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发表首篇关于飞行的论文

发布时间:

发表首篇关于飞行的论文

分类: 人文学科 问题描述: 不要太长的``谢了 解析: 改写人类飞行历史的四位先驱 2006年4月12日14:18:2 网易报道 1773年,凯利出生于英国的一个绅士家庭。10岁那年,他亲眼看见法国第一次载人气球飞行,他想,轻于空气的气球能升天,那比空气重的鸟儿为什么也能在天上翱翔呢?于是,他开始构思重于空气的航空器。1809年,凯利发表了题为“论空中航行”的论文。他在论文中详尽地勾勒出现代飞机的轮廓,对空气动力学理论的产生和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后人视为航空学说的经典。 发明家:设计出人类第一架动力飞机的莱特兄弟 1903年12月17日是一个载入人类史册的日子。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莱特兄弟先后4次驾驶他们经4年努力研制出来的“飞行者”1号,成功飞上蓝天。最成功的第4次飞行留空时间达到59秒,飞行距离达到260米。人类征服天空的梦想开始变为现实。 莱特兄弟小的时候,父亲给他们买了一个能飞的竹蜻蜓,兄弟俩十分喜欢,并开始仿制不同尺寸的竹蜻蜓,从此,兄弟俩的一生与飞行结下了不解之缘。 莱特兄弟试飞成功后,很多人不相信这两个30多岁的年轻人会完成创举。德国一家杂志还把这一消息称之为“两个美国人的”。但对于莱特兄弟来说,一切流言都算不了什么。 飞行家:突破音障的耶格尔 高速飞行的物体速度增加到接近音速(声波传播的速度)时,物体前方的空气因来不及散开而受到压缩,仿佛有一堵无形的空气墙阻碍该物体向前飞行,这种现象叫“音障”。此时,飞机操纵舵无法拉动,飞机会凌空爆炸,很多飞行员因此丧命。 1947年10月14日,美国一位24岁的年轻人、空军上尉查尔斯·耶格尔驾驶新型超音速飞机X—1火箭飞机,开始了对音障的挑战。机舱内,速度计和马赫数计的指针在不停地抖动,耶格尔紧握驾驶杆,“M1.0”!马赫数计的指针轻轻地滑过那个可怕的数字,成功了!飞机突破了音障! 企业家:波音公司创始人波音 莱特兄弟试飞成功后,美国掀起了航空热潮,天性喜爱机械的波音也盼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加入造飞机的行列。1916年,波音正式成立太平洋航空产品公司,一年后改名为波音公司。公司研制的一种新型水上飞机被美军订购50架,这笔57.5万美元的合同,成为波音发家的基石。 一战结束后,波音公司业务陷入困境,波音发现,过分依赖军方订货的公司是瘸腿公司,必须大力发展民用产品。1925年,应邮政总署的要求,波音公司研制出40A型飞机,它除了能运送邮件外,还能带4名乘客,所以收益丰厚。1930年,波音率先在飞机上聘用空中女乘务员,成为第一代“空姐”,为空运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波音的事业逐步扩大,波音却越来越厌倦政治游戏。1934年,波音宣布退出自己亲手建立并经营了18年的公司,他就这样把自己交给了历史,把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司交给了未来。

1792年,他使用一种名叫“中国飞陀螺”的玩具直升机作了一连串试验,于1804年写出了第一篇有关飞行原理的论文。在论文中凯利提出,现代飞机应采取固定翼+推进器的模式,而不是模仿鸟类的震动翼。他详尽地描述了现代飞机的轮廓,并指出,适当的安定性是在制造翼面时取得一些角度而产生的,这就是现代飞机的上反角。他还指出了机尾必须有垂直和水平的舵面,飞行器必须为流线型。他还研究过速度与升力的关系、翼负荷、如何减轻飞行器重量的问题。

航空航天在过去半年中,接连发生了两起重大航天灾难。尽管人们备感痛惜,但这些挫折并不能阻挡人类进军宇宙的步伐。 既然航天活动风险如此之大,为什么人类依然不放弃进军宇宙的梦想呢?人点燃火箭。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火焰和烟雾中,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带来了航天技术的春天。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把航天技术列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之一。"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对我国航天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证,描绘了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前景的蓝图,一致认为载人航天是我国继人造卫星工程之后合乎逻辑的下一步发展目标。1992年1月,党中央批准研制载人飞船工程。自此,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1999年11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1号,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射宇宙飞船的国家。此后,又分别把神舟2、3和4号送上九重天。在1992年开始研制载人飞船之前,我国"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曾为研制哪种运输器这个问题进行了几年的研究,即对从研制飞船起步和越过载人飞船直接发展航天飞机的多种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比较和分析,甚至还激烈地争论过。 2003年10月15日圆了万户的梦,因为在这一天中国人民期待已久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顺利升空并安全返回,实现了中华千年飞天的理想。它也打破了美国和苏联.俄罗斯在这一领域的多年垄断格局,成为世界第3个独立自主研制并发射载人航天器的国家,这对世界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振兴中华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发表关于旅行社的论文

国有旅行社发展思考

当代社会,新的旅游消费形式不断出现,给游客们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以下是我搜集整理的国有旅行社发展思考论文,欢迎阅读借鉴。

摘要: 近年来,旅游业迅速发展,各种类型的旅行社层出不穷。国有旅行社面临着严峻的发展挑战。要想获得进一步发展,国有旅行社必须改革。本文笔者首先分析了当前国有旅行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而后又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快国有旅行社的转型和升级的措施。

关键词 : 国有旅行社 新形势 发展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这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很多人开始追求更加轻松的生活方式。旅行成了人们节假日、空闲之余最好的休闲方式。游客数量的增加,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各种旅行社的数量不断增加,这使得国有旅行社的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1、当前国有旅行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1.1 旅行社行业竞争激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行业发展迅速,旅行社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大小小的旅行社已经超过2 万家。旅行社数量的增多,给游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对于我国老牌的国有旅行社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由于其他私营旅行社、个体旅行社推出的旅游方案、路线更为合理,旅游费用相对较低,很多游客都选择这些旅行社。国有旅行社的顾客数量大大减少。

1.2 旅游市场需求发生变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人们有了更多的流动资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人们的旅游动机使旅游市场的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一般来说,普通的工薪阶层会选择省内或国内的近程旅游;收入较高的“白领阶层”会选择国外度假旅游等。由于游客消费水平的差异及旅游目的的不同,他们对旅游的需求也大不相同。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增长知识,往往选择去一些文明古城进行“科普教育”游;单身的年轻人倾向于选择大草原、大沙漠;老年人则更乐意到一些静谧的地方去。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公民已经把旅游当成了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单位团体旅游的人数大大减少,选择个人旅游、家庭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这对一直以单位团体旅游客户为主的国有旅行社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1.3 新旅游消费形式的出现。当代社会,新的旅游消费形式不断出现,给游客们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了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消费需求,很多旅行社都改革了自己的旅游消费形式,做到了消费形式的与时俱进。分时度假、预约旅游等新的旅游消费形式层出不穷。

分时度假,指的是酒店或者度假村等将自己所提供的服务的使用权分成若干个小的时段,然后分时段出售给游客。游客一次性购买一定时间段内酒店或度假村服务的使用权,之后游客在自己所购买的时间段内进行消费的时候,就会享受免费待遇。所谓预约旅游,就是指个人在自己正式旅游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就将自己的旅游时间、地点提前计划好,并选择最合适的实际向旅行社报名。这样游客就可以以更优惠的价格实现自己的旅游计划。一般来说,向旅行社预约得越早,优惠程度越高。这种旅游消费模式给大多数提供了旅游方案。这些新消费形式的出现,促使我国旅游行业迅速发展。

