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文章可以算是国际学术界的顶尖文章级别,sci文章可以代表本专业在全球的最先技术以及发展趋势,所以sci文章在学术界的认可度很高。
sci全称为科学引文索引,即被科技会议所认可并刊登在该领域最顶尖文章上面的论文,sci论文即便没有发表过也绝对算得上是合格的论文。
sci(ScienceCitationIndex,简称issn)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办出版的引用率达到90以上的核心期刊之一,是被sci检索收录的专门刊物。
sci全称ScienceCitationIndex,属于科学引文索引,sci期刊特色主要体现在:收录范围包括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工程技术、农业和食品方面;重点体现在生物、化学、药学等基础科学领域内;除此之外还涉及非常多的技术领域,比如机械制造工艺、微纳环境与控制技术、材料与器件等。
sci论文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科学价值,因此很多作者慕名前往进行撰写sci论文。
SCI论文是国际学术界的顶尖论文,它可以代表本专业在全球的最先进技术以及发展趋势。SCI期刊是国际核心期刊,一般能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人员都是教授或者是副教授的级别。SCI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简称,一般是指《科学引文索引》,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的尤金·加菲尔德于1957年在美国费城创办的引文数据库。
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
SCI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检索性刊物之一,也是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的重要工具。通过引文检索功能可查找相关研究课题早期、当时和最近的学术文献,同时获取论文摘要;可以看到所引用参考文献的记录、被引用情况及相关文献的记录。
SCI所收录期刊的内容主要涉及数、理、化、农、林、医、生物等基础科学研究领域,选用刊物来源于40多个国家,50多种文字。
张晓强在英特尔负责开发嵌入式内存技术,包括用于未来微处理器和通讯产品上的高速低耗嵌入式内存电路。他主持设计并成功实现了微处理器从90nm向45nm制造工艺的过渡。 翻开集成电路的发展史,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和成果都在ISSCC 上首次发表,如CMOS 逻辑电路、RISC 处理器、NAND Flash、多核处理器……正因如此,这一源起1953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固态电子电路研讨会,逐渐成为全球集成电路与系统芯片研究者最关注的论坛之一。 在近期于旧金山举行的ISSCC 2008上,英特尔发表了14篇涵盖处理器、无线通信、存储、万亿次计算等领域的技术论文。这些成果将给信息技术发展带来哪些影响?本报记者电话连线英特尔院士张晓强,为读者深入解读。 处理器:深度进化中 处理器是英特尔的看家法宝,此次披露的是此前被广为关注的Silverthorne和Tukwila处理器的技术细节。前者是面向移动互联网设备的低功耗IA处理器,后者是面向高端,对抗RISC的下一代安腾处理器。 据张晓强介绍,英特尔3月3日发布的Silverthorne处理器采用了最新的45nm高K金属栅制造工艺,其系列处理器的功耗控制在2.5W以下。这种处理器专门面向英特尔称之为MID的第一代移动互联网设备开发,当然,也包括UMPC等类似的超便携设备。 英特尔为此设计了全新微架构。该架构与Core 2 Duo指令集完全兼容,基于双码、双发射的按序执行,拥有16级流水线。该微架构还将采用升级的功耗管理技术,如深度节能C6状态、无网格时钟分配、针对功耗优化的寄存器组、时钟门控、CMOS总线模式和分离式 I/O 电源等,通过众多技术改进,有效降低了动态和泄漏功耗。 与英特尔2006年推出的ULV单核处理器相比,Silverthorne处理器的TDP有望降低到它的1/10左右;与此同时,Silverthorne还能提供最高2GHz主频,以获得完整的互联网体验,运行主流应用软件,这就为移动互联网设备的快速发展铺平了道路。 