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一年里,新型冠状病毒的来临十分突然,让人猝不及防。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疫情的议论文,欢迎阅读参考!
以前热闹的街市,现已空无一人。被疫情吓坏的人们,已经在家里度过了十多天。但是,有一些战士们,永远都在前线战斗着。
被感染和被隔离的人,在病房中,是谁在与它们身上的病毒斗争?是医生,是白衣战士,他们不是英雄,也不是穿着铠甲,披着斗篷。他们只戴着口罩,穿着隔离衣,拿着自己的工具,去挽救一个个生命。
他们日夜奋战,疲惫不堪,但是他们没有说放弃。每救一个人,他们会无比开心、无比自豪。
钟南山院士的智慧,帮助我们走出困境,带着我们走进成功之门。而一些护士、大夫的殉职,也令我们无比地悲哀。
还有一些战士,他们不再拿着警棍,而是拿起了体温计,为了别人,宁愿放弃自己的幸福,坚守在岗位上,给回家的人们一份安全感,可陪伴他们的,只有孤独。
他们勇敢地“战斗”在第一线,毫不畏惧地与病魔做斗。我们只有“呆”在家中,才是对他们的帮助。
谢谢你们,就是因为有你们在,我们才能打败病毒。谢谢!
新年到了,老家门前的广场早早就挂起了大红灯笼,大街小巷也贴满了春联。春联贴了,福气自然也就到了。但是今年出现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让全国人民这个新年过得心里很不畅快。
现在国家为了十几亿人民的安全,所有医护人员奋战在第一线。这其中就有我的妈妈,我觉得很骄傲。当然,我也很担心她的安全。为病毒传播不再继续扩大,她努力工作,放弃休假。
本来的计划是爷爷奶奶弟弟先回老家,我跟老妈在年三十坐高铁回去。可到了年二九,妈妈退掉了车票,郑重其事地和我说:“妈妈因为临时工作原因,不能陪你回去了。你已经长大了,可以独自去,希望你能理解。”当时我就懵了,一想到自己从没有一个人出门这么远,心里不理解,甚至有点气愤。一路上爸爸妈妈打来的好多电话,我也是带着情绪交流。
随着疫情带来的影响,加上爷爷奶奶不断开导我:“妈妈是医护人员,这是她的责任。”我慢慢释怀,理解了妈妈,知道妈妈就是电视上说的“最美逆行者”。
我在老家很无聊,就畅想楼下的情景:楼下的广场舞大妈翩翩起舞,烟花在天空中尽情绽放。广场上形成了一股人流,大家作揖拜年问候……现实却让人大失所望,广场空无一人。我一探脑袋,大声嚷道:“爷爷奶奶,今年广场怎么一个人都没有,我在家里难受啊!我想同学们了,真希望早点开学。”
家里最欢快的`,就数我那两岁的弟弟了。他时而冲出房间,时而扯着奶奶,时而拽着我。因为他,疫情好像并不存在,大家都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中。
年夜饭上桌了,虽然比不了大酒店的色香味俱全,爷爷也准备了一天。辛辛苦苦做的一桌子菜,都是我喜欢吃的。我有时候在想:过年到底图什么?不就是图个团圆嘛。现在我深有体会了,妈妈舍小家为大家,虽不在身边,但是我心里觉得很幸福,也很光荣。我能做的就是减少出门,不去人多的地方。只要勤洗手,不去找病毒,病毒自然也不会来找我们。
最后,我想对在外的爸爸妈妈说一声:“新年快乐,我爱你们!”
原本春节是热闹的,可这一次的春节街上冷冷清清的,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了。
那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呢?原来“新型冠状病毒”是很小的,肉眼看不见,它通常外面是蛋白质外壳,里面是遗传物质DNA/RNA。它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别的细胞内维持生命。它外面带有突起像皇冠一样,所以称作“新型冠状病毒”。
这一天,吃完午饭,坐在沙发上拿着手机看新闻的妈妈忽然叫了起来:“太可怕了,被感染的人又多了几十例!”爸爸听后,吓坏了,说“我这就去买口罩和菜!”说完就急急忙忙地开车去菜场和超市,买生活必须品了。
疫情发后生,我们家是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我和弟弟在家里很无聊,每天在家不是看书就是写作业,休息时也只能玩玩具,在院子里玩玩无人机和遥控汽车。
妈妈每天在家只得做做饭菜,看看新闻,很无聊。
爸爸在家和我们一样也很无聊,他每天教弟弟认字,其他时间只好玩手机和睡觉。
我多么想吃烤肉,多么想出去玩呀!
