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教师在science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教师在science发表论文

在2022年8月15日,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发布了全球前1000所研究型大学,我国高等学府上榜的可是不少,评选上榜的就有163所,其中,河南省就有2所。我国今年的高等学府上榜的要比去年多了6所。那么,这些高等学府是凭借着什么上榜的呢?或者是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评选标准是什么呢?

第一、这些高等学府中在各学科领域被引用次数最高的学者有多少,也就是说该高等学府中有多少高被引科学家。这一个衡量的标准占评选中的比重是20%,这一个比重是比较大的,也就是说明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这一个排行榜看重这些高等学府中有没有高质量的、尖端的师资力量。

第二、这些高等学府中教师的获奖数量,主要看的两个奖项是诺贝尔科学奖和菲尔兹奖,看获得了这两个奖项的教师一共有多少 。这一个评选的标准占据的是20%,可以看到这一个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对于教师能不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和菲尔兹奖是比较看重的。

第三、这些高等学府中的教师在《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发表的论文有多少,很看重教师的能力论文能否在在《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这些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上面发表。同样的吗,这一个比重占据评选的20%。

第四、这些高等学府中能被SCIE和SSCI收录的论文有多少,这一个比重也是占据评选的20%。

第五、这些高等学府中的校友获得的诺贝尔科学奖和菲尔兹奖的获奖数量有多少,这一个比重占据评选的10%。

第六、最后一个评选标准是以上前五项的平均数据,这一个数据占据评选的10%。

要想在Nature 或者Science (以下简称NS)上发表文章,首先要对自己领域最近10年有哪些文章发表在这些刊物上,并进行分类。以氧化物燃料电池领域为例,在2002-2012年区间总共有8篇文章发表在这两个杂志上。如果你研究的小领域没有文章在NS或者Nature的子刊上,那说明杂志编辑认为你的领域不具有很广的关注度。同时,要分析是些什么样的突破发表在NS上。比如在这8篇文章,有6篇文章直接与燃料电池的阳极材料有关。这说明如果你能在阳极的研究中有所突破,存在在NS上发表的可能性。再进一步分析其细节,你会发现更多的规律。比如,燃料电池阳极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碳氢燃料在高温下的裂解导致碳沉积和硫在镍表面吸附导致阳极硫中毒。早前的SN上的文章主要关注怎样防止在阳极上的碳沉积,在2006年首先出现了一个新的阳极材料同时有抗碳沉积和抗硫中毒。这篇文章给了我一个启发,说明现有的阳极材料必须能够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才有可能在NS上出现。当然这也是合理的,因为碳氢燃料包含碳和硫。 当然,并不是说你知道这些趋势,你一定能够在这样上面有所突破,但是能够给你一个非常具有指引性的思路。比如说,当时我的研究课题是做电解质的,因为师兄毕业需要移交阳极的课题,我学习了一段时间。我把我所研究的新电解质去做阳极的抗硫测试,发现具有不可思议的抗硫性能。在我多次重复加以确认之后,我意识到了其重要性。其实当时有人建议说可以用这个结果在Advanced Materials上投一篇文章,但是在我分析这些年在SN上发表的氧化物燃料电池文章,我决定继续研究该阳极的抗碳沉积特性,然后进一步优化。这个做法非常重要,为后来冲击Science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系统性的设计实验 据我了解,很多最为关键或者突破的实验数据都是意外得到的,或者超过自己预期的 (当然也存在像Goodenough教授这种牛人能够从理论上设计材料)。当你获得比以前文献中更好的性能时,就要开始考虑怎么设计一系列系统的试验,以能够将来写出一篇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文章。因为现在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除非你的结果能够改变人类的认知,否则都需要思考围绕该突破的实验设计。其工作量大约是一般长文的2~3倍。除了最为关键的4个图放在正文,其余的将放到补充材料里面。 实验该怎么设计才会对主编和审稿人的口味?当然不同领域有不同的文章结构。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尽可能把自己领域中不同小方向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和Advanced Materials 上面的文章综合起来。