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卞萌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卞萌发表的论文

1903年10月18日,在北京创办军乐队的英国人赫德写信说,其乐队中的第一单簧管演奏者,一位很有前途的青年被保定的军乐队以四倍高薪聘走,这说明中国人演奏单簧管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 1922年10月,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成立后,单簧管演奏家穆志清先生曾前往任教。[2]经数十年的努力,到20世纪下半叶,我国单簧管艺术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不但有一些演奏家在国际比赛中获奖,①单簧管作品也在国际比赛中夺冠。②从60年代初起,国人开展了对单簧管艺术的研究,在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文章。笔者通过搜集、整理这些文献,回顾了单簧管艺术在我国发展的历史,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为促进单簧管艺术在我国发展,不揣冒昧草成此文,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一、 历史文献――从无到有,渐入佳境 笔者在1962年至2004年的我国大陆各类报刊上共搜集到77篇有关的单簧管文献,根据内容可分为作品介绍与分析、演奏技巧与教学、单簧管艺术史、乐器制造与技术四类,各类篇数及所占比例见下表。 在属于作品介绍与分析的11篇文章中,8篇介绍欧洲古典作品,只有3篇介绍中国作品。单簧管演奏界的老前辈张仁富先生在他不足700字的短文《简评三首单簧管独奏曲》中介绍了《苏北调变奏曲》(张梧编曲)、《回旋曲》(辛沪光作曲)和《抒情曲》(杨庶正作曲),指出单簧管演奏技术已有惊人的发展,“希望作曲家和演奏家之间更好建立创作上的友谊和联系,同时进行大胆创作”。[3]席伟泷先生在介绍陈其钢的一首单簧管独奏曲时说:“《晨歌》在旋律风格上保持了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的某些调式调性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旋律发展手法,使得音乐清新、明快且富有生气。还在乐器的性能上做文章,极大地发挥了单簧管与钢琴的表现特色。”他认为《晨歌》对我们有所启迪,其创作手法可以“运用于类似的现代音乐作品,尤其是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现代音乐作品中”。[4] 研究演奏技术的文献共36篇,占总数的46%。20世纪后半叶,国外的单簧管演奏家们已探索和介绍了循环换气、双吐、复音、颤音、滑音等新技法,但在上述36篇文章中,除刘波编译的《单簧管新音响》[5] 介绍复音演奏法、韦郁佩译的《复吐音与单簧管乐器》[6](注)2篇文章外,其他文章都没有触及任何新技法,只是介绍呼吸、运指、舌奏等最基本的技法。 在第三类文献中,李华山先生的《单簧管艺术史》较全面地介绍了单簧管艺术在西方的发展,这篇文章不仅介绍了乐器制造工艺的发展、作曲家对它的运用,还评价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作品。作者还特别提及了我国作曲家胡壁精的单簧管协奏曲《帕米尔之音》,指出它“很有特色,旋律很美,是一首很好的、受人喜爱的单簧管独奏作品”。[6] 在研究乐器制造与技术的16文献中,席伟泷、姜存发的《单簧管哨片研究》最突出,其研究方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文中通过电子显微镜拍摄的哨片纵断面照片和对演奏效果频谱的测试数据,证明芦竹经过防腐处理后制成的哨片音色更纯正、寿命也更长。作者还指出:浙江萧山和安徽凤阳出产的芦竹质量很好,但当地无人从事种植。[7] 这些文献按年代分期的结果如表二所示: 张仁富的短文《简评三首单簧管独奏曲》不仅是在20世纪60年代发表的唯一的文章,也是上个世纪发表的唯一介绍中国作品的文章。10年之中只有一篇文章发表出来,说明那时单簧管艺术在我国尚处在起步阶段,演奏技术与教学、艺术史、乐器制造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尚未开展起来。 70年代比60年代有所进步,发表的6篇文章中,除了一篇译文谈论演奏技法,其余5篇都是谈乐器制造与技术的,主要探讨如何制造哨片、嘴子等部件。因为当时正处在“xxxxx”时期,几乎不可能对单簧管作品进行介绍与分析,更没有条件研究单簧管艺术史,所以在这两方面“交白卷”并不奇怪。这一时期发表的文章总数已比60年代增加了许多,说明通过单簧管演奏家和制造家的努力,单簧管艺术这一时期在我国还是有所发展的。 随着改革开放,单簧管艺术也迎来了春天。8 0年代共发表24篇文献,是70年代的4倍。其中5篇有关单簧管艺术史论文的发表,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学术空白。在80年代发表的论文中有11篇研究演奏技术与教学的内容,占论文总数的45%以上,而且从数量上超90年代。其中大部分文章介绍呼吸、运指、舌奏等最基本的技法,说明当时大家比较注重基本演奏技法的探讨和教学。有关乐器制造与技术论文的数量比70年代也有所增加;但作品介绍与分析方面的论文数量和60年代相比却没有增加。 从表面看来,90年代发表的论文总数低于80年代,除作品介绍与分析方面的论文数量有所增加之外,其他类别的论文数量都有所下降,如乐器制造与技术方面的论文从7篇减到了2 篇。但这一时期的论文质量却比80年代有大幅度的提高。如前面提到的《单簧管哨片研究》一文便是90年代发表的,这篇文章的学术价值较高,引起国内外音乐学界的广泛注意。作品介绍与分析文献的从80年代的一篇增加到4篇,但其中没有一篇介绍中国作品,这是一个缺憾。 在21世纪的头4年中发表的论文数量不但超过20世纪90年代,也超过了上世纪发表论文最多的80年代。探讨演奏技法与教学方面的论文所占比例达到了55%以上,说明这是大家的关注的热点。可以预计,21世纪的头10年,单簧管文献发表的数量会达到历史最高点,如何在数量增加的同时保证和提高文章的质量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二、 学科发展――植根传统,放眼世界 我国单簧管艺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发展很快,研究领域不断拓宽,令人鼓舞。但笔者通过阅读文献看出,我们在单簧管学术研究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势必会影响单簧管艺术在我国的发展。 任何一门艺术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中的发展都不可能脱离她的传统文化土壤。卞萌在《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一书中认为:近百年来钢琴艺术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得到迅速的发展和茁壮成长,是因为中国人民把外来的“钢琴文化这一种子,播种在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8]要促进单簧管艺术在我国的发展,我们也必须把它播种在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音乐文化的土壤之中,然而在20世纪,我们在这一方面做得相当不够。为了在21世纪把单簧管艺术植根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我们必须做大力提倡创作、推广中国作品,学习传统音乐,及时总结经验,并尽快建立我国的单簧管教学体系。 我国钢琴界的老前辈胡伯亮教授在谈到建立中国钢琴学派这个重要问题时曾经指出:“要多多写出为中国人所接受、所欢迎的好作品来”。卞萌则认为:“有了优秀的中国作品,才能有自己的钢琴演奏方面的中国特点,才能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演奏特色来,否则建立中国钢琴学派就是一句空话”。[9]虽然50多年前,张仁富先生就希望作曲家和单簧管演奏家建立创作上的友谊和联系,中国作曲家也为单簧管创作了不少作品。(13( 已发表的单簧管文献中几乎只介绍和分析外国作品,很少介绍我国作品的现象,反映出演奏家们对中国作品兴趣不大的事实。与外国经典作品相比,现有的中国作品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写作技巧方面亦可能不够成熟。但演奏家们应当积极支持和鼓励我国作曲家在这方面进行尝试和努力,更应大力提倡演奏中国作品,促使更多更好的中国作品问世,只有积累一定数量的中国作品,单簧管艺术才有可能在我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张仁富先生在半个世纪前提出的建议,至今仍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演奏家急需增强与作曲家的友谊和合作,为能有好作品问世创造条件。 由于单簧管是外来乐器,所以有不少人认为学单簧管的人只要学好西方人的技巧就可以了,他们不需要也没有必要学习我国的传统音乐,而在我国传统音乐中也没有什么可以供他们学习和参考的技术与方法。事实证明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众所周知,20世纪后半叶单簧管演奏技法在西方有了很大的发展,而其中一些技法(如循环换气法)则是从东方学习到的。据王汉华先生研究:“最早使用循环换气法的当属我国的唢呐艺人。50年代初,我国笛子演奏家赵松庭成功地将这一技巧运用于笛子。国外的一些管乐演奏家也竞相学之,获得了一定的成功。”[10] 王汉华的文章早在1983年就发表了,而且那时,唢呐、笛子等民族乐器演奏家已经普遍掌握了这种方法,但我国大多数单簧管演奏家对它几乎全然不知。直到1998年,由国际单簧管协会(ICA)主办的单簧管艺术节在北京举行,当该协会主席斯普瑞博士(Dr.Robert-Spring)用这种源于中国的“新技法”演奏罗西尼的《引子、主题与变奏》时,我国的许多演奏家才第一次听到它的实际演奏,有的与会者甚至感慨地说:“这种方法我们过去连想都没敢想过!”。如果在50年代,能有一位单簧管演奏家不耻下问,向民间艺人或民族管乐器演奏家学习,我们可能早就掌握了这种技法,外国人则要来向我们学习这种方法了。循环换气法的“出口转内销”说明我们在努力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扩大与国外同行交流的同时,忽视了对本民族传统音乐、传统演奏技法的学习,也没有重视与国内民乐界同行的交流。如果我们在这一方面不能有所改进,单簧管艺术就永远不可能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土壤中植根,永远不可能在中国得到长足的发展。 目前,我国民族管乐界经过长期研究和实践,根据原来只用在长音上的循环换气法原理,发明了在吐音上应用循环换气法的方法,并已经在竹笛和唢呐等乐器上运用和推广。我们应当尽快地向他们学会这种换气法,不要让它再来一次“出口转内销”。 因为发展单簧管艺术,必须借鉴国外的经验,所以介绍单簧管在欧洲发展的历史是必要的,但更应当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这包括了总结单簧管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和总结我国制造单簧管的历史经验两方面的内容。现在,学生们还能从老师那里听到一些单簧管艺术在中国的早期发展史,如果我们如果不开展这项研究,把“口传”的记录下来,再过十几年,补写这段历史都将成为不可能的事。一种乐器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与该国制造此种乐器能力、规模和技术都有密切关系。钢琴和小提琴艺术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如果没有制造业的发展和制造技术的提高是不可想象的。目前单簧管制造及其技术的研究在我国是一个十分薄弱环节,我们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及时总结已有的经验,才能对单簧管艺术在我国的发展有所促进。 1980年,国际著名单簧管演奏家唐纳尔德?韦斯特莱克先生应邀访问我国时曾经认为“中国的语言很美,充分具备形成一个引人注目的中国单簧管学派的基本条件",他还预言中国“必将培养出震惊世界乐坛的艺术大师”。[12]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单簧管学派应当是我国单簧管界的一个远大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起中国独特的教学体系。因为教学是发展器乐艺术的中心环节,如果不对教学进行研究,教学质量不可能提高,后继乏人,根本就谈不上发展,更没有可能去建立学派了。据统计,仅在1979年到1990年间,中国钢琴界便发表了80多篇有关钢琴教学的论文,[11]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极大地促进了钢琴教学的发展,为我国选手攀登世界钢琴艺术的高峰和建立我国特有的钢琴学派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涉及演奏技术与教学的单簧管文献中介绍演奏技术的多,讨论教学问题的少。加强对单簧管教学的研究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21世纪,我们如果能够将单簧管艺术植根于有数千年历史的民族文化土壤中,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单簧管学派的伟大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 陶亚兵《中西音乐文化交流史稿》[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第210页。 [2]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二次修订板)[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第95页。 [3] 张仁富《简评三首单簧管独奏曲》[J],《人民音乐》,1962年9期第10页;席伟泷、陈其钢的《单簧管曲晨歌》[J],《交响》2001年9期。 [4] 尼・拉姆齐《复吐音与单簧管乐器》[J],《外国音乐参考资料》,1983年4―5期第183页;《单簧管新音响》[J],《黄钟》,1991年第1期。 [5] 李华山《单簧管艺术史》[J],《齐鲁艺苑》,1987年第1期第45页。 [6] 席伟泷、姜存发《单簧管哨片研究》[J],《黄钟》,1991年第2期。 [7]张仁富《简评三首单簧管独奏曲》[J],《人民音乐》,1962年第9期第10页。 [8]席伟泷、陈其钢的单簧管曲《晨歌》[J],《交响》,2001年第9期。 [9] 王汉华《“音不间断换气法”在管乐演奏中的运用》[J]《音乐艺术》,1983年第3期第50―53页。 [10]王端玮《与单簧管专家威斯特莱克的一席谈》[J],《音乐艺术》,1982年第1期第81页。 邸晓嫣 杭州师范学院音乐艺术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张宁)