加油中国!加油白衣天使们,希望你们能消灭病毒,让我们摘下口罩,在灿烂的阳光下自由奔跑吧!
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受疫情影响,超过5成的企业2020年营收下降20%以上。就现金维持时间而言,34.0%的企业最多维持1个月,33.1%的企业可以维持2个月,17.91%的企业可以维持3个月。
2020年爆发疫情之初,传统服务业几乎完全停摆,酒店旅游业整体上都已经处在停业的状态,而交通餐饮业也是如此,这些行业亏损都很大,都处在被动运行的阶段。由于疫情,不能出省甚至出市,有很多有疫情的地区采取就地隔离,对旅游业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在当时的疫情之下,我国的制造业也面临巨大的困难。疫情先是降低国民的消费热度,比如疫情造成国内服装需求量减少,于是服装行业陷入困境。零售品销售额巨幅下降,轻工业受影响。从需求端来看,纺织服装,电子商品、家具、家电需求量下降,从供给端来看,厂房劳动密集型高,所在地处于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大省,这是制造业要面临的问题。
中美学者合作发表论文数断崖式下降,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主要还是疫情的影响。
发表科技论文,自然是为了传播,具体来讲是贡献和讨论,即我们已经做了这项工作了,你们别去重复造轮子了;我们已经做了这些工作了,你们看看有没有问题,是否需要进一步完善,还能进一步做些什么。因此这样的交流,更多的是限制在学术共同体以内的。而学术共同体内部,还是需要使用通用语言的,毕竟互联网时代文献多,传播快,靠翻译解决问题不现实。世界范围内,绝大部分科学家都在使用英语发表自己的主要工作。
至于普通人,我以为阅读文献的障碍肯定不止语言。首先是缺乏专业知识基础;其次是价格,Science, Nature的文章那么贵,英美人也一样读不起啊。我也不大建议普通人经常去阅读学术文献。很多最新的科研成果,发表出来本来就是供进一步研究的。有问题的可能性很大,过几年结论很可能就证伪了。用最新文献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听风就是雨,纯属自寻烦恼。
那你要说中文发表学术论文,对中国的科学发展没意义,我看也不见得。中国人读写母语确实要快很多;缺乏足够训练的本科生,读中文文献比读英文文献还是要更轻松的。使用中文工作,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中国学者的工作效率,减少工作量。
但问题是,目前主流学术界用的就是英语,已有的学术资料很大比例是英文写作的,英美学术界整体贡献更大,把主流学术语言变成英语也不现实。你也不可能放弃和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交流,会中文的科学家自己玩。
总的来说,我认为,我国应该加强国内学术期刊的建设,加强在全球学术圈的影响力。但发表学术论文的语言,短期内还是以使用英语为宜。
疫情快要过去关于新冠的论文能发出去。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现在关于疫情的论文还可以发出去,要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才能发出去,疫情敏感,对学科专业的影响大,言之有理就行。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 曾瑶池
呼吸道感染非常常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于婴幼儿、老年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流行,病毒毒力、个人易感性和抵抗力等是发病的关键,良好的个人营养状况可以降低发病风险并改善疾病预后。
专家
新冠肺炎流行期间,除了尽量避免接触病源外,个人及家庭应该保证良好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
近日,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CSPEN)提出了以下10条关于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的饮食营养专家建议,建议大家遵照执行:
1
每天摄入高蛋白类食物,包括鱼、肉、蛋、奶、豆类和坚果,在平时的基础上加量;不吃野生动物;
2
每天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在平时的基础上加量;
3
适量多饮水,每天不少于1500ml;
4
食物种类、来源及色彩丰富多样,每天不少于20种食物;不要偏食,荤素搭配;
5
保证充足营养,在平时饮食的基础上加量,既要吃饱、又要吃好;
6
饮食不足、老人及慢性消耗性基础疾病患者,建议增加商业化肠内营养剂(特医食品),每天额外补充不少于500大卡;
7
新冠肺炎流行期间不要节食,不要减重;
8
规律作息及充足睡眠,每天保证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
9
开展个人类型 体育 锻炼,每天累计时间不少于1小时,不参加群体性 体育 活动;
10
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建议适量补充复方维生素、矿物质及深海鱼油等保健食品。
