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方宏勋发表SCI论文

发布时间:

方宏勋发表SCI论文

中国海洋大学

链接: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张礼性 62届高中校友,毕业于广州暨南大学经济系,为《福建日报》资深记者、主任编辑。曾在广东省《汕头日报》社工作,1975年调《福建日报》社,历任编辑记者、记者站副站长、副处长、总编室副主任等职务。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多年,采编的新闻作品和专刊副刊作品,以题材独特、个性鲜明、主题深刻而赢得众多读者。1984年、1985年参加策划与采编对企业“”放权和落实企业自主权两大系列报道,对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个系列报道的代表作分别获得“全国好新闻奖”(后改为“中国新闻奖”)特等奖和一等奖。九十年代主编《福建日报》周末专刊,用心设计和编辑读者广泛兴趣的版面,如《潮声》、《艺苑》、《人物春秋》等专刊,采编了许多具有时代精神的新闻稿件。其中《潮声》版在1992年至1997年间有12篇作品获得福建省、华东地区和全国性的新闻奖。1997年,策划报道民族英雄林则徐后裔为庆祝香港回归而举行的家祭活动的新闻特写《国耻今洗雪 喜讯慰忠魂》(本人为第一作者)荣膺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和“全国省级党报新闻奖”一等奖、“福建新闻奖”一等奖。张礼性校友热心参加与新闻工作有关联的社会活动和公益事业,并担任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戏剧家协会理事、福州保护大熊猫协会常务理事。1998年、2002年两度任由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组织的《冰心文学奖》初审评委会主任委员。2005年1月在新加坡访问期间,受到纳丹总统的亲切接见。 余朝琨 63届高中校友。毕业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先后在江西工业大学、华东地质学院任教。现为闽江学院计算机科学系主任、教授。近年来他先后获得福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校优秀共产党员、先进教育工作者、“突出贡献奖”、“阳光奖教师”“师德之星”等荣誉称号。2001年9月被选为中共福州市第八届党代会代表。参加编著《电工与电子技术教程》、《现代电子电工手册》等著作,独立编著71万字的《IBM——PC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一书,在CN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自动增益切换电路》获福建省第四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编写自编教材5部。余朝琨校友还兼任福建省教育厅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电子技术研究会理事、浙赣闽高校电子技术研究会副理事长、福建省自动化学会理事等职务。 林如求 66届高中校友,先后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专业和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中文专业。历任福建省文联《故事林》杂志副主编、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福建省文学院副秘书长,现任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福建文学》副主编。技术职称正编审,行政级别副处级。著有《人海趣话录——精短小说100篇》、微型小说集《和平天使》、散文集《无事斋笔语》、文论集《卷边琐语》。其他编著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袖珍小说精品》(选介)、《外国幽默小小说精品》(选评)、《外国哲理小小说精品》(选评)、《香港“迷你小说”精品》(选评)、《台湾掌上小说精品》等8部。曾获福建省农村文化艺术先进工作者称号;在艺术学科国家重点研究项目《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编纂工作中任副主编,并荣获文艺集成志书编纂成果一等奖。作品多次获奖,小说集《和平天使》获“福建省第15届优秀文学作品奖”佳作奖,小说《六叔秘事》获全国首届微型小说大赛一等奖,小说《错位》获《中国作家》杂志社、《人民日报》社文学创作二等奖,论文《福建机智人物故事略谈》获“福建省第三届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二等奖暨“福建省第二次闽文化研究优秀成果奖”。文学作品被选入《世界微型小说经典》《中国新时期微型小说经典》《中国当代微型小说精华》《中国小小说百家精品》《中国当代微型小说排行榜》《中国当代小小说名家名作》《中国小小说百家精品》《中国微型小说新作选》《微型小说欣赏》《华夏散文精选》等数十种选集,并被选入英文版《中国小小说选》等译介到海外。系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协会会员、中国新故事学会会员、福建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肖林钢(英文Leon L.Shaw),1972年9月至1973年1月在我校高中部学习,1980年毕业于福州大学机械工程系,1988年赴美留学,1992年获美国Florida大学材料和工程科学博士。在Air Force Wright空军研究所工作2年。现为美国Connecticut大学材料和科学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材料科学工程院院士。在科学领域对储氢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热喷涂和无模机械制造的进行研究,在纳米材料方面现已有2项科研成果获美国专利,主持美国国家储氢材料专项课题研究,担任美国材料协会加工委员会主席、美国纳米材料委员会常务理事。是我国哈尔滨工业大学顾问教授和福州大学客座教授。曾应邀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做130多场专题报告,受到国际有关专家肯定的学术论文达160多篇。肖林钢校友的成就被收录Marquis《世界名人录》、《美国名人录》、《科学工程名人录》、《财贸经济名人录》。 林从华 78届高中校友,工学博士,现为中共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总支书记。福建工程学院城市与建筑研究所所长,福建工程学院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人事厅“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004年7月进入重庆大学建筑学博士后科学流动站开展科研工作。福建省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城市规划学会规划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获得福建省建委直属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有20多篇学术论文在各级刊物上发表。 张更生 81届高中校友,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现为福建创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该公司为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系统集成二级资质企业。张更生校友任福建省自然科学学会——福建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软件行业常务理事兼副会长、福建省《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十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电子信息专项规划专家组成员。张更生校友1993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个信用卡POS授权长期系统,荣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二等奖。他还主持研制两项重点国家级火炬项目、三项国家级项目、一项福建省重大科技项目和一项重点科技项目。2004年完成国际借记卡系统,荣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二等奖。有四篇论文属国内先进水平。张更生校友荣获国家科委授予的1988——1993年度“国家火炬计划先进个人”称号,荣获福建省科委授予的1999年度“福建省高新技术暨工业科技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荣获福州市总工会颁发的2000年度福州市五一奖章,2002年荣获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福建省人事厅、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科学技术协会联合颁发的福建省第六届青年科技奖,2004年荣获福建省人事厅授予的福建省第六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层人选”称号。 陈梅珠 女,81届高中校友。1986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现为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博士。在近20年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眼科手术娴熟,特别是显微手术基础扎实,工作责任心强,作风严谨,医德医风正派,从未出现医疗差错和事故。多次参加“视觉第一,中国行动”,为贫困山区的白内障患者实行复明手术,复明率达100%,受到福建省卫生厅及福建省残联的表彰。多次被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三八妇女”、“优秀教师”。工作中紧密结合临床进行科研工作,多项成果获奖。“t——PA治疗眼内积血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获全军科技进步四等奖,“人角膜HLA抗原的分布表达和调控的研究”获2003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组织配型应用于高危角膜移植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获2004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以第一作者发表的国家级论文25篇,参加编写著作2本,论文多次参加国际及国内会议交流。并为来榕的ORBIS飞行眼科医院的外国专家进行眼科专业的同期翻译,获得WHO官员的好评。陈梅珠校友现为南京军区眼科学会会员、福建省眼科学会委员、福建省及福州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黄爱民 女,81届高中校友。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现任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病理学系主任、病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福建医科大学学科带头人、校首批青年骨干教师。其科研成果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六届福建省青年科技奖,被评为福建省新长征突击手,福建省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福州市优秀青年教师,福建医科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曾两度被评为福建医科大学优秀教师。其两篇科研论文分别在日本、美国的国际学术会上被评为优秀论一等奖。参编教材6部,其中三部担任副主编,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及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主持并参与教育部、省科技厅重点及省教育厅重点等6项科研项目以及5项省级、校级教育教学改等课题的研究。在国内外大学学报级以上的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被SCI收录3篇。 黄邦钦 81届高中校友。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学系,1999年获博士学位,1999年8月至2000年8月在加拿大圣玛丽斯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现为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兼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中国IGBP委员会GLOBEC-IMBER(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海洋生物地球化学与生态系统耦合)工作组成员,中国水环境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藻类学会常务理事、海洋与湖沼学会生态学分会理事、南中国海赤潮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生态学会常务理事、厦门市环境科学学会理事、学术刊物《海洋环境科学》编委。主要从事海洋生态学、海洋环境科学、微型生物生态学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已先后主持或为主承担国家973、863课题,国家、省部级重点项目及国家基金30多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为973项目“东黄海生态系统动力学及生物资源持续利用”第六课题的第二负责人。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多篇,获国家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已招收培养博士后、博硕士研究生18人。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江明顺 82届高中校友,毕业于北京大学力学系。1994取得博士学位。1994-1996年在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1996-1998年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1999-2001年在美国缅因大学海洋学院博士后研究。2002年起在美国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环境地球海洋科学系任研究员,从事海洋数值模拟研究,在生态系统动力学和海洋环境污染、近岸和全球海洋碳循环、海洋环流和中尺度涡动力学等方面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多篇论文在国际刊物上发表。 陈崇成 85届高中校友,理学博士,福州大学二级责任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现任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常务委员、福建省遥感学会常务理事。已在各级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先后参加国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专题研究。曾主持国家和福建省骨干工程的设计与开发,有三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学进步二、三等奖。 李津 85届高中校友,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传染科、肝病治疗中心主治医师。2004年参加以福州总医院为主体组建的南京军区首批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2004年3月16日出征利比里亚后,维和医疗分队主要担负驻守在该国与科特迪瓦交界处的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医疗卫勤保障任务,并为当地居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由于工作成绩突出,9月14日被联合国授予和平荣誉勋章。2004年12月底,医疗分队圆满完成任务顺利返回福州,受到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高度评价。维和医疗分队因此被评为2004年度感动福建十大人物之一。 刘光 女,85届高中校友。198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系,1992年获得厦门大学细胞生物学硕士学位。1998年在美国克莱蒙森大学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2001年在美国波士顿塔夫茨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并留校从事科研工作,现为该大学医学院生理系研究员。刘光校友学习成绩十分出色,在厦门大学学习期间,每年都获得厦门大学优秀奖学金;1993——1998年在美国克莱蒙森大学攻读博士期间,每年都获得美国Clemson University的Teaching Assistantship 。刘光校友从事科研工作成果丰硕:在厦大学习期间从事甜菊叶片细胞甜菊葡萄糖苷转移酶的纯化及生物和电镜细胞化学的定位研究工作,这是当时国内首次对此种酶分子所进行的最广泛最深入的研究。该科研成果在福建省细胞生物学学会1992年会上发表两篇论文摘要。1993—1998年在美国克莱蒙森大学博士论文研究工作中,揭示一心脏受体蛋白分子与人的高血压、心脏病有关,研究其分子结构及其作为研制治疗高血压病药物的可能性。在美国或国际科学杂志上共发表论文及论文摘要5篇。1998年—2004年在美国波士顿塔夫茨大学神经科学系从事大脑神经细胞如何处理外来信息的研究工作,在美国及国际科学杂志上共发表了8篇论文及论文摘要。2004年刘光获得美国NIH(相当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授予的“NRSA”(National Researth Senice Awards)奖励。 刘海铭 88届高中校友。1993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应用化学系,2001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化学博士学位,2002年在美国著名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现为法国阿科马化学公司美国科研开发总部科学家,从事核磁共振研究,分析物质成份结构。已在国际一流期刊发表科学论文16篇,并与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合作发表科研专利一项。参加了多次国际性和全美科研会议,在埃克森美孚等跨国公司作过研究报告。其科研成果在石油化工精炼、分子筛催化、纳米技术、气体吸附分离、环保清理等方面有直接工业应用价值,获得“国家利益豁免”而定居美国。曾获得优秀博士毕业生奖、西格马赛杰出科研奖。现为美国化学学会、国际沸石联合会、西格马赛研究会等学术社团会员。 罗星光 88届高中校友。1993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1995年为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2000年获博士学位。这期间发表论文、综述、社论120余篇,出版5部著作,包括《袖珍精神、神经系统用药手册》、《精神分裂症的防治》、《抑郁症的防治》、《精神疾病分子遗传学研究新进展》、《戒毒》等,其中《精神疾病分子遗传学研究新进展》为国内外同领域第一部专业论著,比英国同行早半年;承担多项国家级及上海市级科研项目,多次获上海科学技术进步奖。2000年至2003年在美国耶鲁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在国际性刊物上发表论文5篇,获“国际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研究联盟(NARSAD)青年研究员奖”(6万美金),为《耶鲁通讯》、NARSAD网站及美国多家媒体报道。2003年起被聘为美国耶鲁大学研究科学家、耶鲁大学正式教员,专门从事精神疾病分子遗传学研究与教学。2003年以来新发表国际英文论文5篇。2004年获美国政府部门认定为“杰出研究人员与教授”,并于2005年获颁“美国永久居民”证书。 王焕孜 94届高中校友,1998年东南大学结构工程系本科毕业,2001年东南大学结构工程研究生毕业,2005年5 月获美国密疏里大学结构工程博士学位,目前在美国硅谷地区一结构设计院任桥梁设计工程师。现年28周岁就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做学术专题报告,多篇学术论文在国际刊物发表。

