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首诗,想投寄到湖南曰报的《湘江》副刊,不可以用微信投稿。有两个渠道:一是通过电子邮件的渠道,将诗稿通过邮件发到《湘江》副刊编辑部的邮箱。二是通过传统的信函渠道,把诗稿写到稿纸上,通过邮局或者快递寄到《湘江》副刊编辑部。
周琼,常用笔名楚子,系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家,出生于1964年,1982年进湘乡铝厂工作,先后在车间从事电气技术及机关管理人员,期间发表过100万字的文学作品,在国内产生了一定影响,1996年加入湖南省作家协会。2001年元月1日,应《湘潭晚报》总编辑喻名乐之邀,正式加盟《湘潭晚报》。2004年至2007年,先后担任民生部主任和新闻部主任(主管两个部室每天6个版面的新闻采编),成为名副其实的业务骨干,2006年7月1日入党。2007年上半年,《湘潭日报》以规范采编队伍为名,公开招聘采编人员,周琼参加考试合格后又被正式录用。中文名周琼别 名楚子出生日期1964年职 业作家笔 名楚子(一)文学创作成果简介周琼,常用笔名楚子,1964年10月生,湘乡人,1982年参加工作,先后就读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中国社科院当代文学专业,武汉大学作家班。1986年开始在《湖南日报》发表处女作后,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地市级文学刊物《青年文学》、《安徽文学》、《上海文学》、《芙蓉》、《青春》、《创作》、《作家》、《诗神》、《文学界》等十多家专业刊物以表散文、诗歌、小说、书画评论、文学评论100余万字。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书法家协会会员、湘美协会员。1999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呻吟》,这是湘乡建国以来在籍人员中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出版后引起媒体和评论界的关注。湖南卫视、长沙电视台作了报道;湖南经视第45期“城市语文”作了13分钟专题报道;长沙女子频道作了长达35分钟的专题节目;《湖南工人报》、《四川青年报》、《湘潭日报》、《新生代》杂志以专题报道的形式隆重推介;《湖南文化报》、《湖南日报》发表了著名评论家凌宇关于《呻吟》的有关评论文章。被湖南省作家协会列为省重点作家,予以扶植关注。1991年,诗歌《评点长城》获《诗刊》“香山杯”全国征文大赛二等奖;1994年,短篇小说《迷惘》获《芙蓉》全国小说征文大赛三等奖。至今共获各类文学奖10多次。1997年被中英文刊物《国际汉语诗坛》公开投票评为“汉语诗坛十大杰出青年诗人”之一。组诗《对抗物质》、长诗《狂暴的风》被译为英文传播到英、美等10多个国家,并擅长书法,多次获省、市级奖。迄今共创作长篇小说5部(出版一部)长诗8部(发表7部),发表文学评论20万字。共计创作各类作品400万字,事迹收入《当代世界文艺家大辞典》、《湖南文艺家辞典》、《湘潭文艺家辞典》、《湘潭年鉴》、《湘乡市志》等十余种史料书籍。1994年参加“五人书展”,部分书画作品参加湘潭市和湘乡市的各种展览、比赛并多次获奖。(二)新闻从业及成果2001年元月,辞去湘乡铝厂的工作到《湘潭晚报》任编辑记者,凭着良好的语言基础,很快进入了新闻采访的角色并扬自己所长,写出了大量的长篇通讯。据不完全统计,7年来,采写发表各种题材的长篇通讯达100多篇,消息和短通讯1600多篇,200多篇通讯和消息被《湖南日报》、《今日女报》、《潇湘晨报》、《天地人》等报刊杂志发表。2004年参加“首届齐白石国际艺术节”的大型采访和策划,其中连夜采访写作的长篇通讯《夜访秋雨》,是这次大型艺术活动中全国64家媒体的独家新闻,得到新闻界前辈褒奖。2004年,担任晚报民生部主任,积极探索晚报民生新闻的新路子,办出了具有全新面貌和具有本土特色的民生版面,全年做出各种策划版40多个。2005年,担任晚报社会生活部主任,主管民生版和社会新闻版的采写。全年共策划组织做出60多个策划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2006年4月-至2007年6月,担任晚报新闻部主任,管理原来的社会生活部和经济部。组织策划了“两会”、“党代会”、“中德论坛”、抗洪抢险等大型报道,受到市委领导的肯定和表扬。本人还是全国第一个报道文花枝事迹的记者。2006年通讯《七年后感恩》获湖南地方报纸好新闻二等奖,2007年通讯《七年后感恩》获全国地市级报纸好新闻一等奖。等等。(娱乐 )
