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日本在教育上差异性很大,日本在二战后能够迅速崛起,与他们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对比两国儿童教育观,既能进一步了解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也能在研究中给中国的儿童教育提供指导性的建议。笔者将从中日家庭教育观念以及学校教育方式两方面来进行论述中日教育文化的差异。以此分析中日教育模式下所教育成果的差异。一、中日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1.价值取向每个中国家庭中的孩子都曾听到过这样的话:“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在中国人口多而资源相对有限的社会,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才可以有一日得以出人头地。因此,中国众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以及令孩子通过快人一步的超前学习达到脱颖而出的目的。从而出现了每到周末各大补习班都人满为患。院子中越发见不到孩子们的身影,窗台的台灯亮至深夜也越来越平常。日本家庭教育理念中更注重于礼仪和素质教育,父母更关心孩子在学校中是否开心,是否能够融入学校的环境。相比于地位、金钱,团队意识在日本人的心中的地位尤为重要。因此,父母对孩子们的教育更多的投入在如何融入班级,融入小团队。他们强调的不是个人,而是个人在团队中的表现。因此,中国的“个人本位”教育理念与日本的“他人本位”观念的差异导致中日教育方式的不同,根本原因由于中国目前仍处在发展中,人口基数大而就业岗位相对较少导致竞争相对激烈。并且教育水平的落后导致中国优质教育资源非常稀少,也迫使如今许多中国家长不得不以抹杀儿童童年玩耍的权利而进行高压的精英教育。日本相较于中国教育水平非常发达且平均,小学中学不存在重点之分,师资力量的平均化也使得学生能更好的拥有相同的教育资源,从而减少其竞争压力。因此,不同的社会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教育思想,所以导致了孩子整体发展中的不同表现。2.教育方式中国和日本,同属于东方儒家文化圈,儒家文化讲究以家庭为基础,因此在教育模式上以家庭为主。但是中国家庭教育更多提及孩子树立远大的志向,却忽视了孩子相关品性的教育,过度放纵、宠溺孩子使得如今高分低能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反观日本,日本家庭更侧重于教育孩子意志磨练方面,从小就被教导要服从、忍耐、自省。日本幼儿园的传统之一便是冬日裸跑,以此锻炼孩子们的意志及身体。中国家长则更多的对此现象表示无法接受,中国以防止为主,预防感冒、害怕冻伤因此对孩童的保护做的无微不至,却让其失去了抵御寒风的能力;日本以适应为主,无论是天气还是社会环境,都强调适应大环境,适应社会,以此完善自我。在教育方式中,日本的教育方式显然更加适合增加孩子们身体抵抗力以及离开家庭后适应新环境的能力。3. 教育观念在中国,家长更习惯于使用:“乖、听话、有爱、有礼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这些词汇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家中要听父母的话,对待长辈要有礼貌,但是如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却在很多家庭中很少见到,过度的溺爱以及传统礼教的实施不力导致中国的孩子对于自己独立性人格以及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有所欠缺。在日本,“不妨碍他人”是为人处事的主旋律,这使得在日本社会中个体更具有责任感,自己份内的工作必须自己完成,不会给他人添麻烦。但是相应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日本老人无人赡养以及年轻人不堪重负而轻生的现象无减反增。这种“不妨碍他人”的思想也体现在不妨碍子女的生活,子女不用照顾老人,因此老人晚年的生活幸福保障力度不足。因此,教育观念的不同是不同社会问题的根源所在。互相取长补短,方能有所改善。二、学校教育方式的差异1.评价体系在中国,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主要由其学业成绩的高低来评判。只要小孩子学的好,不管干什么都可以认为是对的。因此,这也导致了在一些中小学校中,分数高的同学可以肆意歧视分低的同学而不受到他人的指点的现象,也导致了新年过节倘若成绩不理想便无法面对亲朋好友的自卑感。在这个过程中,会使一些学生的心态开始扭曲,渐渐打下“只要成绩好就可以获得圆满的人生” 的人生观。然而在日本,学校评判一个学生的好坏更多的是看其对于集体的融入程度以及通识教育。他们在幼儿园阶段没有课本,只有绘本。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完全没有数学、英语等课程,因此日本的小孩子在幼儿园中没有那么多的压力,更多的能令他们真正的玩起来,通过玩耍教会他们融入集体,学会微笑,学会说谢谢。不同的评价体系所带来的结果必然是不同的。中国填鸭式教育培养了非常多的高技术人才,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都拥有着不凡的学术能力,但是他们的社交能力以及为人处事能力相比于日本青年则逊色许多,这也导致了许多高校中存在着只会自己搞学术研究而不会与他人合作的现实,制约着中国科技水平的提升。日本教育的评价方式使得其学生拥有更好的为人处事的能力,但是专业性却不如中国人。他们依赖于集体的力量而非个人,因此在集体的努力下,往往面对诸多困难时拥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更有利的推动社会的发展。2.教育实用性许多中国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在学校中学了很多知识,如今步入社会后能用上的知识寥寥无几。以军训为例,中国 儿童接受的都是最简单的站军姿、队形之类的训练, 整个军训的时间也不长。而日本儿童的军训方式却不一样,不光没有家长的全程陪同,而且在军训内容上也和部队正规军训一样。比如日本儿童模拟战争时人员受伤的抢救场面,两个儿童全身军装用担架抬着伤员,一个女孩子模仿医务人员进行抢救治疗,而且是在雪天进行。可以看出日本儿童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更注重实用性,并非像中国一样注重形式。他们在校期间每 一项活动及课程的设置都有明确的目的,都能对儿童的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更早对于相关能力的培养与投入也使得日本人在步入社会后更加适应。
日本女性的家庭地位普遍更低,在日本女性结婚之后要改姓丈夫的姓氏,而且日本人的家庭观念没有中国人那么重;这主要都是由于中国和日本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文化差异造成的。
中国与日本夫妻家庭观上最明显的区别就是间隔感,在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中,你的就是我的,大家夫妻一体不分你我。然而日本人却认为你的是你的,我的却是我的。在夫妻地位上,中国大多数家庭追求男女平等,甚至有很多男性都是耙耳朵。然而日本却因为女性大多是全职太太,家庭收入全都依靠男方在外打拼,所以非常恭敬、服侍丈夫,完全没有平等可言。尽管妻子们不用辛苦的劳作、离婚率低,但是这种婚姻生活幸福指数太低,存在很大的问题。
而造成这种差异主要与日本的文化有关,不同于中国的团结温馨,日本家庭内的各个成员都较为独立,并且男权思想严重。在他们看来,夫妻之间尽管同住于一个屋檐下,但是也要尊重彼此的隐私。再加上财政大权都掌握在男性的手中,所以男性下班之后哪怕不照顾孩子去酒屋喝酒、出轨,女性也不敢吭声,更不存在查看手机、收缴工资等行为。
有调查研究中发现,日本夫妻大多数喜欢分床睡,而这一点拿到国内夫妻的身上却是伤害夫妻感情的行为。分床睡不仅会出现孤独感让感情逐渐淡化,而且降低了生夫妻生活导致第三者的出现,这种熟悉的陌生人不像是夫妻更像是合租伙伴。
尽管对于大多数男性来讲,偶尔也会羡慕日本家庭中男人的地位,但归根到底中国男人骨子里是保守的,知道保卫自己的家庭,尊重爱护自己的妻子儿女。而日本夫妻中年轻时可能为了家庭和儿女及时,夫妻双方存在问题依旧选择隐忍,但是到了老年之后离婚率却非常高。而这一切一切都令人反思,真正健康的婚姻生活是携手并进,而非同床异梦。
对比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文化下西方家庭教育的特色与优势,得到一定程度的借鉴,从而思考我们国家的家庭教育,研究更科学的教育方法与手段。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中西家庭教育对比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中西家庭教育的跨文化比较》
