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bc
全称美国广播公司,美国三大商业广播电视公司之一,经费来自广告广播,现母公司为更加大名鼎鼎的迪斯尼。公司总部在纽约,分别在纽约、芝加哥、底特律、洛杉矶、休斯顿、费城、弗雷斯诺和旧金山设有电视台,并有220座附属电视台。公司还经营调幅和调频广播电台,并有多座附属广播电台。
主要剧目:波士顿法律,三军统帅(CommandinChief),绝望的主妇,实习医生格蕾,LOST,双面女间谍(Allias)等等,上个世纪90年代曾在中国轰动一时的《成长的烦恼》就出自此电视台
2、NBC
全称全国广播公司,美国三大商业广播电视公司之一,经费来自广告收入。公司总部设在纽约,母公司为世人皆知的通用电气。公司现在纽约、洛杉矶、芝加哥、华盛顿、克利夫兰、丹佛和迈阿密7座城市设有直属电视台,并在全国有附属电视台208座。
主要剧目:急诊室的故事,老友记,法律与秩序,白宫风云,学徒,赌城风云,Medium,Scrubs,E-Ring,Surface,以及首播就大热的Heist等等
3、CBS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国三大商业广播电视公司之一,经费来自广告广播收入,母公司为大名鼎鼎的维亚康姆电视集团。CBS的节目以新闻和娱乐性节目为主。收视率长时期占三大广播公司首位。
公司总部设在纽约,主要机构有:广播部、电视网、自营电视台部和新闻部。公司在纽约、芝加哥、洛杉矶、费城、圣路易斯等城市拥有7家直属电视台,并在全国有附属电视台200座。公司还经营调频广播电台,并有多座附属广播电台。这里只提各电视台近几年的美剧部分。
主要剧目:CSI全系列,NCIS,犯罪心理,鬼语者,数字追凶,WithouaTrace(寻人密案组),社区女护法,早就停播的伪装者,以及刚刚播出的TheUnit等等
4、CNN
全称为Cablenewsnetwork(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机构,是美国最大的专门播送新闻的电视公司,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国际电视频道。自从1980年CNN创办第一个新闻频道并向美洲国家播送电视新闻以来,1982年,它又成立了第二个新闻频道(HeadlineNews)。
随后进军欧洲,登临亚洲,一步步地走向世界。1986年它成功地现场报道了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失事的实况,1989年它广泛报道了苏联和东欧的政局动荡。
1991年海湾战争中它更是大出风头,迅速、及时、详尽地报道了多国部队在伊拉克的“沙漠风暴”行动,成为各国首脑和舆论界了解实际战况的主要渠道,从此奠定了作为世界性新闻电视网的地位,为国际社会所瞩目。
5、FOX
美国福克斯广播公司,公司总部在洛杉矶,1986年10月在美国新创办的商业电视网。1987年4月开始播出广播网联播节目。老板是澳大利亚媒体大亨默多克,此人最近一次被国人所知是因为娶了个不怎么漂亮的中国老婆。
默多克在澳大利亚和美英等国拥有80多家杂志、报纸和电视台。通过卫星对欧洲广播的“天空电视台”也是默多克创办的,香港亚视后台老板也是此人。
主要剧目:在国内红到发臭的24和PB,美国偶像(被中国湘视学来,搞出一个超级女声),识骨寻踪,豪斯医生,桔子郡男孩,播了无数季的动画片辛普森一家,最近播出的左右做人难(Malcominthemiddle)出自Fox电视台。著名的科幻系列剧X档案以及詹姆斯卡梅隆制作的末世黑天是也是Fox出品。
6、HBO
HBO电视网,公司总部:洛杉矶,HomeBoxOffice,简称HBO。时代华纳旗下的付费电视网,于1972年开播,全天候播出电影、音乐、纪录片、体育赛事等娱乐节目,这个电视台不卖广告。HBO的剧集总是被冠以“经典”的称号(“经典”这个词在国内已经被用滥了,真不想用)。
主要剧目:从地球到月球,兄弟连,罗马,欲望城市,黑道家族,六尺之下……
7、ShowTime
ShowtimeNetworksInc.,简称SNI,公司总部:纽约。维亚康姆旗下的收费频道,主要和HBO竞争,全天候播出各种电影和原创电视剧。
扩展资料
1941年春,联邦通信委员会决定,全国广播公司不得同时拥有红色广播网和蓝色广播网。
1943年10月,爱德华·诺布尔以800万元买下蓝色广播网(拥有116座附属广播电台),1945年6月15日正式使用美国广播公司的名称。
1948年4月19日,播出第一个电视节目《在角落里》。
1953年2月被联合派拉蒙剧院公司(United Paramount Theaters)以2,500万美元买下,组成美国广播一派拉蒙剧院公司(American Broadcasting Paramount Theaters, Inc.),原联合派拉蒙剧院公司董事长伦纳德·戈登森(Leonard Gold-enson)出任新公司的董事长。
1954年,取得“迪斯尼乐园”和“米老鼠俱乐部”的播出权,一举成功,成为公司发展的转折点。1955年由于播放一系列西部片赢利,附属台进一步增加。
1959年取得全美足球大赛、棒球大赛、拳击大赛等多项体育比赛的报道权。
1961年推出“体育的疯狂世界”和“美国体育”节目,以体育报道与另两家电视网展开竞争。1966年以NTSC制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
1965年4月,改称美国广播公司。
1970年同橄榄球队签订长期合同,开辟“星期一橄榄球之夜”节目,创造了该公司空前的收看率。这才让长期处于劣势的ABC终于有资本和另外两个前辈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以及CBS(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分庭抗衡。
1977年ABC播映了电视系列片《根》,连续8个晚上播放12个小时,轰动一时,观众达1.3亿,创造了美国电视史上收视率的最高记录。
70年代后期,收视率连续几年占三大广播公司的首位。公司经营电视台,分别在纽约、芝加哥、底特律、洛杉矶、休斯顿、费城、弗雷斯诺和旧金山,并有220座附属电视台。公司还经营调幅和调频广播电台,并有多座附属广播电台。
1985年3月,大都会通信公司以35亿美元收购,公司改为大都市美国广播公司,但一般仍用原名。
1995年,鼎盛时期的传媒帝国迪斯尼的介入,以19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ABC电视台。随后,ABC在90年代中后期有了长足进步。不过ABC的弱点还是相当明显,那就是新闻的关注度,反映速度上,的确比CBS、NBC、CNN有很大差距。
特别是在伊拉克战争,以及9.11事件等偶然事件反应缓慢。这影响了ABC前进的步伐,在收购的第六,第七个年头,还出现了迪斯尼出钱倒贴的亏损现象。