文章包括: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灵魂》:这篇文章讲述了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民族精神的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是激励国家和民族前进的强大力量。2、《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关键动力》:这篇文章强调了创新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实现经济转型和升级,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3、《诚信是商业活动的基石》:这篇文章讲述了诚信在商业活动中的重要性,只有通过诚信,才能建立良好的商业信誉,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周琼,常用笔名楚子,1964年10月生,湘乡人,1982年参加工作,先后就读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中国社科院当代文学专业,武汉大学作家班。1986年开始在《湖南日报》发表处女作后,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地市级文学刊物《青年文学》、《安徽文学》、《上海文学》、《芙蓉》、《青春》、《创作》、《作家》、《诗神》、《文学界》等十多家专业刊物以表散文、诗歌、小说、书画评论、文学评论100余万字。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书法家协会会员、湘美协会员。1999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呻吟》,这是湘乡建国以来在籍人员中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出版后引起媒体和评论界的关注。湖南卫视、长沙电视台作了报道;湖南经视第45期“城市语文”作了13分钟专题报道;长沙女子频道作了长达35分钟的专题节目;《湖南工人报》、《四川青年报》、《湘潭日报》、《新生代》杂志以专题报道的形式隆重推介;《湖南文化报》、《湖南日报》发表了著名评论家凌宇关于《呻吟》的有关评论文章。被湖南省作家协会列为省重点作家,予以扶植关注。1991年,诗歌《评点长城》获《诗刊》“香山杯”全国征文大赛二等奖;1994年,短篇小说《迷惘》获《芙蓉》全国小说征文大赛三等奖。至今共获各类文学奖10多次。1997年被中英文刊物《国际汉语诗坛》公开投票评为“汉语诗坛十大杰出青年诗人”之一。组诗《对抗物质》、长诗《狂暴的风》被译为英文传播到英、美等10多个国家,并擅长书法,多次获省、市级奖。迄今共创作长篇小说5部(出版一部)长诗8部(发表7部),发表文学评论20万字。共计创作各类作品400万字,事迹收入《当代世界文艺家大辞典》、《湖南文艺家辞典》、《湘潭文艺家辞典》、《湘潭年鉴》、《湘乡市志》等十余种史料书籍。1994年参加“五人书展”,部分书画作品参加湘潭市和湘乡市的各种展览、比赛并多次获奖。2001年元月,辞去湘乡铝厂的工作到《湘潭晚报》任编辑记者,凭着良好的语言基础,很快进入了新闻采访的角色并扬自己所长,写出了大量的长篇通讯。据不完全统计,7年来,采写发表各种题材的长篇通讯达100多篇,消息和短通讯1600多篇,200多篇通讯和消息被《湖南日报》、《今日女报》、《潇湘晨报》、《天地人》等报刊杂志发表。2004年参加“首届齐白石国际艺术节”的大型采访和策划,其中连夜采访写作的长篇通讯《夜访秋雨》,是这次大型艺术活动中全国64家媒体的独家新闻,得到新闻界前辈褒奖。2004年,担任晚报民生部主任,积极探索晚报民生新闻的新路子,办出了具有全新面貌和具有本土特色的民生版面,全年做出各种策划版40多个。2005年,担任晚报社会生活部主任,主管民生版和社会新闻版的采写。全年共策划组织做出60多个策划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2006年4月-至2007年6月,担任晚报新闻部主任,管理原来的社会生活部和经济部。组织策划了“两会”、“党代会”、“中德论坛”、抗洪抢险等大型报道,受到市委领导的肯定和表扬。本人还是全国第一个报道文花枝事迹的记者。2006年通讯《七年后感恩》获湖南地方报纸好新闻二等奖,2007年通讯《七年后感恩》获全国地市级报纸好新闻一等奖。
评职论文一定要仔细研究单位的评审文件,根据单位的要求来发表论文。如果你们单位认可报纸论文,那就可以,如果不认可,那就没用了。
只要是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都可以参加职称评定
