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松阳县沟谷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分析 朱华藏,ZHU Hua-zang2.改建铁路南疆线吐鲁番至库尔勒段二线工程地质灾害浅析 侯新强3.低应变反射波法与钻芯法检测桩身完整性的对比分析 董承全,谷牧,颜胜才,陈辉4.垂直铺膜防渗帷幕施工工艺在基坑防渗工程中应用 张鹏,周志彦,裴生虎5.静压预制桩在粉土、砂土地区挤密效应的探讨 柳剑锋6.二灰击实粘土电阻率室内试验研究 徐国宏7.大口径灌注桩在煤矸石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方法 侯兴芝,宋恩民8.石灰土的电阻率计算模型初探 李方9.国内气体钻井工艺技术现状 窦金永,田鲁才10.胜坨油田一区沙河街组二段1~3砂组构造精细研究 曹翠,CAO Cui11.油田开发生产数据库在油藏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沈明12.钻柱屈曲分析 黎伟,王国荣,郑剑,张玉红,黄涛,LI Wei,WANG Guo-rong,ZHENG Jian,ZHANG Yu-hong,HUANG Tao13.Topaze软件应用过程中的几点认识 李忻洪,宋林珂14.金刚石绳索取芯在破碎地层中钻进浅析 时志兴15.谭家营油田长2油藏注水开发分析研究 张鹏,高岗,白燕16.胶乳水泥浆体系在塔河油田GK13H井的成功应用 刘永胜17.塔北地区石炭系砂泥岩段沉积相发育规律 徐大宝,马青,何云,徐后伟,徐晓慧18.定向井桥式偏心分注Y341封隔器改进与完善 巨亚锋,李明,郝炳英,王治国,关宇19.液压注水泵的总体方案设计 屈锐,郑智君,吴昌20.沁水盆地影响煤层含气量的地质因素探讨 金英,赵永军21.大位移井井壁稳定性力学化学耦合研究 刘新锋,张海龙,刘正伟,高彦才,王圣虹22.录井实时信息服务系统及其实现方法浅析 邹士雷23.川西深井套损井检测与修复技术 周林刚24.国内外气体钻井发展历程及现状 窦金永,宋瑞宏25.国内气体钻井设备现状 窦金永,韩玉安26.对气体钻井常见问题的分析 窦金永,陆凤德27.S56绳索取芯钻进技术在中深孔施工中应用与研究 曾石友28.边钻边扩技术提高深井大井眼钻速初探 苑晓荣,刘学彬,李俊波,李树盛29.地层承压能力的评价装置及方法 张桂英,黄进军,张斌,鲁亿,张东民,冯宗伟30.PAB无固相聚合物冲洗液在绿泥石化破碎蚀变带地层岩芯钻探中的应用 台沐礼,钟兴吉,尹江31.涩北二号气田气井探边测试资料解释研究 张璐,于兴帅,田扬,黄春梅32.桩606井井涌复杂情况分析与对策 张振华,常领33.金刚石锯齿形钻头在坚硬打滑地层中的应用 李和孝34.乌鲁木齐地区地源热泵热井钻进及成井工艺 冯润,王涌,马志立,马红35.活塞式方钻杆防溅接头的研制 孔凡华,郑瑞强,张士明,吴磊36.苏丹某油田储层特征及沉积构造分析 梁英杰37.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勘探前景分析 朱继田,郭明刚,刘志辉38.螺杆泵采油工艺在青海油田的应用及现场评价 田扬,刘文博39.吐哈油田丛式井一趟钻快速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冯义,杨永红,程海涛,杨立军,王品德40.河南省嵩县西白鹿沟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马新芳,黄传计41.潮水盆地侏罗系成煤规律及找煤远景探讨 张晓军42.地理编码系统设计与实现 丁勇江43.新疆沙雅县塔南地区地下淡水勘察工作方案设计 刘平,马慧荣,安海堂,LIU Ping,MA Hui-rong,AN Hai-tang44.网格式上向穿层钻孔的设计与施工工艺 成荣发45.广西宁明县膨润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侯东壮,吴湘滨,葛丽萍,HOU Dong-zhuang,WU Xiang-bin,GE Li-ping46.新疆层控型铜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田忠锋,王广耀47.库俄线依地克至康村段河谷阶地地质选线 侯新强48.巴拉巴克布拉克铁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闫卫军,王玫,厉小钧49.经济可行实施小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方法探索 曹岚宇,李华勇50.井下微地震监测仪隔爆外壳结构设计研究 李凤琴,孙文标,高新春,王国际51.金宝屯煤田沉积环境测井分析的意义 张明波,李太玲52.两井定向在矿山中的应用 田发,姜斌53.鹤煤公司九矿改扩建工程设计优化 王玉生54.江西省丰城市徐山钨矿床构造迭加及成矿构造演化模式 王显华,龙细友55.青海纳日贡玛矿区冻土区水文地质特征及充水因素分析 贾小龙,赵洪菊,王军,郭宏业,田成成56.河南桐柏歇马岭金矿控矿地质条件分析 贺永绍,刘波,郭功喆57.镇保隧道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 王宝58.泰宁铁路隧道不良地质风险再评估及动态管理 程科峰,王进志59.构皮滩电站右岸5#公路隧道进口段边坡加固工程方案设计 刘振国,赵克欣60.某软岩隧洞施工 任靓,袁涛,吕冬梅,REN Liang,YUAN Tang,LV Dong-mei61.混凝土多孔砖墙体开裂原因与防治措施 张宗军,高勇62.GIS技术在道路选线中的应用研究 强旦63.白马河特大桥MZ64/3200型造桥机的设计与施工 马涛,任旭初,MA Tao,REN Xu-chu64.哈将线雪害特征及工程防治 王怀军65.较厚内衬烟囱定向爆破拆除 袁涛,任靓,吕冬梅66.高层建筑桩筏基础变刚度调平设计分析 熊银,干腾君67.水工混凝土养护方法检验与应用 宋力德68.合芜高速公路3K+992~4K+036段山体滑坡的整治 韩志怀69.爆破拆除薄壁钢筋混凝土烟囱 李鸿飞,应海剑,郑飞,王军海70.曲线线路中线点、外矢点坐标计算方法 屈云朋71.填埋场污染物运移研究进展 张狮林,李泽杰72.承包商在费用索赔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韩志怀,HAN Zhi-huai73.浅谈钻探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张承飞,刘玉超74.施工企业投标的风险控制 周成新75.浅谈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 王强,杨欢,WANG Qiang,YANG Huan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
因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各刊不尽相同,投稿前作者应注意杂志稿约的有关规定,至少得先看看有关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如何标注的,以了解有关期刊的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以免出错。许多作者投递的稿件书写格式包括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与杂志所要求的不同。
坦率地讲,编辑和审稿专家也是人,工作中多少也有感情因素。如果拿到手中的是一篇书写格式不合要求的文章,别的暂且不论,就书写格式不规范这一条,就足以给编辑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让编辑做出退稿的决定。
就算最后没有被退稿,此类稿件较书写格式规范的稿件被录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其实作者犯的是一个很低级的错误,让编辑很自然地联想到,该作者不太尊重期刊,还有期刊的编辑以及审稿专家。
因此,作者在投稿前一定要注意期刊参考文献的著录方式,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其实,并不复杂,只要稍稍留意即可。
[1]李贤彬,李后强,丁晶.人地协同论的理论框架[J].大自然探索,1996,15(56):23~28
[2]李后强,艾南山,汪富泉.人地协同论:可持续发展模型构建的基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8(3):48~53
[3]魏宏森,曾国屏.试论系统的层次性原理[J],系统辩证学学报.1995,3(1):42~47
[4]张鲜化,陈金泉.多目标突变论在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决策中的应用[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5,26(3):51~55
[5]侯敏,张有坤.多目标突变论在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决策中的应用———以抚顺市为例[J].特区经济,2008,24(1):54~56
[6]徐恒力.环境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
[7]邵桂华.渐变与突变的整合:突变论的体育教学启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2):104~108
[8]吴效军.城市地质安全战略与城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J].规划师论坛,2002,18(1):14~16
[9]陈华文.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地质环境的经济学分析———以上海城市地质环境为例[D].上海,复旦大学,2004
[10]韦仕川.土地利用规划的地质环境分析及研究应用:以东莞市为例[D].浙江:浙江大学,2008
[11]金浩,数量经济学的内涵及前沿问题[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33(2):116~120
[12]张屹山,金成晓.数量经济学的特定内涵与学科定位,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J],2002,19(11):5~8
[13]周惠成,陈守煌.有模糊约束的多阶段多目标系统模糊优化理论与模型[J].水利学报,1992,22(2):29~36
[14]唐加福,汪定伟.模糊优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综述[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0,17(2):160 ~ 164
[15] 吴龙军,陈华平,田智慧 . 模糊优化理论在多目标多阶段决策系统中的应用 [J]. 价值工程,2004,23 (3): 110 ~ 112
[16] 杨庆,栾茂田 . 地下水易污性评价方法———DRASTIC 指标体系 [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9,26(2): 4 ~ 9
[17] 孙才志,潘俊 . 地下水脆弱性的概念、评价方法与研究前景 . 水科学进展,2000,10 (4):444 ~ 449
[18] 蔡鹤生,周爱国等,地质环境评价理论与应用 .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
[19] Adams B,Foster SSD Land-surface zoning for groundwater protection. Institution of Water and Environment Managemengt,1992,6: 312 ~ 320
[20] El Naqa Ali. Aquife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using the DRASTIC model at Russeifa landfill,northeast Jordan. Environmental Geology,2004,47 (1): 51 ~ 62
[21] Thirunalaivasan D,Karmeqam M,Venuqopal K. AHP-DRASTIC: Software for specific aquife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using DRASTIC model and GIS.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and Software,2003,18 (7): 645 ~656
[22] Al-Zabet T. Evaluation of aquifer vulnerability to contamination potential using the DRASTIC method.Environmental Geology,2002,43 (1): 203 ~ 208
[23] Lasserre F,Razack M Banton Q. A GIS-linked model for the assessment of nitrate contamination in groundwater. Journal of Hydrology. 1999,224: 81 ~ 90
[24] AllerI,Bennet T,Lehr J H et al. DRASTIC: a standardized system for evaluating groundwater pollution potential using hydrogeologic settings [R]. U. S. EPA Report,1987
[25] 陈守煜 . 工程水文水资源系统模糊集分析理论与实践 [M].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26] 陈守煜 . 含水层脆弱性模糊分析模型与方法 [J]. 水利学报,2002,(7): 16 ~ 19
[27] 付雁鹏,高嘉瑞 . 模糊数学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M]. 武汉: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6
[28] Aller L,Bennett T,Lehr J H et al. DRASTIC: A Standardized system for evaluating groundwater potential using hydrogeological settings [A]. ROBERT S K. US EPA Report [R].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aboratory,Ada Oklahoma,1985
[29] 孙才志,潘俊 . 地下水脆弱性的概念、评价方法与研究前景 . 水科学进展,2000,10 (4):444 ~ 449
[30] 姜志群 . 地下水污染敏感性评价中 DRASTIC 法的应用 . 河海大学学报,2001,29 (2): 100 ~ 103
[31] 杨庆,栾茂田 . 地下水易污性评价方法———DRASTIC 指标体系 [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9,26(2): 4 ~ 9
[32] 姜志群 . 地下水污染敏感性评价中 DRASTIC 法的应用 . 河海大学学报,2001,29 (2): 100 ~ 103
[33] 杨晓婷,王文科等 . 关中盆地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2001,23(2): 46 ~ 49
[34] 李玉,彭晓峰,陈慧青 . 统计软件 SPSS 在应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25 (3): 71 ~ 72
[35] 张春月,李晓奇 . 基于 SPSS 的模糊聚类分析 [J]. 见: 第七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 . 2009:99 ~ 103
[36] 胡应平 . 群决策中模糊偏好集结的软技术 [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19 (5): 105 ~ 109
[37] 孙培善等 . 城市地质工作概论 [M]. 北京: 地质出版社,2004
[38] 戴福初,李军,张晓晖 . 城市建设用地与地质环境协调性评价的 GIS 方法及其应用 [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0,25 (2): 210 ~214
[39] 王思敬 . 典型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研究 [M].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95
[40] 许树柏 . 层次分析法原理 [M].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1988
[41] 张卫民,安景文,韩朝 . 嫡值法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问题中的应用 [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 2003,20 (6): 115 ~118
[42] 孟凡永 . 区间数、三角模糊数及其判断矩阵排序理论研究 [D]. 广西大学,2008
[43] 宋光兴 . 多属性决策理论、方法及其在矿业中的应用研究 [D]. 昆明理工大学,2001
[44] 吴恒 . 城市用地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评价系统 [J]. 地理研究,1995,14 (4): 69 ~ 77
[45] 徐泽水 . 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排序的一种排序方法 [J]. 模糊系统与数学,2002,16 (1):47 ~ 50
[46] Buckley J. J. Ranking Alternatives Using Fuzzy Numbers [J],Fuzzy Sets and Systems,1985,15 (1):21 ~ 31
[47] 关冲,李汉铃 . 模糊 AHP 决策方法 [J]. 管理工程学报,2001,15 (1): 63 ~ 64
[48] 胡艳欣,任茂昆 . 地质环境质量的模糊评价 [J]. 西部探矿工程,2003,15 (10): 169 ~ 170