1998英国ITV电视台播出了一档全新节目——《谁想成为百万富翁》,节目规则极为简单,只要连续正确回答15道问题,即可赢得100万英镑大奖。节目一开播就取得巨大成功,占领了高达59%的市场份额!ABC看到了这个节目巨大的开发潜力,购买了版权,将它重新包装,大投入制作,结果证明ABC做出了一个明智的选择。
1999年-2000年《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平均每晚收视观众达2900万人,创下了美国历史上所有电视节目收视率的最高记录。
ABC宣称该节目是其历史上赢利最高的电视节目,总收入达10亿美元!但ABC太过依赖这档节目,投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不注重开发新的节目形态。2002年ABC每周播放该节目长达四小时,最终看得观众生厌,大倒胃口。ABC的收视率也从此退居第四位,同年财政亏损3.6亿美元。
2003年1月英国电视四套(Channel 4)新推出的一档真人秀节目《交换妻子》引起了ABC的注意。该节目将由两个来自不同背景和文化的家庭上演,两个家庭的妻子将互相交换自己的家,她们将到对方家中与对方丈夫和孩子过上10天“同居日子”。
节目播出以后,在短短两周之内,收视人数就从390万人上升到了570万人。ABC对这档节目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以最快的速度买下了该节目的版权,开始在美国本土播出。在节目播出的第一个周末,ABC就拿下了同时段节目收视率冠军。
随着《迷失》、《绝望的主妇》、《实习医生格蕾》的横空出世,ABC拥有了三档收视率超高的电视连续剧。一扫在电视剧方面的萎靡态势。也也使得ABC电视台拥有了更多的观众资源可以支配。
2005年,该公司电视收视率占全美家庭的30.13%,电视收视率和广播收听率均排列第2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国媒体
美国杂志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的最为严重的问题是广告收入的下滑,为了改变这一局面,美国杂志出版业主动采取了移动化、视频化、新纸媒等自救模式,并将美国杂志的评估指标从发行量转换为受众量,进一步明确了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本文以2016-2020年五年的美国杂志媒介受众分布动态为样本,对其背后的产业逻辑进行了观察。【关键词】美国杂志 受众 统计一、现状为了适应数字时代的迅猛发展,美国杂志出版商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Magazine Publishers)早在2009年就已更名为“美国杂志媒体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Magazine Media)。从“杂志”到“杂志媒体”的转变,表明杂志所聚合的同一内容可以采用通过电脑、iPad、智能手机等多种媒体形式发布多样化的版本,这不仅反映了杂志本身对数字新技术的主动适应,也体现了美国大众杂志广告商和美国杂志受众的强烈需求。美国杂志出版业呈现出很强的“广告驱动”特征,即广告收入是大众杂志的主要收入或者盈利来源。每个杂志的生存法则就是如何通过生产的内容去吸引有购买力的受众,以换取广告商的广告投放。2000年,美国杂志广告页总数占到总页数的50.3%,这是至今占比最高的一年。2007年,美国杂志广告额达到255.02亿美元,这是至今广告收入最多的一年,以后呈逐年下降的态势。到了2019年,美国杂志广告页总数只占总页数的36%,比如新世纪的头一年减少了14.3个百分点。如果把广告视为美国杂志出版业的血液,那么与21世纪初期的“黄金时代”相比,美国杂志出版业的风光不再,呈现日益“失血”的态势。如果美国读者不再那么喜欢翻阅纸质杂志的话,那么作为输血者的广告商就会越来越看轻美国纸质杂志的广告价值。正如穆罕默德所说的那样:“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面对如此颓势,美国杂志媒体协会及其领导下的美国广大杂志商如何适应新时期全媒体发展的潮流,利用新兴媒体技术开发各种内容版本去追随读者,“包围”读者,转变发展路径去赢得更多杂志媒体的受众(尤其是更具购买力的受众),以提高自身的广告收益,加强造血功能,已然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图1 2017—2019年美国杂志广告页比重变化有基于此,美国杂志媒体协会从2014年9月开始,发布了全新的杂志受众评估体系——“杂志媒体360度品牌受众报告”(Magazine Media 360º Brand Audience Report,BAR),采用“纸质+数字”版(print+digital editions)、互联网(网络、PC 机或者笔记本)版、移动互联网(mobile web)版、视频(video)版四个统计指标来统计美国杂志受众的数量,以替代旧有的纸质杂志发行量统计方式。杂志受众评估体系的转变意味着杂志媒体行业的生态环境、呈现形式、盈利模式等方面的变化与调整,其中杂志媒体受众统计转型背后的产业逻辑最值得深究。而从2016—2020年美国杂志媒体协会发布的“杂志媒体360度品牌受众报告”来看,表现出减少纸本发行量、全方位拥抱网络、开发视频版等诸多特征,值得我们的充分关注和深刻思考。二、观察与分析(一)向网而生,迎合数字需求自媒介融合概念提出以来,以纸媒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向数字网络媒体转型的步伐就一直在稳步加速,“Z世代”的网络阅读习惯和品位日益趋近网络化。互联网络逐渐成为数字杂志的发源地和数字杂志分销平台,即我们平时说的“网上报刊亭”,其中,电脑、ipad、移动手机等数字化终端成为主要中介,促成纸版世界和数字世界的紧密结合,这为美国杂志媒体业的新生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从整体上看,美国杂志的“纸本+数字”版数量从2014年高达61%的占比跌至2019年44%的份额,大幅缩水接近20%,纸媒的受众市场在日益萎缩。与之相反的是,网络杂志的受众从39%上升到56%,网络阅读成为了杂志的主流媒介形式。在2016年至2020年的五年间,美国每年前十名的杂志“纸本+数字”受众数量从约2226.41万下降到1846.945万人,下降了五个百分点;反观美国头部杂志的网络版本,则足足上升了十个百分点。这显著的变化可以看出美国杂志的网络化求生趋势。