对于“第6条饮食不足、老人及慢性消耗性基础疾病患者,建议增加商业化肠内营养剂(特医食品),每天额外补充不少于500大卡”,请点击蓝字查看“牛奶、鸡汤、保健品、食物匀浆与特医食品的较量”、“促进康复、提高疗效,从肠内营养治疗开始”两篇推文,如果您如果无法进食或进食量明显减少或者心存疑惑,建议到营养门诊或营养科会诊。
对于“10. 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建议适量补充复方维生素、矿物质及深海鱼油等保健食品” 我们将重点讲述,因为,呼吸道感染与自身的免疫功能低下、相关营养元素缺乏等具有密切关系。
维生素A
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一种抗感染维生素,其可调节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提高机体抵抗力与免疫力的目的,有效抵抗外界感染。维生素A缺乏可导致IL-1、IgG水平降低,从而损害呼吸道屏障与正常菌群平衡,降低呼吸系统清除细菌和病毒的能力,最终诱发呼吸道感染。
通常我们将血清维生素A水平小于0.35μmol/L定义为临床维生素A缺乏;0.35~0.70μmol/L为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0.70 ~1.05μmol/L为可疑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即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
建议消费者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动物性食物,特别是动物肝脏、维生素A强化食品、鱼肝油等,以避免维生素A缺乏。
维生素C
综合研究结果,尽管未发现其对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作用,但维生素C的补充(200~1000mg/d)减少了上呼吸道感染的持续时间、并辅助改善症状。考虑到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频率,不适当的抗生素处方以及维生素C的安全性,因此,补充维生素C是合理的,尤其是对于6岁以下的儿童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发生频率较高的儿童。
除了补充剂,通过膳食摄入足量的维生素C更安全。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蔬菜有:柿子椒、芥蓝、豌豆苗、油菜薹、辣椒(青、尖),花椰菜、红薯叶、苦瓜、西兰花、萝卜缨等。
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有:刺梨、酸枣、冬枣、沙棘,中华猕猴桃、红果、草莓、木瓜、桂圆、荔枝等。
维生素D
多种细胞内均存在特异性维生素D受体,1.25-(OH)2D3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调节抗原递呈细胞的分化、淋巴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因子的分泌;抑制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产生白介素IL-12;下调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II类分子及协同刺激分子如B7 的表达;直接抑制细胞增殖及其分泌IL-2和干扰素(IFN-γ)的能力;作用于辅助性T细胞从而间接抑制B 细胞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增加抑制性细胞的活性等。
英国一项研究表明,循环中的25(OH)D水平与呼吸道感染率呈负相关关系。此外,维生素D的抗炎作用可以提高抵抗力,减轻感染期间过度的组织损伤。
锌
微量元素锌与人体免疫功能相关。机体一旦出现锌含量不足,将对免疫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
锌的含量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免疫系统,其机制原理大致如下:
(1)对于人体内Th1型的细胞因子的分泌有促进作用,同时对人体内Th2细胞因子的分泌也产生抑制作用,重新形成Th1/Th2的平衡。
(2)增加IgG水平,稳定肥大细胞膜,且减轻气道炎症,抑制哮喘。
(3)锌是一种很好的抗氧化剂,能参与Cu/Zn-SOD的形成、激活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降低气道炎症。
(4)锌还可参与维持人体上皮细胞及组织的完整性,对上皮细胞的修复产生积极作用,提高人体抗感染水平,从而避免呼吸道发生感染。
常见富锌食物有生蚝、蛏干、扇贝、鱿鱼、墨鱼等。对于日常食物不能满足锌摄入的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可酌情服用锌补充剂。
