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期刊投稿策论论文

发布时间:

期刊投稿策论

两种都不可以,首先你得明白公务员考试的实质,考的是能力不是写作水平,无论是政论还是策论都不能反应考生处理千头万绪行政公务的能力。申论就是申论,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正确的分析问题的视角,是不是站在公务员的角度上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你的对策是否可行。

国内的《创业邦》《管理学家》《商界》《大大商业评论》《商界》《经济学家》《财经》等;国外的《经济学人》、《商业周刊》《时代周刊》《管理杂志》《经理人月刊》等,太多太多了,在网上搜一下一大堆

公务员考试的申论适合看的杂志有《求是》和《半月谈》,报纸可以看《人民日报》。也可以在手机上浏览一些时事新闻。

<企业管理》。《管理必读》

决策期刊投稿

1. 来稿一定要注明详细联系地址,联系电话;2. 稿件格式要求为学术期刊的标准格式,须包含以下内容:作者、作者单位、作者简介、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参考文献(中图分类号和参考文献格式可到本网站“服务指南” 栏目查询),请作者一定要注明“中图分类号”;3. 如果您的文章有基金项目,请您注明该项目的项目编号;4. 稿件通过审稿并发出用稿通知后,本刊不赞成更改作者或作者单位。如果您的文章确需修改作者单位或更改作者,请在文章刊发前两个月在本网站“编读往来”留言,我们处理后会给您答复;5. 我们欢迎您电子投稿。如果您寄出的是纸质稿件,通过审稿后,请将您的稿件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本刊编辑部,并注明您的文章编号;6. 如果稿件通过审稿,当您从邮局汇寄版面费时,请在汇款单上注明您的文章编号(约两周后可电话查询)。

你问的也太泛了吧 去知网自己找吧

国内的汉斯出版社就不错,开源期刊的,你可以去试试。

期刊投稿策略

在论文写作的早期,我们就需要开始考虑目标期刊,并在研究领域中找到与自身研究方向、重要性和相关性上都匹配的期刊。尽早了解所选择的期刊要求,还可以避免在之后的撰写中偏离期刊的宗旨、学术范畴和目标读者。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在线索引或数据库来查找可能的目标期刊,例如Scopus,Web of Science和开放获取期刊目录,包括Medline,PsycINFO和Agricola。此外,还可以通过搜索所在机构或专业协会的在线图书馆。

在我们已经确定了一些可能符合自身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的期刊之后,我们需要制作一个目标期刊的候选名单。

首先,列出你所在意的发表条件,然后评估初步搜索的每个期刊是否符合条件。查找每个期刊的往期shortlist内容,以确保你了解该期刊发布的内容类型,并仔细阅读作者须知和期刊网页上的“关于我们”信息。此外,还要在期刊网站上查找关键的发表统计数据,也可以在期刊的一些过去文章的脚注中查找。

其次,只保留三到四个匹配得最好的期刊,以你的目标和时间安排为策略进行排序。例如,如果你想发表一篇医学论文并且时间充裕,并且认为该研究非常重要,那么你可以以国际性顶级综合期刊为目标,一次一个(例如Nature,Science,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如果你的研究方向不被广泛关注的,但仍然具有国际影响,您的候选名单可由国际性单学科期刊(例如Nature Medicine,British Medical Journal,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Lancet)或分支学科期刊(Blood,Circulation,Stroke)组成。

最后,如果你的研究不具新颖性,而且时间紧迫,那么你的候选名单可包括或完全由同行评审时不考虑新颖性或潜在影响的在线大型期刊组成(一般包括PLOS ONE,Science Advances和Scientific Reports;生物医学领域的期刊包括BMJ Open,PeerJ和eLife)。

给杂志投稿,需要先拥有杂志的投稿方式,杂志的投稿联系方式可以上百度搜索。然后按着投稿方式投稿。有详细的约稿函和刊物的介绍。杂志投稿的注意事项:一、 电子邮件投稿应该用什么格式:主题:投稿栏目、文章名、发表笔名。内容:文章的全部内容、正文。落款:您的真实联系地址、邮编、姓名、邮箱地址、固定电话、手机、QQ号码(注明QQ名)以及其他您觉得有必要留的联系信息。除了以上内容,一概不欢迎。注:如实在拿不准栏目的可以写好“拟投XX栏目”二、不使用附件:大家知道,很多病毒是通过邮件附件传送的,而且很多杂志社的电脑上都装了病毒粉碎机这个软件,就是说在处理电子邮件的时候,有附件的系统一律删除。这意味着您辛苦的文字永远不会被编辑看到。另外,附件来稿格式不同,往往因为软件问题而打不开,或者,打开是乱码。所以,为了您自身利益,请勿使用附件投稿。三、 来稿之前知道自己的文字适合什么栏目:每个杂志都是由无数个栏目组成的。在来稿之前,必须确定自己的文章适合哪个栏目。这样,在邮件的主题里列出来,编辑在看稿的时候,也有更强的目的性。此外,这么做,也代表着你对杂志的熟悉程度。编辑在文章归档的时候,也方便。编辑都很懒,喜欢省事省心的作者。呵呵……允许作者有一定的出入,但至少要思考,这样创作的文章才有可能符合要求,有人将护肤美甲、星座解析发来给我,实在让人比较……四、 一个月来几篇稿子比较适合:不要超过三篇。有时一个作者一下子发来十篇二十几篇文章。从好的方面想,这是作者信任,将他的文章全部都给人挑选;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如果这么多文章都是没发表过的,那是否意味着这些都是被其他编辑筛选下来的?别的编辑不要的文章,要来干什么?如果都是精品更糟糕,不可能一个月用您这么多稿子,每个作者都希望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好的答复,如果造成稿件积压也不是作者希望的结果。五、 截稿时间是什么样的概念:截稿时间分为两种,一是杂志每月交稿时间,就是每月的月末;二是临时征稿截止时间,应对临时的约稿。对于第一个时间,个人觉得没必要太计较。杂志一直做,这期赶不上,放到下一期好了。对于第二个时间,最好在截稿之前按照要求来写,但是,一旦过了时间,就没必要再写再投了。因为时间一过立即定稿,就算你写得再好,也不会用。六、 字数要求的含义是什么:简单点来说,能少就不要多。规定多少字就写多少字,不可以任性多写几百一千字让编辑删。毕竟,字少了,只要文章不错,空出来的版面还可以安排其他一些东西;但是,字多了,虽然文章很漂亮,万一懒得删了,多出来的字数杂志放哪里?

