两根平行载流导线以各自产生的磁场对另一根导线产生作用力[4]。1826年,安培提出载流导线中的电流与其产生的磁场之间的关系,即安培定律。此后,安培的代表作《关于电动力学现象之数学理论的回忆录,独一无二的经历》出版,“电动力学”一词自此产生。

1827年,安培获选为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一年后又当选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会员。

为了纪念安培在电磁学中的贡献,1948年第九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采用安培作为电流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安培的名字与另外71个法国科学家的名字一起被刻在埃菲尔铁塔上。

个人生活与安培的学术贡献不同,在他的个人生活中,令人不愉快的情况时有发生。安培和第二任妻子在1806年结婚,但两人始终不合。他们的女儿出生后不久,这段婚姻便宣告结束。另一方面,由于性格迥异,儿子让-雅克经常与自己的父亲争吵。女儿嫁给一个拿破仑军队的中尉,却发现丈夫沉溺于酒精,最终她离开自己的丈夫转而和父亲住在一起。几年后,这位女婿也搬来和安培同住,使得安培不得不面对众多指责和排斥,让他产生抑郁情绪。

晚年虽然安培在61岁时已经身体虚弱,但法兰西公学院仍要求安培前往马赛任职。他抵达马赛后,他的健康状况随即恶化。初步体检后,他被诊断出严重的肺部感染。此后,安培在病床上持续阅读历史与哲学论文。1836年6月10日早晨,安培逝世。仅有少数与安培关系较好的教授以及一些教育界的官员参加了安培的葬礼,他随后下葬在马赛的圣查尔斯公墓。去世30年后,安培的遗体被搬迁至巴黎的蒙马特公墓,与他的儿子一起埋葬。

中国第一篇民航论文发表在

张飞林民航期刊是一本专注于民航领域的学术期刊,由中国民航大学出版社出版。期刊发表的文章覆盖了民航管理、飞行技术、航空安全、民用航空经济、民航航空设施和民航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涉及广泛的学科。期刊以发掘和推广民航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技术和新产品为宗旨,致力于为广大读者提供高质量的学术信息服务。张飞林民航期刊的文章由具有资格的专家和学者撰写,在编辑、审稿、发表等方面均严格按照国际期刊标准进行,采用专业编辑和审稿制度,确保文章质量。此外,为了更好地推广国内外民航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张飞林民航期刊还经常举行专题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以促进民航领域研究的深入发展。总之,张飞林民航期刊是一本以发现和推广民航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以及新设备为宗旨的学术期刊,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学术信息服务,是一本有益的民航领域期刊。

张飞林民航期刊是中国民用航空行业的专业性期刊,由中国民航出版社出版,以航空科学与技术为内容,发表民航行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新工程及相关应用研究,汇集国内外民航科技成果,推动民航科技的发展,提高民航安全性能。该期刊的出版物由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内容全面,涵盖民航航空科学技术各个领域,包括飞行器结构、材料、动力、控制、航空电子、航空地面设备、航空气象、航空环境保护等。其中有一些出版物针对某一特定的专业,也有涵盖多个专业的文章,每期的内容都是经过精心编辑的,确保质量和实用性。总的来说,张飞林民航期刊是一份非常优秀的期刊,内容丰富,技术含量高,是中国民用航空行业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

20世纪初,美国的莱特兄弟在世界的飞机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1号,并且获得试飞成功。

1、飞机主要部分组成

机翼、机身、尾翼、起落装置和动力装置。

2、机翼的主要功用

是为飞机提供升力,以支持飞机在空中飞行,也起一定的稳定和操纵作用。在机翼上一般安装有副翼和襟翼。操纵副翼可使飞机滚转;放下襟翼能使机翼升力系数增大。

另外,机翼上还可安装发动机、起落架和油箱等。机翼有各种形状,数目也有不同。在航空技术不发达的早期为了提供更大的升力,飞机以双翼机甚至多翼机为主,但现代飞机一般是单翼机。