2、新形势下加快国有旅行社的转型和升级措施

2.1 扩大国有旅行社规模,提高经营实力。为了应对激烈的行业挑战,国有旅行社必须扩大自己的规模,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经营实力。国有旅行社可以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发展模式,为旅行社规模的扩大、转型和升级提供强有力的资金基础。旅行社行业不同于其他的产业,其运作资金较少、毛利率较低,但回报率却相对较高。因此,国有旅行社可以利用之前旅行社发展过程中募集的资金,在一些其他的领域进行投资,例如房地产行业和其他的一些高科技行业。这样一来,国有旅行社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其强有力的物质、资金基础可以为旅行社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国有旅行社必须致力于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发展模式,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并在适当时机走上市之路。

2.2 提升国有旅行社的服务质量,做好一条龙服务。旅行社行业在本质上属于服务业,它给游客提供的产品就是服务。游客出行的目的,就是放松心情、享受美景。旅行社服务工作做得好,顾客满意度必然高,在下次出行时必然还会选择这家旅行社。为了保证本单位的“回头客”,国有旅行社必须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以质量谋业绩,这是国有旅行社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之一。另外,国有旅行社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注意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给游客提供“一条龙”服务。国有旅行社必须想游客所需,急游客所急,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满足顾客需求。这就需要国有旅行社的管理者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同时国有旅行社可以对员工实现绩效考核制度,使员工的服务质量与自己的工资挂钩,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2.3 创新国有旅行社的旅游方式,满足游客需求。过去,国有旅行社有很大一部分业务是针对团体游客展开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团体游客的数量在不断的减少,原先做单位或团体旅游的部门必须进行业务调整和升级,创新自己的经营模式。国有旅行社可以推出各种优惠或折扣团体旅游活动。例如,国有旅行社可以推出“多人旅行,部分免单”的旅游业务,吸引更多的顾客。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旅行社必须根据游客的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旅游方案。

2.4 加大国有旅行社的宣传力度,积极拓展业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等各种信息技术有了进一步地发展。这些技术的出现使信息在更大范围内流动,提高了信息的共享性。为了拓展业务,国有旅行社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让自己的业务被更多的游客熟知,然后游客才有可能选择本单位的服务。国有旅行社必须充分利用这些便利的手段,做好本单位的业务宣传工作。

2.5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的凝聚力。首先,国有旅行社必须加强本企业的文化建设,通过各种教育和培训,转变员工的意识,提高职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使员工对工作更加积极、负责。其次,必须提高员工的工资,使其不低于或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同时,要给员工提供相应的福利,增进员工对企业的感情,以便更好地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总结

近年来,旅游行业迅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增长点。但随着我国市场环境和发展形势的变化,国有旅行社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国有旅行社必须做出改变;通过各种方式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经济实力;提升国有旅行社的服务质量;创新国有旅行社的旅游方式,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自己的市场影响力。只有这样,国有旅行社才能获得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牟晓一. 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中的参与式教学方法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05)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摘 要: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为全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毕业生,但从旅游企业的选择和毕业生的去向上来看,高等学校培养的旅游管理毕业生和旅游业所需要的人才间出现了严重脱节现象,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行业内的竞争力比较低。本文对导致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竞争力低下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竞争力的对策。关键词: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对策。1 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诞生为标志。随着各地旅游业的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的旅游教育也开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蓬勃发展起来,各大专院校也分别在地理、历史、经济、英语、管理等专业的依托基础上,相继成立了或开设了旅游专业,目前已经形成以专科、本科为基础,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内的完整的培养体系,成为一支异军突起的生力军。那么,作为这支生力军的中坚力量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在就业上的竞争力状况如何呢? 本科学生的竞争力状况能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整个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情况。调研发现,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竞争力并未与日益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成正比。一方面,企业招聘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后发现,招聘来的大学生在工作上“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完全不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企业还需要在对员工的继续教育培训上花费较大的代价;另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旅游企业内工作一段时间后感到不适应,认为该岗位不能体现自己的所学、不能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和人生价值,因而选择“跳槽”去往其他行业,致使旅游企业的大学生员工流动率极高。有数据表明,旅游管理本科生初次在本行业内就业的人数比例一般在10% ~20%之间,造成了旅游行业的低就业率,另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又有着较高的流失率(两年后仍在旅游行业就业的不到20%) 。人们渐渐觉得培养出来的旅游管理本科学生“动手能力不如专科生,理论能力不如研究生”,这实际上反映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严重错位。一直以来,旅游管理的本科教育立足于理论本位,重理论知识,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使得所培养的学生缺乏职业能力所需要的技能和经验,与其它一些旅游专科学校的毕业生相比竞争力(主要是实践操作能力)低下。实际上,旅游管理专业应用性较强,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了21世纪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逐步建立起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富 有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教育应当着重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提高其综合竞争力,只有那些基础厚、知识广、实践操作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才是未来旅游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2 培养模式与实践脱节的深层次原因分析。旅游管理专业的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中旅游业所需求的人才严重错位,一些旅游企业宁愿花高薪聘请同行企业中的高管、去“挖墙角”,也不愿意招聘受过高等教育的旅游管理专业“正规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供给和需求相脱节现象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发现,旅游管理专业“正规军”毕业生的竞争力较低,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一些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模糊、不切实际。目前一些高等院校在对旅游专业学生的教育上普遍存在着定位“过高”的问题,旅游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行业,要想真正能够做到对旅游企业较好的管理,首先必须要熟悉基层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否则一切的管理只能是空谈。而事实上是,学校模糊的定位导致培养出的旅游管理本科生毕业后大多想从事管理工作,而不愿从事较低层次的、实践性较强的服务工作,这就使得学生的“管理”只能停留在空谈和梦想上。纵观一些开设有旅游专业的学校,从“985”、“211”院校到省级重点院校、一般院校,很少能从塑造特色品牌出发,而大多都按照大致一样的模式、一样的教学设计、一样的课程设置安排开展教学活动。这就使得培养出的学生缺乏特色性和差异性,竞争力趋同。其次,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手段单一。一些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仍然延续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学和理论知识灌输为中心”的“填鸭”模式,这种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使得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虽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却只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其实践动手能力较差,不能很快适应旅游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此外,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也呈现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特点,各个院校所开设的课程大同小异,有些课程内容甚至有重复开设之嫌,有些则是将专业课与基础课同时进行、或由于其它原因将先后顺序进行颠倒,使得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无所适从;此外,教学进度设置也缺乏梯度和层次,完全随心所欲或机械照搬其他学校的模式,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没有以专业建设、以旅游管理专业特色品牌塑造以学生专业学习为中心最后,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尚不能适应旅游业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隶属于工商管理二级学科,同时在硕士点、博士点的建设方面也一直滞后于其他经济类、管理类,许多学校的旅游硕士点仅是挂靠在诸如生态学、地理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学科下的一个方向,而真正拥有旅游管理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和科研院所在国内更是屈指可数。大多数的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都来自于历史、地理、经济乃至外语等专业,对于系统的旅游学理论和实践教学技能的掌握相对缺乏;特别是在实践教学方面,一些院校更缺乏能够供学生实践操作的专业模拟实验室(如导游模拟实验室、客房实验室、前台实验室等) ,使得教学活动脱离实际,限入从书本到书本的“空对空”境地,这种“双师型”旅游专业教学人才及旅游专业教学实验室设施的匮乏,直接导致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与旅游企业所需严重脱节,降低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策研究。目前,我国旅游业正如火如荼地发展,以广西为例,随着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泛北部湾及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量,特别是对实践操作技能较强和极富管理经验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还很大;然而,从近些年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统计上来看,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的旅游管理毕业生却找不到工作或改行从事其他工作,与社会对旅游人才潜在的巨大需求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两者之间的巨大反差,不仅不利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学科体系及广西区内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广西区乃至中国- 东盟区域旅游业合作的健康良性发展。因此,如何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竞争力,塑造和培养旅游企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已经迫在眉睫。3. 1 对毕业生进行准确定位。对于一些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模糊不清、定位不切实际的问题,学生俨然成为无辜的“牺牲品”。对于学校来说,要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市场需求作深入而细致的调研,根据市场的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一些学校已率先尝试的“定单式培养”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方法;另一方面,要立足于自身的专业特长,准确地把握区域环境和评估优势师资力量,即集中和整合自己最优势的资源去打造与众不同的特色“产品”,这也是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提高自身“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这种对毕业生的准确定位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做深入的调研;一方面,旅游专业的专业教师需要深入旅游企业一线,与企业的领导及其他人事需求单位进行多方、反复沟通,了解旅游职业岗位对该专业的能力、知识、素质要求;另一方面,对本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研,收集他们对学校教学内容、对企业用人标准等方面的反馈信息及相关建议,通过调研和反馈,学校将对本校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及工作情况有较清醒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修订以往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培养中存在的不合理的及模糊的定位,使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3. 2 合理设置课程,提高实践操作性。旅游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又指导实践,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中既要强调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扎实性,同时又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突出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重要性。事实证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仍然需要听取旅游企业的负责人及本校往届毕业生的意见和反馈,他们才是最有资格发言的群体,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能够让他们对该专业未来的需求方向有更清晰的认识,并且本校的毕业生也非常乐意看到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能够为母校的教学改革及其它学生的培养作出贡献;从学校的角度上说,这些来自于旅游企业一线的意见能够使原本不甚合理的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和完善,使毕业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为企业所欢迎。此外,从目前的情况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较多的实习岗位集中在酒店,而在旅行社、景区、旅游行政机关及其它旅游企业等部门的教学实习则较少,这对于综合性、复杂性较强的旅游业来说显然实习的范围过于狭窄了。各高等院校应广泛开展“产- 学- 研”合作模式,将“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积极与省(区)内外的著名旅游企业、旅游行政机关及其它部门间建立稳定的“产- 学- 研”合作基地,合作共建教学实验室和实训实践基地。3.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竞争力的基础性环节。首先要鼓励现任教师继续进修,巩固和扎实其专业理论功底,可以通过对现有的旅游专业教师分期分批进行专业培训,派遣到国际、国内比较知名的旅游院校进修,使他们能够尽快熟悉并深入了解相关业务领域,提高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其次还可以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做兼职教授,以专题讲座、讨论或报告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除此之外,由于旅游业对实践操作技能的特殊要求,还需要使教师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即“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由于具有与旅游行业相关的社会实践经历,与纯粹进行理论研究的教师相比,他们更能够抓住旅游这一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的精髓,摆脱“纸上谈兵”的教育方式,使学生的操作技能能够有实质性的提升。这种实践能力可以通过鼓励教师申报和参与实践性课题,到旅游企业调研或参与旅游开发规划等项目,提升专业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通过让专业实践课教师到旅游企业去挂职锻炼,参加旅游企业的管理实践活动,从而深入了解旅游业发展的最新态势、熟悉具体领域岗位的操作能力,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这也是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竞争能力的前提和保障。参考文献:[ 1 ] 唐跃工。 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 J ].科技教育创新, 2007, (19) : 228~229.[ 2 ] 沃斌峰。 澳大利亚旅游教育特色及其启示[ J ]. 科技信息,2007, (22) : 30~31.[ 3 ] 赵建军。 地方高校特色化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新思维[ J ].旅游学刊(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 , 2006, ( z1) : 67~70.[ 4 ] 罗文,陈国生。 论高师旅游管理本科综合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J ].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6, (3) : 85.[ 5 ] 曹丽娟。 关于旅游专业教学方面的几点思考[ J ]. 人文社科,2006, (2) : 89.[ 6 ] 钟扬,覃峰,王雪莲。 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再思考[ J ]. 反思与交流, 2007, (7) : 75~76