[49] 蔡鹤生,唐朝晖,周爱国 . 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敏感因子模型 [J]. 地质科技情报,1998,17 (2): 72 ~ 76
[50] 周爱国,梁和成等 . 城市地质环境评价方法专题研究报告,2004
[51] Shu-Jen J. Chen,Hwang C. L. Fuzzy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M]. New York,Springer-Verlag,1992
[52] 刘树林,邱莞华 . 多属性决策基础理论研究 [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18 (1): 38 ~ 43
[53] 张梅荣,姜玉英 . 多属性决策方法及其应用 [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7,15 (2): 72 ~ 75
[54] 宋光兴 . 多属性决策理论、方法及其在矿业中的应用研究 [D]. 昆明理工大学,2001
[55] 谭春桥,张强 . 模糊多属性决策的直觉模糊集方法 [J]. 模糊系统与数学,2006,20 (5): 71 ~ 76
[56] 周宏安 . 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 [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
[57] 张全,樊治平,潘德惠 . 区间数多属性决策中一种带有可能度的排序方法 [J]. 控制与决策,1999,14 (6): 703 ~ 707
[58] 潘晖 . 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在地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J]. 西部探矿工程,2007,19 (8):83 ~ 85
[59] 谭周地 . 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与区划 [M].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88
[60] 王东祥 . 搞好主题功能区划优化区域开发格局 [J]. 浙江经济,2006,23 (16): 4 7
[61] 孟昭福,薛澄泽,张增强,等 . 土壤中重金属复合污染的表征 [J]. 农业环境保护,1999,18(2): 87 ~ 91
[62] 夏立江,王宏康 .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63] 阮俊华,张志剑,陈英旭,等 . 受污染土壤的农业损失评估法初探 [J]. 农业环境保护,2002,21(20): 163 ~ 165
[64] 郑昭佩,刘作新 . 土壤质量及其评价 [J].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 (1): 131 ~ 134
[65] 舒冬妮 . 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的探讨 [J]. 农业环境保护,1989,8 (5):30 ~ 32
[66] 王金生 . 灰 色 聚 类 法在 土 壤污染 综 合 评价中的 应 用 [J]. 农 业 环境保 护,1991,10 (4):169 ~ 172
[67] 张松滨 . 共斜率灰色聚类法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J]. 农业环境保护,1991,10 (2): 80 ~ 83
[68] DEFRA,EA (The Environment Agency). Assessment of risks to human health from land contamination:an 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il guideline values and related research [M]. London,Environmental Agency,2002: 12 ~ 85
[69] EA (The Environment Agency),DEFRA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Food and Rural Affairs),Contaminated land Exposure Assessment (CLEA )Model: Technical Basis and Algorithms (include errata)[M]. London,The Environment Agency,2002: 12 ~ 97
[70] 罗启仕,李小平 . 上海建设用地土壤指导限值研究 [J]. 上海环境学,2007,26 (2): 77 ~ 82
[71] 施烈焰,曹云者 . RBCA 和 CLEA 模型在某重金属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应用比较 [J]. 环境科学研究,2009,22 (2): 241 ~247
[72] C Paul Nathanail. ,Paul Bardos.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Land [M]. 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2004: 60 ~ 83
[73] 周杰,裴宗平,靳晓燕等 . 浅论土壤环境容量 [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 (2): 74 ~ 76
[74] 叶嗣宗 . 土壤环境背景值在容量计算和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中国环境监测,1993,9 (3):52 ~ 54
[75] 中国水网 . http: / /www. urumqi. gov. cn/lsshwjg/zilaishui/qysh. htm.
[76] 陈梦筱 . 我国水资源现状与管理对策 [J]. 市场经纬,2006: 61 ~ 62
[77] 唐克旺 . 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 国家环保总局网站 . 2006
[78] 王瑗,盛连喜,李科等 . 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8,19 (3): 10 ~ 14
[79] 董辅祥 . 城市与工业节约用水理论 [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80]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中国城市承载力及其危机管理研究报告,2008
[81] 贾生华,张宏斌,金星 .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 模式、效果、问题和对策 [J]. 现代城市研究,2001,(3): 44 ~ 47
张金昌 ,男,汉族,中共党员,河北唐县人,1959年1月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兼职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兼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专业核心期刊《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编委。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1年毕业于河北地质学院探矿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1984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探矿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1985年1月分配到勘探所钻机三室从事科研工作。1987年7月任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1987年6月---1991年12月在勘探所从事科研工作,任研究室副主任。1992年1月---1994年8月在勘探所从事科研工作。1992年12月被评聘为高级工程师。1994年9月---1995年9月到美国进修学习。1995年10月---2000年3月在勘探所设备工程室从事科研工作。1996年7月--2000年3 月任研究室主任(正处级),并担任党支部书记。2000年4月至2009年1月,任勘探所副所长(副司局级)、党委委员,分管所科研管理工作。2001年12月被评聘为探矿工程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1年1月---2005年12月任第七届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6年1月起任第八届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2003年7月起任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2006年5月---2006年7月在国家行政学院参加第七期国土资源厅局长培训班。2006年8月起任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及重大项目评审专家。2006年12月被廊坊市委、市政府聘为廊坊市第三届专家咨询服务委员会委员。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任勘探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党委委员。2010年12月至今,任勘探所所长、党委副书记 。 研究方向:从事地质岩心钻探、水文水井和工程施工设备设计、工艺研究以及科研管理工作。 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达16项,其中部级课题10项。国家863重点项目:2000m地质岩心钻探关键技术与装备 负责人地质调查科研计划项目:2000m以内地质钻探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 负责人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科学超深井钻探技术方案预研究 负责人 作为主要成员先后参加或主持完成了部、院、所及横向市场科研项目16项,其中获部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一等奖一项。参与完成的“水文水井气举钻探新技术”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到全国30个省、市、区,并广泛应用于国外水井钻进工程中,产生经济效益数十亿元,1993年度获得原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六);主持完成的“CG1900型全套管冲抓成孔设备、器具及施工工艺研究”项目,是原地质矿产部“九五”地勘高新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已于2001年通过部级鉴定。该项研究成果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大口径全套管冲抓施工设备,成果总体水平达到了国际同类技术先进水平,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桩基施工中。2005年“CG型全套管冲抓成孔设备”入选国家重点新产品。2006年以来,又研制成功四种型号的旋挖搓管机,并出口俄罗斯、乌克兰等国,2011年又成功进入北美市场。2001年5月,担任编委副主任编辑完成的《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与开发技术译文集》是我国第一部主要介绍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与开发技术的译文集,对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开发研究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8—2009年,在青海省木里海拔4200米的高原冻土区成功实施“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DK-1—DK-4科学钻探实验孔”,在130-170米之间发现了3个天然气水合物层。在高原冻土地区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在世界上尚属首次,标志着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和取样钻探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6—2007年开始担任863重点项目“2000m地质岩心钻探关键技术与装备”及地质调查计划项目“2000m以内地质钻探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负责人。带领课题组,利用“2000米地质岩心钻探关键技术与装备”在山东乳山金青顶金矿区成功实施一倾角80度终孔深度达2212.8米的生产示范孔,标志着我国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000m深孔全液压动力头地质钻机系统研制成功,其中多项技术已走在世界前列,将大幅度提升我国深部岩心钻探装备设计、制造和配套实力,打破西方少数国家对深部地质岩心钻探装备市场的垄断。这两个项目的成功实施,使我国2000m以内全液压动力头钻机形成了系列化(300米—2000米),解决了长期制约我国地质岩心钻探效率提高的关键工艺技术问题,使我国地质岩心钻探技术和装备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筹划“十二·五”2000—5000m地质岩心钻探技术与装备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负责的“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课题12000—15000m“科学超深井钻探技术方案预研究”进展顺利。1、兀型钻架(桅杆)静动载及稳定性研究。2、SPC-150型水文水井钻机。3、SHB140/100气举反循环双壁钻具。4、SPJC-300型水文水井钻机。5、水文水井气举钻探新技术研究。6、SJ-1500型水文水井钻机。7、CG1900型全套管冲抓成孔设备及施工艺研究。8、高压旋喷注浆技术研究与开发。 1 全液压动力头水井钻机国产化若干问题 臧臣坤; 张金昌; 冯起赠 探矿工程 2009-02-252 地质岩心钻探技术及其在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张金昌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9-08-253 2000m地质岩心钻探成套装备研制工作进展 张金昌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9-06-154 CG型全套管搓管成孔设备的研究和应用 宋志彬; 冯起赠; 和国磊; 王年友; 张金昌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9-06-155 再接再厉,创新钻掘技术 甘行平; 傅秉锋; 张金昌; 刘三意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6-02-256 回顾与展望 甘行平;张金昌; 刘三意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7-09-257 钻探技术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任务 张金昌; 冉恒谦; 刘芳霞 探矿工程 2007-09- 258 CG型全套管冲抓成孔设备及施工工艺 宋志彬; 冯起赠; 王年友; 张金昌 探矿工程 2007-09- 259 国产旋挖钻机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周红军; 蒋国盛; 张金昌 探矿工程 2008-08-2610 岩溶地区水文水井钻探新技术 张金昌; 宋志彬; 冯起增 西部探矿工程 2005-12-3011 我国水文水井钻机发展综述 张金昌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5-09-3012 防渗加固高压旋喷注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宋志彬; 张金昌; 冯起增; 杨大根; 孙正基; 王年友 探矿工程(岩土钻 掘工程) 2003-01-2513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张金昌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4-02-2514 江河堤坝垂直防渗高压喷射灌浆技术 张金昌; 宋志彬; 杨大根; 王年友 探矿工程 2000-09-2515 CG1900型全套管冲抓成孔设备、器具及施工工艺的研究和应用 张金昌; 宋志彬; 王年友; 杨大根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1-11-2516 我国水文水井钻机发展综述 张金昌 第十三届全国探矿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 2005-09-0117 2004年亚、非、拉水文水井钻探技术培训情况介绍 张金昌; 冉恒谦; 孟庆鸿; 张林霞 “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四——“十五”地质行业重要地质科技成果资料汇编 2006-12-0118 钻探技术新进展 张金昌 第十四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10-0119 全液压动力头水井钻机国产化若干问题 臧臣坤 张金昌 《探矿工程》2009年2期 2009-02-0120 地质岩心钻探技术及其在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张金昌 《探矿工程》2009年8期 2009-08-0121 中国地质钻探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张金昌 《矿业装备》2009年10月号 2009-10-0122 2000m地质岩心钻探成套装备研制工作进展 张金昌 《探矿工程》增刊 2009-10-0123 科学超深井钻探技术国内外现状 张金昌《地质学报》2010年6期 2010-06-01 1.1993年度获得原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一等奖。