1. 统一按照数理基础科学专业招生;进校后按同学的兴趣取向编班;2. 聘请校内外优秀教师授课;3. 前两年主要依托理学院加强数理基础培养、实施学生管理;强调打好数学和物理学基础,培养学生既具有数学的高度抽象思维能力,又具有现代物理学的理论素养和实验技能;实施因材施教,提供多层次、多风格的数学、物理基础课程,供有不同兴趣和特长的同学选择。4. 二年级末按照学校规模控制、院系和学生双向选择的原则完成专业分流,分流专业方向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数理基础科学专业(基科应用)等。学生分流后由各院系负责后续培养和管理。分流过程充分顾及学生的志愿和兴趣。5. 分流以后,学生按照所在专业的培养方案完成后续学习任务,在学业结束时根据该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毕业资格和学士学位授予资格审查,合格者可获得所在院系(专业)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数理基础科学专业培养模式介绍数理基础科学专业继承原基础科学班的培养模式。科研训练(Seminar)从三年级开始,为数理基础科学专业学生开设连续三学期的科研实践(seminar)课(定为必修课),从校内有关院系以及校外相关研究所和其他大学,聘请富有研究经­验的教授、院士担任导师,提出研究题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导师和研究题目,导师也可选择学生。学生在做seminar的同时,根据导师的建议,可选修4-6门所在院系的专业核心课程,作为所选专业的课程,并记入毕业总学分中。在三年级结束后的暑期小学期还将进行全班的seminar交流,每个同学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介绍所在学科的前沿。科研训练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也帮助学生学会在科研中渗透式学习,培养其创新能力。从1998年基础科学班建立以来,对每届学生进行的调查表明,学生对seminar普遍反映很好,认为收获很大或较大的学生达90%以上。毕业论文选择数理基础专业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科兴趣和意愿选择在本校或到校外有关高校和研究所做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几年的实践表明,虽然有些学生毕业论文方向不是其主修方向,但由于数理基础扎实,大多数入门较快,毕业论文的优秀比例大大高于全校平均水平。出国及免试推研通过seminar的训练,许多数理基础科学专业的学生对相关学科有了较好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志向选择出国或在国内不同的学科方向攻读研究生,进一步深造。选择国内读研,除可以选择数学系和物理系继续深造外,还可到清华其他院系攻读自己感兴趣的学科领域的研究生,还有部分学生可以推荐到中国科学院的相关研究所或国内著名大学攻读研究生。基础科学班在培养拔尖人才方面的成功,使其在国内外的影响逐年增大。近年来,基科班数理基础学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受到国外一流大学的青睐。对于那些希望出国继续深造的学生,数理基础科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理学院物理系全职院士人数占全系教师总人数超过10%全国唯一拥有物理学两个基地的院系招生专业 数理基础科学基本概况清华大学物理系始建于1926年,著名物理学家叶企孙先生担任首位系主任。吸引了多位著名物理学家.如吴有训、萨本栋,周培源、赵忠尧、任之恭等在清华物理系任教,培养了以王淦昌、钱伟长、钱三强、林家翘、彭桓武.赵九章、王竹溪等一大批卓越的物理学家,不到十年就成为国内最好的物理系。抗日战争期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培养出杨振宁、李政道、黄昆、张守廉、邓稼先、朱光亚等一大批杰出人材。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清华物理系的绝大多数教师和全部学生并入北京大学。中断30年之后,清华大学于1982年重新恢复物理系,由清华物理系杰出校友周光召院士出任复系后的第一任系主任。在清华物理系学习过或任教过的系友中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84人。1999年受到中央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7位本科毕业于清华物理系, 2位本科毕业于西南联大物理系,还有1位是联大物理系研究生。师资力量物理系现有教职工115人,教师80人,其中有李家明、王崇愚、李惕碚、陈难先、顾秉林、邝宇平、范守善、朱邦芬、薛其坤等9位在职的中科院院士,长江特聘教授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现任物理系顾问委员会成员、高等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最近还有多位国外一流大学的正教授全时到清华工作。科学研究物理系的研究方向涵盖物理学和天文学2个一级学科,含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光学、声学、等离子体物理、天体物理等八个二级学科,其中前4个二级学科是全国重点学科,而物理学一级学科是全国重点学科。近年来还生长出量子信息、纳米科学等新兴交叉学科。清华物理系在上述领域取得了一大批优秀的学术成果,获得了多项国家、省部委的科技成果奖。其中,碳纳米管的应用研究、表面物理和拓扑绝缘体的研究、高温超导滤波器的应用研究、以及天体物理研究,在国际上颇有影响。人才培养1991年清华物理系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全国物理学专业第一批两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物理)”之一。1996年我系又首批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国家“工科物理教学基地”。在2004年教育部组织的评估中,这两个基地都被评为全国优秀基地。近年来,物理系有多位教师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多门课程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北京高等学校市级精品课程、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名牌课程。物理系的实验物理教学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我系的物理学专业入选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系主任朱邦芬院士领衔的基础物理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物理系十分关心学生,为每个物理系本科学生配备导师。物理系十分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对学生因材施教,尽可能实施小班教学,例如,对低年级物理课程,既有中国传统的普通物理和原汁原味的美国大学物理,又有费曼物理学,还有实验与理论同步进行同一位教师传授的“基础物理学理论与实验”课程。物理系为每个学生提供多次选择方向的机会,也提供进入教授研究组在研究中学习的机会,使每个学生有条件依据自己兴趣自主发展。对于志在攀登基础科学研究的优秀学生,属于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清华学堂物理班”创造了理想环境,帮助他们成材。近几年物理系本科毕业生中,在国内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人数和出国深造的人数比例都在45%左右。其中不乏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顶尖大学。专业介绍物理系办学的指导思想是:在清华大学多学科群的环境下,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科学实验能力的一流物理人才。物理系毕业生,既能在物理学和其他基础科学的前沿领域开拓创新,也能将现代物理学的知识及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物理系设置“物理学”和“基础科学应用【数理基础科学】”两个本科专业。本科学制一般为四年,在学分制的基础上对学生实行分流培养。物理学专业(基科物理)着重培养能从事物理学研究的人才和应用物理学的人才,基础科学应用专业数理基础科学专业(基科应用)则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能在科学技术各个领域开拓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全系统一按“数理基础科学”专业招生,进校后实行宽口径培养。学生在本科阶段前两年将按“数理基础科学”的教学计划重点学习数学和物理的基础课程,从本科二年级第二学期起开始分流培养。物理学专业学生按物理系的培养方案学习物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科学应用专业数理基础科学专业(基科应用)学生除继续学习数理基础课外,还将在所选择的专业方向学习研究。物理系的教学计划统筹考虑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各阶段的衔接。物理系在制订本科教学计划时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及全面素质的培养。合理安排课程,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自由。物理系鼓励学生根据本人的志向和兴趣选择学科方向,尽早进入相关的科研实验室,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领域,也学会在科研中渗透式学习,培养其创新能力。联系方式网址:http://166.111.26.11理学院数学科学系孕育了陈省身、华罗庚、许宝禄、吴大任、柯召、庄圻泰等近代数学大家“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国家级和北京市特色专业点清华数学中心,以培养学生为工作重点招生专业:数理基础科学基本概况在清华园天文台小山坡的四周,绵延铺开的绿草地托起栋栋红楼,这就是清华理学院的新楼。常青藤爬满了石柱拱门,罗马式的阶梯广场环绕着长廊,呈现出一派静谧的学术殿堂。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以下简称数学系)诞生于1927年,它迅速发展为当时国内的数学中心。先后在此任教的有熊庆来、杨武之、华罗庚、陈省身、许宝禄、段学复、冯康、徐利治、程民德、万哲先等著名数学家, 孕育了华罗庚、陈省身这样的世界级数学大师。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撤消了清华大学数学系。改革开放之后, 清华逐渐向综合性大学转型, 于1979年建立了应用数学系。1993年清华大学确立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1999年将我系改名为数学科学系。学校在政策与资金两方面均给予数学系强有力的支持, 从而使数学系再次快速发展,重新成为我国数学方面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基地。经过多年的努力, 数学系已建立起一支学科齐全, 年龄结构合理,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于2000年获得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数学系的“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双双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我系的数学学科被教育部评为一级重点学科。数学系还设有全国工科数学教学基地和工业应用数学中心。2009年成立清华数学科学中心,聘请丘成桐教授担任中心主任,负责指导清华数学学科发展,从国内外招聘选拔数学人才,以及数学方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工作。清华数学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与国际数学教育和科研前沿接轨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师资力量目前数学系有教师77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29人,讲师12人,绝大多数有博士学位。其中有2位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8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以及多位其他学术荣誉获得者。教师按照教学、科研、公共服务三个方面考核,每位教师平均每学年教学工作量不少于两门课,以保证每位教师都在教学一线工作。科研成果清华数学系在许多领域的研究中具有很强的实力, 在代数和数论、 动力系统、拓扑和几何、 应用数学、数学物理等方面科研成绩尤为突出。国际交流数学系聘请巴黎第十一大学讲习教授团在代数几何与数论、分形几何与几何测度论开展了合作,同时还与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在内的许多国际一流大学有密切的合作交流。新近成立的清华数学中心聘请美国哈佛大学数学系主任丘成桐教授担任主任,该中心与数学系密切合作,以数学人才培养为工作重点,邀请大量国外一流数学家来中心讲授基础和前沿课程,为我系师生提供了直接接触国际数学前沿提供了一个平台。人才培养成果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严格的数学训练能提供坚实的发展基础,渊博的数学知识能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数学系已毕业本科生中百分之七十以上选择直接攻读研究生,其中相当一部分获本系推荐免试直接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也有部分同学去校内诸如计算机、自动化、经济管理等专业或校外诸如中国科学院等单位读研。另外还有一部分直接出国留学并取得了较好成绩,尤其是在欧美高校深造的数学系的优秀毕业生成绩显著,博士毕业以后在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著名大学开始工作,获得了“新世界数学论文金奖”等奖励。专业介绍清华数学系本科专业齐全, 具有教育部规定的两大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系采取相对灵活的本科培养模式,按数理基础科学班招生,进校分流到数学系后实行宽口径培养,在本科最初的两年重点学习数学基础课, 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强化物理基础。本科三年级确定专业,可以选择基科数学或基科应用的专业方向,也可分流到基科物理,或者到其它同意接收的院系学习。数学系高年级开设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运筹学、统计学等方向的专业课程,以适应不同的职业需求。清华学堂数学班项目为有志于以数学研究为职业的成绩优异的同学提供专业指导和职业发展帮助,同时其课程对全体同学开放。三年级开始本科生可以选修数学讨论班课程,获得数学方面科研的初步经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数学与应用数学的高素质拔尖人才,培养现代数学顶峰的攀登者,培养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担当大任的数学和应用数学领军人物。在课程设置上,尤其在一、二年级,强调正规扎实的数学基础训练,为学生将来成才和多方向的发展奠定坚实宽广的根基。同时引导学生深入到数学最重要的分支,接触现代数学思想和框架,拓宽知识领域,激发求知和探索兴趣。除开设国内一流的、标准的本科数学课程之外,在现代数论、代数、几何、分析、微分方程、概率统计及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研究生课程和清华数学中心由国外来访学者开设的数学课程,也对高年级本科生开放。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我系本专业以培养计算数学方面的人才为主,以数学为基础、计算机为工具,研究应用数学、工程数学等应用学科中复杂数学问题的计算方法的理论和算法。一、二年级在主要学好基础数学课程的同时,熟练掌握计算机编程和数学软件的使用;三、四年级在进一步加强数学基础的同时主要学习大规模科学计算、运筹、优化理论和方法等方面的课程。学生活动及奖助学金我系学生活动丰富多彩,包括学生节,师生运动会,足球赛,主体班会等等。我系除了校级的各类奖助学金外,为成绩优异的同学提供以下奖学金:华罗庚奖学金,熊庆来计算数学奖学金,李欧教授数学奖学金,孙念增教授数学分析奖学金。入选清华学堂数学班的同学享受清华学堂奖学金。清华大学数理基础科学班自1998年成立以来,已有四届学生219人毕业,其中138人在国内免试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39人出国深造。许多同学在本科期间就在世界一流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一批“准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和许多怀有科学梦想的学子一样,在结束了难忘的四年清华大学学习生活后,数理基科班01级的戚扬将远赴美国,继续他喜爱的理论物理研究———拿到哈佛、普林斯顿、耶鲁和斯坦福四所顶级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的他最终选择了哈佛。和戚扬一样,从基科班02级跳级到01级的金加棋得到了加州理工、柏克利、芝加哥、康乃尔、UIUC、杜克、霍普金斯、宾西法尼亚大学八所美国著名大学的offer.由于加州理工学院在应用物理和天体物理领域在全美排名第一,金加棋选择了加州理工学院。像戚扬和金加棋一样同时拥有多所世界顶级大学offer的学生,在基科01班还有不少;与此同时,有许多优秀学生选择留在学校或在国内其他相关院所继续基础科学研究。自1998年成立以来,被称为“拔尖人才培养的试验田”的清华大学数理基础科学班(简称数理基科班)已有四届学生219人毕业,其中138人在国内免试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39人出国深造。许多同学在本科期间就在世界一流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在短短七年时间里,数理基础科学班这块“试验田”已有一批“准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七年磨得宝剑亮在办班之初,数理基科班就明确提出了要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并提出“十年磨一剑”的口号,哪怕每年只有三五个苗子,只要长期坚持办下去,也能积累一批在国际学术舞台上显露身手的优秀人才,其中有些人将可能成为杰出的顶级人才。仅仅七年时间,从数理基科班走出的学生在科研上表现出的巨大潜力和良好素质,已经使他们成为世界许多知名大学争相录取的对象。是怎么样的探索与创新,让这块“试验田”七年便磨得宝剑亮?教务处常务副处长汪蕙教授认为,数理基科班在三个方面值得推介:一是独特的课程设置和良好的师资,使学生打下了扎实的数理基础;二是个性化的培养方案,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空间,使学生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三是专题研究课(Seminar)使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能及早进入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领域,体现了基科班“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的办学方针。在数理基科班学习四年,戚扬感受最深的有两点:一是强大而优秀的师资队伍,二是学生可以推迟两年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与导师。数理基科班创始人之一尚仁成老师认为,给学生两年时间打基础,然后再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这种“自由”对于拔尖人才培养相当重要。数理基科班创办者之一、理学院副院长白峰杉教授说,大学对于人的成长而言,是成才的四年,更是成人的四年。每个人都有比其他人强的方面,问题在于是否能让学生有自信,找到自己强的方面。所以,大学里首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实施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让学生打好基础后,再依据兴趣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白峰杉教授认为,数理基科班是学校教学体制的一种创新和尝试。为保证这种个性化培养方案的实施,让学生享受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基科班在校内外聘请导师指导学生参加专题研究课,学生可以进行几次选择;另外,学生如果在大二就确定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他可以到相关院系选课,大大扩展了基科班的选课范围。“选天下名师而师之”。因获得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金牌而进入基科班的戚扬本想在大二时转到工科院系,因为教师在课堂上精彩的讲解,让他真正找到了自己对物理和数学的兴趣,最终把物理作为终身奋斗的方向。从全校甚至全国聘请最好的老师上课,这是数理基科班的一个特色。这些出色的教师,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有人格的魅力。正是他们,为数理基科班的优秀学子开启了通往科学殿堂的大门。正像98级翟荟所说的:“在数理基科班,我受到了几乎是现在中国所能给予的最好的基础课教育和扎实的科研训练。”他的同学曾蓓则感叹:“得到这么多名师的指点和关怀,也许是基科班人最大的幸运。因为,这绝不仅仅是知识上的巨大收益,更多的是一种对事业的热爱和为科学献身精神带给我们的震撼与思索。”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主任聂华桐教授说:“首届基科班的翟荟和二届的祁晓亮,都是对物理充满了热诚和爱好的同学,物理直感好、数学演绎力强,十分难得。从国外来访问的多位学者对他们二位都是赞不绝口。拿他们和60年代我自己在哈佛大学作研究生时前后两三届的同学来比,翟、祁二位确实有过之而无不及。”香港大学物理系主任郑广生教授评价说,数理基科班学生在国际会议上非常活跃,英文非常好,校内的学术活动也很活跃,学术报告中学生提问也很积极。因材施教,学生为本强调因材施教,把拔尖人才培养放在首位,是数理基科班成立之初就确立的理念。力图关注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数理基科班负责人尚仁成、熊家炯、阮东等老师为此倾注了许多心血。尤其到大三学生选择专题研究课时,老师们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对每一个学生专题研究课选择的导师和培养方案的确定都进行指导。这种点对点的指导和对学生的诸多心血,引领这些“科学高峰的登山队”队员们克服了许多外在的困难。在老师和同学眼中,基科01的邵华是物理学“怪才”。他对物理学的执著和表现出来的物理天分让许多老师和同学钦佩不已。尚仁成和阮东两位老师赞赏地说,“邵华在中学时就自学了物理专业的重头课程‘四大力学’,对数理方程的解法也有独到之处,还发表了论文。他是被破格保送到数理基科班的。在大三做专题研究课时,他把微分几何和规范场论中的公式都独自推算过。”诺贝尔奖获得者费曼教授的著作在美国物理学界被称作“物理学界的圣经”,许多人尝试着用他的书作教材,都因为难度太大而最终放弃。费曼教授的《量子电动力学讲义》是一本很难读懂的书,但邵华在大三时,就把该书里的公式全部推导了一遍。对物理学有如此浓厚兴趣的邵华喜欢自学,常常不去上课。这种违背常规的做法引起了许多人的不同意见。他的考试成绩平平。对这样一位特殊学生,经推荐,他如愿以偿地到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那里很适合邵华发展,相信他将来定能做出成绩。”阮东老师说。因材施教在学生选做专题研究课时体现得淋漓尽致。基科02的杨桓,跳级到基科01的周一帆,都因为成绩优异,在导师推荐下转学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继续本科学习。从专题研究课跨入科研大门从大三开始持续三个学期的专题研究课,是数理基科班学生进行科研实践训练、跨入科研大门的第一步。专题研究课是数理基科班独有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研究,综合与联想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密切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并有利于学生向不同方向分流和因材施教。基本做法是:在校内外聘请专题研究课导师,由导师提出课题,列出必读文献,向学生公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报名选择题目和相应的导师。专题研究课课题按内容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课题研究进展定期在小组内报告交流。在第三个暑期进行全班性的专题研究课进展交流,要求每个学生汇报自己的研究工作进展,并报告对所研究领域的学科前沿的理解。在专题研究课的选择上,学生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如果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发现自己对所选导师的课题不感兴趣,还可以更换导师。这种充分的自由使学生在摸索中不断寻求和确定自己的兴趣点,对于最后确定的导师和选题,真正是出于自己的兴趣所在。正是由于兴趣使然,学生在做专题研究课时能尽快地进入科研课题,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曾蓓是基科班98级学生。由于她对量子力学中的对称性和量子信息、微分几何等很感兴趣,三年级进入专题研究课阶段,选择了清华龙桂鲁教授、北大曾谨言教授、中科院理论所孙昌璞教授为其导师。她在科学研究上的探索精神和能力得到了导师们的高度评价,本科期间与导师等合作者完成的5篇论文中,有4篇发表在SCI上。翟荟三年级进入专题研究课阶段,他跟随徐湛教授学习和研究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和量子力学中的数学方法,本科阶段完成论文4篇。进入研究生阶段后,杨振宁先生把他选为在国内亲自培养的第一位博士生。经过两年多一点的时间,翟荟就取得博士学位,他是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基科班学生。许岑柯是基科班99级学生,从大三开始的专题研究课阶段,选择了理论物理方向。他不仅数理主干课的成绩优秀,而且在导师指导下,修完了研究生理论物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打下了坚实的数理基础。2003年本科毕业出国到美国柏克利大学,他到校后第一学期就参加了资格考试,成绩为全系第一名。到美国几个月后就与导师合作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上发表一篇影响较大的论文。在一些交叉学科领域,数理基科班学生也表现得相当出色。基科班99级的赵福同学通过在经管学院的专题研究课训练后,参加了世界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摩根斯坦利2003年的招聘竞争。亚洲地区具有资格的应聘者超过300人,经过十分严格的层层挑选和该银行亚洲总部的5位高层领导长时间的严格面试,赵福最终成为该公司唯一一名在亚洲地区招收的成员。他们对赵福的评价是:既有数学物理方面的基础,又有经济金融方面的学习和研究训练,思维方式有其独特性。由于数理基科班学生数理基础好,思维活跃,进入课题快。每学期都有多位教授主动希望学生去他们那里做专题研究课。几年来,已有不少学生被专题研究课导师推荐到国外大学相关院系做专题研究课或毕业论文或读博士。如基科98级的孙乐非和马登科被他们在生物方向的专题研究课导师饶子和院士推荐到荷兰鹿特丹大学做毕业论文,本科毕业后又被推荐到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攻读生物学博士。专题研究课小组交流和班级交流活动,不仅使同学们相互了解到不同院校和院系做专题研究课的情况,还在同学们中间形成了一种自发跨学科的学术讨论氛围。就感兴趣的研究题目组成一组,由一人主讲,大家再围绕主题进行深入讨论,这种自发性的学术讨论是许多学生都十分热衷的。基科班的这种研究与讨论的氛围也带动了许多物理系和数学系的同学加入进来。良好的科研氛围,独特的专题研究课科研实践训练,使基科班学生在科学研究的瀚海里自由驰骋,取得了不俗的佳绩。例如,在天体物理中心学习的40名左右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中,胡剑(基科98)、林锦荣(基科98)、郑琛(基科99)和另两位研究生被称为“五虎上将”,他们每人都在国际上影响很大的APJ和APJLetter发表了1—2篇论文。林锦荣的研究工作还被NewScientist杂志作了专门报道。近两年几次国际会议上,他们都十分活跃。据不完全统计,仅分流到物理方向的基科班学生2001年—2004年间发表SCI论文18篇,其中12篇发表在包括顶尖期刊PRL在内的国际著名杂志上;在国际会议上作报告15人次。