比如,这些杂志上有专注于合成的、有专注于表征的或者专注机理理解的文章。你如果能够把这些文章的最有特色的东西有机的糅合在一起,你的文章就已经高于这些杂志的档次了。以催化和表面化学为例,SN上的实验设计思路一般来说就是一个比较新颖的纳米结构,比较高档的表征(如STM或同步辐射)、优异的性能和分子动力学的理论计算。如果你去详细比较SN上某一篇文章每一小部分和JACS上类似的的全文,你会发现其实JACS上的水平更专。根据这个思路,你就可以设计完整的实验,寻找合作对象,相互促进,最终达到一个完美的实验结论。我的那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就是以这种思路设计的。当时需要对我们现有性能的理论解释,我们寻求了与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合作。他们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继续优化实验,与他们的理论达到了较好的融合。虽然在投Nature主刊40多天后被拒,但是审稿人对实验设计非常肯定:This paper has really nice science;The science is top notch等等。这篇文章本身的实验结果没有我Science上那篇文章的突破大,但是好的实验设计让这篇文章被子刊接受。 三、撰写完整且吸引人的文章 当你做完大部分实验或计算之后,就要开始着手写论文了。对于Natured子刊、JACS和Advanced Materials这类杂志来说,论文撰写的重要性我觉得至少占40%。也就是说如果你能够切入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角度,你可以让你的实验结果发到更好的杂志。对于NS来说,我觉得实验的设计更为重要。如何能够写好一篇文章,我认为首先应该抛弃两个错误的看法。第一:不要鄙视烂的结果都能够发在好杂志上。你需要思考如果你拿这些数据能够把文章写成怎样。你要学习你没有想到的“点”。比如说,性能可能并没有非常突出,但是他/她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启发性的假设。第二:不要认为审稿人误会你的评语愚蠢。我知道审稿人在审阅时(包括我在审Advanced Materials时)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一个领域的评审人在短时间内都没有看出你的创新点,说明你没有表达清楚。我经常听到有人抱怨“我这篇文章其实和以前不一样,审稿人却认为没有新东西”或者“我的性能明显要比别人的文章好,不知道为什么审稿人没有注意到”等等。出现这种情况后,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文章。思考怎样写别人不会忽视我的重点,怎样写不会让人误解。一个小窍门是让你的同学(大方向一致但不是一个小领域的)快速浏览一下你的文章,让他指出不确定的东西,然后加以改正。 我觉得写文章最重要也最难写的就是Introduction。这是审稿人看得比较认真而且容易理解的部分。而且我发现一个规律,越好的杂志,审稿人越喜欢攻击introduction。可能是因为你的实验设计已经很好,不太容易有问题。但是对于introduction,审稿人却非常容易下手。比如这篇文章没有新意,或者你在introduction提到的问题,在正文中没有解决等等。在读好文章时一定要学习他们在组织introduction时的思路。其次,一定要有一个吸引人的标题。不要过于中立。我以前投一篇文章的时候,刚开始拟定为Sulfur Poisoning Behavior of ....。后来偶然看到Berkeley物理系的一片不相干的文章,用了New Insights into ..。我就把这个模式套用到我的文章上,我导师认为这个标题立马让文章档次提高。我的一个经验,经常收集那些好文章的title (不需要局限你的领域),以备将来时灵活运用。至于正文,只要围绕你的Introduction,反复强调你的创新性(一定要“反复”,因为审稿人会忽视),一般没有什么问题。另外,因为审稿人是带着寻找问题的模式去评判文章的,所以在正文中的每一句话不要过度发散,否则很容易招致不严谨或者补充数据的评语。 后记:这三个部分分享了很多关于提升自己成果的经验,但是大家不要进入一个误区:为了发文章而做实验。 发牛文更多是因为你的研究热情和辛勤付出,因为科研成果的内核还是你能否真正解决前人未能解决的问题。当然,从营销学角度,我们去探寻并运用这些规律也是无可厚非的。

有很多的毕业生联合举办,让人觉得河南大学有名,自然就是榜上有名。

能够上榜,其实凭借的都是自己的能力和技术,凭借自己不断的努力,然后一点点的让自己的技术提升,最后才有这样的一个上榜机会。

老师在science发表论文

在2022年8月15日,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发布了全球前1000所研究型大学,我国高等学府上榜的可是不少,评选上榜的就有163所,其中,河南省就有2所。我国今年的高等学府上榜的要比去年多了6所。那么,这些高等学府是凭借着什么上榜的呢?或者是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评选标准是什么呢?