扩展资料:

乘坐飞机注意事项及携带物品

1、旅客应将携带的液态物品(液体、凝胶、气溶胶)盛放在容积不超过100毫升(ml)的容器内携带。对于容积超过100毫升(ml)的容器,即使该容器未装满液体,亦不允许随身携带,应办理交运。

2、盛放液态物品的容器应宽松地放置于最大容积不超过1升(L)、可重新封口的透明塑料袋中,塑料袋应完全封好。每名旅客每次只允许携带一个透明塑料袋。超出部分应办理交运。

3、盛装液态物品的塑料袋应在安检点单独接受安全检查。

4、携带的婴儿奶粉/牛奶/母乳(需有婴儿随行),糖尿病或其它疾病患者必需的液态药品(凭医生处方或者医院证明,在药店购买的除外),经安全检查确认无疑后,可适量随身携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飞机

参考资料来源:民航处——乘客须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莱特兄弟

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 1877年冬天,一场大雪降在美国的代顿地区,城郊的山冈上到处是白茫茫一片。一 群孩子来到堆着厚厚白雪的山坡上,乘着自制的爬犁飞快地向下滑去。山坡上顿时响起阵阵 笑声。 在他们旁边,有两个男孩静静地站着,眼睁睁地看着欢快的爬犁从上而下划过。大一点 的男孩叹道:“嗨!要是我们也有一架爬犁该多好啊!” 另一个孩子撅着嘴说道:“谁叫我们爸爸总不在家呢!”他灵机一动,又接着说道: “哥哥,我们自己动手做吧!”被称做哥哥的男孩一听,顿时笑了起来,愉快地说道: “对呀!我们自己也可以做。走,奥维尔,我们回去!”于是,两个孩子一蹦一跳地跑 下山坡,向家里飞快地跑去。 这弟兄两个就是莱特兄弟,大的叫威尔伯,小的便是奥维尔。他们从小就喜欢摆弄一些 玩意,经常在一起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他们的爷爷是个制作车轮的工匠,屋里有各种各样的 工具,弟兄两个把那里当作他们的乐园,经常跑去看爷爷干活。时间一长,他们就模仿着制 作一些小玩具。因此,弟兄两个决定,这次要做架爬犁,拉到山坡上与同伴们比赛。当天晚 上,弟兄俩就把这种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一听,非常高兴地说道:“好,咱们共同来做 吧!” 于是,弟兄俩个跑到爷爷的工作房里,找到很多木条和工具,不加思索就干了起来。 “不行”妈妈阻止他们说,“干什么事情得有个计划,我们首先得画一个图样,然后才 做!” 弟兄俩个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同妈妈一起设计图样。妈妈首先量了兄弟俩身体的尺寸, 然后画出一个很矮的爬犁。“妈妈,别人家的爬犁很高,为啥你画的爬犁这么矮?这能行 吗?”弟弟奥维尔不解他问。 “孩子,要想叫爬犁跑得快,就得制成矮矮的,这样可以减少风的阻力,速度也就会快 多了。”妈妈温和地解释道。弟兄俩个这才明白,干任何事情都不应莽撞,应首先弄懂道理。 过了一天,莱特兄弟的矮爬犁做成了。弟兄俩把它推到小山冈上,刚放在山坡上,就跑 来了一个男孩。 “快来看呀,莱特兄弟扛了一个怪物!”这个男孩大惊小怪地叫道。 不一会儿,孩子们都围了上来,指手划脚地议论着这个怪模怪样的东西。莱特兄弟不以 为然,勇敢地说道:“谁和我们比赛!” 先前跑过来的男孩连忙叫道:“我来!我来与他们比赛!”说完,就把自己爬犁拉了过 来。 