当然是一本啦!虽然威海是分校,但校舍条件相当好的!比本校好很多,我都想要去了。一下是艺术学院的简介。 艺术学院简介 艺术学院筹建于1998年,于2001年正式招生,下设音乐学专业、舞蹈编导专业、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学院设施完备,有百余间琴房、多媒体教室、MIDI教室、电钢琴教室、舞蹈排练厅、合唱排练厅、管弦排练厅、民乐排练厅、音乐厅、计算机教学实验室、雕塑实验室、陶艺实验室、绘画临摹室、海纳设计中心等。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目前已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在音乐、舞蹈、美术界具有一定影响的骨干教师。现有教授14人,副教授1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8人,包括有来自八个国家留学归国任教的教师。现有兼职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钢琴、作曲教授赵晓生,声乐教授葛毅;解放军艺术学院声乐教授晁浩建;中央音乐学院钢琴博士、教授卞萌;加拿大多伦多音乐学院院长、声乐教授叶曲凌;意大利威尔弟音乐学院副院长、声乐教授路易吉�6�1马尔曹拉;北京舞蹈学院舞蹈教授刘建、张荫松;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教授蒋齐;中国美协理事、湖北省文联名誉主席周华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水天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专业教授余秉楠,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戴士和,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博导周长江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博导祝重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程向君等名家。艺术学院音乐、舞蹈系简介音乐、舞蹈系目前已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在音乐、舞蹈界具有一定影响的师资队伍,现有在校生392人,音乐学、舞蹈编导专业教师50名,来自德国、美国、芬兰、匈牙利等7个国家知名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生12人,国内外兼职教授17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达50%以上,是一支综合素质高、教学能力强,富有创新潜力的一流师资队伍,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建院以来,音乐、舞蹈系相继成功的举办了国际声乐大师班、国际室内乐大师班等系列活动;先后与日本名古屋大学、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达成合作办学意向,并于日本仓辅作阳大学艺术学院签署了“1+2+1”合作办学协议,教学定位上力争同国际接轨。目前音乐、舞蹈系的基础设施有:琴房84间、钢琴103台(其中价值80万元的斯坦威三角钢琴一台)、国内一流的音乐厅、MIDI实验室、电钢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舞蹈排练厅、合唱排练厅、西洋管弦乐排练厅和民族管弦乐排练厅以及价值60万元的户外灯光音响1套,并先后成立了威海地区第一个西洋管弦乐团、第一个民族管弦乐团、第一个专业合唱团。2006年起,招收了首批硕士研究生,目前正在积极筹备博士点的申报。几年来,音乐、舞蹈系遵循“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重创新”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全面素质的提高。学生参赛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百余项;多次应邀赴韩国参加艺术展演、参加“国际和平周”、“新年音乐会”等一系列大型演出活动,每年演出达几十场,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同时,音乐、舞蹈系教师在国家级、省级各类专业比赛中获奖50余项,并有5人次先后在国际各类专业比赛中获奖;出版学术专著近十部;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中国唱片总公司等出版发行个人CD 专集共3部等等。近年来音乐、舞蹈系在改革、发展、创新的探索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正如教育部评估专家组来音乐、舞蹈系考察时如是评价:山大分校艺术学院办的“有声有色”,相信年轻的音乐、舞蹈系正以其蓬勃生机和横空出世的大手笔,描绘明天的崭新画卷。