2.2003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优秀留学回国人才”。3.2008年、2010年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各一项。张金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金昌,甘肃天水人,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北京智泽华软件公司董事长。先后出版《财务分析与决策》、《现代企业经营理财》、《企业经济学》(合著)、《21世纪的企业治理结构和组织变革》(合著)、《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打造国际竞争力》、《财务分析学教程》等专著。主持“加强我国企业竞争力研究”、“21世纪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组织变革展望”、“企业资金链断裂的成因和对策研究”等课题研究,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重要论文100多篇,其中 “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战略思考”(香港,《中国评论》杂志,2000年6期)、“中国养老保险部分积累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Inter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Review, Ma. USA VOL. 53,2000 No.4〉、“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是高还是低?”(USA-China Economics Review,2002.vol.2, New york,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4期)等论文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反响。主持开发了《智能化财务分析系统》(2001)、《中国建设银行财务顾问专家系统》(2008)、《财务危机预警系统》(2006)、《中国农业银行财务风险分析预警系统》(2009)等软件。1986年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工程专业,1986-1993年在首都钢铁公司从事企业管理专业工作,期间考入南开大学研究生班并派往法国尼斯大学深造,获得法国DESS-CAAE学位。1993年回国到社科院从事企业管理、财务分析、竞争力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管理、国际竞争力与社会保障问题。2001年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2008-2009在美国布鲁克大学以研究教授级访问学者名义进行国际合作研究。
[1]山东滕南矿区侏罗系水文地质特征Hydro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Jarassis system in Tengnan Mine Shandong Province作者:杜美利, 符斌让, 李春生学术期刊:中国煤田地质COAL GEOLOGY OF CHINA 2000年1期[2]宁夏彭阳草庙地区煤田钻探防漏堵漏技术研究与应用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Leakage Protection and Sealing Technology for Coalfield Drilling in Ningxia作者:路学忠, 李春生, 蔡记华学术期刊: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EXPLORATION ENGINEERING(ROCK & SOIL DRILLING AND TUNNELING) 2009年2期[3]宁夏回族自治区岩心钻探发展综合研究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Core Drilling Development in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作者:路学忠, 李春生, 李学军, 伏总强学术期刊: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EXPLORATION ENGINEERING(ROCK & SOIL DRILLING AND TUNNELING) 2009年9期[4]章村矿四井顶板砂岩含水层分析及防治Analysis on aquifer water in bleeding rock and its prevention at Zhangcun No.4 Mine作者:李春生, 田振洪, 王屹, 赵春生学术期刊:河北煤炭HEBEI COAL 2002年5期[5]利用深孔高压注水解决高瓦斯较坚硬煤层开采Solution of High Gas Harder Coal Mining by Deep High-pressure Water学术期刊:煤COAL 2009年6期[6]煤矿实行四六作业制可行性研究A feasibility study on implementing new work system of 6-hour/4-shift per day in coal mines作者:李春生, 封建明, 韩千文学术期刊:中国煤炭CHINA COAL 2007年9期[7]镜状体TOF-SIMS特征研究Research on TOF- SIMS features of vitrinite- like maceral作者:杜美利, 李春生学术期刊:中国煤田地质COAL GEOLOGY OF CHINA 2000年2期[8]信合机械化开采在簿煤层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 the fully mechanized longwall mining in thin coal seam作者:李春生, 王君义, 宋士博学术期刊:河北煤炭HEBEI COAL 2010年5期[9]以构建规模效益型经济为中心--煤炭企业实施老矿转产的务实选择作者:史忠引, 李春生学术期刊:煤炭经济研究COAL ECONOMIC RESEARCH 2002年10期[10]硅灰石制备白炭黑的反应原理及动力学分析To Analyze the Principle of Reaction and the Kinetics of Preparing Silica From Wollastonite学术期刊: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CHINA NON-METALLIC MINING INDUSTRY HERALD 2006年3期[11]铜精炼过程能耗模糊自适应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及其应用APPLICATION OF COMBINED FORECASTING MODEL OF ENERGY CONSUMPTION TO COPPER REFINING PROCESS BASED ON THE METHOD OF FUZZY ADAPTIVE VARIABLE WEIGHT作者:鄂加强, 王耀南, 梅炽, 李春生学术期刊:矿冶MINING & METALLURGY 2005年3期[12]临城矿复杂条件下开采风井保护煤柱技术研究Study on tech. of ventilating shaft protection pillar mining under complicated condition at Lincheng Coal Mine学术期刊:河北煤炭HEBEI COAL 2003年4期[13]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矿井机械化开采水平Depend o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o raise the mechanization recovery level of mine作者:李春生, 尚二考学术期刊:河北煤炭HEBEI COAL 2010年2期[14]邢台矿区三维地震勘探效果评价Evaluation on effect of three- dimensional seismic exploration used in Xingtai mining area作者:李彩惠, 李春生, 刘重举, 魏树群学术期刊:河北煤炭HEBEI COAL 2003年1期[15]天一煤业副斜井15#煤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分析Forecast analysis on the danger of 15# coal gas outburst in the auxiliary inclined shaft of Tianyi Coal Company作者:李春生, 王君义, 郝国义学术期刊:河北煤炭HEBEI COAL 2010年4期[16]集贤煤矿光爆锚喷支护的尝试Try on Smooth Blasting and Combined Support with Shotcrete and Bolting in Jixian Coal Mine学术期刊:煤炭技术COAL TECHNOLOGY 2009年7期[17]超高压螺栓断裂机理与预防的研究Study on Failure Mechanism and Prevention of Extra High- strength Bolt作者:施俊侠, 李春生学术期刊:煤矿机械COAL MINE MACHINERY 2007年10期[18]邢台矿区显德汪井田煤层变薄带的形成机理分析Analysis on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eam getting thinner zone in Xiandewang Mine Field of Xingtai Mining Area学术期刊:煤炭科学技术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2年10期[19]集贤煤矿上下山开采方案Exploitation Programme of Rise Dip in Jixian Coal Mine学术期刊:煤COAL 2009年4期[20]超高压压缩机填料盘微动疲劳机理与减缓措施的研究Study on Fretting Fatigue Mechanism and Relief Method of Packing Box Use in Hypercompressor作者:施俊侠, 李春生学术期刊:煤矿机械COAL MINE MACHINERY 2007年11期[21]某大酒店改扩建工程深基坑开挖降排水设计作者:李春生学术期刊:西部探矿工程WEST-CHINA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2004年4期[22]风量比例法在甲烷传感器优化布置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 air-volume proportion rule in optimal placement of methane sensor in mine作者:孙继平, 唐亮, 李春生, 朱宁, 张博学术期刊:煤炭学报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 2008年10期[23]大同煤田北部瓦斯赋存规律Gas Preservative Law in Northern Datong Coal- field作者:李春生, 冯月新, 刘善斌学术期刊:中国煤田地质COAL GEOLOGY OF CHINA 2001年4期[24]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应用的探讨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ree-product HM cyclone作者:杨胜林, 王朝阳, 李春生, 张树森, 杨瑞峰学术期刊: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COAL PROCESSING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2008年4期
1.松阳县沟谷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分析 朱华藏,ZHU Hua-zang2.改建铁路南疆线吐鲁番至库尔勒段二线工程地质灾害浅析 侯新强3.低应变反射波法与钻芯法检测桩身完整性的对比分析 董承全,谷牧,颜胜才,陈辉4.垂直铺膜防渗帷幕施工工艺在基坑防渗工程中应用 张鹏,周志彦,裴生虎5.静压预制桩在粉土、砂土地区挤密效应的探讨 柳剑锋6.二灰击实粘土电阻率室内试验研究 徐国宏7.大口径灌注桩在煤矸石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方法 侯兴芝,宋恩民8.石灰土的电阻率计算模型初探 李方9.国内气体钻井工艺技术现状 窦金永,田鲁才10.胜坨油田一区沙河街组二段1~3砂组构造精细研究 曹翠,CAO Cui11.油田开发生产数据库在油藏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沈明12.钻柱屈曲分析 黎伟,王国荣,郑剑,张玉红,黄涛,LI Wei,WANG Guo-rong,ZHENG Jian,ZHANG Yu-hong,HUANG Tao13.Topaze软件应用过程中的几点认识 李忻洪,宋林珂14.金刚石绳索取芯在破碎地层中钻进浅析 时志兴15.谭家营油田长2油藏注水开发分析研究 张鹏,高岗,白燕16.胶乳水泥浆体系在塔河油田GK13H井的成功应用 刘永胜17.塔北地区石炭系砂泥岩段沉积相发育规律 徐大宝,马青,何云,徐后伟,徐晓慧18.定向井桥式偏心分注Y341封隔器改进与完善 巨亚锋,李明,郝炳英,王治国,关宇19.液压注水泵的总体方案设计 屈锐,郑智君,吴昌20.沁水盆地影响煤层含气量的地质因素探讨 金英,赵永军21.大位移井井壁稳定性力学化学耦合研究 刘新锋,张海龙,刘正伟,高彦才,王圣虹22.录井实时信息服务系统及其实现方法浅析 邹士雷23.川西深井套损井检测与修复技术 周林刚24.国内外气体钻井发展历程及现状 窦金永,宋瑞宏25.国内气体钻井设备现状 窦金永,韩玉安26.对气体钻井常见问题的分析 窦金永,陆凤德27.S56绳索取芯钻进技术在中深孔施工中应用与研究 曾石友28.边钻边扩技术提高深井大井眼钻速初探 苑晓荣,刘学彬,李俊波,李树盛29.地层承压能力的评价装置及方法 张桂英,黄进军,张斌,鲁亿,张东民,冯宗伟30.PAB无固相聚合物冲洗液在绿泥石化破碎蚀变带地层岩芯钻探中的应用 台沐礼,钟兴吉,尹江31.涩北二号气田气井探边测试资料解释研究 张璐,于兴帅,田扬,黄春梅32.桩606井井涌复杂情况分析与对策 张振华,常领33.金刚石锯齿形钻头在坚硬打滑地层中的应用 李和孝34.乌鲁木齐地区地源热泵热井钻进及成井工艺 冯润,王涌,马志立,马红35.活塞式方钻杆防溅接头的研制 孔凡华,郑瑞强,张士明,吴磊36.苏丹某油田储层特征及沉积构造分析 梁英杰37.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勘探前景分析 朱继田,郭明刚,刘志辉38.螺杆泵采油工艺在青海油田的应用及现场评价 田扬,刘文博39.吐哈油田丛式井一趟钻快速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冯义,杨永红,程海涛,杨立军,王品德40.河南省嵩县西白鹿沟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马新芳,黄传计41.潮水盆地侏罗系成煤规律及找煤远景探讨 张晓军42.地理编码系统设计与实现 丁勇江43.新疆沙雅县塔南地区地下淡水勘察工作方案设计 刘平,马慧荣,安海堂,LIU Ping,MA Hui-rong,AN Hai-tang44.网格式上向穿层钻孔的设计与施工工艺 成荣发45.广西宁明县膨润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侯东壮,吴湘滨,葛丽萍,HOU Dong-zhuang,WU Xiang-bin,GE Li-ping46.新疆层控型铜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田忠锋,王广耀47.库俄线依地克至康村段河谷阶地地质选线 侯新强48.巴拉巴克布拉克铁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闫卫军,王玫,厉小钧49.经济可行实施小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方法探索 曹岚宇,李华勇50.井下微地震监测仪隔爆外壳结构设计研究 李凤琴,孙文标,高新春,王国际51.金宝屯煤田沉积环境测井分析的意义 张明波,李太玲52.两井定向在矿山中的应用 田发,姜斌53.鹤煤公司九矿改扩建工程设计优化 王玉生54.江西省丰城市徐山钨矿床构造迭加及成矿构造演化模式 王显华,龙细友55.青海纳日贡玛矿区冻土区水文地质特征及充水因素分析 贾小龙,赵洪菊,王军,郭宏业,田成成56.河南桐柏歇马岭金矿控矿地质条件分析 贺永绍,刘波,郭功喆57.镇保隧道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 王宝58.泰宁铁路隧道不良地质风险再评估及动态管理 程科峰,王进志59.构皮滩电站右岸5#公路隧道进口段边坡加固工程方案设计 刘振国,赵克欣60.某软岩隧洞施工 任靓,袁涛,吕冬梅,REN Liang,YUAN Tang,LV Dong-mei61.混凝土多孔砖墙体开裂原因与防治措施 张宗军,高勇62.GIS技术在道路选线中的应用研究 强旦63.白马河特大桥MZ64/3200型造桥机的设计与施工 马涛,任旭初,MA Tao,REN Xu-chu64.哈将线雪害特征及工程防治 王怀军65.较厚内衬烟囱定向爆破拆除 袁涛,任靓,吕冬梅66.高层建筑桩筏基础变刚度调平设计分析 熊银,干腾君67.水工混凝土养护方法检验与应用 宋力德68.合芜高速公路3K+992~4K+036段山体滑坡的整治 韩志怀69.爆破拆除薄壁钢筋混凝土烟囱 李鸿飞,应海剑,郑飞,王军海70.曲线线路中线点、外矢点坐标计算方法 屈云朋71.填埋场污染物运移研究进展 张狮林,李泽杰72.承包商在费用索赔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韩志怀,HAN Zhi-huai73.浅谈钻探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张承飞,刘玉超74.施工企业投标的风险控制 周成新75.浅谈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 王强,杨欢,WANG Qiang,YANG Huan