你要知道,现在每种报刊杂志都有自己特定的办报(刊)方针和宗旨,有自己的读者对象,投稿前必须先对此进行了解,搞清它的发行出版周期是双月刊、季刊、月刊还是半月刊、周刊,如果是报纸的话,是日报、周二报、周报还是半月报、月报,接下来要了解各种报刊都开设了哪些栏目,各栏目都发表些什么样的文章,可能的话还应该了解一下报刊的办刊历史,看看近年都发表过什么样的文章,对照一下你研究的问题以及撰写的文章原来有没有人写过雷同的,原来发表过的此类文章是从哪些角度写的,你的文章有无创新发展。此外,还应对报刊的发稿动态和走向以及下一步热点稿件是哪一类进行研究,最后看看你撰写的文章适合于哪些报刊的哪些栏目,投寄时最好注明栏目名称,以便于编辑人员及时准确地处理稿件。要做到这一点,平时对有关报刊必须多看、多翻阅,至少对近期目录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投稿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文章按时效性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时效性强,另一类时效性不强。后者什么时候投稿都行,而前者必须掌握一定的提前量,到底提前多长时间投稿,一般报刊都会通过报刊启示提醒读者和作者。总的说来,新闻类稿件越及时越好,报刊发行周期越短,提前量相应要小些。投稿最忌讳“马后炮”,一般不是很出色的稿子,“马后炮”是很难发表的。最好有个发稿记录,记下何时发给谁?结果如何?再投稿时心中有数。不少报刊编辑部对稿件格式都有详细而明确的要求,投稿前要认真研究。例如:正规论文的格式应该是标题、较长的论文在正文之前应有200—300字的“摘要”,和不超过5个的关键词,以便于编辑阅稿时节约时间,了解要点,通常正文之后还应注明“引文出处”或“备注”以及主要参考书目,参考书目要写清书名、出版社名、版本、编著者等。如果是第一次投稿,最好文后加“作者简介”,以方便编辑了解情况,建立作者档案,同时这也是自我推销的需要。当然,简介必须实事求是,不可海吹,因为稿件最后能否采用,不是看你的简介来决定,关键还是稿件的质量,提高命中率的根本还在于稿件质量。不同的刊物,对文章字数的要求不同,而且差别很大,有的喜欢长篇大论,有的喜欢短小精悍,投稿时应对各刊物发表的文章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出一些规律,这样投稿才有针对性。一般说来,给报刊发表的文章,应尽量短些,选题最好小一点,内容实用些,可操作一些;而参加评选的论文,理论性应强些,选题可稍大点,字数亦应适当多一些,这样才能将问题说清说透。就发表的文章来看,字数多少的差别亦很大,这主要与选题性质、报刊容量、一些读者对象等因素有关,一般理论性较强的选题可稍长些,应用性较强的选题应短些,投给杂志的稿件可稍长些,而投给报纸的稿件应尽量短些,选题较大的、学术性强的论文可稍长些,选题很小、学术性不强的、普及性的作品应尽量短些。这里的“稍长”或“稍短”是相对而言,没有严格规定。不论哪类文章,在控制字数的同时应十分注意文章的科学性和可读性。所谓科学性是指文章的观点不能出错,引用的论据资料应准确无误,论证过程应经得住推敲;所谓可读性主要是指文字表述要让人喜闻乐读,一看题目就想看内容,一看内容就让人爱不释手,非一口气读完不可,当然这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时间磨炼,文字功底是练出来的。刚开始投稿的人,将稿子投出后总希望尽快得到编辑部的回音。事实上,由于编辑部每天要处理的稿件无以数计,所以,不少刊物收到稿件后常常连收稿通知都懒得发,这挫伤了不少作者的积极性,甚至有人从此不再写稿。还有个别刊物大量地照顾“关系稿件”,眼睛只盯住几个“名人”,结果使很多新人退避三舍。但应该承认,任何刊物都会考虑自己的信誉,真正有生命力的刊物在用稿上一定会坚持认稿不认人的原则,只要稿件对路时机合适,质量属于上乘之作,任何编辑部都没有舍优求次的道理。基于这种考虑,从撰稿者角度出发,笔者以为,投稿时应注意以下策略:一是持之以恒,管寄不管发,即经常投稿,投出后就不要再去想它,不要指望它一定能发表,压低期望值,用不用让编辑部去考虑,事实上你想也没有用;二是猛打猛冲,以多取胜,越不发越寄,时间长了,编辑就会有印象,特别是一些稿源充足级别较高的刊物,很可能你寄的稿子连仔细看都未来得及就提出了处理意见,“屡投屡退,屡退屡投”就可能感动上帝,如果你写的稿件确有水平,不用说,只仔细看一次就可能改变你的命运,甚至连你以前投的稿子都会引起编辑的注意;三是认准的路走到底,只要你感到你的稿件确有价值,就可以反复投,也可以转投其它同类刊物,相信是金子就一定有被人发现认可的时候;四是由低到高,循序渐进,一般来说,刊物的级别越低,发行范围越小,稿源越不足,同样质量的稿件投给这样的刊物就可能增加命中的机会,刚开始写稿打知名度的新人尤其应注意这一点,梦想一鸣惊人一口吃成个胖子是不现实的;五是趁热打铁,即收到刊物的采用通知后马上再寄,趁编辑部对你的稿子还有印象,继续开拓。六是注意对准档次,即投稿时注意稿件的质量与刊物的级别影响对应一致,这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原来发表过文章有一定知名度的作者,可以“好稿子”对“高级别”刊物,这样可以扩大影响、创牌子、打名声,提高知名度,当然作品一定是“ 拳头产品”,如刊物多次发表过你的稿子属于“熟门熟路”,可采取中档稿子对高级刊物的策略;第二种情况是原来未发表过文章,没有什么名气,门路不熟,属于淌路子的作者,可采用“田忌赛马”的办法,以好对中、以中对低,如此可取得“三局二胜”的效果。最后说一下“一稿多投”。各刊物都有自己的规定,都反对“ 一稿多投”,都要求过了采用期之后再改投它刊。但是很多稿子时效性很强,稿件常常是“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在这种情况下,有两个办法:一是按规定办,过期改投,二是采取变相的“一稿多投”,变通的办法就是作好投稿记录,收到采用通知后立即通知其它刊物,不要再发。一般说来,知名度不大、刚开始写稿的作者,特别是质量一般的稿件,即使一稿多投,也很少会出现几家刊物同时采用的情况。从这个角度出发,从维护作者权益的角度出发,笔者赞成第二种办法,各报刊杂志编辑部似亦不应反对这种办法。要说责任的话,作者写稿很不容易,你不用又不及时通知作者,耽误了用稿时机,这个责任编辑部应该负,不知笔者的看法是否正确。