第一、这些高等学府中在各学科领域被引用次数最高的学者有多少,也就是说该高等学府中有多少高被引科学家。这一个衡量的标准占评选中的比重是20%,这一个比重是比较大的,也就是说明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这一个排行榜看重这些高等学府中有没有高质量的、尖端的师资力量。

第二、这些高等学府中教师的获奖数量,主要看的两个奖项是诺贝尔科学奖和菲尔兹奖,看获得了这两个奖项的教师一共有多少 。这一个评选的标准占据的是20%,可以看到这一个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对于教师能不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和菲尔兹奖是比较看重的。

第三、这些高等学府中的教师在《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发表的论文有多少,很看重教师的能力论文能否在在《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这些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上面发表。同样的吗,这一个比重占据评选的20%。

第四、这些高等学府中能被SCIE和SSCI收录的论文有多少,这一个比重也是占据评选的20%。

第五、这些高等学府中的校友获得的诺贝尔科学奖和菲尔兹奖的获奖数量有多少,这一个比重占据评选的10%。

第六、最后一个评选标准是以上前五项的平均数据,这一个数据占据评选的10%。

该学校老师是有奖金的。重庆交通大学鼓励老师发表高水平SCI收录论文,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对于在SCI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的论文奖励3万元左右。学校会按照nature、science、PNAS等详细划分的,按照一区、二区、三区的分区进行奖励等级的划分,这种奖励是一种激励机制,一方面为了鼓励老师多多进行科学研究,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学校教学资质。所以重庆交通大学老师发sci有奖金。

有很多的毕业生联合举办,让人觉得河南大学有名,自然就是榜上有名。

今年7月19日教育部举行“教育这十年”“1+1”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江苏作为唯一分会场,专题介绍高校科技创新十年发展成效。截至2021年底,江苏高校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9.2万人,拥有两院院士79人、国家高层次人才1800余人,高层次人才总数占全国高校10%。近十年来,江苏高校专利转让数量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十年来,江苏高校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北师大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

2月12日,北京大学地空学院唐铭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初旭教授等合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 》发表了题为“Orogenic quiescence in Earth’s middle age”的研究成果。“TOP数据库”显示,本文为北京大学2021年发表的首篇《Science》。唐铭为本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 论文简介 生命演化非常依赖营养元素的供给。许多生命必须的营养元素来自大陆的剥蚀风化,而大陆的剥蚀通量很大程度受控于造山带。唐铭研究员、沈冰研究员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初旭教授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郝记华研究员合作,用碎屑锆石中的Eu异常重建地球45亿年活跃地壳的厚度变化,从而获得大时间尺度下的连续造山记录。 结果显示,地球中年存在长期的造山沉寂,一直到新元古代才逐渐恢复。地球中年的造山沉寂可能终导致全球海洋营养元素持续匮乏和大气氧气浓度回落,从而严重阻碍复杂生命的出现和演化。 作者简介 唐铭,北京大学地空学院研究员(博雅青年学者)。2011年6月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地球化学学士学位;2016年5月毕业于美国马里兰大学,获地球化学博士学位,美国Rice University做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兴趣为大陆地壳的形成和演化、陆壳和洋壳的Eu异常、Li同位素、原位微区地球化学分析等。目前已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Geology、EPSL、GCA等国际著名地学领域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19年加盟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020年获得“高山青年科学家奖”。 唐铭在大陆地壳形成与演化这一地球科学核心领域做出了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作。主要研究成果包括:首次利用陆源碎屑沉积岩中的过渡族金属反演大陆上地壳成分的变化,将中酸性陆壳的出现和板块构造的启动时间限定在约30亿年前;开展深部地壳堆晶的地球化学研究,揭示钙碱性岩浆演化序列的机理,为造山控制造陆的假说提供了理论基础;提出石榴石氧化还原滤网假说,为认识大陆及地表氧化还原和成矿作用等提供全新思路;开展锆石中Li扩散机制的研究,完善多机制并行扩散理论,为锆石Li速度计在地质过程中的应用提供基础,并将微区Li同位素分析的空间分辨率提高一个数量级。