益生菌对呼吸道感染有预防效果,可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感染时间、频率、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早在2013年,WPIO就通过了丹麦Chr Hansen A/S,Denmark 生产的鼠李糖杆菌LGG&双歧杆菌BB-12应用于预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专利申请,确认了其临床效果(鼠李糖杆菌LGG&双歧杆菌BB-12之成分,应用于缩短青少年、成人上呼吸道感染病程或降低症状严重程度33%),并予以世界应用专利(专利编号WO/2013104783 A1)。
美国呼吸与重症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益生菌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双盲、随机、对照实验研究,研究表明鼠李糖乳杆菌LGG有利于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降低22%发病率,减少3天抗生素使用时间。
儿科学杂志一项关于益生菌预防5~16岁742位非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的儿童的研究显示,住院期间给予鼠李糖乳杆菌LGG1×109 cfu/d,并延续至出院后7天,可以降低儿童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2%,22%。
Samuli Rautava发表了一项专一型益生菌株降低幼儿急性感染风险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从出生2个月至12个月,给予LGG+BB-12 1×1010 cfu/d,可以降低幼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和中耳炎的发生概率。
1
枸杞子10g,菊花6g,苦丁茶2g,代茶饮。
功效:止渴生津,消热降火。
2
桑叶5g,罗汉果1个,白茅根5g,板蓝根5g,代茶饮。
功效:清热解毒,润肠通便。
3
黄芪5g,山茱萸5g,红花1~2g,代茶饮。
功效:和胃温中,强身健体。
4
石斛5g,桂花2g,代茶饮。
功效:滋阴润肺、养胃生津。
5
红糖适量,生姜10g,胡椒3粒(研末),代茶饮。
功效:化痰止咳,驱风散寒。
6
黄芪10g,党参10g,银花10g,代茶饮。
功效:增强免疫力、清热解毒。
7
甘草5g,钩藤5g,黄芪5g,代茶饮。
功效:活血消肿,清热解毒。
8
罗汉果1个,胖大海2粒,黄芪5g,代茶饮。
功效:清热利咽,化痰止咳。
9
白茅根,芦根各30g,葛根15g,代茶饮。
功效:生津止渴,清热除烦。
10
雪梨,蜂蜜各适量,先煮梨,后入蜂蜜,代茶饮。
功效: 滋阴润肺,养胃生津。
11
一线医务人员:金银花5g,菊花5g,射干5g,甘草3g,罗汉果1/3个,煮水代茶饮。
功效: 清热凉血、生津止咳、祛痰,利咽。
温馨提示: 上述食疗方不能作为新冠肺炎的治疗方,只能作为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的辅助应用。中医治疗还需辨证施治,详见“市中医院推出2020版"防感汤"中药保健方”。(点击蓝字可查看该内容)
胡萝卜玉米排骨汤 1 (健脾益胃、强身健体)
金针菇瘦肉汤 2 (抗菌消炎、强身健体)
芦笋肉汤 3 (滋阴润燥、化痰止咳)
虫草花鸡汤 4 (止咳化痰,提高免疫)
党参香菇鸡汤 5 (养血生津、健脾益肺)
6
山药党参鸡汤(原料:山药15g,红枣6颗,党参10g,鸡250g。 功效:补气益气,提高免疫 )
7
参芪熟地汤 (原料:沙参10g,黄芪20g,熟地15g,排骨250g。 功效:益胃生津,祛痰止咳 )
8
熟地黄精党参汤(原料:熟地10g,黄精10g,党参10g,瘦肉250g。 功效:补气养血,健脾润肺 )
9
党参百合排骨汤 (原料:党参15g,百合20g,排骨250g。 功效:补气健脾,滋阴润肺 )
10
葛根黄芪瘦肉汤(原料:葛根,黄芪各20g,瘦肉250g。 功效:生津止渴,补气行血 )
上述汤类根据个人喜好,用排骨、鸡肉、瘦肉都可以,以就地取材为原则。
吸烟导致人体血液中尼古丁含量增高,容易引起血管痉挛,局部器官短暂性缺氧,尤其是呼吸道和内脏器官的氧气含量减少,容易导致人体抗病能力的减弱,酒精亦如此。应对疫情,提倡戒烟限酒。如何拯救免疫力,点击蓝字查看更多内容。
营养科门诊出诊时间:
周一到周日均有出诊(详见深圳市中医院服务号或160预约挂号平台)
地址:
深圳市福华路1号深圳市中医院住院部一楼东北侧
营养科办公室电话:
内线:2340
营养科门诊电话:
,内线:2429
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
营养科中长期定位为:以临床服务为基础,以教学培训为主,以科研为辅的综合性医技科室。营养科定期举行现场和网络讲座,并实现公众号直播。加入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参与临床多个MDT团队和疑难病例讨论。2009年至今发表SCI期刊论文4篇,CSCD核心期刊论文18篇,主持省 科技 厅课题1项,省卫生厅课题2项,市卫计委项目2项,参与编写《食物营养与食品安全》,《超重与肥胖治疗》等教材。
门诊业务:
非药物干预体重管理(适用人群:单纯性肥胖者、Ⅱ型糖尿病患者、肥胖引起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高脂血症患者、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高尿酸、脂肪肝、多囊卵巢综合征、产后肥胖及其他有减脂增肌塑形需求的人群)。