1/12【题 名】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损分析及防护【作 者】张洪亮【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14).-88-88,1082/12【题 名】高等级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防护措施【作 者】李小亮【刊 名】科学之友.2007(06B).-60-613/12【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损原因及防护措施【作 者】赵晶宇【刊 名】山西建筑.2007,33(17).-304-3054/12【题 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横向裂缝的防护【作 者】陈洁[1] 刘友红[2]【刊 名】山西建筑.2007,33(14).-328-3295/12【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损及防护【作 者】李丽 满玉【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30(2).-39-406/12【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损及防护浅析【作 者】齐太金【刊 名】交通标准化.2006(7).-85-877/12【题 名】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及防护【作 者】王永【刊 名】山西建筑.2006,32(11).-331-3328/12【题 名】浅析沥青路面的早期破损及防护【作 者】张百永 向俊 朱小刚【刊 名】安徽建筑.2006,13(1).-98-999/12【题 名】沥青路面破坏及防护【作 者】彭素良【刊 名】山西建筑.2006,32(2).-301-30210/12【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损及防护浅析【作 者】吕权【刊 名】甘肃科技纵横.2005,34(6).-139-14011/12【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损及防护浅析【作 者】尹美波 李秋蓓【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2004,27(7).-20-2112/12【题 名】沥青路面裂缝类病害的防护措施研究【作 者】张建宁 梁力 张峰春【刊 名】东北公路.2003,26(4).-25-261/100【题 名】浅谈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作 者】马小伟[1] 吕端然[2]【刊 名】科学之友.2007(08B).-53-542/100【题 名】高等级沥青路面雨水侵蚀破坏的防治措施【作 者】边卫东【刊 名】公路与汽运.2007(4).-66-673/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分析【作 者】霍清阁【刊 名】交通世界.2007(07S).-101-1024/100【题 名】某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破坏原因分析【作 者】杭永山 俞小靖 刘军【刊 名】交通与运输.2007,23(B07).-86-885/100【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成因分析及防治技术【作 者】马月红[1] 吴齐正[2]【刊 名】浙江交通科技.2007(2).-40-426/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的浅探【作 者】侯继先 徐永丰【刊 名】民营科技.2007(7).-169-1697/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分析【作 者】何铁元[1] 张利先[2]【刊 名】民营科技.2007(5).-98-988/100【题 名】浅谈水对沥青路面造成的破坏及预防【作 者】杨云森【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9X).-204-2049/100【题 名】浅谈水对沥青路面造成的破坏及预防【作 者】杜昌芬【刊 名】中国西部科技:学术版.2007(6).-18-18,2010/100【题 名】浅谈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作 者】罗凯军 刘朝伟【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20).-136-13611/100【题 名】浅谈水对沥青路面造成的破坏及预防【作 者】翁雯【刊 名】广东建材.2007(7).-106-10712/100【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破坏形式及预防措施【作 者】王刚平 安平【刊 名】西部探矿工程.2007,19(8).-187-18813/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分析【作 者】于合家【刊 名】北方交通.2007(6).-99-10014/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的浅析【作 者】李常青【刊 名】科技咨询导报.2007(19).-169-16915/100【题 名】如何防治沥青路面孔隙水破坏【作 者】单新荣 陈国华【刊 名】科技咨询导报.2007(18).-53-5316/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初探【作 者】张瑞芳【刊 名】科学之友.2007(06B).-69-7017/100【题 名】沥青路面裂缝破坏原因【作 者】郑义坤【刊 名】交通世界.2007(05S).-66-6718/100【题 名】沥青路面水破坏原因分析与设计探讨【作 者】李建华【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7X).-201-20119/100【题 名】公路沥青路面主要破坏类型及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作 者】刘世忠 孟范清【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7X).-214-21420/100【题 名】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与防治【作 者】谢长林【刊 名】山西建筑.2007,33(13).-285-28621/100【题 名】沥青路面雨水侵渗破坏的防治措施【作 者】崔爱民【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11).-99-9922/100【题 名】超载车辆对二级公路沥青路面破坏原因的分析及对策【作 者】赵峰【刊 名】交通标准化.2007(5).-199-20223/100【题 名】浅析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作 者】徐飙【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30(3).-15-15,1724/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的浅探【作 者】刘艳红 刘艳波【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30(3).-31-31,3325/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的分析【作 者】李奇峰【刊 名】职业圈.2007(03X).-159-15926/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分析与防治【作 者】田伟【刊 名】北方交通.2007(4).-33-3627/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区及其预防性养护对策【作 者】王永红 饶红胜 邹强 刘涛【刊 名】交通世界.2007(04S).-92-9328/100【题 名】高等级沥青路面雨水侵渗破坏的防治措施【作 者】杨书利【刊 名】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4).-102-10529/100【题 名】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及防治【作 者】徐子玉【刊 名】安徽建筑.2007,14(2).-85-8630/100【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分析及防治措施【作 者】何演[1] 李明[2] 王随原[3]【刊 名】公路交通技术.2007(2).-52-5431/100【题 名】城市道路沥青路面过早破坏的原因分析【作 者】朱军【刊 名】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13).-63-6332/100【题 名】半刚性沥青路面水破坏机理与防治措施探讨【作 者】张彤[1] 魏晓荣[2]【刊 名】机场工程.2007(1).-17-1933/100【题 名】车载作用下半刚性沥青路面破坏的数值分析【作 者】巩伟芳[1] 王晓伟[2]【刊 名】山西建筑.2007,33(9).-285-28634/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的浅探【作 者】张宇【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3X).-158-15835/100【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成因与对策【作 者】刘世亮【刊 名】科技咨询导报.2007(2).-50-5136/100【题 名】水平力对含裂纹沥青路面面层破坏的影响分析【作 者】厉永举 宫亚峰 梁春雨【刊 名】交通标准化.2007(1).-64-6637/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的分析【作 者】陈志敏【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09S).-55-5538/100【题 名】沥青路面水破坏因素分析与防治措施【作 者】梁海涛【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06S).-77-7739/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浅析【作 者】李洪珍 相志华【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02X).-49-4940/100【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成因与对策【作 者】刘世亮【刊 名】科技资讯.2006(34).-50-5141/100【题 名】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及对策【作 者】刘波 赵扶民【刊 名】林业科技情报.2006,38(4).-81-8242/100【题 名】浅析沥青路面的破坏成因及预防【作 者】张惠彬【刊 名】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6).-15-16,2943/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及预防措施研究【作 者】潘常科【刊 名】科技资讯.2006(30).-75-7644/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的浅探【作 者】姜春龙[1] 于海生[2]【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29(11).-9-9,1145/100【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破坏及其施工工艺的联系【作 者】黄振【刊 名】广东科技.2006(11).-75-7746/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的研究【作 者】高立伟【刊 名】河南科技.2006(10).-74-7547/100【题 名】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及防治【作 者】李辉 王玲 郑雅君【刊 名】建筑与预算.2006(5).-46-4848/100【题 名】沥青路面雨水侵渗破坏的防治措施【作 者】龚新杰 李振川【刊 名】甘肃科技.2006,22(9).-176-17749/100【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成因与控制措施【作 者】杨翠花【刊 名】公路交通技术.2006(5).-59-6050/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分析【作 者】王兆顺【刊 名】科技资讯.2006(26).-77-7751/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作 者】杨波【刊 名】中国西部科技.2006(22).-42-42,4152/100【题 名】浅析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及预防措施【作 者】毋文彦【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8).-278-27953/100【题 名】浅谈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作 者】李云峰[1] 罗绍建[2]【刊 名】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25(B06).-60-61,9554/100【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分析【作 者】焦保国【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5).-283-28455/100【题 名】沥青路面破坏的成因及防治【作 者】安宁[1] 刘晓芳[2]【刊 名】北方交通.2006(7).-40-4156/100【题 名】浅谈水对沥青路面造成的破坏及预防【作 者】薛松【刊 名】科技资讯.2006(17).-28-2857/100【题 名】沥青路面入浸水破坏的防治措施【作 者】王新贵[1] 刘嫒嫒[2] 娄本涛[2]【刊 名】河南科技.2006(7).-69-7058/100【题 名】浅析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作 者】刘洋【刊 名】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05X).-136-13759/100【题 名】沥青路面水破坏原因分析与设计探讨【作 者】刘艳峰 魏忠【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29(9).-5-5,760/100【题 名】沥青路面雨水渗透破坏的防治措施【作 者】曹罡 高文波【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29(9).-16-1761/100【题 名】浅谈预防沥青路面破坏机理及建议措施【作 者】李金宇[1] 衣英俊[2]【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29(9).-59-5962/100【题 名】浅谈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防治【作 者】宫磊[1] 王颖[2]【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29(8).-63-6463/100【题 名】分析超载车辆对沥青路面破坏原因【作 者】李国辉[1] 申哲奎[2]【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29(6).-36-3664/100【题 名】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破坏的原因与防治【作 者】盛阳【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29(5).-41-4265/100【题 名】浅谈水破坏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影响【作 者】黄宽【刊 名】交通标准化.2006(7).-80-8266/100【题 名】浅谈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作 者】杨志刚【刊 名】山西建筑.2006,32(14).-330-33167/100【题 名】浅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破坏现象【作 者】范桥辉【刊 名】山西建筑.2006,32(13).-324-32568/100【题 名】城市沥青路面早期结构破坏理论【作 者】连佳机[1] 杨孟余[2] 张晓东[1]【刊 名】中外公路.2006,26(3).-115-11869/100【题 名】超载车辆对沥青路面破坏原因分析及对策【作 者】訾爱民【刊 名】交通科技.2006(3).