卞新发表的论文

1、美国品德教育的复兴及其启示.《学术论坛》.2007年第1期2、大学生职业决策中家庭因素分析及对策.《学术论坛》.2008年第6期3、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第8期4、高校促进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实效性研究.《职业时空》.2008年6月5、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中国校外教育》.2007年第12期6、理论的生活世界与实践的生活世界—胡塞尔与马克思的生活世界探析.《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七期7、中国高校多校区学生干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社科纵横》.2008年第7期8、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创新.《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7月第7期9、大学新生人际交往关系能力调查分析和优化提高研究.《教师》.2008年第4月10、高校辅导员拓展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平台的几点思考.《管理观察》.2008年7月第7期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陇东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亲你好,海洋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在线发表了由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张召儒副教授、周朦教授与合作者的研究论文“ Spatial Variations of Phytoplankton Biomass Controlled by River Plume Dynamics Over the Lower Changjiang Estuary and Adjacent Shelf Based on High-Resolution Observations ”。文章提出包含冲淡水锋面动力过程在内的一系列中小尺度过程是调控长江口及邻近陆架海域浮游植物量变化和藻华爆发的关键机制,为我们重新审视河口近海生态系统动力学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启示。文章在线发表后浏览量已达595次。文章发表于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该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为3.661。动力过程是调控河口和近海区域浮游植物量时空变化的重要因素。以往研究多是基于大面站调查结果,强调浊度和光限制的变化、地形诱导的上升流和黑潮次表层水入侵等中-大尺度过程对长江口附近海域浮游植物量和藻华发生的主导作用。本研究于2017年7月首次在长江口海域利用集成多传感器的拖曳式走航观测系统Acrobat(图1),获取了从河口到陆架海域的物理及生态要素的高时空分辨率观测断面(图2),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中-小尺度上的冲淡水锋面过程对长江口海域藻华爆发的控制作用,其中的关键因素包括锋面对物质的辐聚效应、真光层深度的变化及冲淡水扩散状态变化对浮游植物停留时间的延长等。该航次由张召儒副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周朦教授参与航次并担任技术指导,航次参与人员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钟贻森老师、高咏卉副教授及周朦教授团队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吴莹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同济大学许惠平教授团队。图1. 项目团队于2017年7月在长江口邻近海域开展的海上调查航次,该航次综合利用了近海拖曳式走航观测系统Acrobat、表层水走航系统、漂流浮标、站位采样等多种观测方式。图2. 长江口南槽至陆架海域断面水文、层结频率、有色溶解有机物、浊度、光合有效辐射、叶绿素浓度、营养盐和表层溶解氧等参数的高时空分辨率分布特征。文章指出,长江口邻近海域的浮游植物量空间变化受多重尺度动力过程的影响,其中冲淡水锋面过程对藻华的爆发起到决定性作用。初级生产力的出现起源于长江冲淡水主锋面所致的垂向层结及其对泥沙悬浮的抑制和对光照条件的改善,营养盐最大水平梯度发生在该区域,但其浓度的迅速下降主要由淡水和海水的混合所致。长江口藻华发生于冲淡水主锋面的露头位置(称之为表锋面),漂流浮标结果(图3)显示该位置存在显著的物质辐聚效应,是导致浮游植物汇聚和藻华发生的重要因素;同时,辐聚导致下降流的产生,进一步增加了真光层的深度;此外,锋面外海一侧存在波动信号,伴随了冲淡水运动由超临界状态向亚临界状态的转变,增加了冲淡水及其携带的浮游植物在表锋面附近的停留时间,为藻华的发生进一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图4)。图3. 航次中在长江口北港外侧释放的5个表层漂流浮标在124°E以西的漂流轨迹与速度。图(A)和(C)揭示了冲淡水表锋面附近流动状态的改变及其物质辐聚效应。图4. 多重尺度物理过程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量及相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调控作用与机理。本文第一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长聘教轨副教授张召儒,通讯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周朦教授和张召儒副教授,合作者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钟贻森老师、高咏卉副教授、张瑞峰副研究员、Walker Smith教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的张国森和江山博士。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长江口冲淡水的对流、扩散和物质转换综合过程”(41530960)资助,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周朦教授为该项目负责人,参加单位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同济大学。张召儒,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长聘教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本科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2014年至今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研究领域包括近海动力学、极地海洋-海冰动力学和海洋物理-生态耦合过程,目前已经在Progress in Oceanography, JGR-Oceans, Climate Dynamics,Ocean Modelling和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8篇。担任海洋学领域知名国际期刊Journal of Marine Systems责任编委,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期刊AGU Advances总编遴选委员会委员和Ocean Sciences Meeting主席遴选委员会委员。

李萌发表的论文

2014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校级研究中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校级:提琴制作研究中心、现代电子音乐中心、音乐治疗中心、嗓音研究中心 1987年至2012年,学院共取得科研成果奖87项,其中省部级以上61项。2013年,学院有国家级项目立项4项。 2013年国家级项目立项一览表 序号 项目批准号 负责人 课题名称 课题类别 课题经费(万) 1 12FYS008 王新华 16、17世家西方音乐音高组织体系之演变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15 2 12QKA100 温永红 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资助 40 3 13FYS006 项筱刚 李凌音乐评论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18 4 13AD003 王次炤 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30 中央音乐学院2011-2011年科研成果(论文)一览表 作者名称成果形式出版日期出版/发行单位杨民康德昂族情歌“阿坡翁”当代发展变异状况的考察与研究论文40575《民族艺术研究》李昕Some questions on the instruments used in “Qiuci” music论文2011-1-22Indiranagar Sangeetha Sabha(Regd Trust)India李昕My Understanding of African Pianism论文2011-12-8MRI Press,USA李昕A Brief review Of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Jazz –styled music in Shanghai论文2011-12-1MRI Press, USA杨民康云南布朗族风俗歌[索]的变异过程及其异文化解读论文2011-1-15《中国音乐学》吕钰秀移动的脚步移动的岁月―马兰农耕歌谣风论文2011-1-15台东杵音文化艺术团杨民康论音乐民族志书写的范式、结构及教学应用论文2011-1-8《音乐艺术》宋瑾后现代主义“小型叙事”与音乐人类学的田野作业论文2011-1-8《音乐艺术》娜木拉如何改进握弓姿势论文2011-1-5《小演奏家》宋学军短暂而辉煌的一部团史——记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论文2010-12-30《中央音乐学院学报》李昕African Music Study in China论文2010-12-15Composition in Africa and the Diaspora, Volume 2肖学俊《对“汗都春”现象的文化解释》论文2011-5-15《音乐研究》宋瑾后现代思想与音乐人类学论文2011-5-15《音乐与表演》娜木拉掌握大提琴把位的规律论文2011-5-13《小演奏家》陈荃有《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系列活动述评论文2011-4-1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和云峰《关于艺术管理专业教学的若干思考(2)——从中央音乐学院艺术管理专业四份教学计划看其教学模式与理念的更新》论文2011-3-25《中国音乐》袁静芳南北曲在明代佛教音乐中的传承与发展——兼析明钦定的《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论文2011-3-15《2010年两岸戏曲音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曾永义主编王次炤《音乐与文学》论文2011-3-13《人民政协报》娜木拉如何掌握正确的握弓方法论文2011-3-3小演奏家李晓冬《审美现代性视野中的西方音乐进程》论文2011-3-1《星海音乐学院学报》何宽钊浪漫主义的文化-美学阐释论文2011-3-1《中央音乐学院学报》胡银岳《二战后日本现代音乐发展研究》论文2011-3-1上海音乐学院杨民康少数民族学生的朋友和知心人——我所知道的田联韬老师论文2011-2-26《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刘悦《论李斯特清唱剧创作中的人文主义宗教思想内涵》论文2011-2-26《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宋瑾新历史主义音乐美学思想论文2011-2-15《交响》姚恒璐《我们这个时代的作曲家》论文2011-2-15《福建艺术》娜木拉如何做到与合作者默契配合论文2011-2-15小演奏家王次炤发人深省 以史为鉴——为《毛宇宽音乐文集》作序论文2011-2-12《人民音乐》王华对高等学校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和实物管理存在问题的探讨论文2011-2-8《中国经贸》宋瑾斯蒂芬·戴维斯的音乐美学思想论文2011-7-15《中国音乐学》杨民康德宏傣族佛教寺院的信众吟诵艺术及其文化变迁论文2011-7-1《民族艺术》杨民康论原生态民歌舞台展演的意义和作用——兼谈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几种文化保护与传承模式论文2011-7-1《音乐探索》肖学俊《汗都春平调音乐的传入及发展——锡伯族“汗都春”的历史与现状系列论文之二》论文2011-6-20《新疆艺术学院学报》田联韬藏文化圈边缘区跨界民族音乐研究论文2011-6-12《人民音乐》娜木拉关于拇指在按弦技巧中的重要性论文2011-6-7小演奏家杨民康论原生态民歌舞台展演的意义和作用论文2011-6-5《广播歌选》陈荃有中国音乐期刊:脚下的路该要如何走?论文2011-6-1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于润洋《乐之道——中国当代音乐美学名家访谈》论文2011-6-1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宋瑾斯克鲁顿的音乐美学思想论文2011-5-26《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张乐心关于中国贝多芬接受历史的几个问题论文2011-5-26《中央音乐学院学报》沈凡秀德理格奏鸣曲曲演奏CD2011-9-25北京东方影音公司娜木拉晨兴音乐桥论文2011-9-22《小演奏家》杨民康跨界族群与跨界音乐文化——中国语境下跨界族群音乐研究的意义和范畴论文2011-9-15《音乐研究》宋瑾感性学:去蔽与返魅论文2011-9-15《天籁》赵寒阳二胡学习中的几点经验论文2011-9-12《人民音乐》和云峰《再论“原生态”音乐》论文2011-9-1《音乐探索》盛原巴赫音乐与中国文化在澳门交汇论文2011-9-1澳门利马窦学社贾国平现代音乐在中国论文2011-9-1《人民日报》肖学俊《“汗都春”与锡伯族的多重文化认同》论文2011-8-26《中央音乐学院学报》袁静芳历史古老的北京智化寺音乐论文2011-8-15《东洋音乐研究》宋瑾言说音乐的三种术语及隐喻论文2011-8-15《交响》李淑琴中西音乐深度融合下的传奇歌剧——写在歌剧《白蛇传》荣获普利策奖之时论文2011-8-12《人民音乐》何宽钊歌剧“白蛇传”的美学思考论文2011-8-1《人民音乐》杨民康清代北京藏传佛教的道歌演唱与艺僧制度——兼论三世章嘉活佛对传承传播蒙藏佛教乐舞的贡献论文2011-7-25《黄钟》钱茸地域性声乐品种音乐分析新议论文2011-7-15《中国音乐学》杨民康论佛教丛林制度与佛教音乐风格区的相互关系论文2011-7-15《艺术百家》叶小钢《林泉——叶小纲音乐典藏》CD2011-7-15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刘悦《李斯特清唱剧创作的历史贡献》论文2011-7-15《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和云峰《知其难为而为之——关于当代“跨国族群”音乐文化研究难点透析》论文2011-11-15《音乐研究》李萌古筝盛世华章名家协奏曲音乐会《八面风》DVD2011-11-15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付涛涛融会贯通 独树一帜--杨儒怀教授对曲式与作品分析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创新论文2011-11-12《人民音乐》褚历《十番锣鼓的数列结构》论文2011-11-1《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于润洋《谈谈音乐学视域下的和声对位教学问题》论文2011-11-1《人民音乐》于润洋《席曼诺夫斯基的艺术人生》论文2011-11-1《艺术评论》周耀群《2009年西方音乐史研究综述》(中国音乐年鉴条目)论文2011-11-1文化艺术出版社曹晓青中国手风琴新作品专辑CD2011-11-1中国唱片总公司戴嘉枋论“文革”后期对传统音乐的秘密“抢救”论文2011-10-25《黄钟》李起敏罗贯中的理想国探求-走出国家政权更迭的轮回论文2011-10-22《东平湖》杨民康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仪式音乐的新变异论文2011-10-15《世界宗教文化》周海宏感性的智慧与内心的真情——借为秦文琛作品评论集作序而作的自我表白论文2011-10-12《人民音乐》何宽钊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和声及德彪西印象主义和声的哲学-美学阐释论文2011-10-1《音乐研究》李起敏借得铁干银钩笔来传雪域春消息论文2011-10-1台湾《美丽宝岛》月刊社潘澜略论席曼诺夫斯基晚期创作中的民族性论文2011-10-1《艺术评论》和云峰《辛勤耕耘一甲子 桃李芬芳忆往昔——中央音乐学院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调查、研究、教学60年》论文2011-12-25《中国音乐》和云峰《藏传佛教及其音乐在摩梭人社会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论文2011-9-25《云南艺术学院学报》和云峰《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理论及案例分析课的设置理念与若干思考》论文2011-9-25《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杨民康从聂耳日记看其音乐创作的乡土因缘和传统回归论文2011-9-25《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李萌古筝《盛世华章》--《铜鼓舞》CD2011-12-15天天艺术出版夏苒记第四届中国ConTempo&瑞士Cultruescapes新室内乐作曲比赛暨Contempo Primo现代室内乐团培训计划论文2011-12-15《2010中国新音乐年鉴》 馆藏资源截至2011年8月19日,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面积4780平方米,馆藏图书乐谱、音像资料、音乐期刊等各种载体形态的资料逾47万件(册),包括古琴、琵琶文字谱、寺庙音乐工尺谱、传统民族乐器演奏谱等珍贵资料,以及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外国作品。另外还有不同语种的专业理论及工具书7.5万余册,音乐期刊1万余册,音像资料22.6万余件,是中国最大的专业音乐图书馆。同时,数字图书馆还拥有《馆藏音乐书籍全文库》、《馆藏音乐乐谱全文库》、《音乐核心期刊全文库》、《馆藏音像资料点播库》等数据库。电子资源覆盖书籍、乐谱、期刊、音视频,是国内目前最大的专业音乐电子资源库。图书馆还收藏有中国现代作曲家的资料及手稿,以及许多珍贵的文字和音响资料。1997年,该馆加入了国际音乐图书馆协会(IAML),成为国内的第一个会员馆。 学术期刊学术性季刊《中央音乐学院学报》是全国艺术类中文社科核心期刊中唯一拥有教育部名栏的期刊,2010年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榜样观后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榜样者,值得学习的人或事也,如《榜样》中人事乎!《榜样》中人,皆当代中国之脊梁也;其中事,乃中华精神之所存也。观诸《榜样》,则心神涤荡,使人常思圣贤事也。