旅行社人力资源流失问题探析论文

摘要: 近年来,河南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旅行社的数量日渐增多,竞争也愈发激烈。人力资源的竞争是旅行社竞争的关键因素,但由于众多制约因素的存在,旅行社人力资源的流失呈加剧趋势,如何留住人才成为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问题,可以通过健全管理制度、人性化的管理和帮助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手段达到减少人力资源流失的目的。

关键词: 河南;旅行社;人力资源

旅行社属于知识与人力双重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在旅行社所有资源中处于首要地位。随着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越来越强烈,这就需要更多高素质的旅行社人才。同时,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又减少了游客对旅行社的依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旅行社需要更高层次的人才保障。而旅游市场的激励竞争,使得人才向实力雄厚的旅行社流动,对很多旅行社造成极大冲击,如何留住人才,减少人力资源流失是旅行社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河南省旅行社人力资源流失的问题分析

(一)旅行社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是薄弱环节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人力资源观念逐渐深入企业的管理理念,但由于受到旅行社经营管理者的综合能力限制,旅行社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普遍落后。在河南省的一些旅行社当中,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设立专门人力部门,并且认为人力工作就是招聘人员、工资发放等日常事项,很少关心员工的培训以及人员规划等工作,缺乏必要的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导致了员工跳槽现象比较严重。

(二)旅行社缺乏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现代的企业管理不仅强调科学,越来越多的体现一种艺术性,但旅行社的管理制度与现代企业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旅行社在人力资源的岗位分析、招聘、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较多问题。人力资源管理的负责人不了解社会上旅行社人才的现状,不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激励措施,在对人员的安排上仅凭个人主观感觉,不会对旅行社的人力资源发展做战略规划,缺乏解决人力资源流失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使得人力资源流失问题日益严重。

(三)旅行社人才选拔标准与社会人员价值取向偏差

在现阶段的旅行社当中,由于受到成本的限制,旅行社更愿意聘用学历偏低的中专或大专毕业生。同时,由于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人们认为从事服务行业是不够光彩的事情,因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以上学生很多人都不愿在旅行社长期工作,仅仅把在旅行社工作当做一个临时落脚点或跳板,一有机会就会离开这个行业。

(四)社会媒体对旅游从业人员存在丑化现象

由于个别导游人员出现了损害游客利益的事情,但国内部分媒体为了自身的利益,寻找新闻报道点,以点带面,将个别导游人员的违规事项进行大肆渲染,使得人们认为每个导游都要拿回扣,使得导游人员的工作开展起来极其困难。这些新闻报道的出现在社会上形成了不利影响,甚至动摇了很多旅行社从业人员工作的积极性甚至是在旅行社继续工作的信念。

二、河南省旅行社人力资源流失的防范对策分析

(一)建立符合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旅行社的经营管理人员应该从观念上改变对人力资源的认识,着手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体系,如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制度、招聘录用制度、培训开发制度、绩效考核体系等,用制度的作用去吸引和留住人才。同时,旅行社的人力资源管理要改变以前的人事管理制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和培养,做好各项人力资源开发的调查研究,认真分析行业与企业现状,从而带动旅行社人力资源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二)大力推行“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以人为本”的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建立现代旅行社管理制度的要求。在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中,工资待遇高低只是留住人才的部分因素,一些学者研究发现,收入对人的满足感因人而异,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工资待遇的高低并不起到决定性作用,人们还有更多的社会交往、受尊重以及晋升机会等多种需求。河南省旅行社要想防止人力资源流失,就必须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不但要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还有更重要的精神需求。真正的从精神层面去关心员工,把员工看做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源泉,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旅行社才能真正留住人才。

(三)帮助旅行社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是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其对于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旅行社工作人员如果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就很难发挥其应有才能,也很难取得职业成就,最后只能离开所在的企业,导致人力资源的流失。而旅行社如果帮助员工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就可以在分析各类人员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规划职业发展路径,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人尽其才,在帮助员工成长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发展,员工在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从而减少人力资源流失的比例。

(四)建立良好的薪酬与激励机制

旅行社要建立科学高效的薪酬与激励机制,积极提高员工的薪酬待遇,增加必要的福利,在难以大幅度提高物质待遇的情况下,可以加大精神激励的力度,如成长的机会、更多的民主决策权、领导的精神鼓励等。同时使员工能够分享到旅行社发展带来的利润分成和个人股份,得到职务提拔和工作岗位轮换等机会。要采取更加广泛有效的激励手段,创造有利于旅行社管理人员队伍成长的制度,留住优秀的管理人才。

三、结语

总之,面对加剧的旅行社竞争,人力资源所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旅行社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力度,做好人力资源流失问题的防范工作,促进旅行社健康良性成长,为河南旅游业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赵西萍.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2]张一纯.旅行社人力流失的博弈分析和对策思考[J].特区经济,2011(2).

