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纺织工程学术期刊投稿要求

发布时间:

纺织工程学术期刊投稿要求

两个都很有难度的!

一定要比较的话 是SCI的难些。那什么是SCI、EI检索呢?1论文进入SCI、Ei等国际检索系统的意义1)加大论文信息传播的力度、速度和广度,吸引读者,拓宽国内外的读者面,提高论文乃至期刊在国内外的被引频次;2)引起期刊重视,提高作者论文的采用率;3)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促进科学研究工作;4)促进论文编写格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并与国际文献接轨;5)提高论文乃至期刊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6)提高作者、期刊、工作单位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2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1)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见下文)。2)美国《工程索引》Ei(见下文)。3)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Abstracts,CA。CA报道的化学化工文献量占全世界化学化工文献总量的98%左右,是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收录最全、应用最为广泛的查找化学化工文献大型检索工具。4)英国《科学文摘》(ScienceAbstracts,SA;或INSPEC)--《物理文摘》(SectionA-PhysicsAbstracts,PA);--《电子与电气文摘》(SectionB-ElectricalEngineering&ElectronicsAbstracts,EEA);--《计算机与控制文摘》(SectionC-ComputersandControlAbstracts,CCA);--《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IT)。5)俄罗斯《文摘杂志》(AbstractJournals,AJ)或РЖ(共220余卷),被称为世界三大综合检索统。6)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orrentBulletinonScienceTechnology,CBST;为印刷本,共12分册)。现扩充为大型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JapanInformationCenterScienceandTechnology,JICST)。被称为世界三大综合检索系统。国际部分重要检索系统名单,参见附录A。3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简称SCI)于1957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简称ISI)在美国费城创办。40多年来,SCI(或称ISI)数据库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最为重要的大型数据库,被列在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之首。它不仅是一部重要的检索工具书,而且也是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一项重要依据。它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的重要评价体系。它是评价一个国家、一个科学研究机构、一所高等学校、一本期刊,乃至一个研究人员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3.1SCI来源期刊的两个档次nSCI。是SCI的核心库,产品代码K(内圈);nSCI-Expanded(简称SCI-E),又称SCI-Rearch。是SCI的扩展库,产品代码D(外圈)。内圈与外圈都是精选的,同等重要。其区别在于:影响因子、地区因素、学科平衡等。3.2SCI产品的6种版本①SCIPrint印刷版。1961年创刊至今。双月刊。现在拥有3700余种期刊,全为内圈。②SCI-CDE光盘版。季度更新。现在拥有3700余种期刊,全为内圈。③SCI-CDEwithAbstracts,带有摘要的光盘版。逐月更新。现在拥有3700余种期刊,全为内圈。④MagneticTape磁带数据库。每周更新。现在拥有5700余种期刊,外圈。⑤SCISearchOnline联机数据库。每周更新。现在拥有5700余种期刊,外圈。⑥TheWebofScienceSCI的网络版。每周更新。现在拥有5700余种期刊,外圈。3.3SCI数据库的分类目前,SCI数据库分为两类。3.3.1引文索引数据库(CitationIndex,简称CI)(1)CI的内容1)期刊论文的相关信息--作者姓名,论文题名、出处,英文摘要;2)论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2)CI的学术领域1)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SCI(产品代码为K)3500种期刊;2)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ScienceCitationIndex,SSCI(J)1700种期刊;3)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rt&HumanitiesCitationIndex,AHCI1150种期刊。4)其他专业引文索引①计算数学引文索引CompuMathCitationIndex(4);②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引文索引Biochemistry&BiophysicsCitationIndex(BB);③生物技术引文索引BiotechnologyCitationIndex(HI);④化学引文索引ChemistryCitationIndex(CD);⑤神经科学引文索引NeuroscienceCitationIndex(MD);⑥材料科学引文索引MaterialsScienceCitationIndex(MS)。3.3.2现刊题录数据库(CurrentContens,简称CC)现刊题录数据库共分7个组别。另外还有--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ndextoScientific&TechnicalProccedings(ISTP);--社会及人文学会议录索引IndextoSocialSciences&HumanitiesProccedings(ISSHP)。3.4SCI对稿件内容和学术水平的要求1)主要收录数学、物理、化学等学术理论价值高并具有创新的论文;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八六三"高技术项目等;3)论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美国《工程索引》(Ei)4.1美国《工程索引》简介美国《工程索引》(EingineeringIndex,简称Ei),在1884年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InformationInc.)创办,是一个主要收录工程技术期刊文献和会议文献的大型检索系统,被称做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4.2Ei把它收录的论文分为两个档次4.2.1EiCompendex标引文摘。它收录论文的题录、摘要、主题词和分类号,进行深加工;有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是判断论文是否被Ei正式收录的唯一标志。4.2.2EiPageOne题录。不列入文摘,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不进行深加工。有的PageOne也带有摘要,但未进行深加工,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所以带有文摘不一定算做正式进入Ei。对Ei收录论文两个档次区分的示例,参见附录B。4.3Ei发展的几个阶段①创办初,月刊、年刊的印刷本(EiCompendex),1884年至今。②70年代,电子版数据库(EiCompendex),并通过Dialog等大型联机系统提供检索服务。③80年代,光盘版(CD-ROM)形式(EiCompendex)。④90年代,提供网络版数据库(简称CPXWeb),推出了工程信息村(EngineeringVillage:EiCompendex+PageOne);1999年,中国18所高等学校联合购买网络版数据库的使用权,镜像在清华大学图书馆;2000年8月,Ei推出EngineeringVillage2新版本,于2000年底出版。4.4Ei把收录的期刊分三个档次①扩充期刊,约2800种。它只收录题录(EiPageOne)。在Ei的扩充版中,1999年收录我国期刊156种;《计算力学学报》被列入EiPageOne。据悉Ei的扩充版将于近几年被取消。②选做期刊,约1600种;其论文只选择收录,作为EiCompendex。《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4年被列为选做期刊。③核心期刊,约有1000种;每期所有论文均被收录。《金属学报》、《清华大学学报》等为核心期刊。我国1996~2000年被EiCompendex收录的期刊(②+③)数请见表1。表1EiCompendex收录中国期刊统计名称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10月末中国期刊80899094高校学报17182023大连理工大学(105)(120)(190)(124)(64)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4)(21)(79)(49)(8)东北大学学报(0)(0)(0)(59)(63)注:1)东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20卷第5期开始进入Ei;2)哈尔滨工业大学主办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英文版)》和《材料科学与工艺》将于2001年1月1日被Ei列入收录刊源;3)扩号内的数字为收录摘要的篇数。