从2016—2020年美国杂志“纸质+数字”版来看,连续五年稳居前十名的美国杂志有5本:《人物》(People)、《WebMD杂志》(WebMD Magazine)、《美好家园》(Better Homes and Gardens)、《十全菜谱》(Allrecipes)和《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见表1)。这五本杂志之所以可以持续保持在美国头部位置的一个共同原因是:杂志实现了从纸质媒体向网络媒体的积极转型。总体来看,“纸质+数字”版的发行数量呈下滑趋势,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人物》杂志,下跌了20%,其次是《国家地理》,下滑了10%,这两者下降比重较大。其中,《人物》杂志的变革力度最大,并在五年内保持在前三名的好成绩,它完成了以纸质版为主导模式到以网络媒体为主要方式的转变。而《WebMD杂志》和《十全菜谱》的纸质版受众数量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并在五年内持续走低。这些引领潮流的美国头部杂志纷纷开发各种网络媒体,其中《人物》《国家地理》网络版受众数量的涨幅最大;《WebMD杂志》和《十全菜谱》这两本杂志本身就是社交媒体向纸质杂志衍生的产物,但也注重在数字网络平台上的开发,且网络受众数量保持继续增长态势。没有人能够否认,传统的纸质杂志由于一些固有缺陷的暴露,正在面临“寒冬”。而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实际上给予了杂志第二次生命,杂志行业多种方式的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二)大屏受冷,小屏渐热Vice媒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沙恩·史密斯(Shane Smith)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媒体公司的‘圣杯’就是智能手机。”这里指的就是“小屏”阅读方式,是利用手机、ipad等可以随身携带的移动化设备的浏览模式,“小屏”的碎片化特质恰好弥补了台式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等“大屏”模式的版式固定化等不足之处。杂志媒体实行“移动优先”战略,即意味着把适用于台式电脑阅读的杂志内容,优先转移至移动端并进行数字化排版和发行。对于出版人而言,移动终端已经成为如今媒体公司发展最重要的着力点。来自美国杂志媒体协会的数据显示,包括《体育画报》(Sport Illustrated)、《人物》和《十全菜谱》在内的一些杂志媒体网站,50%—75%的访问流量都来自于移动端。从2016年到2020年间,前十名的美国杂志的移动端受众数量是PC端受众数量的2倍,其中电脑网页版的受众数量占比从18%下降到13%,移动手机的受众数量比例从39%上涨到44%,其下降比重和上涨比重大致相同,均为五个百分点,且使用移动手机阅读杂志的读者占比在五年内一直高于电脑网页读者占比。这一些数据充分说明了移动流量的崛起和PC端流量的倒退,用户更愿意选择从手机等小屏幕上阅读杂志内容,手机成为数字媒体流量增长的主要动力(见图2)。图2 2016—2020年美国杂志大屏与小屏的受众比重走势美国前十名杂志中在移动终端上均实现了用户增量,如《人物》《WebMD杂志》和《时代》(Time)三本杂志的移动用户增量列位前三,其中《人物》在五年内增长了15%,是“移动优先”战略发展最快的典型杂志,《十全菜谱》和《WebMD杂志》是移动模式基数最大的代表,在2016年其移动化已成为他们的主要特点,并在五年内,引领移动化潮流,保持持续上涨势态(见表3)。(三)杂志视频化趋势明显视频打破了文字阅读的局限,能比纯文本页面多传递800%的图像转换模块。2016—2020年的美国头部杂志的视频受众数量逐年增加,从2016年的237.3万人次到2020年的487.0万人次,美国视频杂志增长量超过1倍,呈平稳上升趋势。图3 2016—2020年美国杂志视频受众变化趋势在美国头部杂志中,《美好家园》在2016年到2020年五年间实现了视频受众量从1%占比到2020年11%占比的飞跃,《十全菜谱》从2016年2%的视频份额增长到2020年9%的占比。尤其是在体育界,许多杂志由体育电视衍生而来,易于开发视频,适应小屏化的发展节奏。它在2016—2020年的五年间,曾连续三年位于美国杂志媒体受众总数前十名排行榜。《体育画报》能够形成一定影响力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它致力于在所有数字和社交平台上提供一流的优质视频内容,《体育画报》视频团队每季度制作3000 多个视频,其视频节目包括实况、突发新闻、分析特定事件的内容,为各种广告商提供定制的视频解决方案,且每月跨数字和社交视频观看次数超过一个亿。另外比如产生于1885年的《好管家》(Good Housekeeping)杂志,它的视频占比从2017年的2%份额,到2020年达到了16%的占比,产生从数以百计到数以万计的视频化杂志的数量变化。该杂志主要在Facebook平台上发布视频,如“Cringe-Worthy Model Falls and Fails”的播放量超过423万次,点赞人数超过2万,并有1602条评论,3490次分享;“Chip and Joanna Gaines's Love Story”的播放量超过264万次,“How To Make Crab Alfredo”的播放量超过215万次。可见《好管家》的视频内容引起了广大用户的关注,越来越意识到视频对提升自身影响力来说至关重要。(四)网生杂志成新宠阿伦·卡鲁索(Aron Caruso)认为,Z世代和千禧一代不想在一天中的每一分钟都保持联系,相反,他们想要真实的体验和真正的联系。他们喜欢线下活动,包括与朋友外出就餐、旅行和露营等。他们也喜欢阅读,事实上,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千禧一代和Z世代的阅读量往往比老一辈人多,甚至比同龄人还要多。在对300所大学的学生调查中发现,92%的学生更喜欢老式的、装订的纸质书刊,逐渐意识到需要从移动屏幕上拔下插头来阅读杂志,而不是电子阅读器的替代品。早在2017年的《杂志与新媒体研究》冬季版的论文便揭示了一个现实:长期以来,纸媒依然扎根于读者的内心深处。这对出版商是一个极大的启发,在注重纸质杂志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发展的同同时,他们开始思考媒介融合的另一种途径——“从网媒走向纸媒”,采用传统杂志的内容采集方式,从社交网络的海量内容中筛选和整合出优质的内容,再以“纸质+网络”出版方式发送给有购买力的目标受众,以纸网结合的优势换取广告商的青睐。