《榜样》中人皆令人含泪敬之,吾最感怀者,乃山村教师支月英。彼生之最美流年,尽付与乡村童子,以此生之甘洌,育二代之英华,忘家中有女尚幼,予爱给留守儿童。思器材之不得,常捐资以蓄之。路崎岖而无车,唯挑之以徒步。置眼疾于不顾,生有求而急之。如是循循三六载,从无一日怨言中。

支师之德如星辉璀璨,于幽深处照亮心程,给人力量。支师之行若大山厚重,在闭塞地开门凿窗,催人向上。育人之业,功德无量!想当初孔子育三千弟子,如今支师教一千英才,兢兢业业,皆是圣人之功。

其可贵也,贵在坚守初心,弃浮世名利,安贫乐道而已。放眼斯世,不安贫贱之人甚多,汲汲于富贵者无数,尤彰其贵。想如支之人亦有,见支行得彰,皆以当世不没此德而共快。支师事业,不惟于深山处才立,更立于当职之中。于当下之职,尽未竟之心,不敢丝毫怠慢,乃无愧于己于人。

《榜样》光辉熠熠,让人长叹而思齐!

xx年10月24日,距《榜样4》开播已经是第4天了。4天前的上午,阳光明媚、微风不燥,一份以学习《榜样4》为题的战书悄然而至,由此拉开了小伙伴与我历时四天之久,一场关于“学习榜样”的博弈。

第一回合:当学习榜样“简、俭、减”遇上“吃亏书记”李连成,侥幸平局。小伙伴以“简、俭、减”为突破口,论述了学习榜样要“简”,掌握精髓、化繁为简,把简单做到不简单;要“俭”,俭从心起、持之以俭,把俭融入生活;要“减”,减去所有附加,达到“我将无我、注重实干”的境界。反观我自己,在第一次观看期间,“吃亏书记”李连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干部吃亏学”使我感触良多,在基层工作的我,深知好干部的重要性,而干部们普遍缺乏的便是一种如李书记般的吃亏精神,还记得视频中“李书记搬家,全村居民敲锣打鼓给李书记送牌匾”,这就是群众认可的好干部最真实的写照。第一回合的比赛暂告一段落,而我们关于榜样的学习才刚刚开始……

第二回合:当本色英雄“张富清”遇上写给自己的“一封信”,侥幸平局。一起参加比赛的小伙伴也是一名退役军人,对老班长张富清的感情尤为至深,故以老英雄张富清为题眼进行了第二轮的对垒,我从他的文章中仿佛再一次听到了“初心”英雄张富清“一生为民、为人民随时可以牺牲一切”的铿锵誓言!我以自己的生日为契机,结合观看《榜样4》所想所悟,回顾两年来的工作经历,给24岁的自己写了一封信,时刻提醒自己作为一名选调生,要牢记自己的初心、使命,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第二回合的比赛也已结束,对榜样的学习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万众期待的第三回合也随之到来……

第三回合:当未知遇上未知,答案即将揭晓。眼看比赛即将落下帷幕,我决定像《榜样4》中的众多榜样们一样,回归本心,以这场别出心裁的比赛为题,写下最后一个回合的学习榜样心得。我要像“本色”英雄张富清一样,初心不改、勇往直前;我要像“吃亏”书记李连成一样,学会吃亏、造福人民;我要像“绚烂夏花”黄文秀一样,脱贫路上,一个不能少;我要像“大湖鸿雁”唐真亚一样,暖心邮路,传递大爱;我要像环卫“天使”李萌一样,用一人脏换得万家净;我要像扶贫“硬汉”隋耀达一样,我不能走,我要带更多的人走出贫困;我要像揽月“天团”嫦娥四号任务团队一样,做夜空中最亮的星,实现最难实现的梦!