搞清它的发行出版周期是双月刊、季刊、月刊还是半月刊、周刊,如果是报纸的话,是日报、周二报、周报还是半月报、月报,接下来要了解各种报刊都开设了哪些栏目,各栏目都发表些什么样的文章,可能的话还应该了解一下报刊的办刊历史,看看近年都发表过什么样的文章,对照一下你研究的问题以及撰写的文章原来有没有人写过雷同的,原来发表过的此类文章是从哪些角度写的,你的文章有无创新发展。此外,还应对报刊的发稿动态和走向以及下一步热点稿件是哪一类进行研究,最后看看你撰写的文章适合于哪些报刊的哪些栏目,投寄时最好注明栏目名称,以便于编辑人员及时准确地处理稿件。要做到这一点,平时对有关报刊必须多看、多翻阅,至少对近期目录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投稿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文章按时效性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时效性强,另一类时效性不强。后者什么时候投稿都行,而前者必须掌握一定的提前量,到底提前多长时间投稿,一般报刊都会通过报刊启示提醒读者和作者。总的说来,新闻类稿件越及时越好,报刊发行周期越短,提前量相应要小些。投稿最忌讳“马后炮”,一般不是很出色的稿子,“马后炮”是很难发表的。最好有个发稿记录,记下何时发给谁?结果如何?再投稿时心中有数。不少报刊编辑部对稿件格式都有详细而明确的要求,投稿前要认真研究。例如:正规论文的格式应该是标题、较长的论文在正文之前应有200—300字的“摘要”,和不超过5个的关键词,以便于编辑阅稿时节约时间,了解要点,通常正文之后还应注明“引文出处”或“备注”以及主要参考书目,参考书目要写清书名、出版社名、版本、编著者等。如果是第一次投稿,最好文后加“作者简介”,以方便编辑了解情况,建立作者档案,同时这也是自我推销的需要。当然,简介必须实事求是,不可海吹,因为稿件最后能否采用,不是看你的简介来决定,关键还是稿件的质量,提高命中率的根本还在于稿件质量。不同的刊物,对文章字数的要求不同,而且差别很大,有的喜欢长篇大论,有的喜欢短小精悍,投稿时应对各刊物发表的文章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出一些规律,这样投稿才有针对性。一般说来,给报刊发表的文章,应尽量短些,选题最好小一点,内容实用些,可操作一些;而参加评选的论文,理论性应强些,选题可稍大点,字数亦应适当多一些,这样才能将问题说清说透。就发表的文章来看,字数多少的差别亦很大,这主要与选题性质、报刊容量、一些读者对象等因素有关,一般理论性较强的选题可稍长些,应用性较强的选题应短些,投给杂志的稿件可稍长些,而投给报纸的稿件应尽量短些,选题较大的、学术性强的论文可稍长些,选题很小、学术性不强的、普及性的作品应尽量短些。这里的“稍长”或“稍短”是相对而言,没有严格规定。不论哪类文章,在控制字数的同时应十分注意文章的科学性和可读性。所谓科学性是指文章的观点不能出错,引用的论据资料应准确无误,论证过程应经得住推敲;所谓可读性主要是指文字表述要让人喜闻乐读,一看题目就想看内容,一看内容就让人爱不释手,非一口气读完不可,当然这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时间磨炼,文字功底是练出来的。刚开始投稿的人,将稿子投出后总希望尽快得到编辑部的回音。事实上,由于编辑部每天要处理的稿件无以数计,所以,不少刊物收到稿件后常常连收稿通知都懒得发,这挫伤了不少作者的积极性,甚至有人从此不再写稿。还有个别刊物大量地照顾“关系稿件”,眼睛只盯住几个“名人”,结果使很多新人退避三舍。但应该承认,任何刊物都会考虑自己的信誉,真正有生命力的刊物在用稿上一定会坚持认稿不认人的原则,只要稿件对路时机合适,质量属于上乘之作,任何编辑部都没有舍优求次的道理。基于这种考虑,从撰稿者角度出发,笔者以为,投稿时应注意以下策略:一是持之以恒,管寄不管发,即经常投稿,投出后就不要再去想它,不要指望它一定能发表,压低期望值,用不用让编辑部去考虑,事实上你想也没有用;二是猛打猛冲,以多取胜,越不发越寄,时间长了,编辑就会有印象,特别是一些稿源充足级别较高的刊物,很可能你寄的稿子连仔细看都未来得及就提出了处理意见,“屡投屡退,屡退屡投”就可能感动上帝,如果你写的稿件确有水平,不用说,只仔细看一次就可能改变你的命运,甚至连你以前投的稿子都会引起编辑的注意;三是认准的路走到底,只要你感到你的稿件确有价值,就可以反复投,也可以转投其它同类刊物,相信是金子就一定有被人发现认可的时候;四是由低到高,循序渐进,一般来说,刊物的级别越低,发行范围越小,稿源越不足,同样质量的稿件投给这样的刊物就可能增加命中的机会,刚开始写稿打知名度的新人尤其应注意这一点,梦想一鸣惊人一口吃成个胖子是不现实的;五是趁热打铁,即收到刊物的采用通知后马上再寄,趁编辑部对你的稿子还有印象,继续开拓。六是注意对准档次,即投稿时注意稿件的质量与刊物的级别影响对应一致,这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原来发表过文章有一定知名度的作者,可以“好稿子”对“高级别”刊物,这样可以扩大影响、创牌子、打名声,提高知名度,当然作品一定是“ 拳头产品”,如刊物多次发表过你的稿子属于“熟门熟路”,可采取中档稿子对高级刊物的策略;第二种情况是原来未发表过文章,没有什么名气,门路不熟,属于淌路子的作者,可采用“田忌赛马”的办法,以好对中、以中对低,如此可取得“三局二胜”的效果。最后说一下“一稿多投”。各刊物都有自己的规定,都反对“ 一稿多投”,都要求过了采用期之后再改投它刊。但是很多稿子时效性很强,稿件常常是“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在这种情况下,有两个办法:一是按规定办,过期改投,二是采取变相的“一稿多投”,变通的办法就是作好投稿记录,收到采用通知后立即通知其它刊物,不要再发。一般说来,知名度不大、刚开始写稿的作者,特别是质量一般的稿件,即使一稿多投,也很少会出现几家刊物同时采用的情况。从这个角度出发,从维护作者权益的角度出发,笔者赞成第二种办法,各报刊杂志编辑部似亦不应反对这种办法。要说责任的话,作者写稿很不容易,你不用又不及时通知作者,耽误了用稿时机,这个责任编辑部应该负,不知笔者的看法是否正确。