美国“网转纸”的网生杂志已有不少成功案例,其中最为成功的是《十全菜谱》和《WebMD杂志》,“新纸媒”的商业模式正在迎接那些生活在21世纪数字出版环境下的挑剔读者。作为大众医疗领域的权威杂志,《WebMD杂志》曾多次获得《对开》(Folilo Magazine)颁发的艾迪奖和奥兹奖(Folio Awards:Eddie and Ozzies)、泰利奖(Telly Awards)、韦比奖(Webby Awards)等。作为美国最大的医疗健康服务网站WebMD线下出版服务的产物,它长年稳居美国杂志前五排行榜,在2016年、2018年、2019年均跻身前三(见表4)。在2005年诞生之初,《WebMD杂志》就发行了100万册纸质版,覆盖了全美85%的医生办公室。到2016年,它已经有超过1000万的受众。《WebMD杂志》不是像许多出版商那样试图将印刷品牌转化为数字平台,而是将社交媒体品牌转化为强大的线下平台,再开发适合在PC端、移动端发行的多媒体内容。作为一种反向操作的媒体,它为什么会有如此庞大的受众量呢?笔者分析,大致有以下四种原因:一是属于免费赠阅性质的出版物,无偿供候诊者阅读,具有公益价值。二是其内容专业、丰富,包含了115个不同的专题,每年出版八期。额外的还有四本每季度出版的《WebMD糖尿病杂志》、一本校园杂志,以及定制类型的杂志。三是抓住了人们在候诊室时的心理,患者希望在等待医生时翻阅健康类杂志,以便找到自己病症信息并咨询医生,充分利用了受众的碎片化时间。最后是利用名人效应,每期杂志都会有参访明星的封面故事。明星介绍自己保持健康的技巧更容易说服大众,来提高读者的健康意识。《WebMD杂志》是由数媒向纸媒转型的成功案例,其主编兼高级副总裁克里斯蒂·哈曼姆 (Kristy Hammam)在接受采访说:“自我们首次推出以来,我们在杂志上的广告大幅增加,并且还在继续增加。我们期待看到它继续增长。该杂志是一个如此重要的平台,因为它确实允许广告商与广大医疗点进行连接。”因此,《WebMD杂志》的广告导向也非常明显。三、思考总而言之,从2016年到2020年间,美国杂志媒体呈现出网络化、小屏化、视频化和融合化的诸多特征,其目的就是为了杂志内容的多方采集和多媒体呈现,抓住受众特别是有购买力的受众,以换取广告商的广告精准投放。虽然杂志媒体的内容采集方式在变,呈现方式在变,到达受众的媒体方式在变,但是不变的仍然是杂志的盈利模式,即“以内容抓住受众,以受众抓住广告商”,也就是“广告驱动”的不变规律。那么,美国杂志媒体从读者到受众的转型是否达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呢?笔者分析,美国杂志出版业仍然处于艰难的盘整时期。美国杂志媒体向网络求生存的策略,虽然做出了诸多努力,但其效果有待观察。梅里迪斯公司是排名美国首位的杂志出版媒体集团,从其2020年9月发布的2020财年年报来看,2020年23种杂志的广告页总数合计为11161页,比上年减少18%。其中20种杂志的广告页比上年有所减少,《烹饪时光》和《海岸生活》直接变成了纯发行杂志,不再谋求广告页的投放。部分原因在于疫情的影响使得一些预计投放的广告没有最终到位。目前,美国的新冠疫情还没有结束,它对美国杂志出版业的影响还无法准确评估,但总体来说肯定是负面的。但不管怎么说,这种艰难的转型是值得的。我们肯定的是,美国杂志出版业创新求变的本质不会变,这是美国杂志赖以生存的强大基础。
美国权威杂志之间的差异可能会由多个因素造成。 一个原因可能是出版领域的不同,其出版内容有所不同,如新闻、时尚、娱乐、运动、社区等。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评论内容的不同。 杂志对报道的内容、语言和视角都有所不同,这可能会造成读者在不同杂志间的差异。 此外,还可能存在杂志编辑团队的不同,他们的经验和观点都会影响到杂志的表现。 最后,杂志出版时间的不同也可能会导致前后反差。 例如,如果一份杂志在每月发行,而另一份杂志每季度出版,前者可能会具有最新的信息和最新的内容,而后者可能会出于时间的考虑,主要报道一些较早公布的信息和内容。
目前国内引进开源期刊的很少,他们的很多中文oa刊都有被rccse收为核心,另一个科研出版社的英文刊影响力排名也很靠前,是值得期待的,论文的发表是看个人的需要的,有的需要职称,有的仅仅是学术的分享,不论哪一种,只要保持对学术的敬畏之心,认真专研都会是一篇出彩的文章
伦敦传媒学院LCC电影相关专业有哪些?1、MA Film 电影专业2、MA Documentary Film 纪录片电影伦敦传媒学院LCC电影专业好申请吗?官网入学要求中,申请者通常是本专业申请或相关专业,当然也不排除跨专业并拥有相关电影经验申请人。1、MA Film 电影专业语言要求:雅思6.5单项不低于6申请材料:①网申信息表②成绩单或在读证明,或毕业证学位证③简历CV④个人陈述⑤作品集作品集要求:提交电子作品集,最多20张图像。要求申请人在少数几个项目中上传他们已经制作的电影作品的实例。并表现出对实际叙事电影制作的浓厚兴趣和丰富经验。2、MA Documentary Film 纪录片电影申请人应该对纪录片感兴趣,并渴望制作纪录片。通常会制作自己的视频并具有一定的拍摄经验,跨专业也可以申请。文书材料与电影专业常规材料一样,但需要注意两点,纪录片电影专业语言要求较高:雅思7,单项6其次申请纪录片电影专业需要准备200-400词研究计划书,关于计划书可与自己作品集导师沟通撰写。作品集要求:电子版作品集,最多10张图像,以及一份纪录片制作的简短示例,并清楚说明您在每部作品中的角色,作为他们申请的一部分。
伦敦传媒学院。
一、 牛津大学 (University of Oxford)
牛津大学(简称:Oxon.)是一所位于英国牛津市的世界著名公立研究型大学。实际创立日期仍不清楚,但有记录的授课历史可追溯到1096年 ,为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也是世界上现存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是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之一。
二、 剑桥大学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剑桥大学经常被简称为剑桥,是一所位于英国英格兰剑桥市的研究型大学,被誉为英国以及全世界最顶尖的大学之一。始创于1209年,亦是英语世界里第二古老的大学。
三、 圣安德鲁斯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St.Andrews)
圣安德鲁斯大学建立于1410年到1413年,是苏格兰第一所大学,同时也是英语世界中第三古老的大学,仅次于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
四、 格拉斯哥大学 (University of Glasgow)