Tukwila是一款基于65nm制造工艺、集成20亿晶体管的4核安腾处理器,其第一版产品预计于今年年底面世。安腾面向关键任务领域,在高度集成的情况下,Tukwila将性能提升至双核安腾9100 系列的两倍,RAS性能也更为先进。Tukwila的总体片上缓存达到30MB,比当前产品高出了10%;QuickPath 互连和集成内存控制器则带来了9倍的互连带宽和6倍的内存带宽,这些都直观地表现出安腾处理器的深度进化。 无线:集成与降耗 我们也了解到英特尔在低成本数字多无线接入取得的最新成果。目前的无线接入方式处在离散式阶段,如WLAN、WWAN分别设计,不仅成本高,而且体积庞大。张晓强介绍说,英特尔发布的多款放大器,在无线芯片上实现了更高的元件集成度,将离散式推进到集成式无线接入阶段。也就是在各种小型设备上,通过实现WLAN与WWAN的双标准单芯片集成,提升性能,并降低功耗。 在展示的数款放大器中,一款是面向802.11a/g/n应用的MIMO多波段收发器,它采用90nm CMOS工艺,可实现低功耗、小巧外形和低成本;还有一款是采用65nm CMOS工艺、用于多无线接入的E级CMOS功率放大器,可提供28.6dBm的功率输出。该功放的意义在于,实现远程通信(如WiMAX)需要功率1W左右的高功率放大器的支持,该器件就能为 WWAN提供近 1 W的无线射频输出,提供广阔的覆盖范围,同时还采用新型技术实现了高数据速率必需的精密调制功能。 此外,英特尔还展示了高频采样的模/数转换器,测量整个Wi-Fi波段中的每个波段,感知来自同一波段的其他无线信号的干扰,通过自我调节达到最佳功率性能比,并提供优化的信道选择。在信号强时,它可减少耗电量,以高能效方式支持Wi-Fi/WiMAX带宽。这些成果都是为了实现未来采用单芯片处理多种无线标准的愿景,届时,各项性能指标将获得更明显的提升,同时也通过缩减体积促进便携设备小型化。 存储:促密度攀升 相变存储器(PCM)是一项极富潜力的新型存储技术,英特尔为此保持着高投入,即将合资成立的Numonyx公司的技术方向之一就是PCM。通过联合开发,英特尔和意法半导体展示了在PCM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首个可展示的采用PCM技术的多层单元(MLC)设备。 PCM原理简单说就是通过改变一种硫属化合物的状态来存储数据,它以比传统闪存更低的功耗实现快速读写,并实现更稳定的数据保存。过去的单层单元PCM只有两种状态来记录数据,此次采用独特算法,研究人员在硫属化合物的非晶态与晶态间创造了另两种状态,这样就有四种状态来记录数据,从每单元1比特转变为MLC,意义在于以更低的单位字节成本提高存储密度。 基于45nm高K金属栅极制造工艺,英特尔还开发出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SRAM。小型SRAM单元有利于在处理器内集成更大容量的缓存,该SRAM就支持比原来大50%的片上L2(6MB)缓存,用于英特尔第二代双核和四核处理器的快速批量生产。SRAM设计与高效的功率管理电路一起,使电路能更好地适应型号变化,并有助于提高生产成品率。 万亿次:三层面并进 多核万亿次计算包括计算、存储和通信三个层面。从技术角度看,为支持新兴的数据密集型应用,万亿次计算的I/O带宽要扩展到100Gbps以上,这意味着每个通道应超过10Gbps。提升I/O通道速度要求精确时钟为传输和接收数据计时,不仅大量耗能,而且需要足够空间容纳滤波元件和复杂电路,以减轻噪音干扰。英特尔这次展示的一款试验芯片实现了每链接高达27Gbps的数据链路。它通过简化电路,省去了部分过滤元件,却能过滤时序噪音。据测算,在20Gbps速率上,该芯片实现了1.6mW/Gbps的高佳能效。 破除万亿次计算的内存带宽限制也十分值得关注。应用分析表明,未来万亿级计算是在多个内核上运行多线程,对内存带宽要求极高。当前情况是,片上SRAM速度高,但代价过于昂贵;DRAM密度虽高,但速度较慢,且受限于制造程序,不能片上集成。尽管通过3D堆叠,DRAM可以与处理器紧密结合,但仍与片上存储速度有一定差距。为此,英特尔设计了新型集成DRAM内存,为获得更快的片上内存并提高应用性能提供了新选择。该内存与其他动态内存一样需要定期刷新,能提供相当于片上SRAM两倍的内存密度和比DRAM快得多的速度,在2GHz频率时,其带宽可达128GB/s。
集成电路设计领域,也就是芯片设计领域,而大陆的集成电路设计起步较晚,所以所占的比重极低,而且各种技术都不太比得上国外。