摘 要: 家庭是历史最久远的一个社会单位,是人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因此,家庭自然是文化发源地之一,家庭中子女养育方式是文化形成原因之一,受不同文化影响。作为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和最普遍的教育模式,家庭教育在促进人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对个体成长还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下,不同国家家庭教育呈现出不同特征。本文对中西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有助于发展和完善家庭教育,既要继承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精华,又要放眼于世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家庭教育中的先进理念。
关键词: 家庭教育 中西文化 跨文化比较
引言
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认为家庭是个人的第一所学校,而家长是第一位老师。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家庭教育始终处于最基础地位。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艺术。说它是科学,是因为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说它是艺术,是由于面对的客观条件和教育对象千差万别,实施教育必须具有随机性和创造性。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把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前提。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逐渐深入,西方教育思想不断传入我国,我们有必要对中西家庭教育从各个方面加以比较。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西家庭教育的比较,了解中国家庭教育与西方家庭相比优势和不足在哪里,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借鉴意义究竟有哪些。
一、中西相同点
家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教育实践。首先我们看看中西家庭教育的诸多相似之处。
1.重视家庭教育中的品德教育。
对西方世界影响最大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在著作《理想国》中,曾借他老师苏格拉底的口强调这样的教育内容:年轻人看到年长者应该肃静;要起立让座以示敬意;对父母要尽孝道;还要注意发式、袍服、鞋履。总之,体态举止,以及其他诸如此类,都要注意。
比柏拉图早出生100多年的中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哲学家、政治家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在他的弟子们编辑的言论集《论语》中早已表达了同样的教育思想。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则言,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大意是孔子说,孩子们在家孝顺父母,出门恭敬长者,谨慎,讲信用,对所有人都关心,有爱心。这些事情都干好了,如果还有精力,就再来学习文化知识。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重视子女的品德教育,让孩子在起跑线上领先,才能为以后上下求索的漫漫长路积蓄能量。
2.重视家教,从小做起。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第一个提出学龄前社会教育思想,指出游戏在学龄前教育中的作用,提出要精心选择童话材料,承认歌唱,讲故事的教育意义。一般认为,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系统教育理论的是柏拉图。他重视教育的作用,提倡德智体和谐发展,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为以后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531年-约595年)同样认为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他认为家庭教育必须从婴孩教育抓起。颜之推认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甚至要从胎教开始。也就是说在儿童刚能分辨外界事物的时候,就加以诱导。为什么家教要及早进行呢?颜之推认为“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勉学》)。人在幼年时期,童心未泯,天性纯真,可塑性强,对新事物特别容易接受,抓住这一时期进行教育,不仅是教育的最佳时期,而且可为一生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些与现代心理学中关于儿童的发展理论是不谋而合的。
3.父母在教育角色上的分工。
在传统父权制社会中,父亲被赋予“权威者”的角色,这在中西方各个国家都是如此。父亲被社会赋予了权力,父亲是家庭权力的行使者。现代社会中,情况没有太大变化,旧时代那个“威严的父亲”变成了“保持距离的父亲”。无论中西,在许多文化中母亲均被描绘成主要抚养者,父亲则起有限作用。父亲是孩子知性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母亲则负责孩子的饮食起居、物质保障、情感满足等,是孩子情感培育的主要承担者。
4.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年~1704年),英国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著作《教育漫话》是人类教育思想史中的名篇。他在书中阐述了自己关于绅士教育的理论。他认为良好的德行是所有品质中最重要的。他说:“我认为在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是最不可缺少的;他要被人看重,被人喜爱,要使自己感到喜悦,或者还过得去,德行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在今生来世都得不到幸福。”他认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中要注意培养以下两个好习惯:热爱求知的习惯和实地观察、亲身体验的习惯。
古代的中国父母同样深知这个道理,他们引导幼儿从小习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激发其求知欲望。陈鹤琴(1892年~1982年)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他非常重视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并对此做了深入研究。陈鹤琴认为,人的动作大多数是受习惯支配的,幼年时期是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他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在幼年养成,所以幼年时代应特别注意习惯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因此,帮助儿童养成良好习惯,应该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5.重视言传身教。
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特别重视“言传”,强调“言而有信”。曾子杀猪和孟母买肉的故事曾流传千古。在重视言教的基础上,又重视身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认为“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行于后者也”,所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此外,父母还要积极建设与子女之间的亲情信任关系,“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这样,才能构建良好积极向上的家庭关系。所以,不论中国家庭还是西方家庭,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极其深远。在生活中父母是子女的榜样,子女在家庭中接受教育,大都是活动中无意识接受的,家长的言行对孩子起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模范,往往一个简单的动作要比上万句指令性灌输有效得多。德国的教育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四五岁时是培养其价值观和辨别是非能力的最主要时期,97%的孩子的品性是在这个时期养成的。因此,在德国的青少年教育体系里,家庭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父母则是孩子道德教育的启蒙者。德国在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家长有义务担当起教育孩子的职责。德国家长非常注重为孩子营造真诚的氛围。家长普遍遵守这样一个原则,教育孩子诚实守信,家长必须做出榜样。
