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张彦彬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张彦彬发表论文

2014年12月底,河北省2014年年度高职评审工作已完成,正由各评委会省级主管部门官方网站上陆续公示。2015年1月5日,省教育厅网站已公示教师高职通过人员名单。省卫计委尚未在官方网站上公示,应每日关注。

化工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公示在哪里?

九品论文,发表专业的论文。查询通过名单可以到省护理官网查询。

哈尔滨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科是我国在工科院校开办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较早的学校。1980年在建筑学专业中开设室内环境设计课程。1984年在建筑学学科中设立环境艺术设计方向,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在我国最早开展该方向研究生教育。1995年开始招收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2000年获得艺术设计硕士学位授予权。有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艺术设计, 视觉艺术设计三个专业方向。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在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势,该学科在人才培养及科研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行列。 第一建筑设计教研室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第一建筑设计教研室,前身是建筑设计初步教研室。现有教师10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4名,讲师5名,博士生5人。主要承担的教学课程有“建筑设计基础Ⅲ”、“建筑设计概论”、“建筑表现”、“室内环境设计”和“建筑专业英语”等,并参加毕业设计指导、研究生教学与指导,进行相关科研项目研究。该室承担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和模式,具有一定的特色,2001年得到校重点课程建设和重点教材建设,2004年被评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课程。教研室全体教师同心协力,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2001年被评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三育人”先进集体。主要成果:1、1999年,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2001年,建筑设计基础课获校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3、2001~2003年,完成省教育科学“十五计划”课题“建筑设计的启蒙教育体系研究”,并通过验收,受到好评。4、发表论文有《构成课导入式教学法研究》、《建筑设计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探索》、《试谈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实践》等。5、2003年周立军等主编的新教材《建筑设计基础》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二建筑设计教研室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第二建筑设计教研室,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全教研室共有教师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在教学过程中致力于教学法的研究。首创“过程教学法”,提出“开放式”教学新模式和“过程式评价”体系,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教学方法,收到良好效果,并受国内专家好评。2004年本教研室所承担的课程“特殊环境群体空间设计”、“分项设计”被评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与众多实际工程的创作。潜心钻研业务,发表有关学术著作、译著、论文等。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及校基金资助的科研工作。在承担“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的教学工作中成绩显著。在1997~2001近五年里累计获奖20余项,在全国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优秀作业观摩中多次获奖;指导学生参加国际竞赛,在2005年UIA国际大赛上获科技委员会奖和组织委员会奖。教研室以年轻教师为主,是一支朝气蓬勃、治学严谨、勇于创新、团结向上的教学科研集体。2002年,教研室被评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先进集体。承担课程:本科生: 1、设计课程:单项设计、组合设计;自然环境群体空间设计、城市环境城市空间设计、毕业设计;2、理论课程:作品赏析、专业导论、体育建筑设计专题;3、实践教学:参观认识实习。研究生:1、大空间公共建筑创作研究;2、大跨建筑结构构思与结构选型;3、寒地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研究研究方向:建筑设计方法论、建筑设计评析、空间公共建筑创作理论、寒地建筑创作理论。第三建筑设计教研室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第三建筑设计教研室,由十一名教师组成,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讲师5人。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学科队伍,教师的研究领域涉及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的设计理论及方法。教师中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7人、在读博士生2人、在读硕士生2人。本教研室主要承担第四、五、七和第十学期的本科教学及研究生教学任务。其中本科设计课包括:幼儿园设计、活动中心设计、住宅设计、高层宾馆设计、图书馆设计、快速设计,并指导毕业设计。讲授课程包括: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生态建筑学概论、建筑造型概论,建筑计划学,职业建筑师教育,建筑专题系列讲座,行为建筑学,工业建筑设计原理等。讲授课程正在加强两大主要原理教学改革工作:一是“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一是“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在设计课教学方面,幼儿园设计、活动中心设计不断探索过程式教学改革,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实战性教学环节正在进行一体化探索,将两个课程设计和设计院实习工作联系起来,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建筑设计教研室荣获哈尔滨工业大学2002-2003年度先进集体。孙清军获200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建筑设计课教学改革”一等奖。孙清军获2003年“全国适用经济住宅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奖三等奖。孙清军获2004年 “城市庆典”国际竞赛三等奖。韩衍军、吴健梅、晁军、于奕欣、鲁英灿、杨悦等获200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白小鹏获“五大湖奖优秀教学奖”。科研论文专著,2001—2004年,全室获省优秀科技进步奖二项,省优秀论文奖二项,发表论文十余篇,专著三部,李桂文、李大为主持的国家十五攻关项目正在进行。 建筑技术教研室主要从事建筑技术科学及建筑设计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具有一支实力雄厚、经验丰富、教学及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教研室现有在职教师9人,外籍特聘教授1人,返聘教师7人。在职教师中教授2名,副教授6名,讲师2名。几年来,全体教师积极从事教学改革探讨与教学研究,先后编写5部教材、发表4篇教学论文、提出一套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整体教学改革方案;为提高教学效果,创建了建筑技术模型室。在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在教学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编写教材:1.《建筑构造》金虹主编郑忱 主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2.《房屋建筑学》金虹 主编郑忱 主审科学出版社 2002.73.东北地区通用教材《房屋建筑学》金虹 主编郑忱 主审东北大学出版社1996.84.《建筑保温设计》陈庆丰 主编校内教材 19955.《高等学校建筑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指导》金虹 参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6教学获奖:1.金虹,李连科,张卷舒,孙世钧。“房屋建筑学及相关课程教学改革与教材研究”。获2003年黑龙江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金虹,李连科,张卷舒,孙世钧。“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获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科研成果:教研室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不断充实自己,积极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在可持续的建筑及其环境,建筑节能、建筑新技术、智能建筑、工业化建筑、建筑物理环境等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在严寒地区的建筑节能、生态建筑设计与技术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先后完成二十余项国家、省部及市级科研项目。其中金虹教授主持2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作为中方技术负责人完成一项法国全球环境基金会资助的中法合作项目研究。