期刊投稿策论论文

选择合适的投稿方式1、稿件直接寄发刊物编辑部。要根据刊物的要求决定发电子邮件,还是投打印稿。根据刊物的要求决定投稿论文的体例,按要求写摘要、关键词,编好注释、选用刊物认可的字体、字号等。2、稿件寄发刊物的主编、副主编或编辑。稿件附上一封简短的信函,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和学术研究方向,说明自己的要求、希望,不要对收件人和刊物奉送过分的溢美之词。3、稿件直接送到编辑部。这种方式近似于毛遂自荐,作者带着稿子到编辑部,向编辑推销自己,具有亲切感。稿件上注明作者自己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电子邮箱等,以便联系与交流、沟通。刊物一般都希望作者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如职务、职称、学历、学位、已发表过的论著等,以增进了解。不过,这种介绍必须客观、诚实、平和,不要言过其实。4、请导师或他人推荐。尽可能求得国内外知名专家,或领导者、知名人士的推荐,这样的稿件更能引起编辑们的注意。把稿件修改润色并推荐给杂志发表,是付出心血的合法的脑力劳动,是值得鼓励的劳动。推荐稿件一方面可以为作者推荐到合适的杂志,避免了投稿的盲目性(有的作者不了解杂志用稿取向,往往是投了很多地方也没有发表,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同时有不少杂志则因为名气不大而难以吸引优质稿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推荐发表既可以为作者服务,也有利于帮助杂志获得更多的优质稿源,是一举多赢的、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劳动。

投稿无外乎三种方式,一是发邮件;二是在线投稿;三是寄送稿件。最为常用的是发邮件,省时省力;不要选择在线投稿方式,因为在线投稿大都周期较长;寄送稿件也不建议选择,现实中也越来越少选择。因此,推荐使用邮箱投稿。要去注册一个或两个163或者126等比较通用的邮箱,以备使用。在网上搜集一些期刊杂志的投稿邮箱。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去寻找期刊杂志的官网找邮箱,如果是大学学报,那就直接去某某大学的官网“科学研究”或“学报编辑部”栏查找,如果有期刊杂志的样本,直接可以在样本的扉页或者尾页可以查到邮箱。这里以某学报为例。进入某大学官网,在主页上找到“科学研究”,点击进入入“学术刊物”,点击进入学报哲社版,在哲社版主页找到“投稿须知”,点击进入,可以看到在第四点有投稿邮箱二是通过中国知网。进入中国知网官网,点击右上角的出版物检索,输入想投稿的期刊杂志,如果不知晓那些杂志,可以输入普遍性的字眼:如“大学学报”、“党校学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研究”、“月刊”等等,通过输入这些字眼,可以出来一大片期刊杂志。这里以党校学报为例。进入中国知网,点击出版物检索,输入党校学报,选择某党校学报,点击进入,然后选择原版目录页浏览,可以看到这个学报的封面、目录、封底等要素,一般会显示四页,点击每一页查看,即可看到投稿邮箱最后,将收集起来的邮箱保存,通过邮箱把论文发出去即可

学术论文在投稿前要明确自己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学位,还是为了晋升职称,或者是为了抢先发布自己的研究成果。

不同的目的会对要投的杂志有不同的要求,需要选择投的期刊也会有所不同。

目前国内外对于期刊都有很多不同的评价系统,国内来说有北大图书馆评选的中文核心期刊,还有中信所遴选的统计源期刊等等,所以在投稿前一定要清楚自己投稿的目标期刊群,之后再选择合适的专业和栏目。

选好要投的杂志之后,就需要找到该杂志的官网,目前由于许多单位都将论文发表作为晋升和相关考核的指标,所以很多不法人员做了许多虚假钓鱼网站来取作者版面费等,所以一定要找到正规的投稿网站

这里介绍几种可以相对稳妥地找到官网的方法:

一个是到中国知网CNKI中搜索到该杂志,从相关信息中找到准确的网站和邮箱去投稿;

一个是在百度搜索有官网认证标识的网站;

还有,如果投的是大学主办的杂志,可以到该大学官网的组织机构中去寻找相应的杂志主页。

找到正确的网站之后接下来就要浏览该杂志的稿约以及栏目设置等,是否符合你的要求,如果符合的话,就需要按照该杂志的格式要求修改你的文章,比如是否需要英文摘要,摘要是结构式的还是非结构式的,等等。