读余继聪老师散文集《饮烟的味道》有感 作者杨艳余继聪的散文集《炊烟的味道》总算好事多磨出世了。书出后,他打来电话要送我一本,我很高兴。他的散文,我多少也在他的博客中读到一些,可在网上读书总太伤眼睛,总没抱着书躺在沙发上看的舒服。 拿到书后,当晚吃过晚饭,收拾好家务,我迫不及待抱着《炊烟的味道》细读起来。书名他是以他得意之作,一篇《炊烟的味道》命名的,他的这部散文集共有332页,有84篇精美散文。每篇散文页角都注明,此篇散文什么时间,发表在什么刊物上。《炊烟的味道》一文竟然发表在26种刊物上。他的散文都带着农家的乡土气味。在他眼里,农村的一草一木,都是一首诗,一幅美丽的画。 如他发表在《云南日报》和《散文选刊》上的《收藏阳光》一文就是典型的既有诗歌的意境,又有工笔画的细腻美感。这篇文章的开头这样写的: 深冬的早晨,太阳慢慢升高,屋顶上敷着的厚厚白霜,渐渐融化,潮湿了黛青的屋瓦和太阳红的瓦松。明媚的阳光,奢华地倾泻进农家小屋里来,绿色的藤萝窗纱,被金子般的阳光浸透,室内弥漫着浓浓的、暖暖的浪漫和温馨味道。女孩静静地坐在窗前的阳光里,一边衲花鞋,一边沐浴着幸福的阳光,一边梳理着心事。甜甜的笑容,很阳光很温暖地从她美丽的嘴角漾开来。 楼顶上挂着的一串串红辣椒和苞谷穗子,也在滋滋地吮吸和收藏着冬日温暖的阳光。用盐巴腌浸透的腊肉,用夹杆串起的豆腐肠,一挂挂晾晒在屋檐下,收藏着阳光。摘回家的老南瓜,一个个圆溜溜的卧在楼月台上。挖回家的红薯都堆在院子一角,滋滋地吸收收藏着阳光。水牛和山羊都散卧在山坡上,收藏和反刍着阳光。大片的庄稼地也在滋滋的吮吸和收藏着阳光,有的庄稼地已经被犁铧翻出了泥土,也在收藏着阳光。整个乡村世界,都在滋滋的吮吸和收藏着阳光…… 读了这一段,就让人感受到了一幅很美,很宁静的画面,作者细腻的思维,用文字作一幅诗一样的画,金子般的阳光下,窗前坐着一个正在衲鞋的少女,一边沐浴着幸福的阳光,一边梳理着心事。甜甜的笑容,很阳光很温暖地从她美丽的嘴角漾开来。多美呀!作者是多么的感情细腻。 他的另一篇发表在云南日报上的《云南的菌子》,作者把鸡枞、牛肝菌、干巴菌、青头菌、铜绿菌、九月黄六种菌子,从形状、色泽,如何烹调,味道都介绍的非常细致。让我增长不少对菌子的认识。人总是从读书中得到启发,我就从余继聪的散文中学到了一些写作方面的启发。如他写一件事就接连不断的写下去,如他写《说喝酒》,又写《说醉酒》,再写《说敬酒》都是写酒,又是写了不同的酒。又如他写了《炊烟的味道》又写了《妈妈的味道》,也都是写了对味道的不同情感。 有时在电脑前,我不知道自己该写什么,好像自己把该写的都写完了,找不到写的东西,读了余继聪的散文,他见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启发了我。当然余继聪的散文还是以写农村题材的最为优秀。 读完余继聪的散文,再去读这本散文集开篇——云南师范大学文艺学、美学教授张运贵老师为余继聪写的《乡村题材散文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和云南大学教授、云南文学研究所所长宋家宏老师为余继聪写的《余继聪的乡村世界》的两篇评论,我受益匪浅,他们都准确的指出了余继聪散文的好的一面和不足之处,余继聪算是楚雄的年轻作家,在岁月的磨砺和知识的增生中,我相信余老师会创作出更好,更美的高水准的新作来。
"从2月28日到3月17日,《经济日报》连续以较大的篇幅,分9次在《开封何时能“开封”》的版头下,推出了“开封”的报道。" ——中国知网 《新闻记者》1994年05期"河南日报转载了这组报道的首篇,并加了编者按,配发了评论员文章。随后,河南日报记者又采写5篇“来自开封的报告”。" ——中国知网 《新闻战线》1994年10期《河南日报》的转载应该相距不远。只能查到这么多,希望帮到LZ~
何平是“河南日报评论文章”的缩写,每逢重大政治思想动员,河南日报会以何平的名义发表政治评论文章,这种做法已经七年了。九论是河南日报自2010年12月22日起至2011年1月21日止陆续刊发的9篇署名“何平”的系列政论文章。从机遇、忧患、规律、大局、创新、责任、求实、为民八个方面,深入论述了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意义、必须把握的关键、遵循的原则、注意的问题、方式方法等
“何平”是“河南日报重要评论”简称的谐音,也是河南日报打造精品时政报道的探索之一。“人民日报有‘任仲平’,创办于1993年,经常在党和国家提出重要论断和改革发展的重要时刻,对一些重要话题发表评论,在国内外都很有影响力。”张光辉说,可以说“何平”就是河南的“任仲平”。近年来,每逢河南发展的重要节点,每当中央和省委提出新的重大决策,河南日报都会推出“何平”文章,进行阐释解读,营造氛围,引导舆论。张光辉介绍,“何平”文章,站位全局,以高取胜;理实结合,以用取胜;注重文采,以势取胜。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思想性、哲理性,能够给人以启发、启示、启迪。