一、天文学专业具体介绍

天文学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数学、物理和天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在天文学及相关学科从事科研、教学和技术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天文学可分为天体测量学、天体动力学、天体物理学三大领域,这三大领域如今备受人们的关注。

二、天文学专业大学排名榜前十

1、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简称“南大”,是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高校,首批“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计划”实施高校,也是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和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国科大”,由中国科学院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成员、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3、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北京大学由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2011计划”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九校联盟(C9)及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国际公立大学论坛重要成员。是国家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窗口。

4、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简称“北师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国家“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设有研究生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5、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简称“上海交大”,位于中国直辖市上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6、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是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的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科教融合、独具特色的高等学校。国科大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培养了中国的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经教育部批准,国科大从2014年起开始招收本科生。该校教师在Natrure、Science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学术论文,取得了铁基超导、中微子震荡等一系列代表性重大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重要奖励数百项。

7、西华师范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简称“西华师大”,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师范大学,学校座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南充,是一所师范类高等学府和学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入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训计划”、四川省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四川2011计划”,是免费师范生培养实施高校,“四川省优秀大学生选调基地。

论文发表在science

Science接收如下这些文章,要求很高的,国内一年也没多少篇综述(Review)文章一般长度为4个版面,讨论具有跨学科意义的最新进展,着重于尚未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文章都要经过审稿。这类文章要求有摘要、概括主要观点的引言和反映章节主要内容的小标题。参考文献建议不要超过40条。 技术特写(Tech. Sight)2000单词以内,介绍当前的试验技术以及新出版的软件。 研究成果栏目是《Science》杂志最重要的一部分,包括研究文章(Research Articles)、报告(Reports)、简讯(Brevia)和技术评论(Technical Comments)。研究成果栏目中的论文考虑到广泛的读者群,因此,介绍研究工作背景和其重要性的引言、清晰的图片及说明十分重要。 研究文章(Research Articles)栏目发表反映某一领域的重大突破的文章,文章长度不超过4500单词或5个版面,包括摘要、引言和加有简短小标题的内容部分。参考文献建议最多不超过40条。报告(Reports)栏目发表新的、有广泛意义的重要研究成果。长度不超过2500单词或3个版面。报告要包括摘要和引言。参考文献应在30条以内。 简讯(Brevia)报道能够广泛吸引科学家的、学科间的实验和分析结果,长度不超过800单词或1个版面。 技术评论(Technical Comments)讨论《Science》周刊过去6个月内发表的论文,长度不超过500单词。原文章作者将被给与答复评论的机会。评论和答复都要得到评议和必要的编辑。讨论的提要刊登在印刷版,全文刊登在电子版。

