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大学生跟着导师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大学生跟着导师发表论文

在校生发论文,即使是研究生一般第一作者也是导师的名字。第二作者也有一定的含金量,例如工作后,凭职称需要发三篇论文,只需要一篇是第一作者即可,其他两篇就可以是第二或第三作者了,希望对楼主有些启示。

全国并不是所有学校都有保研资格的,有的大致是200所,其中985的保研比例是最高的,这个没有任何的疑问,是现实。因此普遍来说,保研的来自相对比较有名的院校,考研的大多来自不是那么有名的学校。在这个背景下,保研意味着选拔人才考研当然意味着选拔人才,但还有一点,就是保证公平。公平不是平等,我并不认为985和双非的学生是平等的,现实就是这样。但起码要保证公平。公平比平等保证了更底层的东西,即保证每个人有参与竞争的机会。我认为任何学校任何专业都不应该只招保研的学生。另外一方面,应该适当扩大保研资格学校的数量,尤其是适当增加在欠发达地区、双非学校保研的名额。下面我引用三句话:浙大党委副书记郑强曾经说过:“高考的一步领先,并不代表着你们步步领先,相反,恰恰很有可能由于高考所带来的一步领先,会导致你们丧失步步领先的激情和动力”。知乎上有个风气非常严重,唯出身论,唯学历论非常普遍。这样是很不好的。教育领域的阶级固化,也是教育问题。这样做无非是来自低一层次的非名校的学生或者阶级,通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人生的一大跨越,抢占了高一阶级的资源,并与很多曾经在高考遥遥领先的学生在研究生阶段,资源配置或者其他方面达到相同或者更高的水平。对于后者来说是很难接受的。这恰恰反映出了这些人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就是固步自封,固定观念所带来的。厦大副校长邬大光说过:“本来教育或者高等教育,它最重要的贡献是促进人的社会流动”。往往二本三本的学校的学生,不可否认,大多来自偏远地区,相对不是很富裕的农村地区。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大学构成社会一部分,也是有层层等级的。清北华五占据第一层级,其余副部级985占据第二层级,以此类推。但是只有促进不同地域,不同阶层大学生源的流动,这样的高等教育的环境才是良性的,否则马太效应就会越来越显著,教育环境会不稳定,而考研就是促进这种流动的重要方式。北师大在多少年来的宣传片上都有这么一句话:教育的目的在于人格的养成。这里人格的养成我的理解是,具有独立人格和尊严,具有独立思考的人的培养。研究生教育当然只是高等教育的一环,在高等教育的塔尖阶段。现实是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变成了导师发文章的机器,只是处在整个研究组“工作车间”的一个位置上,重复而单调。从而背离了教育的初衷,事实上,研究生阶段的硕士博士,毕业之后大多都不会继续科研。而人格的养成,却是教育的核心内容。遗憾的是,中国的现实社会是一个世俗化的社会,根植于利益而出发的。真正以上具有大视野,大格局,懂教育或者教育出身的教授或者校长,在广大的群体里是少数的,因此才会被一些形式化的标签所迷惑。二:为了切题,尝试回答题主的问题(题主的问题中“部分”这个词用的十分精妙)第一个问题,保研学生是不是总体来说比考研的素质高,我并不给出一个明确的结果,问题的关键在于“素质”的定义,到现在为止还是广泛的,模糊的,并没有一个比较完美的标准。记得在一期高教研究杂志上,也说明了这个情况。比如说保研的学生在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比统考的高0.6篇,平均成绩比考研的高2分,以及其他数据来证明保研的比统考的更加优秀,素质更好。但从调查的数据上看,本身样本数量就太少,另外所观察的时间还太短,根本不具有可信度,并且用研究生期间的考试平均分和论文数量这样的评价方式也是片面的,不合理的。有人说用发表论文的质量,问题是,如何定义论文的质量,看影响因子吗?看引用量吗?都不是。第二个问题,从最近几年各大高校都上调了考研复试和面试比例看,当然就说明了考研的趋向当然不是偏向单一高分数的初试。至于说科研能力,说实话,判断一个在22岁左右还没毕业的本科生的未来科研能力怎么样,就像判断十年后某个姑娘生男孩还是生女孩一样。即使是那些在本科阶段就发论文的学生,只能说明有一定的科研经历,但并不能说明科研能力,这是两码事。我相信这些有科研经历的同学们心里很清楚,真正的科研能力是什么。