中正和中兴是公立的,比较好。另外,中兴以农业科学、法律、兽医、生命科学、环境保护、生物科技、防灾信息、绿色科技、污染防治见长,拥有全台最具规模、声望的农学院。 东海、中原、逢甲、义守是私立的,比较后段。 基本上台湾的高校学风远不及大陆严谨紧凑,学生上了大学读书就非唯一重心,所以很多收陆生的大学里面的前三名都是陆生...考试之类的你应该不用担心。 中正大学排名资料A. WOS科技论文排名2009年财团法人高等教育评鉴中心基金会公布之WOS(Web of Science)排名,为台湾大专院校2004年至2008年在20个学门中研究论文之质量指标,其中20个学门皆属于自然科学与工程类学门,各学门指标表现在前15名方能进入排名。中正大学共有10个学门进入排名。 B. IC设计领域最高殿堂ISSCC国际固态电路研讨会(IEEE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ISSCC)为一年一度半导体界的国际会议,有「IC界的奥林匹克」之称,每年遴选数篇研究论文作技术发表,预告未来半导体产业的研发趋势,具有前瞻性的指标。获选之论文研究可谓被国际肯定,跻身全球顶尖之列。2005年,全台共15篇论文获选,中正大学占2篇。2006年,全台共19篇论文获选,中正大学占2篇,全台第3,仅次于台大与交大。2007年,全台共20篇论文获选,中正大学占3篇,全台第2,仅次于台大。2008年,全台共13篇论文获选,中正大学占1篇,全台学界第3,另次于业界的联发科。2011年,全台共14篇论文获选,中正大学占1篇,全台学界第3,仅次于台大与清大。2013年,全台共19篇论文获选,中正大学占3篇,全台第1名(2013年,IEEE 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Conference,ISSCC,台湾大学3篇、清华大学2篇、交通大学3篇、中正大学3篇、成功大学2篇、台积电2篇、联发科技3篇、旺宏电子1篇,共计19篇,全球排名第四)。 C. 资管研究世界前15根据2009年对资管领域(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and Information andManagement)研究作调查的一篇期刊文章,台湾仅三间大学资管研究挤进世界前30名,中正大学排名世界第15名,亚洲第7名,全台第3名。进入ESI排名,世界前1%依据财团法人高等教育评鉴中心基金会公布之2010年台湾ESI学门排名(2010年5月),全台湾共39校进入ESI学门排名,进入ESI排名即表示该学门学术领域成就进入世界前1%。中正大学进入ESI全球排名之学门有计算机科学、化学、工程。计算机科学领域相对影响力指数(CPP/FCSm)全台第4,化学领域相对影响力指数(CPP/FCSm)全台第2。 D. 中国上海交通大学两岸四地大学排行2012年名列第43名,相当中国985工程大学等级,也是总排名前50名中创校校龄最年轻的大学中兴大学排名数据 A. WOS(web of science)世界排名兴大在2009年 WOS 各学门期刊影响系数权重统计则有农业与动物科学、食品科学、影像科学、植物科学、真菌学等 5个学科为全台大学排名之冠,其中食品科学、影像科学、真菌学领域的期刊论文发表量分别高居世界排名第15名、第11名、第65名。 B.《生物催化暨农业生物技术》国际期刊总编辑室设立于兴大,是收录于SCI文献数据库的期刊之一 C. 进入ESI学门排名世界前1%依据高等教育评鉴中心公布的国内大学ESI学门排名(2010年8月31日)显示,全台湾仅24校进入ESI学门排名,其中10所大学仅进入1个学门,进入ESI排名即表示该学门学术水平进入世界前1%。兴大进入ESI全球排名之学门六大领域: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工程、化学、材料科学及临床医学,进入 ESI 世界机构排名前 1%,领域数全国排名第三。
潘建伟,量子通讯。其研究成果曾6次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年度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3次入选教育部评选的“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1.导师篇可能在看到上段的文字以后,一些会产生这样一个感觉: 你和你师兄师姐的文章会发表的原因是因为你的导师好吧。事实上笔者很认同这一点,可以说如果我没有遇到两位恩师我的博士经历可能会完全不同。但是请诸位不要误解,我说导师好会使文章发表的几率大一些并不是简单的因为你把导师的名字放在你论文上来震慑审稿人(事实上编辑们的心理素质是很好的,而作者和审稿人也是双盲),而是由于好的导师会教给你很多有用的东西。我不知道广大经济博士同袍们多久见导师一次面,我三年里是平均一周见一次的。