二、中西不同点
尽管我们了解了一些中西方家庭教育的相似点,有助于我们了解中西家庭教育的一些重要特征。但由于中西方在地域上相隔颇远,各自有着独特的传统和文化,使得中西传统家教在更多方面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因此,我们更要剖析中西方家庭教育的不同处,有助于我们比较双方的优势和不足,以达到求同存异、相互借鉴的效果。中西家庭教育的不同之处概括如下:
1.家庭教育目的不同
进行中西学生素质对比时,常常发现:中国学生有三好――考试成绩好、书本知识掌握好、基本功好,西方学生有三强――创新能力强、动手实践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强。之所以有如此差异,与两种文化的家庭教育目的和定位有关。
与中国父母希望孩子“听话”不同,西方父母希望把孩子锻炼成独立个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所谓放手,即从孩子一生下来,父母就设法给他们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锻炼。
2.家庭教育价值观不同
中国家庭教育职能是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迫,几千年儒家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教育被赋予直接的社会意义。此外,中国传统文化又将父母教育跟子女的个体成长与成就看做直接相关的因果。中国家长在教育上所持的价值是为升学而学习,他们只要求孩子用心学习,其余全不用过问。促进子女全面发展意识淡漠,使孩子诸多方面品质发展与提高都没有机会。中国家长最喜欢看到孩子坐在书桌前,或摇头晃脑地背诵,或趴在书桌上演习。眼睛不离书本,手不离书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西方家庭教育则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准备谋生,而是准备生存。西方父母注重从小培养子女的独立意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他们给孩子一次次经受锻炼的机会,使孩子敢闯、敢干、敢冒险、敢表现自己。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在实践中学习。
3.家庭教育主体与重点不同
中国传统家庭文化表现为家庭内部的权威意识。强调服从和尊重,重视外部控制。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的主要教育者是父母。因此,十分看重他们单方面塑造,影响孩子个性建构。注意自身形象,忽视孩子与成人的相互作用,忽视相互影响的过程和全面性,使幼儿处于被动地位,无视幼儿个体存在。
西方文明是以儿童为主体的,更强调个人奋斗,强调平等、民主并尊重个人权利。西方父母把孩子视为家庭中的平等成员,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尊严,让孩子独立思考、自由选择。尊重孩子的权利,不搞强迫教育。尊重孩子的自尊,主张孩子天性发展,自然发展。父母的责任只在于发现并激发孩子的兴趣,开发潜能。为孩子创造有利的环境,重视与孩子的交流,重视教育的相互性。西方家庭教育中父母不是孩子的主宰,而是孩子的朋友。
4.情感教育与体罚
中国家庭通常信奉“玉不雕,不成器”、“不打不成才”。也许是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含蓄的缘故,中国家庭不善于表达爱,情感教育很薄弱。中国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是极富中国特色的。中国家庭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字是“不”、“不能”、“不行”、“不要”,除了用否定词指导孩子的行为外,还习惯对孩子说“应该”。这都是家长权力色彩的体现。
西方家庭中经常用鼓励性语言表达父母对子女的赞赏。西方父母更注重个人素质与情感沟通。家庭主要围绕情感构建与培育展开。他们会挤出时间与子女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强调心灵沟通。西方国家体罚是触犯法律的。另外,西方父母很高兴在别人面前夸奖自己的孩子,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5.家庭本位与个人本位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家庭为本位的,注重个人职责与义务。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如下特点:(1)家庭的教育功能强化。中国传统社会,家庭肩负多种社会职能,具有家国同构的鲜明特性。子女教育是家庭生命延续的一部分,因此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还在于达到“家教持久”的目的。它是维持发展家庭社会政治地位,保存弘扬家庭文化的重要工具。(2)教育以家庭利益为主要价值取向。传统中国家庭中,“光宗耀祖”、“光耀门第”是读书人的追求与目标。个人利益与家庭利益是融为一体的。
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自由和权利。在教育上表现为将受教育者放在突出地位,强调个性培养。个人本位与西方家庭变革密切相关。这种教育传统历经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及20世纪初的实用主义等思潮而确定。卢梭倡导自然和自由教育。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个人是掌握自身经验建构的主体。但是个体本位并不等于个人主义,更不等同于以孩子为中心,家庭呼唤有丰富个性的个人,是能驾驭自我、控制自我、超越自我的,拥有完美人格和健全个性的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现代个人,而不是自私自利、依赖性强的功利化个人。
6.科学教育与宗教思想
西方的宗教传统直到近代乃至现代仍保留着强大的势力,渗透到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不仅教育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了西方教育内在精神价值。西方的教会学校因此曾一度盛行。家庭教育中父母很重视宗教这种精神信仰。如就餐前要感谢上帝,周末家庭全体成员要去教堂做弥撒,以永远保持心灵的净土。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了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异同。当然分析是次要的,学习才是重要的。因此,我们要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汲取西方家庭教育的精华,促进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改革。首先是家庭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摒弃陈旧教育观念,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树立新的家庭教育理念,利用亲情教育的优势,开展个性化教育,发展孩子个性,为国家培养各种有用之才;采取鼓励、引导、宽容的科学方法,耐心教育,不断提高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紧跟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发展,进一步拓宽家庭教育思路,增强开放意识,提高家庭教育的适应性;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教育的有机结合,教育孩子学会学习和求知;父母要不断学习新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既要充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家教传统,又要不断借鉴西方国家家庭教育中的先进教育理念,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家庭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2,8.