联名发表,总有个先后,其实也没有什么的

一般导师比较值得骄傲的论文是不会带上学生的 而且第二作者基本没啥大用

跟着导师发表论文

最好别发,要是发了让导师就赔了。你最好把赔的还他

1、本科生不能跟着一位导师发表一篇权威论文然后免试读研。2、可以保研。如果本科学校有推免生名额就可以,然后报考导师的推免生。3、不能直接免试读研。至少需要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推免生复试并且需要通过网上推免系统填报志愿。

这就是中国的家长式治学方式。导师猛于虎也!

你了解一下,挂名导师与实际导师那个作为评委参加论文答辩?论文是否要公开发表?

大学跟着老师发表论文

对现在的大学生来说,发表论文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如果没有发表几篇论文,简历上都会少很多优势。今天说一说关于发表论文的流程。其实发表论文的流程很简单,主要由以下几点构成:

一、确定自己的发文方向,要向发表论文,一定要先确定自己要写什么样的论文,也就是论题是要确定下来,这样才会有了努力方向,不管是想要查资料,还是问老师心里都有底。

二、按照正确的格式写出文章,论文是有自己的格式的,不仅要写出来,格式也非常重要,什么字体,什么间距,字符等都需要格式。不知道的可以在网上搜一下,因为不同的专业需要的格式不一样。

三、文章查重,这是最重要的部分了,如果在查重方面过不了的话,文章是不会被发表出去的。论文查重的要求一般是10%-30%,只要在这些范围内就可以满足一般普刊的要求了。论文查重的网站有很多,常用的就是知网、万方、维普等,一般用得都是知网,其他网站也可以。查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公司最好用化名,而且内容尽量不要涉及敏感词,否则不容易通过。

四、确定杂志社,再投稿。当论文查重通过后,我们不能盲目的向杂志社投稿,也不能一稿多投,否则会被杂志社拉人黑名单。先要确定自己论文的类型最适合向哪个杂志社投稿,可以问问老师和学长学姐,他们都是很有经验的,当然,也可以在网上问。

五,投稿通过,了解杂志社的期数后等结果就可以了。

其实对于本科生发普刊就可以了,想要向前进步的话,就需要导师了,和一个好的导师一起发表论文一般专业性都很强。

在校生发论文,即使是研究生一般第一作者也是导师的名字。第二作者也有一定的含金量,例如工作后,凭职称需要发三篇论文,只需要一篇是第一作者即可,其他两篇就可以是第二或第三作者了,希望对楼主有些启示。

首先确定自己文章的方向进行书写;其次进行文章查重;最后确定期刊,投稿。

确实容易发一点,但是前提是你老师比较牛,如果一般的话和你自己发效果是一样的。含金量小很多,第二作者国内一般不认

大学里跟着老师发表论文

1.大一期间多参加一些各种各样的活动,校内的社团、志愿者,校外的义工等都可以。前提是好好学习,尽量不挂科,在这个基础上去参加活动,为自己下一步的大学生活做好铺垫。

2.大二和大三:实习对大学生来说很重要,但是要注意进厂打工和奶茶店等不属于实习,我们需要去投简历。其次就是多参加一些竞赛,跟着老师做一些项目、发表发表论文,考一些该考的证书,以此来提高自己简历的含金量和专业度。然后就是把参加的学生会之类的退了,因为含金量不高且会占用大量自己的时间。

3.大四:大四就需要按照自己的规划行动。如果想找工作的话就继续参加实习,注意关注自己学校的秋招校招,按时去投简历。如果想考公考研考编的话就去学自己需要学的东西就可以了。