当然见导师不是为了讨论哪家馆子的水煮鱼味道正宗(这个可以留到课后讨论),勤见导师的一大好处是你总会有压力,这种压力会不断推动你在下次见导师前准备好向导师提新的问题,问题解决了你的进步就会快一些。导师关键在一个“导”字上面,导不是说帮你研究,而是解决你不懂的问题,当你走偏的时候导师要帮你扶正方向。举个例子,做实证的时候用哪一种计量模型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比如如果观测值不独立就需要用Cluster来校正OLS的标准误,如果是面板数据就要考虑是用random effect 还是fixed effect, 如果因变量有上下限就要考虑用Tobit模型,如果因变量离散且大于三个值就不能用logit 和probit而可以考虑用multinomial,如果观测值很少很少可以试一下非参检验等等。这时候导师的几句话就能使刚入门的博士生避免走很多的弯路。当然这里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导师必须明白你提出问题的答案,或者至少能告诉你在哪里可以找到答案。我建议各位博士生一定要最大程度的争取与导师见面的机会。当然,你可能会问假如你的导师对你的研究漠不关心或者非常的忙根本没空理你怎么办呢?没关系,你还有另外一个导师——文献。2.立题篇研究的课题应该怎么找呢?首先说两种错误的方式: 首先一个错误的方式是抱着头自己想,头发都想掉了最后发现自己想出的问题爷爷辈儿的人都研究过了。说句实话,任何一个领域发展到今天,凡是你抱着头能想出来的经济问题基本上都能被前人研究了。第二个错误就是总想找一个很大的课题研究,整天琢磨着我要是能把股价预测出来就好了,这样我买股票就发了财了,问他怎么研究,除了甩别人听不懂的名词以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其实博士生要找研究课题最主要的方式是读文献。前人的研究是你的基础,你必须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才能走的更远一些。前人的研究是A,你的研究是B,B是从A得来的,没有A你不可能一下子蹦到B。文献怎么读?这其实是我刚读博士的时候问得最多的问题。问导师,导师反问我: 你读文献的目的是什么?一开始我觉得这是一句废话,读文献不就是看看前人研究什么了么?后来才慢慢的理解了导师的深意。目的是一个很需要明确的东西,比如在最开始找研究课题的时候,读文献的目的一是看看前人的研究究竟包含哪些方面有没有什么漏洞,这时候就不用精读所有的文章,只要把一个领域的经典文章细读一下,其它的扩展了解个大概就可以了。导师让我最初的做法是用文字写下每一篇文章的研究课题是什么,创新的地方在哪里,结论是什么,漏洞在哪。其实这里面前三部分都还好说,最令我为难的是找出漏洞在哪。我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有一门课叫做"批判性思维",练的就是这个,最开始应用起来也不是很容易,不过后来越来越顺利了,后来才知道导师其实是在训练我把自己摆在审稿人的角度来看文章。几周下来,脑子中对自己要研究的领域的研究成果已经差不多了解了,对这个领域中很热但是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也了解个大概,这时候再找研究的课题就会简单很多。当然,找课题并不是读文献的唯一目的,有时候你不知道写作的框架,有时候你不知道数据应该用哪种计量模型分析,有时你不知道理论模型的假设,甚至有时候你不知道表格的格式,这些你都可以从文献中找到,而这些时候由于你的目的不同,读文献侧重的方面也不同。3.论文篇众所周知,发表SSCI一定要用英文写作。一些人说自己发表不了好的SSCI是由于英语不好的缘故,如果英语是母语的话我肯定能发SSCI。如果有人问我对这番言论的意见,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英语是不是你发不出SSCI的主要原因。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拿你的一篇得意之作(哪怕花钱)找人翻译一下,然后投一下好的SSCI就一目了然了,如果投中了的话说明英语是你的问题,如果投不中的话说明你的问题就不仅仅在英语上。有人问我英语不好怎么办?练啊!要么你就找个英语好的翻译当你的第二作者吧。我在这里要说的写论文主要不是英语方面,而是你论文的角度,换句话说,就是你论文的卖点在哪里。就好比一个商人兜售自己的商品,角度对一篇论文来说至关重要。比如实证研究中很有可能你搜集的数据给你带来的结果五花八门,甚至与你期望的相反。