4.5Ei对稿件内容和学术水平的要求1)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的工程论文,如:--机械工程、机电工程、船舶工程、制造技术等;--矿业、冶金、材料工程、金属材料、有色金属、陶瓷、塑料及聚合物工程等;--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结构工程、海洋工程、水利工程等;--电气工程、电厂、电子工程、通讯、自动控制、计算机、计算技术、软件、航空航天技术等;--化学工程、石油化工、燃烧技术、生物技术、轻工纺织、食品工业;--工程管理。Ei不收录数理化、生物学、医药、农林等学术理论论文。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八六三"高技术项目等。3)论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果有创新。5论文编写格式要符合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和SCI、Ei有关规定5.1基本要求必须满足国际检索系统对论文格式的要求,至少应包括下列几项(英文):论文题名、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作者工作单位、论文摘要、文献出处、参考文献。5.2论文题名题名应简明、确切,不要太长、太笼统。英文题名可以省去定冠词和不定冠词如the、a、an等。题名内不应列入非公知公用的符号、代号,以及数学公式、化学结构式等。5.3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应按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拼写。建议:作者姓氏在前,全大写。名字在后,首字母大写;双名连写,其间加半字线。如;林皋LINGao,钟万勰ZHONGWan-xie,欧阳华江OUYANGHua-jiang。请勿将姓氏写在名字后:Ming-shengWANG,MingshengWang;请勿将名字缩写:WANGM.S.,MSWANG。多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LINGao,ZHONGWan-xie,OUYANGHua-jiang5.4工作单位工作单位要规范、统一、稳定,英文译名结尾处应加"China"。如:(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4)不要只写"工程力学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辽宁大连116024)(SchoolofCivilEngineering&Architecture,DalianUniv.ofTechnol.,Dalian116024,China)。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第二研究室勿写成大连化物所或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对于多作者、多工作单位,应写成LIZhi-gang1,CHENXiang-dong1,WANGPing2,ZHANGYU-shun3(1.StateKeyLab.ofStruct.Anal.ofInd.Equip.,DalianUniv.ofTechnol.,Dalian116024,China;2.Inst.ofEng.Mech.ofStateEarthq.Bureau,Harbin150080,China;3.Inst.ofEarthq.ofGuangdongProv.,Guangzhou510070,China)5.5英文摘要国际重要检索系统通常采用英语。它们在收录一篇论文摘要时,主要看英文摘要写得好不好。所以提高英文摘要编写质量非常关键。它包括:摘要内容、格式、语句的时态和用词的准确性。--摘要的内容:对于报道性文摘,应当列出研究课题"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个要素。--摘要的长度:100~150个词,不应出现公式、图表、参考文献的序号;第一句不应与题名重复。--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尽量用主动语态代替被动语态。Ei对英文摘要的撰写要求,请参见附录C"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书写规范化"。5.6文后参考文献文后参考文献要精选,应规范--引用文献中书刊的层次、数量、出版年份要仔细挑选核实,因为它可反映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创新程度。如果引用一大堆教科书,SCI是不会收录这篇论文的。--参考文献的编写,应遵循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正在修订之中)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把文后参考文献编写好。--SCI则特别要求把文后参考文献全部译成英文。5.7加注论文来源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八六三"高技术项目等重要论文,不要忘记在篇首页地脚注明标准的资助项目名称,并在括号内写出批准号,以证明论文价值。因为这类论文,其项目都是经过国家有关部门严格论证后批准的课题,受到国内外检索系统的重视。6投稿途径论文被SCI、Ei收录,学术水平是基础,编排格式是条件,投稿途径是关键。论文的学术水平再高,如果投稿方向不对,根本不能被ISI、Ei收录。建议通过以下五种方式投稿。1)投向《大连理工大学学报》《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4已被EiCompendex收录。好文章投给我校学报,可以牢固树立学报的学术地位,引起SCI、Ei重视,形成良性循环。2)充分利用已有渠道如果您的论文曾经被SCI、Ei收录过,应充分利用已有的渠道。人头熟,对刊物编排格式适应。3)投向国内期刊稿件多,要分流;不能全在本校学报发表,应向国内已经被SCI、Ei列入刊源表的期刊投稿。注意:--SCI的来源期刊名单每年都在我国许多报刊上刊登,但有许多错误。如1999年底以来在各大报刊上公布的、由美国ISI提供的中国期刊名单多出6种(非中国期刊),丢了8种。经过近一年核实,现提出"美国SCI数据库1999年收录中国期刊通讯地址和E-mail",见附录D,供参考。--《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第9期公布了"美国EiCompendex(光盘版)1999年收录中国期刊名单和篇数"。但是,Ei2000年对中国期刊进行了调整:淘汰了14种,新增加了6种。向这些期刊投稿时,还应注意:①有些高校学报不接收来自校外的稿件;②要向核心期刊投稿;③可向选做期刊中收录篇数较多的期刊投稿。投稿时参见附录E"EiCompendex收录篇数较多的中国期刊编辑部的通讯地址"。4)投向国际期刊由于语言上的障碍,采用英语的国际期刊比中文期刊容易进入SCI、Ei,但其学术水平不一定都比中国期刊高。中国期刊进入SCI的数量有限;在这种期刊上发表文章,难度较大。应把部分稿件向国际分流。目前,许多高等学校都在对SCI、Ei的刊源表进行研究,并加整理;我校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我已掌握了SCI大部分核心期刊的通讯地址和E-mail,可帮您提供捷径。5)争取使您的论文进入国际会议论文集SCI、Ei都收录国际会议论文集。应主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如果您出国参加国际会议机会少或经费困难,应争取参加在国内,特别是在校内举办的国际会议,并积极投稿。SCI、Ei对这种国际会议论文集是很有兴趣的。最近赴美国考察有一种感觉,与中国期刊相比,这种论文集进入SCI、Ei要容易得多。附录A国际重要检索系统名单A1法国《文摘通报》(PASCAL),世界三大综合检索系统。A2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ambridgeScienceAbstracts,CSA;下设52个数据库)1)美国《金属文摘》MDX或MEDADEX;2)美国《工程材料文摘》EMA;3)美国《铝工业文摘》AIA;4)美国《世界陶瓷文摘》WCA;5)美国《腐蚀文摘》CorrA;6)美国《计算机与信息系统文摘》CISA;7)美国《电子与通讯文摘》ECA;8)美国《超导文摘》SS/SA;9)美国《水生科学和渔业文摘》ASFA;10)美国《生物科学与生命源》ASFA1:BSLR;11)美国《海洋技术,政策与非生命源》ASFA2:OTPLR;12)美国《水污染与环境质量》ASFA3:APEQ;13)美国《水文摘》ASFAAA;14)美国《海洋生物技术文摘》ASFAMBA;15)美国《海洋文摘》OA;16)美国《健康与安全科学文摘》HSSA;17)美国《污染文摘》PollA;18)美国《农业与环境生物技术文摘》AEBA;19)美国《动物行为文摘》ABA;20)美国《社会学文摘》;……A3国际数学、力学检索系统1)美国《数学评论》MR;2)美国《最新数学出版物》CMP;3)德国《数学文摘》ZBlMATH。4)美国《应用力学评论》AMR。A4国际化学化工检索系统1)英国《分析文摘》AA;2)英国《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文摘》CEABA;3)英国《化工商业新闻数据库》CBNB;4)英国《化学品安全新闻》CSNB;5)美国《石油文摘》PA。A5美国《世界纺织文摘》WTAA6英国《英国海运技术文摘》BMTAA7美国《环境文摘》EAA8国际医药检索系统1)美国《医学索引》IM或NLM;2)荷兰《医学文摘》ES;3)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A9国际农业与生物学检索系统1)意大利《农业索引》Agris;2)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3)美国《生物学文摘》BA(BIOSIS);4)英国《动物学记录》ZR(属于BIOSIS)。