全国并不是所有学校都有保研资格的,有的大致是200所,其中985的保研比例是最高的,这个没有任何的疑问,是现实。因此普遍来说,保研的来自相对比较有名的院校,考研的大多来自不是那么有名的学校。在这个背景下,保研意味着选拔人才考研当然意味着选拔人才,但还有一点,就是保证公平。公平不是平等,我并不认为985和双非的学生是平等的,现实就是这样。但起码要保证公平。公平比平等保证了更底层的东西,即保证每个人有参与竞争的机会。我认为任何学校任何专业都不应该只招保研的学生。

另外一方面,应该适当扩大保研资格学校的数量,尤其是适当增加在欠发达地区、双非学校保研的名额。下面我引用三句话:浙大党委副书记郑强曾经说过:“高考的一步领先,并不代表着你们步步领先,相反,恰恰很有可能由于高考所带来的一步领先,会导致你们丧失步步领先的激情和动力”。知乎上有个风气非常严重,唯出身论,唯学历论非常普遍。这样是很不好的。教育领域的阶级固化,也是教育问题。这样做无非是来自低一层次的非名校的学生或者阶级,通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人生的一大跨越,抢占了高一阶级的资源,并与很多曾经在高考遥遥领先的学生在研究生阶段,资源配置或者其他方面达到相同或者更高的水平。对于后者来说是很难接受的。这恰恰反映出了这些人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就是固步自封,固定观念所带来的。厦大副校长邬大光说过:“本来教育或者高等教育,它最重要的贡献是促进人的社会流动”。往往二本三本的学校的学生,不可否认,大多来自偏远地区,相对不是很富裕的农村地区。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大学构成社会一部分,也是有层层等级的。清北华五占据第一层级,其余副部级985占据第二层级,以此类推。但是只有促进不同地域,不同阶层大学生源的流动,这样的高等教育的环境才是良性的,否则马太效应就会越来越显著,教育环境会不稳定,而考研就是促进这种流动的重要方式现实是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变成了导师发文章的机器,只是处在整个研究组“工作车间”的一个位置上,重复而单调。从而背离了教育的初衷,事实上,研究生阶段的硕士博士,毕业之后大多都不会继续科研。而人格的养成,却是教育的核心内容。遗憾的是,中国的现实社会是一个世俗化的社会,根植于利益而出发的。真正以上具有大视野,大格局,懂教育或者教育出身的教授或者校长,在广大的群体里是少数的,因此才会被一些形式化的标签所迷惑。二:为了切题,尝试回答题主的问题(题主的问题中“部分”这个词用的十分精妙)第一个问题,保研学生是不是总体来说比考研的素质高,我并不给出一个明确的结果,问题的关键在于“素质”的定义,到现在为止还是广泛的,模糊的,并没有一个比较完美的标准。记得在一期高教研究杂志上,也说明了这个情况。比如说保研的学生在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比统考的高0.6篇,平均成绩比考研的高2分,以及其他数据来证明保研的比统考的更加优秀,素质更好。但从调查的数据上看,本身样本数量就太少,另外所观察的时间还太短,根本不具有可信度,并且用研究生期间的考试平均分和论文数量这样的评价方式也是片面的,不合理的。有人说我相信这些有科研经历的同学们心里很清楚,真正的科研能力是什么。

我是一个大专生,高考成绩下来的那一瞬间,我的脑子里出现了很多种声音,"就离分数线差四分,去复读吧,一年很快就过去的""复读?你看看你自己现在多大,本来就比别人大两岁,还要再大一岁吗""别浪费父母的钱了,家里还有个弟弟,在复读一年,要是最后成绩还是不理想,你这一辈子都要在阴影里度过了"......没错,我最后选择了不复读,年龄和资金都不允许我再重新开始,我开始寻找适合我的大专,开始默默承担自己选择的路。

大一,刚进入学校,感觉一切都很新奇,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做自己的人生规划,忙着去参加各种社团,忙着和朋友们打交道,那是一顿快乐且丰富的时光,不过,我现在是有点后悔的,大一的我,没有认真学习专业课,导致最后成绩在班级后几位,不过我的自理能力很好,毕竟高中就是住堂生,除了学习方面,其他方面我都处理的很好。第二学期由于疫情,我留在了家里,每天吃吃喝喝睡觉玩手机的生活,让我更加厌倦,我开始查阅资料,了解"专转本""四级考试"以及大专生的就业前景,我发现我不喜欢那之后的自己,我开始准备四级考试,开始早起背单词,开始做练习。后来,我开始喜欢上美妆,穿搭,农村孩子的假装很难理解这些,并不支持我买这些所谓无用的东西,我开始存钱,开始学习化妆,虽然得不到支持,但我是真的很喜欢美妆,哈哈哈