格拉斯哥大学位于英国第三大城市格拉斯哥市,始建于1451年,全球最为古老的十所大学之一,英国最顶尖和最具影响力的老牌名校,全球百强大学,英国名校联盟“罗素大学集团”和国际大学组织“Universitas21”的创始成员。
五、 爱丁堡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爱丁堡大学位于英国苏格兰的首府爱丁堡市,成立于1583年的世界顶级学府,同时是全英第六古老的综合性大学。
六、 曼彻斯特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曼彻斯特大学,英国八大最着名学府之一,世界50强顶尖名校,历年最高世界排名为全球第26名,英国着名的六所“红砖大学”之首,英国常春藤名校联盟罗素大学集团的创始成员,始建于1824年,位于英国第三大城市曼彻斯特。
七、 伯明翰大学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伯明翰大学位于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市,始建于1825年,是英国最顶尖和最具影响力的老牌名校,全球百强大学,英国名校联盟“罗素大学集团”和国际大学组织“Universitas21”的创始成员,英国着名的6所“红砖大学”之一。
八、 伦敦大学 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伦敦大学学院(简称UCL)是一所创建于1826年的综合性大学,一直以来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 帝国理工学院 和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一起并称为G5超级精英大学,同时,这所学校也是英国金三角名校的一员,享有英国政府最多的财政预算。
九、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
伦敦国王学院 (缩写:KCL),又译伦敦英皇书院,是伦敦大学的创校学院之一,1829年由英王乔治四世和首相威灵顿公爵于伦敦泰晤士河畔精华地带所创建,是英国金三角名校和罗素大学集团的知名学院。
十、 利兹大学 (University of Leeds)
利兹大学位于英国第二大金融城市利兹市,始建于1831年,世界百强名校,与世界顶尖名校曼彻斯特大学等大学并称为英国“红砖大学”,英国常春藤名校联盟“罗素大学集团”的创始成员,与 宾夕法尼亚大学 等同为世界大学联盟(The Worldwide Universites’ network)成员,公认的全英最好的10所研究性大学之一。
十一、 杜伦大学 (Durham University)
杜伦大学是英国顶尖大学之一,罗素大学集团成员,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建筑。起源于1072年的达勒姆堡和大教堂,1832年正式创建。学校分为2个校区,即杜伦市校区和女王校区。
十二、 埃克塞特大学 (University of Exeter)
埃克塞特大学的历史可追溯到1851年,随后在1855年创立了艺术学校。到1922年它成为了英国西南地区的一所大学学院,1955年经过皇家的特许,演变成今天的埃克塞特大学。埃克塞特大学是英国最受欢迎、最成功的大学之一。
十三、 布里斯托大学 (University of Bristol)
布里斯托大学始建于1876年,是世界大学50强名校。英国第一所倡导男女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学府,在英国享有崇高的教学研究声望。学校建校至今共计培养了11位诺贝尔奖得主。
十四、 诺丁汉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诺丁汉大学建于1881年,是英国着名的重点大学。英国《金融时报》与《泰晤士报》评诺丁汉大学为“英国十大顶尖大学”之一,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英国五所最受欢迎的大学”中综合排名第一。
ieee在太空、计算机、电信、生物医学、电力及消费性电子产品等领域中都是主要的权威。ieee发表多种杂志,学报,书籍和每年组织300多次专业会议。可以说如果发表一篇ieee论文在电子技术和信息科学方面是很巨大的成功。
ieee是一个组织,全名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在全球各国都有一定数量的会员,在我国国内多个城市也设有分会,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出版有70多种期刊杂志、论文集和图书,因此ieee论文发表也是国际学术论文发表的一个类型。
ieee论文发表尤其适合电气工程和电子工程技术人员发表论文,应该说只要专业对口,就可以选择ieee发表论文,ieee专业针对性比较强。ieee出版广泛的同级评审期刊,是主要的国际标准机构。
ieee制定了全世界电子和电气还有计算机科学领域30%的文献,另外它还制定了超过900个现行工业标准。每年它还发起或者合作举办超过300次国际技术会议。ieee由37个协会组成,还组织了相关的专门技术领域,每年本地组织有规律的召开超过300次会议。
ieee期刊是什么级别?首先,我们要清楚ieee的含义,ieee不是一个检索工具,而是一个组织,全称是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是一个全球公认的专业学会,并且是国际上最大的非营利性学会,ieee制定了很多电气电子行业的标准规范,同时也检索很多本专业的期刊、会议、文献。
ieee期刊严格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术性期刊,统称journals,另一类是letters,也就是快报类型的期刊,这两类期刊都是可以发表学术论文的,不同之处在于journals适合发表长篇学术论文,letters适合发表短篇学术论文,还有一类是技术性期刊,主要发科普类或应用类的文章。
ieee期刊的选择与一般期刊的选择准则是一致的,与自己专业相符,还需要关注期刊的影响因子,ieee检索收录了本专业内很多高质量期刊,因此期刊的选择范围还是比较广的,作者可以通过ieee xplore数据库系统筛选适合自己的期刊。
ieee制定了全世界电子和电气还有计算机科学领域30%的文献,另外它还制定了超过900个现行工业标准。每年它还发起或者合作举办超过300次国际技术会议。ieee由37个协会组成,还组织了相关的专门技术领域,每年本地组织有规律的召开超过300次会议。