1931年8月1日出生于湖北省黄陂县1948年-1952年武汉江汉纺织专科学校学习1952年-1953年8月 上海华东纺织工学院毕业1953年8月-1956年2月 上海国棉十一厂技术员1956年2月-1969年8月 纺织部纺织科学研究院技术员、工程师1969年8月-1970年3月 湖北安陆县五七农场劳动1970年3月-1978年7月 湖北安陆棉纺厂清棉车间技术员1978年7月-1983年纺织部纺织科学研究院纺织所纺纱组组长1983年-1997年纺织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1988年-1991年兼任纺织科学研究院劳动保护研究所所长1997年一2004年6月 东纶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梅建华,1931年8月1日出生于湖北省黄陂县,幼年时随父母迁入武汉。1948年初中毕业后考入武汉江汉纺织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中南纺织专科学校),1952年并入上海华东纺织工学院纺织系,攻读棉纺专业。1953年8月毕业,分配到上海国棉十一厂任清棉保养技术员。工作勤奋踏实,经生产实践熟悉了清棉生产工艺和保全保养维修技术,较好地完成了任务。1955年起,担任清棉、梳棉、并粗三个工序的设备保养负责人。1956年3月,纺织工业部委托华东纺织管理局副局长张方佐组团,从上海抽调一批骨干技术人员赴京筹建纺织工业部纺织科学研究院,梅建华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进院后分配在棉纺室清棉组,在组长张永椿的领导下,参加的第一个科研项目为“清棉机打手性能的研究”。梅建华作为主要研究人员之一,提出了集三叶打手和梳针打手的优点于一体、打梳结合的新型综合打手,在京棉三厂清棉机上试验取得成功,1959年鉴定后至今还在清棉机上广泛采用。从此,梅建华与开清棉工程技术的研究结下不解之缘。 1958年初,被错划成右派,但他仍一如既往地专心投入科研工作,1959年9月摘掉了右派帽子。1960-1964年,他与北京纺织研究所祝尧封等同志一道,开创性地研究成功上抓式自动抓棉机和混棉机;1965-1968年,参加了棉纺A系列清棉设备的选型、定型工作。该项目在上海国棉十厂进行,他负责样机的试验工作。该设备随后安装在纺织研究院试验工厂进行全流程一条龙生产试验,梅建华参加了清花工艺试验,最后负责写出工艺实验研究报告。1969年,纺织科学研究院被撤销。同年8月,梅建华下放到湖北省安陆县“五七”农场劳动。1970年初,他被调往安陆棉纺厂清棉车间工作,先为工人,安装设备,后任技术员。由于长期在生产第一线,培养锻炼了他的实际动手能力,使他在以后的科研生涯中能亲自动手解决许多疑难问题。在安陆棉纺厂八年,他一方面为用好、开好、管好A系列设备做了大量工作,为新型清花设备在国内推广使用作出了贡献;另一方面又在车间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改进了一套下脚联合机,减轻了回花车间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劳动条件,深受工人欢迎。1975年,他又提出了取消A092双棉箱及用气流配棉机组取代电气配棉装置的建议。该项目与郑州纺织机械厂合作取得了成功,该气流配棉机组随后在国内各地推广应用。他以勤奋朴实的实干精神,赢得了工人的爱戴,在安陆棉纺厂工作的八年期间,有五年被评为车间和厂级先进工作者,并在1977年被厂方推选参加纺织部在上海召开的全国纺织工业科研技革经验交流会。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以后,纺织科学研究院恢复重建,同年7月,梅建华调回北京;1979年1月获得平反,恢复名誉;1980年12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9-1983年,他主持“中长化纤清棉混合设备的研究”课题取得成功;1983-1997年,任院副总工程师,在此期间,协助院长开展院内科技体制改革试点;1985年,负责院纺织试验工厂的规划及筹建工作,全面组织毛纺、合纤、印染、涂层等设备的基建和安装;1988年该院筹建劳动保护研究所,梅建华被任命为所长。1985-1987年,梅建华除在院内负责上述工作外,仍未放弃课题研究,并作为一线研究的负责人,参加了国产FA系列棉纺全流程设备的工业化试验。1988-1991年,在无锡马山纺机试验中心对新试制的清梳联合机进行试验。1991-1996年,已办了退休手续的他,再次投入清梳联合机“八五”国家攻关项目的研究,历时五年,使这套研制历时30多年没有完全过关的关键设备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产业用纺织品作为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为开辟新的研究领域,纺织研究院决定成立纤维材料复合基工程中心,并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在北京廊坊建立水刺无纺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即东纶科技实业有限公司。1997年,年已65岁的梅建华,再次被委任为总工程师。他从基本建设到扩大再生产,倾注了大量心血,一干又是八年,直到2004年6月,他74岁时才离开工作岗位。他为水刺技术的开发和水刺设备的国产化做了大量工作,为水刺技术的进步作出了贡献。 传统的混棉喂棉工序,是在五台混棉机组前排放20多个棉包,需两名挡车工用手把原棉撕成小块喂入机台。每班每人要喂入2500公斤棉花,体力劳动十分繁重,且尘土短绒飞扬,劳动条件很差。1958年,在大搞技术革新的热潮中,不少工厂研究自动抓棉机,有上抓式、下抓式、侧抓式等多种形式。当时国外已有自动抓棉机使用,但均为下抓式,且机构比较复杂。梅建华调研分析国内外有关资料后,提出了采用上抓式的设想,得到清棉组组长张永椿的支持。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梅建华亲自设计了实验样机,并在院试验工场试验,初步取得成功。为结合生产实际,领导决定与北京纺织研究所、京棉二厂合作。北京研究所派出祝尧封、京棉二厂派出多名老师傅,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大量改进后取得成功。投入生产使用后,原棉混合质量出现问题,为此又进一步研究设计了一台横铺直取的自动混棉机与抓棉机配套使用。经过四年艰苦奋斗,一套国产的A005型自动抓棉机和A006型自动混棉机终于诞生了。它使清棉工人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改善了劳动条件,提高了混棉质量。这套设备还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能耗低等特点,深受工厂欢迎,1964年通过鉴定后很快在国内推广应用。上抓式自动抓棉机获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 退休近六年的梅建华,于1997年经院领导返聘,赴河北省廊坊经济开发区协助筹建水刺无纺布产业基地——东纶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他除参加进口设备的招标外,同时负责规划基地总体建设方案。他亲自绘制了生产厂房、办公楼、仓库及公用工程的设计图,对生产车间内机器的布局进行了安排,但考虑到进口设备价格较昂贵,他提出清花部分采用国内开清混合设备。经领导同意,决定请郑纺机试制并以优惠价格购入,为公司节约了资金。最后由梅建华负责设计出车间机器排列图,并写出工艺设计书,然后交设计部门正式设计。工厂建成后,由梅建华负责组织国产及进口设备的安装。1998年,东纶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第一条水刺生产线顺利投产。随着产品市场销路的不断拓宽,梅建华看到该生产线机幅较窄,产量低、成本高,市场竞争后劲不足,于是提出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搞设备国产化,再上一条生产线的建议。经大家讨论并经院批准后,梅建华负责写出新增水刺生产线的可行性报告,经董事会批准后,与郑州纺织机械厂协商合作事宜,由双方组成研制试验小组,共同负责新技术的研制工作。新设备由郑州纺织机械厂设计制造。在此期间,梅建华再次负责二期工程规划。由于公司资金并不充裕,且土地也有限,加上二期产品的定位是搞轻薄产品,机器排列长达70米,在此条件下只能利用原来的库房。但原库房宽度仅15米,要将全部主辅机设备及公用工程全部装入有一定困难。他经反复思考,将二期新设备巧妙安排在这一窄长的库房内。有关水、电、汽及煤气、油锅炉等公用工程均由梅建华搞出初步设计,然后由公司的工人及技术人员自己组织施工,按期完成了任务。新设备制造完成到厂后,他亲自组织安装、调试。由于首次消化吸收国外新技术,试车中亦出现不少问题,但他坚持在第一线,不顾70多岁的高龄,在机器上爬上爬下,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大家艰苦的劳动,新设备很快投入生产。 1、梅建华,祝尧封。自动抓棉机自动混棉机工艺试验研究报告。北京纺织工程学会论文。19642、梅建华、郑寿孚等。LA003型清棉保全平车工作法。湖北省纺织局设备科出版,19743、梅建华。LA003型开清棉联合机组合机常见病的修理与改进。棉纺技术,1976(9)4、梅建华。清棉气流配棉试验研究。北京纺织学会论文。19815、梅建华、张士清等。FA022-10型多仓混棉机的研究。中国纺织工程学会论文。19846、梅建华、钱汝月。中长化纤清棉混合设备的研究。棉纺技术,1984(10)7、梅建华。纺织行业滤尘技术的发展和粉尘防爆的探讨。中国科技全国工业粉尘防爆与治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0-68、梅建华、赵强。新型国产清梳联合机及其工艺性能。棉纺技术,1996(3)