袁宏勋发表的论文

1、联袂而至,汉语成语,拼音是lián mèi ér zhì,比喻一同来到。出自《清史稿·魏琯传》。 2、《清史稿·魏琯传》:“即如阮大铖、袁宏勋、徐复阳辈,联袂而至,岂可概加录用乎?” 3、示例:徐海、叶麻、黄侃、王亚六联袂而至,少不得又对罗龙文的书法赞叹一番。 ★高阳《草莽英雄》第十九章

出生于卫辉,应该是卫辉人。明神宗(朱翊钧)侄,潞简王朱翊H第三子,母曰杨次妃。万历四十六年(1618)闰四月袭封潞王。隆武帝追谥曰闵王。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入北京,明亡。五月,清军入关,朱常E随军南渡长江,寓居杭州。后被押送北京,因“金印案”被杀于北京。

明德祖朱百六—明懿祖朱四九—明熙祖朱初一—明仁祖朱世珍—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宪宗朱见深—明睿宗朱vz—明世宗朱厚—明穆宗朱载—潞简王朱翊H—潞王朱常E

父亲死时朱常E才6岁,由李正妃处理藩国政事;朱常E在绘画、音律、书法方面的造诣都不错,也懂得制作琴,制作的琴称为“潞琴”。

崇祯十七年二月二日,闯军刘芳亮攻占怀庆府(今沁阳)。即东进河南省卫辉,潞王府危在旦夕。二月十九日朱常E决定弃城出逃。先逃到无锡、南京再到杭州。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下旬,弘光帝被俘的消息传到杭州,于是马士英、阮大铖、朱大典、袁宏勋、张秉贞、何纶等商量请当时在杭州的朱常E监国,六月初七日(1645年6月30日),邹太后(朱由崧嫡母,恪贞仁寿皇太后)命朱常E监国,懿旨曰:“尔亲为叔父,贤冠诸藩。昔宣庙东征,襄、郑监国,祖宪俱在,今可遵行。”初八日(7月1日)称监国于杭州,次日,黄道周建议朱常E在十日内即位称帝,但朱常E却根据马士英的意见派陈洪范作为监国潞王的代表与清军和谈。十一日(7月4日)清军逼近杭州,马士英、阮大铖、朱大典等均各自逃命,而陈洪范回到杭州与张秉贞等劝潞王投降。十四日(7月7日)降清城失。之后与朱由崧等诸藩王以及弘光朝廷的一些被俘官员一起被送至北京。翌年四月初九日(1646年5月23日)与朱由崧等九王俱被杀,罪曰:“谋不轨”(即谋拥立朱常E造反)。

据 《明季南略》记载:

清顺治二年(乙酉)五月,豫王既定南都,分兵入浙;大帅,贝勒博洛也。时潞藩避杭州;六月,杭人拥戴之。贝勒以书招王,王度力不能拒,又不忍残民,遂身诣营,请勿杀害人民;贝勒许之,遂按兵入杭,市不易肆。后潞王北行,与弘光、王之明俱凶问。