要想在Nature 或者Science (以下简称NS)上发表文章,首先要对自己领域最近10年有哪些文章发表在这些刊物上,并进行分类。以氧化物燃料电池领域为例,在2002-2012年区间总共有8篇文章发表在这两个杂志上。如果你研究的小领域没有文章在NS或者Nature的子刊上,那说明杂志编辑认为你的领域不具有很广的关注度。同时,要分析是些什么样的突破发表在NS上。比如在这8篇文章,有6篇文章直接与燃料电池的阳极材料有关。这说明如果你能在阳极的研究中有所突破,存在在NS上发表的可能性。再进一步分析其细节,你会发现更多的规律。比如,燃料电池阳极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碳氢燃料在高温下的裂解导致碳沉积和硫在镍表面吸附导致阳极硫中毒。早前的SN上的文章主要关注怎样防止在阳极上的碳沉积,在2006年首先出现了一个新的阳极材料同时有抗碳沉积和抗硫中毒。这篇文章给了我一个启发,说明现有的阳极材料必须能够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才有可能在NS上出现。当然这也是合理的,因为碳氢燃料包含碳和硫。 当然,并不是说你知道这些趋势,你一定能够在这样上面有所突破,但是能够给你一个非常具有指引性的思路。比如说,当时我的研究课题是做电解质的,因为师兄毕业需要移交阳极的课题,我学习了一段时间。我把我所研究的新电解质去做阳极的抗硫测试,发现具有不可思议的抗硫性能。在我多次重复加以确认之后,我意识到了其重要性。其实当时有人建议说可以用这个结果在Advanced Materials上投一篇文章,但是在我分析这些年在SN上发表的氧化物燃料电池文章,我决定继续研究该阳极的抗碳沉积特性,然后进一步优化。这个做法非常重要,为后来冲击Science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系统性的设计实验 据我了解,很多最为关键或者突破的实验数据都是意外得到的,或者超过自己预期的 (当然也存在像Goodenough教授这种牛人能够从理论上设计材料)。当你获得比以前文献中更好的性能时,就要开始考虑怎么设计一系列系统的试验,以能够将来写出一篇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文章。因为现在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除非你的结果能够改变人类的认知,否则都需要思考围绕该突破的实验设计。其工作量大约是一般长文的2~3倍。除了最为关键的4个图放在正文,其余的将放到补充材料里面。 实验该怎么设计才会对主编和审稿人的口味?当然不同领域有不同的文章结构。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尽可能把自己领域中不同小方向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和Advanced Materials 上面的文章综合起来。比如,这些杂志上有专注于合成的、有专注于表征的或者专注机理理解的文章。你如果能够把这些文章的最有特色的东西有机的糅合在一起,你的文章就已经高于这些杂志的档次了。以催化和表面化学为例,SN上的实验设计思路一般来说就是一个比较新颖的纳米结构,比较高档的表征(如STM或同步辐射)、优异的性能和分子动力学的理论计算。如果你去详细比较SN上某一篇文章每一小部分和JACS上类似的的全文,你会发现其实JACS上的水平更专。根据这个思路,你就可以设计完整的实验,寻找合作对象,相互促进,最终达到一个完美的实验结论。我的那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就是以这种思路设计的。当时需要对我们现有性能的理论解释,我们寻求了与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合作。他们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继续优化实验,与他们的理论达到了较好的融合。虽然在投Nature主刊40多天后被拒,但是审稿人对实验设计非常肯定:This paper has really nice science;The science is top notch等等。这篇文章本身的实验结果没有我Science上那篇文章的突破大,但是好的实验设计让这篇文章被子刊接受。 三、撰写完整且吸引人的文章 当你做完大部分实验或计算之后,就要开始着手写论文了。对于Natured子刊、JACS和Advanced Materials这类杂志来说,论文撰写的重要性我觉得至少占40%。也就是说如果你能够切入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角度,你可以让你的实验结果发到更好的杂志。对于NS来说,我觉得实验的设计更为重要。如何能够写好一篇文章,我认为首先应该抛弃两个错误的看法。第一:不要鄙视烂的结果都能够发在好杂志上。你需要思考如果你拿这些数据能够把文章写成怎样。你要学习你没有想到的“点”。比如说,性能可能并没有非常突出,但是他/她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启发性的假设。第二:不要认为审稿人误会你的评语愚蠢。我知道审稿人在审阅时(包括我在审Advanced Materials时)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一个领域的评审人在短时间内都没有看出你的创新点,说明你没有表达清楚。我经常听到有人抱怨“我这篇文章其实和以前不一样,审稿人却认为没有新东西”或者“我的性能明显要比别人的文章好,不知道为什么审稿人没有注意到”等等。出现这种情况后,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文章。思考怎样写别人不会忽视我的重点,怎样写不会让人误解。一个小窍门是让你的同学(大方向一致但不是一个小领域的)快速浏览一下你的文章,让他指出不确定的东西,然后加以改正。 我觉得写文章最重要也最难写的就是Introduction。这是审稿人看得比较认真而且容易理解的部分。而且我发现一个规律,越好的杂志,审稿人越喜欢攻击introduction。可能是因为你的实验设计已经很好,不太容易有问题。但是对于introduction,审稿人却非常容易下手。比如这篇文章没有新意,或者你在introduction提到的问题,在正文中没有解决等等。在读好文章时一定要学习他们在组织introduction时的思路。其次,一定要有一个吸引人的标题。不要过于中立。我以前投一篇文章的时候,刚开始拟定为Sulfur Poisoning Behavior of ....。后来偶然看到Berkeley物理系的一片不相干的文章,用了New Insights into ..。我就把这个模式套用到我的文章上,我导师认为这个标题立马让文章档次提高。我的一个经验,经常收集那些好文章的title (不需要局限你的领域),以备将来时灵活运用。至于正文,只要围绕你的Introduction,反复强调你的创新性(一定要“反复”,因为审稿人会忽视),一般没有什么问题。另外,因为审稿人是带着寻找问题的模式去评判文章的,所以在正文中的每一句话不要过度发散,否则很容易招致不严谨或者补充数据的评语。 后记:这三个部分分享了很多关于提升自己成果的经验,但是大家不要进入一个误区:为了发文章而做实验。 发牛文更多是因为你的研究热情和辛勤付出,因为科研成果的内核还是你能否真正解决前人未能解决的问题。当然,从营销学角度,我们去探寻并运用这些规律也是无可厚非的。