[2]吴玉琦,王秀霞.注译.颜氏家训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1.
[3]张霭堂,译注.颜之推全集译注[M].济南:齐鲁书社,2004,9.
[4]孟宪承,编.中国古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8.
[5]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6]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英美人交往指南[M].福建人民出版,1996.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中西家庭教育对比论文
夫妻两人能够共同发表论文。
一般而言,夫妻两人能够共同发表论文。比如北京理工大学陈棋教授和北京大学周欢萍特聘研究员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
其实正常来说,科学家们共同合作进行研究并发表论文在学界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这则新闻却多了点浪漫气息。因为上面提到的陈棋教授和周欢萍教授除了是工作伙伴外,更是一对夫妻。所以夫妻两人能共同发表论文。
学术论文的特点:
学术论文的写作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衡量一个人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在学术论文撰写中,选题与选材是头等重要的问题。一篇学术论文的价值关键并不只在写作的技巧,也要注意研究工作本身。
在于你选择了什么课题,并在这个特定主题下选择了什么典型材料来表述研究成果。科学研究的实践证明,只有选择了有意义的课题,才有可能收到较好的研究成果,写出较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所以学术论文的选题和选材,是研究工作开展前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
不算抄袭,但是可能会被认为是一种利用关系的行为。在提交文章的时候,应该清楚地说明论文的作者的身份,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免引起误解。
允许。两位作者合发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职称论文很多情况下都可以是数人共同发表的,一些发表国外高水平学术论文的作者人数甚至高达十几人二十几人。我们国家的事业单位很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检测机构等等,都是事业单位。这些单位,每天都在发大量的科技论文。他们中的一些人,本职工作就是搞科研,写论文。所以,只要不涉及国家机密,事业单位是完全可以发论文的。
要看日语内容多不多了,如果日语内容太多可能会有点不好发查了下以往的经验,可以考虑下面的刊物这三本比较稳妥,可以一试,如果不急的话,《今古文创》要性价比高很多,起发不到一千四。注意上面这三本都不收定金(只有靠谱的机构不收),但确实要收版面费,《汉字文化》审核要久一些一定要找到靠谱的渠道发哈。捷投学术·米老师:极少有普刊收定金与审稿费!切勿再交智商税!捷投学术·米老师:【捷投学术】咚咚咚,如何找到靠谱的投稿机构呢?(即如何防备黑心中介)
1、中日家庭教育方面的差异
一直觉得教育不是只管学习,家庭教育也是属于教育的一部分。在中国,很多家庭都是唯分数论,在教育中学习成绩的比例占据至高,就忽视了家庭里面的教育。
举个例子,很多时候吃饭的时候,家长问孩子是“今天学得怎么样?老师上课有没有听懂?”还是“今天和同学们相处得怎么样?”很平常的事情,可能很多家长都没有关注到。平时上课老师讲知识,在学习课堂上我们很难学会人际交往的相处,所以家庭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像我小时候是留守儿童,没有大人去普及教育知识。
在日本的教育中,日本的母亲重视学前孩子的道德修养,在家庭道德教育过程中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与他人交往、与周围世界交往的能力。另外,日本社区范围的全职太太会定期组织“母亲读书会”等交流活动,共同商讨“养子之道”[1] 。在日本有很多家庭都是全职太太,所以孩子受到家庭教育很充足。
所以中国在家庭教育方面与日本相比,虽然都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日本人在家庭教育方面值得学习。
三、中日学校教育方面的差异
学校教育,就是在学校接受到的教育。先说学校教育经历,从小接受的文化教育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在九年义务教育中,除了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科目,每周还会涉及到音乐、体育、美术、科学课等,这样的好处就是让孩子“德、智、体、美”综合发展。
但日本不同,上课在观看老师播放日本小孩子自己去准备饭菜的时候。日本的小孩子这么小就学会培养独立和生活自立能力,日本的教育和核心就是“学会生活”, 有些幼儿园似乎完全不重视孩子们的知识教育,孩子们没有课本,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完全没有数学、假名、绘画、音乐这些项目。
教育内容就是让孩子们学会“笑”,学会说“谢谢”等基本礼仪。在日本小学教育中笔头作业很少,课后作业有时候仅仅是帮父母做一件家务,对父母说一句“我爱你”等。
中国学校教育更加侧重于知识的学习,日本的文化教育更注重实用性。相比较来说,中国学校教育可以为国家输出大量的人才,但是由于从小就是在知识中学习,缺乏在实践中体验,导致缺乏创新意识。或许过去19年里,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日本以19:1远远超过中国的其中一个原因。
四、中日大学教育方面的差异
从选课制度来看:基本上一学期的时间,大部门都是在修自己的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基本就是根据高考结束选择的。
而在日本,自己选择想要上课的课程,还有一段时间的试听期,这样自己有充分的选择空间,但是如果是对于那些毫无目的或者想要混分的话,这样的选课可能意义不会太大。
从考核制度来看:平时的话,日本的教育更偏重素质教育,老师留作业主要是要求学生提交报告(小论文),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写论文的能力,而中国则是仍然偏重于期中,期末等应试考试,但是也会算上平时分数作为考核内容之一。
从毕业后选择来看:日本有一种疏远高学历的倾向,因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大多是“企业人”,而不是高学历的硕士博士,所以大多数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而进修大学院的人则是少数, 在中国,本科生读研读博比较多,特别是近几年来考研的趋势上升。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
百度百科—日本现行教育制度