-58-6070/100【题 名】南方多雨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成因分析及对策【作 者】刘毅[1] 彭安平[2]【刊 名】湖南交通科技.2006,32(2).-21-2471/100【题 名】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及防护【作 者】王永【刊 名】山西建筑.2006,32(11).-331-33272/100【题 名】沥青路面雨水侵渗破坏的防治措施【作 者】李光天 朱桂林【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29(2).-26-2773/100【题 名】浅谈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作 者】刘爱萍【刊 名】科技资讯.2006(6).-53-5474/100【题 名】沥青路面水损害疲劳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作 者】傅搏峰[1] 周志刚[2] 陈晓鸿[1] 吕贵宾[3]【刊 名】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27(1).-51-5875/100【题 名】沥青路面水破坏原因分析与设计探讨【作 者】范广宇[1] 时松[2]【刊 名】交通科技与经济.2006(2).-78-7976/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作 者】王海涛【刊 名】交通世界.2006(01A).-74-7577/100【题 名】沥青路面破坏及防护【作 者】彭素良【刊 名】山西建筑.2006,32(2).-301-30278/100【题 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早期破坏机理及防治措施【作 者】孙文香 姜厚荣 李春雷【刊 名】交通科技.2005(6).-9-1179/100【题 名】沥青路面水损害的破坏机理与防治措施【作 者】亓鹏程 阮宾【刊 名】中国交通建设监理.2005(6).-68-7080/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浅探【作 者】林桂清【刊 名】交通标准化.2005(12).-90-9281/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作 者】刘红娜【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2).-285-28682/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作 者】宋锦萍 杨哲颖【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28(11).-3-383/100【题 名】沥青路面雨水侵渗破坏的防治措施【作 者】李光天 朱桂林【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28(11).-38-3984/100【题 名】浅析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作 者】苗秋丽 刘冶平【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28(10).-49-49,5185/100【题 名】浅析北方沥青路面早期破坏【作 者】赵国强 王洪益 郭伟【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28(9).-10-1086/100【题 名】浅谈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及预防措施【作 者】张飞[1] 杨弃疾[2]【刊 名】交通标准化.2005(9).-55-5787/100【题 名】湖区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及其防治措施【作 者】汪向阳【刊 名】交通科技.2005(4).-17-1988/100【题 名】沥青路面雨水侵渗破坏的防治措施【作 者】雷畅 杜斌【刊 名】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10).-122-12389/100【题 名】山区公路沥青路面基面层滑移破坏研究【作 者】苏凯[1] 武建民[2] 陈忠达[2] 戴经梁[2] 孙立军[1]【刊 名】中国公路学报.2005,18(3).-22-2690/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及防治探讨【作 者】赵培松【刊 名】甘肃科技纵横.2005,34(3).-125-12691/100【题 名】杭州绕城高速公路北段沥青路面早期水破坏探究【作 者】吴为东【刊 名】浙江交通科技.2005(2).-1-292/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浅探【作 者】贾乘鹤【刊 名】交通标准化.2005(6).-90-9293/100【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发生水破坏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作 者】李细伟[1] 易林枫[2]【刊 名】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5,22(5).-32-3594/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的初步探讨【作 者】蒋合型【刊 名】交通世界.2005(4).-70-7195/100【题 名】浅谈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作 者】王静【刊 名】交通科技与经济.2005(5).-20-2196/100【题 名】浅析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成因及防治措施【作 者】姚卓【刊 名】辽宁交通科技.2005(3).-24-2697/100【题 名】温度差异破坏对沥青路面质量的影响【作 者】刘信功[1] 张健健[2]【刊 名】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5,18(2).-73-7498/100【题 名】自由水对高等级沥青路面破坏的成因及防治【作 者】李晋安【刊 名】山西建筑.2005,31(6).-210-21199/100【题 名】沥青路面层间滑移破坏分析【作 者】苏凯[1] 武建民[2] 姚红云[1] 徐小坤[3]【刊 名】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24(3).-35-38,43100/100【题 名】浅析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作 者】溥学峰【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180-1811/53【题 名】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水破坏分析及防治措施【作 者】赵香华[1] 张福生[2]【刊 名】辽宁交通科技.2005(1).-16-172/53【题 名】沥青路面辙槽破坏分析及车辙试验改进【作 者】谢俊伟【刊 名】城市道桥与防洪.2004(6).-109-1123/53【题 名】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的原因及防治【作 者】汪晓青[1] 程东文[2]【刊 名】矿业快报.2004,20(12).-38-404/53【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试验检测及加固处理【作 者】李爱国[1] 吴景海[2]【刊 名】天津市政工程.2004,16(3).-1-45/53【题 名】软土地基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与对策【作 者】李爱国[1] 吴景海[2]【刊 名】天津建设科技.2004,14(4).-43-456/53【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主要早期破坏的现象、原因和预防【作 者】沙庆林【刊 名】交通世界.2004(U09).-17-187/53【题 名】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及其防治措施【作 者】刘桂强【刊 名】城市道桥与防洪.2004(3).-25-288/53【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浅探【作 者】韩立新【刊 名】山西建筑.2004,30(7).-98-999/53【题 名】广东省沥青路面常见的早期破坏形式及措施建议【作 者】潘艳珠[1] 谭积青[2]【刊 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4).-16-1810/53【题 名】浅析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作 者】王福君【刊 名】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12(3).-112-11411/53【题 名】浅析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作 者】赵永成【刊 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22(3).-43-44,5212/53【题 名】沥青路面水破坏原因分析与设计探讨【作 者】张有安【刊 名】中国公路.2004(20).-129-13013/53【题 名】防微杜渐——沥青路面水因破坏的综合治理【作 者】王祖东【刊 名】交通标准化.2004(11).-95-9814/53【题 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破坏分析与路面结构优化【作 者】陈湘华【刊 名】广东公路勘察设计.2004(3).-14-2215/53【题 名】沥青路面局部早期破坏分析【作 者】张红利 宋惠民【刊 名】公路交通技术.2004(5).-49-50,7216/53【题 名】浅谈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作 者】王涝谦【刊 名】山西交通科技.2004(A01).-19-2017/53【题 名】塘龙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及处治【作 者】龙锦松【刊 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3).-8-1018/53【题 名】转运料车沥青路面离析破坏的克星【作 者】孙颖【刊 名】中国公路.2004(17).-83-8419/53【题 名】浅谈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作 者】徐立国 徐立君【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7).-258-25820/53【题 名】浅析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及防治【作 者】薛连旭 林江淮【刊 名】广东公路交通.2004(2).-35-3721/53【题 名】沥青路面的水破坏及其防治【作 者】何玉波【刊 名】云南现代交通.2004,1(2).-22-2422/53【题 名】沥青路面雨水侵渗破坏的防治措施【作 者】彭亚荣【刊 名】中国公路.2004(10).-62-6323/53【题 名】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及其防治措施【作 者】陈湘华【刊 名】广东公路勘察设计.2004(1).-30-3724/53【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作 者】赵保平【刊 名】山西交通科技.2004(2).-37-3825/53【题 名】超载车辆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破坏原因的分析及对策【作 者】王志萍【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4).-134-13426/53【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分析及防治措施【作 者】郭天龙【刊 名】云南现代交通.2004,1(1).-33-3927/53【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浅析【作 者】刘军勤[1] 张玉花[2]【刊 名】山西交通科技.2003(A02).-58-59,6328/53【题 名】轮胎在超载下对沥青路面的破坏与橡胶改性沥青【作 者】张安强 王炼石 林雅铃【刊 名】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03,32(4).-16-2029/53【题 名】沥青路面水损破坏分析【作 者】何慧斌 郭铜元 刘丽【刊 名】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3,24(6).-30-3330/53【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成因【作 者】丁玉录【刊 名】中国公路.2003(22).-64-6531/53【题 名】城市沥青路面破坏的原因及其防治【作 者】徐洪润【刊 名】辽宁交通科技.2003(6).-9-1232/53【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分析【作 者】李建才 韩丽馥【刊 名】辽宁交通科技.2003(6).-17-1933/53【题 名】深圳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研究【作 者】林少扬【刊 名】城市道桥与防洪.2003(5).-19-2234/53【题 名】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水破坏的原因和解决措施【作 者】李延慧【刊 名】东北公路.2003,26(2).-9-1135/53【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作 者】王淑平【刊 名】山西建筑.2003,29(9).-126-12736/53【题 名】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现状及对策——中国公路学会七省市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调研报告【作 者】无【刊 名】中国公路.建设市场专刊.2003(3).-33-3937/53【题 名】沥青路面水破坏的成因及防治【作 者】李鹏飞[1] 王伟霞[2] 王庆波[1]【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2003,26(3).-1-238/53【题 名】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破坏的成因及预防措施【作 者】刘淑红 刘振国 尹同江【刊 名】交通科技与经济.2003(4).-11-1239/53【题 名】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及预防措施【作 者】黄丽平[1] 张建华[2]【刊 名】交通科技与经济.2003(4).-15-1640/53【题 名】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主要破坏形式及产生原因【作 者】石东[1] 李小花[2]【刊 名】辽宁交通科技.2002,25(3).-24-25,641/53【题 名】浅谈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水破坏的防治措施【作 者】张勇【刊 名】辽宁交通科技.2002,25(1).-2-342/53【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破坏及防范的初步研究【作 者】于春双 杨明昌【刊 名】铁道建筑技术.2002(4).-50-5243/53【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分析【作 者】姚毓君【刊 名】山西建筑.2002,28(11).-118-11944/53【题 名】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水破坏现象及预防【作 者】李琳【刊 名】山西建筑.2002,28(11).-122-12345/53【题 名】超载车辆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破坏原因的分析及对策【作 者】林伍湖【刊 名】华东公路.2002(2).-38-4046/53【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坏早期破坏成因【作 者】杨瑞华 陈富坚 等【刊 名】桂林工学院学报.2002,22(3).-256-25847/53【题 名】浅析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破坏原因【作 者】刘立新【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2002(8).-155-15548/53【题 名】对寒冷地区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分析【作 者】侯旭 赫英【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2002(8).-184-18449/53【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破坏的成因及预防措施【作 者】洪秀敏【刊 名】中国公路.2002(14).-76-7750/53【题 名】沥青路面抗滑表面早期破坏初探【作 者】董武斌 白茂【刊 名】公路交通技术.2002(2).-35-3751/53【题 名】对沥青路面水损害早期破坏的认识【作 者】王端宜 邹桂莲 等【刊 名】东北公路.2001,24(1).-23-2552/53【题 名】川藏公路改建工程米拉山至达孜段部分沥青路面破坏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作 者】张保兴【刊 名】西藏科技.2001(1).-74-7553/53【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初探【作 者】李建民[1] 白晓芸[2]【刊 名】西北公路.2001(3).-10-12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