常怀生,李健红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方便老年人使用的建筑规范》,已通过国家验收并于99年10月实施,2002年6月获黑龙江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郑忱,赵运铎编著哈尔滨建筑配件图集《住宅节能木窗》,“节能窗的研制”获得哈尔滨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金虹做为建筑学负责人编写黑龙江及哈尔滨地方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黑龙江省实施细则”及“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哈尔滨地区实施细则”;常怀生,李健红参加《殖民地时期远东城市发展与研究》中日俄三国合作科研,及(2000年小康住宅居住实态研究》中日两国合作科研,已通过国家建设部验收,获得日本建设省2000年居住年大奖。做为参编单位初仁兴、陈庆丰参加编写《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肖文英参加编写《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等。此外,承担工程设计数十项。发表论文:自2000年以来,在国外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以及国际国内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 城市规划教研室前身是1958年由哈熊文先生主持创建的原哈尔滨工业大学城乡规划教研室,1959年成立的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城市规划教研室,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全室共有教师13人,其中教授1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2人获得博士学位,6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多位教师曾在德国、法国、意大利、波兰、新加坡等国家进修和考察。城市规划教研室主要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的职业规划师和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建设开发、城市规划研究与教育等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等多个培养层面。承担课程本科生课程:城市规划原理居住区规划原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城市系统工程城市学村镇规划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居住区规划设计室外工程设计城市综合调研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总体规划城市规划专业毕业设计专业外语研究生课程:城市规划设计研究Ⅰ、Ⅱ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城市景观城市学城市规划行政法规与政策科研及实践活动城市规划系,已承担(或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省部级科研等项目40多项,学校各项科研基金4项,各种设计项目等横向科研课题100余项;在《建筑学报》、《城市规划》等学术刊物和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文章200余篇。城市规划系十分重视教学与实际工程项目等生产实践活动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的实践性设计成果非常丰富,如“齐齐哈尔市总体规划”、“哈尔滨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威 海市体育中心主体育场规划设计”、“邯郸市主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唐山市总体城市设计”、“哈尔滨市道外区传统商市风貌保护区规划”、“长春 市净月潭开发区城市设计研究”、“深圳市城市设计控制指标系统研究”、“太阳岛风景区核心区城市设计”、“哈尔滨市松花江南岸滨水区整体概念 设计”、“哈尔滨火车站前广场改造城市设计”、“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周边城段城市设计”、“哈尔滨市高层建筑控制专项规划”等项目,为当前的 城市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建筑历史教研室具有一支充满活力,又具有丰富教学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4人,其中教授3人(包括退休返聘一人),讲师一人。本学科在建筑历史与理论的相关研究领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建筑创作理论、中国建筑美学理论、中国建筑史与文化地理学、中国建筑经济史、中国近代建筑传播学、当代西方建筑思潮等课题的研究。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横向科研课题多项,获省部级奖5项,其它奖10项,出版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至今已培养了近50名硕士生。该学科还在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博士点中招收、培养建筑历史与理论方向的博士研究生。读硕士生20余名。课程建设:从2001年开始中国建筑史本科教学方法的研究,主要注重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2003年开始对中外建筑史课程进行整合,突出中外建筑历史知识的相互渗透和相互比较,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外建筑史教学体系。2006年《中外建筑史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创新研究》,作为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正在进行之中。该教改项目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中外建筑历史的协调性与相关性;强化教学的国际化程度,借用现代教学技术提升教学效果,完善具有国内高水准的CAI课件建设。课程特色:1.实现从描述性史学到阐释性建筑史学的转化。使中外建筑史教学不仅仅停留在对历史实例的表象描述,而是进行有深度的理论分析;创建一种新的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模式。2.全面整合中外建筑历史知识的教学结构,在教学中强化中外建筑史知识的相互渗透,强化文理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强化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的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意识和人文素养。3.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发挥网络优势,变静态的建筑史教学为动态的建筑史教学,搞活教学平台,加强教与学的互动,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专业职业技能的教育打好综合的基础修养。教材建设:侯幼彬教授参与《中国建筑史》全国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承担该教材的第10、11、12、13、14章的撰写。作为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用书。侯幼彬教授编写的《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作为该课程的配套辅助教材使用。侯幼彬教授撰写的学术著作《中国建筑美学》;该书先后获得多次奖励,被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推荐为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作为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参考书。2003年刘松茯教授出版学术著作《哈尔滨城市建筑的现代转型与模式探析》,侯幼彬教授编著的《近代建筑总揽一哈尔滨篇》以及刘大平教授执笔的《哈尔滨保护建筑》均作为《哈尔滨近代建筑》课程的配套辅助教材使用。获奖情况:1.中国建筑史本科教学研究,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003年。2.中国建筑史本科教学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3年。3.中国建筑史教学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学设计一等奖,2003年。城市规划系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设计教研室,历史可追溯至1958年由哈雄文先生主持创建的原哈尔滨工业大学城乡规划教研室。1959年城市规划教研室成立,1996年分为城市规划教研室与城市设计教研室。城市设计教研室现有教师11人,其中教授3位,副教授4位,讲师4位,博士导师2位,具有博士学位2人,在读博士8人。多位教师前往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进修和考察。城市设计教研室教师勤奋求实、勇于创新,获得过多项教学成果奖,培养了大批国家建设急需的栋梁之才。本教研室承担校内城市规划专业、建筑学专业等全日制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工作。突出城市设计教学,始终坚持城市设计过程教学、强调寒地特色以及城市真实地段选择等特色。讲授的专业课主要有:本科生:城市综合调研、城市设计概论、城市建设史与历史文化保护、区域规划概论、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景观概论、城市设计课程设计、城市社会学、经济地理学概论、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专业外语。研究生: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城市景观、城市科学研究、城市设计研究、城市发展史导论、建筑设计方法论、建筑美学、城市设计过程论、城市设计实践。科研:本教研室坚持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承担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等项目30多项,各种设计项目等横向科研课题10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300余篇。