何其幸运,在共产党员网上遇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同写作,一起进步,不论比赛结果如何,这场关于“学习榜样”的博弈,注定我们都是最大的赢家。

昨日,央视播出了专题节目《榜样4》,在基层掀起了一股学榜样、践初心的热潮。片中,一个个平凡的人物,铸就着一个个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被人亲切地统称为“中国梦”。

梦想乃人生之志向、之目标、之信仰,有梦则有源源不绝的力量奋勇向前。

人都应当有梦。古人云“人无志,非人也”“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做人若没有梦想,就如同行尸走肉,没有灵魂,没有目标,即使忙忙碌碌却毫无收获。“无志者,天才可归于平庸;有志者垄亩亦可飞鸿鹄。”拥有伟大梦想、远大志向,并为之拼搏奋斗,岂不快哉!没有目标如同无头苍蝇,荒废懈怠,虚度光阴,真可谓“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你可以向生活低头,向现实妥协,却唯独不能抛弃梦想,唯有梦想为你指引前进的方向,为你提供前进的力量。今人也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有梦要趁早,早立志,立长志,常反思。年轻人一早树立明确的目标,才能行事果决,一往无前,而不像无头苍蝇乱转一通,蹉跎岁月。

“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州说,“小时候听老师讲起院士、科学家们的事迹,特别佩服他们,崇拜他们。没想到长大后,自己能够有幸和院士、科学家们一起奋斗,真的从心底里感到光荣。”幼时从崇拜到立志,不分昼夜,击败了一个又一个拦路虎,再到现在成为人民的榜样。立长志就是为自己立一个长期目标,超着这个方向不断进取,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古人说“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长立志”,今天立这个志,明天立那个志,碰到困难就重新立志,改弦易辙,这山望着那山高。立志一定要切实际,而不是遇到挫折困难就退缩想换个容易的目标,最终浑浑噩噩,一事无成。立志应志存高远,而不是好高骛远,怀揣符合自身实际的梦想,从而持之以恒的去打拼实现梦想。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应该有精益求精的态度和追求,你若得过且过,生活就注定还你潦草一生。

常反思是指,有的时候,梦想太远根本不可能达到时,则需要思考目标的合理性、可行性,适时调整方向,调整脚步再出发。有梦你就追,坚持追梦别怕痛。树立了远大的志向,付诸行动,追梦之路必定艰难重重,若是遇到困难便畏难退缩,则注定有志难酬。没有坚持,袁隆平就不会成为“杂交水稻之父”;没有坚持,中国“山寨”不会成为中国“制造”;没有坚持,就不可能成就发达便利的交通网络,就不可能实现“早上在温州吃肉汤糯米饭,晚上在重庆吃麻辣火锅”这等平常之事。要实现梦想,贵在坚持,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定力,咬牙坚持下去,一百里必将到达。

人生只此一遭,内心强大些,目标明确些,梦想远大些,努力拼搏些。有了梦想你就去追,不妨“年轻气盛”一些,莫等闲!

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4》专题节目,10月21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观后令人动容,我们不由自主地为这些榜样们“点赞”。

以身许党、以身许国,故为榜;忠诚为民、心中无我,乃为样。张富清、李连成、黄文秀、唐真亚……这一连串闪亮的名字,如同天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我们勇毅前行。榜样是旗帜,更是镜子,让我们每名党员干部受到一次灵魂深处的人心大洗礼。

榜样精神能洗“思想尘”,彰显人生本色。张富清在战争年代英勇拼杀、立下赫功,在和平时期选择留在偏远的来凤县;李连成敢于吃亏、乐于吃亏,让西辛庄旧貌换新颜,老百姓走上致富之路;黄文秀放弃城市的繁华优渥,毅然选择到脱贫攻坚一线……他们身上都散发着一种精神特质,那就是忠诚。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国家忠诚,故而,都能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党员、公仆、军人、青年干部、科研人的本色赤足。以此精神去洗思想之尘,我们便能在公与私、义与利、得与失之间正确抉择,过出自己的本色人生。

榜样力量能洗“行为垢”,唱响奋斗乐章。“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每一位榜样身上莫不镌刻着“奋斗”二字,以此不断推进为党为国为民的事业。李连成用奋斗解难题,黄文秀用奋斗啃“硬骨头”,唐真亚用奋斗铸就一条爱心、致富邮路,李萌用奋斗换来“万家净”,嫦娥四号科研团队用奋斗取得“当今世界殊”的成就。感受着这强大的奋斗力量,我们能不被感染吗?不要畏艰怕难,不要停滞不前,奋斗可以让平凡人获得不平凡的人生、创造不平凡的成就,因为时光不负奋斗人。

榜样品格能洗“浮杂气”,厚植坚守情怀。工作苦累,每天划船xx年如一日,甘当洪泽湖“太湖鸿雁”,唐真亚怎么如此“执拗”?放着海南省城的公务员不当,跑到落后村庄当第一书记,挂职期满主动要求继续,隋耀达为何这样“痴傻”?不去做旅行社导游,却做了别人看来不体面的抽粪工,一干就是八年,李萌怎会这般“能忍”?只因坚守,为初心而坚守。在我们当下这个充满各种诱惑、拥有多种可能性的时代,人心思变是常态,强调坚守似乎没有多大意义。但,总有些东西不能变,如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精忠报国的家国情怀。故变革时代更需坚守。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应去除各种“浮杂气”,拥有坚守情怀,这样才能不忘初心,推动国家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榜样是最好的“思想清尘剂”、最强的“行为去垢灵”、最真的“品格提升药”,最是榜样“洗”人心,能洗去种种不良之物,提振我们的精气神,升级我们的意念行,从而邂逅最美的自己、最有价值的人生,由微尘一步步化为星辰。

今天,医院组织观看主题片《榜样》,吴孟超同志既是党和政府对他个人多年努力奋斗、无私奉献的奖励,也是全国医药卫生界的骄傲和光荣。

吴孟超同志是我国肝脏外科的主要创始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曾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年高德勋的裘法祖院士评价他是:医德高尚、医术高超;勤于学习、善于实践、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超越中创新,在创新中超越。

吴孟超同志从1956年开始肝脏解剖的研究,提出了肝脏临床解剖新见解,奠定了我国肝脏外科的基础。上世纪60年代,他突破肝脏手术禁区,成功进行了以中肝叶切除术为代表的一系列标志性手术,创立了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领域,率先提出“肝癌复发再手术”的观点,延长了许多肝癌患者的生命。他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培养了大批高水平专业人才。作为一名医生,他在50多年的临床工作中,为13600多名患者解除了病痛;作为一名医学科技工作者,他发表学术论文796篇,主编《黄家驷外科学》等专著15部,获得国家、军队、省部级科技奖励26项,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称号,被国际肝胆胰协会授予“杰出成就奖”。在这些巨大的成就里面,饱含着吴孟超同志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和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理想,无不凝聚着他对患者的关爱之情和对医学创新的不懈追求,是他忠于人民健康事业的真实写照。

吴孟超同志在谈到自己从医五十年感悟时说,作为一名医生,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医德比医术更重要,而敬业精神至关重要。敬业精神就是要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地为人民服务;就是要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解除痛苦;就是要对工作精益求精,对技术刻苦钻研,对患者极端负责;就是要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只有把自己的个人前途置于党、国家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会有所发展、有所提高、有所进步、有所作为,才能成为一名受病人欢迎的好医生。他说过:职业道德是敬业精神的具体体现,爱心是医生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把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痛他们之所痛,苦他们之所苦;必须捧出一颗真诚的心,伸出一双温暖的手。他经常告诫自己的学生和年轻医生:“看病收红包,就会玷污医生神圣的称号。”

他说过,一个人不论职位有多高,技能有多强,毕竟是社会中的一员,一个集体也毕竟是社会的一小部分。社会给予了我们一切,我们每个医务工作者也必须忠实服务于社会,医务工作者必须具有社会责任感。50多年前,当他听到一名外国专家断言,中国的肝脏外科起码落后国外二、三十年时,就坚定了献身中国肝胆外科事业的志向。几十年如一日,夜以继日,刻苦钻研,殚尽竭力,勇于创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医学难题,亲手为数以万计的患者施行手术。今年已经83岁的吴孟超同志,仍然奋战在医疗、科研、教学的第一线。他曾经对同志们说,希望自己倒在手术台上,那会是最幸福的。面对国家颁发的500万元的奖金,吴孟超同志一分钱不留,全部投入到科研事业和人才培养上。面对党和国家给予的崇高荣誉,他说要感谢支持他的每位患者,表示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与病人肝胆相照,为肝胆外科事业奋斗终生。以上这一切,使吴孟超同志成为全国医疗卫生战线的杰出代表,成为数百万医务人员学习的光辉榜样。

当前,广大群众对于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反映强烈,对于少数医务人员服务态度生硬,不负责任,收受红包回扣,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强烈不满。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多,成为医疗服务中的.一个突出矛盾。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吴孟超同志立志、求索、创新、奉献的精神和关爱、忠诚、无私、服务的实践,给了我们启迪和教诲。他一切为了病人,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把恢复病人的健康,作为自己最大的快乐。吴孟超同志的精神和品格,闪耀着时代的光辉,实践着人民的期望。

卫生部号召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向吴孟超同志学习,学习他热爱人民、爱岗敬业,极端负责、精益求精,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