这个时候你文章中下结论的时候就要分外小心,找到一个有意思的角度然后看看数据是否符合。举个例子,我师弟的一篇文章的原假设是: 人们对不确定风险下的乐透的期望值与上一轮乐透彩票的结果正相关,说白了就是你看到了别人中奖了以后就会觉得自己买彩票的中奖几率会大一些。结果他的数据结果却正好和他的假设相反,人们对不确定风险下的乐透的期望值与上一轮乐透彩票的结果负相关!师弟一开始就慌了,头发都开叉了。不过几次见导师以后,他最终在导师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角度,用"赌徒谬误"解释了他所发现的现象。所以说,没有烂数据,只要你选对了一个角度,小心地得出结论,你的论文就很有可能增色不少,当然,你的数据一定要符合你选的角度,你不能明明数据不支持,你非要牵强的编一个故事,这样做唬外行可以,内行一眼就看穿了。4.润色篇终于在无数次撞墙打滚儿揪头发以后,论文完成了!那么是不是可以递交了呢?当然还不可以,首先找一个机构把你的论文变成工作论文(working paper),这样做的一个目的是为了防止学术不端的人剽窃你的成果,或者很巧有人研究的与你撞车了,还有一个目的是让别人能读到或者引用你的文章。在变成工作论文以后,你要把你的论文发给你认为是这个领域的专家,资深的学者。发的目的不是让别人赞扬你的论文如何如何的好,而是让他们给你的论文挑毛病。同时,你要抓住一切机会去各种相关会议去演讲(present)你的论文,学术演讲(presentation)的目的一个是为了让大家记住你,再一个是为了让你的听众挑你论文的毛病。有的人做学术演讲的时候生怕别人挑毛病,觉得很没面子,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为什么呢?因为在你把论文递交给SSCI的期刊以后期刊编辑会找一到三个审稿人,这些审稿人会给你的文章大挑特挑毛病。如果毛病太多的话,编辑拒稿是一定的。与其如此,不如在审稿人看你文章之前就尽量把你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能修改的修改,不能修改的至少要用语言防御一下,而修改和防御的过程就是你文章润色的过程。当润色接近了尾声,准备投稿吧。5.投稿篇向SSCI期刊投稿大多是在网上就可以完成的,投稿的时候一般要写一封covering letter,wrod文档一页就行,简单的说一下你希望贵期刊发表你的文章。投稿结果的可能性从好到坏分几个等级:第一个等级期刊直接邀你写稿,写完后发表。不过这种情形是可遇不可求的,Junior拥有这样的机会不大;第二个等级是你向SSCI期刊投稿,期刊回复不需要修改就直接发表。这一般发生在letter类期刊,要么接受,要么拒绝。第三个等级是你向SSCI期刊投稿,期刊回复需要修改重新递交,这个叫做R&R (revise and resubmit),修改重新递交以后期刊发表。这个是发表成功可能性最大的结果。第四个等级同样是R&R,但是重新递交以后被拒。第五个等级是递稿后发给审稿人,经审稿后被拒。最后一个等级是不发给审稿人,编辑直接拒。你千万不要以为最后一个等级发生的概率很低,事实上如果你给一些非常好的期刊投稿,编辑是很有可能直接把你的文章否掉的,否掉的原因五花八门,可能是该期刊类似的文章太多了,可能是你写的文章的结论不是非常有趣等等等等。如果非要说直接拒绝有什么好处的话,唯一的好处就是处理的时间快,不会耽误你很长的时间。假如你通过了编辑这一关,那么无论发表与否,至少你能有机会获得审稿人的意见了。当然,获得的审稿意见可能是2个"差评",在这种情况下编辑会礼貌的通知你另投别家吧(其实就是拒绝的意思),对于审稿人的意见你要认真读的,因为SSCI期刊的审稿人一般都是你论文领域的行家,给出的意见多少会有些建设性意义。如果两个审稿人都是"好评",或者两个审稿人意见一好一坏,但是编辑这个时候认为可以再给你一次机会的话,那么恭喜你,你获得了修改重新递交的机会了!R&R(也就是修改重新递交)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你在该期刊发表的概率大大的上升了。但是请诸君注意不要庆祝的太早,香槟什么的就不要准备了,概率大大上升并不代表着一定会最终发表,获得R&R最终被拒的情况也不在少数。审稿人和编辑提出的问题可能是非常难改动的,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认真的读审稿意见的每一个字,推敲如何在重新递交了以后能使审稿人和编辑满意。修改之后要附上一个文字说明,罗列清楚针对审稿人和编辑的每一条意见你是如何做相应修改的。有人可能问,审稿人的每一条意见都要修改吗?答案应该肯定的,笔者只见过两位恩师中的一位有一次说审稿人的几条意见不好,因此他决定不改,我当时觉得老头子太狠了,后来那篇文章后来也发表了。