张彦芳发表论文汇总

我论文资料的给你发一份呗

中国环境规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字数:2834来源:商业时代 2014年4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内容摘要:环境规制对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设计中国环境规制绩效评价体系基础之上,运用非径向超效率DEA模型计算了中国的环境规制效率。研究发现:中国环境规制绩效存在区域差异,总体而言东部发达省份优于其他省份;中国区域环境规制效率整体上呈现出两头低、中间高的倒U型趋势,横向比较发现东部地区的规制效率最高、西部最低;区域环境规制效率整体上呈现出收敛趋势,西部地区的地区差异最大,中部地区偏小。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最后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关键词:环境规制 绩效评价 Super-SBM模型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建立特色的环境管理体系,形成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机构体制和法律规章。目前,中国节能减排体系已经构建了节能法规标准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在内的体系框架,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与环保执法监察相结合的减排监督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尽管“十一五”时期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能源消耗仍然偏高,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生态环境仍十分脆弱。2010年中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由此可见,在中国加速工业化阶段,这种环境规制体系对于加强环境约束、完善倒逼机制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已有研究文献将研究焦点放在环境效率上。Zhu和Scheel等人还提出一个倒数转换办法,把非期望产出的倒数作为期望产出处理(倒数转换法)。Seiford和Zhu(2002)提出寻找一个转换向量使所有负的非期望产出转变成正值(转换向量法)。Fare等人提出了一个基于弱可处置性和产出角度的方向性距离函数(方向性距离函数法)。此外,Tone(2003)提出了一个基于松弛测度的DEA模型处理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法),尽可能地考虑了由于角度和径向的选择造成的投入产出松弛性问题。根据已有学者验证, SBM模型属于DEA模型中的非径向和非角度的度量方法,它能够避免径向和角度选择的差异带来的偏差和影响,比起其他模型更能体现效率评价的本质(刘勇等,2010)。陈德敏和张瑞(2012)最早将环境规制具体手段作为考虑要素引入到计量模型中,探索不同环境规制手段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机制。 本文在构建中国环境规制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更能体现效率评价本质的SBM模型,同时考虑充分效率排序问题,选取Sup-SBM模型计算环境规制效率,将环境规制手段作为具体考虑因素引入到效率测算中,计算2000-2010年中国环境规制绩效及其变动特征,以期为中国环境规制提供决策性参考。 环境规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设计依据 环境规制绩效可以用环境规制效率表示,也称环境管理效率和环境治理效率,一般是指国家在行使环境保护的管理职能、从事管理活动时所获得的环境效益同所投入的环境治理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王晓宁等,2006)。在设定环境规制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时,需要具体考虑国家环境规制的体制,尤其是当前的环境规制制度框架(见图1)。所谓中国环境管理制度的体系框架,是指从整体上看,中国的环境管理制度已具雏形,已远不是单项制度的“构件”的简单堆砌,而是一个由新老制度构成的并初具规模的有机整体。其中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和排污收费等“老三项”制度产生于国内环境保护工作的初创时期,于1979年9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中确立。“老三项”制度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尤其是在环境保护的开创阶段,对控制环境污染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巨大作用,被称为环境管理的“三大法宝”。 另外,构建环境规制绩效指标体系,还要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和连贯性考虑,因此也必须遵从一定的原则。 (二)设计原则 设计中国环境规制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短期目标是通过将环境规制机构的效率结构系统中所涉及的所有领域的复杂关系简单化,用简化的评价指标获取尽可能多的评价信息,科学合理评估中国环境规制绩效。另外,完善的环境规制机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还应对政府效率结构的各个方面发生的变化趋势和变化程度进行反应,由此发现阻碍和影响环境规制机构效率持续提高的不利因素,分析原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设计环境规制效率评价的长期目标是实现中国经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使指标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合理,设计时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和有效性原则。 (三)指标选择与体系构建 输入指标:本文在选取环境规制成本指标时,根据国家政策的规定以及数据的可得性,略去不可计量的政府环境规制成本指标,将环境规制的人力投入、物力投入与财力投入等可计量的政府环境规制成本指标作为环境规制成本指标,故以下将从环境规制的人力投入指标、物力投入指标与财力投入指标三个维度详细阐述环境规制的成本指标。 输出指标:政府规制的收益在经济上可分为直接收益与间接收益,直接收益可以用货币形式计量,间接收益则是政府的活动对整个经济生活提供的一种方便,虽然很难用货币来直接测度,但是这种收益人们可以感受到。对于政府环境规制收益来说,多数专家学者对其指标的分类大都大同小异,这里笔者也不例外。以下将从环境规制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指标(动态指标)与环境规制完成后的环境质量指标(静态指标)两个方面来刻画环境规制的收益指标。 根据体系构建的目标、思路、原则,以及指标选取的结果,构建中国环境规制效率评价体系,如图2所示。 模型选择与指标说明 (一)Super-SBM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DEA)是Charnes、Coopor&Rhodes于1978年首先提出的评价生产效率的非参数方法。传统DEA包括CCR、BCC模型,随着研究的深入,学术界针对研究对象输入与输出变量的不同,对DEA模型进行不断的改进与完善。传统DEA对效率测评的思想属于径向(radial)和线性分段(piece-wise-linear)理论,强调可处置性来确保效率边界或无差异曲线的凸性(convex),却会造成投入要素的“松弛”问题。如果不考虑投入要素的“松弛”的影响直接运用CCR和BCC模型,有可能造成对效率测评的偏误。为了解决传统DEA方法的估算偏差问题,本研究选用SBM模型(Slacks-Based Measure)。SBM模型由Tone(2001)提出,它是以松弛变量测度为基础的DEA效率分析法,可理解为利润最大化的一种分析技术。SMB模型以优化其松弛变量为目标函数,通过非射线方式,同时考虑投入项与产出项的差额来估计效率值,是非径向、非角度的DEA模型,其分式规划的形式为:

加分。根据查询大连交通大学的官网得知:大连交通大学发表论文是可以进行加分的,不同的学校的规定考研加分制度不同。大连交通大学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以轨道交通为特色的高等学校。1956年,学校应我国铁道机车车辆工业的发展需要而创建,时为大连机车车辆制造学校。1958年升格为大连铁道学院,隶属原铁道部管理。2000年2月,划转为辽宁省政府管理。2004年5月,更名为大连交通大学。

北航贾彬彬发表的论文

高考成绩 2013年 18人录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刘嘉琪以653分( 不含加分)荣获广西文科状元。 涂婳婳以648分获得广西文科第五名。 沈颁泉以667( 不含加分)分获得广西理科第五名。 文理总分上线人数916人,其中 应届一本上线人数701人,上线率达65.15%。应届生600分以上人数167人,占应届高考人数15.52%。2014年 20人录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 理科应届一本上线率超过71%,二本上线率超过96%。 文科应届一本上线率超过69%,二本上线率超过94%。 2014年柳铁一中优秀考生学类姓名分数名次文科吴可书672全区第一名韦紫影671全区第二名黄浇杨666全区第六名理科陈淇馨701全区第五名罗双700全区第八名杨舒涵697全区第九名2015年 应届一本上线人数909人,一本上线率80.59%。 应届二本上线人数1123人,二本上线率99.6%。 艺体一本上线人数10人,合计一本上线人数919人,合计上线率81.47%。 2015年柳铁一中优秀考生学类姓名分数名次文科凌志宇672全区第一名吴金华668全区第三名马瑞雅660全区第六名刘天然651全区第十五理科罗文阳714全区第二名吴澎以659全区第七名吴浪韬690全区第十一管大为685全区第十八(以上数据来源:2015年7月,该校官网报道 ) 学科竞赛 第十四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高2010级( 5)班学生贾彬彬获得一等奖。 第十七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高三(13)班贺棋炜同学获一等奖。 第30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高三( 2)班胡陶钧同学获得银牌。 素质教育 2015年全国篮球机器人比赛中,校机器人小组的李岱儫、覃安之获得高中组“全国冠军”。 2015年柳州市中学生乒乓球比赛中,校参赛队员获得男子团体第二、第三,女子团体第二。 2011年,邵莹老师获“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荣誉称号。 2012年,校长胡冬梅荣获柳州市“十佳校长”称号。 2012年,唐纯玉老师被评为柳州市劳模、柳州市十大杰出青年。 2014年,陈玲老师荣获“全区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 杜俊平,多次参加校、市、区级赛教课,获一、二等奖并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其论文、教案、案例、调查报告获柳州市类重点课题,广西教育学会优秀研究成果评比一、二等奖。颜春丘,多次参加学校赛教课,获见习教师汇报课一等奖、赛教课一等奖、初级教师研讨课二等奖,其教案获柳州市A类重点课题三等奖,责任教育辩论赛优秀教练,柳州市创城先进个人。 孙会刚,2008年参加编写《阶梯物理》、《高中物理基本功训练》,已于2009年出版,2009年评为;柳州市送教下乡优秀教师; 2010年作为柳州市专家给全市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同年所带学生在27届物理竞赛中获全国决赛三等奖,两人获保送资格,2010年所在年级高考物理平均分广西第一。在各大报纸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李利红,曾在全区、全市上公开课,多篇论文获国家、市级奖励,课题研究“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获市级奖励;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赛获优秀指导教师奖。被评为柳州铁路局优秀德育工作者,德育论文获市级奖励。 韦嘉滢,主持研究课题多个课题获柳州市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三等奖,获柳州市优秀教师,柳州市五一巾帼标兵;柳州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广西中学生物教师基本功比赛三项全能一等奖。省级获奖论文5篇。 赵英明,论文多篇在国家级、省级获奖,奥赛辅导学生多次获奖,并多次被广西数学学会评为优秀辅导员称号。梁天霞,全国数学竞赛优秀辅导员;已有30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刊物上公开发表或获奖。 校训:立德 启智校风:文明 友爱 俭朴 健康学风:勤奋 深思 求实 创新教风:准确 严格 耐心 善诱 《金色的摇篮》由两位老校友创作。歌词:走过春天走过秋天走不过魂牵梦绕的校园那竹鹅溪畔的歌声回荡着青春的岁月那思源池里清泉哺育了千万只飞燕啊,柳铁一中你是金色的摇篮啊,亲爱的母校我们为你骄傲骄傲地谱写赞美的诗篇走过山川走过平原走不过母亲怀抱的校园那明亮温馨的课堂点击着五彩的世界那腾飞雕塑的英姿展开了世纪的跨越啊,柳铁一中你是金色的熔炉啊,亲爱的母校我们为你祝福祝福你桃李芬芳的明天