朱常E精通音乐,著有《古音正宗》一书,收有琴曲五十首;善围棋,编有《潞藩辑纂万汇仙机棋谱》十卷,记载古代棋谱、流行棋式和变化,各种残局和死活棋形等。

方向宏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与公开发表的主要论文、指导硕士研究生论文一览学位论文Wang Hong. Lithostratigraphical and palaeomagnetical study of Pleistocene sections in Belgium: Tongrinne, Warneton and Gembloux, M. Sc. Dissertation, 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 1982, 1-40.Wang Hong. Palaeoenvironment of Holocene Chenier and Oyster Reefs in the Bohai Bay (China), Ph.D. Dissertation, 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 1994, 1-249.公开发表的主要论文王 宏. 比利时第四纪地层及冰缘特征概述,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地质出版社,1984, 9, 155-178.Wang Hong. Isostasy and Holocene high sea levels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Journal of Southeast Earth Sciences, 1992, 7, 1, 17-21.Wang Hong, Keppens E., Nielsen P. and van Riet A. Oxygen and carbon isotope study of the Holocene oyster reefs and palaeoenvironmental reconstruction on the northwest coast of Bohai Bay, China, Marine Geology, 1995, 124, 4, 289-302.王 宏,渤海湾全新世贝壳堤和牡蛎礁的古环境,第四纪研究,1996, 2, 1, 71-79.Wang Hong and van Strydonck M. Chronology of Holocene cheniers and oyster reefs on the Coast of Bohai Bay, China, Quaternary Research, 1997, 47, 192-205.王 宏,张金起,张玉发等. 渤海湾西岸的第一道贝壳堤的年代学研究及1千年来的岸线变化,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0, 20, 2, 6-14.王 宏,张玉发,张金起等. 渤海湾西岸第二道贝壳堤的细分及其年龄序列,地球学报,2000, 21, 3, 320-327.王 宏,李建芬,张玉发等. 渤海湾西岸年轻贝壳堤:形态、结构与多成因过程,地质论评,2000, 46, 3, 276-287.王 宏,渤海湾牡蛎礁与新构造活动:几个基本问题的讨论,新构造与环境(卢演俦,高维明等编),地震出版社,2001, 171-184.王 宏. 渤海湾贝壳堤与近现代地质环境变化,前寒武纪第四纪地质文集(前寒武纪第四纪地质文集编),地质出版社,2002, 183-194.王 宏. 渤海湾泥质海岸带近现代地质环境变化研究 (I): 意义、目标与方法,第四纪研究, 2003, 23, 4, 385-392.王 宏. 渤海湾泥质海岸带近现代地质环境变化研究 (II): 成果与讨论,第四纪研究, 2003, 23, 4, 393-403.王 宏,姜义,李建芬等. 渤海湾老狼坨子14C,137Cs, 210Pb测年与现代沉积速率的加速趋势,地质通报,2003, 22, 9, 658-664.王 宏,李凤林,范昌福等. 环渤海海岸带14C数据集 (I), 第四纪研究, 2004, 24, 6, 601-613.王 宏,范昌福. 环渤海海岸带14C数据集 (II), 第四纪研究, 2005, 25, 2, 141-156.指导硕士研究生论文范昌福,王 宏,李建芬等. 渤海湾西北岸牡蛎礁体对区域性构造活动与水动型海面变化的响应,第四纪研究, 2005, 25, 2, 235-244.王 福,钟新宝,康 慧等. 天津市及其沿海地区现代地表高程变化现状及趋势,地质通报,2005, 24, 1, 16-20.商志文,王 宏,李效广. 渤海湾西岸南、北大港中晚全新世潟湖底板的虚拟重建,地质通报,2005, 24, 7, 672-676.王 福,王 宏,李建芬等. 环渤海海岸带及海区210Pb和137Cs同位素示踪与测年的研究现状,地质论评, 2005, 一稿改回.范昌福,王 宏,李建芬等. 渤海湾西北岸大吴庄牡蛎礁14C测年与缓变型地质环境变化,科学通报,一稿改回.

为了让其他人了解作者,论文不被盗用,通常我们都要写上作者简介。下面由我为你提供的毕业论文作者简介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毕业论文作者简介范文(一)

个人简介xxxx,男,汉族,现年47岁,1985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财经学院财政学专业,大学本科,现任内蒙古财经学院财政税务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1999年7月取得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毕业证及硕士学位证,2007至今武汉理工大学产业经济在读博士。主讲《财政学》、《中国税制》、《税收理论与实务》。1999年以来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教材2部,撰写出版专著1部,主要参与完成教育厅课题2项,参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完成院级课题2项,主持完成完成教育厅课题1项,主持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1项;2000年获内蒙古第五届知识分子科技创新奖;2000年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青年奖一项;2001年第六届内蒙古青年科技创新奖评选活动中,获内蒙古青年创新杰出奖;2003年内蒙古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2005年获内蒙古财经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同时获内蒙古高等教育教学成果政府奖二等奖一项,2006年获全区首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2006年获内蒙古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一项;2008年获内蒙古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三等奖一项。

毕业论文作者简介范文(二)

张三(1981-),女,内蒙古通辽人,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教育系助教,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09级在职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学论。

毕业论文作者简介范文(三)

张三(1981-),女,内蒙古通辽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学论。

毕业论文作者简介范文(四)

xxxx,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2007-200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福特基金访问学者,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2004、2005、2006年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所客座研究员;2001、2004年香港金融研究中心所客座研究员;2002年亚洲开发银行宏观经济顾问;1987-1998年任山东大学讲师和副教授。先后获得山东师范大学数学学士、武汉大学统计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私营经济、汇率和资本市场。在《经济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杂志发表了大量论文。已出版的中英文专著有:《资本流动与中国经济增长》、《金融开放与宏观稳定》、《Private sector development in PRC》,《The Renminbi Exchange Rate Revaluation: Theory, Practice and Lessons from Japan》等。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和国际合作课题十多项。

毕业论文作者简介范文(五)

xxxx,1953年出生于日本,先后任职于日本财政部、外交部和通商产业省,现任日本财政部政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他毕业于一桥大学经济系和香港中文大学新雅中国语文研习所。1990-1993年代表日本政府出任亚洲开发银行(菲律宾马尼拉)轮班主任;2000-2003年任香港科技大学客座研究员;2003-2006年任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所(日本东京)总务部长。他发表了很多有关中国经济和国际社会和经济问题的文章。合作出版专著包括《Private sector development in PRC》,《The Renminbi Exchange Rate Revaluation: Theory, Practice and Lessons from Japan》。《China’s Economy and Financial Market after the WTO Entry》。

答辩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一班的XXXX。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茶叶营销状况调查研究》。

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北部,处于黔湘桂三省交界地区。近年来,该县的茶叶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茶叶成为该县唯一成范围种植的农作物品种。

作为一个农业欠发达的地区,该县在整体经济水平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县域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对于提高该县农业的整体竞争力、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至关重要。因此对三江侗族自治县的茶业市场营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通过在该县农业局实习期间,我收集到了大量关于该县茶叶产业的数据,同时结合相关的参考文献,并在导师的指导下,拟定提纲,写开题报告初稿,毕业论文初稿,修改等一系列程序,于XXXX年6月正式定稿。

具体来说,我的论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翔实的数据,概述了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基本情况,三江侗族自治县茶叶产业状况,让读者能够在宏观上一目了然的看到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基本情况及茶叶产业的现状。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三江侗族自治县茶叶生产和茶叶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叶生产企业实力弱小,生产条件落后,产品竞争力不强,茶叶品种单一,服务体系不健全,生产者的市场营销认识不高,营销方法同质化等问题。

第三部分,运用SWOT分析法对三江侗族自治县茶叶生产营销状况进行了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的基本的分析和判断,既是对该县茶叶产业的深入挖掘,也是对文章理论体系的完善。

第四部分,提出了茶叶差异化营销策略,树立全员营销观念,创建原生态茶叶区域品牌等策略,并在品牌传播上提出文化营销、精确营销、低成本以营销、网络营销、植入式营销等理念。对全文进行收尾。使得论文整体结构完整,论述合理。

经过本次论文写作,我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但由于学生能力不足,加上时间和精力有限以及论文篇幅和结构的限制,论文没有像企业营销策划方案那么详细,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借此答辩的机会,我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多指出本篇论文的不足之处,学生将虚心接受,从而使该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答辩稿写法:

1、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

2、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3、全文的基本框架、基本结构是如何安排的。

4、全文的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如何。

5、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发现了那些不同见解。对这些不同的意见,自己是怎样逐步认识的。又是如何处理的。

6、论文虽未论及,但与其较密切相关的问题还有哪些。

7、还有哪些问题自己还没有搞清楚,在论文中论述得不够透彻。

8、写作论文时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圣勋论文发表网

以下是我导师给的几个网站,还有一些是我自己找的,分享一下无 忧 论文网[ http://www.51lw.com] (免费论文下载) 论文 在线网[ http://www.lwzx.net] (论文下载,大量免费资源) 论文 帝国[ http://www.papersempire.com] (论文资源) 论文 资料网[ http://www.51paper.net] (各专业论文下载) 论文 快车网[ http://www.lun-wen.com] (各专业论文下载) 毕业 论文网[ http://www.bylw.com] (论文发表等,不错的地方) 专业 论文网[ http://www.dtzcb.net/lunwen] (专业论文下载,职称考试) 大学生论文库[ http://www.syiae.com/lunwen] (看看吧挺好) 轻松 论文网[ http://www.paperease.com] (论文网站) 易起 论文网[ http://www.17net.net] (不错的地方) 学生大论文中心 蜂朝无忧论文网 论文下载中心 论文帝国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论文中国 : 新浪论文网分类: 中国论文联盟: 大学生论文库 论文资料网: 论文下载中心: 毕业论文网: 学位论文: 无忧论文网:

比较权威的论文期刊网站?我看到:通知:部分论文考试答辩取消、条件放宽。查阅各省最新政策可搜:全国论文办郑州郑密路20号办(简称、统称,搜索可查各省全部政策,在百度、360、搜狗58-68页,17年前是郑州郑密路18号全国论文办)、全国职称处郑州郑密路20号论文处、高级职称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办。搜:高级经济师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办、高级会计师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办、高级农经师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办、高级审计师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办、高级统计师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办、高级政工师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办、高级工程师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办、高级教师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办、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办。在百度、360、搜狗58-68页。查阅最新政策、论文(选题、题目、范文、辅导)、报考条件、评审条件、考试科目、大纲,搜:高级经济师最新政策处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经济师论文处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经济师论文选题处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经济师论文题目处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经济师论文范文处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经济师论文辅导处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经济师报考条件处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经济师评审条件处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经济师考试科目处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经济师考试大纲处郑州郑密路20号。后面把“高级经济师”依次换成“高级会计师、高级农经师、高级审计师、高级统计师、高级政工师、高级工程师、高级教师、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等”再搜索。在百度、360、搜狗58-68页。