在science和nature上发文章需要做一下准备:

1、选择一本合适的期刊

science和nature的每本子刊所专注的领域不同,投稿前一定要仔细、谨慎选择刊物。

2、了解你的读者

就投稿而言,首要的读者就是编辑和审稿人。学会像编辑和评审一样思考问题。

3、准备稿件

投稿之前,要准备投稿信,详述所投稿件的主要意义、核心内容及发现,以及自己的名字电话、通讯地址等信息。

投稿可以使用science和nature的在线投稿系统。

4、评审过程

一般学术期刊都是先投到主编工作室,主编根据根据稿件摘要,了解研究领域及只要内容后,找两名(至少)评审员一同评审。

《Science》是发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论文、以及综述和分析当前研究和科学政策的同行评议的期刊之一。该杂志于1880年由爱迪生投资1万美元创办,于1894年成为美国最大的科学团体“美国科学促进会”的官方刊物。

《Nature》杂志1869年创刊于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涵盖生命科学、自然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等领域。自成立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SCIENCE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NATURE

在science发表论文

在science和nature上发文章需要做一下准备:

1、选择一本合适的期刊

science和nature的每本子刊所专注的领域不同,投稿前一定要仔细、谨慎选择刊物。

2、了解你的读者

就投稿而言,首要的读者就是编辑和审稿人。学会像编辑和评审一样思考问题。

3、准备稿件

投稿之前,要准备投稿信,详述所投稿件的主要意义、核心内容及发现,以及自己的名字电话、通讯地址等信息。

投稿可以使用science和nature的在线投稿系统。

4、评审过程

一般学术期刊都是先投到主编工作室,主编根据根据稿件摘要,了解研究领域及只要内容后,找两名(至少)评审员一同评审。

《Science》是发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论文、以及综述和分析当前研究和科学政策的同行评议的期刊之一。该杂志于1880年由爱迪生投资1万美元创办,于1894年成为美国最大的科学团体“美国科学促进会”的官方刊物。

《Nature》杂志1869年创刊于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涵盖生命科学、自然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等领域。自成立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SCIENCE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NATURE