而笔者和笔者的师兄姐们均未敢做出这种大胆的行为(当然,有胆儿大的同事这样做不过后来被拒了)。因此笔者认为做为Junior还是按照意见改动的好。修改完成以后就重新递交吧,这时候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听天由命,假如几周后你收到一封通知你你的文章被该期刊发表的邮件,恭喜你!大功告成了!此时你的pose应该是头微仰呈45度角,眼角湿润,如果嘴里能叨念出一句座右铭什么的就完美了......6.尾声写的很长,情节也不够跌宕起伏,相信能看到这里的人不会很多,不过假如有一个搞学术的新人在看到我的这篇文章有一些启示的话,也算是笔者没有白写。笔者曾见过很多学术上的牛人,有的太牛了甚至可以被称之为犇人。与之聊天,发现牛人最大的特点一是基本功特别扎实,二是思维特别活跃。说实话搞好学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真正成为大牛天分的确是需要一些的,但是就在SSCI发表这一个小的方面来看,即使是一个悟性不是很高的人,假如他专心学术坚持不懈,除非永远不尝试,否则发表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只是很可惜,专心学术坚持不懈这八个字说来简单,做到却并不容易。尤其对像与我一样的junior们来说,整天捧着文献读,坐在电脑前面踏踏实实写论文着实是需要一些毅力。无论如何,年轻是劣势,同样也是资本,正如我的恩师对我说的那样:你还年轻,假如你从现在开始一直专注一个领域,总有一天,你会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转载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作者。祝你愉快,满意请采纳哦
我是从事sci,中文写发,修改,润色,翻译,发表,基金申请咨询,课题设计,科研设计,标书设计,实验设计,实验外包,实验委托,专利申请,数据统计。看我个人资料加
sci发表方法如下:
第一步:选择sci期刊
Sci期刊的选择是很有讲究的,选刊时要注意期刊的刊登范围(找与自己论文对口的刊物)、期刊影响因子(sci每年都会有更新,避免使用论文时掉出sci导致不能认可,最好不好选影响因子比较低的刊物)、期刊分区(看自己需要在哪个分区上发表),如果时间不是很充裕还要了解期刊的大概审稿周期,避免在审稿周期比较长的期刊上发表论文。
第二步:了解期刊要求并调整论文
每本期刊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也意味着不同的期刊对论文的要求有差异。因此发表论文前要了解所选期刊对论文的体例格式要求是怎样的,并按照要求严格修改自己的论文。期刊也会对论文重复率有要求,重复率高也是不能通过的审核的,因此也要了解期刊对论文重复率要求。
第三步:确定投递稿件方式并上传
大部分sci期刊采用的是在线投稿系统,可以在期刊的官网找到入口。不同的期刊采用的系统不同,作者一定要注意这一点。还有的是email,不过采用这种方式的比较少,还有一小部分采用纸质投。具体采用哪种方式要看所选期刊是怎么要求的。
第四步:推荐审稿人
有的sci期刊会让作者推荐审稿人,作者可以通过引用的参考文献中、学术交流会议中、以及导师介绍等方式找到同行业的专家来作为推荐的审稿人。
第五步:回复审稿人
投递稿件之后杂志社编辑会安排论文审稿,三审中任意一个环节发现问题都会需要退修或者拒稿,直到符合规定的要求才能通过,进行下一步,当稿件通过了终审才会安排录用。否则就会一直循环修改、审稿。
一篇SCI发表在影响因子为1的期刊和发表在影响因子为5的期刊对于每个科研工作者而言都是差距甚大的。想要你的文章能在高分值的期刊上顺利见刊,那么我们在写作上自然少不了一些技巧。1、内容精简很多时候大家对结果的陈述过于繁琐,有凑字数之嫌。多数期刊要求投稿者如图表能表达的意思,则不需要在文中进行赘述,图文结合是最佳表达方式。大家要善于积累相关素材,使你的文章语言更加professional。2、准确表述节标题的拼写一定要准确,另外小节,不建议用一个单词,而建议用一个短语或句子。经常看见的错误就是Conclusions,Acknowledgments不带s。这两个标题估计99%的人都要用到,而且孤零零就那么一个词,字号比一般的字还要大那么几倍,写错了话还真是着实扎眼。如实验结果一段,如western blot,有人在小标题就western blot,让人不知道什么意思,这不是方法学一段。在结果中应该是XXX expression by western blot。