北京航空贾彬彬发表的论文

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组委会专家介绍孙家栋,男,1929年生,辽宁省瓦房店市人,中共党员,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天研究院院长。1958年毕业于苏联茹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飞机设计专业。历任国防部五院一分院火箭总体设计部研究室主任、七机部五院院长、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主任等职。现任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国家航天局特别顾问、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9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在中国的航天史上,孙家栋是中国第一枚导弹总体、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刘经南,男,1943年7月生于重庆,汉族,湖南长沙人,研究生学历,1967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武汉大学校长。主要研究卫星定位理论与应用、数据处理及相关软件开发。刘经南院士长期从事大地测量理论及应用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大地测量坐标系理论、软件开发和重大工程应用方面成就显著,特别是在GPS技术应用和工程领域有卓有建树。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前苏联等国家的全球定位技术发展以后,他全心致力于全球定位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应用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深入钻研GPS技术与思想,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具有独特见解的一系列理论方法,广泛应用于实际工作中隋起胜,男,1956年出生,1981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现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总指挥。在“神舟”四号发射时,担任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神舟”六号七号连任着陆场系统总指挥。沈荣骏,高级工程师。安徽合肥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历任国防科委基地助理员、组织计划处副处长,国防科委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国防科工委研究所所长、干部学校校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是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晋升为中将。参加了导弹、卫星发射试验的技术计划工作。 航天工程管理与测控技术专家。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58年毕业于军委测绘学院。曾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顾问,国防科技大学和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李祖洪,男,1942年生,莆田莆田涵西街道青年街人。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科学委员会副主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1967年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七机部(即航天部)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从事技术研究。从此,他在中国航天事业工作近20年,其间于1984年任所书记、第一副所长。1991年,调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会长。1992年被评为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并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李祖洪主管中国几个型号卫星的研制、生产、发射、在轨运行,并担任国家重要、重点卫星型号发射总指导与调度。近年,由他主管发射的3个型号4颗卫星都发射成功并运行正常,其中为世人所熟悉的有中星22号、资源2号、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等;他还指挥并参与发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杨元喜,男,1956年生,江苏泰县人。大地测量专家。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77年入郑州测绘学院,1987年获该校大地测量硕士学位,1991年在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历任国际大地测量协会第四委员会秘书,中国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测绘学报》编委会副主任、常务副主编等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德国洪堡奖学金获得者。主持完成了“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数据处理工程”和“全国天文大地网与空间网联合平差工程”,使我国国家大地网控制网步入国际先进行列。出版学术专著2部,合著3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收30篇(23篇为第一作者),曾获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和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李济生是我国第一代航天测控科技工作者,主要从事人造卫星轨道动力学研究工作。196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此后,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工作,曾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总工程师。李济生曾获国家级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多项,编著有《人造卫星精密轨道确定》和《航天器轨道确定》等著作与教材。1992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5年获首届中国航天基金奖,199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谭述森,男,1942年生于重庆开县。1960年9月入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雷达系学习,1965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北斗试验系统工程地面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北斗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从事卫星导航系统及应用研究20余年,主持完成了中国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地面应用系统和中国卫星导航增强系统的研制建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多项。发表专著有《卫星导航定位工程》、《广义RDSS全球定位报告系统》。樊士伟,男,中国卫星导航工程中心主任,研究员。1961年出生,1982年获郑州测绘学院学士学位,2001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获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航天工程的总体论证和项目管理工作,参与多项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重大专项论证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屠善澄,自动控制技术专家。我国人造卫星工程开拓者之一。中国自动化学会的创建人之一。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导弹、卫星、载人飞船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工作。为《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研制与发射试验做了突出的贡献。为促进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发展和国际间的友好往来做出了重要贡献。长期担任兼职教授,首批博士生导师,培养了许多自动控制科技人才。梁思礼,梁启超之第五子,导弹控制专家。广东新会人。1945年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获学士学位。1949年获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博士学位。198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顾问。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副所长、七机部总工程师、通用测试设备总设计师、航天部总工程师、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等职。戚发轫,男,1933年生,空间技术专家,神舟飞船总设计师。辽宁省瓦房店市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分配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1976年调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从事卫星和飞船的研制,曾任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同时担任过多个卫星型号和飞船的总设计师。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第九、十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委员。夏国洪,1939年10月生,江苏金坛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66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自动控制专业毕业后,任七机部二院26所技术员、工程师。1979年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任访问学者,后为美国加州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博士研究生。1983年后任航天部二院二部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84年任航天部、航空航天部二院25所所长。1993年任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国家航天局)副总经理、党组成员。1999年后历任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兼科技委主任。兼任全国自动化学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全国企业家协会执行理事,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副理事长,清华、北航、华中、东南等大学兼职教授。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范本尧,男,1935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原籍上海市人,卫星总体技术专家。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硕士学位。曾任通信卫星总设计师、中国宇航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导航卫星领域首席专家、导航卫星总设计师。负责研制成功卫星再入防热结构,突破了卫星返回时的复杂防热技术。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代通信卫星,在卫星总体技术、结构优化设计和抗空间电磁干扰等方面作出了成绩。主持研制了我国新一代通信卫星,制定了全新的卫星方案,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达到了国外同类卫星先进水平。主持研制成功我国新一代导航定位卫星,制定了利用两颗静止轨道卫星实现区域导航定位的卫星方案,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和自主创新。并首次实现了“双星共位”运行。三十多年来主持研制了十多颗应用卫星,在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上发挥了指导和决策作用,为我国卫星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6项。陈俊勇,浙江宁波人,1933年5月生于上海,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55年考入天津大学土木系,后调归武汉测绘学院,1960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大地测量专业,1964年被录取为该校的研究生;1981年完成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卫星大地测量专业的学习,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测绘界的第一位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测绘局科技委员会主任。陈俊勇同志在几何大地测量、卫星大地测量、地球重力场参数计算及地球动力学等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就和贡献。推导出大地测量中许多重要公式。他首次利用卫星大地测量资料对我国参考椭球定位进行详尽研究,为后来形成的我国“1980西安坐标系”作出了重要贡献;担任1975年我国珠峰高程计算组组长;主持推算和提供我国首次民用地心坐标转换参数并在全国采用;推导的世界“1980年大地参考系”全套参数计算公式被国际组织IUGG于1980年通过并采用至今,这是中国人首次为全球测量基准提供数学基础。他在建立、完善我国测绘基准、大地测量科技发展、完成国家重大测绘任务等方面做了大量组织协调和技术指导工作。张履谦,雷达及航天电子技术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早年研究雷达抗干扰为抗美援朝作出了贡献,并为中国电子对抗事业作了开创性工作。1957年从事航天技术工作,主持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代地空导弹制导雷达装备了部队,并领导完成了其改进型号的方案设计,是60年代国防科研系统科技干部标兵。任总设计师研制了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和超远程雷达,成功地用于中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的测控。他参与中国多种卫星和航天型号的技术方案制订和关键技术攻关以及航天电子领域的工作,为中国雷达技术进步与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985年获1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7 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张锡祥,1933年5月19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雷达对抗专家。195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系。现任信息产业部第29所高级工程师、所长顾问。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雷达有源干扰领域的带头人,先后两次参加了对我国不明空情的分析,找出了原因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曾获得1985年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1990年一等奖、1997年二等奖,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两项。发表论文50多篇,专著两部。整理内部资料约400万字,培养博士、硕士生数名及一批科研技术骨干队伍。曾获成都市、四川省、全国电子行业劳模和成都市优秀党员称号。闵桂荣,工程热物理学及空间技术专家。福建莆田人。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院。1963年获苏联科学院动力研究所副博士学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2年被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4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从60年代起,长期从事空间技术工作。开创了空间热物理分支学科,解决了中国各类人造卫星的热控制等一系列科学技术问题,创造性地完成各次飞行任务。80年代,领导和主持了中国摄影定位卫星总体的研究和发展工作,以及返回式卫星微重力搭载试验的总体工作,完成空间飞行任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90年代,主持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工作,完成了大量创新科研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工程热物理与空间技术专家,中国航天器热控制技术学科创建人之一。许厚泽,1934年5月4日出生于安徽歙县,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1962年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理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许厚泽原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从事近代外部重力场逼近理论研究。模型逼近方面,发展带约束条件的高逼近级高异常与垂线偏差统一逼近理论和截断误差估算;算子逼近方面,提出虚拟单层密度表示的概念。在中国开拓固体地球潮汐形变研究,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重力潮汐基准,发展顾及侧向不均匀性、椭圆、滞弹性、自转地球的潮汐理论,为在国际和中国建立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的交叉新领域——动力大地测量学作出了重要贡献。许其凤,1936年1月出生,是我国著名卫星导航定位专家,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8年从解放军测绘学院大地测量专业毕业留校执教至今。先后担任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天文学会卫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庄钊文,男,1958年6月生,福建省南安市洪梅人,国防科大77级学员,本科毕业后继续在国防科大读硕士研究生,1984年8月毕业后在国防科大电子技术系任教,1989年在北京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长期从事目标识别、卫星导航定位等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973”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863”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余项科研任务,多项成果已直接应用于武器装备系统中,为我军武器装备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全军及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二等奖5项,全军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奖和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2005年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命令给庄钊文少将记一等功。已培养博士33人、硕士61人,1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4人获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叶叔华,女,著名天文学家。原籍广东顺德,生于广东广州。194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1981-1993年任台长。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第五届副主席(现是荣誉委员)、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六届主席、第七届荣誉委员、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志愿者协会主席。第三届中国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委员。1998—2003年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十届中国人大常委会常委。主要从事综合世界时的精确测定和地球自转等方面的观测研究。50-70年代建立并发展了中国的综合世界时系统,在各天文单位的合作下该系统精度从1963年起一直保持国际先进水平。1978年以来组织中国各天文台参加国际地球自转联测并推进有关新技术在中国的建立,负责中国甚长基线射电干涉网的建设。90年代开拓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负责“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研究”重大攀登项目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发起和创建“亚太空间地球动力学”国际合作项目,1996年担任首届主席,1985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外籍会员。1988-1994年当选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副主席。艾国祥,1938年生,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体物理专业。中共党员。历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台长,北京天文台太阳物理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怀柔站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任1997-2000年度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十委员会主席。独立发明并主持研制的太阳磁场望远镜,获198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太阳磁场与速度场研究,其研究成果被评为1994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发明以双折射滤光器为基础的两维同时光谱仪,将太阳磁场测量方法连续推进了三代。主持研制的太阳多通道望远镜,获得1995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奖。王礼恒,1938年生, 导弹动力技术和航天工程管理专家。江苏省镇江市人。196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曾任航空航天部总工程师、副部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副主任。魏子卿,1937年4月15日生,河南省睢县人。西安测绘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测绘学会大地专业委员会委员。1960年毕业于郑州测绘学院,1981任副研究员,1984-1986年在美国俄州大学进修卫星大地测量,1987年晋升为研究员。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的重大课题攻关,是我国卫星大地测量学科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童志鹏,1924年8月12日出生,宁波慈溪(今属江北)人,电子信息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4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50年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博士学位,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电子工业部电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部科技委常务副主任,兼任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是中国军事电子高新技术开拓者、奠基者与带头人之一。