省级刊物:《民营科技》 主管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单位:云南省民办科技机构管委会 国际刊号:ISSN 1673-4033,国内刊号:CN 53-1125/N,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知网、维普、万方收录。 省级刊物:《科技资讯》 主管单位:山东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技术开发服务中心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9960 国内统一刊号:CN 37-1021/N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知网、万方、龙源、维普收录。 省级刊物:《黑龙江科技资讯》 主管单位:黑龙江科协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学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1328 国内统一刊号CN 23-1400/G3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知网、万方、龙源、维普收录。 国家级刊物:《文体用品与科技》 主管单位:国家轻工联合会 主办单位:全国文教体育用品资讯中心和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I006-8902 国内统一刊号:CN11-3762/TS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知网、万方、龙源、维普收录 国家级刊物:《数字技术与应用》 主管单位:天津市中环电子资讯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天津市电子仪表资讯研究所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9416 国内统一刊号:CN12-1369/TN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知网、万方、龙源、维普收录。 由于篇幅有限,中国期刊库就只介绍这么多科技期刊给大家,如果您还需要了解更多,或者您需要找我们快速发表论文的话,可以联络中国期刊库线上编辑。 中国期刊库---------论文发表,专业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这个比较多了,中外都有,有的含金量高,有的花钱就行

推早发表网,投稿过一次流程不复杂觉得很好。

直接到中国知网或者图书馆去找你本专业的学术期刊,与杂志社直接联络,网上很多都是中介,并不是杂志社的人,有的可靠有的不可靠,特别是那些说包发包过一上来就要打订金打多少钱的十有八九是。如果是艺术类职称可以再问我

1、期刊备案、收录查询。鉴别期刊真伪,尽量不要发增刊、特刊。首先要到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其备案情况;2、选择可靠的代理会事半功倍。我先后在网上找过三个代理,有一家收了定金找不到人了,有一家到是每次电话话都说的好听,可是出版的杂志一而再再而三的拖,过了一年多才来通知书,早就过了我的发表时间,之后也没有退定金,幸好在这期间有一家叫博雅论文辅导中心的网站还算靠谱,虽然站长脾气有点大,不过最终事情是办成了。

去找早发表网,出刊只花了21天。

这个一般来说,有两种为主要, 一,投稿到各大杂志社, 通过他们的稽核后 就可以发表了。 二,是在网上找个机构帮你发, 这样的好处是 发表得快点 因为他们有关系 而且专业 不过 坏处是 你可能会遇上, 这个的话, 我跟你说个网 你自己去看, 诚信 义论文 发表, 这站挺不错的 。

这样的网站有很多,建议找几个编辑问问!

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学术期刊、CN类期刊、ISSN期刊等,这些类别之间有交叉关系。具体论文发表资讯,你可以去找早发表网看!