中国和日本在教育上差异性很大,日本在二战后能够迅速崛起,与他们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对比两国儿童教育观,既能进一步了解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也能在研究中给中国的儿童教育提供指导性的建议。笔者将从中日家庭教育观念以及学校教育方式两方面来进行论述中日教育文化的差异。以此分析中日教育模式下所教育成果的差异。一、中日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1.价值取向每个中国家庭中的孩子都曾听到过这样的话:“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在中国人口多而资源相对有限的社会,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才可以有一日得以出人头地。因此,中国众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以及令孩子通过快人一步的超前学习达到脱颖而出的目的。从而出现了每到周末各大补习班都人满为患。院子中越发见不到孩子们的身影,窗台的台灯亮至深夜也越来越平常。日本家庭教育理念中更注重于礼仪和素质教育,父母更关心孩子在学校中是否开心,是否能够融入学校的环境。相比于地位、金钱,团队意识在日本人的心中的地位尤为重要。因此,父母对孩子们的教育更多的投入在如何融入班级,融入小团队。他们强调的不是个人,而是个人在团队中的表现。因此,中国的“个人本位”教育理念与日本的“他人本位”观念的差异导致中日教育方式的不同,根本原因由于中国目前仍处在发展中,人口基数大而就业岗位相对较少导致竞争相对激烈。并且教育水平的落后导致中国优质教育资源非常稀少,也迫使如今许多中国家长不得不以抹杀儿童童年玩耍的权利而进行高压的精英教育。日本相较于中国教育水平非常发达且平均,小学中学不存在重点之分,师资力量的平均化也使得学生能更好的拥有相同的教育资源,从而减少其竞争压力。因此,不同的社会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教育思想,所以导致了孩子整体发展中的不同表现。2.教育方式中国和日本,同属于东方儒家文化圈,儒家文化讲究以家庭为基础,因此在教育模式上以家庭为主。但是中国家庭教育更多提及孩子树立远大的志向,却忽视了孩子相关品性的教育,过度放纵、宠溺孩子使得如今高分低能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反观日本,日本家庭更侧重于教育孩子意志磨练方面,从小就被教导要服从、忍耐、自省。日本幼儿园的传统之一便是冬日裸跑,以此锻炼孩子们的意志及身体。中国家长则更多的对此现象表示无法接受,中国以防止为主,预防感冒、害怕冻伤因此对孩童的保护做的无微不至,却让其失去了抵御寒风的能力;日本以适应为主,无论是天气还是社会环境,都强调适应大环境,适应社会,以此完善自我。在教育方式中,日本的教育方式显然更加适合增加孩子们身体抵抗力以及离开家庭后适应新环境的能力。3. 教育观念在中国,家长更习惯于使用:“乖、听话、有爱、有礼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这些词汇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家中要听父母的话,对待长辈要有礼貌,但是如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却在很多家庭中很少见到,过度的溺爱以及传统礼教的实施不力导致中国的孩子对于自己独立性人格以及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有所欠缺。在日本,“不妨碍他人”是为人处事的主旋律,这使得在日本社会中个体更具有责任感,自己份内的工作必须自己完成,不会给他人添麻烦。但是相应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日本老人无人赡养以及年轻人不堪重负而轻生的现象无减反增。这种“不妨碍他人”的思想也体现在不妨碍子女的生活,子女不用照顾老人,因此老人晚年的生活幸福保障力度不足。因此,教育观念的不同是不同社会问题的根源所在。互相取长补短,方能有所改善。二、学校教育方式的差异1.评价体系在中国,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主要由其学业成绩的高低来评判。只要小孩子学的好,不管干什么都可以认为是对的。因此,这也导致了在一些中小学校中,分数高的同学可以肆意歧视分低的同学而不受到他人的指点的现象,也导致了新年过节倘若成绩不理想便无法面对亲朋好友的自卑感。在这个过程中,会使一些学生的心态开始扭曲,渐渐打下“只要成绩好就可以获得圆满的人生” 的人生观。然而在日本,学校评判一个学生的好坏更多的是看其对于集体的融入程度以及通识教育。他们在幼儿园阶段没有课本,只有绘本。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完全没有数学、英语等课程,因此日本的小孩子在幼儿园中没有那么多的压力,更多的能令他们真正的玩起来,通过玩耍教会他们融入集体,学会微笑,学会说谢谢。不同的评价体系所带来的结果必然是不同的。中国填鸭式教育培养了非常多的高技术人才,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都拥有着不凡的学术能力,但是他们的社交能力以及为人处事能力相比于日本青年则逊色许多,这也导致了许多高校中存在着只会自己搞学术研究而不会与他人合作的现实,制约着中国科技水平的提升。日本教育的评价方式使得其学生拥有更好的为人处事的能力,但是专业性却不如中国人。他们依赖于集体的力量而非个人,因此在集体的努力下,往往面对诸多困难时拥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更有利的推动社会的发展。2.教育实用性许多中国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在学校中学了很多知识,如今步入社会后能用上的知识寥寥无几。以军训为例,中国 儿童接受的都是最简单的站军姿、队形之类的训练, 整个军训的时间也不长。而日本儿童的军训方式却不一样,不光没有家长的全程陪同,而且在军训内容上也和部队正规军训一样。比如日本儿童模拟战争时人员受伤的抢救场面,两个儿童全身军装用担架抬着伤员,一个女孩子模仿医务人员进行抢救治疗,而且是在雪天进行。可以看出日本儿童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更注重实用性,并非像中国一样注重形式。他们在校期间每 一项活动及课程的设置都有明确的目的,都能对儿童的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更早对于相关能力的培养与投入也使得日本人在步入社会后更加适应。