这些都做好之后就可以上传稿件投稿了,然后就是投稿过程中一定要留自己正确的联系电话、E-mail等,使编辑可以随时联系到你。

要根据刊物级别来判断论文发表的难度,一般刊物发表并不难啊,只要论文稍有质量,就可以发表

策论投稿

生命的价值 不要让昨日的沮丧令明天的梦想黯然失色!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 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 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 “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在他看来,肮脏或洁净,衣着齐整或不齐整,你们依然是无价之宝。” 温馨提示:生命的价值不依赖我们的所作所为,也不仰仗我们结交的人物,而是取决于我们本身!我们是独特的——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创新作文--数万中小学生的作文精选,你也可投稿。互动学习--师生共读,相互点评,天天都有作文研讨会。同学交友--来自全国的中小学生,你有数万未见面的朋友。家长助手--父母不用担心落后于时代,看看孩子在想什么。 免费注册会员 少年百科 →语文 → 子类 → 正文 雪夜外国 星新一 [zww.cn/XINGQIHUI]来源: 2006-5-2 21:53:21 -------------------------------------------------------------------------------- 雪花象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从夜空中飞落到地球的脊背上。整个大地很快铺上了一条银色的地毯。 在远离热闹街道的一幢旧房子里,冬夜的静谧和淡淡的温馨笼罩着这一片小小的空间。火盆中燃烧的木炭偶尔发出的响动,更增浓了这种气氛。 “啊!外面下雪了。”坐在火盆边烤火的房间主人自言自语地嘟哝了一句。 “是啊,难怪这么静呢!”老伴儿靠他身边坐着,将一双干枯的手伸到火盆上。 “这样安静的夜晚,我们的儿子一定能多学一些东西。”房主人说着,向楼上望了一眼。 “孩子大概累了,我上楼给他送杯热茶去。整天闷在屋里学习,我真担心他把身体搞坏了。” “算了,算了,别去打搅他了。他要是累了,或想喝点什么,自己会下楼来的。你就别操这份心了。父母的过分关心,往往容易使孩子头脑负担过重,反而不好。” “也许你说得对。可我每时每刻都在想,这毕业考试不是件轻松事。我真盼望孩子能顺利地通过这一关。”老伴儿含糊不清地嘟哝着,往火盆里加了几块木炭。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寂静的气氛。 两人同时抬起头来,相互望着。 “有人来。” 房主人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蹒跚地向门口走去。随着开门声,一股寒风带着雪花挤了进来。 “谁啊?” “别问是谁。老实点,不许出声!” 门外一个陌生中年男子手里握着一把闪闪发光的匕首。声音低沉,却掷地有声。 “你要干什么?” “少罗嗦,快老老实实地进去!不然……”陌生人晃了晃手中的匕首。 房主人只好转身向屋子里走去。 老伴儿迎了上来:“谁呀?是找我儿子……”她周身一颤,后边的话咽了回去。 “对不起,我是来取钱的。如果识相的话,我也不难为你们。”陌生人手中的匕首在炭火的映照下,更加寒光闪闪。 “啊,啊,我和老伴儿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不中用了。你想要什么就随便拿吧。但请您千万不要到楼上去。”房主人哆哆嗦嗦地说。 “噢?楼上是不是有更贵重的东西?”陌生人眼睛顿时一亮,露出一股贪婪的神色。 “不,不,是我儿子在上面学习呢。”房主人慌忙解释。 “如此说来,我更得小心点。动手之前,必须先把他捆起来。” “别,别这样。恳求您别伤害我们的儿子。” “滚开!” 陌生人三步两步蹿上楼梯。陈旧的楼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 两位老人无可奈何,呆呆地站在那里。 突然,喀嚓一声,随着一声惨叫,一个沉重的物体从楼梯上滚落下来。 房主人从呆愣中醒了过来,慌忙对老伴儿说:“一定是我们的儿子把这家伙打倒的。快给警察挂电话……” 很快,警察们赶来了。在楼梯口,警察发现了摔伤了腿躺在那里的陌生人。 “哪有这样的人,学习也不点灯。害得我一脚踩空。真晦气。”陌生人一副懊丧的样子。 上楼搜查的警察很快下来了。 “警长,整个楼上全搜遍了,没有发现第二个人,可房主人明明在电话中说是他儿子打倒的强盗,是不是房主人神经不正常?”“不是的。他们唯一在上学的儿子早在数年前的一个冬天死了。可他们始终不愿承认这一事实。总是说,儿子在楼上学习呢。” 谁也没有再说话。屋里很静,屋外也很静。那白色的小精灵依然悠悠然然地飞落下来…… 创新作文--数万中小学生的作文精选,你也可投稿。互动学习--师生共读,相互点评,天天都有作文研讨会。同学交友--来自全国的中小学生,你有数万未见面的朋友。家长助手--父母不用担心落后于时代,看看孩子在想什么。 父亲的抱负 外祖父逝世后,母亲回家,我亦跟着回家了。两年后,曾祖父去世,老三房分家。又一年,我五岁,母亲以为我该上学了,想叫我进我们家的家塾。但是父亲不同意。他有些新的教材要我学习,但猜想起来,祖父是不肯教这些新东西的。他就干脆不让我进家塾,而要母亲在我们卧室里教我。这些新的教材是上海澄衷学堂的《字课图识》,以及《天文歌略》和《地理歌略》;后两者是父亲要母亲从《正蒙必读》里亲手抄下来的。母亲问父亲:为什么不教历史?父亲说,没有浅近文言的历史读本。他要母亲试编一本。于是母亲就按她初嫁时父亲要她读的《史鉴节要》,用浅近文言,从三皇五帝开始,编一节,教一节。 为什么父亲自己不教我,而要母亲教我呢?因为一则此时祖母当家,母亲吃现成饭,有空闲;二则,--也是主要的,是父亲忙于他自己的事,也可以说是他的做学问的计划。 父亲结婚那年,正是中日甲午战争的那一年。清朝的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投降派,在这一战争中丧师辱国割地求和,引起了全国人民的义愤。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对于富有爱国心的士大夫,是一个很大的刺激。变法图强的呼声,震动全国。乌镇也波及到了。我的父亲变成了维新派。亲戚中如卢鉴泉,朋友中如沈听蕉(鸣谦),都与父亲思想接近。父亲虽然从小学八股,中了秀才,但他心底里讨厌八股。他喜欢的是数学。恰好家里有一部上海图书集成公司出版的《古今图书集成》(那是曾祖父在汉口经商走运时买下来的)。父亲从这部大类书中找到学数学的书。由浅入深自学起来。他还自制了一付算筹(用竹片),十分精致(母亲一直保存着直到她逝世)。但当时,曾祖父尚在,父亲只能偷偷学习,而且结婚以前,父亲没有钱,不能购买那时候已在上海出版的一些新书。 当时(曾祖父尚在梧州),老三房各房的用度,都由曾祖父供给,家中称为公帐开支;这公帐包括了老三房各房的一切费用,外加零用钱,每房每月五元。祖父一房,大小八口(祖父、祖母、包括父亲在内的六个儿子女儿),每月零用也就只这五元(祖父是没有职业的,也没有收入),统归祖母掌握,如果父亲向祖母要钱习书,祖母就会说:家里有那么多书,还要买? 但在结婚以后,父亲知道母亲有填箱银元八百元,他就觉得他的一些计划可以实现了。这些计划,除了买书,还有同母亲到上海、杭州见见世面,到苏州游玩等等(父亲那时也没有到过上海、苏州),甚至还想到日本留学。