纺织工程学术期刊投稿

纺织学报期刊交完审稿费需要一到三个月反馈。纺织学报属于【月刊】,审稿周期在【1-3个月】左右,具体周期以杂志社公布为准。《纺织学报》(月刊)创刊于1979年,系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会刊。《纺织学报》主要报道国内外最新纺织科研成果,学术理论探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开发,国内外纺织动向综述或评论等,在行业内具有广泛影响,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权威性,代表着我国纺织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成都高等纺织专科学校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创立于 1939年,目前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纺织类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隶属四川省教育厅,现校址在成都市犀浦。中文名: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简称: 成都纺专 校训: 德修于正、学究于行 创办时间: 1939年 类别: 公立大学 所属地区: 中国四川成都 学校地处四川省省会成都市,占地 690 余亩。东(老)校区地处成都市高新区三瓦窑,坐落在锦江河畔,北距二环路 1.5 公 里,距四川大学 3公里,占地70余亩。学校西(新)校区地处成都市高新西区犀浦镇,西距外环高速路1公里,与西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新校区、成都中医药大学新校区等为邻,占地620余亩。学校新老校区均有市内公交车运行,交通便利,信息畅通,社区环境优良。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专业结构合理,社会适应性强,师资力量雄厚,管理严格,校风优良。 学校创立于 1939年,原名为“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迄今已有六十六年的历史。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坚持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基本形成了以服装、纺织、染化为龙头,以机械、电气、电子信息为骨干,艺术、经贸、管理和商贸英语等专业并举的专业格局,使学校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社会适应性强的应用型多科性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坚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秉承“服务纺织、服务社会,服务学生、服务人民”的办学理念,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形成了以纺织、服装、染化为龙头,以机械、电气、电子信息、建筑为骨干,艺术、经贸、管理和外语并举的专业格局;形成了“敬业奉献、民主和谐、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德修于正、学究于行”的校训和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 学校有服装与工艺美术系、纺织与材料科学系、染化与环境工程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系、经贸与外语系、人文社科与基础教学部等七个教学系部和图书馆、电教中心、实习工厂等教学、教辅部门。[编辑本段]师资力量 学校长期的办学实践,造就了一支学术造诣较高、教学经验丰富、工程实践能力较强的师学校教学楼资队伍,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造”的优良校风。学校2009年在校生9093人,教职工810人。教职工中有教师458名,教师中有教授 15名,其中美籍华人教授1名,副教授124名,讲师221名,博士7名,在读博士9名,硕士148名,在读硕士78名。教师中有国务院津贴获得者2名,全国优秀教师2名,省级教学名师 2名,省级师德标兵2名。学校还特聘外籍教授7名、国内专家、教授21名为学校客座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中科院院士刘盛纲教授担任了我校客座教授、科学委员会名誉主任、太赫兹纺织研究中心科学顾问。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6人,原纺织部先进工作者2人,20%以上的教师曾获省(部)市级以上的表彰。[编辑本段]教学和学生管理 学校长期坚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治学严谨,管理严格,形成了一系列适应学校运动场新形势要求的、行之有效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制度,保证了良好的教学质量,达到了较高的办学水平。近年来,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国内部分高工专金工实习评估中,名列四川省第一的好成绩;在历年的全省英语等级考试、全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学生通过率均名列省上前茅;《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与应用能力培养》课题获全国首届高专英语教学成果获国家级三等奖;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国家二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电子设计竞赛中,学校参赛队获多个国家级二等奖,省级一、二、三等奖;学校培养的服装专业大三学生曾白子,在“益鑫泰”第五届中国服装设计最高奖评审中荣获唯一的一等奖;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何欣在中国首届电子商务大赛中夺取国家级银奖;学校曾获中宣部、团中央、教育部授予的“全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称号;获成都市授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树师表形象,创文明校风先进集体”称号; 2000年学校被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成都市文明标兵”。教学设施 学校基础设施优良,为全体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提供了良好条件。 学校东(老)、西(新)校区共有 1868.23万平方米教学、生活用房,共有三幢教学大楼、两幢实验大楼、一幢图书大楼、十四幢学生宿舍、一幢实训楼、一个学生活动中心,有比较完备的运动设施和运动场地及其它教学生活设施,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完全满足全校学生在校内学习的需要。学校新、老校都建有校园网,共有12个微机室,1200多台教学用计算机机;五个功能先进的语音室和校区内无线音频发射系统,为学生学习外语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持;27个装备先进的实验室,能开出全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实验课及必要的专业课实验;服装CAD室和虚拟仪器实验室、 染整实验室、纺织实验室、服装专用设备室等装备先进的实验室,为帮助学生掌握科技前沿的最新知识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持。99年在四川省教育厅组织的基础实验室评估中,学校7个参评实验室均评估合格,其中化学实验室获得优秀。学校图书大楼功能齐全、藏书丰富、借阅方便,并设有电子阅览室。学校办有面向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供师生发表科研、教学论文。学校实习工厂拥有机械加工、电气控制、纺织、针织服装生产等各种设备,为师生实习和开展“产、学、研”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学生宿舍全部实行公寓化管理,西校区(新校区)7幢宿舍有6幢全部为四人间寝室,室内装有全国直拨电话,并可安置四台计算机。学生食堂按标准化要求修建,经营管理追求以人为本,始终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尽力满足师生的要求。学生活动中心可供周末娱乐和平时开展室内文体活动使用。学校无校外分校或校外办学点,全体学生在校内学习生活,新生全部入住西(新)校区。新校区12万平方米的教学、学生生活用房中,教学大楼、实验大楼、综合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学生活动中心等全部为近年新建,校园大部分园区是原“成都世界乐园”的园区,具备了既有功能比较完备的教学生活设施,又有湖光潋滟、林木茂盛、曲径通幽的园林特色,环境更加优美怡人。基础设施 学生学习、生活环境优良。学校有17万平方米教学、生活用房,其中10万多平方米的教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学生生活用房全部为近两年内新建。实验大楼、教学大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学生活动中心、浴室、学生运动场全部按现代化标准设计修建。学校共三幢教学大楼、两幢实验大楼、一座图书大楼、14幢学生宿舍、一幢实训楼、两个运动场、两个学生活动中心及其他教学生活设施,完全满足全体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需要。学校建有校园网,23个微机室1100多台微机对学生开放,并能快捷地进入国际互联网。功能先进的语音室和校区内无线语音系统,为学生学习外语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持;27个装备先进的实验室,能开出全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实验课及必要的专业课实验。服装CAD室和虚拟仪器实验室等装备先进的实验室,为帮助学生掌握科技前沿的最新知识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持。