日本:日本人很注重文化的传承,在日常的饮食起居和与人交往方面有一套礼节规范,说话的语气措词、行动举止都要合乎各自的性别和地位的角色要求;在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中也都有共通的风俗习惯。日本的传统家庭教育重点在子女的社会化问题上,系统功课的学习基本委托给了学校,父母只做督促和支援。对于孩子自发的游戏,如攀树爬墙、猎奇探险等,一般也比较宽容,他们有句谚语:心爱的孩子要让他出外闯荡,这说明日本人是重视实际锻炼的。重视自立教育,日本家庭从小就培养孩子自主、自立的精神,大部分家庭要求孩子做家务劳动,包括吃饭前后的帮忙、烧饭;让孩子收拾整理自己的房间及身边的东西;让孩子自己去买东西等等。重视挫折教育,重视对孩子毅力的培养,日本的小孩子走路时摔跤,父母不是主动扶他起来,而是鼓励孩子自己起来,大一点的孩子受到挫折,父母就鼓励他们自己去克服困难。在日本,小学生在冬天都穿短裤,有的孩子的腿冻得都发紫了,父母并不心疼而是支持鼓励孩子那样做。重视创新教育,日本家庭教育从小重视对孩子创新人格的培养,重视教养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父母都要尽量解答。从小就鼓励孩子提问题,鼓励孩子有独立的想法、看法。家长经常带孩子到科技馆去参观,鼓励孩子到社区图书馆看书,借阅图书,并参加各种创新性游戏,发展孩子的想像力。日本父母很重视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给孩子买来组装玩具,鼓励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组装各种各样的模型,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对孩子的溺爱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孩子早已忘了前辈们一路走来的艰辛,只懂得坐享父辈们创造的成果,造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而造成这一切的竟然是辛苦了多年的父辈,因为父辈们体验过生活的艰辛,他们不愿孩子再像他们一样吃苦,于是就将孩子像小皇帝一样高高的捧在手心,生怕他受到半点的伤害。有些家长从小就给孩子当保姆,管完小学管中学,管完中学管大学,大学毕业还帮着找对象,结婚时给孩子买齐各种家具、电器,甚至孩子生了子女,老家儿还得给看着,这保姆哪天才到头呢?什么时候老家儿死了才算完事,这样做的结果只是造就了一代无能的人。现在的孩子在家庭中往往受到太多的呵护与钟爱。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应该是一种理性行为,一旦重“情”轻“理”,家庭教育就会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当今中小学生普遍“只知受爱,不知爱人”,依赖性强,心理素质差,学习怕吃苦,知难而退等现象相当严重。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也应该是教孩子“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一个孩子连起码的生存能力都没有谈何在社会上立足呢。对此,我们希望家长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二.望子成龙心切.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心愿,那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取得一翻成就呢?据调查显示,90%左右的家长期望孩子能上大学并成为有用人才,而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随着孩子不良表现的屡次出现,家长因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而逐渐变得“失望”。孩子小时候“众星捧月”,一旦大了,出现了问题,家长则大声训斥、批评,甚至采取更极端的教育行为。 他们只允许子女在家学习,不许他们参加课外活动,或盲目请家教,花高价“买”学上,这种教育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望子成龙”中只注重学习成绩,有自来考试这根“指挥棒”的原因,也有来自家庭教育中成才观的偏误。人才的成长不但要开发智力提高智商,而且要有品德培育提升情商。面对新形势下的育才理念和人才需求,我们的家庭就不能只关注子女的学习成绩,还要重视子女的身心健康和品德修养,匡正自己的成才观念,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三.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和权利.很多父母抱著传统的观念,把父母摆在权威的角色。认为子女是属于父母的。这种不把孩子当一个拥有完整权利个体的错误观念,导致个人和社会的很多不良的后果。父母进入子女房间应该先敲门。移动或用孩子的东西应该得到他的允许。任何牵涉到子女的决定应该先和子女商谈。不要随意翻看子女的日记或隐私。应该尊重孩子的所有权利,把他当一个成人一样尊重。这个尊重是从出生换尿片开始。换尿片前,先和颜悦色告诉他要换尿片了,向他道歉,请他忍耐一下。这种尊重的精神是我们社会所缺乏的。导致社会缺乏服务和尊重的观念。不被尊重的人以后也不知道尊重别人。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有自己的人格尊严,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对于他们,我们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那样的话,只会使事情越来越糟。我们应该在充分了解孩子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想出巧妙的办法来引导、教育孩子,这样既使孩子容易接受,又能顺利解决问题。中国的家庭教育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造成这种局面,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等等,要改变这中局面,不是单单靠家庭就能够做到的,更多的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相互合作和相互促进。教育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是无止境的。面对孩子,大人要做的事情确实还有很多很多。透过分析其他国家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优秀方法,我们可以进行借鉴及引用。from:edu.dayoo.com 2005年2月6日 13:51:33日本的家庭教育有如下突出特点:一、重视礼仪教育日本家庭教育非常重视对子女的礼仪教育。母亲做好了饭没告诉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饭前,必先说一声“那就不客气了”。孩子离家或归家都有一套礼仪规矩。孩子每次出门都要和母亲、父亲说一声“我走了”;每次回家进门都要说一声“我回来了”。日本孩子文明礼仪行为已成为他们的习惯。二、重视对孩子的自立教育日本家庭从小就培养孩子自主、自立的精神。大部分家庭要求孩子做家务劳动,包括吃饭前后的帮忙、烧饭;让孩子收拾整理自己的房间及身边的东西;让孩子自己去买东西等等。三、重视孩子抗挫折的教育日本的小孩走路时摔跤,父母不是主动扶他起来,而是鼓励孩子自己起来。大一点的孩子受到挫折,父母鼓励他们自己去克服困难。在日本,小学生在冬天都穿短裤,有的孩子腿冻得都发紫了,父母并不“心疼”,而是支持鼓励孩子那样做。四、重视创新教育日本家庭教育从小重视对孩子创新人格的培养,重视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父母都尽量解答,并从小就鼓励孩子提问题,鼓励孩子有独立的想法、看法。家长经常带孩子到科技馆去看书,借阅图书,玩各种创造性游戏,发展孩子的想象力。日本父母很重视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给孩子买来组装玩具,鼓励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组装各种各样的模型,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来源: 好孩子育儿网这里有一张表格应该也可以帮上你:这篇文章也不错,日本的家庭教育:论文加油!