各类术科疾病的围术期营养治疗
高同型半胱氨酸营养干预
高尿酸血症营养干预
骨质疏松营养干预
睡眠障碍营养干预
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营养干预
青少年儿童增高营养干预
围生育期的营养干预门诊(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九种体质的月子餐食谱制定、产褥期开奶、催奶、回奶等)。
各类慢性疾病居家营养干预(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肿瘤、脑梗死、肝胆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住院业务:
对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价、营养治疗、营养宣教;开展“临床营养优质服务”,为住院患者提供食疗、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一体化的营养治疗。对术科患者开展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的营养管理。
专家介绍
曾瑶池
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
每周一、周五下午14:30-17:30
每周三、周六上午8:00-12:00
旷满华
营养科医师
门诊时间:
每周日上午8:00-12:00
李翠玉
营养科医师
门诊时间:
每周四上午8:00-12:00
参考文献:
l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CSPEN)《关于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饮食营养专家建议》,2020,1.
l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手册.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1.Vitamin A deficiency among under-five Nigerian children with diarrhoea.Afr Health Sci,2018,18(3):737-742.
l β-apo-10-carotenoids support normal embryonic development during vitamin A deficiency.Sci Rep,2018,8(1):8834.
l Is there an optimal vitamin D status for immunity in athletes and military personnel? Exerc Immunol Rev. 2016,22:42–64.
l Vitamin D status has a linear association with seasonal infections and lung function in British adults. Br J Nutr. 2011,106: 1433-1440.
l Efficacy of vitamin C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 meta-analysis in children. Eur J Clin Pharmacol. 2019,75(3):303-311.
l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and 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 vention or treatment of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专利编号:WO/2013104783 A1.
l The clinical and economic impact of probiotics consumption on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Projections for Canada.PLoS One,2016,11 (11):e0166232.
l Prebiotic prophylaxis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0,182:1058-1064.
l Lactobacillus GG in prevention of Nosocomial Gastrointestinal and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Pediatrics, 2010,125:e1171-e1177.
l Specific probiotics in reducing the risk of acute infections in infancy--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2009, 101: 1722–1726.
市中医院推出2020版"防感汤"中药保健方
中医药加持,预防流感多两招
中医药加持, 预防流感第三招
【疾病预防】流感高发季节,药师为您揭秘中药如何抗流感
佩戴口罩有讲究 莫倚网红走天下
快看,那人咳嗽得好有文化!