学校图书大楼功能齐全、藏书丰富、借阅方便,并设有电子阅览室,极大地扩大了图书资料信息量。实习工厂拥有机械加工、电气操作、纺织、针织生产等各种设备,为师生实习和开展“产、学、研”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学生宿舍全部实行公寓化管理,装有中国直拨电话,并可安置四台微机。学生食堂按标准化要求修建,经营管理追求卓越,微笑服务,以人为本,始终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尽力满足师生的要求。学生活动中心可供周末娱乐和平时开展室内文体活动使用。学校无校外分校或校外办学点,全体学生在校内学习生活,新生全部入住新校区。2004年,原成都“世界乐园”纳入了学校范围,从而使校园环境更加优美。学校发展 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学校支持有力,学校国际交流不断扩大。 多年来政府及社会各界给予学校大力支持,政府先后拨款上千万元,社会各界投资上亿元,投入学校新校区基本建设。 2001年学校被中国和意大利政府选定为中、意政府合作职业培训项目的执行学校。从2004年至2007年,学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校获得意大利政府赠款100万欧元、长期低息贷款220万欧元,用以购买教学设备和进行师资培训及贫困学生助学金的资助,目前项目已在按计划执行。近年来,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电气技术专业、服装专业、染整专业先后被确定为全国高等工程专科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1年学校纺织专业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教改试点专业。2003年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学校被列为首批进行IT类高职教育改革试点院校。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近年已有50余名教师和管理干部被送往意大利、日本、瑞士等高等学府学习交流;学校与日本桐生工业高等学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常年开展师生互换交流学习活动。学生培养 毕业生就业渠道畅通,学校毕业生连续十多年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 90%以上。 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适时调整专业结构,突出学生社会适应性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从业、创业能力。与此同时,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设有招生就业处,配有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就业工作。学校长期以来坚持打破行业和地区界限,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毕业生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去工作。毕业学生已遍布四川、重庆、广东、深圳、珠海、厦门、福建、江苏、浙江、河南、河北、辽宁、新疆等全国各地。行业和单位涉及轻纺、电子、机械、贸易、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装饰、金融、旅游、广告、建筑、军队和政府机关等。众多毕业学生已成为行业、单位的技术和管理骨干。学校连续 10多年保持了一次性就业在90%以上,2005年更达到了97.67%,多年保持的高就业率,已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四川日报》、《中国纺织报》、《四川经济日报》、《教育导报》、《成都晚报》、《华西都市报》等新闻媒介,均先后报道了学校在教学和毕业生就业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学校多次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对外交流 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学校支持有力,学校国际交流不断扩大。多年来政府及社会各界给予学教学实验设备校大力支持,政府先后拨款上千万元,学校多方筹资两亿多元,投入新校区基本建设。2001年学校被选定为中、意政府合作职业培训项目的执行学校,获得意大利政府予以的320万欧元的教学设备、师资培训和贫困学生助学金的资助。近年来,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电气技术专业、服装专业、染整专业先后确定为中国高等工程专科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纺织专业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3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被列为首批进行IT类高职教育改革试点院校。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数十名教师出国学习、培训、讲学。学校与日本桐生工业高等学校和意大利相关技术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师生互换交流学习活动,具备一定条件的师生可出国交所获荣誉 2006年学校党委被中共四川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7年学校被省委细纱机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授予“四川高校领导班子开展‘四好’活动先进单位”称号;2008年学校获“四川省教育系统第二批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2008年,学校被中共四川省委、省委教育工委列为四川省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单位。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办学定位,确立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开始了以“打造西部特色高专、争创职教一流水平”为奋斗目标的新征程。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王允昌 党委书记王允昌,男,汉族,1952年10月生,四川成都市人,中共党员,1969年12月参加工作,南充师范学院政治系毕业,大学文化,哲学学士,教授。1996年被评为成都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干部;1999年被评为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 校长:尹析明 校长尹析明,男,汉族,中共党员,副教授, 1960年10月 17 日出生,四川成都人, 1977 年参加工作,南充师范学院物理系专业毕业,大学文化,理学学士。 2000 年7月获“中国纺织教育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06 年,获四川省高校后勤工作先进个人。录取规则 1 、外语语种要求:英语专业限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其他各专业外语语种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不限。 2 、男女比例:所有专业不限男女比例。 3 、身体健康要求:按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4 、加试科目:普通类商务英语专业、旅游英语专业要求进行口语加试;普通类其他专业无任何加试和相关科目成绩特殊要求。 5 、分数级差:接受非第一志愿考生无分数级差。 6 、专业安排:对进档考生专业,按照考生专业志愿填报情况和考试成绩相结合方式进行安排。 7 、加分政策:学校执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或高招办有关加分或降分投档政策,对具有体育和艺术特长的考生,按有关文件规定优先录取。 8 、艺体文化专业成绩排序原则:专业分、文化分上线后 , 按文化分排序。[编辑本段]专业介绍 类别 专业 学制 学费 生物技术类 生物技术及应用 化工技术类 工业分析与检验 建筑设计类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建筑设备类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工程管理类 工程造价 市政工程类 给排水工程技术 房地产类 物业管理 机械设计制造类 模具设计与制造 数控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自动化类 机电一体化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 汽车类 汽车电子技术 计算机类 软件技术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网络系统管理 轻化工类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 纺织服装类 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 现代纺织技术 纺织品检验与贸易 财务会计类 会计 经济贸易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 市场营销类 电子商务 工商管理类 物流管理 旅游管理类 旅游管理 语言文化类 文秘 商务英语 旅游英语 法律实务类 法律文秘 服美系 服美系组建于1998年(1995年开设服装专业,1997年成立服装系),是中国西南地区普通高校中最早从事服装专业教学的专业教学部门,是成都市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会员单位,是四川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理事单位。 服美系教师主要由工程类专业和艺术类专业人员组成,具有较强的实践、实际经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验和能力。