只要查重的时候,抄袭的重复率没有太多,都不会有什么发表的问题。早发表投稿还是挺放心的。

李建勋发表论文

读后感灯下,我静静地坐在书桌前,一手拖着下巴,一手握着一支钢笔。桌上放着已经翻阅了无数遍的《昆虫记》。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他的《昆虫记》使我辗转反侧,难以成眠。《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昆虫记》中详细介绍了许多昆虫,介绍了它们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 《昆虫记》是一部很吸引人的著作,因为这部科学百科同时也带有文学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都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同时也展现了的昆虫的独一无二的个性。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回像婴儿般哭闹”。多么可爱的小生灵!难怪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法布尔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他的《昆虫记》也让我在读时仿佛自己就是一只在旁观的昆虫。每一只昆虫都有人一样的情感。如:“已经慌了神的蝗虫,完全把‘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一招忘到脑后去了。” 《昆虫记》是法布尔以一生的时间与精力,他仔细的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并将观察所得记入详细确切的笔记,最后编写成书。《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 也因为多种文字出版,所以他被誉为“昆虫诗人”, 也翻译出版了他自己的大量作品。其中《昆虫记》被译成许《我国昆虫记》作者被当时法国与国际学术界誉为“动物心理学的创导人”。在晚年法布尔出版了《昆虫记》最后几卷,使他不但在法国赢得众多读者,而且也在欧洲各国。在全世界《昆虫记》作者的大名也已为广大读者所熟悉。文学接尊称他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但是可惜没有等到诺贝尔委员会下决心授予他这仪大奖,这位歌颂昆虫的大诗人已经瞑目长逝了。 灯光下,字行里,我又回到了家乡。大师的身影与我的重叠…… 帮你找些材料,主要是靠你自己肩膀上扛的那个哦! 245回答者: 偶偶是人 - 魔法师 四级 2009-3-8 15:36《昆虫记》读后感 看了《昆虫记》后,这本书使我十分着迷, 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我知道了:凌晨,蝉是怎样脱壳;屎壳螂是如何滚粪球的;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的分泌物。还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错误的,蜂抓青虫不是当成自己的儿子养,而是为自己的后代安排食物。 第一次读《昆虫记》,不知怎么的它就吸引了我。这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虫子们翩然登场,多么奇异、有趣的故事啊!法布尔的《昆虫记》,让我没有梦幻感,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不时让我感觉到放大镜、潮湿、星辰,还有虫子气味的存在,仿佛置身于现场一样。被我忽视太久了的昆虫的身影,及它们嚣张的鸣叫,一下子聚拢过来,我屏住呼吸,然后,凭它们穿透了我心灵的幽暗。是法布尔,让我看到了昆虫跟我们人类在生与死,劳动与掠夺等许多问题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昆虫记》不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世界,它不同于小说,它们是最基本的事实!是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独自的,安静的,几乎与世隔绝的寂寞与艰辛。我仰起了头,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头,像仰望星空一样,来对待昆虫们存在的奥秘。它使我第一次进入了一个生动的昆虫世界。 于是,我接着往下看《昆虫记》。 接着往下看,《昆虫记》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种十分凶残的动物,然而在它刚刚拥有生命的初期,也会牺牲在个头儿最小的蚂蚁的魔爪下。”蜘蛛织网,“即使用了圆规、尺子之类的工具,也没有一个设计家能画出一个比这更规范的网来”, 丰富的故事情节使我浮想联翩。 看着看着,这些虫子们渐渐地清晰起来,我思考着:如果我们保护环境,不污染环境,这些虫子是不是还会在呢?现在的环境恶化,又是不是在以后还会有呢?我仔细地想着这彼此之间的关系,这一次的阅读,《昆虫记》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门。 当我继续阅读《昆虫记》时,我看到法布尔细致入微地观察毛虫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顾危险捕捉黄蜂,我看到他大胆假设、谨慎实验、反复推敲实验过程与数据,一步一步推断高鼻蜂毒针的作用时间与效果,萤的捕食过程,捕蝇蜂处理猎物的方法,孔雀蛾的远距离联络……一次实验失败了,他收集数据、分析原因,转身又设计下一次。严谨的实验方法,大胆的质疑精神,勤勉的作风。这一次,我感觉到了 “科学精神”及其博大精深的内涵。 昆虫学家法布尔以人性关照虫性,千辛万苦写出传世巨著《昆虫记》,为人间留下一座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宝藏。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他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多么可爱的小生灵!难怪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我叹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与环境息息相关,又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细微的观察。《昆虫记》让我眼界开阔了,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理解问题的深度也将超越以往。我觉得 《昆虫记》是值得一生阅读的好书, 我想无论是谁,只要认真地阅读一下 《昆虫记》,读出滋味,读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回答者: 和你拜白 - 试用期 一级 2009-3-8 18:19你去把书给吃了吧,这样一定能写出来 回答者: gevolution90 - 经理 四级 2009-3-10 19:43阿廖沙母亲的到来引起了大舅米哈伊尔与小舅雅科夫的争斗,他们怕母亲来讨要嫁妆,闹着分家,一家人打成一团。阿廖沙初步认识到外公家弥漫着的相互仇恨的气氛。大舅捉弄老裁缝格里戈里,让侄子把烧得滚烫的顶针放在格里戈里手边,不料却被外公无意中戴上,外公把孙子抽了一顿。阿廖沙因为把桌布放到染桶里也被外公狠狠打了一顿,打的过程中,所有的人都幸灾乐祸,连母亲也因害怕外公而不敢阻止他,只有外婆一人护着阿廖沙。打过阿廖沙后,外公来看他,给他讲起自己年轻时候在伏尔加河畔当纤夫时的情景,阿廖沙觉得外公像一朵云彩似的迅速地长大,由一个干瘦的小老头变成童话中的大力士。挨打之后,阿廖沙结识了小伙子茨冈,他成了阿廖沙最好的朋友,每次阿廖沙挨打时,他总把胳膊伸出去帮他挡着。每逢礼拜六,他带着阿廖沙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他擅长跳舞,幻想着有一副好嗓子。阿廖沙非常爱他,但他却被两个舅舅强迫着扛承重的橡木十字架去坟地,中间绊倒后,被十字架压在下面,因失血过多死掉了。 茨冈死后,阿廖沙更加依恋外婆。睡觉前,给外婆开玩笑,外婆给他讲上帝与小鬼的故事。外婆是阿廖沙最喜欢的人。 “外婆到来之前,我仿佛在昏睡,仿佛躲在黑暗中。她的出现唤醒了我,使我见到了光明,她把我周围的一切联结起来,把这一切编织成色彩缤纷的花边图案。她很快就成了我终生的朋友,成了我最贴心的人。她最理解我,也是我最珍贵的人,这是因为她对世界充满了无私的爱。这种爱使我感到充实,使我在艰难的岁月里充满了坚强的力量。”外婆知道的故事、诗歌、传说、童话多得不计其数,阿廖沙听的入了迷。一天晚上,家里突然失了火,家里人惊慌失措,外婆却非常勇敢,用一只空袋子蒙着头,身上批着马被,毫不畏惧地冲进火里,从里面抱出一只水桶大的盛满硫酸盐的瓶子,又镇定地指挥别人灭火。大火后,又忍着巨痛去接生孩子。 一开春,舅舅们就分了家,外公为自己买了一所新房,阿廖沙仍跟着外公外婆住。这是一段节奏平缓的日子,阿廖沙接触的人只有外公外婆。外婆向他讲述自己的身世。外婆也是孤儿,母亲一贫如洗,而且是个残废,为了生活,外婆跟随母亲四处流浪、乞讨,后来靠外婆织花边维持生活。外公也讲起小时侯与法国兵相处的事情。这段时间外公开始教阿廖沙识字。外公老病复发,动手打了外婆,阿廖沙感到无法忍受。 宁静的日子很快被打破,两个舅舅为了分外公家产,联合起来到外公外婆家闹事,尤其是大舅米哈伊尔,喝醉酒就闹事,整夜在房子周围转来转去,带来帮手把马林果丛和酸栗树统统拔掉,捣毁浴室,砸坏玻璃。一次拿粗大的木根砸门,外公集合了两个房客及酒店老板的妻子对付他。为帮儿子,外婆的胳膊被舅舅打断,阿廖沙无比仇恨舅舅。 接下来又是一段单调的日子,外婆每天祈祷,外公也每天祈祷。阿廖沙认为外婆的上帝仁慈、有同情心,外公的上帝却拒人于千里之外,让人望而生畏。阿廖沙喜欢外婆的上帝,讨厌外公的上帝,故意抓住外公祈祷时的失误捉弄他。这时期阿廖沙经常同街上的孩子打架,因为这些孩子做出的恶作剧令他无法容忍。这时,为外公干了一辈子活的老匠人格里戈里因双目失明被舅舅解雇,沦落为乞丐,阿廖沙为此感到难堪。 外公突然卖掉原有房子在别处买了房子。在这里阿廖沙结识了许多人。有外号为“好事儿”的房客,有伪装成马车夫抢劫教堂的的彼得伯伯,有奥甫相尼科家的三个孩子。阿廖沙与他们都建立了友谊,但同“好事儿”的关系最为密切。“好事儿”是一个整天忙着做实验的药剂师,对人生有透彻的感悟,经常指导阿廖沙观察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教给他人生的道理。“在我看来院子里平淡无奇没什麽值得留心的东西。但经他轻轻一推,或者三言两语指点一下,我所看到的一切就不同了,仿佛这些东西都具有独特的意义,因而给我留下的印象也就特别深。”但“好事儿”终因不被周围人理解而被外公赶走,阿廖沙非常生气但毫无办法。 百无聊赖之中,母亲回来了。在几个城市呆了很长时间又生了一个孩子后,走投无路的她又回到外公家。她开始教阿廖沙认字,让他背许许多多的诗。外公强迫母亲改嫁,母亲拼命反抗,外公异常生气,将气愤转嫁到外婆身上,毒打外婆,发针深深地插进外婆头皮。阿廖沙为外婆报仇,将外公最喜欢的圣徒像剪碎。 阿廖沙被母亲送进了学校,但不久因出水痘被迫休学在家。因发愁母亲的婚事,外婆开始酗酒并向阿廖沙讲述父亲与母亲的往事。不久,母亲看上了一个学测量学的学生并坚持要嫁给他。阿廖沙不喜欢继父与新的祖母,不想让母亲改嫁但毫无办法。母亲改嫁后,阿廖沙继续与外公外婆住在一起,他开始长大,拥有了自己的自信。阿廖沙又回到学校,但老师不喜欢他,只有主教赏识他。他因拿了一卢布买童话书被母亲打了一顿。继父对母亲很不好,用脚踢她,阿廖沙与继父拼命,又被送回外公家。 外公破产了,阿廖沙与外婆相依为命,通过三年级考试后他不再上学,开始自己养活自己。他结识了许多伙伴,他们互相帮助,一起捡破烂,扯木材。八月,母亲去世了,外公说阿廖沙不是奖章,不能老挂在他的脖子上。于是,阿廖沙便走向人间,外出谋生去了。 参考资料: 345473940 回答者: 345473940 - 助理 二级 2009-3-15 21:151. 如果黑板就是浩淼的大海,那么,老师便是海上的水手。铃声响起那刻,你用教职工鞭作浆,划动那船只般泊在港口的课本 。课桌上,那难题堆放,犹如暗礁一样布列,你手势生动如一只飞翔的鸟,在讲台上挥一条优美弧线——船只穿过……天空飘不来一片云,犹如你亮堂堂的心,一派高远。 2、 希望源于失望,奋起始于忧患,正如一位诗人所说:有饥饿感受的人一定消化好,有紧迫感受的人一定效率高,有危机感受的人一定进步快。 