当时母亲笑道:“你没有当过家,以为八百块钱是个大数目,可以做这,做那。我当过家,成百上千的钱常常在我手上进出,我料想这八百元大概只够你买书罢了。" 事实上,当时曾祖父尚在,除了到杭州乡试,是不许父亲到别处去"见世面"的,何况到日本!曾祖父自己三十岁到过上海,后来走南闯北,是最喜欢新环境,新事业的,不料他管教儿孙却另是一套。 父亲暂时只能满足于买书,求新知识。他根据上海的《申报》广告,买了一些声、光、化、电的书,也买了一些介绍欧、美各国政治、经济制度的新书,还买了介绍欧洲西医西药的书。 曾祖父告老回家之第二年,四月间,光绪帝下诏定国是,决定变法维新。几个月内,接二连三下了好些上谕,例如试土改八股文为策论,开办京师大学堂,改各省省会之书院为高等学堂,府城之书院为中学堂,州、县之书院为小学堂,皆兼习中西学术。命各省督抚劝导绅民发展农政、工艺,优奖创制新法者。煌煌政令,如火如荼,人心大为振奋,可是各省督抚迟疑观望,阳奉阴违。突然,八月初六日,慈禧太后再出亲政,将光绪幽拘于瀛台,杀谭嗣同等六人,通缉康有为、梁起超。百日维新,至此遂告结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戊戌政变。 我的父亲空高兴了一场。当维新变法正当高潮时,我的父亲计划到杭州进新立的高等学堂,然后再考取到日本留学的官费,如果考不上,就到北京进京师大学堂。而今都落空了。 庚子(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秋,曾祖父病逝。这些事接着而来,父亲的出游志愿,自然要搁起来了,而况母亲第二次怀孕,次年生下我的弟弟。 戊戌政变后的第四年,即壬寅(一九○二年)秋,举行乡试,废八股,考策论。父亲本来不想应试,但是亲友们都劝他去。卢鉴泉自己要去,也劝父亲去。于是结伴到杭州应考的,有五、六人。沈听蕉素来不想应乡试,但想趁热闹到杭州玩一次,也同去了。 父亲下了头场,就得了疟疾,他买了金鸡纳霜(即奎宁),服下后疟止,勉强下了二场。没有考第三场,自然"中式"无望。但这次到杭州,未入场前,逛了书坊,买了不少书,其中有买给母亲的一些旧小说(《西游记》、《封神榜》、《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和上海新出的文言译的西洋名著。父亲还拍丁一张六寸的半身照相。这张照片一直挂在卧室内靠近大床的墙上,直到父亲逝世。 这是父亲最后一次出门,一年后他病倒了。 壬寅乡试是补行庚子、辛丑恩正并科,也是清朝举行的倒数最后第二次的乡试(最后一次即癸卯科),卢鉴泉于壬寅中式第九名。同镇另一个中式的是严槐林。一 姨太太是姓凌。但也许是姓林。谁知道呢,这种人的姓儿原就没有一定,爱姓什么就是什么。 进门来那一天,老太太正在吃孙女婿送来的南湖菱,姨太太悄悄地走进房来,又悄悄地磕下头去,把老太太吓了一跳。这是不吉利的兆头。老太太心里很不舒服。姨太太那一头乱蓬蓬的时髦头发,也叫老太太眼里难受。所以虽然没有正主儿的媳妇,老太太一边吃着菱,一边随口就叫这新来的女人一声“菱姐!” 是“菱姐!”老太太亲口这么叫,按照乡风,这年纪不过十来岁姓凌或是姓林的女人就确定了是姨太太的身份了。 菱姐还有一个娘。当老爷到上海去办货,在某某百货公司里认识了菱姐而且有过交情以后,老爷曾经允许菱姐的娘:“日后做亲戚来往。”菱姐又没有半个儿弟弟哥哥,娘的后半世靠着她。这也是菱姐跟老爷离开上海的时候说好了的。但现在一切都变了。老太太自然不认这门“亲”,老爷也压根儿忘了自己说过的话。菱姐几次三番乘机会说起娘在上海不知道是怎样过日子,老爷只是装聋装哑,有时不耐烦了,他就瞪出眼睛说道: “啧!她一个老太婆有什么开销!难道几个月工夫,她那三百块钱就用完了么?” 老爷带走菱姐时,给过她娘三百块大洋。老太太曾经因为这件事和老爷闹架。她当着十年老做的何妈面前,骂老爷道: “到上海马路上拾了这么一个不清不白的臭货来,你也花三百块钱么?你拿洋钱当水泼!四囡出嫁的时候,你总共还花不到三百块;衣箱里假牛皮的,当天就脱了盖子,四囡夫家到现在还当做话柄讲。到底也是不吉利。四囡养了三胎,都是百日里就死掉了!你,你,现在贩黑货,总共积得这么几个钱,就大把大把的乱花!阿弥陀佛,天——雷打!” 老太太从前也是著名的“女星宿”。老爷有几分怕她。况且,想想花了三百大洋弄来的这个“菱姐”,好像也不过如此,并没比镇上半开门的李二姐好多少,这钱真花得有点冤枉。老爷又疼钱又挨骂的那一股子气,就出在菱姐身上。那一回,菱姐第一次领教了老爷的拳脚。扣日子算,她被称为“菱姐”刚满两个月。 菱姐确也不是初来时那个模样儿了。镇上没有像样的理发店。更其不会烫头发。菱姐那一头烫得蓬松松的时髦头发早就困直了,一把儿扎成个鸭屁股,和镇上的女人没有什么两样。口红用完了,修眉毛的镊子弄坏了,镇上买不出,老爷几次到上海又不肯买,菱姐就一天一天难看,至少是没有什么比众不同的迷人力量。 老爷又有特别不满意菱姐的地方。那是第一次打了菱姐后两天,他喝醉了酒,白天里太阳耀光光的,他拉住了菱姐厮缠,忽然看见菱姐肚皮上有几条花纹。老爷是酒后,这来,他的酒醒了一半,问菱姐为什么肚皮上有花纹。菱姐闭着眼睛不回答。老爷看看她的奶,又看看她的眉毛,愈看愈生疑心,猛然跳起来,就那么着把菱姐拖翻在楼板上,重重的打了一顿,咬着牙根骂道: “臭婊子!还当你是原封货呢!上海开旅馆那一夜亏你装得那么像!” 菱姐哪里敢回答半个字,只是闷住了声音哭。 这回事落进了老太太的耳朵,菱姐的日子就更加难过。明骂暗骂是老太太每天的功课。有时骂上了风,竟忘记当天须得吃素,老太太就越发拍桌子捶条凳,骂的菱姐简直不敢透气儿。黄鼠狼拖走了家里的老母鸡,老太太那口怨气也往菱姐身上呵。她的手指尖直戳到菱姐脸上,厉声骂道: “臭货!狐狸精!白天干那种事,不怕罪过!怪道黄鼠狼要拖鸡!触犯了太阳菩萨,看你不得好死!不要脸的骚货!” 老爷却不怕太阳菩萨。虽然他的疑心不能断根,他又偏偏常要看那叫他起疑的古怪花纹。不让他看时一定得挨打,让他看了,他喘过气后也要拧几把。这还算是他并没起恶心。碰到他不高兴时,老大的耳括子刷几下,咕噜咕噜一顿骂。一个月的那几天里,他也不放菱姐安静。哀求他:“等过一两天罢!”没有一次不是白说的。 菱姐渐渐得了一种病。眼睛前时常一阵一阵发黑,小肚子隐隐地痛。告诉了老爷。老爷冷笑,说这不算病。老太太知道了,又是逢到人便三句两头发作: “骚货自己弄出来的病!天老爷有眼睛!三百块钱丢在水里也还响一声!”二 老爷为的贩“货”,上海这条路每月总得去一次,三天五天,或是一星期回来,都没准。那时候,菱姐直乐得好比刀下逃命的犯人。虽然老太太的早骂夜骂是比老爷在家时还要凶,可是菱姐近来一天怕似一天的那桩事,总算没有人强逼她了。和她年纪仿佛的少爷也是个馋嘴。小丫头杏儿见少爷是老鼠见了猫儿似的会浑身发抖。觑着没有旁人,少爷也要偷偷地搔菱姐的手掌心,或是摸下巴。菱姐不敢声张,只是涨红了脸逃走。少爷望着她逃走了,却也不追。 比少爷更难对付的,是那位姑爷——老太太常说的那个四囡的丈夫。看样子,就知道他的牛劲儿也和老爷差不多。他也叫她“菱姐”。即使是在那样厉害的老太太跟前,他也敢在桌子底下拧菱姐的腿儿。菱姐躲这位姑爷,就和小杏儿躲少爷差不多。 姑爷在镇上的公安局里有点差使。老爷不在家的时候,姑爷来的更勤,有时腰间挂一个小皮袋,菱姐认得那里面装的是手枪。那时候,菱姐的心就卜卜乱跳,又觉得还是老爷在家好了,她盼望老爷立刻就回家。 镇上有保卫团,老爷又是这里面的什么“董”。每逢老爷从上海办“货”回来,那保卫团里的什么“队长”就来见老爷。队长是两个,贼忒忒的两对眼睛也是一有机会就往菱姐身上溜。屋子里放着两个大蒲包,就是老爷从上海带来的“货”。有一次,老爷听两个队长说了半天话,忽然生气喊道: “什么!他坐吃二成,还嫌少,还想来生事么?他手下的几个痨病鬼,中什么用!要是他硬来,我们就硬对付!