3、切忌超长段落一般一个段落以3到5个句子为宜,千万不要追求一气呵成的感觉而堆在一起,那种动辄一页纸的大段落任谁看了都眼晕。如果要表达的内容确实多,可以适当的使用enumerate和itemize,可以让文章看起来简洁清爽。4、思路清晰的摘要Abstract里不要充斥大量数字。我们知道,人对数字是最不敏感的。Abstract需要的是清晰的逻辑思路,引着编辑思路。切记,做实验的一些朋友有时候可能非常得意自己测出的某些最新数据,于是乎恨不得都塞到Abstract中以示强调,殊不知在审稿人眼中这些仅仅是一串串毫无意义的阿拉伯数字而已。在摘要的写作中,我们还应该注意:(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2)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3)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4)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5)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6)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7)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科技论文写作时应注意的其他事项,如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等,也同样适用于摘要的编写。目前摘要编写中的主要问题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现引文,无独立性与自明性;繁简失当。5、讨论深度将与本研究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加工,找出其需要改善或者与本文相衔接的部分,进行讨论。而不是自己去针对结果内容造句子。将别的研究进行加工后,你会发现会有不少适合的讨论点值得去写,这就是一篇文章的新意所在。鉴于此,建议大家一定平时要多积累相关的文献。不读文献是很难写出SCI论文的。
目前,公认的计算机视觉三大会议分别为ICCV,ECCV,CVPR。1、ICCV ICCV的全称是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国际计算机视觉大会,是计算机视觉方向的三大顶级会议之一,通常每两年召开一次,2005 年 10 月曾经在北京召开。会议收录论文的内容包括:底层视觉与感知,颜色、光照与纹理处理,分割与聚合,运动与跟踪,立体视觉与运动结构重构,基于图像的建模,基于物理的建模,视觉中的统计学习,监控,物体、事件和场景的识别,基于视觉的图形学,图片和的获取,性能评估,具体应用等。ICCV是计算机视觉领域最高级别的会议,会议的论文集代表了计算机视觉领域最新的发展方向和水平。会议的收录率较低,以 2007 年为例,会议共收到论文1200余篇,接受的论文仅为244篇。会议的论文会被 EI 检索。2、ECCVECCV的全称是Europeo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两年一次,是计算机视觉三大会议(另外两个是ICCV和CVPR)之一。很明显,ECCV是一个欧洲会议,欧洲人一般比较看中理论,但是从最近一次会议来看,似乎大家也开始注重应用了,oral里面的demo非常之多,演示效果很好,让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不过欧洲的会有一个不好,就是他们的人通常英语口音很重,有些人甚至不太会说英文,所以开会和交流的时候,稍微有些费劲。3、CVPRCVPR的全称是Internal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intion。这是一个一年一次的会议,举办地从来没有出过美国,因此想去美国旅游的同学不要错过。正如它的名字一样,这个会上除了视觉的文章,还会有不少模式识别的文章,当然两方面的结合自然也是重点。
要理解作者所写的人或事物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选材、组材的特点,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8.阅读小说,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了解故事的情节,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略读,细读,重读,1先大概了解意思2带着问题仔细读3多读能更好的掌握书的思想感情4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行文思路