通过河南日报的投稿邮箱发送自己的文章就可以了,如果你是需要进行推广企业之类的,直接选择找推一手这样的专业推广团队进行合作更有效率,他们都是和媒体有合作,长期进行软文代发的
可以书面形式或E-MAIL来投稿.书面形式注意在封面写清楚你要投稿的栏目,写某栏目编辑室收.E-MAIL也要写明白你要投稿的栏目,写某栏目编辑室收.报社的地址\E-MAIL在网上可查.
看你想发布到什么样的平台 或者媒体资源。一般情况下都是联系该公司的责任编辑员。审核无误在进行发稿。
一般都是电子邮件,微信不能投的。首先,你要下载相关查看报纸电子版的软件,点击电子版进入该版,是可以放大电子版的,看看该版有没有投稿信箱,有就投,没有就看别的版有没有总投稿邮箱。一般每个版都有投稿邮箱,也就是说,那是编辑自己的邮箱,如果别的邮件你投到这个版编辑是不会处理的。其次,如果你不知道查看电子版,长沙的114接湖南日报,问一下他们怎么投稿,或者让他们转“湘江”版编辑接电话,这样你就才能得到相关信息。再次,有信心是能成功的,没有信心肯定成功不了对吧。也就是说,你如果达不到人家版面定位的要求,写十首百首也可能不中哦。
唐启胜1948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湖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武冈市第一届人大代表。主持与参与的《优化学生心理,促进主动发展》获教育部优秀教改课题奖,《启动学生思维方法和途径》、《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分别获省教改成果二等奖,《数学优化思维教学》获邵阳市二等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过圆锥、圆台母线的截面》、《发掘教材,借题发挥》、《方程思想的运用》等教育教学论文7篇。 于秋林194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毕业于省教育学院中文系,邵阳市中语会会员,邵阳市优秀教师。长期担任年级组长、校报校刊主编等工作。多次评为武冈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和立功人员,教学之余,勤于笔耕,在《语文报》、《德育报》、《语数外学习》等全国有影响的报刊中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0余篇;在《湖南日报》、《湖南教育报》、《邵阳日报》等报刊中发表新闻稿70余篇;主办的云台文学社被评为邵阳市特级文学社、国家优秀文学社,社刊《云台旭日》获国家级一等奖,其本人被评为国家级文学社刊优秀指导教师。 唐军196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全国优秀教师。1989年参加教育工作,历任武冈一中团委书记、政教处主任、副校长、校长、教育局副局长等职,兼任武冈市第二届人大代表、邵阳市高中教育专业管理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美育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主持的课题分获国家级二等奖和省级三等奖。撰写的《引导导学自我完善的尝试》、《关于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几点思考》、《新课程,新意识》、《浅淡化学教学中学生审美需要的激发》等论文在《中国基础教育论文大典》、《广西社会科学》、《新课程实验与研究》、《中国现代教育》等报刊上发表。 刘力平 1963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湖南省优秀教师,湖南省骨干教师。1981年参加教育工作,现为湖南省高中新课改专家委员会历史学科专家、湖南省特级教师专业委员会会员、湖南省基础教育教研教学研究专家库成员、邵阳市中学历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邵阳市中小学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成员、武冈一中现任校长。主编了《高中世界近现代史实用信息选择》、《中学历史分类图示表解与训练》、《2004年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标准及指导·历史篇》。参与的《培养中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实验》获邵阳市基础教育教研教改成果一等奖。