一、学习他以保护人民健康为己任的崇高思想,做人民信任的好医生

医疗卫生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与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党中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医疗卫生行业担负着繁重任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医疗卫生行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群众从医疗卫生服务中,看能否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看党风政风建设是否取得成效,看政府管理水平是否有所提高,看社会是否公平和谐。群众衡量医疗卫生工作的成效,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看医务人员能否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能否努力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医疗卫生工作关系党和政府工作的全局,医疗卫生工作者担负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和职责。

我经常听到一些医务人员议论,说现在医生不好当,吃苦受累冒风险,病人不信任、不满意,还承受媒体批评和舆论压力。客观地讲,这些情况确实存在,出现这些问题的社会原因也很多,不能单纯责怪医务人员。但是,医疗卫生服务是公共服务的一个窗口,群众对卫生工作的评价主要看医疗卫生服务。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们不能怨天尤人、知难而退,更不能随波逐流,应该迎难而上,为国分忧,为民解愁。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我们不能无动于衷,不能漠然处之。应该坚持从我做起,从能够解决的问题做起,坚持以患者为本,牢固树立忠实为病人服务的观念,从患者病情出发,从群众的承受能力出发,维护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努力为群众减轻负担。广大医务工作者要学习吴孟超同志以维护人民健康为己任的思想品德,坚持以忠实服务为荣,谋取私利为耻;坚持为患者着想,因病施治,合理用药,采用适宜医疗技术;坚持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公平、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广大医务工作者都应该认识到,我们的技术和才能是党和人民培养的结果,我们只有忠诚为群众服务的义务,没有利用医疗技术谋取私利的权力。这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品格。

二、学习吴孟超同志崇尚医德、恪尽职守的精神,捍卫医学圣洁和尊严

医疗服务承担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崇高使命,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在一定意义上讲,决定着患者的生死存亡。自古以来,许多著名的医学大家对医疗行业的职业道德问题做过许多精辟的阐述,古人曰:“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方》中说:“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这是何等高尚的品格!“无德不成医”、“悬壶济世”、“大医精诚”影响了几十代医务工作者,教育熏陶了无数的良医、名医。在吴孟超同志身上,既能够看到我国医务工作者继承的良好传统美德,又体现了开拓创新、探索求实的时代特征。在我国的医疗卫生队伍中,绝大多数医务人员秉承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宗旨,刻苦钻研,忠实服务,为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尽职尽责。但是,也有少数医务人员见利忘义,为了一己之利而损害群众利益,有的甚至接受赂,为不法药商追求暴利大开方便之门。最近媒体揭露的高额医疗费用事件、多名医务人员收受回扣案件等,不仅给医院造成恶劣影响,也给全国卫生系统带来了严重损害。我希望这些同志猛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一切向钱看,并不是唯利是图,并不是物质利益高于一切。如果为追求物质利益而丢掉精神追求和人生准则,那就失去了医务工作者起码的道德标准,失去了作为一名医生的资格。医务工作者在任何条件下,都必须坚持医疗行业的职业操守,不能让物欲玷污“大医精诚”和白衣天使的良好社会形象。吴孟超同志说,医生看病要重在多看、多问、多听、多做,为病人选择既便宜又能解决病痛的办法,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这应该成为所有医务工作者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最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等110家医院联合倡议,在全国实施“人民医生”行动。希望广大医务人员以积极的姿态面对患者和社会,秉承“吸纳民声、取信于民”的原则,向不良医疗行为宣战,努力践行“人民医生”的职责;希望全国医疗卫生工作者迅速行动,捍卫医学的圣洁和尊严。

三、学习吴孟超同志刻苦钻研,敢于创新的意志,勇攀医学高峰

医疗服务具有高技术、高风险的特点。由于人体医学的极端复杂性,人类还不能完全战胜各类疾病,治疗中也有发生意外的可能。在群众不理解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医疗纠纷。因此,有些医务人员为了保护自己,不愿冒风险抢救病人;也有些医生为患者做很多不必要的检查。吴孟超同志认为,这样做的人不是真正的医生。医生应该尽心尽力,哪怕有1%的希望,都要做100%的努力去争取。如果医生首先考虑自己的得失,就不是好医生。只要你真正做到了科学、合理,工作都做到家了,就不应该怕。作为一个有崇高敬业精神的人,应当对技术精益求精,应当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为社会,为人民做出更大贡献。

医学进步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现在采用的技术都是无数医学前辈甘冒风险,孜孜以求,辛勤努力,不断钻研的结果。目前,医学和临床实践中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有许多疑难疾病等待我们去攻克,这是医务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全国的医务工作者,都应该向吴孟超同志那样,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攀登医学高峰。

四、学习吴孟超同志尊重患者、理解患者、关爱患者的优秀品德,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伴随着疾病和医疗服务而出现,只要有医疗服务活动,就存在医患关系,不是和谐的医患关系,就是紧张的医患关系。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共同目标是战胜疾病,减少痛苦,保障健康和生命安全。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应该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的和谐关系。

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加,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缺乏沟通、缺乏相互理解,不能换位思考。部分医务人员不信任群众,不能设身处地替患者着想,把患者当成可能发生纠纷的追究者,让患者做许多不必要的检查,过多考虑自身利益;有些患者对医务人员也缺乏理解,不了解医学的复杂性,不相信医生,甚至不择手段地寻找医生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医患双方成了对立面,医患关系还能够和谐吗?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同志、朋友、亲人之间的关系。患者有病投医,是相信医生,医生应该忠实地为他们服务,减轻痛苦,减少负担,绝大多数病人对医务人员会抱有感激之情。反之,如果医生服务态度差,服务质量低,医疗费用高,医患之间缺乏感情交流,甚至使患者增加生理、心理和经济负担,就难以得到群众的谅解。如果患者不以医生为朋友,处处提防,甚至围攻、伤害医务人员,医生也不可能全身心地从事医疗服务。因此,医患之间的沟通应该加强心灵沟通和感情交流。医务人员要转变服务理念,提高医疗质量,尊重病人,理解患者,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把病人担心的问题讲清楚、说明白,帮助患者选择既保证医疗质量,又能够减少费用支出的治疗方法。患者也应该尊重医生,积极配合医生同病魔做斗争。

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是主导的方面。医疗机构必须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办院宗旨,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完善医患沟通制度、投诉处理制度,及时受理和处理病人投诉,定期收集病人对医疗服务的意见,并努力改进工作。医务人员必须尊重和维护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体恤患者的痛苦,同情患者的困难,尊重患者的意愿,努力让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患者也要信任医务人员,体谅他们的难处和医疗活动高技术、高风险的特点。只要我们善待患者,加强沟通,为患者着想,提供温馨、细心、爱心和耐心的服务,就会赢得患者的尊重和认同,就会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

卫生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医疗卫生事业是光荣而崇高的事业。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希望全国的医务工作者以吴孟超同志为榜样,振奋精神,扎实工作,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人人争做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忠诚卫士,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更大的力量。