1、中日家庭教育方面的差异
一直觉得教育不是只管学习,家庭教育也是属于教育的一部分。在中国,很多家庭都是唯分数论,在教育中学习成绩的比例占据至高,就忽视了家庭里面的教育。
举个例子,很多时候吃饭的时候,家长问孩子是“今天学得怎么样?老师上课有没有听懂?”还是“今天和同学们相处得怎么样?”很平常的事情,可能很多家长都没有关注到。平时上课老师讲知识,在学习课堂上我们很难学会人际交往的相处,所以家庭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像我小时候是留守儿童,没有大人去普及教育知识。
在日本的教育中,日本的母亲重视学前孩子的道德修养,在家庭道德教育过程中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与他人交往、与周围世界交往的能力。另外,日本社区范围的全职太太会定期组织“母亲读书会”等交流活动,共同商讨“养子之道”[1] 。在日本有很多家庭都是全职太太,所以孩子受到家庭教育很充足。
所以中国在家庭教育方面与日本相比,虽然都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日本人在家庭教育方面值得学习。
三、中日学校教育方面的差异
学校教育,就是在学校接受到的教育。先说学校教育经历,从小接受的文化教育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在九年义务教育中,除了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科目,每周还会涉及到音乐、体育、美术、科学课等,这样的好处就是让孩子“德、智、体、美”综合发展。
但日本不同,上课在观看老师播放日本小孩子自己去准备饭菜的时候。日本的小孩子这么小就学会培养独立和生活自立能力,日本的教育和核心就是“学会生活”, 有些幼儿园似乎完全不重视孩子们的知识教育,孩子们没有课本,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完全没有数学、假名、绘画、音乐这些项目。
教育内容就是让孩子们学会“笑”,学会说“谢谢”等基本礼仪。在日本小学教育中笔头作业很少,课后作业有时候仅仅是帮父母做一件家务,对父母说一句“我爱你”等。
中国学校教育更加侧重于知识的学习,日本的文化教育更注重实用性。相比较来说,中国学校教育可以为国家输出大量的人才,但是由于从小就是在知识中学习,缺乏在实践中体验,导致缺乏创新意识。或许过去19年里,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日本以19:1远远超过中国的其中一个原因。
四、中日大学教育方面的差异
从选课制度来看:基本上一学期的时间,大部门都是在修自己的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基本就是根据高考结束选择的。
而在日本,自己选择想要上课的课程,还有一段时间的试听期,这样自己有充分的选择空间,但是如果是对于那些毫无目的或者想要混分的话,这样的选课可能意义不会太大。
从考核制度来看:平时的话,日本的教育更偏重素质教育,老师留作业主要是要求学生提交报告(小论文),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写论文的能力,而中国则是仍然偏重于期中,期末等应试考试,但是也会算上平时分数作为考核内容之一。
从毕业后选择来看:日本有一种疏远高学历的倾向,因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大多是“企业人”,而不是高学历的硕士博士,所以大多数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而进修大学院的人则是少数, 在中国,本科生读研读博比较多,特别是近几年来考研的趋势上升。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
百度百科—日本现行教育制度
中国和日本在教育上差异性很大,日本在二战后能够迅速崛起,与他们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对比两国儿童教育观,既能进一步了解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也能在研究中给中国的儿童教育提供指导性的建议。笔者将从中日家庭教育观念以及学校教育方式两方面来进行论述中日教育文化的差异。以此分析中日教育模式下所教育成果的差异。一、中日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1.价值取向每个中国家庭中的孩子都曾听到过这样的话:“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在中国人口多而资源相对有限的社会,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才可以有一日得以出人头地。因此,中国众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以及令孩子通过快人一步的超前学习达到脱颖而出的目的。从而出现了每到周末各大补习班都人满为患。院子中越发见不到孩子们的身影,窗台的台灯亮至深夜也越来越平常。日本家庭教育理念中更注重于礼仪和素质教育,父母更关心孩子在学校中是否开心,是否能够融入学校的环境。相比于地位、金钱,团队意识在日本人的心中的地位尤为重要。因此,父母对孩子们的教育更多的投入在如何融入班级,融入小团队。他们强调的不是个人,而是个人在团队中的表现。因此,中国的“个人本位”教育理念与日本的“他人本位”观念的差异导致中日教育方式的不同,根本原因由于中国目前仍处在发展中,人口基数大而就业岗位相对较少导致竞争相对激烈。并且教育水平的落后导致中国优质教育资源非常稀少,也迫使如今许多中国家长不得不以抹杀儿童童年玩耍的权利而进行高压的精英教育。日本相较于中国教育水平非常发达且平均,小学中学不存在重点之分,师资力量的平均化也使得学生能更好的拥有相同的教育资源,从而减少其竞争压力。因此,不同的社会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教育思想,所以导致了孩子整体发展中的不同表现。2.教育方式中国和日本,同属于东方儒家文化圈,儒家文化讲究以家庭为基础,因此在教育模式上以家庭为主。