因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各刊不尽相同,投稿前作者应注意杂志稿约的有关规定,至少得先看看有关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如何标注的,以了解有关期刊的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以免出错。许多作者投递的稿件书写格式包括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与杂志所要求的不同。
坦率地讲,编辑和审稿专家也是人,工作中多少也有感情因素。如果拿到手中的是一篇书写格式不合要求的文章,别的暂且不论,就书写格式不规范这一条,就足以给编辑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让编辑做出退稿的决定。
就算最后没有被退稿,此类稿件较书写格式规范的稿件被录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其实作者犯的是一个很低级的错误,让编辑很自然地联想到,该作者不太尊重期刊,还有期刊的编辑以及审稿专家。
因此,作者在投稿前一定要注意期刊参考文献的著录方式,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其实,并不复杂,只要稍稍留意即可。
[1]李贤彬,李后强,丁晶.人地协同论的理论框架[J].大自然探索,1996,15(56):23~28
[2]李后强,艾南山,汪富泉.人地协同论:可持续发展模型构建的基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8(3):48~53
[3]魏宏森,曾国屏.试论系统的层次性原理[J],系统辩证学学报.1995,3(1):42~47
[4]张鲜化,陈金泉.多目标突变论在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决策中的应用[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5,26(3):51~55
[5]侯敏,张有坤.多目标突变论在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决策中的应用———以抚顺市为例[J].特区经济,2008,24(1):54~56
[6]徐恒力.环境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
[7]邵桂华.渐变与突变的整合:突变论的体育教学启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2):104~108
[8]吴效军.城市地质安全战略与城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J].规划师论坛,2002,18(1):14~16
[9]陈华文.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地质环境的经济学分析———以上海城市地质环境为例[D].上海,复旦大学,2004
[10]韦仕川.土地利用规划的地质环境分析及研究应用:以东莞市为例[D].浙江:浙江大学,2008
[11]金浩,数量经济学的内涵及前沿问题[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33(2):116~120
[12]张屹山,金成晓.数量经济学的特定内涵与学科定位,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J],2002,19(11):5~8
[13]周惠成,陈守煌.有模糊约束的多阶段多目标系统模糊优化理论与模型[J].水利学报,1992,22(2):29~36
[14]唐加福,汪定伟.模糊优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综述[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0,17(2):160 ~ 164
[15] 吴龙军,陈华平,田智慧 . 模糊优化理论在多目标多阶段决策系统中的应用 [J]. 价值工程,2004,23 (3): 110 ~ 112
[16] 杨庆,栾茂田 . 地下水易污性评价方法———DRASTIC 指标体系 [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9,26(2): 4 ~ 9
[17] 孙才志,潘俊 . 地下水脆弱性的概念、评价方法与研究前景 . 水科学进展,2000,10 (4):444 ~ 449
[18] 蔡鹤生,周爱国等,地质环境评价理论与应用 .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
[19] Adams B,Foster SSD Land-surface zoning for groundwater protection. Institution of Water and Environment Managemengt,1992,6: 312 ~ 320
[20] El Naqa Ali. Aquife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using the DRASTIC model at Russeifa landfill,northeast Jordan. Environmental Geology,2004,47 (1): 51 ~ 62
[21] Thirunalaivasan D,Karmeqam M,Venuqopal K. AHP-DRASTIC: Software for specific aquife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using DRASTIC model and GIS.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and Software,2003,18 (7): 645 ~656
[22] Al-Zabet T. Evaluation of aquifer vulnerability to contamination potential using the DRASTIC method.Environmental Geology,2002,43 (1): 203 ~ 208
[23] Lasserre F,Razack M Banton Q. A GIS-linked model for the assessment of nitrate contamination in groundwater. Journal of Hydrology. 1999,224: 81 ~ 90
[24] AllerI,Bennet T,Lehr J H et al. DRASTIC: a standardized system for evaluating groundwater pollution potential using hydrogeologic settings [R]. U. S. EPA Report,1987
[25] 陈守煜 . 工程水文水资源系统模糊集分析理论与实践 [M].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26] 陈守煜 . 含水层脆弱性模糊分析模型与方法 [J]. 水利学报,2002,(7): 16 ~ 19
[27] 付雁鹏,高嘉瑞 . 模糊数学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M]. 武汉: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6
[28] Aller L,Bennett T,Lehr J H et al. DRASTIC: A Standardized system for evaluating groundwater potential using hydrogeological settings [A]. ROBERT S K. US EPA Report [R].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aboratory,Ada Oklahoma,1985
[29] 孙才志,潘俊 . 地下水脆弱性的概念、评价方法与研究前景 . 水科学进展,2000,10 (4):444 ~ 449
[30] 姜志群 . 地下水污染敏感性评价中 DRASTIC 法的应用 . 河海大学学报,2001,29 (2): 100 ~ 103
[31] 杨庆,栾茂田 . 地下水易污性评价方法———DRASTIC 指标体系 [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9,26(2): 4 ~ 9
[32] 姜志群 . 地下水污染敏感性评价中 DRASTIC 法的应用 . 河海大学学报,2001,29 (2): 100 ~ 103
[33] 杨晓婷,王文科等 . 关中盆地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2001,23(2): 46 ~ 49
[34] 李玉,彭晓峰,陈慧青 . 统计软件 SPSS 在应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25 (3): 71 ~ 72
[35] 张春月,李晓奇 . 基于 SPSS 的模糊聚类分析 [J]. 见: 第七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 . 2009:99 ~ 103
[36] 胡应平 . 群决策中模糊偏好集结的软技术 [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19 (5): 105 ~ 109
[37] 孙培善等 . 城市地质工作概论 [M]. 北京: 地质出版社,2004
[38] 戴福初,李军,张晓晖 . 城市建设用地与地质环境协调性评价的 GIS 方法及其应用 [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0,25 (2): 210 ~214
[39] 王思敬 . 典型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研究 [M].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95
[40] 许树柏 . 层次分析法原理 [M].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1988
[41] 张卫民,安景文,韩朝 . 嫡值法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问题中的应用 [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 2003,20 (6): 115 ~118
[42] 孟凡永 . 区间数、三角模糊数及其判断矩阵排序理论研究 [D]. 广西大学,2008
[43] 宋光兴 . 多属性决策理论、方法及其在矿业中的应用研究 [D]. 昆明理工大学,2001
[44] 吴恒 . 城市用地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评价系统 [J]. 地理研究,1995,14 (4): 69 ~ 77
[45] 徐泽水 . 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排序的一种排序方法 [J]. 模糊系统与数学,2002,16 (1):47 ~ 50
[46] Buckley J. J. Ranking Alternatives Using Fuzzy Numbers [J],Fuzzy Sets and Systems,1985,15 (1):21 ~ 31
[47] 关冲,李汉铃 . 模糊 AHP 决策方法 [J]. 管理工程学报,2001,15 (1): 63 ~ 64
[48] 胡艳欣,任茂昆 . 地质环境质量的模糊评价 [J]. 西部探矿工程,2003,15 (10): 169 ~ 170
[49] 蔡鹤生,唐朝晖,周爱国 . 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敏感因子模型 [J]. 地质科技情报,1998,17 (2): 72 ~ 76
[50] 周爱国,梁和成等 . 城市地质环境评价方法专题研究报告,2004
[51] Shu-Jen J. Chen,Hwang C. L. Fuzzy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M]. New York,Springer-Verlag,1992
[52] 刘树林,邱莞华 . 多属性决策基础理论研究 [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18 (1): 38 ~ 43
[53] 张梅荣,姜玉英 . 多属性决策方法及其应用 [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7,15 (2): 72 ~ 75
[54] 宋光兴 . 多属性决策理论、方法及其在矿业中的应用研究 [D]. 昆明理工大学,2001
[55] 谭春桥,张强 . 模糊多属性决策的直觉模糊集方法 [J]. 模糊系统与数学,2006,20 (5): 71 ~ 76
[56] 周宏安 . 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 [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
[57] 张全,樊治平,潘德惠 . 区间数多属性决策中一种带有可能度的排序方法 [J]. 控制与决策,1999,14 (6): 703 ~ 707
[58] 潘晖 . 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在地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J]. 西部探矿工程,2007,19 (8):83 ~ 85
[59] 谭周地 . 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与区划 [M].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88
[60] 王东祥 . 搞好主题功能区划优化区域开发格局 [J]. 浙江经济,2006,23 (16): 4 7
[61] 孟昭福,薛澄泽,张增强,等 . 土壤中重金属复合污染的表征 [J]. 农业环境保护,1999,18(2): 87 ~ 91
[62] 夏立江,王宏康 .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63] 阮俊华,张志剑,陈英旭,等 . 受污染土壤的农业损失评估法初探 [J]. 农业环境保护,2002,21(20): 163 ~ 165
[64] 郑昭佩,刘作新 . 土壤质量及其评价 [J].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 (1): 131 ~ 134
[65] 舒冬妮 . 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的探讨 [J]. 农业环境保护,1989,8 (5):30 ~ 32
[66] 王金生 . 灰 色 聚 类 法在 土 壤污染 综 合 评价中的 应 用 [J]. 农 业 环境保 护,1991,10 (4):169 ~ 172
[67] 张松滨 . 共斜率灰色聚类法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J]. 农业环境保护,1991,10 (2): 80 ~ 83
[68] DEFRA,EA (The Environment Agency). Assessment of risks to human health from land contamination:an 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il guideline values and related research [M]. London,Environmental Agency,2002: 12 ~ 85
[69] EA (The Environment Agency),DEFRA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Food and Rural Affairs),Contaminated land Exposure Assessment (CLEA )Model: Technical Basis and Algorithms (include errata)[M]. London,The Environment Agency,2002: 12 ~ 97
[70] 罗启仕,李小平 . 上海建设用地土壤指导限值研究 [J]. 上海环境学,2007,26 (2): 77 ~ 82
[71] 施烈焰,曹云者 . RBCA 和 CLEA 模型在某重金属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应用比较 [J]. 环境科学研究,2009,22 (2): 241 ~247
[72] C Paul Nathanail. ,Paul Bardos.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Land [M]. 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2004: 60 ~ 83
[73] 周杰,裴宗平,靳晓燕等 . 浅论土壤环境容量 [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 (2): 74 ~ 76
[74] 叶嗣宗 . 土壤环境背景值在容量计算和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中国环境监测,1993,9 (3):52 ~ 54
[75] 中国水网 . http: / /www. urumqi. gov. cn/lsshwjg/zilaishui/qysh. htm.