[3]赵丽萍.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应对[J].现代企业,2012(5).

篇关于发表论文

新手如何成功地发表论文?许多作者想发表论文,但不知道怎么做。他们不知道在哪里发表论文,或者如果他们想发表论文,却不知道如何提交论文。为了发表论文,这里的小编特别回答了作者的这些问题。泰杰学术每天都会有几十篇论文发表,所以我就从一个案例开始说起。十天前,我们遇到一位在微信上添加我们的作者,他告诉我们,想发表工程期刊,刊物必须正式,不能是论文集,还必须是今年的期刊,并且必须可以在知网上搜索。我们根据需要向他推荐了几本杂志,他选择了一本更适合他的。但是没有文章,或者他自己写的文章只有1900字,甚至不到2500字,因为字数太少了,我们告诉他,这本刊物最少要4000字,其他刊物基本上是4000字开始的,但是他很无奈,,因为1800字在他看来已经很难了,没有办法了。按照这个过程,我们开始给他安排写论文。昨天这篇文章被批准并接受了,他在下午立即处理了这笔费用。该刊物将于7月底出版。杂志出来后就把它快递给他了。你看,这是一个典型的新手案例,想发表一篇论文,但不知道该做什么,或者不知道如何选择什么类型的杂志,因此发表起来非常困难。很多想发表论文的作者在第一个层面都有问题,就是论文不通过,这个不通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论文字数不够,甚至2000字都不到,怎么发表,现在基本上需要发行4000个字符。二是原创度不够,一些作者把文章拼凑起来寄给我们。在查重论文后,发现重复率高达为70%或80%以上。然而,这些都需要我们给他免费修改,实际上是重写一篇文章了。第三是文章质量不够好。关于这三点,很多想发表论文的新手,都不能通过论文的写作质量。因此,对于想要发表论文的新手来说,他们必须首先仔细准备论文,并且文章不应少于4000字。 其次才是选择合适自己的刊物,一般来说,单位都有文件要求,根据时间月份提交材料,要求省级还是国家级期刊,这些就需要弄清楚了。泰杰学术论文会根据大家的要求,选择适合你的期刊,然后跟着论文发表流程走。一般审核时间是3-7天,发表周期是3-6个月左右。

对于刚进大学的大学生来说,可能对于发表论文的事情,感觉离他比较遥远,但是你可以再自己在低年级的时候就对论文发表进行一定的了解,这样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发表出比较好的学术论文。现在学术型论文还是相对于其他论文比较有优势,对于学术性论文是关于相关的,或者是同一个事物的,这种长远考虑是比较有优势的。想要顺利的发表一篇学术性的论文,就要敢想敢做,如果你连想都不敢想,那么你的同学对于发表论文这件事更加不会讲关于一个自己的思维能力,那么机会来临的时候,你就可以突破思维的局限,解除自己的限制,然后取得最后的成功。俗话说,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所以想要发表论文,第一个就是要做到有思想上的准备,那就是我要发表学术性的论文。做到敢想之后,还有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发现大学生活中写论文的机会,并且牢牢把握住它,关于论文撰写你要了解报告文献综述和初稿等问题,都可以和导师以及任课老师进行一定交流,导师是你对论文的一个关键性了解。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机会,这个方面有三点比较重要,那就是要主动积极的和导师沟通,一定要坚持到底,并且热情地去做每件事情,还要对论文的总体结构有一个现状分析问题,问题分析和相对应的对策分析。当然还要切记在和导师进行沟通的时候,要礼貌和主动做是作为一个学生应该做到的。导师对你的指导和一些问题的纠正要虚心求教,再改完之后发给老师修改之后也要给老师查看,自己要对自己的事情有一定的全局把握及时的进行处理。再进行经验的累积之后,对于学术论文的发表是比较重要的,导师在选择的时候会喜欢那种积极向上主动好学的学生,就算没有机会出现,他们也会主动的去问一些有关于做论文的一些东西

首先你要准备好文章 选择适合刊物投稿

发表一篇学术论文(特别是SCI、SSCI)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往往需要经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对于科研新手而言,可能比较好奇发表一篇学术论文需要经过哪些步骤,今天就以理工科生发表SCI为例来谈一谈。第一步,数据收集要想发论文,首先得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对理工科生来说,就必须有值得发表的数据,因此收集数据是发表一篇学术论文的第一步(此处忽略选题、文献调研等前期工作)。一般来说,理论性的论文可以将一些理论计算、仿真分析等结果作为数据,构成一篇论文;工程性的论文,往往需要实验数据,如果再结合一些理论分析(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会给文章加分不少。看过这么多文献,我发现比较牛逼的文章往往有深厚的理论分析。收集数据是第一步,也是最难、最耗时间的一步,因为你的数据是否漂亮一定程度决定了论文的创新性和价值。为了获得好的数据,好课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更需要的是潜心钻研、经得住磨炼的精神。实验往往是残酷的,可能10次实验里前9次都是失败的,只有最后一次成功了,可能干脆全崩了,这时我们的心态也有可能跟着崩了。因此,不能害怕失败,就算失败了也要稳住心态,分析失败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办法,一步一步完善实验。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有时比做实验更有挑战,因为往往只有具备深厚的数学和专业基础才能做好这一块,这不是一日之功就能完成的,往往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和很强的学习能力。当接触了一个新的方向时,我们对其理论背景往往不是非常熟悉,这时大量阅读文献,特别是英文书籍就很有必要,这个过程是痛苦且漫长的。第二步,数据处理/科研绘图数据很重要,数据分析也不能轻视。运用适当的数据分析方法有助于我们掌握数据的特点和内在规律,引发我们新的思考。因为论文的讨论(discussion)部分都是围绕数据展开的,数据的特点更丰富,值得说的点就更多,写起文章来也更容易。论文中的图(Figure)除了数据图还有示意图,炫酷的示意图能给论文增加不少印象分,相信审稿人看到一篇作图水平非常高的论文心情都会好很多吧。像CNS这种级别的论文的作图那叫一个赏心悦目,据说有个学者为了将一颗白菜的三维图做的更漂亮,买了一车的白菜来研究!因此掌握一定的数据处理/科研绘图能力非常重要,平时可以学一下相关的软件,知乎上有个相关的帖子打击可以点击“阅读原文”看一下。第三步,论文撰写数据处理好了,下一步自然就是撰写论文了。有了好东西,得把它说得漂亮才行,就像你开发了个好产品,但是卖得不好也没用。学术论文的结构总是差不多,相信文献看多了之后就发现,总是少不了摘要(abstract)、前言(introduction)、结果(results)、讨论(discussion)、总结(conclusion)等几个部分。在写论文初稿时,不要想着论文的排版,只管把该写的内容写下来就好(word单栏即可,或者LaTeX)。初稿完成后,再根据想要投稿的期刊的格式要求对论文进行排版,一般来说期刊会在官网提供投稿模板(template),按照要求修改格式即可。其实,投稿论文(manuscript)的格式要求和最后发表的格式往往并不一样,涉及到的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排版(字体大小、论文结构、图表等 ),因此完全不用为排版担心。因为发表前,期刊编辑会按照发表格式的要求对论文进行重新排版的。总之记住一点,写论文时把重点放在内容上,而不是格式上。论文撰写过程中,英文的表达非常重要,因此平时在文献阅读过程中,要养成积累优秀句型的习惯,做好笔记,拿来即用。前面有几期介绍过一些有助于论文写作的网站,如《论文写作时,堪称神器的网站!》。如果对自己的英文写作不够自信,最好请外国人或者相关的机构润色一下。论文写作过程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参考文献格式的书写。我发现身边很多人都会受这个困扰,花很多时间去琢磨如何排版参考文献。其实,有很多优秀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些,比如前面介绍的软件Zotero,后期我会专门讲解如何排版参考文献。