要想在Nature 或者Science (以下简称NS)上发表文章,首先要对自己领域最近10年有哪些文章发表在这些刊物上,并进行分类。以氧化物燃料电池领域为例,在2002-2012年区间总共有8篇文章发表在这两个杂志上。如果你研究的小领域没有文章在NS或者Nature的子刊上,那说明杂志编辑认为你的领域不具有很广的关注度。同时,要分析是些什么样的突破发表在NS上。比如在这8篇文章,有6篇文章直接与燃料电池的阳极材料有关。这说明如果你能在阳极的研究中有所突破,存在在NS上发表的可能性。再进一步分析其细节,你会发现更多的规律。比如,燃料电池阳极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碳氢燃料在高温下的裂解导致碳沉积和硫在镍表面吸附导致阳极硫中毒。早前的SN上的文章主要关注怎样防止在阳极上的碳沉积,在2006年首先出现了一个新的阳极材料同时有抗碳沉积和抗硫中毒。这篇文章给了我一个启发,说明现有的阳极材料必须能够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才有可能在NS上出现。当然这也是合理的,因为碳氢燃料包含碳和硫。 当然,并不是说你知道这些趋势,你一定能够在这样上面有所突破,但是能够给你一个非常具有指引性的思路。比如说,当时我的研究课题是做电解质的,因为师兄毕业需要移交阳极的课题,我学习了一段时间。我把我所研究的新电解质去做阳极的抗硫测试,发现具有不可思议的抗硫性能。在我多次重复加以确认之后,我意识到了其重要性。其实当时有人建议说可以用这个结果在Advanced Materials上投一篇文章,但是在我分析这些年在SN上发表的氧化物燃料电池文章,我决定继续研究该阳极的抗碳沉积特性,然后进一步优化。这个做法非常重要,为后来冲击Science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系统性的设计实验 据我了解,很多最为关键或者突破的实验数据都是意外得到的,或者超过自己预期的 (当然也存在像Goodenough教授这种牛人能够从理论上设计材料)。当你获得比以前文献中更好的性能时,就要开始考虑怎么设计一系列系统的试验,以能够将来写出一篇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文章。因为现在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除非你的结果能够改变人类的认知,否则都需要思考围绕该突破的实验设计。其工作量大约是一般长文的2~3倍。除了最为关键的4个图放在正文,其余的将放到补充材料里面。 实验该怎么设计才会对主编和审稿人的口味?当然不同领域有不同的文章结构。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尽可能把自己领域中不同小方向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和Advanced Materials 上面的文章综合起来。比如,这些杂志上有专注于合成的、有专注于表征的或者专注机理理解的文章。你如果能够把这些文章的最有特色的东西有机的糅合在一起,你的文章就已经高于这些杂志的档次了。以催化和表面化学为例,SN上的实验设计思路一般来说就是一个比较新颖的纳米结构,比较高档的表征(如STM或同步辐射)、优异的性能和分子动力学的理论计算。如果你去详细比较SN上某一篇文章每一小部分和JACS上类似的的全文,你会发现其实JACS上的水平更专。根据这个思路,你就可以设计完整的实验,寻找合作对象,相互促进,最终达到一个完美的实验结论。我的那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就是以这种思路设计的。当时需要对我们现有性能的理论解释,我们寻求了与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合作。他们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继续优化实验,与他们的理论达到了较好的融合。虽然在投Nature主刊40多天后被拒,但是审稿人对实验设计非常肯定:This paper has really nice science;The science is top notch等等。这篇文章本身的实验结果没有我Science上那篇文章的突破大,但是好的实验设计让这篇文章被子刊接受。 三、撰写完整且吸引人的文章 当你做完大部分实验或计算之后,就要开始着手写论文了。对于Natured子刊、JACS和Advanced Materials这类杂志来说,论文撰写的重要性我觉得至少占40%。也就是说如果你能够切入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角度,你可以让你的实验结果发到更好的杂志。对于NS来说,我觉得实验的设计更为重要。如何能够写好一篇文章,我认为首先应该抛弃两个错误的看法。第一:不要鄙视烂的结果都能够发在好杂志上。你需要思考如果你拿这些数据能够把文章写成怎样。你要学习你没有想到的“点”。比如说,性能可能并没有非常突出,但是他/她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启发性的假设。第二:不要认为审稿人误会你的评语愚蠢。我知道审稿人在审阅时(包括我在审Advanced Materials时)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一个领域的评审人在短时间内都没有看出你的创新点,说明你没有表达清楚。我经常听到有人抱怨“我这篇文章其实和以前不一样,审稿人却认为没有新东西”或者“我的性能明显要比别人的文章好,不知道为什么审稿人没有注意到”等等。出现这种情况后,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文章。思考怎样写别人不会忽视我的重点,怎样写不会让人误解。一个小窍门是让你的同学(大方向一致但不是一个小领域的)快速浏览一下你的文章,让他指出不确定的东西,然后加以改正。 我觉得写文章最重要也最难写的就是Introduction。这是审稿人看得比较认真而且容易理解的部分。而且我发现一个规律,越好的杂志,审稿人越喜欢攻击introduction。可能是因为你的实验设计已经很好,不太容易有问题。但是对于introduction,审稿人却非常容易下手。比如这篇文章没有新意,或者你在introduction提到的问题,在正文中没有解决等等。在读好文章时一定要学习他们在组织introduction时的思路。其次,一定要有一个吸引人的标题。不要过于中立。我以前投一篇文章的时候,刚开始拟定为Sulfur Poisoning Behavior of ....。后来偶然看到Berkeley物理系的一片不相干的文章,用了New Insights into ..。我就把这个模式套用到我的文章上,我导师认为这个标题立马让文章档次提高。我的一个经验,经常收集那些好文章的title (不需要局限你的领域),以备将来时灵活运用。至于正文,只要围绕你的Introduction,反复强调你的创新性(一定要“反复”,因为审稿人会忽视),一般没有什么问题。另外,因为审稿人是带着寻找问题的模式去评判文章的,所以在正文中的每一句话不要过度发散,否则很容易招致不严谨或者补充数据的评语。 后记:这三个部分分享了很多关于提升自己成果的经验,但是大家不要进入一个误区:为了发文章而做实验。 发牛文更多是因为你的研究热情和辛勤付出,因为科研成果的内核还是你能否真正解决前人未能解决的问题。当然,从营销学角度,我们去探寻并运用这些规律也是无可厚非的。