大二,也就是现在,这个学期,我去了解了"专转本"的机构和政策,最后报了"默默学",坚持每天去图书馆学习,我和我的两个朋友建立了学习搭子,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出去玩,日子过得虽然平淡但很充实,是我理想中的大学生活了。

2023年开始了,今年,给自己的规划是,拿到计算机二级证书,四级刷到550分,顺利通过教资科一科二,保持初心,不谈恋爱。2023我的新年愿望,第一,父母身体健康,日子平淡却很快乐,;第二,希望我真正做到"及时止损,及时行乐"。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2023,你我都要平安才好!

对现在的大学生来说,发表论文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如果没有发表几篇论文,简历上都会少很多优势。今天说一说关于发表论文的流程。其实发表论文的流程很简单,主要由以下几点构成:

一、确定自己的发文方向,要向发表论文,一定要先确定自己要写什么样的论文,也就是论题是要确定下来,这样才会有了努力方向,不管是想要查资料,还是问老师心里都有底。

二、按照正确的格式写出文章,论文是有自己的格式的,不仅要写出来,格式也非常重要,什么字体,什么间距,字符等都需要格式。不知道的可以在网上搜一下,因为不同的专业需要的格式不一样。

三、文章查重,这是最重要的部分了,如果在查重方面过不了的话,文章是不会被发表出去的。论文查重的要求一般是10%-30%,只要在这些范围内就可以满足一般普刊的要求了。论文查重的网站有很多,常用的就是知网、万方、维普等,一般用得都是知网,其他网站也可以。查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公司最好用化名,而且内容尽量不要涉及敏感词,否则不容易通过。

四、确定杂志社,再投稿。当论文查重通过后,我们不能盲目的向杂志社投稿,也不能一稿多投,否则会被杂志社拉人黑名单。先要确定自己论文的类型最适合向哪个杂志社投稿,可以问问老师和学长学姐,他们都是很有经验的,当然,也可以在网上问。

五,投稿通过,了解杂志社的期数后等结果就可以了。

其实对于本科生发普刊就可以了,想要向前进步的话,就需要导师了,和一个好的导师一起发表论文一般专业性都很强。

大学生发表论文跟着团队

你好,如果有需要,可以加扣详谈.

大学生发表论文的可以在本学校的学报里面发,也可以投一些学术期刊,网上找找也行,从学校的图书馆找也可以,学术会议也可以,就是版面费搞点投保,可以从网上投,多投几个试试,一般审稿的时间在半年左右,学术会议的周期比较短,也很好发表的

大学生期刊发表论文方法有那些?本科生如何发表期刊论文?看看下面吧!

本科生发表论文全攻略

本科生是很难发核心论文的,一般只有研究生才会发。

如果没有科研经历,发一篇普刊还是挺有用的,如果在保研的时候能加分,那就两篇甚至三篇,多多益善。

本人学的是工科,发论文相对简单一些,实际上有较新颖并且理论上可以实现的想法,就可以发文章。理科关键应该在于计算和推导,不用做出实物,有理论就可以写。文科不是很了解,不过文科要读很多书,看很多内容,所以写起来可能会难一点。

至于核心期刊,必须是经过试验验证或者严密的理论推导,对现有学术产生一定影响或者总结的文章才有可能发表的,并且周期长,对于现在大三的学生,已经来不及了。

好与坏

发论文也是对自己的一个综合水平认定。首先就是科研能力,说明你有足够的科研潜质,能够做出有价值的东西,有创新的想法。还有,你的写作能力过硬,很多人会在写作能力上被坑。如果你发的是英文文章,那更说明你的英语水平过硬。