飞行员论文发表

飞机的高技术和飞行的特殊性,使飞行人员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培养和训练。我军将一名飞行学员培养成为能够担负作战任务的飞行员,要经过五阶段的培训,分别是基础训练、初教机训练、高教机训练、改装训练、战术训练。从一名青年学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空中战斗员,一般要经过5至7年时间的艰苦磨练。 第一阶段:飞行学院基础训练阶段 基础训练阶段在空军长春飞行学院进行。空军长春飞行学院位于吉林省长春市。1949年12月成立,经过50多年的发展建设,现已成为全国唯一的塑造飞行军官的军事指挥院校。 空军长春飞行学院有丰厚的办学资源。学院占地5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拥有2900平方米室内体育馆一座。有多个教学功能先进的室内外教学训练场所。有雄厚的师资力量。近年来有多项教学改革成果分获军队级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国际、国内发表论文1000余篇。学院坚持开放式办学,加强军地学术交流与合作,几年来,聘请了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到学院讲学,促进了飞行基础教育向纵深发展。 50多年来,长春飞行学院向空军飞行学院、海航、陆航和民航输送了大批合格飞行学员,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有多人走上了军以上领导岗位,数十人获得模范荣誉称号,数千人荣立军功,学院被誉为飞行员、英雄模范人物和将军的摇篮。 长春飞行学院学制为一年八个月。共开设30余门大学本科课程。从工程基础到现代科技发展,从政治理论到军事学术前沿,从身体素质提高到空中作业专项机能,均按照军事教育规律,严密组织、严格要求、为后续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学员在校要打下良好的政治、军事、文化和身体等方面的基础。培养目标是:造就具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宽广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严格的纪律、顽强的作风、强健的体魄,并具有创新能力的飞行学员。完成由青年学生向合格军人,由合格军人向合格飞行学员的转变,为成为合格飞行人员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初教机训练阶段 经过一年零八个月的基础训练,成绩合格转人飞行学院进行飞行专业学习训练,主要进行航空理论学习和飞行技术训练,同时也加强全面素质的培养。飞行专业学习训练,时间为两年四个月。根据国家教委培养本科生的要求和训练目标的需要,分航空理论、初教机、高教机三个阶段安排军政文体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共开设39门专业课程。航空理论课程主要包括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空中领航学、空中射击学、航空气象学、飞机构造。航空发动机、计算机应用、专业英语等。学习时间为四个月,航空理论教育的目的是使学员掌握飞行有关知识,为顺利地跨人空中实际飞行打下理论基础。 初教机训练,时间为1年。主要进行初教六飞机的基本驾驶技术训练,初教六飞机属于低速、轻型、螺旋桨飞机。初教机训练主要是为高教机飞行训练打基础的,在飞行学习过程中,由具有理论功底扎实、飞行技术烟熟、教学经验丰富的飞行教官任教,一般一名飞行教官带两名学员,整个飞行学习过程中,教与学的人员比例为2:1,也就是说,两名飞行教学人员培养一名飞行学员。经过1年的训练,学员能熟练地掌握起落航线飞行驾驶技术,熟练地掌握暗舱仪表飞行驾驶技术,熟练地掌握简单特技和复杂特技飞行驾驶技术,熟练地掌握双机编队简单特技飞行驾驶技术,掌握航行的基本方法,掌握夜间简单气象飞行基本驾驶技术。学员在学习飞行技术的同时,还要进行军政文体四个方面的全面培养。结业时,通过飞行技术、航空理论、政治理论。地面军事、军事体育的全面考核,成绩达到初教机结业水平准予结业,转入高教机飞行训练。 第三阶段:高教机训练阶段 经过一年的初教机训练,学员基本上掌握了飞行活动的规律,插上了翅膀,转人高教机训练。高教机一般为亚音速喷气式教练机,高教机训练时间为1年,经过1年的训练,学员应达到的技术水平是:熟练地掌握起飞行驾驶技术,熟练地掌握特技飞行驾驶技术。毕业时撰写毕业论文,通过毕业考核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准予毕业。学员毕业将获得大学本科学历,被授予中尉军衔,任命为副连职,绝大部分将被授予军事学学士学位(优等生授予上尉军衔,任命为正连职),此时完成由飞行学员向飞行员的转变。毕业后,歼击机飞行学院的飞行学员分配到航空兵训练基地进行战斗机改装训练。轰运、轰领飞行学院毕业的学员则分配到轰炸机飞行部队或运输机飞行部队进行改装训练或直接担负空中任务。 第四阶段:改装训练阶段 改装训练时间为1年,是飞行学院与航空兵部队的衔接阶段,也是由亚音速飞行向超音速飞行的过渡阶段。主要进行作战飞机的理论和驾驶、战斗技术改装训练,使飞行员熟练掌握作战飞机驾驶技术,基本掌握机上武器的战斗使用,达到作战水平,此时完成由飞行员向空中战斗员的转变。 第三阶段:航空兵部队战术训练阶段 航空兵部队主要进行战术训练,结合作战任务,重点进行战斗技术和战术应用训练,提高复杂条件下遂行任务的能力。按照不同的飞行等级,分别定为一、二、三级飞行员,享受不同的飞行等级补助金。 飞行员通过五阶段的培训,掌握先进飞机的飞行技术。

当地时间2月9日,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公布了科比坠机事故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事故原因是飞行员的错误操作造成“空间定向飞行障碍”。

据了解,飞行员阿拉·佐巴扬在坠机前做了一个飞入云层的错误决定,造成空间定向障碍,并在迷雾中迷失方向。

什么是空间定向障碍?

空间定向障碍(spatial disorientation)亦称“飞行错觉”、“失定向”。是指飞行中飞行员对自身和飞机的状态、位置、方向、运动及飞行环境的不正确知觉。本质上是一种因人体空间定向系统无法满足三维空间运动环境而发生的空间认知错误。

简单来说,就是在飞行中,飞行员对飞机状态的感觉与飞机实际状态不一致。

例如,海军舰载航空兵部队某团团长徐英就曾讲述过他在夜间飞行训练中遭遇的空间定向障碍。据他自述,飞行过程中,“海面上好像有些灯光,看不太清楚,天上好像也有些星星,也不太清楚。等我抬头一看,海面上那个船,我就误认为是天上的星星,我就感觉我在倒飞。”

其实普通人在地面上同样会有错觉,比如有的人分不清东南西北,有的人会迷路,实际上就是脑海中的方向和实际方向大相径庭,出现感觉和实际的差异。

空间定向障碍会有什么危害?

空间定向障碍是导致飞行事故最危险的因素之一。

2016年第5期《人民军医》发表的论文《空间定向障碍致军事飞行事故概述》中介绍,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由空间定向障碍所致的军事飞行事故比例逐年增加。该论文援引《美国航空航天环境医学》的数据指出:美军2000—2005年间,A—C级飞行事故中,空间定向障碍飞行事故占37%;英军1993—2002年间该事故占比达总量的33%。瑞典空军1996—2005年这一数据更是高达50%。该论文表示,根据美国海军飞行安全中心的研究结果显示,空间定向障碍导致飞行事故的死亡率为77%,远高于非空间定向障碍事故的死亡率41%。

为什么会出现空间定向障碍?