撰写的《让历史教学畅游在文学中》、《历史高考复习中思维能力的培养》、《论吕振羽史学研究的特质》等分别发表在《现代教育科学》、《学习方法报》和《零陵学院学报》。执教的《鸦片战争》获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竞赛省一等奖。 黄荣新1962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武冈一中教学副校长,湖南省级骨干教师,湖南省优秀教师,邵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邵阳市中级职称评委,武冈市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在《招生与考试》、《数高天地》等刊物上公开发表了《浅谈高考物理复习中的查漏补缺》、《“散敛法”解高考可能题》等论文6篇。先后参与的四项教改课题成果获省三等奖和邵阳市一、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奥赛多次获得全国二等奖、省一等奖,个人3次被评为省、市优秀辅导员。 林亲刚 1965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湖南省优秀教师,邵阳市新世纪515人才工程优秀中青年专家,武冈市优秀共产党员、有突出贡献的教育工作者、优秀德育工作者。现为邵阳市教育学会会员,邵阳市中学历史专业委员会会员,《考试报》、《中学生学习报》、《素质教育报》特约撰稿员,武冈一中校办主任。教育上,总结出了“班级管理工作求同存异法”。教学上,提出了“以研促教,教改促学”,14次被评为市毕业会考、高考或教育教学先进个人,3次获武冈市、邵阳市高中历史教师教学比武一等奖。教研教改上,60余篇论文总结在《班主任之友》、《职教通讯》、《历史学习》、《考试报》、《中学生学习报》等报刊上发表;主持的《培养中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实验研究》、《提高历史教学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策略》均获邵阳市教研教改成果一等奖。60余篇通讯报道分别在《湘声报》、《企业家天地》、《邵阳日报》等报刊上发表。
在《中国教育报》、《中国培训》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书报复印资料索引),在《湖南日报》、《民族论坛》等报刊发表文艺作品数篇;获教育部文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2年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独立)、“十一五”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独立),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排4),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排1),湖南省首届教育教学创新一等奖1项(独立),湖南省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独立)。此外,获光明网网络文学大赛“网友文学奖”(《光明日报》刊发获奖名单) ,湖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国教育新闻网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石雪晖同志活动征文二等奖1项,被评为全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系统先进个人。
内容简介话剧集之一的剧本《燃烧的太阳》,取材于祖国三线建设岳阳石化人2348的战斗历程,源自于岳阳石化人的生活历史,演绎了普通岳阳石化人过去艰苦奋斗的悲欢人生,凝聚了历史创造者的心血,沉淀了历史文化散发的芬芳,是过去岳阳石化人战斗历程的佐证。作品旨在揭示岳阳地区石油化工发展的历史,研磨提炼企业历史文化的内涵,探究岳阳石化企业文化的熹微,引导人们回忆过去的历史,怀念历史的伟大,整理人们的心理旅程。从一定侧面记录了岳阳石化人生动活泼的历史,再现了当年艰苦奋斗的场面,展现了无数平凡伟大人生的画面;反映出当年国民经济建设的艰辛,是岳阳石化人活的历史真实写照,也是祖国过去“**”岁月国民经济艰难起步的历史放映。