比赛结果,当然是莱特兄弟获胜,孩子们再也不嘲弄这个爬犁,反而围起来左瞧右看, 似乎想从中找到什么。 莱特兄弟非常高兴,带着胜利的喜悦回家去了。 圣诞节到了,爸爸也从外地回来。圣诞节早晨,爸爸把礼物送给了他们,兄弟俩急不可 耐地打开一看,是一个不知名的玩具,样子好怪好怪的。 爸爸告诉他们,这是飞螺旋,能在空中高高地飞去。“鸟才能飞呢!它怎么也会飞!” 威尔伯有点怀疑。 爸爸笑了一笑,当场做了表演。只见他先把上面的橡皮筋扭好,一松手,它就发出呜呜 的声音,向空中高高地飞去。兄弟这才相信,除了鸟、蝴蝶之外,人工制造的东西,也可以 飞上天。于是,弟兄俩便把它拆开了,想从中探索一下,它为何能飞上天去。 从这以后,在他们的幼小心灵里,就萌发了将来一定制造出一种能飞上高高蓝天的东 西。这个愿望一直影响着他们。1896年,莱特兄弟在报纸看到一条消息:德国的李林塔 尔因驾驶滑翔机失事身亡。这个消息对他们震动很大,弟兄俩决定研究空中飞行。 这时候,莱特兄弟开着一家自行车商店。他们一边干活挣钱,一边研究飞行的资料。三 年后,他们掌握了大量有关航空方面的知识决定仿制一架滑翔机。 他们首先观察老鹰在空中飞行的动作,然后一张又一张地画下来,之后才着手设计滑翔 机。1900年10月,莱特兄弟终于制成了他们第一架滑翔机,并把它带到离代顿很远的 吉蒂霍克海边,这里十分偏僻,周围既没有树木也没有民房,而且这里风力很大,非常适宜 放飞滑翔机。 兄弟俩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把滑翔机装好,先把它系上绳索,像风筝那样放飞,结果 成功了。然后由威尔伯坐上去进行试验,虽然飞了起来,但只有1米多高。 第二年,兄弟俩在上次制作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改进,又制成了一架滑翔机。这年秋 天,他们又来到吉蒂霍克海边,一试验,飞行高度一下子达到180米之高。 弟兄俩非常高兴,但并不满足。他们想能否制造一种不用风力也能飞行的机器? 兄弟俩反复思考,把有关飞行的资料集中起来,反复研究,始终想不到用什么动力,把 宠大的滑翔机和人运到空中。有一天,车行门前停了一辆汽车,司机向他们借一把工具用 用。来修理一下汽车的发动机。弟兄俩灵机一动,能不能用汽车的发动机来推动飞行。 从这以后,弟兄俩围绕发动机动开了脑筋。他们首先测出滑翔机的最大运载能力是90 公斤,于是,他们向工厂订制一个不超过90公斤的发动机。但当时最轻的发动机是190 公斤,工厂无法制出这么轻的发动机。 后来,一名制造发动机的工程师知道了这件事情,答应帮助莱特兄弟。过了一段时间, 这位工程师果然造出一部12马力、重量只有70公斤的汽油发动机。 弟兄俩非常高兴,很快便着手研究怎样利用发动机来推动滑翔机飞行。经过无数次的试 验,他们终于把发动机安装在滑翔机上,不过是在滑翔机上安上螺旋桨,由发动机来推动螺 旋桨旋转,带动滑翔机飞行。 1903年9月,莱特兄弟带着他们装有发动机的飞行再次来到吉蒂霍克海边试飞。虽 然这次试飞失败了,但他们从中吸取了很多经验。过后不久,他们又连续试飞多次,不是因 为螺旋桨的故障,就是发动机出了毛病,或是驾驶技术的问题。 莱特兄弟毫不气馁,仍然坚持试飞。就在这时,一位名叫兰莱的发明家,受美国政府的 委托,制造了一架带有汽油发动机的飞机,在试飞中坠入大海。 莱特兄弟得知这个消息,便前去调查,并从兰莱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获得了很多经 验,他们对飞机的每一部件作了严格的检查,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定,于1903年12月 14日,又来到吉蒂霍克,进行试飞试验。 