3、 别在树下徘徊,别在雨中沉思,别在黑暗中落泪。向前看,不要回头,只要你勇于面对抬起头来,就会发现,分数的阴霾不过是短暂的雨季。向前看,还有一片明亮的天,不会使人感到彷徨。 4、 柔和的阳光斜挂在苍松翠柏不凋的枝叶上,显得那么安静肃穆,绿色的草坪和白色的水泥道貌岸然上,脚步是那么轻起轻落,大家的心中却是那么的激动与思绪波涌。 5、 生活的海洋并不像碧波涟漪的西子湖,随着时间的流动,它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浪花飞溅,时而巨浪冲天……人们在经受大风大浪的考验之后,往往会变得更加坚强。 6、 当你身临暖风拂面,鸟语花香,青山绿水,良田万顷的春景时,一定会陶醉其中;当你面对如金似银,硕果累累的金秋季节时,一定会欣喜不已。你可曾想过,那盎然的春色却是历经严寒洗礼后的英姿,那金秋的美景却是接受酷暑熔炼后的结晶。…………(何婷婷) 7、 倘若希望在金色的秋天收获果实,那么在寒意侵人的早春,就该卷起裤腿,去不懈地拓荒、播种、耕耘,直到收获的那一天。 8、 生活是蜿蜒在山中的小径,坎坷不平,沟崖在侧。摔倒了,要哭就哭吧,怕什么,不要装模作样!这是直率,不是软弱,因为哭一场并不影响赶路,反而能增添一份小心。山花烂漫,景色宜人,如果陶醉了,想笑就笑吧,不心故作矜持!这是直率,不是骄傲,因为笑一次并不影响赶路,反而能增添一份信心。 9、 爱心是冬日的一片阳光,使用饥寒交迫的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用权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洒在久旱大地上的一场甘霖,使孤苦无依的人即刻获得心灵的慰藉。 10、 日子总是像从指尖渡过的细纱,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落。那些往日的忧愁和误用伤,在似水流年的荡涤下随波轻轻地逝去,而留下的欢乐和笑靥就在记忆深处历久弥新。 11、 忧郁的心情蒸发了。 12、褪色的记忆。 13、硝烟又在和平的家中燃烧。 14、有些记忆被焚烧掉,有些记忆被埋在心底,纯真年代如流水划过金色年代。 15、我,要融化在粉红的桃花瓣里,拭去整日在你心头的牵挂。16、我完全读懂了父母的心。 17、母爱是一本我终生无法读完的巨著;母爱是一片我永远也飞不出的天空。……张维维 18、当枯黄的秋叶随风摇曳时,深秋飘然而立校外,月光下,父亲的影子拉得很长,硕大的风衣将瘦骨嶙峋的父亲裹了进去,我心头一阵酸楚。 19、人世间的真情就像一张大网,时刻温暖着人的心扉,就如妈妈的爱一样,永无止境。 20、岁月,是一首诗,一首蕴含丰富哲理的诗,岁月是一峰骆驼,驮着无数人的梦想。 21、船的命运在于漂泊;帆的命运在于追风逐浪;人生的命运在于把握,把握信人生,方能青春无愧。 22、往事如歌,在人生的旅途中,尽管有过坎坷,有过遗憾,却没有失去青春的美丽。相信自己,希望总是有的,让我们记住那句话:错过了太阳,我不哭泣,否则,我将错过月亮和星辰。 23、假如生活中你失败了,请不要将忧伤的泪水写在脸上。失败也是一种收获,生活中最得要的是有一份十足的勇气和一个创业的胆量。 24、曾经以为,一次无奈的哭泣,便函是人世间所有的沧桑;一个小小的挫折,便函是人生所有的失败。是十四岁告诉我…… 25、月光清幽。淅沥的雨滴打在茅屋上,昏黄的灯光下,母亲密密地缝着游子的夹衣,忽然,一阵冷风挤进茅屋的窗隙,母亲似乎着凉,带着浓浓的倦意咳嗽了几声。我梦中惊醒,怔怔地看着灯下年迈的母亲…… 26、夜晚,春风柔和地吹着。我托着下巴,坐在落英缤纷的台阶上,脑海里又浮现出一件难忘的事。 贯休 【上冯使君五首】 扣舷得新诗,茶煮桃花水。々数片帆,去去殊未已。 聂夷中 【杂曲歌辞·起夜半】 念远心如烧,不觉中夜起。桃花带露泛,立在月明里。 *** 【杂曲歌辞·胡渭州】 杨柳千寻色,桃花一苑芳。风吹入帘里,惟有惹衣香。 王维 【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 安得舍罗网,拂衣辞世喧。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 钱起 【梨花】 艳静如笼月,香寒未逐风。桃花徒照地,终被笑妖红。 钱起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石井】 片霞照仙井,泉底桃花红。那知幽石下,不与武陵通。 顾况 【听山鹧鸪】 谁家无春酒,何处无春鸟。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晓。 刘禹锡 【题寿安甘棠馆二首】 门前洛阳道,门里桃花路。尘土与烟霞,其间十馀步。 张籍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桃坞】 春坞桃花发,多将野客游。日西殊未散,看望酒缸头。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元稹 【桃花】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张祜 【胡渭州】 杨柳千寻色,桃花一苑芳。风吹入帘里,唯有惹衣香。 李群玉 【龙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 素腕撩金索,轻红约翠纱。不如栏下水,终日见桃花。 聂夷中 【起夜来】 念远心如烧,不觉中夜起。桃花带露泛,立在月明里。 韩偓 【野钓】 细雨桃花水,轻鸥逆浪飞。风头阻归棹,坐睡倚蓑衣。 徐铉 【题雷公井】 掩霭愚公谷,萧寥羽客家。俗人知处所,应为有桃花。 *** 【白衣女子木叶上诗】 桃花洞口开,香蕊落莓苔。佳景虽堪玩,萧郎殊未来。 张元一 【咏静乐县主】 马带桃花锦,裙衔绿草罗。定知帏帽底,仪容似大哥。 李建勋 【句】 桃花流水须长信,不学刘郎去又来。(见《南唐近事》) 顾况 【句】 崦合桃花水,窗鸣柳谷泉。(题柳谷泉,见《应天府志》) 张元一 【又嘲】 裹头极草草,掠鬓不菶菶。未见桃花面皮,漫作杏子眼孔。 王维 【田园乐七首(一作辋川六言,第六首一作皇甫曾诗)】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元稹 【樱桃花】 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 顾况 【杂曲歌辞·桃花曲】 魏帝宫人舞凤楼,隋家天子泛龙舟。君王夜醉春眠晏,不觉桃花逐水流。 *** 【杂曲歌辞·凉州歌第一】 汉家宫里柳如丝,上苑桃花连碧池。圣寿已传千岁酒,天文更赏百僚诗。 刘禹锡 【杂曲歌辞·忆江南】 春过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樽前,惟待见青天。 苏颋 【杂曲歌辞·桃花行】 桃花灼灼有光辉,无数成蹊点更飞。为见芳林含笑待,遂同温树不言归。 张志和 【杂歌谣辞·渔父歌】 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春江细雨不须归。 杜审言 【戏赠赵使君美人】 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罗敷独向东方去,谩学他家作使君。 刘宪 【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桃花欲落柳条长,沙头水上足风光。此时御跸来游处,愿奉年年祓禊觞。 苏颋 【侍宴桃花园咏桃花应制】 桃花灼灼有光辉,无数成蹊点更飞。为见芳林含笑待,遂同温树不言归。 张说 【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萧令得潭字韵】 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 张旭 【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王昌龄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 先贤盛说桃花源,尘忝何堪武陵郡。闻道秦时避地人,至今不与人通问。 常建 【三日寻李九庄】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常建 【戏题湖上】 湖上老人坐矶头,湖里桃花水却流。竹竿袅袅波无际,不知何者吞吾钩。 刘长卿 【时平后春日思归】 一尉何曾及布衣,时平却忆卧柴扉。故园柳色催南客,春水桃花待北归。 李白 【赠汪伦(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 【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 【东鲁门泛舟二首】 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 张谓 【赠赵使君美人】 红粉青蛾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罗敷独向东方去,漫学他家作使君。 岑参 【春兴戏题赠李侯】 黄雀始欲衔花来,君家种桃花未开。长安二月眼看尽,寄报春风早为催。 岑参 【醉戏窦子美人】 朱唇一点桃花殷,宿妆娇羞偏髻鬟。细看只似阳台女,醉著莫许归巫山。 杜甫 【绝句漫兴九首】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贾至 【春思二首】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独孤及 【送别荆南张判官】 輶车骆马往从谁,梦浦兰台日更迟。欲识桃花最多处,前程问取武陵儿。 秦系 【山中赠耿拾遗湋兼两省故人】 数片荷衣不蔽身,青山白鸟岂知贫。如今非是秦时世,更隐桃花亦笑人。 顾况 【寻桃花岭潘三姑台】 桃花岭上觉天低,人上青山马隔溪。行到三姑学仙处,还如刘阮二郎迷。 顾况 【崦里桃花】 崦里桃花逢女冠,林间杏叶落仙坛。老人方授上清箓,夜听步虚山月寒。 顾况 【桃花曲】 魏帝宫人舞凤楼,隋家天子泛龙舟。君王夜醉春眠晏,不觉桃花逐水流。 戴叔伦 【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戴叔伦 【蕲州行营作】 蕲水城西向北看,桃花落尽柳花残。朱旗半卷山川小,白马连嘶草树寒。 杨凭 【千叶桃花】 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晚驻年华。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王建 【两头纤纤】 两头纤纤青玉玦,半白半黑头上发。逼逼仆仆春冰裂,磊磊落落桃花结。 王建 【宫词一百首】 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 刘商 【题黄陂夫人祠】 苍山云雨逐明神,唯有香名万岁春。东风三月黄陂水,只见桃花不见人。 刘商 【题水洞二首】 桃花流出武陵洞,梦想仙家云树春。今看水入洞中去,却是桃花源里人。 张志和 【渔父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信仰,是风筝的线,落叶的根,是精神的航灯,心灵的太阳花。因为信仰,心中才涌起追求理想的路途中永恒的生命潮汐。或许可以这么说,信仰就是生命,因为信仰,才使得生命焕发昂扬的活力. 2.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每个人都有一份自己独特的优秀.善于宽容别人的缺点,善于更多地欣赏别人出色之处,不仅体现为开阔的胸襟,还体现为一种为人处事的智慧。而能够越早地发现自己最出色地地方,越能充分发挥自己地潜能,越能够拥抱成功。 3.迈出一步并不需要多大地勇气,关键看你做了没有。只要肯从迈出第一步做起,并懂得一步一步往前走,成功便会向你招手! 4.生命是生活地主体,是人生地载体。生命可以美丽,也可以丑陋;生活可以多彩,也可以无华;人生可以伟大,也可以平凡。但生命地美与丑,多彩和无华,伟大和平庸却取决于你自己。取决于你地勇气、力量、智慧和对苦难地承受力。把生命推向极致,尽力展现生命地辉煌吧! 5.被他人相信是一种幸福。这种幸福是他人给你打的诚信分,是一种至高的荣誉。诚信让幸福无限蔓延. 6.生命是一种奉献和付出,只有在不停的奉献和付出中,生命才能彰显它的使命和意义。快乐只能在奉献和付出中才能找到,在奉献和付出中,别人的笑脸才能花一样在你身边簇拥着绽放.快乐的真谛就在于奉献和付出。 7.童稚的心灵就像一张无暇的白纸,阳光和风雨都可以轻易地影印在上面。如果我们洒给它七彩,它就会成为一座花园;如果我们洒给它尘土,它就可以变为荒漠。 8.把诚实、爱等美德播撒进孩子们的心田吧,未来,我们就可以拥有一个永恒的春天。 9.勇敢还要敢做,一道举世无双的爱心围墙,之所以能建成,胆量是其基石。沿袭千百年的做法,不一定还要坚持千百年;统帅千百年的想法,不一定还能再统帅下去。大胆越位,放手去干,你也能筑起另一道“爱心围墙”.