去年年底,和一个已经辞职去学校教书的原同事聊天,聊起了她去年参加的高级职称评审的事情。她说她参评的工程类高级职称,如果通过了,将得到和学校副教授一般的待遇,可惜没过。 问其原因,论文太少而且发文的刊物级别不高,她感叹说:“如果有一篇SCI就好了!” 我说高工不需要太高的刊物级别的,有的同事在区内的省级刊物发一篇就把副高得了。她说到了高校后标准就不一样了,至少要一篇EI才行,并且把她们学校的论文奖励标准发给我看了,一看震惊了,发表一篇SCI论文按不同级别奖励8000-20000,我的天哪?高校真是太有钱了! 这SCI是什么东西,值得高校老师和学生们不遗余力的去苦苦追求。查了一下资料才知道SCI论文是指被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期刊所刊登的论文。这种论文被大部分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引入作为职称晋升和学位评定的标准。比如博士毕业就必须发表过SCI论文,要评教授更是硬指标。 这就导致很多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不得不将很多精力浪费在于SCI论文的撰写与发表上。而且SCI论文都必须用外文撰写,又使得他们不得不不得不分出一部分精力用在外语上,挤占很多应该真正用在科研上的时间。 据了解一般SCI论文的版面费在1000-1500美元左右,换算成人民币的话就是7000-10000人民币左右,但是也有少数期刊的版面费非常高,达到15000元以上。早上在今日头条上还看到一篇文章说我国每年花在sci论文发表上的费用都够造一艘航母了,这还真不是危言耸听啊! 其实这些SCI论文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就是阳春白雪,没有多少人能够用得上,即使看到了也看不懂,在国内的科技工作者想看看不到,想用用不了。比如我在工作中也会参考一些外文资料,但顶多就接触过一些美国SAE论文而已,那是相当于EI水平,SCI几乎没遇到过。 想想这次疫情,关于新冠病毒的论文大都首发在国外的SCI检索刊物上。如果不是2020 年 1 月 21 日,南开大学副教授高山在中文核心期刊《生物信息学》上发表关于《武汉 2019 病毒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被复旦大学张永振教授的指控,大部分国人都不知道这个病毒早被发现而且已经早就开展研究了。 而且国内专家在国外刊物发表论文的指出在去年12月中旬即存在人传人的现象。假如这些文章都在国内发表,是否能早些引起广泛关注,早做控制,是否能避免更多的悲剧。 国家教育部,科技部估计已经痛中思痛了吧!终于认识到了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要求规范各类评价工作中SCI论文相关指标的使用了。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破除论文“SCI至上”提出明确要求。《意见》要求,要规范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改进学科和学校评估,在评估中要突出创新质量和贡献,审慎选用量化指标。优化职称(职务)评聘办法,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职称(职务)评聘的直接依据,以及作为人员聘用的前置条件。这条对于我的那位从企业过去学校的同事应该是一大利好吧!至少不用去跟其他老师比拼英语了。 该《意见》还要求扭转考核奖励功利化倾向,学校不宜设置对院系和个人的论文指标要求,取消直接依据SCI论文相关指标对个人和院系的奖励。文首那份奖励表中的SCI发文奖金如果用到国内核心期刊发文奖励上是不是更容易激励国内高校教师学生的高水平论文发表,促进国内学术水平的进步,我们拭目以待。 该《意见》还对科学设置学位授予质量标准有了新要求:学校不宜将发表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限制性条件。我一直想读个工程博士,但一直受制于英语水平不高,怕发不了SCI论文毕不了业,这样一来,唯一的障碍扫清了,今年该考虑了,要不然就老了。
陈薇长期从事生物防御新型疫苗和生物新药研究,研制出中国军队首个SARS预防生物新药“重组人干扰素ω”、全球首个获批新药证书的埃博拉疫苗。
陈薇长期从事生物防御新型疫苗和生物新药研究,主持建成创新体系和转化基地,成功研发中国军队首个病毒防治生物新药、中国首个国家战略储备重组疫苗和全球首个新基因型埃博拉疫苗。2014-2015年西非埃博拉疫情期间,率队赴非洲疫区完成埃博拉疫苗临床试验,是第一个在境外开展临床研究的中国疫苗。
陈薇历经阻击非典、汶川救灾、奥运安保、援非抗埃等重大任务砺炼,带出一支学科交叉、拼搏奉献的生物防御队伍,2018年获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
2020年3月,由陈薇领衔的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科研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开始人体注射试验。