关于空间定向障碍的发生机制,目前仍是世界各国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距离彻底阐明其成因还有相当长的距离。已有的研究表明,错误感觉在中枢处于主导地位是空间定向障碍发生的原因。

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对飞机状态的感知是靠视觉及身体其它器官的感受来判断的。但是空中的诸多因素,会导致飞行员通过身体部分器官的感知错误。

在本次的调查报告中指出:

“在坠机前做了一个飞入云层的错误决定,造成'空间定向障碍'。”

能见度不良的天气条件是导致飞行员飞行中空间定向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晴空万里的天气,飞行员可以很容易通过天地线与风挡关系(参照物)来判断飞行状态。但是在云中或夜间,改变了飞行员判断飞机位置关系的习惯(没有参照物)。这样的天气可能导致飞行员出现错误判断,例如误远为近、误高为低等,如果注意力分配不当就很可能导致飞行员做出错误的飞行操作。

根据去年6月份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事故发生前飞行员佐巴扬向控制台报告他“正在操控直升机上升至距离地面4000英尺,从而能够越过云层”。但事实上,当时那架直升机正在下落,最终坠毁。报告指出,由于当时的能见度很低,飞行员已经失去了方向感,从而导致他对飞行的角度判断错误。

本次的调查结果也更加明确了这一点:由于佐巴扬在飞行中按照目视飞行规则执飞,实际上被“法律禁止”飞入云层,但他还是这样做了。

如何避免空间定向障碍?

发表于《空军医学杂志》2011年6月第2期的论文《飞行空间定向障碍和防止其飞行事故的医学对策》指出:为了使飞行员能够认识、识别和控制空间定向障碍错误操作行为,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对飞行员进行“认识、识别和控制飞行空间定向障碍,按仪表实施正确操纵”的认知训练。目前已经基本可以在地面和空中模拟出实际飞行中发生的多种错觉,飞行员也认为通过体验模拟错觉可以明显提高对飞行空间定向障碍的认识和识别。

该论文同时指出,飞行员之所以看仪表仍然不能控制住自己的错误操作,是因为飞行员的“仪表视觉能力不能抵御飞行错觉的干扰”,训练飞行员养成正确合理的操作规范。

而早在发表于1994年《中华航空医学杂志》的论文《飞行中空间定向障碍研究现状和未来》中就指出,飞行员空间定向障碍最终彻底的解决要靠“硬件”,即不需飞行员进行空间定向活动的飞行器。

逝者已逝,希望随着研究的深入,人类能够通过科技和有效的训练降低空间定向障碍对飞行员的影响,让飞行更加安全。

上航空学校 还要政审 家里有人在外国的 是通不过的 就不能成为 飞行员的

1792年,他开始用一种玩具作一连串的试验,这就是从中国传到欧洲的“竹蜻蜓”。1796年,凯利在科学计算的基础上制作出第一个飞行器——相对旋转的模型直升机。1799年,年仅26岁的凯利设计出几乎已具备现代飞机主要部件的飞行器草图。乔治·凯利把这个草图刻在一个小银盘上。小银盘的一面刻着机翼上各种作用力的说明,另—面刻着飞机草图,这个银盘现藏于伦敦科学博物馆。但困扰凯利多年的问题就是没有合适的动力,当时的蒸汽机又大又笨重,根本不可能将凯利的飞机送上天空,所以凯利这个方案仍旧以扑翼作为动力和产生升力的方式。但凯利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满足对现有知识的掌握,而是通过不断试验来丰富自己的理论水平。1804年凯利研究鸟的推动力,在旋转臂上试验了一架滑翔机模型。不久,他把带翼的抛射体发射到海上。几乎与此同时他还设计了一架复合式飞机,轮车上装有固定翼,在翼尖上有扑翼。1807年,凯利研究热气发动机和另外一种采用火药的发动机。1808年,凯利研制了“旋翼”和“桨轮”飞机,并于同年设计了一架扑翼机。1809年,凯利开始研究鱼与我们今天所说的流线型的关系,成功地制造出航空史上第一架全尺寸滑翔机并进行试飞。 1809年,他的题为《论空中航行》的论文在自然哲学杂志上发表。在该论文中,他提出了十分重要的科学论断:1.为作用在重于空气的飞行器上的四种力——升力、重力、推力和阻力下定义;2.确定升力的机理是与推力机理分开的。至此,凯利已认识到鸟类翅膀不仅具有推进功能,也具备了产生升力的功能。人类飞行器如果用不同装置分别实现上述功能,将会比单纯模仿鸟类的飞行动作进行飞行容易得多。这一重要发现奠定了固定机翼形式的飞机的基本构思和理论基础。他在论文中一再强调,制造固定翼飞机的重要性,详尽地勾勒出现代飞机的轮廓,对空气动力学理论的产生和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描绘出固定翼、机尾、机身以及升降舵等操纵面,解释了机翼的作用,并指出适当的安定性要从精心设计翼面使其有一点点角度获得;接着他又提到飞行器必须迎风而起,必须有垂直的和水平的舵面。凯利的论文还阐述了速度对升力的关系,机翼负荷、张力、重力的减轻,甚至内燃发动机的原理以及流线型对飞行器设计的重要性等等。在他的学说中,有一段阐述飞行器基本原理的论述,在今天看来依然十分精辟和准确,即:“机械飞行的全部问题是向一块平板提供动力,使它在空气流中产生升力,并支持一定的质量。”他的《论空中航行》的论文被后人视作是航空学说的起跑线。 直到1848年凯利75岁高龄,轻质量的合适的发动机仍杳无音信,他感到时日无多,惟一可试一试的只有无动力载人飞行,也就是用滑翔机飞行,来证实他的空气动力学理论。于是在1849年,他造了一架三翼滑翔机,让一名10岁的小孩坐在一只吊篮里,从小山上滑下来,一些人用绳子拉着滑翔机,飞机竟迎着微风飘飞了一段距离。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滑翔机系留牵引飞行。1853年,凯利又造了一架滑翔机,并装上了灵巧的刹车杠杆,进行历史上第一次有人乘坐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升空自由飞行。这次他把家中的马车夫放在驾驶室里,究竟飞了多远,没有明确的记录。有趣的是,马车夫从飞机上下来后,竟辞职不干了。他说:乔治爵士,我想请你注意,我是你雇来赶车的,不是来飞行的。当年,他写了一篇描述无人驾驶滑翔机飞行的文章,送到法国航空学会,题目是《改良型1853年有舵滑翔机》。1971年,一位英国飞行员史泼劳中校,完全依照凯利遗留下来的笔记,造了一架与当年完全一样的滑翔机,飞得十分成功,证明了118年前凯利的设计是如何的成功。1858年,凯利84岁,临终前仍在工作间内敲敲打打,希冀制成一台轻质量的发动机,然而终无所成。凯利的研究工作,特别是他的论文《论空中航行》,在航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00多年来,一直被翻印转载,被后人视为航空学说的经典。飞机发明人之一的奥维尔·莱特1912年曾说,他们的成功完全要感谢这位英国绅士在100年前写下的重于空气的飞行器的理论。他说,“乔治·凯利爵士所知道的有关航空原理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直到19世纪末叶,他所出版的作品毫无错误,实在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文献。”威尔伯·莱特也说,“我们设计飞机的时候,完全是采用凯利爵士提出的非常精确的计算方法进行设计计算的”。凯利不但对航空有兴趣,他还为大不列颠设计了海军大炮炮弹,在拿破仑战争时期得到应用。1807年,他发明并获专利的热力发动机,为工业界所广泛运用。1825年,凯利又设计了一种装辐条的车轮用于滑翔机上,这一发明至今仍为自行车所采用。此外,他还发明过自动铁道刹车装置,且在声学、光学、电学以及下水道工程等方面,有不少有价值的贡献。1857年12月15日,凯利在约克郡布鲁姆顿去世。临终前不久,他曾写下这样两句话:“给你,查看笔记的朋友!我已去了,愿你在这些涂鸦中寻找出智慧的火种。”

飞行员发表论文

当地时间2月9日,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公布了科比坠机事故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事故原因是飞行员的错误操作造成“空间定向飞行障碍”。

据了解,飞行员阿拉·佐巴扬在坠机前做了一个飞入云层的错误决定,造成空间定向障碍,并在迷雾中迷失方向。

什么是空间定向障碍?