Science接收如下这些文章,要求很高的,国内一年也没多少篇综述(Review)文章一般长度为4个版面,讨论具有跨学科意义的最新进展,着重于尚未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文章都要经过审稿。这类文章要求有摘要、概括主要观点的引言和反映章节主要内容的小标题。参考文献建议不要超过40条。 技术特写(Tech. Sight)2000单词以内,介绍当前的试验技术以及新出版的软件。 研究成果栏目是《Science》杂志最重要的一部分,包括研究文章(Research Articles)、报告(Reports)、简讯(Brevia)和技术评论(Technical Comments)。研究成果栏目中的论文考虑到广泛的读者群,因此,介绍研究工作背景和其重要性的引言、清晰的图片及说明十分重要。 研究文章(Research Articles)栏目发表反映某一领域的重大突破的文章,文章长度不超过4500单词或5个版面,包括摘要、引言和加有简短小标题的内容部分。参考文献建议最多不超过40条。报告(Reports)栏目发表新的、有广泛意义的重要研究成果。长度不超过2500单词或3个版面。报告要包括摘要和引言。参考文献应在30条以内。 简讯(Brevia)报道能够广泛吸引科学家的、学科间的实验和分析结果,长度不超过800单词或1个版面。 技术评论(Technical Comments)讨论《Science》周刊过去6个月内发表的论文,长度不超过500单词。原文章作者将被给与答复评论的机会。评论和答复都要得到评议和必要的编辑。讨论的提要刊登在印刷版,全文刊登在电子版。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