现有专、兼职教学人员共计55名;其中专职教师40名,专业辅导员教师队伍7人,及由社会知名专家、教授、学者、实业家组成的兼职教师8人。中级以上职称教师人数达60%(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硕士学历的教师达55%(含在读),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达100%。 近五年来,服美系教师在各类期刊杂志发表专业论文69篇;2004年服装专业教学改革项目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至今已有四门课程被评为校级和省级的精品课程。 目前,开设有服装设计与制作、服装艺术设计、广告设计(含平面广告设计、数字媒体广告设计)、装潢艺术设计(含陈列设计方向)、艺术设计(家具设计方向)、旅游产品设计(民族服饰设计方向)、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玩具设计方向)等社会亟缺的专业;其中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是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的首批精品专业,也是第四批国家重点“产、学、研”教改试点专业;并形成了本科、专科的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结合、多层次办学的格局。现有价值200多万元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室)12个,稳定的校外相关专业实习基地15个。 服美系现有各类在校生1680多人。1998年来,学生先后参加中国性、四川省各类比赛共获奖30多项;其中曾白子同学于2004年荣获“益鑫泰”杯中国服装设计大赛金奖。纺织系 纺织工程与材料科学系组建于 2000 年,其中纺织工程专业是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最早设立的传统专业,至今已有 63 年历史,历经大专--- 中专 --- 大专、中专同校 ---- 大专、本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科并存等发展过程。纺织工程与材料科学系的前身为纺织系,是在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原有的棉纺、棉织、针织、纺材教研组的基础上于 1988 年成立。 2000 年为适应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纺织系更名为纺织工程与材料科学系。 纺织工程与材料科学系现任系主任是梁平副教授 ( 校学术骨干 ) ,系党总支书记是张并劬高级讲师,系副主任是李建南副教授 ( 校师德标兵 ) 。 纺织工程与材料科学系现有三个专业教研室,四个实验室,一个实习车间及若干校外实习基地。前年启动的中意职业合作培训项目纺织系有 33 万美圆的设备专用费,拟建纺织产品检测中心,纺织品设计中心,纺织生产实验室。纺织系现有普通学历本科、专科各专业教学班 40 个,在校学生 1557 人,成人教学班 3 个,在读学生约 100 人, 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 90 %以上 。纺织系现有专兼职专业教师 31 人,其中教授 1 人,副教授等高级职称 13 人,讲师等中级职称 12 人,助教 5 人,其中研究生 7 人,在读研究生 11 人。 纺织工程与材料科学系专业教师主要毕业于东华大学(中国纺织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纺织工学院)、西北科技大学(西北纺织工学院)、武汉纺织工学院等国内重点纺织院校。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师们通过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学科建设工作、学术交流活动、社会实践、专业进修、文化生活学历提升等形式多样途径来提高学术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纺织系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综合素质,爱岗敬业,不断跟踪前沿学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教学质量,追求教学效果。面向纺织业,服务全社会,几十年来为四川省和西南地区及沿海地区的纺织企事业单位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与此同时,还常年为纺织企业开设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班和函授本科班、函授专科班和函授中专班。染化系 染化系的前身是国立乐山技艺专科学校染织科,至今已有60年的悠久历史。先后历经专科、中专、停办、恢复专科的曲折过程,现已发展成为具有染整工程、高分子材料、环境工程三大主干专业,涵盖11个专业方向(染整技术、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化纤生产技术、食品加工技术、服装整理技术、法律文秘、电脑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拥有6个教研室、1个办公室、8个实验室、1个计算机房,现有1000多名在校学生。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60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染化系(科、组)为国家培养了数千计的大、中专毕业生,成为西南地区印染、化纤等专业人才的摇篮。一届届莘莘学子奔赴祖国四面八方,新老学友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成为国家各型企业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骨干力量,有的担任主要领导职务。为发展、建设祖国的纺织工业和其它各行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染化系现有教师40人。主要由专兼职教师和实验教师队伍构成。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12名,讲师15名,研究生及在职研究生共12名。是一支结构合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队伍。近年来,除教学外,还承担大量的科研、对外技术咨询等任务。先后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出版教材多部;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各类科技论文多篇,并成为教育部试点专业承担单位;参与国际交流,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并与日本有关学校建立友好合作交流关系,与意大利政府达成合作项目,获得设备捐赠,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机械系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机械系现有教师 32 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 3人、讲师 14 人、助教 7 人,工程师 1 人,硕士生 4 人。开设有《机电一体化》、《建筑装饰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纺织机与制造》、《数控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本科)》等五个专业。 建有力学实验室、金工实验室、测试实验室、数控实验室、建筑装饰材料实验室、电梯实验室、PLC实验室、电机控制实验室、画室、计算机室。设立于机械系的国家职业鉴定所能进行多工种、多层次的职业技能教育,并可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机械系在第二汽车制造厂、132 厂、宁江机床厂、中国新长城电梯有限公司(中美合资)、郑州纺织机械厂、咸阳纺织机械厂、长征机床厂等建立了实习基地。机械系已与有关工厂、公司签定产学研协议,届时可联合办学,共同培养该专业学生。经外系 经贸与外语系是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一个师资力量强,管理严格,系风优良的系部。下设:外贸教研室、会计教研室、旅游教研室、专业英语教研室、公共英语教研室、综合实验室、英语语音实验室。共开设本、专科专业10个,还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 近几年由于经外系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在学校年度考核中,系行政和党总支连续多年被评为“双优”部门。系党总支被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授予“共产党员实践‘三个代表’示范党组织”,被中共四川省教育工委命名为“四川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本系现有教师60余人,由专兼职教师队伍和实验室教师构成,其中教授2人(特聘)、副教授10人、讲师16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4人,是一只结构合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队伍。有5人先后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教师、省师德标兵、省优秀教学管理干部、省优秀共产党员和省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工作者。近年来,本系承担了省级重点建设课程2项,校级重点建设课程3项,参与四川纺织工业发展战略研究等多项攻关课题,开展双教科研课题5项。英语教学于2001年8月荣获国家教育部高专英语教学优秀集体三等奖,在历年的四川省英语等级考试中,通过经外系英语教师的共同努力,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生通过率在四川省名列前茅。经外系教师主编高校协作教材5部,参编教材8部,已在中国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近几年经外系学生在中国、省、市级各类竞赛评选活动中共获奖项30多项,充分展示了经外系的风采。