空间定向障碍(spatial disorientation)亦称“飞行错觉”、“失定向”。是指飞行中飞行员对自身和飞机的状态、位置、方向、运动及飞行环境的不正确知觉。本质上是一种因人体空间定向系统无法满足三维空间运动环境而发生的空间认知错误。

简单来说,就是在飞行中,飞行员对飞机状态的感觉与飞机实际状态不一致。

例如,海军舰载航空兵部队某团团长徐英就曾讲述过他在夜间飞行训练中遭遇的空间定向障碍。据他自述,飞行过程中,“海面上好像有些灯光,看不太清楚,天上好像也有些星星,也不太清楚。等我抬头一看,海面上那个船,我就误认为是天上的星星,我就感觉我在倒飞。”

其实普通人在地面上同样会有错觉,比如有的人分不清东南西北,有的人会迷路,实际上就是脑海中的方向和实际方向大相径庭,出现感觉和实际的差异。

空间定向障碍会有什么危害?

空间定向障碍是导致飞行事故最危险的因素之一。

2016年第5期《人民军医》发表的论文《空间定向障碍致军事飞行事故概述》中介绍,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由空间定向障碍所致的军事飞行事故比例逐年增加。该论文援引《美国航空航天环境医学》的数据指出:美军2000—2005年间,A—C级飞行事故中,空间定向障碍飞行事故占37%;英军1993—2002年间该事故占比达总量的33%。瑞典空军1996—2005年这一数据更是高达50%。该论文表示,根据美国海军飞行安全中心的研究结果显示,空间定向障碍导致飞行事故的死亡率为77%,远高于非空间定向障碍事故的死亡率41%。

为什么会出现空间定向障碍?

关于空间定向障碍的发生机制,目前仍是世界各国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距离彻底阐明其成因还有相当长的距离。已有的研究表明,错误感觉在中枢处于主导地位是空间定向障碍发生的原因。

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对飞机状态的感知是靠视觉及身体其它器官的感受来判断的。但是空中的诸多因素,会导致飞行员通过身体部分器官的感知错误。

在本次的调查报告中指出:

“在坠机前做了一个飞入云层的错误决定,造成'空间定向障碍'。”

能见度不良的天气条件是导致飞行员飞行中空间定向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晴空万里的天气,飞行员可以很容易通过天地线与风挡关系(参照物)来判断飞行状态。但是在云中或夜间,改变了飞行员判断飞机位置关系的习惯(没有参照物)。这样的天气可能导致飞行员出现错误判断,例如误远为近、误高为低等,如果注意力分配不当就很可能导致飞行员做出错误的飞行操作。

根据去年6月份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事故发生前飞行员佐巴扬向控制台报告他“正在操控直升机上升至距离地面4000英尺,从而能够越过云层”。但事实上,当时那架直升机正在下落,最终坠毁。报告指出,由于当时的能见度很低,飞行员已经失去了方向感,从而导致他对飞行的角度判断错误。

本次的调查结果也更加明确了这一点:由于佐巴扬在飞行中按照目视飞行规则执飞,实际上被“法律禁止”飞入云层,但他还是这样做了。

如何避免空间定向障碍?

发表于《空军医学杂志》2011年6月第2期的论文《飞行空间定向障碍和防止其飞行事故的医学对策》指出:为了使飞行员能够认识、识别和控制空间定向障碍错误操作行为,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对飞行员进行“认识、识别和控制飞行空间定向障碍,按仪表实施正确操纵”的认知训练。目前已经基本可以在地面和空中模拟出实际飞行中发生的多种错觉,飞行员也认为通过体验模拟错觉可以明显提高对飞行空间定向障碍的认识和识别。

该论文同时指出,飞行员之所以看仪表仍然不能控制住自己的错误操作,是因为飞行员的“仪表视觉能力不能抵御飞行错觉的干扰”,训练飞行员养成正确合理的操作规范。

而早在发表于1994年《中华航空医学杂志》的论文《飞行中空间定向障碍研究现状和未来》中就指出,飞行员空间定向障碍最终彻底的解决要靠“硬件”,即不需飞行员进行空间定向活动的飞行器。