西南大学卞天发表的论文

闫小培:女,1956年3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副市长。198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地理教育专业,获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82-1990年在西南师范大学任教,1991年3月至今在中山大学任教。现任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地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副理事长;曾任国际地理联合会(IGU)人口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兼任《地理科学》(英文版)、《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城市规划》、《国外城市规划》、《规划师》、《现代城市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等杂志编委。兼任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副主委、致公党中央委员、广东省人大常委。闫小培从事城市地理、地理专业英语和城市发展学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任负责人之一的城市地理学课程被列为中山大学和广东省重点建设课程。闫小培从事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等领域的研究工作。1990年代以来,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建设部与广东省政府合作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国际合作项目2项、与香港合作项目2项,主持地方政府委托项目10余项。作为主要研究者,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自1990年以来,已在《地理学报》、《地理科学》、《Journal of Chinese Geography》(《地理学报》英文版)、《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地理科学》英文版)、《地理研究》、《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热带地理》、《中山大学学报》、《城市规划》、《国外城市规划》、《城市问题》、《城市研究》、《城市》、《Urban Geography》(美国)、《GeoJournal》(德国)、《Journal of Geography Education》(韩国)等国内外主要地理和规划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4本。闫小培曾获广东省高校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学术专著一等奖、中山大学先进科技工作者、中山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广东省政协优秀提案奖、中山大学地学院优秀班主任、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称号。周介铭:男,1956年5月生于四川省成都市,汉族,教授,四川师范大学校长。1982年7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1982-1985年在兰州商学院贸易经济系、西北民族学院民族贸易系任教师,1985-1990年任四川师范大学地理系讲师、副系主任,1990-1997年任四川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教务处副处长、处长,1997-2003年任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2003年至今任四川师范大学校长。周介铭主要从事人文地理学的教学与研究,特别是在国土规划与整治,土地资源经济评价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多次承担国家计委、国土资源部、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云南省土地局、四川省教育厅及各级地方政府下达的科研课题。他主持和承担的《成都市国土总体规划》项目获国家计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主持和承担的《都江堰市区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研究》项目获国家土地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主持和承担的《AUTOPLY县级土地利用现状及变更调查信息管理系统》项目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他主持和承担的项目还多次获得国家土地管理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并于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除承担大量科研项目外,他还出版了3本专著,并在各类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周介铭在教学与教学管理上也有较深的研究,先后两次获得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他是四川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人文地理学硕士点的学术带头人,招收资源评价方向的研究生。周介铭现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四川省地理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土地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国土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土地估价师协会副会长,并于1998年起连续两届受聘为四川省科技顾问团顾问。王一鸣: 副院长, 研究员,博导,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59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地理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硕士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地理系。1989年7月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国家计委国土地区研究所和宏观经济研究院工作,历任室主任、所长助理、副所长,院长助理。2001年1月任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2003年兼任国家发改委国土地区研究所所长。2005年2月任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主持院日常工作。主要著作: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知识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十五”计划时期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主要学术论文:西部大开发要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先导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若干问题研究领导干部宏观经济管理知识读本“十五”计划时期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许炯心: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8年12月出生于四川省。1977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地理系;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此后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1986年9月-1987年7月在荷兰国际地学与航测学院进修。1995年5月-1996年7月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客座教授。现任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地貌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水利学会泥沙专业委员会委员;《地理研究》编委,Journal of Chinese Geography 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IE索引刊物)编委。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河流地貌、流域侵蚀产沙和河流泥沙灾害方面的研究工作。 科研业绩:共发表论文110余篇,其中SCI索引论文近30篇。出版专著4部(含合著)。代表性学术著作:1. 1996,中国不同自然带的河流过程,科学出版社。 2. 1997,河型对含沙量空间变异的响应及其临界现象,中国科学,Vol.27,No.6,548-553. 承担项目情况: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及面上项目、973项目、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及领域前沿项目等共20余项。获奖情况: 曾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次 。钱乐祥 , 教授, 博士, 广州大学博士生导师。1987年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本科毕业,1997年于华东师大博士毕业,主要从事GIS与遥感应用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现任广州大学研究生处副处长兼地理信息科学系教授,兼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热带亚热带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通讯委员、广东省地理学会理事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学术兼职。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出版《地球信息科学引论》等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各种奖励20余项,2005年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发表的学术论文:1.Qian Lexiang, Cui Haishan and Chang Jie. Impacts of 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 on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in Zhujiang Delta. Pedosphere, 2006, 16(6), SCI;2.钱乐祥,丁圣彦. 珠江三角洲土地覆盖变化对地表温度的影响. 地理学报,2005,60(5);3.钱乐祥等. 福建土地退化的景观敏感性综合评估. 生态学报,2002,22(1);4.钱乐祥等. GIS支持的土壤贫瘠化区域分异研究. 地理科学,2002,22(1);5.钱乐祥,丁圣彦,许叔明. 伊洛河流域不同地貌类型区的景观空间结构对比分析. 地理科学,2003,23(5)。邱道持:男,汉族,重庆市人,1947年生。1978年10月至1982年1月在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学习,1982年1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获学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其间,1985年至1987年曾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学习。在校工作期间,先后担任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系主任、西南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教育部西南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重庆市地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重庆市国土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土壤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科协常委。2001年10月调任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长。邱道持同志多年从事地理教育和国土资源管理教学科研工作,成绩突出。先后承担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任务书编号:2001BA604A02)以及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重庆市土地定级估价等30多项科研课题。在《中国土地科学》、《自然资源学报》、《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等学术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了《中国政治地理》、《综合自然地理学》、《重庆市矿产资源开发》、《土地资源学》等专著。先后获得教育部曾宪梓优秀教师奖、四川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奖、以及国土资源部、建设部、重庆市人民政府等八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996年被西南师范大学聘为教授、2000年被西南农业大学聘为博士生指导教师、2001年被重庆市委组织部和市人事局评选为地理学学术带头人。王 力:男,教授,人文地理专业硕士导师,生态学专业博士导师。199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7年博士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1996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国家遥感中心参加ARC/INFO专业培训。主要研究领域:资源经济学、土地资源学、农业经济学。主持“重庆黔江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悦来镇城镇总体规划”、“永川生态经济综合发展规划”等项目10项,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吴康明:1963年9月生,四川省广安市人,198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7月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毕业留校工作,副教授。曾任西南师范大学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四川省委社教工作团达县工作队队长。1992年12月任西南师范大学团委书记。1997年1月任西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党总支书记、校党委委员。1997年12月任重庆市团委副书记、党组副书记。1998年5月当选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2001年12月任重庆市团委书记、党组书记。2003年6月当选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2004年6月任重庆市北碚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 2005年任北碚区区长, 2007年任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正厅局级)。谭净:男,1961年9月29日生,四川南充市人。1979年9月考入西南师范学院地理系,1983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1984年7月担任助教,1991年7月任讲师,1995年10月任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副主任,1996年10月任副教授,2003年6月任西南师范大学资环学院副院长,2004年6月调致公党重庆市委,历任副秘书长兼组织处处长、秘书长、副主委兼秘书长。在校期间,主讲过《中国经济地理》、《产业布局学原理》、《经济地理学导论》、《地理学思想史》、《土地估价理论》、《中国地理》、《房地产开发》、《房地产经营》等本科专业课和《产业布局学原理》、《经济地理学导论》、《区域经济学》等研究生班课程。1次被评为校优秀教师,多次评为优秀实习指导教师。曾参加或主持完成了“海南省通什市城市总体规划”、“四川经济地理”、“川南国土规划”、“合江县农业资源开发重点项目技术经济研究”、“长江上游地区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总体战略研究”、“歇马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长江水天城总体规划和土地估价与预测”、“石柱县悦来镇、下路镇城镇总体规划”、“九龙坡西部九镇城镇体系规划”、“三峡移民与发展”等科研课题。其中1项被评为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评为重庆市社科三等奖。参编的著作2部,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篇。罗清泉:四川省蓬安人,生于1967年3月,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获学士学位;同年就读地理系区域地理学中国经济地理专业研究生,1991年获理学硕士。1998年韩国韩南大学进修宏观经济学;1999年重庆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2005年获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2年先后任重庆市计委(发展计划委员会)高技术处副处长、国民经济综合处副处长、处长,兼任重庆市区县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2003年2月任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党组成员。2006年12月至今任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分管发展规划、财政金融、高技术产业、西部开发等方面工作,兼任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化办公室副主任、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学会副理事长。实践经验丰富,是重庆市“十五”计划制定者和起草人之一,“十一五”重大专题规划的制定者之一,重庆市“一圈两翼”区域发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主体功能区、川渝合作成渝经济区建设等重大战略的策划者和推动者。理论功底扎实,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3部。