学术论著
截至2019年5月,陈薇在Nature Nano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53.2。
据2020年6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陈薇以通讯作者在Lancet、Lancet Global Health、Nature Nanotechnology、Advanced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文章。
据2020年10月首都文明网显示,陈薇以通讯作者在《科学》《柳叶刀》等发表SCI收录论文79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60.3。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陈薇
可以,但不建议。毕业论文周期较长且有明确期限的论文,不建议选择当下还在进行时。如果选择未来的变化发展尚不确定的问题作为题目,一旦定稿送审可能会存在问题发展出现了你论文预期之外的变化。
您好,新冠疫情现在的论文还是可以写的,但是要根据当前的疫情发展情况来改变论文的内容,以便更好地反映疫情的发展趋势。此外,在写作论文时,还要注意收集有关新冠病毒的最新信息,以便在论文中提供最新的资料。另外,在写作论文时,还要注意避免重复,以免影响论文的整体质量。
不好写。因感染人少,不好收集各种数据。
美国的制裁,导致很多的正常文化、技术领域的交流受到了限制,美国已经失去了信誉,没有合作的空间,现在中美之间的合作已经缺乏。
疫情快要过去关于新冠的论文能发出去。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现在关于疫情的论文还可以发出去,要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才能发出去,疫情敏感,对学科专业的影响大,言之有理就行。
新冠疫情的论文是可以写的,但有几点需要注意:1、需要引用最新的权威信息资料;2、需要充分考虑新冠疫情给人们带来的影响;3、需要了解新冠疫情处理及相关政策;4、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新冠疫情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受疫情影响,超过5成的企业2020年营收下降20%以上。就现金维持时间而言,34.0%的企业最多维持1个月,33.1%的企业可以维持2个月,17.91%的企业可以维持3个月。
2020年爆发疫情之初,传统服务业几乎完全停摆,酒店旅游业整体上都已经处在停业的状态,而交通餐饮业也是如此,这些行业亏损都很大,都处在被动运行的阶段。由于疫情,不能出省甚至出市,有很多有疫情的地区采取就地隔离,对旅游业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在当时的疫情之下,我国的制造业也面临巨大的困难。疫情先是降低国民的消费热度,比如疫情造成国内服装需求量减少,于是服装行业陷入困境。零售品销售额巨幅下降,轻工业受影响。从需求端来看,纺织服装,电子商品、家具、家电需求量下降,从供给端来看,厂房劳动密集型高,所在地处于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大省,这是制造业要面临的问题。
是由于疫情影响导致的,这种情况发生,主要是没有办法合作,所以就会导致产量下降。
SCI是顶尖期刊,sci论文在国内应2113该是最不好发表5261的。
发表一篇SCI能保证毕业4102,发1653表两篇能保证找到工作,发表三篇保证找到好工作。所以对于博士而言,如果能发表5篇以上的话,而且其中还有一篇顶级期刊,那么在就业层面基本上是任何一个高校或研究院所都抢着要的状态。
所以说,如果能发表5篇以上,就足够让一名博士拿5个博士学位,同时还能找到一个非常理想的工作岗位。
发表SCI 论文有多难?SCI论文发表是一名博士毕业的硬性条件。大部分高校要求博士毕业至少有一篇SCI检索的论文,但是对于博士而言,在读博期间能发表5篇以上的话,足可以用优秀或学术精英来表征博士的优秀了。可见发表SCI论文很难。
去年年底,和一个已经辞职去学校教书的原同事聊天,聊起了她去年参加的高级职称评审的事情。她说她参评的工程类高级职称,如果通过了,将得到和学校副教授一般的待遇,可惜没过。 问其原因,论文太少而且发文的刊物级别不高,她感叹说:“如果有一篇SCI就好了!” 我说高工不需要太高的刊物级别的,有的同事在区内的省级刊物发一篇就把副高得了。她说到了高校后标准就不一样了,至少要一篇EI才行,并且把她们学校的论文奖励标准发给我看了,一看震惊了,发表一篇SCI论文按不同级别奖励8000-20000,我的天哪?高校真是太有钱了! 这SCI是什么东西,值得高校老师和学生们不遗余力的去苦苦追求。查了一下资料才知道SCI论文是指被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期刊所刊登的论文。