逝者已逝,希望随着研究的深入,人类能够通过科技和有效的训练降低空间定向障碍对飞行员的影响,让飞行更加安全。

1.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创建于一九五六年,是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直属的以培养民航飞行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同时培养民航其他专业技术人才及国民经济建设所需的工、管、文等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位于成都平原的腹地——四川省广汉市,校园建筑面积72万多平方米。校内树木葱茏、绿草如茵,环境宁静、幽雅,是一方读书、治学的净土。 51年沧海桑田,51年栉风沐雨。飞院人根植民航,见证变迁,创造辉煌。据统计,建校51年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新中国民航和亚洲、非洲20多个国家、地区的民航业培养了近50000名各类专业人才,其中,向中国民航输送的13000余名飞行员,占中国民航飞行员总数的90%以上。 开设有:飞行技术(运输飞机驾驶、通用飞机驾驶、直升机驾驶)、交通运输(空中交通管制、飞行签派、航行情报和机场管理)、英语、热能与动力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安全工程、交通工程、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和空中乘务(旅游管理)、商务管理(航空服务)等21个本、专科专业,教学内容已覆盖了民用航空运输人才培养的各个领域,且飞行大学生进入航空运输业的各类证照理论和实践考试,一次性率达90%以上,远远高于世界同类院校的平均水平。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采用独树一帜的双师制实施本科人才培养。学校现有教职工3300余人,各类教师1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00余人,实训教师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000余人。他们当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100余人(含国家功勋飞行员47人,高级工程师7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占学校理论教师总数的75%以上。目前,各类在校学生10000余人,其中研究生120余人,留学生近100人,飞行学生3000余人。 2005年,学院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以高分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获得飞行技术与航空安全、飞行程序规划与设计、航空人因工程、空中交通运输管理、空中交通运输保障、机务工程6个专业方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学校的占地面积、固定资产总额和生均教科仪器、设备值居全国高校前列。 学校建有一批高水平的研究院所,其中,民航飞行技术与航空安全科研基地是中国民航的重点科研单位,基地下设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2006年,经国际民航组织和中国民航总局认证,学校成为国内唯一有权开展国际民航(ICAO)英语培训和等级认证的教育机构。 作为亚洲最大、世界知名的“蓝天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除了为新中国培养输送了占中国民航直属航空公司总数90%以上的飞行人才和大量的其他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这样辉煌的业绩外,学院还拥有约26亿的固定资产和1100多公顷的校园面积; 目前,学校在四川、河南两省6地市建有4个飞行分院、5个机场、1个通用航空公司和1个飞机修理厂; 配有奖状、夏延、西门诺尔、TB、赛斯纳-172等13种共234架初、中、高级教练机和包括波音737-300、800、空客320等在内的全飞行模拟机、固定模拟机和练习器35台; 有中、美、法三国六方合作创建的位居全球三大培训中心之列的航空发动机维修培训中心,拥有各型航空发动机400余台; 馆藏图书超过百万册、电子图书73万册、国内外数据库33个,建有1000兆校园网。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的前身是“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学校”。1956年初,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决定性胜利,为了满足祖国建设和发展需要,解决民用航空人才短缺的突出矛盾,经民用航空局报请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同意,“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学校”于同年8月,在人杰地灵的天府之国翻开了共和国民用航空人才培养的崭新一页。此后的48年来,尽管校名几度更改,学院的办学层次也从中专、大专升格为本科院校,但是,飞院人始终不渝地将根深植于这方热土,用青春和智慧铺筑了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大厦坚实的基石。 走过了50年的风雨里程,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拥有近500名教风严谨、技术精湛的飞行及其他各类专业的教师队伍,他们当中,飞行教学在2500小时以上的全天候飞行教员超过了100人,在这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中,有的荣获国家授予的功勋飞行员称号,有的获得安全飞行金、银、铜质奖章。近年来,学院的航空安全连创佳绩,分别于1996、1997、1998、2000、2001和2003年,获得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授予的中国通用航空安全最高奖——“航空安全‘金鸥杯’”。 学院在四川新津、广汉、绵阳和河南省洛阳市设有4个副司局级的飞行训练分院以及所属的5个设施完备的、供飞行教学训练使用的机场。为了保障飞行安全和教学质量,学院还设有飞机修理厂和为转场飞行训练服务的遂宁、洛阳 2个航空站。洛阳航站曾多次出色完成了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外国元首的专机保障任务,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 今天,面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好形势,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在保持特色、做强主业的前提下,适度拓展与行业发展密不可分的相关专业。目前,学院本部所设的飞行技术与航空工程学院、 空中交通管理学院、空中乘务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外语系、管理科学系、体育教学部开设有:飞行技术(运输飞机驾驶、通用飞机驾驶、直升机驾驶)、交通运输(空中交通管制、飞行签派、航行情报和机场管理)、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热能与动力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安全工程、交通工程、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和空中乘务与旅游管理、商务管理与航空服务等20个本、专科专业。专业涵盖工、管、文等学科门类。 学院历来十分重视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其中富有特色的准军事化管理对学生在事业上有所作为起到了基础作用。据统计显示: 在中国民航每天飞往国内外的各条航线上,90%以上的机长是在这里接受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和严格的纪律作风培养后成长起来的。今天的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的校友随处可见,他们当中的大批优秀人才已经走上了中国民航各级管理部门的领导岗位,成为中国民航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 早在上个世纪中后期,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就开始接收国外政府公派的留学生了。首批留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的学生是1962年6月1日开始投入飞行训练的10名越南学生。此后的30多年里,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以其自己所特有的魅力吸引着蒙古、日本、韩国、柬埔寨、香港等众多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飞行、航管、机务维修人员来这里进行学习和深造。 站在社会发展的前沿,满足社会最新需求,自1991学院首开中国私人飞行驾照培训先河以来, 已有近100名国内外航空爱好者在这里毕业,并获得中国民用航空总局颁发的私人飞机驾驶执照。 致力于教书育人的飞院人也从来没有忘记参与、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从1999年至今,飞院人连续出色地完成了北京、四川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要求协助的人工增雨作业任务。目前,飞行学院创建中的“ 四川三星通用航空公司 ”已横空出世。飞行学院将在多层面、多领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优质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完善自身,向建设世界一流飞行大学冲击。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官方网站 2.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最高学府,是中国民航总局所属的一所普通高等院校,是被国际民航组织(ICAO)认定的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民航类院校之一。 中国民航大学历史悠久,成立于1951年,当时由毛泽东主席任命校长、周恩来总理选定校址。前身可追溯到1951年9月成立的军委民航局第二民用航空学校。1958年12月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高级航空学校,1963年6月列入普通高校序列,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机械专科学校。1981年8月10日,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学院。经教育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批准,中国民用航空学院正式更名为中国民航大学。2006年8月26日,天津市市长戴相龙和中国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共同为中国民航大学揭牌。 历经56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国民航大学已成为目前我国唯一一所民航学科专业门类齐全、将航空科学技术与交通运输工程两大学科群交叉融合的高等学府,被誉为中国民航人才的摇篮,科学技术研究的中心,国际文化交流的窗口。 中国民航大学地处北方经济中心天津市滨海新区,紧靠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天津和滨海新区的发展为中国民航大学提供了一个大显身手的舞台。现在中航大正努力向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民用航空大学迈进。学校占地面积110.26万平方米(1654亩);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20.9万平方米,学生宿舍10.05万平方米,各类体育场所面积7.32万平方米;建有多媒体教室103个,13380座;语音教室12个,586座;普通教室72个,4301座;固定资产总值近10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91亿元;建有国内一流的工程技术训练中心,有实习飞机24架,各种类型飞机发动机40台;图书馆现有馆藏总量100余万册、电子图书76万册、国内外数据库29个;校园网出口带宽1000兆,可供近万台计算机同时上网。 学校学科专业涉及文、法、理、工、管等5个学科门类,有通信与信息系统、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和工商管理学等4个部级重点学科;有25个硕士学位点,另有3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专业和2个国际合作硕士项目(中法航空安全管理硕士、中澳航空工商管理硕士);有24个本科专业,其中飞行器动力工程、交通运输、通信工程和工商管理等4个本科专业为天津市重点建设专业。 现有专任教师741人,其中博士90人、硕士35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0%;有正高职称105人,副高职称30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天津市特聘教授1人,民航特聘专家3人,民航中青年技术带头人4人,天津市教学名师1人。 建校以来,中国民航大学为民航和社会培养了四万余名各类毕业生,毕业生遍及民航各生产岗位及技术领域。全国民航七分之一的员工、三分之一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来自中航大,一大批毕业生成为民航工程技术和管理的中坚骨干,许多人成为业界精英,现有在校本科及研究生13000余人。 中国民航大学坚持教学工作是中心,以专业和课程建设为重点,强化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建设与质量管理,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稳步提高。近年来,学生在全美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英语竞赛和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校女子柔道队在全国锦标赛荣获四金一银,名列全国第一;男子篮球队连续两年打入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八强。学校毕业生深受民航和社会欢迎,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 中国民航大学现有中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中国民航航空地面特种设备、中国民航航空运输经济与管理科学、中国民航机场工程和中国民航机务维修工程等5个省部级科研基地,智能信号与图像处理天津市重点实验室1个,11个校级研究所。近五年,累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72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7项,科研经费总额11495万元,出版专著和教材70部,发表论文2141篇。科技成果获近五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9项。学校正在建设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现有科技型企业7家,2004年销售收入达4635万元。 中国民航大学与国际民航组织、国际民航运输协会、欧盟工业委员会、美国联邦航空局(FAA)、欧洲联合航空局(JAA)等民航组织和机构;与波音公司、空客公司、罗•罗公司等知名航空制造企业;与美联航等航空运输企业;与美国普渡大学、法国国立民航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等国外院校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与法国国立民航大学、法国航空工业大学合作培养了2期“航空安全管理硕士”,成为中欧航空合作项目的典范;与澳大利亚合作培养了5期“航空工商管理硕士(AMBA)”;与法国4所航空大学签署了建立“中法航空工程师学院”的协议;与欧盟合作进行了航空人为因素、航空规章一体化体系等项目的研究。学院另建有中英罗•罗培训中心、中新航空培训有限公司,设有美联航办事处,拥有波音公司、空客公司、法国赛峰集团航空资料特藏室以及波音公司在全球唯一的一个非客户单位网站。学院在选派教师出国做访问学者、攻读学位和培训进修的同时,也先后为新加坡、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培训了多批民航专业人才。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空军在吉林好像有个什么空军大学 一本 但是北航好像只有南航的送培生 天津民航大的飞行员少 而我们广汉飞院有近3500名飞行学员 中国民航90%以上的飞行员和机长出自我们学校至于待遇嘛 民航的工资高 待遇也不错但是空军的保障好 不能飞战斗机 还可以军转民 飞民航客机

科比空难事故调查结果公布 ,“空间定向障碍 ”是指飞行中飞行员对自身和飞机的状态、位置、方向、运动及飞行环境的不正确知觉。

有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中国民航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飞行员简介:

飞行员是飞机或其他航空器的驾驶员。多座飞机的飞行员通常只负责驾驶,单座飞机的飞行员除了负责驾驶之外,还要担负领航、通信、射击等任务。由于飞行工作的特殊需要,飞行人员除享受现役军官的待遇外,还按照有关规定享受飞行人员特有的待遇。大学生飞行学员进入飞行学院后即享受副连职军官待遇;经过两年半培训毕业后授予军事学学士学位,任命为正连职或副营职飞行军官,授予空军上尉军衔。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