但是中国家庭教育更多提及孩子树立远大的志向,却忽视了孩子相关品性的教育,过度放纵、宠溺孩子使得如今高分低能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反观日本,日本家庭更侧重于教育孩子意志磨练方面,从小就被教导要服从、忍耐、自省。日本幼儿园的传统之一便是冬日裸跑,以此锻炼孩子们的意志及身体。中国家长则更多的对此现象表示无法接受,中国以防止为主,预防感冒、害怕冻伤因此对孩童的保护做的无微不至,却让其失去了抵御寒风的能力;日本以适应为主,无论是天气还是社会环境,都强调适应大环境,适应社会,以此完善自我。在教育方式中,日本的教育方式显然更加适合增加孩子们身体抵抗力以及离开家庭后适应新环境的能力。3. 教育观念在中国,家长更习惯于使用:“乖、听话、有爱、有礼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这些词汇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家中要听父母的话,对待长辈要有礼貌,但是如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却在很多家庭中很少见到,过度的溺爱以及传统礼教的实施不力导致中国的孩子对于自己独立性人格以及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有所欠缺。在日本,“不妨碍他人”是为人处事的主旋律,这使得在日本社会中个体更具有责任感,自己份内的工作必须自己完成,不会给他人添麻烦。但是相应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日本老人无人赡养以及年轻人不堪重负而轻生的现象无减反增。这种“不妨碍他人”的思想也体现在不妨碍子女的生活,子女不用照顾老人,因此老人晚年的生活幸福保障力度不足。因此,教育观念的不同是不同社会问题的根源所在。互相取长补短,方能有所改善。二、学校教育方式的差异1.评价体系在中国,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主要由其学业成绩的高低来评判。只要小孩子学的好,不管干什么都可以认为是对的。因此,这也导致了在一些中小学校中,分数高的同学可以肆意歧视分低的同学而不受到他人的指点的现象,也导致了新年过节倘若成绩不理想便无法面对亲朋好友的自卑感。在这个过程中,会使一些学生的心态开始扭曲,渐渐打下“只要成绩好就可以获得圆满的人生” 的人生观。然而在日本,学校评判一个学生的好坏更多的是看其对于集体的融入程度以及通识教育。他们在幼儿园阶段没有课本,只有绘本。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完全没有数学、英语等课程,因此日本的小孩子在幼儿园中没有那么多的压力,更多的能令他们真正的玩起来,通过玩耍教会他们融入集体,学会微笑,学会说谢谢。不同的评价体系所带来的结果必然是不同的。中国填鸭式教育培养了非常多的高技术人才,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都拥有着不凡的学术能力,但是他们的社交能力以及为人处事能力相比于日本青年则逊色许多,这也导致了许多高校中存在着只会自己搞学术研究而不会与他人合作的现实,制约着中国科技水平的提升。日本教育的评价方式使得其学生拥有更好的为人处事的能力,但是专业性却不如中国人。他们依赖于集体的力量而非个人,因此在集体的努力下,往往面对诸多困难时拥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更有利的推动社会的发展。2.教育实用性许多中国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在学校中学了很多知识,如今步入社会后能用上的知识寥寥无几。以军训为例,中国 儿童接受的都是最简单的站军姿、队形之类的训练, 整个军训的时间也不长。而日本儿童的军训方式却不一样,不光没有家长的全程陪同,而且在军训内容上也和部队正规军训一样。比如日本儿童模拟战争时人员受伤的抢救场面,两个儿童全身军装用担架抬着伤员,一个女孩子模仿医务人员进行抢救治疗,而且是在雪天进行。可以看出日本儿童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更注重实用性,并非像中国一样注重形式。他们在校期间每 一项活动及课程的设置都有明确的目的,都能对儿童的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更早对于相关能力的培养与投入也使得日本人在步入社会后更加适应。
夫妻两人能够共同发表论文。
一般而言,夫妻两人能够共同发表论文。比如北京理工大学陈棋教授和北京大学周欢萍特聘研究员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
其实正常来说,科学家们共同合作进行研究并发表论文在学界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这则新闻却多了点浪漫气息。因为上面提到的陈棋教授和周欢萍教授除了是工作伙伴外,更是一对夫妻。所以夫妻两人能共同发表论文。
学术论文的特点:
学术论文的写作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衡量一个人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在学术论文撰写中,选题与选材是头等重要的问题。一篇学术论文的价值关键并不只在写作的技巧,也要注意研究工作本身。
在于你选择了什么课题,并在这个特定主题下选择了什么典型材料来表述研究成果。科学研究的实践证明,只有选择了有意义的课题,才有可能收到较好的研究成果,写出较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所以学术论文的选题和选材,是研究工作开展前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
不能相互挂名。对研究工作和论文撰写没有实际贡献的人员不宜在论文上署名,不得为私利在发表论文时相互挂名。科研论文是根据有价值的生产实践或科研课题写作的,具有原创性和独到性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