IEEE包含哪些期刊?学术期刊是IEEE检索的一类,除了学术期刊以外,IEEE还检索各类专业书籍、学术会议、论文集,还包括各个分会的会刊也会检索收录,所以IEEE从名称上看是一个组织协会,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术检索工具。
除了上述内容,IEEE召开会议、出版期刊杂志、制定标准、继续教育、颁发奖项、认证等内容都是IEEE的主要职责内容,IEEE检索的刊物书籍基本都是电子电气领域的出版物,这些刊物与其他检索系统检索刊物可能会有所重合,比如某个刊物同时被IEEE、SCI检索,或者同时被IEEE、SCI、国内核心期刊检索。
这类刊物的发表难度是非常高的,本身IEEE就是电气电子领域中学术价值比较高的检索系统,这类刊物也比那些仅被单一检索系统检索的刊物更具发表价值,IEEE从发表学术论文角度来说专业针对性是比较强的,作者如果不是电子电气专业的人员是不适用于IEEE的,另外,IEEE由于每年举办三百多场学术会议,因此也是非常适合发表会议学术论文的。
不单单是IEEE检索的刊物,检索的会议或者论文集可能也会与其他检索系统重叠,比如学术会议被IEEE和EI同时检索,所以IEEE本身与其他检索系统没有特别明显的界限与好坏之分,只要是被这些检索系统检索收录的期刊或者会议或者其他类型的文献载体。
图为2013年4月15日下午14时50分,波士顿国际马拉松赛现场发生了连环炸弹袭击事件。 图片来源:美联社
8日,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陪审团宣布,裁定嫌疑人焦哈尔在检方提出的30项指控中全部有罪,其中17项的量刑最高为死刑。希望对罪犯的判决能告慰逝者。网络图片。
有罪!有罪!有罪!当联邦法官在法庭上宣读陪审团审议意见时,回响在法庭里的是这一声声“有罪”的裁决。
经过两天总共近12个小时的讨论,12名陪审员就检方提出的30项指控达成一致,裁定嫌疑人焦哈尔全部有罪。
2013年4月15日,波士顿马拉松比赛终点线附近发生了两起爆炸案,包括一名中国留学生在内的3人遇难,另有200多人受伤,其中一些人永久地失去了部分肢体。而制造这起震惊寰宇惨案的就是当年19岁的焦哈尔和他的哥哥。后者在逃亡时与警方发生枪战,中枪后从逃亡的汽车上跌落下来,被开车的焦哈尔碾死。为抓捕焦哈尔,波士顿当局不得不封锁了部分城区,将一座享誉全球的大学城变成了一座鬼城。
如今,距离那场惨案发生已经快2年了,当年的幸存者之一布雷萨德在听到联邦法官宣读陪审团审议意见后感慨地说,终于可以再放下一点惨痛的记忆了。
布雷萨德表示:“要彻底地放下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都要向前看,并希望找回从前那种正常的感觉。”
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于3月4日正式开庭审理,辩护律师一开始就承认焦哈尔参与了爆炸案,但辩称他当时只是一名19岁的年轻人,只是听从他哥哥、爆炸案主谋的从犯,希望以此减轻对他的量刑。
但是,爆炸现场监控镜头拍摄下来的无数照片和录像显示了嫌疑人超越年龄的冷酷和残忍。
布雷萨德和其他一些在法庭旁听的人也表示,他们在嫌疑人的脸上看不到任何悔恨的表情。
至此,本案将进入第二阶段——量刑辩论阶段。法律专家指出,30项指控中有17项可判死刑。但是,2年前爆炸案发生时的代理市长墨菲在接受美国有线新闻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希望陪审团不要用西方的价值观来成全极端分子以此成为圣战烈士的愿望。
墨菲表示:“我认为,如果我们用西方的标准判他死刑的话,只会激发更多的极端分子拷贝他的做法。”他指出,目前美国和西方正在同激进的伊斯兰极端分子作战,若激进分子效仿的话,将给美国民众带来巨大的灾难。
爆炸案验尸官讲述吕令子临终惨状
3月30日,对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嫌犯焦哈尔·萨纳耶夫的审判正在进行,检方在结束作证前传唤了遇害的中国女留学生吕令子的验尸官,称她的身体多处被炸弹打穿,在几分钟内因大量失血而丧命。
凯瑟琳·林德斯特伦说,吕令子的大腿被炸弹碎片贯穿。林德斯特伦在吕令子的腿上发现两块金属碎片,吕的皮包上还深嵌着一块更大的碎片。
验尸官称,吕令子的身体里嵌满了金属碎片,包括弹丸和钉子。林特斯特伦说,这些伤口都是贯穿性的,意味着吕令子的身体多处被打穿。
林德斯特伦还出示了一些照片,显示这些伤口有多么恐怖。吕令子左边大腿的皮肤和肌肉都被撕裂,股动脉被切断,留下一个贯穿前后的大洞。“这些伤口肯定令她非常痛苦。”
据说,当林德斯特伦看到吕令子的尸体时,她的腿上还绑着两根止血带。
2013年4月15日,波士顿马拉松终点线附近接连发生两起爆炸,造成3人死亡,逾260人受伤。时为波士顿大学统计学研究生的吕令子和同学一起观看比赛,不幸遇难。而嫌犯焦哈尔和塔梅尔兰在逃亡过程中还杀死了一名麻省理工大学的校警。最终,塔梅尔兰在与警方交火过程中被打死,焦哈尔被捕。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分析完这十个美国研究生申请常见的问题,你可能就会有答案了。到底该刷GMAT还是刷GRE如果你的申请以商学院为主,那就别犹豫了,刷GMAT吧!如果你申请的是理工科为主,捎带手儿的申俩商学院的项目,那么你去项目网站看看,如果接受GRE成绩,你又懒得俩考试都考,那就用GRE申请吧。还有一点就是,关于GRE成绩,虽说很多美国院校并没有对GRE做出一个明确的分数限制。但美国大学都会有一个过往录取学生的统计数据表,这里面会清楚看出录取学生的GRE分数范围。这个数据则会作为美国大学录取新生时的参考,所以GRE成绩对于同学们申请美国研究生还是相当重要的,同学们能刷多高分,就刷多高分吧!大部分美国研究生申请分两轮大部分美国研究生申请分为第一轮和第二轮,第一轮决定录不录取你,第二轮看值不值得给钱。一般来讲,第一轮主要看硬件条件,如GPA、TOEFL、GRE、CV、个人陈述(PS或SOP)、推荐信、获奖情况、实习或工作经验。而第二轮着力看实验室工作或研究经验和论文发表情况。做过若干实验,获得研究成果才是获得offer的关键。实验室经验主要是参看申请人在专业课程里面的实验占多大比重,有多少小时的实验操作学习。而论文方面,只要有些技术含量,不管是在什么类型的刊物发表,都是很有帮助的。GPA3.5是一个门槛值85分(百分制)的平均分(GPA)是一个门槛,过了这个坎,奖学金好申得多。通常,美国研究生院硬性规定,只有GPA达到3.5/4.0才可以有资格申奖。其它各个方面再强,GPA不达标,拿奖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上了3.5这个分水岭后,3.6和3.8之间的GPA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class rank也很重要,美国教授比较相信年级排名,如果排名能在top3或top5,可以考虑开一个年级排名证明,连同成绩单一起邮寄给所申请的院校。