这天下午,兄弟俩先在地面上安置两根固定在木头上的铁轨,并有一定的斜度,好让飞 机方便地滑行。接着,就把他们制造的飞机,放在铁轨上面。 最后是由谁先飞的问题,兄弟俩争执不下,只好用抛硬币的方法,由威尔伯先飞。 威尔伯上机后,伏卧在飞机正中,一会儿便发动飞机,发动机传出轰鸣的声音,螺旋桨 也慢慢地转了起来。 飞机在斜坡上刚滑行3米,就挣脱了结在后面的铁丝,呼啸着升到空中。 “飞起来啦!”奥维尔兴奋地叫道。 话音未落,飞机突然减慢速度,很快掉落在地上。整个飞行时间不到4分钟。 奥维尔赶忙跑上前去。威伯尔已从堕落的飞机里跳了出来,兄弟俩赶紧观察飞机,飞机 也未受损。 “是什么问题呢?”兄弟俩左思右想,逐一检查。发动机没毛病,螺旋桨转动很好,技 术操作也完全正确。……“哥哥,我知道原因了!”奥维尔满面笑容地说道:“咱们是利用 斜坡滑行的,距离只有3米飞机就起飞了。而这时螺旋桨的转动还没有达到高速,所以一会 儿就栽了下来。”“对呀!”威尔伯点头称是,接着说道:“咱们不能利用斜坡滑行起飞, 而要靠螺旋桨的力量飞上去。这样吧,把铁轨装在平整的地方再试验一下。” 他们连续工作了三天,把铁轨又重新安置在一片平坦的地面上。 1903年12月17日上午10点钟,天空低云密布,寒风刺骨。被兄弟俩邀来观看 飞行的农民冻得直打寒颤,一再催促兄弟俩快点飞行。 这次由奥维尔试飞,只见他爬上飞机,伏卧在驾驶位上。一会儿,发动机开始轰鸣,螺 旋桨也开始转动。 突然,飞机滑动起来,一下子升到3米多高,随即水平地向前飞去。 “飞起来啦!飞起来啦!”几个农民高兴地呼唤起来,并且随着威尔伯,在飞机后面追 赶着。 飞机飞行了30米后,稳稳地着陆了。威尔伯冲上前去,激动地扑到刚从飞机里爬出来 的弟弟身上,热泪盈眶地喊道:“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45分钟后,威尔伯又飞了一次,飞行距离达到52米,又过了一段时间,奥维尔又一 次飞行,这次飞行了59秒,距离达到255米。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驾驶飞机飞行成功,莱特兄弟把这个消息告诉报社,可报社不相 信有这种事,拒不发布消息。莱特兄弟并不在乎。继续改进他们的飞机。不久,兄弟俩又制 造出能乘坐两个人的飞机,并且,在空中飞了一个多小时。 消息传开后,人们奔走相告,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决定让莱特做一次试飞表演。 1908年9月10日这天,天气异常晴朗,飞机飞行的场地上围满了观看的人们。人 家兴致勃勃,等待着莱特兄弟的飞行。 10点左右,弟弟奥维尔驾驶着他们的飞机,在一片欢呼声中,自由自在地飞向天空, 两支长长的机翼从空中划过,恰似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 人们再也抑制不住他们的激动心情,昂首天空,呼唤着莱特兄弟的名字,多少人的梦想 终于变为现实。 飞机在76米的高度飞行了1小时14分,并且运载了一名勇敢的乘客。当它着陆之 后,人们从四面八方围了起来。过后不久,莱特兄弟在政府的支持下,创办了一家飞行公 司,同时开办了飞行学校,从这以后,飞机成了人们又一项先进的运输工具。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