男,32岁,右上臂刀割伤16小时。查体:T36.5℃,P80次/分钟,R18次/分钟,BP120/80mmHg,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腹软,无压痛,右上臂外侧纵行伤口长约4cm,边缘尚整齐,清创后,伤口不缝合,此时伤口内应放置的引流物是(请求答案和解释)A硅胶管B生理盐水纱条C烟卷纱条D乳胶片E乳胶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起源于1954年成立的航空冶金系,2001年建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下设材料科学系、材料物理与化学系、材料加工工程与自动化系、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系。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信息功能材料、微纳米技术和材料结构失效与安全工程3个自主设置学科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本学院是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航空材料与结构功能实验室的建设单位。依托本学院建设有空天先进材料与服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种功能材料与薄膜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民航安全技术和鉴定重点实验室、大型整体金属构件激光直接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商飞-北航民用复合材料制造中心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十一五”期间,学院主持了包括5项国家及国防“973”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在内的重大与重点科研项目40余项,获得包括“宽温域和耐腐蚀巨磁致伸缩材料及应用”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3项。学院拥有以钟群鹏院士、杜善义院士和徐惠彬院士以及3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5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为代表的一流师资队伍。现有教授36名,研究员1名,副教授24名,博士生导师37名(其中兼职博导5名)。形成了“超常服役环境金属智能材料”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高性能非平衡材料科学与技术”和“高性能金属材料激光制备与成型”教育部创新团队、 “先进高温材料与涂层技术”国防科技创新团队。自建院(系)以来,共培养了6800余名本科生、2200余名硕士生和520余名博士生。目前每年招收本科生150余名,硕士生160余名,博士生40余名,来华留学生10余名。本学院是全国最早进行“材料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拥有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的全过程培养条件。近年来,获国家级和北京市教学成果奖多项,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含提名)4篇。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与中航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10余所企业共建了教学实习基地。近5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本科生上研率达65%以上。材料学院以建设空天信融合特色的世界一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成空天信融合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为战略目标,遵循“十二五”规划总体部署,以提高质量、进步创新、强化特色为主线,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考研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陈彬发表论文