对于未经历过那段历史的岳阳石化人和未来的岳阳石化人来说,可以分享人们创造的辉煌和领略历史老人的快乐与悲伤,是一件(部)不可多得的镜鉴。出版信息《燃烧的太阳:当代新编话剧集》/李茂春 著 -------武汉:武汉出版社,2009.6ISBN 978--7--5430--4281--0图书目录序-------------------------------------------1大局----------------------------------------1燃烧的太阳--------------------------------59求求你!证明我还活着-----------------145我们豢养的小金鱼-----------------------191花盆与铁桶-------------------------------203后记----------------------------------------217社会影响岳阳市文联主席陈亚先生曾评价说:“将一个难写的工业题材,写成一出能令人叫好的话剧,你是岳阳第一人”作者简介姓李,名茂春,喜熟识之人称茂哥。50年代后期生人,黑发,面白,不蓄须,体重60公斤,身体健康,门高165公分即可径穿而过,祖籍湖南湘潭。自谓平常闲暇之余,好东涂西抹之事。企业授予一线职事,本在于为社会奉献一二,亦为吃饭生计而敬业。按现行文字行业的道中说法,在《中国改革报》《中国石化报》《湖南日报》《研究与探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国石化》杂志扥刊物,发表专题论文,作品10万字以上。
评职称能用吗 有谁试过
(绿色合成具有优异光解水性能的三元催化剂)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21日讯(通讯员 赵园园)近日,由湘大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张平教授、尹久仁教授和丁燕怀教授组成的团队在光解水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关成果以“Solid-state, Low-cost and Green Synthesis and Robust Photochemical Hydrogen Evolution Performance of Ternary TiO2/MgTiO3/C Photocatalysts”发表于国际期刊iScience。 该期刊属于Cell的综合性子刊,主要关注自然科学各个领域最前沿的研究工作。杨忠美博士和蒋运鸿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丁燕怀教授和张平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isci.2019.03.009)。 (TiO2/MgTiO3/C的低倍TEM图及其不同光照条件下光催化产氢的视频截图) 团队利用一种绿色、低成本方法制备了一种高效三元催化剂TiO2/MgTiO3/C用于光解水产氢,整个制备过程不涉及任何有机溶剂和有毒副产物,其在一个模拟太阳光下产氢效率高达33.3mmol∙h-1∙g-1, 较商品化的P-25 TiO2提高了四倍以上,其在纯可见光下的产氢效率也达到1.46mmol∙h-1∙g-1。光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紫外光区的IPCE(the incident photon to charge carrier generation efficiency)效率接近90%,而在400nm~ 470nm的IPCE效率也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迄今为止,在已报道的克级制备的同类型催化剂材料中其光催化产氢效率最高,相关成果已经申请发明专利保护。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基金、力学国家重点学科、化工模拟与增强国家级工程中心的支持和资助。张平教授、尹久仁教授和丁燕怀教授课题组长期从事交叉学科的研究,课题组成员具有力学、材料学、计算模拟等方面的研究背景,近来年课题组成员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Nanoscale,Carbon,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和中国科学等知名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申报国家专利10余项。 [责编:曹漾]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