谢晋超,男,1941年5月生,四川省成都市人,汉族,中共党员。1963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数学系,曾任成都七中数学教研组组长、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同时还担任四川省数学会常务理事,成都市教育学会理事,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他还担任成都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客座教授,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在教学工作中,教学成绩显著,教学科研成果有三次分别获得四川省政府和成都市政府奖励。先后荣获成都市优秀教师、市劳动模范(1985),四川省特级教师,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拔尖人才(1988、1994、1998),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1991),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993),95年经国务院批准为94年度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96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东方之子”对他作了专题介绍。2000年被评为成都市中小学教育专家。施武杰(43年4月-- ) 江苏昆山人,男,汉族,64年四川师范大学本科毕业,81年西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获四川大学理学硕士学位。8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96年起至今任基础数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曾任西南师范大学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数学研究所所长、校科协副主席。中国数学会第六、七届理事,四川省和重庆市数学会副理事长,政协重庆市第十届、第一届委员。国际刊物《群论杂志》首届编委。现为美国《数学评论》、德国《数学文摘》评论员。是重庆市劳动模范(88年)、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92年)、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师教师奖二等奖得主(93年)、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6年)、重庆市优秀科技工作者(02年)。从事代数、群论、有限单群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自87年以来先后30余次出国访问,讲学或参加国际会议。共主持或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7届,发表论文110余篇,所提出的用“元素的阶之集”研究群在国际上产生较大的影响。已培养6届博士生10人, 正指导博士生7人。6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及重庆市自然科学三等奖。段泽勇,男,1957年7月出生,四川蓬溪人,现任重庆市统计局副局长。198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西南大学前身之一)数学系。1991年7月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攻读基础数学(无限群理论)获博士学位。1995年加入中国致公党,先后担任基层支部副主委、主委、区委主委、市委常委。1984年12月至2004年9月在西南师范大学任教,1986年任讲师,1992年任副教授,1994年任教授。2001年兼任西南师范大学监察处副处长,2002年2月任西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重庆直辖市第一届、第二届政协委员,致公党重庆市委常委,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段泽勇于198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数学系,考入吉林省四平师范学院攻读基础数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硕士学位后返回西南师范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88年8月至1992年2月公派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攻读基础数学(无限群理论)的博士学位,如期完成学业后,1992年2月携家人回国。段泽勇在无限群论方面完成了一系列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并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数学专业刊物上发表,合作撰写出版《无限群论基础》专著,主持编撰《高等数学与解析几何》教材。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次获省部级科研奖励。多年来,长期坚持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基础课程,多次获得优秀教学奖,1999年获曾宪梓基金优秀高校教师奖。周贤伟,男,四川成都邛崃市人,北京科技大学通信工程系。1963年出生,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郑州大学数学系获运筹学研究方向硕士学位,1999年6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2001年从北京交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1986年至1999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郑州防空兵学院战术室工作,少校军衔,现任北京科技大学通信工程系主任兼书记。国家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电波科学学报》编委。2006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主要从事自组织网络、移动通信、宽带通信网与安全技术、软件无线电和通信中的调度理论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组合最优化研究领域提出了变工时的调度理论;作为项目负责人曾主持国家863项2目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1目项、国家中小企业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2项、总装备部预研项目3项,作为主要项目负责人参与国家863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横向项目多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在《microwave and 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s》、《电子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10多篇被SCI、EI收录;作为主编在国防工业出版社主持出版编著或专著:12部,其中《移动IP与安全》、《IP组播与安全》、《差错控制编码与安全》和《宽带无线数字通信技术》等。戴宇,男,1953年9月出生,四川绵阳人,1981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西南大学前身之一)数学系。2003年评为中学数学研究员。1999年被聘为西南师范大学数学教育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004年被聘为西南师范大学数学与财经学院兼职教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1990年至今任《数学教学通讯》编委。1981年至今在西南师大附中任教26年,3次被评为西南师范大学优秀教师,北碚区先进德育工作者,2005年获苏步青数学教育奖。长期担任重庆数学奥校主教练,培养的学生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42人次,其中2名进入全国冬令营,1名进入国家集训队。积极进行教育科研工作,在《数学教育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1篇,主编多种数学读物。彭智勇,男,生于1963年2月3日,中共党员,博士,研究员,国家督学。1988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西南大学前身之一)数学系。现任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委员会委员,政协重庆市委委员,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任。主要工作经历1988.07-1991.07 重庆巴蜀中学教师。1991.07-1994.07 重庆巴蜀中学教工团支部书记。1994.07-1994.11 重庆巴蜀中学副主任。1994.11-1998.05 重庆巴蜀中学常务副校长。1998.05-2000.05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助理、工委委员。2000.05-2004.04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工委委员、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机关党委副书记。2001.06-2004.04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兼)。2004.04-2006.02 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重庆市教委副主任(正厅局级)。2004.04-2006.03 重庆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兼)。2006.03-至今 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重庆市教委主任。孙道杠,男,高级讲师,四川开江县人,1939年3月出生。民革党员。1961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西南大学前身之一)数学系。1961年至1983年在重庆市23中学任教并担任数学教研组组长。1983年至1999年任重庆市北碚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曾任民革重庆市市委委员,民革北碚区委副主委。1988年获四川省特级教师称号,1991年北碚区人民政府授予“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1990年当选北碚区政协常委,1993年当选为重庆市第12届人大代表,1996年当选重庆直辖市首届人大代表。1996年当选为重庆市北碚区教育学会自然学科分会理事长,1979年至今任《数学教学通讯》编委。主要贡献:长期致力于中学数学教学、教研和教材改革研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特别是1978年以来,积极从事平面几何教学与教材改革,对解决学生平面几何入门难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编写了多套初中数学教材。1997年他作为研究人员之一的“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教改实验”获得全国师范院校基础教育改革二等奖。出版了10余本数学读物,发表了30余篇论文。《中国古代数学的世界冠军》获四川省教育科研二等奖和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尝试》获重庆市教育科研二等奖。唐霞宾,男,中学研究员(教授级),重庆开县人,1939年3月出生。1961年7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西南大学前身之一)数学系。1961年8月到重庆市兼善中学任教至1999年4月退休。教龄近40年。197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9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1年9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中学特级教师称号。1999年1月被重庆市评为中学教师研究员职称。曹黎枫,女,山东省城武县人,1948年7月出生。1982年春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西南大学前身之一)数学系。现任重庆巴蜀中学数学高级教师、研究员,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重庆市中学高评委委员数学组组长,重庆市数学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教育学会会员。重庆教育学会特级教师分会副理事长。1989年荣获重庆市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1995年3月被评为重庆市“巾帼标兵”,同时授予重庆市“三·八红旗手称号”;1995年4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决定授予重庆市先进工作者称号,颁发重庆市劳动模范证书和奖章;1997年荣获香港柏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第三届“孺子牛金球奖”;1997年4月,当选为重庆市第一届党代会代表,主席团成员;5月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1997年6月,光荣地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99年2月被评为中学研究员。1999年4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骆隆森,男,汉族,1942年8月生,四川金堂人,196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9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西南大学前身之一)数学系。现任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曾任中共成都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十届成都市政协主席、十一届成都市政协主席。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八、九届四川省政协常委,四川省第十届人大代表,六、七、八、九次成都市党代会代表,六届成都市委委员,成都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简大钧,男,1944年7月出生,四川西充人,1966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西南大学前身之一)数学系。高级政工师,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现为无锡市委委员,江南大学党委书记。1987年1月任济南铁路局党委书记,1993年6月任南京铁道医学院党委书记,2000年6月任无锡轻工大学党委书记.冉启文,男,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人,1963年4月出生。中国数学会会员,美国数学会会员,IEEE会员,ACM会员。冉启文于1983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前身之一)数学系,并被分配到重庆大学任教。1985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学系攻读硕士学位,次年再次考入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应用概率统计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88年取得理学硕士学位并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1995年晋升副教授,次年获得应用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同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专业攻读博士学位。1999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于次年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在此期间参与香港理工大学计算机系的联合课题“分数傅立叶变换理论及应用”的研究。2002年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回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学系任教,次年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资助再次与香港理工大学计算机系进行联合课题研究,同年晋职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2004年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物理电子学二级学科的博士生导师资格。二十多年来,主要的学术研究兴趣是小波理论和分数傅立叶变换理论及其在光学、通信、图像处理和信号处理等领域的应用,主持和参与完成十五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省部和校级基金课题、863国家高技术研究课题、97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课题,获得航天部科技进步奖一项,黑龙江省教学成果奖两项,出版学术专著四部、教材一本,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正式发表学术研究论文四十余篇。郑启睿:一九六四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数学系。现任学校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一九九三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刘高田,1963年自西南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1989年被国家教委、人事部、全国教育工会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授予人民教师奖章,1993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共四川省委表彰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徐存旭,1996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数学系,在2003年的青年教师上课评 比中,获得杭州市和浙江省青年教师上课比赛第一名,全国一等奖,将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说课比赛。2004年获杭州市第九届教坛新秀。滕发祥,1967年西师数学系毕业,重庆文理学院,教授,1991年评为重庆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同年重庆市政府授予“优秀教师”称号,1994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三等奖,1999年评为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

兰大张萌发表的论文

这些论文是关于医学领域,城市发展,研究领域,母婴幼儿,互联网,等方面的研究。

是关于机械业,农业,医疗业,教师行业,法律行业的,我觉得她真的很厉害。

兰州大学本科生发表31篇论文引发关注,这些论文的涉猎非常广泛,从医学到城市发展都可以看到他的论文。这位学生所学的专业是临床医学,很多人在看到他写的论文时,都感觉非常的震惊。在本科期间,竟然可以做这么多科研。

这位学生发表的论文成功的爆火,而内容包括中医药治新冠肺炎、骨科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肺癌等等多个方面。在这些论文当中,很多都是作为第一作者存在的。同时在网络上竟然还看到了一篇研究改革开放40周年的辉煌成就为题的论文,这一篇论文和自己的本科专业没有任何的交叉性。但是也是这个作者写的,也让人很纳闷到底是请人代笔,还是真的做了这么多研究。

在知网上,可以看到这位学生写过的论文。有17篇是英文论文,在这些英文论文当中,和自己的师兄合作的机会很多,两个人都跟着一位导师学习。在本科5年期间,这位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了SCI论文9篇,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三篇论文,并且以自己的身份申请了两项专利。现在已经成功的直博,保送到中山大学。通过这位学生得的奖项,可以看出学生的生活异常的丰富多彩。除了热衷于做科研之外,也积极的参加学校的创新创业大赛。

因为这个本科生了31篇论文之间的跨度很大,而且在本科期间基本上接不到比较大型的科研项目。所以遭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关于这件事情,学生本人也做出了回应。表示清者自清,有相关的证据可以去表明自己的清白,学校方面也会积极的展开调查。学生觉得并不像大家所说的那么优秀,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医学生而已。

是关于医学方面的研究,关于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重建方面的研究,目前已经发表了多项论文,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