个人陈述无需强调成绩个人陈述(PS)无需强调成绩多牛,而要突出自己遇到了什么困难,如何克服和解决的。美国教授建议,一定要在PS中把自己说得接近完美、无可挑剔,中国传统的谦虚尽可以抛开。尽量把你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亮出来,可以适度拔高,但也不要太离谱。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自己做过的事可以写,但没有做过的事千万别编纂。虽然教授一般都会相信你所做的陈述,但是你千万不要认为教授傻,万一让人家发现你造假,你离死期也就不远了。未来发展方向不必说报效祖国写未来发展方向的时候,要专注于自己接下来几年的人生职业规划,毫无必要写“学成后,我要回中国报效祖国”之类的话。美国大学教授们认为,读研学习科学是为全人类服务的,并没有必要动不动就来个爱国主义。“回国”那是面对签证官的时候该说的,没有必要刻意体现在申请材料中。推荐信尽可能找老外写写推荐信的人,最好也是你的任课老师,而且还要强调已经教授了你多年或多个学期。因为即使你找了一些牛人,但与你没有直接的关系,他写的推荐信也不会为你加分的。还有一点就是,推荐信尽可能找老外写,美国教授更相信自己人写的东西,在他们眼中,中国人写的推荐信千篇一律,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教授们是非常看淡这些推荐信的。当然,如果写推荐信的推荐人有美国留学背景,这样也是可以的。写推荐信的时候一定要注明推荐人哪个学校毕业的,和你关系的密切程度,名校毕业的推荐人在美国也会更有份量,申请材料审查老师拿到一定会认真看的。辅助证明材料寄不寄均可有些辅助申请的证明材料可以不寄,因为美国教授一般默认相信你的说法,只要简历里面陈述了,他就会认可的。但是如果你的一些获奖证书或补充材料确实有很强的辅助作用,也可以邮寄过去,大多数学校还是会参考的。就拿实习证明之类的东西来说,如果这个实习和申请专业密切相关,开一个证明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开起来很麻烦,那就在简历当中陈述一下就好,也没有必要非开一份。如果学校需要,招生官会主动问你要的。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某些大学对于谁可以审阅什么材料有着严苛的规定,这个时候,即使你寄送了辅助证明材料,也会被招生办公室拦下来的。寄送材料因“校”制宜材料寄送方面要求不一,有些学校历来有“先到先得”的录取传统,这时候学生就要第一轮截止日前把所需申请材料邮寄过去。但是对于部分院校,根本不用早早地把材料寄过去,寄过去也被锁在招生办保险箱里面,审阅材料的教授也不能提前接触学生申请材料,这个规定非常严格。等过了申请的截止日期,所有参与审阅材料的教授都会来到学校,启封、相互交换审阅,一揽子审核才会有条不紊地展开。老美清楚中国各个大学的情况关于中国各个大学的排名情况,其实美国教授在审核申请材料前是了解的。对于他们来说,在中国,除了清华、北大、中科大等几所学校,其实大多数学校相差不是很大,基本在同一水平面上。但是对于部分优势专业,一些大学有各自的“王牌”。例如中国传媒大学的传媒专业,中国人民大学的金融和统计专业,北京师范大学的数学、心理学专业,在他们看来这些学校的这些专业也是知名的,所以会特别关照。总的来说,同学们在申请的时候,最好还是找准自己学校在美国的匹配学校,这样对申请的成功率就会更有把握一些。套磁仅限学术研究领域的专业相信申请美国研究生的同学们都知道一点,那就是申请过程中可以通过套磁教授来加大自己拿奖的几率。套磁信的作用虽大,但主要限于学术研究领域,而商科、传媒、教育、艺术、社会科学类学科去套磁意义就不大了。申请PHD套磁作用会更加明显,申请硕士除了极个别专业外几乎不用套,套也没有用,而且展开套磁也要在拿到录取后在开始。前期套磁一般需要学生亮出自己的学术背景,而且要对所套教授进行背景方面的研究,而且最好读过教授的一些著作和出版物,然后就一些学术问题展开询问,希望教授给与解答,而后从学术方面慢慢切入。如果教授发现你对专业相关的问题很有见解或颇具潜力,教授也就会主动和你进行接下来的对话。但套磁更多的是后期套磁,也就是先拿到录取,否则教授一般不会理你,而录取后通过套磁拿奖的机会就大增,这样的套磁意义就更大。
可以查询一下当地的导航,这样更为准确,或者咨询一下当地人
申请还是看你的硬件语言,还有你在学校的GPA以及你的论文还有一些学校要求的文书,主要看每个学校要求的并不完全相同。回国的发展也是看你自己能力如何,学的怎么样了。
发表sci期刊论文有什么要求?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必须在正规学术期刊上。由于它是公开发表物,需要遵循某些期刊的发表要求。无论是在国内学术期刊还是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都是这样。国际学术期刊的发表要求与国内学术期刊大不相同,而且在期刊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下面一起来看看发表sci期刊论文有哪些要求?sci期刊通常是国际上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学术期刊,学术水平很高,这类期刊对刊物发表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主要是对文章本身的要求,但对作者的身份职务没有什么特别要求,比国内一些核心刊物宽松一些。发表sci期刊的关键是文章的层次。撰写一篇好的sci论文的基础有两个方面。一是英语写作水平,二是专业知识水平。对国内大多数作者来说,英语写作水平不高。英语水平高也并不意味着英语写作水平就高。写作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也就是说,在正常的时间里,它需要不断的磨炼。以下是发表sci期刊论文写作的4个要点:1、文本摘要本文的摘要是对本文的简单总结,包括主要研究问题、方法、结果和结论。它可以用短语概括。摘要中的字数不应超过500个。2、引言这部分提出问题,回顾前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即明确选题的研究背景,以及选题在整个学科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注意清楚的哪些是别人的结论,哪些是自己的结论。3、方法和结果这是最关键的部分,包括实验对象、实验材料和实验过程。描述应该有一个清晰的层次感。每个步骤之间的顺序和相关性应清楚描述,不要引起实验过程混乱的现象,因为评审者最终判断你的实验是否合理,是从这个过程中描述来的。4、参考资料应标记引用内容,这是一个基本的学术道德要求。引用过程中未指出文献档的来源出处会造成本人的成功内容是假象,以免造成剽窃的现象。同时也会被误认为是一种抄袭,因此为了避免在影响作者个人发展时出现这样的误解,所有引用的部分都需要体现在参考中,甚至一些不起眼的内容也需要标准清楚。因此,发表sci期刊论文的各个方面要求相对较高,应特别注意写作。此外,还应特别注意语法和时态的应用。毕竟,英语表达与汉语不同。如果作者的英语写作水平不够高,或者在写作时感觉比较吃力。就需要有针对实践性的积累。或者是找一些专业机构指导润色。这将提高发表效率。有关发表sci期刊论文的详细信息,可咨询泰杰生物的小编。