[76] 陈梦筱 . 我国水资源现状与管理对策 [J]. 市场经纬,2006: 61 ~ 62
[77] 唐克旺 . 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 国家环保总局网站 . 2006
[78] 王瑗,盛连喜,李科等 . 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8,19 (3): 10 ~ 14
[79] 董辅祥 . 城市与工业节约用水理论 [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80]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中国城市承载力及其危机管理研究报告,2008
[81] 贾生华,张宏斌,金星 .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 模式、效果、问题和对策 [J]. 现代城市研究,2001,(3): 44 ~ 47
不是核心期刊,你可以到这里查
此专业很有意思,但需要好身体、愿意吃苦,学校要在二本以上
问题一:921工程的综述 921工程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1992年9月21日, *** 中央政治局十三届常委会第195次会议讨论同意了中央专委《关于开展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研制的请示》,正式批准实施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我国 *** 在“921工程” 设计之初,便确定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921工程”一期计划包括发射6艘飞船,即“神舟一号”至“神舟六号”,实现由无人飞船发射到飞船安全载人和返回。载人航天工程堪称是我国在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1999年11月“神舟”一号发射升空,接着在2001年1月,在2002年3月又相继发射了两艘飞船。 2002年12月,“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经过四次“神舟”无人飞船成功发射的经验积累后,2003年“神五”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则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历史性突破。中国一举成为世界上第三个、也是发展中国家第一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飞行活动的国家。在“神六”发射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阶段即告完成。与“神五”单人21小时载人航天飞行不同,“神六”将带两名航天员进入太空,且在太空停留的时间将近5天。这将是对我国“多人多天”载人航天技术的一次重要考核,也为第二阶段的载人航天计划打下基础性。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专家表示,无论从技术准备,还是中国航天战略整体构架来看,“神六”都起着重要的承启作用。 在“三步走”的后两个阶段,中国将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在2010年前实现宇航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并最终在太空中建造一个20吨级的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并为未来的“嫦娥”探月工程,逐步开展深空探测研究作好准备。 问题二:什么是现代工程控制技术,我要写一篇现代工程控制技术的综述 10分 就是 工程管理呗 问题三:渔人码头的工程综述 杨浦区“渔人码头”位于黄浦江、杨树浦港“两港交汇”处,是杨浦区滨江开发的首个重大项目。整个“渔人码头”西起杨树浦水厂,东至杨树浦港,北起杨树浦路,南至黄浦江,占地面积约19万平方米(约合250亩),沿江岸线长度约700米。“渔人码头”的概念来自于旧金山的渔人码头,那里原来是渔民出海捕鱼的港口,而在失去了码头功效后,经过商业包装,形成了有独具特色的休闲、文化地段。可以想见,曾经陷入沉寂的杨树浦路,将再度喧闹,成为上海的一个时尚新地标。 ①渔人码头的一期工程,占地75亩,由上海水产(集团)总公司,上海弘实置业有限公司、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并由美国Perkins+Will公司和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完成,这也是“渔人码头”的核心项目。一期工程土地投资约为6亿元,总投资将达20亿元。“渔人码头”一期项目,包括连接规划中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的三层地下室、五星级宾馆以及渔码头博物馆等。其中,渔码头博物馆将着重展现上海由来,将上海从一个小渔村发展至国际性大都市的四五百年历史重现。最终的方案是综合了三家设计公司优势演变而来的。据透露,从设计的效果图上看,整个渔人码头仿佛一条腾空跃起的鱼,“鱼头”位置竖立的一根“鱼竿”就是设计中的五星级宾馆。②二期工程包括影视传媒、旅游会展、商务办公等功能。拥有一幢7层的综合商业体“游鱼”,涵盖许多大型商业机构。③三期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建成后的“渔人码头”可停靠水上巴士等船只,周边还将打造一个“渔文化圈”,在“渔人码头”博物馆里,将展出各种鱼类标本;“渔人码头”沿江将设置宽度不小于50米的公共绿带,其间设置亲水平台、码头、廊道等。这个长约700米的沿江区域全部作为公共岸线对外开放。 问题四:工程类综述可以投哪些杂志 10分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长江科学院院报 滁州学院学报 大坝与安全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 电力设备 电网技术 电子科技 甘肃林业 港工技术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工程机械 工业建筑 *** 员 贵州水力发电 国外社会科学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河北水利 黑龙江电力 黑龙江水利科技 黑龙江水专学报 湖北农村金融研究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建筑经济 今日工程机械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 科技信息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科学咨询(决策管理)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林业建设 伦理学研究 南方经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酿酒 人民长江 山东国土资源 山东交通科技 山东水利 山西水利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世界地震工程 水电站机电技术 水力发电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四川建筑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四川水力发电 铁道勘察 西北水电 西部探矿工程 消费导刊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亚热带植物科学 医疗装备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云南水力发电 治淮 中国出版 中国高等教育 中国工程咨询 中国科技信息 中国水运(理论版) 中国水运(学术版) 中国修船 中国有色冶金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自然辩证法研究 自然科学进展 自然杂志 作物杂志 问题五:求一份施工组织设计文献综述 你的文献综述具体准备往哪个方向写,题目老师同意了没,具体有要求要求,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文献综述想写好,先要在图书馆找好相关资料,确定好题目与写作方向。老师同意后在下笔,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直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 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 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 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 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 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一、文献综述概述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 问题六:求一篇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文献综述 20分 持之以恒地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具体做法: 第一是制定施工安全管理总结标准化格式,并纳入到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条件中去。 第二是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总结档案,以便规范和指导项目工程管理人员的日常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是建立施工安全管理总结内容的警示及监督体制,以确保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在项目工程建设中的顺利开展。第四是实行施工安全管理总结的宣讲及测评公示制度,促使好的施工安全管理经验得到应用推广,并认真地吸取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经验教训。 七、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和规章制度来规范班组人员的行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使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得到保障。 1 监理对安全工作的控制 (一) 监理安全工作的主要内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公布与施行,对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增加了履行监理安全责任的内容。 不仅要注重对施工质量、进度和投资的控制, 而且要对施工安全生产进行相应的管理,促进施工单位在安全生产方面重视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临时用电方案的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重视安全隐患的整改和处理,使施工单位能够严格按照国家强制标准施工,提高工程建设水平。根据该条例的规定,监理安全控制的重点主要进行三个方面的工作:(1) 审查有关方案与专项安全技术措施;(2) 发现事故隐患要及时处理或向有关部门报告;(3)执行国家、行业或地方的强制性标准。 (二)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该条例对监理工作和监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制定、编制监理规划与监理细则时, 一定要反映安全方面的工作内容,建立安全处理机制和责任,强化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具体的人员分工及明确职责,把安全管理纳入日常监理工作中,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重点检查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监理人员在巡视或检查后详细记录有关安全检查方面的内容,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避免工伤事故的发生。监理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1) 安全技术措施审查制度;(2) 专项施工方案审查制度;(3)严重安全隐患报告制度;(4)执行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的监理制度。 (三)施工安全控制措施对策 按建筑施工的特点,根据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综合分析,找出事故产生的易发性及其规律性,把人的原因及与工作有关的原因,通过归类比较,可以发现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存在于高处作业、交叉作业、垂直运输、使用电气机具以及基础工程作业中。因此,在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是多方面的,针对易发事故和常见事故发生的部位、工序和环节,采取保护措施,消除这些部位存在的隐患及不安全因素等,减少和预防事故的发生。 1. 易发事故原因分析及防护根据多年的事故类别分析,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坍塌,这五个方面构成了施工现场的主要危险点,必须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把“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的安全方针真正落到实处。 (1) 高处坠落建筑施工中涉及到高处作业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主要是在建筑物或构筑物结构范围以内的各种形式的洞口与临边性质的作业、悬空与攀登作业、操作平台与立体交叉作业、在主体结构以外的场地上和通道旁的各类洞、桩、沟、槽等的作业;脚手架、井架(龙门架)、施工电梯、模板的安装拆除、各种起重吊装作业等。凡在基准面2 m以上(含2 m)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 均应按高处作业的要求进行防护,避免作业人员从高处坠落。 (2) 物体打击由于施工现场上下交叉作业和流动性频繁,组织不良时会有很多物体从上面落下来,打到下面或旁边的作业人员,......>> 问题七:地铁施工组织设计的论文综述怎么写 地铁施工组织设计 文献综述的吗 整体的设计,好 问题八:施工组织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施工组织设计是前苏联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在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各施工企业龚为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所以对施工组织设计重视不够,当时只将施工组织作为一本技术性文件,职能单一,与整个项目管理项目组织无关。在进入8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施工组织设计也在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角色,在施工组织中加入了项目管理的一些职能,施工组织设计由原来的纯技术性文件改变为技术管理性文件。随着项目法在全国的大面积推广和我国招投标工作的开展,作为施工组织设计已经不单纯是一个技术组织文件了。它不仅指导项目的技术实施,而且在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季节性管理、项目组织、项目协调等方面做了大量文章。近几年,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又增加了关于降低成本与新技术开发的一些内容。 工程项目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展起来的一种方案管理办法。1957年美国杜邦公司把这种办法初次应用于设备维修,使维修停工时间由12小时锐减为7小时;1958年美国人在北极星导弹设计中,应用工程项目管理的根本理论,使设计阶段的竣工期缩短了两年,尔后工程项目管理的理念惹起了人们的高度注重。目前,西方兴旺国度曾经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构成了比拟完善的科学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开展,我国建立部与国度计委、经贸委意欲尽快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行工程总承包与工程项目管理的指导意见》和《工程项目管理(效劳)方法》,以制定工程总承包与项目管理(效劳) 的施行细则,标准其根本做法,进一步促进其科学化、标准化和法制化,从而指导我国工程总承包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展开,进步项目管理程度,与国际惯例接轨。 项目经理(PM)在我国已成为新世纪的黄金职业,项目管理师职业资历认证工作已开端试点。为完成21世纪我国的新开展,进步我国的产业竞争力,就必需剖析和研讨当前国内外项目管文科学体系开展的现状,理解和控制国际通行的形式、程序和规范,扬长避短,与时俱进。这关于我国企业特别是石化企业具有重要的理想意义。 1 国外工程项目管理概略 1.1 目前国外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方式 国外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有项目管理承包(Project Management Contractor 缩写为PMC)、项目管理组(Project Management Team 缩写为PMT)和施工管理 ( Constriction Management缩写为 CM)等方式。 (1) 项目管理承包(PMC) PMC是指项目管理承包商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停止全过程、全方位的项目管理,包括停止工程的整体规划、项目定义、工程招标、选择EPC(EPC是英文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的缩写,即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承包商,并对设计、采购、施工过程停止全面管理,普通不直接参与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转等阶段的详细工作。PMC的费用普通按工时费用+利润+奖励的方式计取。 PMC是业主机构的延伸,从定义阶段到投产全过程的总体规划和方案的执行,对业主担任,与业主的目的和利益坚持分歧。 对大型项目而言,由于项目组织比拟复杂,技术、管理难度比拟大,需求整体谐和的工作比拟多,业主常常都选择PMC承包商停止项目管理承包。作为PMC承包商,普通更注重依据本身经历,以系统与组织运作的手腕,即:业主首先拜托一家有相当实力的国际工程公司对项目停止全面的管理承包;其次,把项目分红两个阶段来停止,第一阶段叫做定义阶段,第二阶段叫做执行阶段。在项目定义阶段,PMC的任务是代表......>> 问题九:山城是哪个地方? 重庆和青岛!都被称为山城!