但是发论文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涉及到很多方面。对自己的要求也会高很多,不仅是专业知识,也是自己写作水平的体现。无论是前期题目准备,做实验,实验总结以及结果分析,论文写作,后期的投稿、修改等等各方面都不容易。论文写作和常规的文章写作有很多不同,第一次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普刊也是。

对于知网、万维等网站收录的文章,上网周期很长,一年都不一定能够在网上看到你的文章,而且更多的是夭折了。

整个过程也大都靠自己摸索,没其他人会手把手教你该怎么做。更不可能像老师上课一样,督促你上课、交作业,几乎全靠自己。

接下来也都是自己一路发文所得,希望有帮助。

想清楚发论文为了什么

有人可能发论文为了出国。有论文在手,胜算大了很多,加很多分。之前的一个学长,虽然必修课挂了几门,绩点也不是很高。但最后去了美帝前二十的高校,他本科发了两篇文章,很是厉害。

有人可能为了保研。保研看的.项目很多,首先当然是成绩,然后是六级、论文、竞赛等等。如果成绩不是很好,有一篇论文在手会加很多分。

而且最重要的是,在保研面试的时候会问关于科研的问题,这几乎是必问的题目。当然如果你说本科没做过科研,那么肯定不会问,转而就会问专业课以及行业最新成果等,这些比说一说论文专利难了不是一个档次。

如果你能在科研的问题中回答出色,并且论文质量足够,那么你被录取的可能性就大了很多。这时候这篇论文起到的作用可能比成绩更大。有的学校甚至将论文作为保研名额的一个标准。

为了评奖加分。无论哪个学校,论文都是各种评奖评优的一个项目,而且加分很多。不过这个标准一直都躺在那里,因为大一大二很少有人发过论文,所以如果你发了,这篇论文的加分可能比成绩更好用。

为了工作。有一篇工作领域的论文,那么你的简历会多一个亮点。论文说明你在该领域有足够的研究,并且基础扎实。你在简历筛选这一关可以顺利通过,即使是面试这一关,你也多了一份保障。

如果你没想好到底要干什么,没有强烈发文章的意愿,那最好还是不要去尝试。

一篇完整论文出现,要经过很长时间,而且这中间还有很多煎熬。遇到的困难很多,更多的是你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如果不能坚持下来,很难做出成果,结果不仅浪费了时间、资源,也耽误了自己本来想做的事情,得不偿失。

前期准备

决定做了之后,要做很多准备。

首先是时间,什么时候开始。想发核心的话我建议最好大二下开始,因为这时候专业基础知识有了一些,另外核心周期在年至一年,这之前还要联系指导老师(本科生没有指导老师几乎不可能发上核心),准备素材、查找资料等。

如果是为了保研发普刊,大三下的二三月份是高峰期,平时普刊周期两到三个月,这段时间就要延长半个月左右。

知识准备。你要清楚自己究竟要做的是什么、写什么,隔行如隔山,写论文也是如此。本科学习知识不少,但是真正开始写论文你会发现自己知道的太少了,更多的是需要自己现学现卖,多查文献,搞懂细节,才能写出自己的文章。

找项目——抱老师大腿

项目不只是完成它就行了,做的结果、收获就可以写成论文或者申请专利。

学科竞赛。我相信每个专业的各种比赛都很多。如果你报名,会有一个自己的项目,可能是一个团队来完成。一旦拿到这个项目,而且你做的很好,就可以试着去总结一下。看看自己有没有创新点,有没有值得写的,最好能跟老师商量一下。

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这个每个大学应该都有,只不过多少的问题。每年春季学校都会下放相关文件,组织学生申请。

这个一般都是团队合作,这时候你可以试着找几个能合作的同学一起去找老师要一个项目,好好准备申请答辩。一旦做出成果你就可以发论文,而且有老师的帮助你会省很多事。

你是本科生,想发表论文,直接投寄给编辑部就可以了,如果他们认为可以,就会与你联系。不但不要一分钱,而且还可以拿稿费,不要找什么代理机构或者代理人了。如果投寄一次不成功,还可以再投。这叫“广种薄收”。告诉你吧,有一次我的一篇文章投寄了8次,终于还是发表了,我一分钱都没花。祝你成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