这种论文被大部分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引入作为职称晋升和学位评定的标准。比如博士毕业就必须发表过SCI论文,要评教授更是硬指标。 这就导致很多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不得不将很多精力浪费在于SCI论文的撰写与发表上。而且SCI论文都必须用外文撰写,又使得他们不得不不得不分出一部分精力用在外语上,挤占很多应该真正用在科研上的时间。 据了解一般SCI论文的版面费在1000-1500美元左右,换算成人民币的话就是7000-10000人民币左右,但是也有少数期刊的版面费非常高,达到15000元以上。早上在今日头条上还看到一篇文章说我国每年花在SCI论文发表上的费用都够造一艘航母了,这还真不是危言耸听啊! 其实这些SCI论文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就是阳春白雪,没有多少人能够用得上,即使看到了也看不懂,在国内的科技工作者想看看不到,想用用不了。比如我在工作中也会参考一些外文资料,但顶多就接触过一些美国SAE论文而已,那是相当于EI水平,SCI几乎没遇到过。 想想这次疫情,关于新冠病毒的论文大都首发在国外的SCI检索刊物上。如果不是2020 年 1 月 21 日,南开大学副教授高山在中文核心期刊《生物信息学》上发表关于《武汉 2019 病毒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被复旦大学张永振教授的指控,大部分国人都不知道这个病毒早被发现而且已经早就开展研究了。 而且国内专家在国外刊物发表论文的指出在去年12月中旬即存在人传人的现象。假如这些文章都在国内发表,是否能早些引起广泛关注,早做控制,是否能避免更多的悲剧。 国家教育部,科技部估计已经痛中思痛了吧!终于认识到了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要求规范各类评价工作中SCI论文相关指标的使用了。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破除论文“SCI至上”提出明确要求。《意见》要求,要规范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改进学科和学校评估,在评估中要突出创新质量和贡献,审慎选用量化指标。优化职称(职务)评聘办法,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职称(职务)评聘的直接依据,以及作为人员聘用的前置条件。这条对于我的那位从企业过去学校的同事应该是一大利好吧!至少不用去跟其他老师比拼英语了。 该《意见》还要求扭转考核奖励功利化倾向,学校不宜设置对院系和个人的论文指标要求,取消直接依据SCI论文相关指标对个人和院系的奖励。文首那份奖励表中的SCI发文奖金如果用到国内核心期刊发文奖励上是不是更容易激励国内高校教师学生的高水平论文发表,促进国内学术水平的进步,我们拭目以待。 该《意见》还对科学设置学位授予质量标准有了新要求:学校不宜将发表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限制性条件。我一直想读个工程博士,但一直受制于英语水平不高,怕发不了SCI论文毕不了业,这样一来,唯一的障碍扫清了,今年该考虑了,要不然就老了。
发表SCI论文也是困难重重。对于大部分科研者而言,撰写SCI论文的过程已经够辛苦,但发表论文的过程也同样不容易,甚至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打击,首先一个是投稿录用率很低,因为全世界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数很多,要发表研究论文的人也很多。
期刊收到的稿件数量远超过其能够录用的数量,SCI核心期刊尤其如此,可能有些稿件在期刊编辑的预审中就被退稿了。
SCI期刊用稿率较低,或者说他们的拒稿率较高,有稿件质量上的原因,比如缺乏原创性等,而更多情况是激烈竞争造成的,期刊只能在有限的版面内择优录用稿件。
一般来说,初投稿者的稿件是很难一次命中的,这可能是投稿者因经验不足而没有选对期刊造成的,也可能是期刊编辑对投稿人不了解、用稿十分谨慎造成的。比如有时候,作者所在单位名不见经传也会增加论文录用难度,这是因为审稿人可能对作者的研究条件以及数据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
重要性:
从科学研究到论文发表、产生影响是一个价值提炼的过程。所做的研究并不都是有效的,可能只有一部分是有效的,也就是说取得效果的研究并不是都值得写成报告或论文,值得写出来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而且就算是论文可以成功发表,但其研究成果是否有人关注、值得一读,还要打个折扣。所以说,从事科学研究的人要想发表一篇好的SCI论文,并获得读者的认可,成为公认的对社会、对人类有贡献的科学家,是难关重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