据学术堂了解,论文发表是职称评审必备条件之一,各行各业想要晋升职称,就必须发表相应要求的职称论文,职称论文不过关,通过评审就无望,所以职称论文是很关键的评审材料,也正是由于职称论文的重要性,使得每年都有不少职场人士因为职称论文发表问题犯愁,职称论文写作与发表并没有那么难,尤其一般级别的职称评审,职称论文只需要大家发挥正常的写作水平就可以,申报人员主要把握了职称论文发表格式、写作技巧、发表流程等方面的内容,顺利发表一般不是问题.发表职称论文需要注意什么问题?一、发表文章质量要求发表论文的质量自然是提升论文收录的一个主要的条件.对于这个方面来说主要就是针对于论文的观点正确,文字通畅,逻辑严密,结构合理,结论有创新,等等.之前收到一篇文章,错别字多,语句不通顺,编辑实在是看不懂,只能联系作者退稿修改,退稿再修改再审稿,浪费时间,严重的话永远拒收稿子.二、论文格式规范杂志论文格式要求每一个刊物或者杂志都有自己特定的宗旨、栏目和专业定位,投稿前必须先对此进行了解,弄清楚目标杂志是哪个方面的.还要搞清是季刊、双月刊、月刊还是半月刊、周刊,这直接影响您的稿件发表的速度.符合自己单位要求发表论文是为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能够更好,所以发表论文前一定要了解自己所在单位职称等级对于论文格式结构的种种要求,如:字数、论文篇数,对第一作者是否要求、期刊要求(核心?普刊?),有的单位甚至对文章格式都有严格规定(论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图表等方面的事项).三、论文发表时间一般的学术刊物,从编辑接收稿件到样刊出来,需要2-3个月.如果是核心刊物,则需要半年,或许更长时间.不少作者认为期刊不是都是月刊、半月刊、旬刊,我这个月投稿,不是就安排下个月就出刊了,其实不然,很多期刊都是被提前会安排好版面,有些期刊版面都安排到下一年了,所以为评职称,还是提前准备为好.四、选择合法刊物发表论文不是随便找个期刊就可以的,期刊必须具有合法性,是合法期刊.不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刊号的刊物,都是非法刊物.目前我国大约有1000-2000家非法刊物,或不规范的刊物.对大部分普通作者来说,是很难判断刊物的合法性的.对于有疑问的期刊,可以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期刊查询里,确认一下是否是合法期刊.
对要发表论文的条件要求:创新性、实用性、、严谨性、规范性;对选择期刊的要求条件:正规、可查询、级别适合;对作者的要求条件:学历、工作经历以及当下评职级别要符合,不可越级评职称。这些都是发表论文时要注意的条件事项,所以准备进行论文撰写发表的人员一定要注意这些信息哦。
第一,首先需要清楚的知道发表论文的要求,然后根据相关要求选择正规且合适的刊物1 )确保刊物是新闻广电总局认可的正规的,有CN和ISSN双刊号;2)省级或者国家级的刊物;3 )发表后文章能在知网检索到,意思就是说这个刊物得是知网收录的;4)为了赶上评审,和大家就得提前几个月甚至半年时间准备好文章并成功发表,因为一般刊物的发表周期都是3个月左右,收到刊物后文章检索还需要2-3个月时间,不然发表后到评审了检索不到文章就麻烦了。根据这些要求去进行严格筛选,所以需要提前半年准备。第二,选定刊物后根据刊物的要求去准备文章,投其所好以便成功发表!第三,一切准备就绪后就可以安排发表了,一般的发表流程是投稿——审稿——文章通过就发电子版录用通知书,没通过就告知退稿或修改——付版面费——出刊邮寄杂志——网上检索文章。更多发表问题加友更方便
你好,根据一般习惯,是以杂志实际出版的日期为准,因为自它印刷并公开发行的时候就已经达到了出版的事实标准。杂志上标注的刊期只是杂志社为了杂志的时效性所以都会把时间往后写,这样当你8月收到9月杂志的时候不会觉得晚。特别是对一些在市场上公开销售的刊物来说,这样能避免读者买杂志总觉得像是买到过期的一样,保持读者的新鲜感。一般杂志从收稿到编辑、校对、印刷、发行都会有不同的时长,刊期越长(月刊、双月刊、季刊)出版周期就越长,特别好的学术期刊,长的甚至半年一年,所以你发表时一定要注意问清杂志的出版时间能不能赶上你的时间需要,以免做了无用功。要发表可以再问我,我就是杂志编辑
首先拿自然投稿来说,省级和国家级的论文审稿需要1-2天,发表时间需要1-3个月。个别快的话半个月内就可以完成,慢的话甚至要4-7个月之久了。对于质量水平较高的期刊和一些大学期刊来说,投稿发表时间通常在6个月左右,较快的也需要3-4个月。科技核心期刊审稿需要1-3个月,发表需要6-10个月,总体时间大致是1-1.5年。北核和南核的审稿需要3-4个月时间,出版则需要6-15个月时间,跨度大,总共需要时长约1-2年。SCI和EI等与北核南核时间周期类似。众所周知,省级和国家级别的期刊是普通期刊,是职称期刊发表的起跑线。相对而言,从选刊到成功收刊用不了多长时间。有些刊物块的话研究1个月左右的时间就收到了,如果慢的话,大概也就是3个月左右的时间。
这个要看具体情况的,一个是如果你发的是普刊,那么周期就会短一些,一个是如果你发表的是核心期刊,有可能一年多才能见刊发表,前提是录用的情况下。还有一个情况是,如果你是自己投稿,会慢一些,如果你是找一些论文机构帮忙投稿发表,会快速一些。我之前找淘淘论文网发表的经济类论文,2个月就给你加急发表了,是普刊,如果是核心他们也没法加急。所以看你发表的什么刊物了。
任何论文,包括sci论文发表时间和接收时间都是不同的概念,严格来说,发表时间是文章见刊也就是公开发表在刊物上的时间,而接收时间基本上是指初审通过的时间,如果出身没有通过也就不存在接收时间了,因此二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作者一定不要混淆。
sci期刊审稿通常也是三审制,初审通过也就意味着杂志社接受了作者的文章,接收时间的快慢要看杂志社的审稿安排和审稿效率,有的一两周就可以给作者回复,有的则需要略长一些的时间,初审审阅工作包括论文是否符合本刊的宗旨和定位,若稿件内容不适合本刊,即使质量再高,也不会予以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