周保中 1953.8-1954.10

胡 光 1982.1-1983.11

刘佑东 1956.2-1958.4

苏明德 1958.4-1979.11

张文澄 1979.11-1982.1

吴耀森 1983.11-1995.2

种明钊 1995.10-1996.5

田平安 1996.5-1997

李化德 1997.8-2002.4

张国林 2002.4-2016.1

樊伟 2016.1-至今

扩展资料:

樊伟,男,汉族,1966年5月生,四川西充人,中共党员,研究生,法学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

曾主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研究课题《重庆市推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实践研究》,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基于主体功能区定位的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等国家级、省部级重大课题;编写《2013:重庆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法治理论读本》《基层理论工作实务》等著作;在《光明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发表《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关于加强文艺创作生产引导的调研报告》《加快发展重庆文化产业的七大对策》等论文。

西南政法大学历任领导 刘伯承 Liu bocheng1950-1953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校长 周保中 Zhou Baozhong1953.8-1954.10院长兼党委书记 胡 光 Hu Guang1954.10-1959.41964.6-1978.51979.11-1983.11院长1982.1-1983.11院长兼党委书记 刘佑东 Liu Youdong1956.2-1958.4党委书记 苏明德 Su Mingde1958.4-1979.11党委书记1978.5-1979.11院 长 赵苍璧 Zhao Cangbi1959.4-1964.6院 长 张文澄 Zhang Wencheng1979.11-1982.1党委书记 吴耀森 Wu Yaosen1983.11-1995.2党委书记 杨炳勋 Yang Bingxun1983.11-1985.8院 长 高绍先 Gao Shaoxian1985.8-1991.5院 长 种明钊 Chong Mingzhao1991.5-1997.8校 长1995.10-1996.5兼党委书记 胡泽君 Hu Zejun1995.2-1995.10党委书记 田平安 Tian Ping'an1996.5-1997党委书记1997.8-2002.4校 长 李化德 Li Huade1997.8-2002.4党委书记 龙宗智 Long Zongzhi2002.4-2006.10校长 陈彬 Chen Bin2006.10-2009.8校长

国际贸易论文参考文献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国际贸易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张晓京,张玉喜,赵丽丽,张路蓬.货币危机理论和汇率理论:发散与交融[J].经济研究导刊.2013(05).

[2]唐斌.资本理论的脉络及延展[D].复旦大学,2013.

[3]杨宏.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视域下我国老龄消费市场开发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

[4]梁茵.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5]黄雯.人和自然关系的探讨:从马克思到当代[D].福建师范大学,2011.

[6]李翀.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J].学术研究.2013(01).

[7]黄先禄.人民币汇率改革路径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22).

[8]陈雨露,侯杰.汇率决定理论的新近发展:文献综述[J].当代经济科学.2005(05).

[9]齐行黎,孙伯良,张志海.从均衡实际汇率理论看我国汇率制度建设[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

[10]罗红兰.谈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J].山西财税.2005(04).

[11]沈国兵.马克思主义汇率理论与西方经济学汇率理论比较研究[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1(05).

[12]黄先禄.汇率理论发展与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

[13]许罕多.新汇率理论[D].吉林大学,2006.

[14]朱宗友.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D].河南大学,2010.

[15]贾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及运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0.

[16]谢振东.关于交易者心理预期对汇率影响的量化问题探索[D].中共中央党校,2010.

[17]叶莉,林瑞凤.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平衡模型的理论探讨[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0(03).

[18]赵文胜,张屹山.货币政策冲击与人民币汇率动态[J].金融研究.2012(08).

[19]赵斌.漫谈从马克思主义的汇率观到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2(06).

[1]徐盈之,郭进.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家碳排放责任比较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01).