[1]李贤彬,李后强,丁晶.人地协同论的理论框架[J].大自然探索,1996,15(56):23~28
[2]李后强,艾南山,汪富泉.人地协同论:可持续发展模型构建的基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8(3):48~53
[3]魏宏森,曾国屏.试论系统的层次性原理[J],系统辩证学学报.1995,3(1):42~47
[4]张鲜化,陈金泉.多目标突变论在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决策中的应用[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5,26(3):51~55
[5]侯敏,张有坤.多目标突变论在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决策中的应用———以抚顺市为例[J].特区经济,2008,24(1):54~56
[6]徐恒力.环境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
[7]邵桂华.渐变与突变的整合:突变论的体育教学启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2):104~108
[8]吴效军.城市地质安全战略与城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J].规划师论坛,2002,18(1):14~16
[9]陈华文.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地质环境的经济学分析———以上海城市地质环境为例[D].上海,复旦大学,2004
[10]韦仕川.土地利用规划的地质环境分析及研究应用:以东莞市为例[D].浙江:浙江大学,2008
[11]金浩,数量经济学的内涵及前沿问题[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33(2):116~120
[12]张屹山,金成晓.数量经济学的特定内涵与学科定位,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J],2002,19(11):5~8
[13]周惠成,陈守煌.有模糊约束的多阶段多目标系统模糊优化理论与模型[J].水利学报,1992,22(2):29~36
[14]唐加福,汪定伟.模糊优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综述[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0,17(2):160 ~ 164
[15] 吴龙军,陈华平,田智慧 . 模糊优化理论在多目标多阶段决策系统中的应用 [J]. 价值工程,2004,23 (3): 110 ~ 112
[16] 杨庆,栾茂田 . 地下水易污性评价方法———DRASTIC 指标体系 [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9,26(2): 4 ~ 9
[17] 孙才志,潘俊 . 地下水脆弱性的概念、评价方法与研究前景 . 水科学进展,2000,10 (4):444 ~ 449
[18] 蔡鹤生,周爱国等,地质环境评价理论与应用 .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
[19] Adams B,Foster SSD Land-surface zoning for groundwater protection. Institution of Water and Environment Managemengt,1992,6: 312 ~ 320
[20] El Naqa Ali. Aquife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using the DRASTIC model at Russeifa landfill,northeast Jordan. Environmental Geology,2004,47 (1): 51 ~ 62
[21] Thirunalaivasan D,Karmeqam M,Venuqopal K. AHP-DRASTIC: Software for specific aquife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using DRASTIC model and GIS.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and Software,2003,18 (7): 645 ~656
[22] Al-Zabet T. Evaluation of aquifer vulnerability to contamination potential using the DRASTIC method.Environmental Geology,2002,43 (1): 203 ~ 208
[23] Lasserre F,Razack M Banton Q. A GIS-linked model for the assessment of nitrate contamination in groundwater. Journal of Hydrology. 1999,224: 81 ~ 90
[24] AllerI,Bennet T,Lehr J H et al. DRASTIC: a standardized system for evaluating groundwater pollution potential using hydrogeologic settings [R]. U. S. EPA Report,1987
[25] 陈守煜 . 工程水文水资源系统模糊集分析理论与实践 [M].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26] 陈守煜 . 含水层脆弱性模糊分析模型与方法 [J]. 水利学报,2002,(7): 16 ~ 19
[27] 付雁鹏,高嘉瑞 . 模糊数学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M]. 武汉: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6
[28] Aller L,Bennett T,Lehr J H et al. DRASTIC: A Standardized system for evaluating groundwater potential using hydrogeological settings [A]. ROBERT S K. US EPA Report [R].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aboratory,Ada Oklahoma,1985
[29] 孙才志,潘俊 . 地下水脆弱性的概念、评价方法与研究前景 . 水科学进展,2000,10 (4):444 ~ 449
[30] 姜志群 . 地下水污染敏感性评价中 DRASTIC 法的应用 . 河海大学学报,2001,29 (2): 100 ~ 103
[31] 杨庆,栾茂田 . 地下水易污性评价方法———DRASTIC 指标体系 [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9,26(2): 4 ~ 9
[32] 姜志群 . 地下水污染敏感性评价中 DRASTIC 法的应用 . 河海大学学报,2001,29 (2): 100 ~ 103
[33] 杨晓婷,王文科等 . 关中盆地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2001,23(2): 46 ~ 49
[34] 李玉,彭晓峰,陈慧青 . 统计软件 SPSS 在应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25 (3): 71 ~ 72
[35] 张春月,李晓奇 . 基于 SPSS 的模糊聚类分析 [J]. 见: 第七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 . 2009:99 ~ 103
[36] 胡应平 . 群决策中模糊偏好集结的软技术 [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19 (5): 105 ~ 109
[37] 孙培善等 . 城市地质工作概论 [M]. 北京: 地质出版社,2004
[38] 戴福初,李军,张晓晖 . 城市建设用地与地质环境协调性评价的 GIS 方法及其应用 [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0,25 (2): 210 ~214
[39] 王思敬 . 典型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研究 [M].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95
[40] 许树柏 . 层次分析法原理 [M].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1988
[41] 张卫民,安景文,韩朝 . 嫡值法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问题中的应用 [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 2003,20 (6): 115 ~118
[42] 孟凡永 . 区间数、三角模糊数及其判断矩阵排序理论研究 [D]. 广西大学,2008
[43] 宋光兴 . 多属性决策理论、方法及其在矿业中的应用研究 [D]. 昆明理工大学,2001
[44] 吴恒 . 城市用地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评价系统 [J]. 地理研究,1995,14 (4): 69 ~ 77
[45] 徐泽水 . 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排序的一种排序方法 [J]. 模糊系统与数学,2002,16 (1):47 ~ 50
[46] Buckley J. J. Ranking Alternatives Using Fuzzy Numbers [J],Fuzzy Sets and Systems,1985,15 (1):21 ~ 31
[47] 关冲,李汉铃 . 模糊 AHP 决策方法 [J]. 管理工程学报,2001,15 (1): 63 ~ 64
[48] 胡艳欣,任茂昆 . 地质环境质量的模糊评价 [J]. 西部探矿工程,2003,15 (10): 169 ~ 170
[49] 蔡鹤生,唐朝晖,周爱国 . 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敏感因子模型 [J]. 地质科技情报,1998,17 (2): 72 ~ 76
[50] 周爱国,梁和成等 . 城市地质环境评价方法专题研究报告,2004
[51] Shu-Jen J. Chen,Hwang C. L. Fuzzy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M]. New York,Springer-Verlag,1992
[52] 刘树林,邱莞华 . 多属性决策基础理论研究 [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18 (1): 38 ~ 43
[53] 张梅荣,姜玉英 . 多属性决策方法及其应用 [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7,15 (2): 72 ~ 75
[54] 宋光兴 . 多属性决策理论、方法及其在矿业中的应用研究 [D]. 昆明理工大学,2001
[55] 谭春桥,张强 . 模糊多属性决策的直觉模糊集方法 [J]. 模糊系统与数学,2006,20 (5): 71 ~ 76
[56] 周宏安 . 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 [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
[57] 张全,樊治平,潘德惠 . 区间数多属性决策中一种带有可能度的排序方法 [J]. 控制与决策,1999,14 (6): 703 ~ 707
[58] 潘晖 . 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在地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J]. 西部探矿工程,2007,19 (8):83 ~ 85
[59] 谭周地 . 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与区划 [M].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88
[60] 王东祥 . 搞好主题功能区划优化区域开发格局 [J]. 浙江经济,2006,23 (16): 4 7
[61] 孟昭福,薛澄泽,张增强,等 . 土壤中重金属复合污染的表征 [J]. 农业环境保护,1999,18(2): 87 ~ 91
[62] 夏立江,王宏康 .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63] 阮俊华,张志剑,陈英旭,等 . 受污染土壤的农业损失评估法初探 [J]. 农业环境保护,2002,21(20): 163 ~ 165
[64] 郑昭佩,刘作新 . 土壤质量及其评价 [J].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 (1): 131 ~ 134
[65] 舒冬妮 . 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的探讨 [J]. 农业环境保护,1989,8 (5):30 ~ 32
[66] 王金生 . 灰 色 聚 类 法在 土 壤污染 综 合 评价中的 应 用 [J]. 农 业 环境保 护,1991,10 (4):169 ~ 172
[67] 张松滨 . 共斜率灰色聚类法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J]. 农业环境保护,1991,10 (2): 80 ~ 83
[68] DEFRA,EA (The Environment Agency). Assessment of risks to human health from land contamination:an 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il guideline values and related research [M]. London,Environmental Agency,2002: 12 ~ 85
[69] EA (The Environment Agency),DEFRA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Food and Rural Affairs),Contaminated land Exposure Assessment (CLEA )Model: Technical Basis and Algorithms (include errata)[M]. London,The Environment Agency,2002: 12 ~ 97
[70] 罗启仕,李小平 . 上海建设用地土壤指导限值研究 [J]. 上海环境学,2007,26 (2): 77 ~ 82
[71] 施烈焰,曹云者 . RBCA 和 CLEA 模型在某重金属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应用比较 [J]. 环境科学研究,2009,22 (2): 241 ~247
[72] C Paul Nathanail. ,Paul Bardos.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Land [M]. 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2004: 60 ~ 83
[73] 周杰,裴宗平,靳晓燕等 . 浅论土壤环境容量 [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 (2): 74 ~ 76
[74] 叶嗣宗 . 土壤环境背景值在容量计算和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中国环境监测,1993,9 (3):52 ~ 54
[75] 中国水网 . http: / /www. urumqi. gov. cn/lsshwjg/zilaishui/qysh. htm.
[76] 陈梦筱 . 我国水资源现状与管理对策 [J]. 市场经纬,2006: 61 ~ 62
[77] 唐克旺 . 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 国家环保总局网站 . 2006
[78] 王瑗,盛连喜,李科等 . 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8,19 (3): 10 ~ 14
[79] 董辅祥 . 城市与工业节约用水理论 [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80]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中国城市承载力及其危机管理研究报告,2008
[81] 贾生华,张宏斌,金星 .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 模式、效果、问题和对策 [J]. 现代城市研究,2001,(3): 44 ~ 47
我投稿一般都是一周内会有拟用通知,最晚一个月,一个月还咩有拟用通知,就是没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