纺织工程学术期刊投稿邮箱

(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

(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

(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

(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

(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

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

(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

(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

(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

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

(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青岛大学考研纺织工程专业的报录比是百分之21点43。青岛大学(Qingdao University),简称青大(QU),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大学,山东省与青岛市共建高校、山东省属高校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华文教育基地,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性高校、来华留学示范基地

《移动信息》国内统一刊号:CN50-1136/TN,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6434,每月出版,16开,国内公开发行,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来源期刊和维普网全文收录期刊,属评定职称的正规学术期刊,特向通信运营商、各行各业的通信部门、通信设备制造商、高等通信院校、通信科研单位等通信领域的专家、学者、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征集稿件,欢迎咨询投稿。

下面很全面的哦 纺织学院设有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涵盖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属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四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全部具有硕士与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在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三个学科可培养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此外还设有一个“纺织工程”工程硕士领域,可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天津工业大学历史最长的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是天津市十五投资重点建设学科专业之一。“纺织工程”二级学科于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同时也是天津市“重中之重”和重点学科,目前拥有硕士生导师40名、博士生导师5名。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科研队伍,学术梯队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具备从事纺织科学与工程高新技术研究的条件。其研究方向覆盖了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整个领域,各研究方向已深入到学科的最前沿,并逐渐向相关领域延伸和发展。在纺织材料与纺织品的结构、性能、加工技术以及新产品开发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本一级学科的代表性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纺织复合材料、纺织工艺理论与实践、特种纺织产品与产业用纺织品、纺织品的染整工艺理论与实践、功能纺织纤维、服装设计与工程、计算机与纺织服装上的应用等,各研究方向已逐渐渗透到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学院在“纺织新材料新产品”、“纺织与服装新技术新工艺”、“纺织复合材料”、“特种纺织品”、“非织造布”等领域承担了数十项国家、省市部委级科研项目及各类横向科技协作项目,与国内大中型企业有着良好的协作关系。近年来,在硕士、博士的培养方面,注重了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交叉、相互嫁接与融合,使学科内涵不断得到充实与更新,并不断跟踪国际上本学科领域的学术前沿,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纺织工业所提供的产品不但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而且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土木建筑、医疗卫生、农业、国防、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为促进这些领域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和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高新技术纺织品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纺织工业和纺织科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进一步与生物工程、信息工程、生态工程、环保工程、材料工程等学科的交叉和渗透,纺织科学与工程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在新世纪的建设与发展中,纺织学院将“保持特色优势,发展创新领域”。为我国培养更多的纺织高级专门人才,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科技成果和技术服务。专业介绍纺织工程:天津工业大学是我国北方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为雄厚的纺织高等教育基地,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纺织学科是我校历史最长、最具特色的学科,拥有近百年的办学历程,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明显的优势。我校的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的学科,1993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000年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003年被批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纺织工程学科1992年被国家纺织工业部批准为省部级重点学科,2000年被天津市列为“十五”投资重点建设学科,200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被财政部和天津市列为中央财政与地方共建学科,2004年被天津市列为“重中之重”重点建设学科。我校从1989年就设置了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方向,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研究体系,拥有良好的专业师资队伍和实验、实践教研条件。现有在校本科生近200人,相关研究的研究生、博士生近10名,并为纺织学院其他专业本科生开设相关课程。近年来纺织工业从纤维原料、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到产品的应用领域都呈现出多元化、快速发展态势,高新技术广泛用于传统纺织产业。现代纺织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已不再仅仅是传统概念上的“纺纱”与“织布”,而是集材料、能源、信息、环保于一体,融汇了纤维、产品、管理、贸易、艺术及计算机等多方面科学知识的综合学科。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学科是我校较早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隶属于纺织科学与过程一级学科,多年来一直招收该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中的大多数人现已成为国内纺织界的中坚力量。该方向具有一支高素质的硕士生导师队伍,具备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条件和科研用房,有国内一流的“纺织测试中心”给予支撑,为硕士研究生的教学、科研和完成毕业论文创造了优越的条件。“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方向培养目标是培育适应21世纪市场经济需求,具备高层次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并具有纺织新材料开发、研究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的高素质、高修养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有纺织材料的结构、性能与测试技术研究、纺织新材料及功能性纺织品开发、服装与面料舒适性研究、针织服装的设计、工艺及性能研究、产业及特种用途纺织品研究与开发、纺织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研究、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与开发、计算机在纺织领域中的应用等。专业目录专业代码、名称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备注082101纺织工程 01纺织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与研究02纺织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研究03纺织加工理论研究04数字化、信息化纺织的研究05宏观纺织经济研究06纺织与环境、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07纺织厂空调与除尘技术的研究08非织造新型原材料的开发与研究09非织造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10非织造功能材料及其应用的研究 ① 101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 或203日语③ 302 数学二④ 401纺织材料学 或 402非织造布学 联系电话:24552039联系人:王建坤082102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01纺织新材料及功能性纺织品开发02纺织材料的结构、性能与测试技术研究03纺织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研究04产业及特种用途纺织品研究与开发05计算机在针织服装设计与生产中的应用06针织服装的设计、工艺及性能研究07服装与面料舒适性研究 ① 101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 或203日语③ 302数学二④ 401纺织材料学 联系电话:24528382联系人:张毅复试课程设置专业代码、名称 复试笔试科目(任选一门) 同等学历加试082101纺织工程 (0101)纺纱原理(0102)织造原理(0103)国际贸易实务(0104)非织造性能与测试(0105)针织学(0106)传热学 (0108)纺织材料检验(0109)现代纺纱技术联系电话:24552039联系人:王建坤082102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0101)纺纱原理(0102)织造原理(0105)针织学(0107)织物组织与分析 (0108)纺织材料检验(0110)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联系电话:24528382联系人:张毅初试课程参考书目(401)纺织材料学 《高科技纤维概论》 王曙中 等 纺织工业出版社《纺织材料学》第三版 姚穆 等 中国纺织出版社(402)非织造布学 《非织造布学》 郭秉臣 中国纺织出版社复试参考书目(0101)纺纱原理 《棉纺工艺原理》 陆再生 中国纺织出版社《纺纱原理》 于修业 中国纺织出版社(0102)织造原理 《机织学》 朱苏康 中国纺织出版社《棉织原理》 黄故 中国纺织出版社《棉织设备》 黄故 中国纺织出版社(0103)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贸易实务》 黎孝先 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最新外贸实务》 田飞 经济科学出版社 (0104)非织造布的性能与测试 《非织造布的性能与测试》 郭秉臣 中国纺织出版社(0105)针织学 《针织 工艺与设备》 许吕菘 中国纺织出版社《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 杨尧栋 中国纺织出版社《针织学》 龙海如 中国纺织出版社(0106)传热学 《传热学》第四版 章熙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传热学》第三版 杨世铭 高等教育出版社(0107)织物组织与分析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三版 蔡陛霞主编 荆妙蕾 修订主编 中国纺织出版社《织物组织与设计学》 顾平 东华大学出版社(0108)纺织材料检验 《纺织材料学实验》第二版 赵书经 中国纺织出版社《 方法标准汇编 target=_blank title=网上书城检索>纺织品基础标准 方法标准汇编》 纺织标准化研究所 中国标准出版社(0109)现代纺纱技术 《现代纺纱技术》 杨锁廷 中国纺织出版社(0110)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 《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 杨尧栋 中国纺织出版社《针织学》 龙海如 中国纺织出版社