明天轮船上有一百斤带来,你们先去守口子,打一场也不算什么,是他们先不讲交情!——明天早晨五点钟!你们起一个早。是大家的公事,不要怕辛苦!” “弟兄们——” “打胜了,弟兄们每人赏一两土!” 老爷不等那队长说完,就接口说,还是很生气的样子。 菱姐站在门后听得出神,不防有人在她肩头拧了一把。“啊哟——”菱姐刚喊出半声来,立刻缩住了。拧她的不是别人,是姑爷!淫邪的眼光钉住在菱姐脸上,好像要一口吞下她。可是那门外又有老爷!菱姐的心跳得忒忒地响。 姑爷勉强捺住一团火,吐一口唾沫,也就走了。他到前面和老爷叽叽咕咕说了半天话。后来听得老爷粗声大气说:“混账东西!那就干了他!明天早上,我自己去走一趟。” 于是姑爷怪声笑。菱姐听去那笑声就像猫头鹰叫。 这天直到上灯时光,老爷的脸色铁青,不多说话。他拿出一支手枪来,拆卸机件,看了半天,又装好,又上足了子弹,几次拿在手里,瞄准了,像要放。菱姐走过他身边时,把不住腿发抖。没等到吃夜饭,老爷就带着枪出去了。菱姐心口好像压了一块石头,想来想去只是害怕。 老太太坐在一个小小的佛龛前,不出声的念佛,手指尖掐着那一串念佛珠,掐得非常快。佛龛前燃旺了一炉檀香。 捱到二更过,老爷回来了,脸色是青里带紫,两只眼睛通红,似乎比平常小了一些,头上是热腾腾的汗气。离开他三尺就嗅到酒味。他从腰里掏出那支手枪来,拍的一声掼在桌子上。菱姐抖着手指替他脱衣服。老爷忽然摆开一只臂膊,卷住了菱姐的腰,提空了往床上掷去,哈哈地笑起来了。这是常有的事,然而此刻却意外。菱姐不知道是吉是凶,躺在床上不敢动。老爷走近来了,发怒似的扯开了菱姐的衣服,右手捏定那支乌油油的手枪。菱姐吓得手脚都软了,眼睛却睁得挺大。衣服都剥光,那冰冷的枪口就按在菱姐胸脯上。菱姐浑身直抖,听得老爷说: “先拿你来试一下。看老子的枪好不好。” 菱姐耳朵里嗡一声响,两行眼泪淌下她的面颊。“没用的骚货,怕死么?嘿——老子还要留着玩几天呢!” 老爷怪声笑着说,随手把枪移下去,在菱姐的下部戳了一下,菱姐痛叫一声,自以为已经死了。老爷一边狞笑,一边把口一张,就吐了菱姐一身和一床。老爷身体一歪,就横在床里呼呼地睡着了。 菱姐把床铺收拾干净,缩在床角里不敢睡,也不能睡。她此时方才觉得刚才要是砰的一枪,对穿了胸脯,倒也干净。她偷偷地拿起那支手枪来,看了一会儿,闭了眼睛,心跳了一会儿,到底又放开了。 四更过后,大门上有人打得蓬蓬响。老爷醒了,瞪直眼睛听了一会儿,捞起手枪来跑到窗口,开了窗喝道: “你妈的!不要吵吵闹闹!” “人都齐了!” 隔着一个天井的大门外有人回答。老爷披上皮袍,不扣钮子,拦腰束上一条绉纱大带子,收紧了,插上手枪,就匆匆地下去。菱姐听得老爷在门外和许多人问答了几句。又听得老爷骂“混蛋”,全伙儿都走了。 菱姐看天上,疏落落几点星,一两朵冻住了的灰白云块。她打了一个寒噤,迷迷胡胡回到床上,拉被窝来盖了下身,心里想还是不要睡着好,可是不多时就蒙眬起来,靠在床栏上的头,歪搁在肩膀上了。她立刻就做梦:老爷又开枪打她,又看见娘,娘抱住了她哭,娘发狂似的抱她……菱姐一跳惊醒来,没有了娘,却确是有人压在她身上,煤油灯光下她瞥眼看见了那人的面孔,她吓得脸都黄了。 “少爷!你——” 她避过那拱上她面孔来的嘴巴,她发急地叫。 少爷不作声,两手扭过菱姐的面孔来,眼看着菱姐的眼睛,又把嘴唇拱上去。菱姐的心乱跳,喘着气说: “你不走,我就要叫人了!” “看你叫!老头子和警察抢土,打架去了;老奶奶不来管这闲事!” 少爷贼忒忒地说,也有点气喘。他虽然也不过十六七岁,力气却比菱姐大。 “你——这是害我——” 菱姐含着眼泪轻声说,任凭他摆布。 忽然街上有乱哄哄的人声,从远而近;接着就听得大门上蓬蓬地打得震天响。菱姐心里那一急,什么都不顾了。她猛一个翻身,推落了少爷,就跑去关房门,没等她关上,少爷也已经跑到房门边,只说一句“你弄昏了么?”就溜出去了。 菱姐胡乱套上一件衣,就把被窝蒙住了头,蜷曲在床里发抖。听楼底下是嚷得热闹。一会儿,就嚷到她房门外。菱姐猛跳起来,横了心,开房门一看,五六个人,内中有老爷和姑爷。 老爷是两个人抬着。老爷的皮袍前襟朝外翻转,那雪白的滩皮长毛上有一堆血冻结了。把老爷放在床上后,那几个都走了,只留着姑爷和另一个,那是队长。老爷在床上像牛叫似的唤痛。队长过去张一眼,说道: “这伤,镇上恐怕医不好。可是那一枪真怪;他们人都在前面,这旁边打来的一枪真怪!这不是流弹。开枪的人一定是瞄准了老头子放。可是那狗局长也被我们干得痛快!” 菱姐蹲在床角里却看见队长背后的姑爷扁着嘴巴暗笑。 老太太在楼底下摔家具嚷骂: “报应得好!触犯太阳菩萨!都是那臭货!进门来那一天,我就知道不吉利!请什么朗中,打死那臭货就好了!打死她!”三 日高三丈,镇上人乱哄哄地都说强盗厉害。商会打长途电话给县里,说是公安局长“捕盗”阵亡,保卫团董“协捕”也受重伤。县里转报到省,强盗就变成了土匪,“聚众二三百,出没无常,枪械犀利。”省里据报,调一连保安队来“痛剿”。 保安队到镇那一天,在街上走过,菱姐也看见。她不大明白这些兵是来帮老爷的呢,还是来帮姑爷。不知道凭什么,她认定老爷是被姑爷偷偷地打了一枪。可是她只放在肚子里想,便是少爷面前她也不曾说过。 老爷的伤居然一天一天好起来了。小小一颗手枪子弹还留在肉里,伤口却已经合缝。菱姐惟恐老爷好全了,又要强逼她。 背着人,她要少爷想个法子救她。少爷也没有法子,反倒笑她。 又过了几天,老爷能够走动了。菱姐心慌得饭都吃不下。 老爷却也好像有心事,不和菱姐过分厮缠。队长中间的一个,常来和老爷谈话。声音很低。老爷时常皱眉头。有一次,菱姐在旁边给老爷弄燕窝,听得那队长说: “商会里每天要供应他们三十桌酒饭,到现在半个多月,商会里也花上两千多块钱了。商会里的会长老李也是巴不得他们马上就开拔,可是那保安队的连长说:上峰是派他来剿匪的,不和土匪见一仗,他们不便回去销差。——” “哼!他妈的销差!” 老爷咬紧了牙根说,可是眉头更皱得紧了。队长顿一下,挨到老爷耳朵边又说了几句,老爷立刻跳起来喊道: “什么!昨天他们白要了三十两川土去,今天他们得步进步了么?混蛋!” “还有一层顶可恶。他们还在半路里抢!我们兄弟派土到几家大户头老主顾那里去,都被他们半路里强抢去了。他们在这里住了半个月,门路都熟了!” “咄!那不是反了!” 老爷重拍一下桌子,气冲冲说,脸上的红筋爆起,有小指头那么粗。菱姐看着心里发慌,好像老爷又要拿枪打她。 “再让他们住上半个月,我们的生意全都完了!总得赶快想法子!” 队长叹一口气说。老爷跟着也叹一口气。后来两个人又唧唧哝哝地说了半天,菱姐看见老爷脸上有点喜色,不住的点头。临走的时候,那队长忽然叫着老爷的诨名说道: “太岁爷,你放心!我们悄悄地装扮好了去,决不会露马脚!还是到西北乡去的好,那里的乡下老还有点油水,多少我们也补贴补贴。” “那么,我们巡风的人要格外小心。打听得他们拔队出镇,我们的人就得赶快退;不要当真和他们交上一手,闹出笑话来!” 老爷再三叮嘱过后,队长就走了。老爷板起脸孔坐在那里想了半晌,就派老妈子去找姑爷来。菱姐听说到“姑爷”,浑身就不自在。她很想把自己心里疑惑的事对老爷说,但是她到底没有说什么,只自管避开了。 姑爷和老爷谈了一会儿,匆匆忙忙就去。在房门边碰到菱姐时,姑爷做一个鬼脸,露出一口大牙齿望着菱姐笑。菱姐浑身汗毛直竖,就像看见一条吐舌头的毒蛇。 晚饭时,老爷忽然又喝酒。菱姐给老爷斟一杯,心里就添一分忧愁。她觉得今晚上又是难星到了。却是作怪,老爷除了喝酒以外,并没别的举动。老爷这次用小杯,喝的很慢很文雅,时时放下杯子,侧着耳朵听。到初更时分,忽然街上来了蒲达蒲达的脚步声,中间夹着有人喊口令。老爷酒也不喝了,心事很重的样子歪在床上叫菱姐给他捶腿。又过了许多时候,远远地传来劈拍劈拍的枪声。老爷蓦地跳起来,跑到窗前看。西北角隐隐有一片火光。老爷看过一会儿,就自己拿大碗倒酒喝了一碗,摇摇头,伸开两只臂膊。菱姐知道这是老爷要脱衣服了,心里不由的就发抖。但又是作怪,老爷躺在床上让菱姐捶了一会腿,竟自睡着了。 第二