Proteintech 奖学金的成立2009年底,美国Proteintech Group公司宣布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设立奖学金。双方签署了捐赠协议,并在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了专用账户。生命科学学院已利用社会资源先后设立了吕义长奖学金、郁采蘩奖学金等多项学院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研究生。Proteintech奖学金成立目的为激励青年科学工作者不断奋进,带动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科研和产业的快速腾飞,在Proteintech Group公司总裁李建勋博士的支持下,公司决定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设立Proteintech奖学金,用于奖励在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生命科学学院硕士和博士研究生。Proteintech奖学金于2010年正式启动,每年评审一次。奖学金获得者还将有机会参与公司的生产实习、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等活动。Proteintech Group公司总裁李建勋博士简介Proteintech Group公司创始人、总裁李建勋博士,是一位杰出的分子生物学家和企业家。作为学者,李建勋在他的研究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他1985年考入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攻读博士,毕业后到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做了4年博士后,1997年被美国伊利诺斯州州立大学聘为副教授,3年后获终身教授资格。从1996年至今他一直担任美国烟草协会研究基金的首席科学家,同时承担美国国立卫生院的重大科研课题,2001年被美国心脏协会授予资深科学研究基金,前后承担了约240万美元的各种科研项目,从2003年开始也成为国内973计划的共同申请人。作为企业家,李建勋认准了抗体市场的巨大潜力,在美国创办了Proteintech Group, inc.并出任董事长。Proteintech Group, inc.于2001年在美国芝加哥成立,是一家由留美科学家创办的生产、销售抗体及重组蛋白的生物技术公司。2001年在中国成立全资子公司武汉三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006年在英国曼彻斯特成立欧洲分公司。Proteintech Group致力于开发针对所有人类蛋白的抗体——人类抗体组计划,迄今已生产出针对10,000种不同人类蛋白的10,000种抗体。公司产品被各大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频繁引用,在国际学术界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品牌和牢固的地位,公司产品以出口为主,目前已在美、日、欧洲各国的生物医学领域拥有稳定的顾客群,在当今方兴未艾的人类蛋白质组计划已占据了一席之地。

笔名拓之。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艺术专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用过他们的抗体,感觉还不错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