[2]赵兴国,潘玉君,王爽,姚辉,崔文芳.云南省耕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及其动态预测——基于“国家公顷”的生态足迹新方法[J].资源科学.2011(03).

[3]任力,黄崇杰.中国对外贸易与碳排放——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经济学家.2011(03).

[4]刘华军,闫庆悦.贸易开放、FDI与中国CO2排放[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03).

[5]诸大建.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如何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J].学术月刊.2013(10).

[6]彭水军,张文城,曹毅.贸易开放的结构效应是否加剧了中国的环境污染——基于地级城市动态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国际贸易问题.2013(08).

[7]黄娟,田野.产品内分工下中国自由贸易的环境效应——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2(08).

[8]张友国.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经济学(季刊).2010(04).

[9]陈琰,由黎,赵淳,胡荣华.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生态足迹核算[J].资源科学.2010(07).

[10]杨来科,张云.基于环境要素的“污染天堂假说”理论和实证研究——中国行业CO2排放测算和比较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04).

[11]陆旸.从开放宏观的视角看环境污染问题:一个综述[J].经济研究.2012(02).

[12]刘耕源,杨志峰,陈彬.基于能值分析方法的`城市代谢过程研究——理论与方法[J].生态学报.2013(15).

[13]宋树理.马克思国际不平等交换思想的动态博弈新解[J].当代经济研究.2013(05).

[14]严立冬,陈光炬,刘加林,邓远建.生态资本构成要素解析——基于生态经济学文献的综述[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05).

[1]张恒义,刘卫东,王世忠,单娜娜,梁红梅.“省公顷”生态足迹模型中均衡因子及产量因子的计算——以浙江省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9(01).

[2]王闰平,荣湘民.山西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8(10).

[3]蔡九菊,王建军,张琦,李广双.钢铁企业物质流、能量流及其对CO2排放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08(01).

[4]刘遵义,陈锡康,杨翠红,LeonardK.Cheng,K.C.Fung,Yun-WingSung,祝坤福,裴建锁,唐志鹏.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及其应用——中美贸易顺差透视[J].中国社会科学.2007(05).

[5]刘建兴,王青,初道忠,顾晓薇,李广军,梁桂燕.中国三大产业生态足迹的投入产出分析[J].生态环境.2007(02).

[6]毕秀水.我国经济有效增长研究——基于自然资本库兹涅茨曲线的经济学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2005(03).

[7]陈艳莹,原毅军.基于自然资本的经济增长可持续条件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3(04).

[8]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陈东景.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3(02).

[9]仇睿,姚俭建.自然资本简论[J].东南学术.2002(01).

[10]李刚.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物质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11).

[11]刘宇辉,彭希哲.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中国发展可持续性评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05).

[12]黄玖立,李坤望.出口开放、地区市场规模和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6(06).

[13]杨充霖,文先明.自然资本的起因、含义及问题[J].求索.2006(04).

[14]曹淑艳,谢高地.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生态足迹模型[J].生态学报.2007(04).

[15]林娅,孙文营.深化自然资本理念与发展循环经济[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05).

[1]金实.一本书读懂经济学[M].九州出版社,2010年1月.

[2]李毅.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可能遭遇的保障措施和几种特保措施比较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4期:第105-108页.

[3]乔生.‘特保条款’及其对我国出口贸易的负面评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5期,第102页.

[4]钱磊.论特保条款中几个主要问题[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58页.

[5]华民.西方混合体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6]郑秉文.公司治理:美国模式之谜[N].经济观察报,2002-08-12.

[7]李俊江.论代国际贸易方式创新及对我国的经济影响,2003-9-28.

[8]还有许多纸和电视上的新闻,因看的时候没有仔细记录,故现在不能详尽的罗列.

[1]陈策.外国直接投资的国际贸易效应:基于我国行业数据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3):28-33

[2]陈丽珍,王术文.技术扩散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5(2):56

[3]黄晓玲. 我国中西部区位优势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类型定位[J]. 国际贸易问题, 2003,(01) .

[4]姚利民 ,唐春宇. 独资与合资方式的技术溢出效果比较[J]. 国际贸易问题, 2005,(10) .

[5]崔到陵,任志成. 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人力资本成长的实证分析——以“长三角”为例[J]. 国际贸易问题, 2006,(03) .

[6]平新乔等.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的溢出效应分析:来自中国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闭.世界经济,2007(8):3-13

[7]秦晓钟,胡志宝.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的实证分析[J].江苏经济探讨,1998(4):47-50

[8]饶燕.知识产权保护对国际技术扩散途径的门槛回归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工业大学,2007

[9]Cheung, K.Y., Lin P. Spillover effect s of FDI on innovation in China: Evidence from province vincial data [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4, 15 (1):25-441.

[10]Hejazi,Walid,Sufarian,Edward.A.Trade,ForeignDirectInvestment,andR&D Spillover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9, 30 (3) :491-511 .

[11]Kokko, A.T. Technology, market characteristics, and spillovers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994, 42 (2) :279-293 .

[12]熊晶晶,史本山. 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机理研究[J]. 商业研究, 2006,(22) .

[13]陈涛涛,宋爽.影响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内溢出效应的政策要素研究[J].金融研究,2005(5):56-66

[14]崔到陵,任志成.外国,[J].国际贸易问题,2006(3):87-93

[15]代谦,别朝霞.外国直接投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数据[J].经济论坛,2006(4):59-65

西南政法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 Law)位于美丽的山城重庆,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首批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新中国法学教育的“西南联大”。

学校原名西南政法学院,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由刘伯承元帅担任校长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为基础,合并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重庆财经学院的法律院(系)正式挂牌成立。建校伊始,学校得到时任西南局负责人邓小平、刘伯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出任首任院长,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了校名。199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95年,学校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成为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