一、确定你的目标,市直机关,省直机关还是更高层次,目标决定行动。二、了解本地区的遴选政策规定、往年遴选考试的频次和真题,熟悉考情。比如对每年的报考次数有没有限制?常规需要准备哪些材料?考察的时候看重哪些内容?可以在平时的工作中有意识地准备,尝试写点东西往各类平台投稿,把准备工作做在前面。三、如果准备时间比较长,需要系统谋划。建议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方法论,重中之重是唯物辩证法;其次是政策理论,重点是新思想;再次是真题,通过做题,实现方法论、新思想和具体材料的结合,练题贵精不贵多,有些题目值得反复学,反复做,反复改,温故知新,大有益处。四、日常积累很重要,视工作时间而定,首要的是把求是杂志上发表的大大的文章精读细读,然后拓展到重要会议精神,省委市委主要领导署名文章等,看公文以中省两级两办为主,质量有保障,有助于精准掌握政策。五、要注意与实际工作结合,遴选备考不是另起炉灶另立门户,工作中的制度、规章、程序等等,都是实践检验过的。乡镇工作点多面广,缺点是事情太多,可能什么都知道点,但是什么都不太精通,把遴选备考和工作结合起来,应该可以起到两相促进的作用。

备考建议:

1、做好考试整体规划。先了解遴选考试的特点、考试内容、考试要求以及考试大纲,对市级公务员遴选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切忌做考场小白,盲目报考。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岗位工作特点,估算出自己参加遴选考试的机会是多少次,适合报考的岗位有哪些,并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最优报考方案和备选方案。

2、建立遴选知识体系。一是做到笔面一体。从笔试来说,包括政策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文字表达,每一项都需要细分开来;从面试来说,包括履行职位职责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有时还要加试职位业务水平。我们在备战市级公务员遴选考试时,应该笔试面试一体,不仅做到提笔能写,同时还要做到张口能说。二是做到知识的全面性。即深入学习市级公务员遴选考试大纲要求的所有知识点,深入学习党中央最新的政策理论方针。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方法论等知识形成知识框架。

3、做到知行合一。一是夯实知识点。在备考遴选考试时,形成大的知识体系框架是基础,实战和题海演练是关键。面对一道历年真题,先思考是框架哪一部分的内容,看是否纳入了知识体系,如果有,就对应做好标记,并梳理清楚这个知识点的出现频率;如果没有,就要找到这个知识点的来源,详细了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并纳入到知识体系框架中。二是锻炼口才。笔试考试通过后,面试考试也是重要的一环。成功的面试是口才、口才还是口才!在备考面试环节,可以通过专门的口才训练提升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4、做到人岗合一。必须坚持从工作中来,到工作中去。坚持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毕竟遴选考试,更注重工作职责、工作经历和工作能力。对于考官而言,通过你对工作的认识,就能初步判定你是否深入到工作中,你有没有从工作中和机关大环境中有所总结和感悟,因此,要结合你具体的工作岗位和职责把所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整合,做到人岗合一,才能实现人岗匹配。

童子试:网络海选,考试者选择经义、策论中的一科或几科进行考试,尽量集中精力做好自己最擅长的一个科目进行投稿。童子试合格者为秀才,文章将发布于公众号。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