纺织工程学术期刊投稿格式

ei期刊和sci期刊的区别是什么?Sci和ei都属于国际期刊的一种,但是二者之间存在一些区别,选择期刊投稿时需要注意这些区别。EI期刊刊物的审查周期短,SCI学术期刊的审查期长。难度要求不同,SCI期刊比EI期刊对语言的要求更高。EI期刊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检索工具,偏向于工程应用,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文献,包括期刊以及会议文献,另外也收录一些科技报告、专著等。EI期刊收录文献涉及的领域:机电工程、机械工程、船舶工程、制造技术等;矿业、材料工程、冶金、有色金属、金属材料、陶瓷、塑料及聚合物工程等;建筑工程、土木工程、结构工程、海洋工程、水利工程等。SCI期刊是美国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主要偏重理论性研究,通过引文检索功能可查找相关研究课题早期、当时和最近的学术文献,同时获取论文摘要。SCI期刊收录期刊的内容主要涉及数、理、化、农、林、医、生物等基础科学研究领域,选用刊物来源于40多个国家,50多种文字,其中主要的国家有英国、美国、德国、俄罗斯、荷兰、日本、法国、加拿大等,也收录部分中国(包括港澳台)刊物。

(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

(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

(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

(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

(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

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

(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

(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

(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

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

(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移动信息》国内统一刊号:CN50-1136/TN,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6434,每月出版,16开,国内公开发行,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来源期刊和维普网全文收录期刊,属评定职称的正规学术期刊,特向通信运营商、各行各业的通信部门、通信设备制造商、高等通信院校、通信科研单位等通信领域的专家、学者、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征集稿件,欢迎咨询投稿。

截止到2014年5月,学校有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研究中心4个,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级公共服务平台2个。 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设计艺术研究中心。省级研究中心4个:安徽省纺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微生物发酵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新技术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工程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协同创新中心1个:皖江高端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纺织面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电气传动与控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检测技术与节能装置省级实验室,安徽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省级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先进数控和伺服驱动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省级公共服务平台2个:安徽省纺织行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安徽省生物制品与食品检测检验及其标准化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截止到2014年3月,学校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2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核心检索系统收录论文达500余篇。 截止到2014年3月,学校获各类奖励1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0余项。承担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70余项,科技部、教育部等部委科研项目30余项,省级科研项目400余项。 馆藏资源截止到2013年12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40万册,纸质期刊1300余种;拥有中外文数据库31个,电子图书170万册。 学术期刊《安徽工程大学学报》《安徽工程大学学报(自然学科版)》创刊于1986年,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工程大学主办的以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电气工程、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工程、信息技术、化学工程、食品工程、纺织工程、生物工程为主,包括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学科,兼顾经济管理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工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刊期为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为CN34-1318/N),主要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师生员工及有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科研、科技工作者。学报被美国的《化学文摘》(CA )、俄罗斯的《文摘杂志》收录。同时,继续与“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刊,被“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华艺公司CEPS数据库续签了收录协议。

纺织科学学术期刊投稿要求

《东华大学学报(英文版)》属于核心期刊。

《东华大学学报》是由中国教育部主管,东华大学主办的,以纺织科学及相关学科为特色的学术性期刊。

《东华大学学报》现已被国内外著名的文摘性刊物收录,如美国Chemical Abstracts (CA)、美国 Textile Technology Digest (TTD)、英国 World Textile Abstracts(WTA)、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俄罗斯РефеРативныйЖурнал(文摘杂志)及中国《中国纺织文摘》等收录。

东华大学学报已被列为全国纺织核心科技期刊和上海市核心科技期刊。

《东华大学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面向国内外专家征稿,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定价每册 10 元,国外定价每册 US$15;主要刊登研究论文、理论研究、应用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科研学术论文。

投稿要求及注意事项:

1、论文应具有创新性、学术性、准确性、规范性和可读性;

2、具有学科前沿的科研论文优先刊登,投稿要求重点突出、论点明确、条理清楚、数据可靠、文字精练;

3、来稿不可一稿多投;如果硕士生投稿,务必请导师严格把关后再投稿,同时要提供导师联系方式。

有的没有稿费,有的有稿费,一般根据学报的质量来衡量稿费的多少。《纺织学报》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主管主办,国际刊号ISSN:0253-9721,国内刊号CN:11-5167/TS。《纺织学报》在行业内具有广泛影响,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权威性,代表着我国纺织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主要栏目纤维材料、纺织工程、染整与化学品、服装工程、纺织机械与器材、管理与信息化、综合述评等栏目。期刊收录《纺织学报》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收录,被很多高等院校、职称管理部门等列为重点期刊。杂志目录氧化还原法表面改性羊毛的理化性能徐婕蚕丝的接枝共聚反应动力学及其接枝结构蒋慧多孔 SnO_2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夏鑫

纺织学报期刊交完审稿费需要一到三个月反馈。纺织学报属于【月刊】,审稿周期在【1-3个月】左右,具体周期以杂志社公布为准。《纺织学报》(月刊)创刊于1979年,系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会刊。《纺织学报》主要报道国内外最新纺织科研成果,学术理论探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开发,国内外纺织动向综述或评论等,在行业内具有广泛影响,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权威性,代表着我国纺织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