多看这些会议上的论文。找到与所做课题相关的方向,比葫芦画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果有人能给你一个好的课题,并且已经找出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自己有一个好的idea,而且有实验数据可以验证你的idea确实是好,那么你就可以出一篇CV领域三大顶级会议的paper了。
感受是非常好的,证明自己的学习有了一定的成果了,自己可以更好的研究一些东西,让自己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1. 初级论文:初级论文是指对某一领域的基础知识进行简单概述的论文,通常是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或研究生的学位论文。
2. 中级论文:中级论文是指对某一领域的某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论文,通常是研究生的博士课程论文或博士论文初稿。
3. 高级论文:高级论文是指对某一领域的多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论文,通常是博士论文的终稿或学术期刊的重要文章。
4. 顶级论文:顶级论文是指对某一领域的前沿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新理论、新观点或新方法的论文,通常是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文章。
5. 杰出论文:杰出论文是指对某一领域的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创新性的成果,对该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论文,通常是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的重要文章。
6. 经典论文:经典论文是指对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重要方法或重大发现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创新性的成果,对该领域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论文,通常是被广泛引用和传承的重要文章。
感觉自己很幸运,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呢,自己是上帝的宠儿,怀着感恩的心去过每一天,希望自己得到大家的认可。
如果是国内本科生,在学术顶刊,又是国外的顶级学术周刊的话,那真是无法想象的厉害,估计可能会被报送到北大清华。
比如,湘潭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2015级物理学韶峰班本科生尹衡闯同学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物理学著名学术期刊《物理学评论B(快速通讯)》[Phys. Rev. B. (RC)]上发表学术论文。
“Stone-Wales graphene: A Two Dimensional Carbon Semi-Metal with Magic Stability”。
尹衡闯是湘潭大学首届物理学韶峰实验班学生,也是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第一位在该期刊和该栏目发表学术论文的本科学生,他2018年暑期参加北京大学夏令营并获评优秀学员,目前已被北京大学免试录取为直博研究生。
本科生学术周刊发表论文的好处:
1、加学分,评奖学金。不少学校评定奖学金条件中发表学术论文都可以加学分。
2、保研。有些本科同学需要发表时因为保研时候占有一定优势。
3、为找工作。简历中发表省级国家级刊物履历使得简历更为好看。
4、留学。很多申请留学的本科生也需要有发表学术论文的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